《無量壽經講座》(法音版)黃念祖老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http://bit.ly/2ySegCC

前言 概要

正文目錄

※全文取自 黃念老法音網站。為便於檢索學習,彙整為單一網頁。

※為便於查找定位,文中加註 段落標題(紫色字部分),原文並無。特此告知。

〔第十講,一九八九年四月十八日〕

那麼今天呢,我們就到了本經的正文,正式我們一起來參學這個經的本文了。這個「經」呢,我們一般把它分成三部分。一上來是「序分」,中間是「正宗分」,之後是「流通分」。

這種分法,古德觀點也不十分一樣。有的呢,就把所有重要的內容全都放在「正宗分」裡頭。那麼蕅益大師的觀點呢,他說它都有重要性。他做了一個譬喻,他說,「序分」像人的頭,眼耳鼻舌這五官都在頭上,很重要啊,所以它有內容啊。「正宗分」如身體,身的五臟,心肝脾肺腎、腸子,都在身體裡頭;主要的這些機能,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這一切都在身體裡頭。「流通分」如手足。你有腦袋、有身體,你沒有手、沒有腳,怎麼行動啊?因此這三部分各有其重要的內容和任務。

我們就學習蕅益大師把這個經分成三分,根據這個原則分的。而這個原則和咱們中國的古德分魏譯本的分法也是一致的。我們把第一品到第三品做為「序分」,第四品到四十二品是「正宗分」,這以後到四十八品是「流通分」。

序分

在「序分」裡頭又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通序」,一部分是「別序」。「通序」就是每個經都有的,所謂「六成就」。「六成就」底下要講。再一個是「別序」,別序就是每個經和每個經不一樣的。通序是各經都是同一規律,都有的;別序,那就不一樣了。《阿彌陀經》是佛不問自說,沒有人提問,佛就對大家說了,大慈悲。因為當時的聽眾問不到這個地方,不會問,所以佛就悲憫,不問自說。這是《阿彌陀經》的因緣。《觀經》是韋提希夫人,兒子不孝要殺父殺母,所以大悲請佛救度,這個因緣而說經。

咱們《無量壽經》就是佛放光現瑞,阿難歎為從未得有,今天現這樣的瑞相,這是什麼緣故啊?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經很特殊。阿難跟佛這麼久,他都是見所未見,因此而提問,佛現這個瑞相必有因緣。佛就給他說出法藏比丘,阿彌陀佛的因地如何修行、如何發願,這一段就成為咱們的別序,這是本經所獨有的,這是序分。

法會聖眾第一

現在我們先看通序。通序就是本經一上來最前的兩品。咱們先看頭一品「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爲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從「如是我聞」到「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這一段就是第一品,我就不讀了。下面,我們說過是通序,就是各經都是如此。這個「通序」怎麼來的?這是由於佛在涅槃的時候,阿難很悲傷。很悲傷,阿㝹樓陀就教給他,說你就光悲傷有什麼用?你現在應該趁這個時候問佛,你要問四件重要的事情,教給阿難。

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切經首,當置何字?」在佛死後,佛的一切教化當然都要彙集成為經典,都成為「經」。「經」的最開頭要擺哪些字?阿難就問了,佛就說:「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等六事。」所以這個「如是我聞」是佛告訴阿難,一開頭就這四個字。底下還有,就是佛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當時還有多少人來參加,就跟現在一樣,時間、地點、條件,要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把這些要談清楚,「證信」嘛,確有其事,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發生的、有多少人參加,共同證明這個事。所以這個叫做「通序」,這叫「六成就」。

「六成就」包括什麼?一是「信成就」。「信」就非常重要,底下我們要講。沒有「信」就一切都沒有辦法了,你要是沒有信心去看經典,你最多只是得一點佛學。入寶藏,「信」是如手,沒有「信」你拿不著東西,進了寶藏你也是空手而回。「聞」,這是從佛那兒聽到的。所以先要「信成就」、「聞成就」,然後「時成就」、「主成就」,說法之主是誰,這是主中之主,再有「處成就」,在什麼地方,再有「眾成就」,當時聽法的有些什麼人,這六件事情。這六個要是都具備了,這就可以證信,佛就告訴他應當這樣子。

「如是我聞」,這個「我」字是誰呢?就是阿難。很簡單的話來說,「如是我聞」應該是「我聞如是」,說最粗的話就是我從釋迦牟尼佛那兒所聽到的就是這樣的。底下說的是「證信」,我從釋迦牟尼佛聽的就是這樣。這說得很簡潔,其實就是這樣,意思也很深。底下我們再一點一點來講。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要說是阿難從佛那聽到的呢?因為阿難他又重新說經,他升大座,他重說。重說這時大家就生一種懷疑了,一個懷疑佛又重生,佛涅槃又活了,像耶穌復活,疑心佛又復活了。第二又懷疑,想到這是阿難成佛了,不然他何以能登座說法呢。第三就是他方的佛來示現在說法。當然大眾對於阿難重說,大家有這些想法。阿難一開頭就告訴「如是我聞」,那是我從釋迦牟尼佛那兒聽來的,是阿難聽來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三種疑就破了。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有人就會想到,佛成道二十年以後阿難才開始出家,佛的堂弟,又過了十年才做為侍者,因為做為侍者才能聽到佛所說的一切法。有的時候是這個會參加,那個會不參加。做為侍者,佛說法三十年後他才當侍者,三十年以前佛所說的經,阿難何能說為都是我聞呢?這個懷疑很有理由啊。佛都說法三十年你才當侍者,你所聽到的是三十年以後所說的,怎麼一切經都說是你聞呢?

這有三個解釋,第一個是「輾轉聞」。《報恩經》就說,「阿難所不聞經」,沒有聽過的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子說。」從其他的師兄弟那聽到,可以從天的帝,他們都來聽經,他們可以說,這是《報恩經》說的。

第二是「佛重說」。佛對於阿難重說一次,也在《報恩經》。當阿難得到佛的命令叫他當侍者的時候,他求三個願,他說佛要叫我當侍者,我要向佛求三個願,其中的第三個願就是「所未聞經,請佛重說。」我沒有聽到過的經,請佛為我再重說一遍。佛答應了他,所以第二個就是佛對他重說。

第三,「阿難自通」。我們不要小看阿難,在《金剛華經》,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得了這個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阿難能夠憶持十方諸佛所說的十二部大經,還不光是釋迦牟尼佛說的經。所以第三就是阿難自通,這個依據出於《金剛華經》。這三說不妨都同時存在,所以這個就沒問題了。底下就把這個為什麼要這樣說,以及阿難如何能夠說是「我聞」,這些個作用和可疑之處解釋清楚了。

「如是」,這兩個字是什麼呢?就是在「六成就」裡頭是「信成就」,因為這樣一說,大家要信的就會信了,在六種成就居為首位,這個「信」字。在《智度論》,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佛法如大海,這要有信心才能入,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你要真正的信了之後,現在經你不懂,你一遍一遍看下去,你看一遍和一遍不同,跟別的學問不一樣,沒有師可以自通,你就這麼看,「信為能入」。

又《華嚴經》說:「信為手」,如入寶庫,「慧為目」,智慧是眼睛,沒有「眼睛」,(這地方就沒有引,我就把這個話補足)。智慧是眼睛,你沒有眼睛看不著,你光是看著了,你不拿,怎麼拿?那要靠手。「信」是手,所以這非常重要。

就「如人有手,至珍寶處,隨意採取。」可見「信」,「即是入法的初門」,入法以此為門,最初之門,除了這,你進不來。同時,因為他信才能入,你入法就得靠信。同時,「又為攝法之上首」,最重要的。你要攝這個法,要消歸自己,不是鸚鵡學舌。現在許多人總會說,所成就的不過是鸚鵡學舌,就搬弄著說說,那是沒用的。你要消歸自己,成為自己的。這攝法,要靠信,上首。所以說,「才入信門,便登祖位。」這是大信,徹信了,剛剛進了信的門,你就登了祖師之位。

所以實際上我們今天在學佛,主要的就是在增進咱們的信心哪,這也是個無止境的。大家都做了將相所不能為的大丈夫事,都已經出家了,難道說不信嗎?但是此中還有無量的可進展之處。所以「信」有「六信」,有「淺信」、有「深信」。「才入信門」,真正入了信門,「便登祖位」。首先講這是「信成就」。

再細一點說,「如是」意思是什麼?就是指著你所聞的這個內容,它的本體,就它的法體,它的本體就是實相的本體。因為實相微妙的道理,從古至今沒有變異,沒有什麼叫發展了,你所發展的只是它的一些見話門頭的方便。沒有什麼叫創新,你要創新就是魔說。佛佛道同,古佛所說,今佛還是這樣說。

所以現在大家總是求新,要有所創新,你創去吧,那你就不是佛法。因為古今不變,所以叫做「如」,「相如」嘛,古也「如」,今也「如」,未來還是「如」。當然有所種種不同的說法。那魔總是有的,那不同的說法,那就很肯定的,那就不是佛法吧,不用說魔,魔這多難聽,不好聽。為什麼叫「如是」?是如這個實相之理而說,那麼你就是「如」了,因為你「如」這個實相之理嘛。因為你既然「如了實相之理」而說,所以是「是」,「是」就不是「非」。所以是非、是非,怎麼叫「是」啊?因為你這個是實相的本體,它怎麼能不「是」啊?徹古徹今都是這麼說,就是如這個實相的妙理,所以叫做「如」;所說的就是妙理,就是「是」。所以「如是」兩個字含義就很深了。

再說「實相的妙理」是什麼呢?就是當前你本人一念本心的「自性」。這個自性本來沒有生滅、本來沒有染污、本來沒有增減,也沒有去來。「湛然常住」,就在你正當煩惱時,這個心還是湛然哪,是常住啊,沒有變異呀,所以叫做「如」。依了這個心,這個自性來念佛、來求生淨土,你能念的是什麼呢?是你這個一念心,那就是實相,實相的心哪;你所念的是實相的佛,佛當然是實相所顯現的;所生的土,到極樂淨土,那是實相的土。

所以這個「常寂光」啊,那「常寂光」不就是實相嗎。常住,寂靜,而有無量的照用,生的土是實相土啊。所以,能念的是實相的心,所念的是實相的佛,將來生的是實相的土,那麼都是「實相正印之所印」,都是實相這一顆正的法王的法印所印出來的。

所以,蕅益大師就說了,什麼叫「如是」啊,「決定無非,曰是。」這決定沒有不對,所以叫做「是」。所以經的含義,要依像我這麼說「我從佛那聽的法就是這樣的」,就這一句話也就過去了。但是咱們這麼細細的一說,這裡頭就很有可值得參究的內容。所以一般常常就有人說淨土宗淺,其實淨土宗是圓教,而稱為圓中之圓,那你怎麼能說…?所以這麼就可以說,凡是說淨土宗是淺的,只能說明他自己對於淨土宗理會得非常淺。

所以這就是「信成就」,決定無非,你信吧,是不是?「如是」,古佛也這麼說,今佛也這麼說,未來的佛還是這麼說。底下就是「聞成就」。

「我聞」,是「聞成就」。阿難在結集的時候,升座頭一句話就說「如是法門,我從佛聞」,這就是「如是我聞」,就在這,如是法門我從佛那兒聞到的。

那麼「我」呢,就是自我啊,就是阿難自稱。「聞」是阿難所親自聽到的,拿這個來告訴大家,讓大家證信哪。我今天對大家所說的,是我親自從釋迦牟尼佛那所聽到的,就是這些,就是這樣,讓大家來信。不是阿難自說、阿難臆造。

這裡頭有個很好的問題,就是聖人說「無我」啊,《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這阿難頭一句話就說了「我聞」,還有個「我」,怎麼回事啊?這就叫「不壞假名」。你在這個世間都是「假有」,所以假名不能廢除,你廢了假名就無可說,就沒法表達了。因為你所說的都是實相。實相就沒有相了,所以就不同於凡夫的有我。所以阿難說「如是我聞」,因為說的是實相,實相就沒有凡夫的這個「我」。

「實相無不相」。「實相無相」,你單是這一句話,又跑到一邊裡去了。所以轉入陰山背後,枯木崖前歧路多,很多人用功用到一念不生,就這麼枯寂,在那兒入枯木定,這個很多歧路,不是好事。「無不相」,所以不同於二乘的無我。二乘指的阿羅漢,灰身滅智,那無我,他這個「人我」的我就沒有了。所以阿羅漢證到這個「無我」,他就真正出輪迴、出生死了,這個分段生死是沒有了,所以阿羅漢稱為「聖人」。但是他不明白第一義諦,他「無我」了。我們這個「實相無不相」,所以也就不同於二乘的「無我」。

所以阿難隨順世間,用這個假名稱為我,就合乎第一義諦,不同於凡夫之有我,不同於二乘之無我;而說我,我只是個假名而已,假名稱而已,那就合乎中道了。要說沒有我,是空諦;在這世間都認為是有我,這是個假諦;即空即假、即假即空就是中諦,中道第一義諦,所以仍然說我。

又《觀經疏》裡頭說到「無我則無聞」,沒有我,那誰聽啊?沒有「聞」就沒有「化道」了。你沒有聞,你沒有說,你不能再往下傳,這「化道」就絶了。所以「為傳化不絶,假名說我。」為了這個法能夠流通。所以我們很多來說都是有這些方面。真實說,佛說法四十九年,還未曾說著一字呢。所以我們知道,我們今天這種傳說只是為了「傳化不絶」。在這裡頭大家要從「言說」瞭解「無言說」的意思,才是真正解了如來的真實義。

「我聞」,「聞」是耳根的事,現在不說「耳聞」,說「我聞」,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用「我」字來統一切諸根。拿這個總的,這個「我」是總相,「耳」是別相,所以不用「耳」說,而用說個總相的「我」來代替別相的「耳」,所以說「我聞」。

以上「如是」就表信順,「信」就是這樣的,這是「信」,決定無非,順乎這個正理,這是信順,我們要信還要順。順者,信了之後就要順乎這個佛教,不是說我相信是這麼回事,但是我不願意去順著它這個道理去思惟、去做。我信他說得對,這種事也常有,那還不夠,你信還要順。

「我聞」那就表師承,師承很重要。所以《圓覺經》說,咱們凡夫你怎麼能夠來學習圓覺的無上之道,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找到一個善知識。善知識怎麼找?《圓覺經》講得非常好,大家應當看看《圓覺》。所以這個師承很重要,「我聞」就代表師承。這是釋迦牟尼佛這傳承,跟阿難說,這是師承。我現在所聞、所說都是釋迦牟尼世尊他的金口所宣說,這個傳承是有來歷的、有根本的,所以不是另外之說,也不是我自己從心裡造出來的。

「一時」,沒有說某年某月,只是一些「經」談個「一時」,這個就妙極了,跟現在科學的觀點就十分的相合。有些解釋是古代的解釋,因為古代科學沒有這麼發展,但是原則就比現在的科學還透,就是這個「時」不是個「實法」。所以愛因斯坦他現在才得出相對論,咱們佛法裡早就有,時間沒有一個「實法」,這個長短是隨你的心的。牛頓就不懂這個道理,愛因斯坦他懂,懂得一些,初步的懂得一點點。科學界慢慢慢慢的會多懂一點。所以我說將來歐美的人學佛法他要靠科學。咱們中國人學佛法接受得最好,因為咱們中國有孔老,有孔子的學說、老子的學說,都很高深。孔子偏於世間,老子偏於出世,將來歐美他們來接受,靠科學。

隨你的心,「延促同時」,長,一萬年是「延」;「促」,一秒鐘是「促」,是同樣的時間,三大阿僧祇劫那就無數的劫了,跟這一念沒有兩樣。《疏鈔》說得很好,為什麼經裡頭只說一時呢?「或說者得陀羅尼」,陀羅尼比三昧還高。三昧,你必須入這個三昧,你才能顯現出三昧境界中你的智慧光明、你的功德威力,你不入三昧就不行。這陀羅尼,無所謂。得了陀羅尼之後,你不管幹什麼,你陀羅尼不失。說者得了陀羅尼,他能一剎那之間,說一個字之中,說一切法門。

這個時間他一剎那,他就可以起一萬年、一萬萬年的用處,你一萬萬年要做的事情,他在這一下子就完成了。我記得第一班的同學,因為看見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年歲有的說法不一,他問我,他說能不能找到一本最可靠的佛的傳記?我說各人所見不一樣,你可能一定把這個年頭,像咱們世間考證科學似的,把這個年序現在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根據這個再來判斷是真是假,這是荒謬絶倫,哪能跟你這個粗淺的見解去判斷,見長見短都不一樣。

那智者大師不是說釋迦牟尼佛還在說法呢,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你要考證什麼去,是不是?所以只能說那個涅槃、那個時候分舍利,那是顯現而已,那是一種幻相;真實的佛還在說法沒散,靈山那個說法會還在,還在那兒正說呢。

「或聽者得淨耳根」,所以五根,這得耳根淨,他在一剎那聽到一個字的時候,他能瞭解一切法。或者說者用很少的時間,而聽者的時候用得很多;或者說者時間很多,而聽者一剎那他就領受了,這一會之中也不一樣啊。而見佛身也不一樣,見的都不一樣,各人所見各個不同,有的看見佛無量相好莊嚴,有的看見佛就是一個黃面比丘 ,就是黃臉的這麼一個比丘,還有一個人看見佛是塊黑炭,業力很重。你也可以考證,佛到底是黑炭,還是黃面比丘,誰說得對?現在很多聰明人,盡做傻事。

所以或者說者有神力,能夠延促隨宜,聽的人根器也利鈍不一。三乘凡聖所見的佛身、報身、化身,佛的年歲長短,成佛的久和近,「各各不同」。所以現在還用這種很粗糙的一種科學方法去考證,這根本是缺乏信心。所以我們怎麼辦呢?只能夠說是佛跟弟子師資機感相遇、相會、相投,這個「說聽」都圓滿了,這個叫做「一時」。所以說只能叫「一時」。這是蓮池大師的說法,在《疏鈔》裡面。

《佛地論》講,「說聽究竟,總言一時。」說和聽都究竟了,總之就叫做「一時」。所以經中不言某年某月,就是師和弟子機應和合,這感應相和合,說和聽的事情圓滿了,叫做「一時」。

那我們再說一點,經中它不舉年月日,各地的曆法也不一樣,而且我們中國的曆法也不一樣。所以《周易》說的六月實際是八月,有的建「子」,有的建「寅」,現在咱們這建「寅」,以寅月為正月;有的是以子月為正月,那就不一樣了,以子月為正月就是十一月當正月。所以《易經》上說的那個跟現在差兩個月,曆法不一樣。

而且這個世界時間也不一樣。經上說四天王天一天是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是最低的天、最矮的天、最近的天,最接近於人類的天。這樣,這個意思我們說他低,因為他最接近於人類,比人高不了多少。他的一天就是人間五十年。我們現在科學,太陽也圍繞著中心,銀河有個中心,它也是在公轉。它圍著它的中心轉一圈,就是太陽上的一年。太陽上一年相當於咱們地球上多少年?相當於地球的二萬萬年。所以太陽上的一年就等於地球上的二萬萬年。那這天體還有超過太陽還不知有多多少了。

再說一步,就是這個「時間」並不是常數。這個「相對論」,當這個速度很高,接近於光速的時候,時間是變的,就是科學上說也是時間是變的,隨著速度而變化,不是個常數。我們學物理,速度等於什麼?距離被時間除。所以你跑百米,你跑了十秒,那你的速度是什麼?你每秒跑十米,平均速度。當然這個有快、有慢,但是平均速度每秒跑十米,這是你的速度。但是每秒跑十米它必須有一個含義,這個秒是固定的,不然這個秒是個可長可短,這個毫無意義了,所以這些科學就把時間做為一個定數。這個只有在速度很低的時候是可以成立,但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是變的(速度接近光速),那極樂世界到我們這,天人往返那早超過光速了。

所以時間,愛因斯坦有一句話很好,時間、空間、物質這些東西都是屬於人類的錯覺。所以我們要破這些概念,所以稱為「一時」。

「如是我聞」,底下就是「佛」,佛是「主成就」。這是「六成就」中最主要的。不是佛說,別的說我們就不去研究了,耶穌說、穆罕默德說我們不研究了。受了三皈依的人,你專門去學習穆罕默德說,這你就連佛教徒都不是了,你不符合三皈依了。

那麼是佛說。「佛」這個意思就是「佛陀」,譯成華文就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都圓滿。因為「自覺」就不同於凡夫,凡夫是「不覺」,所以「自覺」就異於凡夫。「覺他」異於二乘,阿羅漢他們自了,「獨覺」就是自己覺悟,沒有「覺他」。所以「自覺」就超越凡夫,「覺他」就超越了二乘,「覺滿」就超過了菩薩。菩薩是自覺、覺他了,但是他沒有圓滿。所以就超過這一切,超過一切凡夫、超過二乘、超過菩薩。「俱圓」,眾聖之中最尊,所以稱為佛,又稱為智者,「智」就是覺悟的意思。智就無不知,所以說得一切種智。後頭說有廣大種種智,有五種殊勝的智慧,都是覺滿之義。

在本經中,這個「佛」字,就是指的釋迦牟尼佛。「佛」本來是通號,但是這裡頭我們不言而喻,「一時佛在」,這個「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處成就」,地方,在這個地方。這個「王舍城」有兩說,一個是舊城,一個是新城。古人就有不同的說法,現在我們看是舊城,因為《智度論》裡說,佛涅槃以後,阿闍世王因為國裡的人少了,所以另外築了一個新城,捨了這個大城,在旁邊做了個小城。所以築了一個新城是佛涅槃以後的事情,因此佛就不可能在佛在世的時候在這個新城說法。這個證據很夠了,是不是?所以底下我們這個經中還引了其他的證據,我們現在的時間寶貴就不說了,這一句話就夠了,那個新城是佛涅槃之後才出現的,只有在舊城說法。所以這一段就是在王舍城。

底下《法華論》說,「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在印度的時候,當時王舍城超過其他任何的城市,所以在這一城說法,也表示這個法門是最勝,這是《法華論》的觀點。說《法華》是在王舍城,所以就表示這個法門最勝,我們這個經跟《法華》是一致的。所以《法華》的祕奧、《華嚴》的秘髓都在這個經中。

在當初印度分為五天竺,五天竺有十六個大城,王舍城是最大。後來,你看佛死了之後,他那個國王嫌城太大,另外做個小城。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城裡頭說《無量壽經》,也就表示這個法門最殊勝。底下《大寶積經》的論我們就不引了,這個意思已經夠了,將來有願意詳細的可以看書。

「耆闍崛山」,是王舍城外的五個山的一個。據《淨影疏》說,這個山可以翻為「靈鷲山」,因為這個山有靈仙所住,所以稱為靈;也有很多鷲鳥在這,所以稱為鷲。又這個山頂長得像一個鷲的頭的樣子,所以稱為鷲頭山。

《智度論》又說,它說這個山在五山之中,城外有五個山,這個山最好、最勝,因為這個山上的精舍它離開城很近,它又很難上。近城,所以他就到城裡去乞食,乞食於其城中。所以我們常說釋迦牟尼佛不要你一文錢,他並不求要資財,他也不想要拉你一張選票,他教化我們都是為了度脫我們,他自己是不積儲資財的。所以天天到了吃飯就日中一食,到城裡去乞食,給大家種福。近城,他就是乞食容易,很近;難上,俗人就不大好來了,他都是專誠的人、精誠的人才來,很難上,雜人就不多了。所以在這個地方。

第二,這個山是一個有福德的吉祥之處。這個地方有時也很重要,一個吉處。所以我們有時候也會感覺到個地方就覺得很愉快;到了一個地方,一到那個地方就覺得很不舒服,所以環境有時影響人。人傑地靈,地靈人傑,地靈也可以使人傑,所以地方也很要緊。很多聖人都喜歡在這兒待著,這是第二個理由。

第三個理由,是「三世諸佛的住處」。三世諸佛都在這個地方,過去的佛也喜歡在這兒待著,現在的佛也是如此。

第四點,這個地方很清淨,又有福德、又閑靜,是一切諸佛所行之處,十方諸佛都讚歎恭敬。剛才不是說「三世諸佛的住處」嗎,所以十方的菩薩都讚歎恭敬,一切護法大力眾神都護持、保護這個地方,恭敬供養,所以很多大乘經都在這個山上說。

第五,這其中有無量的智慧、福德、力大的菩薩,到這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所以這是《大智度論》引出五個原因。

《法華論》就說,「耆闍崛山勝餘諸山」,勝過其餘的山。佛在這說《法華》表示這個法最勝,佛也在這說《無量壽經》。這就是「處成就」,處很好,最為殊勝,在印度當時最為殊勝了。

底下是「眾成就」。「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只是說了一個比丘,在底下補充了比丘尼,還有優婆塞、優婆夷,在第二品的後頭補了,還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所以加在一塊是兩萬人。所以說兩萬人的大會,超過餘經。還有「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天人來了。在經的末了,還有「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那就說這一切也是都在會裡頭了,都是「眾」。

所以「眾成就」就包括不但這一品的「萬二千人」,還有第二品末的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人,還有經末的一切菩薩、聲聞、天龍八部,這都是「眾」,這是「眾成就」。所以說這部經的時候大家同見極樂世界,在這個經後頭,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說:「你看見了嗎?」 當時二萬人,這是說咱們地球上的人,那些天人、天龍八部,那些諸大菩薩是他方世界來的,沒有說在內,就說咱們地球上的人就是兩萬,都親見。所以這可以證信。這是總的,這個「眾」,「眾」包含什麼。

底下我們來解釋「大比丘」,先解釋「比丘」,「與大比丘」,就是跟大比丘是共同的,當時都在一起,佛與大比丘同在一會之中。「比丘」是梵語,它含了三個意思,意思多的所以就不翻,你翻它哪個意思呢?翻了一個,丟了兩個。所以現在有人要翻咒,非常的不通,還很時髦。頭一個,他念咒他必須要想知道咒是什麼意思,這已經是多事。翻譯的事就不合乎原則,意多不翻,咒的字有無量的意思,那就更不能翻了。所以現在有人也很忙,做了好多事情,有許多是不應當做的事,不必做的事,畫蛇添足。畫蛇添足你去添它幹什麼?咒也要翻,意思多了都不翻,你咒還能翻?

一個是「乞士」,「乞」是求也,「士」是士夫。出家以後他就是一個就是乞食,他不經營這些商業,也不種田,也不進行工業,他都不搞這些,他沒有經營,沒有貯積,沒有存儲。現在在東南亞還有許多國家是這樣,他們還是托鉢,他們自己去要飯。他批評中國,他說你們現在中國自己置產業,自己這麼弄飯吃,不符合佛制。不過那在中國那是行不通啊,中國現在你要去乞食你可以餓死,可能一天誰也不給你,你連著三天就完了。所以萬緣放下,一意清修,「乞食養身」,要些吃的來養身,這是乞士的一個意思。還有一個是「乞法」,求法。「參師訪道,露宿風餐。」露天裡睡覺,風裡頭吃飯,都是求法嘛,所以這個乞法、求法來養心。這是第一個「比丘」的含義,乞求之意,乞士。

二是「破惡」,破除這個邪惡的東西,用正慧來觀察一切,就是用「正慧」來看待一切,就破這個煩惱之惡。我們生氣是煩惱、憂愁是煩惱,很多人不知道你歡喜也是煩惱,這一切都是惡。要破這些惡,要破見思惑,把見思惑要破盡,超出三界,所以這個叫做「破惡」,把這個惡破除。

第三是「怖魔」,讓魔恐怖。《涅槃經》說「魔性垢弊」,「垢」字的意思是「惡」,「惡」的意思。這個字好多含義,這個意思是「惡」,他就是妒忌障礙,最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看見有人超過自己他就害怕了。所以這是他第一個怕,有人出家他怕,他怕你要教化,你教化大家都跟著你走了,跟著你走,魔的群眾就少了,他也害怕,他們的隊伍就衰弱了。所以「比丘」是怖魔,使魔恐怖。所以當受戒的時候,地行夜叉他就唱什麼什麼人受戒了,空行夜叉就聽到,他接著在空中唱,一直聲聞到天界,大家都知道誰誰誰出家了,魔聽到就恐怖。這就是比丘的含義。

怎麼稱為「大比丘」呢,這個「大」字的含義有三個,「謂大、多、勝」。「大」者是「曠備高德」,「曠」是空曠、廣曠之義。「曠備」很有意思,有多德、很廣,然而不以此自居還很虛,所以這個「曠」字用得很好,「曠備高德」。「超過近學」,比近學的人,學得很淺的人都超過了,超一切近學,所以叫做「大」。第二個意思是「多」。「多」是什麼?「內典外籍,無不博通。」內典是佛教的,外籍有點像咱們中國孔子。許許多多的學說他都能通,不是知道得很窄,這就是「多」。「勝」者,超過餘學,超於九十六種外道之上。

這個就是「大、多、勝」,這是「大、多、勝」的意思,就是形容這個「大」,「大」字包含三個意思。

《佛地論》又有三個意思,所謂這個「大」者,第一他是「最極利根」。這根性最利了,就是「波羅蜜多種性」。這個是要「到彼岸」的。現在許多的修法不能到彼岸。「涅槃」是「彼岸」,「生死」是「此岸」,「煩惱」是「中流」。所以你生了天,耶穌教、回教、道教,它最高是生天,生了天還是在「此岸」、在生死岸中、在輪迴之中。非想非非想天,最高的天壽八萬劫,八萬劫過後,最後他心裡又動了,慢慢起來,他還是要回到輪迴中來,所以他這個就不是波羅蜜。

這個「最極利根」,他是「波羅蜜多種性」,這個種性是可以到彼岸的,是這樣的根器所以稱為「大」。當然還沒有到,但是他有這個根器,他是這個根器,也就是這個材料。

第二,他已經得了無學果位。得到無學,得到果位。阿羅漢才是無學果位。

第三,他得這個小果之後,他就迴小向大,趨向於大菩提。這樣三個含義稱之為「大比丘」。

嘉祥師說,「大」又有三個含義,「一生大解,二破大惡,三證大果」。所以把上面的綜合起來,「大比丘」是什麼?「乃德高望重、迴小向大之比丘。」德高望重、迴小向大,趨向於大乘,這樣的比丘,「乃比丘眾中之尊宿」。

這樣的「萬二千人」,日本的《會疏》解釋這「萬二千人」,他說,別的經都是「千二百五十人」,《金剛經》「千二百」,都是一千二百多人。只有今天這個《無量壽經》跟《法華經》說是「一萬二千人」,這個就是因為佛出世的本心、本懷,而出現了這樣一代的盛會,所以十方的大德都來了,人就多了。會眾這麼盛,也正表世尊說法的殊勝。所以這是很稀有的。一萬二千人光是比丘,還有比丘尼,還有這些四眾一共加上是兩萬人。

底下,這萬二千人都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一切都是大聖,不但是聖,而且是「大聖」。「達」就是證,已經證了神通。這兩句就讚歎大比丘的德。「一切」就是普遍,該羅一切,都在內了,讚歎為「大聖」。因為這些大比丘,《嘉祥疏》說「游心空理」,心之所在都是在空理之上,「隱顯難測」,聖人之心凡夫沒有法子測。所以常常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呀?凡夫沒法子測,所以稱為「聖人」。

《會疏》是日本著作,說初果以上都叫做「聖者」,因為究竟到「大阿羅漢」,所以叫「大聖」。「一切大聖」這都是究竟果位的阿羅漢。再有,就是有好些外面所顯現的是聲聞,而實際是佛的示現、菩薩的示現。很多大阿羅漢,佛的左右,都是已經證佛位的人,助釋迦牟尼佛來弘化。所以外面所顯現的是一個阿羅漢,而實際都是大菩薩,甚至有佛。像須菩提等等,都是佛,佛的顯現。

《淨影疏》說「大」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位高」;一個是「德勝」,在眾中是位也高、德也勝。把這些綜合起來就是說,從德而言,他是契合了空理了,大阿羅漢都證到了「我空」,「會合正道」,得到初步的涅槃。

底下「神通已達」,《淨影疏》,就是慧遠大師,隋朝的,他作的《淨影疏》。他說是「嘆其德勝」,「德」很勝;「所為神異」,所以稱名為「神」,因為它神異,凡情所不能達的。什麼叫「通」,沒有壅礙叫做「通」。「壅」,阻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這些「通」,所謂有身通,身上得到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一直到漏盡等等的,這稱為「通」。所以「神」是不測之義,非思惟所能測。「通」是沒有礙,沒有這些障礙。我們這個眼睛本來是通達的,耳朵本來也是通達的,但是我們自己把它障礙住了,所以看也不過就看十幾里遠,所看也不過就是一段段的光譜,太長、太短都看不見,種種都是如此,都有障礙。

「達」者,《嘉祥疏》說,就是嘉祥大師,他說就是「證」,證了「六通三明」等等。所謂「神通已達」就是證了神通了。

阿難當時沒有得漏盡,他只是初果,要到了四果才證漏盡。但是他是當機,這個法會阿難是當機,因為他問出來的,而且很多都是囑咐阿難。所以這部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是阿難和彌勒共同當機。這個事情《淨影疏》它解釋,阿難怎麼也跟這一切大阿羅漢一樣,都稱為「神通已達」呢?它說阿難是「增上利根」,他的根器是特別的利,而且是增上的利。雖然還是在「學地」,還是「有學」,要去學,有所需要、有所學,到了阿羅漢就是「無學地」,可是他成就了無上的勝妙功德。阿難他有特殊的善根,雖然是初果,他成就了無上勝妙功德,所以他也稱為「大聖」。

這個勝妙功德就是這個經中,他問了這個問題,佛就稱讚他說:「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從現在以後,就是佛說法以後,一切的含靈、一切的眾生,都因為你問這個問題而能夠得到度脫,這就概括了一切了,所以就成就無上的殊勝功德。眾生之所以得度,就因為阿難有這一問,阿難有這一問,佛就說這個經,而這個經將來,在這個會集本,將來就是最後什麼經都滅了,而這個經還存在、還度世。

於神通中,他雖然沒有證,他是天眼通,沒有漏盡,但是他「解了畢竟」,他徹底瞭解,所以也可以叫做「已達」。這個是中國過去的顯教方面,對於阿難稱為「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些解釋。

根據密法來說,在《胎藏界曼陀羅鈔三》裡頭說,阿難的密號是「集法金剛」。金剛同於菩薩,一個是現淨善相,一個是現威猛相,阿難他的密號是「集法金剛」。所以就是《淨影》所說的是成就無上勝妙功德。他雖然顯現是初果,但是他已經成就這樣的功德,在密法上稱為「集法金剛」,因此都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阿難在裡頭完全是當之無愧。

底下就列名了,第一個是「尊者憍陳如」。「尊者」可以翻譯為「聖者」、「智者」、「尊者」等等的意思。受尊敬的,是「聖者」,是「智者」,就是「智德具尊」的人,是阿羅漢的尊稱。「有德可尊,故曰尊者。」這是《淨影疏》的話。《會疏》就說,「尊」就是尊貴,「有德可貴,故曰尊者。」這是「尊者」的意思。

「尊者憍陳如」,「尊者」是一個稱號,是一個尊稱;「憍陳如」是阿若憍陳如,阿若是名,憍陳如是姓。要翻譯成我們的話,就是「了本際」或者「知本際」,或者說「已知、無知」。「無知」不是沒有知,是他知道「無」這個含義。《淨影》解釋說,「阿」這個字就是「無」,「若」這個字就是「智」,他是從「無」證入,得了智慧,所以叫做「無智」。「無智」並不是說沒有智,他是從「無」證入,成就了智慧,所以叫「無智」。「無」就是一切法的本體,「本來無一物」,實際理體,不受一塵,一塵都沒有,這個「無」。所以名為本際,他不是叫「了本際」嗎?對於這個「本際」知見明了,所以叫做「了本際」。這個都是《淨影疏》裡頭的話,解釋「阿若」這個意思,對於他的「本際」知見明了,這就叫做「了本際」。

憍陳如是佛最初度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法華文句》就說,「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第一個悟道的。《阿含經》說,「佛稱之為我聲聞中第一比丘」,也是第一。現在我們這個經裡頭,頭一個就把憍陳如擺在前頭,正表示咱們所有能夠聽到經,能夠信受這個經法的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也包括在座的諸位。在本經「非是小乘品」說:「得聞阿彌陀佛名號」,這是經文,「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 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所以能信受這個法門的,都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的第一弟子。因此在這些聖眾之中,第一個便是「阿若憍陳如」,他是第一弟子。

第二「尊者舍利弗」。「舍利」的意思是一種鳥,鶖鷺。他的母親長得非常端正,眼睛像那個鶖鷺一樣。「弗」是「子」的意思,以鶖鷺來形容他母親,她的兒子所以稱他為「舍利弗」,就是「鶖鷺子」;有人叫做「珠子」,也拿「珠」來形容他的母親,母親的眼睛像珠子一樣;又叫做「身子」,因為他母親身子很端正,他是他母親的兒子,所以叫這個名字。

「舍利弗」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他這個智慧,他在母親胎裡的時候母親就能夠妙辯,母親懷這孩子的時候跟人家辯論就能超過餘人,就能勝過他舅舅俱絺羅,也是佛的弟子,後來證阿羅漢。俱絺羅已經學了很多,他的母親在懷著孩子的時候,辯論就超過她這個兄弟。舍利弗八歲就登座,雖然是外道,他登座;他十六歲就出國,各國去遊說,他辯論,他說法弘揚,他辯論無雙。他學佛之後,七日之內就遍達佛法,智慧第一。本經所要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阿彌陀經》裡頭說的,「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只有大智慧的人,對於這個才能夠深信不疑。所以在憍陳如之後就是舍利弗。

底下「大目犍連」,也就是「摩訶目犍連」。「摩訶」是「大」的意思;「目犍連」是他的姓,可以譯為「讚誦、采菽、萊菔根等」。他們這一族裡頭出家的人很多,所以對於他分別,加一個「大」字,稱為「大目犍連」。采菽是他們的姓,他叫做「拘律陀」,父親是宰相,他是從拘律陀樹神那求子得了兒子,就管他兒子叫這個名字,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智度論》說,舍利弗是智慧中第一,目犍連是神足第一。所以,舍利弗在佛的右面,目犍連就在佛的左面。他的神通很大,他能夠一城的釋迦牟尼佛的本家,他都把他們托到天上去。他降伏毒龍,種種的神通,神通第一。所以就是佛弟子中,這都是拔尖的人物。

「迦葉」也是姓,這個姓翻成為「龜」,或者翻為「飲光」,名字叫「畢波羅」,也是樹的名字,也是父母在樹神那兒祈禱生的,就把這個樹的名字叫他的名字。他是大富長者之子,很有錢,但是他能夠捨。他不但捨,他還修苦行,同時他是為佛菩薩所稱讚,所以稱他為「大迦葉」。

「迦葉」可以翻譯的意思是「龜」。他是先代學道有龜現這個瑞相,所以這一族就叫做「龜氏」。他又叫做「飲光」,因為在毗婆尸佛的時候,他是一個煉金的師傅,有一個貧女…他的金子就差一點,那貧女就布施了一點,貧女很貧,但她就這一點金子給他,他就正好補足了來莊嚴佛像。從這以來他們九十一劫,這兩個人都是身如黃金,光色顯耀,把別的顏色都能夠不顯,就好像月明星稀,月亮很亮,星星就不顯了。他身體很光,別的光就不顯了,所以稱他為「飲光」,就是他使別的光不顯了。他這個「頭陀行」,在佛弟子之中,他「頭陀行」第一。「頭陀行」我在這個註解裡頭引了十二種內容,我這只舉兩種:一個就是過了中午不但不吃飯,而且不喝漿,水都不喝了;而且他是不睡覺,「但坐不臥」,這都還有十件事。老了之後,釋迦牟尼佛就說你已經老了,別這麼苦修,但是他還堅持。所以佛很讚歎他,他就沒有個人的這種想要求安逸的心。

所以就是說「有頭陀行,我法久存。」「頭陀」的意思就是翻為「抖擻」,精神抖擻,「抖擻」有「去掉」的意思,抖擻這些塵勞煩惱,這一共十二種。

但是更應當注意的是什麼呢?是大迦葉是傳佛心印的人物,他是傳佛心印的初祖。所以從很久遠以來,台教就攻擊禪宗,說是拈花這個公案沒有根據,是禪宗人編出來的。有根據,這是《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頭的,梵王到了靈山,拿金色鉢羅華獻佛,捨身為座,用自己身體做床座,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你看這是一個梵天的天子,對於法的恭敬。

咱們的二祖,雪都沒過了小腿,站在那兒不動,達摩還認為他不誠懇,他把胳膊砍斷,所以求法。這個梵天捨身為座,請佛坐在他身上,請佛為眾生說法,佛就登座。他不是獻了花嗎,佛就拈起花給大家看,讓大家看。大家不明白,今天讓我們看這個花是什麼意思?只有迦葉他噗哧笑了一聲。佛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這樣的妙法,正法的眼藏,「正法眼」這個藏,所以就是要有法眼,而且是正法眼;涅槃的妙心,涅槃三德,就是最高的證到涅槃了,涅槃的妙心;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付囑給誰了?付給了大迦葉。

《涅槃經》也一樣,《涅槃經》說,將來對於經典你們都莫衷一是的時候,你們要問就問迦葉。所以經典的解釋權在迦葉那兒。所以你們要知道這個事,只有能得佛心印的人才有解釋權,說老實話。這個文字你可以這麼講、可以那麼講、可以體會得深、可以體會得淺。傳佛心印。這只能打個比方,你在銀行存了一百萬塊錢,你有印鑑,去取錢,你寫個條去取錢,填個單子,他給不給你啊?支票也可以,他給不給你啊?他要看你的印鑑,印鑑對了就付錢,不管什麼人拿去他都給,所以「印」的作用就是如此。「心印」就是這個譬喻,你這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法?你能不能得利益?得符合這個心印。

這就是禪宗第一條公案,「拈花微笑」的公案,傳心給迦葉成為初祖,阿難成為二祖,你看,這初祖、二祖都在這個會上,阿難是當機;之後二十八傳到達摩,到了中國,第六傳傳到六祖,禪宗在中國大盛。現在國際上承認禪宗是中國的,其實應該說都是印度的,不過在中國確實是大放光明。他們說禪宗是中國的,老子、禪宗這是中國的;梵,婆羅門,梵和佛教是印度的。所以在魏譯本裡頭有三十多位上首,現在這個地方就是精煉了,只挑出幾位,這幾位回頭我們都講,都有很深的含義。把禪宗的初祖擺在這,也就表示「禪淨不二」。

底下就「阿難」了。「阿難」可以譯作「阿難陀」,簡稱為「阿難」;也可以翻成「慶喜」、「歡喜」,又可以翻譯成「無染」,是白飯王的兒子;佛是淨飯王的兒子,所以他是佛的堂弟,在佛成道日他出生。淨飯王聽見自己的兒子成了佛,又聽見宮中生子,所以非常高興,說今天大吉,是個歡喜的日子,就跟大家說這個小孩就叫歡喜,就是「阿難」。「阿難」就是「歡喜」的意思,「慶喜」、「歡喜」,這麼個因緣,是在佛的成道日他出生了。所以他很小,佛說法三十年他才當侍者。

還有他隨佛到天宮、到龍宮,婦女都極美,他心中沒有染著,所以稱為「無染」。他平常是這麼好的,他還蒙受摩登伽之難。他不是一個登徒子、好色,他平常是這樣的水平。所以這個裡頭,將來大家讀讀《首楞嚴》,這就是不明白二種根本,不明白什麼是生死根本、什麼是涅槃根本,就是修行也是墮落為聲聞、緣覺,甚至於墮為魔王、魔子魔孫,就是不明白這兩種根本。阿難就是犯這個病,雖然他這麼無染,因為他不明白這兩種根本,他還是免不了摩登伽的難。底下以前說過,就不重複了。

阿難就是佛所說的他都能夠記得住,一個字不忘。所以《涅槃》裡頭稱阿難是「多聞士」。迦葉也稱讚,「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阿難是多聞第一。憍陳如是第一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迦葉是頭陀行第一,又是傳佛心印;阿難是多聞第一,是二祖。

這個「等」就是表示還有多少人。因為《魏譯》中一共列名三十一位,現在會本僅在三十一位中把上首五個人的名字,所以用一個「等」字來概括其餘的人。「上首」就是首座,大眾一座的上位稱為上首」。各經上首的人數不一樣,唐玄奘所翻譯的《阿彌陀經》稱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他只列了四個人為上首,就是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泥律陀。本經是列五個人,這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的這些大尊者之中的上首。

底下再討論一點,說「一切大聖,神通已達」本來是讚菩薩的話。在《密跡金剛力士經》裡頭有這樣的話,「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俱,菩薩八萬四千,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那是讚菩薩的話,在我們經中拿來讚歎聲聞,這就表示常隨的這些聖眾,他的本來就是法身大士,都是大士,證了法身的大士,他是隱了他的本,他的本地他不顯,他垂示一種迹象,痕迹啊,就顯現出一種聲聞的相。還有就是他方的聖眾,來幫助佛的弘化。所以「一切大聖」是指本地都是究竟菩提的人。

「神通已達」表示他從體起用,他是遊戲神通,到咱們這地球上來,幫助佛來弘化。所以我們要知道,這些聲聞眾是大權示現的法身大士,幫助釋迦牟尼佛來開顯淨土法門。

再有,以上這五個人,所謂「了本際」,就是他了知了他久遠的本際,所以擱為首位。所以真要是「了」了本際,那就是《楞嚴經》的那兩個問題就解決了,剛才說的。所以這個擱在最要緊,擱在第一位。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表示彌陀這個「佛」的智慧是「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樣的智是深廣沒有邊際的。所以舍利弗第一,來表達佛的智慧無邊。

目連的神通第一,就是表示遊戲神通的誓願。所以大家都在遊戲神通,顯現在各方往來各個國土,從極樂國土可以徧遊一切國土,這都是遊戲神通。

大飲光就表示彌陀的光明是殊勝,沒有不照,「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用「飲光」表示,表示跟經中都相合。

慶喜就表示聞了名就歡喜,所以聞名歡喜,至心信樂,乃至十念都可以生。所以這個「十念必生」,剛才那個問題,大家去看看經文,第十八願,你聞名之後至心信樂,心心回向,乃至十念,都生啊。它沒有說絶食,裡頭沒有啊。所以那位加上絶食能往生,這不好,不合適,就是要念到最後。這都能度脫,所以歡喜。

再有結合禪宗,迦葉是初祖;阿難是二祖;憍陳如表當人的「本際」;舍利弗表示每個人本有的智慧;目連就表示我們固有的神通;飲光就正好像百丈的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你開悟之後你的靈光就獨耀。「獨」,無侶,沒有侶伴;「獨耀」,光耀;「迥脫根塵」,迥然超脫於六根六塵,這是「飲光」的含義;慶喜,這一開悟你慶快生平,痛快,我這一生參學事畢,歡喜無量,「心心相繼」。所以一部大經,也就是付法傳心。《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這個道理很多參禪的人不大懂。所以參禪的人不信淨土,古人就說「管保老兄欠悟在」,那就表明你這個老兄你悟得還不夠。所以這部大經「正是付法傳心」,就是傳心;「一句名號,直顯本來面目。」一聲佛號一聲心,佛號就是你的心。你一念心就顯了,就顯你的本來面目了。這個道理是圓教的道理,不是頓教,僅僅是限於頓教還不能理解這個。

所以說這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徹底瞭解。所以說念佛是淺,這都是只能說他自己淺。「於此薦得」,你在這個地方你能夠透,你才能稱得上是「帶角之虎」。「但當驀直念去」,你就是直念去。「便是無上深禪」,不管你是定中念、散中念,都功不唐捐。這就把列這些名,體現一下禪淨不二的意思。

再有,咱們這個經裡頭,先是聲聞,後是菩薩,把聲聞擱到菩薩前頭了。《佛地論》說過這個話,它說「先說聲聞,後說菩薩」為什麼呢?因為聲聞眾都是挨著佛旁邊的,離佛最近。而且聲聞他最莊嚴,都是現比丘相;而且是親受化,也常隨佛,形象都是三衣鉢具,這都是跟佛的形象相像。所以先列聲聞,後列菩薩。這是據《佛地論》的。

底下就是菩薩,第一個是「普賢菩薩」。「菩薩」兩個字應該是「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摩訶」翻譯成我們的話是「大」,「菩提」翻譯是「道」,「質帝」是「心」,「薩埵」是「眾生」或者是「有情」,所以這個名號全翻過來就是「大道心眾生」,簡稱,把這個梵文簡稱為「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悟」、就是「道」、就是「覺有情」。跟佛證的一樣就叫做「覺」,無明還沒有盡就叫做「情」,要讓有情覺悟能同於佛這就是「覺有情」,這是菩薩的任務。所以「覺有情」就是「菩薩」兩個字的簡稱,含義就是「覺有情」。

為什麼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呢?因為他有四種大。《清涼疏》,「清涼」是國師,是華嚴宗的祖師,也是弘揚淨土宗的。他說為什麼菩薩稱為大?有四種,一個是「願大」,他的志願很大,求大菩提故;二是「行大」,他要廣利眾生;三是「時大」,他可以經過無量數劫來度化眾生而無疲厭;四是「德大」,具足一乘的種種功德,不是一般的功德,一乘的功德。「一乘」就是《法華》的,不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是佛乘,「一佛乘」,他有「一佛乘」的種種功德。因此有這四種大,所以稱為「大道心」。《法華》有六大,「一、信大法,二、解大義,三、發大心,四、趨大果,五、修大行,六、證大道」,說明這「大道心」。所以這「大」不一樣的。

這個「普賢」的含義也可以翻譯為「遍吉」。清涼國師在他的《華嚴經疏》裡頭,他說「普賢」有三種普賢:第一是「位前的普賢」。就是你只發了普賢的行願、發了大的普賢的心,就是我們說發了大菩提心。所以修一切佛法先要發菩提心。所以必須先要明白「菩提心」是什麼。現在有的人問他什麼是菩提心,他就不知道。淨土宗要往生的人,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只有一個念,沒有發菩提心,只有一條腿,自行車只有一個輪子,鳥只有一個翅膀。要發菩提心,可以一點點來,很不容易。簡單稱為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大慈悲不是小慈悲,大智慧。

二是「位中普賢」。指著他是等覺菩薩,就是等覺的普賢。所以普賢菩薩可以示現為因地,只發了普賢的願,可以示現為位中菩薩等覺菩薩,只差一位就是佛位,等覺之上是妙覺,妙覺就是佛,只有一分的生相無明還沒有破,就差這一點點,這一破就是佛,等覺菩薩。

第三是「位後普賢」。已經成了佛之後的普賢,他因為得了果還不捨他因地之所行,所以稱為「位後」。這個「位後」的意思,《清涼疏》說,「果無不窮曰普」,一切果位沒有不窮盡的,佛位也窮盡了,這個叫做「普」,這就是「位後普賢」。「不捨因地曰賢」,他已經成了佛,他還不捨因地,還在修行,這很賢,哀憫眾生。所以「普賢」的含義,就是位後的含義,就是說這是佛的化現。

至於《會疏》裡頭所說,「體遍法界,故曰普」,他的體遍於法界,所以叫做「普」。「位鄰極聖,故曰賢」,他的位置靠近了極聖,就是佛,所以叫做「賢」。《會疏》的解釋是「位中的普賢」,正是等覺菩薩的妙位。位鄰極聖,他的地位鄰近於登峰造極的聖果,是等覺菩薩的地位,所以這是「位中的普賢」。「位前」就不用說了,那就是示現剛發了這個心。

底下還有引證了幾種經論來解釋「普賢」,我們就不再說了,時間很緊,願意看的自己看一看書了。

底下就是「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脇士 ,就好像極樂世界觀音、勢至一樣,是釋迦牟尼佛會中的上首,在華嚴會中也是上首,毘盧遮那的上首。

再有,普賢菩薩是一切佛的長子,在《四十華嚴經》裡頭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一切如來有一個最大的兒子,他的名字叫做「普賢」。這是什麼意思?古人都是以長子來繼承的,現在日本還是這樣,父親的家業長子繼承,二兒子、三兒子都沒分,不像中國可以分家,他那是長子繼承。所以國王都如此,長子是太子,其餘就不能,都做皇帝不行的。如來有長子,就是繼承一切如來的是普賢。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普賢在我們的會上是如來的法身所顯現,化身為等覺大士來演唱聖教。

如果從密教來看,普賢就是密教最初的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在密部經典中,這部《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所以「金剛手」就是普賢,是法身大士。還有金剛智,這是一位金剛上師,他的《五秘薩訣》裡頭說,「金剛薩埵者」,「金剛薩埵」是誰?「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另一個名稱,也叫做「一切如來長子」,也叫做「大阿闍黎」。現在這個「阿闍黎」大家就混叫了,什麼人都想當阿闍黎,都是不如法,很多地方大家就不重法了。本經裡頭「德遵普賢第二」品中,也還有「為教菩薩.作阿闍黎」,有這樣的經文。

在我們這個經中,把普賢大士列為上首,「正顯密淨不二」。剛才說了「禪淨不二」,這個地方顯了「密淨不二」。「密淨不二」,念佛號就是念咒,大家都輕視念佛號,而想去念咒。《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你只要能信得及。所以禪宗說一莖草可以當丈六金身用,丈六金身當一莖草用。所以有許多都是所謂仁者妄生分別,自己在那生了分別。先師夏老居士說,淨土宗就是密教顯說,密教公開了就是淨土宗。藏密最古的是紅教,蓮花生大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紅教尤其尊重阿彌陀佛,勸大家生極樂世界,這個和其他的教派不大一樣。真正「密淨不二」的這些,在這個註解,不詳細說了,這個地方說了一點。

再底下是「文殊」。「文殊」翻「曼殊室利」,也翻「妙首」,也翻「妙吉祥」,也翻「妙德」,是諸佛之師。《放鉢經》釋迦牟尼佛自己說,「今我得佛」,今天我成了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釋迦牟尼成佛是由於什麼?都是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諸佛」,過去說不清那麼多的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當來的一切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威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釋迦牟尼佛說小兒都要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極讚文殊。所以《心地觀經》說,「三世覺母妙吉祥」,三世諸佛覺悟的母親就是「妙吉祥」,就是「文殊」,「妙吉祥」是文殊的號,又一個號。

「文殊」還有一個號叫做「妙德」。「妙德」是什麼意思?《法華嘉祥疏》說,「文殊,此云妙德。」為什麼稱為妙德?「以了了見佛性故」,他了了然的見了佛性。因為了了見佛性故,就「德無不圓,果無不盡。」所以禪宗說,悟了就是佛,不悟就是眾生,它中間沒有這些個過程。正如國際上稱禪宗是中國的,禪宗是很殊勝。「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為「妙德」。

《會疏》是日本人的著作,「具三德秘藏」。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的秘藏,而神化不可思議,所以稱為「妙德」。再解釋「妙吉祥」,《圓中鈔》說,《圓中鈔》是幽溪大師作的,「微妙三德,同佛所證。」剛才說這個三德,他這三德同於佛之所證,所以叫做「妙吉祥」。底下不再引證了。

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在咱們世界是文殊,在五台。當然不只是在五台,但是他常常示現在五台,遍一切處不單是五台,但是跟五台很有緣。他在他方世界,北方的常喜國成佛,叫做寶積如來;過去是龍種尊王如來,大家拜懺,龍種上尊王佛就是文殊,在北方的常喜國;將來成佛叫普見如來。所以文殊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都是成佛的人。現在示現在大會之中,以大智最尊,表這個法門是菩薩中的大智,唯有大智才能信入。所以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大家要知道,一切世間裡頭包括什麼呀?它不僅僅包括六道,包括聲聞、緣覺,包括菩薩,包括一切世間的這九種。

還有妙德是什麼?就是了了見佛性,他位鄰普賢居第二位,也是表示禪跟淨不二。了了見佛性,後頭經中都有他方許多菩薩,到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說法,阿彌陀佛說法都是這樣的,都是一味的,都是這個精神,都是了達實相,了達諸法皆空。

底下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彌勒菩薩可以翻「慈氏」,咱們叫「慈氏」,他的印度名字叫「阿逸多」,「阿逸多」就翻成「無能勝」,具足的說就是「慈無能勝」,這是「阿逸多」的意思。《彌陀疏鈔》裡講,因為彌勒菩薩在母親胎中就有慈心,所以他們這一族,過去這一族都叫做「慈氏」,這是「慈氏」這個名字的來由,他們這個名號。

「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他也發願願意跟他一樣的這個名號,他就得了「慈心三昧」。再有他在當婆羅門的時候,號稱「一切智,於八千歲」,八千年裡頭,「修習慈行」,修慈。又在弗沙佛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一塊發菩提心,修習慈定。《思益經》說,慈氏是「眾生見者」,都能得「慈心三昧」。《悲華經》說,彌勒大願,在刀兵劫裡頭擁護眾生。現在慈氏在兜率天彌勒內院。他稱為「補處」。在兜率天的四千年之後,就到人間成佛。這四千年是兜率天的四千年,我們地球是多少年呢?這個算出來了,地球要在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以後,才是彌勒菩薩來,才會龍華。

有人說咱們現在不成功不要緊,等彌勒菩薩來。等彌勒菩薩你就不知道要等多少時候了。等他來時,現在修過佛的人,將來等彌勒來龍華會上都把大家度脫。但是你要等五十七億六百萬年,這個時間你要輪迴六道,天堂、地獄去轉,那就遙遠得很了。他的福德最勝,那個時候人的壽命很長,福德很好。他不像釋迦牟尼佛,他「三會龍華」度生事業就圓滿了。

現在以三個大士作為我們的上首,因為這三位跟咱們淨土的緣特別深哪。《普賢菩薩行願品》它裡頭我們稍微讀一讀,他發了十大願王:「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所以一部《華嚴》,最後就是這個《行願品》哪,說明講的就是這個呀。所以淨空法師,他就講《華嚴》、講《楞嚴》,最後就讀到《行願品》,最後他就改了,專弘淨土了,他專弘專修淨土了。他就是看見這《普賢行願品》,感動了。

而且下面說,「願我臨欲命終時」,這個「我」就是普賢菩薩。「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這是他發願往生。文殊,大智慧的文殊,多少佛之師,發了同樣的願。就是普賢菩薩的文字是七言,他的文字是五言。《文殊發願經》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這跟普賢,這兩個文字裡頭,在《註解》裡頭寫得比較全一點。我這簡略一點。所以這兩個大士都發了大願,都求生極樂,所以以這兩個菩薩做為上首,讓大家仰信。文殊這樣的大智、普賢這樣的大行,我們就要信這個大智、入這個大行,我們要導引眾生同歸極樂。所以在這個經中把這兩位大士列在最前。

再列彌勒是什麼呢?因為彌勒就關心淨土,他曾經就問過淨土法門。在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在《大寶積經》裡頭,彌勒就問佛,他說:「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所以彌勒同樣是請佛講這個念佛往生的法,而且這個經的後半部,佛就把這個經囑咐給彌勒菩薩。所以佛這個時候就說,對於這個經,是諸佛所讚歎,就「咐囑汝等作大守護」,汝等就是彌勒等,「當令是法久住不滅。」所以彌勒承了佛的囑咐,他就要弘揚這個經,持這個經。所以彌勒不但將來在龍華會上要說這個經,因為他受了囑咐,他答應了,他必然龍華會上還是說這個經啊,所以大家都可以得度啊。而且我們可以說,盡未來際還是說這個經嘛。你看這個普賢,位後普賢,成了佛他還在度眾生嘛,還是在常說不絶嘛。

「賢劫」就是現在我們這個時劫。「賢劫中一切菩薩」,咱們這個世間為什麼稱為「賢劫」呢?因為這個世界有一千個佛出世。根據《佛祖統計》,第一個佛叫做拘留孫佛,第二個叫做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個迦葉佛,第四個釋迦牟尼佛,以後還有九百九十六個佛。但是這個佛到下一個佛之間,剛才說了,是五十七億六百萬年,時間還是很長。所以有佛的時候少,沒有佛的時候長啊。所以我們不要錯過當前這個最寶貴的機會。

上一品就是「六成就」。我們這個一萬二千比丘超越別的經典,這個同於《法華》;普賢最為上首,同於《華嚴》。所以表示我們這個經跟圓教最高的兩部經,一個《法華》、一個《華嚴》是同等的。第一品咱們就講完了,下面講第二品。

德遵普賢第二

那麼今天呢,我們就講這個第二品。第二品稱為「德遵普賢」。這一品呢,是這個第一品的繼續。因為現在是「通序」,通序前頭都是「六成就」,這是各經共同的,所以稱為通序。

這個「六成就」,第六個成就是「眾成就」。這裡「眾」,來參加這個法會的聖眾都是什麼人哪,這裡「證信」是很重要的;多少人參加、什麼人參加,在第一品中提到了一些,那麼現在呢,做一個補充。現在不但補充有什麼人,而且要補充這些參加的人是什麼人,有這個意思,有什麼樣的功德。所以在人的補充裡頭,首先提出了「賢護等十六正士」,列了十六個正士的名字,這個也是其中的上首。最末了這個第二品裡頭還有諸天人眾、還有比丘尼,還有其餘等等的人。所以它就是上一品的補充。

而這一品呢,剛才說了,不但是補充數量,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參加人的高尚無比的聖德,都是「德遵普賢」。所以就是一切的大眾、無邊的聖眾,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賢大士的德行。普賢之德說不能盡,他是華嚴的長子。在華嚴會上,佛是法王,聽法的人之中以普賢為長子,長子就是要繼承法王之位呀。

這個普賢無量無邊的功德,在這個功德之中,它的中心,心中的心、要中之要是什麼呢?就是普賢菩薩殊勝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就是《華嚴》一部大經最後的總結。所以《華嚴》是「經中之王」、「經中之海」,那是「共尊」哪。《華嚴》最後一品,就是現在大家常讀的,這是《四十華嚴》最末後的一段,把它補充在《八十華嚴》的後面,不然它不會很孤零零的出了個八十一卷,這一卷是這麼來的。因為《四十華嚴》來得最晚,晉朝翻譯的是《六十華嚴》,唐初翻的是《八十華嚴》,後來翻的《四十華嚴》。

《四十華嚴》沒有單行本,所以大家很少有人知道。在《四十華嚴》最末後的這一部分補充到《八十華嚴》的後頭,這就表示極深、極密;所以前頭沒有來。那個時候,印度國家,它對於這些經典出去,它有限制。像《楞嚴》它就禁止出去,過去是剌開了肉,縫在肉裡頭,這麼帶出來的,要查出來就是沒收。所以這個《華嚴》也是這樣。

《華嚴》最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是中心。所以現在來會的這些大眾,都是「遵修普賢之德」,都是遵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綱宗來修持的。這是總的精神。這裡頭所謂廣讚與會大眾的功德,也就是讓大家知道淨土宗的重要。來參加的是些什麼人呢?都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都是這樣的一些大菩薩。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爲上首。】

首先這一品呢,一上來是提了賢護等十六正士。「正士」跟這個「大士」等等的都是同等的,但是「正士」的含義,它是根據日本的《甄解》,「正」就是正道,「士」就是士夫,士大夫嘛,我們常說。「士」就是士夫,「正」是正道,是「在家」的稱號。此等菩薩,「外現凡形」,外現跟凡人一樣,凡俗一樣;「內」呢,就「深達正道」,所以居家稱為正士。因為什麼呢?外現凡俗,所以我們在家人都稱為俗人嘛。是不是?跟出家人相比,我們稱為俗人哪,是吧?我們是很俗啊。這個就是說,這是在家菩薩。所以「十六正士」,正士可以說是在家菩薩的簡稱。

《會疏》,又是日本人的著作了,這個「十六正士」是什麼呢?根據《文殊師利嚴淨經》來說,它裡頭有這個話,「菩薩八萬四千及十六正士」,這個經也是「十六正士」,「則明知正士之名,云居家菩薩。」它就比《甄解》講得更清楚了。所以正士是什麼?是在家菩薩,這一點不容疑惑了。底下跟前頭一樣,我們就不重複了。

為什麼「十六」呢?密宗把這個十六來表示圓滿無盡。在《出生義》裡頭講,「厥有河沙塵海數量」,把題中標舉十六位,那麼就塵沙的數也不出這十六位了。所以這是一個表示的方法,「十六正士」就表示無量無邊的正士。

底下呢,我們首先談「賢護」。賢護這個菩薩經論中常見。《勝思惟梵天經》、《思益經》都列出十六個名字。《大智度論》也提了十六,但是列名列了六個。而且這個《思益經》說,「賢護」,有的是翻成「善守」,這是一個意思,翻譯翻成中國文字,「賢」跟「善」是一個意思,「護」跟「守」是一個意思,所以有人翻成「賢護」,有人翻成「善守」。經裡頭說的,為什麼稱他為「賢護」、「善守」呢?因為眾生只要聽到這個名字,這功德很大。

今天我們大家聽到這個名字,聽到這個名字就「畢竟得三菩提」。「三菩提」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以說名號有如此的功德呀,所以他叫做「善守」。你聞名就得功德嘛,他不善於守護大眾啊?所以稱為「善守」,稱為「賢護」,這就是說這個菩薩的功德。在《大方等大集賢護經》裡,這個經就以「賢護」為名。

所以有的人,當然居士是俗人,有的人就很輕視居士,這也是自生分別。當時佛在世的時候,維摩詰居士那個智慧,諸大菩薩都不敢去問話呀,只有文殊說我勉強去試一試啊,金粟如來的化現。像這賢護居士,他就是出生在人間,而是這麼殊勝的一位大菩薩。在《賢護經》裡說,「王舍大城」,咱們不是說王舍城嘛,「有優婆塞」,這是居士,「名曰賢護,為眾上首」,大眾的上首。 《大寶積經》,這是一部大經,有「賢護長者會」,這個法會佛說賢護長者種種快樂的事,「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所以他雖然現在人間,他所享的福報、他的財富,他用來做功德,這不但是人間沒法比,就是忉利天王帝釋都比不了。

《名義集》裡頭說「颰陀婆羅」,這是原來的名字,翻為「賢護」,自己護持自己的賢德,並且也護眾生,所以大家聽到名字都得到好處啊,所以稱為「賢首」,這是賢中之首啊。「以位居等覺」。這是一位等覺的菩薩,雖示現為父母所生一個普通的人身,但實際他是一個等覺的菩薩。等覺就是跟佛相等,只差一點點,再進一步就是妙覺了,他只有最後的一分「生相無明」還沒破,是「等覺菩薩」,在十地之上。賢護是等覺,所以「眾賢之首」啊。所以我們就從這些經典的說明,我們知道這頭一名,十六正士的頭一名,這位「賢護正士」他是示現生於王舍之城,他是已經證到了等覺的在家菩薩。所以在維摩詰之外,又一個很殊勝的在家人哪。他生於父母之家,由父母所生嘛,是個在家人,而實際是等覺菩薩。

還有《般舟三昧經》又說,這個跋陀和菩薩,就是賢護菩薩,是念佛三昧的發起人,這和我們就更有因緣了,跟這個法會就更有因緣了,他親見了阿彌陀佛,所以他為眾的上首,參加這個法會,幫助釋迦牟尼佛來宣揚念佛三昧的無上法門。「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一切三昧中之寶,稱為「寶王三昧」。所以我們往往對於問題重視不夠,是由於瞭解得不夠,因此產生一些不正當的看法。所以這個就是說,「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

底下就證明,其他很多菩薩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薩以上的顯現、化現到這個世界來弘化的。這個裡頭我們就有些經典做為根據,有一部分有名字的人都有經典提到,從此我們可以推沒提到的。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這裡頭這十六位,當然「賢護」這已經肯定了,他已經是等覺菩薩,其他也都是他方大成就的菩薩化現,現在家的身來助佛弘化。這個在註解裡頭寫得很詳細,這些引為證據的,我們就節省點時間了。

再底下又把這「十六正士」每一個人的名號做一番解釋,這個在講解之中我們也就不來佔據我們講的時間了,大家自己看一看。每一位正士的名字,他這名字的含義都很深奧,但是這已經寫得很清楚,我要講嘛也是跟這個文字一樣,那就等於念一遍,大家自己看了。

底下我們要說一點,為什麼在這裡頭特別標出「十六正士」做為上首?這裡註解沒有發揮。這個就表示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因此這個法門也就契會於當前的社會環境,以及將來的社會情況。因為科學愈發達,分工愈細,事情愈多,有好多事情都要有人做。你還想像上古之世,很多人都去入山修行,一切事情不問哪,現在出家人也還都要問問事啊。因此來說,一定有很多事,不能都出家,而是在家身,他還是繼續要修,這種修持那就是以淨土宗最合適。

所以清末有沈善登居士作了一部《報恩論》,他裡頭也講了一些《無量壽經》,讚歎《無量壽經》,有一些觀點都很不錯的。他讚歎淨土法門他是這麼說,淨土法門是「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所以當前就很需要。雖然我們這個社會,你要說都是提倡出家,都去出家,國家就是不行啊,我這國家怎麼辦呢?所以必定要有很多在家人,而且要把各種事情辦好。這個淨土法門你可以不需要離開佛法就行了世法。

現在他們這《無量壽經》在國外他們就已經把它做成了都是錄音帶,我在美國的時候他們開著車就放,聽的都可以聽到是佛法。現在淨空法師正在新加坡講《無量壽經》,法會很盛,印度各處的法師都來聽,外道也來聽,外道聽了之後他們很踴躍歡喜,他們要皈依正法。他們聽到有錄音帶,他們馬上發願複製一千份,當時已經登記出去了七百份。大家就可以聽錄音,有人誦經,他們非常歡喜。他們是請了最標準的發音,廣播電台的發音主任朗誦,它是我們學中文的好機會。

所以說這種種在弘揚啊。因此你在廚房裡做事、你在開車,你都可以聽經,你都還可以念佛嘛,念這一句佛你什麼時候都可以念哪,好多時候都可以。像黃打鐵就在打鐵的時候念,他就成功了。他拉風箱,他一拉「南無阿彌陀佛」,拉回來「南無阿彌陀佛」,打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鎚子一下。所以你不離開佛法就行了世法,它簡單哪。

你要念《楞嚴咒》恐怕就不行了,你要有很長的時間你才能念,中間不能打岔。像這個只有六個字,你任何一個時間裡頭都可以念。你在這個時間裡頭我就是抓著一個縫兒,就是念了一句念了兩句,你就念了,你就不離開佛法可以行世法,它無礙。而且是不要廢除世法就可以證到佛法,這是特殊之處。所以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因此把「十六正士」列為上首,把他們特別標顯出來。

在這個「上首」裡頭,根據日本人《會疏》跟《甄解》他們的講法,比我們中國《淨影》的講法好一點,所以我們採取他們的論點。他們說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佛這個會中全體的上首,所以我們在一上頭就列出了普賢和文殊。彌勒菩薩是「當來賢劫成佛諸菩薩之上首」,未來要成佛的這些菩薩都來了,所以將來這一切菩薩,就是以後這九百九十六位未來的佛,都要弘揚淨土法門,他們都參加法會,這賢劫的一切菩薩是以彌勒為上首。這一切在家菩薩就以賢護等十六正士為上首。這個說法很切合當時的這種情況。

底下就是經文了。提了這「十六正士」之名,經裡頭說「十六正士」為上首,所以根據日本人的解釋這就很清楚了,他們這個「上首」是在家菩薩的上首,彌勒是賢劫的一切未來佛的上首,這些大菩薩的上首,文殊、普賢是總的上首。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底下,就是這一切,無論是在家或出家「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是共同的,都在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啊。從這一句「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一直到最後第二品的末了「不可思議」這一句話,這麼長一段都是讚歎上首的普賢菩薩和會中的一切菩薩他們的勝德,讚歎他們的事,這個讚歎都是如實的。

所以佛法我們就是真語者、實語者,你講經什麼也都是如此。這個經典很深,你把它講得不足、講得不夠,或者某人之德很大,你把他說得很小,這叫「減損謗」,這是一種謗,是「減損謗」。如過度的把他稱揚得過了分,也是謗,叫做「增益謗」。佛教就是不說過分的話,都是如實而說,所以這一切德是如實而說的。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大士」就是菩薩,這個我就不再解釋了。「普賢之德」剛才已經說了,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十大願王」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第九是恆順眾生,第十是普皆回向。這是十大願王。這個願王在人最後的時候,一切諸根敗壞,什麼都不行了,什麼也不能跟著自己,在這個時候唯有這個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一部《華嚴》最後就歸結到這兒了。

淨空法師他本來也不是弘揚淨土,他講《華嚴》、講《楞嚴》、講什麼講了很多很多,後來就是講《華嚴》之中,在最後這一品他觸動了,他現在就專修專弘淨土法門。

他這個等於總結嘛是不是,這個普賢行願品啊。這個人就自覺生在蓮華之中,「蒙阿彌陀佛授記」,可以在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以無量的智慧可以隨著眾生的心而為利益,並且能夠在煩惱大苦海中救濟眾生,這是普賢大士之德。「令其出離」,怎麼出離?如何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所以大家都遵修普賢大士這樣的德。

十大願王第十願「普皆回向」,普皆回向表示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第一個願到第九個願,從第一「禮敬諸佛」到後頭這個「恆順眾生」,顯出普賢的「賢」。如此的勤勞,無有疲厭,一直禮拜、懺悔,請轉法輪,一直到恆順眾生,所以十大願王顯出普賢之「普」和普賢之「賢」。

《清涼疏》上次也說過一下「普賢」這個名號的解釋,說「果無不窮曰普」,這個果位沒有欠少的,窮盡果位的一切聖德,沒有剩餘、沒有不窮的地方,所以「果無不窮」叫做「普」,普皆成就。「不捨因門曰賢」,雖然得到無上成就,但在因地所發之心還要度眾生。到了佛就沒有什麼叫眾生啊。所以「真如」,一切都「如」了,就是沒有一切分別了。但在因地中發了願力要度眾生,所以不捨因門的所願,還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所以這叫做「賢」。

所以這就看出咱們經中這個「普賢而為上首」,普賢是位後的普賢。上次不是說普賢有三種嗎,一種是「位前」,一種是「位中」,一種是「位後」。「位中」正是在等覺菩薩。這個是「位後」的普賢,他已經成了佛了,成了佛位之後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

這也就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在咱們國內不像日本這麼尊敬,日本人對於善導那是恭敬到了極點,也非常親切。他們淨土分了很多宗,有的就這麼說,他說淨土宗的第一代祖師是阿彌陀佛,第二代就是善導大師,第三代是他們日本人。他們對於善導,在中國這些大師,他們最尊重善導,稱為「今家」,那真是非常親切,他們遵善導的教化。所以我們引了日本人的一些著作,就是善導大師在日本這個地方,他的光輝普照,所以日本出了不少大德。不過我們中國的大德都是禪宗開悟的,這是我們的特色。日本人遵善導,善導的觀點跟密宗一致,是「指方立向,即事而真」,很多跟密教的觀點一致。

普賢大士在《行願品》的偈子,「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都願意這一切眾生都到無量光佛剎去,這是普賢之大願。這樣「普皆回向」,這是普賢大願的結晶。

阿彌陀這個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也正是普皆回向,普皆攝受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普賢這個願也正是跟彌陀大願是一個願,可以這麼說。普賢的「十大願王」,我們也可以說正是阿彌陀「四十八願」中的第三十五願,這很一致。

第三十五願就說,凡是「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成為補處菩薩。當前的彌勒就是補處菩薩,他一定要補佛位,這決定的了,不可能有其他的變化,所以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之後他就來了,就成佛,這是補處菩薩。當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下面一個又在兜率天內院他在那兒補。賢劫一千個佛就這麼一個一個這樣補。

所以只要往生極樂的一切眾生,他必定要達到一生補處,補佛之位,他就必定成佛 。在極樂世界達到一生補處,補佛了,但是也有他不在極樂世界,不是只安住於極樂世界啊,他有他的本願要為眾生,他要被著弘誓的鎧甲,「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你看彌陀三十五願裡頭提出來的,都來行普賢菩薩這樣的道。

所以現在在這個會中參加的,都是和第三十五願相合的,這一切都已生極樂世界,但是他要被弘誓鎧教度眾生,所以他就到各方遊化行普賢之道。因此咱們這個法會中的聖眾「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個願在以後講四十八願的時候,我們要詳細講。

底下我們講:「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是一個總的。「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是如何?一上來就這幾句,「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兩句是一開頭讚這些大士的實德。

所以我們一切有「權」、有「實」,「實」是屬於本體方面,「權」是屬於用的方面,「權」和「實」。說《法華》以前,佛說有「三乘教」,這是權說,權巧方便。到了說《法華》的時候就開權顯實,就沒有什麼叫做「三乘道」,完全只有「一乘之法」,全是大白牛車,沒有什麼羊車、鹿車、牛車,都是大白牛車,都只有成佛一個法,這就是開權顯實,從「權」把「實」就出來了。但是一上來說「實」,大家不能理解,也不能信從、不能信受,就必須「權說」。

所以「權說」也是十分必要萬分必要,沒有「權」,大家也無從來得到「實」。但是「權」它畢竟還是「權」,最後佛是要把實話告訴大家,所以就「顯實」了。「權」和「實」就這個分別。一上來這兩句是讚歎這些大士的。

參加大會的一切聖眾無量無邊沒有數,人是兩萬人。比丘就一萬二千,還有居士,男居士,還有比丘尼,還有女居士,這樣一共加起來兩萬。但是諸天以及天龍八部以及諸大菩薩,這裡沒有數量。「一切菩薩聖眾」,他們的實德,就這兩句。

「具足無量行願」這是頭一句話。「無量者」,就是《攝大乘論釋》裡頭說,「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這個裡頭的數你沒法說,你也不可以用譬喻來說得清楚,恰恰能把他是多少說得清楚,沒有辦法,就叫做「無量」,這數之大呀。

這個「無量行願」,「行」,就是六度四攝等等的大行。「願」,一般都是四宏誓願、十大願王,都是願,阿彌陀佛這四十八願,釋迦牟尼五百大願,藥師佛十二大願,都有願。「願」呢,希求出世間的叫做「願」,所以有願必滿。你希求出世間方面的稱為「願」。所以「願一切眾生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願」。你願意一切眾生都發十萬塊錢美金的財,佛法裡不稱為這個是「願」,你這不是出世間的。「願以導行」,你有這個願,你才會有行動啊。

「行以滿願」,這個「行」,你要有行動。行動當名詞念要讀成「héng」,現在字典中也不這麼分別了,其實有好多音現在都簡略了,《康熙字典》音很多很多,都簡化了。要有行才能夠滿足你的所願。所以這個「行動」像腿、像腳,「願」像眼睛,願來導引你的行動,行動來滿足你的所願,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具足無量的行願,就是這一切都圓滿無餘了。

但是這一切殊勝的願,包括佛菩薩種種的願,怎麼來會的大士們都能圓滿無餘具足這些行願啊?而在《普賢行願品》裡頭,到極樂世界已,底下就「即見阿彌陀佛…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以這個往生法門之殊勝,難思啊!

所以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那只有用《華嚴》的道理才能解釋。它是「一位一切位」、「一真一切真」、「一圓一切圓」,這個一念相應之下所有的「行願」都成就了,這是最頓最頓的情況。這種就有個比方,像拿一把絲,拿最快的劍一劍下去,一根絲斷了,所有的絲全斷了。如染缸,染一缸布、線等等東西,一染成了,所有染缸的東西都染好了。不是一根一根的絲,拿刀在那斷它;也不是一塊一塊的布,一尺一寸的去染,而是一成一切成。所以這樣的道理,「一」跟「多」是一致的,「一即是多,多就是一。」所以只有在圓頓教中才能夠理解這些,不然就只能像漸教。

漸教像什麼?像登山,也不是不好,很好,大家也很適應。登山的人,你上一步就高一步、看得廣一步;再上一步,你又高一步、廣一步。但是最後登到山頂上所能看的境界,你在半山中你是不能知道的,就是這樣。所以「漸」和「頓」是不一樣的。

淨土法門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他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面見阿彌陀佛,面見阿彌陀佛之後他一念之間,佛在那說法,一個相應,他所有的「行願」都成就了。所以這一切來會的大士都是「具足無量的行願」。這一切「行」,「行」的也具足了,他就是滿了。你說我有這麽多願,這還不敢說,他的行也具足了,行和願都具足了。所以這一切大士是從果向因的,這個主流是已經到了果位,而示現為因地的。由於彌陀的善巧的方便加持,都能成就超過十地諸聖的一切行願,這一切大士都是如此。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一句大家就說這不就是一切功德之法我都在裡頭安住?這麼體會就把這一句體會淺了。前兩天碰到一位在美國、在台灣到處講經的,講《楞嚴》、講《維摩詰經》、講六祖《壇經》,他跟我一說,我說你這個就講錯了,這個《楞嚴》。所以有很多就是常常講錯了,有的不講錯,把它講淺了,講淺了還是謗法,叫減損謗。

「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位的無盡的功德。再說得具體一點,應該說這是無盡功德的本體。這個「功德」兩個字的解釋,根據《仁王經疏》,「施物名功,歸己曰德。」做功德、做功德,「功德」兩個字什麼意思?「物」就是指的是眾生,因為我們布施所給的不光是人,也可以咱們放焰口,就是施鬼,我們放生就是布施給畜生,放焰口還要救濟地獄。所以我們把這個利益給到,自己以外的就稱為「物」,不是說我把東西給出去這叫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的利益能夠轉給其他的一切含靈,這個叫做「功」。

「歸己曰德」,消歸自己的稱為德。所以我們讀經什麼什麼都要消歸自己,不是只能念經文上的那些話,而是要把勝義消化、融化到自心,消歸自己。「消歸自心」還應該說一下,消歸到自己的本心這個叫做「德」。這個「功德」的解釋,這是《仁王經疏》裡的。

在咱們本經這個功德法中,《淨影疏》這個解釋很好,它這段解釋我們很容易就忽略了。我們先看它的本文:功就是功能,你總要有這種能,你才能有功,「功」就是功能。一切我們修行的這些行動,都可以有讓人得到利益的這種功能,所以叫做功。這個功是「善行家德」,這句話不大好懂。我們這些行動,我們這些善的行動,善行,它出了功效,我行善,行善它就必然有這個功效,讓對方得到好處、得到利益,得到真實之利,這個功效是你行善的、自然的、本有的結果,稱為「家德」。作善就是如此,就得這個結果。

打個譬喻說,水沒有不清涼的,所以清涼就是水的「家德」。說到水,它就有清涼;說到善行,我們行善就必然讓對方得到利益的這種「家德」,這個叫做「功」。就是行善的本有的,讓人得到利益是必然的,而這個叫做功德。

底下還有四個字更妙:「德體名法」,「德」的本體就叫做「法」。這個法字本來的含義,是從「達摩」,現在我們要真正說它的音是「達摩亞」,讀四皈依,皈依法,用梵文讀是「南謨達摩亞」,現在我們簡單譯為「達摩」。這「達摩亞」「亞」的音很短。這個達摩亞、達摩就通於一切法,無論是大事、小事、是有形、是無形、是真實、是虛妄、是事物、是道理,這一切一切都叫做「法」。「一切有為法」,這個「法」字的含義就是這個含義,不論你是大的、小的、有形的、無形的、實際講事物的、還是就是有東西的、或者僅僅是道理的,這都稱為「法」,只要是「有為」的,都「如夢幻泡影」。所以「法」字的含義本來是這樣。

這兒把「德」之體叫做「法」,這是《淨影》特別賦予這個「法」字的含義。在這個地方這個「法」表示它可以是一切東西,它也可以就是這個的本體,這個地方它就代表的是它的本體。那麼這一講,就是「安住於諸佛智慧無上果德的本體,因之就具足無量的行願。」所以這兩句的意義就深刻了,這兩句就能在全段一切文字之上,等於一個總綱。

「安住於本體」就是《金剛經》的「如如不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來修一切善法,那就具足無量行願,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裡頭也具「寂而常照,照而恆寂」種種的意思,都在這兩句之中了。

所以佛法是很深,這也全靠自己,你自己深,就所見的深;你自己淺,所能領略的就很淺,所以全在「當人」,這個「當人」很有關係。六祖說:「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所以這個「當人」很重要。那麼這兩句懂得了,是安住於一切如來果德無盡功德的本體,具足無量這些大佛菩薩的行願,這兩句就概括住底下的一切話。

底下再順便說一下,「法」的意思就叫做「軌持」。「軌」的意思可以「能生物解」,「物」也是說的眾生。所以「法」,說一個什麼什麼東西,就可以使你生到一種理解,就叫做「能生物解」;說「無常」,你就有無常的這些概念。「法」就是這個意思。而且一切法它都有它的自相,就是說它各是各。底下我們就不再解釋了。

「安住一切」,剛才已經說了,剛才說到「如如不動」,已經把這個意思解釋了。「安住者」,《會疏》說就是「不動」的意思。「安住」你懂不懂?「安住」是什麼?因為你「德」達到了不退。「退」就是變化,「不退」就安住了。沒有一個「德」不具足,所以就是說「一切」,所以「安住一切」就這個意思。下面註解這一段文,這個含義在前面已經說到了,我們就不重複了。所以這兩句貫注在全篇。

底下「遊步十方.行權方便。」這個就讚他的「權德」,「權德」就是用。你看安住於如來果德的本體之中,就是如如不動之義,底下馬上「遊步十方」,就是在極樂世界不起於座而分身塵剎。所以大家不要在不動之中就體會是在那枯坐,一看見在行動你就認為他都是在鬧,這又打成兩截了。這個就是說你看剛剛是這樣「安住」,這兒就是「遊步十方,行權方便。」

「遊步」就是遊行、遊化的意思。「十方」就是各方,指的空間,一切地方。「遊步十方」,十方都可以遊步,遊戲於十方,也可以說是往返於十方。就像大家旅遊,在極樂世界的人旅遊那就旅遊的比我們要廣得多,你看他們在一頓飯的時間從極樂世界就到我們這兒、到兜率內院去見彌勒而又打來回,那比光速快得多。咱們世界上的速度是以光速為極限,但是極樂世界它是十萬億佛土,這麼遠他打個來回,就像我們這一頓飯。所以「遊戲神通」,自在遊行。極樂世界是往返很多,極樂世界到各方的佛國去讚歎、獻供養、去聞法,而十方的一切菩薩、一切聖眾也都到極樂世界去聞法。所以《無量壽經》之中就有阿彌陀佛說的法,大家到了極樂世界聽彌陀說法,彌陀說的是什麼。這當然是釋迦牟尼佛轉述,但是轉述,我們也知道阿彌陀佛說的是什麼。彼此都是「遊步十方」的,不但極樂世界,其他的世界跟極樂世界之往來很頻繁的。

「行權方便」,「權」字就是對「實」而說,就是「權宜」、「權變」的意思,我們俗話說這人「通權達變」,不死守於規章制度。有人說,古人「男女授受不親」,這是古時候的禮節,你死守禮節,所謂「嫂溺援之以手」,嫂嫂掉到河裡頭,你用手把她拉出來可以不可以啊?你說「男女授受不親」我不管,這就不是「行權方便」了。所以都是如此。

所以我們戒律也是如此,佛的「戒」都是通權達理的。有很多人現在說,這個戒律不行,執行不了,所以要廢除了。這個話都不成立,它都是極合乎情理的,怎麼就不行呢!你不研究,事實上是不研究。所以這個地方「嫂溺援之以手」完全是合法的、合理的了,不是不合理。所以這裡就要「通權達變」,平常男女授受不親,那古時候這個封建哪。

「行權方便」,「方便」的意思底下還要講,這個地方先簡單說。「方」就是所謂「法」也,是《法華文句》的解釋,「方者法也」,我們說方法。「便」者用也,因為這得用。我們粗淺的來說,「方」就是指的「方法」,「便」就是所謂的「便利」。你要方便,你就要有一個便利可以行得通的,可以讓眾生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這樣一些辦法,「方便」。

《大集經》的意思,能夠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剛才我們簡單地說,但是真正佛教徒要幫助他呢,那這含義就嚴格一點。你要讓眾生都能夠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這樣一切的都稱為方便之法,能攝受他們哪。

再有《法華玄贊》就解釋,「施為可則曰方」,你所做的可以做為一個法則,就叫做「方」。「善逗機宜曰便」,「逗機」就是說法的人善於「逗發」,或者「針對」,「逗發」比「針對」還要高一點。「針對」者就是你已達到這個程度,我在你這個情況之下給予提高。「逗」呢,你本身這個程度還不夠,我能有一種權巧使你達到這樣的一個基礎,這個基礎是我逗出來的,那麼再給你提高。所謂「觀機逗教」,「觀機」就是一看就知道你是什麼根機,而且我可以把你現在還沒有發動的、沒有達到的情況給你逗到這個情況,在這個情況水平之下再給你接一下。

所以善知識難遇,就是說真正做為善知識者,也應當能「善逗機宜」。他不是每個人都已經…,尤其是禪宗,要叫他開悟,所以很多是逗出他的機來。像德山見龍潭,剛一出去就回來說外頭太黑,黑了就直接拿紙搓個紙媒子。搓個紙媒子點著了遞給他,他剛一接,噗一吹,紙媒子滅了,這就是逗他的機,紙媒滅了忽然間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因為他正想接這個紙媒,出去好走,這是黑的,要給他紙媒子,這一下把紙媒子給吹滅了,這完全不可理解。完全不可理解,他這一切思想都沒有用了,這思想就斷了,這叫「逗教」,把它逗出來。

《淨影疏》,咱們中國講《無量壽經》的只有兩部,有單行本的唯一就是《淨影疏》;嘉祥的註解是沒有單行本,在《藏經》裡頭。所以流行的只有這一本,國外他們也就參考這一本。他就說,「化行善巧,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遊步十方.行權方便」,是什麼意思?《淨影疏》裡解釋得很好,一種善行,一種化行,你所教化,你這一切的行非常善巧。「隨物所宜」,隨著物,剛才說過是眾生,隨眾生他所相宜的,以「種種異現」,不是說怪異,以種種不同的顯現。

所以孔子,弟子來問「仁」、問「孝」,什麼叫「仁」,什麼叫「孝」?各人所問他回答各個不同,這個叫做「異」,我恰恰是對你的病,應病。你說大夫跟藥鋪就不一樣,藥鋪只是說這兒有什麼藥丸,你吃這個藥丸;大夫就根據你的脈,他要給你開方子,各個的方子是不同的,這個是「異」。你這個不可以解釋為什麼奇異、怪異的意思,根據「隨物所宜」,種種有不同的所現、不同的藥方,這個叫做「權方便」。

這個跟前頭沒有兩樣,以前說都讓他「趣向三藐三菩提」,這個叫做「方便」,這個地方還不是一樣嗎,「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幹嘛呢?還是叫他趣向三藐三菩提。

我們把許多的註釋會到一塊,對於這個就很清楚了。所以這個遊化十方,行權方便,就是這樣,就是熟知一切善巧穩便之法,能夠妙契眾生的根機;「導向」,這個「導」字就有點「逗」字的意思,把他引導,讓他向著究竟之果覺,這個叫做「行權」或者叫「行方便」。這個是「行權方便」的意思,行權,行方便。

底下是「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這個會中諸大士都是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呢,《嘉祥疏》解釋是「解契宗源」。能夠「信解行證」,解;「契」是契會。能夠契會到,或者理解到大開圓解,理解契會到宗的源流,到了本源叫做「入」。

《淨影疏》說,「證會為入」。「證」是「信解行證」的「證」,「會」是契會的「會」,叫做「入」。這個「入」字,他們就作為可以契會證入的意思,也正是《法華》所說「入佛知見」的同一個「入」字。

這個「藏」字怎麼講?《嘉祥疏》說:「理」叫做藏。理就是實際的本體,叫做理,這個叫做「藏」。那麽「佛法藏」是什麽呢?就是佛法的法性的理體,實際的理體,理的本體。這個法性中它就自然含藏無量的性德,本性本有的功德,稱為「性德」。「藏」既然是理體,它就含有無量的性德,因此稱為「佛法藏」。這嘉祥大師他這個解釋。

「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這個叫做「佛法藏」。我們就是根據《嘉祥疏》,「藏」就是理體,所以我們就可以體會「佛法藏」就是法性的理體,也包含無量的性德,叫做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你入了這個理體當然也就具有一切的佛法,所以也稱為佛法藏。

所以「入佛法藏」,《法華》中有這樣兩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入了佛的慧和入了佛的知見是一樣的,通達大智,意思是一樣的。《甄解》它也有個解釋,說如來的一切功德寶藏,是佛果的功德。這個功德的大寶海叫做「佛法藏」。佛這個一切功德的寶藏,就是佛果的功德,這一切功德的大寶海叫做「佛法藏」。就這「佛法藏」是什麼呢?就是佛所得的一乘的果。所以一切眾生究竟皆是大白牛車,一乘都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根據《甄解》的這個解釋,就是會中的一切菩薩,都已經入了佛的法藏,入了佛的功德之海,因此都是「大權示現,從果向因」,在果位上來向因位,已經入了如來一乘的果海,還不捨在因地的修行,所以到法會上來贊助釋迦牟尼,來宣揚淨土法門。這是入佛法藏的解釋。

「究竟彼岸」,「波羅」就是「彼岸」,「波羅蜜」是「彼岸到」,加個「蜜」。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煩惱是中流,所以彼岸就指的是涅槃。《涅槃經》說,「彼岸者,喻如來也。」「彼岸」是什麼呢?就是如來呀。證到如來才真是達到彼岸。《淨影疏》,就是慧遠大師他解釋,「究竟涅槃」,他說是這個涅槃呢,也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這個都是《智度論》的話。《淨影疏》就來解釋「究竟涅槃」就解釋為「究竟彼岸」了。他說「彰果畢竟」,彰明、表明所得的果是徹底的、畢竟的,涅槃那一岸,你到了就叫做究竟。

「涅槃」可以翻成「圓寂」的意思。所以現在許多和尚不在了,稱為某某和尚圓寂了,這本來是一個極端恭敬的話,讓大家當成普通的話了。「圓寂」兩個字含意很深,「德無不備」叫做「圓」,「障無不消」叫做「寂」。「圓」就圓攝一切功德,「寂」者是一切都寂滅,一切煩惱都不能為礙了就叫「涅槃」、就叫「圓寂」。所以就是說得的果畢竟。怎麼是畢竟的果?「涅槃」這個岸你到了,這就是「究竟」。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甄解》的意思就是證入佛的一乘大功德的寶海,這是「入佛法藏」。契證了佛所得的涅槃,這就是「究竟彼岸」。就這兩句的含義。這一切及前後諸師之說,彼此都可以互通、可以互相幫助,沒有什麼兩樣。

底下,彭際清居士他把這三句特別做個解釋,他說「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三句,完全攝了這個淨土法門,也攝了菩薩的一切所行,因為菩薩的一切所行都不離開方便。他要救度眾生,要沒有方便怎麼能度眾生啊。這一切一切,知眾生根基,觀機逗教,讓他得到利益,都要「行權方便」。「方便」是怎麼樣?什麼最「方便」?你要度生最方便,那就是要取於淨土法門啊,只有淨土法門眾生才能普度,現在不是擺得很明顯嗎。是不是?

禪宗是極殊勝,過去是盛極了,唐代、宋代那天天有人開悟,開悟的到處很多很多,剛才不是說老太婆、小孩子都開悟。那現在這茫茫十億人口之中,你找個個把開悟的很難找啊,請大家舉一舉,恐怕誰也舉不出。現在聽說哪位法師或者哪位居士、哪位活佛真正開悟了,恐怕都說不出來,它很難了。

再有密宗,現在這個挺亂,現在亂得沒法辦了,到處是陷阱,你不但不能超脫,不但不能升,恐怕反而要降。所以只有淨土這一門。你要說研究教、研究什麼,是必須得研究,但是研究之後你怎麼起行?你就講唯識,唯識觀,你也可以這麼觀,但真正到問題來的時候你就觀不成了,就被它轉了。真正看到一個可以動心的地方,你說這就是「我識所顯現」,你把這句話念一百遍也沒用,你還是跟著它跑了,所以這個就不容易。所以方便就要「取於淨土」。取於淨土有什麼好處?不管你現在還是個凡夫,見惑、思惑都在,你是凡夫,可是你一往生你就可以常見佛。

所以《大乘起信論》說弱鳥就是纏枝,你不能離開枝子太遠,你不能離開佛,老在佛的左右。一個是往生你容易去,去了之後你常見佛。常見佛,你這個羽毛未豐的小鳥,你不能離開樹枝飛得很遠,要常見佛,而極樂世界佛老在那兒,現在說法啊。現在要見釋迦牟尼,那智者大師他是見了,現在還有誰見呢,是不是?偶爾見一見的人還是有,常見就很難了。所以就是這就可以常常見佛。

「以見佛故,聞法修行,入佛法藏。」老見佛,這個佛的智慧,所以在極樂世界的特點就是這個好,你想聽什麼就聽什麼,咱們在這一個屋子裡,各人想聽什麼各聽各的,不要加什麼設備,什麼都不要;你想聽什麼別人聽不見,你什麼時候不想聽它就沒有了,而且一聽就理解,所以它殊勝啊。見佛聞法之後,他要聞法他就如說修行,如說修行必定入佛法藏。

「圓滿覺心」,他三覺圓滿,覺滿。「究竟彼岸」,必定到一生補處,必定成就補處菩薩。如果沒有方便,你無量的行持,做種種的善行,你就是「終不成就」。這一點很深刻,彭居士的話說得很深刻。他引《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六百卷,是最大的一部經了,「是菩薩由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故,從此處沒,生餘佛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在在生處,常得值遇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終不離佛。」

你看《大般若經》這大智慧,所講的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現在就只有這個路徑,「般若為導,淨土為歸」,般若是我們的引導,淨土是歸宿。菩薩因為跟「般若波羅蜜」相應,就可以從一處沒了,就生到別的佛土,從一個國土到另外一個國土,生生處處所在的地方,常能夠遇見一切佛世尊。為什麼?因為般若之功力。遇見佛他就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乃至於最後得到無上正等菩提,在中間這個過程之中他始終不離開佛。這就說明不離開佛的重要,《大般若經》也是這麼說,那麼到極樂世界就不離開。這還是彭二林的話,所以要不離佛,「須以念佛為因」。這就是歸到念佛,如同《華嚴》十地菩薩,地地都說不離開念佛。

上面這一段是彭二林他把這三句經有所發揮,他說這三句全是說的淨土法門。因為你要行方便,最殊勝的方便,那就是這個念佛法門,而且是淨土法門四種念佛中方便中的方便,最後歸到念佛。所以他這個話很好。

「度生」就需要有「方便」,最勝的方便就是教人念佛。所以我們要行菩薩道度化眾生要有所方便。所以密宗「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密宗的出發點就是在這個,以這個為根本,它的出發點就是它的根本,也就是它的究竟,這跟《華嚴》一樣,「悲心」是根本。所以我們跟修羅不一樣就是他是沒有悲心,我們有悲心。修羅的神通是很大,他跟天上打仗,天常常打不過,他也很善於辯論種種,他就是缺乏悲心。「大悲為根,菩提為因」,你要「發菩提心」,以「發菩提心」作為因,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最後有了根有了因,究竟是什麼?究竟就是方便。我們要修持為了什麼?是為了度他。為了要實踐度他,你就必須要有方便,所以方便是究竟。

還有密宗再一句話,就《大日經》裡頭,密宗是「如實知自心」,所以跟禪宗也沒有兩樣,如那個實際知道自己的本心。所以後世的密宗,不但是現在,過去也是如此,都以得一些神通、一些小法,有些東西就以這個來炫耀,其實都是忘了密宗的根本。根本就這幾句話,「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如實知自心」。這個也是很難。所以說最勝的方便就是念佛,這彭居士的話很對。

底下一大段,「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捨兜率,降王宮」這一段,到「無量諸佛咸共護念」,這一大段文字我們不念了。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天人歸仰.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汙.顯明清白。調衆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昇灌頂階.授菩提記。爲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上段末是「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這個還是讚歎大士們的實德。現在所講的「遊步十方.行權方便」,以及就要講的這一大段都是什麼呢,都是讚歎這些大士普於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殊勝的權德,他示現八相成道。底下我們要講「八相成道」,總的就是這一大段是這個內容。

首先是「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願」是誓願。《法窟》中說,「於出世道悕求名願」,在出世之道有所希求才叫做「願」,因此有願必滿。「世界」,無量世界嘛,「界」代表的是空間,「世」代表的是時間。「世」嘛,有時間就是有過去、未來、現在,「界」就是十方。「等正覺」這三個字是《唐譯》;《魏譯》就是「等覺」。現在我們取的這個「無量世界成等正覺」是取《唐譯》的,這是新的翻譯,舊的翻譯是「等覺」,新的翻譯是「等正覺」。

「等覺」有兩個含義,一種就是「菩薩之極位」。剛才我們說過,再上一品就是妙覺,在十地之上,所以是超過十地了,菩薩最高的位置,就將要得到妙覺的佛果,稱為「等覺」。他的智慧功德就跟佛的妙覺相等相似,已經是十四的月亮,比十五還差一分,但是就是很接近了,所以叫做「等覺」。曇鸞大師就說,「望於妙覺猶有一等」,和妙覺相比還差一點點,所以叫做「等」。但比底下都覺了,比十地的覺悟都高了,因此稱為「等覺」,這是曇鸞大師的解釋。

再一個解釋,其實也是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就是曇鸞大師注的,就是說「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所以「等覺」就有兩種解釋。其實他一個人就做了兩個解釋。諸法相等,一切佛也相等,所以諸佛如來就叫做「等覺」。

不但是曇鸞大師有這種說法,龍樹菩薩也這麼說。在《大智度論》裡頭說,「諸佛等,故名為等覺。」所以「等覺」這個含義就有兩種可能,可以是等覺菩薩,也可以據龍樹大士、據曇鸞大師的說法,那就是佛。

日本的《會疏》就說,「等覺」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如來叫做「等覺」,二就是一生補處位。他是這麼說。

咱們過去的注經家對於這個地方也有兩種說法,就是說現在這個經文無量世界示現,他是什麼地位呢?一個就說這是等覺菩薩,可以在十方來示現成佛;一個就說這已經是如來了,他是從果向因,示現八相,是成佛後的力用。所以這兩個是有一點出入,但是我們不必一定要去選擇一個、排除一個,大覺的妙用也本來不可思議。而且這個會中的菩薩這麼眾多,裡面也就有可能只是在等覺菩薩位的,也有已經是成佛位的,所以這兩說可以都對,不妨並存。

這裡頭我們就要知道,「等覺」的含義就有兩個解釋,不過我們常用的還是說比妙覺低一級的,說第十一地。這些說法似乎都有些出入,你不要執著就是。所以「等覺」也就是佛了,這一種說法。還有說「等覺」是十地之上,十一地,妙覺是十二地,還有十三地的佛。有的說「妙覺」就是佛了;那比「妙覺」再高才是佛,佛就變成十三地。所以在這一些,我們都不要強行分別。

「捨兜率,降王宮…。」這是八相成道。釋迦牟尼就示現了「八相成道」。有八個相:「從兜率天下來」了,「入胎」了,後來「出家」了,「修行」了,修行之後「成道」了、「降魔」了或者「轉法輪」了,就「般涅槃」了,這是八相,八相成道。

「八相成道」的位次所在,究竟示現八相成道是什麼樣境界的修行人所能達到的不一樣,有五個位次。所以我們常常以為一個示現八相成道的就都是究竟的佛了,不是,這有五個不同的位次。第一個是十信滿心滿位就能示現八相,像《起信論》、《華嚴賢首品》,不但是這樣,就是《楞嚴經》觀音的耳根圓通,許多注經家說觀音這個時候也只是達到圓教的初住,十信滿心。可是觀音他不就是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嗎?所以十信滿心他就可以示現佛。這個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占察經》,《占察經》有四種作佛,作佛有四種不同的地位:

第一、「信滿作佛」,信心圓滿了,可以作佛,示現佛。

第二、在《大集經》中灌頂住就是到了第十住了,「住」都圓滿了,能於無佛的世界示現八相。這相當於《占察經》的第二種「解滿作佛」,信解而解滿了成佛。

第三、《仁王經》說初地可以示現八相,登地了,相當於《占察經》的「證滿作佛」。

第四、等在《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說到「一生補處,八相示現。」所以我們現在所體會的往往是這個位次,「一生補處」到咱們世界來示現八相成佛了。示現八相的都是過去釋迦牟尼將來彌勒。這個對,這個相當於《占察經》的第四「功德行滿成佛」。

第五、還有《華嚴不思議品》諸佛念念出生智,這是佛後得智「出生八相示現」。

所以前四種是「因中示現」還沒有到究竟,第五種是佛後的功用,已經成佛之後的功用來示現,再來示現這八相成道。我就請問咱們釋迦牟尼佛是哪一種啊?釋迦牟尼佛正是這最後的一種。所以《法華經》說,世間上都以為我是在樹下這才成佛,不知道我成佛以來已經經過不可說不可說,多少多少塵點數劫以前我老早成佛了,只是為中下之根示現「八相成道」。釋迦牟尼佛成佛,無量劫前就成佛了,所以釋迦牟尼正是這第五種。

剛才我說的這些是根據日本《甄解》的,我們也不再多說了。從《甄解》我們可以看到,示現「八相成道」的人有五種階位。《甄解》它偏重於…,當然釋迦牟尼佛這是「佛後」,咱們經中所說的這些大士有很多我們不都說他「從果向因」嗎?也有很多示現八相是「佛後」,但是這種種的不妨並存,按照我的意思,這五位不妨都有,就咱們會中這一切眾。因為什麼?十方來會的菩薩無量無邊,種種情況不一。所以就是說,雖然這一切平等,平等中不妨有差別,不妨有的是「位後」,有的還是「位中」,有的還是「位前」,但是五個階位都能示現「八相成道」。

「八相成道」是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和一切十方的佛示現成佛的一個所謂通途。我們所說從釋迦牟尼佛到彌勒之間不再有人成佛,這是指沒有再有一個這麼「八相成道」這樣的佛。但是不是說在這個期間一切眾生都不能成佛。只是在這個期間裡頭不再有一個用「八相成道」這種方式來成佛的。

這個「八相」說法也不一樣,有的經說「七相」,有的說「九相」、「十相」。現在我們經中說「八相」也是多數,多數經中說「八相」。說「八相」的內容還有不同。《大乘起信論》說的「八相」跟《四教儀》說的就不一樣。《大乘起信論》謂八相為:「從兜率天下,入胎,住胎,出胎」,胎字有三個,然後「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它這裡沒有「降魔」。

《四教儀》是:「從兜率天下,托胎」,只有一個帶胎字的,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這就沒有多少出入,就是開合的不一樣。《四教儀》是把《起信論》裡頭的「成道」,它只有「成道」,沒有「降魔」,《四教儀》就把「成道」開為兩個,「成道」裡頭有「降魔」、「成道」。這兩部把它分開了,「降魔」、「成道」,多了一個「降魔」;把《起信論》的「入胎」、「住胎」合於「托胎」,那就少了一個,所以就是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這就是「八相成道」。

底下我們就說,這也就是根據《嘉祥疏》,《嘉祥疏》是講《魏譯》的,所以跟我們現在這個會集本還是很相合,和它一致。咱們現在不是「捨兜率」嗎,「捨兜率」就是第一相。根據《四教儀》,不根據《大乘起信論》這個「八相」。

「降王宮」是第二、第三兩相。第二、第三就是降王宮,托胎、出生。「降王宮」就是合這兩個,第二、第三。「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第四相是出家。「降伏魔怨」,就是降魔是第五相。「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是成道了。「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以下很大一段都是轉法輪,第七相。到了最後,「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現滅度了,這第八相。所以這個裡頭就是說這一切來會的菩薩都要在無量的世界去示現這「八相成道」的佛。

「捨兜率」這第一相,就是從兜率天下來了。這個音可以翻成「兜術」、「睹史多」都是。它意思有「妙足」、「知足」、「喜足」等等的意思,這是欲界的第四天。本來是欲界天,但是特殊的就是有個兜率內院,兜率天是欲界天,兜率內院才是道場,彌勒大士是在兜率內院說法。因此有的求生兜率內院的人沒有進內院,就被欲界天這種天人的生活所迷,他就不進內院了。所以求生兜率內院也是非常殊勝,但是它多了一點這樣的危險。

古時候有三個人結伴修行,就說誰要到了兜率內院一定回來給沒去的人送信,證明一下,增加大家的信心。其中頭一個死了,一直沒有信。第二個死了之後,過了一年來給他送信,他說:「我真的生到兜率內院了」,怎麼怎麼情況。他說:「你怎麼才來?」他說:「我去了馬上就來了。」兜率天的時間跟咱們這的時間不一樣,他說馬上就來,可是咱們這兒等了一年。他說:「那位呢?」說:「那位到了兜率天,他玩去了,他沒進內院。」所以他也沒資格回來送信。所以就是說有的不見得能進內院。

底下,這個道場的情況《普曜經》解釋,「其兜術天,有大天宮,名曰高幢。廣長二千五百六十里」,在兒那說法。《佛地論》就說,兜率天後身的菩薩「於中教化」,就是補處菩薩在兜率內院中教化眾生在說法。「後身菩薩」就說的是一生補處的菩薩。將來這一切菩薩還都是在兜率內院補佛位,從那下來降生到王宮,出家、修道、成佛。所以第一句就是「捨兜率」,從兜率天,兜率天的情況。

第二句「降王宮」,降生於王宮。《因果經》說,摩耶夫人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空中來,從右脇進入自己身體,可是還看得見菩薩還在裡面。出生的情況《涅槃經》說,「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所謂自行七步,還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淨影疏》說「於十方各行七步」表示什麼,表示「丈夫奮迅之力」,所謂大雄寶殿。 所以人家總說咱們出家是消極,怎麼能說消極啊,你看咱們寶殿,大雄寶殿,這大雄啊!所以這個「大丈夫奮迅之力」,自行七步。所以我們這個是大丈夫事,大家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爲。哪裏是消極厭世。我們要擔負一切眾生的慧命,是大雄啊,所以佛的示現就是如此,這個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哪。對這個「我」字咱們要體會,不是咱們這個「我相」的「我」。

底下「棄位出家.苦行學道。」「出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苦行學道」這個地方應該是第四相。這個詳細情形,《魏譯》說得很詳細,釋迦牟尼佛看見老人、病人、死人,看見這個,於是乎決定出家。棄了一切眷屬,騎著白馬從城門出去,然後就是穿法服端坐樹下苦行六年。所以我們看到有那個相,畫著一個人坐在那裡,完全骨頭都露出來了,那就是太子那個時候苦行學道時候的相。

底下就是「作斯示現.順世間故。」所以這一切都是示現,釋迦牟尼佛我們說早在無量劫前成佛了,所以這一切示現是隨順世間。這個隨順世間是從《唐譯》,《魏譯》本中沒有的,這就完全合乎《法華》中所說,《法華壽量品》,剛才我已經說過一點了,他們無量的天人、阿修羅都說釋迦牟尼佛出了王宮,到了城外頭,坐道場,成了佛。「然善男子」,釋迦牟尼佛說,「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所以是早已成佛了。為什麼這樣?因為看見「眾生樂於小法」,對大法他不能信受。所以現在很多人樂於小法,就根據人類所有的一點點記載來考證,什麼什麼是真的,什麼什麼是假的,對於從龍宮中取出《華嚴》、龍宮中取出《楞嚴》都不能相信,這就是「樂於小法」。

「樂於小法」的人,他「德薄垢重」,德很薄,垢障很重。所以為了這種人,我就是示現什麼呢,我很小出家了,後來成佛了,然而實在是成佛以來是久遠久遠,像無量無邊那由他劫,我一直都是用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才這麼說。為了教化所以只好這樣說,現在示現剛成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跟《法華》就相合了,把《唐譯》兩句加上來,這個是示現。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以定慧的力量降伏魔怨。「魔」者,是「魔羅」的略稱,翻譯為「障礙」,能給咱們修道的人作障礙。又翻為殺者,他是破壞人行善。他又放逸,使人放逸,斷人的慧命。斷人的慧命所以翻譯爲「殺者」。又翻「惡」者,他這很惡,他很多的愛慾,「魔」的意思就這些意思,障礙、殺害、惡。

「魔」有四種,《淨影疏》講:

一個是「煩惱魔」。貪瞋等煩惱,這都是「魔」。

第二是「陰魔」。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

第三是「死魔」。因為人一死,有善知識要一死就不住世了,還有就是說你修行之後你一死就不能繼續了,死魔。

再有「天魔」。他就是破壞你、妨礙你,壞他人的善,他不願意大家成道。他第一個是妒忌,將來你比我強;再有,你成功了你教化很多人,魔的徒眾就少了,他要保持他的勢力、擴充他的勢力,他就不希望別人成功。這個弄得很厲害,所以有人就批評現在是群魔亂舞,所以大家都很要提起正念,在這群魔亂舞的時候。不怕嘛,降魔才成道,八相成道裡頭首先要降魔。咱們經中說的魔這就說的是「天魔」。

《婆沙論》節錄下來,當時太子在樹下的時候,魔現了很多魔女來誘惑(但是這個我沒有引全),這些魔女一走到釋迦牟尼佛的跟前變得非常醜陋,自然就變得很醜陋,她那種幻化的一種淫色以及這些相、美容都不存在。後來就是武力,放弓、放箭、放武器種種的,這些武器在靠近佛的身體之前,都在空中它的尖端都變成蓮花,那還能傷人嗎?所以入了這樣的大定,魔無所施其技,魔就敗退了。

這是以「定慧力」來「降伏魔怨」,佛並沒有要跟魔鬥法之心。所以提婆達多那個時候害佛,用五百醉象,象喝醉的時候它最厲害了,五百個醉象放出來,那要把佛和佛的弟子都踩死的意思。提婆達多是佛的弟弟,他修道得了五神通,他這個神通它不管事,他還起這樣的心,他教阿闍世王殺父親、殺母親,都是提婆達多幹的事。所以這個神通,現在大家很羡慕神通,還有這些奇異功能,它這個不是根本。你看看提婆達多,這多好的例子,得了五神通,那比現在的奇異功能強一萬倍,但是於他無補,他做這些事。他放了五百醉象,五百醉象出來之後,佛就是一伸手就現出五百個獅子,這五百個獅子使得這五百個象,一個象前面有個獅子,這個醉象雖然是醉,看見大獅子它也就不敢動了,所以佛就沒有被害,他安然入城。

人家就問佛,佛說:「我並沒有起個思想要現五百獅子降伏醉象。」它自然。所以佛降伏了這些魔軍之後,這些魔就問佛,「你是有什麼功德,你有這麼大的本領?」佛說:「地神乃知。」問地神。地神說:「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塊土不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流血捨生命的地方。」所以耶穌咱們也說他相當偉大,他為眾生釘在十字架上他流血。但是釋迦牟尼佛多生以來,整個地球上沒有一寸土不是釋迦牟尼佛捨生命之處,地神他知道,他做了證明,魔就沒話說了。

所以降魔,是以定慧之力。這就是第五相「降伏魔怨」。「魔」,剛才解釋了,「魔」就是這些,可以翻成「障礙」、翻成「殺害」、翻成「惡」。「怨」就是怨家,有冤有怨,降伏這些「魔怨」。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這是第六相,成道了。「微妙」,《維摩詰經》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解釋「微妙」,「微妙」就是菩提。「菩提」,佛的知見是菩提,也就是實際的本體、理體,當人的自性。這個不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所以就是微妙,所以就難知。所以「微妙」就是菩提、是本體,微妙它就難知,諸法難知。《淨影疏》的解釋就「理是妙法」,「理體」是妙法,由得到了本體,所以「成正覺」。「得微妙法」者,就是認識了本體,得了本體,所以「成等正覺」。「得微妙法」者,就得本體,所以就「成最正覺」。

《長阿含》說,「如來大智,微妙獨尊。」這個「微妙」的意思也就顯出來了,小乘的經典也是如此,如來的偉大智慧是微妙、是獨尊,最高,所以得「微妙法」就是得到如來最獨尊的殊勝之法。所以「得微妙法」者就是契入如來的佛智,佛的智慧。入了實相的妙理,證了真正的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正覺」就是如來的真實智慧,智慧就是覺悟,所以成佛就說是「成正覺」。

「最正覺」,這兒說「成最正覺」,就是尊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所以稱之為「最」。《釋迦譜》說,「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不是說「正覺」之中又出了一個最拔尖的叫「最正覺」,不是這個,就是真正得了「無上之道」就稱為「最正覺」,沒有更超過於這個的。《會疏》就說「覺之中」他是最究竟,登峰造極了,所以說「成最正覺」,「成最正覺」也就是究竟成佛。這個是什麼呢,就是第六相的成道。

再底下就是「轉法輪」和第八相,轉法輪很長,留到下一次。

我們現在開始講。這是正講到參與這個法會的十方來的大菩薩,他們「咸遵普賢大士之德」,這是一個總的內容。這裡面具體的情況,就講到他們在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在許多許多世界示現成佛。

「八相」現在我們講到第七相「轉法輪」了。佛之出興於世,這大事因緣。這個因緣最主要的是什麼?就是要度眾生啊,不然佛成佛與眾生無關,所以眾生可以因此而得度。如何來度眾生?就需要靠佛來弘法,廣說種種的妙法,把眾生震醒覺悟。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可以說是一個核心。這些諸大菩薩為什麼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呢,主要也是到十方世界去示現「轉妙法輪」。因此在文中這一段也是最長,比其餘各項談得長。

經文說,「天人歸仰.請轉法輪」,一直到最後第八相就是「而現滅度」為止,這中間很長一段都是第七相的內容。「天人」就指的是天道的人,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中所生的人就稱為「天人」。天道中這些人他們都,歸是歸敬,都投到佛門,歸到佛門來,恭敬叫「歸」,「仰」是欽仰、仰慕。天人都恭敬、歸依。

這裡引了兩個經文,一個是「論」,一個是「經」。頭一個是「論」,《大智度論》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五七日不說法。實際這裡說得簡單一點,佛一成佛之後在頭三個七天裡頭大說《華嚴經》,所以八十多卷的《華嚴》就是在佛成佛三七日裡頭說的。但是這些聲聞、緣覺的弟子,阿羅漢都如聾如盲沒有領會。所以底下就是《大智度論》所講的,一直到第五個七日還是沒有說法。佛就自己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這些大阿羅漢都不能知,眾生更是無法知了。

一切眾生因為「縛著世法」,為世法所縛、所著,「縛」是捆住,「著」是自己在那執著,沒有能夠理解的,還不如入涅槃了。這是釋迦牟尼佛當時也是示現。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佛就默然受請,後來就說《阿含》法,說小乘法。因為《法華》是最後說,《華嚴》是最初說,所以這如太陽一樣,太陽剛出來的時候,直照到高山的頂上,等太陽要落山下去的時候,又是直照在高山頂上,所以一頭一尾說的是最高的法。這是不得已來說《阿含》,然後一共是「五時說法」,說《方等》、說《般若》,最後說到《法華》、《涅槃》,這個時候把大家已經提高了。《法華經》也是記載這個事情。當時因為佛默然不說,天王、菩薩、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來頂禮,「請我轉法輪」,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請釋迦牟尼佛「轉法輪」。

「法輪」,這兩個字什麼意思?就是佛的這個教法、這個大法,演說佛的這個教法就稱為「轉法輪」。「輪」的意思就是轉輪聖王他的一種寶叫「輪寶」。天上有各種寶,「輪寶」是寶中之一,有這個寶就可以迴轉四天下,就是一個很大的天體,能夠摧毀一切魔敵,這是天的一個寶、叫輪。所以拿它來做譬喻,拿這個轉輪聖王的「輪寶」來譬喻佛的教法,佛的教法怎麼樣呢,可以流轉到一切眾生界,到一切眾生界來破除煩惱。

《法華文句》解釋,它說諸佛菩薩轉心中之法,「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諸佛心中有一個化他的法,就是化眾生的法,把佛這個法傳到眾生的心裡面去,這就叫「轉法輪」。所以不一定要想到真正有一個實際的輪子在那轉,這就是「轉法輪」的含義。把佛心中的法傳輸到眾生的心中,也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讓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轉」字的含義,嘉祥大師的翻譯,「自我至彼,故稱為轉。」從我到對方就叫做「轉」,這是有個轉動,不要很機械的體會有個輪子在那轉,這是一個譬喻。《探玄記》解釋得很好,它說「法輪」,先解釋這個「法」字,「法」有四個意思,就是「教理行果」。所謂這個「法」,不是一切法的那個「法」,而是指佛法的「法」,它包括了「教化」,包括了「修行」,包括了本來的「理體」,包括修行所得的「果」,這叫做「法」。

「輪」也有四個含義,一個含義是「圓滿」。咱們這個自行車,大家騎車都知道輪子很重要,輪子你要短幾根條就不好騎了。真正的一個輪子,它什麼都具足,圓滿。它「具德」,它沒有欠缺,有它的功用,就是它的德。而且它有它的作用,最大的作用是摧毀惑障,有迷惑、有障礙,「法」可以摧毀它。它有轉動的意思,輪子是轉動的,為什麼?從此向彼,從我向著別人了,這個「法」可以從我流到諸人的心中。你們將來都是法師,你們要說法,你們講的這些玄理讓聽的人得到,這不就是從此至彼嗎?這就是轉,轉動之義。所以這個轉動包括從佛至眾生,說法的,說給眾生聽了,這是從佛至眾生;同時也使眾生轉向佛,為什麼呢?因為眾生聞了法之後他要成佛,眾生又回向到佛,所以這包括兩個含義。所以「輪轉」是「輪」的意思,很有意思。所以「天人歸仰.請轉法輪。」這是第七相。這個時候佛就轉法輪就說法了,底下都是「轉法輪」的內容。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所以現在我們這個刊物叫《法音》。這一句一直到「於此中下.而現滅度」,這很長的一大段落都是第七相。

「法音」兩個字,不僅僅侷限於佛的說法,佛的言語的有音聲的說法,因為「世尊說法,乃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亦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亦說。」所以這個「法音」就不可以只體會只是當年在那現出這個身相語言,只是這個是「法音」。所以「百草頭上祖師意」,百草頭上祖師意就是百草頭上說法,這就是「法音」的廣義。

「覺諸世間」,「世間」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以世尊接受了天人跟菩薩的請求,來廣演「一代時教」,這個「時教」有大乘、小乘,有權法、有實法,有偏、有圓,種種的法都是在這「轉法輪」之內的。因為眾生根基不一樣,眾生根基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先在說《阿含》的時候說小乘,然後慢慢的就回小向大。《方等》就「彈偏斥小」,先說小乘,等到《方等》呵斥小乘,說小乘是「焦芽敗種」,就是不可救藥、不可造就;讚歎大乘,說《般若》,說大乘法,先說「權法」後說「實法」。說「權法」如何證阿羅漢、如何證緣覺、如何去行菩薩道,到了最後告訴說這都是「權法」,一時之法,到了最後全是要成佛,有偏、有圓,有許多只是偏不能達圓,到了《法華》到了《華嚴》這都是圓教了。

大家要知道淨土宗也是圓教,圓頓之教。拿這個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法法都是要的,因為眾生的病不一樣。如果只是圓法就夠了的話,當時說了《華嚴》就不必再說了,但是大家不懂,佛都要般涅槃了,大家請求才轉法輪說小乘法。既然是這樣,佛出世以後,不管佛是在說或者不在說,說種種的教都是為了覺諸世間,所以佛之成佛是為了眾生。

「諸世間」就是三界,不光是我們人,人和畜生等等,這都是欲界的。欲界天之上有色界天,色界天之上有無色界天,覺醒於諸世間。「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個就是總相,受請之後就是如此。底下就是一步一步的講這個內容。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煩惱」就是這十樣東西:貪、瞋、痴、慢、疑(懷疑)、身見(現在許多修氣功的就是在身見之中修這個身)、邊見(總是落邊,承認「有」就不承認「無」,落到某一邊,「是」就不能是「非」,這是所謂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這十種稱為「十煩惱」。

天台宗就講得更深一點,就以「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惑,稱為三煩惱。那麼這些煩惱都要破除。《智度論》說得很好,說煩惱是什麼呢,「能令心煩,能作惱故」,能叫你心煩,能叫你惱怒、惱亂,這個叫做「煩惱」。這個解釋很直接。所以你一心煩一動氣就是煩惱來了。不但生氣是煩惱,你興奮欲狂也是煩惱。

「城」指的是城堡、堡壘。「佛演妙法」,佛演說這個妙音,演說法音幹嘛呢?就是摧破眾生心裡頭那個煩惱的堡壘,所以我們大家都不知道我們這有個堡壘在這兒哪。所以首先我們要打破這個堡壘,這就是破煩惱城的意思。

「壞諸欲塹」,《淨影疏》就說,「愛欲之心,深而難越。」愛欲的這個心,非常深,很難越啊。這是佛說的,他說「愛」這個事情是最可怕,是最不好辦,如果這個世間還有另外一件事和這愛慾同等的難辦,那一切眾生都不能成道。幸虧只有一個事情,這個事情是最難辦的,愛欲。一切眾生都因為愛欲而正性命,性命就是這麼來的,生死之本,再有一件事情這麼嚴重不可破,那眾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因此我們就只有這一個,咱們就要破這一個。

「深而難越,故說為塹。」「塹」就是護城河,城外頭修一條河保護這個城池的。因為這個東西為了要保護城池,就不是你隨便一邁能過得來的,才起保護之意,這就不大容易能夠越過所以稱為欲塹。《甄解》是日本疏,它說「壞諸欲塹」者是什麼意思?「捨欲心」,食慾、色慾這都是欲,捨掉這個欲心。而且特別指「愛欲」,把這個題目點得比《淨影》點得清楚,「愛欲是諸苦之本」,所謂「愛為苦本」。外國的學問把「愛」說得很神聖、很莊嚴,其實這個是諸苦之本。這個「欲」,所謂「人欲橫流」,「欲」像洪流一樣極深極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眾生都在裡頭漂,頭出頭沒,不容易度過,就把它說成是「塹」。解釋這個「破煩惱城.壞諸欲塹。」底下還有後兩句,我們一塊講。

這個意思很深。為什麼「轉法輪」一上來先說這四句呢?「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所以「轉法輪」之前首先要這四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有很多人也都有弘法之心,很想寫文章、很想說法,也就是想要助佛弘化,而對於這四句沒有理解,那恐怕是你所做的事跟你的心願就相違反,所謂「事與願違」,你想做好事,但是做出來就是壞事。底下我們再解釋,這裡頭引了幾種解釋,有淺有深。

《合贊》是日本人的,它說「見」和「愛」,眾生都有許多成見、有許多所愛,還有煩惱,這些都是垢污,都是髒東西。這些垢污怎麼能夠除去,須要空慧,就「照見五藴皆空」,這樣的智慧就「度一切苦厄」,就好像洗一洗一樣。底下這個「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我不詳細解釋它了。他把這個「超諸毀謗,故曰清白。」因為你沒有這些壞東西,人家不會毀謗你,所以說它「清白」。他講也講對了,講得淺,因為你沒有這些過錯、沒有垢污你只有清白,你沒有毀謗了。

嘉祥大師他《無量壽經》的疏,他就解釋這兩句,他說是「遣除迷垢,故云洗濯。」把自己所迷,因為迷就是眾生,悟了就是佛。什麼是髒?就是你這個一念之迷,要把這個「遣」除了叫做「洗濯」。除了這個迷,沒有迷了,沒有迷了就是覺。底下解釋「顯明清白」,他說「無相之解,是無漏明,故云清白。」你得到了無相的理解,「信解行證」開了圓解。「無」,是離相,無相的這個解,這個解是無漏的「明」。這個「明」是明白,這個是無漏的、是清淨的,不是有漏的,故曰「清白」。因為它無漏,所以清白。怎麼能夠「遣除迷垢」,就是因為現在你明白了不迷了。去了「迷」這個明白它是無漏的,所以真是「清白」了。

《甄解》就說「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是像佛下雨的這個德一樣。下雨這個「德」能把這個…,你看,一下完雨樹葉都乾淨了,什麼都乾淨了,房子什麼都乾淨了,這個就是「能顯清白體之德」,把本來乾淨的「體」顯出來,下雨就有這個功效,就打譬喻。如來法輪就洗濯,就洗掉了塵勞垢污,我們這個塵俗的塵間的這一切污垢這些染污。「開顯本有淨體」,開出來,顯示出來,一切本有的本來清淨的本體。

你看看這個解釋,古德的解釋,你看是一層深一層,這個又更深一層了。所以「顯明清白」,去了這個東西就乾淨了,這是一種。再一種就說這是「無漏之明」,而這個就顯明眾生本有的淨體。所以後頭就比前頭更具體、更深入了。所以這兩句不能隨便看,我們要是自己看你很容易就帶過去,洗洗髒的嘛,把那清白就顯出來了;而這是指的顯明了本來的本體。

眾生怎麼叫「顯明清白」啊?一個東西洗一洗把它本來的東西露出來了,眾生怎麼洗呀?那只有禪宗的開悟。所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真正認得這本體了,這才是顯明清白。所以佛經語深,很多人他就喜歡用自己所理解的道理及文句解釋經典,而不去參考古德的註釋,這往往出很大的錯誤。所以這麼來看,「清白」是什麼呢?是「智斷之果」,把他們三個人的話咱們都可以綜合起來,是智慧所斷的果實,是「無漏之明」,這個「明」就是「明心見性」,這是個無漏的「明」,是「本有淨體」這個「清白」,「顯明」這樣。

如果融會禪宗,「洗濯垢污」是什麼?就是百丈禪師所說的「迥脫根塵」,在開悟的時候你迥然脫離了六根六塵。他這兩句,百丈大師一共是八句,這是頭兩句「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顯明清白」就是「靈光獨耀」,這個「光」不是世間凡俗的「光」,是靈明的「光」,神靈不可思議、不可測的光。「獨耀」,「獨」就是不二,不與萬法作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的就是矛盾,就陷入矛盾之中,就陷在二了,所以大地山河人我什麼什麼都出來了,男男女女、子子孫孫,無窮無盡了。「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用這個文字來宣說這個不可說的開悟的境界,這也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這光獨耀,「不與萬法為侶」。大概是龐居士問石頭,「不與萬法為侶是什麼人?」石頭摀住他的嘴不叫他說了。就去見馬祖,馬祖說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我跟你說。不可說了。所以「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就可以合這兩句話。「洗濯垢污」是「迥脫根塵」,「迥脫根塵」還有什麼垢污啊?「顯明清白」,清白就是你的本體,「靈光獨耀」啊。

會合咱們淨土宗,「都攝六根」就是「洗濯垢污」,你六根都攝住了還有什麼垢污啊?「淨念相繼」最後「自得心開」,就是「顯明清白」;心開,「一聲佛號一聲心」。這個就把這四句解釋起來。

今天我們要特別說一說為什麼把這四句擱在「轉法輪」頭上,因為這是個根本的。當然與會的這些大菩薩他們都是「位後」的普賢,都是已經成了佛而示現菩薩的,但是他們要轉法輪,就要眾生也都先要這樣,你先要破煩惱,除欲塹,洗垢污,顯清白,不如此你如聾如盲啊。而這些佛菩薩教人的話,都是他自己做到的證到的話,這些大菩薩也就是從這些地方開始的,所以他能圓滿他的願,圓滿他的果,來「以法音覺諸世間」。

現在的人呢,往往就是我自己煩惱是照舊的,欲塹也是照舊的,垢污是一點也不少的,就是想我要當當老師,給人講講、教教人,這是捨本逐末,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自己還帶著這一些煩惱垢污,自己並不能明心見性,所以說法你要是「宗通說通」。只是研究語言文字、研究學問,你登峰造極就是「說通」,你能把這個道理說清楚,可是這個說如鸚鵡學舌,鸚鵡也會說話,但這句話的含義它沒有什麼理解。我看一隻八哥說話,問它什麼時候?「三點半」。你不論什麼時候問它,都說三點半,它對三點半沒有理解。所以你問什麼時候?「三點半」,它也會說三點半,它不理解三點半。你這樣說法能夠度眾生嗎?所以這個事情就是我們要知道這個「本」。這個叫轉法輪。

這四句,就是每一位要有這個轉法輪之願,這四句是要自己常常當為座右銘。不是要想著成名成家,當佛學大師,座下多少弟子,種種受人恭敬,這些都是「垢污」。要離開這些而願意利他的心,這才真能利他。這一點是我們很應當深思的,很多人犯了這個毛病,只好就最多成了個佛學家。老老實實成個佛學家也不錯,有的時候是生出邪見就謗經謗法,這樣的話還不如那個不信佛的人,因為謗經謗法的罪最大了。

所以在四句之後,才有「調眾生.宣妙理。」「調」者,是調和。「眾生」,是一切有情。「宣」是宣揚、開示。「妙理」就是實相的理體,不然不能稱為「妙理」,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佛之知見」。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個是宣妙理。讓一切有情「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是調眾生。現在你要度眾生,你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佛知見,所以這弘法就很難了。所以把這個就解釋得很清楚了,「調眾生.宣妙理」,「宣」什麼?「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怎麼調眾生?眾生就「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調眾生」。

「貯功德.示福田。」他要貯積功德,這些大菩薩都有種種的功德,因為你有種種功德,你就可以給眾生當福田了。「福田」者,這個「田」就是世間所謂的「田」,我們種稻子的地叫稻田、種麥子的地叫麥田。種福報的地稱為「福田」。

《淨影疏》曰:「貯積多德,名貯功德。」你積累了修行種種的德,這個叫做「貯功德」。「貯功德」你能夠示現出來受眾生的供養,這就是一種示現,所以叫做「示」。可以出生世間的福跟善,他供養你,他得到福,可以修善,「如田生物」,像田生東西一樣,所以稱為「福田」。

《甄解》就說,「福田」是什麼意思?「供養如來,所施雖少」,供養佛,哪怕只是一枝花,過去釋迦牟尼佛不就是獻了點花嗎?但是得福就宏大了,「猶如良田」,你撒下的種子只是一點點,但是你收成就多了。《菩薩本行經》:「所以佛為福田」,佛是福田,因為他「貯無上功德故」。「貯功德.示福田」就是指這個意思,這些大菩薩都是修習種種功德,顯示給眾生做為眾生的福田。真正的福田,佛是福田,因為功德最圓滿。

底下,《俱舍論》它有四個「福田」,這廣義的,不光是佛了。

一個叫做「趣田」,六趣的田,指著畜生。現在很多外國人都愛護動物,有種種會,他們都不信佛教,但是他這也是合乎這個道理的。這「六趣」你是愛護這些動物,誰上次說雷根夫人穿了一件貂皮大衣,愛護動物會寫信提抗議,你要穿貂皮大衣,別人都穿,貂就要死得多了。其實這個都對,他雖然不信佛,這是個「趣田」,你愛護眾生,「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所以佛是最平等的。畜生它很苦,放生種種的,優待動物,這是一個「福田」,不光佛是「福田」。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最平等了。

第二個是「苦田」。一切貧窮困苦的人我們去救濟,這些人都可以給我們當「福田」。

第三是「恩田」。父母對我們有恩,我們在父母前行孝,這也是種「福田」。

第四是「德田」。功德的「田」,就是三乘的賢聖,小乘、大乘的一切賢聖。小乘從初果一直到四果。「賢聖」,地前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這是「三賢」;到了地上菩薩就是「聖」,十地、等覺、妙覺都是「聖」。三乘教的一切聖賢都是「福田」。這是廣義的「福田」。

所以前頭四句之後,底下就是「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這個眾生有種種病,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種法,又是八萬四千種藥,是「應病與藥」。所以「法」也無定法。等到病要好了,藥也就不要了,老吃藥就執藥成病。本來藥是為去病的,你這病好了還吃藥,你倒添了病了。所以藥是喻如來的妙法,病是喻眾生的苦。《涅槃經》說:「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因為眾生有苦,要除掉這個苦,所以說這一切法藥,這些藥。「苦」指的是什麼?一種說三苦。「救療三苦」,這是「三苦」。苦有「八苦」、「三苦」,這說的是三苦。

「三苦」,一個是「苦苦」,一個是「壞苦」,一個是「行苦」。「苦苦」,這個事本身是苦的,這是「苦苦」。第二種是「壞苦」,這個事本身你是很留戀的,它一不存在一破壞了你難過了。比方世間的眷屬,夫妻恩愛,當時你覺得很幸福,但一天死掉一個,那一個活得就很苦惱。對於孩子也是如此。你有很好的一個電視機,你天天要看,喜歡得不得了,一天讓人砸掉了,你就很難過。這是「壞苦」,它東西不能不壞。還有個「行苦」,念念遷流,這個苦是不斷的,這個苦大家一般理會不到。這是解釋這個地方的「三苦」。

但嘉祥大師他有一個另外的解釋,他說這個「三苦」是「三有之苦」,就是色界、無色界、欲界的三界眾生有生死之苦,這個「三苦」是指的三界眾生的生死之苦。這兩種說法有所不同,日本的《甄解》他的評論,他說「祥釋為穩」,嘉祥大師的解釋穩當一些。都對,哪有錯的?那三種苦也得除,但是嘉祥大師的解釋更穩妥一些,因為要除眾生生死之苦,就很合淨土宗的宗旨。

淨土宗的特點,它有它的特色,就讓眾生你能夠「即身」,就是你這個肉身出生死之苦。別的法門出三界你得斷見思惑,是阿羅漢的水平。「見惑」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還有貪、瞋、痴、慢、疑,十樣。等到「思惑」就是更細的「貪瞋痴慢」,要把不但是人間的這種「貪瞋痴慢」都去掉,連天界的「貪瞋痴慢」都去掉,無色界天的「貪瞋痴慢」都去掉。所以天人都是很神明、很高,不像世間人這麼凡俗,但是他們也有我慢、也有貪,他都去掉,這才是什麼?證阿羅漢,這才能出三界。

現在大家試問誰能夠這個「貪瞋痴慢」一點也沒有了?恐怕不但是說一點都沒有,我看起碼我自己的「貪瞋痴慢」我是具足的,所以你要出去就沒有希望。只有淨土法門是帶惑往生、帶業往生,不是叫你斷惑,這是最突出之處。所以這一說,就是《甄解》和嘉祥大師這一說,「以諸法藥,救療三苦」,就是說這個殊勝的淨土法門,讓一切眾生可以出三界的生死之苦解釋這個「救療三苦」,這更符合於淨土宗經典的含義,所以它稱為「比較穩」。

底下,「升灌頂階.授菩提記。」這密宗啊。我們今天也順便說一說,密法現在是陷阱到處都是,不能輕易去學密法,我也不是贊成人家去學密。可是有一點,絶不可以隨便去毀謗密法。像過去北京有一位,他就認為密法就是魔法,很籠統的這樣子批評。當然我們知道現在的密宗,有些所謂傳法的人那就是魔,這是不錯的。但是不能夠說因為這些人,就把這個法也都說成是魔,這個不行啊。所以我們不能夠隨便來予以毀謗,這一點是很重要。

所以到這個地方來的這些大菩薩,他們都「升灌頂階」,這個對密法很重要,「授菩提記」。他們自己得到灌頂,而且他給一切眾生灌頂,這是「升灌頂階」。所以我們有時說,不懂只管不懂,就怕不懂裝懂。密法這個問題,可以說我是學顯教,這個密我沒有深入,我不理解,這不要緊,就怕隨便自己根據自己這些見解就隨便瞎議論。就像那個王老居士,不是過去在這任過教嗎,他對於密宗也是一筆抹殺,這都是不相宜的。

「灌頂」是印度古代的一個制度,國王他要即位的時候,取四大海的水在王的頭上灌,表示他就要登位了。密法也相同,有灌頂的法。灌頂有多種,簡單說分兩種,其實還很多。分兩種:

一種叫「結緣灌頂」。跟修行人結個緣,你來求法跟你結個佛的緣,將你引到灌頂的壇裡頭,教給你本尊的手印,教給你本尊的咒語,以後你就有資格去修行,依所傳的法去修行,這叫做「結緣灌頂」。所以很多密宗的書,封皮上寫「未經灌頂,不許翻閲。」有的人說不管它,就看了,其實那個事,還是很什麼的。它如果寫了在封面上,印了幾個大字,「未經灌頂,不許翻閲」,就是這個法你沒有灌頂,這個經你不可以看。它這也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或者什麼秘密,就是慎重,你要經過這種灌頂,你才可以修、可以看,表示慎重。

第二種是「受職灌頂」。「受職灌頂」是什麼?你如法修行的人,你給他傳授密法,給他做了灌頂,給他這個灌頂之後,授職,給他職位,就是他可以做師父了。所以現在可以幾乎說,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不是很如法的,不是師父真正的允許他去傳徒弟,這樣子就是不如法的。所以這個是要經過「授職灌頂」,你受了這個灌頂之後,你才堪受師位,在密法中做阿闍黎,受了職務了。這是「灌頂」的兩種含義。還有兩種含義底下再講。

另外詳細說,密法正式有四種,除了「結緣」之外,還有四種灌頂,但這四種灌頂都需要受戒。有的人不受戒,什麼法都修,沒有戒,你修什麼都不相應啊。

所以為什麼你們現在是稱為「師」?你們比丘是二百五十條大戒,不受戒行嗎?密法也如此,是要受戒的。現在有人只是傳法不傳戒,他自己都不受戒,現在就是這種,很亂。所以現在就是說有人要想學密宗,大家就可以這麼說,淨土宗是密教顯說,凡是密教所有的殊勝之處淨土宗都有,你安安心心修淨土就行了。「阿彌陀佛」就是咒。

往生咒第一句,按照字音念,「南無阿彌多婆夜」。念南無(楠梧)大家知道這念錯了,應該念南無(那謨);阿(ē)也念錯了,應該念阿(ā)。這個很可以證明,劉備的兒子叫阿斗,你只能念阿(ā),你一個小孩小名叫阿(ē)斗,有這樣取小名的嗎?你喊都喊不清,阿(ē)斗;阿斗、現在南方人喊阿三、阿四、阿猫、阿狗,都是讀阿(ā)。這個字是兩種讀音,在唐朝時是普遍讀阿(ā)的。所以「南無阿」三個字校正了。「夜」,南方人「夜」讀亞(ya),夜晚。所以「那謨阿彌多婆夜(ya)」。梵音的「南無阿彌陀佛」,就讀「南無阿彌達巴亞」(Namo Amitabaya)。所以,佛號就是咒嘛,這是一個方式,大家好好的念佛,就是念咒。

對於密法,就是現在有很多很多不如法,那是他們個人的事,不能因此對於密法來否定。底下,「灌頂」還有「初位」與「後位」之分。前面說的是「初位」,取了海水給他灌頂,從此以後他就是聖眾都應當尊仰,此人則定受法王之位,這一種是「初位」的灌頂。「後位」就不同了,「後位」在《秘藏記》裡頭,「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初地菩薩乃至到等覺菩薩,他到達正式要遷到佛果成佛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諸佛以大悲水為他灌頂,他就自己圓滿了,證佛果了。所以「灌頂」有這個殊勝的含義,一切大菩薩最後成佛的時候十方的佛為他灌頂。

現在我們來看,這個「灌頂」不是「升灌頂階」嗎?現在來會的這些菩薩,都是「位後」的普賢,都是「從果向因」,都是佛的示現,所以他們所受的灌頂當然就指的「後位」的灌頂、成佛的灌頂。所以「升灌頂階」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他們都是經過最後的灌頂,證佛果了。而對於教導眾生,那就是指「初位」的,或者是就給他一個「結緣灌頂」,或者給他一個「授職灌頂」。所以「升灌頂階」就表示,一個是灌頂的含義,一個也要代表密法的重要。與會的諸大菩薩都是如此。

「授菩提記」,「授記」是什麼?「記」是一種懸記。佛對於發大菩提心的眾生,給他一種「授記」,就告訴你將來一定作佛,作這個「懸記」,這個稱為「授記」。

憬興這個人也是個新羅人,就是現在高麗、朝鮮人,朝鮮當時有很多古德。憬興他對於《無量壽經》有一部註解,這沒有單行本,《大藏經》裡頭有。他說「聖說當果,令識因利。」「聖」就是佛,佛說「當果」,就是當來的果。「授記」就是說你當來的果,你當來要得什麼果。為什麼要跟他說當來的果?令他認識,他現在不是在因地了嗎?你知道你的因地,將來得的利益跟這個殊勝之一種利行,這是一種極利的利根,也是極有智慧的一種行動。所以這個叫做「授記」,告訴你要成佛。

成佛是什麼?不是一個預言,讓你認識你現在之所行是非常殊勝的,是有真實利益的,鞏固他的信心,鞏固他的修持。他知道你現在種的是菩提因,當來一定得菩提之果,這個叫做「授記」。《法華經》裡佛給多少多少人授記,都授記成佛,連提婆達多都授記了,所以《法華經》是授記最多的。

現在說的這個授菩提記是什麼呢,表示這些大士都是得過佛授記的,都當作佛的;並且也表示這些在會的菩薩們也給眾生授記作佛,因為他能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所以他也可以給眾生授記。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這又是密宗,這些個法會大眾要教這些菩薩當阿闍黎,所以「常習相應無邊諸行」。「阿闍黎」應該翻為「軌範師」,當軌範的,現在我們還是用「和尚」。你「阿闍黎」是誰?你們受戒的時候,還是用「阿闍黎」。不過這個地方,密宗稱為「金剛阿闍黎」。所以現在是「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這麼連下來,這個「阿闍黎」是「金剛阿闍黎」了。為什麼稱「金剛阿闍黎」?因為密教的「阿闍黎」代表的就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就是普賢大士的示現,永為密教初祖。這些大士都「德遵普賢」,普賢就化身「金剛薩埵」,所以現在這些「德遵普賢」的人也教導眾生你們當阿闍黎。

「相應」是相契合的意思,「相應無邊諸行」,彼此能夠相契相合稱為「相應」。比方「境智相應」,你所觀的境和你的智慧相應;「照見五藴皆空」,你能照的有智慧,般若波羅蜜,但是你真把這個「境」看成「空」了,「境」跟「智」就一致了、就相應了。你說「我照見五藴皆空」,現在有人一開工資,覺得獎金少了一點,馬上就不高興,這個境他不空啊。境智得「一如」,你的智慧認為它是空,這個裡頭他就不再為它而動念,這叫「相應」。密宗是三密相應,所以密宗也稱為相應宗,它之所以能夠「即身成佛」,就是讓眾生的三業頓同如來的三密。

「如來」有身密、語密、意密;眾生的三業,身業、口業、意業。「身」就殺、盜、淫,「口」就妄語四種壞事,「意」中就是所謂貪、瞋、痴。有「身三、口四、意三」這十種惡業;身、口、意造業,讓眾生造惡的三業頓然相同於佛的三密,身你結印,口你持誦真言,心中所緣的是般若。這樣三密齊修的人有的時候不很容易得,你從一個密下手也可以。這就是淨土宗的道理了,你就念一句佛號,就是從一個密下手。一個密下手也能相應,也能即身成佛,當你成佛的時候,其他兩個也都相應,自然相應了。所以這個就是「升灌頂階」。

「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為了要教導一切菩薩都能當金剛阿闍黎,所以這些與會的菩薩他們經常修習密法相應的、無邊的種種修行。從這裡我們也看出「密、淨」的不二。今天我們談了一些「密淨不二」的道理,今後不多談了。

底下,「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善根」者,指的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剛才不是說「身口意」三業嗎,三業所行的善。我們剛說造業,要修「十善」哪,修「十善」是「身口意」都做了善,這一切善堅固而不可拔,叫做根。沒有根的一拔就拔出來;有根的,根很深就不好拔,拔不出來,你得刨。這是一個含義,堅固不能拔、不能動搖。再一個含義,它能夠出生妙果。因為修了善,善它不是一個死的,它還能引出很好的妙果。所以戒能生定,定能生慧,這一切還能出生妙果。它這能生啊,有福能生般若光,這是能生妙果。行善,福是種善的結果,而且能「出生餘善」,出生別的善,善事引善事,所以叫做根,根就能結果,還能長。

所以「諸佛的護念」,「護念」是什麼意思?就是保護和憶念,諸佛就保護這種人。所以教菩薩作阿闍黎,自己修無邊相應諸行,對於菩薩無邊的善根都叫它成熟,這樣的話,於是乎無量諸佛對於這些大菩薩都是共同護念,保護和憶念的。《會疏》就說,「護」是覆護,就是保護的意思。「念」就是心中老記念,不把它忘了,常常攝受。《淨影疏》講「護」是什麼?「護」是讓他離惡,讓這惡事他不沾邊,他能離開。「念」是什麼?「念」叫它增上,讓它增長。所以這個意思就很深了。諸佛菩薩護念我們,讓我們這個惡事,我們自然就會遠離,善的事情自然增長。

經上說,證了三果之後,你去刨地的話,那些蚯蚓自然離開你這個工具三尺遠,你不會一下子誤傷了它,這就是「護念」的結果。所以到了這步,他這種作惡的機會就少了,所以善能生善,就得到諸佛的護念、加被,自力還有他力。所以這個也是綜合來讚歎會中的大士,這是總起來了,無邊的善根,護持一切菩薩善根,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讓他們「遵修普賢之德」,這個善根都增長、成熟,得到護持。

以上這一段還都是在「轉法輪」裡頭,「轉法輪」這個很長,後頭還有兩大段。

底下一大段是從「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起,一直到「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諸佛刹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衆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通諸法性。達衆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羣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咱們這個經不是「咸遵普賢大士之德」嗎? 經中的「上首」是普賢和文殊,所以他「遵普賢之德」。底下就特別還要標顯文殊。彭紹升居士他有《無量壽經起信論》,他講了有一大段很好的,他說「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你不能夠入到文殊的大智之海,你就難進入到普賢修行的門。為什麼?因為「以不能了知自心,一念頓圓,平等正性,凡聖共有,一際無差。」為了什麼?你不能夠了達你自己的本心,你這個本心是一念就頓然圓滿,因為它本來圓滿。

所以是「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因為「不歇」你就迷惑,一歇就是菩提,「一念頓圓」。「平等正性」,它是個大平等的性,平等正性,唯「無上正等正覺」是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啊。而「平等的正性,凡聖共有」,既然是平等,所以聖也有,凡也有。「一際無差」,這是沒有差別的。他就是不入文殊的智海,就不能瞭解這個。「以不了故」,因為不瞭解這個,「所有願行,悉不具足。」因為你不知道「一念頓圓」,所以你所有的願行都侷限住了。

他底下解釋「何以故」。為什麼這樣?「心外起修,即成有漏。」離開心,從這個心以外在那去修行,在那去執著於法,修那些法,這個就是都是有漏了。

所以一天,通願法師,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比丘尼,她到我家裡來我們談,我就很感慨,我說明明是「無為」的法,讓許多人變成「有為」了。她回答一句,她說明明是「無漏」的法,讓大家變成「有漏」了。你在心外去求法,它就是「有漏」的法,成了「有漏」了。因為無邊的功德都不在自心之外。所以「心外求法」,視同魔業。那麼有人問,你念佛是什麼?念佛你正是念的自心,無量光、無量壽就是你自己的本覺,你哪裡是心外求?所以這一點必須要知道。

「隨順真如,修一切法,則能具足無邊功德。」要能隨順「真如」,去修一切法,這兩句話就是《金剛經》的意思,「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它這個就是這一樣的,「隨順真如」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法」,跟《金剛經》是一樣的,底下,「則能具足無邊功德」,「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彭紹升的話跟《金剛經》的話是一致的。

因此需要文殊的智慧,你沒有文殊的智慧說法不行,你說法都是有漏法,明明是無漏的,到你那兒說出來都是有漏的;你修行也是如此,明明是無漏法,到你這兒你變成有漏的了。所以「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

這一段,「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等等,都是表現從文殊的妙智起修,圓滿普賢殊勝的行願。所以總一段的談話,把這一段經文的含義先提前介紹一下,你真要入普賢的行門,先要入文殊的智海,這一段就是如此。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這些大菩薩他不是就在這個娑婆世界,跟在釋迦牟尼佛這兒能示現,在一切的國土都能夠示現八相成道,在無量的世界都可以現,「皆能示現」,而且就譬如一個很善巧的幻師。印度有很多幻師,最近還有。我碰見一個英國老太太,她告訴我她就是,就像中國《聊齋》說的一樣,把個繩子一扔,扔到天上去,繩子就掛在天上,一個人就拿這個繩子爬上天了。這都是幻術,有很多很多,印度還有很多很多這類的。你拿照相機去一照,才發現那個人根本沒動。因為看的人有意識,他就給你催眠了,所以你看見這個人上天了。照相機它無心,它催不了眠,它照出來,一拍,把那個底版一洗出來,那個人坐在那沒動。這就是說幻術。

幻術,這個地方,《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講,他那個時候就是根據兩千多年前了,他說「西方有幻術人」,這一類人。「一切皆能化現,宮殿城郭廊宇。」能變出宮殿、廟宇、房子來。「結巾為兔」,拿個手巾一結就變個兔子,拿個帶子一豎就變成一條蛇。「種種變現」,這是幻師。所以「如夢幻泡影」,這個「幻」就指的是幻術,這種術不是真實的。

從前那個東風市場,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有很多樓,底下有很多表演雜技的。一天一個人在樓上看那邊變戲法,看見大家聚精會神很特殊,他朝底下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沒有什麼精彩之處。等到一會之後,表演完了之後,很多人上來喝茶,大家讚歎,「今天真奇了,」因為他在樓上看,就注意聽他們,「這麼大的牛拉到罈子裡頭去了。」他說你們是看見什麼?「真奇怪,竟然把牛拽到罈子裡頭去了。」一個罈子就這麼大,一隻牛進罈子裡去了。這個樓上的人說,「哪有這個事?我親眼看見他把個蛤蟆擱進去了。」這不是幻術嘛,樓上的人沒被催眠,他看見就是個蛤蟆進去。實際是個蛤蟆,但是當時被催眠的人看見是個牛,那個牛到罈子裡去了,精彩得不得了,就給了很多錢。這是屬於一種幻。

所以現在有很多所謂什麼白蓮教、什麼什麼這一些,他們都有很多幻術,所以是邪法。所以借這種譬喻,「幻術」、「幻師」這種譬喻,來說明這些大士的示現。他說是諸佛剎中都能示現,就好像什麼?好像是幻術師一樣,能夠現種種的異相。

底下「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所以為什麼要用這個比喻?就著重在這,他做種種示現,或者示現做國王大臣,或者做為出家大德,或者示現很貧窮的人,種種種種的都是示現,他這個示現就好像變戲法的一樣,他變戲法、變幻術,「於彼相中,實無可得。」

《寶積經》中有一段說得很好,「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幻師在那變戲法的時候,當他把一個蛤蟆往罈子裡頭擱的時候,他沒有什麼大驚小怪,他並沒有上當,他並沒有說我真把牛拉進去了,他明知道是把蛤蟆擱進去了。那個坐在地上不動的人,他並沒有說怎麼奇怪我上了天,他就坐在那不動,他心裡想我上天;心裡想上天,照出來,別人看到他上天了,實際在這沒動,他自己並沒有說我真上天了。所以他這個變幻的人,如幻師作幻術的時候,他自己對這個幻他就不迷,他清楚這都是假的。

這些大菩薩在十方變現八相成道,還要結婚,還要有孩子,後來又出家、又怎麼怎麼樣,他就跟這個幻術人現幻術一樣,他這裡沒有把這個當真哪。所以《寶積經》說,「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他變的玩意兒,他自己當然知道底,他不迷。「以知幻虛故」,因為他知道這個幻本身是虛妄的,「佛觀世亦然」,佛看世間也是如此。也就是《圓覺經》的話,「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你要知道這一切都如夢如幻,既然如幻你就不執著,就離,離了幻就是覺悟。這也是《圓覺經》最圓頓的話,「知幻即離」,離了幻就是真,就是覺悟。「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他雖然在十方示現如同幻師一樣,知道無可得。

底下就是「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通諸法性」是「照真」;「達眾生相」是「達俗」。所以我們常常說修行人要「照真達俗」,你要照到真體,要通達世諦。你要度眾生,眾生是俗諦、世諦,通達眾生相。這兩句就是這個意思。

「通諸法性」,法性呢,就是實相、真如、法界、涅槃、實際等等。「法性」和「佛性」略有不同,這也不是什麼根本的不同,就是這個名詞運用的習慣上有些不同,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佛性」我們通常把它說在有情這一方面,有情、含靈、眾生都有「佛性」;我們不說磚頭、瓦塊、桌子、板凳都有「佛性」,因為它是無情。這是一種習慣用語,可以這麼說,稍微區別一點。至於「法性」,它通於有情、無情,都有「法性」。

「法性」和「佛性」也無分別,只是在使用上、習慣上有所區別而已。《起信論》的註解上說,「法性者,明此真體普遍義。」就是要知道真體是普遍的,「通與一切法為性」,這一切法,作它的本性所以稱為「法性」。不管是有情、是無情,所有的這一切,它的本性都稱為「法性」。底下我不引很多了,我引了這一個就夠了。

底下就是嘉祥的《法華疏》。「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為什麼「通達法性」很重要?嘉祥大師他說,這個「法性」就是「實相」,你三乘的人得道,不管是聲聞、緣覺、菩薩,這一切任何一乘,你得道的經過沒有不由於「了達實相」、「證入實相」才能得道。都「由之」,這個就是說是共同的。

但是底下《止觀》它又說:「法性名為實相。」就是「實相」,「尚非二乘境界,何況凡夫。」二乘對於「實相」不能夠很透徹,只是含含糊糊的,這不是二乘的境界,何況凡夫,所以凡夫怎麼能通達實相呢?這裡頭我們又可以說一句,以我們眾生的心要入「諸法實相」,最容易莫過於持名。你看看這二乘都不是他們的境界,何況凡夫?你沒法通達實相。那麼最容易的方法是什麼?莫過於持名。這一點也補充一下。

再者,說到「真如」、「實相」,它有「不變」跟「隨緣」兩個意思。它「隨緣」,所以能夠變成一切法,真如不守自性,它隨緣,可以變成種種的內容;又因為它「不變」,雖然是變成一切一切,它的本性不失。所以一切六趣的眾生,螞蟻、蒼蠅、油鍋劍樹中的眾生,他們的真如不失,因為真如不變;又真如隨緣,所以入了油鍋、上了刀山,但是他真如又不失。「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就好像水可以變成波,變了波它還是那個水的本性。水的性是什麼,是濕,那個波它一樣是濕的。「法性」跟「真如」它本來都是純善無雜,但是因緣會合也就有了染、有了淨,所以所變成的就有了穢土、有了淨土,就出生差別了,為什麼?因為真如它「隨緣」,有「隨緣」的意思。所以「通諸法性,達眾生相」,就是要通達實相,還要通達眾生種種的差別,它有了差別。

日本的《會疏》它解釋這兩句話,它說「菩薩有二種智」,菩薩有兩種智慧。「能為一切修行本」,這兩種智慧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怎麼是兩個?一個叫「如理智」,「如理」的智慧,「理」是本體,就「能照諸法本性,不一不異,不生不滅,是名通諸法性。」這個解釋,解釋這句經文很好的,這是日本人的,你看他古漢語也很好的。一種是「如理智」,它就照見諸法的本性。「諸法本性」是什麼樣?不一不異,不是「一」,也不是「異」,也不是不同,也就不落兩邊。不是「一」那就是兩個,兩個它就要不同,不是「異」它又沒有不同;不生也不滅。這叫做「通諸法性」,所以「通諸法性」是這個含義。

再有呢,「如量智」。如理智是如本體的智,如量就有了數量,如量的智。能夠照見種種不同之相。剛才說眾生有種種根,所以我們給種種藥。你不通達眾生你怎麼給藥?眾生有種種差別、有種種病。這些差別相,這要什麼智慧?這要「如量智」。你要能照眾生種種的殊相,就是不同之相,迷啊、悟啊、凡啊、聖啊都不同,這些你都能知道,你都能應病給藥,你才叫「達眾生相」。所以這個經文都有很深的含義。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他首先是自己「通諸法性」,然後才能夠「達眾生相」。所以這個都是我們要發了大願的人,要從這個地方下手。

下面就「供養諸佛。開導羣生。」上面是「照真達俗」,底下就是「上供下度」,我們修行要上供諸佛、下度眾生,這兩句話就是「上供下度」。「供養」一是「財供養」,香花、飲食、藥物、財物種種的;第二是「法供養」,如說修行,利益眾生就是法供養。所以一切供養,「法供養最」。你拿身體頭目腦髓去供養,你不如以法來供養,一切供養以「法供養」是最為殊勝。什麼是法供養?如說去修行、去利益眾生去。所以佛也沒有一點點心希望你們要恭敬我,你們要為我怎麼怎麼樣,所以眾生歡喜,諸佛歡喜啊。所以我們要明白佛的心,你不明白佛的心,你做的事不合佛的心,你所做的事就沒什麼功德。

又可以分三種,一個是「利供養」,有利益,有香花、飲食;二是「敬供養」,恭敬、讚歎、頂禮;三是「行供養」,受持修行妙法。《甄解》解釋這句話,「能遊無量佛土,興供養雲。」所以普賢的「雲海供」,一切的供物廣大無邊如這個雲一樣,這「供養雲」來供養諸佛。

「開導羣生」,就是要化眾生。我們剛才說,供養之中最殊勝的供養是「法供養」,「法供養」是利益眾生,這是連著的,上供下施、上弘下化、上供下度,都是一樣的。所以《維摩詰經》說,「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眾生」,就是度眾生,這是給眾生真實之利。譬諸幻師,現諸幻相,雖然知道無所得,而我還是在十方國土,在眾生前教他淨土法門,勸他生極樂世界。這就是「供養諸佛,開導羣生」的含義。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他化現他的身體極快,如天上打閃電一樣。「神力難思,故能化現。」這是《唯識論》的話。因為他這個神力、妙用你想不到,所以稱為「化現」。不是要生出來的,還像人很麻煩,要養多少月才生出來,生出來一點點小孩,到將來長大到能識字、能說話都十幾歲了,那就很慢很慢。他那一化現,他化作種種的形象。

所以觀音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甚至於變成阿修羅什麼種種的,行動之速就跟打閃一樣。「菩薩能於一念之頃,普至十方國土。」這又是《華嚴》的境界。菩薩能夠在這一念的時間裡頭,普到十方的國土「上供下度。平等普照。」在這一切供養之中,他這裡頭也沒有優劣親疏之分,大平等的供養。

日本的《會疏》解釋說,為什麼說「電光」,它有四個含義:「電光」一個是「速疾義」,快,那個打閃快極了;第二個是「破闇」,黑夜、陰天,一個閃來亮一下,東西都看見了,過去就沒有了;三是「不住」,這個閃它不住;四是「無分別」,這個閃照什麼東西它一樣的,沒有說我要照只照樹不照花,或者只照草不照水,沒有,普照。

「菩薩一念一時,普至十方世界,上供養諸佛,下利益眾生,無有出入前後相,如電速疾。」菩薩度眾生到一切十方國土去,他沒有什麼彼此的分別,他也沒有有前有後、有出有入,一念之間就普現,所以就如電那麼快,第一個是「快」的意思。

「菩薩能照諸佛會」,在佛會中能破眾生的黑暗,眾生愚痴不明白就是黑暗,這麼一閃,大家一亮。修行好的人常常有這種感覺,在清淨的時候,或者看佛法的時候、聞法的時候,心中一清淨,心光一閃,如閃電破眾生暗。菩薩又能化無量的化身,到無量的國土去,他也沒有住處,閃電閃在哪,在哪待著,馬上就沒有了。如在空中一個閃電,也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所以菩薩平等,也沒有前後彼此的心,無住也無分別。「如電光照物」,用電光來譬喻佛的化現、菩薩的化現。這個裡頭我們又說,我們就知道,一念之間能到十方國土,這個速度遠遠超過咱們世間的極限,世間的極限是不能超過光速,沒有比光的速度更快的,但這個不知道是光速的多少億倍。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這兩句也是相聯繫的,你要是出了魔見的網,你才能不受纏縛。「裂」就是開裂,裂破它。「魔」的含義,《智度論》說,「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這個「魔」是幹什麼的?奪掉你的慧命,不是奪我們的壽命。我們現在發了一個正的心,我們相信我們在護持自己的修行,這是護持我們的慧命,魔給破壞了,就奪走了我們的慧命。慧命比身命的重要不知多少萬倍,魔就是奪你的慧命,壞你的道法功德善本,把你的道法功德的這種善的根本給你破壞了,所以叫做「魔」。

「魔見網」,「見」就是思慮、推求等等的,就叫做「見」。你見解怎麼樣,就是這個「見」。凡夫沒有達到聖道,心中所起的都是「見」,所謂「情見」,你所起的不是「情」,就是「見」。廣義的說,一切思想方面的東西都叫做「見」。狹義一點說,就《止觀》裡頭說的,「作決定解,名之為見。」這個「見」就是見解的意思,你對於這個事,你就是這個看法是決定的,這個叫做「見」。所以我們常常說的「見」是後者這個意思,你就是有一個固定的觀點、固定的看法,你看什麼東西都是這樣。我戴了個顏色眼鏡,戴了個紅眼鏡,看見什麼都是紅的,窗戶也是紅的,什麼都是紅的,這就是譬喻這個「見」。

所以我們常常有「斷見」、「常見」這兩種「見」。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斷了,沒有了,這叫「斷見」,這是錯誤的。「常見」,我生了天,永遠不死,無漏金仙,還是生了天,我們這個肉身成了金身,永遠就不會壞了。耶穌將來來審判世界,所有的人只有兩種出路,一種壞人入地獄,老入地獄;一種好人生天堂,老在天堂。這都是「常見」,「常」,老是這樣。都是錯誤的,這都屬於「見」。

「魔見網」,因為這種邪見它都複雜得很,跟蜘蛛網一樣,你碰到就出不來,所以稱為「魔見網」。《華嚴經》說:「我慢溉灌,見網增長。」你雖然修行,可你有我慢,它就像水在那灌溉一樣,讓這個見的網在那長。《智度論》說:「是人邪見網,煩惱破正智。」你入了這個邪見之網,煩惱就要來破壞你正的智慧。所以「魔見」是什麼?就是邪見之網,見網稠林,見像個網子、像個林子一樣,很難得出來。

《智度論》又說:「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一起心動念你就墮到「魔網」裡頭了,沒有念才能出得來。所以「裂魔見網」很重要,不然的話起心動念都是要墮入「魔網」的。所以「起心即錯,動念即乖。」又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所以唯有「淨念相繼,無念而念」,這才能出離,這是「裂魔見網」。

「解諸纏縛」,我們現在用憬興師的意思,他解釋為什麼?「纏縛者,即八纏三縛。」不用別的解釋,用他一家就行了。這「八纏」呢,是無慚、無愧(這人不懂得慚愧,他就不可救藥了)、妒嫉、慳吝、惡作、睡眠、掉舉、昏沉,這八樣事情。

「三縛」就是貪瞋痴。《淨影疏》說,諸煩惱結,通叫做纏縛。菩薩教人漸漸地離開,叫做「解」。憬興就指出了一個具體的「八纏三縛」,《淨影》就說,一切的煩惱都是纏縛,都要離開。因為會中諸大士「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所以他就又有根本智、又有差別智,可以讓眾生出這個魔網,解除這些纏縛。所以這個就是跟前頭相聯繫的。

我們開始。中間停頓了一下,現在又能相續,都應該看成是佛力加被。今天之外我們還有兩次,所以今年就是這個學期,除今天之外,我們可以一共有三次,這樣我們可以很從容的把第一卷的內容討論完。

這一 部註解,也是這部經,是以前頭的內容比較費解。前頭這個「概要」,就是十門分列,討論全經的「體性」、「宗趣」等等,比較深入,所以是比較費解的。我們劈竹子竿,頭一節是難劈的,但是經過這一年,我們再加上以後的兩次,可以把這第一節劈開了,底下所謂迎刃而解,就比較順了。今天我們就接著上次的內容,繼續大家一塊參學。

這一品是「德遵普賢品」,這是第二品。「德遵普賢」就是說,所有參加法會的這一切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在家菩薩以「賢護十六正士」為首,出家菩薩以文殊、普賢、彌勒為首,這無量無邊的菩薩就不可說有多少了,就數目說是無量無邊,而其德都同遵普賢大士之德,所以這一品稱為「德遵普賢」。而這一品裡頭詳細介紹了參加法會的出家、在家菩薩殊勝的妙德,可以使我們知道這些大菩薩都是果位上已經成就,而仍然示現在因地的這樣的大士,所以都是證明這一點,來說普賢大士之德的具體內容。

上次講到「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底下就是「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入了這個法門叫做「空」、「無相」、「無願」的法門。上一次講已經提到,二乘雖然得到了「三空門」,但是偏於「空」。「三空門」就是指著這兒的「空」、「無相」、「無願」,三個皆空。二乘雖然也能夠見到這個「三空門」,但是他偏於「空」;這是菩薩的,就是入「空」、「無相」、「無願」法門。所以首先把這個「空」、「無相」、「無願」的內容先做一個介紹。這個解釋,我們所依據的《淨影疏》在書上寫了,我就不再講了。

我們底下講龍樹菩薩的著作。龍樹菩薩在現世我們知道是八宗的祖師,咱們中國把佛教分為十宗,而八宗都奉龍樹為祖師,沒有第二位呀。經典裡說龍樹的過去是妙雲相如來,他也普被三根、深入淺出,著作浩若煙海,其中很精、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就稱為《大智度論》。

現在根據《大智度論》的解釋,解釋這個「空」、「無相」、「無願」,它說「觀諸法空是名空」,一切法皆空。所以《心經》就講「無色聲香味觸法」一直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都是「無」、「空」,所以諸法都是「空」,「本空」,這個叫做「空」。什麼叫做「空」,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在空中,既然是「空」,你還有什麼相可取?一取不就成了「有」了嗎?而不可取相,在這個含義上,這個「空」字的意思就轉為什麼?「是時空轉」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空」的含義就轉化為「無相」。空中本來無相可得,因為你看到「無相」可得的時候不可取相,這個時候這個「空」的含義就轉為「無相」。所以好些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很多是名言在那變化,而本體並沒有變化。

既然「無相」就不應有所作為,「作」是作為,這兒講的是「無作」,我們經裡頭說的是「無願」,「空無相無願」。而「無願」就是「無作」,這個解釋也是根據《大智度論》。所以我們這個《大經解》第一百三十三頁倒數第三行〔編按:東林寺版〕,《大智度論》說,「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亦名無作。」所以這兩個名詞是一件事情。就沒有一個什麼要追求的,發了一個什麼什麼志願,你既然這個都沒有,你生死業就不會造了。你不求這個,不求世間的功名富貴種種種種的,那麼就不造生死之業,所以叫做「無作」。所以「無願」就是「無作」。

《大智度論》底下講「無作」,就是講的是「無願」,一個事實兩個名詞。既然「空」的含義轉為「無相」,「無相」之中還應該有什麼「作」嗎?「相」都不可得了,你還要去「作為」什麼呀?一有「作」就是三界的生因,你「無作」就不作三界的生因,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時候這個含義就從「無相」轉為「無作」。這就把這個名詞解釋了,「空」、「無相」、「無願」它們的內容。

怎麼說菩薩入「空」、「無相」、「無願」法門?而修持上說這三件事到底是三是一?到底如何,到底從何下手?《大智度論》底下講得很清楚,它打個譬喻,譬如一個城,城有三個門。既然城有三個門,咱們要進北京城,假定城有三個門,你一個人絶不可能一下子要從這三個門一塊進來,對不對?你要進安定門就進安定門,你要進西直門進西直門,還有東直門,你一個人不可能從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一塊進來。這是譬喻。

進,就從一門就進來了。進了門,城是什麼?城就譬喻是涅槃。所以一切修行,我們大家要知道,這是個選佛場,我們都是要成佛、要證涅槃,不是是當個方丈、做個大法師,成一個了不起的佛學家。

我們要入這個城是涅槃之城,「涅槃」是三德都齊彰: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得到解脫,證了般若,恢復了法身,要進到這個城。這個城就有三個門,所謂「空」、「無相」、「無願」。底下《大智度論》的說法,我們也是邊看邊解釋。一個人進了空門,他真知道一切皆空了,從這個空門進來,進來他心中也「不得是空」。「不得是空」是什麼意思?我《大經解》加了一句話,我們就好理解,他也沒有停滯在空相上。有了一個「空」,既然「空」,就有一個空相,他就在這個空相上那兒待住了,這個時候這個門就堵住了。所以這一點很細,修行人我們要知道,往往不是沒有能夠入門,就是剛一進門,堵住了!這個是非常可惜,在這堵住了。他就抓住了「一切皆空」、「本來無一物」,就是空空蕩蕩,這就是墮在「空相」之中,墮在「空相」之中,這個門就「通途更塞」,這個門就不成為門,成為關了,就把你關在這兒了。這個人就沒有從空門進來。如果他從空門進來,底下就沒事了,就解決問題了,你就是「一切皆不可得」,而「通達無礙」,用「通達」二字就是很活活潑潑的,不是一個死的空,就進來了,你抓了個空相,就堵住了。

如果你這個時候去掉空相,去掉空相這就是什麼,這就是「無相門」。不但是一切可見之相你都除了,連這空相你都除了,這就一切相你都真除了,真除了你就「無相」了,那你從「無相門」就進來了,從這個門可以進來。

可是呢,若於「無相」的這個相,底下這句話,「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若於「無相」,「無相」本來是「無相」,你這一執著,它就成了一個相,這個相就名為「無相之相」。所以一切都不可執著。一執著,很好的一句話,就成了「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一句合頭語,經上的話,你就死於句下,你把它執著住了,這個裡頭就執為定法,這一句話對於你說就成為一個繫驢的「橛」。驢是要亂跑的,拴一個橛在那,把驢捆在那,而且這個「橛」是一萬劫都在那存在的。

所以這個事,你「無相」進來之後,你不能再執著一個「無相之相」,又堵住了,你心一執著就生出戲論來了。所謂「戲論」者,就成了錯誤的見解,就成為「戲論」了。這個時候你把這個無相之相也除掉了,那就入了「無作門」。

所以不是一個人一身從三門入,是有三個門你可以隨一而入,這就叫做「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從哪一個門都可以入,這就超過二乘。所以剛才頭一句是「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對於聲聞、辟支佛他遠超。「遠超」表現在什麼地方?二乘對於三空門他是沉於空,他沒有真進來,但是菩薩就入了這個法門,這是遠超之處。

底下又有兩句:「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我們首先要解釋「方便」兩個字的含義,「方」,淺說就是方法;「便」是便用,就是便利。我們說得很粗俗的、很淺的、很通俗的說法,方便者就是我們要有便利的方法,是有辦法,而且這個方法很便利。這個事情你總是有辦法的,而且是一種便利的辦法,這叫做方便。這個也見於《法華文句》中,「方者法也,便者用也」,你這才能有作用。你要度眾生,你告訴他一個方法,他都是做不到的,你怎麼度?你給他一個便利的方法,他能做得到,你才能度眾生。所以方便很重要,要「善立方便」。我們有一些,我們就不都講了,我們挑著講了,這個引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看。

底下我們看《法華義疏》說:「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這對於前面說的又引申一步,「方便」就是「善巧」的名字,所以我們常常連在一塊兒說「方便善巧」,連在一塊兒說。這個人他很善巧、很善於說法,很巧妙的能夠救度眾生,這稱為「善巧」。「善巧」是什麼?就是智慧之用,從智慧之體他要顯出作用,因此他就能夠善巧。這個就把「方便」又補充了一點。《大集經》又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能夠調化眾生,讓眾生全都趣向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叫做「方便」。所以這就把便利的方法,這裡頭它又有一個更進一步的含義了,不是指其它的方法,而是說我有這一種辦法能夠善於調化這些眾生,讓他們都趣向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才是「方便」。所以知道空、無相是大智,而能隨宜施設名方便。我們能隨宜有辦法建立我的法門來救度,這個才叫做「方便」。

「方便」也有兩種,這是根據《會疏》說的話,《會疏》它這麼講,它一方面根據《湼槃經》〔編按:疑《會疏》錯引,查應為《維摩經》〕,「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所以我們稱為「慧母」、「智母」,就這意思,因為「智度」就是般若,智慧是菩薩之母,菩薩都從智慧出生;「方便」就是父親 ,人們都是從父母生,做為譬喻,所以智慧、方便很重要。知道一切「空」、「無相」,這是大智慧,我們隨宜來施設,建立法門來隨宜說法、救度,這個叫做「方便」。這「方便」就很重要,是菩薩的父。〔編按:眾生應是口誤,依《大經白話解》修正。〕

「方便」有兩種,這都是《會疏》的話,一個是「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自己本身深入的瞭解了、解答了、開解了這個「空」,對於「空」不是很淺的理解,而是深的解,而又不取這個「空相」,也不是「受證」,這是進一步的境界,到這個「證」字。所以取證不取證,有很多它就是漸法,在途中他就取證,那麼他就慢了,他在這個地方就耽擱下來了;他對一切都不取證,直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且是一個很快速的,這就是「頓」。打個譬喻,你坐電梯,你中間一切各個地方都不下來一直到屋頂,二百層摩天樓,那就是直趣無上正等正覺。第三層你下電梯來轉一圈,第五層又下電梯又轉一圈,這就等於「取證」。這打個譬喻,這大家都懂得了,中途你要取證,取證你看第三層樓是怎麼回事,你就明白了,是不是?這就是。所以一個就是說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他直趣最高的屋頂,這是個方便。

第二個,以這個實相之理甚為深妙,眾生的水平沒有人能夠相信、能夠接受,那確實是如此啊。所以佛說《華嚴》之後就想「般涅槃」哪,大家不能信受,連羅漢都如聾如盲。佛後來就是接受了大家,從小乘說起,說法四十九年,最後說了《法華》。這些人跟著佛四十幾年,聽了很多法,已經提高又再提高了,等說到《法華》的時候還有五千人退席。不是五個、十個,是五千哪!一個道場,你們想想看,比如說賽球,五千人嘩啦一下子走了,你說這是什麼場面哪?你們要知道。所以就是「莫能信受」,說《法華》的時後,五千人退席。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要聞到圓教的法,我們不驚不怖,沒有驚怖也不牴觸,還能相信接受,用《金剛經》上的話,「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是很殊勝的事情。所以今天咱們在這個地方研究的是圓教的經典,極殊勝的事情。

他「莫能信受」怎麼辦?就需要方便來誘引、誘導。這個「誘」字最善巧的莫過於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誘導是有求必應,求財得財、求子得子、求妻得妻、求長壽得長壽,都是這些個人打算。觀世音菩薩為什麼這麼做?兩句話就說明白了,「先以欲鈎牽,後令入正道。」眾生需要這些,滿足他們這些,這是「欲」,以此為鈎為牽,也是為方便,而其最終之目的希望他入正道。這就是「誘引」的最好的例子。所以這些「方便」就是怎麼著?就是用種種的方法、方便。

再有那個魚籃觀音,大家都看見畫觀音畫一個極美的少女拿個籃子,籃子裡頭一條活魚,所以稱為「魚籃觀音」。那麼觀音不拿楊柳、不拿水瓶,甘露瓶、楊柳枝這是常見的;而是籃子裡頭一條活魚,顯然這是拿去做菜或者去出賣,打上來的、釣上來的。魚籃觀音是觀音化現的,那個打漁的地方,就是這些人不讀書,不懂得信念佛教,就知道捕魚、賣魚、吃魚,就這樣的過生活。忽然一天來了一個極美的女人,跟他們一起生活,籃子裡有條魚,當然不止一條,畫就畫一條,也是漁民。大家向她求婚,這個地方風俗很薄,不知道什麼什麼,沒有很深的文化。她說:「你們這麼多人跟我求婚,我嫁給你們誰呀?你們這有上千的人。」「我這拿給你們去念,明天你們誰能背,我就嫁給你們誰。」這是《心經》。

大家念了後,第二天有一、二百人都能背了,還有好多人背不下來,到底也念了沒有能背下來。能背的那就行了,「但是你們還是人太多,給你們什麼吧,給你們《普門品》。」發給他們,「你們去念,三天你們誰能背我嫁給誰。」三天之後只有七個人能背。七個人能背,「七個人還不行,那給你們《法華經》吧,你們誰去背去,幾天之後誰會背了之後我就嫁給誰。」最後只有一個人都能背,這個人姓馬。所以這個觀音大家又稱為「馬郎婦」,夫婦的「婦」,稱為「馬郎婦」就這個典故,這個姓馬的背下來了,就結婚哪,洞房花燭。正在剛剛喜宴之中,新娘子說不舒服,一下子死了。當時很懊喪,就給埋了。後來過了一年來了個和尚,大家還在議論這個事,這和尚說:「你們怎麼這麼愚痴啊,到現在你們也不明白,那是觀音菩薩來救度你們,你們這一方應該有難,觀音菩薩教你們來讀經。」所以是觀音菩薩以菩薩的威力,怎麼能消災啊?還是靠大家多念經。所以這個事情我們現在很需要,現在咱們應該說,我們這個不是就是有災嗎?大家都走了又回來,所以要消災大家要多念,從這個故事裡要知道這個道理。

這是叫你念,你看他這個「念」的動機都是俗念,是為了要跟一個很美貌的女人結婚,這完全是世間的情慾之心,就從這個心來念,都能消一方之災。我們要發了大乘「無上正等正覺菩提之心」,以這個心來念誦、來回向,力量是非常大。所以我們消災救劫,饒益有情,要依靠念,這就是方便誘引。

那麼大家就說:「你這個和尚這麼說,你有什麼根據?」和尚說:「你們開棺材看。」打開棺材看是空棺。所以這流傳「魚籃觀音」、「馬郎婦」。因為解到這個方便誘引,就想出這些個具體的事。當前我們很需要,我們不但自己念,而且要勸導其他的四眾弟子多多發心念誦。

最後,要這麼念為什麼?先是誘引最後都要入正道,都要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都要入涅槃之城。但是這要漸漸的才來開悟,一上來一般人不能懂得這個。

所以「其德廣大」,這個方便之德是非常廣大,使本來不能夠信受的人他能信受,本來得不到救度的人可以得到救度。這是大悲心、大智慧到極點的流露,可以這麼說。他沒有大悲他不肯這樣用心,沒有大智他想不出這個辦法,所以這些方便是大智大悲之所流露,「不二乘所能為」。「不二乘所能為」這個「不」字是日本人的古漢語,所以有的時候有點彆扭,但是還是不錯,比現在中國一般人還是強,「不」就是「非」,這個「不」字是「非」字,不是二乘所能辦得到的,故言「善立」。這是解「善立方便」,這是《會疏》的解。「方便有二種。」一種是不取證,一個是自己已經證到深解,但是眾生「莫能信受」,而能夠以種種的誘引讓他漸悟而得度,這樣就稱為「善立方便」,善巧的建立了方便的辦法。

「顯示三乘」。「三乘」當然我們都很熟了,就是羅漢、辟支佛、菩薩。「運載為義」。《法華》就是以羊車、鹿車、牛車這三種車譬喻小乘、中乘、大乘。這又說「方便」了,《法華譬喻品》說,如來有無量的智慧,沒有畏懼,有諸法寶藏,能夠給一切眾生一佛乘的法,讓大家都成佛的法,但是「不盡能受」,不是所有的眾生都能夠接受。

所以說到《法華》,最後最後,說法四十九年培養教育,還要有五千人退席,「不能盡受」。「舍利弗」,叫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因為這樣「不能盡受」,所以諸佛就以這個方便之力,於一佛乘說成是「三」,有羅漢、辟支佛、菩薩,慢慢漸修,到最後成佛,這就是「善立方便.顯示三乘。」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顯示三乘,一切諸佛也都是如此,一切大菩薩也是如此,方便誘引,救度眾生。

以前這都是所謂「八相成道」中的第七相,就是「轉法輪」。這一切都是「轉法輪」,怎麼轉呢,就是這麼轉,自己要自覺,自覺之後要覺他,覺他就善立方便了,而「顯示三乘」來救度,使大家漸漸的都入一佛乘。

而這三個車,都出來之後,佛就把這個…,這也是方便誘引。這些兒子在火宅之中貪玩不肯出來,佛就告訴他,你們快出來,我這有羊車、鹿車、牛車,好玩極了,你們出來吧。這些孩子們就紛紛跑出來了,跑出來之後離開了火宅,父親很高興,就不至於在火宅裡頭燒死了。給他們的是什麼?給他們是大白牛車超出他們所想像的,人人得大白牛車,成佛。這也顯出「善立方便.顯示三乘」的含義。所以這些諸大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都有這樣的德來參加這個會,來聽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對於這個經也就知道珍重。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

底下「於此中下.而現滅度。」是緊接著的。現立三乘法,所以它有上、有中、有下,對於中根、下根的人才示現滅度。現滅度,「般涅槃」是第八相,所以這兩句話就把第八相,所謂「八相成道」的第八相就點出來了。

「而現滅度」,「滅度」是「涅槃」兩個字的舊譯。原來它一來咱們就翻譯了,翻成「滅度」,等到唐朝後來再譯,譯為「圓寂」。所以大家常常說某某和尚「圓寂」了,現在就做為成了死的一種好聽的說法,其實這個名詞非常高,「圓寂」者就是「涅槃」。所以現在底下把這兩個名詞,「滅度」和「圓寂」,底下做一個解釋。「滅度」者,「滅」字就是「滅生死之因果」,「度」是「渡生死之瀑流」。所以「滅度」兩個字,就是生死的因果他都沒有,也沒有因了,也沒有果了,他就出來了,這樣的話就渡過生死的急流。中間是生死中流,此岸是生死,瀑流是煩惱,那邊是涅槃,渡過煩惱的瀑流而登上彼岸,這是「滅度」的含義。

底下《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渡」這個中流,就是煩惱,你滅了這些煩惱就叫做「涅槃」。離開一切有,三界之有都離開,一切有都離開了,就是「涅槃」。所以「圓寂」怎麼講,《賢首心經略疏》上說,「涅槃,此云圓寂」,這是新譯,古譯就是滅度。「德無不備稱圓。」德沒有一樣不具備的才叫做「圓」。所以「圓寂」兩個字我們說很高就在這,沒有一樣德他不具備的。「障無不盡。」一切障礙沒有一樣不都除盡了的叫做「寂」。這是一個解釋。

《甄解》是日本人的著作,說「義充法界,德備恆沙為圓。」這個「義」充滿了法界,「德」有恆沙的「德」都具備叫做「圓」。「體窮真性,妙絶相累為寂。」不要念「相(xiāng)累」,「相(xiāng)累」這個音一讀意思就錯了,妙絶相(xiàng)累。這個本體窮盡了真性,沒有一個地方還有障礙,就叫「體窮真性」。妙絶相(xiàng)累,很妙,絶了一切相的連累、累贅,一切相不能成為我的累贅了,它不能給我添麻煩了,不為一切相所累叫做「寂」。

所以就是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為什麼對於中、下而現滅度呢?這在《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裡頭就說,「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佛要是久住於世,薄德的人就不去種善根,他說:「還來得及,不忙不忙。」;貧窮下賤他更是貪著五欲,奔吃奔穿,有一點錢就是買彩電、買電冰箱,就是忙這些事。他就「入於憶想妄見網中」,他整個都是在那想這些事,在妄想這個網之中不得出來,就好像魚進了網裡頭一樣,就是死了,它這個網出不來。這種人要看見如來常住不滅,他就更可以憍恣,原來的這些壞習慣他就任性的去做了,對於佛法就厭怠。「這個忙什麼?我且有的是時間哪,佛還老在,不忙不忙。」就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他不能想是難遭難遇,「恭敬之心」。

你看看我們短短的時期,明真老法師、郭老師,這都不在了,所以實際是「難遭」。如果都是老住世的話,大家就不起難遭、難遇之想,你現在再找這樣兩個人就找不著,所以是難遭難遇。有的人也不起恭敬之心哪,就出這個毛病。

「是故如來」,所以佛雖不是實際真正的滅度,而說滅度。所以叫做「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現滅度」是示現滅度,對於上根他沒有示現滅度,對於中、下,他這是一種方便,讓你知道佛不在了,你知道難遇難遭,你得抓緊時間。而且人命只在呼吸間。真是在呼吸間,不知道今天出門,回頭回家不回家這是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生起這種無常之心、難遭之想。

所以佛做這個示現是為度中、下的根機的。「若是上根,則見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離生滅。」「何期自性,本無生滅」,這六祖的話。沒那,那還有什麼叫涅槃?再有,智者大師讀《法華》,他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佛在靈山說法,那一個大的法會還在那照常進行,「儼然」就是整個清清楚楚的在那兒,沒有散會,所以何有滅度。

曾經你們第一班的一個人問我,他說能不能找出一部最準確的佛教史,講釋迦牟尼佛住世這個因緣?我說不行。你怎麼叫準確?當時的人各個看釋迦牟尼佛是不一樣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看見釋迦牟尼佛,那就是無量莊嚴、無量相好,「報身境界」,那是菩薩的境界;這些阿羅漢、聲聞看見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身佛」的境界;有很多看見佛丈六之身,金色光明,顯異不同,這就是「等流身」;還有人就只能看見就是一個普通的和尚,黃面比丘;還有人看見就是一塊黑炭;有的看見是一條象的腿,哪還有一定呢?所以我們現在太有一種常情,太限於常識。所以他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所見。這個法會到底是多長,那照智者大師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你要寫這些傳記你怎麼寫啊?智者大師寫那還沒散會呢。所以我們不可以流入現在像日本、西歐的那些學者的辦法,又是考據,根據這些常識、世間有的這些書的記載做為證據來考證,因此對於龍樹入龍宮也不能信,等等都不能信,這個就太執著了。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徧遊一切佛土。】

底下「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徧遊一切佛土。」現在對於奇異功能大家就驚奇得不得了。這個你看,一念之間徧遊一切佛土。這就是與會的一切菩薩之眾都有這樣的神通妙用。

底下我們講這一段,「三摩地」我們過去已經講過,主要可以翻為「正定」、「正受」。《智度論》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不是別的心。現在外道許多修習,他們是一種「邪禪」,有時入的是「邪定」。所以我們不管他們這個叫做「三昧」。他是以善心,善心專住在一處而不動叫做「三昧」。所以《四十二章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它在一處,而且是善的心住於一處而無動搖,叫做「三昧」。

《智度論》又說,「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真正入了這個禪定,這也叫做「三昧」。所以很粗淺地說,「三昧」就是純熟。「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一切的行能夠和合、能夠相應,和合就是相應,你所修之法與你所證之境得到相應,都叫做「三昧」。

「一切禪定」這兒說了,能攝心的,你心攝於你所入之禪而不動,這都叫做「三摩地」,也都叫做「三昧」。底下我們不多說了。

上面是「三昧」,底下「陀羅尼」就是「總持」。以前也講過一點,這次我們再補充一點。《智度論》說,龍樹菩薩的話,「陀羅尼」是什麼?「秦言」就是中國,他那個時候管中國叫做「秦」,我們就把它叫做「能持」、「能遮」。

所以「陀羅尼」的含義,「陀羅尼」不只指的是咒,咒也在「陀羅尼」裡頭,「陀羅尼」這個意思比較廣。現在比方「大悲心陀羅尼」,就是大悲咒。當然「陀羅尼」裡頭有一個意思是咒,但是不能說咒就是「陀羅尼」,其餘還有是陀羅尼的,就是這樣,就是「能持、能遮」,「能持」就是它能夠持住。「持」是我們拿住、抓住、保持住種種的善法,能讓它不散不失。你這個善法能把它保持住、維護住。好像一個整的碗你裝了這杯茶,這杯茶它要保持住。它要是摔了裂了口了,這茶就漏了,就不行。所以「陀羅尼」的意思,一個是「能持」。

「能遮」,就是不好的東西,要動惡念要想去做壞事,它這個陀羅尼總持的力量能夠使得你不去做。所以得了陀羅尼就是好在這,你的功德、你的善能讓你相繼續保持不失,你要想做壞的事情、相反的事情,他自己能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把陀羅尼的含義就解釋了,有「能持」、「能遮」兩個意思。

「三昧」,常說「三昧」跟「三摩地」。「三昧」是「定」,「定」的力量要發生了智慧就叫「陀羅尼」,所以它比「定」多了智慧。《大智度論》講,「是三昧修行」,你入了正定來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所以我們知道「陀羅尼」是得「三昧」以後的事。

這些三昧跟諸法實相的智慧相共,所謂「共諸法實相智慧」,這個「共」字是個動詞,這些「三昧」與「諸法實相」的智慧相共,就能夠生「陀羅尼」。所以「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就出生「陀羅尼」,這個是龍樹菩薩的話。

還有「陀羅尼」殊勝之處,「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也可以。什麼叫「相應法」?就是說你必須心專注在你這個法上,你這個「三昧」才出現。比如說你這要入定,你一定攝心,入了你這個定了,某一個禪定,這個時候定中的這些清淨,甚至於種種的神通才能出現。

釋迦牟尼佛曾經的一個師父,他得了五種神通,能夠飛行。他去受供,那天國王不在,讓國王的女兒,公主給他上供,公主接引他。公主給他頂禮的時候摸他的腳,給他頂禮,他的凡心一動,一動他飛行的神通就沒有了。這個就是不相應就不行了。「三昧」就是相應法,必須跟它這個境界相應。他這個時候一個不相應,一動了凡心就飛不起來了。他就跟她說,今天我不飛走了,我去找個地方去轉個彎什麼的,他就撒個謊。

「陀羅尼」就不是這樣,「陀羅尼」就是你心這個時候在那兒生氣,你在罵人,你什麼什麼,它不丟;你心裡不清淨,你心在煩惱,可是「陀羅尼」中所有的功德你不丟。所以你一證到「陀羅尼」,你這事就好辦了。

還有,這個「三昧」你今生得到,來生就沒有了,所以你不往生,你不得了啊。雲門是禪宗五宗的祖師,一花五葉,五宗的祖師,他三次當了國王,第四世就沒有神通了,他就是不能老保持。所以往生法門之殊勝,大家慢慢體會體會。「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以後不管你多少生你永得。所以得到「陀羅尼」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今生你雖然不清淨,你動了凡心,你或者在煩惱之中,你這個「陀羅尼」的功德不失。「三昧」你就顯現不出來了,今生你有,來生有時就失,那是「三昧」;但是「陀羅尼」多少生也不失。

所以他們都得到了無生無滅的種種「三摩地」,又得了一切「陀羅尼」,這就很了不起了。來會的這些人,這十六位在家居士為代表的一切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現這種身的一切大菩薩都是這樣。

「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他就不需要我入了禪定之後才出現「三昧」,隨時都能悟入「華嚴三昧」。就好像《首楞嚴經》,楞嚴大定沒有出入,隨時都在大定之中,這是入了「華嚴三昧」。

我們就是要來說這「華嚴三昧」了,「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這個「三昧」是一真法界,一切法界稱之為一真法界,這個一切皆入這個「一」之中,而且真實無妄所以稱為「真」。一真法界無盡的緣起,法門都是從因緣生,緣起之法,有無窮無盡的緣起。一真法界就一切本空,以無盡的緣起就出現無盡的國土、無盡的眾生、無盡的事相,以這個為理、為趣;「理」是本體,「趣」是趣向,就是以這個為本末、為始終、為因果、為理趣。開達了這個理趣,「躡解而起萬行。」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教?就是為了我們要躡解起行,不然你是盲修瞎練。

最近有一個氣功師,他是…嚴新很有名,嚴新兩次病得要死,昏迷過去了,都是他給看好的,這個氣功師很有名。最近他來看我,我就告訴他,你就去念念經去吧。他就是想學密,他看了《金剛經》非常歡喜。「唉呀! 我要是不看,我就變一個糊里糊塗學密的人。」你要「躡解起行」,不然就盲修瞎練。盲修瞎練的結果就不是自覺覺他,是自誤誤他,耽誤的誤。所以就是「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一個瞎子還領著一群瞎子,「你們跟我走吧!」走到哪去?都掉到火坑裡去了。有很多人他熱心極了,其實他的最後目的就是要達到「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只能如此。所以我們就是要「躡解起行」,我們要從這些殊勝之解、從這個解上起行。

底下還有一句話,「行起解絶」,這更不是這些學者所理解的了。一個他就用了解,他就是解,他不起行;一起了行之後他還是這些解他都背著。「行起解絶」,這才是善於修學的人,真正起了正行之後,這些個解沒有,可是從解上起的行,這就是對了。

所以「華嚴三昧」就是這樣,以這樣的一真法界無盡緣起,從這個理趣能夠通達,從這個解上起「萬行」,以這個「萬行」,「萬行」是因,拿這個「萬行」來莊嚴佛果,這個叫做「華嚴」。所以「華嚴」兩個字的含義,什麼叫「華嚴三昧」?先解說「華嚴」兩個字的含義,「華」就是開花的花,「嚴」就是莊嚴的嚴,把我們這個「萬行」如花拿來莊嚴佛果,所以叫做「華嚴」;一心修持,你一心一意的,不是散亂、昏沉,一心一意的來精修,就叫做「三昧」,「華嚴三昧」的含義就解釋了。

《淨影疏》說,這一個「三昧」就「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這「華嚴三昧」,這是《華嚴經》的話。《八十華嚴》也說,「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這個「三昧」就叫做「佛華嚴三昧」。《六十華嚴》翻的最早,晉朝翻譯的。《華嚴》有三種:《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是最後。《六十華嚴》說,「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所以「佛華嚴三昧」就正是普賢菩薩所入的,也就是現在一切這些菩薩,「德遵普賢」的菩薩,都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他們所入的。

底下《法界記》的解釋,說「華嚴三昧」是什麼?「華」就是開的花,就是菩薩的「萬行」,開的花就種種莊嚴,花,眾生都是最喜歡,這做為譬喻是最恰當,一切善行。「華有生實之用」,花要能結果實,開桃花還要結桃子,是不是?這是果實。咱們的「萬行」,咱們的行要有果,這不就相同嗎?花要結果,咱們「行」也要有果,雖然「花」跟咱們的「行」,一個是內,一個是外,咱們的「行」是內,那個「花」是外,但是它所生的感應的作用是相似的,都要得果。所以就以這個法托事,用這個事(開的花)來表達這個法,叫做「華」,「華嚴」就是這個意思,都可以感果。

「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就是你「行」都成就了,果實都圓滿了,契合相應了,垢障永遠消除了不再生了,「證理圓滿」。我們現在常常就是時進時退,所以我常說扭秧歌,前進幾步就後退一步,這還是好的,有的後退幾步才前進一步,反正總是有退。這個他「垢障永消」就不退了,所以到了「華嚴三昧」,這一切都功圓果滿,「垢障永消」,我們以這個來讚歎,所以稱之為「嚴」。就解釋「華嚴」兩個字的意思。

「三昧者,理智無二。」本體跟智慧是一個,就跟珠子發光一樣,珠子發光,光所顯出來就是本體,所照的又是本體。光就是珠子,珠子是本體所生,這個光生出來之後首先是照到本體,把珠子顯出來。所以珠的本體跟珠的光不是兩件事,你說是兩件事,實際也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是如此,也沒有二,就跟珠子和珠子的光,一樣的。

「交徹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絶。」這個解得很深,到了這個時候,這一切都不二,所以說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那還有什麼叫「二」?所以就沒有彼此了、沒有能所了。所以我們要到了離能所,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現在外面這些人修得非常熱鬧的,他們都是在這個「所」字裡頭,都有一個「所修」,一個「所觀」、「所照」、「所覺」、「所得」、「所顯」,這個「所」。當一有「所」就有「能」。當然首先你怎麼知道你這個問題還是在初步,還遠遠的不行呢?就你都在「所」字裡頭。所以一部《楞嚴》就說「所」要一立就沒有「照」了,觀世音菩薩的修行首先是「入流亡所」,把「所」字忘了。

底下是為什麼本來是佛而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一有「所」就沒有「照」了。《心經》是「照見五藴皆空」,你有「所」,你所得、所體會、所什麼,所什麼…,所得的神通,還是有「所」,所得的境界,身體又怎麼樣了、怎麼變化了,這兒又什麼周天了、又什麼出了丹、出了嬰兒了,小孩出來了,都是「所」。那小孩不就是「所」生出來的嗎?這是明顯的「所」,那這都不是都不是,都是妄。

所以到這個就「彼此俱亡,能所斯絶。」「能」跟「所」都絶了,所以叫做「三昧」。這是殊勝的三昧,不是一般的三昧,所以稱為「華嚴三昧」。底下,《華嚴經》本身也在讚歎「華嚴三昧」。「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由於「華嚴三昧」就一切都自在了。

《合讚》,《合讚》也是日本的書,他這裡讚歎「華嚴三昧」也很深,他說「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他特殊的。所以我們現在就在中間的删掉一點,大家自己看書了,有些新的地方,這個重要的地方,我們就拿出來講了。《合讚》提出來「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他獨特的一個見解,指出「佛華嚴」就是法界唯心。一真法界,什麼是一真法界?「一真」是什麼?就是每個人當人你自己的本心。所以一真法界就是自心,於這個了達就是「華嚴三昧」。所以用「三昧」來莊嚴法身,法身就是本來的妙明真心,就是自心。

「故知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出,復又會歸此法界。」一切法沒有不是從自心所流出,還又回歸於自心。這是《合讚》的,前頭和後頭我們可以合參,種種的。它是一真法界,無盡的理趣,這個就偏於說到一真法界,說到根本上了,一真法界就是真心。這個就解釋了「隨時悟入華嚴三昧」。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就是「陀羅尼」。上次我說陀羅尼不要以為它就是咒,這個底下就說,有四種都稱為陀羅尼。

一個叫「法陀羅尼」,又叫聞陀羅尼。於佛的教法都能够記住不忘,這是聞陀羅尼。

「義陀羅尼」是第二種,於諸法的深義,真實之義都能够總持不忘。

第三就是「咒陀羅尼」,這才是咒,對於咒能夠不忘。咒是什麽?就是諸佛菩薩從禪定中所發出來的秘密的言句,唯有佛與佛才能知,才能究竟,是佛在佛的禪定中。所以日本的大德判教,判爲第十心,秘密莊嚴心。這些咒都是從佛菩薩秘密莊嚴心所流出來的,所以三身四鬘,密宗之教。這些咒有不測的神驗,你凡情所測不到,現在最新的儀器也沒有法子去計量的、去推測的這種神驗,這就叫做「咒陀羅尼」。

「咒」從意思來翻譯,有四個意思:第一個可以翻譯為「明」。「明」就是光明之明,這智慧,光明能夠破暗,智慧也能破除人的愚痴,破暗,所以叫做「明」。第二個含義就叫做「咒」。「咒」本來是中國的話,中國話有這個「咒」的意思,外道本來也有咒,唸咒語,「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這就是咱們老的咒的一句;電視裡頭那個巫婆念「天靈靈,地靈靈」,那些都是老的巫術的咒語,「咒」字本來是中國古代有的,所以這是「咒」。第三是「密語」,佛菩薩的密語。因為《秘藏記》說,「凡夫二乘不能知」,這個「語」是什麼意思,凡夫跟阿羅漢都不能知道。所以現在大家有人去翻咒,這個事我看是很多此一事,畫蛇添足。凡夫、二乘不能知,你把它註解成一種很簡單的一個,按藏文或者梵文把它意思這麼翻過來,那不是變成凡夫也能知了嗎?這是不應當翻譯的,它無量的含義在裡頭,就這麼念就對了。第四個含義就是「真言」。稱為什麼什麼真言,因為如來的話真實無虛,所以稱為「真言」。所以「陀羅尼」有四種,第三種叫做「咒」。「咒」有四個含義。

第四個最重要的陀羅尼稱為「忍陀羅尼」。「忍陀羅尼」是什麼陀羅尼?是安住於法的實相。諸法實相他能夠安住,這個叫做「忍」。得了這個陀羅尼就安住於法的實相而不動搖而不亡失,所以持忍稱為「忍陀羅尼」。這個「忍陀羅尼」就真正相當於禪宗的破重關的境界。

現在大家又把禪宗的三關解釋得很把它降低,降低得快沒有了,不成個東西了。其實這個不是那麼容易。破初關是見法身,破重關安住於法身,就是說這的「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在諸法實相上不動不搖。很多人自己覺得他破重關了,其實他離這兒,連夢還沒夢著呢,就是對於定義上他就把它降低了。底下,安住於法身不解決了還有什麼叫第三關呢?還有法身向上事,這是禪宗很特殊的,法身還要向上。所以中國的許多東西都是甚深、甚微妙,現在大家太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古人、對不起先德啊。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為什麼要「百千三昧」?《會疏》解釋,因為眾生根器種種不同,你要像做個大夫你要治病,病情太多你就要預備種種的藥,是這個意思。你看眾生也太窮了,需要的也太多了,你要滿足眾生願望,你要有種種眾多的財寶、種種眾多的東西,才能夠滿足大家的所需,所以就要「百千三昧」。這解釋這個意思。

「百千三昧」,一個「三昧」中,《大智度論》說,都可以從中得到「陀羅尼」,也就是得到「總持」。所以「具足總持,百千三昧」,就這個意思。因為要度眾生,所以就要「百千三昧」,「三昧」修習久了就出生陀羅尼,就是總持,因此出生無量的總持,所以「具足總持,百千三昧」,這兩種都具足。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住深的禪定,悉睹無量諸佛。這又跟一般淺的,淺的他就覺得我這個住了禪定就不應當再有所見所什麼了。他一種就是太淺了又不一樣,太淺了之後,我這兒來了,我這兒動了、那兒熱了,這兒通了、那兒跳了,種種的什麼什麼這些境界,這都是有「所」,這都不是,都沒有深入。深入之後他就真正是寂然不動了,寂然不動他就一切都空,所以他就「無所住」了,無所住他不生心哪。所以「無住」時候就能生心,「生心」的時候還「無住」,這種情況要在地上的菩薩才能達得到,地前三賢都做不到。這個我們就看出,「住深禪定」就「無所住」,可是悉睹無量諸佛,他心是生的,他不是槁木死灰。所以這些都是顯示很重要的這一些境界和哲理。

《會疏》,這是日本人的著作,我這引的日本人的著作很多,因為他們對於《無量壽經》做了很多的工作。我們中國人只有兩本書,從古到今對於《無量壽經》,正式對《無量壽經》做註解的只兩個人。對原譯,不是指的會本,我這也是會本,對會本作註解,彭二林是對於刪節本,王耕心也是對於會本,這都是對於會本作註,加起來也沒有幾本。《會疏》它說,為什麼說「住深禪定」?就「所住三昧微深幽玄」,「微」是微妙,深入、幽玄,「幽」是幽深,「玄」是玄妙。「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不是二乘,阿羅漢、辟支佛,初心的沒有達到聖位的菩薩所能辦得到的。這個對於深禪定做了一個解釋,不是一般的禪定。

《甄解》又進一步,它參考了《唐譯》。「住深禪定」,這是《魏譯》的原文。《唐譯》的話就是「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所以有「三智」,三種智慧:阿羅漢所得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所得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所以「一切種甚深禪定」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這是佛的智慧的甚深禪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體的事情,是全部的理體所成的事、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禪定,「故云甚深」。

你看,《會疏》解釋了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甄解》再進一步說這是佛的智慧的禪定,所以叫「甚深」。所以我們知道這個「甚深」是理定,不是事定。所以我們說念佛有理念、有事念,所證可以證「事一心」、「理一心」,證到「理一心」就破無明了,現身就是法身大士了。禪定也有「理定」、「事定」,這兒所說「住深禪定」是「理定」。

《淨影疏》說,「住深定門,起行所依。無心往來」,也是對於這個「深禪定」的一種解釋,所謂「深的禪定」是一切行就依於這個禪定。無心於往來,你心中對於一切沒有往來之相,沒有去沒有來,完全是從「三昧」法門的力量自然而起,不需要造作。因此,他這樣「起」的話,這個「三昧」是從定中出現的,所以「住定」。在定中自然的三昧力就出現「行」,「悉睹諸佛」就是「行」。因為這樣的禪定所產生的殊妙之行,就在這個禪定之中不起於座就看見,「悉睹」,就全都看見了無量的佛。所以有理、有事。

彌陀的第四十五願「定中供佛」,十方的菩薩聽到阿彌陀佛的名字之後,都可以得到清淨、解脫、普等等等「三昧」、等等「總持」,都能「住三摩地」,他們都在定中能夠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他方世界的這些菩薩,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之後,就能得到這些「三昧」和「總持」。所以這個名的功德非常之大。所以聞名的功德大家要知道。

我們現在聞名也是得極殊勝的功德,不過我們表現沒有像那些大菩薩表現那麼明顯,因為我們還有許多障礙在這兒需要先消。他們就不一樣,他們馬上就得到種種的「三昧」、種種的「總持」,定中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而不失定意。我們一去供佛,一忙一亂心裡就不定了,就著在事上了,要不失定意,這跟這兒是一樣。所以我們看見會中諸大菩薩也和往生的聖眾是一樣的,因為聽到彌陀名號,都得到種種「甚深的禪定」、「無量總持百千三昧」,所以也就跟定中供佛同等的情況,可以在深禪定之中悉睹無量諸佛。定中既然去供佛,既然供佛就必定見佛,所以跟這是一致的。就像《般舟經》所說的,那時候四眾不需要天眼就可以徹見十方,不需要天耳可以徹聽,不需要神通就可以到他方佛剎。

「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不於這個地方終,我壽命終了,跑那個世界上去生。「便於此坐見之。」不起於座,不是非死後才能去生到那個國土,我就在這個座上就實現了這些事。「佛(釋尊)言。」釋迦牟尼佛對大會說的。

「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菩薩在這個法會上,在這個國土,就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在我們北京城這個地方,你念阿彌陀佛,你專念,要專念,要心中專一的在那念,老念,專一的去念,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是一會兒念念這、一會兒念念那,要專念,就見,見什麼?見十方一切諸佛。

「阿彌陀佛報言」,這是阿彌陀佛說的話,這個句子在《般舟經》,咱們這個經後頭有阿彌陀佛說的法,「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想來生到我這個國土的,你們要念我的名字。

說到名字的功德,這個是道綽法師,也是禪師,他講了兩個譬喻非常好,他說持名有什麼用?他舉了個例子,他說一個人要是被狗咬了,治的方法就是拿虎骨,虎骨可以做藥,拿虎骨去按摩那個被咬的地方,大概還要配點什麼藥方吧,就可以好。但是虎骨不常得,尤其過去交通不方便,哪有那麼多虎骨?得不到虎骨怎麼辦?就用手擱那按,嘴裡念「老虎來了,老虎來了,老虎來了」,一樣可以治,治狗咬。這個例子他說的。他還說了一個例子,他自己親身試驗過的。他說腳扭了用木瓜,木瓜是個藥,很香的,烤一烤,揉。買不到木瓜怎麼辦?也就用手搓熱了它,揉那個不舒服的地方,嘴裡念「木瓜來了,木瓜來了,木瓜來了」,他就這麼就好了。他就說這個名字的作用。

這些事相之中都包含了極深的理,這個理一時還不容易全接受,但是這個事,我們至少可以相信道綽這樣的大德用不著撒謊,他說他親身的經歷,必然是真實的。他說這個騙人又有什麼好處?這樣的大德,我們過去推崇為淨土宗的四祖,他是善導的師父。日本人對於善導就看的跟阿彌陀佛是一模一樣,那尊敬極了。善導的師父。所以,「欲來生者,當念我名。」因為「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所以這裡「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也歸到「念佛三昧」,所以知道持名功德不可思議。

底下一句:「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這「一念」指的是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說法不一樣,這有三個說法,也可以說四個說法。《仁王經》說「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就包括九十個剎那,「一剎那」裡頭有九百生滅。這是一個說法。《往生論注》裡頭說,「百一生滅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所以也就是「一念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百一的生滅。」這兩個都說「一念」之中有很多的「剎那」,一個說「六十」,一個說「九十」。

《智度論》和《探玄記》,《智度論》說「一彈指頃有六十念」,《探玄記》說「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這個一彈指,《智度論》說「六十念」,《探玄記》說「六十剎那」,這兩個就是「六十剎」就是「六十念」,那麼「一念」就是「一剎那」。

這裡就有三個說法,「一念」是「一剎那」,「一念」是「六十剎那」,「一念」是「九十剎那」。簡單好記,咱們就取那個後者〔編按:指《智度論》和《探玄記》〕,因為這有兩個相同的,兩個相同的有兩票,這簡單,我們就用這個,「一念是一個剎那」。一個彈指就有六十個剎那,「六十念」,這個就是我們所需要領會的。這「一剎那」裡頭,《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一個裏頭有六十刹那,一個刹那是這樣的六十分之一。在這六十分之一,《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往生論注》說有一百一個生滅,很多的生滅。

所以往往有人說我已經離念了,我入了禪定,什麼都不想。你那只是什麼都不想,你不可以說我心中已經不動念了,你能見得著這一彈指之間的一個剎那嗎?你更能知道這一個剎那中有一百多的生滅嗎?完全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感覺,你怎麼知道它沒有?這個就像那個電鋸,一開之後那個鋸條飛轉,可是你看不著有東西動,就看見一個輪子。何以故?動得太快了,雖動你不覺其動。所以打比方,急流水,急流水我們不太容易去體會,你不覺得動。這個大家很容易體會,那個電鋸大家很容易體會,那飛動你不知道,你看不出有東西在動,當然你理解它是在動,可是你用肉眼看這個東西就知道它在動嗎?不知道。所以先把這一點我們附帶說一說。

現在我們就說「於一念頃」,就把「一念頃」做為一個剎那,總之是很短的一個時間。在這一念頃,一彈指裏頭有六十分之一的這樣的時間,就是一念頃。這比那兩個,咱們取的是最簡單的,那個還要多,現在我們就說這算是一彈指有六十個,這六十分之一的一彈指,在這樣一個時間裏頭﹐已經遊了一切佛國土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打破了時間了,時間的概念。毘目仙人拉著善財童子的手,善財就經過了無量無量的佛土,經過了無量無量的時間,無量無量的劫,等到毘目仙人把手一放,他一看,他就在這,沒動窩,還是剛才那時候。可是拉著他手的時候,他已經經過了無量的劫、無量的佛土,做了好多好多事,就好像人作夢似的。

我剛剛十三歲的時候上初中,一次聽演講,他說一個事很有意思,他說這個作夢就是極短的時間,他自己的經歷。他作夢。夢見什麼事,跟一個鄰居吵起來了,吵起來就打架。打架之後,他就把那個孩子打倒了。那個孩子氣得不得了,回他屋裡去拿出一把刀,一刀就把他脖子一砍,把他腦袋砍掉,嚇醒了,「哎呀,害怕極了。」他說:「媽,我做了個夢。」他媽說:「你什麼作夢?你剛才在玩,你哪是作夢?就是剛剛這麼一閉眼。」「只是…有刀把我什麼什麼打傷。」「哪兒呢?我這兒晾衣服,竹竿掉你脖子上。你剛剛還在床上那兒鬧呢,就這麼一會兒,竹竿一掉你醒了。」就沒有多少時間的事,但是他這已經入了一個很長的夢。

所以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由於人類的錯覺。」他寫的,一個好朋友死了,他很傷悼他,他說,「你死了,你先走一步吧,我跟著也就來。」底下又說,「其實沒有什麼叫先後,時間是錯覺。」這一點科學證實了。

所以以後弘揚佛法我們要注意這些最新的這一些進展,對於弘揚佛法十分有利。你非常難懂、非常不能接受的,那是你世間的這些常識阻礙你,所謂那些錯覺在阻礙你。他們稱為「錯覺」,他們說時間、空間、物質,這是愛因斯坦的話,都是由於人類的錯覺。佛教是說什麼?是由於妄想,因為一念妄動所以才有無明、才有世界、才有時空。

「世界」,「世」就是時間,「界」就是空間,這一切。「色」本來就是「空」,「空」本來就是「色」,這一切對立起來了,都是由於一念妄動,妄念。這個「妄」跟「錯」不是相對的嘛、相類的嘛,「覺」跟「想」這不是相對的嘛、相類的嘛,他說「錯覺」,我們說是「妄想」。當然他很難理會到我們這個境界,但是科學在進步,在向這個大法趨近,這一點是很殊勝的。

所以,於一念頃,徧遊佛土。阿彌陀佛的十一願:「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刹」,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多少呢,多少億的「那由他」,「那由他」是很大的數,「百千佛剎」,就是無量無邊的佛剎。「周徧巡歷」,「周徧」,都到了,都在那巡遊,不是說電梯從門口過沒停就上去了,而是「周徧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可是這個時間只是什麼?只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切佛國都去周徧巡歷,供養諸佛。所以這個就跟「於一念頃.徧遊一切佛土」是完全一致的,這是阿彌陀佛第十一願,往生之後就是這個境界。

「三昧」,剛才我們上文說了,都住「華嚴三昧」。這個「三昧」也叫「海印三昧」,這對於前頭也是個補充。我們稱它為「印」是什麼意思?因為世間我們都靠「印」。一個官,官要官印,蓋上他的印,都有個印把子,蓋上圖章就生效。過去存款要留印鑑,印鑑對了付你錢,不對不行,印很重要。還有,印上的文字不像咱們寫字是一筆一筆寫出來的,一按上去一時全部出來了,這個是個含義。沒有先後同時出現,打破時間,而且是舉體的出現,沒有一個什麼地方遺漏,沒有地方一會兒一個隱一個顯,就像大海一切的什麼東西都可以在其中出現。你雖然出現了種種,但是大海還就是那個水,萬相繁興,可是水體還是…,「萬相繁興」有種種差別,而水體就是海水之體,就是一個體,到處都是鹹的,沒有一個地方是甜的,它是湛然,就是一味呀,沒有差別相。

所以沒有差別相,海水中可以現萬相,萬相宛然。萬相宛然,也宛然是沒有差別之相。也沒有前後之時,就好像圖章一現就同時都現了,所以就是「延促同時」,短時間和長時間是同樣的。那麼,短時間和長時間是一樣的,「三世古今」,古今、過去、未來都和當前一念不相離別啊,不相分離啊,所以三世不離於當念哪。一齊都現在這個「印」之中啊,一切都自在啊,都出現,所以「十方世界不離於當處」。所以這個我們心胸就廣大了,三世不離於當念,十方不離於當處,因此你心中一念之善就三世都善,十方都善了;一念之惡三世都惡了,十方都惡了。所以我們是要,這一念你要是清淨,「一念淨心」成正覺呀,這「一念」非常重要。

底下《甄解》:「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因為他所到的是阿彌陀佛的國土,「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結歸念佛三昧也。」所以他又把徧遊諸佛國土歸到極樂世界、歸到念佛。這一說就說因為你念佛你就生到極樂,生到極樂就可以乘著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可以出現於一剎那之間徧到一切佛土,周徧巡歷,不失定意。所以就是說這與會的大眾「於一念頃.徧遊一切佛土。」

【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衆生語言。開化顯示眞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爲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底下是「得佛辯才。住普賢行。」這一段,從「得佛辯才」到「一時來集」,這一品全部就完了。今天這一段全部說完,時間不夠了。我們把這個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講到這兒為止。

「得佛辯才」,說這一些人得的是佛的辯才。「辯才」有好幾個解釋,首先《淨影疏》,這是隋朝的慧遠大師,不是晉朝的慧遠,隋朝的慧遠,他作的《淨影疏》。他說是「言能辯了,語能才巧」,這個是佛辯才,辯才呀。就是說的話大家能夠很清楚的理解,能夠辯了,說的話裡頭很才巧,很有才華,說得很巧,大家很願聽,聽了之後很容易接受,有說服力,叫做「辯才」。

嘉祥,嘉祥就是三論宗的祖師,他說「速疾應機名辯」,很快的能夠應機,這個叫做「辯」。什麼叫「辯才」呀?我很快的就能夠知道你,一下聽到用什麼話來對答你,你才最合適,這叫「應機」,很快的就知道了。所以大夫也是望聞問切,要看看你、問問你,給你切切脈,然後知道你是什麼病,給你藥。這個「對答」也是跟大夫一樣,你來問個問題,我要回答你,他很快就知道你需要吃什麼藥,就是這個樣子,這個叫做「辯」。「言含文采曰才。」什麼叫辯才?這個言論裡頭含著有文采,很雅、很文,這個叫做「才」。這是嘉祥的說法。

《會疏》,日本人的說法,是「言音開惑為辯」。什麼叫「辯」?我說的話能夠開掉他的迷惑,讓他從迷惑之中解開,叫做「辯」。「隨機巧妙為才。」我能隨著他的機,他是什麼機我能跟他相隨,我對於有的人喜歡禪宗,我給他比較偏於禪;有的人喜歡淨土,我給他偏於淨;有的人特別注重戒律,我給他偏於戒。有的他所缺,他雖然不能說偏,但他最需要知道什麼,我也把他最需要的,他不足的也告訴他,這是兩頭,這個就是應他的機。他因為很巧妙,說了之後他能夠信服。有的人你愈勸他愈動火,還要吵一架,這個就不是「應機」了,就常常抬槓了,最後就變成了鬥諍了。這個它所謂是應機,這個叫做「才」。「無不皆出於聖智。」都是從聖智所流出來的,這樣才能稱為「佛辯才」。《會疏》的解釋超出前兩種。

底下《淨影疏》有補充,他說得了如來的四種無礙的智慧,由於這種無礙的智慧,所以興出了四種無礙的「辯」,稱為「四無礙辯」。這裡我們介紹一下「四無礙辯」,說這個「辯才」四種無礙:

一個是「義無礙」。一切諸法的道理他都通達,他所說的沒有不足,沒有矛盾牴觸之處,通達無礙,「義無礙」。

第二是「法無礙」,「謂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很正確,都能夠表達,善於分別。

第三是「辭無礙」,這些「諸法名字義理,能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這只有菩薩辦得到,都能給他說,不需要翻譯了。就是說過去很多古德到了中國之後,就把經典翻成我們的文字,那都不是常人哪,常人的智慧是做不到的。這個就是更厲害了,一切眾生諸方異語,各種各種語言都能行。

第四是「樂說無礙」,「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他喜歡聽什麼,你知道了,你給他說正是他喜歡聽的。因為這都是他所喜歡的,咱們這指的都是佛法嘛,他喜歡這個就是他多生跟這個有緣,多生和這個有緣,今生再繼續努力,那不是好嗎?所以這個很正確啊。但是大家不能做到,他能做到,他圓融無滯啊,他這種「四無礙辯」。

以上就是說,到法會中諸大士能夠契合於聖智,得了這四種無礙的辯才,能夠善應種種根機,「廣宣妙辯」,所以叫「得佛辯才」。這就把以上種種的解釋綜合起來,我們理解「得佛辯才」的這個內容。

《甄解》,這是日本人的書,它還有進一步的說法,說「若依根本教」,他是把「淨土宗」做為根本教,以「十八大願」又做為根本教中的根本,他說依了根本教,只說了一個字,也叫做佛辯才。為什麼?你傳了如來的如實的言,是這個原因,哪怕只說了一個字,但是這是如來的真實之語,你也是得佛的辯才。「不但此菩薩爾。」不但是到了法會上,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德遵普賢的諸大菩薩,來聽講的這些菩薩是這樣,就是今天咱們凡夫,能說一個字合乎根本教的,也同於諸佛辯才。這個說很好。我希望大家,諸位都是要當法師的,都是要廣為諸方說法的,能在這根本教中能說一個字,也同於諸佛辯才,這就是這個話很深哪。

再往下,「住普賢行。」當然了,這些菩薩都是德遵普賢,咸皆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住普賢之行」。普賢之行最重要的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就是《普賢行願品》,一部《華嚴》經中之王、經中之海,最後這個才到中國。

《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品,但是過去晉翻譯沒有,唐那個時候國家的譯場,清涼大師等等都參加翻譯的《八十華嚴》,這部分也不全,又把《四十華嚴》最後這一品補進去,擱在《八十華嚴》之後,所以《華嚴》有八十一卷,這個很不容易到中國來。《普賢行願品》,這裡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一部《華嚴》的總結。

淨空法師送給大家很多書。他什麼都講的,講了好多好多種,後來就是讀《普賢行願品》,就看到了這個忽然有所悟,現在他專攻淨土、專修專弘。他以前不是這樣,他就是由於普賢大士這個《行願品》裡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講那麼多,但最重要的是《普賢行願品》。普賢之願、普賢之行是什麼?就是以十大這樣殊勝大願導歸極樂。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這個也不是凡夫所好辦的,這都是大菩薩境界。《密跡經》說,「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垓。」「垓」就是「那由他」,「那由他」可以翻千萬、百萬、十萬萬,這就是不同了,千萬、萬萬、十萬萬,可是菩薩給說法的時候,讓大家都能聽到他們所能理解的語言,這就是「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那麼這就更是善能分別了,不但能分別它,而我還說啊,當然就包括了那個分別他的了。

《稱讚大乘功德經》說,「傍生」,是畜生,鬼,「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所以佛菩薩度生,畜生它能夠聽到它所能懂的語言在對它說法,這是如來之力,鬼也是如此,隨它的類的語音。眾生是無邊,眾生語言也無邊,但是法身大士都能夠解了,這是第一步,就是「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而且還能隨其本類的語言,廣為說法,所以這些功德啊。

所以就是說我們是,你愈成就你這個功德就愈好做了。我們常常說,火車頭你沒有上軌道就不好辦,走一步都很難;這火車上了軌道,那就是其行如風。所以說到了這些情形之下,你要到了三果的阿羅漢,三果阿羅漢他在耕地的時候,那些蚯蚓自然離開他的犁頭三尺遠,所以就沒有殺生的罪。所以愈修就愈好修。到了你可以分身無量世界,你說法可以遍及各類眾生,一切眾生都可以隨類得解,你這個功德有多大。所以就是說,難還就難在我們這種情形之下,我們現在就急於…。底下就是說,我們也可以放心,你只要是聞了根本教,你說根本教說了一個字也是得佛辯才。

底下我們講「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我們先講「真實之際」。《智度論》裡頭說,「如」,真如的如、「法性」、「實際」,這三個名詞,都是諸法實相的異名,不同的名稱。所以「如」也就是「諸法實相」、「法性」、「實際」。「實際」就是「真如」,「諸法實相」也就是「真如實相」。這個「際」字,《甄解》有個解釋,「實相」妙的地方「盡理至極」,把這個理體,窮盡了理體,到了至極無以復加了,叫做「際」。這個「本體」,所謂窮其源,徹其本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界叫做「際」。所以就是這麼來看,所謂「真實之際」,「真實」也就是「實相」。「真實之際」就是實相的妙理究竟到了極處,登峰造極了,這就稱為「真實之際」。這個真實之際就是佛的知見,佛的所知、佛的所見,所以《法華》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佛要出興於世就是為了這樣一個因緣,為「一大事因緣故」,什麼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要把佛的知見開顯出來、示現出來、顯示出來,眾生聞了之後就可以悟佛的知見,入佛的知見,所以就是這樣一件大事。所以「真實之際」是什麼?就是佛的知見,佛之出興於世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會疏》解釋這句經,他說是「開顯真實為顯示」。說「開化顯示」,「顯示」怎麼講?你把真實的顯出來就叫做「顯示」,就是指著把十界都歸到一乘。十法界,眾生是六界,加上聲聞、緣覺、菩薩是九界,加上佛,成為十界。所謂「四聖六凡」,上頭四個界是聖,下頭六個是凡,四聖六凡就稱為十界。「會十界歸一乘。」把十界都歸在一佛乘,「克成菩提。」決定成菩提。這個就是所顯示的。

「真實之際」是什麼呢?就「以一佛乘為法涯際故」。就是這個「法」它的「邊際」是什麼,這全體所達到的就是一佛乘,都是要成佛,一切都是本來成佛,要恢復自己的本來。這是《會疏》解釋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以這個使大家都歸到一佛乘,克成菩提這也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甄解》它怎麼講?他說「若依小乘,偏真為實際。」小乘教破了「我」,「無我」,人我的「我」沒有了,所以也出了咱們這個生死,他也證到「空」。但是他這個「空」是偏於真,真空,他就沒有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廣度一切有情,無有厭倦,窮未來際,這樣廣大的心他沒有。他偏於「空」,他以這個「偏真」當作實際。

「漸教」來說,雖然是大乘,是漸,一步一步修的。所謂一步一步進入的,有次第的、有階梯的,「以離二邊為真實際」。離開「空、有」兩邊,「眾生」跟「佛」兩邊,「迷、悟」兩邊,離開一切兩邊,這個是「真實之際」,一步一步深入。

「若依聖道實教」,咱們這個聖道的真實之教,「諸法實相為真實際」。所以這個經中佛有「四依」,要依什麼教?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什麼是「了義教」?說「諸法實相」的是了義教,不說「諸法實相」的是不了義教。現在有很多人搞佛學,他是依那個不了義教來批判了義教,這個事這麼幹的人還不少。你看看這個跟佛的所謂「四依」,你怎麼把它結合起來?所以「諸法實相」是「真實際」。

「若依淨土」呢,以光闡道教是為行權方便,我宣傳教這方面,「誓願一佛乘為真實際」。所以如來這阿彌陀佛我們稱為「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極樂就是如此,他一乘的願海,一切眾生都入他的一乘的願海之中。「二乘種不生」,你只是自己想自覺、想自利的人,你不能生到極樂世界。所以去的都是發大乘心的人。你沒有發大乘心,你最後臨終要發大乘心,你才能往生。還要利他,而所有裡頭的教化全是大乘的教化。

當然由於你生前所習的,有哪個多生修習的,容易先成就的,你先成就了小乘的這些法,那個時候你見思惑都斷了,你就是先證到阿羅漢。所以極樂世界的阿羅漢他只是個過程,就是他所達到斷惑的情況相當於阿羅漢,而不是說他只是自了,完全是個阿羅漢,那不行,它這「二乘種不生」。所以「一佛乘」是「真實際」,這是一個佛的大願之海。所以彌陀的願海是「一實真如海故」,所以這句話說,是一實法界真如之海,這個願海啊。

「聖道守理」,適合這個理體,完全是守住了這個理體,沒有背離這個理體,不是唯理。所以先師就常有這個話,說現在這些學術都太唯了,所謂唯心、唯物,太唯了。唯物也不對,要辯證才行啊。所以「聖道守理而非唯理」,不是唯理。「淨土以事」,以這些事相,大家往生這樣來度眾生,也不僅僅都是事。「於眾生所入」,眾生入門來說,就有從「事」、從「理」這樣進來,從「空」、從「有」這麼進來的,有了不同。可是從諸佛的讚歎來說,因為十方諸佛在《無量壽經》、在《阿彌陀經》都是十方諸佛都讚歎。這是鳩摩羅什翻譯的時候簡化成為六方佛讚,你們要看《唐譯》,玄奘大師翻譯的是十方。這些書現在都來了,淨空法師送的書都有,你們可以翻,《淨土五經讀本》裡頭《阿彌陀經》有三種,大家看看玄奘翻譯的「十方佛讚」。所以「十方佛讚」,《無量壽經》也是「十方佛讚」。「十方佛」都有名字,《阿彌陀經》裡頭。鳩摩羅什大師「秦人尚簡」,有六方就夠了,六方可以包括十方,四方也都有了,那個犄角不用說了,上、下也都有了,六合嘛,六方包括十方,其實是十方。

十方佛都讚歎淨宗,就都讚歎這個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所以我們要知道,雖然有種種之不同,而諸佛見之,讚歎這個「真如一乘之海」。所以我們以這個「一實真如海」,淨土宗來看這個是「真實之際」,這些說法並存。當然這裡頭有小、有漸,小乘和漸教的人他對於他這個適合,他也就可以從這信入。整個聖教就是以「諸法實相」。咱們淨土宗也是以「諸法實相」,但是「諸法實相」之中,從淨土宗彌陀大願表現出這些「事理不二」,「事」跟「理」,「事」中就是「理」,「理」中就是「事」,「事」都是從「理」這產生的,波都是從水出生的,所以波就是水,水也就生波,水跟波也不二,事跟理也就不二。所以事理無礙,而且到這種圓教,事事無礙,這殊勝的法門。

《會疏》這個地方說明,「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要開化顯示彌陀的一乘願海。一切眾生哪怕是一念的「淨信」,皆可以生在這個一乘願海之中而得度脫。所以這個方便,大家要知道,這是大悲大智的結晶。

所以密教就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以這個方便做為究竟聖道的究極之處。因為你大悲大智落實在哪?你空有大悲大智你起什麼作用啊?你不就是要落實在怎麼去救度眾生嗎?怎麼去救度那些愚夫愚婦?你說我喜歡什麼我就專搞什麼,我不喜歡這個我就不搞。別人那些愚夫愚婦他不能喜歡你所喜歡的,你喜歡你只管喜歡,但是你要能夠知道愚夫愚婦所能接受、愚夫愚婦所能得度的。所以一乘願海這是大智大悲最殊勝的結晶。

上面我們談了淨土宗,底下我們談點禪,就是先師他跟別的淨土宗略有不同的。我們從來不壓禪,而是讚歎禪,但提倡不提倡,你現在還去參話頭?但是時常是讚歎禪。如果大家能夠融會,「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這種根器不多。那無禪不要緊,「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跎,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你參禪開悟的人,陰境現前你還不能不受「後有」,來生你還不知道是什麼。當然還可以有智慧,但這麼轉下去,你如果不能進修,就一生不如一生,慢慢這一點慧的光輝也就顯現不出來了。

所以底下講,若圓會宗下,談教、談宗,布袋和尚的話,「只這心心心是佛」,他的四句我這沒引全,「只這心心心是佛」,三個「心」字;「十方世界最靈物」,最靈的東西;「妙用縱橫可憐生」,神通妙用,你妙用縱橫可了不得了,那個可憐得很哪;「一切無如心真實」,一切都沒有心是真實的。這是宗下的說法,我只引了兩句,「只這心心心是佛……一切無如心真實」。所以「真實之際」就是說的自心,「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開化自心,「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但是念佛法門不是跟這個是兩個事,《觀經》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能念的就是佛,所念的還是佛,能念佛的就是本心,就是「真實之際」,就是佛,所以說「一聲佛號一聲心」。《大集經》上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所以我們把這個「禪」和「淨」把它會歸到一處。

密宗還說,「聲字皆實相」,這個又進一義,我們常常說「實相無相」,但是忘了「實相也無不相」。所以密宗它這個很要緊的,「聲」和「字」都是「實相」,念咒是「聲」,觀想字種是「字」,觀一個字種、念一句咒,聲字是什麼?就是實相。這是密宗最根本的。所以密宗,大家就是說,你不明白這些,就以為這是個什麼秘訣,是個什麼東西,就要去………。由於你這個見解太低,你理解沒有理解到,你見解理解不到,你持誦這裡就變成一個有為法,求什麼得什麼,種種種種的。所以雖然修法,這麼去修去念,也不容易相應。在「真實」這兩個字裡頭,在咱們這部經裡有三處見,這個地方是一上來就提出「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一部就是如此,我們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底下第八品,「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個是「真實慧」。

第三品裡頭,如來「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要給眾生「真實之利」,所以這一部經的三個真實可以概括了。首先我們這是「真實之際」,是真實;第二個,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住於「真實之慧」所莊嚴成就的;第三個,所給眾生的是「真實之利」。我們要抓住這「三個真實」,在以後我們再研究這個經,我們就抓住這個綱領。

今天我們就到這兒。

上次一口氣談了不少。上次講到「真實之際」,這是一個根本,正是由於這部經它是從「真實之際」所開化顯示,因為一切聖眾他們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的含義就是真如實相到了究竟徹底境界。由於「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因此這一部經,阿彌陀佛後來就住「真實之慧」,「真實之慧」是從「真實之際」所產生的。由於「住於真實之慧」來莊嚴淨土,而有了淨土法門,就「惠以眾生真實之利」。

這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就這一部經的所謂畫龍點睛的地方,也是最精要中的精要,一切都是圍繞這。底下,我們還要碰到「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連繫這個「真實之際」。

底下我們看到是「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是必須要參考一些好的註解,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發,不然往往就很容易忽略,那比世間的都超過,我們就過去了,這個就顯得很籠統。

《淨影疏》的看法,他說「世間」是什麼?就是「分段的世間」和「變易的世間」。有「分段生死」,咱們現在就「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活了死了、活了死了,一段一段的,這一輩子是一段,下一輩子又一段,這個生死。這個生死阿羅漢可以了,這是分段生死。

再有「變易生死」,菩薩到了三賢,到了聖賢之位,一共四十二個位次。這麼說的比較多,還有稍微有不同的,不管,總之有一些位次。從一個低的位次到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變化,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所以好多人在這些地方很含糊,他不知道是個不可測,他只以為是程度的差別。咱們都考試,這個同學考六十分,那個同學考九十分,那麼他比我多三十分。這個差別那就是咱們世間的差別,因為他得九十分,你一看他的卷子,你全懂啊,他比你多答的正確一些,你能瞭解啊。這在這個位次差一個位次,你無法瞭解啊,初地菩薩就不知二地菩薩在什麼地方舉足下足。

有一個虎禪師說,說神秀對於六祖他只能夠迷信,他不能瞭解六祖。你看,這兩個人當時都是泰斗,但是他不能瞭解六祖,他對於六祖只是迷信而已,或者是仰信,就是因為先師的衣鉢在他那,他一定比我強,到底強在哪,神秀是無法瞭解的。所以禪宗厲害處就在這,不是個程度上的差別,大家都以為是程度上,你就是摸不著門啊。為什麼講這個幹什麼?說明這個「變易生死」,你從一個低的位次變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生死,不然變易生死沒法講啊,也就是太籠統。這大家就清醒了。

所謂「變易生死」者,是到聖賢位中,在這個位次之中從捨一個低的位次到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生死,這個生死叫「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都可以稱為「世間」。所謂「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就是指著「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中種種的法,一切的法,這個都超過。不但超過我們世間的這一切,凡夫六道中的一切,連變易生死中的阿羅漢、緣覺、菩薩,一直到等覺,這中間一切法都超過。這麼一講,這兩句話的含義就出來了。所以很多人講解這個經,都是把很深的意思說淺了,這個就名為是弘揚,實際有些是謗法。所以免於謗法是很難哪,一按著自己的意思去猜測,就很難逃謗法的罪。

《淨影》是中國人的,是隋朝的,這是慧遠大師。《合讚》是日本人的,他的解釋強一點,他說是「超過分段、變易二死」,這兩種死都超過了,不但超過我們凡夫六道中輪迴的這種「分段生死」,而且超過賢聖位的那些「變易生死」,他就「安住出世二空之智」。「二空」是「人空」和「法空」。阿羅漢只達到「人空」的境界,他還有法,他還有要修「四諦法」,修「四諦法」可以證涅槃,這些法執還在,有所修、有所證、有所斷。要把這個法也空了,這二空,就安住於人也空、法也空,「二空」的智慧。這個是什麼?就是成就「智德」和「斷德」。一切煩惱都斷了、生死都出了是「斷德」。怎麼才能夠斷?因為有智慧故才能斷,「智德」也圓滿,「此即成就智斷二德也」。所以這一句話就引出了「智斷二德」都已成就了。

《會疏》這也是日本人的。古時候的日本人還是很不錯的,現在他們學西方,搞得有一些走樣,有的搞學術了。關於淨土宗古代的註疏就有百十來家。

《會疏》說:「三界虛妄,皆不常住,總名世間。」他就說欲界、色界、無色界總名「世間」。他說,「衆生國土,臧否萬差」,衆生國土有種種,有好有壞,有種種差別,叫做「諸所有法」。這都超過,當然就超過這一切一切差別。那麼這一句話的含義,也就達到平等一味了。菩薩以大智慧能够達到性空無相,所以叫做「超過」。就是剛才我說的,他這離開差別了,由於什麼?他由於大智慧的緣故,達到性空無相,認識了本來,知道性空,離一切相,這叫做「超過」。所以這三個人基本上是一樣,但是用的文辭不大一樣。

《甄解》就跟以前稍微有點不同,說「世間諸所有法者,有為可破壞,名世間。」為什麼說「世間諸所有法」?因為世間這一切法,換句話說,我們給它下個定義,因為是「有為」,是可以破壞的,叫做「世間」。他就不給你說什麼,很籠統地說了,而是指的原則了。凡是有為可破壞的,就叫做「世間」。因為像依正,有依報有正報、有善有惡、有因有果等等,一切有為諸法就叫做「所有法」。

菩薩就能夠知道一切三界都是虛妄。《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都是虛幻。可是他知道都是虛幻,而行於世間並不捨世間,知道世間空幻而不捨世間,知道眾生本空而仍然救度眾生,這叫做「超過」。

所以就是說,我們要能選擇一些好的註解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所可惜的就是我們不大容易知道怎麼選,要看到一個壞的註解那就還不如不看。這有四個,引了四處,都是對的,但是最後《甄解》所說更契合咱們這個經,說「知道虛妄而行世間不捨」。

《維摩詰經》的話:「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雖然知道一切佛國和眾生都是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可是我還常常來攝這個淨土,教化眾生,就跟這個意思完全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往往能夠通達就好了,一部經裡頭你真通了,什麼經都通,就是這,實際是一件事情。我們這麼去體會,你就看不出淨土宗和《金剛經》,有人說念阿彌陀佛和《金剛經》是兩回事嘛,這兩個好像是矛盾的。那你有矛盾所見就是矛盾,你要照這樣一個觀點,那這個經有什麼矛盾哪?是不是。就是知道一切國土、眾生都空,阿彌陀佛還攝受極樂世界,還攝受一切眾生,這叫做超過一切。這就還有什麼差別呢?一味了。所以我之所以要來,目的就是希望我們大家能圓融一些,能夠通達,能夠達到一味。

現在末法就是「鬥諍牢固」,大家現在要知道這些末法的現象,你說我不好,我說你不好,這個法門說那個法門不好,那個倒過來也是如此,這就是佛說的「鬥諍牢固」,末法現象,衰像!我們如果能夠圓融,不但讚歎自己所修所持的法門,對於別的我們也同樣的讚歎,這還鬥諍嗎?大家就安定團結了,是不是。

講了這兩句,我們就知道,從這兩句一看也就明白了,但是這些見解就把我們引深一步,就提高一大步。我們剛剛自己這麼一看,自己得的一個…,就這麼講,然後再把註解看一看,得到很大的提高。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這一切都是說來參加法會的這些菩薩的德,是這麼些人都來聽法,而且是無量無邊。這個是什麼我們要知道,就是啟發我們對於這個法的重視,來聽經的人他「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諦」就是安,就是安住。所以《淨影疏》說,「謂常安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他們這些在家、出家的這些菩薩,常常安住在什麼地方,安住在「真實無為」,「真實法」、「無為法」這些度世的道。「心常諦住度世之道」,度這一切世間。「諦住」是安住。

《甄解》的說法:「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它又把「諦住」更進一步的解釋一下。《淨影疏》只說是安住,怎麼叫安住?《甄解》的話很好,出了有為,跳出了有為。所以我有一次見到通願法師,我說好好的「無為法」,到了大家手裡頭就變成「有為法」了。我們不要以為我這是…,有的人就覺得我這也是成天在作佛事,以為就是佛事了。不知道你這是有為的佛事。「出有為」,跳出了有為;「證無為」,就是實踐做到了無為,不是嘴裡說無為。嘴裡說無為,筆下寫無為,都不管事,叫做「說食數寶」。

我說今天吃了什麼好東西了,今天是銀耳,什麼什麼就嘴裡說,說得再好,你還是餓呀;數寶,這裡是多少鑽石、多少金條,你數都數出來了,是人家的東西,你一無所有。你這數一數,這個就不行嘛。要出了有為,而且是實際中證到,不是說食數寶,你是真是吃,真是得到了。「證無為」,那底下我剛才這句話就有毛病, 真實的得到。這個「得」字要一執著就壞了,要不著「無為」。所以我們的語言總是有毛病的,這叫做「安住」。「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什麼東西一「著」,就把無為法變成有為法了。

這無為法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有為法就是可限量的。我們從數學可以知道,任何一個數跟無限大相比等於零,什麼被什麼除就是個相比,任何數讓無限大一除等於零,這個事大家應當知道的。你其餘的一切「有為」功德跟這個「無為」功德一比,你那個「有為」功德就忽略不計,不算個數了。所以為什麼龍女八歲成佛?她是無為,她是無限大的功德。就所謂畜生女,龍是畜生,畜生的女,只有八歲,成佛嘛。所以這一切,涅槃會上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正達到無為,其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念佛,真正要老實念,這就暗合道妙。你不管有為無為,你只要去念,暗合道妙,就暗合了,你這個什麼都忘了,就剩這一句了,這就是既「無為」還不著「無為」呢。所以愈是高的法愈是簡單。

道教有這話,「下士聞道,大笑之。」下士聽見「道」,哈哈哈,可笑可笑。他就是,有人聽見我這話就可笑,你說念佛這麼高,可笑可笑,他不知道這個道理就在這。為什麼「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可以往生?就是阿鞞跋致?都是不可思議,大家要知道。那麼這個就把「諦住」這麼講得很好。

這個菩薩心常住於「無住處涅槃」。這都避免了語病,「常住涅槃」,你這個涅槃就成了個住處,他說「無住處涅槃」,你住一個「無住之處」,這個語病就少一些。但是凡是有言語總會有些語病的,所以我們要善於體會它的意思。這個叫做「常住」,就是「心常諦住」,一個是「安住」,一個是「常住」,他就都解釋了。《會疏》的解釋沒有新的意思,我們就不講了。

底下「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萬物、萬法,總之都是說的一切,一切諸有吧。「自在者,通達無礙。」我通達而沒有障礙。《法華經序品》裡頭說:「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有無法」,你就把它成了一個結、一個扣,拴住了,牢固了,就把你束縛住了,那麼就不自在了,你是被束縛的,這些有結都消除盡了就自在了。

再有「自在」的含義,「施為無壅,神通自在。」「壅」就是不通,這些施為沒有什麼,都是通暢,「神通自在」。所以神通當然不是壞事,而且是成就的人自然會得到神通。但是我們如果不求覺悟,首先要去求神通,那你這個方向就錯誤了,這個方向的錯誤你就必定是走到一個錯誤的路上去,你愈走得精進,你愈走得長,將來你要退回來的就愈費事。所以神通,佛菩薩都有無量的神通,所以神通是好事,但是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中末末了的邊上的事情,所以比神通有許許多多更重要的事,那才是我們值得留心的地方。因為這裡頭提到神通,所以把這個提一提。

所以黃檗大祖師那個氣魄,他還沒有悟道,他就跟一個人結伴去遊方,走到一個地方,山水來了,底下就成了河過不去了。那個人就把草帽一丟,他就往那一蹦,這樣就漂過去了,他就招黃檗:「你來,你來。」黃檗說:「早知你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我後悔,不該跟你這個稍子作對。」就是我沒想到跟你這麼個「稍子」,「稍子」現在我也不好翻譯,它是土話,我沒想到跟你這麼個飯桶一塊搭伙、搭伴。「早知你是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現在人還不衝他磕頭?以為你這了不得,你這漂水而過。所以這種胸襟、魄力,黃檗底下是臨濟,三次問法三次打,把臨濟打開悟了,現在臨濟兒孫遍天下,全中國的禪宗都是臨濟的兒孫。臨濟的師父就是黃檗,他沒有悟道的時候就是這種胸襟、氣魄。

「神通自在」,底下咱們就,我這再加一些文字,就是這個作者的意思,根據這些,對上頭做些講解。「夫心有拘累,隨物而轉。」心有所累、有所牽掛,你就隨著境界而轉。碰見好,你就高興;不好,你就不高興。見色聞聲,聲,聲音,你的心就隨著你所見的東西就轉了,就隨物而轉,隨物而轉所以就被煩惱把你捆住了,因為你隨它轉嘛。因此別人讚嘆你,「你真是大德,修持好啊,我們都向你學習。」聽起來很高興。有人要罵你一句呢,你就不高興。你就隨它轉,你自己沒有做主的分,它叫你高興,你就高興,它叫你不高興,你就不高興,你為煩惱所縛。

凡夫就執著於「諸有」,愛這些東西,世間諸所有物,功名富貴、妻兒子女,這是「著有」。「二乘滯空。」阿羅漢他們就停滯在空裡頭。「皆墮情執之中。」所以我們這個大乘法,是以成就阿羅漢看為墮落的。《楞嚴經》上說,為什麼很多修行的人沒有成就,以至於墮落成為阿羅漢、以至於成為魔的魔子魔孫,都成為墮落。五十種陰魔最後一種魔就是成就阿羅漢。大乘法,你明明是佛,你怎麼執著於自了,不承認「自」,不明白自己的佛性?這是墮落。所以「凡夫執有,二乘滯空」,就墮到情執之中,都叫做「心隨物轉」。因為「空即是色」,你滯空,空就成了色,色就是物,你以為空就是沒有物了?空就有個空相了,那就是物。

這個道理連他們都懂得。我就聽見艾思奇講「思想就是物」。有很多黨員對艾思奇的話沒有接受,艾思奇是馬列主義中辯證法最好的權威,我親自聽他說的,「思想是物質」。因為它是存在的,它有它自己的規律,不能用你的主觀意志去改變它。他講得很好,你的思想我怎麼能改變你?在你腦子裡存在的,我又不能改變。既是存在,又不能被人家主觀東西所改變,這就是物質,所以「思想就是物質」。再進深一步到佛法中,那阿羅漢「滯空」,空即是色,還是隨物轉。所以在萬物就不得自在,在一切法前他就是非常被動。

「大士深達法性。」不但達法性,而且深達法性,所以他「當相離相」,不是撥相離相。所以很多人說,要把這個相除掉才是離相,當著相就離相。所以宗門就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你對於萬物只要無心就完了,哪怕萬物來圍繞你。所以老是想躲避,找個什麼地方才能修,這都是為物所轉哪。就是想找一個清淨的物,而避免這些煩囂的物,你無心就完了嘛。當相離相就不隨物轉了嘛。當相,見一切而離一切相,你見著一個美女的照片,你無美女之相,那就跟一個花的照片又有什麼分別呢?跟一個樹的照片有什麼分別呢?你就不為它所轉。再一步呢,「物隨心轉」,東西可以隨你心來轉,就隨意自在了。

《淨影疏》說:由於成了勝通,得到了殊勝的神通,所以對於一切東西可以變化隨意,這樣就可以對於眾生能得到利益,所以稱為「利物」,這個叫做「自在」。所以「一切萬物隨意自在」,後頭又加了一步,不但是不為物所轉,而且神通變化,可以出現一切物來利樂眾生。所以後頭法藏比丘出家以後,後來成阿彌陀佛。在成佛之前,他手中常出無量珍寶可以給眾生,他這就是神通自在,不但不為物轉,而且能轉物了。這一種「轉物」,《淨影疏》這個解釋也是對的,由於神通而轉物。實際上我們也不是只有在得了神通之後才轉物,我們如果真能當相離相也就是轉物啊。

所以宗下就說,「青青竹葉皆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你看看咱們後院有些竹子,那都是法身,竹葉都是法身;那個黃花,菊花是黃花,開得很好,一朵一朵,那都是般若啊。這不就轉物了嗎?你要看見又是世間的竹子,這就是世間的黃菊花,這都是世間的色,我都得遠離,這個你就隨它所轉了。或者你很喜歡,你貪戀愛護備至,花要是謝了你就哭,這也是被物所轉。你要轉物呢?這就是法身、就是般若,這一切都是如此。這也是不待神通,不必等待神通,眾生也有份。所以「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就是如此,不是要撥掉這些相,這一切我都能夠隨意自在。

《首楞嚴經》應該稱「首楞嚴」,現在簡稱為「楞嚴」,其實它這一個名詞是三個字連在一塊兒,「首楞嚴」。「首楞嚴」的含義,咱們這是翻譯的音,因為這個意思不好翻,所以用它的原音,這個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萬物都是究竟堅固,那就竹葉就是法身,黃花就是般若,你這不就轉物了嗎?你這不就可以隨意自在了嗎?一切事究竟堅固。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這些大菩薩是這麼慈悲。「庶類」就是指眾生,為一切眾生作什麼?作不請之友。《會疏》就說,「眾生背覺」,他糊塗,他離開了覺,背覺合塵去了。所以就「沉迷漂流」,沉迷在煩惱之中,漂流於生死之海。「生盲無目。」天生的瞎眼,從生下來就是瞎子,沒有眼睛,他就沒有想出離之心。所以菩薩就憐憫他,因為你不能夠要求他能夠辨得出好壞,他生下來就沒有眼睛,所以憐憫他,沒有說我疲厭哪。「無疲厭念。」普賢菩薩十大行願,他是沒有疲厭,憐愍他。

「常為不請之友。」不等眾生請求你,他自己來幫忙。因為眾生他從生下來就沒有眼睛,他怎麼知道會請求呢?所以《阿彌陀經》佛不問自說,也正是不請之友。你看《法華》三請而後才說,《阿彌陀經》沒有人請佛自說,這也就是「不請之友」最典型的了。「憐愍故」,大家不會問到這,怎麼想會問得到淨土法門呢?所以就直截了當,《阿彌陀經》佛直接就告訴舍利弗,我就告訴你了。不請之友,「隨逐愛護」。所以《涅槃偈》就說,「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世間的救度者都是你得要求他,然後你才能得到你所要求的東西。但是如來就不是這樣,如來不等你要求,不等你請求就來,讓你得到歸宿,讓你得到依靠,這就是真友。

《維摩詰經》說,「眾人不請,友而安之。」不等別人來要求,你就去跟他做朋友,而且還使他相安,這作為不請之友。這些菩薩都是如此,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所以咱們通常是有緣慈,我們有這個因緣你來要求我,因此我們做一些救度、做一些幫忙。但是大菩薩們就不是如此了,是不請之友。在五十三參裡頭,善財童子見了觀音之後,正性無異行菩薩就自己來了,不等善財童子去,這是不請之友,我自己到你這個求法的人這兒來。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個有兩種解說方法的內容,一個是《淨影疏》,「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你能夠很明白的、很清楚的去修習,能夠得到殊勝的開解如來藏性。大家念《大乘起信論》,不是人人都有如來藏嗎?了達這個如來藏,這就是「如來甚深法藏」的解釋。上頭八個字就解釋六個字了,「如來甚深法藏」就是「如來藏性」。這個給你指出之後,你暗障就可以消除了,暗障消除就可以「明現己心」。所以我們沒有什麼法叫你得到什麼,只是叫你去掉什麼,因為你本來具足,你只是多了點兒東西呀,你多了一點這個髒東西,其實這個髒也是虛妄的,給你一破之後,除了,你這本來就現出來了。你看這陰天,前兩天陰天,沒有太陽,現在太陽不是出來了嗎?所以雲一去太陽就現哪。「故曰受持。」你看,這也是把它講得引申一步了,「受持如來法藏」,就是佛講的東西他都能接受,這個地方它就不是這麼簡單,你「明現己心,故曰受持。」要明自己本心,達到本性,才叫做「沙門」,所以「沙門」的定義也是很高的。所以這個就是以「明心」做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個解釋。

《甄解》的解釋說,「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現在如來的一切法藏,他都能夠聞、能夠持。那這就很廣啊。「多聞歸一聞。」「一」和「多」是相即的,《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多聞可以歸於一聞。一聞就是什麼?就是聞名號。

所以「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兩解,一個說就是指的「明心」,一個說這就是聞著彌陀的名號。那麼「聞佛名號」就是「受持甚深法藏」,就是「明心」,也就是。所以這個事,《大集經》就是這麼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這些個如來的話,理解不了,先仰信,相信是如此,你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夏老師的詩說,「一聲佛號一聲心」,一聲佛號是你什麽﹖就是你的自心在這一聲中顯現。這個道理用言語來說很難了,為什麼說這一句佛號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夠究竟其義,它的含義能究竟。所以我們不能究竟是理所當然,但是要仰信。

「護佛種性常使不絶。」「護」就是護持、維持。「佛種性」是什麼?解釋為就是「六度」。底下我們引證《會疏》的話,它把佛種性做了四個解釋,我這取了三個:

第一個,護持佛種性。什麼是佛種性?就是「眾生所具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也就是眾生心中本來有的「如來性」,也就是大家正在念的「如來藏」。這個是本來不變的,能生多少,能生超過恆沙那樣的功德。這一點我們也是要相信,相信我們心中所具的這個佛性,是從來沒有變過。你現在雖然是眾生,雖然還有比我們更不行的眾生,它也沒有變過,沒有減少過。不但沒有減少,它能出生超過恆河沙那麼樣多的功德,但是現在為無明所蔽。陰天的時候這個太陽…,太陽能生無量功德,太陽一照,咱們大地什麼東西都長出來了,沒有這個不得了啊,樹木、花、一切一切都不行了。能生恆沙的功德,「但為無明所蔽」,雲遮住了,「雖有同無」,有,但是不起作用了。菩薩就教化,就開發他們本來具有的如來藏。大家念《大乘起信論》講這個「如來藏」,就是開發這如來藏。這樣叫做什麼?叫做「紹隆佛種」,也就是這兒說的護佛種性,就開顯這一點。這個就是以本有的佛性,本有的如來藏是「佛種性」。

第二個,是「以菩提心作為佛種」。《會疏》根據《華手經》說,「譬如無牛,則無醍醐。」沒有牛就沒有牛奶,沒有牛奶怎能做出醍醐?若沒有菩薩發心就沒有佛種,菩薩都不發心,那還有佛嗎?所以有牛就有醍醐,有菩薩發心,佛種不斷。這是以發菩提心做為「佛種性」。

第三是「以稱名為佛種」。根據《寶雲經》說,好像種樹,你有個種子,這個種子沒有腐敗,種下去就能夠生芽,就能長出大樹。「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你聞著佛的名號,你就得了種子了。「具足因緣,便得受記。」這個種子種下去,有土壤、有水分、有陽光,種種好的因緣,它就能成大樹。現在咱們聞佛名者,也像具足這些好的因緣,你就可以得到授記。好的因緣是什麼?就是你聞了之後能夠持名、能夠發願,信願持名,將來一定受記成佛。

這就是《會疏》的三個解釋。現在把《會疏》裡頭我們把它提出來的話,它就是把菩提心跟稱佛名號念佛叫做「佛種性」。

本經以什麼為「宗」?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就跟本經這個宗是完全相合的。什麼叫佛種性?發菩提心是;什麼是佛種性?念佛名號是。我們這部經的宗旨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就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絶。」

「常使不絶」,底下又有三個解釋。《嘉祥疏》,這是三論宗的祖師,「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所以「常使不絶」,這法種不叫它斷,他這裡只把文字給我們解釋了。

《淨影疏》就說「護使離障」,我們要護持讓他離開那些障,罪障,「起善無間」,我要生起這些善念叫它沒有間斷,這叫「常使不絶」,就是在護持自心。

《甄解》的集義說,《大論》,就是《大智度論》,說「於無佛處,讚歎三寶音。」在沒有佛的地方也要讚歎三寶,那不大家就聞到三寶的聲音了嗎。三寶音呢,就是「受持宣說佛法藏。」我們先要「受持」,「受持」兩個字還是很深刻的,能夠接受、信受;「持」,要去實踐,然後才宣說。你不能受持,你宣說什麼?無可宣說,也就無可奉告。眾生就由於它本來無佛處,你這樣來宣揚的話,這個時候他們就能夠種植善根,能夠開發智慧,能夠成德,能夠修持,有修持,德行能夠成長;「契理」,這重要了,能夠契合本體、契合實際、契合本心。所以這樣才「三寶種子傳傳相繼」,所以這個以受持宣揚作爲「常使不絕」,要這樣才能「常使不絕」。

這個意思都一致,不過有詳有略,可以合參。

【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衆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底下就是「興大悲」起,一直到「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有十句話,都是表示這些大士的大慈大悲。

「興大悲.愍有情。」「愍」就是哀念。菩薩悲憫眾生,他是平等的悲。《會疏》說,拔苦叫做「悲」,這是至悲,是真實平等的悲,對於一切都是平等對待的。我們佛教講究「怨親平等」,不是說有分別的,這個人跟我好,我就是可以多什麼一點;那個人跟我不好,來有選擇的、區別對待的,是平等對待的。「怨親平等」,而且把「怨」字擱在前頭,這是大悲。所以《涅槃經》說,「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密教也是說「大悲為根本」。這兩句話是一樣的。所以這些大士都發了這樣的心,大悲之心,同體大悲,「興大悲」就「愍有情」,憐憫有情。

底下怎麼做?就「演慈辯.授法眼。」「慈辯」就是從慈心來為大家說法。「慈」就是「與樂」,使大家能得到安樂。「依慈起說,名演慈辯」,這是《淨影疏》。從慈心出發,救度眾生,讓他得樂而為之說,這個叫做「演慈辯」。「授法眼」呢,「法眼」是「五眼」之一。這個大家知道,我不念了。「法眼」就是菩薩為了度眾生能夠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稱為「法眼」。

這個「五眼」,有的人現在就是必定要想到是個具體的眼睛怎麼怎麼樣。「法眼」它是一種智慧,能夠抉擇一切法門,知道什麼法能夠度眾生,如何如何,這個稱為「法眼」。《會疏》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你對於佛道,你有一個正見,這就是你有了法眼。不像大家說天眼,看見這個、看見那個,通達這一類的這種事情,這是一種正見。

「智能照法」,這是《淨影疏》,「故名曰法眼。」你的智慧能夠照了一切法,這個叫做「法眼」。所以「法眼」就是能夠了達眾生種種的根器,知道他的根器,我們善於知道一切去救度他們的方法,應他們的機,給他們這樣來救度,這樣的智慧稱為「法眼」。所以我們教導眾生對於佛法生了正的知解,既然他有了這個智慧了,他就得到法眼,所以稱為「授法眼」。

尤其是在淨土法門,眾生他能夠知道抉擇,能夠知道淨土這個最好,眾生這個智慧是很不容易,要真正得到法眼你才能知道。那麼怎麼叫「授法眼」?是佛把這法眼給你,告訴你這個最殊勝,你就應當信、應當去念,你就跟著這個去做了,就等於你自己有了法眼一樣。這個法眼是佛所授與你的,這才是「授法眼」的意思。你自己一點一點生了智慧,而有了這個正見,那就是得到法眼。這個「授法眼」這有他力,給你的。所以我們說淨土法門,使眾人能夠依著這個,能夠信解,信願持名,選擇這樣的修持方法,就跟有了法眼是一樣,這個法眼就是佛所授的。所以「演慈辯,授法眼」,在我們淨土法門,這裡頭又是一個很深的含義。

「杜惡趣.開善門。」「杜惡趣」就是杜塞、止住畜生、鬼、地獄這三惡道。這惡趣苦不可言,「三途一報五千劫」啊。給佛修精舍的時候,阿羅漢看見螞蟻,阿羅漢就掉淚了,在前的時候某某佛出世的時候這些個就是螞蟻,現在又經過到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中間經過多少時候?你看釋迦牟尼佛到彌勒這中間,上次那個數我給大家念過,多少多少億年哪,這兩個佛之間這麼長的年、歲月,螞蟻始終是螞蟻呀。你看這也很自然,它的社會、它的接觸、它的因緣一切一切都在螞蟻裡頭。這一輩子我是這邊的兵,把那邊咬死了,下輩子就來報復,它就是冤冤相報。它有緣有怨都是這一界,它的所見所聞也都是螞蟻的社會生活,它出不出去。所以「三途一報五千劫」,而且極苦!大家要知道,這極苦啊,這三惡道。我們看見螞蟻吃那個槐樹蟲子,槐樹蟲子在那蹦,蹦下來這咬一口,那一下又蹦上去,眾生這一種惡趣之苦。

鬼趣的苦,鬼是老苦,鬼是餓,還有地獄,那就不可說了。「杜惡趣」就是杜塞著不使他墮落三惡趣。所以阿彌陀佛大願,生到極樂世界,「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後頭還要講,將來後頭願文裡比這還清楚,都證明了帶業往生。就你的業力本來要到三惡趣的,但是現在你由於念佛,故佛接引,接引你之後,你再也不入三惡趣了。就是因為你本來還是罪業未盡,帶業往生。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反對帶業往生,這都是…,不管他怎麼說吧,有意無意的是在破壞。

「開善門」,就是給你把這個走到善道的門給打開。我們這開善門就不可以看成是生三善道之門了,我們這個是菩提涅槃的門。《會疏》說,是大慈德呀!這開善門,這就是菩提涅槃的門啊。咱們這個經裡說,「必得超絶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這是「開善門」。 到了這個門,生到了這個佛國,而且非常容易進去。進去之後,你有多少的業力都不復再入三惡道,而且必定一生成佛。因為頭一個因素是「不退」,第二個因素是「壽命無量」,只有進步,沒有退步,而且壽命是沒有頭的,焉得不一生成佛!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對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所以叫「同體之悲」。對一切眾生看了就是我自己一樣。《涅槃經》有偈子,「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一切眾生受了種種的苦,實際就是如來他自己一個人在那受苦。

中國古代的聖人說「己饑己溺」,國內有一個人在挨餓,是我叫他挨餓;國內有一個人(那時候是洪水為災)、還有一個人在洪水裡頭,是我推著他到水裡去的。所以就是如來更廣大了,中國的聖人只看到人類,有一個人在水中,有一個人在挨餓,都是我的罪過。如來更是,一切眾生受苦都是佛的苦。所以就要拯濟,去救度,負荷就是要把他們背起來,讓他們度彼岸。這個「拯濟負荷」的意思是知道了,這是「視若自己」。

底下可以根據解釋這個「拯濟」「負荷重擔」,這引《大法炬陀羅尼經》說,「菩薩擔者」,菩薩的擔負是什麼?就是誓願要負荷、要救度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讓一切眾生都能夠出離這個世間。譬如有長者家裡頭很豐富,有很多珍寶,只有一個兒子,因為愛這個兒子,這一切珍寶都給他,而且他也沒有說我累了,我就不去管我的家財了。菩薩也是這樣,一切好的東西盡都給眾生。所以佛視眾生等同一子,等同一子是什麼?就是等於他獨生子,佛視一切眾生就跟他一個獨生子一樣,什麼東西都要給他,以至於讓他們進到無餘涅槃,這個叫做「負荷重擔」。就解釋了「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的意思,菩薩都是這樣的。

再底下「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這一句就把前頭我們所說的這些大士都是果上證了的人而示現菩薩,這一句話這就得到了根據。不然大家總說這是不是推崇太過?推崇太過照樣是不合適。所以對於佛法,我們把它說淺了、說少了,這叫做「減損謗」;說得過了頭,叫做「增益謗」。所以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這都是不許,不是叫你做宣傳,更不應當誹謗。所以這一句話就看出來,對於我們前頭那些說法不是過頭了。

這一切來的人「悉獲」,都得到諸佛的無量功德,都得到諸佛的智慧聖明,都是不可思議。來會的這一些大菩薩是無量無邊,這麼多人,他們都得到一切佛的功德,無量的功德,而這樣的智慧、這樣的聖明不可思議,是這樣的人。所以他們都圓滿無量的功德,福也足慧也足,所以才是具足,得到啊,所以這就齊於果位。果位就是佛是最後的果位呀,是「從果向因」,從這個果位而示現為因位的這些大菩薩。

「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就是說大士們都得如來的智慧莊嚴,這樣的解釋是《淨影疏》、《甄解》、《合讚》它們都是相同的。這個可以說是智慧聖明,他們都遵佛的智慧莊嚴。「聖」就是正。肇公解釋,智慧是體,「智慧聖明」,智慧是本體,聖明是用。凡事都是體、相、用,有體它就有相,有相、有用。智慧是本體,聖明是智慧所產生的妙用,「智慧聖明」這四個字裡頭有體有用。

怎麼來解釋「聖」?「無事不照謂之聖」,對於一切事沒有不能照了通達的叫做「聖」。「菩薩權實靈照」,菩薩的照有權照、有實照,真實的照、權巧的照,這都是靈明的,不是用一種世間可以打比方的稱為靈照。不可以用言思,用言語和思想,思想可以去琢磨叫做「擬」,用語言說話叫做「議」,不可以用言思來擬、來議,來形容「聖明」到底是什麼。你怎麼用言語、用思想去琢磨都不能達到它到底是什麼樣子,故曰不可思議。所以,對於「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按照肇公的解釋就解釋得很清楚了。

菩薩權智、實智所生的照用,以我們眾生所有的凡情,你絶對是不能夠理解,也絶對不能夠去想得到,所以叫做「不可思不可議」。再有「不可思議」有兩種。一種是這個理本體之空,所謂第一義空﹐本體不是偏空,是第一義空,理空。「非惑情所測」,不是眾生還帶著迷惑的這種情執,我們眾生都在情執之中,都是有情,所能夠猜測的。不要說理解,你猜測都猜測不到,所以這叫「不可思議」,這個「理空」猜測不到。

第二者是「神奇」,這一種太不可思議了,你很淺的識,你不可去思量。就好像剛才說的六祖,神秀都不可測,不要說普通凡夫了。神秀只能迷信,他得了衣鉢,他比我強,到底強在什麼地方神秀也不知道。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他往往不是一個程度上的差別。一般考試,你考八十,他考七十、六十這個差別,不是這個差別;也不是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那個差別。往往有些天才的孩子,大學的書他提早都看了,這個他就是不行。你初地菩薩對二地菩薩,跟哪兒舉足下足你都不知道在哪兒,這就把話說盡了。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這樣的這些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都來了。以上就總結德遵普賢這一些大菩薩、這些正士,為了來聽法,來讚揚淨土宗,要廣弘普賢的十大願王,為了普度十方三世,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有情,讓他們能夠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可以究竟涅槃。所以「同德同心,一時來會。」大家都有這個「同德」,所以就有「同心」,因為有這個「同心」,所以就不約而同的都來了。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衆.悉共大會。】

此外還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清信士」就是優婆塞,男居士,七千。所以這淨土法門是適合於在家人。一萬二的比丘,有七千個男居士,比丘尼是五百,女居士也是五百,跟比丘尼人數一樣,所以加在一塊整整兩萬人,比丘是一萬二千,所以是兩萬人的大法會。後來看見極樂世界,我們不要忘了,是當時在咱們地球上這種人兩萬。底下這天,還有欲界天、色界天,天眾不在這兩萬人裡頭,諸佛菩薩無量無邊,諸大士和德遵普賢這些大士、正士無量無邊也不在這裡頭,這兩萬人是真正咱們地球上生的人有兩萬。

這個經文,比丘尼這些經文,這些天眾,只是《漢譯》才有,剛剛這段話見於《漢譯》。《宋譯》還有點什麼?在經末裡提出來,一切「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所以天龍八部、一切大眾也參加這個會,不然他怎麼在後頭皆大歡喜呢?所以總的擱在一塊。《魏譯》很少,《魏譯》只談了比丘和菩薩。根據《漢譯》就補充了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這樣成了四眾,還有天界,再加上《宋譯》還有天龍八部,這個構成一個什麼,構成一個「眾成就」。所以「六成就」裡頭「眾成就」,這就是「眾」。

所以我們說要會集也就是這個意思,不然它就欠缺一些,而且欠缺是很不應當的,這就把它補齊了,這些地方很多。

這個就是「通序」到這就完了。「通序」就是「六成就」,各經都有「通序」:「主成就」、「信成就」、「時成就」、「處成就」等等,一直到「眾成就」,這是各經都有的,所以稱為「通序」。不過這個經裡頭,就把這些參加的聖眾他們的功德描述得很多。總之這些「序」都是為了「證信」,「六種成就」都是為了「證信」,讓你知道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等等增加信心,這些功德,這是「通序」,這是「證信」。

別序

大教緣起第三

底下是「別序」。「別序」是本經獨有的「序」。這個經的「序」跟那個經的「序」就不一樣。「六成就」,各經都有它的「六成就」。《金剛經》,先說佛入城乞食,回來又洗衣鉢,敷座而坐等等的。各個經在開頭之後就…須菩提就問法,這樣說出了《金剛經》。各個經都不一樣,這個是各經稱為「別序」。

這部經「別序」裡頭是如來放光,阿難請問,世尊就回答,這是別序的內容。這一部「廣大、圓滿、簡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稀有,難逢法寶」,這一部大經就是這麼出來的。因為這個,下面別序,佛放光,阿難請問,佛才開始答應說,就說出這部大經。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裏。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尊者阿難.卽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寳刹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爾時世尊」就放光,就在這個法會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光明.數千百變。」佛在這兒放大光明,阿難就奇怪,他說我一直跟著佛這麼久,像這樣放光我從來沒見過,所以他才提問。所以這就很補了《魏譯》的不足,《魏譯》這一段它特別簡略,所以這個「會集」很重要。

這一段文章是佛的放光,見於最古的翻譯,《漢譯》,漢朝翻譯中。我把這個《漢譯》稍微念一念:「於時佛坐」,佛在那坐著。「思念正道。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在變化。「光甚大明。」光是甚大的光明。阿難就起座、換衣服、禮足,「今佛面目光精,數百千色。」種種妙色。「上下明徹,好乃如是。」好到這種情況。「我侍佛以來」,我當佛的侍者以來,沒有曾經看見過佛的身體這麼光耀,「巍巍重明」到這種程度。「我未曾見至真等正覺」,看見佛,「光明威神,有如今日。」這是《漢譯》的話。

所以「會集」,先師這個功德很大,把各種經典的幾種譯本的精華會聚到一塊。現在我們看會集本的文章,這個根據很肯定,不但《漢譯》如此,《吳譯》也是如此,五種譯本有兩種譯本都是這麼說的。就只有《魏譯》,常念的《魏譯》最簡單,只有「光顏巍巍,威神光光」,就完了。《唐譯》就多一些,「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凝照光輝。」《宋譯》有說現出寶剎,這種種。所以五譯合參,我們成了這一段,就比任何一譯都強、都殊勝。

「光中現剎」,過去因為都念《魏譯》,《魏譯》太簡單了。大家就認為說這個法,佛沒有放光。所以古代的譯師還在那解釋這沒有放光的原因,這個就是可惜他們都不參考其他的譯本。這個不但是放光,而且《宋譯》中,光中現出佛剎,這個也是《漢譯》、《吳譯》所沒有的,《宋譯》是最後了,現把這都會在一塊,這就非常圓滿了。

「爾時世尊」,「世尊」當然是指釋迦牟尼佛。威神、威光,「威者,有威可畏謂之威」,這個地方指的是「威神」。「威神」,在《勝鬘寶窟》裡頭解釋,「外使物畏,目之為威。內難測度,稱之為神。」所以威神,佛這很多像,我們漢地造的像往往多半是胖胖的,很慈祥,跟所謂印度的這個像不很一致。古代印度的像就很有「威神」。「外使物畏」,你能夠使大家生畏敬之心就叫做「威」。「內難測度」,這個形象中表現於外的這個就…,「內」就是內心境界了,沒有法測度,難於測度,稱之為「神」。這是「威神」的意思。「威神」中而現出的光明就稱為「威光」。「光」者,自瑩謂之光。自己就亮叫做「光」,能夠照東西叫做「明」。這個東西自己很亮,那就有光了,照這兒很亮,能夠照,比方拿著一個手電燈,一照外頭很亮,這就叫做「光」。實際上,這就是「放光」、能夠「照耀」,這兩個含義。

光明有兩個用,一者「破闇」,放光幹什麼?光是破暗;再有它是表法,放光就表法。「光」正是顯示智慧,因為黑暗,千年的黑暗,光明一照,黑暗就消除了。佛的智慧也是如此。佛的智慧,這樣的法流,這個法要流到咱們心裡頭,就把咱們萬劫以來的黑暗能夠消除,所以它表法。所以「威光」就從這裡頭可以體會,讓眾生能夠開發自己本有的「光」、本有的德相。「光」也正是智慧之相,所謂體相用。它清淨光明,光很明,它沒有渣子、沒有髒、沒有染,消除這一切,就表這些法。所以「光」有兩個用:一個是破闇,一個表法,表智慧。

「威光赫奕」,「威」是威神,「光」就是光明,佛放的光,就是佛在放光。「赫奕」,「赫」者是很明,「奕」是很盛、很明盛,不昏。你這裡頭有點霧,有點什麼,它就有點昏。萬裡無雲,朗然,這就是「赫」,盛的意思。「故知威光赫奕表佛所放之光,雄猛有威,明耀盛大。」

「如融金聚。」像融化了的金子這麼聚會在一塊。佛教常說什麼什麼「聚」。「聚」者,就是很多很多在那。如是很多的金子熔化在那裡,金子本來就很光明,它熔了之後就更亮。這個大家從電視看見這些煉鋼廠那個鋼、那個鐵,它本來不明的東西,你一燒熔化之後,那都是亮極了。我曾經看見那個鋼廠,首鋼,去參觀,多老遠就看見就是亮的。所以佛的光明「如融金聚」,金子,多少金子熔化了在那兒放光。

「又如明鏡.影暢表裡。」它又像一個很光明的鏡子,這個鏡子「影暢表裡」。憬興,這是個朝鮮人,朝鮮稱為「高麗」,唐朝人,他關於《無量壽經》有個著作,現在這個著作沒有單行本,《大藏經》裡頭有。憬興他的解釋這個「影暢表裡」,他說:「鏡光外照,名為影表。」鏡的光照到外面去了,這個叫做「影表」,這個光影現於鏡外叫做「影表」。

這個譬喻什麼呢?就譬喻這個鏡子譬喻是佛的身體放了光,這個光往外放,外照之光。這個光不但是照到外頭去了,它還有影子照到鏡子裡頭,鏡子裡頭也亮了。這個就同於佛放光,放的光又把佛的容顏照亮。珠子能放光,珠子放了光,珠子首先照到的是珠子這個本體,這個叫做「影裡」。實際佛身不是咱們血肉之軀,他就像鏡子一樣,不但外面是亮的,裡面也都是光明,光明之體。

所以我們修密法要觀本尊相就是這麼觀。本尊相非有非空,純粹是光明之體,外面放光,裡頭也是亮的。《淨影疏》說:「鏡光外照,名為影表;外照之光,明顯鏡內,名為影裡。」這個一致,咱們不說了。佛身也是如此,「光明外照所放之表,顯曜佛身」,這也一樣了。這就是解釋到「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

「現大光明.數千百變。」這個「光明」是大光明。這個「大」字是個非常殊勝的字,不是大小之大,是讚歎到很…。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大字,中國叫「大哉,大哉」,這個「大」字,不就是說一個是個兒很大;這是很偉大,偉大之大,起碼是用言語來說是這樣。是大光明,而且數千百變,瞬息萬變。

而且後頭咱們這個經上也說了,「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自然之相。這個光它的「光色參迴」,互相映照,而且是變化不拘,是個活的,不是個呆板,不是個死的,而且它自然就顯現出最殊勝的光和色。就例如像《法華經序品》裏說,「眉間白毫,大光普照。」佛的三十二相中有白毫相,就是在眉心之中,這個白毫。觀阿彌陀佛的白毫是八稜中空,「光」是八稜,八角形的,中間是空的,不是個實際,好像一個死疙瘩的東西,很玲瓏的,旋轉五匝,垂於地。白毫光是如此,眉間的白毫。最近有一個人往生,他就說,「哎呀!佛來接了」,說佛這個白毫光之殊勝,白毫放光,大光普照。所以我們這說的放大光明就相當於《法華序》說的「大光普照」,就是「大光」之義。

「數千百變」,我們在《無量壽經》【壽樂無極品】裡說,「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自然的,不要作意,不要去安排的,光和色互參,互相迴轉。轉變,愈變愈殊勝,轉變最勝。

這時候,「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他就想,他當機啊。阿難,「若論其本」,現在他示現是佛的堂弟,是侍者,只證了初果,小乘道最初的果位,初果;但他的本跡也是證了法身的大士。在《法華經》,佛告訴大菩薩說,「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和阿難他們都同時在空王佛那時候,都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同的是「阿難常樂多聞」,阿難就喜歡多聞,喜歡多聽、多看,喜歡聞法;「我常勤精進」,我是勤於精進修持。所以我們要「行解相資」,咱們現在上課,這都是增加我們的「解」,但是不要成為只樂多聞,那將來就是阿難,就慢了;還要常精進,「行」跟「解」要相資。

「行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行,增長邪見。」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只是理解,而一點實踐都沒有,你所增長的是邪見。你為什麼解了不行?就是因為你所「解」的都是邪見。你真要「解」了必定會去「行」;「解而不行」是增長邪見。「行而不解」,有許多老修行,一輩子修行,他並不理解,增長的是什麼?他不是破無明,他長的是無明。

所以有的人說要閉關。第一班,你們班上有個學生,他就想閉關。我問他,我說你憑什麼閉關?就是這,你沒有理解,沒有一點基礎,那閉不了關,你增長的是無明。這些事情大家都是要什麼,不然你是欲升反降。你的願望是要上升,而實際的效果是反而下來了。所以這個就是說,我們常常要「行解相資」,要依止「聖言量」,這是很重要的。「是故我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難現在在護持我的法,也護持諸佛的法,教化菩薩。分別就是這,阿難還沒成佛。

實際上阿難所顯現的這個任務,這一生,實際上是很重要。一個就是他是集結經藏的人。「如是我聞」這些話都是阿難說的,他重說經,所以阿難不可輕視,他重說經。「如是我聞」這個「我」就是阿難,說這一切都是當年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聽到的,這個「我」就是阿難自稱,他「集結經藏」,他就是這麼集結的。

「傳佛心印」,禪宗二祖,他從迦葉悟心。他不但傳佛心印,在密教裡頭,這《蓮花生大士應化因緣經》,蓮花生大士出生以後,是從阿難那兒領受了釋迦牟尼佛預囑傳付之法。佛早就告訴他,你將來傳給蓮花生大士。所以你看他,在教下是集結經藏;禪宗是二祖;密宗他是把釋迦牟尼佛預囑…,因為蓮花生大士在佛涅槃後八年才降生,他沒有見到釋迦牟尼佛,只見著阿難,可是阿難把釋迦牟尼佛早就教下來的法傳給蓮花生大士,所以阿難就很重要。

在《胎藏界曼陀羅鈔三》,阿難密宗的法號稱為「集法金剛」。密宗的「金剛」,什麼「大威德金剛」、「喜金剛」,這些個「金剛」就是現威猛相的佛。不能把這個相當於四大天王稱為「四大金剛」,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四大天王就是四大天王,不能稱為「四大金剛」。《金剛經》前頭有「請金剛」,有很多人都主張這個經前頭不印這部分,給大家很多誤解。你看居士林印的就沒有「請金剛」。真正的「金剛」這都是現威猛相的佛。

所以阿難,這也就顯明他的本了。阿難護持佛法是他的本願,他示現成為佛的侍者,而且他傳下了禪宗、傳下了密宗;「續佛慧命,繼往開來」,是這個人物。所以他在本經當機啊。我們把阿難問的話把它再講幾句。這裡不就是阿難「即自思惟」嗎?他思惟什麼呢?思惟今天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色身這些根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悅豫是喜樂、高興、快樂的這種形象,而且非常清淨。清淨,根據《寶積經》就說,「如來身者,自性清澈」,本來它就是清和澈,徹底的清。為什麼?因為「如來久已遠離一切煩惱諸垢穢故」,久遠以來已經遠離了一切的煩惱、種種的污垢跟髒穢,所以他清淨。

「如來身者,出過世間。」一切世間種種妙的色相,佛都超過。「何以故」?因為佛「不為世法之所染污故。」天人之身就妙;色界就比欲界更妙;無色界又妙,也就清淨,以及都離開色相了。但是如來都超過,因為他這個還都是有染污的,他這個不能徹底,有所執著的。所以他雖然入了非想非非想,入了大的禪定,他就像那個凍了水的魚一樣,魚在水裡頭凍了,一點也不能動。他這個「定」相似於在凍水中的魚,他是不能動。「定」,什麼也不起。一天水開凍,魚還是魚。所以入這種天,壽八萬劫,他以五百小劫入定,最後五百小劫又出定,他又活動了。這種都是有垢染,不是徹底清淨的定。如來都遠離這一切,不為世法之所染污。

「如來身者,如淨鏡中微妙之像。」就像鏡子裡頭那個像。鏡子裡頭那個像有實際東西嗎?大家回去照照鏡子,看到鏡子裡也有一個跟自己一樣的那個我,它有什麼實際的東西?沒有這一切,腸子、肚子、血、汗、眼淚,什麼它都沒有。「如淨水中明滿之月。」像一池淨水所現的光明和圓滿的月一樣。佛身是如此。這個幫助我們理解一下阿難當時所見的「色身諸根,悅豫清淨。」

底下又設一問,佛為什麼這麼喜歡、這麼悅豫乃爾?《淨影疏》說,喜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念著阿彌陀佛「所成行德可慶」,這個德都圓滿了,發這麼大的願可慶,所以喜歡,釋迦牟尼佛喜歡。第二,「念眾生得益時至。」眾生得益的時候到了。

所以說這個經的時候「大暢本懷」,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極大的歡喜,因為什麼?因為眾生可以得到真實之利的這個時機來到了,能聞到這樣的法。

「光顏巍巍。」佛的容顏所現的光如此巍巍。巍巍是「高大尊勝之貌」。而且「寶剎莊嚴。」光中現出寶剎,這是《宋譯》中的話。「剎」,《法華文句記》就說,「剎」翻成咱們的話就叫做田,就是國土,就是一個佛他所有的國土,叫做一個佛的佛剎。他說種種寶剎的莊嚴都在佛的光中顯出來了。

底下又說:「從昔以來.所未曾見。」這是我過去到現在以來所未曾見,都是我沒有看見過的。「喜得瞻仰。」今天我高興能夠瞻仰佛這樣的瑞相。「生希有心。」阿難這個時候從內心生出來一個希有之心,很少有的心,看見佛現這個瑞相,從來沒有見過,這阿難這時候的心境。所以我們要消歸自己,讀經要如身臨其境。這個時候就好像我們如果是阿難,你會覺得很歡喜,見到佛這樣的瑞相。

於是他就「即從座起」,他就起來,把袈裟披好,袒露右肩,這是儀式,就是「偏袒右肩」。「長跪」,兩條腿著地叫長跪。「合掌」,兩個手就合掌。這個時候他就起來,他就披好袈裟,「而白佛言」,向佛來稟白。底下的話我們今天就不說,留到下一次,今天我們就到這兒。

這一品是「別序」,這是《無量壽經》單獨所有的「序」,阿難看見世尊放光,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所以他就長跪、合掌來問佛。這是我們今天開始要一塊來參研的內容。

【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爲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爲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願爲宣說。】

「而白佛言」,向佛來稟白。說:「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入了這個殊勝的定,安住於最奇特之法。這個是什麼法呢?底下他就說了,是你住在「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因為他放光,阿難就瞭解到是這個情況,所以他就問,「佛佛相念」,現在是念什麼佛呢?底下我們就詳細講了。

首先是「入大寂定」。「大寂定」是指的什麼定?大寂定,《涅槃經》裡頭說,佛要涅槃,在雙樹之間,「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佛涅槃的時候在雙樹之間,佛在這兒入了大寂定。所謂大寂定是佛最後圓滿涅槃時候所入的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涅槃三德: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三德都圓滿,這是「大涅槃」。所以「大寂定」是什麼?就是大涅槃。《甄解》它解釋,它結合我們這個經,它說「普等三昧」,「普等三昧」是殊勝的三昧。「普等三昧」和「大寂定」都是什麼呢?都是「念佛三昧」的異名,是「念佛三昧」另外的一個名稱。

「今佛為說念佛法門」,現在佛要給大家說念佛法門,所以就安住於「念佛三昧」。根據《涅槃經》,「大寂定」就是大涅槃。《甄解》結合我們淨土,就是「念佛三昧」,佛要教大家念佛,所以住於「念佛三昧」。那麼這兩說有矛盾嗎?沒有矛盾,「念佛三昧」就是大涅槃。所以「大寂定」通說就是佛的禪定,這是通指一切,可以這麼說,按我們本經就指「念佛三昧」。

「住奇特法」,「奇特」這兩個字,《淨影疏》的解釋,「佛所得法,超出餘人。」不是菩薩、其他的人所能得到的,世間所無,所以叫做奇特。《合讚》是日本書,「濟凡祕術」,救濟凡夫,對於一個奇的、不可說的、難宣的一個方法,今天要說了,所以說奇特。這些解釋都對。

《甄解》它這裡頭特別來讚歎、來發揮,說明這個奇特。所以這些書這麼大膽的來讚歎淨土,這些日本的古德很突出,因為他們親承善導大師之教。他們對於善導是恭敬到極點,也親近到極點了,因為善導大師他也是特弘《無量壽經》,而特別重視第十八願。所以這樣傳下來,日本的古德對於淨土宗有很深的體會,所以這個讚歎也是很突出的。而在中國要是這麼說,就有很多人要來跟你辯論。它說,「奇特法者,如來正覺果海。」這是一個「果海」,所以叫做「奇特」。這個「果覺」,「果」就是廣大,這個廣大怎麼來形容它?以如海之廣來形容如來的果覺,這個叫做「奇特」,這才是「奇特」呀。「奇特」到極點,就是在《無量壽經》的蓮花光中,蓮花裡出了很多很多光,一個光又出了很多很多佛,這段文就「彰矣」,就是明顯了,把今天世尊住奇特法,這個「奇特」就顯現出來了。

底下它就比較,比較《華嚴》、比較《法華》,說《華嚴性起品》裡頭,佛就說,「一切眾生身中有正覺智。嘆之云奇哉!」這是《華嚴》裡頭,佛就是讚歎奇哉奇哉!一切眾生都具有佛的正覺的智慧,這個智慧、德相跟佛一樣,唯以妄想、執著就不能證得。他就光引這一句話,一切眾生都有本覺智,嘆之曰奇哉奇哉!這釋迦牟尼佛讚歎奇哉奇哉!「奇」就確實是「奇」了,然而「奇」不是「特」,只是「奇」。佛都說奇哉奇哉!怎麼不奇呢?奇!然而不是「特」呀。為什麼說不是「特」呢?人人都有,就不特別了嘛;蒼蠅、螞蟻也有,地獄眾生都有,一切含靈都有,所以不特。

《法華提婆達多品》的「龍女成佛」,八歲的畜生女,確實特別了。這麼一個龍的女兒,畜生之女,還僅僅只有八歲,而且是個女的,確實很特別。然而「特而非奇。」這個不奇呀。一切眾生本來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她已經恢復到本來,這個事情不奇,人人有分、個個現成。所以「特」是很特,一個幾歲的龍女就成佛,這個事是很特,然而並不奇。

「唯此一法,最奇最特。」只有這個經,下面世尊要說的這個念佛法門就最奇,而且也最特。 他就要解釋啊,這說話就是你不能夠只提出一個論點,你要有論據,你要得說明啊。經裡頭說,後頭這有,後頭「寶蓮花品」,「寶蓮佛光第二十一」品,蓮花周滿世界,一一花有百千億葉,各種的光明,有無量的光;每一個光裡頭又出三十六百千億佛,每一個佛又放無量的光明,給十方說法,極樂世界呀。蓮花「周遍其國」。每個蓮花有無量的蓮花瓣,每一個瓣放無量的光,每一個光中就現無量的佛,普為十方世界說微妙法。

這是經文。為什麼引這段經文?這段議論很好,我們可以全部的把它介紹一下。「經說:眾寶蓮花,周滿世界。」這個寶蓮遍滿世界。這個蓮花你說它是依報、是正報呢?「欲言是依」,你說它是依報,可是花裡頭能出這麼多光,光裡出這麼多佛,它是依嗎?蓮花能放光,光中能現佛。說是依報,說是佛身以外的,就是境界的,不然哪!它怎麼出光、出佛呀?所以是「依」的話,花以外就沒有佛,沒有正覺,就不能放光、不能現佛。若說是正報,說極樂世界的蓮花就是正報。佛、菩薩這是正報,這一切花、木、山、水、七寶池,這都是依報。你說是正報,可是它講了百千億個蓮花瓣、蓮花葉子,就是蓮花嘛,那不是佛呀,怎麼能說是正報啊?那是依報啊。所以說是正報又不行啊。所以說是依報也不行,說是正報也不行,你眾生的情見到了這個地方都用不著了,所以叫做「奇特」。

底下他又說,「欲言是因」,有因、有果呀;說這個是「因」的話,那麼這個花是阿彌陀佛果德之所成就,阿彌陀佛萬劫的修行、萬德的莊嚴來成就他的願,願成就了,這個花現出來了。你說這是「因」?這是果德,「果」上所現哪!就否定了是因。「欲言是果」這個花,十方世界都有蓮花,你說蓮花是果這說不過去呀!所以是「因」也不行,是「果」也不行,這個「奇特」啊。

你若是主,有伴哪,在極樂世界是有依有正、有因有果、有主有伴。真正的「主」是阿彌陀佛,其餘的這一切都是「伴」。如果它是「主」,可是這個蓮花它能包括十方三世無量無量種種的莊嚴、種種的差別和種種的慧,含攝一切;它的侶伴多極了,不單純是個「主」。所以現佛、放光、說微妙法、安度十方的眾生於佛正道,無量的慧,不僅僅是主,包含了很多伴在裡頭。

若說是「伴」的話,「欲言是伴」,實是心外無法,這一切都是如來正覺。彼佛世界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沒有!那麼鸚鵡、舍利都在說法,那是哪來的?《阿彌陀經》不是說嗎?這是如來變化所作,「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所以這一切鳥,什麼都是彌陀的變化。所以水鳥、樹林都說法、水也說法、樹也說法,都是彌陀變化所作;這一切蓮花放光,這一切一切,都是彌陀自心變化所現。所以你說它是「伴」不行,它純粹就是如來正覺呀。所以「主伴」也不可說。

所以這麼看來,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等等,都是阿彌陀如來自心所現。「欲說是一法」,若是一法,可是一個花裡頭有無量光,無量光裡頭出無量佛,無量佛給十方都在演說妙法,度脫眾生,它就生出無量法,「一」又出了無量;若說是無量,那就是一句名號。

所以《往生論注》說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主伴」都莊嚴,這是「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這一句名號,萬德之所莊嚴。所以說「一」,裡頭有無窮無量的妙法;如果說是多,它只是一心所現。

所以這個就是「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也不可以安名,你給它安上名也不對,勉強稱之為「奇特」。這就是《甄解》的一段註解,我把它解釋了一下。阿難當時看見世尊現殊勝稀有的瑞相,他就知道佛是在住於奇特之法。

這裡說「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佛所住者,《淨影疏》說:「住佛住者,涅槃常(樂我淨之)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指世尊),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教)化用。」這是《淨影疏》的原文,就是說今天佛住的「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就是住了這個大涅槃,這個大涅槃能起殊勝教化的作用,所以來解釋阿難當時這兩句話。

《會疏》說,「佛所住,不二乘。」「不」字就是「非」。日本人的古漢語,有的時候不免就出這麼一點好像是很不符合中國習慣的用法,這裡就是這樣,「不二乘」就不合乎我們的習慣。佛所住的,不是(非)二乘、菩薩所能及的,「唯佛與佛住之」。他就解釋了,佛所住導師之行不是其他什麼,這解釋一下。他底下又說,這底下很重要:「佛說三乘隨他教時。」佛說阿羅漢道,像說「阿含」,後來又說「唯識」,這都三乘隨他教。緣覺乘、聲聞乘、菩薩乘,這是「三乘法」。「三乘法」是隨他教,因為眾生的根器就只是這個根器,你要合乎他們的水平,對他們的水平來給他們進行教化,所以稱為「隨他教」。而不是佛暢開著心胸,暢所欲言,談自己的境界。

今現在佛就是住自己的「隨自所住」,所以放稀有之光,這才叫做「住佛所住」。這一點就顯出來了,佛之放光,因為平常說法都說其他的法,隨他教,今天才是隨自所住,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因此放稀有之光。

《甄解》說:「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跟大寂定,就是念佛三昧之異名,這句話前頭已經引過了,不過後頭又加上兩句,「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三世諸佛都在念佛三昧中念佛。那當然啦,佛都成就了,當然一切佛都得了念佛三昧;得了「念佛三昧」要念佛,當然在三昧中念佛,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住佛所住」,也就是說,今天釋迦牟尼也是住於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

這就是對於這一句有幾個不同的解釋,這都可以互相來補充。《甄解》跟我們這個經就更合了。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三昧中之王,而且稱為「寶王」,就是從這個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導師」,《十住斷結經》就解釋說,「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所謂「導師者」,你就給眾生指出一條正路啊。「導」是導引,我們要導航,導航很重要,長江裡頭很多礁,水又那麼急,一個不小心船觸了礁,那就是一船的性命、財寶全完了。所以這個「導」字就很重要,坐船那個導航那是極重要。海裡頭也是一樣,你沒看見還有很大的郵輪觸礁。「導師」在修行路上比船還更重要,「示其正道故」,這個路應該怎麼走。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華首經》說,「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名導師。」能為人說法,讓他免於生死,出生死。「無生死」,不是講現在一般的世間人,他說人死就完了,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說你能出生死,叫「無生死」。不是根本沒有生死之說,無生無死。當然,這一切生死如夢幻泡影,你夢醒了就沒有這些事。所以「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後空空無大千正好是出生死。本來沒有生死,你在夢中不醒,那就是生死相續。「導師」者,這才是導師。

《佛報恩經》一樣,《佛報恩經》講「大導師」,加個「大」字,後頭有用「大導師」,偈子裡頭,在這就預先說了,「以正路示涅槃徑」。「涅槃」是佛最後之果,「涅槃三德」,一條正路給他示出涅槃徑的「涅槃三德」,讓他得到「無為」,不是「有為」。我們現在往往,「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起了我要精進的心,這個是妄念,不是精進,因為什麼?你「有為」啊。所以我們要示正路能讓他得到「無為」、「常樂」(「常樂我淨」,「我淨」兩個字省了。)

所以凡夫「四倒」、阿羅漢「四倒」。凡夫的「四倒」,沒有「我」,執著有個「我」;髒極的一個東西,我都認為清淨,還追求,哎呀這個可美呀、可愛呀。明明是無常轉眼就空,還以為出去遛個彎兒,上這兒乘乘涼呢,這個命就沒了,這一切無常啊,無常苦空啊,「無常」認為是「常」;「無我」認為「有我」;都是「苦」事而很「樂」,所追求的實在都是苦事,不知道,自己覺得很樂,實際都是苦,沒有樂;自己覺得樂,是苦。所以凡夫的「四倒」:「無我」當作「有我」,「髒」當作「淨」,「無常」當作「有常」,拿「苦」當作「樂」。

到了阿羅漢這都解決,他就沒有這些了。他又有「四倒」了,菩薩的「常樂我淨」他不知道。他不知道沒有「妄我」還有「真我」。「真我」實際上也不可得,然而它不是斷滅,這個境界很微妙。是樂,這種樂超過一切世間,「常樂」。「常」,不是「無常」,本來無生死,本來無生就無滅,「無滅」那不就是「常」了嗎。最清淨,沒有什麼。這是阿羅漢的「四倒」。

事實上,一切的學問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先是山是山、水是水;後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然後山又是山、水又是水。

這個寫字,「未能險絶,先求平正。」你不能寫到險絶,你先要平正。「既能平正,力追險絶」,能寫得平正,用大力去追求險絶;「絕險」這個字寫得。「既能險絶」,能做到險絶,「復歸平正」。文章也是如此,先是沒有波瀾,要有波瀾,有了波瀾還要趨於平靜。所以眼睛很難哪,這個地方是最難的地方,一個就是平正吧,還是那個不能險絶的平正,還是既能險絶又歸平正的平正。形式是一樣的,內容全不一樣,這都是如此。所以這個「大導師者」,就用正路來示涅槃,讓他得到無為的「常樂我淨」。

《甄解》說「導師行者」,什麼叫住「導師之行」?「導師之行」是什麼?「即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前頭不是都解了嗎,是要導引眾生到常樂我淨。《甄解》的好處,它就是結合這個經。阿彌陀佛是平等的,他平等普度,沒有分別的,不是對於聰明的人跟愚蠢的人有不同,對於好人、壞人一律是平等,大悲普度。更不是說這個人跟我有怨,那個人跟我有親,怨親是平等的。「無所遺故」,沒有一個剩下的,把他遺棄了,「遺」就是遺棄,不要他了,不捨一個眾生,所以這是「導師之行」。

所謂「大導師」就指的是彌陀,他「以本願引攝五乘。」把「阿修羅」這一趣打散了就稱為「五趣」、「五道」。我們常說「六道」,成「五道」,分別就在這。把「阿修羅」立為一道就是「六道」,把「阿修羅」打碎,有「天阿修羅」,可以歸到天;有「人阿修羅」,歸到人;有「畜阿修羅」,歸到畜生;有「鬼阿修羅」,歸到鬼。那麼「阿修羅」就不單獨成為一類,這就是「五趣」。所以「五趣」、「六趣」都通。他還有特別的特性,他就是妒忌,他逞能、好勝,他這種特性,而且很有能力,所謂奇異功能,這都是屬於「阿修羅」類的。

「阿修羅」不見得是罵人的話,阿修羅可以護法,但是一般他妒忌,他就要破法,他妒忌釋迦牟尼佛,他不服。這是五趣,讓本願來引攝五趣。其實這個五趣就是六趣,把阿修羅分到其他裡頭去了。所以現在釋迦牟尼佛正要演說《無量壽經》,「正是住彌陀之所行」,所以說「最勝之道」、「住導師之行」。

底下他就說,一定是這樣,今天是「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不但是導師之行,而且是導師之行中的「最殊勝之道」。

底下就是他的想法,他說「去來現在」這「三世」,過去、未來、現在,佛跟佛都是相念的,他同心、他相念,同一個志願。現在這一種「最勝之道」,這就是他的話,為什麼說這話呢?沒有明說,他認為這個「最勝之道」必定是在念佛。所以他就說「佛佛相念」。今天世尊你是念過去佛還是念現在佛呢?這個文句就省了一點,不然你接不上氣,這文章接不上氣。住這樣的「最勝之道」是什麼?也就是問你今天念什麼佛呢?就是他認為這個最勝之道就是在念佛,但是不知道今天佛念的是什麼佛啊,是念現在他方的佛呢?還是念…?這就是他的問題所在了。

這個裡頭,《合讚》的說法,就是說他這一點他說對了,他說「佛佛相念」,可以知道今天這個佛也是在念諸佛。然而現在現這個奇相是什麼緣故?作為兩個問題,佛一定是在念佛,現這個光明,這是一個問題;這樣的殊勝是為什麼呢?這是他的兩個問題,我這合起來了。所以經文就說,你是念什麼佛呢?「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這個意思前頭已經說了,「最勝之道」,現在「佛佛相念」,是念過去?是念現在呢?不是念佛的話,何以今天這個光明如此顯耀、如此殊勝呢?所以,我這個解釋就只是一個問題了,就是問念什麼佛了。不過這都是一些小節,怎麼都可以,《合讚》的文字上也說得過去。他就提出這個問題了。那提出問題,底下就是世尊的回答。

【於是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爲哀愍利樂諸衆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

「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善哉」就是好,連說兩個好,這是稱讚之辭。「好啊,好啊」,讚歎阿難提出這個問。「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你是為了哀憫,「哀」就是悲哀、就是悲憫。其實哀憫就是悲憫,古時候的文字跟現在的文字習慣上還是略微有點不同。你是悲憫,悲憫就是拔苦。「利樂」就是與樂,慈心,慈是與樂。

善哉善哉,你是為救度眾生,給眾生拔苦,讓眾生得到安樂,讓一切眾生得到這樣一個正果,你是這樣的心,所以你才能夠問如是殊勝之義,你才能問這樣殊勝的意思,這就表示世尊非常喜歡。《淨影疏》說,為什麼稱讚阿難?因為阿難這一問是「稱機」,正是跟這個機相稱,「稱機」,相稱合的。這東西稱不稱?得相稱,稱這個機,合乎這個機。「當法」,就恰當,跟這個法。任何時候你這個當令不當令,你這個事不當令就是你這不合乎這個時候,當這個法。「合時」,時也是合的;機、法、時都相合。這個時機、這個時節、這個法都是相合,所以世尊就歡喜。

《甄解》就說:「所問稱可佛心故。」你所問的這個問題正稱佛的心。所以經中說,只有兩個人善報佛恩,一個是「善問」,一個是「善答」。所以提問題很重要。而且「善問」,提出好的問題,這樣的人能報佛恩。因為你「善問」,問的得人的時候,他就有「善答」,這個「法輪」就轉了。佛就讚歎他,你是因為這樣一個好心,你才能問如是殊勝之義,能問如是微妙之義。「微妙」兩個字,「法體幽玄故曰微。」法體它本身是幽深玄妙就叫做「微」,不是微小的「微」,微小有什麼可稱讚的。這個「微」,現在所謂「多空間」,很多高度的空間它都極微小,它極微小所以咱們這個空間它就隨便透過。你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籠子養個鳥,人也不能進去,鳥也不能出來,螞蟻隨便出入。「微」,這個「微」也談到這「微小之微」,恐怕不是這「微小之微」,而是「微妙之微」。

「絶思議故曰妙。」你沒有法子說。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一個「妙」字講了九十天,九旬談「妙」,就是說不清楚,說九十天也說不清楚,「絶思議」所以稱為「妙」。所以佛法甚深甚深,講一個經題,講一個「妙」字,九旬。「能問如是微妙之義」,就是說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能問這樣的問題,這是問到一個很深入的問題。

這就稱讚他,「汝今斯問」,你現在這個問題怎麼樣?你這個問題,「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這是一句話;底下是「布施累劫」,「布施」又是一句話,這是兩句話。「布施一切」,連動物都在內,這個估計就問的功德很大。

「一天下」,我們所謂「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古時候有一些人把它誤解了,有一些人他把四大部洲他都認為是在地球上,認為須彌就是崑崙,這樣來解釋,這個解釋很肯定是錯誤的。他說是這個須彌山,日月都繞須彌,那怎麼能說現在還說太陽繞咱們?真要是須彌山在地球上,那就是太陽繞咱們地球了,所以這一句話錯了。

那個時候還說得很有,有的人還要附會,說「北俱盧洲」是共產主義,什麼都是極量的豐富,要什麼有什麼,男女之間毫無約束,種種的享受,這就是蘇聯。這是很荒唐的事情,這個就不對了。首先是科學不發達,過去有些錯誤很難免。這個說法也不是佛說,但佛也是將那一說,婆羅門一貫有這些說法,佛也不須要把現在我們從最新的天文學所能知道的東西跟大家說,那大家就更多了一個不懂,所以有時候就隨順,這個問題就是這樣。

現在確實外天來的這個事情,現在很多在證明外天來人。前兩天電視還看見,英國就發現這個事情,那個麥子倒伏,全部都倒,而且它畫得比圓規畫的還圓,一片麥子倒了,一個圓的,這一個圓,這又一個圓。所以他們就懷疑這是外天來的人幹的。後來科學家就去觀察。電視屏幕中沒有看見飛來的東西,但可以看見遠處有地方在放亮。電視裡頭的,就沒有幾天的事情。所以天外這個事情,它就是四大部洲,還有別的呢,它無量,這就是一個小天下,無量的天下,無量的銀河,銀河中有無量的日月,所以天是非常之大。「一天下」就等於一個南贍部洲,或者什麼這樣的。

你這個問,勝於供養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你都供養了,也勝於你來布施諸天的人民、蜎飛蠕動,「蜎」是帶翅膀的小蟲,「蠕」是爬的小爬蟲,累劫的時間。累劫,「劫」的時間極長,我就不解釋了。這一切人、天,各種生物,以至於小飛蟲、小爬蟲都布施。勝於這樣拿累劫的做這種布施,供養這麼普遍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這樣的功德要大一百、一千萬倍,就提這個問題。所以剛才我說,什麼人能報佛恩?善問。他這一個問有這麼大的功德啊。「何以故。」為什麼?因為你這個問,引出佛的回答。

「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這就把這個問題答覆了,也就給我們現在極大的啟發。因為你這個問題,「當來」,就是從這一問以後,「當來」就是以後,以後要來的,就是未來的。「諸天」,不但是這個地球,各天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一切含靈」,這就包括六趣。「天」是最高的,天、修羅、人、畜生、鬼、地獄,「一切的含靈」,含有靈性的就是眾生。「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都因為你這一問,他將來得到度脫啊。因為這樣一問,佛就說這個法,佛要說了這個法,這個法就宣流,將來一切的含靈都是因為你這一問而得度脫。

這一問,大家要知道,這裡頭「當來一切含靈」,包括咱們今天在座的諸位,咱們能在一切之外嗎?所以要把自己擺進去。當然現在我還不生信心,那是時節還不到,最後你還是要…將來你等到彌勒菩薩來,現在種了這個因緣,彌勒菩薩「三會龍華」,都得得度。彌勒菩薩就接受了釋迦牟尼佛的《無量壽經》,佛就拜託了彌勒,所以彌勒也要弘揚《無量壽經》。所以「皆因此問而得度脫。」現在結了佛緣的人,到了三會龍華就全部都得度,不過這時間就長得可怕、可怕。這個數字我上次、去年說過一回。

所以這一句就是讚歎,而且這個經之重要。所以各種修持是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好處,真正、所以得到很多。你看其他佛國,後頭說很多佛國很多大菩薩還是在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你就是不是直接,就是在凡夫就去到凡聖同居土,你到了其他的佛國成了菩薩之後,還是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都在往極樂世界跑啊。

【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羣萌。惠以眞實之利。難値難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汝今所問.多所饒益。】

底下佛又說:「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佛是無盡的大悲心。因為《普賢行願品》就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諸佛的本體就是大悲心,因為悲心是極端的重要。密宗「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都是教從悲心出發。諸佛是大悲心而為體故,又說「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一棵樹要開花要結果,你得怎麼辦呢?你得拿大悲的水去澆這個樹木,就是饒益眾生,這麼他們才能開出,諸佛才能夠,因為你澆了這些樹,你才能夠得到智慧的花果。

「無盡」就是《行願品》裏頭「無有窮盡」,他這個願裡頭無有窮盡的,無盡的大悲,諸佛菩薩是無盡的大悲。「矜哀三界」,「矜」就是憐憫的意思,「矜哀」就是憐憫。就是憐憫這個三界,悲憫、憐憫這個三界的一切眾生,「所以出興於世」,所以在世間又出興了。佛早已成佛,佛就是為了度眾生故,開佛知見才是度眾生,這是一件事情,所以出興於世。這個《法華》就說了:「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法華經》就說要「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淨土法門就正是「佛之知見」。佛是這樣出興於世,就「光闡道教.欲拯羣萌。」「光」是光大,「闡」是開演,我就要光大開演這個正教。「拯」是救,來救度、幫助。「羣萌」,「萌」是發芽,「羣萌」就是指的羣生,就是眾生,預備來光顯佛的教化、來救濟眾生。

《會疏》說,說法有「漸法」、有「頓法」,佛都稱眾生之所宜,隨緣讓他們都能得到解脫、度脫,這是「拯羣萌」,這是解釋「拯羣萌」的意思。「欲拯羣萌」,「欲」這個字就代表願,我要啊,我有這個願,我要來救一切眾生,所以這個「欲」就是願。

這裡頭就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就是承上,上面不是說大悲為體嘛,所以就是要度脫一切有情,沒有度的讓他得度,已度的還不安,讓他安。所以要「光闡道教」就為的是這件事,就是為了要拯羣萌。第二,就接著下頭說了,為什麼要欲拯羣萌?我要「惠以真實之利」,因為如來願一切眾生都能夠進入彌陀大願之海。這就是《會疏》說明這個「欲」字,因為大悲,我就要救度。底下就說我要給他們真實之利,所以這樣來救度。這就是解釋這個「欲」字在這裡頭它的內容。《甄解》就特別著重,說「諸佛出興於世」就是要說彌陀的願力,拿這個來救眾生,這是顯出諸佛的本懷。

「欲拯羣萌。惠以真實之利。」這個「欲」字往下要來連繫的這個力量很足。「欲拯羣萌」,我怎麼拯哪?我就是要給他們真實的利益,不是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有些人忙了一輩子,你沒有給眾生什麼真實利益。所以佛之出興於世,這樣的一個心,阿難這一個問,這麼要緊。那就因為佛的本懷就是這麼一件事,是要給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徹底的、究竟的、真實的、長久的利益;不是暫時的、虛幻的、種種的;而是真實的、徹底的、究竟的。

「惠」就是惠施,就是恩賜的意思,「賜」,賜給他。「真實之利」,按善導大師的意思,就指著彌陀誓願是真實之利。所以日本承善導大師的教化。我們中國對於善導大師,中間有一個錯誤的記載說他自殺了。我當年看他自殺了,我對於他也覺得不滿。後來才知道,所以在居士林,我在那個時候特別給善導大師另外寫了一個傳。不是他自殺,他沒有自殺,自殺那是問話的人。所以有很多記載,讀書你不能太片面,有的時候常常就有錯。盡信書不如無書。書裡就像沙裡…,我老是說像沙裡淘金,跟沙裡淘金似的,裡頭有金子就這麼一點點,其餘都是沙子。

善導大師他不是這樣,人家來問,實際上這個在哪兒?誰都不知道,日本人考證出來的。在道宣著的《高僧傳》裡頭,列在「焚身」那一類裡頭,也沒提善導,他就提了這個怎麼焚身,那個怎麼焚身,就提了這一段。有一個人就問善導大師,他說:「念佛,最後念佛要是念著佛死,就能往生嗎?」善導大師說:「你念著佛死,死的時候還是念佛嘛,可以往生。」他說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出了山門,出了山門就上了樹,冲著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啪一跳,下去了。所以上頭有人說跳下去的是問話的人,不是答話的人。但是後來記載錯了,說善導大師上了樹,跳下去,這是個錯誤,很大的錯誤。

日本人他對於善導恭敬到極點了,他說第一代祖師是阿彌陀佛,第二代祖師是善導,第三代祖師是日本人。他不大看得起中國這些個淨土宗的大德,他就把他日本人接過去了,有的時候加一、二個,加上曇鸞、道綽,後頭人他不怎麼樣。

善導大師的意思,真實之利就是彌陀誓願所能給眾生的利益。善導大師自己的偈子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十方如來所以出興於世,為什麼呢?「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善導大師這個地方講得很絶對。「唯」者就是唯心、唯物那個「唯」。「唯說」,唯說什麼?「唯說彌陀本願海」,只是說彌陀本願之海。所以善導大師的這個讚歎,在中國…,實際上中國後來很多大德他們都從禪宗開悟,不能像日本大德說話這麼暢,大暢本懷呀,沒有什麼委曲。他尊善導,一直他是相承的,一代一代他老有人。

《甄解》就讚歎善導這個話:「此今家」,「今家」就是日本人稱善導親切的稱呼,他也有稱許多這一類的,都是說的善導,「今家」,還有些類似的。「獨步妙釋」,這是善導獨步,只有他單獨可以走到這,獨步一切就是走得最高的,獨步一時,沒有人能跟得上的,微妙的解釋。「真實之利」,善導大師有個解釋,《甄解》就來讚歎,「他人所未談也」,別人談不到這裡啊。

「順此祖釋,以彌陀本願為真實利。」所以「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就是什麼?就是拿彌陀的本願教化眾生。以這個為真實之利,那麼就可以八萬四千法門做為「光闡道教」,這樣的話,如來要「光闡道教」那就要弘揚八萬四千法門。「欲拯羣萌,惠以真實之利」,那就是教導他們彌陀大誓願海,第十八大願,你只要是持名,十念必生;至心的念十句,必定往生。

底下《甄解》講了很多,我們擇它重要的講一講。

「真實者」,就是佛的智慧的名號。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在因地中法藏,就是在阿彌陀佛發這個大願的時候,他當時是國王,出了家,出了家之後,法名叫做法藏,在這個時候發了四十八願,法藏在因地中所成的真實,這個所成的真實你把它開展了,就是四十八願裡頭的五願,就包括第十八願,後頭我們還要解釋,講一點。合起來就是一句名號。

所以我們常說,「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一乘大願之海」,這「一乘」,一切眾生成佛就稱為「一乘」,「一乘」之願海;「六字洪名」,這個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因中所成就的「真實之際」,開演了「真實之利」,就是有這個真實的五願。你把它再合起來就是一句名號。

這個「真實」貫通於「教行信證」,立的這個教,這個修行,所信,所證。所謂「之利」是什麼?就是名號的大利。這個「大利」的究竟是指什麼呢?這個大利的徹底是什麼呢?就是無上的涅槃妙果。這是《甄解》的解釋。為什麼把一切的真實,最後歸到一句名號?因為這句名號,它究竟說來就是無上的涅槃妙果。

《甄解》又說:「真實之利對權假方便。」「權假之說」,一個是「真實之利」,一個是「權假之說」。「權假之說」,說到阿羅漢,後來到了《法華》就告訴他們,你們要知道這是化城,你們走累了讓你們在這歇一歇,實際是沒有的,不存在的,你們還都要成佛,這是「權假」。

「真實之利」和「權假」就是相對的,不是一樣的。既然是這樣的話,你把世間法來看小乘的法,那就小乘法是真實,世間法就是假的。你得了諾貝爾獎金,一天到了八寶山,那都是假嘛,還是假嘛,還有什麼你帶得去呀。所以這一切世間法都假,小乘是真,證阿羅漢是真。

以小乘來相望權教的大乘,權教就這些事度菩薩,要入世去度眾生,就好像舍利弗前身,到處去修菩薩六度,後來人家跟他化眼睛他退心了,這是事度菩薩。你拿小乘跟事度菩薩比,就是所謂權的大乘,那權大乘是真,小乘是假。佛說阿羅漢是焦芽敗種,他沒有利他的心,那權大乘要肯利他。以權大乘來對實大乘來說,對於《華嚴》、《法華》來說,所以「小始終頓圓」,你把始教、終教來對圓頓教來說,始教、終教那就是假啦。

終教當然不錯了,《大乘起信論》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如來藏,但是它就規定你必須三大阿僧祇劫啊。可是《法華》剎那間龍女就成佛啊。所以它這個不真實啊,因為他的根器只能聽這個。就這樣的話,等佛說《法華》還有五千人不聽,他聽不下去。這事不能勉強。所以把權的大乘來望實教的大乘,那麼實教大乘是真,權大乘就是假了。

把《華嚴》、《法華》這種實教的大乘還跟彌陀第十九願來比,就指的《魏譯》本,《魏譯》本的第十九願說,「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這個就是要發菩提心、修功德、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比《法華》、《華嚴》都真。

再拿第十九願跟第二十願比,二十願是「聞我名號」,這兒有名號了,「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就可以往生,那麼就第十九願假,第二十願是真。要拿第二十願跟第十八願比,就「十念必生」,二十願又假,第十八願才真。所以到了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十念必生」,這是真實中的真實,圓頓中的圓頓。這是惠以真實之利。

這一句佛號就是大涅槃。實際上這也很自然,因為這一句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證到大涅槃之後才成佛,這才是圓滿,這個佛號才出來了。所以這個名號是佛所有功德之所成,它就代表了這一切功德;現在的話,代表這一切信息了。因此你念,你就是以果覺為之,這是佛的果覺,你現在念這個,拿來莊嚴你自己因地的心,所以是真實之利,最直接、最了當了。

那麼底下大家也會有意見吧,這個《法華》、《華嚴》,中國一直是認為登峰造極的,日本人說它是權假,獨讚《無量壽經》。《甄解》對於這個它有解釋。它說,現在不是說「真實之利」嗎?就從這個利益上著眼,從利益上著眼,所以說《法華》、《華嚴》都是假,只有《無量壽經》是真。因為《法華》、《華嚴》說有疾速成佛的法,《法華》只是一個龍女,而不是大眾,不見疾速修這個法而成佛的人。

所以他「故自成別時意趣」是什麼?就是聞了法之後,在另外一個時間所達到的境界。事實上法體,法之本體並不須要你等待,但是人的根器不一樣,所以讀了《法華》、讀了《華嚴》,你還是要再來、再來、再來,要等待時間,「人機劣故。」

現在《無量壽經》,你只要相信不疑,但是這點很難,此是一切世間所難信法。要知道這個信,能信應當是很重視的,能信而不疑者,十個人就有十個人往生。現在還很多人往生,目前佛教還是一種衰微的情況,現在還是往生者不斷,「十即十生」,而且往生就不退,可以一直到成佛。

而且這個法門,當法都滅了,為什麼說《無量壽經》重要?一切什麼經都沒有了,最先滅的是《楞嚴》、《涅槃》。《楞嚴》現在已經看出來了,很多人說《楞嚴》是假的。佛早就說了,第一部滅的經是《楞嚴》,而慢慢地,這些邪說信的人就多了,信的人多大家也不念了,不念不就滅了嗎。第一部《楞嚴》先滅,然後一部一部的滅,最後剩下《無量壽經》,這是在《無量壽經》講的。

到了最後的時候,眾生為什麼還有智慧能夠來研究《無量壽經》呢?這《法滅盡經》這個地方就預先給咱們講了,說一個油燈要滅的時候,它放光。蠟燭也有這個情形,蠟燭點到最後反而更亮了。到了法將滅的時候,這時眾生有智慧,這時眾生可以接受《無量壽經》,這還有一百年的因緣。所以到最後最後,還有這個法存在度世,而且這個時候眾生所謂「迴光返照」。人要將死的時候,忽然間精神又來了。你要看個病人,忽然間精神來了不是好事,這叫「迴光返照」。整個佛教的迴光返照就是最後這一百年,《無量壽經》還可以度眾生,這個之後就剩一句佛號了。

所以現在我們也不能要求很多人的水平很高,到了末法他就只有這水平了。到了最後的時候,你會念阿彌陀佛就是法師、就是金剛阿闍黎,一般人不會,人壽也短了,這是一個緣故。一個緣故就是說依此得利益的人多,都可以得利益;第二個,最後法滅還完全靠這個經來度眾生。而且凡聖都是念佛,都是相等的,都得這麼做,凡也念,十地菩薩不離念佛,而佛佛還相念,所以凡聖齊等。

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齊諸聖於片言。」就是這一句名號,大家就相等了。因此說這是「真實之利。」最後還要靠這個,凡夫也得念,聖也得念,你開悟之後還是得念。開悟不求往生,恐怕你要欠悟。憨山大師說開悟之後,他《憨山夢遊集》說,開悟之後人都持咒。他不肯說,說怕大家執著,實際都還持咒。

底下,剛才是《甄解》的辯論,底下是我在寫的時候我做一點解釋。本經能夠給眾生「真實之利」的原因,就是因為咱們這個經所「開化顯示」的都是「真實之際」。前頭已經講了「真實之際」,真如實相的究竟之內容。由於「真實之際」,所以這個極樂妙土是什麼?底下就說這個經有三個真實,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底下跟著就來了,阿彌陀佛就「住真實慧」,在「真實慧中」勇猛精進,一志莊嚴淨土,一心,一條心的在那莊嚴淨土,在「真實慧中」。所以這三個真實。所以極樂妙土等於就是從「真實之際」所開演,而國土之種種莊嚴就是「真實智慧」的流現,因為彌陀就住在真實慧而莊嚴淨國土。

《往生論》說了這句話:「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說到這兒這句話就很像禪宗。「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不再往下說。這點破了,點破了成教了。「清淨句」是什麼?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是教。說到上頭不往下說了,這就很有宗的意思。所謂「真實之際」就是無為法身,所以流現出極樂國土三種莊嚴。

《彌陀要解》:「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這個淨土法門,你這能說這個法,所說的內容,你在這度化大家,你所度的,你能夠信和你所信的內容,以至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都是實相正印所印出來的。

所以用這個「印」字的好處,比如說圖章,圖章它代表要蓋章才能兌現,才能有效。而且這個印章不是一筆一筆寫出來的,這一點最要緊,一下就出來了,沒有前後。所以佛法裡頭,這一切譬喻它都有很深的意思,一時就全兌現,一成一切成。你要寫一篇字,你寫半天才寫完;你要蓋圖章的話,篆字,七、八個字,一蓋,一下子都出來了。而且這個印出的印文跟這個印是一致的。你要印證就這個意思,我們要印證一下。所以這一切一切都是從實相這個圖章所印出來的。

咱們就拿今天來說,「能說所說、能聽所聽」,這能說的人、所說的內容,你們所能聽的人、所能聽的內容,你們能發願往生的人跟你所願要往生的國土,這一切一切,你能念所念,能念的是你這個人,你所念是這句佛號,都是「實相正印」。所以《首楞嚴》的含義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為什麼能究竟堅固?無一不是實相,無一不是法身,沒有這一切分別。所以密宗稱為大圓滿,在大圓滿中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大圓滿哪。所以這一句佛號就是大圓滿,就是真如實相。所以密宗說「聲字皆實相」。你這不是執著嗎,有相、有聲、有色?耳之所聞是聲,目之所見是色,這不都是六塵嗎?密宗說聲字,觀這個字種、聽的這個聲音都是實相。所以就是「能修所修」,能修的人是實相,你所修的法,觀這個咒、念這個字,那都是實相。你這麼去體會,你之所行就跟那個就求「哎呀保佑保佑我,發點財吧。」那麼去念的,是天淵之別,效力不一樣。所以也就從這可見,入到淨土這個法門就是入實相。所以說「能惠以真實之利」,那是「真實之利」,「真實之利」還有能超過這個的嗎?

底下佛也就讚歎:佛是「難值難見,如優曇花。」「值」是碰著,你難遇,難相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優曇花是一種花,很像咱們這的無花果,葉子像梨,果大,像拳頭這麼大。咱們這兒也有一種無花果不開花就結果,它這也是不開花就結果,花很難逢。

《般涅槃經》說:「有尊樹王,名優曇鉢。」翻的音稍有點不同。「有實無華。」只有果實沒有花。如果開了金花,「世乃有佛」。所以這個優曇花,看的這個花是難得出現。所以誰說看見無花果開花,那是很奇怪的事情。無花果南方很多,南方來的知道這個,也很好吃,無花果。這也是一種無花之果,印度的。

《出曜經》說:「數千萬劫,時時乃出。」這個花才出來,多少劫才出來花。「羣生見華,謂曰如來將出。」看見這花,有佛要出世了,極大的祥瑞。所以佛就打譬喻,佛的難遇難見,就像優曇花稀有出現。

底下再進一步的鞏固阿難的信念,因為這個話它超情離見。大家一般都是為常識所束縛,好像這個超了我的常識就不是真的。我就常常批評一些人,我說這些人是「唯常識論」,只有合乎常識的是真實的;一不合乎常識,這裡必定有假。現在就是這些話,這一句佛號這麼殊勝、超過這麼多經,大家聽了之後是不是還有一點將信將疑?這個也很難免。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阿難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

所以佛再鞏固,釋迦牟尼佛說,「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你要曉得,如來的「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智慧是難以測量、難以思量,沒有障礙。如來的正覺,《甄解》說,「如來正覺者,乘彌陀一如來成正覺故。」現在佛跟大家說法是應化身,就是大家在法會上所見的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我們所記載的佛相,種種的記載,所見的佛都是應身佛。

報身佛只有菩薩境界的人才能看得見,一般看不見,太微妙,太廣大。咱們上了北海白塔就可以知道,看是個圓的,事實上誰給咱們畫了一個圓圈?你的眼的視力給你畫的,因為你視力只能達到這,所以以視力為半徑,就看了一個圓的,對不對?在外頭還有你看不見了。以這種的視力你看佛,看到真的報身,一根汗毛你也看不著,也找不著邊,多少多少由旬,一個由旬就四十里,這個微妙也非你所能見。法身更是一樣。所以我們所能見的佛和經裡所記載的佛是應身佛。

底下《甄解》就說:「應身即本地身。」就是這應身就是法身,因為佛從法身流出報身,從報身流出化身,其本源就是法身,智慧跟法身是一體的。所以今天說法之釋迦牟尼即是毘盧遮那,法身,這個智慧是難於量。常住於「念佛三昧」,他住的這個「念佛三昧」能夠發出極殊勝的妙智慧,所以說「其智難量」,這個不是地上菩薩、等覺大士(等覺就是離佛只差一個位子)所能測度的。所以告訴他,佛是如此的智慧、如此的通達。我所告訴你們的話,連地上菩薩、等覺菩薩都難以測量,大家不要用自己這個水平來測度,尤其是拿自己這個水平來所謂批判接受,我想得通的我就接受,我想不通的就一定是不對,這個就很不好了。

如來其智,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念頃」這是《唐譯》裡頭的話,「一念」我們上次已經說了,我們採取多數的意見,就是一剎那、一彈指裡頭有六十個剎那,有六十個念頃。這還是最長的。我們選了個長的,不然還要複雜,這樣好記一點,因為有兩個經論都這麼說。說「一彈指就六十個剎那」,「一剎那就是一個念頃」,也是六十個念頃。一個念頃就是一個剎那,一個剎那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這麼一個時候能夠住無量億劫。所以我們說這部經就是中本的《華嚴經》,這種打破時間就顯在《華嚴》的十玄裡頭。

「無量億劫」是多長的時間哪?這個劫,要把這個石頭,多少天,天人下來用天紗輕輕地,把這個石頭磨光了是一劫。而且這麼多的劫,釋迦牟尼佛他說一念之間就住這麼長的劫,諸根,身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沒有增減、沒有變化。就說在一念之間就住了這麼長的劫,住這麼長的劫只是在一念,這個就是《華嚴》裡頭「十世隔法異成門」。《華嚴》:「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這是時間。現在最新的物理學把這個空間、時間、物質都有了新的認識,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高,這一切都是人類的錯覺。徹底突破了時間,那一念和無量劫平等平等,所以就「超思量」。

就拿作夢來說,你做了一個很長的夢,你醒了之後,其實就一會。所以說黃粱夢熟,做了宰相,後來又被人殺了,幾十年就是煮了一頓小米飯的時間。他打個盹,就睡覺,就作夢,夢了之後,再叫他起來,他已經遇難了,這是一生的經過,就是一頓煮小米飯的時間。這種事情很多,夢中就可以體會這個,很短的時間你可以變得很長。事實上咱們現在就是在作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咱們這個夢沒醒,咱們這個夢醒了就好了,現在就是作夢。

「延促同時」就是說這一點。所以叫大家叫阿難要相信,如來的智慧,一念就住無量億劫。「所以者何。」為什麼能如此?因為如來之「定」、如來之「慧」是究竟通暢;「無極」,沒有窮極。「定」就是禪定,「慧」就是智慧。戒、定、慧就是「三無漏學」。「三無漏學」,「戒」就當然攝在裡頭了,那說是「定、慧」。

「究謂究竟,暢謂通暢,簡異因位所得,故曰無極。」這是《會疏》的話。「簡異」就是「不同於」,不同於因位所得的「定」和「慧」。如來的「定」、如來的「慧」是究竟通暢到了無以復加,就是無極,無以復加了,就不同於別的。這句話什麼意思?叫阿難你要仰信哪。

「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對於這一切的法得到最殊勝的自在。「自在」兩個字,《華嚴經》有十個「自在」:

一、「命自在」。長壽,沒有障礙。

二、「心自在」。有智慧調伏自心,入種種三昧沒有障礙。

三、「資具自在」。可以出現無量的珍寶來莊嚴世界。

四、「業自在」。菩薩能隨種種業,示現受種種果報。

五、「受生自在。菩薩隨其心念能於諸世界中,示現受生無障無礙」。

六、「解自在」。勝解殊勝信解行證的解,也能夠示現種種的身相,演說妙法,這是第六,這個自在。

七、「願自在」。菩薩可以隨他的願,在諸剎中,一切佛剎佛土出現,來成佛,沒有障礙。

八、「神力自在」。神通威力隨意變化。

九、「法自在」。得了大的辯才,諸法之中能夠演說無邊的法門,無有障礙。

十、「智自在」。智慧具足,能在一念之中,顯現如來的十力無畏,成等正覺。

你看佛的智慧,這還不是佛的,是菩薩的智慧,在一念之中就能現如來的十力無畏(十力、四無畏),成等正覺,等等妙法,無有障礙。現在說的這個,這個最勝的自在,就是這十種自在都已經圓攝在裡頭,究竟,所以稱為「最勝自在」。就如《法華經》裡所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所說。因為佛就是真實,也用不著謙虛,我是法王就是法王,我為法王就於法自在。所以這個地方是一貫的、一致的,「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

「阿難諦聽」,阿難你好好聽啊。「善思念之」,要深入善巧地去思念。「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我要給你來解說了,答應說了。這個「別序」的內容就到這裡。這一段,「別序」又叫做「發起序」,發起這個正教,發起本經的正文。這個裡頭,「序」都是為了證信,前頭六種成就是證信,「別序」也是證信。這裡有五重的證信:

第一重就放光,放稀有的光明。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都是要很好的去體會。他說這個經的時候,阿難跟佛這麼多年他沒有見過,這是第一重。

第二重,阿難就請問了。他這個請問就有兩個含義,他這個問,看見這個稀有之光,他就知道這是奇特之法、導師之行、最勝之道,而且知道這個道、這個法就是佛佛相念,這也是證信。第二是阿難能問這種的意思,就表示阿難也是德遵普賢、從果向因的大菩薩,所以就不是凡小所能問得到的。會中這麼多菩薩無量無邊,而且有二萬的四眾弟子,都來敬聽淨土法門,佛來演說這個圓音,正是時機,「今正是時」,大家歡喜。所以這個阿難之問,就知道是在念佛,這大家的時機,都很契機,這是第二重證信。

第三重證信,就佛讚歎這一問。佛讚歎這一問就告訴他,「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此問而得度脫。」將來的一切眾生就因為你這個問問得好,他們因此而得到度脫,這是第三步證信。

第四步,佛就告訴阿難,佛之所以出興於世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要給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就是下面要說的彌陀的願海,彌陀的名號,念佛往生,這是第四重。

第五重,佛在說佛的智慧是如此,這一剎那和無量劫平等。這什麼智慧?定、慧都究竟的通暢,就是法都自在。佛這麼說,又為了眾生「真實之利」,這麼大的智慧,又這麼大的慈悲。這個所說,我們就不能夠輕率,我們應當是歡喜、尊重和仰信。有些地方就是佛既然這麼說,我就應當這麼信,我們慢慢去修去,就會一天比一天明白。所以這個地方是五重證信。

再有,這個裡頭我們已經有兩個「真實」了,在前頭一開始的序裡頭,一個是「真實之際」,因為我們說了本經,這個都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可信。所以佛也說了,佛說將來你們有「四依」,因為經和經文是可以矛盾的。現在大家都反了佛的「四依」,跟著始教來否定圓頓教,這是不遵佛旨。

佛旨是「四依」,你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的經不都是「了義教」,有好多「不了義」。一部經裡頭有「不了義」的地方,也有「了義」的地方,這兩個之間要不同,你依止誰?依止那個「了義」的部分。什麼是「了義」的部分?是那個講實相的地方。所以這個「真實之際」所開化的,這是我們應當依的。而這個經這「用」呢,是「惠以真實之利」。

我們也願意度眾生,我們還不是僅僅為了要自度。你要度眾生你要給他「真實之利」,你不是今天給他一張大團結〔編按:指人民幣拾元面值,在那時候很值錢〕就算完了,明天他又沒有錢了。所以這一個是「真實之際」,一個是「真實之利」,這就和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一開頭的兩段話就一致了。

《彌陀疏鈔》一開口就說:「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所以我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的究竟之處就是這個自性、就是這個「靈明洞徹,湛寂常恆,大哉之真體。」第一個「真實」就是如此。

第二個,《彌陀疏鈔》接著說,本來是沒有濁沒有清、沒有背沒有向;但是眾生已經濁了、已經背了,背覺合塵。所以澄,我們說澄,澄一澄,「澄濁而清」,把這個濁的東西把它澄清。「返背而向」,你本來是背覺,你現在把背覺變成向覺,返背為向。「越三祇於一念」,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成佛,這是《大乘起信論》所堅持的。但是一念可以超過,所以圓頓教就不同於終教。

所以這個判教,大家都要知道,你們到底是要學什麼教?到底我們只是喜歡小乘,可以,都好嘛,沒有一個不好的,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圓頓教那就是三祇、一念之間齊等。你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好,你去修;我這個一念也可以成就,越三祇於一念。

「齊諸聖於片言」,諸聖,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聖人,所謂「片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平等平等。「至哉妙用」,這個至矣哉,無以復加,這個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跟本體一樣,不可思議,體上起的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和我們《無量壽經》是一部經,有的稱那個經為「小本」,我們這個為「大本」,有的稱那個為「小經」,我們為「大經」,所以這是一部經。

《彌陀經》的宗是「信願持名」,我們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信願」也就是「發菩提心」更簡明的根本內容;「持名」、「一向專念」是一致的,所以兩部經是一個宗旨。

這兩個真實跟《彌陀疏鈔》蓮池所讚歎的相同,也就說「如是妙法,三輩齊收」,上輩、中輩、下輩。

「遂令凡夫,頓同補處。」就是讓凡夫,甚至於下劣的凡夫,頓然間同於補處菩薩。一往生就不退,再無退轉,頓然間就同於補處。所以「大哉妙用,不可思議。」「真實之際」的體所產生能夠發揮的妙用,給予眾生真實之利,這個就是本經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以得到往生這樣的一個真實之利。

這樣的妙用,在一念之間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念了一句佛號,在你正當念時無有雜染,你就跟諸聖平等。我們幸而得聞,你要知道這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也。」所以用這個,咱們結束了這第一卷。

正宗分

「正宗分」,下面第二卷。打個比方,「序分」如頭,「正宗分」如身體。這個身體很重要。心臟,這心臟是血液系統;這個肺是呼吸系統;胃呀,這個腸胃是消化系統;神經,都在這兒啊,所以正宗分很重要,這就打個譬喻。下面呢,正宗分就很多了,我們現在就進入正宗分。前頭一段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我們現在就是直接,因為我們談了一年還沒有談到彌陀,這是講釋迦牟尼佛會上來會的聖眾,只是「序」。佛就告訴他,他就問這個事,阿難啟問。

法藏因地第四

「法藏因地」,這是第四品,這是正宗分的頭一品。

【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爲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

「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無央數」者,就是無盡數。「劫」就很長,上次說過。說不清那麼多的劫,有個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名字叫做世間自在王如來。「佛」是通號,「世間自在王」是別號,那個佛他獨有的號。

《甄解》它的解說,它說這個配「般若三德」。說這個王,法身出現一切如王。他說這個王,世間自在王,「王」就是配這個法身。「自在」就是解脫,你為煩惱所縛就不自在,你自在就得到解脫,解脫德。你通達世間,通達世間要智慧才能通達世間,這是般若德。所以在「世間自在王」這幾個字就把「涅槃三德」包括了。「王」代表法身,「自在」是解脫,「世間」了達這是智慧,三德圓攝。所以這個就是「三一相即」,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涅槃三德」如 ∴ 字三點。這是名「世間自在王」,就解釋這個佛的名號。

「如來.應供.…佛世尊」,這是佛的十號。佛的十號常見的有三種不同的提法。《成實論》、《淨影疏》都是這樣,依著《成實論》把「無上士」跟「調御丈夫」合成一號,「無上士調御丈夫」是一號,「佛」和「世尊」是兩號,這樣成「十號」。《涅槃經》、《瓔珞經》、《大智度論》不是這樣,它是把「無上士」和「調御丈夫」分成兩號,把「佛」和「世尊」單獨成為一號,這是第二種。這都是小事。我們現在根據《涅槃經》的,「無上士」、「調御丈夫」還是兩號,「佛」跟「世尊」合起來。「如」就是「真如」。這是十號,這個十號是通號,一切佛都有十號。實際是無量的號、無量的德號,但是簡之為十號。

日本的《合讚》說,根據《涅槃》,它說:「云何名如來?」為什麼稱為「如來」?「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然,故名如來。」就是說如來者,如諸佛過去佛一樣這樣而來,這是根據《涅槃》。《會疏》說:如來義有三個,如來實際是「法身、報身、應身」。《金剛經》說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來無來去的,這是說的法身如來。所以《金剛經》很多境界是法身境界,「亦無所來,亦無所去。」

《轉法輪論》:「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什麼是「如」?第一義諦是「如」。「空有」本來圓融不二,這「如」啊。「第一義諦」這樣叫做如,而證到正覺名為來。這都是自然契合第一義諦成等正覺,由這麼而來,這就是報身如來。

《成實論》,《成實論》本來是小乘的書,「乘如來道,來成正覺。」「乘」是乘坐的意思,也就是說是你所行吧,行於如來的這個道來成無上正覺,故名如來。這是所現的應身如來。像釋迦牟尼現身為太子,而後在樹下睹明星成道,這是應身如來。

《會疏》底下還說,他說《天臺壽量品疏》(《法華壽量品》):「如者,法如如鏡。」它是以「如如」為法,也「如鏡」。「如如」,兩個如字,「如如」,如那個如。「非因非果」,離開因和果,也離開「有佛無佛」,但是不管是因是果、有佛無佛,但是這個「如」,性相常然。「如」,這都如,它就沒有變異,變了就「不如」了,性相常然;遍一切處也沒有兩樣,所以空間、時間都突破了;「不動而至為來」,這個說的就是法身如來。如來有法身、報身、化身,所以對於如來的解釋也有三種不同,剛才已經說過了。

「應供」,《大論》說,佛的一切結使都沒有了,得了一切的智慧,應該受一切天地眾生的供養,所以應受供養,稱為「應供」。其餘的,《淨影疏》、《會疏》沒有什麼新的意思,差不多,大家自己看看。

「等正覺」,梵音就是三藐三菩提,說全了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舊的翻譯就是「無上正遍知」。「阿耨多羅」就是無上,「三藐三菩提」就是,肇公註解就是「正遍知」。「道莫之大」就是「無上」,道沒有再更過於此者,就是無上了。這個道是真的、正的,他沒有不知道的,所以就稱為正遍知。這是第三個號。

第四「明行足」。「明」,有解釋為神通的,《會疏》、《淨影疏》都是這麼解釋。但是《淨影疏》他另外又一個解釋,「明是證行」,是證所行,「證法顯了」。「明」,用這個明來證所行,證這個法很明顯,叫做「明」。這個「明」就是智慧了。

《涅槃經》說,「明者,名得無量善果。」什麼叫做「明」?就是得了無量的善果。「善果」者,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個「明」字就不是指神通,不是三明六通那個明,後頭說是證行,這個已經進了一步,這個就是得果了,所以就以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覺」作為明。我們現在解釋名號也是根據《涅槃》,用它第三種的說法。「行足」呢,《涅槃經》說:「行名腳足」,「行」就叫做「腳」,就是我們的腳。「腳足」是什麼?「名為戒慧」,我們持戒跟智慧,乘著戒慧的足,就是修戒修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明行足。依止戒慧、修行戒慧,功德圓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明行足」。實際「明行」就是「戒慧」。

《會疏》也就沒有多少,大家自己看一看,這稍微有點不同。再把《淨影疏》說一說吧,《淨影疏》也是這個說法,就是龍樹的話,「戒空慧等,名之為行。」「此二」,「二」是什麼?就是「戒」和「空慧」這兩個,都「圓具」,圓滿具足,故名為足。所以「明行足」就是「戒」和「空慧」都圓滿具足的意思。這許多的解釋我們可以合參。

「善逝」,「善」就是好,「逝」是去。《大論》說,什麼叫「好去」?就在種種甚深的三摩提(就是三昧),無量的大智慧當中去。就說怎麼叫「好去」?到種種的三摩提、無量的大智慧去。像偈子說,「佛一切智為大車」,佛以一切的智慧做為一個大車,以「八正道行入涅槃」,這個叫做「好去」。入無量智慧三昧中去,一切智做為大車,由八正道證入涅槃,叫做「好去」。底下簡單一點,這個文字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

「世間解」,「世間」就是五藴,諸佛了達五藴,「照見五藴皆空」,叫做「世間解」,這是《甄解》的話。《淨影疏》說:「世間解者,是化他智。」能夠教化他,這個相當於差別智。「善解世間,名世間解」,這是《淨影疏》的解釋。《會疏》的解釋,「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不管是世間、出世間,一切種種因、種種果,如什麼因,得什麼果都解了,名爲「世間解」。所以我們把它綜合起來說,「世間解」就是化他的聖智,如來如實知道世間、出世間種種因果的法。

「無上士」,佛是最尊,所以稱為「無上」。這個很好,「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你有所修有所斷,名為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所以有學位就低了,無學位就高了,也是一樣的意思。有所斷是「上士」,無所斷名「無上士」。《智度論》說:佛涅槃是自己證到的,不是從他那兒得到的,也將導引一切眾生入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是無上,在衆生中佛也是無上。佛以持戒、禪定、智慧教化衆生,也沒有一切能够跟這個相等的,所以稱爲無上。所以稱爲無上士。

「調御丈夫」,「調」是調伏,「御」是駕御。《淨影疏》:「能善調伏眾生,名調御丈夫。」《合讚》說:自己是丈夫,又能調伏其他丈夫,故稱佛為調御丈夫。「若具四法,則名丈夫」,要這「四法」你都有,你才能稱為「丈夫」。什麼是「四法」呢?

一個是「近善知識」,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者即是如來。在這個時候你能夠遇到善知識,你應當像對如來一樣的去尊重他。善知識也不遠,你們可以互相為善知識。這位同學做得有點不對,旁人提醒他一下,就是善知識。他還有這個地方沒有明白,你能給他解釋一下;他某個地方思想上有個扣,幫他解一解,這都是善知識做的事,「近善知識」。

(二)、「能聽法」。這個話大家聽了很奇怪,怎麼「能聽法」做為一個條件?要知道,聽法有人跟不聽是一樣,那就不叫「能聽法」。還有佛說《華嚴》,連大智慧大神通的人都如聾如盲。所以「能聽法」不是小事。所以做為丈夫,第一個條件是「親近善知識」,第二個是「能聽法」,很虛心,無有厭足,願意聽,那就表示聽你能聽得進去。

(三)、是「思惟義」。不但「能聽」,而且善於「思惟」。要「消歸自己」,不是一些文字上的東西、經論上的東西,那都是書;或者你再有學問,你是個活的佛學大辭典。你要「善於思惟」、「消歸自己」,消化到自己的,融入自己的殊勝的智慧裏面去,也就是讓它來熏發自己的本覺。所以這個有內熏外熏呀。我們的本覺勝智在自己內部老在那兒熏這個無明,變這個無明。所以「無明熏真如」,「真如熏無明」。現在我又有所聞,我這外面又在這熏無明。這樣的話,這個無明它轉變就快了。而要知道最徹底的話,本來無無明。

(四)、「如說修行」。這就是「丈夫」。能知、能說而不能行,這就不是丈夫了。

就這四條、說得很簡單,但是做到很不易。又有一個問題,說是這個還有女人呢?怎麼單提「丈夫」呢?《智度論》說,這就包括了,提「丈夫」就包括女人、包括黃門(就是二根),其他種種都包括了。

「天人師」,《淨影疏》曰:「能以正法近訓天人,名天人師。」他能用正法來教導人和天。這底下都一個意思,這沒有什麼新的意思,不說了。

「佛.世尊」就是三覺圓滿。「佛」,我們講了很多了。「世尊」就是「佛」的含義,這講過了,就不重複了。 「世尊,梵名薄伽梵。圓備眾德。」一切德都圓滿具備,「為世欽重」,世間尊重故稱為「世尊」。這個是「如來」所有的通號,「世間自在王」是別號。

世間自在王如來,也是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教導四十二劫,時間很長。時間長短都不一定,釋迦牟尼佛是很短很短只有八十歲,有的就很長,古佛還要長,這個佛他住世時間就很長。「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他給大家說法開示。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眞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

這個時候,「有大國主名世饒王」,他是一國之主、一國國君,這個國君的號叫做「世饒王」。「聞佛說法」,他跟他同時呀,他聽到世間自在王說法,他就歡喜。這個歡喜很重要,所以經中都說是「皆大歡喜」,就是樂這個法,歡喜呀、踴躍呀。我的老師夏老居士聽見淨土法門,他回來之後一個人就在屋子裡笑,笑了二、三天,就像神經病一樣就笑。他說我笑什麼?我笑我這回可能有出去的道路了。咱們這個不是拿來做一種裝飾品,或者做一種什麼資本、做一種什麼工具,我們是要真正萬劫千生,今天有個機會得了人身、聞了佛法,我們要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我們自己也要了脫生死,這才是真正我們所應當做的事情。

那事情這麼大我們怎麼去做呀?所以上次不是說「授法眼」哪,這個「演慈辯.授法眼」,把這個法眼,替我們、給我們,我們自己哪裡能選得到?老實說我們要不是佛的加被也不可能,這個要真正的知道慶幸。所以他就歡喜。開解,「頓然心開,瞭解實義」是開解。所以我們說「能聽」就是這個意思,你聽了之後你得有所開解,你要去掉點東西。我們要知道「修行」跟搞「學問」,「為學則日增」。我們現在也不能不搞點學問,佛學院嘛,我們在最初也須要有一定的學問。所以「為學日增」,你三年級就比二年級多知道一些,四年級又多知道一些,以後又多知道一些,這求學問是一天比一天有所增長,但這不是「道」,與「道」無關。「為道是日損」,你去掉什麼,一天能去掉點東西,這才稱為入道,不是搞學問。所以「開解」就是這個扣開開了,去掉這個扣了,叫做「開解」。所以法藏當年也是國王,一聽見佛法就「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跟著就發無上的真正道意,就是發了無上的大菩提心。

「棄國捐王」,國我也不要了,王位也不要了,所以我們這個不同。我看見過棄王位出家的,一個不丹的王子,皈依了欽增活佛,跟著活佛來修法,那個很莊嚴,那是王子。所以我們釋迦牟尼佛,什麽都扔棄了不要。不是別的那個,他很希望他能成爲一個教主,那麽他在社會上有了一個特殊的地位。我們這個絕對不是這樣,他不須要這些,所有這些東西他都扔了。所以這個最有說服力了,因爲他不是爲了這些目的。他也不要我們一文錢,釋迦牟尼佛不要你一文大方錢哪,他不是跟你要錢哪。那廟裏頭那些俗僧要錢那是另外一件事,不代表如來,如來不要你一分錢,也不拉你一張選票,所以他是「棄國捐王.行作沙門。」

「沙門」,《四十二章經》說:「辭親出家」,親是難捨能捨,「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所以做為「沙門」,要看看「沙門」的定義。什麼叫「沙門」? 有一個圓明,你們頭一班的一位同學,他就跟我說,「我就希望我這一生老穿這衣服。」「唉呀!」我說,「你穿這衣服有什麼了不起?」他希望一生不脫這衣服。所以最可怕的是在袈裟下失卻人身,披著袈裟你把難得的人身你丟掉了,再也沒有人身了,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要「識心達本」,識自本心,達自本性,要能夠解「無為法」,不是搞「有為」。我和通願法師我們第一次見面,我就說:「可惜啊,明明是無為法,但是到很多人手中變成有為法。」她回我一句說:「明明是無漏法,到大家手中變成有漏法了。」所以這個就叫做「沙門」。

「號曰法藏」,這個名號就是當年世饒王出家,這個「法藏」就是將來成就就是阿彌陀佛。

【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踰者。】

而且是,底下就簡單說一說,不多說了,時間不夠了,「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不同。「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願力最大。「及念慧力」,念力、慧力,來「增上其心」,使他的心增上,念慧日有增進,「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踰者」,沒有人能更比了。

底下就是到世間自在王前發願。這個就留在下一學期了,這個「修菩薩道」以後。現在就是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已經出家,這法藏很突出,「棄國捐王.行作沙門。」

那麽這一年大家共同研究這個大經,現在國外很多地方都在研究。而且他們發現就是講經的人是不少,但是都是講什麽呢,講三論,講法相,講淨土的很難得,找不著人,而大家很需要。所以這是一個形勢,所以向大家報告一下。所以不要以為都是…。現在大家都紛紛的,因爲這個《無量壽經》這樣一出來,因爲過去爲什麽淨土宗不行,因爲《無量壽經》大家不讀,沒有善本哪,現在大家都承認《無量壽經》有了善本,海外都大量的印。有很多他們就是,你們這個班完了之後,馬上美國有個代表團來,他們組織了淨宗學會,華盛頓的佛教會,他們有個代表團來。他們就讀我們這個課本,他們每週都念經討論,討論完了之後大家還剩下的問題就都記下來,這一次把問題給我寄來了,他們來一個多禮拜,要來談這些問題。所以這個地方都很多,還不止一處,還有加拿大、美國、現在新加坡,新加坡的佛教青年團也成立了個淨宗學會,也都在研究咱們這個書,都在那兒讀。

所以大家也是一種時節因緣嘛。一切事情不能離開時節因緣,我就是向大家介紹一下,總是隨大家的意樂。所以我這個經這個課也不考試,也不是說要求每個人都要成爲淨土宗。但是就是有一個希望:希望每一個人,你聽了這些課之後,你不要去謗淨土宗。只有這一個願。因爲謗法之罪是不可思議啊!你要是謗淨土宗是謗法,而且是謗佛內心中所最關心的法啊。所以這個「十念必生」啊,它後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有人就問說《觀經》,《觀經》只是…,它這個五逆他都往生,你這兒怎麽不能啊?他說不行啊,他這五逆不單是五逆,還有誹謗正法呀,比《觀經》那個重啊。《觀經》那只是五逆十惡,他念佛,他往生了,最後他往生了,是吧。你這個爲什麽這個《無量壽經》的跟《觀經》不一致?它還有誹謗正法呀,那麼這個當然就很對啊。那人又設問:如果這兩個人,一個是誹謗正法,沒有五逆十惡,一個是有五逆十惡,沒有誹謗正法,這兩個人如果要念佛,到底哪個能往生?哪個不能往生啊?

所以這個問題就是要問。要問。問了之後,這是道綽答復的,跟大家想法也是很有出入。道綽說:你這個五逆十惡不謗法,當然往生啊,《觀經》就是例子。你要是不五逆十惡,只是謗法,不能往生!只謗法,沒有五逆十惡,這不能往生。而且謗法之罪,到大劫的時候,這個世界都碎爲微塵,地獄也空了,這個時候地獄中的衆生也就,那地獄都沒有了嘛,也就出獄了。但是謗法的人不行啊。謗法的人,給他換一個世界,那個世界沒崩哪,你在那兒還要去繼續去服刑去。所以說「若欲不招無間業」,無間地獄的業,「莫謗如來正法輪」哪,是不是啊。要知道這個,你這個謗法。現在大家很輕率,什麽這個佛,這個法…密宗當然現在是很濫、很不好,但是你不能把整個兒密法說成是魔法。看不起淨土宗,有人說淨土宗是幼兒園,還有種種種種的,對於這種都屬於謗法。所以就是說,我這個目的不是很高,而是希望大家,如果有發大心的,這個當然是那就是十方諸佛都歡喜讚歎,但是至少我們希望大家聽了之後,從內心的重視淨土宗,不但不謗法,重視淨土宗,就是這個希望。那麽明年再會,謝謝大家來這裏聽講,我們圓滿了。

底下我們就是要講阿彌陀佛,他從國王,他這個學佛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讓我們學歷史,出個題目考你,法藏比丘成佛的經過你都答對了,你一百分,不是這個事。而是你要從這裡去吸取阿彌陀佛是如何成功的,什麼樣的道路,我應該怎麼樣,我應該受到什麼樣的感動,而向佛學習呀。將來咱們要成功,和阿彌陀佛同樣的大願、同樣的大果,這才是「學佛」。所以佛學,我們是佛學院的一門課,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這個課程裡頭,我們所真正要學到的。所以我不考試,不是從卷子裡頭看出大家的成績的,而是看你們從讀書裡頭,如何真正去學佛,這些成績,這些受用,比分數有價值一萬億倍。

上次趕得不少,我們已經趕到我這個書的一百八十一頁。那麽我們這個正宗分,就是阿難看見佛放光,就問釋迦牟尼佛什麼緣故。佛就說,你這一問太殊勝了,這個功德無量,將來眾生都因為你這個問而得度。

那麼就開始講了,過去有一個佛,名世間自在王如來。那個時候有一個國王,他那個時候…。我們這個地方就重復一下,重復一下。其實這個地方上次已經講過了,一百八十一頁,我們稍微從這兒接個頭兒,就不講了。他說這個世間自在王如來,那個時候有一個大國主名叫「世饒王」。這個「世饒王」這個名號是見於《漢譯》,《魏譯》裏頭沒有。所以我們要會集就是這個意思,把各譯本裏頭所有的精華之處會集到一起。這個世饒王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因」哪,因地呀。

「聞佛說法.歡喜開解。」聽到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法就歡喜,內心踴躍。所以說經典最後都是皆大歡喜,聞法之後歡喜,而不僅僅是一般的歡喜,而且是開解呀。所以我們研教的人、學教的人要讀藏,研究教、研究種種經典,這個突破叫做「大開圓解」。你要開了圓解,不但開圓解,而且大開圓解,這就不是在書本裡頭的學問的一個範疇了,就突破了。所以把許許多多的從這個經藏裡頭,從這都是「指」,你也從這個「指」你看到月亮了,這就開了圓解了,所以這個都是圓融的開解,知了佛的真實義了。所以這個開解就是這個意思,大開圓解。參禪的人須要悟,頓悟、證悟,要三關齊破,要一關一關地破。念佛也可以,一個是往生,一個是現生可以證,證念佛三昧,事一心,理一心。到了理一心,那跟禪宗的開悟是一樣嘛,都是破無明了。那麼這個修持那都是自然有一個果實,能够開顯你。開顯你,最後開什麽?還是開顯你本來的智慧德相。

「尋發」就是隨即就發了。發什麼?「無上真正道意」。「無上真正道意」就是發了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發菩提心。所以「發心」是關鍵。所以現在我們說修行的人,第一個是「出離心」,這個出離心,不光是身出家,身出家當然這一步已經比凡夫比我們這俗人強了,出離了;還要心出家,所以出離心,就是這個。「慈悲心」,普度呀,不然你是小乘呀。再進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言說就不大好簡單地說了。那麽發了無上真正道意,就是這些心都發了,發了菩提心,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都發起了。

「棄國捐王」,國位也不要了,王位也不要了。現在我們佛學院的學生就是因為想當方丈,念念不忘,本來學習很好,在班上也是前列,現在這神經失常了,心沒有出家。「棄國捐王」,國位、王位都不要了。所以印光大師他不當方丈,就是不是想做這些事情。一定想當個什麼法師,講經說法升座,天下聞名,弟子滿天下,這恐怕還都是世間的一些名利思想摻雜在裡頭。你有弘法之心、有度眾生之心,但是還有世間的名譽地位這些思想摻雜在裡頭,那都不純,所以我們就要歸於純。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法藏比丘的純,我們在下頭可以看出來。他不但能捨棄國王之位,他不要了,他就出家,名叫「法藏」。這個法藏比丘他就怎麼樣呢?他「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踰者。」這就是這個國王出家以後他的心願和行動。

「修菩薩道」是大乘法。這阿羅漢《法華》就說這是化城,佛只是一乘法。所以在《方等》裡頭呵斥這些羅漢、聲聞是焦芽敗種,是腐敗的種子、焦了的稻子出的芽,不能發起大乘心,不能夠淨佛國土,普度眾生。所以法藏一出家就不是一步一步的先從小乘這樣一步一步上升,他一修就是菩薩道,就是大乘。這個菩薩道而且是真正的一乘法啊。這個一,爲什麽說是一乘法是最高呢?這個法藏比丘就是如此呢?在《宋譯》本裡頭說得很詳細,說法藏所修的是「大乘第一」。大乘,菩薩乘就是大乘,而「大乘第一」那就是一乘法了。

所以《法華》就是一切都要成佛,只是一乘法,三乘法是權說。所以佛說《法華》的時候,五千弟子一直跟著釋迦牟尼佛聽法,到了這個法會上,五千人退席呀!那麽這些個人他們聽了,那《法相》、《唯識》都早都聽過了,《阿含部》早都聽過了,《三論》以至於《方等》、《般若》都聽過了,最後說《法華》還有五千人都已經培養成熟,還一起退席呀。所以佛法,我們要知道,這裡頭的這個在「無差別之中還有差別」呀。所以釋迦牟尼佛並沒有挽留他們,說「退亦佳矣」。退,你們退,退了也好嘛。不能勉强呀,要知道。所以佛法不能勉强,要能勉强一點兒,早就沒衆生了。要能勉强,那不咱們都成佛了嗎?這就是不能勉强,不能勉强啊!因爲你本來也是佛,所以是最平等之法。人人跟佛平等,人人本來是佛。所以只能够讓你自己覺悟,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自己來成佛。所以是大乘第一,因此法藏他就是直趨一乘。所以就如這個迦陵頻伽,雖然這個鳥還沒有出這個蛋,這個鳥還在這個蛋裡頭,它那叫的聲音就超過一切鳥啊。所以法藏一出家他就是直趨一乘。

「高才勇哲」,「才」,我們常常說才能、才智,就是「能」和「智」。「哲」是明知。過去咱們這的教務負責人明哲法師,現在廣濟寺的首座,明哲。「明知」叫做「哲」。「高才勇哲」,《淨影疏》,中國最老的一部《無量壽經》註解,他說,「才」就是才巧,也就是說才能。才德過人,那就是「才」和「德」聯在一塊兒。「高才」就是說什麽呢,就是說是才德過於常人了,所以稱爲高才。「志强名勇」,什麽叫做「勇」啊?他這個志很强,這個「强」,一個是强大,「志」是很大志,一個是堅强,他這個不爲一切所動搖。咱們中國所說呀,這個「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這一切都不能動搖你呀,你才是真正有志之士,這個志就强。所以他說這個「勇」是名爲什麽呢,這個志很强,一個是很大,一個是很堅決,這個叫做「勇」。不是善於和人打架,鬥毆,那個不是。「心明稱哲」,心裏頭很明白,稱「哲」。這些註解的含義都很深。

所以我們常常隨著各個人的水平,就好像你拿一個大海的水,大極了,你要取裡頭的水,都隨著你這個用來取水的這個工具來定,你能取多少。我只是這麽大一個碗,那我就只能舀這一碗水,多一點兒你也舀不來。你不能勉强,是你這個器所決定的。我們學法也是如此,看經種種,是由於你這個器所决定。「心明稱哲」,這一句話,各個人的理解就可以不同了。你一個小杯,就只有一小杯,拿大盆就是一大盆,你拿一個幾十噸運東西的船,你要去吸它,能吸它一滿,多少噸多少噸都吸進來。所以這個「哲」指著什麽呢,指著現在說的是法藏比丘「心明」啊。你也體會他心很明白,你也可以體會到他是明心,他是明知明見他的本心哪。這是《淨影》的解釋,這「高才勇哲」。

咱們中國就這兩本註解,一個是《淨影》,一個是《嘉祥》。《嘉祥》是三論宗的祖師,他的註解。所以我們把這些註解會到一塊兒也都有好處。他說什麽叫「高才」呀?稱「逸群之能」,你這個能力,「才」是才能,「逸群」,超逸於群衆了。就好像你賽跑,你跑在最前頭了,你就超過其餘的人,把這一群大夥都超過去了,那你第一嘛,你可以得金牌。所以這個「逸群之能」稱爲高才。什麽叫做「勇」啊?這個「勇」字解釋得很好,「自勝勝他」。怎麽叫做「勇」,是自勝勝他呀。「自勝」怎麽講?自勝是勝過自己,戰勝自己,勝過自己,這個叫做「勇」。確實,這個真是一個「勇」啊!所以這個「自己」是什麽?所勝過的這個對象是什麽呀?這個就是使我們輪迴、使我們不能超脫、使我們迷的根本,就是這個「我」啊!現在人人都有這個敵人在自己的這個腦袋裏頭,可是把這個敵人當作自己最心愛的這個獨生子女,自個兒的兒子,這個愛護得備至啊。所以釋迦牟尼佛給它說了一個很形象的話,是「認賊做子」啊。我們每個人都在內啊。你這個所最寵愛的最什麽的這個,那當然就是你自己啦。我的見解是對的,誰要是跟我這不一致,我就生氣,這個嬌寶寶那是誰也不能碰啊。有人批評了一句,馬上就變色,恨他一輩子,甚至要報復啊。而這個是賊呀,所以稱爲認賊做子。由於認賊做子,所以修行就是煮沙做飯,這《楞嚴經》的話。你把沙子煮了想成飯,那哪有那一天哪?所以「自勝」者,就是勝過了這個賊呀。所以這個《四十二章經》:「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最初翻譯的經他就是選一些精華,《四十二章經》,這就是精華。你不要相信你的意思,你的意思不可信哪!

所以一個懷抱成見的人,所以往往我看見很多在學問上很有成就的人,有的人根本不能學佛。舉兩個人,一個傅增湘。傅增湘十八歲中翰林。在這個翰林這一次考試中的第一名出來就是狀元。十八歲就中翰林,那是在秀才、舉人、進士之上。一生有學,當過國務總理,但是他不明白佛法。還有一個是張國淦,是我同學的父親。他是袁世凱的秘書長,當過教育總長什麼什麼,也代理過國務總理,很有學問,解放後還特別把他請到北京來。他也是不能信佛。等到晚年了,後來說我再看看,試著看看,還是不能信佛。那麽這是一種,這些他不能信。還有一種,他就是信了之後,他用他那研究學問,這條路走得很熟了,他用他研究學問的方式來研究佛學,他搞不通了。所以就是說,這個就是他就不能够去…,沒有用過這個功夫,你先要勝過你的「意」呀!你要以佛的經上許許多多的教導來破除你自己的成見。所以有一位我給他臨別贈言,我說:「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思想做個核心,你老去看經,哪怕閱了全部大藏,你選擇一些有益的話來加在你這個核心之上,來裝飾他,來美化他」,我說,「你不知道,你這個核心它就是癌細胞啊!」所以我們這個首先要「自勝」。

「勝人」,勝他也不是說我要超過他。而是說這個自己能够克服自己內在的這個癌細胞,外面我要勝過一切干擾。這是外面來的,不是我自己,這是「勝他」。所以貧賤啊、威武啊、富貴啊種種,美色啊,黃金啊都是屬於「他」啊,種種的,還有許多邪說異端,我都能勝過。這是一種。第二種,我能幫助別人也同樣來破除這個「我」,走上菩提的道路,這個是「勝他」,這個叫做「勇」。所以「高才勇哲」,這個「勇」字的解釋那就很深了。所以我們就知道法藏比丘,所以我們要學佛,這個就是法藏比丘他這個成佛的道路,他的過程啊,這就是我們的樣板,是不是?我們要善於去學習樣板哪。我們如果是把現在這個「自」絲毫不動他,保護他,誰要碰他一點兒,我就跟他拼命,那你就是走的相反的道路啊。你不想勝過你自己呀!是不是。

「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他能破除邪見,他有智慧。所以這個「見」大家要知道,「捨身容易,捨見難」哪。所以我們就是一定要很小心哪,不要叫它形成一個邪見。你把頭目腦髓拿出去給人都容易,你要把你這個心中的邪見,你要把它捨棄,是非常之難哪。能够他自己就能把這些邪見他都能給破壞了,不但不拿他這個邪見當這個主人,當他發號施令,而且把這邪見都破除了,消滅了,所以稱爲「哲」。所以「高才勇哲」這四個字,咱們中國這兩種古譯 ,這個古的註解,講得很深入。

「與世超異」,這個「高才勇哲」不是一般的勇哲,他是在這個世間,他是超出來,他是非常奇特。《會疏》,這是日本人的解釋,日本人的著作,他說:「不常人所及」,這就是日本人的文法,「不常人所及」咱們就不習慣了,就是「非常人所及」,不是常人所能及的,加個「不是」,白話文就懂了,「不是常人所能及到的」,所以說他「與世超異」,這是日本《會疏》的解釋。

這個解釋我們引了三個,兩個日本人,一個中國人。《淨影》呢,他這個解釋說,為什麼說「與世超異」?因為「此德孤出」,所以叫做「與世超異」。這些個古德注經我們要知道,他這一個字一個字都甚深甚深。所以能夠讀古注的人儘量讀古注。近人有好些人,水平確實遠遠不及古人,而事就是這樣。「此德孤出」,孤是孤獨、孤單。「此德孤出」,要理解這個「孤」字,我們用禪宗的話來理解,比較可以深入。

現在「臨濟兒孫遍天下」,現在廟裡的出家人都是稱為臨濟的後代,都是臨濟宗。臨濟的話,說「此德孤出」,「孤」字,臨濟沒有講這個「此德孤出」,他只是說,他說了四個字「孤明歷歷」。「孤」就是這個孤字,「明」就是光明的明,歷歷,兩個歷字擱在一塊兒,孤明歷歷(不是日暦的那個暦,是那個底下一個「止」字的,日暦的暦底下是個「日」字)。「孤明歷歷」,這個稱爲明。他這個「孤明歷歷」說的是什麽?說的是人的本心哪,人的本心。我們修持的時候應該如何呢,就是要保持著使得自性是「孤明歷歷」。「孤」,什麽都沒有了,只是明啊,所以稱爲孤明。所以他這個裏頭就是無所住,這什麽都沒有了,孤啊;然而生其心,他還是明啊,「孤明」。「歷歷」,一個是這個「明」清清楚楚叫做歷歷,歷歷分明嘛,不是什麽什麼,「明」嘛。所以是禪宗開悟是「了了見,無所見。無所見,了了見」,歷歷分明啊。這個歷歷分明的那個「歷」,不是日暦的「暦」。這一個是這個解釋。一個就是「相續」,孤明,孤明,孤明…。所以這就是到了這個禪宗起碼是破初關,破重關的境界啦,「孤明歷歷」呀。所以「此德孤出」,這個他稱讚。爲什麽說「與世超異」呢?因爲它是能够達到了這個「孤」,這個「德」是什麽德?是個「孤明歷歷」的德。底下把這個「世」字一講,大家也就同意我這個講法兒了,好像我們故意把這個講得往深裏講了。底下我們再把日本的《合讚》來說,那就清楚,就同意這些解釋了。

《合讚》也是個日本人著作,這個地方他說得很不錯,他說什麼叫做「與世超異」?所謂「世」者,可能是說法藏這個時候的發心 ,因為他底下就要發心了,已經是地上菩薩的地位了。在登地以前都叫做「世間」。所以「與世超異」這個「世」字不是說和世間的人他突出,他是與地前的一切他超異了。「地前」,在登地以前都稱「世間」,登地的菩薩才稱「出世間」。所以《阿彌陀經》講「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世間」也是講的這個世間,不是說人難信、畜生難信、天難信,阿羅漢、緣覺、地前的菩薩都難信哪,所以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為什麼現在…剛才說大家對於淨土宗…,那他自然是如此,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世間不是光說的是人類,本來是這個話。

所以真能信淨土的人,你就要知道自己,你應該自己要覺得我這個肩頭很有責任哪,應該不要太低估了自己呀。「一切世間難信」的,我能信哪!所以「難信能信」,那你底下就要知道自己不是小器,是個大器呀。你很大的一個器,在海裡頭只舀了一滴水來,你不辜負你這個器嗎?所以這麼來看,這個地上,因此他這個「孤明歷歷」,「此德孤出」,就不要像一般講。如果一般要講的話,他比世間都強,他很高才、很勇猛精進、很明哲,這就很泛泛的帶過去了,而這個地方就是很深哪。所以我們也不能就是滿足於像泛泛的這種情況我們就滿意,我們的修持也是要走這個道路。所以識心達本,這個沙門哪,這個沙門要「識心達本,解無爲法」,名爲沙門哪。你這個有爲法你理解了不如不…你不是了,你現在大家弄來弄去都是有爲法啊,你得瞭解無爲法,你識心達本才叫做沙門哪。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不要把許多這個隨著世間,世間有很多說法是把咱們佛教庸俗化了,我們要還它本來面目,不能對這個庸俗化的東西,把它當作至理名言。這個就把「高才勇哲」、「與世超異」,是超過這個世間。為什麼超過這個世間?他這個德孤出啊。這個德是什麼德,它後來說「明哲」,「哲」是心明,他這識心達本啊,在這方面,這是主要的。

《合讚》它用一個疑問的話,就是不敢十分肯定,它也覺得法藏這個時候應該是地上,但是它又不敢肯定。為什麼?因為中國的《淨影疏》這個時候先作了一個結論。所以對於法藏當下這個時候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過去是有爭論的。一種是像《淨影》所說的,《淨影》說:「今尋發無上心」,尋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是「地前世間行」,是在登地以前。

「地前」叫「三賢位」,先是十信,十信之後十住(住位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個「十」是「地前三賢」,三賢的位次。到了「十地」,初地到十地,這地上。說「地前」,雖然是「賢」,稱為「內凡」。在這個就叫做「外凡」,現在這個凡夫是「外凡」,還不是說出了家你就算不是凡夫了。深刻地說,你到了地前三賢才是內凡,三賢以下還是外凡。所以他說這個時候法藏還是「地前」,他說在這「地前三賢位」的哪個位次裡頭。底下,後來就發四十八願,後頭的發願,那才是地上的出世間行,他把這分成兩段。在日本,義寂、望西都是日本的注經家,他們是屬於這一派的。

至於中國的曇鸞,這大祖師,曇鸞。淨土宗的曇鸞、道綽、嘉祥(大家都知道嘉祥是三論宗的祖師)、善導(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而日本對於善導是最恭敬了),還有日本的《甄解》等等,都不同、都不贊成這個說法。《甄解》就破《淨影》之說:「說有前後,發心無有二,唯是一發心也。」他說是前後兩度法藏都在發心,是有前有後,實在是說他當時所發的心沒有兩個是一個。所以他的主張是什麼呢?他就主張這個時候也是地上,就在這個時候法藏已經是地上菩薩了。

那麽《甄解》還說,他說是龍樹大士認爲這個…,《甄解》復云:「其龍樹大士爲初地,或爲八地。」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說,龍樹就認為法藏或者是初地,或者是八地,這個裡頭之間不肯定,反正是地上,總之法藏是「從果向因」。我們過去講了很多「從果向因」,到了果位,但是他還有他度生的本願,他還示現菩薩的行來度眾生,這叫做「回果向因」。

所以在這個法會之上,文殊普賢等等這些菩薩都是,不但釋迦牟尼佛是從果向因,這些大菩薩也都是從果向因。而且我們又談到,這個法會聖眾都是咸皆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裡都是從果向因,都是從果位而示現為因的地位來弘法利生。

他這個地方就說,法藏當年也是從果向因,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法華壽量品》說,釋迦牟尼佛實在成佛以來,我們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成佛是剛剛兩千多年,一個曆說法三千年前,現在所流行的曆說法是兩千五百年前,看來三千年前還是有根據的,但現在說「兩千五百年前」時髦一點。因為從中國那個時候一接觸到,那時就把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時期我們就折算了,折算成中國的時間,推算為周代什麼什麼時候降生。

而中國這個曆,這個年歲從甲子這麼推算過來一直沒有錯,一年也沒有錯過。所以從那時候的推算,那時候水平也是很高的,推算不會錯,而中間從來沒有錯過,因此三千多年是比較可靠。至於兩千五百多年是怎麼來的?時髦一點,是根據印度它集結之後就在那個貝葉上點個點,集結一次點一個點,數那個點,根據那個點數下來是兩千五百多點,就是到現在是兩千五百多年。但是印度中間經過多少次變亂、多少次戰爭,經過英國的統治,這個裡頭他能每年還去點點兒嗎?

所以根據這個點點兒,或者還有又是貝葉上頭種種的,數這個點來考證佛的這個時間,我們覺得還沒有像咱們中國這個可靠。這順帶的說一說,就談到這個。實在就是說,不管他是兩千五百年還是三千年,總之不是這麼一個時間之內釋迦牟尼佛才成佛,釋迦牟尼成佛實在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之前就成佛了。

那麼成佛了,而且釋迦牟尼佛還說,在久遠久遠無量阿僧祇劫前,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當時的佛,大通智勝如來的王子。大家讀《法華》就知道了,他有十六個王子,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當時都是弟兄,都是十六王子之一。那麼這樣成佛,所以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是塵點劫,阿彌陀佛成佛也是塵點劫。所以阿彌陀這個地方是從果向因,所以就是說這個說法是對的。所以我們對於彌陀,說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底下我們就要說了,阿彌陀佛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是為了示現於眾生作如是說。既然是從果向因,這個時候法藏的水平在地上就很自然了。

再有就是,「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信」是信受奉行,我們信受。《大乘義章》說,對於三寶等等的「淨心不疑」,我這個心很淨,很清淨的,很乾淨的,我相信沒有懷疑就叫做「信」。這是「信」字的解釋。信很重要,晉譯《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道的根源,是功德之母,你要得功德,那它的母親就是信。「信解」,「解」是瞭解、開解等等。所以《華嚴》一部經講「信解行證」,你要有「信解」,才有「行證」。

「明記」就是記憶得很分明。「悉皆第一」有兩個解釋,他這個「信解」能力是至高無上,誰都比不了,這個叫做第一。再一個解釋呢,他所解的都是符合於第一義諦。不是你說有我就著有,你說空我就著空,你說始教我就是只是停止在始教,你說小乘我就停止在小乘,都是第一義諦。所以到了圓人就法法皆圓,沒有一個法不是圓頓法。所以圓人法法皆圓,那麼法藏比丘他所說的一切法他都是第一義諦,這是一樣的。這兩個解釋並不矛盾,同時並存,因為他所解都是第一義諦,所以人就不能及了,的確是不能及了。

「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這已經「高才勇哲」又是「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他還有很殊勝的行願。「殊」是特殊,「勝」是超過,我們說超凡絶俗的事就稱為殊勝,稀有就稱為殊勝。

「行願」是指的「心願」和「身行」。要從「行願」、「菩提心」這兩個連在一起說呢,「行願」原來是指的一件事,現在我們把它分開說兩件事,這是更普遍化一些。「行」是指的身行 (所以這一點我們將來再版的時候稍微改一改),「行」是身行,「願」是心願,這兩個互相資助,互相幫助的。所以《菩提心論》說,「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發菩提心是「願」,修菩提心就是「行」。

所以我們要有願也要有行,這個「信願行三資糧」。這個如過去照相機三條腿的架子,照相機有三條腿的架子,你一條腿不能缺呀,一缺就倒了。這個在信願行之中,阿彌陀佛稱號大願王,淨土法門就是靠阿彌陀佛的「一乘願海」,阿彌陀佛這個大願之海。為什麼說是「一乘願海」?須讓一切眾生都成佛,所以這是「一乘法」,一乘的願海。

淨土法門也以「信願持名」為宗,這就看出這個「願」字很重要。這個「願」字是自覺覺他的關鍵。我們可以說,一個「願」字它是從「信」來的,既然你肯發這個願,你願意來辦這件事,你就相信這件事是對你有好處嘛,你就對它有信心你才願意去做。你真願意之後,你必定有行動,這個願字就反映了你信心的果實,而且它必然要帶動「行」,所以這個「願」字就是一個關鍵。

「大願能生大力」,所以我們常常說大家要發願,這個大的願能夠產生出大的力量。所以這個「殊勝的行願」,他這個願也能產生願力,它就跟著這個念力、慧力在一塊,都來做增上的因緣,「增上其心」。這是我們說的「願」。再者,什麼叫「願力」呢?《淨影疏》說:「起行之願,名為願力。」能帶動你的行動,這個「願」就叫做「願力」。

《會疏》,這是日本人的著作,它說「願力」是什麼?因為你有「四弘誓願」,你就能夠去莊嚴清淨佛的國土,你就能夠建立佛的國土,成就眾生。由於「四弘誓願」能產生這個結果,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就是「願力」,就拿這個做為比方。

而現在法藏菩薩他有殊勝的願力,不是殊勝行願嗎?殊勝的願力,沒有能趕得上的,他稱為大願之王。那麼他還有念力、慧力。念力、慧力是什麼呢,這是五力裡頭的。「五力」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我們講五根、五力。「五根」就是這五樣事情: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樣是這五根,它能夠產生力量。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五根增長」,這個信、慧等等它增長了,因為我們修持就要使得這些增長,增長了它不為煩惱所壞。人在世間總是有些煩惱,煩惱一來就退了,就進一退九。但是你到了有「念」、有「信」、有「慧」、有「定」,煩惱不能動搖你了,這個就叫做「力」了,到成了「力」就好了。現在大家不是說我不信,我也不是什麼什麼都沒有,你有一點,但是說經不起煩惱。

有一個老和尚來,他是希望有人去,在美國很好,缺少兩個助手,在國內大陸選了兩個年輕的僧侶去到了美國。到了美國之後你不會說英文、你不會開汽車,你一點用沒有,寸步難行。就學英語、學開車,這兩件事情學會了,這兩個不是和尚了。他為這個環境所動,那這個就沒有力,沒有力。你要是真正能夠不受這些煩惱你才有力量。你哪一件事你的信心怎麼情形之下都不動搖。

有一些人奇異功能一來就哎呀,這個新鮮呀好奇呀。和尚廟有的這個南方也練氣功呀,不相信自己了。最近在深圳嚴新他們去表演,所有表演的人全部都失敗了,表演不出來了。所以這些事情就是往往一陣風來呀就動了。這個叫做「力」。

還有就是「天魔外道不能阻壞」,煩惱不能動你,天魔外道…,剛才我們說了,這些外道,實際上這些奇異功能很多都是外道。看他能治病,看他有奇異,看他有些什麽特殊的事情,就保持不住原來的這些信念了。所以「力」就很重要。再具體講,這兒提了念力、慧力,這兩件事非常重要,五種之中就拿這兩種作爲代表,所以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把念力、慧力單別提出來。

「念力」是什麼?靈峰大師說:「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他說念根增長就能夠壞邪念,而且出世正念的功德增長,它這個力量能使他增長。所以只有念力能破邪念,能使正念增長,出世功德增長。

「慧力」呢?能夠遮,「遮」是止,能夠止住「通別諸惑」。「通惑」是「見思惑」,是大乘、小乘都共同的,都有這個「見思惑」,你就破「見思惑」。阿羅漢就是因為破了「見思惑」就證阿羅漢,稱為「漏盡」。之上還有「塵沙惑」,還有無量眾生的病,無量眾生治病的方法,這個「塵沙惑」他都不知道。還有「無明惑」,這是「別惑」,這不是跟小乘共同的,這是別教的,這是大乘所有的,稱為「別惑」。

所以你的慧就是能破這個共同的就是「通」,特殊的就是「別」,就是把「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都可以止,不是根除,根除很難,能夠止這些惑,同時能夠發起真的無漏,無漏的智慧。所以「慧」字很重要,叫做慧力。如是這些力在法藏比丘身上都很殊勝。

「增上」的含義,就是我有個力量能幫助它長,叫「增上」。比方我們說給植物施肥、澆水、陽光,都很得法它就長了,就是說我們用這些方法使這個植物它增上了,「增上」有這個意思。這兒我們要注意的是「增上」什麼呢?「增上其心」。這兒所用的「增上其心」就使我們想到《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兒是「增上其心」,那兒是「而生其心」,這兩個「其心」是同樣的。所以所「增上」的是什麼?所增上的正是《金剛經》所說的那個「無所住的心」,「其心」。「其心」就是每位每位當人你的自心哪。你自己本妙明心,不是你要破的那個妄心。

你現在咱們在當家作主的是妄心,你認賊作子,大家都是妄心在用事,在為賊做奴隷。所以這個我們說是可憐憫者,就是在這。我們自己的本有妙明明心就好像在那運動中靠邊站了,它也並沒有什麼,但是它靠邊站,它沒有發言權哪,它也睡著了,它這個糊塗,它一點兒作用也沒有了。但是這個發號施令的這個是你的敵人,可是你不知道,你認賊,這個強盜、這個敵人你認為它是兒子,你認為它是自己。所以咱們之可憐憫者,迷就迷在此處。

所以現在我們這一切法,千法萬法是一個法,「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在方便門中有種種門,真正登堂入室能得道的只是一個,只是一件事情,沒有兩件事情。所以你修什麼什麼你不能夠符合這個門,你永遠是門外漢。所以說「增上其心」,這個心是本心。《心經》就說「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怎麼「而生其心」呢?不生不滅,你生什麼心呢?不增不減,你增什麼心呢?而這個意思說,確實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那現在正是對我們凡夫說,凡夫剛才我不是說你的本心都靠邊站了嗎?也就是譬如一個明鏡讓很多髒東西給它弄髒了,你不能照,你的照用一點也沒有了。所以我們就要去來擦這個鏡子,那個髒擦掉了光明就顯現了。

因為光明不從外來,而在不能照見的時候光明也沒有損失,把它擦乾淨了光明也沒有從外來也沒有增長,這個說「不增不減」。但是在你沒有擦之前你就是不能照,現在你能照了,你這就顯現。所以這個而「生」、而「增」都是指的在「顯現」方面說,對於「本體」上說,就沒有生、沒有滅、沒有增、沒有減,在地獄中它也不減,所以你也無所增加。所以這裡說的增上是指修德來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本性之德,本性之德須要有修德才能使得它開顯,這就出現「增上」和「生心」。它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而且是「堅固不動」。他這個心就很高了,這個心而且是很堅固。《金剛經》就表明這個智慧它是非常堅固,能破除一切,不為一切所破。譬喻就像咱們世間的金剛石,它的硬度是十,別的東西硬度都是九,所以他可以用這個鑽石刀子裁玻璃,用金剛砂可以磨寶石,但是它對於它呢,它是最堅強的,所以拿這個做譬喻,能破一切,自己不為別的所破,這個叫做堅固。

怎麼說「不動」呢?《金剛經》說「如如不動」,他這個心這個明朗老在這兒,就說「如如不動」,前頭一個「如」字是動詞,後頭一個「如」字是名詞,老「如」那個「如」,在這上沒有動搖,心中老是「如」這個「如」,所以「如如不動」。不是說是這個心中是個死疙瘩,這一點都不動搖,那麼僵化!說它空什麼都沒有。本來空什麼都沒有,不動。要那樣的不動,桌子就比我強,你罵它,它也不還嘴,它不動嘛。所以不是搞成槁木死灰,槁木死灰就錯了,是如如不動。如如者,如如中生氣勃勃,但是它如如,而無所動。「不動」者,不動於如如。所以「堅固不動」我們這麼解釋,跟前頭都是一貫的。

而且是「修行精進.無能踰者。」精是純,進是進步。《慈恩上生經疏》,窺基也是法相宗,法相宗的兩位祖師,玄奘翻譯了《阿彌陀經》,第二代是窺基大師,作了《阿彌陀經》的註解。後代他們有些法相宗的人看不起淨土宗,這個就是說,他這個裏頭和他們這兩位祖師不很一致,就是可以這麼說。

窺基大師註解的這個經都成為佚書,跟曇鸞、道綽的書都是中國一個時期都沒有了,近年才從海外又找回來,所以在明代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書。窺基大師的《阿彌陀經通讚疏》對於淨土宗理解很深。「精進」兩個字,窺基大師的解釋他是《上生經》,是《彌勒上生經》,這是法相宗的根本經,他們都要生到彌勒淨土。「精」是精純,沒有惡雜;「進」是升進、上升,不懈怠,「修行精進」。「踰」是超過,沒有能超過的。這就把世饒王在世間自在王如來的時候,聽見佛說法,他就不做國王了,做了出家人,他就是這樣的一個表現,這一切一切「修行精進」,「悉皆第一」。

【往詣佛所.頂禮長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讚佛。發廣大願。】

他就「往詣佛所.頂禮長跪。」到世間自在王如來那裡去給佛頂禮。頂禮呢,就是要把這個…,我們往往現在是這個手這樣一翻,就是接這個佛足。把佛最低的是足,我們最高的是頭,把佛最低的足擱在我最高的頭的上面,表示對於佛的崇敬,「頂禮」。

「長跪」,這有兩種跪法。長跪是兩個膝都跪下叫長跪,「向佛合掌」。像《金剛經》須菩提那個跪法,右膝著地是單腿跪,那個就叫做胡跪,那是另一種跪法,兩種跪的方法。不過這都是當時印度通行的禮節,佛並沒有另外制定一些禮節。合掌也是,都是那時候原來的禮節。

「即以伽他讚佛」,做個偈子。偈子的字都是同樣的長短,而且有音韻可以唱的。經中有的時候白文說了之後說長行,然後就來了一個偈子,有的時候重複,有的時候偈子中又有發揮,《無量壽經》也有這個情況。這個偈當時是可以唱,用音樂,通過音樂,這種可以感人,也很莊嚴,還很清淨。同時這個偈子它文很少而意思含得很多,所以常常用這種形式。這個時候法藏比丘對於所說的話,他是用「伽他」的形式,就是一種偈頌的形式來說的。

頌曰。

【如來微妙色端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

光明無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暱曜

世尊能演一音聲 有情各各隨類解

又能現一妙色身 普使衆生隨類見】

一上來就說:「如來微妙色端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 光明無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暱曜」,這個讚佛的色身,讚佛的光明,我們先談這四句,這個稱讚世間自在王如來。所以佛都是如此,他是尊敬佛,所以佛佛都道同,每個佛都是如此。而且他讚歎,一個是從內心真實發出來的,再有他的讚歎是稱如來之量。大家常常對於佛,實際是把佛…,我常常說佛教徒懂得什麼是「佛」的人很少。我常常說:「你們說,你們心中的佛是什麼?你說。」你說完了之後,我就會告訴你,你腦子中那個佛是上帝,是耶穌教的上帝,最智慧、最公正、最獨一無二,超於一切,如何如何,就是耶穌教說的那個上帝呀,不能超過上帝。所以真正認識佛還是不容易的。

他說頭一句,「如來微妙色端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這個偈子是七言的,是唐宋譯的形式,唐宋二譯都是七言,而且內容和文字都好;《漢譯》是五言,最流行的《魏譯》是四個字一句,《吳譯》就沒有這一段文。所以你看這五種譯本差別很大。

這個地方採用了唐宋譯的形式,因為一方面是多數,你看五種譯,這兩種都是七言,多數。所以看這會集,我們要看他的精神,一個是多數,一個它殊勝,它比較好,是不是?因此這個會集,我們讀這一種,不但有遍讀五種的功德,而且超越了我們這種遍讀的功德。因爲我們不善於總結,看了之後什麽都在腦子裏頭,就替我們選擇好了,五種的精華。所以這個經在海外是大印哪,夏老師的會本,到處在宣講,在國內我們這兒在講,南普陀也在講,這一南一北,慢慢地大家就這個情形會好起來。

第一段就讚歎佛的功德,「微妙」,「微」是細小、是精妙;「微」一個是小的意思,一個是精妙之義。中國最老的經書《五經》裡頭講 (《四書》、《五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很危險;道心,這個「道」的心、覺悟的心很「微」,就是微細的微,這就是「精微」的意思,很微妙,不很可知,又很細不可見,說這個「微」。「妙」就是好、善、精,讚美之詞;這個「妙」字它就有不可思議、不可比的意思。所以智者大師在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講經題花了九十天的時間講了一個妙字,所以「九旬談妙」。這個妙字有種種的,所以《法華》也說法都是沒有不妙的,而單以妙法來名經的那是《妙法蓮華經》,這點是它的特點。

「如來微妙」,「微妙」擱在一塊就是精妙到極點了。「色端嚴」,這個「色」是指的色相。《法華經序品》說:「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佛的身色、色相,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應身相,報身相那就是無量的相好,所以「色端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這個世間,那還是應該說「地前」的都是世間,不光說是人類、天上,沒有啊,這一切世間,這一切地前的菩薩,一切地方、一切處,沒有能相等的。我們這個讚佛偈,「十方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就是說「一切世間無有等」。

「光明無量照十方」,佛是無量光。佛都是有光明,阿彌陀佛是無量光。其實別的佛光明也是無量,普照於十方世界。佛光所照之處,日、月、火和珠都「暱曜」,「暱」是隱匿,藏起來了,它的光芒就不顯現了,月明星稀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大好月亮看見星子就少,月亮不出來滿天是星,這就是因為月亮太亮,別的星子光很微小,它就暱曜,暱曜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佛的光明很盛,不但是月亮暱曜,太陽的光也暱曜,咱們這有火,火是很亮的,火的光也暱曜。「珠」是指的摩尼珠,就是「震跢末尼」,印度話是「震跢末尼」。「震跢末尼」就是摩尼珠。摩尼珠稱為「如意珠」,這個珠放大光明。而且這個珠能够給衆生許多的,讓大家如意,得到如意的一些勝妙之物。所以《會疏》就解釋:天下至明的東西,最亮的東西,沒有大於日月的了,普照萬方。說它是光最亮,一切中殊勝,一切沒有過於摩尼寶的了。就是在佛光之中,它的光都不顯。這就是讚歎佛,讚歎佛光的殊勝。底下更顯出佛的不可思議了。

「如來能演一音聲」,如來用一個音聲,只要演一個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種種的有情,他每一種每一種都可以隨他的本類他都理解,就這兩句。這就是什麼呢?這就是到了《華嚴》「事事無礙」的境界了。所以我們前頭序分就說,這個經是「事事無礙」的境界。在一個音聲之中,我們說話方言不同就不行,不要說外國人不懂,有的人說話有點口音,那個法師說話,那個聽的人就不懂。正果法師的話是很好懂,我們聽得很好懂,因為我們跑的地方多了,居士林很多人就聽不懂。你要再說,咱們到廣東去,廣東人就聽不懂。我到過廣州、香港,你跟他說英文他還行,你要說北京話還湊合,你要稍微帶一點什麼天津味或山東味、保定味就不懂了。南方話什麼的,很多很難懂、很難懂,有很多話簡直不懂,跟外國人一樣。方言不同這就沒法子。還有知識水平問題,他的知識水平很低,他就沒法懂。所以我們這個語言就很有障礙。不但方言問題他聽了不懂,還有咱們講到佛性,我們跟他說「孤明歷歷」、我們說「如如不動」,他水平不夠,他聽了莫名其妙,不知你說什麼。因為我們是人的語言,不是佛的語言。

而現在佛的一個音聲,每一種不同的眾生包括蒼蠅、螞蟻呀。所以《大乘莊嚴寶王經》,佛的度生佛就放光明,大家說爲什麽放光明?佛就告訴大家夥兒,說是觀世音菩薩就要來了。觀世音菩薩怎麽還沒來?佛說在度衆生,觀世音菩薩這時候正變了一個蜜蜂,在厠所裡頭對於厠所裏面的蛆在說法。所以要知道各類的衆生佛菩薩都在普度啊。然而這個佛呢,以一個音聲使各類的衆生都能聞佛解佛所說的法,所以這個妙用是無窮啊。而且在一個音聲之中,根據《華嚴》,能够具足無量的功德啊。你普度衆生能演一音聲他隨類解,他一個音聲解什麽呀?他就是一個音聲之中就含了無量義呀。所以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呀。所以《華嚴》講一多相即,這都是超乎這個世間常識的這些道理,也超過世間一切學問。所以這個在我前頭這個概論裏都講了,有很多也可以從科學上得到解釋。不但是全體包括局部,局部包括全體,科學有證明,實際上有證明,不是個玄說。所以愛因斯坦就把空間、時間、物質,我們這些常識這些東西都給打破了,這是人類的錯覺。科學家說的,所以大家可以大膽說,這些地方我們可以大膽說,這是科學!你不要以爲這是玄學、這是哲學,這是科學。剛才我說一個音聲有無量,這也是局部包括全體呀。所以那個全息照相就是這樣,全息照相這個底片你把它砸碎了,取它一個小渣兒,還把激光通過它,還出來的是整個兒的原來的,比方照的是張三,出來的形象還是張三。本來全部底片所包括的,一個小渣兒也包括,局部包括全體。數學也證明,從數學也證明,在你所積的這個數學項目到了無窮多之後,你每一個項目就包括你所有的項目的全體。一個留蘇的學生,他不懂他來問我,我就對他說…,當然他數學的證明他是沒有什麽懷疑,但是這個道理他不懂。我說這個道理佛教早講過了,這不是個新鮮的道理。所以我們這些個道理,正是由科學上面在慢慢在那兒發展來給咱們作一些補充,所以我們要有信心哪。就是科學越發達,佛教越昌明。不要以爲科學發達了,我們都不對了,什麽這個太陽…,我們都要上火星了,上哪兒上哪兒了,我們到宇宙了,就以爲佛說的都不對。那這個太陽、太空這些都證明佛就是對的。這太空中有無量的中微子,中微子比電子小的不知多少億倍,多少英哩厚的鋼板都能穿過去,而這也彌漫於空間,因為是微塵。世界碎爲微塵,一個大爆炸,世界就爆炸成微塵,微塵聚合了就是世界。這種科學的這種論斷跟咱們佛教的佛的說法,尤其這個「世界碎爲微塵,微塵聚爲世界」這個說法,都是一致的。所以我們要相信,信心十足啊。所以這個裏頭就是說一個音聲能具足,所以這個《華嚴》也就說了,《普賢行願品》大家常念的,「一切如來語清靜,一言具衆音聲海。」一個言裏頭有衆多的音聲的海洋啊。「隨諸衆生意樂音」,隨著你衆生你心意你所喜歡愛聽什麽,你就聽到了。每一個都流露出佛的無量的辯才,在一個音聲之中。這都是顯出事事無礙的境界,事事無礙的境界是圓教所獨有。所以判教,這個天臺判教,四教,「藏通別圓」,圓教判教是五教,「小始終頓圓」,這是圓教所獨有。

所以每一個都有這樣殊勝的妙用,每一個音聲之中都可以流出無量無邊的真實義,使衆生能够得聞、得解、得度,這正是《華嚴經》所獨有的十玄門中的「主伴圓明具德」,一一都圓明具德。因此說《無量壽經》就是中本的《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的《華嚴》。我們不能够把這個…,因爲這個經是多度的說,在方等時也說,就把它看成是方等,其實這是圓教的經典,跟《華嚴》是一部經。

那麼上面讚歎的什麼呢?讚歎如來的「語密」、音聲。底下讚歎佛的「身密」。佛的身,「又能現一妙色身」,這個身體,「普使眾生隨類見」,讓眾生都隨你本類可以看見。因為俗話說,到底是不是如此這樣,這倒是沒有科學證明,這是俗話,說「狗眼看人低」,所以狗它就敢咬人,它看到人都很低,自己很大;馬看到人很高大,它就讓人騎。它眼睛不同,這個確實是,經上也說,這個動物所看的是…。你比方,像這蒼蠅是複眼,很多很多,一看是很多,它好多好多眼睛,這眼睛是不一樣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大家所見也都不一樣,各各隨類見。有的時候,比方像說世尊報身的高大,多少多少由旬。我們的眼睛看不出一由旬哪,看不到四十里地。譬如上北海,你就拿你的視力為半徑,你看就是一個圓圈。哪真是一個圓圈?沒有這個圓圈,圓圈怎麼畫的?是你的視力,你的視力就那麼長,這個成了半徑,你一看,一個圓的。其實怎麼可能是個圓的,哪兒有邊呢?

所以佛的報身,種種、種種的…。佛的身來說,有五種:

第一是「法身」。從這個法身就流出一切,法身是佛所證的。

「報身」,菩薩才能見,就說高大微妙,其他的眼睛就不能見、不能識別。就是說多少多少由旬,咱們眼睛半徑就只有那麼多,視力看到的這個距離,你一根汗毛都看不到頭,你怎麼能看得見佛呀?看得見佛的報身哪?而那個微妙也不是你所能够…,這個精細程度,就好像蒼蠅脚上有很多微生物,咱們眼睛看不見哪,它太小了。太大了你也不行,太小了你也不行啊,所以這個眼睛他就是…。一切都是如此呀,我們這個衆生只是都是一小段,你看的光也是一小段,這個七色之中,紅以外,紫以外,你都看不見。聲音你也只能聽一小段,那超聲波你聽不見,什麽叫超聲波?那有這個波動,聲音的波動,可是你聽不著呀,太低你也聽不著,你只能聽一段,很窄的一段,一切都是一小段。而現在這個衆生往往就是說根據這一段來評定一切,只承認這一段是實際是有的,在這一段之外是沒有的,這是很不科學的看法。

第三是「應身」。應身,釋迦牟尼佛這樣的就是應身,示現作佛了,應化這是作佛,這是應身。但是就是應身,當時在印度大家看的也不一樣,有人就看見是丈六,有人就看見是一個黃面比丘,還有人看見只是一塊黑炭,所以這各個還是有不同。

四是「化身」。化身是變化之身。但是就不一定就是表示我作佛了,還有種種的化現,如這個魚籃觀音哪,等等等等的。

這密宗還立一個叫「等流身」。等流身更是隨著一切一切種類的衆生,他都可以看到它同類的這些相。那等流身比方像過去那個,現在不大見了,過去人要死了之後,到鋪子裏頭糊一個開路鬼,很高大一丈多高藍臉的,他們都叫做開路鬼,不知道這個是觀音菩薩。這個是觀音菩薩就是這面燃大士,藍臉很高很凶,嘴裏頭噴火,他要在地獄中去度衆生。到地獄中去度衆生,他就要示現成跟地獄衆生差不多的形象,所以現在大家都是叫做開路鬼呀,說是鬼呀,其實是觀音哪。這種就屬於…。還有你可以變成,剛才我們說的,觀世音菩薩要給蛆說法,變成了蜜蜂,這都屬於等流身。

所以這個身有五種:法身、報身、應身、化身、等流身。佛在一身之中,「又能現一妙色身」,現一個身,而使得衆生各各隨他本類都見了。現了一個身,菩薩見就是報身,其餘見,有的看見各種身哪,應化身哪,動物呀鬼等等看見等流身哪,各各隨他的類呀,動物看見就是畜生的身哪。所以現這個畜生中來度生的還是很多呀。

剛才我說的觀音是經典說,不是人間的事。人間的事情也有,所以這些是菩薩的示現。有一個人在路上走,碰見一個和尚問他,說:「你到哪兒去?」他說:「我到哪兒哪兒去。」說:「你去那兒,我有一個老朋友,你給我帶封信吧。」說:「可以呀,這事我可以給你做。」這個和尚就替那位和尚把信就帶著。到了那個地方,這信上寫著找薄荷。他打聽這個人,說:「這兒有個人叫薄荷嗎?」怎麽找也沒有這個人。他說:「他清清楚楚叫我帶信,怎麽沒有?」他說:「我們這個猪叫薄荷,是不是它呀?」那個人就出來喊:「薄荷!薄荷!」那個猪就跑來了。猪就跑來嘛,那麽他就說是:「有人給你的信哪,給你這信。」它就像人似的站起來,拿那信一接。一接嘛,它就一吃,吃完了它就死了。這個他就是說,這個猪就很特別。猪都要殺呀,爲什麽老不殺它?它就是凡是要被殺的猪,它知道哪個猪要被殺,它頭一天它要跟它在一塊兒咕嚕咕嚕跟它談好些,第二天要殺那個猪的時候,猪一點兒也不叫也不鬧。那麽大家說這個很有用,就老留著它。它就這麽來度化這些猪,所以稱爲薄荷。這封信就告訴它說,你這不是給我帶信嗎,他說它該回來了,它要再不回來就要迷了,該叫他回來了,它一吃就死了。所以度生有種種的因緣來度衆生,種種各類的,所以各各裏頭都有菩薩在救度衆生啊。那佛就可以現一個身,而有其種種在各界,各界的衆生都能得見,這是一個身而能這麽普現,示現一個身而能讓大家得種種饒益,這個是不可思議。

上頭是「讚佛」,底下就要「發願」了,這就發起這個大的誓願。他願意是什麼呢?願意自己要攝集佛土,普利眾生,讓大家很快成佛。

這個「發願」是很重要。《普賢行願品》說,如來的功德多少多少劫去說都說不窮盡。咱們要成就這個功德要怎麼樣呢?你就要有十種廣大行願,所以這個「願」非常重要。蕅益大師(就是靈峰大師)說:「非信不足啟願」,不是信,不能啟發這個願;「非願不足導行」,沒有願,你不能夠引導出正修行。

省庵大師,這是清朝人,也是蓮宗的祖師,他說:「修行急務,立願居先。」修行中重要的事,先要有個願。「願立,則眾生可度」你要立了願,才有眾生可度。你根本不想度眾生,像阿羅漢似的,那就不可能,就涅槃了,不度了。「心發則佛道堪成」。你必須得發菩提心,你發心才能成佛。

底下省庵大師又說:「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具發」就是要全發,菩薩這種大願你要全發起來,你不可以慢慢的,不可以緩慢。底下就是要求「自覺覺他」了。在「自覺覺他」裡頭,這就看得很清楚,他這裡很重視自覺。這個自覺就跟阿羅漢不同,阿羅漢自覺就是自覺;這個是因為「覺他」,所以首先要覺自己。我們要使別人覺醒,要把別人叫起來,你還在睡著了,你怎麼可能?你自己清醒了才能叫別人,你首先得自覺啊。

為什麼求「自覺」?主要是為「覺他」。所以我們要度眾生,首先就是要自覺。現在很多人度生之心未嘗沒有,但是真正要想自覺,剛才說像法藏比丘「自勝」,你還渾身的毛病,自己還是迷迷糊糊的,我就總是想自己要去弘法利生當導師,這個想法確確是不切合實際。你就想當大夫給人治病,你就是不去研究醫學,既無理論的學習又無臨床經驗。我常說你這個去當大夫,你這個只有犯兩條毛病:一個是無照行醫,一個是庸醫殺人,你這只有庸醫殺人哪。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就是說,真正要負起責任來那就是這樣,我們要要求自覺,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看哪。

【願我得佛清淨聲 法音普及無邊界

宣揚戒定精進門 通達甚深微妙法

智慧廣大深如海 內心清淨絕塵勞

超過無邊惡趣門 速到菩提究竟岸

無明貪瞋皆永無 惑盡過亡三昧力】

他說:「願我得佛清淨聲 法音普及無邊界」,這是我們要求佛所有的,也是願意自己有這個功德,這些功德是要覺他的功德,我們要求我們如佛那樣能夠覺他,願我得佛這種音聲能夠遍及「無邊界」。「界」字,我們說「三界」,這個「界」字的解釋,我們可以用俗話來說「各界人士」。「各界人士」,這個並沒有一個什麼框框,這人是教育界,這人是什麼什麼界,這人是體育界,這是政界、這是軍界,這個「界」就是很抽象,但是它又很具體,我們所謂「無邊界」就這個意思。

「法音普及無邊界」,我們在宣揚什麼呢?「宣揚戒定精進門」。「六度」中本來還有「三度」,還有「忍辱」、「布施」、「般若」,他就用「三度」代表「六度」:「戒」,「定」,「精進」。如佛這樣遍及無邊界來宣揚,這是以「三度」代表「六度」,就用「六度」來教化眾生。

讓眾生能夠「通達甚深微妙法」。我們不僅僅就是在前「五度」,能知道布施、能知道打坐、能知道持戒就算了,要「通達甚深微妙法」,那就有「般若」了。讓大家知道「識自本心」,知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淨土法門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讓眾生能夠瞭解。

底下就要求「自覺」了。願我怎麼樣呢?在自覺中頭一個就提出是智慧,所以我們這個智慧是首要的。所以我們這個修行就是要以…,我常常這麼提,也有很多人贊成 (我這裏也再提,看大家怎麽樣),我們修行都是要以「智慧為導,淨土為歸。」不管你學什麼,你要根據智慧來引導你,而不是憑著自己的意思去自己自作主張。以智慧為前導,知道甚深的「般若」,處處以這個為導引,這樣才不至於陷入魔境。這魔境,種種的魔。目前正是群魔亂舞的時代,你如果沒有智慧做為前導,你隨時甚至於可能你已經魔那兒都給你登記掛上號了,所以我們要有智慧,以淨土為歸。

你真要能了脫生死,要能真正給眾生真實之利,你離開淨土沒有其他的法門。就算你是很高,文殊、普賢不更高嗎?他也求往生嘛,要給眾生做帶頭人、帶路人,要以身弘道。你度眾生,你除了這個,你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度眾生?都好,沒有一樣不好。真是都好,但是在眾生根器來說就有他適應不適應的,你拿不適應的給他,沒有用,所以就要以淨土為歸宿。所以普賢菩薩在一部《華嚴》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最高的一部經典,最後的總結,導歸極樂。所以我們也得這樣,我們要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

所以一上來就願意「智慧廣大深如海」。我們天天大家都念「三皈依」,它說智慧如海,天天念「三皈依」也就是我們的願。我們不但就是念,我們要真去做,這「智慧如海」。這個「般若」,《智度論》說:「秦言(當時還是南北朝的時代,那時候北方是秦)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一切種種智慧中這個「般若」是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沒有比它更上的,沒有能跟它相比的,沒有和它能相提並論的,沒有能超勝的,這就是「般若」。這個說明它的高。

再有《往生論》這個是天親菩薩的,他有五百多部論。他以前是小乘,後來他明白了大乘才是真正的佛法殊勝之處。他跟他哥哥說:「我得懺悔了,我得把舌頭剌掉,我過去說了好多譭謗大乘的話。」他哥哥說得好,「你有幾個舌頭?」「我有一個呀。」「你剌一個舌頭夠懺悔的嗎?你得剌多少才夠?」他說:「那我怎麼辦?」他說:「就用你那個謗法的舌頭來弘法呀。」所以他就作了很多論。《往生論》就是世親菩薩作的。所以「三經一論」就有《往生論》,就是這位要割舌頭的,先是小乘。現在我們還有很多,南方許多國家,他們是小乘國家,還有一部分人,還是不大相信大乘。可見很難,這世親菩薩已經做了榜樣了。

他說「般若者,達如之慧名」,使你通達、達到了「如」這樣的智慧的名字。所謂這個智慧不是別的智慧,不是你說法如雲如雨、論文汗牛充棟、著作等身,都不是,是你通達到「如」的這種智慧的名字,叫做「般若」。使你達於「如」,了達、到達,達於「如」,通達。「如」就是「真如」的「如」,通達於「如」。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通達到「真如」的智慧才叫做「般若」。

《大乘義章》解釋這個「慧」字,這「慧」字直接解釋,不用說「般若」,就說「慧」字。「智慧廣大」,原文是「慧」,解釋這「慧」字,「真心體明,自性無暗,目之為慧。」所以有的人以為這些世智辯聰是智慧,恰恰是反了,世智辯聰是修道者的最大的障礙。很精明,很有世故,很有策略,很有學問,辯才無礙,能說會道,這種種的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這八難之中包括世智辯聰,包括瞎子、聾子、啞巴、神經病,所以世智辯聰跟神經病並坐在一個板凳上,不是優點,而是缺點哪!

這「慧」是什麼?你真心的本體明白了。什麼是你的真心?你真心的本體是什麼?明白了。自性,對於自己的本性,咱們所謂「無明」,「無明」就是暗,對這上頭沒有無明了,你清楚了,這個叫做「慧」。所以證涅槃,「涅槃三德」就是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所以證法身、得解脫全靠的是般若呀。

「般若」是什麼?就是明白你自心,明白你自性啊。所以一切法,常常大家有時候想打架,這一宗說那一宗不好,那一宗說…,其實是一家人。禪宗和淨土有什麼分別?跟密宗又…,只是在有些細微的地方,什麼形式上和習慣上有些不同,說到最高的地方是一件事情啊。你真心的本體是本有,它明現了,這就是智慧,自性朗然啊。(有的這個含義差不多,大家自己看一看,我們就不多說了。書上有大家自己看一看。)

《嘉祥疏》:「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五度就是前五度:禪定…。所以禪定,戒定慧都是好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戒定兩個字是前五度,這個禪定這兒說不能出離生死。「要須智慧達解本原」,你看這個提得很明顯,這些大德,嘉祥大師這些話都很好。你就必須要什麼?要你的智慧能夠達解本原。什麼「本原」?你自心的「本原」。所以窮盡心源,把你這個心源窮盡了。「方皆過出」,你才對於這一切一切你都能超過,你才真正能出去。「故云最上」,所以智慧最上。所以法藏比丘第一求的是智慧,不是在這求神通。

我說現在最大的錯誤,這些修行人就是想得神通。很多人還發願「願我早得神通,我來弘揚佛法。」不知道你這是破壞佛法,佛制是不許的。因為一些妖魔鬼怪他們有他們的通,他們很可以欺騙。大家都一樣,你會我也會,他就可以冒牌,冒充你呀。所以神通對於佛法說,是「聖末邊事」,是聖道,但是聖道的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你說它不是聖道那就不對,但聖道中這個是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所以「智慧」是最上。

願我「智慧廣大深如海 內心清淨絶塵勞」。「塵勞」,「塵」就是塵土,「勞」就是因為煩惱等等,它蓋住你的真心、擾亂你的身心,它是一種像污垢似的,所以說是「塵」,它擾亂你的身心,讓你老招生氣,你老得跑、老得奔。成天這麼忙,所以叫做「勞」、「塵勞」。「內心清淨絶塵勞」,你要是「智慧廣大深如海」,他必然內心清淨,他必然也就沒有「塵勞」了,是不是。

《心經》可以做為咱們這個證據:「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不就是「智慧到彼岸」嗎?「智慧到彼岸」他就「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自然嘛。你這個智慧是什麼,你就知道這個「色受想行識」都是沒有的。現在連科學家都懂得了,「色」是由於眾生的錯覺,是妄嘛。妄就是空,妄就不是真有,妄是空,這個「五藴皆空」。「五藴皆空」,它都空了你還有什麼苦厄?就沒有塵勞了,也清淨了,沒有塵勞不就清淨了嘛,也就沒有苦了,所以這是很自然的。「智慧廣大深如海」,這內心自然清淨絶塵勞。

「超過無邊惡趣門」。這「無邊」兩個字好啊。「惡趣門」,我超過惡趣門。三惡道,進入三惡道不就是到鬼那兒有個門,到畜生那兒有個門,到地獄一個門,三個門。幹嘛說「無邊」呢?就是告訴你,進入三惡道你隨處都可以進哪。這個門是無邊無數無量,在你前後左右都是門,在你舉足下足之處它都是那個坑,隨時隨地都給你種入三惡道的因,將來最後讓你入三惡道。只有你「智慧廣大深如海 內心清淨絶塵勞」,所以你就超過無量無數無邊不可說不可說的惡趣門,對於你都沒有妨礙了。

所以我們說,我們時時要常常要「菩薩善護己念」哪。這無邊的惡趣之門,「超過無邊惡趣門」就「速到菩提究竟岸」,你很快就到了菩提,就是佛果,究竟的彼岸。咱們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這就到了「彼岸」。

「無明貪瞋皆永無 惑盡過亡三昧力」,我的「無明」和「貪瞋」永遠都沒有了。「無明」全沒有了就是佛呀,所以不是很煩雜的事情。所以一破無明,要在別教說就是地上菩薩,在圓教說那你還是初住。一共是四十二品「無明」,你要到了「等覺」破了四十一品,你還有最後一分的生相無明,怎麼出生的這個阿賴耶識啊?還不明白,把這最後一分也破了就成佛了。

「惑盡過亡三昧力」,無明貪瞋都永無了,「貪瞋痴」是三毒,當然這三毒是不應該有了,而且「無明」也沒有了。因為「無明」就是愚痴,「愚痴」就跟「智慧」正好是對立面。你這個般若智慧來了,你明了,譬如說屋子裡暗、黑,你一點燈暗就沒了,這不併立。這千年的暗一燈就著,一下子彈指間就消滅,那屋子裡沒有無明了,照見種種物,見種種色。所以「智慧廣大深如海」,無明貪瞋就永無啊,它永遠沒有了,這個很厲害,就這個,要持久啊。

「惑盡過亡」,一切惑,所謂惑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無明」都沒有了,當然前面也沒有了,還有什麼過失?過就沒有了。這是由於什麼?由於三昧的力量,最後也歸到三昧。三昧是定,三昧就是等持,沒有昏沉也沒有散亂。「三昧」之中以「念佛三昧」稱為「三昧中王」,又稱為「寶王三昧」。因為最尊的莫若王,價值最高的莫若寶,所以稱為「寶王三昧」。

「惑盡過亡三昧力」,那也就是說,所謂是「佛佛相念」,這上面經論「佛佛相念」,所以這是由於念佛,「念佛三昧」之力。這個地方就是「定」和「慧」,一上來提上「智慧」,最後又提了「定」。所以「慧」和「定」都是重要的,但是「慧」居首位。底下還有幾句,我們儘量講下去。

【亦如過去無量佛 爲彼羣生大導師

能救一切諸世間 生老病死衆苦惱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進定慧六波羅

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

「亦如過去無量佛」,我也像過去無量的佛一樣。「為彼群生大導師」,為一切眾生做大導師。我要救一切的世間苦,這也包括三賢的菩薩,因為三賢還有無明,要教他破無明,也應該救度,無明沒盡他也是苦,把生老病死種種苦都給度脫。地前三賢沒有咱們這個生死,他還有「變易生死」,從一地到一地有變易,所以都要度脫。

「常行布施及戒忍」,這是「六度」:布施度、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個波羅蜜。未度的有情我要叫他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沒有得度的眾生我要度,他已經開始走上覺悟之路了,就好像對於菩提心一樣,沒有發菩提心的我要勸他發,已經發起的我要叫他增長,已經增長的我要護持他成佛。所以我們度生應該是全部包括這一切人都在內,對於自己當然更是如此。你自己不能夠做個榜樣、不能示範,你能說不能行,就往往「言教不如身教」。所以是「以身弘法」、「以身謗法」。有的人嘴上說得很好,所做的全是謗法。這個「以身謗法」破壞佛教就更嚴重了。

「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你供養恆沙的佛菩薩,不如你堅勇來求正覺。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引一段《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是,一切供養是「法供養最」。什麼叫「法供養」?「如說修行」是供養,如佛所說的,如善知識所說的我去修行,這是「供養」。不是說你要拿什麼錢、拿頭目腦髓。「利益眾生」,讓一切眾生得利益是「供養佛」。外頭有麻雀,你扔一個米粒給麻雀吃,你現在不是給麻雀吃一粒米,而你現在是供佛,因為你利益眾生。佛的這種平等,只是佛教才有這偉大之處。

「不離菩提心,攝受眾生」也是供養,「代眾生受苦」是供養,「勤修善根」是供養,「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這也都稱為「法供養」。這個供養功德跟前頭相比,前頭就是說千分、萬分、億億分,它的種種千千萬萬,這個最後不如我們法供養的千千萬萬分之一它也趕不上,不可說分之一它也趕不上。所以「堅勇求正覺」正是「法供養」。「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就是這個意思。

再有就是回到說,所以這個禪宗也說:「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你要向外界去找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所以也就是要明自本心,達自本性。所以這裏頭我們也看到,你供養恒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堅勇求正覺是什麽?是自覺!所以因此我們說到,爲了要普度衆生,首要是自覺。這兩句話跟我們剛才說的是一致的,你供養恒沙之聖,你搞外務,你不如堅勇來求正覺,要自覺,自覺爲首。今天就供養到這兒。

上一次,關於法藏比丘在佛前發了殊勝的大願,在上次我們談到「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講到這個地方。

我們供養無量無邊眾多的聖眾諸聖,這個就稱為「外慕諸聖」。你外慕諸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供養恆沙聖是外慕諸聖,是好是必須的,但是相比較之下,你倒還不如堅勇求正覺。「堅勇求正覺」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所常說的「內重己靈」。這兩句話都要,我們既要「外慕諸聖」又要「內重己靈」。但是在這裡頭,如果再要比較之中,法藏比丘提出了,這樣去「外慕諸聖」,你不如要「內重己靈」,堅勇求正覺。這個上次我們已經介紹過了,現在可以再補充。把蕅益大師的幾句補充一下,就是說我們要求「自覺」的重要。

蕅益大師說:「自未能度,云何度人?如被漂者,欲拯岸行。」

「自未能度」,你自己還沒有度了自己,「云何度人」?你談什麼度人呢?你怎麼樣去度人?你何能去度人?你自己還沒有把自己度了,你連己靈還在沉淪,還在昏睡之中,有什麼資格談覺他呀?所以這個很可笑,是吧。「如」,這個就是蕅益大師的比方,很不容易體會,要把這個體會深了,那就對我們就很能夠警覺。「如被漂者」,被水所漂流,你陷於狂流之中,你在水流之中,你現在你想去救岸上的人。這件事就這樣,「自未能度,云何度人?如被漂者,欲拯岸行。」所以這話就很深刻了,你自己其實更困難,你自己在河裡頭漂呢,你還要救岸上的人哪。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就是在這個地方上還是不明白。

所以我們不是阿羅漢那樣的,只求自己覺悟不管旁人。正是為了要真正的去管旁人,要負責、認真、徹底去貫徹,只有先度自己,而是這一個關係。因為要度他,所以先要度己,不是為了我需要解脫,我就先來解脫我的問題。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對於前後的關係,這個重點就很清楚了。

底下又是八句,這八句就是前頭的總結,前頭說了許多願意什麼願意怎麼怎麼樣,實際就是為了這八句。而這八句就是大家都常念,阿彌陀大願王發了四十八願,也就是下面發四十八願的核心。所以四十八願就只是這幾句話,它的更具體、更詳盡、更完備的發揮和補充。所以這八句話非常重要。

【願當安住三摩地 恆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廣大清淨居 殊勝莊嚴無等倫

輪廻諸趣衆生類 速生我刹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無邊苦衆生】

「願當安住三摩地 恆放光明照一切」,我願意安住於正定之中,可是在正定之中我是老放光明,我還是普照一切。我要以這樣來感得「廣大清淨居」,「居」就是住所。我們現在說「魯迅故居」、「宋慶齡故居」,「居」就是住的地方,也就是國土,凡夫說的就是他的住宅,佛說就是國土。我願意感得一個廣大而清淨的佛剎佛土。「殊勝莊嚴無等倫」,殊勝和莊嚴沒有能相比的。

「輪迴諸趣眾生類」,就是在輪迴之中一切眾生,很快的到我剎來享受安樂,不要受苦,離苦得樂。所以「慈悲心」就是兩個字「慈悲」。「慈」的含義是「與樂」,「悲」的含義是「拔苦」。把他的苦給他拔除了稱為「悲心」,使他得到快樂這是「慈心」。「拔苦」,一個瘡你給他治好了,這是「拔苦」;你還要使得他康健,身體舒適,這是「與樂」,這是進一步。要到極樂世界來受,為什麼要這樣放光明照一切,常住三摩地?就是為了要有這樣一個地方,使一切眾生來到我剎來受安樂。

所以有個唐人的詩,「安得廣廈千萬間」,盡庇天下一切可憐的人都能夠歡顏,也就是這個意思。但這個意思擴大了,他那個是詩人的一種遐想,他所謂的「樂」也是一個很暫時虛妄的,這個是徹底的。

「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無邊苦眾生」,無邊的眾生都誓願度盡。所以這八句話就後來成就極樂世界種種的願力,都是以這八句為核心。所以上面說,這個時候的發心跟下面的發心只是有廣略的不同,但是是一個心。

下面我們再仔細的分析一下。頭一句「願當安住三摩地」,三摩地我們已經知道,就是正定、三昧,這都是。三昧譯的是音,正定就譯的是義。我願意老住於正定之中,在正定之中,就是常寂光這個寂字,住於寂,住於正定還不是寂嗎,這是「體」。底下「恆放光明照一切」,這下一句就是照,是「用」。有體就有用,它要有照用,所以體用總是相連繫的。

這兩句表明什麼?表明是「定慧等持」。我安住三摩地是「定」,恆放光明普照一切這是「慧」。所以我們修持都是要如鳥之雙翼、車之二輪要並運。所以我們定慧要等持,不可以只是單打一,福慧也是雙修,這一切都是。所以在咱們學習的人就須要行解相資,你的修行和你的解慧要互相來促進。

他這個地方,恆住三摩地又遍放光明,這個就是定慧等持,而且寂和照是同時的。這個就是很根本的意義,寂和照是同時的。有的人入了定之後他不能照,有的人一照,就心就狂亂,心裡就有所住,不要說狂亂,反正有所住,那他就是不能同時。他定中他就只能够…,枯木崖前他就定了,他就無所知,好像什麼都放下了。他要一起照用就會被這個事所牽引,就有所住。而這個寂和照是同時,只有寂照同時,這才真正的是寂,真正的是照。

所以有「境為妙假觀為空,能所兩忘即是中,忘照何曾有先後,一心融絶泯無蹤。」這個忘和照哪裡有先有後啊?所以說寂照同時,也就是忘照同時。這些個在修行人中都是可以實際在實踐中可以達到的。從這種地方入手,才能真正體會經裡頭的意思,你得做得到。你假定只是兩個輪流交換,當然這是一個前步了,但不是同時,那還是需要很好的繼續去祈禱、發願、懺悔、修持。體用不二,體和用不是兩個,這個是表明這樣的德。

「願當安住三摩地 恆放光明照一切」,這也就是《華嚴》的所謂「事理無礙」,「理」是寂然不動,「事」是感而遂通,「通」和「不動」。看著這兩個,「通」是通達有所變化,你又不動,「不動」和「通達」在眾生分上就是矛盾,不統一呀。放下了的人他就可以統一嘛,事理是無礙。放光就是「修德」,它的本體就是「性德」,所以「修德」和「性德」都顯現出來了,這兩句話裡頭。這兩句話就符合「寂而常照,照而恆寂」。寂裡頭它老是在照,老是在照之中,而他是永遠沒有失掉定意。所以四十八願中,菩薩循環多少多少世界去供養,但不失定意,他仍在定中。淨土最高的就稱「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是四土之本。「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能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所以在這個情形之下才能夠「感得廣大清淨居」。

所以我們發願不是一個狂願、一個虛願,更不是喊口號。現在有人發願就是在佛面前喊口號,我要怎麼怎麼樣、我要怎麼怎麼樣,喊了一些口號。喊了一些口號,底下又沒有行動。所以這個是很具體的,他首先是達到這一步,然後再以此來感,這樣才能夠「感得廣大清淨居」。

所以後面莊嚴淨土的時候也說,後頭發了願得到印證之後他開始,他說:「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淨土。」莊嚴淨土是在真實慧的流露之下所顯現的。所以要度眾生、要成佛這個裡頭就很清楚,怎麼度啊?要感受一個這樣廣大清淨的佛國。「廣大」呢,經中說:寬廣平正,不可極限。極樂世界是非常寬廣、平的、是正,不可極限,無有窮盡,沒有邊界,所以從這些話裡頭我們都可以體會。《觀經》說西方世界「去此不遠」,《阿彌陀經》說是「去此十萬億佛土」。又說十萬億佛土,那十萬億的佛國,一個佛國是多大?現在這個天體你說是個星雲恐怕還不夠。你要經過十萬億個,咱們就暫時用星雲來說,要經過十萬億個星雲,你得多少多少光年哪,多少億億光年,光的速度才能達得到,怎麼說去此不遠呢?你再看到這兩句話你就明白了,它極樂世界是在那,但是它是沒有限極,沒有限極它遍一切處,那就遍在咱們這兒,就遍咱們講堂裡頭了,很遠嗎?所以我們都要善於體會經中的文句,不要輕輕的放過。但是在我們心中有極限的話,那就是極樂世界「去此十萬億佛土」。

「清淨」呢,就是莊嚴清淨超逾十方。沒有垢染,沒有污濁,這是「清淨」,所以說「廣大清淨居」。還有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他也特別注重這幾句,他說有三種莊嚴入一法句,極樂世界的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這三種莊嚴入在「一個法句」裡頭。所以這個文字非常富有禪機。「一法句」是什麼?「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所以「清淨」很重要。《漢譯》稱為「無量清淨平等覺」。大家知道佛是無量光無量壽,同時佛也是無量清淨。《漢譯》就稱為「無量清淨覺」就是阿彌陀佛,清淨啊。

「心淨則佛土淨」,為什麼極樂世界莊嚴呢?他的心清淨。「一法句」者,就是清淨句。它底下就點破了,這就是「教下」跟「禪」的不同。就說到這,那就是禪機,這一切莊嚴就是「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清淨句」,不往下說了,這就是禪宗祖師的語錄,將它道破了,成為「教下」。所謂「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說它是清淨莊嚴。它就是真實、智慧、清淨、莊嚴、無為的法身所流現出這一切莊嚴,一切莊嚴入在這一法句,也就是說這一法句流出無量莊嚴。所以這個是緊連著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就感得這樣一個廣大清淨之居。

「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是體,從體流出種種依正莊嚴,這是用。因此它的殊勝和莊嚴就沒有等倫。這不是咱們世間多少工程師在那搞設計、在那比賽、在那得獎,多少工人在那勞動所建築起來的一個居。這個不是。它這是從真實的本體之所流露,因此它的莊嚴、它的殊勝沒有等倫,沒有能相等相倫(倫是比),沒有能比的。這個句子是見於唐宋的譯本裡頭。

而《魏譯》它指的這裏頭「道場超絶」,意思即四個字,道場是一個意思,說「超絕」,超絕就是殊勝,殊勝者就是不同啊,特別啊,超出啊。嘉祥大師解釋這個「超絶」解釋得很好,「超絶」是什麼意思?他說「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絶。」因為在這個「清淨居」裡頭,你在那修道你很快成佛,所以說「超絶」,也就所以說現在「無等倫」。關鍵在於什麼?在於「疾速成佛」,這句話很重要。不然我們就說這好看,好看得無以復加,比誰都好看,這個光明比誰都光明,那這個體會,這個比那個都還是在對比,在比法裡頭,他這個是沒有把握住這個關鍵問題。關鍵問題是什麼?是疾速成佛呀。所以極樂世界,我們為什麼要生極樂世界?如果懷著這樣一個心,我常常要說,一個人他就是念佛,他就想活著的時候要好,死了以後還要好。活的時候求佛保佑一切平安如意,比別人都強,身體也好也長壽,死了之後也生個好去處,徹頭徹尾的個人打算,這一種心是不能往生的。這是事實,他也做對了,但是可惜呀!就好像你看見一個仙人,他有無量的珍寶,他有很多大的寶貝你都不要,你只跟他要一根冰棍吃。

極樂世界之殊勝就在於疾速成佛,他是去了就不退,而且壽命無量,種種都是使你前進,而且很快的前進,這才是我們要求往生真實的動機。因為這個世界退緣太多,進一退九。多少人我曾看見很不錯的,垮起來垮得也是很徹底。進一退九這是規律,誰都得謹防,我們沒有證之前每個人都要謹防。八萬四千魔軍在行人的六根門頭,等待你開悟或者得定得神通的這種機會,你這種事情的到來,也正是他來得逞的一種機會。

《楞嚴》就是這樣,大家看看《楞嚴》,就是在你要得的時候,你就著魔了。極樂世界沒這些事,這個是非常關鍵,這才是真實的安樂。別的什麼享受,想吃什麼有什麼,宮殿隨身種種的,那個不是徹底的意思。徹底的意思在於此,就在於他頓脫生死速成正覺,所以說安樂,他都是在法上的安樂。

玄奘大師翻譯的《稱讚淨土經》說:「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又說:「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所以都是在得法上、在清淨上這樣的安樂。而且最究竟的就是頓脫生死,速成正覺,一往生就脫了生死,在那之後就很快成正覺。所以我們這個經裡說惠以真實之利。度化眾生,惠以真實之利,這就是真實之利。感得這樣一個國剎,讓大家都來到這,「清淨莊嚴無等倫」。而且到了這就受安樂,輪迴諸趣的眾生,在六道中,都到我剎來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無邊苦眾生」。法藏的大願,我是恆久如此。所以念佛不難,難於發心;發心不難,難於真實;真實不難,難於勇猛;勇猛不難,難於長久。所以發長久心是很難。很多人一陣子非常積極,後來又退了,受了一個打擊就退了。所以發長久心,我「常運慈心拔有情」,我度盡眾生,我不度盡眾生誓不成佛。「常」就是時間上,過去、未來、現在。「無邊」就是空間,一切處的眾生我都要度脫,所以一切時間、一切空間都是在度脫眾生。但是時間是不可窮盡的,空間也是不可窮盡的,眾生也是不可窮盡的,於是法藏比丘的大慈大悲大願大行也沒有窮盡,跟普賢菩薩那個十大願王一樣,「我此誓願無有窮盡」。

這八句就是前頭發的許許多多願,而最後就歸到這。而自己要求正覺,感得一個清淨的國土,讓一切眾生來此來受安樂,疾速成佛,要度盡無量無邊盡未來際,恆誓救濟。底下,最後四句是請佛證明。

【我行決定堅固力 唯佛聖智能證知

縱使身止諸苦中 如是願心永不退】

「我行決定堅固力」,我這個行,所「行」;我這個「決定」和「堅固」這兩方面的力量,「決定」不能改移,「堅固」不能轉動,這也不可破壞。這一種力唯佛的聖智才能够給我作證明,才能真正瞭解我。所以要瞭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是個水平的問題,你粗淺的人你就瞭解不了一個深刻的人。這個瞭解,你總得水平差不多才能有一些瞭解,那是個水平問題。那過去批孔,他就是對於孔不瞭解嘛。他瞭解,瞭解要水平呀。我這個唯有佛才能證知。「證知」嘛,這個佛,只有世間自在王如來才可以給我證明啊。唯有這樣三覺圓滿、五眼明朗、智慧無礙的世間自在王如來,唯有佛,你可以給我證明。

最後兩句,「縱使身止諸苦中 如是願心永不退」。所以有的時候碰上打擊,一般人的壯志就消磨完了,學佛有時候五分鐘熱氣。在《唐譯》的話裡頭說,「縱沉無間諸地獄 如是願心永不退。」這個地方就包括了地獄,「諸苦之中」當然包括,而且最苦是地獄。若按《唐譯》的說法,我就是入到地獄裡頭去我也不退轉;我這個「行」、我這個「願」縱使我入了地獄,我此行此願不會退轉。所以就說明這個堅固啊。這個我們發個願哪,如果只有願沒有行,這是個虛願。但有其行而沒有願,這個行也是一種盲動,你沒有一個正確的目的。所以要願行相輔,願和行並存哪,這個就是說「決定堅固」沒有動搖。這就是前面一品最後的兩句。

至心精進第五

底下是「至心精進品第五」。

【法藏比丘說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爲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願佛爲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拔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無上正等正覺。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

經文之中「法藏比丘說此偈已」,這個偈子說完了之後,它底下,這個偈子都是可以唱的,至少是可以像現在我們這個朗誦似的,有種韻律韻調要把它讀出來。一般的就叫「長行」,就是一般的語言一般的話。說了這個偈子之後,用這個偈子來表達之後,就用這種一般的語言,「而白佛言」,還是繼續對世間自在王說。

「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我現在還是在菩薩的地位,可是我已經發了無上正覺之心。所以這個「發心」是非常重要,初發心時即成正覺,他已經發了無上正覺之心。「無上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發了佛的心哪。

我是要「取願作佛.悉令如佛。」我願意我自己成為佛,而且讓一切眾生都成佛,「悉令如佛」。「令如佛」就是以我的力量幫助大家一切,讓他們都成佛,也就是度一切眾生都成佛。「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希望佛哀憫我的愚誠,你就給我宣說經法,請你開示我、教導我,用經法來教導我。「我當奉持.如法修行。」我一定會信受奉行來執持,如法來修行。所以,修行大家要注意,要如法修行。常常就有的是你修得不如法,修得不如法就稱為「盲修瞎練」。盲修瞎練不但沒有好處,而且很有壞處。所以我們必須要「行解相資」,你要有正見。所以密宗講「見修行果」,把這個「見」字擱在前頭,「修行」擱在後頭,「果」擱在最後,你必須有「正見」。

所以在打倒「四人幫」之後第一班有一個學員他說他要去住山。我說:「你憑什麼住山?你還沒有正見,你住什麼山哪?」不是盲修瞎練哪,所以必須要有「正見」,才有「正修」、「正行」,這才有「正果」可說。所以他要如法修行,請佛「開示」。所以要親近善知識,請善知識教導我們。讀經也是親近善知識,從這個經文之中我們得到教導,我們要如法去修行,而不是用自己的意思。現在很多人他都是喜歡別出心裁,我怎麼出現一點新招,我要跟別人不一樣,一開頭就想的是這個。現在咱們就不說別的,一般的說吧,就是學文化,學寫字、學畫畫、學音樂,你先得繼承嘛。現在有很多好東西你都不去繼承,從你這就要開始搞一個新東西,古人那些個勞動、那些個寶貝,你全都利用不上,你要說創新,那你就從頭你去開荒、你去拔草,那這個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很多果實,現成的果實,你先要繼承,如法修行啊。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我要拔除種種的「勤苦」,「勤」它就是老來,這個事情它老來的、老有的,它來得很勤,這個苦來得很勤,而且是很苦。來得最勤、最苦的是什麼?這個生死的根本啊。你沒有拔這生死根本,所以就永遠是勤是苦,永遠在苦之中。要拔除這一種生死的、勤苦的生死之苦啊。

現在就是說大家也要知道,佛是不妄語啊。這個地獄之苦啊、這種種啊,那確實確實不是虛妄。佛騙我們幹什麼?佛也並不是說要有這麼一個隊伍都是佛教徒,這麼佛就高興。他有什麼可高興的?他這是要眾生真正得到覺悟啊,就是這樣子。所以他都是真實的話。要拔除這個根本,這個根本是不容易拔。真正要拔除根本,在所謂的「三惑」你不但不起現行,你還要拔掉它的種子。在你八識心田之中,你過去種種的殺盜淫,種種那些留在你八識心田裡頭的,成了「種」了。因為現在你做的事,就在八識心田就印下了,將來它就是種子。這個東西反覆反覆,最多的就都是貪嗔痴,這個種子它極其牢固。

不但我不再貪痴嗔了,而且我連八識心田的種子都拔除了,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才斷了生死根本。所以你不是往生,在這個不退的地方繼續修,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這確實是很難哪。法藏比丘就說,我要拔這種種根本,要很快來成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呢?他要讓大夥「悉令」大家都如佛。

就剛才說,你不自度怎麼度他呀?就是我現在這樣一個心願,我打算要讓我在作佛的時候,也就是我成佛的時候,在我達到成佛的這個境界的時候,我的國土,因爲佛就必有佛的國土,那我這個佛,我所住的這個國土,這個國土他的教授名字,這個所謂教化,可以教給別人的,這是教授,我這個國土,我有些什麽可以來…。還有這個教授,種種的教授,有的國以香爲佛事,你聞見香他就自然心裏就清淨,就覺悟。我這個國土我這個教授這種種,包括各地方,極樂世界同樣有它的香普熏一切世界。這個光明也是如此,他這個教授,所以他是超越(這個極樂世界)。我這個教授,種種教授衆生的這些方法,我要用我的名字,我這個名號,那這個也就是很奇特,你們大家想一想這個也很特殊啊。你看咱們中國人,你說是誰不知道阿彌陀佛啊?所以一般都會「阿彌陀佛」!他張口而來。你再問別的佛,無量的佛呢?你看很少有人念藥師佛,你看咱們釋迦牟尼佛,這兒很少人去念釋迦牟尼佛。誰一張口就「阿彌陀佛」,大人、小孩,這個就是這個名字啊,這個名字普聞哪。

我願意我成佛的時候,我所教授衆生這一切教化,我的這個佛的名號都能够聞於十方,沒有一個地方不知道的,十方世界都能知道。爲什麽?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清楚。現在也有很多人也是想他的名字能够聞名於世界,這個跟法藏好像是一樣,實際是無有共同之處。所以我們出家人最忌諱,居士也應該是一樣,你不是爲了名聞利養啊。我這個修持,我這個功夫,我這個理解,我的學問,我只是爲了我能够聞名,我能得利益,這是邪見哪。這是邪,這是很壞的事情。你只是爲了名聞利養啊,所以我就示現我很能持戒,但是你實際上動機就是要大家知道我的名,恭敬我。所以這細微之間這些地方很要注意。所以印光法師他說,你們想做法師,想說法,甚至說法是度衆生,但是這裏頭要提防這種心,爲了名聞,再接受供養,還有爲了利養啊,那這個就麻煩了。這個因果就是很不真啦。因不真,那果也不…,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

阿彌陀佛之所以要名聞十方,因爲十方聞名就念佛,因爲這是一個最殊勝、最巧妙的度衆生的方法,「惠以衆生真實之利」,使衆生能够得度。這個願是實現了,所以十方諸佛都在那兒讚歎阿彌陀佛,勸衆生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願是滿了,但必須要如此,你知道了這個名你才能念這個名,知道這個國土殊勝,你才願意生這個國土。從這樣一個開始,就是蕅益大師說得好,「從事持達理持」,你先事上這麽念去,當你念得很誠懇,念得很清淨,你這一切,你對娑婆世界無所留戀了,名聞利養你都放下了,你只是清清淨淨地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你不知不覺你就達到了理持了。你從持名念佛,你不知不覺你也就實相念佛了。衆生所做不到的事,地前三賢做不到的事,「無住生心」,你暗合道妙,你不知不覺你也就無住生心了。所以他這個是一個暗合道妙,巧入無生的方法,這最殊勝的方便在於此。所以要他名字聞於十方,爲什麽?還是希望大家都選他一票嗎?選阿彌陀佛當什麽?全法界主席?沒有這個組織。可是我們要知道,「利心」大家還容易遣,容易認識,這個「名心」是和「利心」同等的卑污可耻,要深自警誡,不可以放鬆,不可以姑息。學阿彌陀這樣,這個名字聞十方,那就不是這個範疇了,完全是兩回事。

我要是都聞十方,爲什麽呢?因爲諸天十方聽到我的名字,所以第十七願,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就是名聞十方,名聞十方乃至於大家聞了之後,至心信樂,你去念,你十念都能往生。所以這樣的話,諸天人民以及蜎蠕之類,人啊、民啊、蜎蠕(蜎是小飛蟲,蠕是小爬蟲),這麽個小飛蟲小爬蟲,這樣的衆生很下等了,這代表一切衆生,這樣的衆生之類,來生我國,到了我國都是菩薩。所以極樂世界是大乘法,是一乘。所以天親菩薩的這個《論》,這二乘種不生。你只是想自覺自了,你不能生極樂世界。你生了之後,你必須在你這個最後,你就是修這個,你最初沒有發大乘,在你臨終你能發起大乘心來,這樣才能够往生啊,你始終是固定的是個小乘的心,不能往生。所以來的都是菩薩。那個下品的,下生的,多少年不能花開,一開之後他就是菩薩,他修菩薩道啊,他是大乘啊,都是菩薩。所以大家有人很輕視淨土,愚夫愚婦,不知道他只要一生就是菩薩,都是阿鞞跋致,必定成佛。

「都作菩薩」,我立了這麼一個願,我想要勝過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這個地方我們又要詳細說。我要想希望我這個國要勝過一切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辦得到辦不到啊?可得不可得呀?這個地方千萬不要可以看作這個法藏他是出奇鬥勝,我要蓋過餘人,我要超過一切。那這個心哪,他就不叫阿彌陀佛了。那頭一個字也是「阿」,是阿修羅王。這種逞勝的心,就是阿修羅的特點。阿修羅就是要逞能好勝,不希望別人强過他。要是別人强過他,他就要破壞。所以阿修羅有兩種,一種是護法的,一種是毀法的。那毀法的嘛,將來他的勢力盡了他入地獄啊。他是要勝過別人。這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是隨喜,你比我好我高興啊,我也喜歡哪。實際,我常常說我們等於是一個聯軍哪,我們的敵人是共業啊。有一個人修行得好,他就可以多消一點共業,就替我們多消一點敵人哪 ,只有好啊。你不管你是學哪宗哪派,你只要是真正的修持,都應當讚歎隨喜,不是某一個獨修,這樣一個形勢。所以阿彌陀佛他不是這種心,我要超過其餘人,而是我要想,我使衆生得到比別的佛國所得不到的那一種殊勝方便利益。是想給,不是想要,要一個地位,一個什麽什麽超過別人。我是想給別人,一切的衆生,他們所得到的好處,是這個好處要大於別的佛國,所以這才稱爲大願之王。這個事但是他也沒有把握啊,這個事能做得到做不到?所以他向世間自在王,他請開示。

【世間自在王佛.卽爲法藏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刧數.尚可窮底。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尅果.何願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世間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而說經言。」開示了。他說:「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一個大海拿個斗去量它,一斗一斗舀海水,經過多少劫,也可以讓海露底啊。

「人有至心求道」,這譬喻呀,這譬喻什麽,是人,人若以這個至心來求道,不是來挖大海,他來精進不已,老精進。這樣子「會當克果」,他也一定,這個「會」就是「都」的意思,也就是「必然」的意思。這個「克」者呢,也是「必」也,「遂」也,「得」也,也可以當「殺」字講。在咱們這就是「必然得到」的意思。所以這個「會」字可以當「皆」字、「全都」的意思,也就是「都」。那麽一個人都可以、當然得到他的果位,圓滿他的願望,還有什麼願是不可得呢?

底下就回答得很妙:「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你自己想想,你修什麼方便,你才能夠成就佛剎莊嚴哪?照這個願望去修行。「汝當自知」,怎麼去修行,你應當自己知道啊。「清淨佛國」,這樣一個清淨佛國,你應當自己去攝呀。

這個地方只是說可以,但是具體的就沒有回答。就是這個事是可以的,但是怎麼去修、修什麼方便,你應當自己知。頭一個你應當自己想,怎麽修行你應當自己知道,這個國土你應自己去攝。一連一口氣下了三個「自」字,沒有回答,下了三個「自」字。這個很可以讓我們深思。這個就跟那個《法華》裏頭,《法華》最後要說,說這個「開權顯實」。多少年都給大家說的是權法,現在應當給大家說實法,說實法了。以前都是權巧方便,跟大家說一些,沒有和盤托出真實的東西,所以《法華》是要說這個實法。大衆請求三次,世尊都是「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兩個「止」字,止止啊,停止停止吧,我們不須要說,我法妙難思啊。所以三次都是用「止止…妙難思」,所以就是說明這是不可說啊。不可說,但是不可說而說嘛,也不是就完全停在無說之中,所以三請而後說。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這三個「自」字,就是很相當於當初《法華》的這三個「止止不須說」。

而且這三個「自」字,我們說是世尊「老婆心切」。老婆心切這是禪宗常用的話,就是這個婆心,「婆心」就是悲心,悲心太切了。在禪宗來說,有人問法,六祖就說:「密在汝邊。」所以這三個「自」我們可以用禪宗來體會。禪宗是說「密」,密在你那一邊哪,所以說「汝自」,你自己啊。還有古時候禪宗人問問題,他回答說:「汝自會取好」,你自己去會取吧,「我不如你。」這都是最好的開示,比回答了一大套還好得多。

所以這個經,世間自在王如來在法藏問他之後,他說「汝自當知」、「汝應自攝」,「汝自思惟」,這不就跟這個禪宗是一致嗎?「你自會取好,我不如你。」所以直指他的「自」,這「自」是什麼?「自性」啊!所以連下了三個「自」字在這,這個確實是有深意啊。

那麼在淨土宗來說呢,日本大德,他這個 (「繼」字不要,我這個再版裡邊有這個「繼曰」,這個「繼」字可以省),他說當年佛回答他,說了三個「自」字,他說這含了三個意思。剛才我們說禪宗的意思,這裡咱們說淨土宗的意思。淨土宗的說教,他就要解釋一些道理。「謂法藏菩薩宿殖深厚」(這個「殖」跟種植的「植」是一個字),多生以來就種了很深的善根,「宿殖」就是宿世所種的善根,他所培養的東西很深很厚。「高才勇哲.與世超異。」前頭都有這個文章,世間自在王如來出世,這個世饒王,當時就有這些字樣,他還用了這兩句話,「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來稱讚法藏比丘的話。

說是這個「淨佛國土之事」,他早就通達了,剛才我們不是說他是地上嗎。雖然是佛的智慧也不超過他。所以就說這個是「如你所知」,你自己可以去做。這第一個回答用三個「自」字的含義,就是說你水平很高了,這件事情你自己知道。

第二「謂攝取佛國」,各隨他自己的樂欲,想怎麼「攝」就怎麼「攝」。有的像釋迦牟尼佛是穢土,有的像藥師佛那是淨土,「濁、淨」各個菩薩成佛各有願力,各個的願力呀。或者是三乘都有,或者只是一乘。像極樂世界是「一乘法」,去了都要成佛,不是以成阿羅漢就可以究竟的。不是,是一乘法。所以這個佛國就任菩薩的意樂自己攝取,不用如來指示,是你自己的事。這是第二個解釋。

第三個解釋,就是說淨土裡頭有說三土,有報土、化土,報身佛居的實報莊嚴土,化佛居的凡聖同居土,還有法身佛所居的常寂光土,法身的這種土,這個高妙不是菩薩的分際。這個事情就「唯應自分,宜攝取之。」唯有以你自己的本分才能通達,這麼來才能攝取。所以這個地方,汝應自分。所以到了淨土,他雖然前兩個是說明這些個道理,到了這兒,那又還是跟禪宗是一味呀。所以到了法身境界,常寂光的境界,不是菩薩之分,就不是一些有修持有次第的這個分際所能了達的,必須要超過這個分際,超過這一切,那只是「自分」。所以這個「自分」就超過這一切。

所以當年唐朝時候,皇帝問這個忠國師,忠國師:「陛下應當在毗廬頂上行履」,皇帝你應當在毗廬遮那佛的腦袋頂上走路。這是禪宗的話。所以這不是菩薩之分,你只應自分。這個自分,他這兒他自個兒沒把它解釋,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陛下你要在毗廬的頂上行履,毗廬是代表佛的最…,一切佛都從毗廬遮那流出來,日本稱爲大日如來,最高的佛了, 可是陛下皇帝你應該在毗廬遮那…。不是皇帝應當如此,另外換個人,來個小太監來問,他也可以這麽說,你應當在毗廬頂上行履。所以宗門就破三關。現在把這破三關解釋得很亂。我說個不客氣的話,有些庸俗化,把這個解釋得太淺了。破初關應當見法身。破重關是安住於法身。破三關就是破末後牢關,是法身向上,不僅僅在安住在法身。所以禪宗批評「你墮落在法身數中,沒在法身量裏。」你沉沒在法身這個量裏頭,還要超出,所以法身向上事。所以這些佛啊、報啊、化啊這一切一切,這個不是菩薩之分,你自攝,就超出這個,這就是法身向上了。這比法身還要向上,所以你自己攝,法身向上的事是你自個兒的事。這就是回答了。

【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徧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刹。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

回答了之後,法藏繼續請求:「斯義宏深.非我境界。」這個您佛所說的話,這個意義、這個道理太廣大了。「宏」是大,「深」是太深,「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境界」這個是我們佛教常說的話,這什麽境界,什麽境界呀。所以「宗門不許談境界,教下只准論功夫。」所以現在大家來施展表演這些奇異功能,這個是很不合乎佛教的意思。宗門根本不許談境界,你誰有什麼什麼境界,不許談。自己著魔你還談呢,不談就算了,你談正表示你著魔,不許談境界!什麼光啊、神啊,什麼見佛,什麼到淨土,如何如何。現在這些奇異功能微不足道,都不值一談,就是值得談也不准談。

教下只許論功夫,也不是談境界,就是我功夫怎麼樣,我心裡很掉舉,還是很不安,還是如何如何,這個功夫怎麼樣情形之下可以有所改善,在功夫上可以談論交流。

但是這個境界,剛才說不許談,不許談還是有境界。什麼叫「境界」?這個「境」就是指心所遊履攀緣的地方。「境」,當然是環境,那就有個實際地方。這個境界就不一定是腳所遊履的地方,你心所能夠達到的地方,「心之所遊、心之所緣」都叫做「境」。如眼睛所看見的色,眼識看見眼色,這個眼色也是咱們眼識「所遊履之處」,就稱為「色境」,它是我眼識所看的地方。所以法也稱為「法境」,也屬於「境」。「界」,當然就是區域,一界一界的。合起來就是說《箋注》解釋,它說是所得的果報的界域,所得的一種情況,就這些東西。

簡單說一點,這個地方我們就來解釋這個經,這個地方說「非我境界」,不是我的水平,不是我心所能夠遊履,所能夠去達到的。我的心,心之所達不到的,我心想不到這個地方,理解不到這個地方,這個所能達到的是我這個境界。這不是我的境界。

「惟願如來.應正徧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我只是盼望如來,這請求了,「應供、正徧知」,就用這兩個佛號代表佛的十號(應正徧知),給我「廣演諸佛無量妙剎」,讓我知道諸佛無量無邊的剎土是什麼樣子?所以他這問得很具體,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狂願、虛願。他想做這個事,他就去做,就在佛那請教,只有請佛垂慈加被,他不可能知道種種佛國的情況。別的佛國情況不知道,你怎麼能知道我這個佛剎能超過這一切呢?

所以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得知彼啊,我知道一切佛剎是什麼樣子,我才有可能我這個佛剎都超過他們一切。你根本都不知道,我關著門,說我這個超過,這個就是閉門造車,那是不行。所以他就請佛,也只有佛這個力量能夠使他…。「若我得聞」,如果佛滿了我的願,我能夠得聞這樣的法,我就能夠「思惟修習」,我要努力去做,我一定要滿我發的願。這一段話就是法藏比丘繼續申請的話。這不是我的境界,各個佛剎的情況我要超過他們,只有請佛慈悲給我廣演。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卽爲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知道他高明。「高」就是崇高,高尚,高呀,在上,遠啊。「明」是光,照,通啊。知道他的高明,就像我們常說這人很高明,就是說他的境界很高,很明照,能通達,知道他很明朗。

「志願深廣」,他所發的志願確確實實是很深、很廣大。「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這個地方我們要解釋一下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地方,這個「非我境界」,上頭世間自在王如來用三個「自」字,叫他自己知道、自己去做,他這兒說不是我的境界。

日本峻諦師他的解釋,他也從三方面來解釋。他說一個就是說,法藏比丘是很高明,但是菩薩一般的淨土之行,怎麼來攝持淨土我是知道了。可是我現在要成就的是諸佛土之中最殊勝的佛土,這個意思太深了,不是我的境界。佛說你應當自己知。是,我是自己知,一般淨土的情形我是知道,但是我現在要的是這麼殊勝的一個,我不知了,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當然各個都隨著他的所樂所欲來攝取的,可是我現在所想要讓這個「五乘」都能入報土。「五乘」有六種不同的解釋,我們取一個最通途的,就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五乘」。一般所說「三乘法」,就是「聲聞、緣覺、菩薩」,加上「人乘」、「天乘」就成了「五乘法」。這是六種之中的一種,還有不同的,多少是差不多,有的包括「佛乘」,有的把「人」、「天」合成一塊的,有的把「聲聞」、「緣覺」合成一塊,那我們就不列舉了。我們用通途常說的這個「五乘」來解釋。

我要想這「五乘」都入報土。這個報土,只有菩薩才能入報土,現在這個五乘中只有菩薩才能入報土,可是現在我想讓這個聲聞、緣覺、這個人天這種水平的人也都能進來, 這是從斷惑來說的 。你要斷了見思惑才是聲聞、緣覺,你要修五戒才是人,修十善才是天,斷了見思惑才能夠是聲聞、緣覺。要讓這樣的人,不是說只發這個心,就是你斷惑的水平只是這個水平,這種水平的人也生到報佛的淨土,一齊入報佛淨土,這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啊。所以大家要知道,淨土法門之特殊在此,這是十方世界之所無。所以西方世界最特殊是在於它的「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的淨土。

我們這兒就是凡聖同居土。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他的凡聖同居土就在咱們這兒,咱們也有聖。文化大革命之前,福建的和尚到五台見了文殊菩薩。這有好多證明,親見文殊菩薩,裡頭有千把多個修行人在裡頭,有的是喇嘛,有的是出家人在作佛事。這不就是同居嗎?天台、雁蕩有幾百個阿羅漢都在那,也是聖。這也是凡聖同居土,但我們是穢土。他是入凡聖同居淨土,它最殊勝,他去了就是阿鞞跋致。

所以最不可思議,你說他是凡夫,他是阿鞞跋致;你說他是阿鞞跋致,他是凡夫。這十方世界之所無,十方世界是沒有再有這樣的例子。所以你看諸佛都勸去極樂世界,你念《藥師經》,修藥師法,你成就了,藥師佛派多少大菩薩護送你去極樂世界,他可以容納你。所以這個淨土法門,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玄奘還加了一個「極」字:「世間極難信法」,極難信之法。有的人很念佛,可是對這些地方他還沒有能信哪,他不瞭解;他要信了之後,他念佛可以更勤哪、更精哪。這個不是我的境界,所以我要請佛給我開示。

底下就說第三個,法身境界、報身境界是高是妙,不是菩薩之分哪,但是我要經過無量劫,我都可以達到法、報的境界,這我可以證明,但目前還不是「己分」哪,因此這個意思很宏深、很大,還是要請佛,請世間自在王如來給我開示,就是這個意思。

峻諦底下他這個講得是很有智慧,他說這個是什麼意思呢?上面世間自在王如來指出他的「自」,所以大家都要「內重己靈」,剛才我說要「內重己靈」,知道這個「自」。所以蕅益大師也是講「六信」,要「信自」,這個「自」很重要。現在法藏比丘聽了,這不是我的水平啊,來請求開示,這是什麼意思?他下的這八個字「拋卻己分,專歸佛力。」他現在把自己這個「己分」,自己這個「本分」把它拋開,我專來求世間自在王如來,這是求佛的力量,你給我開示。這個是什麼意思?這是法藏菩薩自己開顯的「他力門」。

所以我們讀經,有的時候要看一些好的註解就是在這,不然就這個地方,一個問答很容易就滑過去了。這是法藏比丘自己開的「他力門」,要靠「他力」啊。所以我們前頭那跟禪宗是「共」的,這個跟禪宗就「不共」了。

太虛大師他就講,他分哪,他說淨土宗和密宗是他力派、果教門,是靠他力,是果教。什麼叫「果教」?是從果上起修的,是在果實上頭起修的,這叫「果教派」,不同於其餘。也不同於其餘完全要靠自力。你打坐、參禪,一切一切的,完全是憑你自己的力量,你去讀教、作觀,靠自己的力量。

密宗和淨土宗,淨土宗是密教的顯說,這個道理是一回事,有很多人他就是妄分彼此。顯教,當然現在密宗有很多很多流弊,你不能把這個流弊就全都說成是密宗它本身的錯誤,流弊將來要取消它,它同時都是極殊勝。所以日本判教把密宗判得最高,判得在《華嚴》之上。當年《華嚴》他們反對,跑到天皇面前去辯論,後來得勝,這承認下來了。密宗是「十住心」,《華嚴》是「九住心」,禪宗是第「八住心」。當然也不要這麼去分,有的時候分不了,不是像咱們學校的學科能這麼劃分,有的時候你劃分不清。只能說那個明顯構成這些分別的地方那可以,有時到了這個通的地方,你這個劃分的界限也不存在。

不過總之說,最高的就是這三個,最高誰劃也得劃這三個,有別的你再劃,他那是自己的,不是公認的,公認的就是這三個。天台「藏通別圓」,圓教;華嚴「小始終頓圓」。法相你總不能把它擱在圓頓裡頭,是不是?這是很明顯嘛。三論只是始教。這都是不可改變的。有的他根據自己一定要做一個新的說法,一時是大家沒有認識,久而久之站不住。

它這個就是「他力門」、「果教派」,這是淨土宗最特殊之處。所以很多人念佛,他說我念了半天我也沒有「一心不亂」,他就灰心了。他沒有明白,這個一心不亂是你自己的解釋,我必須要念到一心不亂,人家不是這個解釋。所以要參考,你要參考,為什麼玄奘他又把《阿彌陀經》翻譯了一遍?他翻譯的話不是「一心不亂」,他是「繫念不亂」。你念佛的時候一心在念佛,你不要再想其他的,你別今天又想念佛,明天又想參禪,又參念佛的是誰,又夾雜著修密,又要修教觀,甚至於我還要想練練氣功,這就都亂了。

「繫念不亂,一向專念」,你就是這一條路,我就死心塌地了。所以有人修淨土宗,屋內就供一尊佛,我就念一部《阿彌陀經》,我就念一個佛,這是為什麼?不是說別的不好,就是你心太亂了,你這樣才能夠心裡安定一些。所以「繫念不亂」,不要一會東一勺西一槌的,這不成個東西了,所以不須要達到一心不亂。怎麼不亂?玄奘大師翻譯得非常好,他說人到臨終的時候以佛的力量,「慈悲加祐,令心不亂。」以佛的慈悲力來加護你、來保佑你,使得你的心不亂。

所以彌陀大願之王「惠以真實之利」就在此,你只要真正的「信願持名」,這個你做到了,阿彌陀佛就要對你負責任,他的那個願就在你身上落實。就在你身上落實,在你臨終的時候佛就慈悲加被你,令心不亂。

還有一部經 (名字我忘了,我看了,我現在是不大做筆記了),它說,佛當時和多少菩薩現前,佛入種種三昧,也讓臨終的人入什麼什麼三昧,很長的名字,好幾個三昧。你都在三昧之中你還有什麼問題啊?所以就把這個「令心不亂」就得到補充。這個是什麼?他力,仗的是他力。所以有念佛者,真正念佛的人,大勢至菩薩就攝受這個人,阿彌陀佛就從極樂世界派二十五個大菩薩,隨時隨地護持你不被魔的侵擾。

現在有些氣功他忽然間失靈。昨天在報上看見批評蘇聯這個,他說外天人這個事情,鬧得很熱鬧,現在在辯論這個事,一個就很振振有詞,一個說他危言聳聽,並且指出蘇聯這個現在很亂。一個氣功師說他要表演他的能力,他說他能阻止火車開,結果是讓火車壓死了。你說他是神經病嗎?他不是神經病,他是可以,有時候他可以真讓火車阻止住,但不是他的力量,他也是他力,這些妖魔鬼怪的力量。妖魔鬼怪一天捨棄了你,你就壓死了。現在不是有個很有名氣的氣功師在南方表演,不靈了。這個就是說大家這些地方要正信。這個是「他力門」,就是佛力。

那麽大家在這話題就要把它回來了。這樣那不是「心外取法」都是魔業,你怎麼又來個他力,捨棄自分求他力呢?這就是最圓融的地方,這「自他不二」啊,他力正是自力,自他不是兩個,「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眾生」跟「佛」不是兩個,「自己」和「他」也不是兩個。你依靠他力,你念佛持咒,靠佛的加被,你能夠有這個信心,正是你的自力。

而這個「他」,現在我們再三都講,你念的這個佛就是你自己啊。這一句名號,所以「一聲佛號一聲心」,「迷時不念悟始念」,你念的時候就是悟。一句佛號就是你的本心,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你的本心完全朗然現前哪。你念佛的人就「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從何處覓長安。」到了天安門了,你在天安門城樓上了,你再問「北京跟哪兒呢?」所以你真能信他力、真能老實念,就是已經到了天安門城樓了。所以這是極難信法。

所以以眾生心入諸法實相,最容易的莫過於持名(我後頭加了一個小補充,還有持咒也可以),就是這麼念去,你這樣念去,你能入諸法實相,這比用其他任何方法都容易。當然不排除其他的,都是好的,沒有一個不是絶妙的、最殊勝的,但是從容易不容易說。因為現在又是末法,科學發達,人所要掌握的東西學問很多,一切都強調速度,所以用於修行的時間就很短。所幸現在人的平均壽命還長一點,這還是一個時期,這一段時期還是好,適宜用功的時期。

所以就是說這他力門。他力門不是你心外求法,就是說這是一個殊勝的方便。你這麼去念,老實去念,你這個入諸法實相就是最容易。密宗同一個道理,密宗說「聲字皆實相」。所以一切都是實相,你哪裡找一個不是實相的給我看看。

既然都是如此,所以《首楞嚴》翻譯的意思是「一切法究竟堅固」,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究竟堅固的,那麼這一句佛號就是《首楞嚴》。一切都是法身,就是法身,就是實相,焉得不是?什麼是佛…,錄音機放出聲音來這不是嗎?錄音機就是,放的聲音也是。所以說「聲字皆實相」,但是這個你很難體會。所以要從「他」,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誰都能念、誰都能信,你就這麼念去。一切根都攝,但是將來品位不同,就是分別在此。

現在把前頭跟後頭總起來,前頭說三個「自」字是開顯人的妙心,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裡說「是心是佛」,你的本心就是佛。這個法藏回答就是,我就求靠佛力「外慕諸聖」,這就是淨土宗的圓融之處,稱為「他力法門」。淨土宗所以能夠「三根普被」,所以能夠一生成辦,就在這一生就解決問題。凡夫(就是咱們這個凡夫)、二乘(聲聞、緣覺)都一律的跟菩薩一樣的都可以登不退,完全靠彌陀的願力,這個一乘的願海,靠彌陀這個法門,六字洪名,這個攝受之力、加持之力,這就是仗「他力」。仗彌陀願海之力,仗六字洪名功德之力,我們就一生成辦,都登不退。這就是淨土宗最方便之處,是真實之利。

以佛最上的果覺做為咱們因地最初初開始的這個發心,做為我們的心,這個因就通於果的海,因為它是從「果海」之中才有這個名號。「果」也徹於「因源」,我們得之「果」就是從今天我念佛這開始,而且更殊勝是因果同時。

講到大乘法,「法華」,《妙法蓮華經》,為什麼用「蓮華經」?佛坐蓮花。最殊勝的意思它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我要「出污泥而不染」,我不為煩惱、不為一切所染,它不但要出泥,而且還要出水,蓮花。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最殊勝的意思是「花果同時」,蓮花一開那個小蓮蓬在裡頭了。別的花是花瓣落了那個果慢慢出來,蓮花是花果同時,這是最殊勝的含義。還是花的時候,果已經在裡頭了,不是須要你去經歷前後。

所以我們具縛的凡夫如果只要「信」了,剛才說的兩個「有」字,「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切願往生,他有「信」、有「願」還「持名」,就一定是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成為阿鞞跋致,這個是凡愚(凡夫、愚人)所共同都能做的事。

若你說是要「究明自心」,我們先談「自心」,這都能做得到,最後還是達到這個,你要先從這開始,你必須要明白自心。所以禪宗說得大死大活,你不大死哪有大活?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你不能起疑情,這個「疑」不是「我…這是怎麼回事?」瞎想,這不對。疑情,這個疑情它就不斷了,「一歸何處?」他這個思想就老在這個「歸何處」,在這個地方專注了,這個思想不為任何所干擾,就是這麼一個疑的情,這麼一個情之中,疑情,他應該會開悟。小疑就小悟,大疑就大悟,中疑就中悟,不疑就不悟。這「悟」是有大、有小,很不同。

所以宋朝大慧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次。就說有一個人小悟一次就以為他悟了。我們不能不說他是悟過一次,但他是小悟,小悟。你就認為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那這個可惜得很哪。所以「究明自心」,像我說這個情況,所以參禪開悟的人,要以他參禪那一種就是如醉如痴,什麼都忘了,什麼都沒有了,吃飯都忘記了,衣服都忘記穿得整齊,就是這樣。所以江西他罵人說傻瓜是「神頭」,這是音走了,就是「禪頭」,參禪的頭,「禪頭」。你遇到「禪頭」就知道這種人就跟傻瓜一樣,這成了流俗的話。那人是個「神頭」,這罵人的話,罵你是傻瓜,心都不在焉,心都不在這個地方上。到了這個時候他不見得就悟。他忽然就死灰裡頭蹦出個熱豆來,大死之後才能大活,忽然間。所以「死後更生」、「絶處更生」,他得把這個妄想又絶,他這個法門又是一個方法,又是一個方便。這個只有上智,參禪是限於上智,所以就很難了。現在我們開顯這個法門,上智也收、下愚也收,所以稱為大願之門。

這一種他力門正是彌陀悲願至切處,他的悲願最真切的地方,也正是密宗、禪宗這兩宗最方便裡頭究竟的地方、徹底的地方。

「自他」本來是不二,你肯仗他力來信這個極難信的法,對這個極難信的法你能夠生到淨信,難信的你能信了,這個就是你的智慧,智慧就是你的自力。所以但能信入,你的自力就在那顯現了。〔錄音中斷,依筆記補入以下四句〕你就老實去念,你就從這個方便「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哪。念著念著自然就「能所兩忘」。念來念去,是誰在念,你也忘了,所念的是極樂世界的佛,這些都不存在了,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能所兩忘」,你自心明明朗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個心朗朗就全現了。所以淨宗之妙就在這個地方,從「事持」就達「理持」,這個「凡心」就成「佛心」。

這個就把前後,我們前頭說只講明「自」,這個他又說「非我境界」,請佛說。請佛說嘛底下佛就給他宣說了,宣說多少呢?宣說了二百一十億。為什麼二百一十億呢?「二百一十億」這有兩個解釋。一個就是按《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佛剎是無量的,有二十重,每一重一共有二百一十微塵數的佛國是一重,有二十重圍繞,所以蓮花世界海正是這二百一十微塵數,這用二百十一億正好跟它相合,就是以「二百一十億」代表「二百一十微塵數」,又以「二百一十億微塵數」來表明無量的佛國,這是一個含義。

第二個方面來說,《大智度論》講:「阿彌陀佛先世時」,過去世是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佛把他導引到十方,「示清淨國」,種種的佛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這是《大智度論》裡頭的話。這個意思也是說什麼呢?「二百一十億」表示十方佛剎,不是恰恰就是這麼一個具體的二百一十億。這個「俱胝」是千萬,二百一十億。這個「億」和「俱胝」,古時候都是有好幾個數,總之現在我們這個地方這兩個是相當。反正意思就不是一個具體的數,而是說代表無量,知道這是無量就可以了。一個就是「二百一十億」,恰恰跟《華嚴經》「一週」、「一圈」裡頭的這個數字,也用了二百一十億;另外根據《大智度論》說的是「無量」,含了無量的意思在裡頭。

「說是法時.經千億歲。」所以當時佛國這個事情也是很微妙難思的,經過千億歲的時間使得法藏比丘來看到。

底下這又有一個問題,他所看到的到底都是些什麼樣的國土呢?這裡頭有不同的說法,一個說法,認為二百一十億都是淨土,清淨的佛土(這個倒跟龍樹菩薩的說法很像,都示的清淨國)。這是嘉祥大師的意思,我們不引他的原文了。另外《淨影》就不同,《淨影》底下他說,二百一十億,根據下文來說,國土有粗有妙。它說粗是什麼?粗就是不精。因為「說惡說粗」,就如天人有善有惡,國土有妙有粗。所以人惡國粗這就是穢土,這裏說這個是要避免這個啊。人有善,土也就妙,那就是好的淨土,讓大家修習。所以中國過去兩個註疏,這兩個人的意見不一致。日本這兒引了很多人他們都同意說這裡頭包括穢土,跟嘉祥這個不一致。

拿《悲華經》來證明,就是說這裡所現的這些佛國裡頭,他的原話,「或有世界嚴淨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災。」拿這個經文來證,所以我們要以經來證明,這可靠一些。所以後者之說我們比較可信,所現的不完全是淨土,有淨土、有穢土,這說他所見的還有火災嘛,那不就是這個國土很粗。這個國土之中也包括了報佛的國土,也包括化佛的國土。

《悲華經》裡頭:「或有世界純是菩薩遍滿其國,無有聲聞緣覺之名。」這就是報佛土。「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無諸濁惡。」這個就是化佛的淨土。不是說都是菩薩什麽的,沒有這個。所以說這些世界裡頭也有粗的、也有妙的、也有報土、也有化土,這個時候就都顯現讓法藏比丘能夠得見。

所以這個時間說無量無數的佛國,讓法藏比丘一個一個都能得見。說這個法時,經過一千億歲。「億」字是從十萬、百萬、千萬、萬萬,古時候都採用過,現在咱們採用的是「萬萬」(十一億人口)。極表這個說法時間之長,因為這都是菩薩境界,所以也證明法藏比丘當時就是大菩薩了,這是很好的明證。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覩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麤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刧。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刹。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覩見。」眼睛看見叫做「覩」,他都是看見了。《甄解》就說:「覩」是眼見,「見」是以智慧來見。「皆悉覩見」兩個字都有,那就是眼也見了、心也見了。所以這個「眼」就是看見,這個「見」字是什麼?就是智慧的「見」,就像「唯識」所說「見分」所指的這個「見」,相分、見分,這是推求、照察的意思,都能夠推求、能夠照察、能夠瞭解。也就是都看見了,法藏比丘都看見了,心裡都通達,就是所謂「心明」,目覩心明了。

或者就懷疑說法藏比丘還是因地之中,怎麼能夠遍見十方諸佛的國土呢?《甄解》的回答, (這《甄解》是日本人了),他回答,根據《法集經》:「菩薩摩訶薩,得彼諸佛如來天眼。」《大智度論》說:「天眼徹視,則不動而遍至。十方不來,比丘亦不往。如佛天眼故,十方國土皆悉一時覩見也。」這就說明法藏比丘當時是由於世間自在王如來的威神加被之力,他也具有跟佛這樣的佛的天眼。一般的天眼也是這樣子,也不是我要去,也不是他要來,看見了。佛的天眼呢,十方國土一時都看見了。我們的眼睛看見前方就看不見後方,我們不圓哪。我們聲音可以,前後一時都聽見,眼睛就不行。但是佛的天眼那就沒有這些分別,十方各處一時都看見。這兩個經都是證明,這是得了如來的天眼,所以就是「皆悉覩見」。

「皆悉覩見」就「起發無上殊勝之願」。「起」也就是發。「殊勝」就是「超絶希有」,是超出、絶妙、稀有的,沒有比這個更上的,就叫做「無上」。「超勝諸願」,比別的願都超過,所以叫做殊勝。就說是他的莊嚴沒有再比他更好的了,無上;來的人受的快樂也是無上,沒有更超過他的;光明和壽量也都沒有更超過他的;名號的功德普聞十方,也沒有更超過他的;生的因這麼樣容易生,也沒有更超過他的;人所得到的利益也是無上,這就是說「起發無上殊勝之願」。這是《會疏》他所讚歎的話,這一切都無上。總的來說四十八大願都是無上,起發這樣的大願。

「於彼天人善惡」,於他所看到的一切世界的天人,他們之善、他們之惡,以及他們國土之粗之妙他就思惟究竟,在那思惟。這個「善惡」也諸說不一。這個善惡,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

《菩薩瓔珞經》以能夠順第一義諦的叫做善,不合第一義諦的叫做惡。所以地藏王菩薩說:「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那要這樣一說大家就心服口服了。你要順第一義諦的是善,你不順第一義諦的都是惡。你惡,你心惡那不是造罪嗎?這個善惡的事情也就是標準不一樣,所以這個解釋是高標準哪。這個根據經啊,一切眾生他的這個「識」,由於起了一念,在所緣的時候有所住,這種情形他能順於第一義諦叫做善,不順、相背叫做惡。「第一義諦」就是中道義、真如、實相這種種的。

第二種是根據《唯識論》的說法,「以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無漏行法為善。」就是說不光是此世,而且以後的世,不管是對於有漏、無漏,他對於這一切的行法,他都是相順的,這才稱善,不是僅僅現代,而是以後都順。「於此世、他世違損之有漏行法為惡。」這又是一種,這就比我們這個講法又稍微嚴了一步。

《淨影》判了三種,它說是「順益為善,違損為惡。」這個就跟剛才《唯識論》的說法一致。第二種,「順理為善,違理為惡。」比方你要布施,你不住於相,三輪體空,你這個順乎理,這是善。你如果有所著,我做了功德,我布施給他錢了,違了這個理,由是有了相,這還是惡,所以這就深刻一點了,比我們一般想法深刻。我給他錢做了好事總是善,你有所住相,你覺得我做了好事,這個就是惡。所以這麼來看的話,那麼菩薩阿羅漢所修的法才是善法,人天眾生的法,你所謂的善法也都有相,都叫做惡。所以說起心動念都是罪,這都是惡。

第三就「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這跟剛才說的頭一個是一樣的,跟《瓔珞經》那個一樣,你順於本體的才是善,跟本體相違的都是惡。那這樣,凡夫、二乘,以至到了還沒有這個…,以至包括了菩薩乘,凡是還有所住緣的在修的善都叫做惡。

天台宗就判了六種善惡,這個我們不說了,說得差不多了,分得更細了。反正最後也是這樣子,一個上來就是人天的善惡,以五戒十善稱為是善,你違反了這個就墮落三惡道,那就是惡,這是最低的這一頭。最上就是圓教菩薩的善,就要順乎圓教的理。再有,它一個比較深刻的值得提一提的,你能夠達到圓理為善但是你執著它的,還是惡。所以這個就是說有很多在這個地方上,就是說到了最高的頂尖上還要犯錯誤,就在這個地方上。你是達到,就認為這是最高的,你可以理解也能通達,但是你就執著這個,還叫做惡。所以禪宗常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所以法身向上,不在法身那兒住,這就是這個意思。你著在、墮在法身量中,就是這,在最高的地方上你在這住了。法身還要向上,這才是善。

底下就是對於這些善惡,他都「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思惟究竟」就是窮深極微的去思考達於究竟。這個「究竟」是什麼呢?也就是經中所說的那個「真實之際」,也就是《往生論》所說的「一法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他這個思惟都達到於究竟。

「專一」,他就「至心」、「一心」。人知道本,他本心中自然具足了無量的悲心,這個悲心的流露、智慧的流露,於是乎他就選擇度眾生所須要的這一切,那麼就開化顯示,流出種種莊嚴。這個極樂世界應當如何如何莊嚴,流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淨土法門。

這就是「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就出現了這個淨土法門。這個大願,四十八願來惠給眾生真實之利。「一其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真如」,沒有兩件事。《止觀》裡頭說:「一心具十法界」。我們一個心十法界,十法界裡頭包括了佛法界,所以佛也是從我們自心所流出來的。十法界,六道是六個;然後聲聞、緣覺這去了兩個,這八個;菩薩,這九個;加上佛,是十個。十法界皆是自心所具。

《探玄記》說什麼叫「一心」?「一心具十法界」。什麼叫「一心」?「心無異念」叫做「一心」。底下《教行信證文類》這個著作裡頭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所以「一心」就是一個什麼心?信心不二。而且底下一句話很重要了,「一心就是清淨報土的真因。」所以古德有時下一句話很超凡。說「便一其心」,怎麼「一心」呢?一心就是無二心,清淨;這一心就是真如、就是一念。這樣來「思惟究竟」。而這個一心是什麼?就是清淨報土的真的因。

所以清淨報土由何而生?清淨報土就是由這一心,這樣清淨的一心而生出來的。現在咱們這個經,他就是這樣「一其心結得大願」,這個「大願」就成就了極樂國土,這不就正是嗎?這個「一心」的結果就產生了極樂世界,所以這個是清淨報土的真因。

這說明他結得大願,「精勤求索」,「精」是勇猛精進,勤苦的求索,「索」是索取。「恭慎保持」,恭慎,《漢譯》的話是「我當奉持,當即中住。」「恭」就是恭敬,「慎」就是慎重、誠實、安靜的意思等等。「恭慎」,就這麼來看,他實際最大的「恭慎」就是《漢譯》所謂的「中住」,他能安住於中道,這是真的「恭慎」。

「恭慎保持」,「保持」兩個字,「保持」跟禪宗的「保任」是同一個「保」字。這也實在是同一個意思,這個「保」字跟那是同一個意思。這個「保」字,我們為什麼引用這個「保任」,禪宗的「保任」?它這一個字就概括這個「任」在裡頭。所以「恭慎保持」,這個「保」字,宗門的「保任」,「保任」怎麼講?所以悟後就是要「保任」。往往有的悟後之後,一悟也就是沒有怎麼樣了,就是「保任」得不勤、不精。「保」者,是「心心不異謂之保」。這個心和這個心一念一念之間沒有兩樣、沒有改變,「如如不動」。不是說這個心一點都不動、死灰、一個死疙瘩,而是心都是怎麼著隨便你是動是靜,隨便你想這個想那個做種種方案都可以,但是它沒有違背,沒有離開那個「如」,都是如那個「如」。

所以憨山大師他寫《楞嚴通譯》,凡是腦子想出來的都不要,他那個如如不動的那個文章流出來的,所以他那部書是「楞嚴三昧」的境界,不是意識中出來的東西。現在人著書立作全部是意識裡頭的東西,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總之,名之想報佛恩,意思很好,但是實際報不多。

「保」,心心不異謂之「保」,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謂之「任」。不是像宋儒似的岸然道貌,滿腔很多做作,沒有。所以「恭慎保持」,安住於中道,自然的敬肅,心心不異而任運自如,是這樣做的。所結的「大願」他是這樣保持。

「修習功德.滿足五劫。」這裡頭又有些爭論。有人就說這五劫都幹什麼呢?說這個五劫都在那修行,說是這五劫他已經結得大願,就是發願之後在修行,這是一種解釋。就是為發願之後的修行的時間用了五劫,中國的淨影、朝鮮的憬興是這麼主張的。

日本《合讚》就說,這個是發願的時間,菩薩利用這五劫來發願。實際《宋譯》它的話,是「往一靜所,獨坐思惟,修習功德,莊嚴佛剎。發大誓願,經於五劫。」所以他這個五劫,《宋譯》的意思就是又在那思惟、又在那修習,這時候發願,一共五劫。跟這兩個師說的不完全一致。這個跟誰一樣?這跟嘉祥師一致。

嘉祥師說,這五劫中是修行發願是也。所以他這個跟《宋譯》是合的;雙舉,又是在修行、又是在發願。我們是同意嘉祥師的說法,因為跟這個經文合,而實際也是這樣。不會花五劫時間單獨在那考慮這個「願」,他這又是修習、又是在那思惟來結這個願,一共是五劫。所以他這五劫之中是以清淨之行,修習攝取佛國,這樣一個大願,一共經歷這麼長的一個時間。

經過這個之後,「所攝佛國.超過於彼。」這個大願他要攝,我的佛國是個什麼樣子?就是一個方案一個藍圖。雖然佛國還沒有出現,但是這一切都很清楚了,是個什麼樣子腦子裡都很清楚了。而這個佛國就「超過於彼」,「彼」就是指的二百一十億那些所看到的佛國,也就是超過無量的佛國。所以我們採用第三說。

經中有時候用「俱胝」,有時候用「二百一十億」,咱們這個裡頭要相合呢,「俱胝」就是「千萬」。「二百一十億」,「億」字用得小,不是咱們「萬萬」這個「億」,是「千萬」,就是「二十一千萬」和「二百一十億」這兩個數目是一樣的。

【旣攝受已.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禮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時。汝應具說.令衆歡喜。亦令大衆.聞是法已.得大善利。能於佛刹.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

這個時候,他所攝的佛國就超過這一切國土,既然是成功了,他又到了世間自在王如來這,「稽首.禮足」,跟佛磕頭、禮足,很恭敬的「遶佛三匝.合掌而住。」他說:「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我以前發願要超勝佛國,佛給我示現這麼多佛土,經過千億歲,現在我又經過了五劫修習、發願,我已經成就了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佛言善哉」是讚歎之詞。「今正是時」,現在正是時候。這個「今正是時」跟《法華》講的時候,《法華》要「開權顯實」,也用了這四個字,「今正是時」,現在正是時候。這個所以就是說,世間自在王佛告訴法藏,現在你正是時候,你有因緣宣說,也就是眾生的因緣成熟,要讓十方九界一切眾生都入彌陀一乘大願之海,一切含靈都能依此法而得度脫,這樣一個大事。現在這個因緣成熟,你現在說正是時候,說「今正是時」,所以叫法藏來說。

「汝應具說」,你應該全部都說出來,「具」就是具足具滿,圓滿的說出來。「令眾歡喜」,讓大家歡喜,也令大眾聽了這個法之後得大的善利。這個「大眾」就是當來的一切眾生,所以也包括咱們都在內,讓我們都聽到得大的歡喜。他們也能怎麼樣?對於佛剎也能夠修習、也能夠攝取,這樣的話,都可以滿足無量大願。這個就是指著一切的衆生聞法以後,能修習攝取,都能滿足無量大願。「滿足無量大願」,曇鸞大師的解釋是非常好,他解釋《往生論》(《往生論注》)裡頭說:「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即一切志願悉滿足,故云滿足無量大願。」一切眾生他有無量無量的願、種種的願。如何這個時候,就是說你去攝受之後,將來眾生他都可以滿足無量行願呢?曇鸞的解釋最好,他說只要眾生他能夠滿足往生淨土這一個願,也就是他能夠往生,他一切志願都滿足了。

事實也就是如此,一切大願,所以我們是說我們只要往生就是為了要實現,要最快實現我們所發的大願,不然就是一個空願。我們要實現很快的滿足我們的一切大願,只要去往生。只要去往生,你一定都滿足,因為你必定成佛,你所須要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再說一句話,「時間」是什麼?愛因斯坦說的:「時間是人類的錯覺。」時間、空間、物質,大家想不開的物質這些東西,這個科學家都知道了(當然是很高明的科學家,一般的還不行),都是人類的錯覺呀。所以就是說去往生之後,還要很多時間之後就滿足了。怎麼說就滿足了?這不就是差點時間嗎?差點時間,科學家都跟你說時間是錯覺,那無所謂。因此這話就完全成立了。只要滿足你往生的一願,你一切大願都圓滿。 這也就跟那個「因果同時」是一個道理,所以是超情離見。為什麼我們覺得好像不大好想得通?就是對於人類這個錯覺你還在那堅持,你對於這個時間,你說這是以後的事,還有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就把這個很固定起來,這個時間概念你在那堅持,你就堅持了一個錯覺。

你認為這個一定是有的,色即是空,它怎麼不空?你就是堅持一個錯覺,物質就是人類的錯覺。空間也是如此,極樂世界離我們這太遠,離這好多好多光年,這又是錯覺。所以我常說,今後的佛法就好弘揚了,很不好理解的道理,科學家給我們排除了好多困難。但不等於說他就…,很多人就把它誤會了,錯了,這是大錯特錯,以為它就是,這就是。大錯特錯!不過我們可以說很感謝他們,替我們排除很多困難。

發大誓願第六

今天我們就是共同來參習這個最主要的一個內容,就是阿彌陀在因地中所發的大願。彌陀的讚子:「阿彌陀大願王」。一切佛沒有一個不是大願的,沒有大願怎麼能談是佛呢?但是唯獨彌陀稱為「大願之王」,可見這個殊勝。上一次已經說到阿彌陀在因地的時候叫法藏比丘,他已經蒙佛的加被,看了二十一億的佛土,也就是無量佛土的種種情況,而以五劫的時間思惟總結,來成就自己的大願。那麼經過五劫的時間,這個工作圓滿了,所以到佛前來宣說他這個願,今天就是這個內容。

在我們來談他的本願之前,先要做一個讚歎。我們引了一個日本大德的話,用他的話來表示我們的讚歎。這個大誓願是妙德難思,所以《甄解》這部書裡頭他是這麼提的,他說四十八願功德成就,一切功德都成就啊,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他的願不圓滿不成佛,他已經成佛了,功德已經成就了。這個功德歸到哪裡呢?歸到一個「正覺」,無上的正等正覺。所以這個「正」字我們要很重視,現在我們這個「八正道」,「八正道」所謂從「正知」開始到「正果」,所以一些邪的東西那就是背道而馳的。所以說有許多邪說,不正。所以這個「邪正」之分,在無分別之中,這個初機還是必須要分別。所以「歸一正覺」,「正覺」是什麼?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所以《甄解》他這個話很好。所以淨土宗稱為「一乘願海,六字洪名。」這個法門歸納起來就是這個。

它以一乘的願海,願一切眾生皆以最速的方式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一乘的願海。具體大家修持的方法呢?就依靠這六個字的名字呀。所以這個四十八願就是歸到「正覺」,「正覺」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這個就叫做「誓願本乘海」,這個誓願本來的功德之海,也叫做「悲願一乘」。「一乘者」,沒有其他的乘,沒有聲聞、緣覺、菩薩,都是成佛。因為眾生本來成佛,何必那麼委屈呢?為什麼還要委屈自己呢?這個就是彌陀的功德,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由於誓願不可思議。

《甄解》又引另一部書三十六句讚歎的話,底下括弧裡就是他所引證《行卷》的文。

「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乘海者,成就無礙無邊最勝深妙不可說不可稱不可思議至德。何以故?誓願不思議故。悲願喻如大虛空,諸妙功德廣無邊故。猶如大車乃至猶如大風,普行世間無所礙故。能出三有繫縛城,乃至開顯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頂戴 也。」

「敬白申」,很恭敬的,「白」是告白,「申」是申請,就是希望請求大家一切都注意聽他所來告白的、來宣佈的。告白誰呢?「一切往生人等」,告訴這一切人,告訴什麼呢?「弘誓一乘海」,這個大乘大悲的一乘之海,弘深誓願的海。這個「海」是成就了「無礙」,無有障礙,沒有什麼能阻止的,沒有邊際的,到什麼地方就不是了,沒有這回事,所以叫「無礙無邊」。

「最勝深妙…不可思議至德。」是最殊勝的、最深妙的,是不可思議的至德,無以復加,「至德」。為什麼呢?因為「誓願不可思議」。他就打譬喻,譬喻誓願像什麼呢?誓願像虛空,所以一切功德從中出生。所以這個「空」和這個「妙有」,因為「空」所以出生一切功德,誓願正是如此。乃至猶如大車、大風,普行世間,能救度一切,一切世間都不能障礙、不能阻止。

「能出三有」,「三有」就是色界、無色界、欲界。我們就在欲界裡面,一些天,現在一般修練的人達到欲界天就了不起了。外道所說的玉皇大帝就是欲界天的「帝釋」,第三十三天,高的天。還有色界天、無色界天,這都屬於「有」,這都是「繫縛」。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和其他的宗教大大不同的地方。別的以生天為得到他所要求的果,是他的最後目的;我們以超出天、超出「三有」,才是咱們修行的行處,要離開這「三有」的繫縛。也就是外道,這耶穌、回教什麼最後都是生天哪,道教也是如此,什麼什麼天,無始天尊,以生天為究竟,我們甚至說以生天為墮落,你本來是佛啊!你在六道中轉,你轉到天上去兩天,又轉到地獄裡頭去了,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啊,別人以為是殊勝之果,我們看的是我們要超出的一種纏縛,這是根本不同的地方。

所以有很多人看見有一些奇異功能就羡慕,去練氣功去了,學他們的東西去了。這個就是說你把鑽石拋掉了,你去撿一塊玻璃,看的好像一樣,也都是挺亮、挺白,但是實質懸殊不可比擬。

而且是開顯了方便藏,這個願海。「藏」者是藏也,一切都在內,一切方便都在這個之內,沒有比這更方便之法了。當然大家知道密教是方便了,但是大家要知道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所謂「顯說」就是把密教公開了的部分。所以它的殊勝功德,你說它是禪,它就是深妙禪;說它是密,它就是密,但是它的特點就是說,不是說它就是禪、就是密,它比禪、比密這個法門,它都穩妥,它都普攝。

禪宗不是上根利器,你就沒分。那是殊勝之法,那確實是殊勝之法,但是一般就是很高的知識分子、大佛學家,你給他一點禪宗的東西看看,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確實如此。有的人就說我懂了一點,你懂了一點更壞,你懂了一點還不如不懂。禪這個事,它是「言語道斷,心行路絶。」只有上根利器可以承當,哪裡能期待於…?真是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俗話所說,你要開悟,須要「七朝天子福,九代狀元才。」我看這還是少說了。你把七朝天子的福報加在一塊,這只是一方面,你還有九代狀元的才華,這兩個條件你都具備,你才有希望開悟啊。所以那焉是普度之法?讓大家認識認識、重視重視也是很好,但是只接上根利器。

但這個是方便藏,「良可奉持」,真是好,你可以奉持。「特可頂戴」,頂戴,把它擱在頭頂上,就表示它高,崇敬。戴嘛,我就老戴著這個帽子,老戴著它嘛就是老不離呀。這是「特可頂戴」,這個法門是特殊的,我們應當來遵從、來信受,不可須臾離也。讚歎這個功德法門,這功德來源於什麼?就來源於這個不可思議的願海。因此這段話擱在前頭,我們對於以下的討論就重視了。這一切功德、一切殊勝、一切方便,皆是由於這個不可思議的彌陀的大願之海。

底下還有一個問題要附帶說一下的,因為現在大家所知道的還是不廣,很偏。常常大家就只知道「四十八願度眾生」,不知道還有「二十四」與「三十六」之說。現在存在世間的五種譯本,兩個古譯是《漢譯》、《吳譯》,這都是「二十四願」。所以咸豐年間的魏默深居士,他是一個桐城派的文學家,他要補救王龍舒的過失,王龍舒有個會本,他就會集了一次,他的會本裡頭就是「二十四願」。有人就罵他,說你這個完全不對了。不是,他有所據。唐、宋、魏、漢、吳,《漢譯》、《吳譯》都是「二十四」,《唐譯》和《魏譯》是「四十八」,《宋譯》是「三十六」。還有一個《後出阿彌陀偈經》,都是偈子,不長,裡頭特別說出「誓二十四章」。所以在古代典籍之中,提出「二十四」個的是占半數,提出「四十八」的不到半數,只是三分之一。可見這個願文,也就是《無量壽經》為什麼要會集,這也是一個原因,這個差別有這麼大。

《金剛經》也是不同的翻譯,《阿彌陀經》也有不同的翻譯,其中翻譯出來之後差別不大,只有《無量壽經》是差別最大。所以不斷的翻譯,有記載的,翻譯了十二次。這個差別太大。原來的本子差別很大。但是說「二十四」的實在不止二十四,它一個願裡頭,比方《吳譯》第二願,《吳譯》第二願就是「國無女人、蓮花化生」,凡是往生者都現三十二種大丈夫相,這是一個特點;都是蓮花化生,不須要父母來生,所以他就不須要有兩種性別了,他不須要父母,這是極樂世界一個特殊的願。這個願,經文中也屢說,而這個願只是在《吳譯》裡頭有,這五種譯本只有《吳譯》裡頭有這個願。這個願說是一個願,實際它包含了四個願,所以「二十四」不止「二十四」,它就是什麼呢?它這裡頭「國無婦女」是一個願,「蓮花化生」又是一個願,「一切動物都能夠生」又是一個願,而且裡頭來生的菩薩、阿羅漢無量無數。

所以《吳譯》這個文不去念它了,這個內容大家一看就知道,它就包括了這四個願在裡頭,它一個願中是四個願。所以我們這麼來看,《後出阿彌陀偈經》說「誓二十四章」,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可以跟「四十八」統一起來了,可以說二十四段、二十四章,這是「二十四」,那麼具體的「願」是「四十八」,這就是我們對於古譯的研究之後得到這個認識。

現在夏老師這個會集本它正好是「二十四」,他譯成二十四段就是符合二十四章,而裡頭包括的內容恰恰還是四十八願,所以這樣就把古譯所不足的這個問題,「二十四」和「四十八」這兩種說法都融會在一起了。而且《魏譯》和《唐譯》四十八它也並不圓滿,它裡頭剛才說《吳譯》這一願它就沒有。

至於我這裡頭還舉了一些例子,大家自己去看了。這都說明它這裡頭,比方《魏譯》裡頭只說要衣服就有衣服、要供具就有供具,它沒說要吃東西就有東西,所以它就不足。《漢譯》裡頭就有,要吃的時候,七寶中現種種妙食,吃完之後也就沒有了。實際極樂世界並不須要吃東西,但是他還有習氣,所謂「凡聖同居」嘛,他還有習氣,還有吃的習氣。所以有時候還要想吃。吃的時後,他一想吃,東西自然現在前頭,他「以意為食」,那也就算是吃了,這些東西自然也就沒有了。

這在我們會集本裡,一條裡頭就把這三種,《魏譯》裡頭借了兩條,一條是「衣服」,一條是「供具」,但是還缺了一個「飲食」,還有「飲食」。現在這個會集本,「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所以會集本它就是以少文攝多義,各譯中的精華都會集在一塊了。因為在這個地方,最近還有人在說,說這個會集本怎麼是「二十四願」?沒有詳細讀「四十八願」,大家去看,裏頭小注,一個願文、一個願文,一直是「四十八願」。

我們讚歎了彌陀的大願,又把這幾種譯本「願數」的多少做了介紹,又說了會集本這樣的一個做法。下面我們就看經文: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法藏」就是阿彌陀佛因地時候的法名,國王,出家修道,發了這個願。「白言」,向佛來稟白。「唯願世尊。大慈聽察。」我願世尊,這是佛的尊號,兩種說法,一種就是說在十號裡面,一種說是在十號之外,總起來稱為「世尊」。這兩個就是沒有分別,我們不去在這些地方去花精力,有這兩說,我們看來沒什麽分別。「大慈聽察」,你大慈大悲,請你慈悲來聽、來鑑察,看這裡頭是否如世尊之意呀。

他那個時候的佛是「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佛號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淨土宗這個法門它特別就是「世間自在」,阿彌陀佛那個時候他做國王,他出家做和尚,那個時候佛的名字叫「世間自在王」。我們淨土宗不須要出家,你可以做任何工作。「不廢世法而證佛法」,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話,你不要廢除世法,你就可以證佛法;「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你做世間的種種事,你完全可以不離開佛法。

你別的宗做不到。禪宗大徹大悟的人那是做得到,但是能找幾個大徹大悟的?是不是。所以這個就是它的特殊,「世間自在」啊。你怎麼再緊張,以後科學再發達、學術再多,都太機械化,所有你做的事要求高速度,叫你非常忙,「竹密不妨流水過」,竹子再密流水還是會過的;他再忙,淨土法門一樣可以不廢這個法 ,你不要離開世法,你就可以證佛法,成正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請求世間自在王如來,請他聽察。

一、國無惡道願。 二、不墮惡趣願。

底下他就說了第一個願: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刹.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衆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一、國無惡道願。 二、不墮惡趣願。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我所居的這個佛剎,「具足」者,是圓滿之義,沒有欠缺,無量的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有無量的功德、無量的莊嚴哪。這四句是總的,這個佛剎它具足無量功德莊嚴,然後他再說一個願一個願是什麼。

所以我們現在先把這個總的,我們共同再看一下。他這個就是說這個佛剎是具足無量的功德莊嚴,這個話,它是「周遍含攝,無欠無餘」,所以叫做「具足」。它是遍一切處、含攝一切,無有缺少,無有不足,所以叫「具足」。這樣的功德跟莊嚴都是不可思議,都是超情離見。

「不可思議」者,就是「不可思」,你這個頭腦你想不到;「不可議」,你的嘴、你的舌頭說不出來了。我們常常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我們沒有很深切去抓住它的意思,「不可思議」就是你的頭腦不中用了,你所想的那個都不對,你可「思」的都不對,所以叫「不可思」;「不可議」,說出來的全不對,所以凡有言說,皆無實義。若說如來有所說法是為謗法,謗佛、謗法。所以「不可思議」是甚深甚深。極樂世界所含的都是「不可思議」的功德。這個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知,非語言文字之所能表達,是這樣的功德莊嚴。

為什麼是這樣?底下我們就聯繫《華嚴經》,《華嚴經》裡頭真正就是不可思議。這個經不可思議啊,因為它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理法界」,那就是本來無一物啊。「事法界」,森羅萬象啊,咱們這屋子都是人,男男女女、僧俗、老少、大地山河,都是事,這也是法界。「事理無礙」,這大乘所共有。雖然本體是「寂」,然而「寂而常照」,「照」就是用,照就照得這一切事相都出來了,事用就繁興。「理體」不礙「事相」,「事相」不妨「理體」。「空而妙有」,「妙有」而本體是「空寂」。這個「事理無礙」的道理大乘經典都有,唯獨「事事無礙」是《華嚴》所獨具。

《無量壽經》就是《華嚴》,我在概論裡頭曾經引了十個證據,就是《華嚴》所具的「十玄」。每一個「玄門」,所謂「玄門」者,就是通過這個門可以進入佛法玄妙之海,可以通入,以此為「門」,所以稱為「玄門」。它十個「玄門」,十個「玄門」是十個境界,《無量壽經》是具足這十個「玄門」,尤其是會集本,不是會集本不行。所以會本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現在得到了弘揚也確實是很難得啊,說老實話。

我們在末法的眾生、我們現在這個佛學院,這也是最近的事,過去沒有講過,講《無量壽經》,講我這個註解。這個十玄都具足了,這是個不可思議的法門。所以今天我們就不再說了,不再詳細講「十玄門」。

「十玄門」總之是什麼?「一多相即」,「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因此一句佛號就具足無礙無量無邊的一切法門。

「小大相容」,我們這個大的屋子裡頭裝人,這個很沒有意思;我說我「人裝屋子」,大家就想不通,你這說瘋話。華嚴境界那就是如此。所以須彌山容納芥子,芥子容納須彌山,小大可以互容。

「廣狹自在」,寬廣的跟細微的可以都自在,可以相容相成。

「延促同時」,長時間和短時間,一萬年和十分之一秒是一樣。這個道理我們不講了,現在連愛因斯坦都懂了,我們佛學界還不懂,那咱們現在佛學界就落在科學界後頭了。咱們到這個問題上,咱們還怎麼會一萬年跟一秒鐘一樣?愛因斯坦就說你這是錯覺,「時間是眾生的錯覺」。不要忘了我們現在都在「錯覺」之中,所以我們要醒啊!都在夢中,你在作夢,你要醒了這個夢,要醒這個大夢啊,是「錯覺」。他一個朋友死了,他寫了一個追悼的文:「唉呀,你都走了,我當然跟著不久我就來了。」但是這個所謂是有「先後」,這是人類的錯覺,「時間」上的差別,他也說「時間」、「空間」、「物質」都是人類的錯覺。

所以我也說過一個狂妄的話,我說中國之所以接受佛法,是因為咱們有孔子、老子的學說,它這個基礎很強,《易經》。將來歐美人,他們是靠科學,現在有很多大科學家都在研究佛教,可惜佛教界還不能很好去引導他們、指引他們,因為佛學家就不多,而佛學家又懂得科學就更不多了。將來總會互相的。但是它究竟只是使我們這個解說裡頭更多一些參證,但它永遠不能到達佛學這個深度,那是不可能的。不要說是現在,兩千年後也不可能。因為它究竟還都是意識裡頭的東西。意識就是產生錯覺的根源。你得「五藴皆空」,你這個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空」,你才「度一切苦厄」。這是佛教的境界。科學家總還都在第六識裡頭,不要說七識、八識了。 所以這「延促同時」。

「重重無盡」,兩個鏡子在一塊互照,就有無窮無盡的鏡子。所以我常説,我們兩個人對面看,就是「重重無盡」,我看見他,我的瞳仁裡頭就出現他的形象,他的瞳仁也出現了我的形象;所以我看見他的時候,我就看見他眼睛中的瞳仁,我也就看見他瞳仁中的我,而我從他瞳仁中這個「我」也就包括了還有無窮無盡一層一層的「他」,他的眼睛裡頭,這個你自己想一想,重重無盡。

所以這個世界的功德是「重重無盡」,它放光,光中就出蓮花。極樂世界隨便一朵蓮花就放三十六百千億光,三十六百千億光隨便其中之一的光就出現無量的佛,「重重無盡」哪。這個佛他又有國土,又有蓮花,蓮花又放光,一個光裏頭又都有無量的佛,無有窮盡,這是華嚴境界。所以這樣看來我們應當深信,我們這個經,阿彌陀佛就是毘盧遮那,極樂國土和華藏世界有何分別啊?

我們這個「依正」,底下就是,我們分別去講的時候,這個地方總得把這個提一提,很有意義。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它的本體就完全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的境界。每一個都具足《華嚴》這一切的玄門。因此就說這個佛土,法藏比丘說是「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個地方這樣說,對於法藏這句話我們才能夠比較正確的理解。

所謂「具足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不就是空說,我這個好得不可說,你想不到的,就這麼樣。為什麼?因為它是具足了《華嚴》「事事無礙」的這個境界,而這個「事事無礙」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議啊。因此,因為具足了《華嚴》這樣的功德,所以能夠讓眾生「聞名得福」。這四十八願就有,一聽名字就得福,聽別人一說「南無阿彌陀佛」你就得了福了,這不可思議!

它具足一切不可思議之德,聞名就發心,這都在後頭願文裏頭,一聽佛的名字就願意發心,你念十句就生極樂世界,要「至心信樂」。所以它三根普被。你再困難、再忙,你也能行。咱們這今年圓寂的老方丈明真老法師,他是禪宗,他修十念法,他也可以往生。因為他本門是禪,但他一天修十念,十念也必生,凡夫直接就不退了,就阿鞞跋致,什麼法要比這個頓?連動物都可以。所以它這是普,之穩哪,這不可思議就在這些地方。

同時也因為它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他的國土「萬物嚴淨」,一切東西都非常莊嚴、非常清淨。「窮微極妙」,這個微妙是無以復加。「光瑩如鏡」,那個光潔就像鏡子一樣。「徹照十方」,極樂世界可以照到十方虛空,而且光遍滿虛空,你接觸到光你永遠都安樂;有時候你能夠感覺到,或者你感覺不到,但是都可以使你安樂,「垢滅善生」。而且國土之香「普熏十方世界」。大家聞到這個香味(修行人常常有時候聞到突然間來一股香,這是很常有的事情),極樂世界的香普熏一切世界,大家聞到這個香就修佛行,你心裡很清淨。

而且極樂世界的菩提樹,只要看見這個樹,你可以證無生法忍。這都是不可思議。打個比方,說禪宗「豎拳撐臂」,看見這個人一豎拳你就開悟了;極樂世界那個樹,你一看見樹,你得無生法忍。所以極樂世界一塵一毛都是圓明具德,這就是華嚴境界。「十玄」擱在一起「圓明具德」,圓具一切,光明清淨,具足萬德。

所以就是一上來把這四句,「我這個世界」擱在最開頭,就表示整個極樂「依正」,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完全是華嚴境界,完全也是每一位、每一位自心的妙明境界。

所以,每一個願都是為眾生,每一個願都是阿彌陀本妙明心的顯現,每一個事相都是清淨句。這是天親菩薩的,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三種莊嚴入「一法句」,就是一法句。一個法,兩個字,「一法」,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只說到這,這很像禪宗的話。不過他是「教」,他道破了,就不是禪宗的了,都是「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他把它點破了,點破了就成為「教」了。上頭這是一個總的,在第一願之頭把這個總的就說了一說,就極樂世界是如此。

底下這個願一上來就說,我此佛剎中,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蝡動之類呀。所以我們也就看出這個大慈大悲。這一條就是兩個願,一個願是「國無惡道願」,沒有惡道,我國土裡沒有地獄、餓鬼、畜生。所以法藏這樣修,首先一個願是什麼?說有這樣一個地方,沒有這些惡道,都是善道。

這個「地獄」呢,這是我們把它的印度話翻譯了,原來是「那落迦」或者「泥犁」(泥巴的泥),這都可以,就是說「地獄」,這是翻譯的音。「泥犁」跟「那落迦」有四個意思:

一、是「不可樂」,苦極了,沒有可樂之處。

二、「不可救濟」,你沒有辦法去救濟他。你雖然有親人在裡頭,你想辦法,你也進不去。那不是現在有個有奇異功能的,這個人大大的有名,他能見鬼,但是問他地獄能不能去,他說他進不去。我說這很自然,咱們人世間的監獄你哪裡隨便能進去?你要沒有介紹信、證明信,怎麼能進監獄?一樣的事情。他親眼見,這人現在很有名。所以你見都不能見,你怎麼救濟呀?

三,「闇冥」,很暗、很黑。

四、是「地獄」,這是監獄。鬼,所謂三惡道的鬼就是自由的鬼,沒有入地獄,他自由,他享受自由,就跟咱們人一樣,我是公民,我自由,我有種種法律保障。那鬼入了地獄監獄之後,什麼自由都沒有了,這苦。有的地獄中還要受種種苦刑,所以稱為「地獄」。

底下,這些地獄中情況,在這個地方,希望大家自己看一看。一部《地藏經》,曾經有人說是假的。已經死的這個郭老,他就在一次人家請他講的時候大聲疾呼,說這個經怎麼能是假的?這個事是這麼回事,世間流傳的有一種,這種本子《大藏》裡頭沒有根據。但是《大藏》中有《地藏經》,是唐朝實叉難陀翻譯的。所以郭元興說這個明明有人翻譯,怎麼能說是偽造的呢?

現在目前台灣所印的,都是印的實叉難陀這個本子,那是有根有據的,所以不能說《地藏經》是假的。因為有一種流傳的本子《大藏》裡頭沒有,沒有根據。那咱們不讀那本就完了嘛,是不是?我們讀實叉難陀的,實際裡頭很多內容還是相同的。所以《地藏經》的真假,這個就是有兩種。現在大家還是很有議論。實叉難陀是很有名的翻譯的人,他翻譯的。這裡頭講得很多,我們這裡也說了不少,大家自己看一看。

這是真實的事情,不是說「先王以神道設教」,先王為教導這些人,就用神道來做為一種教化,讓你怕。你善,天給你記住;你不善,給你入地獄。這是以神道設教,佛法不是這個意思。看《地藏經》,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都是要哭的,我經常是哭的,這遍虛空一切世界的地藏王菩薩都聚會到一起,釋迦牟尼佛拜託地藏王菩薩:地藏、地藏,這個眾生只要他有一點點善哪,你都不要叫他進地獄啊!所以《地藏經》希望大家讀一讀。這個地方我們不念不是不重要,我們這個好的寫在裡頭了,希望大家深入去研究一下《地藏經》,我讀到這一段每次都是落淚。

這個地獄中種種地獄,有的是冷、有的是熱,最苦的是無間地獄,它那個也是不可思議境界,「一人亦滿,多人亦滿。」這個地獄一個人他也充滿地獄,到處都有人,凡有受罪的地方都有他,沒有停止的時候,叫「無間地獄」。等到將來有個大爆炸,這個地球都崩了,太陽系也都崩了,甚至連星雲系都崩了,大爆炸,地獄也就崩開了。崩開了之後,別的地獄的就出獄了,經過變亂都造了反,監獄也都空了,犯人也都解放了,這就像那個。但是「無間地獄」不行,以他的業力自然轉到那個別的地獄去受罪。所以入這個地獄不得了,確實。

還要再說一句話,今天,入這個地獄,墮地獄很容易。佛教徒尤其容易,你受了戒,破戒;再有,更厲害的是謗法。很多人在謗法,有很多說法,這一宗說那一宗的不好,那一宗說這一宗的不好,種種的說法,是不是啊。還有故意打擊別的人,什麼種種的,這個都是地獄的因。

所以尤其是做法師的人,「錯答一轉語,五百世野狐身。」這不是很現成的公案嗎?他沒有錯多少,只差了一個字。百丈禪師說法,唐朝,老有一個老人在聽法。一天別人都走了,那個老人不走。他說:「你怎麼回事?」他說:「當年我就在這山上住山,我就是說法的。當年人家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嗎?』我回答:『不落因果。』就是這四個字,我就當了五百世的野狐。」求百丈救濟。百丈說:「你問我。」老人就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嗎?」百丈說:「不昧因果。」「昧」,昧良心的那個「昧」,「不昧因果」。他就禮拜,說:「我已經脫了野狐身了,請你用送亡僧的儀式來送我。」百丈就敲鐘,大眾說很奇怪,這沒誰生病啊。等大眾到後山,他用禪杖從洞裡頭挑出一隻狐狸來,給火化了。雖然一個字之差,一個是「不落因果」,一個是「不昧因果」,一字之差就當了五百世野狐。那麼要有更大的錯誤呢?所以就是說在說法要極端的慎重。

底下「餓鬼」,餓鬼因為常常饑餓。又因為他很害怕,所以叫做「鬼」,這是《大乘義章》裡頭說的。《婆沙論》說,「鬼」就是「畏」,他怕;不是人怕鬼,是鬼怕人,「多畏」。他也有他的威,能夠讓人怕他的威。所謂鬼神,御使鬼神,鬼神他都可以,所以鬼他能來把人抓走,抓死人等等的。而且他常常又叫做「希求鬼」,他要從別的地方得到飲食來活命。這是鬼的情況。

鬼就是千百歲都聽不到水的名字,所以他根本談不到見,更談不到能摸著、能夠喝了,所以餓鬼口都是冒火;又常常被驅役,被天被什麼讓他去工作、勞動,這種鬼很苦。這個是在惡逆之中最輕的,所以稱為下品五逆十惡,感受這個報,這是餓鬼。

說死後變鬼,沒有鬼是不餓的,所以老放焰口,放焰口就是給鬼施食,你要把他的喉嚨打開,把他這個火…使你施的東西變成甘露,他才能夠吃,他不是隨便就能吃得著東西的。又有人說死了之後,自己父母親眷變了鬼,以為這是常事,不知道這鬼是極苦,是三惡道,又說多少劫都聽不見一點水的名字。

所以我們就是說修行人為什麼要很好的用功?自己無量劫來的親眷都等著我們救度,都在三惡道中,希望我們成功。如果我們成功,他們才能得度。

「畜生」,這是三惡道的。剛才兩個惡,「地獄」、「餓鬼」都說過了。第三個是「畜生」,又叫做「傍生」,是「橫生」的意思。你看貓、狗,它都不像人這麼站著,橫著的。因為各處都有,披毛戴角、有鱗甲、有羽毛,各種各種的,在水也有、陸地也有、空中也有,互相吞啖,你吃我、我吃你,就靠這個活著,這是動物界。

所以釋迦牟尼佛看見鳥吃蟲子就要出家,眾生就靠這個來活著,你殺我、我殺你,受苦無量。極樂世界沒有這些。有人問:鸚鵡、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阿彌陀經》講那麼多,那不是鳥嗎?經中自己解答,那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因為眾生喜歡,因為你去了還是凡夫,你還喜歡這種美景,所以佛就從自心中流出種種華、果、七寶莊嚴、各種好的鳥、各種妙的音樂,滿足大家所要的,他都還有習氣。但是這第一個就是說國中沒有這一些。

「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及焰摩羅王這一界裡頭,三惡道中的這一切眾生,生到我剎之後,受到我的教化,都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看這國中沒有惡趣,而且願意大家都來,來了之後讓大家都要成佛,這就是佛的本願。

「不復更墮惡趣」,到了我這個極樂世界,不會再墮到惡趣裡面去。所以這句話就可以破現在有一種說法,他們反對「帶業往生」,說「淨土三經」裡頭都沒有「帶業往生」這話,「帶業往生」這話是錯的。後來大家討論半天,有的人就承認下來,說「帶業往生」是帶什麼?帶善業。哎呀,我說,老天!帶善業還用說嗎?實際就是帶惡業,因為你帶惡業才殊勝。你看這不是說了,「不復更墮惡趣」。根本他這個惡業全消了,阿彌陀佛還要加這句話幹什麼?他「不復更墮惡趣」是由於佛的願力。他雖然帶著這個罪業來了,但是他可以不再入惡趣了,他可以在我這一直修功德,這個功德的殊勝可以消除一切罪障,可以把他冤家債主都得到滿意,所以「不復再墮惡趣」。

「不復再墮惡趣」就是對著那個帶著惡業去的人說的,如果來的人每個人都沒有惡業,我還說你不用更墮惡趣幹什麼啊?他這句話就是多餘的了,法藏比丘怎麼會發一個廢願?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好多種說法。所以地獄不空,它有人進去嘛。我們可就要小心,大家要知道,我們要小心。

「焰摩羅」就是我們說的「炎摩」、「閻魔」等等的,意思是「縛」,捆縛,他是治犯人的鬼,治這個罪。所以人死之後都有閻羅王,要根據你一生所行,來判斷你以後怎麼樣。焰摩羅王他最佩服是永明大師,永明大師完全閻羅王管不著,所以他非常恭敬這個人,他是每天都禮拜,設座禮拜。一個和尚死了,回來之後,他天天繞永明大師的塔。人家問他為什麼?我到了陰間,看見閻羅王每天都拜永明大師,最特殊了,閻羅王完全不能過問他的事。所以三惡道(當然我們知道,地獄、餓鬼、畜生),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不復更墮惡趣」。剛才我們說,雖然是有罪業,你不復再墮到惡趣裡面去了,這就是我們的第二願。

第一願是「國無惡道願」,第二是「不墮惡趣願」。這一願中,三惡道這樣水平的眾生,如果生到極樂世界,我們人就是比這個…,剛才我們說畜生可以往生,鬼也可以修行,在地藏王菩薩那兒修行,他也可以往生;還有一說,在地獄中的鬼如果是老念佛,他一天出了地獄,他就是清涼華菩薩,可是要等他的業障消了,他在地獄中把這個業消了。所以在惡趣的人都可以往生。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翻譯出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我們已經講過一次了,今天就不再講了。唯有佛一個人的智慧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就是《大智度論》所說的。惡道的眾生很多的宿業,由於彌陀的願力來攝受他得到往生,生到極樂世界之後都可以成佛,這個就是彌陀慈悲的願到至極殊勝慈悲之處。這就是從惡趣以及其他趣的眾生得到往生,他本來是具有惡業的,應該墮惡趣的,但是由於彌陀願力加持,一往生之後就不再經歷三途了。所以有這個第二願,叫做「不墮惡趣願」。如果往生之前把罪業都消了,那怎麼會入惡趣呢?第二願就整個可以不要了,所以這個就是證明「易行道」者就在此,不然也成了「難行道」了。就是雖然你有極重的罪業,「五逆十惡」的罪業,你不謗正法,你臨終能念,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往生之後就必定成佛,不再經過三惡道,所以這個願極殊勝。

龍樹大士就說:「若人生彼國,終不墮三趣。」龍樹菩薩這話也是如此,那麼這個人根本他已經消了業了,他不會入三惡道了,龍樹菩薩還說這個話幹什麼?只要生到彼國,你本來再大的罪業,要入三惡道的,都不會再墮了。所以龍樹大家還是普遍尊重,八宗的祖師,龍樹菩薩的話。善導大師還說,「乃至成佛,不歷生死。」所以往生是橫出的,橫出於六趣,橫超三界。

這個願有兩個殊勝,一個就是惡趣的眾生也可以往生,而且不再墮入三惡道,表示彌陀的悲心是無盡的。第二個,往生的人都要成佛,這是大願。所以可以看出彌陀的本心,他心心念念都是願一切眾生都成佛,而且這些願都成就了,威神功德是不可思議。在這個願之後他就說了,「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這個願如果能夠達到,我才成佛;我達不到的話,我就不證無上正等正覺。現在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實質上阿彌陀佛成佛久遠成佛了,於今十劫還是示現。所以就是說這些願都是現實的,我們只要去做,這都對我們全兌現,全都落實。

三、身悉金色願。 四、三十二相願。 五、無差別願。

上面兩個願,這是第一章,一共這樣的章二十四章,願則四十八願,第一章攝兩個願。第二條 ,我們不用說「章」吧,我們說這一段,第二這一段,這一段有三個願,三、四、五都在這裡頭。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衆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眞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三、身悉金色願。 四、三十二相願。 五、無差別願。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這是「身悉金色願」。都是紫磨金色身,都是金色光明之身;都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這是第四願,來的都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所以有人畫了一張西方三聖,把觀世音菩薩畫成女相,要送到香港去。我說這個像畫得不太好吧,我說你把觀世音菩薩,這個不符合。後來這個畫畫的,他們沒有用他的畫,畫畫的人很埋怨我,他畫得很辛苦。我說你沒看見敦煌畫的那個西方三聖,觀世音菩薩都長鬍子的,「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我說觀世音菩薩無所謂男、無所謂女,可以畫男可以畫女,白衣觀音你只管畫女相;你畫西方三聖,現在西方,西方三聖他就是長鬍子的,「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所以你一不小心就畫得就不如法,你大陸畫的像到香港去,畫得不如法,這個就…。這個是第二願。

第三就是「端正淨潔」。非常端正、非常清淨、非常乾淨。「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這一句話是什麼?這是第五願,身「無差別願」,沒有差別。這個差別指的是什麼?我們這個世間就有膚色的差別,白種人就認為他最高,白顏色皮膚,黃色的中等,黑色呢,就認為…,希特勒他們就認爲是下等民族,種族這個要去歧視。有這些個差別,這是膚色不同。這個形態也有所不同。他就是有些特點、特徵,這就是差別。極樂世界就沒有這一類的差別。這三個願就是如此。

底下說的就是「身悉金色願」,每一個都是紫磨真金色身。這個「紫磨真金」,真正好的金子就是赤金。中國人說赤金,是金子裡頭帶一點紅色,一般好的金子帶紅色,赤金,金的成分足,如來就現這個身相,現金色身。

善導大師解釋說諸佛為什麼現金色身、為什麼往生要現金色呢?因為金在世間的東西來說,它是不上鏽、不損不壞的。要一塊鐵那就爛掉了,很多東西也不行,腐蝕了、變色、鏽了,金子就沒有這些毛病,所以它貴重也在此。所以諸佛並不是「拜金」,因為他要表示這個金是不壞,以顯這個常住不變之相,所以現金色身。它這有法、有含義的。不是說世間都喜歡黃金,我也現個金相讓你來看,是「金」表示常住沒有變異這種法義。

日本一位法師說,他說這個金色表示「中道實相」,因為它都是一樣,都是沒有差別。《會疏》說「純一金色」,都是一個顏色,它就是彼此都平等,「平等」正是「中道之義」,所以說金色就表現「平等中道」之義,善導的話表示「常住不壞」之義。

「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三十二相」這裡頭也寫了,大家自己看,轉輪聖王也有這個相。《智度論》說,佛現三十二相是隨著閻浮提,就是咱們地球,天竺國就是印度,是隨著他們,就是針對他們的根器而說的、而現的,為他們而現三十二相。因為他們修梵道,他們也看見天,也看見天人這個相,所以佛也現這個相。實際佛,那是無量的殊勝。所以「三十二相」只是化身佛所現之相,若是報身,那麼《觀無量壽經》裡頭就講,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不是「三十二」了,這書裡頭沒有。《觀經》裡頭的,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裡頭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所以我們現在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是針對咱們地球上印度人的水平而顯現的化身佛的相。

在《觀經》說,要觀佛的時候應該觀什麼?要觀「佛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所以《觀經》那個「觀」的方法,眾生的這個心也就跟不上了,那八萬四千相你怎麼觀哪?想不出來了。所以我們不要執著,《金剛經》說「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那所見的是為了印度那時候人所顯現的,那不是如來的…,那剛才說的八萬四千相,八萬四千隨形好,那還是報身相,報身還是從法身所流出來的。所以說真正的法身不可以色見聲求,「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五是「無差別願」,都是沒有差別。這個地方曇鸞大師解釋得很好,說有了差別怎麼樣?因為現在咱們地球上就是有白的、黃的、黑的,還有別的都不分了,主要這三種,把那個紅的都列入到黃的裡頭。「以不同故,高下以形。」因為你不同,有的人就說我是優等民族、那是劣等民族,咱們這個世界例子很清楚,就有高、有下。「高下既形,是非以起。」德國人希特勒他說你們是劣等民族,你們就是應該為我服務。「是非既起,長淪三有。」希特勒就是惡魔,他就要墮落,就到三有之中出不去了。

「是故興大悲心,起平等願。」這是第五願的來歷,「悉同一類」,沒有這些差別。所以極樂世界它沒有退緣,不使你,叫你退心。我們為什麼要往生?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世界的退緣太多了,進一步退九步。人生幾何,你在中間還在這比扭秧歌還慘,扭秧歌是進三步退一步,你現在進一步退九步,你何日能解決問題呀?

所以極樂世界處處都安排,你想吃什麼自然就有,你不用操心,也不要人給你服務,也不要找服務員,不想了就沒了;衣服也是如此;房子也是如此;一切都是在說法,都是在啟發、增上,所以這個彌陀的大恩大德。所以為什麼要這樣?曇鸞大師一注,我們就很清楚了。

六、宿命通願。 七、天眼通願。 八、天耳通願。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六、宿命通願。 七、天眼通願。 八、天耳通願。

再底下,「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每一個來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他都自己能夠知道無量劫以來,「宿」者,「宿」是過去多生,「宿命」是過去他所作的一切善一切惡,這個就稱為「宿命通」,這是第六「宿命通願」。

「通」就是神通的簡稱。怎麼叫做「神」呢?「窮潛神異」,它這個「神異」,很深、很幽、很微,就如同潛深在裡頭一樣,你不容易覺察。非常之神異,而他所表現出來你不可測、你不能預計,你不能夠去猜想,叫做「神」。「所作無壅」,沒有地方能堵住,沒有不通的地方。「自在無礙」,怎麼都可以,沒有障礙,叫做「通」。所以「神通」兩個字合起來是這個意思。

所謂「六通」,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漏盡,這「六通」中,只有第六通是唯聖人所有。聖人,小乘的聖人指阿羅漢。「六通」之中只有第六種是唯有聖人所能證,其他不能。道教再修也不會修到這裡,最多他只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證了「漏盡」就出生死了,這個分段生死,輪迴六道這個東西他沒有了,所以這個「唯聖」。前五種呢?前五種就是通於「凡」。前五種,凡夫也有,小乘也有;異生(非人),北京所謂稱四大家:黃、白、狐、柳(黃是黃鼠狼,白是刺蝟,狐是狐仙,柳是蛇)四大家,家家都供奉的,這都是「異生」,畜生道,它們可以修練,修練達到修羅道,頂多修得再好的到成仙,那就太少了,它們也可以得。

所以我們佛教不許大家賣弄神通,因為這些神通,這其餘的也都有,那些妖魔鬼怪他都有。所以標新立異,拿這個來炫耀,這個是佛法所禁。你就真有神通種種的什麼,也只有在極特殊的之外,一般都是在他示寂滅之前顯現一點,不能炫耀。

天界是報得,他一生天自然就有,天眼、天耳這是天界有的能力,自然就有,他一生到天就有。天界可以自然感得前五種。鬼神也有小的通,鬼呀、神呀也有小的通。剛才我說很有名的那個,他就是跟一個鬼配合,就是這一類。所以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搬運法很奇怪,表演什麼搬運法,什麼東西都搬走了。中國從前這個變魔術的也會搬運法,而且它有個名字叫做「五鬼搬運法」,他就是利用鬼。現在還是,現在這個搬運的失利了,所以有的時候他就不靈,有一個很有名的人在廣州那邊去表演,這表演全不靈了。這些事情我們都要知道,所以只是如來的聖教是我們的依歸,千萬不要被這些所迷惑、所牽引。

「漏盡」者,就是要斷煩惱,要斷見思惑。思惑,貪瞋痴慢,不但咱們人界的貪瞋痴慢沒有,連天界的,它是極細了,連無色界天的貪瞋痴慢都沒有了,這才是「漏盡」,所以「漏盡」很不容易。我們一個人要修到證阿羅漢,地球上就很難很難了。有的大德估計,證初果的人可能還有,證阿羅漢很難了。

證初果就要斷「見惑」。「見惑」就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貪、瞋、痴、慢、疑(疑惑)」,這十個都斷了才證初果。初果是小果的第一個位次,這十個都斷了談何容易。所以這是「豎」的修行道路很難。極樂世界是「橫」,橫著出去,而且去了之後得的這個神通,而且我們要說,極樂世界所得的神通超過一切禪定中所得的神通。這還給我們講一點什麼禪得什麼通,我們就不去再詳細研究它了,總之它是由禪定而所得的。

而這極樂世界是什麼呢?由於彌陀願力所感的。他一生極樂世界就具足這個神通,而這個神通比其他的神通大得多。不但比凡夫、外道所得的通大得多,比小乘那個正道,從禪定所得的也大得多。所以大乘的神通與二乘的神通有多種的不同。

神通本來是「聖末邊事」,我們說神通要跟智慧相比,那智慧就比神通重要得多。現在所說這一切就談不上是神通。小乘的神通要跟大乘相比,這裡頭也有九種差別,這個我們簡單的說一說。

第一、是「寬狹不同」。這個範圍,聲聞比方說他的天眼、天耳所能夠通達的是兩千個國土,緣覺是六千國土〔註一〕,現在這個經中說「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都能通達,比他就不知道強多少倍了。

第二、「多少不同」。聲聞、緣覺,這是小乘,他一心只能做一件事情、一種變現,不能辦很多事情。佛菩薩能夠化現到十方世界,一切的色相都能化現,一時,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剎那,能現各種身,天身、修羅身、人身、鬼身、畜生身、地獄身,都能現。

第三、「大小不同」。二乘所現的大身不能進到小的裡頭去,現小身裝不下大的東西;佛菩薩所現的大身能夠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能讓這樣大的身體入一個微塵之中。這個我們只簡單說一說,大家自己看。

第四、是「遲速不同」。我們這個神足通,二乘要到遠的地方,須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到;佛菩薩就不是這樣,不須要時間,所以這個速度是無限大,大家要知道。距離被時間除,就是速度,汽車一小時走六十公里,這是你的速度,六十公里是距離,一小時是時間,距離被時間除,等於速度。我要到一個距離,六十公里,不須要時間,時間是零,任何數被零除是無限大,速度是無限大。世間的東西以光速為極限,而佛法這個速度是無限大。所以科學怎麼著也不能夠去真實理解到佛教的這個,不能夠相提並論。不須要時間。

第五、是「虛實不同」。二乘阿羅漢所現的,它只是相似,我為你現出一個果子來,相似的果子,沒有實用;佛菩薩所現的都有實用。

第六、是「所作不同」。二乘所現的就不能讓他有心;佛菩薩所化的「化人」,化現一個人,他自己有心,他可以去做事,讓人家覺得他就跟一個普通的人一樣,他也有心、有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佛菩薩化現能夠這樣,而二乘做不到。

第七、是「所現不同」。佛菩薩現一個身,能讓不同的人看見不同的樣。所以世尊能現一個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它是狗,看見就是按它境界所現,天人看見是天人境界,菩薩看見是無量的殊勝微妙。你們看看那個蒼蠅就是複眼,它就看見好多好多,這個不是一樣的,各個隨類見。而佛之所現,現了一個身,各個眾生可以隨著你的那個品類,你得見你所見的佛,或者說你所見的化現的相。

第八、是「化根用不同」。菩薩是六根互用,眼睛、耳朵、鼻子都可以互相用,不是侷限的;但是二乘不能。

第九、是「自在不同」。《涅槃經》說:「諸佛菩薩,凡所為作,身心自在,不相隨逐。」身現大的時候,心不跟著身大;身現小,心也不小。形相現的喜,心它也不喜;形相現的發愁,心也不發愁。這個二乘不行。他這個身和心無礙。

所以這就是剛才說到神通,因為這段談神通,談到這些神通,這個二乘…,一般也都有,但是這裡禪定所得的神通比那個其他就高得多,而禪定所得的神通、二乘所得的神通跟大乘比又差這麽多。而現在極樂世界這些人得的神通呢,那更爲殊勝者是什麽呢?就是說他是由於彌陀的願力。

所以這個「宿命通」,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他就沒有一個片斷,我只能知道什麽時候,再以前就不知道了。所以有一個人來求出家,這些諸大弟子一看,推到八萬劫他都沒有善根。「不行,你走吧,沒有善根你不能出家。」他就走了,走在路上碰見釋迦牟尼佛,一問,就跟釋迦牟尼佛哭,他要求出家。釋迦牟尼佛把他收了,收了回來,後來他得道了。大家說:我們怎麼著,說他沒有善根。「哎呀,你不知道,他八萬劫前他是打柴的,碰見老虎,他爬到樹上了,老虎走了,他一時輕鬆了,他就『南無佛』,念了這一句佛。」那麼八萬劫後遇見釋迦牟尼佛了,還是出家了,還是得道了。佛他就沒有限量,所以一般的阿羅漢他有限量,他就八萬劫,八萬劫以前不知道了。所以現在這個外道他們說是世界是怎麽成的,什麽什麼東西。就因爲他的那個通有限量,他觀察到那個宇宙最久的起源,觀察那個情况,他只見到那兒,有限的之內他就做了結論了。不知道他所瞭解的只是很小的一個片斷。

「宿命通」就是指著前生、過去多生我種種所作的善善惡惡都曉得。《會疏》就說,「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不但知道自己,還知道旁人。

這個就很有好處,這有什麼意義呢?日本的澄憲師說:你要不知道宿命,你對於善你就不進,對於惡你就不怕,你就懈怠。你看阿羅漢,想到在地獄中受的苦,他就流汗流出血來,就知道可怕呀!阿羅漢因為他有得了通,咱們現在都忘了。這個健忘啊,在地獄中他健忘,地獄中所謂的抱銅柱,他見了一個極美的女子,他就過去一擁抱,一擁抱就燒枯,燒枯了一吹又活了,又活了他就不記得,又看見那個女的在那又去抱,又燒了,一日一夜之間多少萬次,他始終記不住。所以現在大家都忘了。有「宿命通」,阿羅漢記住,他就流汗,汗裡出血。這個就是說,他知道這個恐怖,他就不敢再做惡,他要勸大家,他親切呀。

還有一個人叫福增,他知道宿命的時候,看見前生的骨頭他開悟了。告訴別人這是我前生的骨頭,現在這是我的骨頭。所以就是說這一切,所以知道「宿命」的重要,底下我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理由,就是說知道「宿命」就不會自高自大。你知道你過去所完成的功德,都是由於佛的加被。我們之所以能夠往生,不是由於自己的功德夠,而是由於阿彌陀佛的誓願哪。你把你種種多少生的功德都看起來,知道是罪過很多、功德很微弱,而今日能得這個殊勝的因緣,我們現在就是在彌陀加被之中,若不如此,我們今日如何能在同聚一堂來演說這些事情啊?我們都是多生多劫,彌陀一直在追逐我們、在救護我們,有大恩於我們,今天還是攝受不捨,所以我們今天才得聞這一切,就不自高了。

所以他又說:「往生彼國者,先知宿命。」才知道「深仰佛德」,知道佛德,佛的恩德、佛的威德、佛的功德,你才深深的生了景仰之心。所以要得宿命通的含義就是在此。

〔註一〕:黃老當年所使用的《大經解》東林版初版為「六千國土」,佛陀教育基會出版的《大經解》2013版已依《甄解》原文修改為「三千國土」。

底下說「洞視徹聽」,「洞」是洞達、洞然可以看到。「徹聽」是很清澈能聽到。一個是看,一個是聽;一個是天眼,一個是天耳。能夠知道「十方去來現在之事」,所以這裡頭就包括「天眼通」、「天耳通」,第七、第八兩個願。

「天眼通」也叫做「天眼智通」,也叫做「生死智通」。稱為天眼者,是天道的人所得的眼,他能夠看見遠近粗的、細的一切的色。太細的我們就看不見。這很顯然,蒼蠅腿上有多少細菌咱們看不見,要借助於顯微鏡,你要儀器,天眼就不要了。太大的你也看不見,你一上北塔就知道了,你就看一個圓圈,咱們那個地形是圓的?因為你的視力只有那麼遠,拿視力當半徑,成了個圓的。遠的也看不見,所以這個眼睛就很有障礙。而且「天眼通」裡頭包括眾生未來生死之相,這些眾生死後將來生到哪兒去這些事情,他天眼可以知道。

在《大智度論》裡頭講,「天眼」所見是什麼呢?「自地及下地」,你所能看到你自己這個地位,以及比你低的那個地。比方說天人,天道是自地,他自己的這個地位,天道,他能看到比他以下的地,人、畜生,這個他都能看到,至於佛菩薩的境界就不行,超過他了。所以這個「天眼通」是「自地跟下地」,「六道眾生諸物(等等東西),若近若遠(遠的近的),若粗若細,莫不能照。」

日本的《會疏》說,能夠看到六道眾生。「死此生彼」,從這兒死到哪兒去生,這個前前後後、來來去去都能曉得。「及見一切障內障外」。「障內」,我們的眼睛是「障內」。這個牆壁是我們的障,牆壁以外我們就不見。天眼呢?這個障以外他也一樣見,「世出世間」,「出世」和「世間」的種種形色都沒有障礙。

再比較一下,龍樹菩薩說,「小聲聞」一般是能看一千個世界;「作意」,就是他入定能看到兩千國土。「大聲聞」多一點,「緣覺」又多一點,最大的就是能夠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至於諸佛菩薩,那就見無量世界。

至於極樂世界的國土,《宋譯》就說,「一切皆得清淨天眼,能見百千俱胝那由他。」「俱胝」是百萬,「那由他」相當於億。億有好幾種解釋,這個數字我們不…擱到一塊反正是一個極大的數。「粗細色相」,「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一切粗細的色相。《宋譯》第五願寫得很詳細。所以極樂世界的人他得到天眼通,「十方去來現在之事」都能夠洞視,這是由於彌陀的願力遠遠超過其他以報得,以及修禪定而得的通。

「天眼通」是什麼意思呢?有兩說。望西,也是個日本大德,他說有的眾生他看不到苦果,他就不怕種苦因。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唉呀!我知道今天受罪了,真是可怕。」他不知道這個受罪的因是什麼;菩薩就「畏因」,這個「因」就要得一個「果」,我這因上我就重視了,我就不能隨便哪。因爲你有天眼,你知道未來之事,知道這個果,各種苦果,所以你就畏怕這個苦因。你也看見這個樂的「果」,你就去修樂的「因」。所以這個通有這個好處。

《會疏》又說,它說肉眼看不見「障外」,你看不見地獄的種種苦,要天眼才能看到,你也看不見淨土的樂。所以能夠「知」、能夠「見」,這個就啟發。還有日本一位說,「嗚呼悲哉!不見地獄餓鬼之苦果,不見父母師長之受報啊!」你沒有「通」,咱們只是說說,我父母在那受報,你親眼見了,那就不一樣了;正在那受報,你還能夠享樂嗎?還能夠懈怠嗎?所以「厭離心緩,報恩思怠。」所以就是天眼的重要,這是其一義。

第二義,它這個文字很長,我們就把它的意思說一說,不念它的原文了。這要興起這個願,僅僅是前頭說說,只是說你去修善不要滅惡,《渧記》的提法,這麼說,他覺得很不夠,說這個還不是極樂國土實際的利益。極樂國土的天人能夠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的佛國,而且他得了天眼,他也就圓具了五眼,也就有了慧眼、法眼、佛眼,跟他本來的肉眼擱在一塊,他五眼都具足了。所以他就能夠見到塵數的佛國,並可以明照一切眾生生生死死、去去來來的相,於是他就可以發心來救濟眾生、來利樂萬物,這才是這個願的殊勝的利益。他就擴大了,不僅僅是知道地獄之可怕,而是知道這種種的佛剎,知道種種去來之相,跟著來救度眾生,這才是殊勝的利益。

第八是「徹聽」,天耳通。他能夠聽到六道眾生的語言,遠近、粗細的一切音聲。我們的耳朵很有限,咱們聽見的聲音只有一段,只是在幾十週波以上、幾萬週波以下,這一段段的聲波裡頭我們聽得到,再高的超音波你就聽不著,但超音波是存在的,很有用,太低的也不行。

所以我們只是看見一段段東西,我們肉眼所見的光也只是一段段東西。光中這個紫以外、紅以外這兩邊都還有光,紫外線、紅外線它很多作用,人看不見哪。所以有的人就說,我沒有看見、我沒有聽到就沒有,就不足信,這很有侷限性。這就是「天耳」,根據《魏譯》他就說,可以聽到無量佛國的諸佛所說,而都能受持。《唐譯》也有同一的意思。所以這個耳朵它不但是聞音聲,裡頭還包括了聞法,這就是它極殊勝之處。這個是第八願。

九、他心通願。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刹.衆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九、他心通願。

第九是「他心通」。「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這無量無邊的佛剎,眾生心之所想我都能知道,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就都能夠知道。

《會疏》說,我們來到極樂世界的聖眾不須要修持,自然就能夠知道他心的情況;「應其意樂」,因為知道他心之所想、之所念,我才可以隨緣隨機來接引,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往往有人相見不應機,有些很有名的人,大德,很有修持,但相見不相契,這個事情很有,常有的事情。因為他不知道彼此的心,他沒有「相感通」,不相知,所以要接引他、教化他就困難。我知道他之所想,他的心裡種種情況我都瞭若指掌,我對他的心要瞭若指掌,我來「應病予藥」就容易了。你來發揮你的長處,幫助你克服你的短處、不足,解開你心裡的扣,都須要知道你的心。

所以善知識,什麼叫善知識?沒有一法與人。宗門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與人。」我有什麼法給你?我只是解粘去縛,你這粘住了,我給你扒拉扒拉別粘住;你那捆住,我給你解開扣。這個「扣」是你心裡的扣,我要不知道你的心念,我怎麼解你的扣?所以極樂世界它就好辦了,他都有他心通,他去了之後,他就教化無方。

底下又引《魏譯》,講了《魏譯》的解釋,這個我們就簡略了,主要就是說這都為了度化眾生,這個願很重要。

十、神足通願。 十一、徧供諸佛願。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密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刹.周徧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十、神足通願。 十一、徧供諸佛願。

第十願、第十一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密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徧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這兩個「願」,第一個是「神足通」,他於一念之間就能夠超過這麼多佛剎。「一念」的時間非常短,而佛剎是這麼多,而且它這個裡頭是「周徧巡歷」,這些佛剎他都要去巡歷、都要去周遊,而且還要去供養諸佛,做這麼多的事情。這麼廣大的區域,做這麼繁多的事情,只是在一念之間哪。

所以到了那個時候,你修功德就容易了。就好像你是手工業的,那是大機器工業的,這些事情就好做了。可以分身無量,你可以一剎那之間就到多少佛剎,你周徧巡歷,你那去供養或者去說法。頭一個是「神足通」,第二個是「徧供諸佛」,兩個願。「周徧巡歷供養」就是「徧供諸佛」,這是第十一願,這兩個「願」合在一塊,文字就簡潔了。

「波羅密多」,「波羅密」就是到彼岸,這我們都知道了。「神通自在。波羅密多」,因為你要度眾生都要到彼岸,像這樣的神通自在,你才真正能夠廣度一切眾生到彼岸嘛,是不是啊。這個就叫做「神足通」,又叫「神足智通」,又叫「神境智通」,又叫做「身如意通」、「身通」等等的名稱。

首先說這個「神足通」,《會疏》解釋它裡頭有三個含義:一個就是說它是「運身行」,我這個身體讓它飛空,跟鳥飛似的,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勝解通」,不須要這樣,只要是我思惟,我就能很快到。第三種「意勢通」,就是說雖然是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心只要一緣它,一想到那個地方,我身就到了。這個就是說這種通的幾種情況。

《大論》(《大智度論》) 說「如意通」就是「神足通」。「如意通」有三種:第一種是「能到」,咱們剛才說想到哪就到哪兒;第二就前頭所沒有的,「轉變」;第三是「聖如意」。

《大論》的解釋就比前頭多一些、豐富一些,第一是能到。「能到」有四種:

第一「身能飛行,如鳥無礙」,這前面有了。

第二「移遠令近」,能夠把遠的移到近的,就不到而到。現在「相對論」也有這個解釋,當你速度極快的時候距離在縮短,在你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你中間的距離也不是個固定的,距離在縮短,所以你就是越快就越快,你要知道。一個是你極快,一個距離它在那縮短了,都有這個意思。遠,距離縮短就是近。所以過去把「相對論」說是唯心,但最近又把它提出來了,為什麼?因為你不用愛因斯坦的公式算,有些天體的現象你算不準。它就包含這個因素,它距離還自己在變短了,如果不把這個因素包含進去算就不對,把它這個因素一算進去算出來就對了。第一是「身行」,第二是「移遠令近」。

第三,「此沒彼出」,這兒沒有了,那就出來了,沒過程。

第四,「一念能至」,一念之間就到,一舉念就到。

「如意通」有三種。第一個是能到,能到它解釋為四樣。第二是轉變,大能夠變小,小能夠變大;一能夠作多,多能夠作一,種種東西都可以讓它轉變。外道也能夠轉變,他說「極久不過七日」。過去也說,神仙教他點金術,五百年後這個金子就不行了。後來就說,你這個術我不學了,學了之後將來要使五百年後的人要遭災啊,金子它要變成不是金子了,我寧可不學,我也不學你這個點金術。他師父告訴他,你這一念圓足三千功德。所以外道裡頭這些話也還不錯,他們的轉變不是永遠不變的。「諸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

第三,「聖如意」是什麼?六塵之中色聲香味觸法,有不可愛的、不淨的東西能夠讓它淨,能夠變成可愛、清淨,這個是聖如意。所以就把這個「通」中間的含義…。

「於一念頃」是個極短的時間,「一念」的時間是多少,前頭我們已經說過了,我們是採用一種比較好記的,指的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念頃」是多少時間?「一念」是多少?「一念」就是「一剎那」,「一剎那」,一彈指裡頭有六十個剎那。但是別的說比這還短,那不大好記,這個比較好記。就是彈指的時間的六十分之一是「一念頃」,這麼短的時間,可以在億那由他百千佛剎能夠周徧巡歷,而且供養諸佛,這個神通妙用是不可思議。

「周徧巡歷」是表他所遊的國土非常廣,「供養諸佛」,他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都在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的時間之內都可以完成。這又是顯極樂世界的事事無礙。所以時間這樣的錯覺,打破了。

十二、定成正覺願。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十二、定成正覺願。

第十二:「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這個第十二願稱為「定成正覺願」。往生者決定成佛,這顯出彌陀的本心,它就是「一佛乘」。

所以《法華》佛最後說法,那是以聲聞、緣覺是化城啊,沒有二乘、三乘,只有一佛乘。當佛說《法華》的時候,跟著佛幾十年的大弟子中有五千人退席不能聽啊。釋迦牟尼佛沒有留他們,釋迦牟尼佛說「退亦佳矣」,退了也很好,那留下都真實的。所以佛也沒有辦法,個人的水平就是如此,「退亦佳矣」,所以是一乘法。現在極樂世界就是都成佛。

所以是二乘種不生。大家要注意呀!不要把他看成是愚夫愚婦,皆是大乘遊履之處,二乘種是不能往生的。我只是求自救自度,你證了阿羅漢你也不能往生,不是阿羅漢的神通所能到的地方。所以要廣度無邊的眾生,而且是他要十方佛都讚歎,名聞十方,而且所有的眾生,只要發了至誠的心,念十句都能夠生。就是這一切一切眾生都到極樂世界,而且來得非常容易,而且是決定成佛。大願!所以是「大願之王」。

善導大師對於這個願他安了四個名字,他說這個願叫做什麼呢?(他不是分多少願,這個願可以給安四個名字),一個是「必至滅度願」,必定達到滅度;一個是「證大涅槃」,證到大涅槃,阿羅漢是小涅槃,沒有大涅槃;第三叫做「無上涅槃」,再加深一下;第四也可以名為「住相證果」,住相而證果,這個願。

因為在修淨土法門,所謂觀佛也罷、念佛也罷,我們一般都認為你觀就有色相,你念就有音聲,你不都是有相嗎?離相才證果啊。善導大師說這是住相證果的願,雖然住了相而證果,他這個提法提得還很殊勝的。

至於密宗,那就是《楞嚴》的那個精神。「首楞嚴」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皆法身,「聲色」就是實相,所以你「住相」就是住了實相,所以這個道理就更高了。這個也就是說對於還有分別的人告訴他,極樂世界這個大願,你就是住相,你也證果。所以念佛法門不要求你離相,你不要管離相不離相,你就念去。

我第一遍念《金剛經》的時候,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就體會到凡夫要「無住生心」,恐怕還就是念佛了。現在學了很多淨土法門,我當初那個想法雖然是很幼稚 (剛剛第一次學,看佛經),看起來這還是對的。所以就是說,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一容易的方法是念佛。

《甄解》就讚歎,「高祖」,日本人對於善導是尊敬到極點了,他稱他為「高祖」。所以他們現在淨土宗幾千萬人,這真正是淨土宗的大國,這是善導的教化。中國對於善導的尊敬不如日本人,因為有一個傳說搞錯了,以為善導自殺。錯了,記載有錯誤。

他說善導,就是這個「願」的名字「太盡願意矣。」這個「願」的本意他真是把它發揮盡至了,他讚歎啊。所以我們現在這個「願」的名字叫做「定成正覺願」,夏老師跟善導大師這地方是相同的。

善導大師在四十八願之中特別挑了「五願」叫做「真實願」,就是功德真實,意思就是說功德真實。一個就是這個願,「定成正覺」,底下又「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再加上「諸佛稱嘆」、「十念必生」,這五個願是四十八願中的「真實願」,也就是四十八願中的心要,核心,也就是彌陀宏願的心髓。

所以彌陀的本心就是要一切眾生決定成佛。為了實現這個願,這就「十念必生」。所以眾生都可以依照這個最簡單、最容易、最圓融、最頓的徑路、直路,念佛往生就決定成佛。

這個裡頭,「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分別」就是識別一切事、理,這個跟那個不一樣叫做分別。它是以虛妄的分別為體性,第六識就是「分別識」,它是虛妄的分別。本來平等,本來不二,但在你這裡就生出種種差別了。本來無分別之法上,妄在這個法上分別出人哪、我啊、是啊、非啊,故稱為「分別」的惑。斷了這個「惑」就稱為「無分別智」,所以第六識就轉為妙觀察智也是這樣,斷了這個分別心就成了「無分別智」。

「遠離分別」就是捨離分別的這個妄法,了達「如如」的智。「萬法一如」,真如就是萬法。萬法就是真如,所以這句「生我國者.遠離分別。」「寂靜」,「諸根寂靜」,六根都寂靜。「寂靜」,「寂」就是寂默,常寂光,「寂而常照」那個寂;「靜」,安靜、清淨。《華嚴經》說:「觀寂靜法,離諸痴闇。」你在觀修「寂靜」這種法,你就離開了愚痴跟愚昧,它很冥暗。由於你不生分別,不生分別嘛,這個諸根就離開痴闇,它就寂靜。

我們世尊「釋迦牟尼」這四個字是「寂默能仁」,「牟尼」就是寂默,也就是「寂靜」的意思。所以「牟尼」者,就是寂靜,身口意都寂靜,所以稱為「牟尼」。身口意就代表了六根,身口意「寂靜」就是現在咱們經中的「諸根寂靜」。「諸根寂靜」也就是涅槃的本體。由於遠離了分別的這些妄惑,而諸根,眼耳鼻舌等等都寂靜,來相契於涅槃「無住生心」的理。

所以底下就說:「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證大涅槃」,「涅槃」可以翻譯成什麼?我們可以翻成「圓寂」。「圓寂」,我們這裡引證得很多,我們用最後這兩句就可以很簡單了。「德無不備稱圓」,所有的德沒有一樣不具備的就稱為「圓」。「障無不盡名寂」,一切障礙沒有不消除盡的叫做「寂」。所以「圓寂」不是說某某和尚死了就是圓寂,不是這個意思。「圓寂者,德無不備,障無不消」,就是大涅槃。

這個「大涅槃」。什麼叫大涅槃?指大乘的涅槃,不是小乘。大乘、小乘涅槃有什麼分別?可以從這幾個分別來說。「大乘涅槃」,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大乘涅槃證這三德。

小乘呢?三德之中他只有一個解脫德。小乘解脫了,他沒有證法身,他也沒有般若智慧,所以三德之中只具一德。「常樂我淨」,菩薩的「常樂我淨」,所以這個不是斷滅,「常樂我淨」啊。在這個四義之中,二乘的涅槃他只有「常樂淨」,他也不滅,他也很安樂,他也很清淨,但是法身「真我」他沒有見。所以這個「我」,「常樂我淨」這個「我」,不是現在《金剛經》裡頭「我相」那個「我」。

兩個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大涅槃這兩個都離了;而小涅槃只離了「分段生死」,六道輪迴這種生死斷了,「變易生死」他還有,他還要發大菩提心,還要經過四十多個位次,每一個位次都是一個變易,也是個生死,「變易生死」他還有。大涅槃具有無邊的身和智,而小涅槃灰身滅智,這就是差別了。所以大涅槃和小涅槃不同。

有人說釋迦牟尼佛也是「有餘涅槃」,還是一個挺有名的人,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凡往生者將來都證大涅槃,怎麼說咱們的世尊還只是有餘涅槃呢?所以有一些說法,你不要聽說什麼很有名,我們一定要以「聖言量」為標準,要真正讀經典,要讓它跟經典相合,不要貪心。有人這麼說,很多人跟著說,說釋迦牟尼佛也有餘涅槃,這就不好。「離經一字,便同魔說」,我們要很好的依止聖言量。

我們下一次就是「光明無量」這幾個重要的願了,「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十方佛讚」、「十念必生」,是我們這一部經的關鍵,也是如來一代聖教的關鍵。我們希望下次我們再來繼續,就到這兒。

上一次是法藏比丘第十二大願,願往生的眾生「定成正覺」。當往生之後一定「遠離分別.諸根寂靜。」「決定」,這個字的份量很重,「決定成等正覺」,沒有含糊,這是絶對的,這是「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這是第十二願。

善導大師稱彌陀四十八願裡頭這五願是最真實的,稱為「真實願」。就是剛才我們說過的第十二願。底下就是「無量光」、「無量壽」、「聞名十方」、「十念必生」這四個願,加上前頭一願,這五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今天我們正好,剛才談了十二願,這是其中五個之一,底下就要進行其他四個,這是「大願」的根本。

十三、光明無量願。 十四、觸光安樂願。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衆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十三、光明無量願。 十四、觸光安樂願。

第十三願是「光明無量」。「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絶勝諸佛.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第十三願就到這。底下是第十四願。這個就是光明無量的願,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五個真實願之中的第二個,下面這個願叫「觸光安樂願」不是,底下「壽命無量願」是。

「無量光」和「無量壽」是相連繫的。「無量光」就是橫遍十方,遍照一切,光明遍一切處,他的功德的妙用也就遍一切處,所以這個攝眾生、度化眾生是無盡的。這個就是什麼呢?是大悲的方便之本,是報身的實德。我們要大悲度眾生,我們要有方便,而這個是根本。

怎麼度呢?佛以「光明遍照」,這個光明就攝受眾生,這是報身的實德。所以這個願中,佛自己就發了誓願,自己是無量光、無量壽,「光壽」都無量。也實在是為什麼?這個自己的無量光、無量壽,實在就是願一切眾生都是無量光、無量壽。所以光明遍照一切就是為了去度化一切,遍一切處。底下《往生論》這個,我們說了多少次了,我們不重複了。

我們底下講《甄解》這一段,它的意思說,「若約佛所證」,從佛所證來說,「則四十八願,皆入光壽法身。」整個的四十八願都可以融入在無量光、無量壽這個願裡頭、這個法身裡頭;都是從這無量光、無量壽這個法身所流現出的這一切願、一切功德。它的意思是什麼?極樂世界的依報,就是寶池、寶樹、宮殿等等,這是依報;正報,彌陀、觀音、勢至等等,都是從彌陀的法身所流現。所以這四十八願就包括一切妙用,極樂世界的一切依報莊嚴、正報莊嚴,這一切莊嚴都是彌陀的法身所流現,所以它說歸到光壽法身。

所以四十八願完全顯的是什麼?顯的是法身功德。所以我們有很多人,我從前,最初我也覺得好像談這些個極樂世界的黃金,尤其是「黃金為地」等等,覺得這個沒有什麼興趣,實際這並不是說咱們世界的黃金,這都是法身哪。

所以這個初步的是要離開相才見真,那《楞嚴》也是如此,一個過程啊,真要離開這個「妄」才顯「真」。進一步到徹底之後,那「妄」就是「真」,「當相即道」,一切相都是道,這個又高一層了,大家要知道。所以極樂世界這個,我們往往把它看得很淺,就沒有體會到這「當相即道」的精神。這一切相,「相」就是「道」,全顯的是法身。

從法身來說是如此,從「度生」來論呢?《甄解》(日本這部書不錯的,可惜我只有半部,明年去日本的時候看還能不能把它找到),他為攝生的「則願願皆為眾生」。無量光為什麼?為了光照一切處,度一切眾生。為什麼要無量壽?眾生老有所依止啊。一切願都是為眾生。所以下面就說不入三惡道,往生能夠得種種神通、種種妙用,都是從眾生著想,所以說「四十八願,攝受眾生。」四十八願全顯法身,四十八願全是攝受眾生,所以就是說「顯法身、度眾生」互攝互融;不可截然劃分,這一願是顯法身,這一願是度眾生,圓融起來看就是如此。

整個這個「願」的意思就是說,我法藏成佛的時候是怎麼樣呢?願我的光明無量無邊,不可說,也沒有邊際,不是說照到什麼地方光就沒有了,那就有邊了;你要求一個邊不可得,這叫不可思議,普照十方一切淨國土、穢國土,一切處。

日本望西師他就做了一個樓衝著西邊,他叫「望西樓」,他自己也號為「望西」,就是這個人,他是元代的。我們都是恭敬,都不提他本人的名字,都是提他這些號,「望西」是號,他是日本人。他有一部註解,很厚,這個我是全的。他說要「橫攝十方虛空無邊」,虛空是橫攝,時間是豎的,空間是橫的,空間橫著就攝受十方的虛空沒有邊際,虛空沒有邊際所以國土也沒有邊際,虛空中有國土啊,國土沒有邊際所以眾生也沒有邊際,有無量的國土就有無量的眾生。

所以我們這個願大啦,不只是說一個地球上的全人類,是各種眾生。還不是一個地球,無量的地球、無量的天體,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所以佛的大悲也無邊。所以這個心量,就跟他們別的教就不能相比啊。像耶穌教就說魚蝦是上帝造給人吃的。它也有生命,殺的時候也很痛苦,為什麼造了它給人吃?就解釋不過去啊,就是說這個道理。

「大悲無邊」,「大悲無邊」所以光明無邊,也可以說是光明無邊所以攝受眾生的這個利益,給眾生這個利益也就沒有邊了。光照到一切處,底下就觸光安樂,大家都得到好處,所以這個利益沒有邊,無量的眾生都可以得。而這個利益之深也沒有邊際,底下也可以看到。「以要言之」。他歸納起來,因為想這個利益沒有邊際,你看從眾生出發,要讓眾生得到利益是沒有邊際的,所以光也無邊。這個就把無量光解釋得很好。底下「觸光安樂」正是如此,觸光他就得到利益。

底下是「絶勝諸佛」。這佛佛平等,怎麼又說阿彌陀佛絶勝諸佛啊?我們底下來看。勝于日月之明那是沒有問題,「千萬億倍」,那還不止這個數目。他「絶勝諸佛」,這是什麼道理?咱們這個經的「光明徧照品」裡頭有說明。諸佛的光明,都有光明,人也有光明,你看耶穌教畫的那些,不但耶穌有光明,耶穌那些個大弟子有光明,那個小的天使,帶兩個翅膀的小孩,都有圓光。

現在上海交通大學已經科學證實「人體場」。人體就有個「場」,這個「場」它就有放射,它就有一個勢力範圍,它有產生作用,超乎體外的作用,科學證實。所以說光也行、粒子流也行、等等也行,總之我們這個身體不是侷限於皮膚之內。這佛更是如此了。佛的光明,都有光啊,那是大光明,不是凡夫的這些光所能比的了。

諸佛光明所照的「遠」和「近」是根據什麼?「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就依據他前生,他在因地中修行的時候他的「願」,所發的「願」的功德大小。他願望要度無邊無邊眾生,彌陀就是發了這個願,願我攝受這個佛土超過一切佛國,上次我們不是介紹了嗎,他的願力大呀,光明也是如此。所以這個「願」有大有小,各個的願力也不一樣。

你看釋迦牟尼佛到世間來,是咱們這個世間很不好的時候,是「減劫」;彌勒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彌勒來的時候是「增劫」,人都多高多大。所以等到將來彌勒成佛的時候,迦葉從雞足山出定,把釋迦牟尼佛的袈裟獻給彌勒的時候,這個袈裟只夠彌勒搭兩個手指頭,釋迦牟尼佛的袈裟。迦葉出來禮拜,大家很驚訝:怎麼來個像人的蟲子?這個小蟲怎麼長得跟人一樣?因為那時候人大,看見迦葉還是釋迦牟尼佛時代這樣的一個身形,覺得很奇怪。後來迦葉涅槃升空,大得那就不可思議了,這個袈裟已經變成大的袈裟,彌勒披上。那時候人都不用勞動,地上自然長東西,「三會龍華」就都度脫了。這是各人的願不一樣。

彌勒他是求福,多生求福,他發心在前,成佛在後,他盡去修福去了,因此他成佛的時候是一個很有福的時候。因為各人的願不同,這不能去比較。你說釋迦牟尼佛比彌勒低,這個話不行啊。不是從這比,「願力」的不一樣,各個的「願力」。事實我們每一個人也是如此,每一個人的前途、每一個人將來走的道路、每一個人的歸宿、每一個人的成就各個不一樣。何以故?現在大家每個人的心願、志向不一樣嘛。

這個願力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你就得到和願力相稱的這些殊勝的果。「自在所作,不為預計。」這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不由你安排打算。你發的是什麼願、你做的是什麼功德,到時候所得的果實就是這樣,不須要安排。

「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這就不用說了。這就說明各個的願力不同,彌陀的光明「絶勝諸佛」者是因為什麼?就因為他前生的願力超絶,所以自然得到。現在你看彌陀發的就是這個願,願我作佛時,光明徧照,絶勝諸佛。

所以經中後頭就說:「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所以阿彌陀佛稱為「佛中之王」,稱為「大願之王」。密宗也說,千佛萬佛不離阿彌陀佛。這個就是說明「絶勝諸佛」,後頭得到的果實也正好是如此。

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這個話是誰說的?這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是不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的,告訴大家阿彌陀佛是如此,都是真實語,「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沒有任何誇大,沒有任何誇張,沒有要捧一個誰、壓一個誰。真是十方諸佛都讚歎大家往生極樂世界,讚歎阿彌陀佛,所以釋迦牟尼佛也不能例外。

又根據《大法炬陀羅尼經》,這是密部的經典,說佛有兩種光,一種叫做「常光」,一種叫做「放光」。「放光」就是有時候放,有時候不放,為了某一種因緣,或者使人覺醒,或者給人加持,或者如何如何,為某一種因緣而放,不是老放的,這叫做「放光」。

比方講這個經的時候,釋迦牟尼就放光,阿難就驚奇、稀有,我跟佛這麼多年,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是放光。為什麼佛放光?這就是要驚醒大家,我說這部經你們要重視啊!而且佛也就是歡喜啊,要說這部經之前佛就放大光明。也就自然的,「自在所作不為預計」。我們這麼一說好像有所安排了,就是這個殊勝的經要說的時候,自然佛的光明就顯現了,這是「放光」。「常光」就是老有的。現在我們說這個光是什麼?是「常光」。

因為根據玄奘所翻譯的《阿彌陀經》,稱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彼如來」,這個「彼如來」就說阿彌陀佛,「彼如來」就是講翻譯的《阿彌陀經》,他換一個名字,因為這個名字更適合於釋迦牟尼佛給定的這個經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這個名字裡頭就是「稱讚淨土」、「佛攝受」,佛在攝受你,顯出他力。現在很多法門都是靠你自己,你自己要辛辛苦苦去努力。這個是從果實上開始,從果實上開始是「他力」,就是難信。難信你能信就是你的「自力」,你不須要另外的「自力」了。憑他力,你只要真正肯信,他力在你身上就顯出作用了。

「信力圓時,全成佛力。疑根未斷,即是罪根。」所以「疑」跟「信」這兩個字,大家千萬千萬要好好的檢點,還有什麼地方有疑。這個「疑」不等於參禪那個「疑」,參禪那個是大信之後,對於佛法負責任到極點他起的「疑」。現在大家如果是一般人所謂的「疑」:到底佛有沒有?佛經上的話是不是都是句句真實的?這種「疑」就是「罪根」。疑根要不斷,偶爾一起都是沒斷,即是「罪根」,罪業之根。

「彼如來恆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這無量壽,無量光啊。這個彼佛就是阿彌陀佛,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彼佛是恆常在那放,所以這是「常光」,佛的光明是「常光」。這就把第十三願解釋了,這個光明當然要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不能比了,日月的凡光。

而且還有一個特點,日月的光你敢看嗎?你敢看太陽嗎?那個光刺眼哪,魔光出來也是刺眼的,佛光是不刺眼的。這個將來大家真的要有所分別,這也是勝之處,不是只是光度強,殊勝,種種的殊勝,不一而足。

第十四願是「觸光安樂」。你接觸到這個光,你就得到安樂,所以這個光是給大家利益。為了利益無邊所以「光無量」,這個利益就顯出來了。

「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我的光明照到他、碰到他身上。「莫不安樂。慈心作善。」沒有一個人不安樂,心中當下就安、快樂。所以這種安樂不是世間的任何安樂所能比的。這是一種清淨的、真實的、極殊勝的安樂。就「慈心作善」,自然就引起他的慈心,生起了慈心自然就會作善。他憐憫眾生,他要愛護眾生,他當然就作善。而且怎麼著?「來生我國」,他會生到我的國家裡來。所以真正見到阿彌陀佛光的人,就得這樣的利益。

有時候大家也見光,不見得你見的是佛光。就是儒教,許多讀書人他也靜坐,這些文人他們說「虛室生白」,「虛」就是一間空的屋子裡頭,「生白」就是有光;又說「常觀鼻端一點白」,也就是他坐的時候鼻子這兒放光了,他看這個。

我剛才不是說人體有「場」嗎,人體可以放光。我看見一個和尚,這個和尚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在這跟我家裡陪我住了幾天,就是郭鵬的老師。他在太白頂修道的時候,他先不覺得這滿山的光,後來他覺得這滿山的光是從他身上放出去的,因為他正在下座,一收的時候光就回來了。都有光,所以你見的不見得是佛光,你見的是阿彌陀的光那就殊勝了。

這是他的願,彌陀發的願,(法藏比丘發的願,)這個願成就了。所以在經文裡頭下面就講,「光明徧照品」就講,「遇斯光者。垢滅善生。」願都成就了,不是我們的狂願。我們大家有時候是發的狂願,因為你這個願沒有行動跟上去,那是個狂願。遇見這個光的話,這一切的污垢、惡濁等等的,煩惱都消滅了,善心就生出來了。

「身意柔軟」。有的人就剛,脾氣你碰不得,一來就爆炸了,是這樣子,那就不是柔軟,這「身」和「意」都很柔軟,不是那麼的倔強,那麼剛啊、烈啊。

「若在三途極苦之處」。「在三途」就是三惡道裡頭,極苦的地方,見到這個光明的話,「皆得休息」,他都可以不受罪。而且命終都可以得解脫,就離開他的本道,地獄道可以出地獄,鬼道可以投胎,畜生道可以不變畜生,轉到更好的地方,變成人等等的,都得解脫。這就是「莫不安樂。慈心作善」這個願的成就。

這個《禮讚》是善導大師的。「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他本來就發了一個很深、很重的誓願。「以光明名號」。拿光明和佛的名號這兩樣,來「攝化十方」。所以名聲普聞,大家聞名。底下你看「聞名發心」、「聞名得福」,都是「聞名」的功德,聞名就「十念往生」等等。以這個名字來攝受眾生。

還有就是光明啊。這個光明可遍照到…,這是遙控,你要知道,多遠的世界你沒有見到佛,但是佛的光明在這照到你,他就攝受你,這是最殊勝的遙遠控制,可以說是。使得你不為邪惡所侵染,念念向上,最後一直到極樂世界。這都是一些證明,我們拿《觀經》來證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我們說這個念佛是有他力。光明徧照十方的世界,一切凡是念佛的眾生,都在那攝取他,而且從不丟開他。不是說因為你在退步就不要你了,怎麼樣了,繼續還是在攝取,希望你再回頭來。而且遇到這個光的都可以得生,這就是說明什麼呢?說來生我國,這個成就跟他的願文是相合的。所以這「顯光」的利益,這個利益有這麼大,三途極苦之中都可以得到休息,而且當時就得到安樂,而且得到向善,而且願意往生,來求往生,而且得到往生。

所以可以看到「光明無量」是佛身放光,佛身的功德,這個光明是為利益眾生的。既然是佛身之德,所以四十八願全顯法身;既然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四十八願每一個誓願都是為眾生。這前面所說過的這個地方我們再回顧一下。

這個上面是第十三、第十四,是關於「光」的。 底下就是「壽」,這正是善導大師「五個真實願」中的第三個。

十五、壽命無量願。 十六、聲聞無數願。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衆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刧.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十五、壽命無量願。 十六、聲聞無數願。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那這一句就是「壽命無量願」。「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就是佛的壽命是無量的。而且不但佛的壽命無量,國中的這一切眾生,聲聞、天人,一切人(就是凡夫去了他都還是凡夫,只能稱他為人)都包括在內了;這一切所有,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壽命都是無量的。所以佛說「佛要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願意眾生也都得到無量光、無量壽。所以每個眾生,只要往生的,都得到無量壽。所以這頭一上來就是佛跟佛土的一切人都是無量壽。

(這個地方〔東林版〕我們把它改一下,這個願「在《魏譯》及《唐譯》皆分兩願」,《唐譯》把它删掉,底下就剩《魏譯》了。《唐譯》這裏頭還複雜一點,所以《唐譯》不要它了,就只是《魏譯》)

這一個願,我們在這兒是一個願,我們這十五願就是一個願,《魏譯》把它分成兩個願。所以《魏譯》稱四十八願,他不足四十八。這個佛的壽命無量。《法華》說山海會如來:「壽命無有量,以憫衆生故。」佛的壽命無量,佛的壽命是無量的。為什麼呢?那是哀愍眾生的緣故,所以這個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我們道教修長生不老,是希望自己長生啊,不死啊!「羽化」呀,一次一次的羽化。我一個朋友,他們家裡頭就認識一個已經羽化過三次的人。羽化一次就換一個新的人。又羽化了一次,那明朝的人,在清朝的時候還在世間,他已經羽化了三次了。他是為自己能夠存在,我們這個是以愍眾生故。因為教主住世的時間很短,眾生不容易遇;教主長住,老存在在世間,眾生就有依靠,而且度化的緣就無窮,利生也就無盡。所以日本澄憲他就稱讚「佛壽無量,化道至德。」佛老在住世「化道至德」。

那麼大家倒過來說,釋迦牟尼佛是不是不行啊?不是,這是因緣嘛。咱們這是五濁惡世,不能跟那個淨佛土比,這是穢土。咱們這個地方叫做剛強難化,我們這的眾生是剛強難化。這個教化,大家要很大的耐心、要忍辱。

釋迦牟尼佛那忍辱,他成了佛之後他化緣遇見多少障礙,人家把大便埋在他的鉢裡頭給這蓋點東西給釋迦牟尼佛,所以不能吃,還擱毒藥、還誣衊,這剛強難化。諾那祖師在母親肚子裡就哭,人家後來問他說:「活佛,你為什麼在母親肚子裡哭?」他說:「我哭眾生難度。」剛強難化,所以這個不可一概而論。

這兒稱讚長壽是「德無量」,釋迦牟尼佛短壽你就說是…,不能這麼比較,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所以十方佛都讚歎,釋迦牟尼佛能在這個地方說這個法,不可思議,稱讚釋迦牟啊。這是特殊的情況,我們這個地方是五濁惡世,這個眾生人心之險惡,我都快八十歲了,我還沒吃透。

而且這個「無量」是「無量的無量」,不是相對的「無量」。有的是相對的,因為這個數太高、太大就說「無量」。道教所謂的「長生不老」,他能觀察到八萬劫,八萬劫還存在,他就說永遠不會死了,它這個是「有量的無量」,因為八萬劫之後他不知道了,可是八萬劫之後還是不行,還是要墮落。我們這個是真正的無量、絶對的無量。

底下就是說,人民也壽命無量。所以,日本的澄憲他又稱讚,「人民壽命無量,淨土第一德。」淨土的功德這是第一的功德,讓人民壽命無量。他底下打個比方,說極樂世界這樣殊勝、好,如果人到那之後不久就死了,這像什麼呢?像是一個玉的杯子沒有底。一個杯子沒有底那有什麼用?再好的杯子也沒有用。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再好,但還是要死,這樣的情形就像一個玉的杯子沒有底。所以這個去了之後就壽命無量,這是淨土第一的功德。

望西,也是日本人,他就說:「諸樂根本,只在此願。」極樂世界無有諸苦,但受諸樂,這個樂的根本就在這個願,就是「壽命無量」。底下是同樣的意思,我們就不再多引了,書上寫的有。

到了極樂世界,壽命無量的好處在什麼呢?見著佛聞法,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增上的因緣,都是使你增上。你在那洗澡,水也在說法,樹也在說法,到處聞著香,香也增益你的善根;你吃飯,飯也是增長你的善根,一切一切,處處使你增上。而且你想聽什麼法就聽什麼法,而且一聽你就懂,那你再壽命無量,你焉得不成佛呀!

現在很多人聞法他不懂啊,「佛法難聞」不是說你沒有機會聽見,而這個「難聞」的意思是你聽見了你不懂,這是又進一層「難聞」的意思。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解如來真實義」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武則天多大的智慧、多大的才學,她這句話寫得…,所以現在還用她的偈子。這個人,以其德而論早就不應該選用,但是她這幾句話還是很好,所以不以人廢言,「開經偈」還是念她的,「願解如來真實義」。

極樂世界就是這樣,一聽他就懂,焉得不成佛?又沒有退緣,壽命再無量。所以不管你根器如何,你五逆十惡,臨終念佛能往生,都是阿鞞跋致、都決定成佛。極樂世界之殊勝就在此。所以不管什麼品,只要能往生就不可思議。

底下是第十六願,「聲聞無數」。彌陀是三個「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眷屬無量。所以我們不要擔心在極樂世界人都去了,這個人口密度多大啊,得蓋多少層的樓才住得下啊?愛因斯坦就跟大家說了,「物質是咱們的錯覺」,咱們不要把這個「錯覺」把它絶對化。極樂世界的國土沒有邊際。不但極樂世界,連地獄都是如此,多人亦滿,一人亦滿,哪裡是像咱們這樣的形式邏輯看問題的?地獄中受苦,一個人地獄也是滿的,到處都是人;很多人,地獄也是這樣,同樣。

地獄也是化生的,生地獄也不須要有父母給你生出來,你直接就進去了。所以這個蓮邦的化生,地獄就是化生,這有什麼奇怪?哪裡說地獄中還要投胎,還要一個地獄中的父親、母親,還要報戶口?你要一命終,那就下油鍋了。

或者就懷疑,《悲華經》說:「彼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那麼《悲華經》這麼說,而現在咱們的第十六願說「聲聞無數」,豈非矛盾?這個進一步我們就可以理解了,所謂的「聲聞、緣覺」是就他斷惑的情況來說的。因為凡夫都可以往生,但什麼惑都沒有斷。斷了「見思惑」就是聲聞、緣覺;斷了「塵沙惑」、「無明惑」那就是菩薩;無明要斷盡了就是佛。所以這個可以參考《宋譯》。

《宋譯》的原文是這樣,法藏比丘說的,「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我成了佛以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這個「令生我剎」就是有攝取之義,叫他來生,有佛力在那加持之義、攝受之義。「雖住聲聞緣覺之位」,雖然他斷惑所證的位是聲聞、緣覺,可是他能夠到「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聲聞、緣覺是什麼程度?他能到這麼多這麼多的寶剎之內都去作佛事。作什麼佛事?讓那兒的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而他能作這樣的佛事,那這個人還是聲聞、緣覺嗎?當然不是,當然是大菩薩。所以說他這個斷惑他還沒有達到破塵沙惑、破無明惑,但是他已經能到無量國土去作佛事、去救度有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真正的聲聞、緣覺不聞他方佛名,也不是想度生,也不是想將來眾生要成佛。所以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所謂的聲聞、緣覺是他斷惑剛到這個水平,實在他已經是「回小向大」,已經是大菩薩了。

底下他就接著說,他說壽命無量、聲聞也無量。聲聞有多少呢?三千大千世界眾生都成了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在一塊都來計算,就好像大家的計算機都來開動都來算,這麼多。而你要能算得出這個數量的,我不成佛。它因為是無限大,你怎麼算?

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大家知道了,我這就不重複了。反正我們可以假定這麼說,我們圍著太陽,我們一個太陽系假定它是一個「小世界」(現在不敢說,這就是當得起,假定它就是一個小世界),那麼「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個世界?有一千億個,有一千個億這麼多的世界。假定單位是「太陽系」,這麼多個太陽系。

現在很巧,咱們太陽系是銀河裏的一員,太陽也旋轉,圍著銀河的中心在旋轉,這個中心咱們現在也假定是黑洞。「黑洞」這個天體大家聽見過沒有?這是一個力量極大、極強的這麼一個空間,是空的,稱為一個天體的中心,可能是個黑洞。

太陽圍著銀河的中心轉一圈,所謂「公轉」,太陽圍著銀河的中心公轉一圈得二萬萬年。咱們圍太陽轉一圈是一年,太陽圍它的中心轉一圈二萬萬年。而這個銀河裡有多少個恆星?有一千億個恒星,那正好,大約一千億個恒星,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千億個世界,所以這個差不多,我們說差不多,現在還缺乏科學的證據,總之是很大。

而且現在我們是這麼說,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太陽是銀河的一員、星雲的一員,宇宙裡有許多星雲,而銀河也在運動,我們圍著銀河中心,銀河也在運動,再大一層的宇宙是什麼?大到哪算為止?現在科學已經告訴大家,其大是不可窮盡的,大到哪一層是最高了,沒法再大了,沒有這個事,是不可窮盡的。這個小也是不可窮盡的,小到原子,原子裡頭有原子核,原子核裡頭有中子、有質子、有電子,這些東西都可以打破。不是什麼電子是最小的,現在有比電子小多少億億倍的東西叫中微子,中微子是不是最小的現在也不敢說,這往小裡說也是不可窮盡哪。

總之說宇宙是大極了,而且現在可以觀察到。這個你們要看可以翻後頭,我這本書後頭有個再記,稍微談了一點科學、談了點天體什麼的,很多現象、很多星球都老了,要衰了,有的正在出生。

而且這個宇宙將來就是一個大爆炸,像這類學說大家已經比較公認,大爆炸就是佛說將來一個最大的劫,什麼世界都毀了,天都毀了。大家對於佛法要生信心,不要懷疑啊。

「大」,主要是一種大智慧。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學家都在想從佛教裡頭去鑽研,得點啟發。一個是為了他的科學研究找出一點方向,一個就他所研究出的果實能找到一點解釋。所以將來就是說,越來越證實釋迦牟尼佛所談的這一切是真正的真理。

那就是說我們這麼來看,無量大千世界的眾生都來,多少劫(劫的時間長極了)一塊算,算不出,說明聲聞也是無量。

第十五願、第十六願就都說過了。底下我們就到第十七願:

十七、諸佛稱嘆願。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刹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十七、諸佛稱嘆願。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這一願很殊勝、很重要,法藏比丘說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無量佛剎之中無數的佛,假若他不共同都在那稱揚讚歎,讚歎我的名號、讚歎我的國土、我的功德,那不是這樣的話我不成佛。換句話說,我要成佛的時候,十方的佛都在那讚歎稱揚我的名號、我的功德、我的國土之殊勝。

實際也是如此,十方佛都稱讚,都勸各個國土的眾生都去生極樂世界。現在有些人都是立個山頭,有人跟我學法就是跟我學最好,跟別人去學就不好。這些佛就不這樣,都勸他那裡的人你們去生極樂世界,去找阿彌陀佛。

在《漢譯》裡頭是這麼說:「我作佛時,令我名聞八方上下無數佛國。諸佛各於弟子眾中,歎我功德國土之善。諸天人民蠕動之類。」你看這裡,十方佛都稱讚,說我國土功德的好,在弟子中。諸天人民,蠕動之類(蠕動就是小爬蟲,它才蠕動,小爬蟲之類的)聽見我名字都踴躍來生我剎。所以佛之普度,不光是惡人,連蠕動的小爬蟲都在內。《漢譯》是如此,《吳譯》也跟這相類。

所以望西師說:「六八願中,此願至要。」六八四十八,四十八願中這個「願」最重要。他底下又說:「若無此願,何聞十方?」如果沒有這個願,那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怎麼能夠十方都知道啊?「我等今值往生教者。」是望西說「我等」,現在咱們也可以用「我等」,我們今天能碰見往生的佛的教化者,能夠也得到這個,都是「偏此願恩」,這是日本人的文法,咱們中國人不大這麼用,就是偏屬於這個「願」的恩德,因為彌陀有這個第十七大願,所以我們才能夠在今生遇見這樣一個殊勝方便的教化。「善思念之。」大家好好的想一想。

法藏當時求願求的名聞十方,為了什麼?就是要普攝十方的一切眾生都往生極樂,往生極樂之後究竟成佛。如果沒有這個願,十念必生的願也同於虛設;十念就成佛,大家根本沒聽到這個名號,大家不知道。

所以《會疏》,這也是日本人著的,《無量壽經》日本人研究很多,工作做得很多。他說:「稱我名者,此有三義。」說「諸方稱讚」,說是,一個是「諸佛稱揚彼佛德號」。一個是一切佛來稱揚阿彌陀佛的功德,這是「諸佛稱歎」的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是「諸佛稱歎稱名之人」。咱們現在,就是咱們在座中有人你要念阿彌陀佛的,現在十方的佛就在稱讚你,「稀有稀有,他在持名」,也是在被稱歎之內。

第三就是諸佛也稱歎自己。為什麼?三世諸佛都依了念佛三昧,念彌陀三昧成等正覺故,他自己也正是稱名之人。這就是說這個稱歎裡頭包括三義。

「稱歎」為什麼呢?為大家持名,為了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諸願的根本。過去正果法師,人家請他講淨土宗,他就講這兩個內容,一個是講第十八願,一個講「出世三福」,《觀經》的「出世三福」。

十八、十念必生願。

【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十八、十念必生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就是最有名的,所謂「第十八願」,稱為「十念必生」。臨終如果有十句名號相續,決定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所以稱為「十念必生」。

日本淨土宗古德,日本淨土宗的著作很多很多,日本現在淨土宗是五、六千萬人,占它的國民人數的一半,差不多。他的古德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我這裡頭有好多都是日本書。日本人說,餘經中只有《華嚴》獨真實,這是真實之教,佛一成佛就說的。

佛是悲愍眾生,既然把自己所得所證和盤托出告訴大家,但大家不懂,連阿羅漢都如聾如盲,跟瞎子一樣、跟聾子一樣。佛就沒辦法,說我沒用了,我就涅槃吧。所以《華嚴》是「獨真實之教」。佛的大慈大悲沒有保留,大家不能接受,所以只好再委曲,開先修班吧、預備班吧,講小乘、講始教,法相什麼什麼這些,然後講終教,《大乘起信論》之類的,這種水平的,當然《大乘起信論》是後人著的,這個水平的,然後講什麽,這一步一步地講下來。那麽《華嚴》是「獨真實」,「若與此經相較」,拿《華嚴》跟《無量壽經》相比,「則此經為真」。這是日本人說的話,在中國人說恐怕還要吵架,就在這個客廳裡頭曾經幾乎要辯論,我還沒說得這麼多。

本經就是真實於《華嚴》了。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的說法是這樣,我是遵蕅益的說法,這個比較…。日本人說的這個咱們很多人不能接受,他要譭謗。咱們蕅益說《華嚴》的奧藏、《法華》的秘髓都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裡頭。這個不至於遭人反對。日本這個說法就有人接受不了。

本經要跟全部的「願」來相比較,那「願」就是真實的,餘的經文就不如這個真實。這個「願」裡頭各個「願」來比較,那就第十八願是「獨真實」。所以這個第十八願是整個釋迦牟尼一代時教中的真實裡頭的「真實」,這是日本淨土宗的評論,和咱們中國蕅益大師這個提法也是吻合的。《華嚴》、《法華》的一切精髓,都在淨土法門裡頭。

「十念必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至心」有很深的解釋。《金光明經文句》就是註解。「至心者,徹到心源」,徹底達到了你本心的源流處。「盡心實際」,心的實際全部都在內了,所以叫做「至心」。這就很深哪。

底下咱們再淺一點說,「至心信樂」是什麼情況呢?就是你以一種真實誠滿的心,很真、很實、很誠、很圓滿的心,一種很願意、很愛悅的心,很歡喜、慶幸的心,我能聞到這樣的法非常慶幸,這樣來信,這樣來感覺高興,就是「至心信樂」。

「至心」,回頭這個「至心」底下我再有點解釋,咱們現在引了兩種,一個很深,一個就是這個,還是契近於一般的情況的。所以修淨土也各種根器都有。那個「至心」那就是上品,這個就是說你以這一種至誠,誠誠實實的。「至心」,所有的善根,所修的善根,我們解釋過了,這不再說了。

「心心回向」,一心一心的、純一的心。「心心」兩個字就是純一,也是表示相續。「回者迴轉,向者趣向。」就是把自己所修的功德,把它趣向於你的目的就叫「回向」。《華嚴大疏鈔》就說,「回者轉也,向者趣也。」轉自己的萬行趣向三處,趣向到哪?趣向三個地方,一個是眾生,一個是菩提,一個是實際。把你所有功德趣向於什麼呢,回到哪裡去?回歸到眾生,我把一切功德回向,願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還有回向於菩提,求無上正覺;還要求實際,我要明心達本,這叫「回向」。

《往生論注》的「回向」就適合於咱們淨土宗,「回己功德,普施眾生。」我願意我這個修法、看經、說法、種種的布施,一切一切的功德,持戒等等,普施給眾生,讓大家「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就是這樣「回向」。這個就是說我們這的「回向」跟《往生論注》就很恰當,跟這個經就很配合,因為它是淨土經的,曇鸞大師的。

「願生我國」。那就是咱們的目的地了。「願我共一切眾生」。都生到極樂世界。十念,「乃至十念」,「乃至十念」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念得不多,乃至你只念了十念,念多就更好,「乃至」是這個意思。「十念」,《觀經》說,就是「稱南無阿彌陀佛」。後來這個第十六觀,眾生在臨終的時候看見地獄,叫他觀想,觀想不成,他說你改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念了十句,地獄就消滅了,他就往生了。

我一個老朋友,他的弟弟就是這個情况,那前幾十年的事情,也是地獄相現了,求他哥哥。哥哥說趕緊念佛吧;大家助念,他自己也念。這個時候我跟你說,那真誠懇啦!你地獄都看見了,你還信不信哪?轉眼油鍋裡頭就是你了、刀山上的就是你了,這時你想不想躲開?這個「念」就真誠了。他弟弟念之後,大家助念一段時間之後,說地獄沒有了,佛來接了,走了。這個就是二、三十年之內的事情,這個人姓王,他告訴我這個事情。他是名醫,中醫學院請來當輔導,是江蘇省人民代表,他弟弟的事情。所以「十念」稱阿彌陀佛就可以。

這個「十念」怎麼解釋?引證《觀經》的話,就是念阿彌陀佛。《無量壽經箋注》,這是丁福保的,他說「十念」就是「十遍稱名」,也是這個解釋。望西的解釋說,「經十念頃,專稱佛名,為十念」,也是稱佛的名字。

底下有人也可以這麼問,說經中只說「十念」,沒有說「持名」,為什麼要解釋為「持名」?念佛還有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這「十念」焉見得就是持名?當然我剛引了一點證據。這個《宋譯》說得很清楚,《宋譯》是《無量壽經》的原文,因為翻譯有的時候有侷限性,「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發志誠心,堅固不退。彼命終時,我令無數比丘現前圍繞,來迎彼人。經須臾間,得生我剎。」《宋譯》這裡頭說「念吾名號」只能解釋為「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做任何其它解釋,所以這是有根有據的。

還有《般舟經》也還說,阿彌陀佛對著菩薩說,「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觀經》我們剛才說過了,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就可以證明,這所謂的「十念」,我們可以確信無疑就是指的念阿彌陀佛名號。

但是古來有些注經家,對於這個「十念」也有不同的解釋。淨土宗,我們的善導大師是一個大德,有大的功勞,他改正了一些在他以前古人的一些錯解。古人有人認為「三輩往生」那個「上輩」是菩薩的事情,不是凡夫的事情;所以有人也就認為這說的「十念」指的是上品的事,上品他「十念」可以。因為他已經,剛才說「至心」是窮盡心源,後頭《無量壽經》也有,以「一念心」也可以往生,專指這一種,他們認為不是指下品,他不承認下品十念可以往生。他認為這「十念」是什麼呢?就是《彌勒發問經》裡頭,彌勒所問十念。

所以彌勒將來還是弘揚淨土的,大家不要以為彌勒就是法相,將來他來娑婆的時候就是說法相,不是如此。法相當然他要說,咱們《無量壽經》最後就託付給彌勒,而且彌勒所問的還是淨土法門。在《彌勒發問經》裡頭佛答覆彌勒的話,這個「十念」他講得很深,我們也簡單的說一說。

「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養國土。凡有十念。何等為十?

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得生。

二者,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

三者,發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

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

五者,深心清淨,不染利養。

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

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

八者,於世談話,不生味著心。

九者,近於覺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鬧散亂之心。

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根。」

所以這裡頭它很深,你要除去諸根,正念觀佛。誰辦得到啊?所以《宗要》就說了,如是十念,不是凡夫所能,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十念。這菩薩也往生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菩薩都在往生,這是指的那些說的,這樣的「十念」。如果說是阿彌陀發的這第十八願,是要這樣程度的人「十念」才能往生,那麼凡夫怎麼辦?所以這些說法不合於淨土宗普度的本義。

所以日本的義寂就說,他就是拿《觀經》下品的這個「十念」,就是念阿彌陀佛,來註解第十八願這個「十念」,這很對的。

望西他也是反對上面這種說法的,這個「十念」要這麼深,望西說,「宗家」,宗家他們稱善導,他們對於善導非常尊崇,就稱為宗家,是他們本宗,我們本家、宗家。「今之十念,但是口稱。」這是善導大師的意見,善導大師是改正了一些前人的錯誤。所以日本最尊敬善導,他們有的日本人就說阿彌陀佛是第一代,善導是第二代,他們日本就接著第三代;他們還要一個中國人,這個中國人就是善導。他們都尊稱善導,是中國和日本都共同的,說善導是彌陀化身,蓮池也說(蓮池大師,雲棲),善導縱然不是彌陀化身,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流。

善導說這個「十念」就是指的口稱,沒有包括那麼多內容,那麼多內容要菩薩才能做得到,你就是嘴裡念南無阿彌陀佛,心裡也想著南無阿彌陀佛。

「上者」,你根器好,你一生都在念,最低的你就是只念一聲也可以往生,指臨終,臨終有一念。所以經中還有說的「一念淨心」,你達到窮盡心源,極清淨的心,發這樣的淨信,這樣念一句,這個功德也可以往生。

這就把過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這個「十念」到底指深指淺,我們還是歸到淨土宗彌陀、釋迦牟尼的本意,就是指的口稱就是了。

這兒說的「至心信樂」,《觀經》說的,那個人見了地獄之後告訴他念,「如是至心,令聲不絶,具足十念。」咱們這個願文說的是「至心」,《觀經》也說的「至心,令聲不絶。」大家又懷疑,這個「至心」到底指的是什麼心,到底怎麼算「十念」?這個裡頭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地方引鳩摩羅什大師的話,這個最恰當,我們就可以明白我這是不是「至心」,我怎麼叫「十念」。

他打個比方,譬如有人在曠野中,曠野荒郊,沒有人救你,碰見強盜了,他拿著槍、拿著刀要來殺你。這個人趕緊跑,「勤走」,就是趕緊跑,看見有條河,要過河,這可麻煩了,後頭有追兵,前頭有河,如果不過這個河那就命難保,這個時候就想要活命就得渡河。渡河的時候,我到了江邊 (你得體會這個,你這時是什麼心情,怎麼體會這個心情),後面有人來追,前面是條河,你這時候心裡想什麼?心裡全想著怎麼過這個河。我穿著這個和尚衣裳渡啊?不好過啊。脫,來不及了,他追上了,怎麼辦呢?所想的就是這個事,怎麼過河?沒有別的。他不再想我還有兩萬塊錢的帳人家沒有還我,我怎麼找他要帳,不會想,什麼事也不想了。他這個時候就是想渡河,就這樣的一個念頭。就是這樣的念頭,你沒有其他的念頭了。你修行念佛就是跟這個一樣,這就是對了,就是「至心」。這個很具體。不是一會又想到東、一會又想到西,一會又是這、一會又是那,就是這個,唯獨就是這麼一個想法了。就是這麼著沒有間斷的念,以至達到有十句就叫做「十念」。上頭都是鳩摩羅什的話。

底下就是我說的,「蓋謂此時心中所思」,就是怎麼樣過河,沒有別的念頭,這樣的念頭叫做 「一念」,這樣念頭累積到十個就是「十念」,這樣念佛念到第十句就是「十念」。

底下再引申一下,前頭不是說兩種嗎,把它圓融一下。《宗要》他就說了,他說現在這個經的願文裡頭說的「十念」具有「隱密」。不大明顯叫「隱密」,「顯了」,明顯,這兩個意思。顯了的「十念」,說得很明白,大家都能夠懂,就是剛才我說的羅什大師所說的「十念」,「隱密」就是上頭彌勒這十問,那樣的「十念」。

義寂他說:「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這話說得很好,他就說你按照鳩摩羅什所說這樣的「十念」,你自然自然你每一念裡頭就具足了彌勒所問的十念的內容。這個意思也就是《華嚴》的意思,「一」和「多」,你真正能夠專一,那個「多」的這個就出來了,所以「寂就能照」。你真正「一」了,所謂「萬法歸一」呀。

大家老很喜歡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你現在管「一歸何處」幹什麼?你先得「歸一」再說,你萬法現在沒有「歸一」,你「歸一」!所以你真正專一,能到鳩摩羅什這樣的「十念」,那彌勒所問所說那「十念」,那些功德也都在裡頭了,「一」就是一切。你一切垢染都沒有,不念其他的事了,「無所住」了,而這個「念」還在,「生其心」,這一念生心這樣念的功德那就不可思議,就無限大。所以就在「顯了」之中,這樣的「十念」自然隱含深密之意。所以我說這句話就道破了淨土宗玄妙、微妙的意思。

世上人多喜歡談玄說妙,不知道最玄最妙的是什麼呢?最玄最妙的就在平常之中,所以宗門說「平常心是道」。所以要平平常常、老老實實、綿密的去念,自然暗合道妙。你念念之中就離念了,念而無念。

所以「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是最容易。你要靠打坐、靠作觀,靠什麼什麼、靠看書、研究教,困難的很多啊。只有這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念念暗合實相故。」暗合道妙了,自然契合了「無住生心」。「無住生心」要到了別教的菩薩才能達到,凡夫怎麼能做得到?凡夫如果說我能「無住生心」,我就告訴你,你犯了「大妄語戒」,那是入地獄的保證。大妄語戒,未得謂得,沒有證說是證,沒有開悟說自己開悟,大妄語戒。

那麼這個十念我們就清楚了,你真要這麼念的話,其功德不可思議。所以蓮池大師他說,《觀經》說的「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他說念念是「理一心」哪,這很難懂,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念念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不想一想,八十億劫多麼長的時間,這個罪是什麼罪?生死重罪。八十億劫這麼長的時間所犯的無量無邊的生死重罪,一句就消滅了。

蓮池大師也是稱為彌陀化身,這是「理一心」,到了「理一心」,總之是不可思議。所以夏老師就說,有兩句,「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曉此。」大道就在平常之中,可惜你不知道,總喜歡玄妙,不知越玄妙就越遠哪。

這又一個問題:「十念就生」。可是唯獨要除開「五逆」跟「誹謗正法」。《觀經》是「五逆」他都往生,這說「五逆」為什麼不行?這很好解釋,因為多了一個「誹謗正法」。「五逆」還可以往生,五逆再加上誹謗正法,這是除外,這一條他不適合。

「誹謗」,「誹」的意思跟「謗」一樣,就是把人家的罪惡說得過其實就叫做「謗」。別人的壞話不是不可說,但是你不要說得過實,添枝添葉,添葉就成為「謗」;你要是謗的是法、謗的是大德,你的罪就很大。

「五逆」可以往生,加上「謗正法」就不能往生。有人就設問:如果有人「謗正法、不五逆」,能不能往生?「五逆」「不謗正法」可以往生,是吧。他只「謗正法」,他沒有「五逆」,可以不可以往生啊?一般人總想這個沒有那麼嚴重,只是說說而已;這說說而已,寫寫文章而已,沒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等的,那麼他可以往生吧。

恰恰你想錯了,不行!這是曇鸞說的(二祖啊)。他說為什麼呢?他沒講理由,只講個事實,因為「五逆十惡」入了阿鼻地獄,剛才我們說的,這個世界要毀的時候,一個大爆炸,都沒了,地獄也空了,地獄的人也都解放了,但是在謗法的人,碰見這個情況,他照樣不解放,換一個地方,轉移了,還有那沒爆炸的地方,還有地獄,到那去受罪去。

為什麼?譭謗正法罪極重,底下講理由了。譭謗正法為什麼罪極重?佛法都是有憑有理,沒有武斷的。不是說我的法你觸犯了就怎麼,不是這個意思。你不知道,曇鸞說得很好,「五逆罪」是為什麼會犯「五逆」啊,就是因為他沒有正法嘛。如果人知道因果報應,知道為善得福、為惡要受報,要求解脫,解除這些貪瞋痴,他聞了這些正法,他就不會五逆了。所以五逆它的根源就在於沒有正法,因此你謗正法,你的罪就比五逆還重。這個地方,咱們把這個跟《觀經》的分別解釋了。

底下還一個解釋,又一個新的意思,善導大師的,他這個更慈悲了。他說這都是為了讓眾生,首先警戒他不要犯這樣重的罪,所以說你「五逆」、「譭謗正法」,因為這兩個罪太重了,就不得往生。不是說犯了這個罪的人佛就不再攝受你了,如果你造了這個罪,你還是可以懺悔,你還可以得到攝受,但是你生了之後有三種障礙:你在蓮花中不能開,你見不著佛跟聖眾;第二聽不到正法;第三你更不能出去供養諸佛,並沒有別的不好。

日本的《合讚》也宗這個說:「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什麼原因?是就沒有造的人來說的。沒有造這個罪的人說,警戒你不要造這個罪了,是一種止惡之意。但是已造者,已經造的你能夠回心向善,懺悔念佛,還是攝取,沒有遺漏,還是攝取。所以彌陀的大願是攝機無盡。他又引了善導大師的話:「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是善導大師說的。釋迦牟尼佛所以出到世間,就是要說阿彌陀本願海的功德。所以善導大師對於淨土宗的這個看法,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間的出現就是為了說這個來的,說《阿彌陀經》、說《無量壽經》、說《觀無量壽佛經》。

上面看來這兩說矛盾哪,是不是。一個說不行,一個說也還行,那到底怎麼樣呢?這個我們可以這麼看,《論注》之說就是一種抑止之意,令人千萬不要謗法,不要「五逆十惡」。《論》裡頭說:「此生愚痴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這樣愚痴的人他在那譭謗,他還會發願求生淨土嗎?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不得往生。這話當然成立,他既然都在謗法,他怎麼能夠明白?他認為佛法都是不對的,什麼什麼…。而《觀經疏》說的是什麼?就顯這個彌陀的願力是無盡的,你五逆謗法果然臨終還能念佛,你就是懺悔發心,你還可以往生。但是這種人,億億之中,一億個億裏頭,難得有一個兩個。你想想看,他的觀點、他的思想都是不贊成,他到最後他會…,這個難得又難得了。所以兩說並存,可以並存。

最後就是讚歎這第十八願,善導大師這個話寫在裡頭。《甄解》這個話:「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遍攝一切。他又說:「謂由此願故」,因為第十八願,使眾生能夠生到無三惡趣的國土,沒有惡趣,也不再轉生到惡趣;而且都具相好、都有神通,而且都還得到滅度,圓一切德,消一切障,「入光壽海故」。為什麼如此?因為他入了無量光、無量壽這樣的大智慧海之故。所以此願殊勝。因為此願就是攝受眾生都能得往生的願。《箋注》也說,這一願是大願中的王。所以這個願就顯出彌陀的究竟方便,一乘願海。這個大願之海是一乘,一切眾生要讓他成佛。這個願也就指出了六字洪名,讓大家稱名,所以淨土宗就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德。

這個名號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名號就是佛所證的實德,聲字也就是實相。「聲字皆實相」,這個是密教的話,「聲音」和「字」,也就是說在「楞嚴三昧」的境界裡頭,「首楞嚴」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先就破妄,後來地水火風空都是性德,妄也就是真,所以「聲字都是實相」。因此從你持名的功德,因為這個就是佛的果德,而且聲字就是實相,所以這個第十八願的功德不可思議。

十九、聞名發心願。 二十、臨終接引願。

【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衆.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卽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十九、聞名發心願。 二十、臨終接引願。

底下就講「發菩提心」了。「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這是「聞名發心願」,後頭還有「臨終接引願」,就這一段。

我們現在是書裏面引證的比較廣,我們現在把這個重複的,差不多的,我們就精簡掉了。我們挑選一點,精煉一點,來適應咱們這個時間。

這個「發菩提心」,我們就把元曉師他在《宗要》裡頭的解釋拿出來跟大家介紹。因爲他是非常重「發菩提心」。元曉是朝鮮人。關於《無量壽經》,我們中國古來只有兩本,另外兩本都是朝鮮人的,一個是元曉,一個是憬興。所以我們國內對於《無量壽經》的研究很不足,很不足,現在我們要回頭。元曉他對於淨土宗著作還不止一本。朝鮮他們的佛教很不錯的,他們禪宗也很不錯的,他們都有著作,當時的水平都很高,覺悟很高的。

元曉的特點,他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裡頭,他特別重這個「發菩提心」。所以他講「發菩提心」,我們就把它拿來給大家介紹。他也講兩種,一種是「隨事發心」,一種是「順理發心」。

「隨事發心」,在前頭《往生要集》裡頭稱為「緣事菩提心」。這兒叫做「隨事發心」,在《往生要集》稱為「緣事菩提心」,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這是一種。

第二是「順理發心」,「順理發心」就是《往生要集》裡頭的「緣理菩提心」,也就是密教的「勝義菩提心」,殊勝,第一義諦,勝義諦,勝義菩提心。兩種。

第一種就跟四弘誓願是一致的,「煩惱無邊,願悉斷之」,這是如來的「斷德」正因,「斷德」;「善法無量,願悉修之」,都要去修,這是如來的「智德」,你能夠修這麼多的法,很大的智慧;「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是恩德的正因,他對於眾生有恩。所以這三個德,「斷德」、「智德」、「恩德」合起來,「無上菩提之果」。所以「無上菩提,誓願證之。」這樣就是三心,就是無上菩提的因。

「因、果」,雖然是一個叫做「因」,一個叫做「果」,當然是就有不同了。但是這兩個都無所不包。經裡頭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發菩提心,剛初發心是一種,畢竟成就又是一種。初發心是「因」,畢竟成就是「果」,這兩個雖有不同,但是兩個沒有分別,因為從這個「因」必定得這個「果」。

我們從黃河的「因」發源起,這個水一直流到大海,要從地圖上看,大海跟黃河不就是一片水嗎?哪能畫出個界線來?都是連著的。「因」和「果」,只是言辭區別一下而已。所以「發心畢竟二無別」,黃河的水必然流到大海裡頭去。「如是二心先心難」,大家要知道,這兩個心裡頭,「初發心」那個難哪。所以我們也要珍重自己,大家真正要是發了菩提心,千萬要護持,不要退失。咱們這個第一班的畢業生就有的…,所以這個都是要好好地護持啊。

「如是二心」,在這樣的煩惱惡濁之中你能發起菩提心,就跟火裡頭生出蓮花一樣。如是兩個心「先心難」,成就你就必然,你只要護持它就可以了。但你能在這種情況之下,邪說紛紜,種種的群魔亂舞,在這種情況你能發出一個很正的、求正覺之心,要正的覺悟,這個難哪!

「自未得度先度他」,大乘心先要以利他出發;「是故我禮初發心」。經裡的話,對初發心的人要頂禮呀。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這兒就是要發菩提心。他說這個心的果報是成佛,但是也有花報,花報就是往生淨土。因為菩提心是廣大無邊,無有極限,所以他就可以得到往生,這喻為「花果」而成佛作爲「實果」。這就是「隨事發菩提心」,斷德、智德、恩德。

「順理發心」。大家看看書上的文字,「信解諸法皆如夢幻」,你要相信、要理解一切諸法皆如幻夢。《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相信,要理解。有的人讀是讀了,他並不信哪,得了點美金,那他就不當作是幻夢,他就當作那還是命根子了,你這個就沒有真理解,也沒有真信。要真正相信諸法皆如幻夢。

「非有非無」。那就不落「二」邊。這個原理是很高,不是…;前頭你就很難哪,要比成佛還要先受頂禮呀,而這個它又還更不容易一些。「非有非無」,他離開這兩邊,一般人不是著「有」邊,就是著「空」邊。「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不能度。」佛跟你講「諸法空」是幹什麼?因為你著了「有」。就告訴你是「空」;你就執著「空」,那樣佛就沒法度你了。所以這叫「非有非空」,不落這兩邊,這「邊見」。

「見惑」中頭一個是「身見」,第二個就是「邊見」,總是落在兩邊,不是此,就是彼,不能圓融。「非有非無」。「離言絶慮」,離開言說,沒有思慮。「絶慮」,思慮之路絶了。所以他這個「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這是一個行不到的地方,不是你走所能達到的地方。你怎麼能夠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呢?你得除盡了你的「有所得」的心。

所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有所得、有所求,好的還是想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說法利眾生,成為什麼什麼,這都是「有所得」心,這在思慮之中。是「離言絶慮」。

「依此信解」。這個樣的信解來發一個廣大之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沒有煩惱善法的分別,不見煩惱和善法。不是說「無」,他是「不見」,「不見」什麼?不見他們的分別。「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一位老居士他說你這錯了,他說這個「撥無」恐怕是哪個…。他不知道這是高麗朝鮮人的漢文。「撥無」,我們在這裡一注就清楚,就是咱們的「排除」,「撥」不就是「排」嗎?「無」不就是「除」嗎?不排除。「不見有煩惱善法」,但他也不排除有煩惱可斷、有善法可修,中道啊。有人他有善法可修、有煩惱可除,他就看到煩惱、菩提的分別,就著那一邊;一說沒有分別,他就沒有可斷,也沒有可修,著到這一邊了。

底下「發願」,我願意煩惱誓願斷,一切善法誓願修,雖然你有這個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所以我們要體會這個經,經中也有好多句子是這樣的,我們都要圓融。雖然是「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我要度無量的有情,而沒有能度與所度之別。

「故能隨順於空無相」。這才是隨順於「空」,隨順於「無相」。所以一般都把這個「空」和「無相」體會偏了,成了頑空,把這個「無相」當作沒有講,當成龜毛兔角了,斷滅見。

「如經言」。如《金剛經》的話,「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緣理」發的菩提心。如是心是不可思議,這樣的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這是「順理菩提心」。

「隨事發心,有可退義。」這是一個缺點,「隨事發心」有的時候你還可以退。像舍利弗到了六住,他發了大乘心,人家跟他要眼睛,後來割了一個,又割一個,第二個割了之後,人家說是臭的,拿腳給踩了。他說不行,這個事我辦不了,算了,我別度人了,他就退了。所以「隨事發心」,有可退義,舍利弗是很好的例子。而且是「不定性人,亦能得發」,沒有定性,沒有決定成就叫「不定性」,也可以發。

「順理發心」。你沒有退轉,因為他合乎這個理,沒有什麼可退轉之因。「菩薩性人,乃能得發」,菩薩性,決定成菩薩的人叫菩薩性,不是他已經證了菩薩。

「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諸佛窮劫來說這個功德也說不盡。這就是這兩種發心。所以現在咱們這的發菩提心就是這兩種都可以,所以品位有不同,就是這。所以上品和下品這都是智慧的問題,智慧再差只能生邊地。我們現在有人只稀罕神通、稀罕入定,不知道智慧比禪定、比神通重要得多。

在《勸發菩提心文》裡頭說,「發菩提心,諸善中王」,善中之王。引了《華嚴》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你忘了菩提心你去修種種善法,這是魔做的事,《華嚴》的話。

《無量壽經起信論》,這是彭紹升的論:「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菩提心」是佛的本源,佛之為什麼能成佛?就是因為菩提心。「眾生之慧命」,是我們智慧的命,比我們身命重要,你有身命不見得有慧命,有的人是保存了身命,可是斷了自己的慧命,這個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啊。所以咱們佛教中,師父的恩比父母的恩重,父母給你的是你的身體和身命,善知識給你的是你的慧命,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

「才發此心,已成佛道。」所謂初發心時便成佛道,就是這個意思,圓教就是如此。原話是這樣,「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前頭也說,「如是二心先心難」,他要頂禮初發心,所以初發心的功德很大。為什麼這個心這麼重要?因為經中後頭有五種智:「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些智慧,因為菩提心跟這些智慧是相應的,所以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而且本經是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都是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可見「發菩提心」是首要的事情。

第十九願就是「聞名發心」,後頭還有「聞名得福、聞名得忍。」所以此願 (我這〔東林版〕原來是「亦可」,現在把它改一改,把「亦可」改為「理應」,理是道理的理,應是應當的應,「亦可」兩個字把它改成「理應」,更肯定一點) ,按道理說應當解釋為,因為你聞了佛的名號,蒙佛的加被,而你發了菩提心。「聞名得福」,後頭「聞名得忍」都是如此。(可以把這個,這兒一二三四五六七,在這個本子〔東林寺版〕上第七行,你們那個本我不知道了,以後反正要改的。) 這就講了發心的重要。

「修諸功德…晝夜不斷。」六度的功德都要修,「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以上的這種大願大行不退轉,沒有改變,「復以善根迴向」,用自己所修的善根都來迴向,迴向什麼呢?「願生我國」,可以生到極樂世界。

「一心念我」。「一心」過去已經解釋過了,這所指的就是堅定的信心,這個「心」不為他心所奪,不因為別的心,憎恨心、淫慾心把你的念頭搶過去、被它所佔領,那就不行了。所以「一心」者就是一個堅定的信心,不為他心所動搖的。《教行信證文類》說:信心就是一心,一心前頭也解釋過了,一心就是心無異念。

《止觀》裡頭講「一心」是什麼?「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餘緣。」這不是講一心念我嗎?這又是講的一心念。怎麼能一心念?就是「一心專志」專在這件事情上了,「心不餘緣」,不想其他的了,這就是「一心」。

「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上面所說的就是「事一心」;你要是入了諸法實相就是「理一心」。這樣「一心念我」,沒有告訴你一定是事一心是理一心,都好啊。就是現在你還談不到事一心理一心,只要是先從不去想別的入手,這樣的開始就可以。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遠,念念不捨。」就這麼專念,行也念、坐也念、臥也念,不管時間多長,念念不捨。所以善導大師他念佛,當年長安城裡頭沒有不念佛的,他就教大家念佛。他這個念佛,人家就問他,你念佛是怎樣子?他說,你看,念一句佛就一道光。後來有位少康,他也是淨土宗祖師,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從嘴裡出一尊佛像。現在我們不以這個來標榜這一些,但是確實會有這些事情。

我們現在就是說,你現在不雜餘念,專注這麼念,就已經合乎這的「一心念我」,你就這麼「事念」,慢慢自然而然也就會達到「理念」。所以《彌陀要解》裡說「從事持達理持」。這個地方就是說,前頭是說聞名發心這個願,第十九願,「晝夜不斷」到這就是前頭第十九願,後頭是第二十願。因為聞了佛的名號他就發菩提心,修六度種種功德,就不退,他拿一切善根都迴向求生極樂,而且念,晝夜不斷的念,這就會往生。

底下是第二十願,這裡頭是一段,一共二十四段,「段」是二十四,「願」就是四十八。「臨壽終時」,所以底下是「臨終接引願」,這很要緊,是臨終佛來接引 (今天我們把這段講完),佛來接引。

「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佛跟許多大菩薩都來接他,現在他的面前,他看見了。「經須臾間」。須臾之間是很短的一個時間,四十八分鐘就生到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他就是阿鞞跋致菩薩,這一願是「臨終接引願」。

臨終這個時候,人是很昏亂的時候。宋朝的靈芝師,這是一個很有名的高僧,他講的,「凡人臨終,識神無主。」這個識神就做不了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你這一生所做的善事、所做的惡事這些業種這時候都要發現。人在臨死的時候,一生所作所為都要在心裡頭出現,做一點好事心裡頭很難過,做了壞事心裡非常痛苦。

「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有的人臨終忽然要吃肉,種種很多很怪的現象。「或生繫戀」,貪戀什麼。「或發猖狂」,發瘋。「惡相非一,皆名顛倒。」所以臨終常常是、很多是,一般是顛倒的時候。臨終的時候四大分離苦不可言,再加上顛倒,這個時候要想用功,有很多人還希望臨終能用功,凡夫是很難辦到,你要沒有特殊的修持,一般是辦不到的。現在是仗什麼?仗彌陀大願加被。

幽溪大師的《圓中鈔》說:「娑婆眾生,雖能念佛。」念佛的很多,可是浩浩見惑思惑,實未伏斷,沒有斷,不但沒有斷,連伏都沒有伏,壓一下都沒能壓住。「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到臨終他心能不顛倒能念佛,「原非自力而能主持」。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了。

所以這就是一個很顯著的分別,你是靠自力還是靠他力。就是禪堂裡頭都要用「楞嚴咒」。《楞嚴經》講,你沒有咒的加持,你打坐你不著魔的是不可能哪,你不能念咒也要把咒寫在那。所以完全靠自力,種種的因緣來干擾。「自力不能主持」,底下就是《圓中鈔》的話,「全仗彌陀而來拔濟」,這個時候完全是仗彌陀來救濟你,你雖然不是正念而能正念,這個正念是佛的加被力。我們都不可能離開加被力,現在我們做一點事情,都在佛的加被之下你才能圓滿你的所願。

我們再來引證小本的《唐譯》和《悲華》兩個經來證明這個臨終。玄奘翻譯得很詳細,比鳩摩羅什翻譯得還詳細。大家都念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稱為「秦譯」。《唐譯》說:「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都有,大乘、小乘都有,「前後圍繞,來住其前。」住在臨終人的面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佛慈悲你、加佑你,讓你的心不亂。

《悲華經》就更清楚了。「臨終之時」,這是阿彌陀佛說的。「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現在這臨終人的前頭,「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他就歡喜了,或者放心了,看見佛來接了。

以這個歡喜故呢 (這兒還是少了一點兒),臨命終時…現其人前…,前後圍繞。這個時候…前頭短了一句,前頭看見佛,佛這個時候入了「無翳三昧」,「翳」是翳障。「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為說法。」這個臨終人「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他也得了寶窴三昧。你看由於佛現前,佛以這兩種三昧力故給他說法,這個臨終人聞法故,就斷除了煩惱,一切煩惱、苦惱,心大歡喜,得寶窴三昧。

「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這時候證「無生忍」。所以這個加被力,這個加被力都證明。「命終之後,必生我界。」這就顯出他力門的重要。所以說臨終接引是非常重要,迎現其前,接引之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一點就留下來吧,下一次了,不多了。 好,今天講的就到這。

善導大師所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為什麼出現於世?「唯」是唯獨,就是要說阿彌陀佛本願之海。這兩句話是中國話,中國人都聽得懂,也沒有多少名詞術語,誰不懂啊?但是真能懂,就了不起啊。

佛所以出現於世,就是專來說彌陀本願之海啊,什麼道理?其餘說的那些是什麼?怎麼說「唯說」?是這麼回事嗎?能接受嗎?如果不能,什麼理由?對這兩句話還不能懂。所以佛經語深,一個法門的深淺不在於名詞術語之多、繁難,就這兩句話有什麼難懂啊?但是只有佛跟佛才能夠究竟徹底懂,所以佛經說「難聞」,這才能體會「難聞」。往往在大家看見很平常的語句之中,而最深、最奇特之法就在裡面,這兩句話。

善導大師,日本人尊奉,現在有幾千萬的淨土宗,這都是由於善導大師的教化,稱為彌陀化身。我們現在正在說的就是彌陀本願之海,這是個大事,佛之所以出興於世,就是為這個。大家出家進佛學院,也就是要聽這個,那這不就是這個很自然嗎。佛唯說這個,那我們也應當唯聽這個,不是說別的不聽,這個是核心,這個是根本,這個是歸宿。那麽就把本願的功德在這個地方我們說一下。

上次第二十願的「臨終接引」,這也是淨土宗最殊勝之處。由於你能符合彌陀的大願,在你臨終的時候彌陀的大願就對你落實,佛就來迎接你。這個時候,上文已經說過,這是一個心中最亂的時候、最顛倒的時候,也是一個最痛苦的時候,要靠自力這個時候正念分明,那很不容易啊。但是彌陀的本願這時候佛來迎接你,佛以三昧力使你也同入三昧,你自然就能念了。上次我們就講到這個地方。那麽「迎現其前」,「須臾之間」就是很短短的一點時間,幾十分鐘就到了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了。上次講到這個地方。

「阿惟越致」,有的說「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就是菩薩的階位。這個有「三不退」。

第一是「位不退」,你所得到的地位不再降低了,不再往下退。位不退是入聖流了,不再變為凡夫,這就位不退。這個位不退,根據咱們娑婆世界情況來說,這是藏教的初果,證了小果,他就不是凡夫,不再變為凡夫了。當然,還要七個來回才最後證果,但是他不再下降了。還有通教的見地、別教的初住、圓教的初信,這都可以達到位不退。

第二「行不退」,行不退他都一直是度生,他不再退為二乘,不是只求自度。這個是什麼情況?這個叫做所行的不退,他一定要度生,這個行不退了。這個也很不容易,舍利弗過去到了六住,他還退哪。所以一般說的行不退,須要別教的十向、圓教的十信、通教的菩薩。藏教就不可能了,藏教根本沒有資格,藏教他就沒有發大乘心,所以要通教以上,通教的菩薩,別教到了十向,圓教的十信,他不會退失。我不度生了,我先求自己解決問題不管別人,那就退了。

第三是「念不退」,這個最高。念不退須要什麼呢?須要圓教的初住、別教的初地,就是地上菩薩,登地。「藏通別圓」,別教到地上的菩薩。我們一般說的「地上菩薩」就指的是別教的菩薩,不是通教的菩薩,是別教的菩薩,地上菩薩是很高很高的。這個念不退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流入如來的智慧之海。你每一念每一念都流入如來智慧之海,那是什麼境界啊?所以就不是凡夫,遠遠不是凡夫了。

我剛才說別教十向就是「行不退」,別教要初地、圓教的初住才到「念不退」,地上菩薩才能到「念不退」。所以別教的菩薩,這個念不退是很高了,所以就說這個不是凡夫的事。所以明真長老跟我說,「這個念頭還是老跑啊!」那就不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這都是真實話,他沒有自己吹噓自己。我們因為這些大德他說他真實的話我們就讚歎。這裡沒有虛假。

所以要到了通教的菩薩、別教的十向、圓教的十信才「行不退」;別教要登了地,圓教到了初住,這個是破無明,他是破無明了。這個比禪宗的那個開悟,禪宗開悟是很短的一個時間「伏」了無明,能見法身,但是它是剎那間事,不是…,初關。那要能安住於法身就「破重關」了。這個不一樣,他這個到了念念流入,他是破了無明了,真正到了地上菩薩,證了地上菩薩了。

不是「悟」,「悟」當然是「證悟」,你能夠見一見法身是「有所證」,但是「證」底下加了個「悟」字,不是我單純的證。所以就是說只要是發心符合彌陀的本願,佛就來迎接你,不管你是什麼五逆十惡,只要你符合這個願,佛就迎接你去往生,往生之後你就是阿鞞跋致。

所以蕅益大師讚歎極樂,他說,極樂之最殊勝者在於它的「凡聖同居土」。咱們這也是「凡聖同居土」,咱們這是「凡聖同居的穢土」,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的淨土」。十方世界都有「凡聖同居土」,有的是穢土,有的是淨土,但是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這個「凡聖同居土」是最殊勝了,真是如此。在哪呢?在於凡夫去了就是阿鞞跋致,他雖然是阿鞞跋致他不退轉了,可是他還是凡夫。這十方世界之所無啊,是情見所不能達到的地方。這蕅益大師所以是非常的殊勝了不起啊!所以印光大師讚歎,他說釋迦牟尼佛來作注《阿彌陀經》也不能超過蕅益大師了。就在於這些地方,他把這個問題給你點出來了。

你說他是阿鞞跋致,他還是凡夫,本來要是最後的「念不退」,他須要至少是別教的菩薩,但他不是,他是凡夫,還是「凡聖同居土」的凡夫,可是他是阿鞞跋致啊。所以這個十分矛盾的在極樂世界統一了,這十方世界所無有,這完全是彌陀大願之力啊。

因此為什麼說你要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你念《藥師經》修得非常相應,藥師佛說你臨終的時候我派多少菩薩護送你到極樂世界啊。因為你去的地方還是個「凡聖同居土」,你不是去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所以你還是容易去。去到之後又有什麼可貴呢?所貴者你就是阿鞞跋致!所以十方諸佛讚歎就是如此,又容易、又殊勝。你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是不殊勝,殊勝的東西你不容易得到。這是極容易、極殊勝,是第一的容易、第一的殊勝,這是同時是如是,所以是不可思議。

所以蕅益大師讚稱「十方世界之所無,唯極樂所獨有。」如是「勝異超絶」,「勝」是殊勝,「異」是奇異,「超」是超出,「絶」是絶待、絶妙。「言思莫及」,言語、思想都不夠了。所以蕅益大師他就說:「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如果不是自己的本心妙明真心,自己本有的佛性,這極致、登峰造極持名奇異的功德,彌陀的大願,要不是這些原因,如何會有這樣的一個現象,這樣一個情況呢?

所以就是說四十八願是佛教裡頭像射箭的箭靶子的紅心,第十八願、聞名往生都是阿鞞跋致,是紅心當中的紅心。所以宗門常常說,「好手當中稱好手,紅心裡面中紅心。」學佛要達到這個,你要參禪,你要明心見性;念佛,你要念佛往生,二十願就是這樣。第十八願是「十念必生」,第十九願「聞名發心」,第二十願臨終就佛來迎接,所以「十念必生」就是由於這個地方來的,佛來接引你,加被你。

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衆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卽自悔過。爲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刹。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卽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底下二十一,這個特點叫做「悔過得生」,重點在悔過。前頭我們都講過,「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就念我國,心中老想著我國。

「發菩提心」。所以修什麼都要發菩提心,除非你現在只想當一個職業的佛教徒,也是一個職業,我一個職業,我可以有生活有工資過日子,目的只是如此,那就算了。你真要有所成就,不管你去修哪一方面,都須要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修種種德的根本。德本,念佛是諸善中王,也是德中的根本。以至誠的心來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沒有不滿願的。這裡又給你一次擔保。

這跟前頭不是一樣了嗎?本文的特點就指的一個過去生中有很重罪惡的人,這過去生中很有罪惡的人,我們就以悟達國師是最好的一個例子。他是國師,在隋朝是國師,國王雕了檀香的寶座請他升座說法。在升座的時候有一念自滿,他在漢朝時候的冤孽就找上他了,馬上長了兩個人面瘡。人面瘡是很苦惱、很疼、很奇怪,有時候他去看戲,也要把這個人面瘡露出來對著戲台讓它看戲,它要吃這個吃那個,種種的痛苦沒有法子治的,是絶症。人面瘡長在兩個膝蓋上,膝蓋是神經最多,關節最多了,而且長得像個人臉,會吃東西,所以這是一種冤孽病。國師長了人面瘡是一落千丈。他這是什麼?漢朝的時候他是袁盎,他給國王獻策把宰相晁錯給殺了。晁錯含冤不服,多少生要報復但就是沒有機會,他都是高僧。等到了隋朝,他升座這一念驕傲自滿,人面瘡就長出來了。所以我們要知道,你要說我這一生沒幹壞事,你前生是幹什麼來著的,誰知道?種種的宿業。

「若有宿惡」,就是說你過去生中肯定是有,一般人肯定是有。我今生也有,過去生也作惡,這五逆十惡也都是有嘛。聽到佛號、聽到極樂世界就悔過,改啊!一切罪從懺悔滅,一切福從恭敬生。尊法重道是恭敬心,所以我們禮拜一切一切,恭敬和不恭敬差別很大。罪只有從懺悔滅,你不能夠以你做好事來贖罪。做好事得福報,做這個罪你是得惡報,你要消滅這個報你只有靠懺悔,用懺悔滅。所以都是許人悔改,都是同樣的,你肯改就是好嘛。

「為道作善」,他就是去修道,按著佛的教導來做許多善事,還要持經持戒,以這些的功德發願,願意生到極樂世界。 前頭這些不是都有了嗎?他說有了過錯,他悔改,他求生。那麼這一種人,「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他命終之後不再要經過三惡道,就是他前生的罪惡應該要入三惡道。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以今生行善,我們這個因果很殊勝,這個力量很大,死後就生天了。可是過去老帳裡頭,要入地獄那本帳可以往後擱,那麼生天之後,從天上下落之後又入地獄了。

所以天帝「五衰相現」,他自己用天眼通,他知道自己將來要去哪,一看,到某個世界驢耳朵裡長個瘡,這瘡裡長了蛆,變成那個的蛆。你看,三惡道,不但是動物而且是動物中的下等,驢耳朵裡面的蛆。他就害怕,求佛,佛教他持咒等等的。

阿難看見餓鬼,他說你怎麼這麼苦這個樣子?餓鬼說,你三天之後就死了,你就跟我一樣。阿難就害怕,所以這才有「焰口」、「水陸」這些法,佛就救度他。這是過去,這都是要入三惡道,鬼也是三惡道,餓鬼是三惡道,變成蛆也是三惡道。所以要入三惡道,可是往生之後就不再入三惡道,什麼罪都不入了。

所以在這個地方就進一步說明,所以這個地方是「帶業往生」,要不是「帶業往生」這句話就完全用不著。用不著的話就是廢話,那怎麼阿彌陀佛發願有這個廢話啊?就是說實際是如此,大家往生的都帶了很多罪業。所以現在大家很多對於淨土宗沒有很深的研究,有的人就說這就不可能,不能夠「帶業往生」,「消業」才能往生,那就沒有淨土宗了。

有的人說這個「帶業往生」是帶善業。那還用說,帶善業?就是帶罪業,帶惡業往生,帶惑往生。你有惑就有罪,你惑沒有破,你到了極樂世界,你還是凡夫,你有惑。你真能破了見思,你就是聲聞、緣覺;你再破了塵沙、無明,就是菩薩。惑都在那去破,業在那去消。所以這一點很重要,悔過。

因此我們也不要怕,我們過去生中還有什麼宿惡,我們這個修法不斷在懺悔,天天懺悔,天天上殿文中都有懺悔,而且我們從內心中也在懺悔,從懺悔滅。而且我們改了嘛,我們現在都在持經戒,都在念佛求生種種的。

這個念佛不一定就是說必須大家都是淨土宗,你持咒、你參禪,你什麼都可以,總之以你根本修持來迴向,那就都不復更三惡趣,這裡所有的業。所以關於「消業」跟「帶業」有時候我給他們說,我說你只要是肯消業,我知道有業,我肯消業,你有多少業,你往生的時候都可以帶著,阿彌陀佛替你包了,都可以托運。

如果你知道有業,你就是不肯消,那你往生不了。因為什麼?因為你沒有消業,消業才是懺悔嘛,以行動表示。所以你肯消業,不管你還有多少業都可以帶;你根本不承認業,不肯消業,那你也往生不了,就是這麼一個關係。這是第二十一。

二十二、國無女人願。 二十三、厭女轉男願。 二十四、蓮華化生願。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卽化男子.來我刹土。十方世界諸衆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二十二、國無女人願。 二十三、厭女轉男願。 二十四、蓮華化生願。

第二十二裡頭包括三願,第一個是「國無女人願」。「我作佛時。國無婦女。」這就是第二十二願,「國無女人」,國家沒有婦女,都是統一「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前頭已經有了,既然如此,那就沒有女相,都是大丈夫相。所以敦煌畫的西方三聖,觀世音菩薩畫鬍子,都長鬍子。

咱們這廣化寺他們有人畫佛像,畫的觀世音菩薩完全像個女的,我說這個不大如法吧,完全畫成個女的。畫畫的人有點不同意,他說都這麼畫。我說你沒看見敦煌畫的有鬍子,他三十二種大丈夫相。觀音菩薩無所謂男、無所謂女,畫成女的完全可以。你畫那個魚籃觀音,那就是女的。但是你畫西方三聖畫成女相那就不如法。他都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國無婦女。這是第一個願。

第二個願是「厭女轉男」。有的人厭離這個女身,有人很貪戀這個女身,有人厭離這個女身。「厭離」怎麼能達到目的?「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中即化男子.來我剎土。」這就是什麼呢?「厭女轉男願」。你厭患女身 (這一些我們都講過了,不用多講了),得清淨信哪發菩提心哪。那麼你既然厭患女身,命終的時候是怎樣呢,你就已經化成男子了,就是這樣來生啊。就好像《法華經》那個龍女,八歲的龍女,舍利弗輕視女身,舍利弗曾經有三次都是,一個是在《維摩詰經》,還有一次一個長者女,這輕視婦女,最後證明他還不如婦女。

《法華經》龍女成佛,他看不起龍女,龍女就說你看我當時成佛,當時就化成男子就成佛,在世界上成佛了,八歲的龍女。這是一個顯教的,轉換為男身然後成佛。往生也是如此,他在臨終的時候,他去極樂世界的那個身是男身了。第二個,厭女轉男。

第三就是二十四願,「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十方世界來生到極樂世界的,都是在「七寶池蓮花中化生」。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都在七寶池的蓮花,在蓮花中生長出來,所以「蓮華化生」。化生,也不是從花裏頭…,這個化生是很高的化生,就是自然變化而生,不須要父母,不須要外緣,就是彌陀的願力和你功德的相應,就自然化現而有身,這就是「蓮華化生願」。

所以極樂世界所有去的人不是咱們這個血肉之軀,也就不須要父母,所以國家也沒有女人,就在蓮花中化生。不是靠濕,濕也可以生,所謂「胎卵濕化」,濕也可以,這個不是由蓮花中的濕而生,這大家要注意,這是化生。為什麼要用蓮花呢?我們講的這個速度快一點了,有很多書裏面有的,大家自己看了,我們把特別的,要須要注意的,我們提出來。

根據《大日經疏》,世間喜歡蓮花,覺得蓮花很吉祥、很清淨。大家都有這個感覺嘛,君子愛蓮花,覺得它「出淤泥而不染」,很喜歡它。「出污泥而不染」,它很清淨啊,蓮花也很吉祥,所以大家很喜歡,看見就歡喜,世法如此。密藏之中,指的密法,密藏之中是怎麼樣?密藏之中,「妙法蓮花」是最秘密吉祥。「妙法蓮花」,這個「蓮花」中表了很殊勝的法,一個就是它的「花多果多」。有的是有花無果,有的有果無花,無花果就是有果無花,很多開花它不結果,這個世界上很多。但是蓮花有花有果,不但有花有果,而且花也多果也多,你看花有很多瓣,果裡頭很多蓮子。不但花多果多,而且蓮花最殊勝的意思是「因果同時」,這個表現了一個最殊勝之法,也就是很難信之法、很難思之法,因和果同時出現了。

我們一般的想法是從因到結果,先有因而後有果。而「因果同時」…,先有因後有果,這就是一般的漸教,那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不斷的種因,不斷的得果,不斷的輾轉的增上。這個圓頓之教,「因果同時」。所以淨土宗說「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那麼你念佛時就是成佛時。所以比宗門還要頓。宗門是你開悟之後,你才是是心是佛。你現在在迷,但你只要念,你念你就是,「因果同時」啊。而你心在造其它的業,你又是「因果同時」,你的那個果就出現,你就那個去了。我要不念我就是黃念祖了,我念的時候那不是黃念祖了。

所以「妙法蓮花」,為什麼一切佛都坐在蓮花上?就是表示所顯現的是「因多果多」、「因果同時」。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果同時,你才發菩提心你已經成佛了。所以這一些說法全是圓頓法、圓頓教,不同於大家過去所學的那個始教、終教的一些說法。終教那就是你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這始教闡提不成佛。你現在圓頓教沒有不成佛,那就是和始教那個闡提不成佛就不一樣了。「剎那成佛」跟「終教」的必須三大阿僧祇劫不一樣了。「因果同時」。所以「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一聲佛號一聲心」,你的妙明真心,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全體是妙明真心。

所以妙法蓮花,往生極樂在蓮花中化生。極樂世界的九品蓮花正是顯大日如來的密意,這是密意,密法的密意,是最秘密的吉祥、殊勝的吉祥。上面這三個願,很詳細的一些,可以作參考,大家自己翻一翻。

二十五、天人禮敬願。 二十六、聞名得福願。 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二十五、天人禮敬願。 二十六、聞名得福願。 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第二十五起跟上頭有所不同了,上頭從十念必生,然後發菩提心,廣生眾善,往生的時候佛來接引,最後就說到有宿惡悔過得生不復入三惡道,女人臨終轉男身而往生極樂世界,這都是往生的。第二十五以下就是「天人禮敬」、「聞名得福」、「修殊勝行」,這個裡頭沒有提到往生。

因此,念佛不是說所有念佛的人個個都是往生的,往生是其中殊勝的,但還有一些所得的好處…。你肯定是得好處,你看現在天人禮敬是好處,得福是好處,來生修梵行是好處。所以這三個願是指著雖然聞名、雖然也信樂、雖然也禮拜歸命,也來修菩薩行、修種種善,但是這個功德不如前面的,不如前面的。這個就是這三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這個都不須要解釋了。「以清淨心」。清淨心也解釋過了。「修菩薩行」。菩薩行就是六度萬行,他就修六度萬行,廣修六度。現在很多人修橋補廟,到處趕拜道場,種種隨喜功德,他拿些錢,甚至於給人治病施藥如何如何、印經、造像,種種的六度萬行。但是它這裡頭沒有強調。「持名」是諸善中之王,所以三輩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發菩提心」,這個發心很重要。上次說的元曉,朝鮮的大德,他講了兩種,一種是「四弘誓願」,這是「緣事發菩提心」,還有「勝義諦菩提心」。

「緣事發心」還比較容易,「勝義諦菩提心」就很難發起,能理解都不容易啊!就是不落二邊,「勝義諦」,第一義諦,能夠瞭解第一義諦,發了第一義諦的心,「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而且我還是願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雖然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也無佛可成,也無眾生可度」,是這樣的心。這還是勉強用文字來宣說,實在是言語達不到。所以你看這個裡頭沒有「發菩提心」,也沒有提「一向專念」。

因此這樣的話,「諸天世人」,不但是人,各天都恭敬你,也就護持你。那就得到天人禮敬,這是第二十五願,這是「聞名」所得的一個好處,你聞了名之後,你就能得到這個,所以「莫不致敬」這以上是二十五。

「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這是第二十六願,這是「聞名得福願」。聞了我的名,這個「聞名」我們要知道,經中常常有這個話,「一聞」就怎麼樣、「一聞」就怎麼樣。

這個「聞」字跟那個「一經於耳」我們要分別。經上也有這個「一經於耳」,什麼咒「一經於耳」、什麼咒你「一聞」,這兩個要有所分別。「一經於耳」就是一碰你的耳朵,這個指的就是這樣。「一聞」就要深入一點,「一聞」之中,聞了之後包括了「信受」,這就叫一聞。聞了之後,所以「若聞我名」這個聞,就是有信受,包括了信受,不等於「一經於耳」。我們說那個咒「一經於耳」,那個鳥它來生就不當鳥了,那個就是這樣,一經它的耳朵就行了。咱們這個「聞」包括「信受」,我相信、我接受了。

所以「聞名」之後,一聽到名,得到什麼好處?壽終以後生尊貴家。生尊貴家,有的生到貴族,有的生到許多有學問的、婆羅門。婆羅門雖然是外道,不過當時在印度婆羅門都是有學問的。所以歐洲人很多讀書都在教堂裡頭,宗教和學術有密切關係。生到種種尊貴之家,「諸根無缺」。眼耳鼻舌身意,最要緊的還是「意根」,這個人很明白,不糊塗不顛倒,沒有神經病、精神病,最苦是精神病,這就是「聞名」的好處。

所以第二是「聞名得福」。一聞了這個名,你「信受」,你就怎麼樣呢?來生你就可以生到尊貴家。是以這個因,「聞名得福」得了這個因,一個因一個果。你這一生還造了別的因,有別的因,那又是另一件事。

最後「常修殊勝梵行」,這個是「修殊勝行願」。不光是常修,常常是這樣,也不是「必」,就是常常是這樣 ,那也時常是這樣修殊勝的梵行。所以下一生…,你發心修持趕不上前頭種種的,你就是當世也得到天人的恭敬,來生生到好的環境,而且你自己可以修殊勝的梵行。

「梵行」是清淨的行,一般是指的離欲的行。這個「梵」字指的是「梵天」,「梵天」就無欲了,「梵天」就是色界天。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最低了,一般說玉皇大帝是欲界天,上頭有色界天,梵天。梵天雖然有形色,他已經不是咱們這樣的血肉之軀,他就離開了淫欲。

你要是直出,一般的修持來說,你做一個人,你這一生之中只要有一次男女之間的這種生活,就沒有資格生到梵天了。所以不要以為生天容易。所以這個「橫出三界」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你只要有一次,這是一般的情況,當然你特殊修種種的功德那又另當別論,不然的話那就不行。「梵行」就是指的清淨的行,清淨無欲之行,所以斷淫欲的天都叫做「梵天」。

《法華經·嘉祥疏》他說,通說則是一切的戒都叫做「梵行」;特別說斷淫是「梵行」,這都是離欲。可是另外一個解釋就深入了,他說「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這不是現在一般人說,說是現在咱們學印度,現在他們西方人這麼學,學印度是連佛教和梵一塊學的;學中國也是,咱們把佛教禪宗等等的和老子和道教一塊學,《易經》什麼的。

他們所說這個「梵」就是指的婆羅門的一些教,真正「梵」的另外一個深刻的意思那就叫「涅槃」。所以「梵行」是根本法輪大涅槃哪。「梵」是根本法輪大涅槃,就是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三身圓滿的德,這涅槃哪,「梵行」指的是這個。而這個「行」就是萬行,以這個達到大涅槃之行就尊稱為「梵行」,所以這個就是深義了。

現在咱們說「修殊勝梵行」可以包括兩個意思,這兩個意思都有,因為什麼,因為聞名的功德實在是不可思議。所以底下稍微提了一下跟「一經於耳」之不同,《尊勝陀羅尼經》那就是「一經於耳」,飛鳥、畜生等等的一聽見這個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受。」這些動物只要耳朵裡聽過這個陀羅尼,這個聲音進了它耳朵,它就不再受這個身,這是一經於耳。它沒有什麼叫「信受」,我們這所謂的「一聞」指的「信受」。

現在我們進度比較快了,到二十七願了。

二十八、 國無不善願。 二十九、住正定聚願。 三十、樂如漏盡願。 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下面是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這四個願在一段裡頭,所以這文字非常簡練,包括的內容非常豐富,把五種原譯精華的東西都攝集在一起。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衆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二十八、 國無不善願。 二十九、住正定聚願。 三十、樂如漏盡願。 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國中無不善名」就是第二十八願,「國無不善願」,國裡頭沒有不善的名字,就是《阿彌陀經》說鸚鵡、孔雀,我這國中沒有三惡道,連名字都沒有,何況有實?這些鸚鵡等等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阿彌陀經》裡說了。「無不善名」,龍樹大士解釋,「彼尊佛剎無惡名」,阿彌陀佛這個佛剎裡頭沒有惡名,沒有所謂「三惡道」的名字。

「亦無女人惡道怖」。出家做比丘,種種這樣的來干擾,就是咱們近代的一個例子。一個人在天津講經,講得很不錯,大家是非常擁護。後來大家就找一個娘姨給他洗洗衣服、做飯。後來他就跟這個人發生了關係,就還俗了。還俗了嘛,後來他就到了北京,很苦,他就在後門那個地方賣菜。有一天,一個當年聽經的人走到那看見他,說:你在賣菜,你不是當年的那個什麼法師嗎?這一說他非常慚愧,痛哭,就回去了,不久就死了。所以就是說,他所理解的不是很淺,這是一種干擾,很大的干擾,他就是什麼都垮了。所以要「善自護持」。極樂世界沒有這事,「國無女人」它就有這個好處,都是大丈夫相,而且沒有惡名。

極樂世界還有龍樹說得很好,「無有諸趣惡知識」。我們現在就是種種的惡知識。他以善知識的面貌出現,而實際他是惡知識。現在我們修道之難,就難於你分別什麼是善知識、誰是惡知識。你要尊師重道,你尊的是什麼樣的師、你重的是什麼道,你從惡知識那兒來一點邪道你要去尊,最後就《楞嚴》所說的「師及弟子,俱陷王難,死墮無間獄。」極樂世界就是說好,沒有這一切恐怖,國中無不善名,何況有實。

龍樹再發揮,沒有女人沒有這種干擾,沒有諸趣的惡知識,天趣的、人趣的、修羅趣的、畜生趣的、鬼趣的,當然地獄趣不會成惡知識,他不自由。鬼趣的惡知識就有,現在一個大氣功師,可以隨便出入中南海,他的後台就是惡趣的惡知識。所以第一個大願「無不善」,所以沒有退緣。他為什麼沒有退緣?他從因上就給你隔離了,沒有這些問題。

底下「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這個就是第二十九願,「住正定聚願」。「生我國者」,他不但是形狀相同,都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沒有差別。不像咱們世界上,這是黑皮膚、黃皮膚、白皮膚、棕皮膚,分成人種的差別,希特勒就認為他這個人種是世界最高,就要產生差別、產生鬥爭、壓迫。極樂世界同一相。不但同一相,同一心。

「住於定聚」。「定聚」就是「正定聚」。這個「正定聚」咱們先保留一下,還談「國無不善名」。

靈峰大師這裡有一段還要介紹一下。就像他說的,極樂世界鸚鵡、迦陵頻伽等等鳥,靈峰大師的回答說,既然不是罪報所生,那麼每一個名字都表示什麼呢?那既是彌陀之所顯現,如來變化所作,既然他這個本體是如來變化所作,名字表達的就表達的是如來的究竟功德。所以白鶴就是「究竟白鶴」,這還不是性德美稱嗎!不但是沒有惡名,蕅益大師把它解釋是一種美稱。

再考證在《觀經》,《觀經》說「如意珠」,「如意珠」是摩尼珠、是寶珠,能出生一切寶,「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百種寶,就極言其眾多了、各種顏色的寶色的鳥。所以就是說極樂的依報、正報都是如來果覺所莊嚴的,是「住真實慧」所專志來莊嚴的。眾鳥是阿彌陀佛的變化,所以極樂世界從此我們可以知道,它的一個顏色、一個香味、一個微塵,任何一個名字,都表示是性德,都是「中道」,都是不可思議法界的全體大用。所以「無不善名」,不但是「無不善」,而且都是不可思議的功德。

底下我們再說「住於正定」。「正定」是「正定聚」的簡稱,「聚」就是類。眾生可以分為三類,也可以分為三聚,就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分為三類。「正定」是一類,「邪定」是一類,「不定」是一類。這三種分類有三個提法,大乘和小乘有所不同。

一種是日本《會疏》中的提法,它都是有根據的,不是他本人這麼提的。「以必墮六趣為邪定」,你必然要墮到六趣,這個是「邪定」;一定會達到菩提、證菩提果的叫「正定」;中間上上下下沒準的叫做「不定」。這個「邪定」就很低了,必定要沉淪六趣的是「邪定」。

再一種就是說,必定證悟的是「正定」,必定不證悟的是「邪定」,你一定證悟不了了。你現在跟著這些個惡知識,修他的邪法,住他的邪定,那你還能證、還能悟嗎?不可能了,這是「邪定聚」。介乎二者之中的,這個就是「不定聚」,有緣就會證悟,沒緣就證悟不了了,這是中間的。而決定證悟不了,他已經肯定的投了邪師行他的邪法,不會回頭了,那就是「邪定聚」。

第三種,《起信論》裡說,十信以前,沒有達到十信,就是說現在很多居士,還有很多出家人,只要你還沒有達到十信都叫「邪定」,這個要求高了。這個要求高,這是大乘法,所以要求也不一樣,我們不強就一種。在十住以上才是「正定」,別教有十住,十住以上才是正定,決定成功。在十信,你在十信位是「不定」,所以十信的人就如春天,春風中的柳絮,柳絮颳來上上下下,在十信位中就如柳絮升沉不定。所以我們有的時候不要就相信我現在這個水平,你現在這個水平不見得一定增長,不但不是一定增長,而且不見得會保持得住,它如柳絮忽上忽下,這十信位。所以我們就是必須要討一個決斷,所以入正定聚很重要。

龍樹菩薩說:以信佛因緣,願意生到淨土,修行種種,以佛願力的緣故得到往生,得到往生,佛的力量來住持,你就入了大乘「正定聚」,正好解釋這一段。龍樹菩薩所說正好解釋這一段,你就入了「正定聚」,入了大乘的正定聚,也就是說,十住以上才是正定,不過你是凡夫,你也入大乘正定聚,這個是極樂世界的特色。「正定聚」是什麼?就是阿鞞跋致不退之位,所以住於定聚就是住於正定之聚,屬於「正定」之內就決定成就。

所以三種解說都是如此,雖然中間有不同,一個是必定證菩提的這叫「正定」這是一種;一種是必定證悟的叫做「正定」;一種是「十住」以上叫做「正定」,那都是。「正定」是一致的,「邪定」、「不定」的說法有不同。「正定」是一致的,那就夠了,夠解釋我們的問題了。往生都是住於「正定」。

這個裡頭再引申一下,看大家能不能同意。本經二十二品裡頭,《唐譯》裡頭的原文:「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大家注意,「若當生」,已生住於正定之聚,這剛才有了。在二十二品裡頭這裡有「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我們要考慮考慮。

「若當生」怎麼講?應當生,還沒生,咱們算不算?所以《唐譯》,後頭這二十二品裡頭所引證的話跟這段話,我們要結合起來,所以這個彌陀大願之力,雖沒有往生,可是你臨終會往生,這是「當生」,佛會來接引。你現在雖然沒有往生,你還是個人,你已經「住於正定之聚」了,你不是升沉不定了,你超過「十信位」了,這才叫「不可思議之法」,所以大恩大德啊!「若已生.若當生」。

《阿彌陀經》:「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天大家發願沒發願?現在可能有人還沒發願,你只要發了願,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然不退轉,那就是「正定聚」。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就是在這。

你要說它淺,剛才善導大師那兩句話誰都懂,那不是很淺嗎?你要說它深,我也沒有完全懂。善導大師就說:「此願亦具現生不退之密意」。所以善導大師是了不起啊,蓮池大師他們都欽佩,他說大家傳說這是彌陀的化身,縱然不是彌陀,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類。那他是…,這戒行種種的,見著婦女從來不露齒笑,所有錢都拿來寫經,就是教化一切念佛,在他那個時候長安城裡頭沒有一個人不念佛。這戒行是謹嚴極了。所以這剛才說『若當生』就是指著求生的人,求生的人也入正定聚,這個是一個不共的說法,善導大師所說,別的人還沒有這麼說,所以今天這個地方也把它一塊介紹。所以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同入一個心,都入於「正定」。不光他說沒有退緣,沒有惡知識,而且都入於正定,自己的水平也達到這方面,環境是這麼好,水平這麼高。

而且「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這幾句就是第三十願是「樂如漏盡」。「熱惱」,人為苦所逼,弄得身上都發熱,心裡頭很煩惱,這叫做「熱惱」。《法華經》裡頭說「以三苦故」,有三種苦,在生死中受種種的熱惱。

在極樂世界沒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他永遠離開熱惱。它一切都是增上,一切都是殊勝、美妙、清涼,所以就永離熱惱。而且不再入三惡道了,這後頭有, 將來他就是到其他世界去了,依他的願力,他也是不退。所以他就是「永離熱惱.心得清涼」,在極樂世界這一種,他所受的快樂猶如漏盡比丘。

「漏」是洩漏之義,也就是煩惱的另外一個名字。因為你煩惱在這兒存在、在活動,你的心就被它所牽引,念念都是這個,這一念又引一念、一念又引一念,這煩惱它不斷,心就跑啊,跟著煩惱跑,就像水流一樣流注,所以叫做「漏」。

你的東西它在那兒漏了,它水老往外流,你的心老跑,所以從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門,天天都在煩惱之中,所以叫做「漏」。斷盡煩惱的比丘沒有煩惱了,稱為「漏盡比丘」,就是阿羅漢。

所以這個「通」,前五種通是「有漏通」天耳天眼等等的,第六通是「漏盡通」,這才是「無漏通」。「有漏通」是其他的外道邪魔也都可以得到,唯獨「漏盡」。當然漏盡那就不叫外道,叫阿羅漢了。所以這個就是如此,他如果能得「漏盡通」,他就是阿羅漢。但他不是,他也不可能。所以「漏盡比丘」他沒有染著,這個「樂」是真樂,是大乘的法樂。所以就是說,在那兒的人雖然還是凡夫,但皆是沒有熱惱,清涼,受的快樂跟「漏盡比丘」一樣的快樂。這種所謂法樂、法喜,非世間這一切的快樂、聲色、飲食、男女等等,所能比於萬一。這是第三十願。

第三十一,「不貪計身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他們這些到那的人沒有不善名,也沒有惡趣的惡知識,都是一心住於正定,沒有煩惱,清涼,跟漏盡的阿羅漢、漏盡通的比丘一樣。

底下再說如果有人起了一種心念,他還「貪計身」,貪戀這個身,在那老考慮這個身,老為這個身做打算,「貪計身」。年歲大的有一種人,成天所關心的就是吃點什麼、練點什麼,把這個身體保養好,看種種的養生之術,就補這一堆肉,要燒啊,種種的都想著多待一會,「身見」。

極樂世界沒有這個,他要起貪計身者,沒有人起這個。「身見」是見惑的頭一樣,所以我們說要破「見思惑」,你破了見惑才證初果。所以「豎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按正規的出叫「豎出」,那是十分難哪,你要是破見惑,剛剛證初果。

「見惑」中頭一樣就是「身見」。我們在座的這一位,他從前見明心長老,明心長老就告訴他你要去破身見。這開示得很好,這練氣功的人整個在身見裡頭。外道「九轉丹成」,我脫了一個舊殼子換了一個,又出來一個「我」,屍解一次又屍解一次。我一個老同學,他的祖上見過已經三次屍解的人,他那個身體一晃就過了,你看著有個身體,手一摸,無障礙了。經過三次屍解,但是他究竟還是外道。

所以破「見惑」,「見惑」就是十樣東西,第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邊見」,總落邊,不是「有」就是「無」,善惡種種都是兩邊,是非、邪正種種。

所以老子他就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破這個「邊見」,聖人要不死光了,大盜沒有完,大強盜沒有完哪。中國就是因為我們的基礎好,有孔子、老子之學,「世間」和「出世間」都有一定的基礎,所以佛法來,大乘佛法就是中國接受了。印度附近的鄰邦,他們都接受小乘的多,接受大乘的就是中國。所以達摩也來,東土有大乘氣象,所以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還是很光榮啊。

「邊見」,還有就是「見取」、「戒取」、「邪見」、「貪」、「瞋」、「痴」、「慢」、「疑」,懷疑,這十個都破光了。當然「貪瞋痴慢」破的是粗的,欲界的,後頭還要破色界的、無色界的,都破光了就是阿羅漢,漏盡,貪瞋痴慢。我們想想看看,我們能夠談到這十樣是破嗎?我們現在就從兩頭下手吧,第一個要破「身見」,「身見」障礙菩提心。最末「斷疑」。兩頭,抓兩頭,這十個抓兩頭,一個不要有「身見」,一個要「斷疑」。斷疑生信,要生了信了,你才能信,真正信這些無上圓頓之法。當然你信的佛法都是好的,你可能現在說他們信小乘法我們也是讚歎,但是更殊勝的是大乘,圓頓教。所以要斷「見惑」,「見惑」不斷不能入聖流,要長淪生死。

「貪計身」就是執著有一個「我」的身體而貪著計較。日本的《會疏》說,於自己的身體妄自執著,就起了有愛、有憎、有違、有順,就是這種思想。

《往生論》就說你要「發菩提心」,但是有三種是障礙「菩提心」的,你老是供養恭敬自身心、老是想保護這個身,換句話說,就是「我」。要破「我」,「無我」。所以「無我」先從身這兒開始,不要老貪計它,「貪計身」跟「無我」是矛盾的。所以「若人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人我」先要去,然後去「法我」。

極樂世界先從「貪計身」這,就大家都沒有這個了,沒有人起這個念頭了;不但沒有這個行動,「若起想念」,這個念頭一念都不動了。這個是第三十一願。

三十二、那羅延身願。 三十三、光明慧辯願。 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下面一段又包括三個願。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三十二、那羅延身願。 三十三、光明慧辯願。 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表示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第一個是「那羅延身」,金剛之身,不是咱們這個肉身。因為你貪計也貪計不成個那羅延身,你生到極樂世界,你諸漏已盡,你所得的身是金剛之身。第二是三十三,「光明慧辯」。都有光明、智慧、辯聰。三十四,「善談法要」。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即無能報佛恩。所以在這三個願裡頭,往生的人都是如此。

咱們先看第三十二:「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這是第三十二願。「那羅延」是什麼?那羅延根據《三藏法數》說(《三藏法數》也等於過去一個老的辭典),梵語就是「跋折羅」。這還有不同的音,有翻成「伐折羅」的,這都沒關係,在印度的讀音本身它也有不同,就好像中國話似的,咱們南方話和北方話就差得很多,它也有不同,翻成咱們的意思是「金剛」。因為認為這個是金中最堅硬的,可以切玉,這個是寶。我看這就是印度的,他們那出產金剛石、金剛鑽,金剛鑽可以裁玻璃、可以磨種種寶,硬度最高是十度,以這個作為譬喻。所以這是一種解釋,「金剛」,表示最堅固。

再有,「金剛」是「金剛杵」的簡名,簡名稱,「金剛杵」。「金剛杵」本來是印度的兵器,一種武器,密宗拿這樣一個器具來表示堅利的智慧,因為「金剛杵」兩頭都有尖,很堅固。所以《大日經疏》裡頭說「伐折羅」,就是咱們翻譯的「那羅延」,是「如來金剛智印」。這就是「金剛杵」的名字,「金剛智印」。

《仁王經念誦儀軌》裡頭說:「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你看日本密宗的祖師,他手上老拿著金剛杵,畫的像有人拿著金剛杵,表示什麼?表示他引起、啟發了正智,正的智慧。所以我們學佛就是一個智慧。有人只是求禪定、神通,這不究竟。就是智慧,最後是轉八識成四智,八識變成四智不就成功了嗎?成功的就是智慧。

拿「金剛杵」表示發起正智,「猶如金剛」。稱為《金剛經》者,《金剛經》讀本都要迎請四金剛,我們居士林後來印這個書的時候把這個都刪掉了,不印「迎請」,這都是一種誤解,《金剛經》跟迎請四個金剛有什麼關係?而且把這個意思沖淡了。表示智慧,《金剛經》所講的第一義諦如金剛之堅,不為一切所破而能破一切。

現在有人念《金剛經》,覺得我這好像有四個金剛保護我,你讀經的功德就被你這個誤解沖淡了許多。這是金剛的含義,叫做「伐折羅」或者「跋折羅」。

「那羅延」也可以有四種含義,一種是梵天王的另外一種名號,一種也是一種天的別名,這個天是佛的化身;再一種,「那羅延」就是金剛,那就是一味,一回事。《維摩經》說是「那羅延菩薩」。

「身」和「心」是有一定關係的。所以六祖的身讓紅衛兵給砸破了,佛源禪師把那個骨頭撿起來,當時他也冒著生命危險給埋起來,現在還原了。他親自告訴我,那個骨頭都是黃金色。一般都是白骨,在醫院裡看的骷髏架,白骨。砸破的六祖的那個骨頭都是黃金色,現在都還原了。

所以《密跡力士經》,這些都是密部的。「如來之身成鈎鎖體,猶如金剛,鏗然堅絶,不可破壞。」所以但證法身,何慮色身不妙,自然形成。

把「那羅延」、「金剛」這兩個介紹了,就是這個含義。

再從密教的道理來說,「金剛」、「金剛手」、「金剛薩埵」是一個名字的不同翻譯。根據《仁王經念誦儀軌》,金剛手菩薩,這是密教金剛中的第一位,就是普賢菩薩。「手持金剛杵者」。為什麼手上拿金剛杵?叫做「金剛手」嘛。有人畫的西方三聖像,大勢至菩薩手上拿著金剛杵。

「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故。」能把這個「人我」、「法我」微細的障,極微細的障礙都能夠破除。我們有時候往往是能夠破除一點很粗很粗的東西,還有極微細極微細的東西你觀察不到。就有人說,我沒有妄想了很清淨。你不知道你的妄想如急流水,不是你自己的心能感覺到的。就好像電鋸,開起來之後你看不見它轉,就看見像整的盤子在那一樣。心中還有這種所謂「行識」,「色受想行識」,「行藴」,這個你不可見。而這個,所謂這個就是能夠斷我法微細的障礙,都是如此。

還有《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金剛手是法身菩薩,謂之菩薩,「是故名普賢」。所以我們這個經「德遵普賢」,普賢就是密教的金剛手,「即從如來得持金剛杵」,因為他老同如來,他能夠拿著金剛杵。「金剛杵」一般是五股,表示五智所成就,所以叫做「金剛手」。

這個「金剛手」,大家有的時候,學顯教的人以為這個…,因為從前把山門叫做「四大金剛」,這是大錯誤,這是「四大天王」。又以為一些現武相的這些執士叫做金剛,那這只是護法。

這就是普賢菩薩、就是大菩薩、就是佛,就是另外現一種身相的。

所以如果據密義來說,「金剛」與「那羅延」都是執金剛,也就是「金剛薩埵」、「普賢」,是法身大士。前頭也說,「那羅延」有四個意思,是佛的化身。所以密教裡頭就把這些拿著金剛杵的認為是現威猛相的佛,一般是現淨善相的佛,這是現威猛相的佛。所以這的「金剛那羅延身」也可以解為他得了如金剛一樣的金剛身。

所以往生者以佛的願力加被都得到堅固不壞,因此壽命無量。死了不就是你身體壞了嗎?他這個身體是不壞,不壞就是金剛之體、智慧之體。所以如來是金剛身。《涅槃經》有證據:「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所以往生者皆得這個身,佛的願力加被。這個就是說,這叫「那羅延身,堅固之力。」

底下,「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從身頂光明照耀到獲得無邊辯才這個地方,這是「光明慧辯願」,第三十三,在這一段裡頭,從「身頂」到「辯才」。身也有光,你看畫佛像,頭上一個圓圈,這是頂光,身上又是光,這是身光。往生的人身頂都有光,因為佛是無量光。雖然往生的人還沒有證到,他也有光,但他還不能說就是無量光;但是他無量壽了,跟佛一樣,都不死了。所以身頂有光明照耀。

「光明」兩個字,自己發光,這個亮叫做「光」,能夠照東西叫做「明」。這個用處有兩個,一個是破暗,可以消除黑暗;可以表法,這個「光」拿來表法就是清淨、明顯,表法。

佛的光明,根據《往生論注》,這是智慧之相。根據《超日月三昧經》:「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大的智慧發露了,能夠照明法界,這就叫做「光明」,就是智慧的作用。《涅槃經》說得更簡單,「光明名為智慧」。所以「光明慧辯」擱在一塊,身頂都有光明,成就一切智慧,這就很有連繫了。所以彼國的天人身和頂都有常住的光,這正是智慧之相。

凡夫就愚痴、就是愚闇,所以地獄中就黑暗,一點光都看不見。後頭我們經裡還有五種智慧,他都能夠照了,這我們就不念了。成就一切智慧,我們經中說到五種殊勝的智慧他都成就了,獲得無邊的辯才、無礙的辯才。「辯才」就是善巧說法的這種才能。

《淨影》就說:「言能辯了,語能才巧,故曰辯才。」你說的言語人家能夠聽得清楚;「辯了」,能夠分辯、能夠很明白,你這個語句很有才華,你很巧妙。所以同樣的一個老師在講課,我們有的就願意聽,有的不願意聽,不是這兩個老師的學問有差別,有的人他口才辯才很不同。所以這個又是一種才。菩薩說法的一種智慧的辯才,因為他有這個辯才,才能教導眾生,才能使眾生重法。

「辯」有四辯,也稱為「四無礙辯」,「四種無礙」,也可以稱「四無礙智慧」,這個辯才是由於智慧而來。「四種無礙」都標示什麼呢?

一個是「法無礙」,你對於這些法、名相、文句都不能障礙你,你都能夠表達得很清楚。

第二是「義無礙」,對於它的真實的義理,所謂解真實義,這個文句裡頭所表詮它的義、它的理,你對於它都能通達,沒有阻隔,這個叫做義無礙。

第三「辭無礙」,中國的、外國的,各地的方言你都能通達。這個我們不行,那菩薩才行。一個人要知道幾國語言就了不起了,現在有多少種語言哪。這個是辭無礙。

最後一種「樂說無礙」,三種的智慧都有,給眾生很歡喜去說,能自在去說,這個又叫做「辯無礙」。它是契於正理,發出無礙的言說,這個叫做辯無礙。

這是四無礙。在「獲得無邊辯才」這個地方,就滿了三十三願。

再底下:「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往生的人都善談諸法秘要,深密之處、緊要之處都能善談。這就不是普通,普通只能談談枝葉表面文章,隱深的要義往往講的人自己也不明白。不但明白,而且善談。

「說經行道」。就是一邊走一邊誦經。「語如鐘聲」。說的言語聲音跟鐘一樣。若不是這樣的話,不取正覺,都善於說法秘要,都誦經行道,語如鐘聲。

「秘要」,「秘」就是秘奧。「言法門之深奧」。又「秘」是秘密,因為這個法門很隱深,你不容易把他表示出來。這個秘要,《法華文句》說:「四十餘年,藴在佛心,他無知者,名為秘。」解釋「秘要」兩個字,釋迦牟尼佛四十多年都擱在心裡頭,沒有說,別人不知道,這是「秘」,沒有說《法華》,誰也不知道。所以說的時候五千人都不能聽,退席。佛說:退也好,你們退吧。四十年不說,說的時候還很多…,五千人哪,大家要知道。所以佛法難聞,這個深秘的東西不容易接受,不容易聽、不容易懂。

「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言要。」「一乘」,一個直的道,它萬類都可以攝在裡頭,是簡單、簡要。所以中國叫《易經》,至簡至易,易則易知,簡則易行,不是繁瑣。現在大家以繁瑣為深奧,正是錯誤。所以密法是愈高愈簡單,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法有多少本尊、多少像、多少咒、多少什麼什麼,以此為深奧,這個就不是學密的好根器。愈高愈簡單,所以淨土宗就簡單了,「阿彌陀佛」。

愈高愈簡單,不要以為這個簡單。所以中國最高的一部經就是《易經》。中國的一切學問都是從這出,孔子、老子、醫卜、星象、軍事家,不管是什麼什麼,中國的一切學問,從這一部經出,叫做《易經》。「易」就是容易知;「簡」就容易行,簡易。

「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所以稱為要。」《嘉祥疏》也說「言約理周」,言很簡單,而道理是具足,所以稱為「要」,如來一直過去沒傳,所以稱為「秘」。「秘要」就是《法華》要說一乘法,一切眾生你們都是成佛,說阿羅漢是化城。咱們淨土法門是一乘,「二乘種不生」,凡是所生的都是大乘,「二乘不能生」,正是一乘法,跟《華嚴》、《法華》是同類的。而且它們的精髓都在這,這是蕅益大師的話,「華嚴奧藏,法華秘髓」,想不到都盡在這部經裡頭。

又《法華》說:「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這就是說「善談諸法秘要」,這個淨土正是「諸佛秘要」。「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是「要」啊,唯說這個啊。而且說了很多法之後才能帶出這個法來,在說餘法的時候那這個法就是「秘」呀。

「行道」就是經行,行道誦經是天台常行的修法。所以往生的人都是「善談諸法秘要」,因為他們都已經入了極樂世界,都在一乘的法海之中,「秘要」他已經都知道了,所以「善談」。

「說經行道.語如鐘聲。」鐘的聲音,「夜半鐘聲到客船」,聽了之後大家都心裡清淨。所以為什麼要寫這個鐘聲?在深夜之中他一聽是鐘聲到了,當時就一切都清淨。這有密境、禪機呀。

鐘的聲音,《佛祖統紀》說:人命將終,聽到鐘磬的聲音,可以增加他的正念。所以在臨死的時候有時候給他敲引磬等等的。所以我們往往這個大的鐘一敲,大家就很清淨。「語如鐘聲」,就是說法的人聲音很洪、很正、很廣,很能持續,能夠遠聞,能夠震醒人的昏迷,引出善心,說話聲音的功德跟鐘一樣。

這裡頭我加一個解釋,就是說這個鐘上頭都是有很多經咒,你看大鐘寺的鐘,它是一部《華嚴經》。那個鐘口,鍾不是有個鐘口嗎,鐘口上是一部《金剛經》。因為它鐘很大很厚,有這麼厚,鐘口上是一部《金剛經》,還有很多咒、字種。所以你敲一下,這一切經、咒、字都在轉動,一切功德都在發聲,全部這些經、咒都在發聲。這一聲之中有無數無邊功德。

極樂世界這個說法的人也跟這個鐘一樣,他一字一句都包括了《華嚴》、《金剛經》、種種咒一切功德在內,你聽他這一個音聲就如同聽了這麼多的音聲一樣,這叫「語如鐘聲」。不光說你聲音像,那個莊嚴洪亮像鐘一樣,我看這個含義更契合經義一些,「語如鐘聲」。

這個就到了「善談法要」,皆有光明,這個光明就很殊勝。這個裡頭我引證了一些,還有大慧法師的話,大家自己去看一看,這道理很深,大家去慢慢參。「是法…」,讀一讀吧,大慧他說:「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此法。」所以「光明」跟「慧辯」合在一起,「光明」與「智慧」是不可分。大慧大師是禪師,所以他的話就不要講了,禪的話再講就畫蛇添足了。

三十五、一生補處願。 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下面我們進行到三十五、三十六,這個又很重要。最近聽到弘一大師跟我這個老師是不約而同,都把常念的一個偈子改了,所以這個就是這一條願。這個是第三十五、三十六。上面所說的都是到了極樂世界就在極樂世界了。這個裏頭就包含了…,第三十六就不一樣,所以這裏包括兩願,三十五、三十六。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爲衆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三十五、一生補處願。 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最後一定要成為一生補處的,所以這叫做「一生補處願」。他只要是來就是一生補處。所以諸上善人,「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阿彌陀經》裡頭,很多就是阿鞞跋致,最後他就成了「一生補處」,再到這個世間一生就是成佛了。如現在的彌勒,將來他來了之後說法,「三會龍華」就成佛了,這一生補處。彌勒之後,將來又有一位在兜率天的兜率內院,到了那一位來的話,他又是一生補處,他只要來一下他就成佛了。所以到了極樂世界的人他都是要成為「一生補處」,也就是決定成佛。所以這是「一生補處願」。

底下呢,就不一樣了。「除其本願為眾生故」。除了一些人不是這樣,不在極樂世界成為「一生補處」,他的本願是要度眾生,急於度眾生。

「被弘誓鎧」,拿這個弘的誓願做為鎧甲。這古時候,咱們現在這避彈衣也是鎧甲,古時候就穿上鋼的、鐵葉的披在身上,鎧甲。以弘深誓願作為鎧甲。他要「教化一切有情」,要度眾生,度眾生的心非常切,讓這些有情都要發信心。「教化一切有情」,要教化有情因此自己也要「修菩提行。行普賢道。」教化其他眾生也要「修菩提行。行普賢道。」有這樣的一個誓願。

「雖生他方世界」,雖然他生到其他方的世界,比如到了娑婆世界,「永離惡趣」,永遠不會墮入惡趣,就不會以他的罪過來墮入惡趣。這裡頭包括不包括我就到畜生道去度眾生、到餓鬼道度餓鬼?這個是大菩薩的行動。這個地方就是泛指,你到了極樂世界,你還是凡夫,因此你這個能力,你還熟悉的是人趣的情況,你所能適應的這種種的。要像地藏王菩薩等等的,在地獄中去度眾生那是大菩薩的行動,那以後是可以。但是你在「凡聖同居土」,你還是凡夫的時候,所以在這個地方就說永離惡趣。不是說生極樂世界的人惡趣就不度了,因為他還沒成功,等他到了實報莊嚴土,那他自然就會去,那就不包括在這個問題之內。一般這種所指的,還是指的生到「凡聖同居土」的情況,還穿衣服、吃飯等等的,有這些「通」,這還是「凡聖同居土」的情況,這剛生的人的情況。

所以這一切,我們要不能夠離開這個對象,說這話是如此,因為這所談的是這些。真正到了上品上生,他可以分身到無量世界度無量眾生,到那個境界那還有什麼呢,就無所謂人類,各趣都可以示現,普門示現。那個不在話下,那菩薩境界了,各個淨國土的菩薩都是如此。這個就是指他的人民,人民是這樣,國土人民還是凡夫,但是這個凡夫到他方世界去,不會因為你前生的宿業,或者你到了這個世界來又添了些業,你都不會再入惡趣,永離惡趣。

「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者你示現的這個人在說法,那聽法一樣是從極樂世界來的人哪。他很安心很歡喜,願意聽法,這個也分水平不同。有的人他來了之後就知道我是極樂世界來的,也有的人他不知道,臨終的時候才知道,看水平。凡夫都到極樂世界,凡夫與凡夫之間也不一樣。因此來了之後,你願意來度眾生,做很多很多功德。有的是一來一生就知道,有的是中間知道,有的是最後才知道。「或樂聽法」,「或現神足」,他現神通,「隨意修習.無不圓滿」。

但是特點是什麼?他所修習的很圓滿,他達到,他能夠進修起來。因為佛他是一切都攝受加護,對於這個更是同樣的在加護,而且這些人他究竟是不一樣了嘛,所以他這個修習無不圓滿哪。

「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所以這是「教化隨意」,我們來教化眾生是隨意啊,是不是。因為你自己,如果你的修習都沒有自覺,你沒有理解,你這就想度人,有的時候是害人哪。所以必須自己能夠修習圓滿,你說法度眾生你才能「惠以真實之利」。

所以這一條是什麼?到了極樂世界不是一定要在那等著成佛,有的人很願意還回娑婆世界,我願意到世界上苦的地方來,都是可以來的,都是滿你的願,各滿你的願。你來了之後,一個就是說種種的因緣你都不會再入三惡趣、三惡道,不會啊。再一個你的修習都圓滿,永遠不退墮,你已經達到什麼水平,絶不會因為你在人世中轉一圈而使你有所下降。

現在打個世俗的例子,就好像你要開舖子,你那個舖子只是賺錢不會虧本哪。你做商業,這是保證賺錢不虧本的買賣啊。所以先師他就把一個偈子,「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本來是這樣四句。先師就把第四句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我一到,這花開一見佛之後,我就要回入到娑婆世界來度含識。正好前兩天來了一位南方的,說弘一大師也是改了,差不多,他一定都是「度含識」因為「度含識」它押韻,也就是字是不一樣意思是一樣,他把這個也改了。這就表示什麼?屬於這一類,他們的往生,那就是都還要回娑婆來度眾生的,所以各隨己願,這是兩種類型。

弘一法師也很了不起的,也很特別,有些地方很特別,常情有時候所不能接受的。他在湛山寺講戒,第一天送去飯菜不吃,第二天就簡化了還是不吃,就報告倓虛方丈,倓虛說你們把你們吃的那個同樣的給盛去,又盛去了,這第三天了,他就問說:「這個是不是你們吃的就是這個?」「我們吃的就是這個。」他吃了。所以一點沒有特殊化,當代大德。也都是這樣,所以不約而同,都是改為回到這個世界來度含識。這個文句中有幾個字沒有用同樣的字,意思是一個意思。

所以有各種類型,不是說到了極樂世界我就貪圖享受了,不是。你到那之後你是真正能夠惠以真實之利,你最快的你見佛聞法,因此你所能夠用來傳達的,你所來表現的,都是做正面工作,這個非常重要。我急我不等成佛,我就回來了,可以嘛!都是可以的,佛也讚歎,而且你保險了,不會入惡趣。

三十七、衣食自至願。 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卽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三十七、衣食自至願。 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這個就是「衣食自至願」。你看,身是凡夫啊,所以就是說還要衣服飲食,還有那些宮殿種種隨身,衣食住行這些,他也還要供佛,他還是凡夫。這個就是第三十七願。「隨意即至。無不滿願」是「衣食自至願」。

底下,「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是「應念受供願」。我這一起念那佛就接受了我的供養。所以這一個願就包括了很多內容,在別的譯本裡頭有時候要說幾處,這都包括了,飲食、衣服,以至種種供佛的一些器具,花、香等等,一想就到了,自然現前,沒有不滿願的。所以來作這些佛事。

而且「應念受供」,隨著你的念,諸佛就接受你的供養。在《宋譯》裡頭說到,他這個說得很清楚,他說你種種的幢幡寶蓋、珍珠瓔珞、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花伎樂等等要來供養的東西。現在天文上覺得最遠的地方,最遠的類星雲離咱們是一百四十億光年哪。一百四十億光年,這是最新的發現,最遠的地方,光要跑一百四十億年。這個世界可能早已經毀滅了,而現在所看到的光是它剛剛到,它那已經沒了,我們看見它是過去的樣子,它這個已經沒了。而遠在…。光一秒鐘要走多少里呀?三乘十的八方那麼多米,多少萬公里一秒鐘。

光是我們世間最快的。光一秒鐘跑這麼遠,它要跑一年叫做一光年。「光年」是個距離單位,不是時間單位,有一個人搞錯了,是空間的單位量距離的,光要跑一年那麼長。光要跑一百四十億年,你說這在哪兒呢?所以之大是大到無邊。所以有的是極遠極遠之處,極樂的人雖然他有那麼樣的神通,他也去不了。

但他去不了不要緊,《宋譯》說,諸佛他就接受,他舒起手臂來接受,所以應念受其供養。為什麼把這個《宋譯》在這補充一下,我們知道諸佛世界,以現在的天體,就天體,說一百四十億光年,你們想一想,你們設想設想,這是我們天文鏡不斷的進步取得的,實際上它有多遠哪,誰知道啊?其大!所以我們才叫「渺滄海之一粟」,滄海之中你是一小粒米而已呀。咱們在整個空間之中,咱們這個介爾之身滄海一粟。可是不要小視這個滄海之粟,咱們這個心確實包含了整個的宇宙。這個就是三十七、三十八兩願。

我們今天講到三十九願,第四十願留到下一次。

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衆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三十九願,就是「莊嚴無盡」。「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嚴」是莊嚴;「淨」是清淨;「光」是有光彩、光明,麗是華麗、美麗。

「形色殊特」。「殊」是妙,指不同;「特」是奇特。極樂世界一切東西都是這麼嚴淨光麗,「形」是形狀,顏色都是殊特。「窮微極妙」。這微妙到了極點,所以叫窮微極妙。「無能稱量」。沒有人能夠來稱讚,沒有人能夠說出來這有多少個、多麼大。

《會疏》說:「點事妙理相即」,極小極小,「點事」這是日本人的文法,極小極小的一點點事情,它都跟妙理是相即的,它就含了妙理,所以叫做「窮微」。在極微之中它都是有妙理。為什麼說是極妙?因為它是無漏之相、實相之相,所以說是極妙。這就是把極樂世界這種形色上的這些把它提高了。為什麼窮微極妙?因為它極微之中也是妙理所體現,它這一切相都是無漏之相,都是實相之相。

「無能稱量」。因為極樂世界全顯的是事事無礙法界,「一」中就含「多」,「多」中可以入「一」,「小」中可以包括「大」,「大」中當然更可以包括「小」。時間也是如此,空間也是如此,而且「重重無盡」,這一個裡頭包括了無窮無盡。你們拿兩個鏡子對著一照,你就看出這裡有多少鏡子在裡頭,這無窮無盡,而且重重的無盡哪,所以不可稱不可量,咱們這個世間的辦法沒有了。

所以極樂淨土只是佛跟佛乃能究竟。所以除了佛之外,乃至九界一切都不能夠來分辨它的形色、它的光相、它的名數,更何況談到總為宣說,一共是多少,總共有多少,這不可能了。所以說「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如果有,就不成佛了。既然成佛了就是沒有啊。所以這就是極表極樂世界的莊嚴。

袁中郎死了之後有篇《紀夢》大家可以看看,把他弟弟引到極樂世界,袁中郎說極樂不知道極樂是樂到這樣程度。他因為他寫了一篇《西方合論》(選入了《淨土十要》),就以這個功德往生,但是戒律不謹嚴所以生的是生到「邊地」。但是由於他智慧猛利。你為什麼生邊地不能聞佛說法?不是佛不要你來,是你聽也聽不懂啊。所以只能在「邊地」,只有菩薩來給你說說,你就是到佛的法會中聽法,你不行啊,你聽不懂。

你為什麼「生邊地」?你就是對於佛的五種智慧你不理解,你對你自己的智慧你也不信,你這個水平你生了之後,佛說這些法你聽了跟不聽一樣。但是因為他的智慧作《西方合論》,智慧很特殊。他前生是蘇東坡,所以很快就能聞法。後來就是這個…。但是,很多大菩薩的境界都不可測,他也到不了。這個文筆很好,他的弟弟寫的,叫《紀夢》,大家可以看看。 好,下課了。

再說兩句閒話,這個禮拜天在廣濟寺的念佛七道場,現在兩個念佛七道場,第一個是在廣濟寺,我禮拜天去講了。這是打破記錄,在大殿上,後來的人就沒有地方,坐不下去了,就都站著聽。而且裡頭多數是年輕人,就像大學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就這樣的歲數,男的、女的很多很多。他們十七以後廣化寺接著辦念佛七,我下禮拜二到那邊去講。所以這些現象,就是一些青年現在很特殊,青年傾向於佛法。

我們不能夠老記著過去的那些印象,要重視這些新生的現象。新生的才代表未來。過去的就是將要成為過去了,過去老的印象就不復存在,就是歷史了。這新的現象,國內、國外都值得重視。

為什麼能這麼多人來念經、這麼多人來參加?國內這個現象,出了這麼多年輕人。過去都是老太婆,這也都是很可敬佩,身體也不行了,勉強還來參加,就感覺後起無人,現在看見就全不一樣了。很多人在我旁邊坐,很多人比諸位還年輕,就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男的、女的青年,這是一個現象。就是說世尊、諸佛的願力是不可思議的。

善導大師的話,「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兩句話誰都懂,真要明白這兩句的意思,就是很稀有。如來出世為什麼他唯獨就是要說阿彌陀佛這個大願之海,也就是要說這淨土法門啊。往生淨土這樣的大法,唯一要說的就是這件事,所以佛才在世間示現,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意思,但它深入一步的這個道理在哪裡?不好懂啊。要懂得這個,這個人就會變,就不為現在所流行的這些學說所動搖了。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就是為說這件事。那我們要學我們要修,應當如何自己就知道了。不肯這麼去學這麼「唯」 ,不肯這麼「唯」的話,就是對於這兩句話還沒理解。

所以讀了書之後就是要有變化。所以古人說:讀了《四書》還跟沒讀之前一樣,是不會讀書。讀了之後你要跟以前有不同,這才是會讀書。不是說你拿個筆寫篇論文,考上個舉人進士中狀元,所以說狀元都是沒學問的。

所以我們現在正在說彌陀本願之海。這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殊勝。今天我們到了第四十願,一共是四十八,剩八條願了。

四十、無量色樹願。 四十一、樹現佛剎願。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無量色樹願。 四十一、樹現佛剎願。

這一段裡頭包括兩個願,第四十是「無量色樹願」。這幾願都是說極樂的莊嚴的。「無量色樹願」就是前幾句,「國中無量色樹」,種種顏色的樹無量之多,高度或者是一百、一千、幾百、幾千由旬。「一由旬」有的說是四十里,有的說是六十里,有的說是八十里。這是個距離單位,但是它不是很嚴格的,就是古代帝王行軍一天的路程是一由旬,所以折合華里就有三種說法,我們就取最小的來說,四十里,這總不會錯,不會誇張了。

這個樹高多大?要乘百倍乘千倍,四十里的一百倍,四十里的一千倍,所以就是說偉大。樹這麼大,人就不能像螞蟻那樣,跟樹得相稱。

「道場樹」,道場樹就是菩提樹。這個名稱有時候有點亂,但是這個道場樹就是指的菩提樹。在印度正覺山的西南再走十四、五里地,有一個畢鉢羅林樹的林子,佛就在這個樹底下成的佛,所以這個樹就叫做菩提樹。就是印度,現在這個樹還在,我還看過這個照片、圖片,很多人在這禮拜修行,樹還在。《維摩詰經》裡頭,肇公的註解,肇公是大德古代很古的大德,他說「佛於樹下成道」,在樹底下成了道成了佛,所以樹就叫做覺悟,叫做覺悟的樹、道場樹了,就菩提樹了。

此樹的光,它放光啊,但是這個光不是肉眼所能見的,大家要知道。所以我們這肉眼很可憐哪。我們這個肉體所能夠看的、所能夠聽的就是物質世界的東西,都是很窄很窄的一段。光就看這個七個顏色之內的光你能見,紅、紫這兩頭之外的你就看不見了。聲音也是,這頻帶一秒鐘多少周波,從幾百到幾千到一萬,太高的超聲波也聽不見,太低的你也聽不見了。

樹放的光沒有地方它照不到,所以這個樹很殊勝。香也薰遍一切處。「形色微妙」,這個形色非常妙到你不可以言說,不可言說就是微妙。「妙」已經是好到極點了,它是微妙、極妙,「隨所好而見」。所以這個地方大家就要知道,咱們地球上的樹都是如此,這樣的光明它是隨著你看的人的心之所好,你喜歡什麼它就現出什麼,我們眾生的心就是這個心,這個樹所現出的就是這個樹的樣子,因此這個光和香你就領略不到了。

「樹出法音」,不但有光、有香,而且是在說法,極樂世界的樹說法,這個菩提樹都在說法。「隨所好而聞」。就跟極樂世界說的一樣,你是喜歡聽什麼就聽到什麼。不是像咱們這,一個高音喇叭它在那兒放,有的時候…,我的一個鄰居,他那兒是個舖,他那兒放喇叭,我的另外一個鄰居跑去抗議說:「你這是噪音。」他說:「我們是放的音樂。」「我不想聽,你給我來的音聲就都是噪音。」

但是極樂世界就不如此,菩提樹也不是如此,你喜歡才聽得到,你不喜歡就沒有啊。這個是如來果應樹,如來的果報感應所成之樹,「眾生遇者,自然悟道。」你如果能夠遇到這個樹,你就可以悟道,所以這個樹之功德。

曾經你們這頭一班的一個學員問我,能不能找到一本釋迦牟尼佛的傳最真實的,代表一切,因為有好多說法不一樣。我跟他說這不可能,這就是我說不可能的理由。隨著你的水平,你所看的事實是不一樣的,你哪裡能像其他的學問一樣,根據考據、證據,這樣來研究佛學?那你一萬年也是門外漢,那不可能啊,各個所見不一樣。

密勒日巴死了,西藏的密宗大德,後來一位師兄弟來了,人家告訴他師父死了。他說:「胡說」,他說:「師父一直跟我在一塊兒。」他所見的師父就是…。你說那個寫傳,怎麼能一致?你說哪個對、哪個不對?那看見師父死了,把師父火化了,這個說得對,某年某月。多少年後,他一直跟師父在一塊,它是事實,他寫出來,你說他錯?所以你要找一本最正確的就不可能嘛。豈但釋迦牟尼佛的傳你寫不出來,密勒日巴的傳你也寫不出來。 這蓮花生大士的傳,我看那個郭老他也就感覺困難啦。兩本傳寫的不一樣,要加以我們用思惟去推測,推測不到。

所以大家都不要限於「唯常識論」。現在很多所謂「學者」,他實在是在「唯常識論」這麼一個狹隘的圈子裡頭,常識裡頭能說得通的他就能相信,一超乎常識他就覺得這個不對了,是不是?最典型的了,「唯常識論」,而不知道這個非常幼稚,違反科學。

三度空間的人,你只能理解三度空間的現象,超過三度空間你想都沒法想,這是科學。「鬼」什麼不是三度空間所能限制的,所以那牆他不在乎,從地裡就鑽出來。所以根據三度空間,你能理解什麼東西呀?

這個地方說到道場樹,說的這些話也可以解釋底下的那一句,不然底下那一句不好解釋。「高四百萬里」,這高極了,你看四百萬里。在極樂世界的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

當初我們底下說了,這個樹能遇見,但不是都能見,隨你的水平。極樂世界的菩薩,雖然他善根水平還很低,因為往生的時候很多還是凡夫。極樂世界之殊勝就是凡夫的水平能往生,你要是超凡入聖,已經是聖了,已經是菩薩了,那這些世界你都可以去,很自由,那也不一定…。但是也要投到彌陀大願之海來教化眾生影響眾生,這是一個度生最妙的法門,以慈悲故而須要如此。

往生的凡夫也能去,就是極樂世界最大的特點。「善根劣者」怎麼樣?菩薩中善根劣者也能了知,也能清清楚楚看到這菩提樹,而欲看見其他佛的淨國的一切莊嚴,都在寶樹裡頭可以看見。你看這個樹多麼殊勝,樹能夠…,後頭還要講,今天就不詳細講了。

所以這個也說出《華嚴》的境界。極樂世界一棵樹是個小、是個狹隘的東西,而十方佛國是個廣大的、是個眾多的東西。眾多的、廣大的可以在狹小的一個東西中全都顯現出來,這「小」能容「大」、「一」中含「多」,《華嚴》的道理處處在咱們《無量壽經》中反映出來。所以有人說淨土宗淺;圓教是最深的,《華嚴》稱為「十玄門」,這「十玄」都在《無量壽經》裡頭。

這也是,這個菩提樹你就不能見,有人能有人不能見。淨土法門各個瞭解不一樣,有的人就不信,有的就輕視。何以故?本人的水平故,就可以這麼說。不要去問別的了,你這個水平是什麼水平,就看你信的多少你理解多少。你不能相信不能理解,就是你水平大有問題。這句話我看抵得講一百堂課,照照鏡子就知道了。

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玄奘大師再加上個「極」字,是「極難信法」。為什麼這麼難信?它深哪,它不可思議啊,它超情離見,遠遠超過那個「唯常識論」的那些常識啊!在那個基礎你怎麼能夠信,怎麼能夠接受啊?只喜歡繁瑣哲學,什麼是繁瑣的就以為這個高深。

這就到第四十一願,「樹現佛剎」。所以它這一個裏頭就包括兩個願,前頭是「無量色樹願」。欲見諸佛淨國莊嚴都在寶樹中看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在極樂世界,你要想看釋迦牟尼佛的世界,你要想看看自己在生前的這些人,你在寶樹就看見了。

所以我說往生的時候不是一個人的死亡,而是生命的開始;不是一個生離死別,而是一個大團圓的開始。是把一個最悲的悲劇變為一個最殊勝的喜劇,是不是這樣?不然人一死了之後,下輩子你吃我、我吃你都不知道,不要說還認識了,就分別了,永遠分別了,就死亡沉淪六道不知怎麼樣了。

這個生到淨佛國土,當你思念親人的話,就跟鏡子看見自己影子一樣,看見自己所要思的人。看見有什麼好處?可以加持他。有你這個力量,還可以請諸佛的力量來加持,使得這個沒有死的人,他們也發心也往生,將來最後都在極樂世界一個大團圓的喜劇,就是這樣殊勝。所以這個我們稱為「大安樂法門」。這是第四十一。

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我作佛時。所居佛刹.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覩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四十二,剛才說樹中能夠現出十方佛剎,豈但是樹啊,徹照十方,極樂世界是徹照十方。「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廣博」就是寬廣無邊,廣大,「廣」沒有邊;「嚴淨」就是莊嚴清淨,「廣博嚴淨」。

「光瑩如鏡」。「光」就是光明,「瑩」是晶瑩,這個東西很晶瑩,這就是很晶瑩。「光瑩」跟鏡子那樣徹照十方,可以照到十方的一切世界,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都可以照到。

「眾生覩者.生希有心。」一切眾生,指著極樂世界的眾生與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如果看到極樂世界這種徹照十方國土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德之相,都會生起最殊勝、最難得的菩提心。這個就是極樂世界如是不可思議。你在極樂世界十方的佛國你都是瞭若指掌。這個心的稀有啊。什麼叫稀有?咱們水中生蓮就不算稀有,火裡生蓮才算稀有。「生希有心」就是說他這個心像火中生蓮那麼難得。這就是所居佛剎,徹照十方,「希有」就是知道佛之功德、佛土之殊勝,生起了稀有的恭敬清潔之心。

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寳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衆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第四十三願,這個樹不可思議的功德,國土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而這個國它香。所以有的人常常就感覺心裡一清淨,突然間就聞到一點妙香,這個香不像世間所有的香。這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正是這樣放香。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就徹上徹下,所有「宮殿樓觀」,這些建築,「池流」,泉池交流,八功德水、七寶池,一些泉流、噴泉等等的。

極樂世界的水可以自然的不須要人工的從下往上流,它平等,就在這個樓上就循環,水就這麼流,比咱們現在這些大飯店裡頭、外國製造這些人工的噴泉,究竟是一些人工的,不很自然。它這水自然就是上下這麼交流。「華樹」。種種的樹都是七寶所成。

「國土所有一切萬物」。國土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任何的東西。「皆以無量寶香合成」。無量的寶之香把它合成。一個樹葉、一個花瓣、一塊石頭、一滴泉水,無一不是無量寶香合成的,那麼這個香就香啊。

這個香怎麼樣?「普熏十方世界」,十方世界都能聞到。一切眾生只要聞到,他就自然清淨,都修佛之行。所以這個裡頭就是一方面是功德,一方面又顯出華嚴的境界,無量寶香能夠入到隨便一個小東西裡頭,「多」就進到「一」裡頭;香是一個香,一個香能遍熏十方世界,這個「一」就遍到「多」裡頭了,「多」入「一」、「一」入「多」都是不可思議,這極顯極樂世界。

再有就是以這個香來做功德。這個香的功德在我這個《大經解》裡頭引了一大段,講到天上的香種種的功德,這個還是凡香。極樂佛土的香就如《維摩詰經》裡頭所說的,香積如來派眾香菩薩來見維摩詰,維摩詰就問,說你那兒香積如來怎麼說法?來的這些菩薩就說:「我土如來,無文字說。」香積如來他不是拿文字來說,只是以種種的香,國土中有種種的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來生到這個國土有很多天人,也就是國土的人,令這個國土的人「得入律行」,能夠合乎戒律,「三聚戒」、「根本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就自然「得入律行」。

菩薩怎麼樣?各個就坐在香樹底下,就聞這個香,就可以得到「一切德藏三昧」,就是以香味作佛事。所以極樂的香也是如此,眾生聞者都得到無量的好處。極樂世界它是總結了一切佛土的殊勝,他到世間自在王如來那,二十一俱胝多少多少的佛土他都知道、瞭解了,他把這一切好的都攝集起來,所以香積如來國土它那個香的功德,極樂世界也都攝進去了。

四十四、普等三昧願。 四十五、定中供佛願。

底下,就是最後這幾個「願」都是指他方的,極樂世界以外他方的菩薩。以前所講的都是他方的一般的凡夫。他方的菩薩怎麼樣呢?第四十四就是「普等三昧願」。

【我作佛時。十方佛刹諸菩薩衆.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四、普等三昧願。 四十五、定中供佛願。

聽到佛的名號以後,這個「聞」字就是裡頭有信受、思惟、如說修行,所以我們講到這個「聞」字不等於「一經於耳」。只要一聞彌陀的名號「皆悉逮得」,「逮」是追的意思,就跟上的意思,跟著就得,也就是及時得到,「逮得」就是及時得到,「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得這三個三昧。

清淨是什麼呢?所住的三昧沒有染沒有著。現在有很多人入了定就貪著定中的清淨的這個情況,就是有染有著。但這染著不是電視裡頭那一套東西,而是你這個定中的清淨安樂,你對於這個清淨安樂很有點喜歡。

所以念佛四大秘訣「莫貪淨境」。有人得了一點淨境就喜歡,這個裡頭有時候就走上錯路了,要不染不著。所以菩薩都怕三禪,因為三禪之安樂是不可說,到了三禪他就過不去了,他就喜歡這個,他太舒服了。稍微用了一點功的人都知道,世間這些樂不算什麼。世間的樂什麼我也都享受過了,要跟法樂比是沒有法比。所以「清淨三昧」是無染無著。

「解脫三昧」,就沒有一切拴住你的東西了。咱們是纏縛,被這一切世間煩惱把你捆住了,一個事情不稱心就不高興,罵你一句就要生氣,你就是被動得很哪。為什麼?你捆住了,它一揪你,你就跟著跑。解脫者,這拴不住我了。

所以什麼叫「善知識」?善知識只是給人解粘去縛。你哪個地方粘住了,我把你撥弄撥弄開,不要粘住,哪個地方捆住了,給你解一解。所以禪門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與人」。所以要去練什麼功、求什麼法,師父那還保密,磕多少頭、獻多少黃金,我才告訴你一點點,這都不是佛的正道。所以就是說解脫,第二個是「解脫」。

第三個是「普等」。「普等」,「普」者就是普遍,「等」者就是平等。不要小看這四個字,「普遍平等」,你普遍都能平等了,這是什麼境界?所有的東西,普遍的一切東西都能平等,那就到了「不二法門」了嘛。所以《維摩詰經》裡頭就是叫入「不二法門」。你不平等就是「二」,邪和正是「二」,善和惡是「二」,佛和魔是「二」,種種種種的。世間的「二」更多,男人女人也是「二」。一切都是「一」沒有差別才叫「平等」就「不二」了。普遍的都沒有差別就「普等」,「普等三昧」這是很深的三昧。

「諸深總持」。「總持」,我們講過,「總持」就是陀羅尼。「住三摩地」,就是「正定」、「正受」。現在許多練功什麼什麼,許多它不是「正定」。由於「邪定」就觸發了邪通,最後走入邪道,最後是墮落。所以欲升反降愈練愈壞,可憐憫者,他不知道啊。所以說「無知」是很可憐的事情。動機並不是壞,但是你無知,無知就走上錯路。

「至於成佛」。這三個三昧,日本的《會疏》他說:「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都是念佛三昧。因為「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寶貝的寶,國王的王,寶王三昧。這寶王,一切三昧中之寶,一切三昧中之王,他就具足了一切三昧的功德。既然具足了一切三昧的功德,當然他也就具有一切三昧的名號。我有了這個的功德,我當然也就有了它,它的名子叫什麼我也就有了,我有這個念珠啊,它就有了這個名號,因此這都是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三昧之王,也就是這話沒有錯,因為十地菩薩不離念佛,每一地菩薩都不離念佛,《華嚴經》啊。所以是他方世界一切菩薩只要一聽到佛的名號,他們馬上就得到這些三昧,這些三昧也就是「念佛三昧」,是「寶王三昧」,三昧中之王,具足一切三昧的功德。這個是「普等三昧願」。

底下,「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他在定中「常供諸佛」,「常供諸佛」還仍在定中,這就不是凡夫所能做得到的。所以極樂世界常寂光土,你要破了無明就分證常寂光。「常寂光」的意思就是,「寂」是寂然不動,不動可是它老放光,它遍照。

常寂光是「寂而恆照」,在寂然不動之中常常是無間歇的有照用,「照而常寂」,雖然在起照用,還是寂然無所動。我們要不就是不動,沉潭死水,一動什麼都動了,這就是你到不了這個境界。這個就是說是甚深的境界,常寂光裡正是表明這個意思。常寂光,放光而常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也就是定中常供諸佛而不失定意,都是一味的。

四十六、獲陀羅尼願。 四十七、聞名得忍願。 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衆.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四十六、獲陀羅尼願。 四十七、聞名得忍願。 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底下稍微說一點,就是這一個願裡頭,四十六願,「他方世界諸菩薩眾」,指明是菩薩,「聞我名者.證離生法。」「離生」就是離開生死。不管你是大乘、小乘,這個行人,你能見「道」了,見了這個道的本體,因為見到了理體就斷了見惑、思惑,斷了見思惑就離開三界的生死,這個稱為「離生」。

阿羅漢也能做到這一步,證離生法,他方菩薩在斷惑的水平上,就斷見惑、思惑。所以「三惑」,「見思惑」是第一步,斷了這個就是阿羅漢,就沒有生死了。再有「塵沙惑」,要度眾生你要知道塵沙的迷惑,不知道怎麼度啊?無量的眾生、無量的病,你如何去對治,你要破惑,破「塵沙惑」。

所以有的人勸人不行,等誰一去一說,他就把他說動了,他就能對機說法。眾生他是…,但是對於這個人行,對於那個人又不行了。所以塵沙,像塵沙那麼多的迷惑,你要破了這個惑才能度眾生。

再有「無明惑」,就是三惑,一聞名就離生,不但離生,「獲陀羅尼」。「陀羅尼」過去講過了。「陀羅尼」有四個意思:

第一、是「法陀羅尼」,對於一切教法不忘。

第二.是「義陀羅尼」,對於一切法的道理憶持不忘。

第三、是「咒陀羅尼」。

第四、是「忍陀羅尼」。「忍陀羅尼」很重要。什麼叫「忍陀羅尼」?對於法的實相安住,也就是安住於實相裡頭,這叫「忍陀羅尼」。

安住於實相的境界就是安住於法身的境界,在禪宗稱為這個是「破重關」。再要破「末後牢關」那「見」就跟佛是一樣,「素法身」,這都是上地菩薩了。所以這些十方菩薩聞到佛的名號,就安住於諸法實相,這是「獲陀羅尼願」,這很殊勝。

底下是「聞名得忍」。得了陀羅尼,「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住於平等,「修菩薩行.具足德本。」這個我們就不用解釋了,這些文字我們解釋過很多次了。

「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應時獲得就是當下就獲得,獲得一、二、三忍,一忍、二忍、三忍,也就是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這是第四十七願,聞名就得忍。

剛才已經提到一點「忍」了,那是指的「陀羅尼」的第四,是「忍」字,是安住於實相。這個地方又更清楚的點出一忍、二忍、三忍。對於這三個忍,《大乘義章》等等的書,《仁王經》的註解,有不同的說法。

總之根據經文的意思,根據各種的說法,我們可以肯定這些「法忍」,在《魏譯》裡頭就稱為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這些「法忍」,這三個「忍」之中肯定包括了「無生法忍」。

為什麼可以說證了三忍,我們就說它是一定有「無生法忍」?因為證「無生法忍」是非常高的境界。所以「花開見佛悟無生」大家不要把它看得很普通。「悟無生」是什麼境界?所以我們要證明這一、二、三忍裡頭有「無生法忍」,這個不能隨便說,我們就要有依據。

「離經一字,便同魔說。」所以要小心。我們本來是弘揚佛法、讚歎佛法,但是你把它說錯了,就成了謗佛、謗法;謗佛、謗法的罪是大於五逆十惡,大於殺父、殺母。有的人喜歡胡說胡寫,不知道這嚴重性。

《魏譯》說:我得了佛之後,聞了我的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不取正覺。」你看看,這《魏譯》不是證明嗎?聞了名之後都要得到菩薩的「無生法忍」,「無生法忍」這個文字也點清楚了,所以我們說這三個「忍」之中包括了「無生法忍」。這是一個證據,這是《魏譯》。

《宋譯》文中:「聞我名者,應時(就是當下)即得初忍、二忍,乃至無生法忍。」所以第三忍就是「無生法忍」,這又是證據,這個大家不要疑。

「無生法忍」,就是真實的智慧安住於無生無滅的實相的理體而不動。你看看這句話的意思,這是「無生法忍」。《大智度論》說:「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首先是「信受」。現在有的很深的道理,有的教派就不能信受,有的對於禪宗、對於密宗的大圓滿大手印不能信受,他只能信受一些唯識、中論、三論這些。首先是「信受」,「通達」,而且「通達無礙」,沒有什麼不通的地方,沒有阻礙。「不退」,這很要緊,你只有增長沒有退,這個情況叫做「無生法忍」。

底下我們就不多引了,還有許多講「無生法忍」的,我們寫在書上,不重複了,大家自己看一看。根據龍樹所說,龍樹也是根據《仁王經》跟別的經典說的,「無生法忍」在七地菩薩、八地菩薩、九地菩薩的地位,一般說是八地菩薩真正得「無生法忍」。

所以往生極樂世界,你一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你就是八地菩薩了。所以至圓至頓,為什麼這麼多人不相信哪?他信受不了嘛!這個道理就是如此。諸位今天也許信了,將來能不能不退?不一定。這是一個極難信法,要知道。

最後一願,第四十八,「現證不退」。「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他方的一切菩薩一聞到阿彌陀佛名號就證不退轉。所以我們是往生極樂世界證不退轉,這個就是他方的菩薩一聞到阿彌陀佛名號就不退轉。

「不退轉」的意思是什麼?就你所修的功德善根愈來愈增長、愈來愈進步,你不會像扭秧歌似的,前進幾步就要後退一退,甚至於向後轉走,那就不行了。這個就是只有進步沒有退步叫做不退,叫做阿鞞跋致。

菩提這個事就是難發易退。所以「十信位」的菩薩稱為什麼呢?稱為「輕毛菩薩」,就像一個風中的柳絮、風中的一片鳥類的毛,隨著風上下不定,忽而上忽而下。今天是不錯明天就不知道,自己的信心也不完全由你自己能把握,所以必須要到了住位才穩哪。

還有一個譬喻:「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生了很多子,你看那魚肚子裡頭多少子,魚生了很多子,生下來之後就被別的魚吃掉了,它被它自己的魚有時也吃掉,成魚的很少;庵羅花是一種花,花很多成果的很少,這個就是因多果少。還有菩薩初發心,發心很難,但是成果的很少。所以這個三事因中多。

經裡頭說,舍利弗他過去都是反覆,從一住進到五住又退回到初住;從初住上來,上到六住,又退回到一住,這麼來來回回六十劫。你看光到了住位還不行,要到「七住」,在他方世界就如此。所以「不退轉」真是很難,你這樣的話,就這麼著忽上忽下、忽上忽下。

這個「不退轉」《寶雨經》裡說,這個很有意思。《寶雨經》說:「有世界名娑婆」,有一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這是跟他方在說法,有世界叫娑婆;「其國有佛名釋迦牟尼。若諸有情聞彼名。」一切各方的有情聞到了釋迦牟尼的名號,「於阿耨菩提得不退轉」,「於菩提」就不退轉了,因為什麼?「由彼如來本願力故。」所以我們就說,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同樣都是發過這樣的願。

阿彌陀佛不是說嗎,一聞他的名號,他方菩薩就馬上證不退轉。咱們這個國家的教主,他是跟別的國土的人說,你一聞彼這個名你就是不退轉了。大家就知道說,咱們都聽見這個名字了,剛才說舍利弗怎麼又退,又不是這樣?大家要知道,「聞名」要能夠包括「信受」、「深思惟」、「如說行」,就是佛所教化你的你要「如說」去行。

所以密宗的戒不多,只有十四條,但是十四條你很難守,守住了一定成佛。你一違反佛之所說,你就是破戒,就入金剛地獄。所以大家知道密宗成佛容易,不知道密宗入金剛地獄很容易啊。你不要只想貪便宜,世界上哪有便宜給人貪哪?都想找便宜,世間都是商人的觀點,我找點便宜。

佛法沒有便宜給你,都是真實的,沒有任何人埋沒、受委屈,沒有任何人能夠僥倖騙了釋迦牟尼佛,那僥倖不就騙了釋迦牟尼佛嗎?所以說讓你這個不真實的人成了佛,那不是十方佛都上了當了嗎!沒有這個事,大家放心好了,絶不會埋沒,如來「悉知悉見」。

我們都聞了釋迦牟尼佛的名,我們是怎麼樣?你如果真是如說修行決定不退轉,決定不退轉哪!所以這兩土的佛都是如此。

而且咱們現在又聞了阿彌陀佛的名,我們知道往生之後不退轉,我們也要知道,我們現在也已經不退轉了,這個道理大家要注意。我們小本的《阿彌陀經》,咱們這個經的小本就稱為《阿彌陀經》,這兩個是一本經,裡頭就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經大家天天念,但是對於這句話注意到的人不多,滑過去了。還有就是根器呀,對於這個地方他就沒有能夠觸動他的善根,這些地方他不大好懂。這個文字說得很清楚嘛。已經發願的那已經往生了;現在發願的,咱們現在發願不就是「今發願」嗎?咱們今天在座的每一個人,今天要發願或者已經發願了,或者現在剛發願,這是「今發願」;「當發願」以後的事那不說。

「欲生阿彌陀佛國者。」就是我要生阿彌陀佛國土。去幹什麼?這一點要注意,假如為了去享樂,為了有個好的下一世,你去不了啊。這是曇鸞大師說的,你去不了。你是為了去度眾生,因為只有見佛之後我才能很快的、很有效的來度眾生,那就能去。然而你去了之後是不退轉。

你在沒去之前,你現在怎麼樣?已經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話這樣說的,「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這樣這些人等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沒有要欺騙我們的必要,騙咱們幹什麼?真想當國王嗎?國王他扔掉了,他也不想當教主,他那是去要飯,到外頭野地裡吃飯。到什麼地方去不但不是飛機,也不是汽車,是步行,常常是;帶著大家一路討飯,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去。一個王子捨棄了一切,這麼的清淨苦修,為什麼?就是為度我們嘛,騙我們幹什麼?這是《阿彌陀經》的話,釋迦牟尼佛說的,就是不容易信。

所以這個法門是「唯說彌陀本願海」。我們應當如何,請大家善思念之。那麼這樣就把四十八願,彌陀本願之海,我們等於研究了一遍。

必成正覺第七

底下就是「必成正覺品」。說完這個願之後就拿偈子來頌,這是印度的一個慣例,說了「長行」之後就以一種「偈頌」的形式,有的是唱,等於以一個形式又把內容再總結一下,往往在這裡頭有一些是完全一致的,有一些又有一些發展。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

我建超世志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復爲大施主 普濟諸窮苦 令彼諸羣生 長夜無憂惱

出生衆善根 成就菩提果 我若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

衆生聞此號 俱來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 利益諸羣品 離欲深正念 淨慧修梵行】

「我建超世志 必至無上道」,我建立了超世的志願,必定要成無上道。這個地方我們刪掉一點,在書裡(古時候講)說「超世志」只指的某幾願,實際上四十八願不可分,這些我們不去討論它了。這個「超世」是到什麼程度、超過什麼,說法也不一樣,我們就不再敘述其他各家之說。我們就遵崇善導、曇鸞等等,就是說現在的法藏比丘已經是十地菩薩了,所以「超世之志」那就肯定是要超過十地以前的種種。其實現在不僅僅超過,他這個誓願裡頭的內容不僅超過十地菩薩,那當然超世了,也解為超過世間,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很低了,這個就很高了,而且超逾諸佛。

咱們經中就已經說了:「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這不就超諸佛國了嗎?《後出偈經》裡頭說:「發願踰諸佛,誓二十四章。」「發願踰」就是超過,我發的願超踰了一切諸佛,「誓二十四章」,經中是這麼說的,也是超過佛。在經中成就文字裡頭說是「超踰十方一切世界」,超過十方的佛國。

而且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就說這個「超」,法藏比丘他的「超世之志」,也就是「超世之願」,實際也是包括超諸佛的願,是無量的清淨莊嚴,完全是顯的各個人的本心。

這極樂的種種莊嚴就是《往生論》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無為法身就是每個人每個人我們的自心哪,極樂的種種依正莊嚴全是顯的我們自己的心。所以夏老師的《淨修捷要》:「託彼依正,顯我自心。」「託」是假借、依靠,就靠這個依報。極樂世界的依報就是國土、香、菩提樹這些依報;正報就是諸佛菩薩。託彼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顯什麼?顯我自己的本心。所以這一切莊嚴都是在座每一個人你自心所本具。

所以「心作心是」、「理事無礙」,水鳥樹林都講妙法,聲音、顏色、香、光都增長一切的道念,種種不可思議,「事事無礙」。這個就是超世之志的內容。尤其是凡夫都登補處,到了這個「念不退」是破了無明的人才能達到,但是凡夫你必然要達到這一步,也就是時間問題,現在還沒達到,將來要達到。

「時間」是什麼?愛因斯坦已經說了「時間是人類的錯覺」。妄想沒破,你才有時間的問題;你這妄想要破了,什麼叫時間哪?所以就是說凡夫也就證了,也就「念不退」了。這一句就是「我建超世志」,這個「超世」是不可思議的志、不可思議的誓願。所以善導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必至無上道」。「道」就是覺悟,「必至無上道」就是說都要成佛,得無上之道。(這個「必至」有兩個解釋,這些等等的大家都可以自己看了。)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這個願要是不滿足,我就不成佛,這是願裡本有的。

「復為大施主」。我還要做大的施主。這個施主就要包括財施、法施,既要有財施,也要有法施。因為眾生還是凡夫,他需要他還不能夠…物質雖然是人類的錯覺,但是做為人類的時候,他還是要這個物質,所以你還要有財施。光財施那你救人沒有救徹底啊,救人須救徹,還得法施給他「法」,讓他自己明白。

經裡頭說,這個「積功累德品」,法藏比丘「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拿六度來教化眾生,讓眾生安住於真正之道,這就是法施,把法給大家。又「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種種好東西來給大家,利樂有情,這就是財施。所以財、法兩施就是大施主。「復為大施主 普濟諸窮苦」,眾生又缺財又缺法,又窮又苦,法藏比丘就願意救濟。

「令彼諸羣生 長夜無憂惱」。生死黑暗,所以稱為生死長夜。而且無明遮蓋咱們的本心,也是黑暗,也是長夜。讓一切的眾生,「羣生」就是眾生,在這個生死的長夜之中無憂無惱。要去讓他們無憂無惱,那怎麼辦呢?就要讓他們出生善根,要使得眾生出生善根,不但出了善根這個善根要結果,要成就菩提的果實。這是慈悲之極的救度,這救人就救徹。你看一個人可憐,你給他一百塊錢,或者請他吃什麼好東西,明天、後天他又不行了,這個救人不救徹。救人救徹是怎麼樣?讓他成就種種善根,這個就是來成就菩提的果實嘛。

這個善,什麼是最殊勝的善根?什麼是最殊勝的果實?所以他這段的文字很緊哪。我就是用這個方法,我若成正覺,我的名號叫無量壽,就拿這個做為辦法。「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我成佛,我的名號就是無量壽,眾生聽見我這個名號,都來我的剎土中。所以這四句就是四十八願的核心,也是全經的眼,也就是善導大師說「唯說」的那個中心。所以我說這是「十方如來度生之妙手,一切眾生出苦之寶筏。」四十八願就是這四句的展開。

「阿彌陀佛聖號」,它有無量的意思,「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無量智慧、無量菩提,乃至無量之無量。」無量壽表示法身常住,佛也常住世,所以無量壽可以攝一切;「立名無量壽」,這一切的無量無量都在裡頭了。衆生聞了這個名號,普聞十方啊,他就都要來這個極樂國土啊。

他怎麼來呢?要稱名,要念阿彌陀佛,要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六朝出來的石經〔註一〕,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少了二十一個字,過去的古德都主張恢復這二十一個字;這個第四句,以念佛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你念佛就多善根,出生諸善根,要念佛。你要有這個名號,阿彌陀的名號,大家才念阿彌陀,那麼這樣就得生淨土。「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大家就念這個名號,念了這個名號就來到極樂國土。到了極樂國土種種都是增上,沒有退緣,壽命無量,決定成佛。所以稱為「大願之王」就在這四句了。

這些眾生都來到我剎,都是怎麼樣呢?來到我剎,都跟佛一樣的金色之身。願文不是說嗎,都是金色之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來了之後都是這樣,妙相都圓滿。

「亦以大悲心」,「亦以」是怎麼樣?「也用」啊。「也」字是什麼意思?就來到極樂國土不是享樂,也跟阿彌陀佛一樣,也是以這個大悲之心來利益眾生。所以「二乘種不生」,你只是求自覺,自己安樂、自己享受、自私自利、個人打算,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要「利益諸羣品」,來往生之人他們也是,不但光明、大丈夫相,也都有大悲心,跟佛一樣的大悲心,要來利益諸羣品,種種種類的眾生。

要利益、要覺他,怎麼辦啊?我們大家不念《無量壽經》不要緊,將來大家這一段可以常常念念,這一段非常緊湊。你要覺他,要去度眾生,你不能不自覺啊。要使別人覺悟,你自己還沒有覺悟,怎麼能使別人覺悟?蕅益大師說得很好,你自己沒有覺悟,就是如人在水中所漂,你要來救濟岸上的人,這就是個笑話。蕅益大師說得透徹。

既然是如此,要「利益諸羣品」,自己就要「離欲深正念」,自己要如說修行,離欲啊。「離欲」,「欲」就是貪欲。《四十二章經》說:「離欲清淨,是最為勝。」所以諸位大德的出家,這一點就很重要。在家人在這一點就比不上,要「離欲」,離開這些欲染。

「正念」就是八聖道之一。這是正念,正知、正見、正念、正道、正命、正果。正念,「深正念」是很深刻、很深入,圓教、頓教這是「深」。也就是《心經》「深般若波羅蜜」,不是跟小乘共的那個「般若」,是不共的「般若」,這是「深般若」,深入的。深入的般若那就是「無所得」。「無所得」就「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是正念。離開邪的分別,而心念能夠符合於法的實性,叫做正念。「深正念」,這按理說就是深的般若。

再一句話比較清楚,《觀經》的疏,注《觀經》的人說:「捨相入實,名為正念。」什麼叫正念?八正道之一,正念。「捨」,離一切相,「入實」,入的是諸法實相,這個叫做「正念」。

「淨慧則是般若波羅蜜。非人天小乘不淨之慧,故名淨慧。」所以要「利益諸羣品」就應當離欲。深的正念,譬如深般若一樣,契於諸法的實性。以清淨之慧而修梵行。「梵行」就是清淨無欲之行。菩薩於一切不善之法都能夠對治,能夠離開一切過失,能夠清淨,這是所謂「梵行」。還有,能證到涅槃的一切行,也稱為「梵行」。

所以現在要修什麼呢?以這個清淨的智慧來修離開一切欲染之行,來修能證涅槃的種種之行,就是修「梵行」。望西師說得也好:「離欲即無貪,善正念無瞋,淨慧無痴,此名梵行。」離開了貪瞋痴,淨慧修梵行。

上頭這一段就從「立名無量壽」起,我成了佛,大家也都來,來了跟佛一樣的身相,也跟佛一樣的心;不但身一樣,心也一樣,也是大悲普度。大悲普度眾生首先要自覺,自己就要離欲,就要正念,以清淨的智慧來修證入涅槃的梵行。這是一大段。

〔註一〕按襄陽石經乃六朝人手書而刻石者,於「一心不亂」之下,尚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二十一字。

底下就要顯「無量光」,上頭是「無量壽」。

【願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刹 消除三垢冥 明濟衆厄難

悉捨三途苦 滅諸煩惱暗 開彼智慧眼 獲得光明身

閉塞諸惡道 通達善趣門 爲衆開法藏 廣施功德寳】

「願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剎」,這就是「無量光」的作用。「無量壽」表示是本體,「無量光」就是相和用,從這個本體流出了無量無邊的化德、化益,教化的這種功德、教化的利益。善導大師說,彌陀的一一的誓願都是為眾生。我們剛才看彌陀誓願,把大家接到極樂世界,而且願來的人也都是像彌陀這樣度眾生,輾轉這麼教度,所以一一誓願都是為眾生,現在這個「頌」正是顯的這個。

佛為眾生怎麼樣?「願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剎」。「智慧光」兩個含義,一個就是《涅槃經》說的,光明叫做智慧,「光明名為智慧」。《超日月三昧經》說:「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大智慧能夠發露出來顯現了,能夠照明法界,這個叫做「光明」。這在「光明慧辯願」裡頭我們解釋過了,這就不多說,是說的第二類,前一個說的光明就是智慧。

曇鸞大師的偈子,讚佛的偈子:「佛光能破無明暗,故佛又號智慧光。」佛光能破無明暗,跟前頭的意思是一樣,因為光明就是智慧,智慧當然是破無明;第二個,智慧光就成了佛號,所以佛又號「智慧光」。

在《唐譯》就不是用的「智慧光」這個名詞,而是用的「無量光」,就是「願獲如來無量光」。這兒的「智慧光」是《宋譯》的,《唐譯》的就是「願獲如來無量光」。所以「智慧光」跟「無量光」是同等的,剛才的說法就成立了,「智慧光」就是佛號,這樣就可以看出「智慧光」就是「無量光」。

下句就說,因為「無量光」,所以它就普照十方剎土。「願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剎」,這個「智慧光」即是「無量光」。阿彌陀有十二光,這十二光,「無量、無邊、無礙、無等、常照、清淨」等等光,這個光它就普照十方剎土。

「無量光」就遍於一切虛空,沒有地方不能到達,遍一切處。而且這個光明它就是智慧,所以不光是能破我們夜間的這種黑暗,太陽一出就亮了,破了這種黑暗,而且可以破除眾生的無明。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就是無明,一念妄動就是無明,無明就是三細六粗,就成現在這個樣了。

而佛的這個光,當然一切黑暗可以照破,同時可以照破眾生無明的這種暗垢。所以這個智光的妙用,佛的「無量光」的妙用,佛的光普作饒益,不僅僅只是在極樂世界加持極樂世界的眾生,而法界一切眾生,「無量光」,遍全法界,都在佛光的加持之下。但是就是說我們現在無明的垢染太重,無明殻,這殻太厚了,有的時候感覺得不很明顯,感覺得不很明顯這個加被還是決定不虛。咱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這麼說,我們能有現在的這個情況,每個人每個人都是一樣,都是因為在佛的加被之下,這才取得現在這個情況。

「智慧光」普照十方剎做什麼?「消除三垢冥 明濟眾厄難」。我要給一切眾生消除三垢所產生的這種冥暗、黑暗。「冥」是無知、愚蠢,消除三垢所造成的無知。因為無知,剛才就說,無知就能夠掩蓋了真實的意思。你無知、你誤解,很好的東西你不能信、不能理解,而信一些錯誤的東西。有的人就是買東西不認識牌號,買了假藥,買了假東西,吃了之後中毒,所以現在要取締。

佛法更是如此,現在香港佛教界出了聯合聲明,對於許許多多的喇嘛、活佛,還有什麼什麼外道,種種種種的,當然不是全部的密教,有部分的,都不是佛法,所以無知的人他就不好辦了。而這些人都是很有羣眾,但就是說這個總之不能很長,這些事情。所以真的和假的,你投利賺了些暴利,結果最後破獲,罰款,還要坐牢。就是這樣。

佛光是怎麼樣?遍於十方,消除三垢(就是貪瞋痴),消除貪瞋痴。由於貪瞋痴給一些眾生造成了無知,它就把真實義能夠覆蓋,也就沒有真的見解,所以稱為「冥」。幽冥,鬼界稱為冥界,他就更糊塗了,稱為「冥」。「消除三垢冥」,就是廣為一切眾生消除貪瞋痴所造成的黑暗、無知。

「明濟眾厄難」,「明」就是明顯,「濟」是救度。明濟,《會疏》的解釋就是「廣濟」,《會疏》的經本就印的是「廣濟」,日本的《會疏》,實際也就是「廣度」的意思。「明濟」就是「廣度」,廣度一切厄難。「厄」是障礙、捆縛;「難」是災難、苦難。就是一切眾生的困難,一切苦難、災難。因為你糊塗無知,所以你就會做錯事,上當受騙,犯法受刑。所以要救濟,免於這一些。

世間的苦還是比較輕,好受,一刀就完了,一槍子打了。在地獄中那是無窮無盡的,死了之後一吹就活了,活了之後再死,死了一吹又活了,一夜中不知道多少萬遍生死。這個「厄難」,原因就是由於你的貪瞋痴、由於你無知。他真正要知道的話,他今生要相信這些道理,他就不肯這麼幹,是吧,無知啊。

所以這個經文要簡單解釋,就是消除眾生貪瞋痴三毒的這種黑暗、無知,廣泛來救度種種的痛苦跟災難,使得災難消除。災難可是多得沒有數,所以稱為「眾厄難」。佛的智慧光都能夠去救濟,就這樣一個意思。所以要放光,為什麼要無量光?我這個智慧光照十方剎,來消除眾生三垢之幽冥的無知,要廣度一切厄難。

救度之後怎麼樣?「悉捨三途苦」,完全捨離了三惡道的苦。三惡道,這個地方,當然我們知道「三途苦」就是餓鬼、畜生、地獄,這是很苦。「滅諸煩惱暗」,眾生之苦就是因為煩惱,而且煩惱本身就是苦,消除這種暗,這是在救度。還不僅僅是讓他們出苦而已,對於這個光照一切眾生剎,要開他們的智慧之眼。所以佛菩薩的慈悲,「佛視眾生等同一子」,我們就是要學佛,我們不是研究佛學,你當個學者,你將來領一份諾貝爾獎金,那也沒有什麼意思。真正學佛,你成為佛的助手,能把佛的教義能夠真正做一點,就是給眾生開他的智慧的眼,在佛的願力下,讓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光明之身。

眼的用是什麼?是看,是見到東西,所以常常拿眼來表示「見」。「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正知正見」。所以《圓覺經》講,你要求善知識就要求正知正見的人。不是看那些牌號,買東西看名牌貨,你要求善知識不是看這些,就是看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很重要。

密教裡頭有「見」才能談到「修」,才是「行」。它的四步曲:見、修、行、果,才能得果。你這個「見」要是錯了,那就等驢年成功。今年是蛇年,哪年你看到是驢年來了,你成功了。「見」,所以現在要「開彼智慧眼」。宗門就常說,「參方須具參方眼」,到一個地方參訪善知識,你要有參訪的這個眼睛才行。就好像你要去當採購員,你不認識真假貨,你買了很多回來,結果你公司關門後,你甚至還要受罰。看教也須具看教之眼,看經教都是如此。不要說現代的書,就古人的書,一部書也難免裡頭有錯,但是裡頭有好東西,就是如此,你都要善能分辨,要「具眼」,要有眼睛,知道它好在什麼地方,它不足在什麼地方。

這種大德,像圭峰這種大德,禪宗開悟的人,他對於《圓覺》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他不能接受。所以就不能他一個一不…,但他其餘他都是好的,他這個地方我們也要知道,我們不一定跟著說。所以都要「具眼」,你不具眼你幹什麼都是事倍功半。所以佛就慈悲,開他的眼,這個「眼」就表示般若的正見。

咱們講「五眼」,《華嚴》什麼都是「十」,這是很特殊的,表示圓滿。《華嚴》講「十眼」。「十眼」中除了「五眼」之外,第六是「智眼」,能見諸法;第七是「光明眼」,能見佛的光明;第八是「出生死眼」,能夠見涅槃;第九是「無礙眼」,所見沒有障礙;第十是「一切智眼」,又名「普眼」,見普門的法界。現在我們說的「智慧眼」,就相當於這個第六叫做「智眼」,第十叫做「一切智眼」;就相當於第六和第十,兩個都叫智眼,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還有「光明眼」,智慧眼就相當於這個。我們也可以說「智慧眼」就是衆生本有的如來智慧德相。

所以《會疏》解釋「智慧眼」是什麼?就是智慧。剛才我們說的「眼」表示「見」、表示「般若」,也就是眾生心中本具的智慧之眼。據《會疏》的解釋,眾生昏盲無知,不知道本來就具有佛性,都有佛的智慧,認為自己是「不具眼」,把佛眼就推到只有佛有。現在因為佛的智慧光明的普照,就要開示眾生,知道眾生自己心中本來就有智慧之眼,也就是自己心中本具如來智慧德相,知道自己自心本具的功德。

「獲得光明身」,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光明之身。《大經解》的前三種講得淺一點,我們就寫在書上,現在不花時間了。

還有三個意思深一點,《千手千眼陀羅尼經》,講大悲咒的。說持咒的人是什麼?「當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你持咒的人,你這個人就是光明藏,因為一切如來光都照著你。這個是光明身的一個解釋。

第三者,「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如來之身是具有無量的光明,所以如來之身就是無量光明的寶庫,這是「光明身」的第三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是《往生論注》。「佛光明是智慧相」,所以這個光明身就是智慧身,就是佛的智慧,這屬於心。

所以「光明藏」就有三個意思,一個就是由於佛光照而自身就是光明藏,這是光明身;一個就是智慧,你開了智慧眼,因此你即身也就成了光明身,因為智慧跟光明是不二的;第三,如來身就是無量光明之藏。因此就是說,佛願意一切眾生也都有佛之智慧、佛之身,身心都跟佛是一樣,身心都是同於佛、同於如來。這就是「開彼智慧眼 獲得光明身」,「彼」就是「他們」,「他們」就指著一切眾生。

「閉塞諸惡道」,要把一切惡道的門都給它堵上,讓它不通,就讓一切眾生不會再入惡道。這個「三惡道」都知道了,這個地方這個「惡道」就深一層。

日本的《會疏》他說「六道」都是惡道,生天、人、修羅等等,六道都是「惡道」。為什麼?他說六道流轉,流轉就流轉在六道裡頭,生死輪迴就是流轉在六道裡頭,那麼這不都是惡嗎?你在天,從天你通過天也通達到地獄,那麼這個天,它也是惡道了。《會疏》這個說法是日本的說法,我們要採用它,我們得查一查有沒有依據啊。

這個是有根據的。《魏譯》本裡頭是這麼說的,這是大家最常念的《無量壽經》,「橫截五惡趣」。「六趣」和「五趣」是古時候兩種不同的說法,或者說「六趣」,或者說「五趣」。說「五趣」是什麼個道理?把「修羅」打開了,因為「修羅」好多情況。有「天修羅」,所以還跟天打仗,有時候打勝了天,天都打敗了;有的時候他被天打敗了,天修羅,那是修羅的修羅。

還有的是「人修羅」,人他有奇異功能,這樣那樣,興風作浪,不務正法,種種的,人修羅。

「鬼修羅」,現在有很多出名的氣功家,他的後台就是鬼修羅。他自己說的,不是我們把他加的,他的名字我們不說,他自己說的。所以搬運法,這個大家要知道,這搬運法從前這個變魔術的人都會,很多人會,當然不是每個人會,好的差不多都會。這種有名稱,我從這麼小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名稱,叫「五鬼搬運法」,五個鬼在那搬運。你不管什麼,過去說是官的印是避邪的,鬼怕,他那官印一樣給你搬走。這搬運法,就是鬼在那執行這個任務。所以這些事情,大家對於這種邪的事情有很多人感興趣,對於正法往往大家就…。也就跟那「陽春白雪,和者皆難」,「下里巴人」就全國都在唱下里巴人。

這個惡趣,修羅還有「畜修羅」,當然在地獄中沒有了,地獄中他已經入了地獄,修羅入地獄了,所以把他打散了。天裡頭也有,人裡頭也有,畜生裡頭也有,鬼裡頭也有,就不把它單獨稱為一趣,把它打散成了五趣,「天、人、畜生、鬼、地獄」,五趣。

《魏譯》就是「橫截五惡趣」,那不是天跟人都變成惡趣了嗎?所以這個地方「閉塞諸惡道」,應當體會是指的六道都關上。你在天,你暫時還不錯,你轉眼之間又入地獄了。都叫他不要去。所以我們跟外道之所不同的就在這兒,外道以能生天爲達到目的爲究竟,佛教以生天做為墮落、做為惡趣,甚至於連成了阿羅漢都是墮落。所以《楞嚴》多少種陰魔之中阿羅漢也列為其中之一,墮落為二乘。所以大乘佛法是殊勝微妙。「閉塞諸惡道」那就是指的六道,這個門他都不來了。

「通達善趣門」,「惡趣」是指的六道。「善趣」就不是那個三善趣了,生天什麼都不是,這個「善趣」只有極樂世界,只有成菩薩、成佛作祖了。所以佛的大願,讓一切眾生消除這些煩惱、獲得智慧,就把這個「惡趣」的門、六道的門都關上了,「善趣門」給他通達。「善趣」是什麼?往生極樂世界就決定成佛,這是「善趣」,這個門洞開,這個是「善趣門」。

而且是怎麼著?而且「為眾開法藏」,我為大眾開開大法之藏。「法藏」,又名佛法藏。就是法性的本體,也就是每一個人本來具有的如來藏性,這個是「法藏」。法性之中含有無量的性德,性中本具之德,所以叫做「法藏」。這是一個解釋。另一個解釋,就是如來所說的一切教法,這個教法有無量無邊,所以稱為「法藏」。所以說八萬四千法藏,佛無量無邊的法,對治眾生的煩惱。「開法藏」,把這一切法藏都打開,為眾開法藏。

而這一切法之中,淨土法門是「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所以日本的古德評來評去,《華嚴》也不如《無量壽經》。為什麼?因為得益的人少,讀《華嚴》誰能够…,縱然是《普賢行願品》,但是從《普賢行願品》而能够發十大願王這樣的,導歸極樂的人還是甚少啊!但是這個念佛法門就是一直不斷,現在國內國外、出家在家種種的,老不斷的聽說誰誰誰很可靠的得到往生。從這個利益說,真正讓眾生得到真實之利,那確實是莫過於淨土法門,惠以真實之利。因此就是說,「開法藏」既有廣義的開明眾生的本性,也有開顯一切法藏,而其中真正能「惠以真實之利」的是淨土和《無量壽經》。

「廣施功德寶」,廣泛的向一切布施功德之寶。「功德」我們不講了。「寶」有三個意思:一個是美稱。「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佛的印契稱為「寶印」,拿這個寶做為一種美稱。

第二,摩尼珠叫做「寶」。摩尼珠,如意珠,能滿眾願。而且各人看的顏色不一樣,這叫「摩尼珠」,能滿眾願,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在諸法中,法寶是「實寶」。《智度論》的原文:「於諸寶中,法寶是實寶,今世後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現在、以後一直到得法人涅槃,都從中得利益,所以稱之為「寶」。

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廣施功德寶」這個「寶」,上頭三個意思都有,一個是美稱,一個就是能滿眾生之願,一個就是說你一直到涅槃都從中得利益。

這有一大段是《觀佛三昧經》,打了一個很大的譬喻,就說王子出遊,一個窮人他把王子的這個寶瓶,裡頭有王的寶印,他用騙術親近,然後拿了寶瓶,他偷了跑了。那就追,追,這個人就爬上了樹,好多毒蛇也來咬他。他在樹上,六隻象拿大鼻子把樹拉倒了,這個人從樹上掉下來,掉下來就摔死了,屍體就壞了。可是他在急的時候就把瓶子跟印都吞下去了,吞下去之後,摔死了之後,可是這個印跟瓶子還在放光,蛇都嚇跑了。這說了個譬喻。說了譬喻,佛就告訴阿難了…。這個譬喻這個經是在《觀佛三昧經》,解釋這個譬喻的在《宗鏡錄》九十五卷有這個註解,什麼代表什麼、什麼代表什麼,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看。

我們再看下面釋迦牟尼佛這兩句話。這個譬喻說完了,佛就告訴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你心就只是住在念佛上這樣的人,這個心印它不會壞,他死了之後還在放光。「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就好像譬喻中說的這個窮人一樣,身體都壞了,心還在放光。

所以淨土法門,我們說是「千經萬論共指」。你不多讀書,只讀了幾本,那你不發現;你要深入的去讀,千經萬論都指向這一個法。「十方諸佛同讚」,鳩摩羅什大師翻譯得簡略了,只說了「六方佛」,玄奘大師翻譯的就是「十方佛讚」。《無量壽經》也是「十方佛讚」,四個犄角上佛都讚。所以千經萬論共指、十方如來同讚的法門。但是現在有許多人偏偏就是跟這個唱反調,所以這個都是值得我們考慮的問題。

「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心印」兩個字是什麼份量?諸大祖師傳什麼呀?諸大祖師、祖祖相傳的,就是傳的佛的心印哪!佛拈花,迦葉微笑,我這「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就傳給了迦葉,迦葉又傳給阿難,傳的是「心」哪。

「印」,法王的正印,這是譬喻,哪裡是個圖章?就是這個「心」就是印、就是印鑑。你說你開悟了,你悟境給我說說聽聽,你一說出來,你就開口見心,你的心就拿出來了,你的圖章就蓋那兒了;我拿你的存摺對對,我這也有心印,兩個是合的,付款;不合,不但不付款,還要請你別走,找公安局,你偽造印鑑,是不是這樣?「印」就這麼大作用,一個法令、一個軍令,給你蓋了印,多少軍隊、多少什麼都靠這個印哪。

這「心」和「印」兩個字。所以諸佛就是以心傳心、以心印心,也心心相傳、心心相印,這是根本的根本。而這個念佛的人,你這就是佛的「心印」,而且你的「心印」不壞,死了還在放光。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是一大藏教的眼目啊。

你持名念佛的時候,就是你「心印」放光的時候,所以說「一聲佛號一聲心」,這話那還有錯嗎?死了不會念,「心印」還在放光呢。你正念的時候,那不正是?「住於念佛者」就是「心印不壞」,就是常照、就是放光,那你念佛的時候就是心光顯現。

所以《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是禪,不但是禪,是深妙之禪;不但是深妙之禪,是無上深妙之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如果對於這些教化我們能夠「信受」,那就是我們得佛的深恩,給我們開了智慧的眼了。佛老是在給我們開智慧眼,但是我們無明垢障很深,對於這些話如果真能「信受」,那佛的這個功效就顯現了,就是給你開了智慧眼了,將來你也就會得光明身。

前一次我們說到,佛是要「為眾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我們講「功德之寶」,講這個「寶」字,最後引出來這個譬喻,窮人偷了王子的寶瓶,裡頭有寶,死了之後還放光。佛說這個是「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那麼這個就是「寶」啊,就是說把這個「寶」,「寶中之寶」布施給大家。這是上一次。

現在這個念佛就是「心印」放光,這句話很深刻。所以這裡頭有很多很精彩的內容。過去都是說淨土宗,咱們這個《阿彌陀經》跟這個般若《金剛經》這兩個有矛盾,好像一個說「有」,一個說「空」。禪宗說你們這個念佛「心外求法」,而不知道不是「心外」,正是「心印」。要說淨土宗是「有」,底下有好多地方指出「空」,我們底下就可以看到,我們一點點來。

【如佛無礙智 所行慈愍行 常作天人師 得爲三界雄

說法師子吼 廣度諸有情 圓滿昔所願 一切皆成佛】

「如佛」。佛是這樣子,要無量壽、無量光。這我們都講了,「無量光」就「廣施功德之寶」。下面就說法藏自己所希望自己也能跟佛一樣,如佛的無礙的智慧。

「無礙」就是無有障礙,通達,沒有地方有阻隔,自在融通的佛智。所以《涅槃經》裡頭說:如來不是這樣,不是通達這個不通達那個,自地、他地 (「本」就是本界以及他界),現在我們可以說是多維空間,可以勉強打個比方,所以三維空間就不能知道四維空間的事情,多一維我們就全不知道了。但是佛不是這樣,他不受這個限制。這個可以勉強這麼打個比方。如來就是自地、他地完全知道,是故如來叫做無礙智。「如佛無礙智」,《涅槃經》這個地方我們引來作為解釋。

而且《大集經》說:「無礙智慧無有邊」,這個無礙的智慧不但是彼此無礙,而且無有窮盡、無有邊際。「善解眾生三業事」,衆生身口意所造的業是三業,這一切衆生的身口意所造的事,都是善於去了解,善於去解決啊。這個稱「無礙智」。我也要有如佛一樣的「無礙智」,也如佛所行的,這個跟上文接著的,這個「如佛」兩個字串到底下來,「如佛無礙智」,「如佛」所行的那樣慈憫之行,那樣慈愛、那樣憐憫眾生的行。

世尊是無緣大慈,視眾生等同一子,不是有什麼關係才興慈,都要救度登彼岸,所以願能跟佛一樣行佛的所行。所以這兩句話,頭一個求「無礙智」,願與佛同等的智慧;下一句這是求跟佛一樣的慈悲,這兩句話很重要,就是「智悲並運」。

所以我們學佛,它都是鳥的雙翼,要有慈悲,也要有智慧;要有智慧,也要有慈悲,要並運。這些阿修羅的智慧並不低呀,本領也很大,但是他就是缺乏悲心哪。你只有悲心沒有智慧,你要去救度也不能徹底,必須「智悲並運」。所以這一點也就是給我們做很好的榜樣。

我要「常作天人師」,「天人師」是佛的十號之一,以前講過了。「得為三界雄」,「三界雄」也是佛的一種德號。《淨影疏》,這是中國第一部解釋《無量壽經》的註解,說「世雄,佛之異名。」因為佛是斷盡了一切煩惱,或者三界之中色界、欲界、無色界,三界中的大雄,所以我們說「大雄寶殿」。斷盡這些煩惱還不是大雄啊?所以這個「世雄」就是佛。

這兩句就是說,願意「福」和「智」都如佛,成為跟佛一樣天人之師,普為教度,能為三界之雄,無所畏懼。我說法要如師子吼啊。「師子吼」,這個師子就是動物園的那個獅子,跟加個犬爪旁是一樣的,古代是一樣的。因為「獅子一吼,百獸畏懼」,這個表示世尊所說之法也是無畏之說,可以使大家都是震動。

《涅槃經》說:「師子吼者,名決定說。」這個說「決定義」,不是說可以這麼說、可以那麼說的,「師子吼」是佛所說的,就是這樣,所以是「決定說」。更不是戲論,也不是你可以隨便就加以修改的,所以說「離經一字,便同魔說」,這是「決定說」。

《維摩詰經》裡頭說:「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就是這個說法,你出來之後無所畏懼,沒有任何人能夠把你反駁、推翻的,無所畏懼。所以獅子一吼,百獸都畏懼、都嚴肅起來。那真的佛法這個道理就是這樣。

那是前十年還在居士林的時候,來了幾個人大哲學系畢業班的學生,我跟他們挑戰,我說我敢和你們辯論,他們還和我辯論。最後大家都承認佛教是辯證,他們都走了。無畏,無所畏懼,不會被誰把你說倒的。

底下就是「圓滿昔所願」,「昔所願」就是法藏比丘過去所發的四十八願,我要圓滿我以前所發的這些「所願」。「圓滿昔所願」是什麼呢?最後的一句,「一切皆成佛」。所以講到這一句,聽了我們這個,就可以宣佈大家畢業了,咱們課堂也結束,不用再講了。「一切皆成佛」啊!所以我底下說,這一句,「奇哉!奇哉!粉碎虛空!」

「一切皆成佛」是什麼意思?不但有情的都成佛,有情的成佛已經就不可思議了,蒼蠅、螞蟻都成佛,地獄中的眾生也都成佛,而且磚頭瓦塊、桌椅板凳、燈、茶、咱們這一切,身上穿的衣服都成佛,一切皆成佛嘛!所以這一句就是四十八願的本體,從這一句話流出四十八願。

《往生論》可以給這個做一個註解,它說西方極樂世界佛土是莊嚴的,這是依報,這是無情,有佛的莊嚴、菩薩的莊嚴,這三種莊嚴(這兒講了很多種、多少種、加在一塊百十來種),這三種莊嚴就進入在一個「法句」之中。這我們得好好體會,這些莊嚴、這麼大的極樂世界,無邊無礙,在「一個法句」裡頭。

「一法句」是什麼句子呢?「一法句就是清淨句」。「一法」就是「不二」,沒有「二」,清淨。所以佛叫「無量壽佛」,又叫「無量清淨佛」,沒有這些雜染、垢污、煩惱,清淨,就一個「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一切一切,就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顯露。

而且「清淨」有兩種「清淨」,「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眾生世間」是有情,「器世間」是無情,都清淨,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都是成佛,所以有情、無情同成佛道。總之沒有那些「二」,有「二」就是差別,有了差別就不是平等,就不是一味,是這一味平等的大覺,一切皆成佛。

這兩種清淨,極樂世界的水能夠說種種的法,滿眾生的心意,想聽什麼,水就給你說什麼。我們這幾十人同時在這游泳、在這沐浴,各個可以聽到你所願聽的,而且聽了之後你可以馬上就懂。這是什麼水啊?這水就是佛嘛!「一切皆成佛」,水成佛了。不是佛,有這個智慧?你想深,它就是深;你想淺,它就是淺;你想淋浴,就是淋浴;你想暖,它就暖;你想溫度低,它就溫度低;你想水流得很慢,它就很慢;你想它流得很急,它就很急。這個都不奇,主要它能滿你各個眾生的心願,給你說種種不同的法。這是什麼水啊?這叫「佛水」也行,這叫做「水佛」也行嘛。這就是一切皆成佛的意思。

極樂世界無一不成佛,豈但極樂世界,一切世界沒有一樣不成佛呀!所以這一句話,這個就是所謂禪宗的向上一路,也可以說是末後句;密宗的所謂「大圓滿」,大圓滿哪。它是大圓滿,無一不圓滿,各個圓滿,就是一一都圓明具德,一一都圓滿,一一都具德,一一都成佛嘛。所以密宗最高的,在密宗是殊勝在這裡,不是那些奇怪的威猛相,帶著人頭,掛著什麼東西,或者是顯的雙身相,說那個是殊勝、秘密,那有什麼?不是一樣的嗎?雙身跟單身不就是一樣的嗎?威猛相跟慈悲相不就是一樣的嗎?那有什麼特殊呢?唯獨這個大圓滿是不共啊。黃教他就不能接受,他們不承認大圓滿。大圓滿和淨土宗和禪宗這都是一味。

所以我這說是「三藏十二部心髓,一千七百公案玄旨。」所以這一句話是「萬德齊彰,一法不立。」這不是一切德都彰、一切都成佛嗎,一切德都彰明、都成佛,那還要什麼?都成佛你還要用什麼法?你「言思莫及」,語言和思想是來不及了。「唯當默契」,自己去默契,再多說也就是畫蛇添足了。

在美國有一個做電腦工作的人,他讀到這一句,他大震動,「一切皆成佛」,這個也就是像「首楞嚴」哪。所以這一頭一尾…。「首楞嚴」是什麼意思?有人翻成《楞嚴經》,其實這個不大合適,應當是《首楞嚴經》,因為它的名詞是三個字,你只取了兩個字。簡化當然也可以,但是不要忘記有個「首」字,「首楞嚴」擱在一起才是一個名詞。這個字咱們中國沒有適當的字可以翻譯,所以只翻譯了音,沒有翻譯它的意思。它的意思一說就長了,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的事沒有一樣不是究竟的、是堅固的、是常恆的、是徹底的,那跟這「一切皆成佛」是一句話。

所以像這樣的經它就要滅,所以兩頭,首先要滅就滅《楞嚴》,《楞嚴》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但是佛的慈悲,這樣殊勝的玄旨一直要給大家留到最後,這最後一部。所以我們說抓兩頭啊,一個就是要滅的那一頭,一個就是要住世的這一頭。

最後存在世間,最後就是《無量壽經》。就是像大家手裡一人一本的,因為九種之中就這一本最好,現在大量印,咱們現在已經印…。定稿,在解放之前剛定稿,到現在已經印了四十萬部。所以這也是因緣,很殊勝,精印。大家念的人很多,海外很多人一天念三、四遍,這麼厚的本,有多少人能背了,我們在座的就有人他們年輕時候都背過。所以咱們要用功,真要用點功,這是講真的,這個不是就是得個什麼學位,得個什麼證書,那個不管事。

【斯願若尅果 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神 當雨珍妙華】

「斯願若尅果,大千應感動。」「尅」者,《會疏》的解釋:「尅」者就是成啊,「果」就是達到的意思,果是遂也。這就是圓滿之意,成就之意。我所發的「願」如果能夠感應成就的話,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的聖眾都應該受到感動。我這個「願」如果是能成就的話,我這個是一種摯誠所發,為眾生成佛,那麼就要現出一些瑞相來,感應天上天神,諸天,梵天都要雨花,天雨花 ,說法的時候天雨花。「當雨珍妙華」,這個「雨」字是當動詞用。《聊齋》不是有個回目叫做「雨錢」嗎?「雨錢」就是天上下錢。「雨」字就是從天上下來的意思,這個「雨」字是動詞。「當雨」就是從天上下來雨花,天花紛紛下降。這個都是法藏當時說完這個「願」,他就表示他的心意,如果是能感應尅果的話,諸天就會雨花做為印證。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底下,佛這個時候就告訴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上面是個頌,「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大地震動,六種震動。這「六種」有三個解釋,一種是指著「六時」,指的是時間,現在這就不是我們這的意思了,這個「六種震動」就是在這個時候震動,就是在法藏比丘發願這個時候震動,所以這個不是指的「六時」。

再者是指的「六方」,東南西北、有邊、有中,這就稱為「六方」。六處都震,這震那震,不是一個地方震,這稱為「六種震動」。這個就跟這合適,不是某一個地方震,普遍震。

而這個震動有六種動相,「動、起、湧、震、吼、覺」。「動」是動搖,地都動、晃了。我就看見那個上次唐山地震,北京市也受影響,就晃啊晃啊,晃晃晃,晃到那一個墻,那個磚一塊一塊都酥了,都脫離,誰也不挨誰,再晃墻就垮了。它就是搖動。「起」,升起來,地會鼓起來。「湧」就是有高有低,震動。「震」是有聲音,上次地震不是發出很大的聲音嗎?很多人聽見,唐山地震的時候發出很大的聲音,地震吼。「震」就是有聲音,「吼」者,是大的聲音,大地震就大的聲音。「覺」就是使大家都知道,感覺了,這個也可以說使大家覺悟,知道「無常」啊,「震動」啊。這也是「六相」,這「六種震動」就包括這兩種:各方、各種動的動相。

「天雨妙華」。天就雨華了。「自然音樂空中讚言」。自然空中就有音樂就在讚歎。就說「決定必成無上正覺」,這就是說印證法藏必定要成佛。這就是當時就感動了,當時就現出這個相來做證明。所以稱為「大願之王」。這個「願」實在是廣大,處處表現他大的智慧、大的慈悲,形成這樣一個大願,這是大菩提心,所以決定成佛呀。

這個在我這裡頭的316頁講了一些。大家自己看了,我們課上就不說了,但是這個意思我們已經也就表達了。

積功累德第八

我們要講下面,「積功累德第八」。這個願,有了願,不是說就寫個願文擺在那,每天把這願文念一遍。有的人說我念蓮池大師的願文,什麼都好,就跟念經一樣,薰習你。但是你根據這個願,你要有行動才能成為說是你的願,你願要起行。有行無願,你是盲目的行動;有願無行,你是虛浮狂願,狂想,你這是狂想曲。這一定要有行動,所以這積功累德,跟著就是積功累德。

【阿難.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前。及諸天人大衆之中。發斯弘誓願已。住眞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阿難」,這時釋迦牟尼佛又叫阿難。這部經前頭阿難是當機的,所以處處對阿難;後頭是彌勒菩薩和阿難共同當機。所以很多人都說,將來彌勒來是談法相,彌勒來當然要談法相,但是彌勒來必定要大談淨土。《彌勒十問經》也是問的是淨土宗,而且這個經中是彌勒當機,佛就把這個經囑咐給彌勒,讓彌勒護持弘揚,所以下面彌勒來之後還是這個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所以處處叫阿難。

他說:「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斯弘誓願已。」發了這樣弘大的誓願之後,就「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就怎麼樣呢?發了這個大願之後,他就安住於真實之慧。

所以你看,剛才說的《往生論》,這三種莊嚴就是「一法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種種莊嚴可以融入一個「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融在智慧裡頭。而當年法藏他莊嚴淨土的時候,就是從住真實慧開始的,「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是總的,先把這個總的我們先介紹了。

發了這個「弘誓願」,「弘」就是廣大。《法界次第》說:「廣普之緣,謂之為弘。」很廣、很普遍,平等,沒有分別,這個叫做「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自己能夠克制自己的心。所以孔子講「克己復禮」,就是自制。你有這個事,我一定要怎麼樣,就是這個心就是以此、必定要這麼做,別的東西來干擾你、雜念來干擾你,你就會排除,我不能夠管那個,我這有誓願哪。「願」就是你要求滿足的東西。所以「弘誓願」,廣大的誓願。

底下就是「住真實慧」。這個「真實慧」跟前頭第二品《德遵普賢品》,來的與會的諸大菩薩都是要「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來「開」,開開;「化」,化現;要來「顯」現、顯露;「示」,開示、示出什麼?「真實之際」呀!這個底下再解釋。

「大教緣起」裡頭說,佛告訴阿難,一切諸佛所以出興於世是什麼呢?就「欲拯羣萌」,就是要來拯救一切的「羣萌」。這個「羣萌」的「萌」跟《易經》說的「蒙」也是一樣,就是「童蒙」的「蒙」字,蒙古的「蒙」,也就是代表眾生,這一切。於這一切有情眾生,幹嘛呢?就是「惠以真實之利」,要給他們「真實之利」。這不有兩個「真實」了嗎,這些菩薩都是要來「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佛為什麼出現於世?個個佛都是如此,要給眾生「真實之利」呀。而阿彌陀他是要莊嚴他的淨土、救度眾生,他是「住真實之慧」。所以這裡就三個「真實」了。

這三句話說的是三個方面:一個是「真實之際」,一個是「真實之利」,一個是「真實之慧」。當然這三句是不同,但是這三句中有共同的,就是「真實」啊。這個「真實」是一件事,所指的是什麼?「真」就是「真如」,「實」就是「實相」,「真如實相」。

《觀佛三昧經》說:「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到了佛的這個地位,佛的這個果,他的果上的德是什麼?就是「真如實相」和「第一義空」。所以「空」不是好事。「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因為大家執著了「有」,什麼也「有」,這個世間上的地位、金錢,這一切都是「有」的,看得太死;妻兒子女種種的、各式各樣的,種種的有,有方丈、有法師,有高的、有低的,都是「有」。所以佛說「諸法空」,是為除「諸有」。眾生「有」的這種概念,所以要說「諸法空」。

「若復著於空」,那你就著在「空」上了,「諸佛不能度」。所以說是「寧可有見如須彌山,不可空見如芥子許」。你要是「有見」像須彌山那麼大還都不要緊,寧可是這樣;你不可成了一個「空見」像芥菜子那麼一點。芥子是最小的一個東西,那就是比綠豆還小得很多,比芝麻也小,芥子是很小。不可那個「空見」像芥子那麼一點,因為你著了「空見」就沒法給你治了。

佛教所說的「空」是「第一義空」、是「勝義諦空」,這個「空」是「空有不二」的「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空」,它也就是「色」,不是跟「色」對立的那個「空」。對立的「空」是「頑空」,就是「邊見」,你有「空」、有「色」是「邊見」。這個就是「第一義諦」的話,它沒有這個分別,「即空即有,即有即空。」

現在最大的科學家已經證實了,咱們也搞了電子加速機,互相碰撞,多少多少萬萬伏給電子加速再加速、再加速,電子跑得差不多要趕上光速了,在這個情形之下,人類過去從來沒有的事情就出現了,這個時候就看到「有」裡頭忽然間就沒有了,「沒有」的東西忽然間就「有」了。所以這就知道佛法偉大,它這科學上他們佩服。一般的科學家還不行。

所以將來佛教好辦,我就跟你說,像目前似的,將來一定是要興的,因為什麼?因為到了現在這個科學,他這個佛法好講啊。從前說就是這句不好講,你說這些東西都「空」,他說不是,明明擺在這,你怎麼叫它「空」?那次美國來個人他說,它總是要壞的。我說這就把它講淺了,這麼講當然好講,它將來總是要壞的,所以說它「空」。現在就「空」,「當體即空」、「當相即空」,「空」就是「有」,「有」就是「空」。

現在那個奇異功能,小孩能鑽牆,嶗山道士大家知道鑽牆,現在很多人會表演這個。誒,〔一拍掌〕過去了;你這兒再一拍掌就出來,這邊來了。牆本來是空,你為什麼過不去?你妄想。愛因斯坦就把它說明白了,「物質是人類的錯覺」。你說這不是好講了嗎!諸位大法師將來去講,就用愛因斯坦這句話就好講,告訴你!什麼是「有」?這是你的錯覺。我現在也還「有」,我這個錯覺也沒消除,不過理論上我認識了,但是修持上還沒有證到,但是我很堅信。錯覺,你這沒有完全把這個錯誤〔矯正過來〕,你只是理論上知道它是錯了,還沒有矯正過來。

真是錯覺,它就是虛妄的。怎麼不可以?沒有什麼奇怪。所以咱們趙會長的名片撕得粉碎又嚼了,到他手裡頭一搓又出來了。本來就是錯覺,嚼也是錯覺,再一出來還是錯覺,錯覺錯覺之中這裡頭有什麼可奇可怪,什麼叫奇異啊?

所以佛這樣的果德,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我們能夠窮極真如實相的源底,真如實相粗粗的光影門頭這麼看到一點,禪宗的「破初關」。現在對於「破三關」,有很多的解釋也講得太淺了,那就太容易,那不值一提了。比較正確的說法,你要是「破初關」,你要能見到法身或者到法身邊,要「破重關」你得安住於法身,「破三關」你連法身都要拋掉,超過法身,法身向上。所以窮極真如實相之源底是真實之際。就不是剛剛只到法身邊,見一見法身,那是剛剛接觸。「真實之際」是這個意思。

「真實之利」呢?就是這個經一切含靈都因為這個度脫,到了最後百年還靠這個六字洪名,所以這個就能給眾生「真實之利」啊。

「慧」是什麼?慧的意思,《大乘義章》:「真心體明」。剛才我們討論「智慧」怎麼說,要把這個定義拿出去,大家還是不見得能懂。「真心體明」,你的真心的本體你明白了。「自性無闇」,自性沒有什麼地方被愚痴,像油膩似的把鏡子給擋住,就有了「闇」,就不能照東西了。在自心上沒有這個闇,這個叫做「慧」。所以是能夠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才叫做慧,不是你聰明、你瞭解。它都是在這個聰明、瞭解之間還要猛一回頭,而且有一個突變,不就是這麼漸變,今天懂一點、明天懂一點;突然間一下觸著、碰著,一下子恍然大悟。所以「恍然大悟」者,就有點這個意思了,不是這麼一點一點的。一點一點那也可能某一天恍然大悟。但是正當悟時,總是恍然一下。這就把「真實之際」、「真實之利」、「真實之慧」做了一個說明。

「真實」兩個字在《大乘義章》裡頭說:「法絶情妄為真實。」「法」就指的一切有形的、無形的,什麼什麼都算,都叫做「法」。不是指的佛法叫做法,或者法律叫做法,在佛教,「法」字這個定義是最普遍了,什麼都可以稱為「法」。

這個「法」,它要是離開了情、離開了妄。我們都是情見,我們就是眾生之見,所以佛之大事因緣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佛的知見。所以我們的修行是什麼?就是要把我們的眾生知見轉變為佛的知見,就是這麼一件事。所以要捨除自己的這些見解,要日新又新,你要去掉這些,破除這些東西。

不是把自己的這些東西做為一個核心,慢慢把它豐富,又慢慢給它美化,這你就是改革派,這始終是假的。你得把自己這個拋掉,「無我」嘛!真正要「無我」,就沒你那些「見」,什麼我相、人相、我見、人見,不但要「無相」,而且「無見」。所以這個都是「情見」,也都是「妄見」。這個「法」沒有情見、沒有虛妄,叫做真實。所以「真實之際」、「真實之利」、「真實之慧」,都是這個意思。所以就是離開妄的本真,也就是自性清淨心,也叫做「真如」,也叫做「佛性」,也叫做「法身」,也叫做「如來藏」,也叫「法界」,也叫「法性」,都是這個意思。

所以「真實慧」是什麼?怎麼住「真實慧」呢?就是真如、實相、自性、佛性、自性清淨心等等所能夠所詮 (就是能夠表示出來顯現的)本覺的、本體的,它的照用。所謂「真實智慧」就是真如、實相、自性、佛性、自性清淨心等等本體的照用,就是「慧」。

因為這些東西它有體,就要有用,所以體、相、用三件事,它要有它的用。所以不是都修成了木頭了,都修成了木頭有什麼可貴?變成了植物世界。現在有的人變成植物人了,一種病,人跟植物一樣沒有腦筋,會吃會喝,叫植物人,是病態,不是咱們的目的,不是要大家成為植物人。它要有照用,這個照用是本體上所產生的照用,不是第六識(分別識)所產生的那個妄用。

咱們現在都是第六意識在這「分別」,第七識在這「執我」,這兩個所產生的一種錯覺,一種妄想、執著,那麼本來的智慧德相就顯現不出來了。

再者,這三個來說,「真實之際」拿「涅槃三德」來說,就是「法身德」,真實的本際就是法身,「法身德」。

「真實之利」,讓大家知道什麼是「真實之利」,解脫啊。不為煩惱所束縛,不為三界所拘留,是「解脫德」,三德中是「解脫德」。

「真實慧」是什麼?是「般若德」。所以這個三真實也就和∴(伊)字三點,∴(伊)字,就這個字∴(伊)字,不是縱的,也不是橫的;也是三,也是一;說它是三,它有三點,這些都是點,你說它是一,它又有三個,就這個∴(伊)字三點。

所以我們這個經中說「法身三德」就是「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在咱們這個經裡頭就是「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所以在法藏比丘發願之後,「積功累德」一上來的第一句話就是「住真實慧」,這個就是畫龍點睛。所以一切種種的極樂世界的成就,實際就是真實慧所成就的,也就是真實慧所流露的,做出來的,一樣的意思。

他就「勇猛精進」。「勇猛精進」就是沒有間斷、沒有雜亂。「一向專志」,就是心志專一。這個心是專一的、是固定的,沒有轉移。所以有的人你看看,有的心他就不固定,出家了,還俗;還俗又出家;出家過兩天可能他又還俗了,他這心志就不專一。你固定下來專一,沒有悔改,一往直前,一向專志。

「妙土」,一向專志妙土,這「精美絕倫」,這精美得沒有法子可以跟它相比的,稱為「精美絶倫」,就是美得不可思議,你就不能想像了那麼好,就稱為「妙土」。一向專志,勇猛精進,來什麼呢?來莊嚴妙土。什麼叫「莊嚴」呢,俗話說就是我們以很尊重的、很恭敬的、很正肅的,以等等的美、等等的善來給它做裝飾。現在法藏比丘(法藏大士)他有種種的妙德,這個妙德是能莊嚴,他能做這個莊嚴的事;所莊嚴之土,這個妙土是所莊嚴,拿法藏的萬德拿來莊嚴這個妙土,這就是莊嚴妙土之義。這幾句話就是這樣,我們把它解釋了,這是「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再把它連繫起來說,「住真實慧」一直到「莊嚴妙土」,乃是極樂淨土的大的根本,是《華嚴》普賢行的綱要、宗旨。這個妙土是真實慧所形成。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引證,在後頭,十方世界的人都到極樂世界去聽阿彌陀佛說法。極樂世界的人這種交流是頻繁極了,極樂世界的人也遍至十方去聽法,十方世界的菩薩也都到極樂世界,集中在講堂聽阿彌陀說法。所以咱們這個經中就有阿彌陀對來會的聖眾說的法。所以咱們這《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別的經裡頭沒有的,所以我們要很重視。將來世界上什麼經都沒有了,還剩這部經,這個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信不信由你們,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是在這個經裏頭的。

阿彌陀對十方來的這些菩薩怎麼說呢?因為大家都要成就跟阿彌陀一樣這麼度眾生,阿彌陀就給大家說法,說「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專求淨佛土 必成如是剎」,跟這個同等意味類似的偈子還有兩、三個,我們只選一個就夠了,以後還要講。

這就是表示你能夠通達,一切法性都能通達,而知道一切皆法,一切法之中都是「空無我」啊。「無我」,是「空」啊。這個你通達了之後,你專心致志的去求清淨的佛國土,你必定成就。所以你看看,這個是以「空無我」為條件,這麼來求佛剎,得到佛剎之果。

夏老師他有一個偈子,我在天津大學的時候生重病,想到他這個偈子我的病就好了。那時我跟他說,他說:「我當年作這個就預備死了」,預備辭世。這個偈子是八句,我當時只記住四句。這八句寫完了之後,自己病也就輕了、好了。

「了知諸法空,始信一切有。」「了知諸法」都是空,我才相信極樂世界等等都是有。「西方有淨土,有佛無量壽。」這是在「了知諸法空」以後的事。你看你要成這個剎土也就是如此,你得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你這個求佛剎,你才能圓滿嘛。這「一切空無我」,你才真正是通達了真如實相。從通達了法身,從這裏可以流現一切。得到了根本。所以我們就可以把彌陀的這個話跟這兒彌陀的「住真實慧」連繫起來,「一切空無我」,還在求淨土,這是真實慧。

這個「空」和「有」,又明白了本體,又從本體起照用,這就是真實慧。所以「無我」還求淨土是真實慧。一空,就什麼都空了,就…。所以有的禪定、坐禪,坐得人都跟那個石頭連在一塊了,眼睛會動,餵他吃他還會吃,說話也不能說了。現在還有,我有一個人,他說他坐車還看見,小孩過去還拿石頭砸他,他也不會動;他也不能動了,他那個肉跟坐的石頭或者木頭長一塊了,他這個就是「頑空」。你這個從「體」還要起「用」嘛!

志求淨佛土,安住一切空,這才是真正的莊嚴國土啊。我志求佛土,可是安住一切空。無生可度,可是終日度生。你是莊嚴佛國,佛國是離相,雖然有種種妙相,而當相離相,無所染著。

所以永明大師的話,「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建了一個道場是水中之月,所作的佛事是夢中佛事,你夢並沒醒。所以我們真實的目的,咱們要醒夢。你作「夢中佛事」也就是為了幫助你醒夢,但是這個不是你最後的目的,應該是。所以這樣就遠離開「二邊」,不落「空」邊,不落「有」邊;不落「真」邊,不落「假」邊,這才契中道。這樣圓修圓證,所以「彈指圓成」,這就成功了。所以說這個是大願之本。

因為你明了「真實之體」,你才能夠產生真體的「照用」,「真實之慧」;你「安住於真實之慧」,你才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像珠子放了光,這些光先把珠體照得讓人家看見了。所以極樂世界的水鳥樹林、一塵一香、一草一木,無一不是圓明具德,沒有一個不是圓圓果海,沒有一件不是。就都是佛,都是佛身、都是佛心、都是「真實之際」。一一也都是彌陀的心,一一也都是我們在座每一位每一位您自己的妙明真心哪。不能把這一切就是談的是彌陀,諸位每一位都是彌陀啊。

我這話沒有杜撰。「一切皆成佛」,大家都成佛了,佛佛平等,我說你是彌陀,這我說錯了嗎?我要說錯了,「一切皆成佛」這句話那就不成立了。「本體」上就是如此,但是大家在錯覺之中、在妄想之中就不能顯現,也甚至於不敢承認,甚至於要反對。這就要看你那個錯覺錯的程度了,程度不一樣。錯得太深了,他聽了之後,他就拍桌子氣跑了。

正因為這樣,就是說發心念佛就是珠子放光還照珠體。所以就能廣施「真實之利」。所以這個不是說你要拜個佛、拜個神、你去念他、你給他上供,他就保佑你,就好像現在咱們走後門似的,那還了得,把佛庸俗到這個程度。那麼來的話,釋迦牟尼、十方諸佛就成為咱們世界走後門的總後台了。那不是這個道理,都是方便救度愚痴的眾生,你太愚痴了,就從那個也是一個方便,你從一點點來吧。

以上這三句是總綱,「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以「積功累德」是從「住真實慧」出發的,第一句就是這個,開宗明義第一句。所以這個經是好,《無量壽經》這個會集。這幾句話是《宋譯》裡頭選出來的,原來的《魏譯》沒有,原來大家只念《魏譯》就念不到這種句子。所以我們也要認識,我們也有比古人便宜的地方,這就是便宜的地方。古人沒有機緣這麼樣。當然善導大師他參考古譯,但究竟不像整在一塊這麼順。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開」者,就是開張、張開了;「廓」是空大,都是虛呀。所謂「開廓」就是很空闊;「廣大」當然就很容易懂。《往生論》說,極樂世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就可以解釋這四個字「開廓廣大」的意思。虛空不可壞,誰說把虛空砸了?也不可以燒,也不可以被水淹,這是「虛空」,究竟如虛空。「廣大」是沒有邊際的,這「開廓廣大」。

「超勝獨妙」,「妙」是什麼意思?根據《法華遊意》的說法,「妙」是精微深遠之稱,非常之精妙,非常之微妙,又深又遠,這種的形容詞。《大日經疏》,也是註解,說「妙名更無等比」,沒有能比的了,更沒有比它更好,「更無過上」,說超過它,連比都沒有,超過更不行了。所以無比、無上就稱為「妙」,精微深遠之義,所以「超勝獨妙」。

日本的《會疏》它解釋「超勝獨妙」,它說「超勝獨妙」不僅僅是廣大,而其中一切莊嚴之事、之相,國土依報、正報都是第一無比,就跟剛才那個第一就結合到一塊了。「超諸佛剎,最為精。」比別的佛剎都好,是最為精,故謂「超勝」。所以彌陀發願也這麼說,願我這個佛國勝諸佛國,它就勝啊。

這個土最不思議,尤其是「凡聖同居土」是最不可思議的,十方世界所沒有的。所以我們之所以要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因為極樂世界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凡聖同居土。你去的是凡夫,可是凡夫就是阿鞞跋致,這個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獨特就在此,你就不退了。阿鞞跋致要很高的地位才能不退,你去的是凡夫,凡夫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又是凡夫,十方世界沒有。所以有的人就不信,因為太殊勝了,他就不信了。所以有人說這是廉價的入門票,是賣的廉價的入門票。不過這位後來,據趙樸老說,後來他研究佛教了。當時寫這個的時候,他是這麼看法,後來他覺得要補課,研究佛教了。我聽趙樸老說過不止一次,他跟他認識。

「超勝獨妙」,它這裡說極樂世界這個獨妙,舉了七件事,我們就念一念:

第一、「法報應化」。都是極樂本身所有的、所出的,這是一個。

第二、「佛身光壽超過諸佛故」。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超過諸佛。

第三、是「名號利益,獨出難思故。」這個名號的利益,所以十方佛都稱讚,大家都念阿彌陀佛。咱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名號很少有人知道。所以和尚有人還給人介紹,說這是什麼佛?這是如來佛。這個「如來」和「佛」都是佛的通號,你說「如來佛」到底是誰?大家就覺得還很當然,就以為這是釋迦牟尼,就都懂了。其實這個是很錯誤的說法,我們不能再這麼說了。我介紹這位是專家教授,這位是教授學者,他到底是張教授、李教授不知道,什麼教授也不知道。通號,你說的這兩個是通號,什麼問題也沒說明。「釋迦牟尼」名字大家不知道了,問題在這。鬧了一個笑話還小。

你看這阿彌陀佛,你誰介紹人家什麼的,就「哦,阿彌陀佛!」他張口就來,這不是偶然的,大家要知道。這彌陀大願這就顯出來了。你說咱們中國人不知道阿彌陀佛的很少,誰都曉得阿彌陀佛。信不信?摔一跤沒事,「哎唷,阿彌陀佛」;你給他送點吃的給他,好的,高興,「阿彌陀佛」;害怕,也「阿彌陀佛」。張口就是,不用安排,人人都知。所以這個難思,這麼大的功德也難思,就這麼念一念都結緣,將來都憑這一句最後得到解脫。

第四、「令五乘齊入報土故」。「五乘」,有六種「五乘」,(我們這個地方我們稍微改一改),我們把人、天擱在一塊,這是開合的不同,實際上都是一樣。就是一是「人」,二是「天」,三是「聲聞」、「緣覺」合在一塊,四是「菩薩」,五是「如來」,這是一種。還有的是沒有「如來」的,那就是一「人」、二「天」、三「聲聞」、四「緣覺」、五「菩薩」。這就有六種的安排,好在無關宏旨,它就是一種習慣,反正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就完了。

「五乘齊入報土」,就是這裡頭的「人、天、聲聞、緣覺、地前的菩薩」,報土本來是無分的,現在大家都可以入報土。為什麼?因為「凡聖同居土」跟「實報莊嚴土」這也都是圓融無礙的,你生到「凡聖同居土」也就是橫生到「實報莊嚴土」。下面我們可以就是說,這有種種的不同。那麼再有,頂多是時間的問題嘛,他再晚一點就可以到實報土,總之是可以到的嘛。

第五、是「二乘、根缺、女人」,沒有男根、女根的叫「根缺」,二乘是「聲聞、緣覺」。女人,都「頓轉一乘故」。他真要發心往生的時候,都變成三十二種大丈夫相,都變成大乘法行人。

第六、「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往生正因」不是很難修,容易修,也容易得到果,你看「五逆十惡」最後真要修,還不是都可以成功嗎?

第七,「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往生以後得的這個果太頓了、太高了,所以這個也就是有人不能相信的原因之一。這個「五逆十惡」臨終念十念就得往生,就是不退,太頓了,你說多快啊!帶惑的凡夫、帶罪業的凡夫,只要橫生到極樂世界,你就是在「凡聖同居土」,你就是阿鞞跋致,就位齊「補處」,跟那「一生補處」菩薩都相當了,就是等時間,你再去慢慢的惑斷了,提高了。「故云太高」,這個地位太高,一生之後所得的這個果太頓、太高,就是太快、太高。

而且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密宗的「即身成佛」。這是我問過我的上師,所以有些問題我當時問,問的還都是很關鍵的一些問題。我就問,我說:「密宗即身成佛,生淨土是不是即身成佛?」這位上師大家公認是在西藏裡頭,理論和實修兩方面共同都重視的話,這是西藏第一位,沒有人更能超過,是諾那祖師推薦的,中國漢人本來不知道。他就反問我一句:「你問的哪個淨土?」我說:「是阿彌陀佛極樂淨土。」「哦!那是、那是,那就是即身成就。」所以好些人就是不安心學淨土,就是想轉著圈兒種種找人想學密,不安心。這些他這個有的時候就是說難信之法,難信之法。你要是學密碰到一個冒牌的老師,就等於你去買藥買的是假藥,你吃下去你要要命的。

這個就是稱讚極樂的殊勝。引善導大師的話「四十八願莊嚴起」,極樂世界是四十八願莊嚴而起的。「超諸佛國」,超過許多許多佛國,是「最為精」,最為精妙。這個就解釋「超勝獨妙」,這是超勝,比別的都超勝。獨妙,最妙了。

「建立常然」,剛剛起來,就是初初起來是「建」,最後成立叫做「立」。我們「建立」什麼,包括兩方面,從開始到完成。「常」是常恆,「然」就是如,就是這樣,「建立常然」就是它始終就是這樣。

「無衰無變」,「衰」是衰退、衰弱。沒有衰退、衰弱;「變」,也沒有變化、改變,就是說極樂世界建成之後,它就是不會壞,也不會退了。現在咱們這個世界就很危險,我們在毀我們這個地球。咱們那個臭氣層的漏洞剛剛補上,那要不補上很麻煩。水,到處缺水,大家都競用地下水;海水也污染,什麼也污染,空氣也污染,咱們現在這個城市的污染超過國際標準多少倍了,所以它這個就是在那衰、變;水土流失,種種;沙漠將來會愈來愈多。但是極樂世界它「無衰無變」。

日本的望西師,他蓋了一個樓,樓老衝著西,他叫「望西」,他就以「望西」為號。日本望西他說這個「常」,他解釋「常然」的「常」,他說「常」有三種:一種是「本性常」,又叫「凝然常」,凝結的「凝」,「凝然常」;一種叫做「不斷常」;一種叫做「相續常」。有三種「常」。

「本性常」那就是法身,本來就「常」。

「不斷常」,「不斷」也是「常」,「不斷常」是報身,因為報身是從法身所流現的,所以它也就「常」,也就沒有間斷,就不斷。

第三個「相續常」是應身,應身於這個世界,這個剛剛過去又現出一個,那個現在又現出來,這種相續總還有出現,這是「相續常」,這是指的應化身。

望西他認為極樂世界是「法性常」,也就是「凝然常」,所以沒有衰變。底下他自己又設問,他說這個不是法藏比丘修因而感的一個果嗎?既然修因感的這個果,它就有開始,有開始它就應該是有終,怎麼能說它是「凝然常」、「法性常」啊?他自己設的問,他自己就解答,他解答得也很有意思。他說人都有「本覺」這個理體,人人所有,我們開始有「始覺」,「始覺」之後如果老合乎「本覺」,達到「究竟覺」,三覺圓滿就是佛了,是不是。不過總之「始覺」、「究竟覺」,都還是「本覺」嘛。

《釋大衍論》它就講:「若得始覺,還同本覺。」你如果得到了「始覺」,真正這個覺悟之後,不是另外有個東西,只是恢復你的本來嘛。所以《心經》講「無所得」啊。老想得點什麼,那都是心外取法。只是恢復你本來,你毫無欠少,所以無所得才是「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以很多都是想得點什麼,得禪定、得神通、得智慧。那這個…。

「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你把凡情都去掉,你自己的聖解就全出來了。另外沒有聖解,就是去掉你的凡情就是了。所以談到這個「能證」的時候,「能證」的這個人是怎麽說,說得有個開始,法藏比丘他在那修修就是有個開始,我們證道也是如此。

「至所證時」,當達到他所證的這個境界的時候,這個「始覺」跟「本覺」不是兩個。「本有常住」,也解說這個問題。所以眾生是無始有終。佛是有始無終,他成佛是始,但是他沒有終,他一成佛的時候就還同「本覺」,「本覺」就是「本有常住」,所以就沒有終。

這個說得是很有意思,就是在你說有證的時候好像是有了開始,但你到家的時候,就是他所謂的到了所證的時候,這個是「言語道斷」,一切言語就沒法表達,一切都「不二」。這個只是「本有」,「本有」就是「常住」,所以就是「凝然常」,極樂世界就是「常住」。

再根據《密嚴經》說,極樂世界是不壞的。《密嚴經》說,從佛那個時候就依密嚴而住。「密嚴」是什麼?就是極樂莊嚴國。「密嚴」是大日如來的國土。所以日本很尊重「大日」,因為它是日本,他覺得特別親切,他尊重大日如來。「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彌陀就是大日如來,密嚴國土就是極樂世界。

底下《密嚴經疏》裡頭又說,密嚴淨土是什麼?它是「無為」,就是諸佛的他受用土。佛有他受用土,顯了這個土讓別人能受用。所以佛的報身是兩種身,一種是「自受用身」,一種是「他受用身」。佛的「自受用身」菩薩也看不見,就是報身;法身當然是無形相,不可見,但是有他受用,讓這些菩薩能夠受用,所以有「他受用身」。

土也是這樣,有「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密嚴國土就是諸佛的「他受用土」,大日如來所顯的「他受用土」。「於法性上,以悲願力建立故。」這個淨土跟法性土,就是跟常寂光,法性土就是常寂光土,一樣的離開無常之過,沒有無常的過失,不是苦空無常,總有一天要壞。

所以許多天界、許多國土將來這個「三災」實際就是我們現在天文所說的一個大爆炸,一個大連鎖反應的核爆炸,整個宇宙互相的你崩我也崩,這麼累積下來,全宇宙、全太陽系或者全銀河系的爆炸,所以就是「三災三劫」。風災,風災就是壓力波;火災就是熱波,都燒空了、燒完了。而這個世界上這個不是空說,是會有這個事實啊。

底下又說,這個密嚴國土是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也即是極樂國土。我們這個地球肯定是要壞的,這是穢土。極樂世界不是微塵所成的。極樂國土,密嚴國土,是如來清淨藏心之顯現,本來不是物質。

所謂「微塵」,不是說我們想像的一個土粒,是指極小極小的東西,這個比電子還小得多,過去這個…,所以我這底下還有一個括弧,是再版的時候加上去的。就是現在科學家發現這個微中子,這個微中子,不講它體積,體積的話不好說了,它在空間所占的這個區域,等於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 (它在空間所占的地方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裡頭的一分),你說它小到多少了。它可以透過十億公里的鋼板,因為它太小了。什麼東西都是有空隙的,一個鋼板,咱們是過不去,對於微中子它就還是通行無阻,以至到了十億公里它都能透過。它瀰漫在太空之中,這個東西,到處都有。

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後就出現了大量的微中子。微中子慢慢匯聚匯聚,匯聚之合就是微塵。世界碎為微塵,微塵聚為世界,這些佛經裡頭的話現在科學都證實了。所以我們應當很感恩,我們很幸運,能遇到這樣一個本師。

所以密嚴、極樂都不是這種微中子之類的東西聚集所形成的,而是清淨妙心的顯現,因此它「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所以不怕災。所以到了禪天什麼等等都是,一直到無色界都要壞,到大宇宙大爆炸的時候,所謂劫,劫火、劫風。風災是最厲害,風災是什麼?就是壓力波,現在可以這麼看。

【於無量刧.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眞諦門.植衆德本。】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劫」是個很長的時間,我們都知道,無量劫裡頭是長久。「積植德行」,「積」是累積,「植」是種植,一點一滴的種種德的行動,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在自己心中貪瞋痴欲,色欲、情欲、食欲,這種欲想不起了,內心不起了;對於外塵,「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塵他不貪著。

他只是什麼呢?「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所以這麼一看,這前兩句也沒有貪瞋痴欲,也不著色聲香味觸等等,這個上頭就是「萬緣放下」;但樂憶佛念佛,這是「一念單提」。這一切都放下了,心中所念所憶只是佛,所以這個很精進。

這個時候念佛,萬緣放下,「但樂憶念」,憶佛念佛。《華嚴經》十地菩薩,每一地都不離開念佛。「大教緣起」說,「去來現在佛佛相念」,佛跟佛都是相念。咱們這個經開始也說,阿難看見佛放光,阿難不就這麼問嗎?「去來現在佛佛相念」,佛現在是在念佛了吧,佛跟佛都相念嘛。

《觀佛三昧經》說:「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在一個大的法會之中,十方來的菩薩不知有多少。「各說本緣」,每一個菩薩個個都說我自己過去是怎麼修行成功的,就是「各說本緣」。說了本緣,共同的都是由於念佛得道的。大家看看,來會這麽多的菩薩,每個人說你怎麽得道的,念佛得道的。所以就是說,有的時候越是殊勝的事,人就越不容易信哪。這也就是每個人的善根、智慧、福報,很多方面的問題。你看這一些這麽多菩薩,每一個都因爲念佛而得道。

又「佛告阿難」,這還是《觀佛三昧經》:「汝今善持」,告訴阿難,囑咐他,你好好的奉持,好好記住。「慎勿忘失」,不要忘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囑咐阿難,這些不光是淨土宗的經典說這個念佛,大家要知道,是千經萬論共指啊,在說「皆說如是念佛三昧」,過去是這麼說,現在是這麼說,未來還是這麼說,都是說這個「念佛三昧」呀。

「我與十方諸佛」,釋迦牟尼佛說他自己和十方的佛。「及賢劫千佛。」我們這個「劫」稱為「賢劫」,咱們這個地球還是很不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當然不止一個地球,我們在其中,有千佛出世,所以稱為「賢劫」,賢劫千佛,「從初發心」,每個從初發心起。「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都是因為「念佛三昧力」而得到一切種智而成佛。你看這些話,如果現在這些話,我們往往要自己去閲藏,有的時候會忽略,現在比較集中在這裡頭。只要我們能記得,將來它總會在大家心裡頭要放光的,這些事實,都是如此。

這樣的話,佛,賢劫一切都是如此,所以法藏比丘也是這樣,他也憶佛念佛,「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憶念他們所修的善根,憶念諸佛的功德,憶念佛德。我們感恩圖報,所以我們也要跟佛學,要追隨佛,學佛所行,要證佛之所證,這叫做「憶佛」。

佛所修的善根,佛的善根之中,以念佛是諸善中王,這個善根最殊勝,我們現在要跟佛齊等的話,我們也應當學佛,也要持名念佛。「名具萬德,總攝一切善根」,名字裡頭既然總攝了一切善根,所以這念名字的時候也就是憶念了一切佛的功德,一切佛的功德就在這一個名號裡頭了。

《安樂集》是道綽作的。《安樂集》在中國曾經一度沒有了,流傳到外國,咱們國內沒有了,所以成為佚書(人字旁一個失字)。佚書有多少種,連窺基的註解一塊都丟了,曇鸞的《往生論注》,總共有十多部經。現在又回來了,這是我們比明朝那時候那些大德又殊勝之處。

道綽他講:「或有三昧,但能除貪。」這個「三昧」只能除貪心,不能除瞋恨、跟愚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但不能除別的。「或有三昧,但能除現在障。」你現在的障給你除了,不能除過去的障、未來的障,除不了。「若能常修念佛三昧」,就是說不管是貪瞋痴,不管是現在、過去、未來一切的障,一切的障當然貪瞋痴都在,都能除,都除得掉。

所以我們現在之所以困難者就是這個障,「障」是障礙,它障礙著你不能好好修,障礙著你不能理解,障礙著你要起退心,這個「障」是可怕。要排除這些障就是要常修念佛三昧。所以法藏比丘一開頭就以這個為主,內中沒有這些煩惱、愚痴,外面也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就樂憶念諸佛。

「行寂靜行。」所行的是寂靜之行。寂靜之行,「無餘涅槃」叫做「寂靜」。阿羅漢的涅槃是「有餘涅槃」,他只是除了「分段生死」,咱們人類動物這種生死沒有了,還有「變易生死」。四十一個位次,初住、二住、到十住,然後十行、十向、十地,這四十,還有等覺,四十一地,這每一地和每一地之間也等於一個生死。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

所以佛法很深哪。初地菩薩對於二地菩薩從哪兒舉足、哪兒下足他都不知道。因此說是一個生死,他有「變易生死」,所以這個涅槃是「有餘涅槃」。佛是「無餘涅槃」。「寂靜」就是「無餘涅槃」。現在所說「行寂靜行」就是入了大菩薩的「無餘涅槃」之行。

「遠離虛妄」,就遠遠的離開了虛妄。「虛妄」兩個字很壞,不實就是「虛」,違反了真就是「妄」,虛假不實叫做「虛妄」。《圓覺經》說:「虛妄浮心多諸巧見」,虛浮的這種心,還有多種巧見,好多好多心眼、好多好多招、好多策略。「不能成就圓覺方便。」這樣的人不能成就圓覺。

《涅槃經》這句話就深刻了,「一切惡事,虛妄為本。」所以我們經中講「三個真實」,所貴的是真實,所忌的是虛妄。虛假、說瞎話、狂妄,都是妄,一切的惡事是以虛妄做為它的本。所以你看法藏比丘,他處處都是用在刀刃上,所以他這積功累德,那是給我們做榜樣。

「遠離虛妄。」這是止惡,它是萬惡之本。現在還有人,他雖然出了家,我就有這麼一個,他還帶著過去的習氣,做買賣,他現在還是…,有時候做買賣的人,他就天經地義的說些假話,他就不覺得,這個習氣還帶著,不知道這是很不好的事情。所以法藏菩薩所住的是真實慧,所行的是清淨行,遠離這一切虛妄。

「依真諦門.植眾德本。」「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不管世間、出世間這個道理是決定不虛妄的叫做「諦」。「二諦」,我們常常說「二諦」,「二諦」就是「真諦」跟「俗諦」。「有」,這個東西「有」,是什麼?在凡夫來說、凡情來說是真實的,這不都「有」?這不真實的嗎?這個「有」,在凡情、世間來看是真實的。「空」,在聖道是真實的,「本來無一物」,空無一物,你這個虛妄的東西把它造成障礙了。

所以稍微清淨一點,你就會看見房子、床舖、自己身體都沒有了。有的人又錯誤了,以為這就是很高了,其實非常淺非常淺,是未到地的定,還是欲界定,那已經他就可以感覺到一些空。

在聖境中,那就本來沒有這些幻相。這兩個都是「實」。你說「有」,世諦、世間認為是「實」;說「空」,聖諦認為是「實」。所以順凡夫的法稱為「俗諦」、「世諦」;智慧所見的涅槃、寂靜,這種真實的理,叫做「真諦」。

《智度論》說:「佛法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因為世諦,「說有眾生」,「有眾生」就是順於世諦來說,說「有」。「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所以《金剛經》說,我這滅度這麼多的眾生,這是「世諦」;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第一義諦,這就是「聖諦」。

「依真諦門」,就是依勝義之門。「門」呢,能够通入到、趨入涅槃,所以稱之為「門」。就是依照第一義諦的這個門來「植」,植是種植、培植,培植眾德的根本。《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這個就是這個意思。「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就是真諦門,無所有,沒有四相;「植眾德本」,就是修一切善法。《金剛經》這麼一解釋,這兩句話就好懂了。

「依真諦門,植眾德本。」「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真諦門」,但不是這一「無」你就無下去了,而是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就是「植眾德本」。整個佛教就是這麼一回事,不落在「二邊」,不落在「世俗」的所謂「有」和「空」這兩邊。

「德本」,德的根本,剛才都說,一切佛都是因為念佛而成就,所以阿彌陀佛名號,我們在淨土宗當然念彌陀阿彌陀,這個名字中,體就具有萬德,體又召喚萬德都來了,所以稱為「德本」。在《教行信證》裡頭說,「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這個德號你只要念一句,你就「至德成滿」,登峰造極的這些德就成就、就圓滿了。「眾禍皆轉」,所有一切禍都轉,本來是空嘛,虛妄。

彌陀聖號是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所以密宗有這個話,「千佛萬佛,不離阿彌陀佛」,所以稱為「德本」。剛才不是說過嗎,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從發心,都是因為念佛三昧才得一切種智,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德本。

「植眾德本」底下還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就是剛才我們說的念佛號,另一種解釋說菩薩從萬德都去修,都圓滿,這個是「植眾德本」。另一種就是剛才說的,「德本」就是佛的名號,是「持名念佛」。這兩個沒有矛盾,因為說修萬德去,而菩薩在因中,在修萬德之中也沒離開念佛。所以這個就互含互攝了,念佛你就萬德都在裡頭了,廣修萬德,你在念佛之中也就圓融了。所以這兩個看著好像是兩回事,實際是可以圓融的。這個就是「依真諦門,植種德本。」

主要的就是由於《金剛經》這句解釋得很清楚,「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有的人知道修善法,不知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裡頭起了很多煩惱、很多計較。

過去廣濟寺有兩位大居士,很有錢,就是要爭,我的供養要賽過你,你的要賽過我;我要是給廟裡頭送了多少幡幢,大道場要不掛我的他就要生氣;那個說你這個綉得很好,我就再請人再綉,比你這個更好,我要蓋過你,該用我的。廟裡就很苦惱,今天用他的,明天用他的,交換。這個都是「著相」,這個功德就很小了。

無我、無人、無眾生但是修一切善法,不是不修。修一切善法,要知道無我、無人,不是跟人爭勝,我要搶第一。現在有些法師,在國外也是這樣,他們互相攻擊,有很多佛教徒說,我們佛教裏都這麼著,我們不信佛了。這都是在修善法之中有「我」、有「人」,所以都不究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不計衆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羣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這一切苦都不計較了,這裏有二苦、三苦、八苦等等,這個我們都很熟悉了。一切都不計較,彌陀是「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不計較這些苦。「少欲」就是不多求,「知足」就是雖然少,我也不惱恨。

《遺教經》說得很好,「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他根本不多求,他也用不著去逢迎人,仰人鼻息,去奉承,去阿諛;也不會為這些諸根所牽引,為這個舌根想吃好東西我什麼什麼,那就多欲了,他根本是少欲,他吃菜根香,就咬咬菜根就可以。

「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現在咱們這出家人都是要坐進口的汽車,國內、國外都是這樣,心裡他並不坦然哪,他都是有所憂畏呀。真正少欲的人心就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遇見一切事他都覺得有餘,沒有覺得缺少什麼。所以「有少欲者,則有涅槃。」這個話就份量重。所以你開始要證涅槃,你得從有少欲才有涅槃哪,你自個兒的這種欲望很多,所要求世間…,所以首先要一個出離的心,少欲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這個「少欲知足」用《遺教經》來解釋挺合適,你們比丘要脫離苦惱,要常常觀「知足」這個法。「知足」這個法就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就是富、就是快樂、就是安穩。「知足之人,雖臥地上」,在地上睡覺,他還覺得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你擱在天堂還不稱意呢。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不知足的人,雖然富足還是窮,他還覺得不夠,還有比他更闊的。「知足之人,雖貧而富。」所以顏子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吃也吃不飽,坐在地下,曲肱而臥,枕頭也沒有,就這麼著睡覺,「樂在其中矣。」所以我們之能夠接受佛法,就是孔子、老子這些功夫,他們的一些成績,「少欲知足」。

「專求白法」,白法指清淨的法,我就不多解釋了,專聽善法、白法、清淨之法。「惠利羣生」,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一切一切都是為了惠利眾生。「志願無倦」,《普賢行願品》這些大願,都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倦」就是疲厭之義,沒有疲厭。生在苦中他還不疲厭呢,當然就無有疲厭哪。

「忍力成就。」這個「忍」成為力量了。法住師解釋,「忍有三種:一者安苦忍」,於世間所違緣的事他都能忍能受;「二、他不饒益忍」,別人對於自己老傷害,我也能忍受;「三、法思惟忍」,對於法無分別,這個「忍」就是在法上的事情。這三種「忍」都成就,稱為「忍力成就」。

《會疏》講得更詳細,講了「十忍」。

第一、「內忍」,雖然餓、苦、疼都忍受。

第二、「外忍」,你罵他、打他,或者你污辱他的親屬,或者他的師父、阿闍黎等等,或者毀佛、罵佛等等,他都不生瞋恨心,這是「外忍」。

第三、「法忍」,對於佛說的微妙之義等等的,他不驚不怖,而且很堅決,我若不解這部經,我若不知道這個法,我絶不得菩提,勤求來諮詢、來讀誦,這個叫做「法忍」。

第四、「隨佛教忍」,他一起瞋恨心的時候就思惟:我起瞋恨心,我的身體從哪來的?這種種的做了一個思惟,思惟這不可得,不可得他也就不瞋恨了。

第五、「無方所忍」,有的是白天能忍,夜裡不能忍;有的是夜裡能忍,白天不能忍;或者對於這一方面能忍,對於那一方面不能忍。這個就不管,不管你是善知識不是善知識,你是什麽,一切時一切處,對於一切都能生忍,這是「無方所忍」。

第六、「修處處忍」,有人只是對於父母、妻子這些有關係的,這個當中生忍,對於其他就不行;菩薩忍就對一切都生忍,「處處忍」。

第七、「非所為忍」,不是「有所為」,有的是為了什麼而忍,我為了我要求個什麼,或者是說我為了求法願意忍受一切折磨,這都是「有所為」,一切「無所為」而忍。「有所為」你這裡頭就有虛假,虛假是一切惡事之本。所以要直率,直心是道場,學佛這個很要緊。他其實不明白一個事,你這個虛假可以瞞人、可以騙人,騙人是完全可以騙,甚至於死了給你立傳還是好的,但是如來悉知悉見,再有閻王老子你騙不了,那個不中用。

第八、還有是「不逼惱忍」,這個是必須都煩惱不起,我能忍,真正打上來了、罵上來了,我還能忍,這就是「不逼惱忍」。

第九、「悲心忍」。比方你是方丈,或者你是這個地方的長官,你的下屬看不起你、罵你,你生氣了,這個就不行。「悲心忍」,我雖然是高貴,低的人來對我不恭敬,我不生瞋恨。

第十、「菩薩誓願忍」。就說我曾經在佛前發過獅子吼,發過誓願我要成佛、我要去度眾生。那麼我是要去度眾生的,現在我去跟他生氣,我要去惱害他,我要去報復,這不是違背本誓嗎?這是「誓願忍」,因為我有誓願要度眾生。

所以是具足種種「忍」,而且形成了力量,「忍力成就」,皆能忍。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僞諂曲之心。】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慈悲,能忍這一切。「和顏愛語。」「和顏」就是柔和的顏容,因為裡頭沒有染污,沒有妄,顏色常和,和藹。「愛語」是「四攝法」之一,我們要攝受眾生,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我們是善言委婉的來勸諭相告,所以「和顏愛語」。「勸諭策進。」來勸他,「策進」就是現在我們說的促進、幫他,幫他來開佛知見、悟佛知見。

「恭敬三寶。奉侍師長。」這是根本,不管你是在家人。有的在家人說我只恭敬二寶。真有這樣的人,他說僧寶我不恭敬,現在的和尚都不可敬。不行,這不行,你這麼說法不行的,不如法的,你就是要「恭敬三寶」。「奉事師長」,奉事師長也包括孝順父母。

這一切法「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沒有一點虛假,恭維人、奉承人,這種心都沒有。所以《維摩經》說「直心是道場」。肇公註解這句話,「直心是道場」,他說這個「心」是萬行的根本,「質直無諂」,很直率,沒有虛假諂媚,這個是萬行的根本。

所以跟剛才那個「虛偽」是萬惡的本,這兒「質直無諂」是萬行之本,這個對比,這都很重要,我們都應該從這裡頭很好的來學。我們要學,學佛嘛,我們不是要寫篇論文當個佛學家什麼的,要真正做為人天師,當為人天師,做人的導師。做為人的導師,你就要做人的軌範,這要有實際行動,這才是大丈夫事。

【莊嚴衆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底下就「莊嚴眾行.軌範具足。」一切的行都是莊嚴,以福智二嚴及其行,所以一切行中都包括了福、包括了智。「軌範」,「軌」是軌則,「範」是模範。剛才我不是說了嗎?我們要做為軌範,要具足軌範。

「觀法如化」,一切萬法都是幻化,所以「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幻」就是幻化。「觀」這個字,我們常說作觀、作觀,密宗說觀想,觀字是個很深入的字,「觀自在菩薩」就是這個觀字,觀就是智慧的一個另外的名字。「粗思名覺」,這是「見聞覺知」那個「覺」,不是「覺悟」那個「覺」,粗的思想叫做「覺」,我覺得了,我覺知了,在你思想範圍裡頭這是「粗」,「細思名觀」,細思叫做「觀」。「觀」和「想」也是這樣,有心的叫做「想」;離念、無心才叫做「觀」。一般「觀」不大容易達得到。所以天台的「三止三觀」,「空假中」三諦;「三觀」是「空觀、假觀、中觀」。這些「觀」都是一種很細很深的「觀照」。「觀」和「照」都是高的,「想」就是粗的。

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也知道「五藴皆空」,而不能度一切苦厄?因為你是「想」,你現在所理解的都在「想」這個範疇裡頭,你是「想」明白了它「五藴皆空」,你不是「觀」,不是「照見五藴皆空」。「觀」和「照」,觀照、觀照,「照見五藴皆空」,就「度一切苦厄」了,這分別就是如此。所以「觀法如化」,這個「觀」字就是相當於「照見五蘊皆空」,不是想。所以我們所謂作觀作觀,那個是還不够這個觀,不到這個觀的程度。

「三昧常寂」,「三昧」就是正定;「常寂」,離開生滅之相叫做「常」,離開煩惱之相叫做「寂」。他住在「三昧」之中,住在「正定」,他就離開了生滅,沒有煩惱,這稱為「常寂」,所以「觀法如化。三昧常寂。」

「善護口業」,三業之中,我們就是「意業、口業」。現在首先說口業,因為這口業還是很容易犯的。因為住於常寂的正定,了達了真源,所以在意業方面說,他就是清淨無染,跟上頭可以接起來了,清淨無染,同時還是很善於護持自己的口業。

「善護口業」是如何?就是「不譏他過」,不去譏笑別人的過失。剛才說了,「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堅固」,也就應該是,不但是「不譏」,也就不見他人的過失。但是也不等於糊塗,一個人好、一個人壞我一點也不知道。這些地方有兩句話很合適,「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所以善於分別而在「第一義諦」上沒有動,「第一義諦」上而不動可是我還是善能分別諸法相,總之都不是落在哪一邊上,這才是「中道」。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律儀」就是戒律。我們的三聚戒,根本律儀戒,戒是根本。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寳.都無所著。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衆生.住於無上眞正之道。】

於是這種情形之下,這種種功德,這樣的勤行學習,「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這一切一切「都無所著」。這一切都可以拿來布施。而且自己也把「布施、持戒、忍辱」這「六度」來教化眾生,所以這是「財法二施」。一切連城池、聚落、珍寶,這一切一切都可以給人,而且自己布施,也教眾生布施,而且不但是這一度,而且持戒,這六度:「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一切一切的來「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就說是法藏比丘有這麼殊勝的功德。「住於無上真正之道」,就是真實的,無上就是沒有再能過的,就是讓這一切眾生都能到涅槃彼岸,證到大涅槃,這才是「無上真正之道」。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或爲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爲刹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爲六欲天主.乃至梵王。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由於成就了這樣的善根。「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這是福慧雙修。福慧雙修所得的這個果實,也就是福慧雙圓,所以「無量寶藏自然發應」,這就是福報。彌勒是大福,他修慈,他來成佛的時候,人的壽命也長,身體也大,地球上的物產也豐富,福報啊。他就是或者做「長者」,或者是做「居士」,這個居士過去也是很高的,不大很容易的,不像現在一個個佛教徒都可以稱「居士」。

「豪姓」,大姓。「尊貴、剎利」,是貴族或者是國王。「轉輪聖帝」,他管四天下,或者欲界天的天王,乃至梵天的天王。不管是做什麼,「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生生世世於諸佛所,都是尊重供養,沒有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從住真實慧開始,一直到這裡都是做種種功德。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鉢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無盡之寳.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身體也放香,嘴裡也放出妙香。「猶如栴檀.優鉢羅華」這個樣子,而且這個香能熏到無量世界。隨他生在什麼地方,剛才說有做長者、刹利、種種天上,都是「色相端嚴,三十二相」,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而且有「八十種好」。「好」這個事情就比「相」深入一步,所謂「八十隨行好」。雖然《法界次第》說「相」、「好」都是色法,都是來莊嚴顯發佛身,但是「相」是總的,「好」就有分別。有「相」沒有「好」就不圓滿。輪王、帝釋、梵天,欲界天這一些,他們也有三十二相,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那他就是佛了?那當然不是。但是他沒有「好」。因為他沒有「好」,那「相」就不微妙。

而且《大智度論》說,「相粗而好細」。「相」是很粗,大家容易見,「好」就很微細。眾生見著佛只能見著相,只能見到三十二相,我看真要是見到「白毫光相」都不容易。「好」則難見。因為眾生的眼觀察不到這麼微細。你看要說是蒼蠅帶細菌,沒有顯微鏡你就看不見,一看嚇一跳,唉呀,蒼蠅腿這麼髒。眼力有侷限性,所以見佛只能見「相」,不能見「好」,「好」非常微細。

「又相者餘人共得。」就是別的人也可以得。「好者或共或不共。」所以說「相」,另外又說「好」。由此可見,「相」是粗的,「好」就是細的,是不共的,是微妙難見的。法藏菩薩在因地之中,他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具足。

而且「手中常出無盡之寶」,這手裡頭,所以到了後頭,這事情就好辦了。所以夏老師說,你們修行要修到把火車頭搬到軌道上。火車頭沒有上軌道,那麼沉怎麼辦?動一動、轉一轉,笨極了。火車頭上了軌道之後,這一個火車頭能拉上多少車子,怎麼走,前進、後退都如意。你要在底下,多少人拿撬棍,拿什麼東西都難動一動,就是要上軌道。你看,這個時候布施就容易了,無量什麼莊嚴之物、供養之具,都來利樂有情。

所以我們要是真正上品上生,你當時就可以分身到無量塵剎去度無量眾生,都是這麼度啊,不是像現在我們這兒這麼苦了。《維摩詰經》裡頭,寶手、妙臂菩薩,他們的手中都出無量的珍寶。鳩摩羅什解釋,他說因為布施的這個報,因為老行布施,所以就出無量的寶。跟河流一樣,像五個河的水在流一樣那麼多流出來,所以稱為「妙臂」。這都是十地菩薩的境界。

所以法藏當時發願的時候是地上菩薩,甚至於有的人說他是十地了。由於「智度成故」,關鍵在這,他智度(般若度)成就了,所以一切這種布施、持戒他都圓滿了,「隨意無礙」。所以這一切寶都是上供下施,上供諸佛,下化眾生。所以這裡頭也顯了一點華嚴的境界,在一個手裡頭能出這麼多寶,像五個河水流似的那麼多的寶,無窮無盡,也就是說一裡頭有多,小裡頭有大,華嚴事事無礙的境界。

【由是因緣.能令無量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緣」,就因為以上種種的因緣,這種積功累德,「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得到的果是讓無量眾生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從這裡頭我們也看到發心的重要。種種佛的自覺、佛的覺他、佛的布施、佛的救度,如何如何,最後是讓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們現在能夠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一個大事因緣。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本來想下一次把這兩個講完就圓滿第二卷,現在等到開春再說了。就說這個裡頭,是個大事因緣。這個彌陀的這種的行願,我們是從他的出家,這學期從他的出家到發願,五劫的時間來成就這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成就以後,又多劫的苦修,所以下面就要成佛了,一切都成就了,就圓滿了。等下次再講。那麼這一學期我們就到這兒,第二個學期再見。

圓滿成就第九

新春新的學期,敬祝在座諸位都福慧增長。時間很寶貴,我們就看這個經典,第九品「圓滿成就」。這一品正是過去我們三個學期所講的,彌陀在因地中種種發心、種種修行的果實。所以,以前所講的都是「因」,現在開始是「果」。所以這個也很自然,從這兒開始就是「圓滿成就」了。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這個時候,「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發菩薩心,行菩薩道。「積功累德」,廣積種種功德,積累了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無量無邊的。

「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一切法都自在了。這句話這個意思很深哪。佛曾經這樣說過:「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我是法王啊,這個法中沒有再超過我的了。法王的特殊是在什麼地方呢?就於法自在啊。所以這個是釋迦牟尼讚歎法藏比丘極崇高的一個讚譽。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法藏比丘就跟釋迦牟尼佛平等平等了嘛。「於一切法而得自在」,「自在」就是無礙,這一切都圓融無礙了,一有礙就不自在了。我們也常說:今天挺不自在,哪兒有點病。你要自在、無礙呀。一切都無礙了,也就是說一切都圓滿成就了,是不是。這個都融通無礙了才能說是自在。這個是「而得自在」的一個粗淺的解說。

我們都讀《心經》,《心經》「觀自在菩薩」是觀音兩個名號,一個「觀世音」,一個「觀自在」。這個「自在」有很深密的意思。「自」就是自性、自心。你「觀自在」就是了了見心,了了見性啊。要在任何情形之下,自心、自性了了現前,不為一切所礙,所以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現在一些修行人裡頭就是說好的,在用功的時候、在看語錄的時候,偶爾偶爾也能想到自心、自性。但是一轉眼就不知道哪兒去了,就被這個煩惱、世法牽著鼻子,圍著茅廁坑轉圈,不自在!

那麼「觀自在」,了了見心,了了見性,這就是甚深般若,最徹底的般若,所以能照破五藴、能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你就自在無礙了。所以這麼看來,是以「自在」為因,你能了了見性、了了見心是為因,而得的果呢?還是在自心、自性朗朗常照上,還落在因果同時不可思議啊。所以這個佛法上,我們往往一句、兩句都有很深的密意,不是其他任何的哲學、宗教、科學所能比的。

底下說了,「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誰都懂,其實誰都不懂,很少有人真懂,他不承認哪。他說這個是那很好講嘛,「不可思議」嘛,你不可思不可議,你想不到,你也說不到,那就是這。你要請他講嘛,他就是這麽講,他也會說。但是他的實際思想,那就跟這個是背離的,往往他就覺得他能知了。

「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啊。「分別」,第六識就是「分別識」,分別一切。大平等法中你一定見是、見非,見邪、見正,這種種的分別。你這個分別識,你不能夠瞭解法藏比丘所能達到的境界。他「於一切法而能自在」是個什麼境界?剛才我們講了,這個是宣說不了啊!這不是文字上作些解釋,這個不是語言所能說明的,也不是你的分別識所能瞭解的。所以很多人研究了一點佛學,便自個兒要跟釋迦牟尼佛看齊,自個兒用自個兒的意思妄加揣測,這個對的、那個不對的,這個經是真的、那個經是假的,所以他對於這句話他沒有懂,「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這個跟《法華》的一句話,「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不是你在那兒用你的思想、你在那兒去分別,你在那兒去想、去思惟所能理解的。所以我們讀經,開經偈最後一句,「願解如來真實義」,你現在你解不了啊!所以祈禱啊祈禱,我願意解,祈禱佛力加被讓我能解。現在有很多人就是這樣子,自己以為…,這樣一來就要出毛病,就會有很多謬論、邪說、放毒。這不是…,你沒有離念,你怎麽能解啊?在妄想之中,(那底下都有,咱們回頭再說)不是在你這個妄心所能理解的。

但是現在大家說,我現在還是在妄心哪。你現在就是先從你這個妄心,你能够理解多少,老老實實地從佛經去理解。理解來理解去,你如果是真實的,你就總會是趨近,或者有一天真是觸著碰著,學教的說「大開圓解」。所以這是一個真實的境界,它是個頓法。在這個漸修之中、研究之中,但是有一天他就…,教下也是如此啊,大開圓解。到這兒,那就不一樣了,那就不同於…,不是思量分別了。所以大家要知道,思量分別是不能解呀,現在你不思量分別也不能解,所以你凡夫沒有辦法。

那麽現在你就是苦心去學呀,有一天哪…。幸虧有個淨土法門,就是說你不能解也不要緊,你只要依教奉行。所以大乘佛法你要先悟後修,不悟就可以修的,那就只是淨土法門,還有密宗,你可以不悟就開始修起來。你比方要修法界觀,一真法界,唯識觀等等等等的,你凡夫的心去修,修不起來的。

再引《法華》來做證明。「諸佛隨宜說法」,隨著眾生根器演說。他真實的意趣,真實佛的本意是很難解啊。為什麼呢?「我以」,「我」是釋迦牟尼說的,我釋迦牟尼「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由於種種因緣不同,來聽法的人根機不一樣,所以我用譬喻言辭來演說諸法。就是說,我只能夠用譬喻來說法,而這個法本身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句話就是從這出來的。以方便來演說,而這個不是在你這個思量分別的這個境界之中能真實理解的,唯有諸佛才能知道。所以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佛這個經的意思 。

為什麼呢?底下就說了。佛之出興於世就為一個「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是要大家能夠悟入佛的知見。但是現在眾生,你現在是眾生的知見哪,所以就是要「慈悲喜捨」。慈悲喜捨,你要捨掉你的知見。很多人他是抱住他自己的知見不放,根據自己這個知見來「批判接受」佛教,他永劫,不但說今生不能懂,他永劫也不能懂。你得捨掉你的成見。

「捨身容易捨見難」,所以要「慈悲喜捨」,第四個字是「捨」字,你得把你這個凡夫的知見變成了佛的知見你就成佛了嘛。所以這個就是說「非分別思量之所能解」,這個法藏比丘。

眾生在情見之中,你所有的起心動念都是妄想、分別。你是在妄想之中,你本身就是妄,就是錯的。所以佛雖然種種的打譬喻給你說,但眾生對於佛的知見如聾如盲;不但是眾生,連阿羅漢都如聾如盲。所以到了《法華》,最後這些阿羅漢水平提高了、聽懂了,就痛哭流涕,說:「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跟了佛幾十年,在一法之中,我們怎麼不知道這個事啊,如聾如盲啊!他沒有契入佛的知見哪。

這《圓覺經》說得很好,我們要得到「圓覺」,圓滿的覺,圓覺也就是真如、實相的一個名稱,「未出輪迴而辨圓覺」,你沒有出輪迴,你是生死之中,你的心就是生滅心哪,生滅心的這個妄念、妄想是相續不斷的,前一念滅,後一念生,老在生滅生滅,在這種輪迴不斷、妄想不斷。在這種情況之下,「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你在流轉嘛,所以你去研究,你所理解的圓覺性已經跟著你的妄心一塊流轉了。你沒有真實能理解圓覺,圓覺隨著你的妄想一樣的在流轉。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要發起大的志向、大的志願。

現在很多人說我要想做「佛學家」,如何如何。佛學家不值錢哪,他是以這種妄心在這分別,成了一個學問,與如來的、佛的知見沒什麼關係。所以真正佛的大事因緣就是佛給我們「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我們就要「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才是個大事因緣。不然,就是全世界給你頂禮,說你是大佛學家,你還是辜負了釋迦牟尼佛,你是佛教的罪人。這就是說,思量分別所不能解。為什麼不能解?隨著你的妄心在流轉哪。

南泉也說,這個語言表達不了。我們最殊勝的就是以「如如」來表達,兩個「如」字,「如如」。這個南泉,禪宗稱為王老師,南泉說是「說作如如,早變了也。」說這個「如如」,早就變了。這兩個字不能…,成了文字,它就有了這個文字相,離那個真實的如如,就不同了。所以說不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這一件大事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言語之道斷了。所以三世諸佛只能「口掛在牆上」,原來的話是「口掛在壁上」(南方話),咱們北方說牆。我們就用咱們的話來說,三世諸佛他的口、嘴掛在牆上。「心行處滅」,你總是心在那行吧,你這個心的行處,滅。這件大事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才能明白的。

所以現在淨土法門,就這件大事,到了極樂世界去解決。當然,上根利器到了理一心,就在這兒就解決了。但是到「一心」談何容易。事一心就不容易,何況理一心呢?是有,不是沒有,世間上有這樣的人,極少啊,絶大多數「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所以法藏比丘所得的果覺,不是語言之所能宣。前頭這麼說出來,這個語言也不能夠…,就是各種語言文字的這個意思表達不清楚;也不是眾生生滅心,你那個生滅心,你的思量分別所能夠體會的,你能夠想、能夠瞭解的。

在凡夫分上,你有語言不能知,無語言也不能知;你分別不能知,你不分別也不能知,你落的總是兩邊;無分別,你等於木頭,你知道什麼?所以法藏所得的妙果,它就是「如如」和「如如智」,不是凡情所能測。所以最後佛說完了,底下用一句話,「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底下就說了,既然如此,那麼他的誓願呢?

【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所發誓願」,這是釋迦牟尼佛當時說的,「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圓滿」,「圓」是圓妙,「滿」是具足,沒有欠缺,一切都圓融,微妙殊勝的圓成。「圓滿成就」。「成就」者,嘉祥大師說,「成就」就是「具足無餘」,他已經具足了,不欠少什麼。「不可破壞」,這個是不可破壞的。隨著風一吹草一動,煩惱一來,黃金美鈔,那迪斯可一跳,這心就走了,那就是破壞了。它不可破壞才叫「成就」。

《往生論註》說「圓滿成就」是這個意思,《論註》這是曇鸞大師的話,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今天成了阿彌陀如來了,這就產生了自己生出來的神力。他是「願以成力」,這個地方他發揮得很好,你有「願」最後就成了力量。「力以就願」,我這個力量拿來做什麼?就是成就我的願。「願不徒然」,願不是虛發一個願,我這個願就是說天天這兒念一遍願文,他就是虛發的;力量也不是虛設的,願就要產生力量,力量也不是虛設,我有這個力量。力量是幹什麼呢?力量就是要實現這個願。「力」和「願」是相符的,就「畢竟不差,故曰成就。」你這個願産生了力量,力量就來落實你的願,這兩個是相符的。你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使得你這個願能實踐能落實。所以這個就是說,所發的這個四十八願「圓滿成就」。

所以「十念必生願」成就了。「成就」是什麼意思?就是現在我們眾生,你如果是聽了之後「至心信樂」,念十念也可以往生啊。而這極樂國土只要生了就不退轉,就是阿鞞跋致,因為你這一生你就要成佛,你就是阿鞞跋致,跟阿鞞跋致看齊,這是「圓滿成就」。

「如實安住」。這句話是《唐譯》裡頭的。過去王龍舒他也沒有會集到《唐譯》。《唐譯》很精彩。「如實安住」這四個字很要緊,「實」就是真實,咱們不是說三個真實嗎?也就是實相,也就是真如,也就是法身。「如實安住」的意思就是「如」這個「實」,本來的實際。這個「如實安住」跟密宗的那句話是一個意思,也是「如實」,「如實知自心」。所以大家學密,不知道密宗是什麼,就以為我學了這個東西,我就是一個巧招,我就出現一種過人的神通能力,自己怎麼怎麼樣去炫耀一番。這都是所謂附法外道,要知道。我們千萬不能當附法的外道,附在佛法裡頭,而實際你是個外道。這種概念就是外道的概念,你附在佛法裡頭。

密宗的要領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的知道自己心。現在談密的人都不談這個,不談根本,盡談一些糟粕,轟轟隆隆的,傳徒弟的、學法的,亂哄哄的一大堆,不知道根本,學法無益。「如實知自心」跟這「如實安住」,這就比那個「如實知自心」還要深一點點。不但是「知自心」而且「安住」了。這個在禪宗就是到破重關的境界了。

現在把這個「破三關」大家解釋得很庸俗化,都自己隨便下定義,那不行,那是你自己封的。你自己封你現在是這兒佛學院的院長,這不行,你自己封的不行,沒人承認。這個「如實安住」就是「如實知自心」那兩個字,那個「如實」是一樣的。而這個地方不但是「知」,而且是「安住」,就是如實際的而安住於真實之際,也就是安住於諸法的實相。既然實相是真如,如實也就是如,所以如實就是如如,「如如安住」。

「如如安住」,跟《金剛經》的「如如不動」就沒有分別啦。「如如不動」是在這個「如如」上頭沒有動搖。有很多人都體會錯了,就體會成是個「不動」,是個「定」,大錯!不是以「定」為果,是在「如如」這個上頭「不動」,就是跟這「如如安住」是一個意思。讀《金剛經》的人,可以說一半以上都把它看成「如如不動」,我就是「定」,我「不動」了。連孟子都懂得這個道理,「不動心有道乎?」「告子先我不動心。」告子比我先都不動心了。孟子,咱們佛教不說他是聖人,告子早比孟子就不動心了,那告子是聖人嗎?

所以希望大家將來要發大心、將來要秉光明炬。現在外頭是很黑暗,要光明破暗,要發起大心來。大家現在這個求法的心很切,很好,缺乏人引導,就是這個,也很可憐。所以「如實安住」就應該這麼體會,就是如如不動,就是安住於我們真實之際。

在《往生論》裡頭說,我們引過多少次了,「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現在既然「實」就是法身,所以「如實安住」也就是「安住於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入清淨句」。

「清淨句」的「清淨」包括兩種清淨,一個是器世間清淨,一個是眾生世間清淨。器世間就是大地山河等等物質的東西,眾生世間就是一切有情,一切有生命、有靈感的東西。這兩個都清淨,所以「一法句是清淨句」就包括兩種清淨,「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就是莊嚴。

所以底下說,這麼樣的話,「如實安住」是安住在這個法身。這個法身也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包括兩種清淨,而這三種莊嚴入在這一句裡頭,因此這個「如實安住」就具足莊嚴。你清淨就是一切莊嚴都具足了。(我們時間很寶貴了,有一些書裏寫的,我們不要每句都去解釋了,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我們只要把這個重要的,還有一個這個脈絡上的東西我們共同研究了。)

底下就是「威德廣大」。「威德」,可敬、可畏叫做「威」,敬畏;可尊、可愛就是「德」,因為他有德。又「折伏為威,攝受為德。」你要度眾生就是這兩個字,一個是「折伏」,一個是「攝受」。所以有人說是佛法中沒有金剛相,一進門就四大天王現威猛相。釋迦牟尼要示現「穢跡金剛」,三頭六臂,現大威猛相,這個像金陵刻經處有。穢跡金剛拿著槍、拿著劍。

折伏,要度一個人,要攝受,常常是須要折伏。你光攝受,你不能把他的邪見給折伏,你攝受他不了。所以入門便棒。所以黃檗,臨濟三問,三次痛棒。大家想起高峰禪師,高峰禪師平常慈悲極了,跟個老太太那麽慈悲跟大家說話,但是來一個人,他堅持他的那個錯誤的觀點,他不什麽,等到最後讓這個高峰給問窮了,折伏了,就把他僧衣脫下來拿藤條痛打一頓,打得非常狠,要折伏。光是攝受,你攝受不了;光折伏也不行,折伏之後還是要攝受。折伏的目的是為了攝受。

所以很多外道,像馬鳴就是外道,折伏了。還有就是接龍樹的,接龍樹衣鉢的根本是個魔,也就是把他折伏了,成為一代祖師。這就是威德。「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所以「大雄寶殿」。所以畫佛像,好的佛像就不是咱們後來唐以後的這些畫像,就是胖胖的看著很慈悲和氣團團,而是一種大雄無畏的精神,他要表現這種精神。後人就畫不出來了,他體會不到。

底下就是「威德廣大」。「大」是包容,「廣」就是「體極用周」。本體極圓,這也就是窮徹本體,「體極」;「用周」,「周」是周到,它的妙用周遍,沒有地方遺漏,沒有地方不恰當,這個叫做「廣」;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是「大」。窮究心源,對於本體是窮盡了,而妙用周備無缺,妙用無窮,這個叫做「廣大」。

還有「廣大會」,廣大會也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之一。佛有無窮的名號,廣大會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之一,是廣大的會聚。因為在極樂世界正是一個廣大的會聚,所以佛號中有此一號。佛號都表示佛的德,這是佛的德,所以不管多少人去往生,在極樂世界沒有容納不下的。這十劫以來多少人生到極樂,這是一個廣大的盛會、法會。這就是「威德廣大」。

「清淨佛土」。「清淨」兩個字,經裡頭說,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踰十方。」而「清淨」也是佛號,《漢譯》就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所以我們這個經是「清淨莊嚴」。「清淨」兩個字很重要,「無量清淨覺」或者是「無量清淨佛」,《漢譯》就是這麼翻譯的。

佛都無量,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種種的無量。因為極樂世界是如來的真心所顯現,所以它是無量的清淨。再者,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也就是密嚴世界。以前也引過,《密嚴經》裡說過,大日如來「依自難思定,現於眾妙色。色相無有邊,非餘所能見」,所以佛的色相不是都能看見的;「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所以大日如來的國土也就是極樂國土,大日如來的名號也就是無量壽,東密這大日如來、毘盧遮那即是阿彌陀。

《密嚴經》又說「密嚴淨土」,密嚴淨土那現在說就是極樂淨土。「超諸佛國」,超過其餘的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它是「如」,「如」就是「如如」那個如,它是如於無為之本性,不是有為之所成;非因造作,也不是自然。無為,「不同微塵」,這個國土不是微塵所生。

所以《金剛經》說,世界碎為微塵,微塵匯聚為世界。這個學說現在科學家已經完全同意,完全證實了。太空之中有極細的微塵,不是咱們世界上像粉筆末這樣的微塵,一個沙子,那太大了。這個微塵比電子小多少萬萬倍,千百里厚的鋼板,它小到這個程度,它都通行無阻,這個叫做「微中子」。它不帶電,它不正不負,〔彌漫〕虛空中這樣無邊,這就是世界碎了之後所形成的。世界大爆炸之後,這個慢慢又匯聚,匯聚又成為世界。一般世界是這麼形成的。但極樂世界不是如此,它不是微塵所成的,所以極樂世界最殊勝啊。

又說:「密嚴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這個「密嚴」也就是極樂世界,「但於」就是「只」、「唯一」,是清淨的如來藏心的所現。所以布袋和尚,就是彌勒的化身,布袋和尚,我們現在山門畫的那個彌勒就是布袋和尚,胖胖的。他的偈子:「只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妙用縱橫可憐生,一切無如心真實。」這個就跟這都是一致的。

「只這」,三個心擱在一塊,「只這心心心是佛」,只有這個是十方世界是最殊勝的。「妙用縱橫」,你神通妙用縱橫無礙,這可憐得很,這才是真正所謂布袋和尚的口氣,這可憐得很。「一切無如心真實」,這是於如來藏心之所現,因此說這個世界它是最真實,是不可壞的,也不能壞的。少引一點了,這個很多證明了,我們這就够了。

因此這個國土它清淨,超踰一切,就是這幾句話,「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因為是如來自性清淨心所現,能現的清淨,所現的也就清淨,不同於微塵,所以沒有「壞」之一說。

【阿難聞佛所說.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爲是過去佛耶。未來佛耶。爲今現在他方世界耶。】

這個時候阿難就問了,法藏比丘他成佛、成菩提了,是過去佛呀?未來佛呀?是現在的佛呀?

【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世尊就回答:「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常常大家聽到說,淨土宗跟這個《金剛經》,念這個經跟念佛好像這是矛盾,看了這個再看那個就看不懂。他不知道他不深入,深入之後哪裡有矛盾?你看這不就跟《金剛經》一樣嗎?

《金剛經》就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我們這兒說:「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有什麼分別?所以是一致的。所以我舅父的序文說,大家《無量壽經》就只念《魏譯》,而且也沒有誰念了,現在就念小本〔阿彌陀經〕;小本只念《秦譯》,《唐譯》也沒人知道了,所以知道得很狹隘,對於淨土宗他不瞭解。所以現在我們這會集起來了之後,那就是答這個問,這些話都見於《宋譯》,《宋譯》裡頭的。

「彼佛如來」,就是阿彌陀佛。本來是無來、無去,他是法身嘛。法身遍一切處,從哪來?到哪去呀?處處是自家。既然處處是自家,是你自己,你還說從哪來?到哪去呀?所以靈峰大師《金剛經破空論》說,真如沒有另外一個地方可以從它那來,也沒有另外一個處所可以去,只是有緣則現。比方釋迦牟尼在印度降生,有緣就現。

這就好像水清月現,池水清澈,池水清涼了,天上的月亮就現出來了。月亮也沒有來,水也沒有去,但是月亮現出來了。回頭陰天了,月亮又不見了,就是這樣,有現有不現,月亮也無來也無去。不是說水中看見月亮之後,月亮就到水裡頭來了;待一會不見,月亮從水裡頭走了,沒有這事。

「無生無滅」,所以非生非滅,離開生滅。「非過現未來」呀。非生非滅,《涅槃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個偈子,當初釋迦牟尼佛前生就聽到前兩句,後兩句不知道,到處求人說,「誰能知道後兩句?」始終找不著人。後來碰見一個夜叉,說,「我當初聽法了,我記得住後兩句。」這就頂禮請求他說。他說是「我餓了,我要吃人,我得吃了你。你要答應我,你給我吃,我才給你說。」「好好好,你只要給我說,我就讓你吃。」夜叉就要吃他,他說:「不行呀,你還沒跟我說,你先說。」他就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聽了之後,釋迦牟尼佛就頂禮,然後就預備跳下去讓他吃。所以為了這兩句偈捨身命。

我說,為這兩句偈,捨身命都值得。「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也就是《首楞嚴觀世音菩薩圓通章》,從「入流亡所」一步一步,最後是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生滅滅已」不是就斷滅了,而是「寂滅現前」,寂滅現前就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得二種殊勝。所以冷灰中蹦出熱豆,在你火滅灰寒的時候,從裡頭蹦出一顆熱豆子來,這也是譬喻禪宗開悟的情況。你火不滅、灰不寒,你熱鬧鬧裡頭,你就是熱鬧鬧!自欺欺人,大家胡鬧一場,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

而且佛法,這一切「能所」都除盡了之後,連「能滅」跟「所滅」都盡了的時候,這個時候「柳暗花明又一村」,別有天地呀。所以這個「無生無滅」就是這樣,「寂滅為樂」了,「生滅滅已」了。

「非過現未來」,這個現在更好懂了,連愛因斯坦都懂了,時間是眾生的錯覺。有一個電視你們最近看沒看?那個「時間隧道」,他一時候就到了四十年代,一會兒八十年代,這個時間可以互相通的。這些思想都很活,這都受愛因斯坦思想的影響,那過去的現在仍然在,是不是。所以沒有過、現、未來。這只是因爲是妄,有妄想故。前一念過去了,這就是過去;現在又有一念,這是現在;底下又一念跟著就要來,這是未來。離開妄念,什麽叫做過去現在未來?這時間就…。

所以入禪定的人,往往就是不知不覺就是好多天過去了。那大雪封山,找虛老,大家都以為他都死了,後來居然敲磬什麼,還都在。竿子探路,看他在,敲磬趕緊把他敲醒。他們一看還是活著,大家高興極了。他說:「你們這麽遠來一定很餓了,我這兒煮著芋頭可以請你們吃。我這煮著芋頭我就打坐了,我就一下子打到現在。」打開鍋一看,那長的毛長得好長,多少天下來了。他就不知道這個時間哪。這是現代的事情,這是「時間」。

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信心銘》最後一句:「無去來今」;無去來今,沒有今,這個就表示三世就是當念。無所來、無所去,十方就在當下,三世也只是在當念。

上頭所說的是法身的本體,「真實之際」。底下呢,就顯「真實之利」。理就不礙事,寂還常照,因為佛的悲心、佛的本願,他要度眾生啊。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

「但以酬願度生」。這一切都「離」去來今,「離」這一切一切,這個法身境界。可是爲了酬願度生,因爲我有我的願,「酬」字是酬報,「酬願」,用俗話說,就是我要還我的願,我要實踐我的願。我要酬願,我本來有度生之願,我要度衆生啊。所以説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爲度衆生。因此這個大願成就,當然要度衆生啊,所以「酬願度生」。怎麽度呢?就如我的本願哪,所以這個力量就是顯他的本願。

所以示現在西方,「現」是兩個意思:一個是「示現」,極樂世界是從如來的自性清淨心所流現,這是「現」字的一個意思。再一個意思是「現在」的意思,「現在」正在那說法了。那麼「現在」所現的地方呢?就是「現在西方」。

「西方」,為什麼要「現在西方」呢?這就是如《法華經》所說,佛要看眾生的根機,「隨所應度,處處自說」,而所說的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也不同;也這麼說,我要入涅槃,種種的。所以這佛就明說了,佛之所說它是不同。所以現在有人就是要考證,這不是佛就早說了嗎?我這個說法是隨眾生根,我有種種不同。

所以「現在西方」就是「指方立相,即事而真。」要指出一個方,要立一個相,從這個事來顯真。這是密宗的道理。這個善導大師他這裡頭他有很多他是密教的道理,他是非常主張「指方立相」的。他說,娑婆的眾生「妄心瀑動」,瀑炸的瀑,娑婆的衆生心老在瀑炸呀。還不是…,你要說是像春天的那個「吹皺一池春水」那樣的動,那你已經了不起了。現在不是,現在你是老在那兒瀑炸呀,狂啊。所以「狂人失頭」,《楞嚴》拿這個「狂人」來比方,你這是發狂啊,不是很安定。所以剛才說這個是瀑動,給他指方立相,他還不能專注。你指定一個向,所以修淨土的人,他面必衝西,心中專向著西方,就心念有所歸,心有所集中。所以《四十二章經》是「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把心擱在一個地方上,沒有事辦不成的。這道理都是一樣的。你這個就這兒老瀑炸,這個不行。所以你給他指出一個方向來,說那兒有個佛土,你去專向,你去求生,他還不能專注呢,你告訴他無方無向,本來沒有方所沒有方向,他更不知怎麽下手了。

所以說,為什麼要「現在西方」?《上都儀》說:「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心要能夠指,「指」就是「住」,心要住,要取一個境,你心要住在什麼地方。凡夫他這樣子來攝他的心還做不到,你還去叫他離相?所以現在你不要管離相不離相,你就是去念,它這裡頭就是念著念著,這是最大的一個慈悲,你真正老實了,肯就這麼念,你不知不覺、不知不覺暗合道妙。你老在嘀嘀咕咕:我這離相沒離相?我要先離相…,算來算去,這就更困難了。所以這個解釋「為什麼現在西方」,這是為了度眾生來「指方立相」。

底下也引了密教,密教五方佛,阿彌陀佛是「妙觀察智」,也正好在西方,這都一致,都是「指方立相」,這是密宗的概念。

實際,我們老說極樂遍一切處,你哪裡去找個方向?地球是圓的,你轉過來,你本來往東,後來東就成了西,連地球都是如此。他這就是教你「指方立相」,使你凡夫能夠專注。「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要去這麼遠。

底下就解釋「俱胝」、「那由他」是什麼東西。小本《秦譯》是十萬億佛剎,《魏譯》也是十萬億,這兩個一致,《唐譯》跟這兒一致。這一句話是從《宋譯》來的,玄奘翻譯的也是跟這一樣。

這兩個數很難合。「億」有四個說法,「俱胝」也好幾個說法,「那由他」也好幾個說法。要想讓這兩個數能夠湊,你把「億」選最大的,「那由他」跟「俱胝」選最小的,這個比較能夠接近了,這樣死算下來, 就是一個是十萬萬萬,一個是千萬萬萬。就是咱們經的這個數字比《魏譯》,比《小本》那個大一百倍。也就是玄奘翻譯的比鳩摩羅什翻譯的大一百倍。

這裡頭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隨著眾生根器不同,本來沒有一定的距離,可以有不同之說,前頭已經說了,有種種不同,這個地方有不同就沒有什麼奇怪。再一種就是說,這個「百千俱胝那由他」本來就不是具體指明一個數,比如得「百千三昧」。「百千三昧」不是說就是一百乘一千,它就是你得許多三昧。我們說是「千萬人所不能及」,也不是一個死數,一千乘一萬這個數都達不到,意思就是「言其多」。

而這個「百千俱胝那由他」在一塊,就是沒有實說這個十萬億,而只是說很大很大一個數。這個「百千俱胝那由他」,這個百千不是說一定是一百乘一千,而是說很多很多「俱胝那由他」佛剎,這兩個就可以一致。不一致也沒關係,佛在《法華》說了,我就是說了種種不同,隨宜而說,處處自說,名字不同,距離不同,而且哪裡有一定的距離?

所以有很多人就根據這個來說哪部經是真、哪部經是假。實際都是不出自心哪。「十方虛空生我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裡。」你說是「十萬萬萬」也可以,你說是「千萬萬萬」也可以,總之都不在自己心外。要知道我們這個心量是大,不光是這個,更大,十方虛空啊。

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一個事,發現這個世界排列得很整齊,把它這個外邊擱起來好像一堵牆一樣。這個就很像蓮花世界的那個情況,我們這一層層蓮花海,一層層世界。發現這個,天文學要起革命了。所以慢慢的這些儀器發達,都要證明這些佛說是正確的。許多許多世界都是很等距離的排列,我們這個華嚴世界就是說「世界海」,多少多少世界,跟蓮花一層一層多少重是很規律的。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這個很規律的。所以這是空前的一個發現,但是不是科學論文,就是參考上看見的,不過它還是有一定的根據。但是,總之這都不出我們自心,要知道。

所以《觀經》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還有《疏鈔》的話更好了,「分明在目前」,蓮池大師這樣的大德,淨土宗跟禪宗哪裡有兩樣?什麼十萬億佛土?分明就在目前,就在你們諸位眼前,「亦何嘗遠?」這你說十個「萬萬萬」、千個「萬萬萬」,都只在大家眼前。所以我們也要少執著才無礙;無礙才能自在。你要能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你就是法王;你不得自在,在這老生分別,老在這懷疑,不能生信,那就纏縛了。

經過這麼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那兒有個世界,「世」代表時間,「界」代表空間,所以稱為「世界」。名號為極樂,梵語是須摩提,可以翻譯安樂國、安養國、清泰國等等。《彌陀要解》就說是「永離眾苦,第一安隱」,永遠離諸苦,它最安穩。

剛才說,佛土沒有壞,它不是微塵所生,不管你三劫。要說三劫,這火劫、風劫現在都很清楚,就是大爆炸。熱波就是火劫,風劫是壓力波,什麼世界都摧毀。極樂世界不受這影響,它本來不是物質所成,所以安穩,第一安穩。人也沒有死,只有進步,所以稱為極樂。

這個世界名為極樂,極樂有四土,過去也講過了。常寂光土是法身佛的居處,實報莊嚴土是法身大士,方便有餘土是三乘的聖人,凡聖同居土是四聖六凡都在那住,所以稱為凡聖同居土。極樂的凡聖同居土的殊勝在於什麼地方?因為它的凡聖同居淨土就圓明無礙,也通於上三土,和方便有餘和實報莊嚴和常寂光土是相通的。這個就是非常殊勝,這個就是極樂世界最殊特之處。

《彌陀疏鈔》,蓮池大師這些高僧,我們都稱為是彌陀化身,他說我們往生的人也是隨著你的根機,你所見到的是不同的。所以有個人他跟我說,能不能找一本最正確的佛的傳?我說你不可能找著。怎麼知道?為什麼?各人所見不一樣。他記下來跟他記下來這就應該不同,「同」倒是不應該了,說老實話。所以世俗之見礙事。

有在同居能夠見常寂光的,你看,有於同居見到實報莊嚴的,有於同居能看到方便土的,有於同居就只能看到同居土。所以這個多少品類,種種不同。在《像法決疑經》裡說,那是指佛在世的時候,「今日坐中」,就是今天咱們這一會之中,「無央數眾」,許多許多大眾,「或見此處山林」,有很多人就看見這有山林、有砂礫、有沙子,這是一種;有的看見有七寶,這都是七寶莊嚴;或者看見這是「諸佛行處」,這就是諸佛所行之處;或見「即是不思議諸佛境界」。這是隨其機異,你的所見不同。

所以《維摩詰經》,人家問釋迦牟尼你成佛沒有啊?你成佛之後你這個土怎麼這麼不淨啊?佛就用足指按地,大地發光,這個世界跟他方的佛國淨土沒有兩樣,但是很多人看不見。你要大家寫的時候,看得見的人寫他看見,看不見的人寫我沒看見。所以就是說大家要知道,各個,你自己的那個根機在那障礙你。今天這個地方,它種種不同,各隨機宜。

所以《彌陀要解》說,現在說的這個極樂世界,「有世界名曰極樂」,這個世界就正是指的同居淨土,可是這個同居淨土它也就橫具上三土。

底下就說,我們這個精煉一點兒,大家自己看看,我們主要就要講明這個脈絡了。

「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法藏已經成佛,佛號是什麼呢,也都是示現,示現的就以阿彌陀為號。上面說國土是依報,這兒說的是正報。土說了四土,身就有三身:有法身,有報身,有應身,應身又分多少種,大家自己看看。

《彌陀要解》說,今天說阿彌陀佛,就是指的同居土中「示生化身」,是化身佛,在同居土中的化身佛。示生化身是現佛相,現八相成道身的化身佛。隨宜所變的,不現成佛相而現普通的,或現出家,或現不出家,或現國王等等的,這種化身叫做隨類化身。現在說的「今現在」,佛正在說法,這個佛就是同居淨土示生化身的佛,同時他也就是報身佛,也就是法身佛。

佛的三身就像什麼?就像摩尼寶珠,寶珠有珠體、珠光、珠的影子;珠體是法身,珠的光(相用)是報身,珠的影子所顯現出來這是化身。但是三個不相捨離,怎麼能出現影子?它是從珠子那兒生出來的。

三身是這樣子,同居又橫具上三土。所以你生到同居,你見到是化身佛,也即是見到報身佛和法身佛。你所居的國土是同居土,但它也就是通於上三土,所以極樂的同居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底下解釋「號阿彌陀」。阿彌陀就是「毘盧遮那」。在《彌陀疏鈔》,用密宗的道理來解釋,「三十七佛」都是毘盧遮那佛所顯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成五方佛。毘盧遮那在中央表示「法界體性智」,這就比咱們唯識所講的四智多出一個智,叫「法界體性智」。

「次從四智」。就「轉八識成四智」,這四智現出四方如來。「妙觀察智」就變在西方的阿彌陀,無量光、無量壽。所以,《彌陀疏鈔》的話,「則一佛而雙現二土也。」所以「彌陀」跟「毘盧遮那」就是一個佛。「雙現二土」是什麼意思?「雙」這個字是「兼」的意思,兼著兩邊叫做「雙」,是一個佛兼著領兩個土:華藏世界,極樂世界。

東密就說「阿彌陀佛即是大日如來」。日本的興教大師是密宗的大德,說,「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壽佛」,不生不滅。「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光佛」,因為光明遍照。所以大日如來又名無量壽,又名無量光,那麼大日如來就是阿彌陀佛。

而且「阿彌陀」三個字有無量的妙義,無量壽、無量光、甘露王、無量清淨等等等等。而且「阿彌陀」三個字,每個字都有無量的意思。這裡頭寫得很詳細,大家自己看一看,無量的妙義。

所以你念「阿彌陀」三個字,這幾句話是出於《阿彌陀秘釋》,也是密部的書,「唱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這三個字,可以滅你無始以來的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沒有完的福智,說不完,沒有完了,不可窮盡的福智。「如帝網一珠」,帝釋天宮中網上的一個珠子。「頓現無盡寶珠」,一切寶珠都在一個珠中出現。

所以念「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也。」這個稱讚念佛的功德,很快的圓滿無邊自性本具的功德。所以《秘釋》它的這個說法是開開諸佛的秘藏,顯示持名這個法,攝一切法的功德。只要專念彌陀就可以迅速圓滿自性本具的無邊妙德。我這句話就是《秘釋》的「速滿無邊性德」的說得詳細一點。

這一種道理就正是佛的知見,這不是眾生知見。所以念佛的這個德、這個殊勝、這個功用,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徹底知道,其餘都只能知道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這個法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因為它如此的殊勝,不然為什麼說難信之法?不是很多人都在念佛嗎?但是他能這麼信嗎?你說他信不信阿彌陀佛?我信哪,不信我為什麼念?因為我想生極樂世界,那麼他就在那信哪。但是他就不能相信到這個佛號有如是功德,阿彌陀佛是如是的清淨莊嚴,極樂國土如是的不可思議,這個法門如是的超越,這一切就是難信哪。

從前已經說過好幾次了,說「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所以這個名號之中功德是不可思議。這就是佛陀答阿難的話,「法藏成佛,號阿彌陀。」

【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衆.恭敬圍繞。】

「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成佛到現在是多少時間?一共有十劫。這也都是隨宜,實際阿彌陀佛也是久遠成佛了,釋迦牟尼佛也是久遠成佛了。在《法華經》裡頭,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大通智勝如來沒出家時的王子,他們本來是弟兄,那個時候就跟著佛都出家了,現在都成佛在十方世界說法。阿彌陀佛是第九子,釋迦牟尼佛最小,在娑婆國土。

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以來,多少塵點劫、塵點劫,你把世界碎為微塵,離多少遠撒一個塵,這個塵土有多少世界,又有多少微塵,把這些微塵…,而這麼多劫以前,釋迦牟尼佛就成佛了。那阿彌陀佛不是同樣嗎?早已成佛,所以這是示現,「於今十劫」。再有其他的證明,我們不引了,書上有。

「今現在說法」,就直指當下了。「今現在」表示阿彌陀佛是現在佛,就是在這個時候,就我們這個時候正在給眾生說法。所以「今現在說法」不是說釋迦牟尼佛當時答阿難那個時候說的,就今天我們這個時候,佛正在說法。再過一千年、二千年以後,讀這部經的人讀到這一句話,他也應當體會,「今現在」就是他看經的時候,佛正在說法。

至於「說法」,佛是以何身說法呀?據《彌陀疏鈔》,蓮池大師的意思,說法者是化身,但是也兼報身,那麼是報身說法了。還有人說是「三身齊說」,各隨機宜呀,那法身也在說。「三身齊說,則說法者雖是應報身,實亦兼法身矣。」聽的人也隨你機宜,你聽到的只是化身所說,你也可以聽到這其中就是報身所說,也可以領會到法身所說,各隨機宜。

「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廣大之會,盛大之會。這個是第九品,就是說彌陀圓滿成就了,如實安住莊嚴淨土,三身四土,今現在說法。

皆願作佛第十

底下說了一個「皆願作佛」。這一品只有古譯才有,只有《漢譯》、《吳譯》才有這段內容,漢吳。魏唐宋都沒有。

【佛說阿彌陀佛爲菩薩求得是願時。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聞之皆大歡喜。各持一金華蓋.俱到佛前作禮。以華蓋上佛已.却坐一面聽經。心中願言。令我等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

把它會在這兒很好,就是佛說這個之後,當時會中有阿闍王子和五百大長者,有一萬二比丘、七千男居士(優婆塞),這其中有這五百零一人,他們起來,他們都歡喜,每個人拿一個金花蓋(金色的花成的花蓋),到佛前禮拜,拿花蓋供養。供養之後就退後,坐在一邊聽經。聽經,心中就發願,願我們將來作佛的時候都能像阿彌陀佛一樣,能這樣成就國土廣度眾生。

【佛卽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彼於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

他這一想,佛就知道,所以《金剛經》說:「如來悉知悉見」。所以佛的心和我們的心沒有毫釐許間隔,一絲一毫的間隔都沒有。他這一動念,佛就知道了,就對大家說了:這些王子他們都要成佛。

「彼等前世」,他們就是發大乘心,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菩薩道」,都在行菩薩道,無量的前世。「無數劫來」曾經供養了四百億佛。所以一個法會它很殊勝,能夠參加一個法會,大家要知道,這些人已經在無量劫來供養過四百億的佛了。

【迦葉佛時.彼等爲我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値也。時諸比丘聞佛言者.莫不代之歡喜。】

〔「迦葉佛時.彼等爲我弟子」〕,在迦葉佛的時候,就說他們當初跟釋迦牟尼佛的因緣,供了四百億個佛,釋迦牟尼佛是四百億佛之一。在迦葉佛的時候,他們是我的弟子,所以今天他們又來供養我。所以都是不離開前緣,又碰見了。這時候大眾聽見佛所說,都替他們歡喜,因為他們要成佛。

這一段就是說,把它選進來,這個意思,希望大家也能像這些人發願,願我們皆如阿彌陀佛。這個發願就得到授記,將來就成佛,這是第一點。

第二就說明這個因緣。因緣很重要,過去生中他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現在他們又來了,又來獻供養,又來聽經了。所以我們常常要結這種緣。這緣法很重要,因為不能度無緣哪。所以佛在王舍城的時候,有三分之一的人不但沒有見過面,沒有聽過佛的名字。那一個城,只有九十萬人,不是很大。佛這麼說法,那麼樣的威德,還有三分之一的人連名都不知道,他無緣哪。所以緣很重要。

第三點,我寫這個〔註解〕的時候沒有把它寫進去。第三點就是說,這個法居士非常相宜。所以在這部經裡頭,《德遵普賢品》,除了大菩薩,文殊、普賢、彌勒列了之後,底下就是「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把他們列名。這個地方,佛說完法之後,這個振奮來獻供養、來發願又是在家人,就表示這個淨土法門適合於出家人、在家人共同都來修持。

在家人就更加須要這個淨土法門。很多人不理會這個,因為在家人你有工作、你有家庭、你有負擔,你有好多事,你再不用這個法門,你還想靠禪定、種種種種其他的辦法,你這個就是行不通啊。所以就是說,在家人是非常相契。

所以這個經中,在家人的地位,前頭提出十六正士,這個提出五百長者、阿闍王子都當成佛,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意思。

這樣的話,這個第二卷就圓滿了。

國界嚴淨第十一

我們進入第三卷。這個學期我們希望能大大的講一些。前頭一個總的概述,我們就不一一講了,大家自己看了。從這個最末一段,最末一段我們討論一下。底下就要講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了,這些種種莊嚴都是事相,黃金為地呀,七寶莊嚴,宮殿樓閣種種都是事相。

這個《往生論》就說,它這個三種莊嚴哪:一個是佛莊嚴、菩薩莊嚴,這個正報很莊嚴;還有國土莊嚴,這都是事相。但是這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者,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事相的本體是無為法身。所以我們必須要體會得事理無礙,而這個極樂的境界中它處處表現出事事無礙。所以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這兩個「無礙」是我們今後所要討論的、所離不開的。要離開這個,不能夠在這個事相之中你離了本體了。

或者有人就說,他不喜歡談這些,「你看看,還都是一些事相。」而不知事相它就是說的是理,而不知事相之妙,它「事事無礙」,這一種更殊勝,是超過「事理無礙」的境界的。

「真實智慧」是實相的智慧。實相就沒有相;真的智慧,真知,就無知。無相無為的法身是法性身,法性是寂滅的。「生滅滅己,寂滅為樂」,寂滅。法性寂滅,所以法身就無相,寂滅了還有什麼相?生滅都沒有了,還有什麼相啊?由於「無相」,這個很重要:「無相」也沒有那個「不相」,「不相」也無;不但「相」是無,「不相」也無;「無不相」,「無」和「不」是兩個負號,負負得正,所以生一切相嘛。有的人就是偏空,就是空空空…空下去了。所以靈峰大師《金剛經破空論》就是要破這個「空」。

所以淨土法門就是《華嚴》哪,大家不要把它看低了,他不認識。

「真智無知」,「無相,故能無不相」,所以相好莊嚴就是法身,這是曇鸞大師的話。「無知」,所以就「無不知」,所以是一切種智,真實智慧,「無知無相」是這麼解釋。他底下就說「相好莊嚴即法身」,這句話就是我們這個畫龍點睛的一筆。不是要離開相好莊嚴去見法身,相好莊嚴就是法身。

所以永明大師說:「至理一言,點凡成聖。」這樣一點,就是宗門說的話,「大地無寸土」;你哪兒還有大地?找不著一寸土啊。「相好莊嚴即法身」,哪兒還找土去?所以這麼體會,禪宗、密宗、淨土這三個,即三即一、即一即三,都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禪宗也談事事無礙,不是不談事事無礙。這個是先做一個總的提醒,要知道「相好莊嚴皆法身」。所以底下談到「相好莊嚴」,咱們就不要只是看到這個就是…。我曾經這年輕的時候,我也很不喜歡這個黃金為地。那個時候不懂。那個時候不懂,就把這黃金就看成是黃金了,他這黃金,那是拜金。

「佛語阿難」,第十一品,我們第三卷開始了。

【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衆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

國土嚴淨,莊嚴清淨。極樂世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它有無量的功德。具足莊嚴,一切莊嚴它都具足。「永離眾苦.諸難。」沒有一切苦。「惡趣.魔惱.之名。」眾苦、諸難、惡趣、魔惱,連名都沒有,何況有實啊!我們就從這兒講起。

《往生論》說「無量功德具足莊嚴」,他的國土功德莊嚴,成就不可思議力。這個像什麼呢?就像那個摩尼如意寶珠一樣。摩尼如意寶珠,這個是拿它來做譬喻。摩尼如意寶是佛涅槃時,以佛的方便力,留下很多很多舍利。舍利,眾生就供養,當眾生福報盡了的時候,這個舍利就變成如意寶珠。這個寶珠在海裡面,龍拿來當首飾。如果有轉輪聖王出世的時候,他能夠以他的慈悲力、他的願力能夠得到這個珠子,得到這個珠子他就可以對於咱們這個世界做很大的饒益,他就從這個珠子可以給出種種眾生所須要的東西。他就是要齋戒、修法、發願,願它能夠降雨似的降出種種的寶來,種種眾生須要的東西,所以稱為「摩尼寶珠」。

他說極樂世界種種的,就像拿摩尼寶珠來做比方。但這個寶珠這麼殊勝,可以出生眾生所須要的一切東西,這只是個相似的比方。因為這個寶它只能給眾生衣食等等,不能滿足眾生求無上道的這個願。它不能就是說,我下個東西給你,你就得了無上道了,這個不行。但是說法可以,所以就是說只是「相似」。

而且這個寶能滿足眾生一身的願,不能滿足眾生無量的願。你要求這個願得這個,但是其他的願你一時得不到。有些差別,所以說「相似」。

而且這個為什麼說是「相對」呢?因為它只是相似,這勉強拿它來作對比。所以就是說是這樣一個相似、相對,勉強拿來做對比,如摩尼寶,彼土就如這樣。

再正式來講,「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曇鸞大師說,是從法藏比丘他「菩薩智慧清淨業起」。因為他作菩薩的時候,他所做的這一切是智慧清淨的,做了種種的莊嚴佛事。

「依法性入清淨相」,就是如實的,「依」也就是住於真實之際莊嚴了國土了,入了清淨之相了。

所以這個法它就沒有顛倒、沒有虛偽,所以就是「真實功德」。所以說「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因為是真實功德,所以是無量功德,而且這個功德就具足莊嚴,把這兩句經文解釋了,曇鸞大師的話解釋了。它沒有虛偽、沒有顛倒,是真實之際,是真實智慧所流出。所以你只要相信就可以得真實之利,它是有無量的莊嚴。

底下,「眾苦」,說三苦、八苦。三苦就是「苦苦」,我們大家公認的苦事。「壞苦」,現在認為是樂,但是以後要失掉,苦,壞苦。「行苦」,就是五陰的這種流轉,念念遷流。

八苦,大家都知道八苦交煎,大家很熟了,我們不講了,這是八苦。

「諸難」指八難。「八難」呢,

一、是「地獄難」。在地獄中聞法很難了。

二、「畜生難」。

三、「餓鬼難」。

四、「長壽天難」,這是禪定的關係,他就跟那魚凍了一樣不能動,他也不能聞法,這也難。

五、「北鬱單洲難」,那兒佛不去,他們困難。

六、還有「盲聾瘖啞難」,瞎子、聾子、啞巴,就是說這個很難。

七、這個是我們要注意的,「世智辯聰難」。所以聰明人都要警惕,很容易就是這兒所指的第七。如果你只是「世智」,再加上你能說會道,「辯聰」,會寫文章,就屬於這一類,這個很難,你這個成道很難。你成學很容易、你成名很容易,成道就很難很難了,不然佛不這麼說。

「世智辯聰」,世間的智慧,這種能說會道、能寫文章、能辯論,言之成理,能有說服力,大夥相信,屬於「世智辯聰」類。世智辯聰類包括相當廣,但是你這個就跟那個地獄、畜生、餓鬼,跟那個瞎子、啞巴列入一個行列。

八、生於不遇佛的時候。這最後,生在不遇見佛的時候,很困難哪。

所以這個「八難」,我們這個地方就是要注意「世智辯聰」,這個聰明要正用。聰明人更不可以…,因為既然很聰明,他就很自信,更不可以相信自己。所以《四十二章經》裡頭有許多很重要的,所以首先來先翻譯給我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慎重啊,千萬不要信你自己那個思想,你的那個思想不能信哪。

《楞嚴》也是如此。你這個真心妄心,認賊作子,你相信那個妄心,你拿這個賊當作兒子去保護它,你最後的結果就是煮沙做飯。煮沙做飯就絶對不能成就。這些話都打中了那些個賊的痛處,所以他要反對《楞嚴》。認賊作子,現在很多人認賊作子,保護他那個兒子,這點要認識清楚很不容易,很不容易,這一點。

所以佛跟阿難說,你之所以能知道十二部經典、你能夠背誦,而且你得了初禪,已經有了神通,你不能免難,為什麼?你就是不知道二種根本,你不知道「生死根本」是你那個妄心,你拿它當寶貝供著它;你的「真心」你不知道。你這兩種根本不明白,你就不行,摩登伽難你就沒辦法了,而且好險哪,這就說明…。看《楞嚴》這一段,注意的人不多,只是在「七處徵心」那找去了,一處一處的在那…。那都是剛開始說,那剛剛就是給你破妄。而這兩種根本很重要,是帶根本性質的。

所以這個世智辯聰。所以傳孔子之學的是曾參,「參也魯」啊,「魯」就是有點笨。所以傳法的不是子貢他們。子貢聞一知二,「賜也聞一以知二」,聽一個懂兩個,但不是他傳的聖道,而是有點「魯」的這個曾參傳的。這個「道」,所以老子的話,「下士聞道大笑之」,你跟他講「道」,下士一聽,哈哈笑,這奇談哪,笑話,就是說,他不理解。大家要知道這個「下士聞道大笑之」,那也應該就知道「道」是怎麼回事了。不要當下士,你更不可以變世智辯聰啊。

「惡趣」就是三惡道。「魔惱」,四魔:煩惱魔,陰魔(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擾亂人的),死魔(這個死亡,你這個好好修行要成就了,壽命終了了),再一個魔,就是所謂他化自在天魔。

「他化自在天」是魔天,這個天子的威力很大。這都是真的,真有其魔。他妒忌障礙,他破壞佛法,你們都信佛法,他的隊伍就少了。這個是往往要給你造成很多很多干擾,尤其是修禪定,往往他變現出種種情況來擾亂。所以在得到了境界…,他這個很厲害,你哪個地方一偏重,就從哪個地方他就進來了,不知不覺把你引入魔途。所以《楞嚴經》講,你要是不持咒就禪定不可能成功。你不持也行,你得把這個咒寫在禪堂或者掛在身上,就是要依靠佛的加被力才能免除這個魔擾。

所以現在很多都是自己修練、練氣功,有很多得了奇異功能。不知道,其實他不知道,這個奇異功能就…,這我也不說了,反正是很可悲吧。

極樂世界為什麼永無魔惱呢?因為它就是「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真實之中它是一法清淨,連這個名都沒有,還有實際啊?

《法華經》說,「若有女人」,所以《法華經》是特別提倡女同志修淨土,這一段是對女人說的,所以淨土法門適合於在家人,尤其是在家婦女,《法華》特別指明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這個就往生了。

這往生之後,「不復為貪欲所惱」,貪欲不能再擾亂你了。「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瞋癡也不能惱你了。「亦復不為驕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這是《法華經》裡頭的,所以它沒有這個魔惱。

至於魔事,魔障,咱們這個眾生念佛還能免除魔,你生了淨土當然更沒有魔了,所以彼土就沒有這個名字。

《十往生經》說,(這個就在這一段,大家要查就查這一段,)《十往生經》說: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彼佛就是阿彌陀佛,派二十五個菩薩擁護行者。所以就不會像禪定遭遇魔障那些事。極樂世界,你真心要這麼修,很虔誠的這麼修,阿彌陀佛派二十五個菩薩來護持你。

「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一切惡鬼,現在很多都是惡鬼惡神,很多都是御使鬼神,他們很多都會搬運東西,這個奇異功能。其實我從小就知道,這個變戲法的這個法叫做「五鬼搬運法」。五鬼搬運法,所以說是這個大官的這個印辟邪,他把這個印都給你搬了。他就是這個鬼給他合作。這都是些惡鬼惡神。所以這個事,大家有的時候就是喜歡顛倒。

你這念佛,你就真正念佛的時候,這種事它有的時候…。有的時候惡鬼也可以…,我小的時候念書,我老師就告訴我,「你是南方人?」「南方人。」南方常常這種事很多,有的人他就會利用鬼。說,「你到一個人家裡去,你看他家裡乾淨極了,一點塵都沒有,他一定是用鬼,你別得罪他,他會派鬼來害你。」這些惡鬼惡神就是用他給他做事,給他當勤務員,給他當保鏢,他受他的派遣,他就給他吃東西。這些鬼是都殺,殺什麼東西,拿血給它,去供它。

所以《十往生經》講:惡鬼惡神不能得其便也。而且,咱們這個地方,眾生遇見了魔障就修念佛法門,修念佛可以治魔障。尤其是你用打坐的辦法出了偏差,也是靠念佛來治。你修禪定出了偏差,怎麼來解決?靠念佛。

「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春夏秋冬、陰天下雨,它是一味平等,沒有這些。

【復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

也沒有「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 沒有這一切,性功德所成就。「須彌」,這是咱們四大部洲的中心,日月圍著它轉。四天王天在須彌腳底下〔居山半腹〕,上頭是忉利天等,最頂上是帝釋所住的天,稱為三十三天,這都是地居天。等到這個須彌以上,須彌天,還有色界天、無色界天,都在空中了。這個須彌、鐵圍,鐵圍是有個鐵圍山。這〔極樂〕都沒有這些。

【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爲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唯是「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地是「自然七寶」黃金所成。什麼叫自然?不是造作而成的,這叫做自然。「修德有功,性德自顯」,自然顯現,自然這樣,所以叫自然。

「七寶」,各個經典都有不同,無所謂,都是打比方,因為它這個非常美妙,各種顏色,就拿一些各種寶來形容。我們這裡說「金、銀、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瑪瑙」,這七寶。

「黃金為地」。小本只是「黃金為地」,這個地方,《魏譯》本就不同了,「其佛國土,自然七寶」合成,有金銀,還有七寶合成。而且《觀經》說,每個寶裡頭有五百色光,不是咱們七色光。咱們光就七色,這五百色光你不能想像。極樂國土的地不是土、石頭所成,就是種種珍寶(這七寶裡有金)成的地,而且是五百色光,如日月在空中那樣明。

「寬廣平正.不可限極」,沒有山林,沒有坑坎,沒有低窪,地平如掌,很寬、很廣,很平、很正,沒有邊。就說沒有邊,那就都到咱們這兒。所以一定你要說多少國土,也可以這麼說;你也同時還要承認就在目前,因為它不可極限,它沒有邊。咱們這兒也不到邊兒,還得過去,過去也沒有邊。

所以「心淨國土淨,心平世界平。」其心平等,所以它這個地也是平的,廣大無邊際。《往生論》裡頭說:「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這個國土如虛空一樣可以容納無窮,你往生者再多也沒有說是擠不下,這個廣大是沒有邊際。

而且「微妙.奇麗。清淨.莊嚴。」「妙」就是勝妙難思,「微」就是妙中之妙,所以稱為「微妙」,難思中的難思。「奇麗」,「麗」就是美好、光華,「奇」就是奇特,「奇麗」就是超特的美妙跟光彩。極樂的地是七寶所成,每一個寶裡頭有五百色的光,光就像花,像星星、月亮,當然奇麗呀,這個地奇麗呀!「清淨.莊嚴」,它沒有染,莊嚴它具萬德。

所以就是說,這個安樂國土是清淨本性所莊嚴成就。所以「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發願的時候就說,我要立這個願,超勝無數佛國,可得嗎?因為發了這個願,當他成就的時候,所以它就超踰一切世界。

【阿難聞已.白世尊言。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說到這兒,阿難又問了,他說,彼國沒有須彌山,那四天王天、忉利天在哪兒待著?怎麼住啊?按咱們世界這個例,他發問。

【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

佛就反問,問阿難,他說,咱們這個世界夜摩天、兜率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依什麼住?阿難他還是很高明,他沒有說是依空,他說是「不可思議業力所致」。這個為什麼它待在那兒?待在空?它這是不可思議的業力能夠這樣的。

【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衆生業報.亦不可思議。衆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衆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及佛神力。故能爾耳。】

佛就跟阿難說,「不思議業」你知道了,你身的果報不可思議,眾生的也不可思議,眾生的善根也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也不可思議啊。這就是說明為什麼極樂世界不須要須彌山。

這個果報,首先「汝身果報.不可思議。」果報就是一種你過去所作的善惡所得到的。果報本來是一回事,但是可以勉強分。「果」是指著「因」所得的;「報」是從「緣」所得的結果。比方你要種一棵桃樹,桃核是「因」,結了桃,這個桃就是「果」。還有,這個桃還回報什麼呢?你這個光是一個核不行,你還有種種的勞動、種種的看管,這個所得到的,回報於這一方面的就稱為「報」。其實這就是一回事,差不多了。

你要知道「汝身果報.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就是超情離見,不是眾生的情見所能達到的。眾生的業報,就是眾生的業因,眾生所造的業與他所得的果報,都不是思議所能及的。

《寶積經》就說,閻王當時就告訴罪人,跟罪人說,「無有少罪我能加」,對於你來說,我不能給你加一點點罪;「汝自作罪今日來」,你自己造罪,所以今天你來了;「業報自招無代者」,就是說果報不可思議,都是自招的。

《普賢行願品》菩薩就自己念,我過去無始以來造種種業,無量無邊,如果是有體有形的,這個虛空都裝不下,而且是佛也不能消除眾生的業報。所以這個業報不可思議,就是說你作惡,得惡的果報,作善得善的果報,自然就得到它的果實。

「眾生善根也不可思議」。所以《大集經》說:「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這兩句話就不大好懂。為什麼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不就是咱們的行、咱們的境界,有什麼不可思議呀?

這個那要用禪宗來說,臨濟就說:「你想認識佛祖嗎?就是你現在能聽法的就是。」那臨濟當時對他說。今天我們重複他的話,今天大家這「能聽的就是」,「你要認識佛祖嗎?」臨濟還有這個話,「每日多般用處」,這是眾生的行、眾生的境界,「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你欠少什麼呀?多少用處,「六道神光,未曾間歇。」又說六道神光從你面門出入,你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能嘗味、嘴說話,這等等,時時都在放光,從來沒有間斷哪!心中在作念,都是在放神光啊。

「臨濟兒孫遍天下」,現在真正禪宗都是臨濟的兒孫,臨濟是大德。所以臨濟入門便呵,一進門就呵斥,沒有什麼答話。這都是臨濟語錄中精彩的句子,「你要識佛祖嗎?那聽法的就是。」「六道神光沒有間歇過,從你面門出入。」所以眾生的境界、眾生的行就不可思議,這就是不可思議呀。大家雖然信不及,可是事實就是這麼回事,你信不及也是這回事。哈哈哈哈…

再有,咱們從教下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都成佛道了。所以眾生的善根也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知。「諸佛聖力」更不要說了。「諸佛世界」更不可思議了。

所以曇鸞讚歎極樂世界,光作佛事,怎麼可以思議?水作佛事,怎麼可以思議?底下都有。影子也能作佛事,聲音也能作佛事,怎麼可思議啊?

最後他的一句話很重要,你們看的時候也很重要,「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沒有斷煩惱就得涅槃這樣的分際,怎麼能思議呀!所以極樂世界的不可思議就是這個地方,是不思議中的不思議啊。這也就把剛才佛的這些話做了解釋了。

「其國眾生功德善力」,眾生有種種的功德善力。極樂世界是「住行業地」。什麼叫「住行業地」?是住如來大願大行所住之地。《論注》他說,見彌陀身相得「平等身業」,得佛的身業;聞佛的名號得「平等口業」;遇見光、知道法得「平等意業」,這就是住於如來所住之地。你見佛見法、聞聲聞法,這都住於如來之地。所以,彼國眾生善根不可思議是「住行業地」。因為這種種功德善根,所以彼佛國土不同於我們要住須彌山,不像我們這個微塵所成的,須要引力的牽引,要住須彌山。

【阿難白言。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於此法。實無所惑。但爲將來衆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

「阿難白佛。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沒有懷疑,極樂世界這樣殊勝的因、得這樣殊勝的果,我沒有懷疑,我就是為將來的眾生,他會問,所以我替他問。所以我們對於阿難,他當機,這也是一個很殊勝的示現。這一點他也說了,是為了眾生,我替他們問。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兒。

光明徧照第十二

我們這幾次都是在講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這種種莊嚴當然都是些事相。所以有人就會感覺淨土法門跟《金剛經》的般若好像融通不到一塊,是兩回事。先師的《淨修捷要》中就有兩句話,「託彼依正」,就是藉著,「彼」是彼土,彼土的依報、正報,這是「託彼依正」的意思。「託彼依正」做什麼?「顯我自心」,來顯明「我」。這句話,誰在這兒想到就是誰,每個人,這個「我」字就是你的,都是第一稱,顯自己的心哪。

所以這不是心外取法,這種種的依報、正報、無量壽、無量光,種種泉池、寶樹都是說的是自心。所以我們先要有這樣一個提綱挈領的認識,這才是真正的信入淨土法門。

第十二品〈光明徧照〉。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徧照東方恆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這個「威神」,那底下就可以看出來了,這個威德神妙,「威神」和「光明」是最尊了,沒有再尊貴的了,所以佛稱為「至尊」。而阿彌陀佛又是至尊裏面的這一方面的最尊哪,是第一呀,是十方的佛所不能夠趕得上的,佛的這個光明啊,所以稱為「光中之王」。

望西,日本淨土宗過去的大德,他就設問了,佛果是平等啊,《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那怎麼出現了不一樣呢?望西的回答,他就說「常同常別」,經常是「同」,又同時經常是「別」。所以這兩句話雖然是四個字,這道理很深。所以我一學法的時候,我的上師就說兩句話,「於差別中解無差別意,於無差別中解差別意。」這經常是無差別的這就是「同」,而經常是有差別,有差別意的就是「異」。所以在我這個,上次拿的那本書,《淨土資糧》裡頭,在這個地方討論得很詳細。

這都是「同」的,打個譬喻,這些故宮珍寶館許多珍寶的東西,我告訴你都是一樣的,都是金的,這句話成立。事實上,這個是不一樣的,這是盆,這是碗,這是塔,這是佛;佛跟佛又不一樣,這是什麼佛,那是什麼佛,種種差異。剛才我說是「同」,成立;剛才我說「不同」有差異,成立。所以「常同常異」就是這麼講。所以我們這個形式邏輯,承認同就不承認異;承認異就不承認同,而不知道「同異」是常同、常異。

「諸佛妙德,內證雖同」,但以本願的關係,發願有大小,所以光有勝劣,都是本於他的本願,因為佛在因中發願就是要「絶勝諸佛」。不是想我必須拔尖,我必須要超過一切佛。有這個思想,那就是魔。為度眾生故,因為這個光它要起作用,要度眾生,要給予眾生最大的真實之利,所以才須要這個光明要殊勝。

底下就說了,「徧照東方恆沙佛剎」,佛的光明可以照東方恆河沙佛剎。印度的恆河,恆河的沙子數不清,能照東方恆河沙數的佛剎那些佛土。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佛土、是一個佛剎,恆沙佛剎就是恆沙那麼多個的三千大千世界。東方是如此,「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這是「八方」,和「上下」就是十方。正的有四方,四個犄角上又四方,就八方,加上「上下」那就十方,都如此,佛的光明都能照到。這說明佛的光,所以稱為「無量光」。

【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刹。】

「若化頂上圓光」。這個佛有的頂上現圓光,我們看佛像都頂上有個圓光。這圓光的大小「或一二三四由旬」。「由旬」這個里數是不能很準確,是古代印度帝王行軍一天的里程。有說現在相當於咱們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等等的說法。總之是四、五十里地,五、六十里地,這樣叫「由旬」。

有的就是一個由旬、兩個由旬、幾個由旬那麼大的光,有的就百千萬億由旬那麼大的光。佛的光明,有的照一兩個佛剎,有的照百千個佛剎,大小不一樣。唯獨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頂上圓光也是這樣。

【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爲預計。】

而且底下就說明「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於什麼呢?本於他前世求道的時候所發的願的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等到成佛的時候,「各自得之」。

所以願是不虛發,願就要產生力量,成為願力,最後就是都要實踐自己這個願。不是一個空想,空想稱為空願,狂想稱為狂願,那有什麼功德呀?願就一定要產生出力量,這個力量就能夠實踐你這個願,願和力是一致的,所以就「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等成佛的時候、得道的時候,就是自然而然就這樣形成了,不是你找設計師給你安排一個圖樣,不是預計的。

【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阿彌陀佛光明善好」。這光明之善、光明之好,「勝於日月之明」。超過日月(後頭有「超日月光」,底下要詳細講),超過千億萬倍。所以在光中是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這一點,我們學佛的應當重視,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凈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

「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一直到最後「不思議光」,這就出現了十二種光的名稱。而十二個光名也稱為十二光佛。總之,都是無量壽佛的名號。所以無量壽佛亦號(也號),這都是他的名號,也號無量光佛,以至最後不思議光佛。

這個在《首楞嚴經》我們可以找到,大勢至法王子和其同倫五十二個菩薩,一起來在佛前說他們成就的經過:我回想到過去恆河沙劫以前(那多少劫啊,那不是十劫了。我們說十劫是示現,這個地方又有一個證明),在多少劫以前,恆河沙那麼多劫以前,有佛出世,名字叫無量光。你看「無量光佛」不是恆河沙劫前就成佛了嗎?

「十二如來,相繼一劫。」你看跟這地方是合的,有十二個如來相繼成佛,於一劫之中出現,最後佛名為超日月光。無量光、超日月光,這兩個名號都在這十二光佛裡頭。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是從恆沙劫以前的無量光佛,大勢至菩薩從那學到了念佛三昧。所以大勢至菩薩是淨土宗的初祖,真正真純修念佛的。觀音還不是,觀音是耳根法門。所以這個是十二光佛。

還有密部的經典,這個壇城裡頭有十二個曼陀羅大圓鏡智寶像,「十二個寶像」,「大圓鏡智」,所謂阿賴耶識就轉為大圓鏡智,轉識成智就成佛了。有「大圓鏡智」的寶像十二個。「其名為」,名字是什麼呢?「一切三達無量光佛」,第一個;還有最後是「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十二個;所以這個都和《無量壽經》是一致的。

至於《唐譯》多一點,《宋譯》多一點,這是開合不同,把一個名號開成兩個了。十二譯還是多數,咱們這個經的譯本也是多數,你要跟別的去證明也是相通的。所以我們還是遵從這十二光佛。

第一、我們講「無量光」。曇鸞大師,現在我們中國的淨土宗祖師裡頭沒有曇鸞大師,沒有道綽大師,這個今後必須得更正。古代的時候有曇鸞大師,後來就變成沒有了,這是一個不妥當之處。

曇鸞大師在《論注》裡頭發揮淨土宗這個玄旨非常透徹,這是一位大德。每個佛他都作了一個偈子,十二光佛他有十二個偈子。他不但有《往生論注》,他還有十二個偈子,都非常之圓妙,非後世的人所能及。

《論注》:「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

「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阿彌陀佛號無量壽佛,怎麼又號無量光?因為佛的智慧光明是不可稱量、不可計量、不可思量,所以佛又號「無量光」。因為這光明就超乎你的思量了,所以這個就是無量嘛,超過你的思量就無量了嘛,無量光。

「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這兩句話更深有義趣。底下我說的「大師此讚深契聖心。」這個讚是合乎釋迦牟尼的本心。他指出光明是什麼,無量光。我們不要看它只是個事相,這就是智慧。智慧、光明是不二的。為什麼可以這麼說?「是故稽首真實明」,這個「明」稱為「真實明」。所以我們看古人的東西,我們要一個字都不能放過,不懂就存疑,不要自己隨便籠統的用自己的思想就做解釋,就猜。

「真實明」,他就說這個光明就是真實,所以要禮敬啊。因為我們這本《大乘無量壽經》的特點就是三個真實,統統講的都是「真實」。首先就是真實之際,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這些都真實。今天曇鸞大師說的「真實明」也是真實。由此可見,極樂的依正果報是純一真實。當然是如此嘛。

所以彌陀的「願」,咱們講過了,「一切皆成佛」呀。不僅僅是有情,無情也都成佛,一切皆成佛,和《楞嚴》的「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這個「光明」,「光明」就是佛、就是真實。這裡引禪宗,所以這一段的文字,我要講演的能力也就不夠用了,也只能夠說到這個地方。

底下引禪宗的話也是如此。「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是法。」所以一般學禪的人一看,你講「放光」講什麼講什麼,那他就認為你是著相,是不是。大慧是禪宗一個中堅的人物,不然禪宗就滅了。在宋朝,大慧指出一個參話頭的方法,大家都參話頭,又存在了若干年。現在連參話頭根器的人都少了。

「只以此光宣妙法」,一切都可以宣法,這個水、鳥都可以作佛事。極樂世界放香,香可以作佛事,水的波聲、風吹樹、樹上吹出的音聲都在說法,所以都在作佛事嘛。而這個地方說「只以此光宣妙法」,這個光它有極殊勝之處。所以,這部經一開頭就是放光現瑞。眾生就是愚痴,愚痴就是黑暗,無明的對面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光明、破暗。而且凡是大家有修持的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只有在你自心極端虔誠、極端清淨,離一切念而不斷滅的時候,在這種情形之下才能見光。當你見光之後,所給你增長的是更加的虔誠、更加的清淨,這就是光明在宣妙法。

「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這個「是法」就說的是真實法,真實法是什麼?就是這個光明。「不離是光說是法」,不離這個光明來說這個法。所以念佛時即是見光時,見光時即是見佛時。「是法」就是真實法,就是真實之際。「不離是光說是法」表示「智慧」和「光明」就是不二。而且這個光就是「照用」,本體的「照用」就是真實的慧。「只以此光宣妙法」就正是惠以真實之利。

後頭就可以看到,哪怕三途極苦之處,見到佛的光明,他的苦頓然就休止,他這個光惠以真實之利,這是光的妙用。

所以「有量諸相蒙光曉」。因為這個智慧光明的真實明,它就能開曉這個「有」,諸有中一切的相都能開曉,就開顯哪,這是一個意思。那麼眾生也是諸有中的這一切相中的一種相,所以也就使得一切眾生得到開曉,也就是一切眾生蒙這個光的真實之利,也能明曉了達真實之慧。所以「只以此光宣妙法」,這個意思就在這兒。

《論注》曰:「若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是等眾生如上種種意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

而且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若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底下省了一些原句,「是等眾生」,這個眾生如果遇見彌陀的光照,「種種意業繫縛,皆得解脫。」在意業上的種種繫縛,就是思想上搞不清楚、纏縛都解脫了,「入如來室」。這思想上的扣,要解這個扣,這是多少劫我還解不開啊,「皆得解脫」,這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禪宗之不可思議就是頓然間給你解掉一些扣。

「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究竟將得到如來的平等的意業。這就是說遇見如來光所得的利益,這在《往生論注》裡頭曇鸞大師這麼說的,這就是「蒙光曉」。「蒙光曉」解脫這些繫縛而能得到真實之利。這裡引了曇鸞大師的話、引了大慧禪師的話,我要再多說就更變成畫蛇添足了,只有大家自己去參,自己去參。

《論注》:「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

「無邊光佛」。曇鸞大師的偈子:「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這些偈子,過去這些東西在中國一段時期中,中國沒有了,所以我們古時候,明代的這些大德沒有見到這些著作。現在我們從國外又得到。

所以現在大家要知道,這些因緣有的時候我們超過古人。像我們能看到這些淨土宗的佚書,古德沒看到的,這是一個超過古人的地方。蓮池、蕅益就沒見過這些,他們要見著,早引了。佚書,淨土宗的佚書有十來種都回來了。《無量壽經》一直沒有善本,現在有了善本了。這是我們超過古人的地方。因緣哪,不是說我們的善根,咱們的善根比古人差得多了。

這個做解釋的人很多,曇鸞大師這個讚子是比其餘的人都殊勝,別人的解釋我們就不引了。「無邊光」,他直接解釋為是「解脫光」。別人解釋沒有邊際、廣大,這個就從字面上解釋了。曇鸞的解釋是「解脫」。「解脫」,嚴格的念解(音謝)脫。「解脫」是涅槃三德之一,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這是解脫光,無邊光就是解脫光。

而稱之為「輪」,輪是「圓具」之義,輪是圓的,這成了一個輪子。你看咱們自行車的輪子多少根髮條,要折了兩根髮條你就不好辦了。輪就是圓具、具足;「解脫光輪」就說明解脫德的圓滿具足。首先我們把這個「解脫光輪」解釋出來。

「無限齊」怎麼講?「限」是局限。「齊」,《齊物論》,「相齊」就是「同」。沒有局限,也沒有能跟它同等的,這個稱為「無限齊」。

「蒙光觸者離有無」。「有」是一邊,「無」是一邊,所謂邊見哪,要不就說有,要不就說無。光一照你就離開了「有無」兩邊,離開一切邊;「邊」和「中」也都離啊,究竟解脫。因為它離有無,所以究竟解脫就稱為「解脫光」,這才是「無邊」的意思,這個解說得很好。也就是《論注》說,蒙光一照,得畢竟平等意業,得到阿彌陀佛的畢竟平等的意業,平等之中當然就沒有一切邊見的差別了。

最後就說,「是故稽首平等覺」,又是平等。所以我們要來頂禮,頂禮誰?頂禮「平等覺」。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漢譯的《無量壽經》就稱為「清淨平等覺」,稱如來為平等覺。平等覺就是佛的名號。覺就是佛,稱佛為「無量清淨佛」,又稱為「無量清淨覺」,覺就是佛。

這個經叫做《清淨平等覺經》,「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意思,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這四句來看,「無邊光」者,就是離開一切邊而且解脫,而且圓滿具足;這個光沒有局限,沒有能相等、相比擬的。「蒙光」,接觸到光的都離開有無,得到利益,所以我們頂禮「平等覺」,離開這些邊,從容中道。

《論注》:「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

底下「無礙光」。曇鸞的解釋,「光」說到「無礙」。這「光雲」,「光」和「雲」是相連的。有時候放光,有時候現一切雲相,很吉祥。現的這個雲相,不是世間這些雲的那個形象。「光」和「雲」都沒有礙,和虛空一樣,故佛又號「無礙光」,所以佛叫「無礙光」。

「一切有礙」。眾生就是有礙,不得自在,處處都有礙。「蒙光澤」。「澤」是恩澤,你要見到光就得到光的恩澤,都可以得到恩澤。所以我們要「頂禮難思議」。頂禮阿彌陀,「難思議」。這個意思就是說光如虛空,所以就表示它無障礙。它本體常寂,虛空就「寂」,它虛空就沒有所作。然而跟虛空又不同,它妙用無窮,眾生遇見光就得到恩澤,妙用無窮,自在無礙。而光明徧照,一切有情都蒙受光益,所以說難思議啊。這就是無礙光。

《論注》:「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

「無等光」,《魏譯》沒有,《魏譯》它是稱為「無對光」。「對」和「等」也是相等的意思,這就是翻譯的不同。所以我們就把曇鸞大師讚「無對光」的搬到這來,一樣的。「清淨光明無有對」。沒有能和它相並的、相對的,能夠作對的、能夠相同的;清淨也「無有對」,光明也「無有對」,所以佛稱為「無對光」。「對」就是「等」,「對等」嘛。沒有對等,就是絶待,沒有對待。

「絶待」這個事,文字是解釋不了。用世間語言說就是「絶對」,因為這不是相對的,這是「絶對」,那就沒有對待了。可是大家要知道,你說個「絶對」兩個字…。所以有人說得很好,說個「絶對」早已是相對了。「絶對」跟「相對」就是一對,它這有「對」嘛,對不對?絶對跟相對就是一對嘛。你說個絶對,它已經有個相對了。所以這個是語言你達不到的。

這些道理只有自己好好用功,好好讀大乘,都得自己去參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你從這個眼睛、耳朵裡進來的,今天大家所聽到的,不是你自家的珍寶,須要自己參。

這兒我引了一個解釋,這個解釋也只有大家自己默默的去體會。但是這一段《楞嚴經》來說明「無對」,這個確實是相當恰當。《楞嚴經》佛就問文殊,「你是不是文殊啊?」這問也很怪。文殊怎麼答?問他是不是文殊?文殊答:「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註一〕我真的文殊,沒有什麼是文殊。底下我沒有全引,再底下說,「若是文殊,則二文殊。」

所以有人說《楞嚴》是假的。我剛學佛的時候才二十幾歲,在重慶遇見我舅父梅老居士,我就問他,「你對於這個事怎麼看?」他頭一句話,「誰能假得出?」這是第一句,「誰能假得出?假的也好。」這就把這些佛學家給破掉了,鑽故紙〔註二〕、考證,「誰能假得出?」「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則二文殊。」這個意思就絶待了。我「真文殊」,沒什麼叫「是文殊」;我要「是文殊」的話就兩個文殊了。

大家能不能體會文殊這話的意思?「這個是粉筆嗎?」「是粉筆。」「是粉筆」就是兩個了;這也是粉筆,它是粉筆,不就兩個了嗎?真文殊,沒有什麼是不是!說是、說非都是些落二落三的問題。所以這個「光」它是無等光,絶對的。所以無等光佛意義很深。

今天這一段很多東西,我們的語言也只能說到這,苦於舌頭太短。而這「廣長舌相」也不能說,說不清楚。所以三世諸佛只得口掛壁上,三世的佛都把嘴掛在牆上。所以到了最殊勝的地方,「非言語所能宣」,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你不能議論,不是有個什麼限制你不許說,你就是可恨娘生的舌頭太短哪,說不清楚。

《論注》:「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

「常照光」。這個在《魏譯》是「不斷光」。我們這個就精練一點,別家的一些註解做為參考,我就不說了,大家書上有。我們只選這個精華的,曇鸞的:「光明一切時普照」,「寂而常照」,在一切時間普徧照,所以稱為不斷光,這就是常照光的意思。

《論注》:「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

「清淨光」。曇鸞大師說:「道光明朗色超絶」,這個是「道光」,不是凡情的俗光,火、珠子、日、月這種光,由於「道」而產生的光。它是明朗,很明朗,就跟我們世間的這些光顯然有不同。「色超絶」,光中有種種妙色。《觀經》講,一個光中有多少種微妙的顏色,超過一切;「絶」,那就是不可及呀,所以稱為清淨光。

「一蒙光照」。這個光只要一照,你罪垢就消除了,都能得到解脫,所以我頂禮阿彌陀如來。

所以《往生論》說,極樂世界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句?清淨句。阿彌陀又號為清淨佛,就是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一切光都是法身,也都是我們的自心,所以才能有如是不可思議的妙性。但是我們現在應該慚愧,我們有這麼殊勝的妙心,現在就是還沒有開顯。

《論注》:「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

「歡喜光」。曇鸞大師說:「慈光遐被施安樂」,「遐」是遐遠,由慈心而生的光照得很遠,能夠佈施給眾生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眾生得到安樂就歡喜,所以又號歡喜光。

底下「解脫光」。這個就沒有註釋了,這個是從《宋譯》裡頭來的,《魏譯》沒有。這些古德他們只是從《魏譯》下手,所以對於《宋譯》他就沒有作〔註釋〕。這個曇鸞大師他沒見著呢,《宋譯》還沒出來,古師也都沒有註解。所以現在就是把這個裡頭,《魏譯》有兩種光,「炎王光」、「無稱光」,曇鸞大師的讚,我們來體會這個「解脫光」。

《論注》:「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又「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

一個是「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闇蒙光啟。」在三塗之中、三惡道裡頭,這黑暗,地獄中是黑暗極了、臭極了,蒙光都得到啟發,「是故頂禮大應供」。這個正好,這個光,三塗都蒙光啟,這是解脫的意思。

第二個就是「神光離相不可名」。神光是離開相,所謂是當相離相,當相即道,這個是密宗的道理。「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須要超乎這些事才是真,事就是真。所以《楞嚴經》,「一切事究竟堅固」,「事」就究竟堅固,一切事都究竟堅固。所以這才可以跟《圓覺經》那些個大不可思議的道理才能夠相合。所以大乘佛法不可思議。

這是「神光離相」,離開一切相,這光本身離開我們世俗的這些形象,不可名狀。「因光成佛」,因為光而成佛。光也很熾、很明顯,但是它又離相,神光又離相。所以「神光離相」、「因光成佛」是指著自覺的德,因為光而自覺;「佛光第一」、「三塗蒙啟」是覺他的德,也就是解脫了,是達到解脫了。這兩個合在一起,你必須自覺才能覺他,就是解脫光的德益。

實際上,光,這個離相的光經常在攝受我們,攝受念佛的人不捨。大家要知道,現在種種的所謂這種群魔亂舞,很多邪說異端,到處都有陷坑,到處都有定時炸彈,而大家還都是很平安,這裡有佛力加被在裡頭。我們為什麼一直走上正路,沒有入邪途?這很不容易的事情。這就是解脫德,蒙光的加被。

底下「安隱光」。安隱就是安穩,身很安,心很穩。這個苦啊,五濁惡世、八苦交煎不能來干擾你,這個就安了;山崩地陷也不能為你搗亂,你也不動搖,這就是穩哪。安穩快樂是什麼意思?就是「寂靜妙常」,寂靜而妙常是最大的安樂。所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寂滅為樂」那個樂才是真樂,所以安穩光。「寂靜妙常」就是常寂光,「寂滅為樂」就是「安」的意思,三際一如就是「穩」的意思。阿彌陀於寂靜妙常之中,常寂光中,光明普照,令一切眾生安穩快樂,所以叫做安穩光。

〔註一〕《首楞嚴經》卷第二:「佛告文殊及諸大衆。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縁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縁元是菩提妙淨明 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爲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眞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

〔註二〕神贊禪師:「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論注》:「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

「超日月光」,曇鸞大師說,「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這個正好有一部《超日明三昧經》講日明三昧,它裡頭說,太陽的光照不過鐵圍山,兩個鐵圍山之間的地方太陽光就照不到了。

鐵圍山到底是什麼,現在很難知道,不過我們可以想像到,有很多中微子在空中,許多中微子密集而形成的一些屏蔽,這就可能是鐵圍山。一個是日光不能照透鐵圍山的那一邊去,一個就是說不能照人的本心。天天大家太陽照,誰也沒有覺悟,是不是。太陽出來,黑暗消了,看見東西了,但是自心是什麼自己不知道。這太陽就沒有用了。

所以這個三昧,超日明三昧的好是什麼?它能普照十方,它能透過鐵圍山,一切不能障礙。而且是能讓大家,「三界五道」,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五道就是六道,把阿修羅打開了,「靡不徹暢」。這個就是說,這個超日月光就有這個殊勝,它能照人心,讓你心中能夠明白。得到這個三昧是如此,何況彌陀光明?彌陀具足一切三昧,所以佛就號為超日月光。

《論注》:「其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

最後是「不思議光」。曇鸞大師說,「其光除佛莫能測」,不思議光這個光除了佛之外,大菩薩也不能測。所以就是如此,這許多境界,佛的實報莊嚴土,有的是為他的,這一切大菩薩,他受用的,菩薩登地之後所見不一樣。但佛有自受用的實報土,一切菩薩不能知,佛自受用。這個光除了佛之外,一切大菩薩莫能測,所以稱為「難思光」。

這個光,「不思議」就是不可思議,我們《阿彌陀經》的名字就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鼓音王陀羅尼經》,這個經也是稱讚念佛的,但是稱讚你還要持咒。這是當時,就是法會上說法的時候,「十方恆沙諸佛」,十方的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佛,都稱讚,你看看多少佛啊,就是只要說到極樂世界,十方佛都讚歎,稱讚這個安樂世界,稱讚安樂世界所有的佛法不可思議,這個神通,這個示現變化、種種的方便都不可思議。

底下很好,這兩句很好,希望大家接受下來。「若有能信如是之事」,如果能有人,你能相信這樣的事。「當知是人」,你這個人就「不可思議」。所以真正能信淨土法門的人,也不要自輕自己,應該好好的珍惜,要放光明,要救度世間,要自己真正取得成就。不光是「說」,我們最要緊的不是你在那「說」,而最要緊的是「事」。你要真正往生,這個「事」比你「說」重要。你講了一輩子經,臨死的時候是種種的這種橫相,那恐怕就不妥當了。

「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這一點就給我們現在能夠信的人一個授記、一個證明,是不是?你只要能信,你就是不可思議,你所得到的果報是不可思議啊!所以,以凡夫生到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這個不可思議啊。這是不可思議的果報,哪裡是能得的到的!十方世界沒有的!所以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難信,所以能信就有這麼大的功德。還有,今天信,明天能不能信哪?所以要堅持,堅持信下去,你就一直是不可思議,你的果報也就不可思議。

《彌陀要解》裡頭講「不可思議」。《疏鈔》裡頭怎麽怎麽的我們就不講了。我們《要解》裡頭挑這最精華的給大家介紹,有五種,這個《彌陀要解》裏頭講了有五種。

第一、「橫超三界」。不要等你斷惑,見惑思惑全不斷。斷了見惑證初果,思惑慢慢斷證四果。咱們斷不了,不斷惑你就往生,這是一。

第二、生到西方凡聖同居土就「橫具四土」。實際其餘上三土也生到了。

第三、「但持名號」。你只要持名,不須要你打坐、不須要你觀想種種方便。

第四、「一七為期」。真要有一個禮拜你真正用功,不須多劫多年多月多生。

第五、「持一佛名」。你就念一個佛名,一切佛就護念你了。大家要知道,念佛的人佛就護念,大勢至菩薩首先就護念,阿彌陀佛派二十五個菩薩來護持你。實際說「即為諸佛所護念」,不異於持一切佛的佛名。所以這就是說明是不可思議功德。

再有一句話很要緊,《彌陀要解》(蕅益大師是一代大德,古今稀有的大德),「行人信願持名」,你深信、切願還持佛名號,怎麼樣?這句話好極了,大家都可以把它寫在屋子裡頭,「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就把佛的功德全部攝受過來了成為你自己的功德。你只要「信願持名」,你就全攝佛的功德成為你自己的功德。所以這個也就叫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也就是咱們這個經中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這個事不是很難哪,但是你就把佛德全成為自己的功德了。要不是大願之王的阿彌陀佛,焉有這麼大的威力?所以我就稱讚,這個是紅心裡頭的紅心哪,這句話。

印光大師也稱讚,印光大師的稱讚我抄在這裡,「理事各臻其極」,講理、講事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了。「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註解」,從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以後,這是第一部的註解。在別的地方還說跟《疏鈔》、跟《圓中鈔》並提,這個地方就直指,就是這個是第一。「妙極」,妙到極處了;「確極」,正確到了極處了。「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註此經」,古佛再出來,再註這個經,「亦不能高出其上」,不能比《要解》再高了。所以大家如果是真正要想成就,《彌陀要解》又薄,常看看。所以在不思議光中,就全攝了阿彌陀如來不可思議的功德。你念佛的人你就是蒙這個光照,就都成為你自己的功德了。底下經文: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衆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若有衆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如是光明」,這上面說的十二種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眾生.遇斯光者。」這些世界中,有的眾生能遇見這個光的。為什麼有遇、有不遇呢?佛光普照,佛就有個譬喻,他說「覆盆絶照」,太陽光都普照,你要一個人把盆扣在腦袋上,趴在那盆裡頭,那就照不到你了。這個盆當然是抽象的,根本你懷疑、你反對,你不能去信受,這就是「覆盆絶照」。你腦袋上扣了個盆,把你擱在裡頭,你就不遇。

如果能夠遇到這個光的,就「垢滅善生」。所以為什麼稱讚這個光?你的這些塵垢就消滅,你的善根就增長。「身意柔軟」。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剛強難化。這個剛強難化,所以變成柔軟就好教化了。

「若在三途極苦之處」。在三惡道裡頭最苦的地方、極苦的地方。「見此光明皆得休息」。遇見這個光明都可以不受苦。「命終皆可解脫」。他都有他一期的壽命,這個壽命終了都可以得到解脫。

「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剛才說到「威神」,這就是「威神」。光有這樣的威力,有這種神力。你聽到這些威神功德,你「日夜稱說」,你就說佛的這個光明、功德、威神。「至心不亂」。以至誠的心,不是…,亂是什麼,就亂夾雜了其他,很純。這是「至心不斷」,不是「不亂」,是「不斷」。不斷就是不要斷,這個跟剛才的意思是一樣,文字稍微差了一個字,就是這個心老相續,相續也就純了嘛。就是說這個心不要斷。

所以我們往往就是怕中斷,中斷是最大的魔。一切好的事情我們就是要相續,出家要不相續就還俗了,是不是?很多好的事都是要堅持,所以難於堅持,就是要堅持到最後你就成功了,要不斷,要「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隨你的意,你的所願,你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稱讚光明也可以往生。(這個詳細的一些名詞解釋,註裏寫了,這裏頭不再重複了。)

底下,日本的望西師他設一問,說「人間行者,猶見光難。」咱們這個世界修行人見光的沒有多少,三途的眾生能見得著嗎?如果三途之中,光照他們都休息啊,他們見得著嗎?望西師根據《大乘心地觀經》,這是一部很大的經,他說世間的男女,就是兒女給先人追薦修福做佛事。這樣做佛事,如果我們請的是真實的出家人,真實在那修法,這樣就有大的金光,很大片的金光照到地獄去。這個光中給眾生說法,讓作佛事的人他們的父母,令他發意,發起了修行的意思。這是《大乘心地觀經》,望西是根據這個來回答。「孝子追善」。孝子來超薦他的父母,請人念經,還可以有這樣的作用,何況彌陀發的大願,焉能不會到地獄,讓地獄中的眾生見到光呢?

但是總之都還是要有緣,佛法都是要有因緣。佛光是普照,你沒有這個因緣,他這個…,所以說叫「如聾如盲」,所以說眾生難度。在地獄中的眾生,菩薩教他念佛,教他,不會,他記不住。記不住怎麼辦呢?拿筆給你寫在你胳臂上,你就不忘了吧!就給他寫(菩薩給他寫,不是咱們寫),菩薩給他寫的這個字,現不出來。業力啊!大家要知道。到了這個時候,他就有他的困難,這是雙方的。佛和菩薩的救度是一方面,眾生的業力又是一方面。所以就是說要多度多度的,那麼他就可以接受一點,念一點、消一點,後來又消一點,慢慢就能寫上了;能寫上他就多念,多念最後就得度了,就是這樣。

所以就是說我們要知道,現在已經很多證明地獄確實是有,這不是嚇唬人的。有很多人受了戒就不重視,隨便想破戒,就是不相信有地獄,確實是有。這些意思前頭已經說過了,我們就不重複了。

壽衆無量第十三

底下〈壽眾無量〉。前頭說的光,這是佛的依報,這個光明普照、遍照,光中有種種功德,有種種威神作用。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又有無數聲聞之衆。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阿彌陀佛壽命有多久了?你沒法說啦,不可以稱量、不可以計算,你電子計算機也算不了,這個數有多大,你算不出來了,不可以算哪。

還有無數的聲聞之眾。這些無數聲聞都「神智洞達」,都有很大的神通,都威力自在,能夠在這個手掌裡頭拿一切世界。不是現在咱們所謂的奇異功能,這個奇異功能是微不足道。所以這句話就包括兩個意思,一個是佛的壽命無量,一個是極樂世界的眾生也無量。

上面頭兩句話就是「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因為佛是法身,法身就三際是一如,沒有什麼叫過去,沒有什麼叫現在,沒有什麼叫做未來。「三際一如」是佛教常說的話,「過現未」是一樣。既然「過現未」一樣,這個壽命你還能說多久啊?未來還有多少年?未來即是現在、即是過去;過去即是未來、即是現在,這個時間就打破了。

所以連愛因斯坦都明白,這個時間是眾生的錯覺。他的朋友死了,他說:「唉!你先走一步,我隨後就來。」他說這其實還是錯覺(有先、有後),連愛因斯坦都明白了。你為什麼老覺得有時間,有先有後?這就是你沒有明白,你這些都是錯覺嘛,你在錯誤之中;那是錯覺,沒有什麼叫「時間」。

那麼「壽命無量」,壽命無量是佛的大願,而佛的慈心是無量的,他就要度眾生。他要度眾生,所以會眾就無量;他老度老來,會眾就無量。而且極樂世界不是像盧勝彥說的,盧勝彥就荒謬絶倫,他說極樂世界 (香港佛教給他披露了),「極樂世界我都打了五六個來回了,我隨便出入,因為極樂世界兩個把門的是我徒弟、是我弟子。」荒謬絶倫!極樂世界它這個國土無量、壽命無量,也沒有什麼叫把門的,極樂世界還想走後門?哈哈哈,你有意願就可以進來。而這種人弟子遍地球。所以我們正法要放光啊。這一些老要度眾就無量嘛,就是無數了。

「神智洞達」,這是稱讚弟子的話。他們的「神」是神通;「智」是智慧;「洞達」是通達透徹。因為《往生論》說「天人不動眾」,往生極樂世界的這些天人、這些大眾,都是從清淨智海中生出來的。所以這一些,他們都神通智慧洞達,威力自在。

「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一個手掌之中能夠拿一切世界。這些弟子都是如此,極顯這個極樂世界不可思議。這個在《維摩詰經》也有這個話,你們不是正在講嘛,《維摩詰經》就有這個話;我們這一段長的不引,我們引一個短的。「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維摩詰他拿一個佛土的眾生,一個佛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置之右掌」,在他右手掌裡頭。維摩詰把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擱在一個手掌裡頭;他「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沒有離開本處。這是維摩大士的神通。維摩大士是金粟如來的化現,他就是佛,所以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這空間、大小,這一切一切,所以到了《華嚴》就「十玄」嘛;小的包括大的,一裡頭包括多,一剎那中有多少劫。

他底下說,我弟子有這樣的神通:

【我弟子中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衆生.於一晝夜.悉知其數。】

「我弟子中大目犍連」,有人說大目連 (俗人說目連僧,「目連救母」這名聲很大),在佛弟子中是「神通第一」。弟子都能持一切世界,而大目犍連是神通第一。

佛就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眾生」,多少星星,多少眾生,目犍連在一個晝夜之內全都數清楚了、都知道。

【假使十方衆生.悉成緣覺。一一緣覺.壽萬億歲。神通皆如大目犍連。盡其壽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會中聲聞之數。千萬分中不及一分。】

但是十方的眾生都成緣覺,每一個緣覺都是壽有萬億歲,他的神通都跟大目犍連一樣;在這麼一個大的、集體的,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頭,竭盡他們的智力來推算極樂世界有多少人,算不清,極言無量。

【譬如大海.深廣無邊。設取一毛.析爲百分.碎如微塵。以一毛塵.沾海一滴。此毛塵水.比海孰多。阿難.彼目犍連等所知數者.如毛塵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

「譬如大海.深廣無邊。」大海深廣沒有邊。海洋實際上是連在一起,你給起個名字叫黃海、叫渤海,實際上海洋就是一片水。你取一根毛,一根毛分成一百分,把它碎為微塵,小得不得了。拿一根小毛去沾一點水,這一滴水跟那個大海水比,哪個多?哪個少呢?

佛就告訴阿難,「彼目犍連等所知數者」,這麼多都成了目犍連,這樣多的人算出來,他們所知道的數就是毛上微塵那一點點水,所不知道的是大海水。所以極樂世界聖眾是無量無邊,你數不清啊。

【彼佛壽量.及諸菩薩.聲聞.天人.壽量亦爾。非以算計譬喩之所能知。】

彼佛壽命無量。「諸菩薩.聲聞.天人」,它那兒去的並沒有天界,為什麼說天人?就是說凡聖同居,還是凡夫,沒有斷惑,這種稱為天人。聲聞也是,都是大乘菩薩,哪來的聲聞?因為他斷惑的程度等於聲聞,就這樣的情形,也都是壽命無量。「非以算計譬喻之所能知」,算也算不出來,打比方也打不出來。

這個「壽命無量」,我們說是大恩大德!帶惑往生,一生到彼土之後就不退轉,再也不退了。我們這個世界都是在進進退退,好容易有某個時候忽然有一點進步,你保持不住,過兩天又退下來了。有的是退得比以前進步的還多,進了一步,一下退了五步;真正按經上說是進一退九,進了一步退下九步。

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你就是…,真正要到「三不退」是很不容易,但是這個就不退轉了。既不退轉又壽命無量,他不成佛成什麼?老不退轉,老活著,那不就是一定這一生要成佛嗎!是不是?絶對了。咱們這兒就不行,咱們這兒退緣多。壽命現在稍微長了一點點,醫藥的進步,多少年不戰爭了。要有戰爭,壽命哪能保持這麼高啊?多少年不戰爭,這也是很難得的機會。世界大戰一次、二次距離很短。這二次之後,第三次還沒開始,所以大家是活得長一點。

但是現在平均就是六、七十歲,活百歲的很少。所以經上說,在末法中億萬人修道,上億上萬的人修道,「罕一得道」,很少有一個得道的。所以唯一可以度眾生的方法就是淨土法門哪。但是大家要不信,要誹謗,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這是經上的話,「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唯一可以度眾生的方法就是淨土法門,將來經滅的時候還是只有淨土法門可以度眾生。

寶樹徧國第十四

【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不雜餘寶。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寳.轉共合成。根莖枝幹.此寳所成。華葉果實.他寶化作。或有寶樹.黃金爲根.白銀爲身.琉璃爲枝.水晶爲梢.琥珀爲葉.美玉爲華.瑪瑙爲果。其餘諸樹.復有七寶.互爲根幹枝葉華果。種種共成.】

〈寶樹徧國〉第十四。「彼如來國」,極樂世界。「多諸寶樹」,有種種的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單獨是一個寶所成的。

並不是真的像咱們世間上,故宮珍寶館所看見的,拿一些什麼翡翠、珊瑚做的那個樹。那個樹機械死了,你送給我,我都嫌討厭。極樂世界不是那樣的樹。那樣的樹誰要?它是好到沒法形容,只有拿「寶」來做比方。葉子之美像翡翠,花之美像鑽石,拿這個做比方,不是那種生硬的死物。所以說金子成的樹,要真是金子打一棵樹有什麼意思?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樹它放光,金色光明。

「唯一寶成.不雜餘寶」,這是一種。「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互相合成的,有的這個做根、那個做花等等等等的。這一段話,節省了《魏譯》本大量的文字。「復有七寶.互為根乾枝葉華果。種種共成。」就說這些樹極其乾淨,這些寶很乾淨,顏色不同於一般的顏色,拿這個做比方。

【各自異行。行行相値.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是諸寳樹.周徧其國。】

「各自異行」,各自成一行。「行行相值」,就好像現在咱們練操,大家排上一個隊伍,你橫著看也是直的,直著看也是直的,有人的地方都有人,空間都空間,很整齊,就這個意思,「各自異行,行行相植。」

「莖莖相望」,彼此都對稱。「枝葉相向」,你的這個枝子朝著我這兒,那頭又有個枝子…,我這邊這個朝東,那邊就朝西 (有的枝子朝西),就相向。「華實相當」,這有花,那也有花;這結果,那也結果,很整齊。

「榮色光耀。不可勝視。」「榮」是繁榮,這個顏色;「光」是光明。「不可勝視」,眼睛看都看不過來,這是俗話。

《定善義》說,「諸寶林樹」,這些寶所成的林樹,都是「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因為佛心是無漏,所以樹也都是無漏,乃至沒有老死。所以這個樹它也就沒有老死,就沒有一顆樹是枯了的、樹是老了的。咱們這個樹長蟲子,長了害蟲,它那沒有這個事;也沒有剛出來的、剛生的。所以就沒有這種前、後等等的這些變化,表示時間的這些變化都沒有了,「一如」,因為這是無漏之界。這個就是樹的意思。

「清風時發」。「清風」指著是無漏的、清涼的、清淨的風,咱們這兒都到處鬧風災,龍捲風,破壞多少多少。它這是清風、和風,時常都吹動。

「出五音聲」,這個樹就會出音聲。「五音聲」就是古時候說的「宮商角徵羽」。古時候以這五聲,過去最初是五絃琴,五聲,後頭加兩弦變成七弦,就是現在的音樂是七聲。五音就是比較原始的,五絃琴所代表的「宮商角徵羽」這五聲,這五種音聲是最根本的。五音是「宮商角徵羽」,頭一個是「宮」,第二個是「商」。「微妙宮商」,就是微妙的音樂、微妙的曲調。「自然相和」,都是和聲,聽了很好聽。

「是諸寶樹.周徧其國。」這些寶樹周徧在它的國土裡頭。《會疏》說,這是「願力所成,不借鼓吹」,不要你吹打,故云「自然相和」,自然就有好的音樂。

菩提道場第十五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衆寳自然合成。華果敷榮。光暉徧照。】

〈菩提道場〉,這個樹就很特殊了,菩提樹。「又其道場.有菩提樹」,有的地方叫道場樹。道場樹就是菩提樹,分別於前頭那個寶樹。菩提樹就更高了,寶樹也很高,寶樹高是百千由旬。你要是硬著要去乘一百、乘一千、再乘上由旬,那也是四百萬里。恐怕那個「百千」不是直接相乘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百千那由他」什麼什麼國土,這就沒有矛盾了,十萬億國土。這地方也是如此,那麼它就一般齊了,就沒有分別了。所以這個「百千」就是極言諸「若干千」,也就不低呀,比一般的樹也就不低了。

這個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有人就感覺這樹太高,這個葉子分佈的不很廣。因為這個底下它還有很多樹,不能都擋住了。還有就是,底下的樹也很高,所以這個樹你不能從地下往上看,你得從這些樹的頂上再往上看,那就不顯得樹很高,這個枝葉分佈的不廣了。

「一切眾寶自然合成」,是一切種種的寶自然合成的。「華果敷榮」,這個菩提樹,花跟果子開敷的都是一個極榮茂的顏色。「光暉徧照」,光明、光輝徧照到一切處。

我們就到這兒,這經文到這兒,我們再仔細看一看。「又其道場」,這個地方的「道場」就是指著……,道場有四個意思,我們不列舉了。學道之處名為道場,這個道場就是指學道的地方。在極樂世界大家也在那兒學道,所以指的是這個道場。

有好多菩提樹,菩提樹在《西域記》稱為「畢鉢羅樹」,佛就是坐在菩提樹底下成佛的,所以這個樹名字叫做菩提樹。這個樹的照片我還看到,還活得很好。佛在世的時候這個樹高四百尺。後來經過砍伐,現在還有四、五丈高,這是咱們這個世界上的菩提樹。還在,還有很多人在那兒修持,很莊嚴的。

再有就是一個問題,因為這個樹高四百萬里,《觀經》上說佛是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有人就說,這個人大樹小,覺得不相稱。其實這個無礙。

底下就看出來,那個水,你想那個水在腳面上,就在腳面上;你想那個水在腰,就在腰;你想那個水在頂上,就在頂上;你想那個水給你沖淋浴,它就是淋浴;你想樹高,它就高;你想樹低,它就低;不是那麼死的,這是一個方面的解釋。這個水是一樣,樹更是一樣。所以這個大小,它這空間,有些人談這個問題,他這個空間還沒打破。咱們這個完全都是華嚴境界,華嚴境界就是小的容大的,不然怎麼叫華嚴境界?小的不能容大的是咱們娑婆世界的境界。

所以這些地方,根據咱們這些情見,有很多人就把這個當成是證據;他這些情執,這些東西當成證據來懷疑經典,好些人犯這毛病。所以它這也無礙。而且菩薩,所謂見佛、佛身,他自己身有多大,他見佛身有多大,各個的一地、二地也都是不同。這個地方只說了一個,所以那個樹到底是多高多大,有各種不同的大小,各種不同的樹,相稱,而且也就自然相稱,而且小的就可以容大的。所以這麼幾方面一說,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復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衆寳之王.以爲瓔珞。雲聚寳鏁。飾諸寶柱。金珠鈴鐸.周匝條間。珍妙寳網.羅覆其上。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

「復有」。這是後頭了,「復有」底下就表現了樹上頭的莊嚴,有青顏色的、綠顏色的、紅顏色的、白顏色的種種摩尼寶。這個寶是珠寶,摩尼寶我們講過了,拿這個來做瓔珞,在樹上。

「雲聚寶鏁。飾諸寶柱」,樹上還有寶柱。寶柱要有結構,結構之間彼此要有連接。這個鏁就是這個木結構的連接的地方。結構的連接不一定是木。結構的連接地方,這個連接用什麼做的呢?是「雲聚寶」。雲聚寶是個名稱,寶的名稱。「雲聚寶鏁」是以「雲聚寶」做的建築物相鈎結的地方。

這個有證明,《唐譯》說:「有師子,雲聚寶等,以為其鏁。」所以你從別的譯本上就找到證據了,這個就是很確鑿,不是我這兒杜撰了。都是寶所成的鏁,用瓔珞來莊嚴這些寶柱。經上還說,柱由各種各種寶所成。又在樹上掛了網子,都是摩尼寶。寶上有金、有珠,金就是咱們黃顏色的金,珠是白色的珍珠,鈴是能夠搖動的鈴,鐸是鈴裡頭能敲聲音的那個叫做鐸,這些掛在網子上;這些網子,做成網子。

這一種珍妙的寶網,「羅覆其上」,都是蓋在這個樹上的。這個樹上面的這樣一些網子,「百千萬色」,就好像現在說的聖誕樹,還有咱們的國慶,樹上裝燈,大家覺得很好看,那這個極樂世界比這好看多了。而且是百千萬色,互相輝映。像《觀經》說,一個寶珠有一千種光明,一個光明有八萬四千色。看見沒有?這放光,一個寶珠能放一千光明,一個光明有八萬四千種顏色,咱們就沒法想了。咱們世界就一種光,一種光就一種色,你看咱們國慶節日,掛紅燈就是紅色,綠燈就是綠色。所以我們這個世界的情形,你怎麼能夠想到極樂世界的情況?

而這些個光色「互相映飾」。你的光照著我,我的光照著你,互相輝映,互相作為裝飾,增加它的美麗。「無量光炎」。無量光;「炎」,炎也是光,形容光的光耀、明耀、耀顯。這麼多的光和色,「照耀無極」,照耀無有極限。

最後,「一切莊嚴.隨應而現」。「隨應而現」,這也很莊嚴。我們處處要知道,這一切莊嚴都隨你所相應、所感應而現。不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機械、死的東西,是極其微妙,要知道,極其微妙。這是菩提樹。

【微風徐動.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徧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爲第一。】

「微風徐動」。很輕微的風,慢慢在那兒吹動。「吹諸枝葉」。吹到菩提樹的枝和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這個樹流出來無量的妙法音聲,都在說微妙法呀。

「其聲流布」。這個聲音就傳送出來。「徧諸佛國」。徧於諸佛的國,不光是極樂世界,別的佛國也徧哪。

「清暢哀亮」。「清」就是清淨,讓聽的人不生著染心。「暢」就是通暢、歡暢,讓聽的人心中能夠通達、能夠歡暢,踴躍歡喜,還有通曉的意思,能夠通達實相。「哀」者,很悲哀,所以我們悲憫眾生,自然有一種悲心的流露。好的音樂裡頭總是含一點悲意 (不是這種狂歡曲,這只是一種亂動),這種就使人聽到,能引起你的大悲心。「亮」是明亮、響亮,也是顯露,能叫你開發你的本明。這就是這個音聲「清暢哀亮」。

「微妙和雅」。「微」者是很微密。「妙」就是好,「微妙」更是說不出的好。「和」是調和。「雅」很雅正;順佛法故,所以說「雅正」。「雅」對照就是「俗」,所以我們首先要脫俗。人家說,「你渾身的俗氣。」所以極樂世界的音聲就是「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風吹寶樹出的音聲,在十方世界一切音聲之中,這是最為第一,沒有能相比的。

【若有衆生.覩菩提樹。聞聲.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底下,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就來了。「若有眾生.覩菩提樹」,你看見菩提樹。「聞聲」,聞見這個妙法音聲了。「齅香」,聞到它的香味了。「嘗其果味」,結的果子你吃了。「觸其光影」,被這個光和影子照耀到你的身體。「念樹功德」,你在憶念這個樹的功德。所以我們密宗修法,觀想永遠不離開菩提樹,這都有所本,都是一致的。「念樹功德」,觀想皈依境,觀想上師三寶,上師三寶都在菩提樹上。

「皆得六根清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澈。人都是煩惱,不清淨。清澈,《會疏》說「耳根無垢」,耳根沒有什麼垢染,你沒有什麼成見。有些什麼東西聽不進去,由於你耳垢太重了。耳根無垢叫做「清」;「徹聽眾音曰徹」,聲音都能聽到叫做「徹」。眾生這個六根,這是對於耳根來說,其他我們可以舉一反三,都可以清澈。

「無諸惱患」。沒有煩惱、憂慮這些所造成的過患。「住不退轉」。就可以住於不退轉之地,以至於成佛。所以看見樹,就「聞聲.齅香.嘗其果味」都有這樣的功德。

「復由見彼樹故」。又因為看見這個樹的原因,得三種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所以見了樹之後你可以得無生法忍,所以極樂世界的增上,使你處處是增上。

這個「忍」,《淨影疏》說:「尋聲悟解,知聲如響。」你從聲開悟了,知道這一切都如迴響。山谷的迴響,根本沒有人在說話,但是它有響。知道這一切都跟聽迴響一樣,沒有作者、沒有誰作這個響。瞭解這個,叫做「音響忍」,這是二地以上。得了「音響忍」就是二地以上的菩薩。

「柔順忍」是什麼呢?「捨詮趣實」,一切經典言論、禪宗的這些話頭都是一種言詮,用言說來表達;你把這一切全都捨掉了,趣於實。所以我們修行不是就在故紙堆裡頭,「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不是在那鑽故紙。這是詮法,你要趣於實。能夠「捨詮趣實」叫做「柔順忍」,到四地、五地、六地了,所以這也不是凡夫境界。

七地以上就聞法悟道,知一切法,證入實相,離一切相,這才是「無生法忍」。這是七地菩薩以上。

瞭解到一切如迴響、如夢幻泡影,這是三地;能夠捨離言說而入實相,這是四、五、六地;證入實相,「入」,真入了,證入了,離開一切相,無生法忍。安住,所謂「忍」就是安住,安住於無生法中,這七地菩薩以上的事情。你看見樹之後就得到這三種忍。

《彌陀疏鈔》的解釋,「無生忍」有兩種,一種從法上說,一種從修行上說。從法上說,沒有「起」、沒有「作」的理體叫做「無生」。「慧心安此」,你智慧的心在這個地方安住,叫做「忍」。

「約行」,從行門說,「根行」都純熟了。「智冥於理」,你的「智慧」跟「理」自然相和;「無相無功」,沒有(離)一切相,也沒有一切功用。所以現在都在練功,天天在練功,你到無功才能登地,「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若渟海,心識妄惑」,起心動念這個識,有妄的疑惑,「寂然不起」,常寂光的「寂」,「寂然不起」才叫做「無生」。

前說,這不是兩個,一個是「約法」,一個「約行」。前說,還可以通於別的地上、其他的諸地;後者,「約行」這一段,八地以上才能有,這無生法忍是很殊勝的。

這個有很多證明,在《華嚴經》裡頭它也有「十忍」,第一是「音響忍」,第二是「柔順忍」,第三是「無生法忍」,跟我們這個完全相合,但底下還有第四、第五、第六,都還沒成佛呢。我們見了樹就得前三種忍;第三種忍,「約行」就是八地菩薩。所以這就是這個樹的功德不可思議啊。

所以我們前頭講十玄,「託事顯法生解」,從事可以託法生解。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拈起花來給大家看,就現給大家眼睛看嘛,叫大家看嘛,那迦葉他就開悟了,成為咱們禪宗第一代祖師。「託事顯法」,沒有什麼,就是這個。所以極樂世界的菩提樹你看了就證無生法忍,也都是託事顯法。你不要把事看成什麼,它這個事中就是顯了極深的法。所以你看見這個樹就證無生法忍。

【佛告阿難.如是佛刹.華果樹木。與諸衆生.而作佛事。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花、果子、樹的本身;「與諸眾生.而作佛事」,對於種種的眾生,它作佛事。

「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極樂世界花果樹木都能給眾生這樣作佛事。什麼原因呢?是由於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無量壽佛的威神力故。阿彌陀佛已經成了佛了,阿彌陀佛有如是的威神,有這個力量,這是一個方面。

再有,「本願力」故;過去發的願,所以現在能讓眾生看見樹就得三忍。所以「本願力」是總,底下「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究竟願」,這四個是分別說。這四個解釋,我們挑好的說,我這書上引的很多,我們就把那個淘汰的我們就不介紹了,我們挑好的說。

「滿足願」。這是《淨影》的話,這是因為他「願心圓備」,他發願的那個心是圓滿、是都具備,為眾生所想的都想到了。這是第一個願,圓滿願故。

第二個,「明了」。我們用望西他們的話,是光明、智慧共同相應故。這比別人解釋得好,是這樣的。

「堅固」。是「無退精進」,他沒有退心,他的願他沒有退。阿彌陀佛沒有說我發的願我後悔了,一直是精進。咱們講阿彌陀佛過去修行,那精進極了;因為它堅固,這是所成就的。

「究竟願」。〔義寂、望西〕他們說,「期盡有情法界際故」,所以稱為「究竟」,因為他要把一切有情都要度盡。這是古人的解釋。這四種之中我們挑好的介紹了,其餘的大家可以做參考。

不過在「究竟願故」我還可以補充一點點。「方便為究竟」,正是因為這個願,他度盡一切眾生,廣度一切眾生,眾生都可以得真實之利,是最究竟的方便了。這個方便之法才是成佛的究竟,所以成為「究竟願故」。這是因為他是究竟的方便,這是一個說法。

再一個說法,因為本經「三真實」,這一切願都是真實之際為體,真實之慧所生,所以他能夠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所以這個是究竟願,「究竟之願」哪。

堂舍樓觀第十六

【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復有白珠摩尼以爲交絡.明妙無比。諸菩薩衆.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講堂」,這個說法的地方。「精舍」,精舍不是指著房子好,是指著修道的地方,大家好好在這修道。「樓觀」,觀也是樓,建築。「欄楯」,欄是欄杆,直的叫欄,橫的叫楯,也都是七寶自然合成的。並且也都掛上了白珠、摩尼等等做的網子在那交絡、瓔珞。「明妙無比」,光明美妙,沒有相比的。

「諸菩薩眾.所居宮殿.亦復如是」。菩薩眾所住的宮殿跟佛也一樣,顯平等嘛。極樂世界「明妙無比」,曇鸞大師他就說,「宮殿樓閣,鏡納十方」,宮殿樓閣可以像鏡子似的能夠照見十方,極顯極明;「寶樹寶欄,互相映飾」,你照著我,我照著你,所以是明妙無比,光明美妙。

【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經行。思道及坐禪者。】

其「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許多往生的人在地下那兒講經哪,那當然就有很多人聽經;「誦經」,念經;「有在地受經」,他在那兒聽了,接受了,「受經.聽經」。

「有在地經行者」,在地下經行。經行有兩種經行,它這也是種修行方法。我們現在念佛,自己要用功也都得如此,坐著念完了之後就繞著念,或者是來回的念,像個梭子來回走。「經」就是經緯。「經行」就是來來回回的走,走過來、走過去,一邊走一邊念,這個就是要有一點活動,避免你睏,所以交替為用。極樂世界的這些人也有如此,也有經行的。

「思道」,思道就是思惟於道,思道者,就是在道上作思惟。「及坐禪者」。所以極樂世界的修行,它也是各種,念經、坐禪、思惟,也有在虛空中這樣的,這兩種。

【或得須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羅漢。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

這一切往生的人,「或得須陀洹」,得初果,或者得二果,或者得三果,或者得四果。這都是指的是「斷惑」。你把「見惑」全斷了,你就是證了初果了。但是他發心不只是初果。他是前生修習這方面的多,所以這方面相應得比較快。達到這一步了,這個覺悟的程度、你斷惑的程度相當於這一果。但是他的發心是超過這一果了。那麼只是指的是斷惑。

「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越致」。這個很重要。你沒有證到阿鞞跋致的,這個地方全證到阿鞞跋致了。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不退轉」,過去我們也講過。

第一個是「位不退」,你就不再墮到凡夫地了。往生之後你再也不墮到凡夫地了。一般說,你再不退墮到凡夫才叫位不退。一般說的吧,位不退了。

「行不退」,你老願意度生,不是「自了」了,這才是行不退。

「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一念一念都流入到佛的智慧之海。所以這個都是要很高的境界,但是凡夫去了之後,很快,都是不再退了。這個肯定是位不退,但是無論如何就……,接著就都不退了。他必定,這個時間……,他沒有退轉,他這個壽命無量,他必然就都得到,都不退了。

所以《要解》說:「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三種不退。所以,這個是蕅益大師稱讚,「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要不是這個「妙明真心」,這個咱們的本性登峰造極的所致;「持名的奇勛」,持名這個奇異的功勛,這兩方面;還有,再加上「彌陀之大願」。若不是這三個方面,何以有這樣殊勝無比的事情?

這個就是剛才的這一品。

泉池功德第十七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

底下〈泉池功德〉。剛才咱們就說講堂、樓觀,「講堂左右」怎麼樣呢?「泉池交流」,這個池子有泉水圍繞。「縱廣深淺.皆各一等」,因為它有長、有寬,長寬有不同的等級、有各種的形式,都是還很相稱的。你如果說是一個八十米長、一米寬,這個就成溝了。它這都很相稱的,這樣的長度、這樣的寬度很相配,那樣的長度、那樣的寬度很相配,就是「皆各一等」的意思。有的是「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

「湛然香潔」,清湛極了,香、乾淨。「具八功德」,我們念《阿彌陀經》,老是「八功德水」。八功德是什麼八樣功德呢?在《唐譯》裡頭就講,「一者澄淨」,乾淨。「二者清涼(冷) 」,清是清涼啊。「三者甘美」,你喝的時候很甜哪。「四者輕軟」,水很輕柔。「五者潤澤」,很潤。「六者安和」,水很安很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不但是可以解渴,還解餓。「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很大的營養,這一句。這還不要緊,最要緊的一句;「增益種種殊勝善根」,這個水可以增長種種的殊勝善根;「多福眾生長樂受用」,多福的眾生,常常喜歡受用這個水呀。

【岸邊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恆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喩。隨風散馥.沿水流芬。】

「岸邊無數栴檀香樹」,我們就聞香啊。「吉祥果樹」,吉祥果這個形狀咱們中國沒有,像瓜簍。「華果恆芳」,花和果子都老是芳香啊。

「光明照耀」,都放光照耀。「修條密葉」,很長的枝條,很密的葉子。這個岸邊,這個水邊,兩邊都有樹,這個樹長了很長的枝子過來,蓋在池子上頭,就「交覆於池」。

「出種種香」,出種種美妙的香。「世無能喻」,世間的這個香味,不能去打比方。「隨風散馥」,隨著風,「馥」也就是香,風一吹,這香味就四散,散得很遠。「沿水流芬」,這個境界極美,文字也極美啊。「隨風散馥,沿水流芬」,水在流,沿著水流過來的都是香啊,風吹過來也都是香啊。

【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鉢羅華.鉢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又復池飾七寶」,以七寶為裝飾。「地布金沙」,以金沙為底,不是瓦礫。

底下就四種花,這四種花就是四種顏色的花,青蓮花、紅蓮花、黃蓮花、白蓮花。「雜色光茂」,《彌陀經》講「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都一致。「光茂」,這些不同的顏色,光很殊勝。「彌覆水上」,水上都是蓮花。

【若彼衆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衆生意。開神悅體。淨若無形。寳沙映澈.無深不照。】

「若彼眾生.過浴此水」,彼國的眾生,要在這個水中來游泳、來洗澡。我看過敦煌畫的,他們油印出來了,都印作明信片了,畫的游泳池的情況,極樂世界這個游泳池中很多人,頭上都有圓光;游泳池邊坐了很多人,很多菩薩頭上也都有圓光。這個照片很有意思。

「過浴此水」,因為他還是凡夫,還有咱們這個習慣,這種在水中浴一浴啊。想它到足就到足,叫它到膝蓋就到膝蓋,到腰就到腰,到脖子就到脖子,想它淋浴就淋浴,要它涼一點就涼一點,溫和一點就溫和一點,水沖得急一點就急一點,慢一點就慢一點。

「其水一一隨眾生意」,對於每一個眾生,它都滿他的意。就在一個池子裡頭,咱們這麼多人都在那游泳、沐浴,滿我們每個人的意思;你要淺就淺,你要深就深。你說,這是什麼境界?要它急就急,要它慢就慢,要它溫就溫,要它涼就涼,各人滿各人的意。一個人可以,這麼多人也同時滿各人的意思,都超過我們的情見。

「淨若無形」,這個水的乾淨跟沒有形一樣啊。「開神悅體.淨若無形」,這個水能夠開你的神明、開你的智慧。「悅體」,洗了身心很舒暢,身體很安樂。這個水「淨若無形」,好像跟沒有一樣。

「寶沙映澈」,一直見底。「無深不照」,沒有一個地方照不到、不能透視的。所以這個水是什麼水啊?能夠一一知道眾生的意,隨眾生的意,如其所願,同時同處,普應現之。這是什麼水啊!這是什麼境界啊!所以我這也引了《法華》的話,「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三次請佛說《法華》,佛都說「止止」,停止停止,不須要說,我的法妙難思啊!所以這都是難思之法,也不能再說什麼,不能再作回答。要勉強說的話,那這個就是「三個真實」的顯現啊,所以一一惠以眾生之利呀。

下面「水演妙法」也是這個意思。

【微瀾徐迴.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密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捨聲。甘露灌頂受位聲。】

「微瀾徐迴」,水波稍微在那迴轉。「轉相灌注」,你灌到我,我灌到你。既有水波就有音聲,波就揚了無量的微妙音聲。

或者聽見「佛法僧聲」,說這個「讚歎佛法僧」。或者是講「波羅蜜聲」,講這個「六度」。或者是「止息寂靜聲」,止觀、止息、禪定。「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捨聲.甘露灌頂受位聲」,這種種的聲音。

這些聲音的這個名詞的解釋,這書裡都有了,我們就不在這兒作解釋了,因為這個好像不光是我們淨土法門的事情了。這裡都有了,大家去看了。我們往下,這就可以完了。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大家聽到這些聲之後。「其心清淨」,他的心都清淨。「無諸分別」,沒有種種的分別。「正直平等」,都是一種正直的心。「正」就不邪,「直」就不曲。眾生的心是曲裡拐彎非常厲害。

我是佛教家庭,我小時候信佛,廣濟寺我沒有一個小旮旯沒走到的。可是我念中學之後我不信佛,就覺得這許多有名的出家人或者居士,心裡還那麼曲裡拐彎的,就覺得佛法沒用,念了半天還這麼些曲裡拐彎的。等到後來念到《金剛經》才知道,不是佛法無用,是大家對不起佛法,這才回頭。真正是一個「正直」,沒那些曲裡拐彎;「平等」,沒那些分別。

「成熟善根」,善根都成熟了。「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大家要知道,聽到這點是最殊勝了,所以極樂世界我們要去。你聽了之後,你就跟這個法能相應。現在我們有很多人聞了法,你不相應。所以他先要有個「去掉」,先讓你六根清澈,去掉你的垢,你現在你耳朵髒了。就好像你拿個杯子去舀水,它是甘露,但是你的杯子剛剛裝了敵敵畏,你就把這甘露裝進去喝,喝了可以把你毒死,你杯子裡有毒啊。所以要「無垢」啊,它這些都相應啊。「無垢」才能聽進去。聽進去,自己還能夠體會,就是相應。

還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我想聽什麼,就我聽見了。不然都在講,聲音就像街上放大喇叭似的,如果都是這麼放,不把人吵死了?不是這樣,你想聽什麼,單獨你聽到;你不想聽的,你一點也聽不到。你要坐禪,你不想聽,一點也不干擾你。所以這都是不可思議啊。

「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間到了,到了這兒,這也差不多了。底下這一點兒,下一次咱們再從這兒開始,把這一段這個「正直」、「平等」這一些,我們再把它說一說。我們這個給大家留了自讀的東西多一點,我們也辛苦一點。我們儘量能把這個經能夠……也就等於通讀一遍,也是個很難得的因緣。好,謝謝大家。

上一次講了「十二光佛」,這「無對光」下面的「智慧光」,沒有單獨提出來說一說。

《論註》:「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

「光」就是智慧,這個在「無量光」裡頭已經解釋得很充分了,就是說,這個稱為「真實明」。曇鸞大師說,光明就是真實,光明就是智慧。大慧法師說了很多,上次都講過了。

今天我們再點一點這個「智慧光」,因為這個光明能破無明闇,所以佛又號「智慧光」。這些內容以前已經有了,「十二光」的含義。

至於講了〈泉池功德〉,這個是〈泉池功德〉,是第十七品的後頭,講到這個「波」能夠出無量的微妙音聲,也聽到種種的聲音了。這些音聲的解釋寫在書裡頭了,我們就大家自己看。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它這個所妙的就是,聽到這些個聲音,心就清淨。我們要聽見許多聲音,就被它牽動,甚至於狂亂。現在比方你聽到這種搖滾樂等等,心中就動。這聽了清淨,沒有分別了,離開分別,所以這些音聲就是殊勝。

「正直平等」,「正」就不邪,「直」就不曲,離開了邪曲。眾生心不是邪就是曲。所以「直心是道場」,這個「直心」很重要,直起直用。禪宗說,問那個台山婆,「台山路怎麼去?」「驀直去。」「驀直去」,所以這趙州也參不破它。就是「驀直去」。「直」啊,「直」很重要。正直平等,一切平等,是不二法門。「成熟善根」,聽聲音。

「隨其所聞.與法相應」,聽到的就相應,跟這個法本身相應。說提到實相,他就跟實相相應;談到平等,他跟平等相應。現在咱們是「凡聖同居」的凡夫,你就只聽到這個名詞,頂多還知道一些名詞的解釋,你沒有相應。那麼,怎麼叫相應啊?你「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就相應啊,你真正是「照」了。你不然,你把那兩句話天天念,天天念,就等待有那麼一天相應;但是沒有相應之前,你苦還是苦。

還有就是,不是這種噪聲干擾。你願意聽的就聽到;不願意聽的,沒有聲音。所以是微妙,極樂世界它「微妙難思」,你不想聽的一點也聽不到。

「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遠不退了,所以他就不退轉了。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寳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底下是「十方世界諸往生者」,所以這個不光是咱們娑婆世界的人往生。後頭底下說,十方世界的佛都在稱讚這個阿彌陀佛、稱讚這個極樂世界,勸他那兒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十方的佛土都是如此,所以大家要重視這個問題啊。十方世界的佛都這麼重視、都是依教奉行。所以我們學佛,最要緊的是要依教奉行。你拿它當學問研究,你最多是個學者而已了。你要成功的話,你得依教奉行、你得去做。

所以這就往生,都得到往生。怎麼樣呢?都在七寶池,我們說的這個池是七寶池,七寶所成。「七」也是表示一個多數,眾寶所成。蓮花裡頭(所以稱為蓮花化生,前頭有這個願)是自然化生,不須要胞胎,也不是咱們世界這種胎卵濕化,都不是。這是依彌陀的願力,自然而出現,所以叫做「自然化生」。

「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清虛」、「無極」是出現於古譯,漢、吳的譯本。因為那個時候佛教剛來,所以用的文字很自然的就和道教所常用的文字差不多。所以我們現在要翻譯佛經,也難免有些字跟那個基督教常用的字相同。所以「清虛」啦、「無極」啦,都是;這就是那個時候很自然的就選用了這個文字。它的含義,嘉祥大師的解釋,因為他的「神通無所不至」,神通廣大,沒有極限,所以稱為無極,是「無極之體」;還有,為什麼稱為「虛無之身」呢?如光如影,不是一個血肉之身,所以稱為是「清虛之體」。他是清虛,這「自然化生」就都是這樣。

【不聞三塗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况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爲極樂。】

「不聞三塗惡惱苦難之名」。《阿彌陀經》說:「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沒有這個名字,所以他也不聞這個名;連名字都沒有,哪裡還更談得到實際呢?地獄、餓鬼、畜生,沒有!那些鳥都是阿彌陀佛變化的。

「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所以「彼國名為極樂」。這就是前頭這一品。

超世希有第十八

現在我們進入第十八品〈超世希有〉,超出一切世間,世間稀有的。

【彼極樂國.所有衆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類.無差別相。】

第一句就是「彼極樂國.所有眾生.容色微妙」。「容」是容貌,「色」是色相,他的形容和色相非常微妙。「微妙」是精妙到了極點,所以稱為微妙。

「超世希有」,《會疏》的解釋是這樣,他說:「非有漏生滅身」,不是有漏的、有生滅的身體,所以超世;世間都是有漏啊,所以超世。他是從法性顯現出來的清淨的身體,沒有垢穢,所以稱為稀有。他就解釋了這個「超世希有」。

再有,《往生論》說,「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彼佛國土的天人,這些都是不動尊哪,沒有退轉,是不動啊。這大眾是從清淨智海所生出來的,是智慧所生,所以「超世希有」。《往生論》還說,所有三種莊嚴都是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這一切依正報,這些眾生是正報,正報都是清淨句,這個清淨,所以也「超世希有」。世間都是垢污,他清淨呀。再有,都是金色身,三十二相,這個也可以說,這是「超世希有」。

色相皆如,彼此都如,「咸同一類.無差別相」,都是沒有分出什麼貴賤高低。不像咱們這個世界,有的皮膚是白的,他自認為最高;有的看不起黑種人,這個就是低下的。它這個是,沒有這些差別。也不是說,大家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一個樣,誰也不認得誰。不是那個意思,就是沒有這種差別。

【但因順餘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稱為「天人」者,是隨順世間的方俗。他沒有成聖、沒有成賢,稱為什麼呢?稱為天人,這是來隨順。在咱們本經的〈禮佛現光品〉就說,彼土「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在咱們世間的看法,都是聖賢哪,所以並沒有天人哪。這個都是什麼呢,就是隨順這個世間的習慣。

義寂這位大德,他這個說法也是很有意思,這個我們很可以參考的。他說,這個念佛的人,當時他兼持五戒,他就持五戒又念佛。這個五戒是「人業」,再比這個再低的,這都是所謂是「人」。有的念佛他這修十善,這是「天業」,這麼得往生的,這個叫做「天」。他說,天、人,可以這麼分。你念佛,只能持五戒而念佛往生,這個往生,這種人這時候稱為人;你兼而修十善,十善很不簡單哪,不貪、不瞋、不痴,能修十善生天,所以生天不是容易事。

所以往生這個事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你要生到天界,你要不貪、不瞋、不痴,我看誰做得到?我就敢說,我還是做不到啊,哈哈哈……,我還很痴啊。

還有一個解釋就是說,不是說有人在地面上生活,有人在虛空中生活嗎;在地上的是人,在虛空中是天。首先我們要知道,剛才說到「故有天人之名」,這個是隨順。

再者,他分別一下,光是持五戒去的叫做「人」,修十善的叫做「天」;只在地面的叫做「人」,能在虛空的叫做「天」。這都是一些解釋了。我們主要的要知道,這個是隨順我們的方俗,不等於咱們世界的這種天人。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在帝王邊。面貌形狀.甯可類乎。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爲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轉輪聖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醜劣。假令帝釋.比第六天.雖百千倍不相類也。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

這底下,佛就打比方,說「超世希有」,這裡就有五重的比方。

第一重,拿乞食的、要飯的人比帝王。一個乞丐那是很醜陋,很髒又餓,這個容顏是……,現在少見了。在舊社會那個要飯的,也可能故意吧,弄得渾身都是髒啊,整個都是瘡啊、破啊,貼著藥什麼的。那麼把這個要飯的和帝王相比,那就沒法比了,這個帝王的莊嚴、容顏、色貌,他這也養尊處優啊,當然是氣色什麼都不同,儀容也不一樣,再加上裝飾,不能比了。這是一重。

但是人間的帝王比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四天王天,金輪王可以管四天下、管四大洲,這是最低的一個天),咱們世間的王要跟轉輪聖王比,那又是相同於這個比,不如遠甚。

那麼把轉輪聖王比忉利天,玉皇大帝,俗話說玉皇大帝,帝釋。那麼轉輪聖王又比帝釋差得很多了。

帝釋比第六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這是咱們欲界天最高的一個天了,又不如遠甚。

最後一層比,就是把第六天的人跟極樂世界的天人來比,跟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聲聞等等去比的話,又不如遠甚哪。就是說,「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萬億倍比,這都差得都不能趕得上啊。就是說你再強,強大一萬億倍你也趕不上啊,這個就是說極樂世界。

【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

在極樂世界的所謂天人,我們人天,凡聖同居土還有凡哪。他所處的宮殿、衣服、飲食這個享受,跟他化自在天王一樣,跟欲界天最高天的天王一樣,一往生之後就是如此。

【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爲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

「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威德」是威神功德。極樂世界的人,他們都「神智洞達,威力自在」,他這個智慧能通達,一聽都瞭解。這個「威力自在」,他這個神通,當然是比阿羅漢大多少多少倍了,一往生之後。咱們現在就是拿一點奇異功能,就覺得不得了,就發財了,收徒弟,很多人羡慕。你這個跟往生之後的人來比,那簡直是不值得一提了,他這個是「威力自在」。

「階位」,「階位」就是說,到了極樂世界,你雖然還稱為天人,這極樂世界最特殊的就是這個階位,蕅益大師最稱讚,「十方世界所無」啊。你說他是人,還是人當然就是凡夫啊,可是他是阿鞞跋致,他三不退;你說他是三不退,可是他還是人哪。十方世界之所無啊,所以這個就很難懂了。所以這個階位,那是天人哪裡能比呀,他們就是要退呀。

那個時候,帝釋忽然五衰相現,他有天眼通,知道自己的未來,一看,下生要在某個地方,一個驢的耳朵裡頭,耳朵長了瘡,瘡裡頭有蛆,他要跑進耳朵裡變那個蛆去了。就大恐慌,去求佛。佛傳了他法,教他修法,他才避免哪。要退呀!只有極樂世界,你這一去之後,就再也不退了;一切不退,而且三不退,而且這念念都不退呀,這個到了最後。所以這階位是沒有其他能比的。

「神通變化」,它那兒的聲聞能夠掌中持一切世界。一切世界,現在就拿天文學,咱們世間的學問,天文學現在所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有多少?多少多少萬萬億多少光年才能到我們這兒。光要跑這麼多年才到我們這兒。這個世界有多麼大!多少世界!聲聞他掌中都能抓住。所以極樂世界,那這個神通是什麼神通啊?持一切世界。他的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從極樂世界到我們這十萬億佛土,他吃一頓飯就來回了。那要超過光速不知多少萬萬倍,所以時間什麼全打破了。所以一到光速,那這個問題……,世界什麼全不一樣了。這超過多少倍的光速,這一種殊勝神通。所以他能夠在一念的時間中,一個念頭這樣的時間裡頭,能夠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在一念的時間裡頭,他能超過這麼多這麼多的佛剎,而且「周徧巡歷」,一處一處都到了,不漏過一處;「供養諸佛」,做這麼多事情是一念之間。所以遠遠超過聲聞、超過種種,何況天人哪?所以說「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

「百千萬億.不可計倍」,超過了不是百千萬億,是說不過來那麼多倍。

【阿難應知.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

底下佛就叫阿難,「阿難應知」,你要知道。「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你要知道,阿彌陀佛他的極樂國土是這樣的功德莊嚴,是不可思議呀。所以,一部《華嚴》就是不可思議,《阿彌陀經》也是不可思議,跟我們大經是一部經,所以整個是不可思議呀。這就是〈超世希有〉。

受用具足第十九

第十九是〈受用具足〉。

【復次極樂世界.所有衆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復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不管是已經生去的,或者正在生的,或者還沒有生將來要生的,都是得到這樣的妙的色身。「形」是形狀,體貌、容貌,端莊、端正;「嚴」是莊嚴、嚴麗。這個都是無量的,福德是無量的。你看他這個,就是一個普通的人,他就跟第六天王的衣飾、飲食都是一樣的。底下還可以說,他是想什麼有什麼,福德是無量的。

而且「智慧明了。神通自在」。「智慧明了」,咱們這個〈菩薩修持品〉裡頭,彼國一切菩薩,「諸佛密藏.究竟明了」。你看,他不是對於一般的佛法明了,對於佛的密藏。這個「密」字,大家常容易體會是一個保密的密字。佛教有什麼叫保密呀?密宗也是如此,大家以為這有什麼要保密。這個「密」字,就是說,你不能懂。告訴你,你也跟沒聽見一樣,你看見也跟沒看見一樣,所以這個叫做「密」。

彼土的一切菩薩,對於諸佛的密藏、一切佛的密藏(所以大家是不能夠……,唯佛與佛才能夠相通的),都能究竟明了。不但是明了,而且究竟的明了、是徹底的明了。所以就說是極樂世界的人,他的智慧明了,這不就肯定了嗎,這殊勝的智慧。

再者,這個「明」字是明明白白;「了」者,是了了分明,叫做「明了」。咱們密教講,大家都知道要學密,不知道密教真的精神是什麼。真的精神就是「如實知自心」。這和禪宗沒有兩樣。如那個實際地知道自己的本心,這就是大密宗的究竟之處。「如實知自心」,你還在務外。

現在這個湖南一個氣功的老師,他有很多的徒弟,現在幡然覺悟了,知道過去都錯了。他給嚴新治病,嚴新的病他治好的。現在來皈依佛教了。他說以前都是「心外求法」,都是錯誤極了。他把他的徒弟也帶著皈依佛教了。如實知自心,「智慧明了」。

再舉個例,我們舉「照見五藴皆空」是「智慧明了」。真正這個「照」,我們也能講「五藴皆空」,咱們是不是「照」見五藴皆空呢?我們不能。咱們是「想」見五藴皆空,思想的「想」,思想裡頭,你見了「五藴皆空」。「想」就是有念的,「照」是離念的,你這個妄念斷了。妄念斷了之後,才會有「照」,才有照用。在這個時候沒有「照」,你鏡子上完全是瀝青,多厚的瀝青,澆馬路的瀝青塗得一、兩寸厚,你照什麼?黑漆漆窟窿一大堆。「照見五藴皆空」,這個是「智慧明了」。

「神通自在」。就是上面說的,這一切不可比了。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

把這個「智慧」和「神通」聯繫在一起,本經在〈菩薩修持品〉也說了,「以方便智.增長了知」。由於方便的智慧,可以增長自己本來所能了知的內容。

「了知」什麼呢?「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從本沒有一時一刻不是安住於神通。所以龐公的詩:「神通與妙用,運水與搬柴。」「運水」、「搬柴」都是神通妙用,「從本以來,安住神通」。所以「智慧明了」是達神通之本,達了神通之本就自然出現了你本有的神通。一切都是你本有的,沒有一樣是從外得的!所以一個「有所得心」,大家常常念《心經》,念《心經》,你就總是想求一些,得點什麼、看了點什麼、增長點什麼,入了什麼定、見了什麼瑞相,我得點什麼通、得點什麼什麼……奇異功能。再其下,就是想得點奇異功能。他不知道,這都是從本所有的。你只要能通達這個本,那麼就是變化神通、自在無礙。

自在無礙,所以說是「但得本,莫愁末」,神通和智慧就是這麼一個關係,你只要得了「本」,你不要愁那個「末」。根本智是「本」,你所謂「破本參」,你悟了你自己的本有,「知有」了,真正的「知有」了,這個是根本。神通是「聖末邊事」,不但是「末邊事」,是聖道的、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所以大家是捨本逐末。

所以現在很多人,你說他不信佛,他信佛; 你說他不用功,他用功。但是他不在根本上用功,他就追求那些個末邊上的事情,他看得很重。所以顛倒見,這也是顛倒見。你不信佛法信外道,那是更大的顛倒。你信了佛法裡頭,你單單就是看到神通,所以這一種就叫做「附法外道」,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就好像現在說,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不入黨,就和這一樣的。你組織上是佛教徒,思想上你不是,還是外道,附法外道。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穿著和尚衣裳是附法外道。還有的人是獅子身上的蟲。獅子最厲害,什麼人能吃獅子的肉?獅子身上的那個蟲吃獅子的肉。所以我們就說,破壞佛教的這些僧人如獅身之蟲。別人都不敢碰獅子,他敢鑽到獅子身體裡頭來。所以這個「本末」很要緊。

這個地方提到神通,「神通自在。受用種種」。這個地方,神通是好事,但是你……,所以印光大師也特別說,你念佛,你沒有得念佛三昧,你不要求見光什麼;你要去求的話,你必定會出毛病。真正有一個人出了毛病,後來現在也就好了。我給她……,她得了一個禪宗的什麼。她就跟我說:「我一輩子念觀音,我就想見觀音。誰知我見到觀音之後,這魔事就沒法辦了,我就活不成了。成天看見種種的魔,到處都是魔,白天也是魔,晚上也是魔,不能睡覺」,她說:「我就要死了。」所以就是這印光大師的話,對的。你這想求見這些,你有個急躁情緒,這魔正好鑽你的空子,就來了。讓她知道一點般若,那馬上就停止了。這詳細情形,我在這個《谷響集》裏頭寫的有,這兒不說了。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他福德無量,他又有智慧、又有神通,所以他的「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他心裡想什麼,就有什麼。因為他還是凡人,不然怎麼還會想這些?千萬不要忘了,他還是凡人。他雖然是三不退,他還是凡人。所以現在就是凡人你能去,你道理要這麼想。你怎麼能超凡呢?現在我們要超凡,這才是很不容易,你得把見思惑全斷了,你才是阿羅漢。見惑、思惑、貪瞋痴慢一點也沒有了,不但是咱們欲界的沒有了,色界、無色界的貪瞋痴慢都沒有了,那談何容易呀!所以你要超凡,那談何容易!這種男女的事只要有一次,你就不能出欲界了。色界天你就升不上去。它是梵天,都是梵行,清淨的。你怎麼出三界呀?你連欲界都出不去。

所以這個「橫超法門」特殊就在這。你沒有這個「橫超法門」,決定出不去!所以就是說,這一切都還是顯現凡人的這些東西。所以大家要問,說這些為什麼?因為多數去的還是凡夫,凡夫還都須要這一些。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爲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着。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若欲食時」。他還是有時候想吃東西。若欲食時,「七寶鉢器」,這個鉢就現前了,寶的鉢器。「百味飲食」,常常說「百味飯」。「百味」有好幾種解釋,有的說是拿一百種的羹;有的說是做了幾百種餅,但是味只有百個;有的說拿百味的藥做的丸子,《大智度論》裡頭說了三種情況。總之,就是很多很多好東西湊在一塊,就是含有「百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你這一想,這個殊勝,又多又美,都是很充足,都有。

「雖有此食.實無食者」。雖然到了食時,因為他的習氣,想了,還是想吃飯。自然這些東西就現在前面。現在前面,它並沒有吃的人,並沒有人去吃它,他就看看就行了。「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看看這些食物的顏色、聞聞它的香味,意思上領略了就是吃了。他就「色力增長」,他的身體(他還是人哪)就增長。我們吃了飯就有力氣。他也還是吃了這些東西,就色澤增上。「而無便穢」。沒有大小便。

「身心柔軟」,我們到了老了,這身體哪兒都僵硬了,就不像年輕時這麼軟了。這個娑婆世界的人剛強難化,這個個性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本性就是剛強難化。有的人還很自己驕傲,「我能堅持」,實際正是你是剛強難化,不好教化。他就柔軟,柔軟就好教化,受教,可以調,又好調。你這個硬的沒法動。

所以學佛是個改造的過程,你不想改怎麼行啊?首先,佛就為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告訴你佛的知見。現在你的腦子是眾生知見,你這個得承認。你腦子裡頭不就是眾生知見嗎?愛因斯坦也是眾生知見,沒有人不是眾生知見。現在佛為什麼要出現於世?因為你們都是眾生知見,佛就要告訴你佛的知見。因此,改是必定的。你要放棄你眾生知見,變成佛的知見。你不改怎麼辦?那你就始終是眾生知見,所以「柔軟」很重要。

而且「無所味著」,執著我想吃什麼,就一定想吃什麼;執著、貪戀,都沒有這個心。「事已化去」。等到這個事情,吃飯這也是一件事情,事情完了之後,這些東西沒人給你收拾,自然就化了,就沒有了。所以這都是極妙,來也無所從來,你一想它就來了;來了你見色聞香,你身體也得到好處。這個事情完了之後,它自然也就沒有了。沒有叫你洗、來給你收、來人侍奉你,都沒有這個事。極其自然。「時至復現」。到了你又想吃了,它又出來了。

【復有衆寳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復有眾寶妙衣」,剛才說吃,這是穿。「冠帶」,帽子、身上繫的帶子。「瓔珞」,印度那時候把許多寶串起來掛在身上。這個佛教的天人都是瓔珞,身上並沒有衣服,都是些瓔珞。有的拿花作瓔珞,這都是種種的瓔珞,都是「無量光明,百千妙色」。這個衣服,眾寶妙衣,這都是寶所成,這光色微妙。

這個寶,《觀經》說,「一一寶有五百色光」,這個寶是出微妙的光,無量的光明。而且《觀經》裡說,「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無量光中,每一個光中裡頭具有八萬四千顏色。所以「百千妙色」,極言其多。我上次說這個「百千」,我們不要把它作為一個死的數。百和千相乘,就是極言其多。這個色中又放光明。不說光明現多少色,它這個重重無盡的,這個色裏頭又放光。這個《觀經》裡頭說,瑠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等等。所以這個重重無盡,光中出色,色中出光。因此這個微妙,咱們想都想不過來了。是不是啊!這種衣服「自然在身」,也不要剪裁,不要什麼。

【所居舍宅.稱其形色。寳網彌覆.懸諸寳鈴。奇妙珍異.周徧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所居舍宅」,「舍」就是咱們所謂宿舍、住宅,這個「舍宅」。

「稱其形色」,「稱其形色」就是說,和你居住的人的大小和色貌都相稱。當然得跟身體大小要相稱,他多少由旬高的身體,那要多少大的房子。所以蓮花從半由旬到多少大的由旬,它這個差別很大。所以,住的房子跟身體相稱,跟他身體的色相都是很相稱的,這是一個解釋。再有就是說,這個舍宅的結構、大小、顏色等等,彼此都很調和,都是「稱其形色」的意思。這兩個意思可以都有。

「寶網」,就是房子上頭掛了好多以寶珠、摩尼等等織成的網子。「彌覆」,就是普遍地蓋在這房上。這些眾寶做的網子蓋在這個房頂上。

「懸諸寶鈴」,這個網子上還懸了寶的鈴,風一吹就有音聲出來了,說微妙法,微妙的音樂。「奇妙珍異」,「奇」就是奇特,「妙」是美妙,「珍」是珍貴,「異」是奇異,很少有的。這就說明,這個林裡頭、網子裡頭,還有種種寶的殊勝。

「周徧」者,就是普徧,全部都蓋住了,沒有暴露的地方。「校飾」,「校」就是相交的意思。這些寶就是你裝飾我,我裝飾你,來做為莊嚴。「晃曜」就是光照得很亮。「光色晃曜」,光和色,剛才說光中有色、色中有光,而且晃曜。晃曜還是一種動的變化;互相映飾,光和色互相映出來,互相來做裝飾。「盡極嚴麗」,極其莊嚴,極其美麗。

底下是「樓觀欄楯」,「觀」也是樓,這些樓,這些欄楯,這些欄杆。「堂宇」,「堂」是殿,古時候叫做堂,就是大殿;常常廟裡說大殿,這裡說是堂。「房」是兩邊的,房閣的「房」是兩邊的,是廂房。「宇」是屋簷,屋子、房子、殿邊上,我們大殿邊上有些地方還可以走,這是宇,殿宇。「堂」是大殿,「房」就是邊上的房子,「閣」就是樓。

「堂宇房閣」。「廣狹」,「廣」是很寬,有的比較窄;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圓形。有的或者是大,或者小,或者在虛空,或者在平地,有種種情況。都是「清淨安穩」,非常清淨,非常安穩,不是鬧,不是亂。「微妙快樂」,不可思議,所以說「微妙」。好到了不可思議,所以稱為「微妙」。

《會疏》說:沒有五濁,所以就是「清淨」。咱們是五濁惡苦,它沒有五濁,所以它那一切都清淨。它那兒沒有變易。沒有生滅就沒有變易,所以叫做「安穩」。說那些樹,同時就都是這樣,沒有剛生出來的,沒有要枯的、要死的,所以它沒有變易,很安隱。樹都始終是「常然」,就是這樣,很榮茂。

塵塵,每一個都不可思議,所以說「微妙」。哪怕一個微塵都不可思議。永離身心之苦惱,所以叫做什麼?叫做「快樂」。就把這個經上的文,《會疏》給解釋了,「清淨安穩.微妙快樂」就做這個解。

再按《往生論》,這種種的莊嚴,極樂世界都是清淨句所顯現嘛,所以我們說「清淨」。這樣一些種種的衣食住,第一先說的「食」,中間說的「衣」,然後,最後說到「住」。這種種不可思議的受用之物,都是隨著極樂世界的人,他的心中之所念,立即顯現,所以是「應念現前」,隨著你念頭。不像我們還要做,還要去買,還要費很大事,還要蓋房子。一切,你心裡一念,它自然就現前了。這些受用之物都是「圓明具德」,都具萬德。它都是種種的香之所合成,到十方世界普作佛事,都是種種功德所成,「無欠無餘」,所以說「無不具足」。

這都是「應念現前」,現前的東西也都是具足一切,所以這一品叫做〈受用具足品〉。

德風華雨第二十

底下是〈德風華雨〉。

【其佛國土.每於食時.自然德風徐起。吹諸羅網.及衆寳樹.出微妙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

「其佛國土.每於食時」,「食時」就是中午,中午就是正是吃飯的時候了。過午不食,或者過日中之後就不吃了。到了這個食(午) 時,自然這個德風,具德的風,就很慢慢地起來了。

《吳譯》本就說,此「非世間之風」。咱們這也颳風,大家覺得不很舒適。不是我們這樣的風,也不是天上的風。它是「八方上下眾風中精」,這是風中之精、風中最妙的;「自然合會」而化出的風,是「不寒不熱,常和調中適」,常常是很和,吹在身上很舒服,恰到好處就是中適。清涼,好啊,沒有比得了的,這是形容這個風。

《觀經》說:「八種清風,從光明出。」有八種很清淨的風,清風,我們有時候也常稱為清風,就從光明中出來的,極樂世界。所以《吳譯》本所說的「眾風中精」,《觀經》的「八種清風」都說的是這個所謂的「德風」,是很合適,而且很愉快的。

「自然」、「徐起」。它就是,不是很慢,也不是太快。太快了飛砂走石,就成災了。這一秒鐘一百多公里的風,就成龍捲風了,把什麼都颳掉。我曾親自遇見這種大風。底下就是「德風」。

這個「德風」徐徐的動,所以這個寶樹上寶網,都掛了很多網子,很多寶鈴,就演出許多微妙的法音,說「苦空.無常.無我」。所以極樂國土,這個水的聲音、風的聲音,再加上那個波池裡的水也說法。這風一來,這到處也是演說種種法。

這以「四諦法」為例,「苦空.無常.無我」。《俱舍論》講的這四句很好:「待緣故非常」,不是常有的,它是因緣生的,要等待因緣而生,所以它不是「常」。許多逼迫我們,所以叫做「苦」。這一切都違我所見,跟你所想的是相違,所以就稱之為「空」。頭一個,你想你自己不死,你得不到;你想東西常在,得不到;它「空」!就因為違我所見,你所見的跟你相違,那你就不能做主宰。你不能做主宰,沒有主宰就是沒有「我」,所以「我」是以主宰為義。你能夠當家作主你才是有「我」,沒有當家作主的人。所以這個就是「苦空.無常.無我」。實際,這個也就是無量的妙法。

《往生論》偈子上說:「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所以從《往生論注》就知道,這個風聲所說的法,不僅僅是「苦空、無常」了,是可以讓人悟得很深遠。那個水聲,不就說了很多很多波羅蜜、很多妙法的音聲。這個風聲其實也是如此。

這兒說「微妙聞十方」,曇鸞大師自己作的註釋,他為《往生論》作的註釋,他說:「出有而有曰微。」是離開了「有」。「有」指著什麼呢?指著「三有」。離開了「三有」,然而他還是「有」,就「出有而有」,所以叫做「微」。因為「出有」的「有」是三界,他是無欲,所以離開了欲界;他都還是地居,所以就不是色界;他有色就不是無色界,不是「三有」。所以淨土非三界所攝,出於三有,所以說「出有」;而「有」者,是淨土之有,是出有而有。由於一乘願海而有,離二邊,離四句,出有而有,所以曰「微」。

過去咱們這兒一個同事,方興,現在筆名叫未艾,他常常寫文章,他那時候教佛學史。他有一天問我,他說:「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有?」他問我。我說:「極樂世界的有是離四句的有。」離開四句,是「出有而有」。說「有」是一句;說「無」是一句;說「也有、也沒有」是一句;「不是有、不是沒有」又是一句,這四句。不管你怎麼說,你總不能離開四句。咱們眾生的語言就在四句裡頭,你腦子所能理解的也就在這四句裡頭。而極樂世界,佛法精深的道理都離開這四句,離開「四句」就離開「百非」。所以這個就是說「出有而有」,這個「有」最微妙了,叫做「微」。

這個「名能開悟」叫做「妙」。為什麼說是「微妙」呢?法音微妙呢?所以叫做「悟深遠」,你說出這個名相來,雖然是名相,可是能讓你能開悟,所以這叫做「妙」啊。「寶樹說法」當然也不是離開名句,可是能讓你開悟,所以就稱為「妙」。這樣的「微妙法音」能讓人悟的深遠,所以稱為「妙」。

【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

再者,「風送妙香」。一個風「說法」,一個風是「出香」,「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的頭一個作用,說法;第二個作用,送香。「溫」是溫和,「雅」是雅正,不俗。這個脫俗很重要。所以,一個人有的時候我們看見他整個是個俗相,這個學道就很難了。

再說到這「溫雅德香」。「德香」者,就是香具有萬德。你看,底下就看到香的德了,底下就自己又說明了。《會疏》解釋,「溫」是謂溫和,「雅」是雅正,這個香氣很適人叫做溫。有一種花叫夜來香,擱在屋子裡頭,當時我的老伴,她就趕緊叫從屋裡拿出去,說是要憋死人了。這香有時候,(有的人怕晚香玉的香,一聞受不了,)這個香它逼迫人。這個就不是這樣子,這個「溫和雅正」,「適人」,適合於人。

「簡愛染香為雅」,一種世間很多香味,你聞了之後,你產生一種愛染的心,就是俗,就是不雅,它沒有讓你離開愛染。它本身也不是愛染香的那個味道,所以這個就是稱為「溫雅德香」。

「德」在什麼地方呢?能使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塵勞」就是煩惱,「垢」是垢染,「習」是習氣,這些東西自然不起,這是風之德。以香作佛事。眾香國就是拿香做佛事。大家只要聞到香就清淨、入定、安樂、增長、開智慧,以香做佛事。極樂世界也有這樣的香,這樣做佛事。

第三、就是說「風之妙觸」。「觸」是觸覺,德風碰到咱們的身體,「風觸其身.安和調適」,讓人感覺到非常安和、調心適意。這個快樂像什麼呢?像比丘得了滅盡定。這個定又叫做「滅盡三昧」,是滅盡「六識心」和「心所」這樣的一個禪定,是「不還果」以上的聖人才得這個定。現在這個風一吹,就是這個去的這個人,這個凡聖同居的人,他的快樂就跟得這個定的比丘一樣。這是第三。

【復吹七寶林樹.飄華成聚。種種色光.徧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潔.如兜羅緜。足履其上.沒深四指。隨足舉已.還復如初。過食時後.其華自沒。大地清淨.更雨新華。隨其時節.還復周徧。與前無異.如是六反。】

第四、「風吹花聚」。樹上不是有很多花嗎?吹七寶林樹,花都吹下來,花就聚在一塊。而且是很有次序,種種不同的色、不同的光,就一塊一塊的聚在一起。「徧滿佛土」。在佛土中,整個的大地上都覆蓋了。「隨色次第.而不雜亂」。黃的、紅的,這樣的花、那樣的花,各個自然成聚,沒有雜亂,不是很亂、凌亂無章,很整齊。

「柔軟光潔.如兜羅緜」,這個花在地下很軟和,不是帶刺兒的扎腳,不是這個,很軟和,很光明,很乾淨。「如兜羅緜」,這個「兜羅緜」,道宣法師的解釋,就是說,花絮,像咱們的楊柳花、蒼蒲什麼等等的,很柔軟很柔軟的東西,它這軟極了。這是形容它軟的情況。這個花就好像我們踩在棉花上,非常軟,就是像這樣的這種情況。而這是花。

你踩在這個上頭,踩上去,腳就沉下去了;「沒深四指」,深四指,就是像這樣的深,這腳下去四指,就是四指下去這麼深。你一提腳它又平了。當你踩上,踩下去四指,你一起腳它又平了,走了它又平了。

等到過了中午吃飯的時候,這花都不見了。有的譯本,《魏譯》本這個地方,他就譯得很拙,他說大地開裂,極樂世界地就裂開了,這花就掉縫裡頭了,這是譯筆很拙。所以現在我們會集本這種文句就不採進去了。你說極樂世界還有這樣嗎?咱們這地震,地才開裂,直冒黑水,那有災了。所以這譯筆也很難,那麼早的時候,一個外國人到中國來,他翻譯東西,這筆有時拙,有時候難免的。

「其華自沒」,這也是根據古譯,另一個大德翻譯的。這個文句就好得多了。這花自己就沒有了,就跟剛才吃飯的東西一樣,來了就來了,來完了之後,它自然就沒有了。天雨花,就雨了;雨了到時候過了,花就沒了。沒了之後,「大地清淨.更雨新華」,天又開始下花了,花雨,花紛紛的落在地上。

「隨其時節.還復周徧」。隨著時節,雨花,花又沒有了;又雨花,花又沒有了,回還往複。「如是六反」。所以,這一個晝夜有六個這樣的來回。這個「六反雨花」跟《阿彌陀經》的「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是相同的。「晝夜六時」,「六時」指的什麼六時呢?早上是一時,日中是一時,太陽下去是一時,初夜是一時,中夜是一時,後夜是一時,所以晝三時、夜三時,是「晝夜六時」。

至於極樂世界,怎麼還說晝夜呢?這也是隨順習俗。因為它並沒有黑天,太陽下去了,我們這兒所謂太陽下去了,轉到那邊去了。《疏鈔》說:彼土沒有須彌山,也沒有日月,是常常是光明的。所以晝夜是怎麼分呢?就是花開了,鳥在叫,就是白天;花也合了,鳥也在那兒安息了,這就叫做夜。窺基大師他的《彌陀通贊》說,「華開金沼」,在金沼上花開了,化生的人就認為是天曙,天亮了;「鳥宿瓊林」,那時候文字都講對仗,四六對仗,文字很美,鳥宿瓊林,鳥在瓊林裡睡了;「菩薩作時昏之想」,菩薩認為這是時昏。這都是一樣的。

這個《圓中鈔》進一解,這進了一步,比這個說法進了一步。他說:「以花開鳥鳴為曉,蓮合鳥棲為夜,竊恐猶是凡聖同居淨土氣分。」這種情況,還是凡聖同居淨土中的這些人,他們的氣分才這樣。他是對於穢土將要忘還沒完全忘,這個時候的情況,所以出現這樣的情形。還沒有忘記穢土的情況,有晝有夜。其實極樂世界已經沒有時間的這些差別相了。

因為眾生多數帶業往生的,所以還有這些,還沒能完全忘,都帶了業。若是上頭三土,就沒有這個了。這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就沒有什麼花開了、鳥睡了、是晝、是夜,就沒有這些分別相,也就是沒有這些分別心了。

這個是〈德風華雨〉第二十。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又衆寳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寳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亦然。】

〈寶蓮佛光〉。「眾寶蓮華周滿世界」,所以稱為這個蓮花國,極樂世界稱為蓮花國。這個寶的蓮花,寶所成的蓮花。「周滿世界」,到處都有,滿世界都是。「一一寶華百千億葉」,一個花上有百千億的葉子。所以說,《觀經》為什麼說不容易修?你想想,你要觀一朵蓮花有這麼多葉子,你怎麼觀哪?

「其華光明」,花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什麼色就是什麼光,這跟《彌陀經》一樣。「玄黃朱紫。光色亦然」,這就比《彌陀經》多了兩個顏色,實際可以說無量的色。

【復有無量妙寶百千摩尼.映飾珍奇.明曜日月。彼蓮華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

「復有無量妙寶百千摩尼」,無量的妙寶,百千種的摩尼,裝飾在蓮花上面。「映飾珍奇」,「映」是照,「飾」是裝飾,這個是珍貴、奇異呀。「明曜日月」,光明的亮,像日月那麼光啊。

「彼蓮花量」,蓮花有多大呢?「或半由旬」,由旬,我們採用一個中間常用的,四十里地,半個由旬就是二十里地。「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大小很不同。

【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爲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衆生於佛正道。】

「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每一朵花裡頭出了三十六百千億光;每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都是三十六百。這個千億佛是極言其多了,為什麼出個三十六呢?這個地方,查這個書裡頭,古德沒有做過解釋;也許有,我沒看到。這是我的解釋 (現在假定有人推翻,我歡迎):因為極樂世界它有四土,我們講九品,這四土每一土都有九品,四九恰好三十六。所以這就有三十六,三十六品,就有這麼多的……。

每一品都有百千億蓮,每一朵蓮花呢?它一朵蓮花,它就具有其他一切蓮花的光,所以每一朵蓮花都是三十六百千億光,就是這個道理。

底下殊勝在什麼呢?這一點大家就要好好體會一下,這個是「重重無盡」了。這蓮花中放的光,每一個光裡頭出了三十六百千億佛。在阿彌陀佛一個佛的國土裡頭,到處都是蓮花,每一個蓮花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每一個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你看,一個佛的國土裡有這麼多蓮花,一朵蓮花出這麼多光,一個光又出了這麼多佛,都是紫金,都是相好莊嚴、奇特。

「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佛都在說法,不是現相〔不是權巧示現的妙相〕,不是現一個景像,而且是諸佛各各,每個佛、每個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所以這個就是「超情離見」,就不是咱們情見所能及了。所以我們也可以想一想,這是「重重無盡」。一個佛國土裡頭有這麼多蓮花,一朵蓮花裡頭它就有這麼多光,一個光裡頭又出現這麼多佛,而且這個佛都在說法,都在度眾生,都安立眾生於佛正道。

這些佛是哪來的呢?從蓮花光裡現出來的,蓮花光是從蓮花出來,蓮花都是遍滿極樂世界的國土,蓮花世界的國土就是阿彌陀佛所顯現出來的,那「重重無盡」。所以這個到了「重重無盡」,小裡頭包括大,一裡頭包括多,短的時間包括長的時間,這還不是最特殊的,最特殊的是「重重無盡」。

現在我就告訴大家一個「重重無盡」。我看見他,他看見我;我看見他的眼珠,他看見我的眼珠;他的眼珠裡有我,我不僅看見他,我還看見他眼珠裡頭的黃念祖;他也看見我,也看見我的眼珠,你也看見我眼珠裡的你,這不就又多一套了?而且這個眼睛珠裏的那個我,你看見的那個我,我這眼睛珠裏還有你。這個下去就不知道有多少套的重複。這用兩個鏡子,你回去試一試,把兩個鏡子擱在對面,你看看這裏頭有多少鏡子?所以「重重無盡」。所以我們不能夠就是,把好多東西看得很呆板哪。總之不可思議,所以要相信這個不可思議呀。所以佛說的很多東西都……。

現在很多人做考證、做考據,他就是要找那個「可思議」的找出證明,這個「可思議」的承認,「不可思議」的就懷疑,或者否定。這個他就不可能明白佛法,那就用不著佛法了。佛法就是你不可思議!你必須從你「可思議」的去理解,那你就只能夠理解那一點點糟粕中的糟粕,對佛法入不了門哪。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底下,第二十二〈決證極果〉。所以,這個佛的大願就是如此。為什麼要有極樂世界?願一切眾生成佛嘛。所以往生的人是「決證極果」。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亦無歲月刧數之名。】

「彼佛國土.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沒有這些個黑天了,還要用火放光照亮,要等著火去照亮,夜裡頭燒個什麼篝火照亮。「星曜」,星是指星星。「晝夜」,白天、黑天。也沒有什麼歲月,一年、一月、多少劫,這個名稱都沒有(先看這一句),沒有這個,實際上就是打破了時間。

現在還是順著舊解來說吧,五種原譯裡頭,漢、吳兩譯裡頭說了「日月處空」,有日月在空間,但是空間的日月是不動換的;《魏譯》沒有說到有跟無;《唐譯》、《宋譯》這兩本就說「無有日月」。所以現在這兒所取的,是取的唐、宋兩譯的意思。蓮池大師解釋這個,解釋得很好,如果你把古譯也考慮在內,就是「日月」雖然有,但是佛的光明很大,後頭的〈禮佛現光品〉就講了,阿彌陀佛一放光,世界一切東西的光都不見了,菩薩的光、什麼什麼的光都不顯了。月明星稀,月亮很亮的時候,好多星星都看不見了,就這個道理。它這個光被月光一比,它那就顯不出來了,月亮太明,它暗了。所以《漢譯》、《吳譯》說是有,蓮池大師解釋說是「佛及聖眾光明掩映」,跟沒有是一樣。有,它不發光了。蓮池大師說,要是按道理來說,應當沒有是正。為什麼?因為忉利天以上都不假日月了,何況極樂呢?蓮池大師這個意思說得很好,把古釋也講通了。是「有」,但是它沒顯;但是「無」為正。所以現在先師就只採用這個「無」,這個「無」是為正,它這有跟沒有一樣,這我們就都統一了。

底下就「亦無歲月劫數之名」。這個「歲月劫數」,就從漢、吳兩譯也可以看出來,它們說是什麼呢?據《漢譯》,「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亦不復迴轉運行。」它有,它就在那待著,它在那兒不動換。我們所謂的「時間」是什麼呢?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地球圍著太陽轉了一圈這是一年。我們就看成是太陽圍著我們轉,都是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要圍著它的中心轉一圈要多少多少年。這個數我寫了,本子上有,我對於數字記憶力非常差,有時把它算出來之後就不再記得了。

所以這個時間都是由於這些在運動,地球自己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系也都是在轉的,銀河也在轉,都在轉。所以它出現很長很長的時間,時間就由於這個轉。它這個根本都不動的,也沒有晝夜,也就沒有什麼叫年,也就沒有什麼叫劫了。這是從這個不動的情形來看。實際要說,「空間」,現在科學上愛因斯坦已經明白了,是人的錯覺,你的錯覺。大家過去一直把這些東西當作真實的,跟這個不合就是不對的,你不知道你所謂的「真實」正是錯覺,你的錯誤。佛教就說,由於妄想才有時間。所以,哪來的時間?這「一念」過去了,是過去;現在這兒有「一念」我正在起,這是現在;下面馬上「一念」跟著就來,就是未來。所以「過現未」都是因為你有念頭在。你要離開妄念,什麼叫「過現未」呀?所以毗目仙人拉著善財童子的手,善財見他經過多少多少劫,到了多少多少地方,等毗目仙人把手一放,善財童子還是在原地方,沒動窩呢,還是剛才,還是那個時間。

所以「時間」這一切,他各有各的時間,修行人有時候一坐下去多少天,他就覺得是幾分鐘,他的「時間」他就不一樣了。所以極樂世界它就沒有這些「日月」,也沒有「紀年」的這些東西,說年,說劫的這些名稱。

【復無住著家室。於一切處.旣無標式名號.亦無取舍分別。唯受清淨最上快樂。】

沒有「住著家室」,這個住著家室不是說根本沒有,剛才不是說了嗎,他住的房子稱心如意,想在虛空就在虛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因為他沒有執著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什麼什麼,他沒有這個執著。咱們都「無我」了,沒有執著,還要什麼寫門牌號數啊?「是我的房子,我要登記,我的證件……。」所以沒有這個「標式名號」。「隨應而現」,我現在這麼想它是這個樣子,明天忽然又心念一變,它又另外一個樣子出來了,所以就沒有這些分別。所以就是說,沒有這些,沒有「住著家室」,也沒有「標式名號」。

所以沒有「取舍分別」,心心平等,天天聞法相應,聞微妙法。所以我們眾生就是……,見色聞聲本來並不是壞事,但是你就是有分別,你就有取捨、有愛憎。第六識是很大的禍根,就在於它有分別,你就有取捨、有愛憎,這裡頭就出了人我,這四相就熾然了。極樂世界的人就沒有取捨分別。沒有分別,這心和境是一如的;心沒有分別,境界也沒有分別,所以他唯有無量清淨快樂。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底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這一段很重要。所以我們這一天,都能遇到一點很特別重要的內容。「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三聚」,一個是「正定」,一個是「邪定」,一個是「不定」。

對於這個「三聚」有好多不同的解釋。「聚」就是物以類聚這個「聚」,也就是「類」。小乘我們不提了,我們談大乘。大乘我們先引《大智度論》的說法,「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他一定入涅槃,這是正定聚;「二者邪定,必入惡道」,這個人必定入三惡道,這個是邪定;「三者不定」,沒準兒,且看下回分解,他以後怎麼做還不知道,到底到哪去以後再看。這個說法,所以《大智度論》的好也在這兒,大家廣泛的都能接受。

《釋大衍論》它的說法不同一點,它提了三個,它一個論提了三個。後頭兩個論提得太什麼了,我們就不選了,說「只有佛才是正定」,那除佛之外都不是正定了,那後兩個。我們提它一個就夠了。它一個書裡提了三個,我們採它一個。它這個「十信」以前,你雖然是佛教徒,你還是沒有達到「十信」,「信位」都沒有達到,這是「邪定」。這就嚴格了,這就嚴格了。所以再高深,大家就更不好接受了,所以後頭兩個我就不引了,書上有。那個說「必入惡道」,大家說我還不至於「必入惡道」吧,我頂多是不定,沒準兒呢。

這個說你「十信」以前(你敢說你現在到了「信位」了?到了「信位」很不簡單哪),在這以前你就是「邪定聚」,因為你「不信業果報故」。你對於業果報,你敢破戒,你敢做壞事。為什麼你敢呢?你不相信你會受那個果報嘛。

大家覺得我怎麼不信呢?你要真信的話,你敢破戒?那地獄是真的,這點我敢、再三我敢負責說。因為真的,現在咱們這兒,咱們就在北京有人就見過;那沒有什麼這鴉片煙、什麼什麼嚇唬人的(先王以神道設教),那真的!就這樣還不信哪,不信也不行,不信還是有。有人你不懂法律,犯了法你還是槍斃。你說我不懂法律。你不懂,那不管你。你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你不知法犯罪,還是執行。

那這個就是說是不信業果,所以「信業果」的事很不簡單,大家要知道。你說起來信,你實際的行動是信是不信?你要真信的話你敢破戒?你不去研究戒律,當作一個自己真正的老師,我要是有錯趕緊懺悔,那你就是不信哪,所以是「邪定」。這樣作為邪定,我們覺得就能想得通。

底下第二、第三我們不選了,他連「十信」都算邪定,那就不好辦了,所以我們就不選了。到了三賢、十地,到了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個是三賢位,雖然沒有入大聖,不稱為大乘的聖人,是大乘的賢人,這是三賢。到了十地就是十聖,這是正定聚。那當然了,你到了賢聖了,你就必入涅槃了,不退了,這都是不退了。

這個「十信」叫做「不定聚」,十信以前是〔邪定〕。到了十信位,這個是不定聚,他還是或進或退。所以把它這個解釋起來,再明確一下,這個「十信」是不定,因為他升降不等,他已經有了信心。但是在這個之前,你還不信「業果報」,所以你必定就是邪定,就跟前頭一樣,必定要入惡道的,這個就是邪定。到了三賢、十地,正定了,必入涅槃了。所以這樣來看的話,這個「正定聚」是很高的。前頭《大智度論》說,必定入涅槃,你說這個就很高的了。這兒說到了三賢十地,也是很高的了。後頭說只有佛才是正定聚,那更高了,這我不引了。咱們就看前兩說就夠了。

那麼說彼土眾生都是住正定聚,你一往生之後,你就是住正定聚了。所以憬興(是朝鮮人,新羅國人是朝鮮人。我們這裡頭引證的古德有好幾個國家,有日本的、有朝鮮的、有中國的),所以他就說:「若生淨土,不問凡聖」,一定趣向於涅槃,你一定是行善,你定是生善道,一定要行六度的,一定會得解脫的。所以往生的人只有「正定」,沒有其他兩種。這是他的解釋。《會疏》也同意他的解釋。

另外《甄解》就遵善導大師的意思,他來說,他說:「所謂正定聚,從佛果至十地三賢,皆名正定聚。」包括佛、十地、三賢。他這個解釋就是說,淨土的 ……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

淨土的一切都是大乘,所以也都是住於正定之聚了。有的示現是十地三賢,但都是必定要入涅槃,要成佛,他也就是法身了,所以他住於正定之聚。所以底下就是「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是正定的聚合之中,屬於正定。這是一個解釋,因為他屬於正定這一類了。這兩個解釋都可以講得通的。咱們這個裡頭就是有會集了,《唐譯》《宋譯》底下又加了,不但是「已生」,還有「當生」。這個「當生」是在唐宋兩譯有的,也住於正定之聚。他說,彌陀這個大願,他說是極深哪。那麼就說是當生,咱們在這個世界上,咱們將要生到極樂世界,那當生就是咱們哪,都是「正定聚」。〕

當然,你不信淨土,你不修,你不會去生,那就不屬於你。你如果也發菩提心,也是深具信願,也老老實實很盡你的全力去念佛、去行善,那麼這個合乎彌陀的大願,你是應當生的,這是「當生」。「當生」,不等你生到極樂世界,你已經在正定聚,已經不退轉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個,是根據善導大師的意思。

善導大師,這個世間公推是彌陀化身哪。蓮池大師就讚歎善導說:他縱然不是彌陀化身,必然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的同流,這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在長安,長安城裡頭沒有一個不念佛的。這個感化力有多大!那麼有什麼人,在哪一個城市裡頭,讓一個城市的人全念佛?中國、外國,哪國也沒有。

善導大師的意思,它這個「正定聚」的益,這個利益,「通於彼此二土」。彼土就是極樂世界,此土呢,就咱們娑婆世界。《甄解》承他這個意思,就說:「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顯益」,到了極樂世界入正定之聚,這一切都增上,決定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非常明顯,這是顯益,明顯的利益。在咱們這個世界之上,你如果真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四句話,你去真正做到了,那你就應當生啊,你也入了正定聚。這個正定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利益,這個利益是「密益」。這個利益不是那麼明顯,你自己也不知道,旁人也不知道,但是你確實得到了這個利益,所以這個稱為「密益」。「密」不是保密的意思,就是別人不知道,不能知。

《甄解》又說:「若為現生密益者,今家不共義也。」他們對於善導是尊崇極了,又稱為「親家」,又稱為「今家」,是非常之親密、非常之崇仰。說,這是善導大師不共的意思,不同於別人的,善導大師的獨特的、智慧的見解。這就可以看見《甄解》是極其稱讚善導大師。「當生」的人,雖然還在娑婆世界,已經得到了入「正定聚」的這種利益。所以這個是殊勝不共的妙意。

為什麼這麼說?咱們經裡不就說了嘛,因為「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若說現生、已生、當生的人都住於正定聚了,因為,「如果」,這是反證法,「如果」他是邪定聚、不定聚,就不能夠建立這個因,不能建立「當生」的這個因。

「當生」的因是什麼?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是徹悟大師的話。他把大經、小經的宗旨合在一塊了。「發菩提心」是大經的話,「深信」、「信願持名」是小經的「宗」,合在一塊了。所以這就是很完備。你要「發菩提心」,你「發菩提心」加上一個形容詞,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哪。不是只想得一點法益什麼的,或者是圖口頭上漂亮,那就遠遠的不是了。為了解決自己和無量眾生的生死問題,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我要解決大家的生死問題,不要在六道輪迴中這麼頭出頭沒、這麼枉受輪迴。

你本來就是佛,你現在在做夢之中,你在受種種的苦,在做惡夢,你那個夢中你是十分的恐怖、你十分的害怕,沒叫醒你之前你還跟真的一樣。現在我們還是做夢,但你沒醒啊,你現在就拿它當真的。但是很冤枉啊,沒有這回事!所以要把大家叫醒起來,所以這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哪。不但「發菩提心」,我自己要醒過來;我要不醒,我還在夢中,我知道叫人哪?我只是知道害怕,或者就知道撿元寶,不知道要把別人叫醒。你醒了才能叫人。比方這個人在那兒睡覺,他還在那兒害怕得不得了,你一拍,拍醒他,「你做夢哪!」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具體就是什麼?「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你這樣的情形,那「邪定聚」和「不定聚」不能建立彼因。這個反證很得力。正面的咱們不好懂,反面這個咱們很可以懂。

「邪定」會有正因哪?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哪?還「深信切願,持佛名號」?他不可能啊!很多和尚到了美國就不當和尚了,是不是?他沒有這個因,他沒有這個抵抗力。好東西一來他就都放棄了,不能建立彼因。不但「邪定聚」不能建立彼因,「不定聚」也不能建立彼因。今天有,明天沒有了,那是為生死發菩提心嗎?你經不起考驗。我們也不是說很多人他一直沒發過菩提心,他就是,他經不起考驗。是不是?

所以說,「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下子,成了魚的少極了;庵羅華,這種花不知什麼花,印度可能有,開花很多,結果的很少;菩薩初發心,發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都退了。

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個動力就不一樣了。而且,他因這個起行,他是「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個「行」就保障了他的「願」。因為你知道這麼「行」的話,阿彌陀佛就派二十五個菩薩隨時保護你,避免一切魔的干擾,可以護持你這個願。這個「不定聚」的人也做不到。真正就是說,你只要能夠做到這四句話,那你就得到佛的加持,所以佛派二十五個菩薩也是加持你,就是入於正定之聚,所以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不一定到臨終的時候,看見佛來接你,你才放心啊。那你只問你自己,是不是符合「當生」的條件。

而這個意思在小本《阿彌陀經》裡頭也有,「若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只要發願,願意生極樂世界,你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就是入了正定聚了?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不退轉哪。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很粗心,我們因為覺得不敢相信,就把它忽略過去了,就按自己的理論這麼解釋,就那麼講去了。這意思很明顯,所以這兩個一合,就知道這是一個我們很大的幸運。所以我的先師聽到淨土法門,一個人在屋子裡笑了幾天,就是自己笑,說:「我這回才得到了出去的路了。」不然你哪有路啊?你只是在那寫兩篇論文罷了。你還是沒有路出去。那個論文不能給你當PASS,不能給你當護照,你哪也去不了。那有什麼用?所以這一點很要緊的,就是我們在現在已經正定聚,所以底下十方佛讚哪。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底下〈十方佛讚〉。

【復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四維上下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復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東方有恆河沙那麼多的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頭都有佛,每一個世界有恆河沙那麼多佛。

這麼多的佛都在「出廣長舌相」,廣大、長的舌相。「放無量光」,佛就放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廣長舌本來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又廣、又長、又軟、又薄,從嘴裡出來到上頭,舌頭能蓋住自己的臉,能夠舔到自己的頭髮。我的舅父是「南梅」,「南梅北夏」,也是個大居士。他的舌頭就很特別,他能舔到鼻子尖,這也是個異相,舔到鼻子尖。「出廣長舌」就是證明無量劫來,口中沒有妄語、綺語、惡口,這種語業的過,沒有。多劫沒有這個過,所以感得這個相,廣長舌。

所以《圓中鈔》(這個《鈔》就是《圓中鈔》)說:「惟世尊多劫實語,故舌相廣長」,然而這個舌相有「常相」和「現相」的不同。「常相」者,就是你一說出話,嘴裡一吐出來就蓋到臉,讓外道知道,佛說的是真實的,我們可以信,不然我們怎麼沒這舌頭呢?這是常相;若是「現相」就不同了。「現相」就是,你看《阿彌陀經》裡頭,「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這個舌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了。這多大呀!

咱們這個經沒有說「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可是放無量光。所以小本的那個「舌頭遍滿」跟這兒「光無量」是一致的。舌相就是這個光,光就是舌相。而且光就更廣了,所遍的可能還不止三千大千世界。

底下就是慈恩( 窺基大師),窺基大師對於淨土宗有三種註,大家現在學法相的人都不提了,恐怕不合乎玄奘大師跟窺基大師的意思。慈恩就是窺基,說「佛之舌相,證小」,給小乘做證明的時候,「則覆面門」,蓋面門就完了,「以至髮際」。「今覆大千」,現在蓋大千世界了。幹嘛?是「證大事」!要證明一件大事,證明這個淨土法門,所以現這個相。這是窺基大師的解釋。

底下又說:「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他說的話沒有兩樣的話,都是真實。「覆面之舌」已經沒有妄語,何況現在覆三千大千的呢,還有不真的地方嗎?是不是,這是窺基大師在勸我們要生信。

「說誠實言」,真實無妄的、真實不虛的言。《彌陀疏鈔》說,「誠實」是表示必定可信;因為「誠則真懇無偽」,「真」,真正、真實;「懇」,懇切;「無偽」,沒有虛假;「實則審諦不虛」,實際真實也就是這樣,沒有虛的;「所謂獅子吼,無畏說」,佛法說,如獅子吼,百獸都畏懼,是無畏之說,四無畏;「千聖復起不能易」,一千個聖人再起來也不能改變;「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楷」是楷則,一萬世都應該遵守做為楷則 (所以有人總想把佛的什麼再動動,這個都是自己覺得比佛還高明)。

又說,「純真絶妄」,純的真,一點妄都沒有;「萬劫如然」,萬劫也是這樣。說到誠實,還有比這更誠實的嗎?你看「說誠實言」,這就是「誠實」的解釋。那麼「誠實言」說的是什麼呢?就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這個就是萬世不能改的。所以這個「十方諸佛同讚,千經萬論共指」,這淨土法門就是如此。十方諸佛都在稱讚,這千經萬論都指示這條路給大家。東方恆河沙是如此,十方的恆河沙都是如此。

《會疏》是日本人作的,他說:諸佛所證都平等,怎麼單稱讚彌陀呢?他就說,「念佛往生利益,彌陀不共妙法」,跟諸佛不共同的妙法;「故諸佛讓德」,諸佛就推讓,讓一切眾生都歸向於一個佛。

這也就是第十七願,十方佛都聞名、都稱歎,聞名的多,才能求生的多、才能得度的多。所以十方諸佛跟彌陀是一個心,都是沒有別的想法,就是願意眾生你們真正能得度。所以諸佛之稱讚彌陀也就是為了這個;彌陀之發願,願意十方佛來稱我名,讓眾生聞我名都來,也是為這個。不是要拉一個隊伍,我要如何如何,是為眾生得度。十方謙遜也不是逃卸責任,也不是表示禮讓,也是為眾生得度。都是真實言,誠實之言。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衆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四維上下都稱讚,何以故?就是「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因為他方所有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名號,就發了清淨的信,清淨就是信。信哪,清淨心就是無疑的信心,無垢的信心,沒有污垢的,沒有懷疑的信心。

「憶念受持」,「憶」就是憶佛功德;「念」就是念佛名號;「受」就是信受;「持」就是堅持。

「歸依供養」,歸依到……,「歸依」,「身心歸向,依止不捨」就是歸依。歸向到彌陀,依止不捨離。再者,「供養」就是「進財行以為供,有所攝資為養」。「財行」是兩方面。「財」:香花、飲食、湯藥、財物、頭目腦髓、大地山河等等的,這一切都可以(財,內財、外財)拿來供養,供佛,這是「供」。這是一個方面。

再有「法供養」,我「如說修行」來供養,這是「行」。以「財行」來做什麼?來獻供。「有所攝資為養」,這個佛,我們獻給他,讓他有所攝,滋養身體;對於這個身、對於法有這個,也就是俗話說的,有營養這樣的意思,有所利益,就稱為「養」。這就對於這個所謂「歸依供養」的解釋。

底下很重要,「乃至能發一念淨信」,這信,「一念信」都是好的。《疏鈔》就說:「往生淨土,要須有信」,要往生淨土就是須要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你能相信佛的名字,你相信、依止,諸佛就救護你,諸佛就護持你;「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什麼叫深信?常常憶念,常常稱念名號,常常禮拜、恭敬,這才叫做深信;不管是早晚,你這個時間是早一點、晚一點,還是馬上就去了,還是等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終無再住閻浮之法」,不會在這個娑婆世界再常待了。就是說這個「信」特別要緊。

這還說「一念淨信」。一念淨信,就可以隨願皆生。一念淨信,「願生彼國。隨願皆生」,一念淨信就可以生,這個是不可思議。

首先「一念淨信」,我們解釋這「一念」。《會疏》的解釋:「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信」,這樣一念;產生「信」,這樣的一念,不在於你要念多少。就是你真實的信心,而生出了這一念。

《教行信證》講,說「一念」是什麼?「信心無二心」,就是這信心,沒有其他的,「故曰一念」,一念嘛,不二;一心,一念就「是名一心」,也就叫做一心。一心就是清淨報土的真因。法身咱們本具,咱們要成功,就是修出報身。修出了報身,就居於清淨的報土。法身你本來不待修,不等修,這本來有的。現在就是說,你這個「一念」,就正是清淨報土的真因,真實之因。

《彌陀疏鈔》底下,他引了《成唯識論》,引唯識方面的,他先說「信即心淨」。《成唯識論》裡說,「信」是什麼呢?「謂於實德,深忍樂欲」,對於這個真實的功德,你是深忍樂欲,深的能夠忍,忍就是住,愛樂,欲是你願意,願意領會,願意相契;以「心淨為性」,以心這個清淨為性。這是《成唯識論》的解釋。什麼叫做「信」?對於這個實的功德,你是「深忍」,住、安忍、安住;「樂欲」,歡喜,心裡有歡悅。

「心淨為性」,以心淨為它的性。「何言心淨」,什麼叫心淨?「以心勝故」,因為心很殊勝;「如水清珠」,有種珠子叫水清珠。這個珠子擱在水裡頭,很濁的水當時就清了;「能清濁水」,水清珠能把濁水當時澄清了。所以過去有時得的水不乾淨,你要有這個珠子,馬上一下子水就清了,髒東西都沉澱了。它能清濁水。

但「染法」就相反了,「染法」它各個都有它自己的相。唯有「不信」,這個染法,它有個特點,它「自相渾濁」。它渾濁,它自己就能產生渾濁;它不但自己增加渾濁,而且它還能夠渾濁其他的「心所」,對於其他的「心所」也使它渾雜。「如極穢物」,如極髒的東西,不但它本身髒,它自己髒,誰碰到它誰髒,「自穢穢他」。那也是,你把髒的臭的大便放到乾淨的帽子上,你帽子不就髒了,它使別的也髒!

「信正翻彼」,只有信才能把它翻過來。所以「信」和「不信」這個差別很大很大,大家要知道。在初時不覺得,都在一起,有人信,有人不信,當然都是一塊,沒什麼差別。但是,這個差別實際上是非常明顯,非常明顯哪。信是以淨為相,它是清淨。所以這個比方打得很好,不信像什麼?像髒東西,你毀壞你自己的心。它不光是對這個不信而已,使你其他東西都濁,所以這個很可怕。所以蓮池大師說:「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明亦甚矣。」「明亦」是很明白,首先是要「信」。

《鼓音聲王陀羅尼經》,我們引過一次了,「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以能信的人,你本身就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你所得到好的業報也不可思議,不是你能想得到的。《要解》說:「唯有大智,方能諦信。」沒有大智慧,你不能信。

所以大家,不是說我別的怎麼樣,對於這個要能信,你自己不要有自卑感,好像還有其他方面不如人。你這一方面這個優點就很突出了,可以蓋過很多其他,或者某一門功課念得不好等等,那就蓋過去了。

《安樂集》對於《往生論注》,他立了三個心,「一者淳心,信心深厚也。二者一心,信心純一也。三者相續心,信心相續不雜。」有這個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沒有不生的。所以這「三心」都是從「信心」,一個就是很純,一個就是很深,一個就是相續,都是指的信心。

所以上面所看,這個「淨信」非常可貴。這在咱們經裡頭,在「淨信」兩個字上頭又加上個「一念」,「一念淨信」。這個我們就用禪宗《信心銘》的話來說,《信心銘》是講「信」,一念信心,剛才這個不二的信心,說:「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所以「一念」的「淨信」跟這個「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在這個地方可以相通。要真說到這樣的信心的話,「言語道斷」,就「非去來今」,沒有過去、現在與未來。

這就是說,這一念。既然是「一念」,這一切都沒有差別了,一切都一如了,這樣的信心。所以這樣的信心之後,他念一句,一發了這個心,一發願就可以往生,所以說是清淨報土的真因。這個信心是清淨報土的真因。這是「一念淨信」,我們用禪宗「不二」、「非去來今」來說,這個就「言語道斷」,不是用言語再做解釋,能說得清楚的了。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至心」就是至誠的心。善導大師在《四帖疏》裡頭(他注的是《觀經》),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

他講這個至誠心,講得很好。他說「至」就是真,「誠」就是實,就是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

你得到的「解」或是你的「行」,必須是真實心中的東西。不應該外面現出來一種很賢善精進的相……,所以這個就是說,我們這個真實,表裏如一。不是外現一種有大德的樣子,內裡頭懷著是虛假,假的。

「貪瞋邪偽」,「邪」是不正,「偽」是假的。「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侵」者是改也。這個批評得很厲害。「事同蛇蝎」,所做的事跟蛇、跟蝎子一樣。「雖起三業」。你這不是說外現賢善嗎?當然也做很多好事,修廟、造像,做很多好事。「名為雜毒之善」。你這個善裡頭有毒。「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所以就是真實對這個不真實的,不得不應該的。

所以「至心迴向」就是真實,用這個自身所修的善根、真實的善根,來迴向於眾生、迴向於佛道。「願生彼國」,就是我要以這些功德,來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淨土法門是他力法門,彌陀的洪名和願海都是彌陀的力量,這是「他力」。我們是依靠佛的願,我們來迴向、來求往生,這就是「無上的迴向」,所以這就能生出「一念淨信」。因為這一念淨信也不是偶然忽然間蹦出「一念」來,還是應當我們就是從依靠「他力」,然後「自力」的相應。這個「一念淨信」是你自己生出來的,但是首先我們從「他力」下手,依止,真誠的發願。把這樣的善根再至誠迴向,有了一念淨心,把這一念淨心來迴向,就「隨願皆生」,隨著你的願,都可以往生。

所以日本的《會疏》說:「唯在信一念。」這「一念」是指什麼「一念」?是「一念淨信」這樣的信心之下的「一念」,不是靠你天天拿著念佛珠,口念彌陀意紛紜,心裡想的不知是什麼。不在乎那個念,念那個再多,不如這個一念淨信之中的一念。

所以《彌陀要解》也說:「若信願堅固」,這也有好多人不明白,對於淨土宗,他不在「信願」上用功。他說你這個念得很好啊,但是說你是應該要「信願」。「信願堅固」的話,你臨終有十念都能往生,哪怕是一念也能往生。

「若無信願」,你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所以這就跟《會疏》的話是一樣,中國人和日本人這個地方是不謀而合。所以關鍵是「信願」。這個「信」要有智慧、要清淨。

《彌陀疏鈔》說:「但有願者,無一不生。」我們才知道,願力是這樣的廣大。怎麼可以不信呢?怎麼可以不願呢?

這一品〈十方佛讚〉,這個十方佛為什麼要讚?就是願意聽到的人就發清淨的心,來憶念,來受持,來歸依供養,乃至於怎麼樣呢?能夠產生一念的「淨信」,你把所有的善根來迴向,願意生,你就「隨願皆生」,隨你發的願你必定生,而且不退轉,乃至於你成了無上正等正覺都不會退轉。所以十方佛讚所希望的就是如此,所希望的每個眾生也就是如此。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下面就是我們所最要學的一部分。我們不是學理論,我們要產生用。不是說,我們去給人講講經就完了。你就是給人講,也要讓人知道,你到底怎麼才能往生啊?你往生是什麼情形之下?所以底下〈三輩往生〉是我們最關鍵的。

〈三輩往生〉、〈往生正因〉,而這《無量壽經》之可貴也就在此。這個〈三輩往生〉共同的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因此我們對於共同的這個,我們必須要很好的瞭解。要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發了菩提心了?不但是你學淨土須要發菩提心,你學禪、學密更得發菩提心。因為有很多要靠你的自力,你不發菩提心怎麼行?所以說是共同的。只要你真是個佛教徒,當然虛假的我們就不說,你要真是個佛教徒,你就是須要發菩提心,你才能解決問題的。因此講菩提心,咱們這個經也講過好幾次了。下一次是最後的一次了,談這個菩提心。

底下「一向專念」。「一向專念」,我這個還廣一點,有的人不見得都能念阿彌陀佛,只要你所修能專一,也都可以得到往生。這是我自己這麼一個體會,要勸每個人都念佛,這個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就是這麼說,你如果是想,你今生就不再退轉了(你要不怕退轉,你願意再來,或者是生什麼天,那就隨你了,你不怕退轉),你要想不退轉,想決定能夠得到覺悟才能覺他,須要在這一生中要達到這個目的,你不求生淨土就是不可能。

我這個也可以很武斷:你修什麼都可以,但是你不求生淨土,不用這個法門,你要想今生就達到不退轉、不輪迴了,這個事不可能。因為今生這些事情,已經擺在這很清楚了,就是這麼個環境,就是這樣的條件,大家也就是這些根器,這些問題很具體,那麼這個藥方就好開了。不是盲目的開,這是根據實際情況開的。你不求生淨土,那我就先告訴大夥兒,那麼將來如果大家真的你是不求生淨土,你成功了,你到時候來打我耳光好了,哈哈哈哈……,歡迎來打我,我歡迎大家來打我。總之在這個法界裡頭,輪轉也不要緊,還是找得著的,請你來打我。你說:「你說的話說錯了,我就不是你說的這樣的。」我歡迎你來打。好,就這樣。

〔第二十六講〕:我們學習《大經》,今天我們到了第二十四品〈三輩往生〉,這是一個關鍵的部分。

所以《大日經》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一切樹木都要有根。花瓶裡插的花未嘗不好看,但是插不了幾天哪,它沒有根,無本之木。「本」是什麼?是大悲心。菩提為「因」,這個因果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若要成佛,佛就是覺悟,要覺悟就須種覺悟的因。菩提就是覺悟,所以要有覺悟的因。所以覺悟,菩提心是因,覺悟之因哪。那麼所得的果實,徹底的果實是什麼呢?落實在什麼地方呢?落實在你有沒有大悲菩提所能達到它的解決問題了,實現了願望,要度眾生啊。

這不是一個空話,不是個狂願,喊口號。誰都願意幫助別人、與人為善啊,咱們儒家有這個思想,連基督教都有。但是你有沒有具體的方法?所以「方便」可以很粗淺很粗淺的解釋為一個便利的方法,要有個便利的方法度眾生。所以你這個方法越是徹底的便利,那你這個所證的果也就是究竟的果。所以這個果,那就是如此啊。

所以現在講了很多,這個教你眾生怎麼能夠去啊?要落實就落在這兒,「方便為究竟」,這個果實就在這裡。我們學經也是如此,我們出家學道為什麼?當然有不少的人是發心不純的,可是慢慢的總要發起一個:你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也就是為了得到一個職業嗎?真正的是為了一件所謂的這個大丈夫事啊!「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不是總司令、國務總理這些個世間上的名人他們所能做得到的,是大丈夫事啊!怎麼叫大丈夫事?就是要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所以叫大丈夫事。

我們要怎麼能夠得到自度?怎麼還能夠度他?那要我們也知道「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就是要度眾生,就是說了彌陀本願之海。而現在這個「三輩往生」就是本願之海的一個落實。所以我們也就是要依靠這個彌陀本願之海,而且讓一切眾生分享這個法益,所以這個非常重要。

這一章就是說,我們如何具體來實踐這個求生淨土、普度眾生的一個心願。求生淨土的動機,是為了最快的、最穩的、和最好的來實現我們度眾生的心願。不然你只是個空願,「我願意度眾生」,你自己還在苦海裡頭,腦袋一會出來、一會進去,你怎麼能度眾生啊?而且你要有方法,你要有一個大的救生船,你就可以度很多的人。你也赤手空拳,你也度不了人;而且你還不會游泳,甚至於你還在苦海中頭出頭沒。所以這一段的重要性,就是它這個是實現彌陀的願望,也實現我們學佛的願望。實現、實踐,再簡單說就是落實,落實我們學佛的這個心願。佛的心願的落實,也是我們心願的落實。

一上來就是這樣幾句話: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十方世界諸天人民」,所以這個下面就要注意了,說的就是指人民說的,不是十方世界的聲聞、緣覺、菩薩;就是人民,人民就可以是凡夫。

「至心」,這個諸位要注意,至誠的心,真實的心。「願生彼國」,這裡一共可以分成三輩,所以《無量壽經》是三輩往生。三輩往生,這個就跟我們淨土宗另外一部基本經典,《觀無量壽佛經》的內容,在這個地方,我們就要一起研究了。《觀經》是指著九品,《無量壽經》是三輩。《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再分為上生、中生、下生,三三見九成了九品。這個《無量壽經》是三輩。那麼三輩與九品,這兩部經裡頭這個內容,是相對應的、相符合的?還是是兩件事,各說各的?在這個問題上,從古以來就有爭論的,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贊成同的有好幾位,一個是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在《略論》裡頭說(我們不引他的全部了),《無量壽經》是三輩,《觀經》就是把這個分為,它這一品就相當於一輩,三三見九,合為九品,也就是說,認為這兩個是一致的。不過這個意思不很明顯。

《淨影疏》,可以說是這一劫,地球上最早的一部註解《無量壽經》的。這就說得比較明確了。他說,往生者一共有三輩,《觀經》粗分為三,細分為九。《觀經》它不是有三品嗎?上品、中品、下品,不也分成三嗎?而每一品要再細分,那就分成九了,也就說是這個三輩和它的三品,一個是粗,一個是細。

嘉祥,這是《觀經疏》裡頭,他也作過《無量壽經疏》的,他說《無量壽經》這個三輩,就是在《觀經》裡頭把三輩開成九輩,一步一步地意思就明確了。嘉祥說得更明確了,《觀經》就是把《無量壽經》這個說得更細。

朝鮮(當初是新羅)〔憬興說〕:「今即合彼《觀經》九品,為此三輩,故其義無異。」就是《觀經》的九品跟本經的三輩,這個意思沒有兩樣。這個話就更肯定了。蓮池就更肯定了,「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還有天台的《觀經疏》也是說,《觀經》的九品就是大本的三輩。有這麼許多的古德都是贊成相同的這一方面。

另外也有兩個很重要的人,頭一個是靈芝,宋朝一個大德,他注了《阿彌陀經疏》,幽溪大師根據他的疏寫了《阿彌陀經》的《圓中鈔》,還有孤山。

先說靈芝。靈芝他就說,三輩裡頭跟《觀經》相對應的只有《觀經》的上品,《觀經》的中品、下品都不對應,不包括在我們這個經裡面。那就差得很多!為什麼呢?因為《觀經》的中品、下品都沒發菩提心,咱們這個經要求都是發菩提心。這是他的一個論點。

孤山比他寬一點,他說是,我們這個經只包括《觀經》的上品、中品,不包括下品,下品有三輩;只包括它六個,不包括它下面三個。為什麼呢?因為它的下品往生的人都是惡人,都是有罪惡的人,是他們臨終懺悔而往生的,所以這兩經不能相配。這是這方面的主張。

一方面我們是看到贊成相配的多。還有,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裡頭把這個問題解決得很好。他不但說明了自己主張,而且把這個原因做了解釋,為什麼贊成、是配合做了解釋;也把他們認為不配合的道理也予以承認,但是這裡頭還要圓融。他說是,贊成同的這一方面,只是論往生以後你的位次,就是你到底是哪一輩、哪一品,這個位次。靈芝他們所著眼的是,往生以前的行持,你往生以前「發菩提心」沒有?你是行善?還是行惡?他注重往生以前的行持,那麼《觀經》的那些人確實是惡人,在臨終才悔改。而《無量壽經》,三辈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那這個就不一樣了。但是他說 (這個說到原則上了,高了),「煩惱不異菩提」啊。這一句大家不大容易接受,底下一句就可以接受了;「始惡何妨終善」,開始是惡人,何妨最後變成善人呢?所以就是要從發展看問題。他開始是惡的,最後他變成善的了;一變善的,那就「賢聖同科」,惡人也變成善人,都可以往生,都同科了,所以三輩九品正相配合。這個主張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了。

也就好像咱們現在學校裡頭,很多學生都是好的,考取了,但其中也會有,可能有些是被勞動教養過的,但是他非常刻苦、非常用功,教養釋放以後表現很好,他也來投考,考取了。考取了,照樣你可以分大學本科、分研究生,都可以按照他這個水平來分班。所以這個能考取之後,分班就是這些班,不會再有一班給那個勞改人專修班,沒有這個班,就是論他進來之後的這個階次。所以論位次就這個情況。但是你要說他過去入學以前的情況,那就很不同了。有的學生是三好學生,你看他是個勞改犯,或者小偷、或者流氓。小偷和流氓跟那個三好生不一樣。那是當然不一樣。但是後來他改了,教養了,他悔過了。悔過之後,他也變成好人,他也考取了,那他就是學生。這樣說,我們這個道理就清楚了。

《報恩論》說,總之我們分成「三輩九品」都是最簡單的分法,實際應該說是無量品。三輩每一個分上、中、下,成了九品,九品中每一品又可以再分三,一直可以無窮盡的分下去。因為人種種的根器不同,所以往生之後種種的情況也是不同的。但是概括地說,總是有上、中、下三等。現在也都是分,有先進的、有落後的、有中間的,總是可以分成這麼三大類,三輩就是這樣的三大類。

那麼,《無量壽經》就是很概括了。《觀經》分得細一點,而且《報恩論》還說,《觀經》裡頭「極其優降」,把這個「優」和「降」發揮到極點。《觀經》的上品上生,那是殊勝極了,馬上就隨佛,就到種種世界,就得種種陀羅尼。得陀羅尼這個事,比得三昧強。得了陀羅尼之後,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心行,這一切陀羅尼的功德都現前。這個三昧,你只是入三昧之後,你顯現出三昧的功德;你不入三昧的時候,你顯現不出來。而陀羅尼永遠不失,種種無量的陀羅尼,從此就可以分身無量世界去度眾生,極優啊!那都是上品的菩薩,都是上地的菩薩,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可以這麼說。

那麼最壞的呢?到了五逆的惡人。五逆的惡人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等等的惡人。這極降啊!地獄都現前了。這「極其優降」,《觀經》的特點。所以看著覺得好像是,跟我們這個就不相配合了。所以這麼看起來,乍看似異,而其實是相同的。

這就首先把這個「三輩」和《觀經》這第一個問題,是要討論的。我們這一段裡頭有三個問題,我們就隨著就一個一個討論。

上輩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首先就是「明上輩」了。這個「上輩」這麼殊勝,我們凡夫,咱們修行能不能修到這個地步?這個也有爭論。這個不舉了,不舉這個很有名的人了,這些主張了。他說,上上品須四地到七地的菩薩。你已經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薩,你去修行,你才能得到上品上生。上中品 (這不是九品嗎?上面那段是上上),上中,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薩,要這麼高。只有中品中生及以下,就是在中間以下,中品中生底下是中品下生、下品上生……,這四類,這才是凡夫可能達到的。善導大師把這個說給否定了,所以是個大德,把以前的人的這些……。因為佛經到中國來,過去也沒有很多,所以有些我們體會,往往是憑自己的意思,經典看的也不夠多,往往就會有錯誤。

善導大師,到唐朝了,佛法漢朝就來了,這《無量壽經》漢朝就譯了,他就廣引經論,力破舊說。對於以前的這些說法大力的破除。因為要如果像善導以前的大德所說的,都是到了已經修成地上菩薩再要往生,那麼這個都成了我們凡夫無分,你根本沒有資格去,那麼又成了難行道了,這不是淨土宗的特點。

善導大師他很有名的著作叫《四帖疏》。(咱們的住持在日本留學,就要學《四帖疏》),這是善導大師注的《觀無量壽佛經》。他說,看這個文意,總是指的是什麼呢?這些往生的,總是指的是佛去世以後,五濁惡世的凡夫,都是這些人,三輩三品都是這些人。「但以遇緣有異」。他的緣不一樣,所以就有九品差別了。

上品三人是什麼呢?「是遇大凡夫」,他遇見大乘法了,這樣的凡夫,他的發願往生求生淨土,結果他就可以上品生。

「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他所遇見的法、所聽的法都是小乘的法。所以他一往生之後,他就證阿羅漢,證初果、二果這樣的情況。那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他不是定性的聲聞,都是發大乘心的。

下品三人,是遇善的凡夫,聽到一些善法〔註一〕,這是所遇的法不一樣。他雖然是有惡業,所以這個「帶業往生」,這個地方,現在還有人寫文章,除了以前的陳健民之外,現在又出了一個人,他自稱他見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叫他來反對「帶業往生」。所以現在這個邪說,大家要知道,非常多,非常多,非常多。大家確實要小心,不能一聽是有名的人、一聽是出了書什麼,就是……,有的是十分的荒唐。

你看這幾句話不就是帶業往生嗎?「以惡業故」,他還有惡業,是惡人,臨終藉著一點善,乘佛的願力,他悔改了得往生,這惡業還都帶著。這就說明,往生有上輩、中輩、下輩,都是我們凡夫有分的。不但是中品、下品,上品上生都有分。不但是這樣,我們晉朝有一個人,他就是念佛念了幾天之後,他就見著佛,他就在人身就得無生法忍。大家有分,就是大家修持,修持的不努力就是了。所以,這是一個最極圓頓的教法。

所以根器大的眾生,如果能夠信受,能夠圓解圓修,他就是跟普通人的修行日劫相倍。你真正能夠生起「六信」,理解這個「信」,信彌陀大願殊勝的道理,你這麼精進去修持,你這就是圓解圓修,你修行一天等於別人一劫。所以,他一生之內就能夠達到這樣的功德。

底下,就是再引本經的話來證明,證明善導大師的話。本經〈必成正覺品〉的偈子,這是佛敘述的彌陀的情況:「令彼諸羣生 長夜無憂惱 出生眾善根 成就菩提果 我若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他這個,令一切的羣生(就是眾生),長夜(在生死長夜之中)沒有憂惱。所以彌陀所發願要救度的,正是在長夜中的、憂惱中的眾生。這不就是凡夫嘛!所以彌陀這些願,他就是為凡夫。出生善根,他善根還沒有出生,讓他出生,這還不是凡夫?讓他成就菩提果,善根既然出來了,就成就菩提果。

「我若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這就是法藏的願,我要成佛,佛號叫「無量壽」。「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這得的果是很殊勝,都成佛。這不就是為眾生嘛!這四句很清楚!就是令這個長夜昏昧中的眾生,遠離一切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所以要知道,佛所要救度者,實在就是為眾生,一生之後就成佛了。

底下,我們就看這一段,這上輩的內容。第二個問題我們討論完了。頭一個問題,就是兩個經合說。第二個問題就是說,這些上輩是不是凡夫有分?那麼就是為了我們凡夫而說的,凡夫都有分。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上輩就是這樣。「捨家棄欲」就是出家了,「棄欲」就離欲了。它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問題,這就是第三個問題:是不是出家的人才能生上輩,其他的人不能?它這是上輩的條件,「捨家棄欲」,第一句話。

這個問題還須要圓融。因為「出家」有「心出家」和「身出家」。你身出家了,你心不入道,這個沒出家。你穿的衣服是出家人的衣服,你所想的……,這個並不算。如果心出家,身不出家,實際還是出家了。你看維摩詰居士,我們這個經裡頭,賢護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尤其是《觀經》,聽經的都是國王夫人、侍女,她們當時就得無生法忍。這個裡頭不同的,就是像彭紹升他就承認了,「做出家人」,這是正因。海東元曉,他這裡稍微有點不同,他說「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是顯發正因的方便。那也就是說,不是必須要捨家棄欲做和尚了,這個是成為往生正因的一種,助這個正因的一種方便。這是第二種說法。

至於《報恩論》就相反了,他就舉了些例子,他就說,劉遺民這樣的居士是上品生,舉了些例子。實際我們真正要看這兩部經,是王夫人痛苦極了,兒子要殺她。天下只有殺父親的國王,沒有殺母親的國王。這個國王是昏惡到了極點了,所以她也苦惱到極點了,把她都關起來了,她只有求佛了。佛就到了,給她說法,讓她看各種世界,她就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她說:「我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請佛給她說淨土的法。韋提希夫人她當時得無生法忍,五百個侍女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都給她們授記,來之後都得什麼什麼三昧,這都是上品生。

所以在《觀經》,不但事實上所說的都是些在家人,而且在往生的條裡頭,「上品上生」的文裡頭,就不像《無量壽經》說出了「捨家棄欲,而作沙門」。它在中品裡頭說出來做和尚,上品裡沒有說。所以這兩部經我們就應當圓融看了。

這部經〔《無量壽經》〕,這部經的特點是什麼?這部經聽經的大比丘是一萬二千人,七千個男居士,就一萬九,再有一千個女的(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正好兩萬人,兩萬人的大會。所以 (出家和尚) 比丘僧是一萬二,比丘尼是五百,一萬二千五百都是出家,出家人是絶對多數,而且這個都是跟著佛聽,一直聽經的。所以在這個裡頭,這個往生上輩的,那絶對都是在座的這些出家人為主。所以在這個情形,佛就舉這個大的整個情況,這個文字中就特別提出「捨家棄欲」了。

在《觀經》那時候所說的,當時阿難他們不是來聽法的對象,真正請說法的是韋提希夫人和她的侍女,都是在家人,當然她們的往生都是上品生,她們當然不是出家人了。所以在這個文字裡就沒有出家人。

不過,總之我們這個地方要看,就是說要往生到上品,不管你是《觀經》也好,《無量壽經》也好,總之是一個「心出家」,這是共同的。所以把這個解釋為「心出家」,這之間就沒有分歧了。

心出家,對於這一切世間……,現在有許多出家人,他是離開他世間俗的那個家庭了,但是這個廟又成了他的家。這廟裡好多事情,這樣的事情、那樣的事情,要齋糧、要香火、要照顧施主,甚至於還有些派別,這個是我同師、這個是我同鄉、這個是我同屆、這個是和我沒有關係、這個是什麼什麼,這都是家務事,與修行毫不相干,這還是在家,你出家在家。

所以這個有四料簡,「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這四個類型。希望大家能當作「出家出家」最好了,何必出家還在家?在家人甚至一切放下,一心為了佛法,「在家出家」,心出家,劉遺民就是;他很主張……,劉遺民在遠公廬山(東林大殿正要開光,他們寫了邀請信來,我不能去。這是很殊勝的開光。)當年是第一個淨土宗道場,劉遺民參加了。請了陶淵明,陶淵明沒有酒喝,跑了。可惜得很!劉遺民是三次見佛,等到遠公往生的時候,劉遺民隨著佛來接啊。劉遺民還跟遠公說:「師發心早於我們,為什麼來得晚呢?」這個就是在家人的出家、在家人的往生,上品往生,這個是一些例子。

還有就是,我們再略微提一提,這個在家人,我們現在不要拘於這個形式,四眾弟子要很好的配合、合作。密宗裡頭的噶居派,噶居派是紅白教裡很有名的,白教在國外也很興旺,他的祖師就是居士,所以稱為「白教」。為什麼呢?因為居士是白衣。所以他們穿法衣,就是在衣服之上穿一件白袍子,然後再披袈裟,表示他是「白衣」,不忘本。他現在就算是和尚、就是喇嘛,受了出家戒,他上座還是這麼穿,要穿一件白衣,然後再披袈裟。

維摩詰是金粟如來的化現。咱們這部經一開始,賢護等十六正士代表一切大居士,還有《賢護經》,這一切。還有在這個居士裡,還有很多很多。還有一個居士女說法,舍利弗重男輕女〔註二〕,在法華會上,在龍女面前他認了一次輸;在維摩詰會上,天女散花,他又輕視婦女,又認了一次輸。這還都是很特殊了。還有一個居士女他也看不起,她先沒有出來,後來把她請出來。他們一問法,舍利弗又有點輕視,最後還又認輸了。所以就是說,這些居士,甚至於女眾都有龍象。

但是「捨家棄欲」是共同的。至於是不是示現出家人的這種身形,這就好像中國,南方人拿米當主食,北方人拿麵粉當主食,米和麵粉不一樣,但做為主食是一回事。所以就是說「上品上生」,「出家出家」的人當然是可以,「在家出家」的人也可以。你「出家在家」、「在家在家」的,這都不可以。所以這一部經裡頭有三個問題,這是第三個。

所以一上來,「上品上生」中提出「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確實是,這是第一句話,很重要。你總要離開這一切家務事,閨閣瑣事,灑脫這一切。「棄欲」,一切情欲都斷絶,這「上品生」必須如此。所謂「愛不重不墜娑婆」,還在情愛、情欲之中,那就是娑婆你還很留戀,這個牽掛很深,牽掛很深你就出離不了,所以「捨家棄欲」。

註一:《四帖疏》云:「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註二:《妙法蓮華經 •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句話我們很熟。這是在我們一開始,我們就大講特講的。這是我們本經的「宗」,在「宗」的部分我們已經很詳細的講了。一經的「宗」,就是一經的宗旨、一經的修行方法,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宗。這個「信願」大家要知道,不是一般所謂的「信」,這個是截流大師所謂的「正信」。你要不是「正信」,你這個修行是結三世冤,你第三世就苦了。因為你今生修持沒有解決問題,來生就大富貴,大富貴就造業,造業就入地獄,第三世就入地獄。你在修持,這裡頭有些人他們就造惡,殺豬,以屠殺為業,種種的殘酷,好多罪孽,他死了就入地獄。你修行,你死了之後富貴,但是第三生也入地獄,跟他只差一個前後步,他早一步,你晚一步。所以極力提倡「正信」,不然不信,怎麼肯修行呢?所以要正信。

所以我們所討論的「信」,不是一般的所謂「信」。蕅益大師講「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這個因果不是信的世間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那個因果。那個太淺了。你相信,我能夠「信願持名」就一定得往生,以「信願持名」為因,「必定得往生,登不退轉」為果,這個能信才是信因果。

能相信圓人修持和不圓的人的修持「日劫相倍」,圓人修持一天等於不圓的人修持一劫。這「因」不同,「果」不同。在這些地方能夠信。「信願持名」是小本的「宗」,大本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所以這兩個宗旨是一回事,一樣的。真是「深信切願」,對於娑婆世界一點也不留戀了。這個事,大家真正要做到了,那也就是你有深信、有切願,就必然也會念,所以你決定往生。所以這個,就把我們的這個「宗」和小本的「宗」再聯繫一下。

這個小本的「信願」再和《觀經》聯繫一下。咱們淨土最主要的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觀經》主張「三心」:

第一、是「至誠心」。善導大師解釋「至誠心」是什麼?就是真實心,「至誠心」就是真實心。這個文字用得很簡練,但是注得很好。怎麼叫「至誠」啊?我一個表侄,他禮拜,因為他求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所以他很誠懇,他都是磕響頭。他磕響頭,他在房間裡磕響頭,院子裡都聽得見。你說他是誠不誠?但是這個人,就在咱們北京的西南角上,被火車撞死了。所以這個不是「至誠」,你磕頭磕得如山崩那麼響。

「真實心」,善導大師解釋得很好,「至誠心」是真實心,非常真實。再說,什麼是「真實心」?就是你真實的本心,人人本有的那個心。所以《觀經》的「三心」,第一個就是「至誠心」,就是「真實心」。雖然只有三個字,注得很好。

但現在大家初步還不能明心見性,不知自己的心是什麼。你就是真實嘛,先真實,先老老實實,不要心口不如一。這個心口要如一,就是很大一個進步啊。嘴裡說到的,實際要做得到。自己所表現的,真正是自己一些話,這都是屬於真實的範圍。先從這做起也不錯。

第二、「深心」就是「深信心」。「深信有二」,善導大師很能夠接引初機,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要深信自己確實是這樣,多劫以來流轉生死,沒有出離的因緣,出離不了;第二,「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自己是這麼一個苦惱的情況,而遇見了這個法門是如此的解決你的問題,絶對的,這是「深信」。

第三、「迴向發願心」,就是從真實的、深信的心中來修的這一切善根的功德,拿來迴向、來求生極樂世界。

就這個「三心」,《觀經》說,修這個「三心」的話就可以往生。這個也就跟小本的「信願」的這個「宗」是一致的,和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一致的。發菩提心這個事,就是不管你修什麼法,是共同的。我們已經講了兩次了,在前頭「概要」講過一次,在講彌陀四十八願中,講到「發菩提心」的這條願裡頭也講過一次。以前很多已經講過了,將來大家可以把這幾部分,把它會在一塊看一看。

這個地方,我們從《安樂集》,因為這個書也有很多古德都沒有見過,所以過去的書裡頭,來引證的也很少。道綽大師他講的,有四番議論。

第一、是「顯菩提心之功用」

我們不讀他的原文了,原文書上有,我們做解釋了。這個功用,「菩提心」實在是往生淨土的本源,他說:「發菩提心為源」,「源」是源流、本源、根本。所以不發這個心,你雖然修得很勤,也就好像是什麼呢?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根的樹,插瓶的花,有人送花圈,送什麼,那些花,沒兩天就完了;無源之水,流兩天就乾了、就臭了。

底下他解釋這個「菩提」,菩提是什麼呢?菩提就是覺。菩提是印度話,因為我們中國沒有字跟它恰恰相應,所以就用它的這個音,翻譯它的音,不翻譯它的意思。這跟「般若」一樣,沒有恰恰好的字,你說「智慧」,智慧我們已經用濫了,不是我們所謂這些智慧,我們這些智慧有很多是正好相反,是「世智辯聰」,是學佛最不利的條件。所以沒有適當的文字,我們加個「大智慧」,所以說「尊重不翻」,就說「般若」好一些。「菩提」也是如此。菩提就是覺,無上的覺就是佛,所以「菩提」也就是「無上佛道」這樣一個名稱。

所以這個「菩提」很重要。你要發心作佛,發心作佛就是發起一個什麼心?發起了《觀經》裡頭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心,能夠發這個心。能發這個心的,這個心本來就是佛。我們現在在作佛,你在修行,大家天天在上殿在什麼,在作佛;大家念佛、看經、聽講,都是在作佛。你作佛的這個心,也就是「本來是佛」的那個心。

這個心怎麼樣呢?「此心」就是「廣大」。「豎」,從時間來說,這個「三際」你找不著頭;過去,沒有一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未來,你也不可能找到有一個什麼時候終了。找不著始,找不著終,所以「豎窮三際」,「三際」你找都找不著了。「橫」著說,就是說空間了,遍於十方虛空。這個心,超空間、超時間,遍入一切空間,遍入一切時間。就是說,我們要發菩提心、要求成佛,求成佛這個心廣大,周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虛」。

而且這個心「究竟」,非常徹底。徹底到等於什麼?「等若虛空」,和虛空一樣。所以這個「究竟」兩個字,「究」是「究極真際,窮盡法源」,「究竟」者,就是這個意思,把這個「真際」達到了極點了;「法源」,就窮其源了,而這個源,確確實實不可窮的,極盡其源,就是這個意思,是契合於這個源。所以我們這個菩提心,這個心,這個心是等於虛空,它這究竟是契這個本源,等於虛空,不可得。

「此心長遠,盡未來際」。剛才已經說「豎窮三際」。這再重複一下,這個心是長遠,是「明寂真常,永離生滅」,不像都是有生有滅的,這個心是離開生滅,它無生,無生它就無滅。

「此心普被,離二乘障」。此心它就是備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離開了二乘之障。所以大家修法,有人稱讚說你是羅漢了什麼什麼,這個大乘佛法,你要稱他是羅漢,那你是罵他哪,對不對?你是退大乘心了!所以很多人羡慕羅漢有神通,不知道你發大乘的心,你說他是羅漢,你這是罵人哪。所以這二乘是障,所以大家要有這個志氣。我們很多人學佛,你要有一點志氣,要知道所做的這個事是大丈夫事,要超出一切法界之上。不但到天界是墮落,成了聲聞、緣覺都是墮落。《首楞嚴經》把證阿羅漢叫做著魔了,魔界,那是最突出了,在五十種陰魔之內,阿羅漢在五十種陰魔之內。這個心遠離了二乘的障,不會墮落成聲聞、緣覺。

「若能一發此心」。只要你一發這個心。所以講到「發菩提心」的功德,就「傾無始生死有淪」。這句話很難講,這是古人的文章,不大好講。「傾」是傾盡,倒出去了、扔了。無始以來生死這個「有」,這個輪迴、輪轉、淪陷 (這不是那個車輪的「輪」,是「淪陷」的意思),你淪陷於這個「生死有」的這樣一個苦境,現在把它拋棄了。一發這個心,就把無始以來生死這諸有,這一切淪落都傾盡了。並且你就把你所有的功德,發了這個心,把你所有的功德來迴向菩提,就必能成佛,就必能夠上證佛果,所有功德絶不唐捐。

所以道綽這個話,把菩提心的功用就說出來了。一發這個心,這個心是如此的殊勝,這個心它就是廣大、遍一切時間、遍一切空間,是沒有窮盡。而且此心是究竟的,此心普備一切功德,離開了二乘的障,不是地獄、餓鬼、畜生那個障,而是離開了聲聞、緣覺的那個障,都離了。一發這個心,無始以來,生死諸有種種的沉淪都消除了、傾盡了,再也不會有了。所以這個是超情離見,微妙難思。

底下這幾句,在過去引過,現在再引一下,密宗的《菩提心論》。現在很多人想修密法,現在學密的人都是「緣木求魚」,爬到樹上去找魚去了,不知道密法的根源。

有一個人從大同來,我問了問:「你學密是為什麼?」後來我告訴他,我說:「你的根器不能學密,你不夠。」他只知道密法成就快、威力大,想學密。我說:「你不能學密。」密,它最重要的是菩提心,最強調菩提心。它之所以殊勝,完全在菩提心,就要求你行者必須發菩提心,天天都是唯此是務,沒有發的勸你發,已發的叫你增長。

為什麼這麼重視菩提心哪?因為《菩提心論》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薩功德故〔註一〕。」一切菩薩的功德;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金剛薩埵等等的這一切菩薩都在內了,這「菩提心」就包括一切菩薩的功德。

「若修證出現」。所以這個裡頭,就不單純是一個理解的問題,說我懂得了,這個事也是好,但是它不等於出現了。我曾經打比方,你把一個杏仁、杏核要種在土裡頭,它要發芽。這個發芽要有很多過程。最初,就在杏仁裡頭開始綠了一點,那就開始了;然後,這個綠的東西長出杏仁那個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長出杏仁的軟皮,又是一步;第三步,長出杏仁的硬皮,出殻了;第四步,出了土了。

這都是有具體的內容的,不是一個理解,真正從你內心裡頭,有所發,有所開發,有所啟發。當然拿世間物質的東西來比方,永遠比方不恰當。這就是南嶽讓的話,「說似一物即不中」,像什麼?說像一個什麼就不恰當了,也是如此。但是勉強就可以這麼說。這個就說明什麼呢?不光是你「懂」的事,不光是你懂了。

所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所以《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還有比這更圓、更頓的嗎?你說要快,還有比這更快的嗎?

「若歸本」。這兩個字又很有意思了。若歸之於本,「則是密嚴國土」。所以這個心,如果不外馳,歸本,「始覺合本」也是歸本;珠生了光,珠光還照本體,也是歸本;歸本,你這就是密嚴國土。

「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你在這坐著,你不用起來,一切佛事都完成了。所以這個極圓頓之法,這個是讚歎菩提心的殊勝,也確實可以說大暢佛的本懷了。超情離見!你不能信就是了。哈哈哈哈……,這是道綽大師的第一段。

註一:《大經解》2017年修訂版已依原論文更正為「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

第二、是關於「菩提心」的名和體

第一個是「法身菩提」,法身菩提就是什麼呢?就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等等。底下是「報身菩提」、「化身菩提」,分了三個說。我們也不看它的本文了,我們講這個註解了。

我們的「法身菩提」是什麼?禪宗六祖,他大悟,這個所悟,這個時候的心,那就是所發的「法身菩提心」。法身菩提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就是第一義空。道綽說「第一義空」是「自性清淨,體無穢染」。這個法身菩提是自性、是清淨;清淨為自性,本體沒有污垢、沒有染污。

「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天真自然,不須要修成,不須要修,不像現在說練功。你練功練出來的,決定不是法身了。那這就是禪宗六祖,在聽到「無住生心」之後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六祖他這才是發心了,所以六祖這個時候就發了心。這個心從內心發出來了,我哪裡想到,我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所以這跟道綽講的「自性清淨,體無穢染」是一句話。

底下,道綽說:「理出天真,不假修成。」這也就是當時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哪裡想到,我這自性本來就具足,還須要你修什麼?成什麼?所以一部《心經》就講「無所得」,現在的人偏偏想「有所得」。所以是背道而馳,緣木求魚,你就是要跟觀音菩薩抬槓。那沒辦法,有很多人他就是這個心,你沒辦法。他就想得點什麼,今天得點禪定,明天出點神通。出點神通幹什麼?嚇唬人去。神通不能弘法,只能嚇唬人,再就是欺騙人。

就是這樣的話,五祖聽見之後就給衣鉢,就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啊,所以這個也就是,「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所以「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這六祖很好的例子。一個沒有受過戒,沒有看過經的人,就只是一部《金剛經》,聽別人念了五分之二,他就是發了菩提心,他就成了人天師,就是佛。

所以,當時大家去追。大家不要怪那個時候的人那麼爭名奪利,我這給大家解釋,我說,這個你得理解他們的心情,你要在那兒,你也會追。這太想不通了。這個佛傳的衣鉢,怎麼我們這些出家人,我們的首座神秀沒得到,讓在廚房裡頭幹苦活的這麼一個苦力,他拿走了,這個事不對!非追回來不可。他就是這樣,這個很自然,你要在那兒,你也追。

所以有人怪神秀。神秀很好,要是神秀太低了,那六祖也就不高了。神秀很好,武則天要請神秀當國師,神秀說:「我不能當國師,我的師兄才是國師。」他和他爭衣鉢呀?這些事,神秀不說出來,別人不知道啊。所以武則天才派薛簡去接六祖,接六祖接不來。人真出家,國師也不當。這一則公案是很好,所以現在世界上把禪宗列為中國的,也是我們的光榮。所以一發此心就頓登祖位,這個就跟剛才我們說的,就是做為一個證例了。

這個「菩提心」是「迥出凡情,功用難思」。我們總是一點點來,我們就是一點點,要了解菩提心是什麼內容。所以《金剛經》處處給我們講了菩提心。佛要滅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菩提心。要度眾生,這是慈悲;度生而無度,這就是智慧。而這個自然就是本心,自然裡頭就是智慧、就是慈悲,所以這就是菩提心,就是這個。

「如是心性,名為法身。是佛道之本體」,所以稱為菩提,這是「法身菩提」。還有「報身菩提」。法身是你本來有的,這是性德,性中本有之德。但是人人都有性德,怎麼大家這個性德不能發揮作用呢?必須「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你修德出了功效,你性德才顯現。所以要修六度萬行,功德莊嚴,就得這個報身的佛果。

得了報身佛果,報身就圓明具德,通達無礙,所以道綽稱為「圓通無礙」。因為它「圓明具德,通達無礙」,這個是報身菩提。所以「報身」,這是從「法身」所顯現的,是因為你修德的這個功效而顯現了報身。從報身,因為你悲心不盡就流現化身,這是隨機化現,隨對方的機緣而現種種身。

所以就是說,從二臂一直到八萬四千臂到無量臂,從一個眼到無窮的眼,從一個頭到無窮的頭,種種的相,隨機應現。以至於觀音……,〔虛空藏菩薩〕在會上說,怎麼觀音還不來呀?釋迦牟尼跟他說,現在觀音正在度茅廁裡的蛆,他變了一隻蜜蜂,給茅廁裡的蛆說法〔註一〕。這個蜜蜂,蛆能看得見,所以它也很接近,它在那度眾生。

這個就是化身了,所以「隨機化現,妙用無窮」。所以道綽稱為「益物圓通」。「益物」就是使我們所要救度的對象得到利益。所要救度的對象就稱之為「物」,不是咱們物理學的那個「物」,這個「物」是指著我們救度的對象。對他有益而圓通的自在,使他得到真實之利,這是化身菩提。這是道綽的第二段。

第三、就是「顯發心有異」

他舉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一種是淨土的。發心一個是要「識達有無」。因地的發心要發「三種心」。第一個、就叫做「識達有無」,道綽這個話非常精練,「識達有無」。咱們先說怎麼「識達無」。「識達無」,從《心經》中說,《心經》是一串的「無」字,從「無眼耳鼻舌」最後到「無智亦無得」,這一大段都是「無」。「識達有無」要先識這個「無」,要「發菩提心」要先識這個「無」。《涅槃經》,佛在涅槃的時候,佛入種種禪定,回來又告大眾,我遍觀了三界,我找無明本際 (咱們都說眾生都是因為無明,因為無明一念妄動,一念妄動咱們就成了無明,無明就流轉生死),佛這個時候說,種種去找「無明本際」,「無明本際」它的性,本來是解脫的,「無明」並沒有在那兒纏縛什麼,乃至「老死」也是解脫的。而且這個「無明」我十方求,在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殊勝的世界,我都去找這個無明,了不能得。我一點點也找不到,哪有一點「無明」?我找不到,「根本無故」,這個根本它沒有。那麼,從「無明」所伸展的一切,「十二因緣」,以及老死、憂悲苦惱等等,也都沒有了。

所以「無明解脫」,都解脫了。以這個因緣,我常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所以這給我們證明,「無明」是十方你找不到。這個就是永明大師他在《宗鏡錄》寫的,願於無量劫,把皮剝了當紙,拿骨頭來當筆,血當墨來書寫這個話,來報佛恩。沒有「無明」啊!所以《心經》我們隨嘴就讀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你根本「無無明」,你還迷個什麼啊!是不是?這是「知無」。

我們現在這個妄,我們要知道是在妄中,但是這個妄它本來是空,並不是實際在這。就好像你作夢,老虎也來了,山也要崩,這兒要著火了。你要是想法子阻止這個山崩、要阻止這個救火、要把老虎拴起來,那很費事。但是你知是夢,它根本沒有啊!夢一醒就完了嘛。不用移山倒海,不用這些事,都沒有,你知這是夢嘛!妄,它就是這麼回事。

所以,你要真正了達妄的本空,真性自顯。所以禪宗開悟,開悟應該都是「真性自顯」,那不是一個口頭的事。現在有人略略嘗了一點清淨,嘗了一個什麼,頓然間消除一些粗的妄想,就以為自己是開悟了。這個有時候很危險,有時候就要變成了大妄語,很危險。這一個是「知無」。

還有「知有」,所以就必須「識達有無」。這個怎麼講?所以道綽這段話,這以前也沒有,因為這個書多久在國外,沒人見,咱們也沒誰作註解,這是我第一次,也希望大家,請大家提提意見。「知有」,所以宗門就說「必須知有始得」,你必須得「知有」。曹山也說,必須要「知有」。無論你在煩惱無明之中都不要緊,就是你要「知有」。有什麼?就是《涅槃經》的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六祖說:「密在汝邊」,佛最密的就在你那邊。有人說「佛」,你在井上看看,井裡一看,那就是自己。

傅大士的《心王銘》:「水中鹽味,色裡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水裡的鹹味有沒有?一嘗鹹的,決定是有。但是鹹味是個什麼東西?你把這鹹味抓出來。抓不出來,但是味嘗,決定是有。這是打個比方。

現在我們可以打個更好的比方,就是磁性。現在大家可以說,那水裡因為有鹽,你把水煉了之後,把鹽拿出來,那就可以。那個比方過去就夠了,現在有點好像是還說不清楚。磁性,這個磁它就吸鐵,磁性消失了,它就變成一塊普通的鐵。一充磁,它就又能吸鐵了。電磁是一充電,它磁性就出來了;電一沒有了,它磁性就沒有了。磁性那就厲害了,多少大噸的東西,它這一吸就吸起來,力量大極了。但是什麼叫磁性啊?你把那個鐵弄成碎末,砸成粉末也找不到磁性,就是這個比方。

所以現在我們就找到一些更好一點的比方、譬喻,來譬喻咱們眾生的佛性,決定是有。如鐵的磁性決定是有,不見其形。磁性是什麼樣?而這個磁性決定是有。鴿子,南京的鴿子,軍用鴿,它坐飛機帶到北京,到北京一放,它就回南京了。它是要靠磁的感覺。它在飛機上,沒有看見下面地球是什麼樣,它就從磁的感覺它能飛回去。所以動物就比我聰明,是不是?你要帶我去個地方,從飛機上讓我下來,讓我再走回北京,我回不來。所以要「知有」者,就是知有這個佛性啊。

《心燈錄》也說,要人知有。若不知有,總是虛妄。所以曹山自比為小釋迦(自比為小釋迦牟尼),就是他有這個把柄,他真「知有」。

所以這個地方,第一句話就是要「識達有無」,從本以來自性清淨。清淨者,其他皆無,然而自性決定是有。第二、「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這個是等於樂修一切善法,這是第二。第三、就是「大慈悲為本」。

所以在因地中「發菩提心」要這三個,也就是一個是什麼呢?頭一個就是「至誠心」,第二個就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迴向發願心」。這是一個。

再有,《淨土論》,另一種就是《淨土論》,也就是《往生論》裡頭所提的:「今言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既願生淨土,故先須發菩提心也。」這就是《往生論》的文章。

這麼一看,我們往往就容易覺得,好像前頭要「真實心」,要能「識達有無」種種是難一些。這個就容易一些,這是願作佛、願度眾生,讓眾生攝有佛國土。實際是不然,因為淨土往生法門是一個難信之法。所以夏老師在〔阿彌陀經〕會集本上,就把玄奘這個「極」字攝進去了,是「極難信法」,淨土法門是個極難信的法。所以你要攝受,讓眾生生極樂世界,自己要求生淨土,這個信心是很稀有,難信之法。

《阿彌陀經》,十方諸佛都稱讚本師,為度眾生,在這五濁惡世說這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在《無量壽經》〈獨留此經〉這一品裡頭,「若聞斯經.信樂受持」,聽到這個大經你能信,能樂,願意受持,「受」是接受,「持」是奉持;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難裡面的難,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

你要說,這個經要去念念,就兩萬多字,有什麼多難,比那個大部頭的經要容易多了。你要是講這個道理,比《楞嚴經》也好念,是不是?這個不是那麼難,為什麼說這麼難呢?總之,佛無虛語,真實話。因為你不肯,不是你不能,是你不肯。所以這樣就表明,能信淨土實在是一切世間的難中之難。對於這個難信,難能就可貴,難信的你能信,這就是大智,信和智是一致的,信和清淨也是一致的。

順著這個信心,你發起要成佛、要度眾生、要同登淨土這樣的願,你就已經把智慧都包括在裡頭了。有這樣大的願,又有普度,「悲」也在裡頭了,這就是發了菩提心了。

「但能真實信受」。這個「真實」兩個字擱在上頭。一般人只是能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我往生是好。所以我常常說,有的人去念佛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消災免難,今生要好,死了之後往生,願死了之後也要好,總是個人打算。這個生不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裡頭,他一切都是利他的,大乘法,發了大乘的心。所以都「真實信受」這個法,才能夠發這樣的心。

註一:此典故出自於《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二。

第四、問答解釋

有一個問答,這就提出問題了,就是說要修「萬行」才能感受菩提,要許多「有為」,「為」這麼多「為」。《諸法無行經》說:「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你要求生淨土,又要度眾生,那麼就跟《諸法無行經》這裡有矛盾。《諸法無行經》說「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你求菩提就沒有菩提了;「是人遠菩提」,是人離開菩提就太遠了;「猶如天與地」,隔多遠呢?遠得像天與地一樣。

那麼你又說,修「萬行」能得菩提之果,這事怎麼能夠解釋啊?他這個裡頭,我們往下再看道綽的話,他這個問題提出來了,道綽的回答。道綽他引了《大智度論》,《大智度論》說:「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你就是束縛了;「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你也是被縛了,也是捆住了;「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你看,總共這幾句話,彼此都在這互相矛盾。你見般若也是被縛,不見般若也是被縛;你見般若也是解脫,不見般若也是解脫。這四句話是互相矛盾。

龍樹就解釋得好,這四句話都成立。關鍵在哪?如果你這個見解,你沒有離開四句就是「縛」,離開四句就是「解脫」。都可以說,但是你要離開四句。所以從前那個方興他問我,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有」?我說,極樂世界是離四句的「有」。所以你見般若也行,不見般若也行,總之是你要離開四句。不是用你那個形式邏輯,「有」就不是「沒有」,要「沒有」就不是「有」。這種執著、這種分別,那你怎麼著你也是被縛,因為你沒有離開四句。

怎麼離開四句啊?在凡夫分上最好的辦法,你去念佛或念咒吧。你怎麼都在四句之中。有人很執著的念佛,那還是在四句之中。你老老實實念,念得很綿綿密密,很綿綿密密,暗合道妙。暗合道妙,你一切都放下了就「無所住」,然而這句佛號綿綿密密、綿綿密密老是相續不斷,就是「生其心」。所以在地上菩薩才能夠實踐的「無住生心」,凡夫能暗合道妙,所以這個是持名的最殊勝之處。不是阿彌陀佛希望你念他,他就保佑你。你不要說阿彌陀佛,我這黃念祖,有人說有人念黃念祖我就保佑他。我還真覺得你念黃念祖我嫌討厭,哈哈哈哈……。

不過有這麼一個人,這個人當然彼此都不對,這個女的天天念觀音菩薩,念得這個丈夫很討厭、很膩了。他就叫她名字,成天叫,叫叫叫叫叫,她說:「你吵死我了,你叫我。」他說:「我吵死你了?你天天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不被你吵死了?」她不念了。這兩個都不通。所以菩薩並不喜歡你念,連我都不希望人家念,那個女的(婦人)也不希望人家念,念得吵死了。這就是因為這裡頭暗合道妙,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這樣就清楚了,你「有為」、「無為」,你要是能離開四句,你所有的都是般若;你不離開四句,你所為都是「有為法」,你做什麼都是有為法,它就是這樣,都是「有漏」,你不能「無漏」。

《安樂集》指出三種與菩提門相違的,這個地方我們也說一說。怎麼叫相違呢?一個就是它是不求自樂……,三種相違的法,不念他的文章了,我們就直接了當了。其一就是「我心貪著自身」,第二是「無安眾生心」,第三是「恭敬供養自身心」,這三個必須遠離。

第一個是「我心貪著自身」。所以我們這個邪見之中,第一個邪見是身見。現在氣功是風行天下,氣功的最大的一個毛病就是在身見之中。他就是練的是身,使這個身調,這個身轉換,變成了金身,就永遠不死。都是練這個身。所以第一個是「我心貪著自身」,叫這種種調護,種種什麼的。

第二是「無安眾生心」。沒有讓眾生安樂的心,這當然不行。這三個都是違反的,所以要「發菩提心」,這都是要注意的。

第三個是「恭敬供養自身心」。「自身」前頭提過,這加上一個「心」字,這很重要。這個就不僅僅是氣功方面的人了,這就更普遍了,是恭敬供養自心。能出這個毛病,把這個毛病能夠除了,能從這個毛病裡出得來,大丈夫啊。

所以阿難雖然能夠記得十二部大經,證了初果,不能免「摩登伽」難,這也就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啊。佛給他總結,你不知道兩種根本,你不明白一個生死根本、一個是涅槃根本。你自己在認賊為子,你以為是你自己的心,結果那個是什麼呢?那個是賊呀!那是害你的賊,而你拿它當作寶貝來供養它。

所以這個話就和佛說阿難的話是一致的,不要去供養我們這個心,我們這個妄心。一個就是說,我們使得它得了很多的知識,很大的能力,這是一方面;再有,就是我有了一個見解之後,別人的東西來時,跟我這個是不相容的,我就是要捍衛我這個腦子裡的這個東西,我可以跟別人不惜一切地去作戰,這都是供養自身心。所以就是說是「認賊作子」。人對於子都是把很好的東西來養他,而我們養了一個什麼呢?養了一個賊!所以《四十二章經》就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這都是一致的。所以修行的人就先要破這個妄,自己在腦子裡現在當家作主的,這裡頭有個賊在這,我們要十分的……。關於「菩提心」就到這兒了。

底下,第二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裡頭說,「在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就是最直捷了當的、最圓頓的,「莫若念佛」。這話就說到極端了,在一切方便之中,至直捷至圓頓的,求生淨土,「莫若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一句。

「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念佛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這個至簡易、至穩當的「莫若信願專持名號」,這就是一個總結。所以為什麼《無量壽經》要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呢?這《彌陀要解》提出一個理由來,就是講這一方面。

又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是萬德所成就的名字。「以名召德」,這個名字就能把功德召喚來。就好像瓦匠在房上喊「瓦刀」,瓦刀上去了;「灰」,灰就上來了;「水」,水就上來了,這名字就把東西叫來了。以名召德,萬德都召來了,沒有不盡的地方。

所以你只要執持名號就是正行,不必再須要觀想、參究,還要參「念佛的是誰」,還要觀這、觀那。當然這個我們也可以補充一句,你要是習慣於、要是覺得我加一點就很好,也不妨加;但是不是說必須得加,是愈簡單愈好。但有的人他這簡單不行,一簡單……,他就必須要加一點東西才能勉強做得下去,也不是不允許。但是就不是說必須那樣。「不必」,意思就是不是必須的,但是也不是不許你。因此它是至簡易、至直捷,最簡單了。

那密宗也是,大家也都是不懂,喜歡求那個大法。這一法這麼厚一本,我就抄過好多本。一座法修三個小時,以為這個為高深,不是!愈高的法愈簡單。所以中國的《易經》,它《易經》為什麼叫《易經》呢?最殊勝的法就是易,它就是簡易。易則易知,簡則易行,最高深的法,愈高深的愈簡單。繁言不要,要言不繁;繁瑣哲學沒有好東西。

《圓中鈔》,剛才是蕅益大師,這個是幽溪大師,「初心凡夫」,只要有口能夠稱名、有心能夠思念,「皆可修之」,都能修。殘疾人一樣,殘疾人他還有口、有心,他都可以修,你四肢都沒有都不要緊,所以「至簡至易」。

還有,他又說:「執持名號,不問閒忙,不拘動靜。」黃打鐵就在打鐵的時候,沒有工夫休息,就在打鐵勞動之中就成就了。「行住坐臥,皆可修之」。不要求你是如何如何,你躺著一樣念。在勞動幹校,多少人看著我,他們最忌諱我念佛。那怎麼辦?那就躺著修法,你還能端坐修嗎?我就上床睡覺了,我睡覺躺著修。結果是他們也知道,不過拿不出證據,他們也知道。

所以又說:「稱名之法,不擇賢愚。」賢人、愚人,「賢」是賢者、聰明;「愚」是愚蠢。男的、女的、窮的、富的、貴的、賤的都可以修,攝機很廣。

《遊心安樂道》說:「諸佛名號,總萬德成」,是總結了萬德而成的;「但能一念念佛名者」,你就在一心念佛的時候,這一念之中就是總念了萬德,一切萬德。

蕅益大師還有一句好話:「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念的時候就把佛的功德全部攝成你自己的功德。

還有,就是釋迦牟尼佛勸父親。這個事情已經前頭說過一次了,這個地方內容稍微補充了一點。佛後來度父親,就勸父親修「念佛三昧」。父親就說,你還有很多深妙的境界,為什麼不叫我做呀?佛就說了:「父王啊!那些深妙境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所以佛經所說,有好些不是凡夫你能行得到的,就告訴他父親,「不是凡夫所行的境界」。

所以有許多事,現在我就要做、就要修,很多躐等。躐等你修不成功,那個不行,所以才勸父王修念佛三昧。他父王就問:「念佛又是什麼樣功德?」佛就給打比方,「佛告父王」,如這個臭林子,「如伊蘭林」,四十里地,「四十由旬」的林子,裡頭長出一棵旃檀樹來,剛剛發芽,還沒出土。(那麼這個時候沒有發芽,這個林子怎麼樣?臭!吃了它的花、吃了它的果子,都會瘋。)後來這個旃檀樹的芽就長起來了,剛剛要成樹,香氣就出來了,而且能改變這個林子,而且都是香、都美,眾生一看見都生稀有心哪。

佛就告訴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這個苦海之中,這個念佛的心也正是這樣。這一個臭林子,吃了這個東西都使人瘋,但是這個旃檀樹長起來就變了,念佛就是這樣。如果是你能夠老這麼接著念,「繫念不止」,一念接一念的念,相續的念,「定生佛前」,你定生到佛的前面。「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一往生之後,這一切惡都改了。所以這又是一個證據,你往生之後才能改變這些惡。所以現在這些人說是反對帶業往生,他這都是……,所以這個是邪說啊,我們就是說。這到這個時候才改,「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

我們簡單一點,不多引了,書上寫的有了。

《文殊般若經》,這是最大講智慧的經,文殊,「眾生愚鈍,觀不能解」,教他修觀,修唯識觀,修一真法界觀、圓頓三觀,他不能理解;「但令念聲相續」,《文殊般若經》是大智慧的文殊教的法子,還說是愚夫愚婦的法子?就是念聲不斷,自然就得往生了。

所以《淨修捷要》,我的先師說,讚歎念佛法門,「六字統攝萬法」,六字統攝了一切萬法。「一門即是普門」。這個念佛的門就是普門,一切法門都在內了。「全事即理」。你這個「事」,「事」就是「理」。念佛號,佛號是「事」;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事」;這個「事」都是「理」。你看那個波,波它就是水,波沒有別的,事它就是理。這樣就「全妄歸真」。在你念的時候,你這個妄,本來是個妄心,你全妄都歸到真實際了,真如了。

是「全性起修」,是心是佛,從是心是佛來念,所以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修的是什麼?修得你這個「始覺」就合乎你的「本覺」;念的就是你的本覺,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壽就是我的本覺,修就修在「性」。

「廣學原為深入」,你要學得很廣,就是為了深入。「專修即是總持」。一門專修就是總持一切。「聲聲喚醒自己」,一聲一聲,這句話就是參禪了,一聲一聲就是把你自己喚醒,喚醒自己你不就是開悟了嗎?「念念不離本尊」,這句就是密呀,一念一念都不離開本尊。所以禪和密都在裡頭。

又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無量光、無量壽是什麼?是我的本覺。你起心念佛才是始覺。「託彼依正,顯我自心」。我就假託極樂世界,「彼」是極樂世界,它的依報、正報,一切的殊勝,顯什麼?都是顯你自己的心哪!我們不是心外求法。阿彌陀佛的功德,一切觀音、勢至的功德,極樂世界種種莊嚴,水鳥樹林那麼微妙,那麼能隨眾生意,那麼樣的功德,聞香、聞一切的聲音都能增加道念,如此殊勝。這些殊勝是從哪來的?都是你自心的!

「託彼依正,顯我自心」,這些說的都是你自心,這不是心外求法,不在我心外。「始本不離,直趨覺路」,你「始本」老是這麼念,「始覺」跟「本覺」就不離開,就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就是這個,一乘願海。

還有彭紹升的《起信論》,「持名一法,最為簡要。行者初發心時貴有定課」,你要有個定課;「每日或千聲,或萬聲,或十萬聲」,所以人家口氣很大,第一句話就是千聲,底下就是萬聲,十萬聲;「從少至多」,開始就少,慢慢來;「由散入定」,叫你一下念都是很散亂,都是散善,然後你的心定了,才能夠是定善;「隨其念力」,你看這句講得好;「俱可往生」,不管你是少,或者是散,只要你肯念,你相續地念,一輩子都堅持下去,堅持到最後都可以往生。

《安樂集》說,「稱名」就是這樣,「但能專至,相續不斷」,你專一地念、至誠地念,你相續不斷,定能生到佛前。「今勸後代學者」,咱們都是他後代的學者了。「若欲會其二諦」,有「真諦」、有「世諦」,都要懂得這「二諦」。

「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這個一念一念,在哪裡呀?是什麼呀?不可得啊,這就是智慧啊。可是你還是念,不斷啊〔而能繫念相續不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還不斷,「即是功德門」。智慧跟功德同時就都顯現。

「是故經云菩薩摩訶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這就是功德智慧。你看前頭是功德,上頭又說智慧,這不都有了嘛。這麼修其心,又是功德,又是智慧。

「若始學者,未能破相」,始學者,你沒有能夠離開相,這是淨土宗最要緊的就在這。所以很多老太婆,不懂的也都能夠去,這個就是非常殊勝。「但能依相專至」,你就依著這個相,你專心的,你至誠的念。「無不往生」,沒有不往生的。「不須疑也」,一上來你不須要離相,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都不要管。

所以念佛有四大秘訣:「不貪淨境」,他打坐一清靜,我們不管這個,我要念;「不除妄想」,妄想不去除它,我就念;「不求一心」,不管那些事;「不參是誰」,你是誰?我念我的就對了。這四大秘訣,就這麼念,就老實念,所以這個誰都辦得到。

「依相專至,無不往生」,這個就是很重要的。不是要先求離相,應當老實持名,「依相專至」就「無不往生」。這個就是說明本經往生的,上輩的是如此,中輩的也是如此,下輩的也是如此,沒有例外。中輩、下輩咱們就不再講。上輩講了之後,中輩、下輩就相同了。

現在我們再把「一向專念」再引申一步。「一向專念」到底是什麼含義啊?

這個《觀念法門》,他說一般是提「五念法門」,「禮拜」等等的,一共有五種。他說「一向專念」有三個類型:

第一、「廢捨餘行,專立念佛」,什麼都不做了。所以有的人供佛像只供一尊,別的都捨廢了,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一向專念。這就是「廢捨餘行」這一類。

第二、「唯以念佛為正業,為助此正業而修諸行」,我念佛是正業,可是我要幫助這個正業,我還修其它種種的來幫助,這是主修和助修圓融,同入彌陀「一乘願海」,也叫一向專念。

第三、「以念佛為正,餘行為傍。正傍有別,主次分明」,這兩個差別不大。二和三差別不大,一個是為主,一個是為正;一個是為助,一個是為傍。但是要主次分明,這也還是一向專念,「不捨餘修」。所以這個就是說,念佛的人「五念」,就是禮拜、作願、迴向等等,沒有不做這些事的,這個都是一向專念。

那麼,根據上說,念佛的人,你念念往生咒、大悲咒、準提等咒,或念《心經》、念《金剛經》,只要你主次分明 (現在也有人說念《普門品》都覺得不見得合適),你只要「主助分明,念佛綿密」,也都不違背一向專念。

至於彭紹升他的《起信論》(上頭這三個是《觀念法門》的),這個《起信論》的說法就更廣了,他說只要發了「菩提心」,就「當修菩薩行」。菩薩在世間他也要度,所有的善,乃至無邊的功德,都迴向極樂,也是「一向專念」。

「不必棄捨百為乃名專念」,不必把一百樣事都扔了才叫「一向專念」。這就很合乎時機,因為現在大家很多的事情要做,你不能夠什麼事情都不做,整天一個人就念佛。這個事實上做不到的。你只是「深信切願,求生淨土」,來了事就做事,事去掉之後我就念佛。這樣,世法說到究竟也無礙於佛法。一切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何況我們把世法、出世法這一切善都來迴向呢?

只要我們拿至誠心來迴向極樂,也叫「一向專念」。所以我們就是還是在做很多事,比方說,你將來當了方丈,你有好多事情要做,或者廟裡有什麼職務,或者自己還有什麼著述,這一切一切,只要是以念佛為主,是我唯一的一個目的,其餘都是附帶的,這個也算「一向專念」。所以現在根據他說,兼行世法尚得名為一向專念,更何況兼修餘出世法呢。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我們就圓融一點,我們圓融一點的看法),參禪的人想生西方,不必改為念佛。不是說你不參禪去念佛去了,你只要你有信願、你求生淨土,你參禪也是淨土行,所以蕅益大師是最圓融了。他自己閉關,閉的是念往生咒的關,這也是一個例子。作《彌陀圓中鈔》的幽溪大師,他一生修《法華懺》、《大悲懺》、《光明懺》、《彌陀懺》、《楞嚴懺》等等;「懺無虛日」,天天都修這些懺法。臨終預知時至,寫了《妙法蓮華經》五個字,並且唱這個經題,一直到後來往生。所以修懺法、念經也是淨土行。

所以這麼來看,我們只要發菩提心,持佛名號,雖然也兼修一點其他的法,也還是可以叫做一向專念。就是我這一向專念的解釋,也比現在外面有一些淨土宗,比他們的廣一點、寬一點,在這個地方。

但是多門的修總不如「一門深入」,話又說回來了,就是這樣。我們修行就是要把「生處變熟,熟處變生」。我們貪瞋痴種種這個太熟了,我們打妄想太熟了。從來不須要你做什麼準備,我要打妄想去了,沒有,自然而然都來了,太熟了,什麼時候都滋出來。但是這一些「菩提心」、這一些念佛,這一些個出世間的事情,我們太生了。我們的修行就是要把熟的地方變生,生的地方變熟。那麼,就是你專一於一門,把這個生的變熟就比較有效。你一會兒修這個、一會兒修那個,那都生,誰也不熟,是不是?這樣的話,一心專至,就容易把生的變熟,熟的也就變生了。這就是說「一向」的好處。

善導大師並且又說(所以我們把各種觀點都擺一擺,那些也是祖師,善導也是祖師),善導說:「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因為稱名字容易,只要能相續就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就這麼一念一念相續,一直念到最後。「十即十生」。一百個人就一百個生。

「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你沒有雜緣,而且得到了正念。而且你是「與佛本願相應故」,佛的本願是十念必生,就是勸大家念佛。「不違教故」。你沒有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發願往生,要念佛,「順佛語故」。

「若捨專念修雜念者」。專念你不修,修雜念(不是說絶對不行);「百中希得一二」,百中很少能得到一個、兩個;「千中希得三四」,就難一些。所以我們就把這個「一向專念」可以廣一些。但是要注意到,我們還是要使得那個熟處要變生,生處要變熟,善導大師還是希望大家專念。這就是把這個對於咱們本經的宗,也就是三輩往生,每一輩所必備的條件,我們這兒做一個匯報。

〔第二十七講〕:我們正在研究,也可以說是本經,也可以說是淨土這一宗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三輩往生」和「往生正因」。

所以我們學佛,不是一個只是學問上的研究,而是要真正的解決自己和一切眾生的問題,所以這是一個大事啊。那麼怎麼解決呢?那就有具體的行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就是讓大家知道怎麼去做,這非常重要。今天我們有兩位特殊的朋友參加,就使我們今天這個因緣更殊勝。

上次,〈三輩往生〉裡頭,我們把「上輩」的已經講了一些。第二十四品,佛就告訴阿難,「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出家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三輩中每一輩都有的,所以是個共同的必備的條件。因此,這個是咱們這部經的宗。我們已經屢次的討論了,上次又很詳細的討論了。底下,我們就往下講了。

【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衆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卽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寳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修諸功德」就是願意修種種功德;六度、萬行都在修,行持很廣大。而修這一切功德為什麼呢?就是為願生其國。願意把這個功德迴向,能生到極樂世界。永明大師《萬善同歸集》,「要廣修萬善,同歸極樂」,就跟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

《阿彌陀經》就講,也說明這個「願」的重要,「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眾生聽到這個法門,聽到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而且這個世界是沒有退轉,壽命無量,種種的增上,「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再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所以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應當發願。

「願」就導「行」,有了「願」就有行動了。那麼這樣的行動,又「發菩提心」,又「一向專念」,又修種種功德,而發願迴向往生極樂,這一切都是「因」。那麼這樣的眾生,「果」是什麼呢?在「臨壽終時」,這個「果」就顯現了。

所以這一點我們也特別要重視。不是有人說,你們修淨土法門都是死後的事,不是這樣子。有的就在今生就證得,很多很多了。達不到這一步,也是在壽命未了的時候,臨欲壽終的時候,還是今生,不是中陰。黃教,宗喀巴大師是中陰成就,那是他死了以後中陰的事。這個是「即身成就」。

我曾經問過貢嘎上師,我說:「生極樂世界跟我們密宗的『即身成就』是不是一致?」他反問我一句,說:「你問的是什麼世界?」我說:「我問的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噢,那一致的。」是即身成就。所以人人都把這個即身成就推到密宗那邊去了,這是個很大的錯誤、謬解,這都是即身成就。西藏中,理論與實踐都考慮的,第一位,就是先師貢嘎呼圖克圖,這是他的話。

所以在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等無量無邊的大菩薩,「現在其前」,這個「其」就是以前修種種功德的這個人,「現」在這個人的前面。所以這個就是淨土宗極殊勝的一點。

在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裡頭,這一段比鳩摩羅什翻譯的詳細。他也說到,「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不光是阿彌陀佛一個人,是證到聲聞的、證到菩薩的種種弟子無量無邊,圍繞;「來住其前」,來到臨壽終的人的前面。這個時候佛就「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佛以大慈悲為懷,就是要度眾生,佛就加佑。

所以這個就顯出什麼力量來了?顯出他力。所以有許多修行專靠自力,當然是好的,佛法沒有不好的,但是沒有能夠憑藉他力。打坐、靜坐就是這個例子。靜坐當然是好的,戒定慧,持戒、禪定、智慧,這個就是攝六度。但是你這個前五度沒有般若,都不能稱到彼岸;前五度如盲,跟瞎子一樣,到般若才有眼睛。你這個禪定一般是得福。

所以有的人福報特別大,做國王如何如何,他往往前生是禪定的功德。「清淨」,這個清淨是福,然而他不能解脫。有的人,也就參禪參得入魔的,這個入魔的,所謂「走火」,先是「走火」,後來就「入魔」,這個多極了,多極了。修什麼都要來這個……,所以這個是他就是靠……,釋迦牟尼佛說,你們真要想打坐,不靠他力,沒有這個可能,種種魔擾。它這個是自力門,所以很困難。那這個淨土是定為他力門,果教派,仰仗他力,仰仗彌陀大願之力。

這個聖眾來迎接,就慈悲為本,他就加佑這個臨終的人,「令心不亂」,讓這個人的心不亂。因為在臨終的時候,是一個極難用功的時候,如風刀解體。風就是這個氣,練氣功的這個氣,練氣功的人斷氣是苦惱極了。有的人他就說,你們拿刀子來給我割斷吧,他的氣斷不下去。風刀解體,如生龜剝皮,如活剝皮,烏龜活剝那個殼一樣那麼難過,用功不了啊!只有這個法門,你念到你能夠達到這個條件,第十八願,你「至心信樂」,「願生其國」,「乃至十念」都可以生。你只要符合這個條件,佛就來接引你。

接引你做什麼?不是一個禮節問題,我來接接你,而是加佑你,讓你去,這是個關鍵!他捨命之後就隨佛到了極樂世界。上次講過的,講的這個《悲華經》裡頭,那說得還多了。《悲華經》裡頭,大眾圍繞,到那個時候,佛入「無翳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就跟這個人說法,臨終的人聽到佛說法就大歡喜,就斷除一切苦惱,也得到「寶窴三昧」。以這個三昧力故,他心就能夠念,就得到無生法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所以這個淨土法門不可思議。

所以我常說,你修什麼都可以,你不求生淨土,你想今生要脫離六道是沒有可能性了。當然你可以再來嘛,所以有些人再來,再來就很難說了。今生的事情有時候你都忘得一塌糊塗了,怎麼也想不起來,你說來生還記得今生的事情?你今生的事情都忘了。今生,以前念過的書大家還能記得多少?能背出多少?不要說小時候念的,就是前兩個月念的,你現在恐怕也就忘了,還要等到來生?

所以在我們這兒說,「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所以我們剛才所說的都是解釋這幾句經文。更引了一些其他的經典來做證明。所以這是「千經萬論共指」,不是一部經說的,千經萬論都給大家指示這條路;「十方諸佛同讚」,十方的一切佛都同聲讚歎這樣一個微妙法門。所以這個「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是淨土宗的心髓、淨土宗的心,達摩說「汝得吾髓」,這就是淨土宗的髓。是由於佛力加被,行人才心不亂。

不是要求你在現生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做這個要求就要求太高了,往往人達不到,達不到就心灰、就放棄了,就去學別的法門。不知道別的法門更難,最後一事無成。你要知道,達到「一心不亂」,你就生的不只是「凡聖同居土」,「事一心」你就可以生「方便有餘土」,「理一心」你就生到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了。當然是好,但是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不要因為達不到就灰心。只要往生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關鍵在於「信願」,蕅益大師講得最好。這一點,很多淨土宗的不認識這一點,所以念得也就是灰溜溜的、心灰意懶。

往生之後,就「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在七寶所成的蓮花之中,這個七寶,我們不要以為故宮中的那種寶石什麼做成的這些盆景。那種東西我說老實話,你擺在我這兒我都嫌討厭,笨拙極了。這個不是那樣的,拿些什麼翡翠、珊瑚、金子做成一個盆景,是說它極莊嚴、極殊勝、極乾淨;「極」,就是拿世間的寶來做譬喻,種種的寶所合成的蓮花。在這種蓮花之中自然化生,自然而然的就化生了。

這個「化」字在這個地方,很容易被體會為「胎卵濕化」,眾生有四生,四種眾生,「化生」是其中之一種。這個「化生」不能夠這麼體會,這不是「胎卵濕化」四種之一的那個化生。這個有根據的,《法華文句》中他就說了,他說是《胎經》,《胎經》就是說的《無量壽經》,蓮花胎中生出來的。所以東密,密宗的「金」、「胎」兩部,「金」就是「金剛部」,「胎」就是「蓮花部」,就是極樂世界,這是「胎」。《胎經》就是我們淨土宗的經典。《胎經》所說的蓮花中生,不是「胎卵濕化」中間的化生,是「非化而言化」也。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這超乎世俗的、世間的這種化生,是以彌陀大願的力量之所感,是自然而生,不是以這個罪業力的因緣而生。

生天也是化生,你有天的福你就生了。入地獄也是化生,沒有說是父母生出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地獄中接班人,沒有。你死了之後,自然就到地獄中去受生。而且死了之後馬上活,活了之後馬上再死,一天不知死多少次。那是罪業所定的。這跟那個都不一樣,所以不是胎卵濕化的化生。

也不是濕生。人類,現在大家有很多爭論。現在不用爭論,按佛教說,人的來歷,「胎卵濕化」這四種都可以生人。最初的人可以化生,也可以從猴子變的,也可以化生,也可以濕生。《涅槃經》說「濕生」,庵羅樹女等等人,因樹上的花,花裡有濕氣,她就出生了人了。他是靠這個濕氣而生,而極樂世界的從蓮花中生,跟這個不一樣。大家想想看,這個濕生的,先要有了這個樹,有了樹上的花,然後生出人來。而現在極樂世界,人和花同時出現。所以不是因為花的濕氣而生,皆是彌陀願力大願之所感,超乎世間所說的「胎卵濕化」。

而且生下來之後怎麼樣呢?「智慧勇猛」。智慧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成佛就是一個智慧,「轉八識成四智」就成功了。把你的「八識」變成「四智」,四種智慧,就成功了,所以整個是智慧。往生的人,這些上品的智慧勇猛、猛利,勇猛精進;這智慧猛利能夠斷一切煩惱,而且「神通自在」,他通達無礙。

所以極樂世界的人,他「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天體有多麼大呀!就是咱們人類的知識知道的天體,十四萬億光年,這麼多的世界。極樂世界的人,掌中都能把一切世界都抓在手裡頭,這樣的神通啊。現在這一點氣功師的奇異功能,那提都不要提了,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

【是故阿難.其有衆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迴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所以底下,釋迦牟尼佛再叮囑咱們大家一句,「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所以往生不是以後的事,是今生的事。你要今生見阿彌陀佛的人,怎麼樣呢?「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你要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還要念極樂國土的種種功德。所以還是上頭的話再重複一句,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還要「積集善根.應持迴向。由此見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下輩的也是如此。如果你想高一點,你還要做種種功德,拿來迴向;「由此見佛」,由於這些功德而能見佛。「生彼國中」,見了佛之後,一定生到極樂世界。

而且「得不退轉」。一生之後再也不退轉了。你就是再回到娑婆世界,你就再到地獄中去度眾生,你到任何不好的地方去,你總之不會再退。你所達到的這種覺悟的水平,再不會退步了。在我們這個世界是進一退九,好容易進了一步,底下就要有退九步在等著你,所以可怕呀!這是說老實話。所以我們就必須得逆水行舟,一篙子鬆不得;這篙子把船撐上去一點,馬上第二篙子又頂上去,只有這樣用功。一個鬆懈,一衝下來,衝下來就好多好多。

這一段,就是上輩往生的。這個上輩的往生,在《觀經》裡頭講到上品上生,比我們這個詳細。《觀經》是把兩頭都說到極端了。好到最好是什麼情況,那個最低的是什麼情況可以來,五逆十惡地獄都現了也可以來,所以《觀經》就是把這個極端都說了。咱們這個「三輩」是指著,用現在的話,概率最多的,這往生多半是這種情況的,這樣略略分成三輩。所以我們這裡都是善人往生,從往生的情況來看,多半是善人。那《觀經》惡人也可以往生,那他就是從那邊看,最低的也可以來。

這個上品上生,我們稍微讀一讀《觀經》的話,我們也可以增加大家的歡喜心。在臨終的時候,「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來接的是這樣一個景象,都來了。

「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一個蓮花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到你的面前,因為這個蓮花台就是你要乘坐的。「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加持行者。「與諸菩薩」,諸大菩薩一起。所以接引佛這個手印是這樣的,伸在前頭的,阿彌陀佛是這個手持蓮花,這個手是這樣的,這稱為接引佛,就是來接你。

「授手迎接」,伸出手來迎接你。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無數菩薩讚歎你,善男子、善女人,你這很難得,修持精進。女人這個時候也轉為男身,然後上這蓮花台。「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自己看見自己上了這個金剛台,觀世音菩薩拿給他的。

「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個就是接引的情況。而且馬上就可以分身塵剎,供養諸佛,聞種種妙法,得種種陀羅尼。所以這個上品往生,當時往生之後,你最低是初地菩薩,《疏鈔》說甚至於到八地菩薩,你今生就得證到這樣的位置。

所以有很多人輕視淨土,東學西學,這個事情我們覺得是很可惜。又不是不信,但是就這樣子,找不到一條光明的、平坦的道路,枉自辛苦,愈忙愈亂。

底下一個討論。這裡頭我們很強調,談了「他佛」的接引,剛才說的都是「他佛」的功德。或者就有人懷疑,你這個跟禪宗就矛盾,禪宗都是講自心功德,你這個不推崇自心而讚歎他佛,靠他佛,你怎麼解釋呢?現在引了三部論的內容來證明。真正說透了之後,實在是「自他不二」啊。你還「自」和「他」還是兩個,《維摩詰經》有一品叫做〈入不二法門〉,你永遠在「二」裡頭,你永遠也入不了「不二法門」。

我們頭一個用蕅益大師的《要解》中說,他也設了一問。他說,既然《觀經》裡頭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談的是心,那心是你自心,你何不就言「自佛」就好了,幹嘛一定要強調「他佛」呢?這是蕅益大師設的這一問。這種問題都是很好的,我們將來有的時候自己心裡也有這個問題,跟著這個我們就可以來解決,自己要說服自己,還要能說服他人。

蕅益就答覆了,說「此之法門」,這個法門,「全在」,完全在於「了他即自」,剛才我已經說了一句「自他不二」了,這就更深刻了,蕅益大師的話。要能夠「了」啊,這個「了」字最粗淺的說,了解。而這個「了」字不僅僅是了解的了,你這個事了得了,了不了?了不了,不得了啊!「了」有解決的意思,這個「了」字。中國的文字很有意思,他用一個「了」字。「了」什麼?了「他」就是「自」。所以「他」就是「自」。我從前不是拿那個磁石做過譬喻嗎?今天不重複了。

「若諱言他佛」,你很忌諱談「他佛」,一談「他佛」你就不高興;「則是他見未忘」,你在見地中還有個「他」,你有分別;「若偏重自佛」,我就老強調自佛,那是什麼呢?「卻成我見顛倒」,你我見很深,你在顛倒。

「又悉檀四益」,我們用「四悉檀」來利益眾生。「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饒益有情用「四悉檀」嘛,這可以利益眾生啊。如果這四個悉檀,從「世界悉檀」讓他「深發慶信」心,發生信心。如果「世界悉檀」都不能使他得利,那麼所謂「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就談不到了。所以這就講極樂世界,如果是這樣的話,「世界悉檀」要不知道,欣慕極樂、厭離娑婆這種利益你也得不到。你現在就連往生都談不到了,你還說你要能夠悟入到理佛?理上的佛就要破無明,那就是地上菩薩了。你連往生都達不到,你連欣厭之心都不能生。唯有怎麼樣呢?「即事持達理持」。

所以我把蕅益這句話又加上另外一句話,作成一副對子,「即事持達理持」作上聯。唯「即事持達理持」,從「事持」開始你不知不覺達到「理持」,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念,這個最微妙,就是你不知不覺一切都放下了,只是這一句彌陀朗朗現前了。這個時候,都放下了就是「無所住」(《金剛經》的話);而這一念……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而這一念相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相續,即是「生其心」。正在「無所住」的時候就「生其心」,正在「生其心」的時候就「無所住」,這是地上菩薩才能達到的事,

然而你凡夫就能達到了。所以念佛功德殊勝就在這個地方,暗合道妙。

所以,以凡夫的心要入「諸法實相」,只有念佛最容易。其他也不是沒有一個不能的,都比這個難哪。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種種的動亂很多,我們總之要求一個我們還能做得到的方法。做不到的、很困難的,這個時候,有等於沒有。所以我常常說,你得了病,你現在到美國去,那有一個專門的大夫,他給你一看就好。事實都是事實,但是我們這的病人他怎麼能到美國去呢?怎麼簽證?然後還要旅費,到了美國他怎麼能找到這個大夫、怎麼去看?你雖然有,跟沒有一樣,是不是?沒有一樣嘛!你是有,真有。很多法門也都是,真有,真是這樣,但是這個有,對於你來說跟沒有一樣。在美國的人他還不見得人人都能找得到這個大夫,比我們強一些,他能找到他就治好了,他也有找不到的。還有,他排得很忙的話,掛不上號,就這個事情。所以這個事情就是要問一下具體情況。

「即事持達理持」。你就這麼念的話,念到念念是暗合道妙,你就到了「理持」。理持就可以破無明、證無生法忍,你就是地上菩薩。

「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的明顯」。彌陀聖眾現前,不是他佛來迎,是你自己的本心的明顯。

「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夏老師有兩句話也很好,在《淨修捷要》,「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借託、靠,比方說,「我託託你」了,就是那個「託」字。「託」什麼?託彼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所以這八個字解釋這個話很好,我們把這八個字記住。託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拿觀世音菩薩以及七寶宮殿、八功德水等等的,這一切的莊嚴,幹什麼?顯明你自己的心。你自己的心有這麼莊嚴你不知道。這一切讚歎極樂世界就是讚歎你的心哪!你怎麼能把它看成……,都推到他那邊去了?所以密宗它殊勝,你修法,你自己就是本尊。現在很多人不從根本上入手,就是要找個便宜的法,想很快成功,那只有很快成魔。

底下還是蕅益大師的話:「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這個淨土宗不是一個愚夫愚婦行的法,這個法門是極深極妙。「斬盡一切意見」,「破盡一切戲論」。一切戲論都破盡了,一切意見都給你斬盡(這意見),你有這些東西,你就不能很好的去信入。

從前佛學院講佛教史的一個方興,現在常常在雜誌上寫文章,他問我:「極樂世界的『有』,到底是什麼樣的『有』啊?」他說了兩種,我沒照他的兩種回答,我說:「是離四句的有。」這四句都是戲論:「有」是一句;「無」是一句;「也有、也無」是一句;「也沒有、也不是無」又是一句。這是離開四句的事情,所以,斬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

「唯有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才能)徹底荷擔得去」。只有這種大人物、大宗匠才能承當。我們糊裡糊塗的認為只有愚夫愚婦去搞,還在輕視。這是什麼?這是顛倒見!把殊勝的看成輕,把輕的看成好,你自己正在顛倒見中。你自己正在顛倒見中,你還在那拿大頂,頭衝下、腳衝上,很辛苦啊。

這些人才能擔當。其餘世間的「世智辯聰,通儒」,儒家的通儒,這些「禪客,盡思度量」,盡他去思度的這個量,盡其量。「愈推愈遠」。他愈想、愈琢磨,愈想愈遠,愈不能明白。「反不若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所以這就把這些通儒、禪客批評得很切合實際。他笑話那些愚夫愚婦,他反不如那些愚夫愚婦。所以印光大法師,現在很多人很尊敬,稱為我們近代的三大高僧之一。印光大法師讚歎這個《要解》,他說這是《阿彌陀經》最好的一部註解,釋迦牟尼佛自己親自動手來寫也不能超過,他就是這些意見。

第二是《無量壽經起信論》,問:「臨終你見佛,你是自佛,是他佛?」他這也很厲害了。他說,若是他佛的話,那是成了魔了;若是自佛的話,你自己想出來的。既然這樣,你怎麼能往生呢?這也是他設的問,也許有人這麼問過他。

彭紹升居士答得也很好,「自佛他佛,總成戲論」,你說自、說他都是戲論、都在這兒開玩笑。「人我兩忘」。你要修行的人,「人」跟「我」都忘了。所以《金剛經》的讚子,「斷疑生信,絶相超宗,頓忘人我〔註三〕解真空」。「人我」得把它忘掉才行,你老有個「人我」,你得兩忘,「人我」得兩忘才解真空。

自跟他不是二,不二,不異就是不二。《維摩詰經》, 不二法門,一切不二啊!你老在……,所以我們壞就壞在第六識,第六識就是分別識,種種分別。

「諸佛法身,湛然常寂」,但是彌陀以他的本願的緣故,所以跟我們修的人就感應道交。也就是「即自即他」,「自」就是「他」,「他」就是「自」,本來是一體的。我們的本心和彌陀的法身本來是一體的,現在就是我們自己所謂「情生就智隔」,一生情念,我們這些念都是情念,智慧就隔住了,就不能了達。

實際上,「無虛無實,唯一真如,周遍法界」。眾生就是由於業緣,就妄有分段、幻有分段生死。這個就是由於業力的關係,像在屋子底下搭了很多棚棚,看不見天日。你如果念得很誠懇,這一切的緣就清淨了,這個時候把那個棚棚拆掉了,豁然見天日了,你就可以往生。往生之後你證無生忍,發明自己的本心,這也就是本來你所有的。這是第二個議論。

第三是蓮池的《彌陀疏鈔》,這個事理;「著事而迷理」,淨土法門很多人是屬於這一類,執著這個事相,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黃金為地,好極了,但是他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就像什麼呢?像小孩子念四書、五經,他不懂,他就只是會背。有的人會背全部的四書、五經,不明白道理的人很多。你年紀很小,智慧沒有開,就只能讀文章,不瞭解意思。「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你整天在念佛,你不知道是佛在念哪。噢,我們在念佛,正是佛在念我啊。這是一類。

另一類是「執理而遺事」,執著這個「理」。什麼東西都不能執著。「理」是好,但有人執著這個「理」,只承認這個「理」、執著這個「理」,把「事」丟掉了。就像一個窮人拿到了闊人家的賬本,什麼銀行有多少存款,什麼銀行有多少股東,什麼地方有多少股票。自己說:「我發財了!」賬本是人家的!哈哈哈……,數他人寶,你數別人的寶貝,跟你自己有什麼關係?這是什麼?雖然知道「即佛即心」,佛就是心,可是你的心現在絶不是佛。你的心都被這些塵染,剛才不是說,等於屋子搭了棚棚;拿鏡子做譬喻,我們的本性如鏡子明照,但是現在紅墨水、藍墨水、瀝青什麼都塗滿了,你自心的光明就顯不出來。我們看見的只是紅的、藍的,亂七八糟一大堆。就是說,「判然」你現在的心不是佛。所以「約理」,從「理」上說,就沒有可念。

再從「事」上說,「無可念中,吾固念之」。「無可念中」我就是念,所以有事、有理。雖然在「無可念中」,我還就是「念」。為什麼?「念」就是「無念」,又破你的情執。你說,只有「一切都無」,所以這個「無」字他就搞錯了,好像就說「無相」、「無念」、「無為」。很多人把這個「無」字就做成一個斷滅的「無」去理解,是個大錯誤。

「念」就是「無念」,要真是都沒有了,那就是「頑空」。再說的不好,是「斷滅見」。不是什麼都沒有了,「空有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兩個不是兩回事嘛,不相異。「有念」和「無念」,「有念」不異「無念」,「無念」不異「有念」,這不就是一樣的話嗎?這就「理事雙修」,又修了「事」,又修了「理」。

「即本智而求佛智」。所以一句用蕅益,一句用蓮池,也可以作個對子,蕅益是「從事持達理持」,蓮池這是「即本智而佛智」,是一樣的,這就叫做「大智」。

蓮池大師再說,「然著事而念能相繼」,執著這個事相,可是你念佛的這個念頭能夠相繼、能夠相續;「不虛入品之功」,你還可以得到往生,得到入到品位的功勞;「執理而心實未明」,有的人就覺得我信了禪宗,我很高,執著這個「理」而廢行這些「事」,看不起這些「事」;「反受落空之禍」。這幾句話好!大家每個人都要很好的去衡量衡量自己。你並沒有真正的開悟,你就反而看不起念佛、看不起這一些,你就受到一個什麼?落空的禍。那個還有入品之功,你這就是落空之禍。底下他又說,「假使騁馳狂慧」,沒有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這個害不輕。

這個就是把上品的往生介紹了,而且把自佛、他佛,理和事做了一些討論。所以這重禪輕淨;現在有的人只是重視淨土,談一點禪都不許,好像你就是背叛了我的淨土宗了,這個也過了。一部佛法沒有不好的,你只要能把一切好的都吸收來,都是好事。總之,不要腳踩兩隻船,那是決定不行。什麼法門都是一樣,兼修都是好的,但是你這腳踩兩隻船,那是一定要掉到水裡頭去的。兼修和腳踩兩隻船怎麼分別?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得清楚的。

底下我們談「中輩往生」。上輩談過了,中輩。

中輩

【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廻向.願生彼國。】

「中輩」,剛才說「作沙門」、「不作沙門」,這兩部經不一樣。所以這裡就不要執著,我們要「心出家」。《觀經》就說,中輩的是出家人,咱們這兒說中輩的就不作沙門了,上輩的是。《觀經》上輩沒有說是「出家人」,她們聽經的都是上輩往生,那是國王夫人、都是宮女,沒有出家人。所以這個地方也不要執著,我們說的是「心出家」,不是這個形式,穿上什麼衣服就算了。現在有些出家人整個是在家,比這個在家的一點不少煩惱。你不能心出家、不能大修功德,也要「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中輩也是如此,下輩也是如此。

「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就是量力,量自己的力來修行,做種種功德。「奉持齋戒」,「戒」,你受什麼戒就好好持戒。所以有很多人,有的貪功德,說別人都受了菩薩戒,我沒有受,我也要受受戒。這個就是很冒險。這個戒是不受則已,你受了之後,破戒的罪是大極了。所以都要很務實,好好的,你是什麼身份就受什麼戒。蕅益大師的比丘戒就退了,說我持不了比丘戒,退為沙彌戒。現在人家都說是大德,沒有說蕅益怎麼那麼沒出息啊?他是認真的,他不是貪圖這麼個虛名。我持不了,我退嘛,我把這個沙彌戒持好就是。你看很多經上寫「沙彌智旭」,那就是他執持沙彌戒的時候。

中輩者,隨己做功德,要奉持齋、奉持戒。「齋」是什麼?「八關齋」,「齋」就是過午不食。八關齋戒修一天也可以,今天我受的只是一天,這一天我不要坐臥廣床大被,不要去擦化妝品,也不要看電視,這些音樂什麼都不行。這一天「八關齋戒」功德很大的,這是「齋」。「戒」,居士就是五戒、菩薩戒;和尚是比丘戒、菩薩戒。

「起立塔像」,「塔」是供舍利的,「像」是造佛像。造像的開始,就是佛登天為母親說法,國王思念佛,就用栴檀木做了佛的像。這是咱們地球上有佛像的開始。等佛從天上下來的時候,這個木頭佛也出來接佛。這尊木頭佛,大家知道不知道?到了北京,在北海附近有個栴檀寺街,那就有個栴檀寺。栴檀寺供的這個像就是當年這尊栴檀像,到了中國來,後來起火燒了,在清朝的時候。這個像的畫像還有,故宮裡頭有,印出來過,很莊嚴。這是像的開始,你要造塔造像。

「飯食沙門」,供養出家人。《會疏》說,「經云:正令得滿四天下寶」,你得了多少寶貝,滿四天下,你把一個太陽系所有一切地方的寶都得到了,充滿了四天下的寶貝都得到了,你不如請一個清淨的出家人吃飯。這個「清淨」首先是戒要清淨。你看「齋僧」的功德多大。可是要清淨的沙門,不光是身出家,也要心出家。

「懸繒然燈」。「繒」是佛前的幡;點燈。「散花」。印度花很多,就把這個花,果木園的鮮花,他們拿這個花散在佛的身上做一種供養。「燒香」,這我們都知道。這個「花」跟「香」很特別。一個是花,佛歡喜,鬼神討厭。所以現在大家都是親近很多氣功師,實際是親近了很多鬼神。這個鬼神跟佛法是完全不相應的事情,大家要知道。譬如這個花來說,鬼神討厭。他對於花,他看作跟大便那麼討厭。

香也是如此,你點香佛歡喜,但是魔就跑了。所以他這個是「外」,「外」之中還有魔,「魔外」,有許多。這個還是要有所分別。那徹底來說,那都是佛。但是,平等之中有差別,差別之中有平等,不能單指一樣。那麼剛才說這一些,是從差別方面說的。

下面舉了例,「中輩」的做這些功德,「以此迴向」,就拿這些功德來迴向,迴向到哪裡呢?就把功德迴向到願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要求往生的人,就要把自己所作的一切功德來迴向,集中到求生極樂世界。

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老師說,他念準提咒。老師問他:「你為什麼要念準提咒?」他說:「我想當國務總理。」他真念了,真當了國務總理。但是我們替他很可惜,你就求這個太可惜了。所以就是你念、你做功德,你的目的是什麼?最重要是要求生。所以慈照宗主他勸人發願有幾個偈子,「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你持戒沒有信、沒有願,不能往生;「唯得人天福」,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福盡還得受輪迴;「發願持戒力」,你又發願又持戒;「迴向生樂國」,拿這個來迴向;「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這樣的行持,一千個人一個也不會丟掉,決定如願。所以就是要發願。

《會疏》也說:行了諸善要迴向,就成為往生極樂世界的因。你不迴向,那就是給你增加一些福報。像那一個,他去做這些事,他求當國務總理,他短期當了一下,那是軍閥混戰的時期,當了一下國務總理。所以迴向、發願不可少。

【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眞佛。與諸大衆前後圍繞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卽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無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底下經文,「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這個來迎接的阿彌陀佛,就化現他的身,這樣的一個化佛。這個化佛的光明相好跟真佛是一模一樣,但是你看不出來,但是來的是阿彌陀佛的化現。

《圓中鈔》的解釋,《圓中鈔》是我們《阿彌陀經》的第三部註解,《疏鈔》、《要解》,第三部就是《圓中鈔》,幽溪大師的。他說「真佛」是說的什麼?是說阿彌陀佛的應身,這個化身就是從應身再變化出來的,這是他的解釋。《會疏》是日本人的著作,他的解釋不同一點,這兩個都可以並存,這沒有矛盾。他說《觀經》裡頭「上輩往生」的,都是說的阿彌陀佛和多少化佛來接,所以他認為「真佛」就是指著上輩往生所見的佛,從這個佛再化現的就是化佛了。那麼這個沒有關係,法身、報身、應身、化身,這是名字上的差別,都是一體的,即化、即法、即報。

這個裡頭和《觀經》稍微有一點出入。《觀經》中品的沒有說發菩提心,而我們這裡頭特別講了要發菩提心。再有《往生論》,「二乘種不生」,那就跟我們這個一致了。不「發菩提心」就是二乘種性,那不能生。這個事情怎麼圓融呢?這個《淨影》,隋朝的慧遠大師,《淨影疏》是註疏得最早的了,所以中國和日本的許多各家的註解都是遵《淨影》,他有個解釋,他就專為答覆這個問題。

《觀經》說小乘可以往生,天親的《往生論》說「二乘不得生」,怎麼回事?他就回答了,說「二乘不得生者」,是從咱們這個國家走的時候的情形說的。修小乘的眾生,一直是修小乘,在他臨終的時候要發起大心來,就能夠往生了。如果是用「小心」,「小心」是什麼?就是只想到自己,我要往生,我得好處。實際上我們大家念的這個偈子,「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大乘心。我這一報身完了之後,願意和大家一起,所有的人一報身盡了,都同生極樂國,是這麼迴向的,這是大乘心。如果你只是想自己得到好處,而到臨終已經證實了,要這樣的話,這個人確實利他的心很弱。一種就是說你應該慶幸,我自己得到好處,願意別人也得到好處,而且是真實的。要發起利他的心,所以這個時候很自然會發起大乘的心來。如果這時候還發不出來,就往生不了,說老實話。

所以「女人不得生」在阿彌陀佛的「願」裡面說得很詳細。她厭離之後,她往生的時候,她就先見自己轉為男身,轉了男身之後才往生,在這個世界就轉了。在這個世界臨去的時候說的,你要是女人不得生,你要是二乘不得生。

「若用小心求生彼國,無得去理」,你只想自私自利,只為個人求解脫、得好處,沒有能生之理。我常常說,我願意念佛,今生保佑我消災免難,遇難呈祥,一切都好,死了之後還要跑到好地方,就是為個人打算,這個不能,往生不了,要利他的心才可以,才能跟彌陀的願相應。所以這個法,我們這個就是為一切眾生,和這個為自己的這個事情……,當然小乘還是好的,我們現在不是說是……,但是就是說,你能夠真正的知苦、斷集、入滅、修道,還是可以證阿羅漢。從大乘觀點上說,這是焦芽敗種,他發不起大乘心來。所以這樣,天親就說了「二乘種不得生」。

底下他又問:如果去的時候用大心,怎麼到那之後他得小果、得聲聞呢?《淨影》他又解釋,因為他在咱們這個地球上所學習的都是小乘的內容,所以去了之後先證小乘果,這個很自然。那就把這個問題,他就說了。

下輩

【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底下是「下輩」。下輩就「不能作諸功德」,更忙了,種種,這個因緣更差一點了,但還是要「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所以這個發菩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你不管修什麼,你不發菩提心,在大乘法中是無法相應。

這樣的話,「歡喜信樂」,知道這個法門,他非常歡喜、非常相信,他樂,願意去。「不生疑惑」,所以這個很重要,你聽了之後能信,要不疑啊。所以《金剛經頌》,第一句話就是「斷疑生信」,你想瞭解這個「般若」,第一是要斷疑,才生信;「絶相超宗」,才離開這些相,超出一切宗;「頓忘人我解真空」,你才能解真空;「般若味重重」,他就歡喜無疑,沒有疑惑。這個很重要,他又發菩提心,又念。這個人臨終夢見彼佛也能夠往生,不過功德智慧比中輩差了。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念、也是歡喜,從來不懷疑。

「不懷疑」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懷疑極樂世界有沒有?阿彌陀佛有沒有?這個念佛能不能往生?這種懷疑是一方面。還有人這些都不懷疑了,懷疑自己。我這個根器能行嗎?我這麼念,行嗎?這也是疑,要把這些都去掉。所以不疑那一頭,疑這一頭,疑自己這一頭,這都很可能最多生到邊地,九品是不行了。

「夢見彼佛」,也能往生。這個「夢見」有兩個解釋,這兩個解釋都通。一個是日本人的解釋,望西是日本人,修一個樓衝著西邊,叫做望西樓,他自己就自稱為「望西」。他說「先是夢見」,臨終還是親眼見佛。而他引了《漢譯》的經文,《漢譯》裡頭「三輩」都有夢見之說,在他修行的時候夢見過阿彌陀佛,但是臨終的時候還真是親眼見著阿彌陀佛,這是望西的解釋。他的論點有三個:

第一個是彼佛有臨終接引之願,所以對於下輩也要來接引,這是一個論點。他要是不來接,他這個願就不合了。

第二個,《觀經》裡頭所說的下品還都是惡人,惡人佛還來接呢。這個地方,我們是善人,咱們不都是善人嗎?你看,還做種種功德,一點疑惑心沒有,這樣比他那個還水平高,佛還不來接嗎?這是第二個論點。

他第三個論點就是根據漢、吳兩譯也都是如此,上品、中品都有夢佛之說,後來佛來接。他這個說法,這是通的。

另一說,也是日本人的著作,《會疏》。所以《無量壽經》的註解日本多少種。我們中國有單行本的就只有《淨影疏》這一本。這一點我們是貧乏,現在咱們急起直追呀,《無量壽經》。他的說法,他說是,像《觀經》的下下品,看見地獄中火在那燒,馬上自己就要進油鍋了,這個時候緊張;他說,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佛來接,他怎麼能夠有十念?就是佛來加持他,才能夠有這十念。但是,雖然佛來接了,因為他正在緊張,他恍恍惚惚,好像在夢中一樣。這個解釋也很近情理。如果不然的話,他怎麼能夠念,在這種情況之下?

所以這個地方的「臨終夢見彼佛」就兩個解釋了:一個就是說,他是以前夢見,這個時候佛還是來了、還是看見了;再一個解釋就是說,真是佛來接了,他才能念,可是他在緊張什麼的,這一切好像就不是那麼明徹,就好像似夢,似是夢中。所以,這個都是靠佛來接引,本人能見不能見,那就是……,佛是來接了,這個本人不見得……。

所以有時候,同一的一個情形,有的人能看見,有的人不能看見。比方現在這個梵音洞,就有的人能看得很清楚,有的人看不清楚。常來旁聽的一位,他和一個黨員一起去出差。到了普陀山,他是看見像就磕頭,他是佛教徒;那個是個黨員,一律不磕頭,而且是個年輕人。到了梵音洞,他恍恍惚惚看到個白衣觀音,他正在看的時候,旁邊那個共產黨員趴地上磕頭了。他說:「你看見什麼?」「我看見白衣觀音了。」他真看見了,就是同一個地方,各人根器不一樣。

所以在臨終的時候佛來迎,你看見得清楚不清楚,種種;就是現生的時候、平常的時候都有這種情況。那個人看得很清楚,他磕頭了,這個很自然嘛,你想一個共產黨員,他要不是真看見,他會磕頭啊?他也用不著用這種話來粉飾他自己。要是個氣功師,你可以懷疑他,他自己來誇耀自己;這一個黨員,一路不磕頭,這時候磕頭了。也就是,我們說明這個恍惚,就是今生有的人還恍惚,所以臨終恍惚很自然。

所以這個臨終接引,我們這個經在講,《阿彌陀經》也講,還有《稱揚諸佛功德經》:「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捨,阿彌陀佛將諸眾僧,住其人前」,你看,他只要聞名信樂,阿彌陀佛就住在你前面;「魔終不能毀壞斯等正覺之心」,這個時候魔不能干擾你。

所以有人就說,我臨終見佛來接,是佛來還是魔來?你不要擔心,這個時候魔不能來。《鼓音王經》又說了:「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能好好念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這是佛來接,讓你看見了。所以能看見,並不是普通事。你看,這個人老修行,他還沒看見,而那個人根器好,他看見了。所以就是說,到這個時候,佛的加被讓都看見。

底下又做一個討論,佛嘛,「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那為什麼我們這兒講佛現其前呢?佛來接呢?不就有來有去了嗎?現在我們就把蓮池、幽溪、蕅益這三位大德,一個是《疏鈔》,一個是《要解》,一個是《圓中鈔》,他們的議論我們介紹一下。

蓮池大師說,古德說佛是沒有去來的,無所來、無所去,怎麼說佛現在其前呢?答:「感應道交。」因為我們和佛之間彼此有感有應,這個感應,能感、能應,這個道就相交,就交通,就「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佛雖然不要起個心,安排一些交通自己跑來,不用這種來,可是來了;「無見而見」,見的人也無見,也沒有要見之心,而自然就看見了。

所以永明大師說:「知幻非實,則心佛兩忘。」知道一切都是幻相,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跟「佛」就都忘了。但是,並不是沒有幻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是說諸相根本就沒有,你看見這些相而不著這些相就是「諸相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現這些相是虛妄,現這些相(所以說,還是先見了這個相),而你非相,而不存這個相的這種知見,則見如來。

所以,「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你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心、佛都空了;但是你不妨不見而見,這個時候我們心、佛也沒有壞,所以這「事理雙融」。

蓮池又說:「法身真佛,本無生滅。」法身的佛,沒有叫做什麼生,無生,無生就無滅。《心經》,都不垢不淨嘛,沒有這一切,沒有生,沒有滅,沒有這一切。「從真起化」。法身佛是沒有生滅,「真」就是法身,從法身化現,化現出報身,報身再化現出應身、應化身來「接引迷根」。

這就是佛大慈大悲,從體上起用,要有體、有用。佛還是要救度眾生,他有他的妙用。這個是佛的本願功德,令有緣的眾生,你專心去想佛念佛,就能夠在自心中見到佛來迎。你知道你見著佛,佛就在你自心之中。你知道你自心有多大呀?你自心遍虛空,十方的佛都在你自心裡面,沒有一個佛不在你自心裡面,你雖然不見,還是在你自心裡面。因為你專心想這個佛,你感應道交,你就見到你自心本有這個佛了,不是佛另外派一個化身來迎接你。眾生見有去、有來,如鏡中之形。鏡中之形,它那個形是什麼?鏡中之形是有沒有?是真有。鏡子裡面有沒有?這個比方很好。鏡子照,裡頭有個我,這個形宛然,鏡子裡有我沒有我?鏡子裡哪有我啊?我在這兒,鏡子在那兒。鏡子中沒有我,它現出我來了。

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學佛,這佛是無盡藏,這是深入的事情。要通達這些道理之後,將來品位很高,也真能夠自利利他,能夠和這一切人談、交,我們可以弘法利生,你才能夠使得人真正「折伏信受」,這是佛法的殊勝、高明。

所以,就是鏡子裡頭的那個我,「不有、不無」。它有嗎?你把鏡子砸了,也砸不出個黃念祖來,沒有。沒有,怎麼現出我來?不是沒有。所以「有」跟「沒有」都對,「有」和「沒有」都不對,言語就不行了。所以為什麼說「言語道斷」?這個言語就不夠用了,就這麼一個事情就是不夠用了。

所以經中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是這個意思。「水清則月現」,大家到北海去,水一清,水裡就看見月亮了。月亮也不要跑到水裡頭來,水也不要跑到月亮那去,然而月亮現出來了。所以在我們心中現出佛也是如此,感應道交,這是一個解釋。

底下《圓中鈔》就說,見佛要論感應。你平常是參禪的,或者修空觀的,假定你所見的,這就是魔境。因為你修的是空,你突然現出相來了,跟你所修的不相應。或者,是你功用很明顯,你自己的心佛自現也可能,也須要觀空。所以這個就是跟你修持有關,你是哪個法門。你是從空門入,一種是現相就是魔,魔來找;一種就正是自心,你也要觀空,不生動搖。現在是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這是一種好的感應,感應道交,法爾如是。這是第二個,《圓中鈔》的說法。

這個《要解》的說法:十萬億佛土都沒有在我們一念心之外,而且我們又靠自心的佛力來接引。你看,不在我們心外,不光是「自」,而且自心中有佛,佛又來接引我,這都是超乎情見的思想,而這是符合實際的。怎麼能不往生呢?所以「自他」,自力還有他力,他力還有自力。

鏡子可以照多少層的樓台、山水,一層一次;不須要時間,先照到近處,然後照到窗戶外頭丁香樹,然後照到那個松樹,然後照到大殿;一下,同時都出來了,沒有先後。所以這樣來看,十萬億佛土也是如此,就在這兒;一個鏡子,它沒有遠近。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也是如此。咱們臨命終時,彌陀來接引我們也是如此,這個就是蕅益大師的說法。所以這些說法跟禪宗就相通了,「自他不二」而「自他宛然」哪。光是「自他不二」,都「不二」就無差別了,然而「自他」又「宛然」,有自、有他。「生佛不二」、「生佛宛然」,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這是「不二」;然而,咱們是眾生,佛是成佛的佛,「生」跟「佛」還是宛然,宛然不同。不同,本體是一樣;本體是一樣,形象和作用又不同。哈哈哈哈……所以來迎的佛就是自心的佛,所以「自他不二」,佛也不來,人也不去;而宛然現出,有佛來迎,有自己往生,這叫「事理圓融」,事和理都在圓融。

所以「事理無礙」,這大乘法門,有事、有理。執著事,不知理,體會得很淺;只知道理,廢了事,反而落空之禍。所以既要瞭解事,又須要瞭解理。

〈三輩往生〉本文介紹過了,還做了不少的討論。底下這一段是一個特殊的,可以說是殊勝之處。

一心三輩

【若有衆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卽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這個下輩之後,這一段在《魏譯》本裡頭是分成兩截,一開頭前頭有一段,最後的下輩裡頭有一段。所以古人對這已經懷疑,這樣的水平怎麼擱在下輩裡頭呢?《唐譯》就成為完整的一段。所以蕅益大師他認為《唐譯》比《魏譯》好。夏老師就是按著《唐譯》把這兩段集中,所以下面這段經文主要是《唐譯》。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大乘法,非小乘,大者所乘,就是普利一切眾生,皆得究竟成佛。而且住於大乘,安住於大乘,這是什麼水平?這個就比「發菩提心」還要高。「發菩提心」是你初發這個心,要增長,慢慢之後才能說住於大乘。

「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這一大段,「十念」,「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都「定生彼國」。「一念淨心」,「一念」的心念於彼佛都得往生。這個夏老師把它集中了,這是一個大功德。

慈舟老法師是華北三大高僧之一。現在在台灣、在國外好多是慈老的弟子,他們來信要慈老作的科判。慈老為這部經作了個科判,他這個科判,他也是獨出,他的心光的流露,他提出一個「一心三輩」。

「一心」是「一心不亂」這兩個字,這裡又有一個「三輩」,這是古人所沒有的。後頭這一段話就不屬於前頭,而這個裡頭也包括很廣。所以一個大德就這樣,他提出這四個字,這裡有很殊勝的內容。他這「一心」,可以說是別具一格,在淨土宗別具一格,這裡頭也有三輩,這是過去淨土宗,前所未有的這種說法。我又根據慈老這個科判,對於這段經文,因為古人沒有作過註解,古人作註解的是《魏譯》本,日本人、中國人作的都是《魏譯》本。《唐譯》沒人作註解,所以這個註解,就我第一次來解釋。

我們現在就把這一段,初句的,「若有眾生住大乘者」,《報恩論》說這一段講「十念往生」,「一念」也往生。《報恩論》是沈善登對於《無量壽經》做了很多的工作,他說這個是專指著住大乘的人來說的。既然住於大乘,大家要知道,這就不是凡流了。他就舉例,指什麼人呢?他說在「禪宗得破參」,真正的開悟了。他說「破參」是禪宗真正的開悟的「破初關」。不過現在這個「破關」大家的解釋不同了,一般解釋得太淺了。這種解釋比較深,「破參」只是「破初關」,那現在就是真正的開悟了,但是只是「破初關」。

「及讀一切大乘經典,得解悟者皆是」,大開圓解了。讀大乘經典可以忽然間一下子的感應道交,大開圓解。這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不是這樣一點點看、一點點懂,又多讀,增加一點、增加一點,不是這個境界;豁然開朗,大開圓解,所以修持要到這一步就是「宗通」了。

所以我們說法的人,你要只是按經典講,按很多註解講叫「說通」,「說通」不可貴,你要「宗通」。有的「宗通」之後,他沒有研究這些教理,他有時候也很困難。所以「宗說俱通」是最好,有人稱讚這是「宗說俱通」的大德,那就非常難得。這裡頭得「解悟」,這種人是住大乘者。這些人他不是專修淨土,例如誰呢?例如,智者大師、永明大師之類。這話很好,不過他舉永明,舉的這個例子舉的不大好。永明可是念佛念得不少,他晝夜彌陀十萬聲啊,永明,一天念十萬聲佛號。

不過意思很清楚了。「住大乘者」,這個就是禪宗的「破參」,教下的「大開圓解」這種人物,他才能住於大乘。「以清淨心.向無量壽」,「清淨」兩個字是非常重要,沒有這些污染、雜垢、懷疑;「向無量壽」,他是無疑、無垢、無染,很純潔的這個心,崇向無量壽、迴向無量壽。這樣的念,「乃至十念」,哪怕他只是「十念」,也就是下至「十念」,這是第一種,所謂「十念法門」;「願生其國」,這是一個類型。這樣的可以生,十念。

底下,「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都得往生。這個十念,我們還比較熟悉,因為前頭第十八願,「十念必生」。而這個底下,他如果達到一心,一念的淨心、一念的淨信,只要念一句就行了。

所以,這個底下我們要作個解釋,要研究一下了。這個說的是「一念淨心」,「發一念心」;「發一念心」這是「一心」,「一念淨心」這是「一念」,「一念」和「一心」是不是一回事?「一念」和「一心」是一回事。

《教行信證》裡頭講,「一念」是什麼?是「信心無二」。這個「信」裡頭沒有「二」,這樣的心。因為一有二,二就是矛盾,就對立了,「無二」。「無二」嘛,所以就是一念了,沒有二了,不一嗎?這個一念就叫做一心,就是無二的信心,這就是「一心」。

這「一心」是什麼呢?「一心」就是清淨的報土 (報佛的實報莊嚴土)的真因。咱們現在生生到「凡聖同居土」,這是四土中最低的土。去了之後還是凡夫,但是凡夫他就可以不退,所以這是最大的恩德了。這個地方,他說是,你如果達到一心、一念,你就是清淨報土的真因。所以,「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因跟果是一致的;「因」也清淨,所以「果」就清淨了。所以這麼看來,這個「信心無二」的心就是「一心」,也就是「一念」,而這個就是清淨報土真實的「因」。也就是說,往生者你是登了實報莊嚴土,你證的是報身佛,而且分證常寂光、分證法身。

《信心銘》裡頭最後的四句話,這是禪宗的祖師,「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就跟我們這一致。最後的四句講了很多,他說:「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到了不二的信心的時候,你言語之道就斷了,說不清楚了、說不明白了;離開了「去來今」,時間就沒有差別了,「三際一如」。

所謂「三際一如」,過去是一際,現在是一際,未來是一際。「三際一如」,過去、未來、現在就是一樣的事情。現在科學家都懂得這個道理,愛因斯坦他們懂得這個道理,「時間、空間、物質」是人類的錯覺。從前很多東西不好講的,你說「色即是空」,這桌子空不空哪?現在就告訴你,你去找愛因斯坦去,他就告訴你:「這是你的錯覺」,既然是錯覺,本來沒有。你這是人類,你現在那是,我們佛教講,因為有妄想,妄想跟錯覺不正好很相當。「妄」跟「錯」,「覺」跟「想」,差不多的東西。他們究竟還是淺,不過已經體會到這個地方了。

所以「信心」,「言語道斷」,我們語言是不夠用的。沒有「去來今」,時間、空間,這一切物質都是眾生的錯覺;「非去來今」,就離開了錯覺了。這個《信心銘》的話,也就表示「不二」的信心是不可思議。

「不二」的信心不可思議,所以這兒說「一念淨信.隨願皆生」。這個「一念淨信.隨願皆生」在前頭就提過了。前頭提的是「一念淨信」,現在我們這兒是「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因為他是一個「不二」的心,「一念」的時候就是「所行」成就了。這個「一念」,達到這個「一念」的時候,就有伏惑的能力。

咱們不是有惑嗎?惑是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就連無明惑也能夠伏。有「伏惑」的這個功能,所以臨終正念就顯現。他有「伏惑」,把這個「惑」不是給你除斷,伏住,就一定往生淨土。所以,達到「一心」,有「一念」的淨信,就是「不二」的信心,就可以突破這些時間的障礙,有伏惑之功。要這樣來念,往生淨土是必然的。

再說「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彌陀疏鈔》裡頭說,我們老念,「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 (老念嘛),無第二念」,不為一切所亂,這個叫做「事一心」。

這個「理一心」,他就不是這麼念佛了,他是反觀、體察,找我們這個念的根源,對於自己的本心忽然間相契合,這就是禪宗了。禪宗說的就是「參究」、「參禪」。古時候沒有「參話頭」,後來變成「參話頭」。然後,這一句把它突破,突然間相契,自心的本明就顯現,這個就叫做「理一心」。「一心」和「理一心」,咱們這說「一念」就是「一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這個功德。

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說的,究竟是「理念」是「事念」呢?這個所謂要說念佛這「一念」,就指著你念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你念十句,十聲,就是「十念」。在《觀經》說,五逆,最後就這麼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念念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就往生極樂世界了。

所以彭際清說,你這個「十念」是十聲,臨終的時候,哪怕你只是念一句,你真正的回心了,彭紹升說,真正的回心了、懺悔了,用這種不亂的心、清淨的心,哪怕只念一句,沒有不往生的,佛的本願力故。這是彭紹升說的,十念、一念,連一念都可以往生。十念,《觀經》的例子了,那個「五逆」的人念了十句,往生了。

《疏鈔》對這個解釋,很深入。他說是,念一句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為什麼?因為這時候,這個人念佛,他已經到了「理一心」了。你看,這個五逆十惡的人,剛剛要入地獄,可是別人告訴他,「你念佛」;他相信,他念,這時他念佛就是「理一心」。所以佛法,它這不可思議就是在這兒,它不是像我們這個要講資歷的;〔它是〕要講實際的。

這個事,咱們設身處地的體會一下:看那油鍋在炸人,慘不忍睹,底下就是我,炸的就是我,我就要進去了。現在有一個方法,念佛,不進去了,到極樂世界,這個人他的心情是「念」的是怎麼樣?他任何什麼思想都沒有了。頭一個,他不能進油鍋呀!眼看著就進去了,現在咱們是,離開我們稍遠一點,我們就醉生夢死,其實就在你旁邊。你要真把這個信了之後,你看看你念念試試。所以他這個「念」就是理一心。

「理一心」是什麼?一切放下了。一切放下,你本心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性。雜的東西放下,那不就是本體就顯露嗎?所以「一聲佛號一聲心」,句句是「理一心」,所以句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就十句就往生了,「理一心」的功德嘛。

所以漸法、頓法,這個頓法就是如此,這就叫做「頓」。你這悠悠忽忽,你修多少輩子,一輩子修,下輩子再來,接著再多念一點佛。我常常說,那個開水,你還沒開,端下來了,明天又煮,煮一萬年它也不是開水,從來沒開過。你開一回了之後,它涼了也叫涼開水,是不是?你要開一回。所以我們修行人能開一回,你把水煮開一回。你不開一回總是騙人,實際是騙自己。

「事一心」雖能夠滅罪,力量差呀,要很多的念才能滅很少的罪。這個至心念佛就是「理一心」哪,這個心要是一明朗,妄就是空啊。所以千年的暗一燈就破了,這個暗室,一千年都是黑暗的,燈一著,那黑暗就去了,不須要一千年才去,當下就去。所以《觀經》的「至心」就是說明「理一心」的心,就是「一心」的功德。所以這一段,我們就說明這「一念的淨信」,這個信心的功德,你念到「一心」,這個「一心」的功德,「一念」的功德。

所謂「至心」,再解釋一遍,我們講過多少次了,就那過河的。後頭追兵來了,你這要過河,你心裏所想的,別的都不想,就想怎麼過河。我脫了衣裳還是不脫衣裳?脫了衣裳,他又馬上追上來怎麼辦?不脫衣裳,在水裡怎麼辦?你想的就是這件事情,怎麼渡河?這叫「至心」。這麼念佛的話,你要始終相續至「十念」,乃至於就是「一念」,都能夠得結果。因為這樣的「念」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不須要你懂得這些,自然而然你就合乎這個妙道,你很巧的入到「無生」裡頭來了。

所以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一念」也可以往生,這就顯彌陀的不可思議的本願的功德。這是法藏比丘五劫在那思惟,想出這一切一切的這些個「願」,這個度生的方法,我們稱為「大願之王」。而只有這個方法,眾生才能出生死!

尤其是現在,現在還要能閉關多少年,這麼去修的人太少了。這麼忙、這麼亂,還要想出生死,離開了求生淨土,不可能了。稱名就離開了妄惑,可以入「理一心」。因為你一「契理」的話,一切罪都消滅,那就是地上菩薩了,所以不可思議。

底下再討論一個問題:有的人他就聽說十念、一念也行,他說那很容易,只要等臨終我去念十念,下定決心。這個想法是不行的。你要是平常沒有修持,你臨終怎麼會能念得出十念呢?臨終為什麼肯念呢?所以《彌陀要解》說,沒有平日的功夫,不會有臨終的十念或者一念,這都是多少的原因才有這種。

怎麼念呢?下面這一段:你念的佛本來就「超情離見」,你不用再「說玄說妙」,說這說那,都用不著。只貴你「信得及」。真正能相信,這一句就是一切法門,就是一切咒,就是一切一切的戒律,一切一切的善,都在裡頭。

「守得穩」,不為外面的邪風牽引。「直下念去」,就這麼所謂直念去,就這麼一句一句這樣念。你或者一晝一夜念十萬,或五萬,或三萬。你看蕅益大師這個數,最少是三萬。現在我把它降低了,我說念一萬。連一萬也不肯念,那就不好辦了,那就不好辦了。這是一個真的,你就是又想得點結果,又想這個……,又不想用功,換句話說,這就是自己騙自己,沒辦法。

「以決定不缺為準」,既然定了之後,就是一天也不能缺。「畢此一生」,這一輩子絶不改變。「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如果不得往生,三世諸佛都是誑語。當然,這個裡頭有前提,你是「信願持名」,你真是正信。你這念的只是想求你氣功,現在這個外道他有這個飛,他說你想練飛的時候,他們本來也有咒,後來他們就念觀世音菩薩的《心經》,「揭諦揭諦」那個咒,比他的咒好,他就念它這個咒,他飛得是快了。但他只能夠飛,那個咒的功德他得不到別的,因為他求只求這個。所以這個必須是「信願持名」,那麼你一定往生。

他又說,如果要「一心不亂」,也沒有別的辦法,要用數珠,要用念佛珠。所以有很多人不肯用念佛珠,覺得什麼,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大的好處,它能夠提醒你。所以說,「若要佛不離口,先須珠不離手」,這都是我們確實做功夫的一些辦法。

「久久純熟,不念自念」。你要念熟了之後,不須要我現在要來念你才會念,自然而然。這種境界很多人有,「不念自念」,真實用功的人都有。但是就是不經常,偶爾出現這種情形,差不多都還有,「不念自念」,經常那就好了。到了這個時候完全是「不念自念」,你記數不記數就沒有關係,拿佛珠不拿佛珠都沒有關係了。

如果一上來就要圓融,就要什麼,就要破相,所以道綽說,「若始學者」就是要破相,你談這個,那不行,不如你就 (道綽的話)「依相專至」,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專心至心地去念,你不管他破相不破相,「無不往生」。你不能破相,你水平低一點,但是你真正念的話,你暗合道妙。

這就把主要的,這種念得很少而能夠往生的功德,由於一念,這是「理一心」,這個做了解釋。

那麼「十念」呢?剛才一念,每念都是。「十念」有兩種,在實際修持中「十念」有兩種。一種就像《彌勒發問經》,我們過去講過,那是菩薩念法,那樣的「十念」,那這個凡夫做不到,我們就不說了,以前也講過。再一種「十念法」就叫「十念法門」,就是十口氣,這也說過。這兩種都是平時修的。

再有就是臨終你能念十句,乃至於念一句,都能夠往生。這就是「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這是為因,結果呢?「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

底下,我們就要解釋,「如在夢中」。「如在夢中」,因為咱們是「一心三輩」,所以這個「如在夢中」我也分「三輩」來講。這個沒有前人可參考,因為前人沒有做過這個工作。這個「一心三輩」中當然也有上、中、下。

「上者」是什麼樣呢?「上者」生死之情早已經盡了,沒有什麼叫生死了。「凡聖體空」,禪宗,「聖凡」的差別沒有了。明明都認識到佛是沒有來去,明明知道佛沒有來去,可以見佛來;見佛來,佛也是沒有來去。「了達生死本空,而現往生」,雖然生死都空,還現往生。「捨此生彼」,捨掉了咱們這個世界,生到極樂世界,也如同於幻夢,所以說「如夢中」。這個就是一心三輩中「上品」的「如在夢中」的解釋。無來去而見佛來,無生死而現往生,一切一切都是如同幻夢。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作一切佛事都是「夢中佛事」也就是這兒的「如在夢中」。此是「如在夢中」的第一解。

中間的呢?因為了達這個世間都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此對於這個世間的一切有為法毫無留戀,什麼妻兒子女,什麼什麼全無留戀。看到這種臨死的愛別離苦,「如在夢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他這「如夢」,這是中輩的,這一心三輩的中輩。

第三種,就是上次那個解釋,「彷彿似夢」。因為水平不大夠,這個時候看見佛來,這個心不十分明朗,有點恍惚「如同夢中」。所以這個「如同夢中」,這水平就低了。這是一心三輩中的下輩。

如果沒有慈老這個科判,這種做成三種解釋,那這個膽量還不見得夠。因為他有了「一心三輩」,那你必然要對於「如同夢中」應該有三種不同了。

「定生彼國.得不退轉」。所以,咱們這裡頭講了兩種往生:一個是三輩往生,一個是一心三輩。這個裡頭,前頭三輩往生的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本經的「宗」。後頭這「一念淨信,一念往生」,是由於「一念」。一念是什麼?是實相。前頭的往生合為本經之「宗」,所以往生。現在我們這「一念淨信,一念往生」,這樣而往生的,一念是什麼呢?一念是實相。

「實相」大家忘了嗎?「實相」是本經的什麼?本經的體,本經以實相為體。所以,一上來,概要就講「實相為體」。這「一念」的淨心,所以「念」的這個時候就都是「理」,這「一念不二」的淨心,整體就都是菩提心嘛。這還不是發?這已經是了。念於彼佛,他就是是專念。所以這個還是,你看起來在「三輩往生」之外又有這麼個「一心三輩」,但是他同樣,他還是說的本經之體,也就是「菩提心」,也就是「專念」,所以還是相通的。

再底下,所以這個佛的慈悲,《法鼓經》說「若人臨終不能作念」,有這個情況,你臨終痛苦或什麼,你念不成佛了。不出聲不要緊,可以默念;念不了六個字,念四個字;四字念不了,可以念一個字;有的人他不能念就手寫,寫「佛」字,都行。

《法鼓經》說,你不能作念,你只要知道彼方有佛,你一心只是想往生,也可以往生。所以佛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這個時候,你不是不想,你力量不夠;你有這個力量,不念,你往生不了。你力量不夠,你盡了你的最大努力了,「如來悉知悉見」,不會因為你這個條件不行,不是看你的條件,看你的發心哪。你真正是想去,憶念彼佛,願意來。我「想去」是做什麼?我願意早日去實現我度生的願望。

我們談度眾生。你怎麼度眾生?你自己還是糊塗蟲,怎麼度眾生?自己在水裡頭一頭出、一頭沒,你救誰?你自己還等人救。往生之後,你才有能力去度眾生。我們就為實現這個願望求往生,所以這是大乘心。不是求自己我這輩子要好,下輩子也要好,我怕苦,我就永遠不苦,我逃難。好像那個時候打內戰,跑租界去我就保險了。要用這種心求阿彌陀佛,佛說:「你還不行,你還不能來!」你這還要……,你這個心不是淨土眾生的心。

所以,「當知如來有勝方便」,這是《安樂集》道綽大師的話,「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只要你專意在念佛,「隨願往生」。所以就是說,主要看「心」。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底下是〈往生正因〉,〈往生正因〉它補助了這個〈三輩九品〉。當然,另外還有一種,後頭要講,這種也可以先提一下。就是不到「三輩九品」的還有兩種,還有「邊地」,智慧不夠。但是還是修善、是念佛,這種人可以生到邊地;懺悔,然後能夠見到佛。以後再講。

但是除了「三輩九品」這些修持、這些品位之外,往生的一些個「因」,在第二十五品又給羅列一下,這些都是在《魏譯》本裡頭本來沒有的。這個裡頭,今天我們只要講一個問題,「往生正因」。

第一類正因

【復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刹。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刹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

第一類的正因就是,「復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此經典」什麼經典?就是咱們這《無量壽經》。現在,在台灣有人一天念十二遍。我們應當是向海岸那邊的同修致敬。現在說老實話,是北京的最不行,南方比北京又好一些,海外又比我們更好得多,人家是真在用功。

「聞此經典」,這個《無量壽經》。「受持讀誦」,「受」是信受;「持」接住了、奉行、修持;「讀誦」,「讀」就是念;「誦」是背。背《無量壽經》的人很多很多了。過去我們有幾個,這很寶貴,現在在國外,能背的人很多很多了。

「書寫」,寫這個經。「供養」這個經。你把經擺在佛桌上,跟佛像一樣供養。在日本,那個《法華經》就是受尊敬的。你隨便走走去看,「南無妙法蓮華經」石頭上刻著,就是供養這部經。如果對於這個經典,你能夠「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所以在這個「往生正因」之中,頭一個正因,單提這一條。

而這種往生的時候,是「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刹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這就是這個上輩的情況。而這個情況,這個「正因」之中,單獨提出《無量壽經》,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大家重視。

因為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一切佛為什麼要出現於世?為什麼到世間來示現「捨兜率」、「降王宮」、「出家修道」,然後「樹下成佛」、「轉法輪」、「降魔」等等等等的,出現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唯」字很厲害,唯獨就是要說,要說「阿彌陀佛本願之海」啊!是唯一為了這個事而來的。

善導大師,日本人對他恭敬極了。咱們中國記載錯了,說他是自殺了,說他念著佛跳樹。這個就是弄錯了。道宣的記載很清楚〔註一〕,那是個問法的人。問法的一個青年人跑去,善導正在那說開示,他跑進來問善導,他說:「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就念著佛死,能往生嗎?」他說:「可以。」他就聽這個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出去出了廟門,爬上柳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摔下去了。是問話人的事情。但是後人記載成,是善導大師爬到樹上,摔下去了。這個事情就是,對於善導有點抹黑了。有解釋也都解釋不圓,不是他的事情,記載的錯誤。你想,道宣那個時候跟善導同時,而道宣是律宗的祖師,都是講真實的,不能有妄語的,他的記載能有錯呀?所以我們對於善導,因為這樣就不大恭敬。而日本人恭敬極了。

(我們講完這一點。因為只有幾次了,所以我們就稍微延長一點點。今天完了之後還有三次,就是四個學期,能多講一點就多講一點。這《無量壽經》的功德不可思議。)

因為善導這樣,所以大家就……,他這個就是說,像蓮池大師,都承認善導是彌陀的化身。蓮池說,就算他不是彌陀化身,他必然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流,同等人物。所以善導大師的話我們要重視。

如來之所以出興於世,就是說彌陀本願之海。那麼「說彌陀本願之海」的經是什麼經?那不就是我們這一本《無量壽經》嘛!當然它不止一本,我們一共是九本。但是九本裡頭能把「彌陀願」都包括進去的,只有這一本。別的這個「願」裡頭,像《魏譯》本雖然很多,它有的重複,實際不足,還有缺陷。那個「國無女人」、「蓮華化身」它都沒有。所以現在就是說,我們這本經就很重要嘛。彌陀的本願就是要說這個法。

而且「彌陀本願」之中是什麼願?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前頭我們講了「十念必生」。你這是做得到,十念法,一天念十口氣,誰不行啊?但是這個是,你許多的工作,許多許多的事在那,沒有時間。你是成天在那玩,你十念法,你決定往生不了。你別的時間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或者你在弘揚其他的,有許多許多工作,你十念法可以。

那麼為什麼「十念法」可以得到往生,就可以得到不退轉哪?剛才我們講了一些,這就是理一心。

現在再補充一句,比較好懂一點的,也是蕅益大師的話,你念佛「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念佛,名以召德,「萬德洪名」,你叫什麼名字來什麼。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我一喊要茶,茶來了;拿帽子,帽子給我了。名字召來實際東西呀。所以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的萬德所莊嚴的,

所以你念這個名字的話,阿彌陀佛的萬德都到你心裡面來了。所以就「全攝佛德成自功德」。如何下手?下手你就從「事念」開始,拿著佛珠念。剛才蕅益大師那個高;我後來說一萬。一萬大家念不了,你先從一天念一串開始起,一串一百零八遍,你慢慢增加,你總要進展嘛。是不是?只要你相續不斷,堅持,盡你最大的努力,這一點必須要清楚。我們現在不是說怎麼往生嗎?如來悉知悉見,不能騙人,你要是盡了你的最大努力,決定往生。

依如來之教,如教奉行,盡了你最大的努力。你自己放棄,自己就在那跳迪斯可,自己在那去吃館子,為這些事情耽誤了時間,你這個功課做得不夠,那就不能原諒了,你自己主動的把時間拋掉,沒有辦法。但你只要不按這麼做,如來悉知悉見。所以從「事持達理持」,「達理持」那一念,念念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所以這個事情,不光是咱們這部經的一個核心,是整個佛教的一個核心。今天我們談這話,整個的佛教,佛就是要說的這個淨土法門,「彌陀本願之海」。「彌陀本願之海」就是咱們這部經,「本願之海」最核心的核心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

「念」為什麼這麼殊勝?佛的功德就成了你自己的功德。你怎麼下手?你就「事念」,就「南無阿彌陀佛」。你不管它「破相」不「破相」,「理一心」不「理一心」,什麼「般若」都不管,你就這麼念,「老實念佛」就這個意思。就老實念佛,大家不肯老實。你就老實念,就行了。所以一部佛教,主要也就是這。

今天我們就圓滿了,就到這。謝謝大家。

〔註一〕:《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七》,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部。惟行念佛彌陀淨業。既入京師廣行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時在光明寺說法。有人告導曰。今念佛名定生淨土不。導曰。念佛定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上柳樹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聞臺省。」

上一次介紹了〈三輩往生〉。在結束的時候,也把〈往生正因〉裡面的第一段正因裡頭的第一句話,要讀誦《大乘無量壽經》,這個上次也做了介紹。這兩品所談的,都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切要。我們知道了很多很深的道理,知道了很多極樂世界的好處,知道這是度眾生的可以說是唯一的方便法門。但是具體怎麼做呢?是些什麼條件呢?所以這個經,它很完整就在這個地方。有的經只有講了一些方法,沒有談出很深的原理;有的只是談了一些理而沒有事,都怎麼做啊?前一個就說是,可以把往生的很粗很粗的分為三種類型,所謂上、中、下。一切事情往往都是如此,可以分成三個大類,這也是極粗的三個大類。

《觀經》就分為九品,就是三中再分三。實際是可以無窮盡地分下去,是無量的品哪。這個是從往生以後的這個水平方面著眼的。當然這個水平是個「果」,上品是個果,中品也是個果,你要達到這個果,跟它的「因」也有關係,也談了一些「因」。共同的「因」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但是它並沒有把往生還有很多「正因」都概括進去。

所以這一品,就是對於前頭的補助。還有其他許多許多的往生方面重要的行持,都是「正因」。也就可以說,要得到「三輩往生」,你也須要種這些個「正因」。而種種「往生正因」裡頭,你行這些「正因」,你將來得到的果位,也就是前頭那一品,〈三輩往生〉,那些果位。所以這兩個是互相補足,同等重要。

但是這裡頭分了三段,也是第一段最殊勝,中間一段稍微差一點,後頭一段又稍微差一點。也好像正是相對於那個上、中、下。但是在「正因」方面說,也可以說這是一個上、中、下。但是這個上、中、下不對應於前頭那個「往生三輩」那三輩。若說第一段當然是上輩,中間那一段就是中輩,下頭那一段就都是下輩,不能這麼機械的聯繫,那就是說這個裡頭還要看情況。這三個是有差別,這個裡頭是第一段最殊勝,中間差一點,後頭又差一點,這個是對的。

今天我們就接續來看第一類的正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這是一個方面。我們也說這個是包括了六句。古人這裡頭有幾句,這算是一句,也就是一個方面,就是這個〔讀誦〕《無量壽經》。為什麼單提《無量壽經》呢?《觀經》也說「讀誦大乘」。「讀誦大乘」都是共同必要的。

因為這個經它是淨土的第一經,也可以說是大乘的第一經。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十方的如來為什麼要出興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唯一、唯獨就是要來說彌陀本願之海。那麼這部經就是說「彌陀本願之海」;十方諸佛的心願就是要說這部經啊。所以這個就可以說,不但是淨土宗的第一部,最近我寫了一篇論文〔註一〕,說這個就是《華嚴》、就是禪、就是密。這就是整個佛法中的第一部經,所以單用它來代表。

實際上並不是說,只是念這一部經,別的經不要念了。用這一部經代表「讀誦大乘」,而大乘之中首推這部經。尤其是學淨業的人,那更沒有話說了,以它為代表了。這是第一句要說的。

第二句就是「求生彼剎」,這個是求生淨土。所以我們修淨業的人,我常常說,我們不管大家是學什麼法門,各人有各人的許多的因緣願力,不能勉強。不可能說是這一個道場,或者咱們一個班,都是淨土宗。那除非說,開始就是以淨土宗這個目的,這麼集合的,不然,人各有志。但是求生淨土卻是共同要遵守的,這是個必要的。如不求生淨土,當然其它路還是有的,但是困難。如果還就希望在這一生之中,把這個生死的事情能夠解決,不求生淨土可以說沒有希望。所以第二句話就是「求生彼剎」。

第三句就是「發菩提心」。這我們過去講了,這是共同的。

第四句「持諸禁戒」。這個「戒」是寶塔第一層,沒有「戒」就是漏器。我這個茶杯放了很好的茶,但是它是漏的,我就喝不成了,倒的茶全漏跑了。所以漏器,你雖然也做了很多功德,它存在不了,你這個戒在那兒,你沒有守住戒。所以這個「戒」是這樣,不受則已,受了就要好好的護持。人不能夠一下子就做到沒有缺憾,趕緊要懺悔。所以要嚴守禁戒。

第五是「饒益有情」。所以這些話,也就是修行人,你也可以說是共同要守的準則吧。各有各的戒,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戒,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薩戒。像我受的三昧耶戒,這是密教的,也就是金剛戒。各有各的戒,都要遵守。要「饒益有情」,你這個修持是為利他。所以《普賢行願品》說:「若菩薩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所以說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所以我們先要做到讓眾生歡喜,這是「饒益有情」。所以「三聚戒」中有「饒益有情戒」。

最後,第六是最關鍵的,「憶佛念佛」。所以這個就跟上頭那個是相輔相成的,不過又多補充一些。最大的一個補充,就是要念《無量壽經》。念佛是善中之王,捷徑中的捷徑。

這個是「往生正因」第一個段落中,所修的因。修了這個因,就一定得果。這跟影子隨著身體一樣,必定有個影子,一定有個果。這個結果就是「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所以他這個品位,我說是相當於上品,因為這些修行的因也是上品的因,所以得的果也是上品的果,他就是跟佛一樣,具足種種佛的功德莊嚴;「生寶刹中.速得聞法」,在寶剎中往生了,極快就聞法。那這只有上品人能做得到。所以這個是「往生正因」的第一個,又是一個這一類的正因。

第二類正因

【復次阿難.若有衆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顚倒。卽得往生彼佛國土。】

第二個,「復次阿難」,佛又跟阿難說了。有的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前頭是很精進,「讀誦大乘」、「持戒」、「禪定」,「盡持經戒」,所以我們知道,前頭說的這個經是以《無量壽經》為代表的。是「盡持經戒」,它這個「盡」字就是很多很多的意思。所以我們也不要意會成……,現在有人就是認為專念《無量壽經》,甚至有人念《普門品》他覺得都不專,這個稍微體會得偏了一點。好是好的,好是好的,不過就是狹隘了一點。佛不是……,這個經為代表的第一部經。他那個經有緣,他念得很熟,那麼他繼續再念還是很好嘛,但是你要求生淨土啊。

所以不能盡持經和戒,「戒」也不能受得很多、「戒」都持。所以蕅益大師退戒,他認真哪。蕅益大師那樣的大德,他最後退得只剩了個「沙彌戒」。所以有的著作寫的「沙彌智旭」,「智旭」是蕅益大師的名字,他那時「戒」就退成「沙彌」了。我要是比丘,我就要持比丘戒;我沒有退菩薩戒,我就要持菩薩戒。菩薩戒起心動念就是犯戒了。所以他這個就是認真哪。

所以,從來也沒有人說是蕅益大師退了戒,大家看不起他,而是更尊重他,說他認真、負責任,不欺騙佛,不求好看。我要說得很好看,實際沒有做到,這個是有點假啊。

那要做不到,不能「大精進禪定」、不能「盡持經戒」,那怎麼辦呢?那你修十善。一不殺生,所謂殺盜婬妄。殺盜婬這是「身三」,身業三方面;「語」有四:妄語、綺語、惡口、兩舌,「口四」;「意三」,貪瞋痴。所以「身口意」這三業造十惡。把這十惡翻過來就是十善。

例如,「不殺生」,現在我不但不殺生,我還放生,這就是十善。你不殺生了,那只是說我不行十惡了。不但不殺生,我還放生。昨天那個電視裡頭,就介紹那個人買鳥,籠子裡頭把它裝了之後,然後把它放走。這個電視介紹得很清楚。就是現在的人提倡,這都是好事,是不是。他不但不殺生,還放;他拿他的工資一點點,他還這麼花了,這就是善。

你不但「不偷盜」,而且你還「布施」,這就是十善。諸如此類,我們就不再一一的說了。「身三」、「口四」、「意三」,不但不行那個不好的,而且翻過來,這個叫十善。這光是十善不夠啊,十善它是世間的善;當然世間的善也有好處,沈善登在《報恩論》裡寫,「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你行的善行,都可以做為往生的資糧,但是必須要常常念佛和迴向。你光是修塔、修橋、補路、齋僧、布施等等的這個行善,你還須要常常念佛,還要把這個功德迴向,就能轉世間的善為淨土業的因。這一轉很重要,不然你只是人天的福報,享了福之後還要墮落。所以這個就是要行十善。

而且是晝夜念佛,這第二句,經上說:「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晝夜思惟」,這也是要求得很高很高,不僅僅是白天,而且包括夜裡頭。這種「晝夜思惟」,底下那一段正因也是「晝夜常念」,不光是白天,還包括夜裡,那就是沒有間斷的時候了,夜裡頭也在用功。這個是一個很高的要求。

我們現在,在我們下手的時候,我們就是要注意到要保持,像雞孵小雞兒,要保持,要抱這個蛋。所以過去的老方法,母雞就要用身體在這個蛋的上頭,保持雞蛋的溫度。這個雞當然有時要離開雞蛋,它要吃東西,它要找東西吃。但是它不可能因為找吃的之後,它就忘記了它的小雞,忘記那些蛋,它就不回來了,以至於這個蛋都涼了;涼了之後,再回來它再抱,那蛋也出不來了。所以就是,你可以中間找一找食物、跑一跑,但是不能使這個蛋斷了暖氣,斷了暖氣,就再孵也不中用了。所以我們要注意的也就是這個事情。

就是現在有許多廟裡頭,有的僧人打掃衛生,這一天忙得不得了,腰酸腿疼,真正要看書、禪定種種修持,這個時間就沒有,所以這個也是很困難。但是淨土法門還好辦,你心中還可以念,所以要保持這個暖氣。當然有的時候,還要當知客,招待客人,招待旅遊,還要給人導遊,這個時候就耽誤你,這些事情也很難避免。但是,你心中不要忘了你的小雞,要給它保暖,這樣,從這個地方去下手。要真正到了這個……,所以就是說,他達到了這個條件的話,就是說只要是自己不放棄,不管是白天、夜晚,自己不放棄,能夠自己都在那兒抓緊了用功,那也就符合,可以說,總是趨向於這個條件了。

這個夜裡頭念,有時也很自然。我記得四十年前有這麼一次,半夜裡頭,因為聽見很大的念誦的聲音,把自己吵醒了。醒了之後,我說是誰呀?這已經是深夜了,他這麼大聲的念?仔細再聽一聽,因為那個聲音還在念,仔細聽聽是自己在念。這個現象只是發生過一次。那要如果老發生,那比現在還要好一點,水平還要好一點。就說這些情形都是可能,只要你真實去用功,它也就很自然可以做得到,晝夜相續。

「晝夜念佛」就是資糧上的功德。這就是《往生論》裡頭的「五念法門」。他不是思惟憶念嗎?《往生論》的「五念法門」:一是「禮拜」,我們每天都有禮拜;二是「讚歎」,讚歎這裡頭就包括稱如來名;三是「作願」,要發願;四是「觀察」,觀察就是憶念這些功德莊嚴,極樂國土,佛有什麼功德莊嚴,菩薩什麼功德莊嚴,國土什麼功德莊嚴,這樣的觀察,那也就是憶念,這就是第四;第五是「迴向」。這就是「五念法門」。這個意思就是說,一方面修「十善」,一方面修《往生論》的「五念法門」。

(「是人臨終」怎麼樣呢?) 底下再一句,「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極虔誠的心來「歸依」,「歸依」就是歸命。「頂禮」就是上頭說的第一個念佛門〔禮拜門〕。「供養」,過去講過,有「法供養」,依教奉行,發菩提心。

〔「是人臨終」怎麼樣呢?〕《往生論》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老是這麼修的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結果必定得生,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這樣的話,他以修這個的因,感受這個果,所以在命終的時候,佛的願力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所以,這個人他就「不驚不怖」,沒有什麼可以驚慌失措的。「怖」是害怕,也沒有什麼恐怖、畏懼。

「心不顛倒」。「顛倒」是錯亂。人有的時候到了最後,他會很錯亂。我有一個親戚,他一生念佛,到了他臨終的時候,他變成罵佛、恨佛,就是錯亂了。所以我們都要堅持到最後,這個事情不是很容易。還不光是現在,現在當然是關鍵,這個就是要堅持,不要遇見什麼原因哪……,所以我常說,往生法門是一切法門中最容易的一種了,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看容易了,以為就是自己這麼舒舒服服的、悠悠忽忽的,跟玩似的,這樣就可以得到往生,這個是不可能的。你看上頭提到要「晝夜」,這就說明要很艱苦。

如果這樣的話,那當然最後就是「不驚不怖」,也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可以往生了。這個地方沒有說見佛。這個必定是見佛,佛來接引,因為這是佛的願力。凡是符合條件的,佛都來接引。而且從他這個臨終的情況,他能夠在臨終的時候能「不驚不怖」,(一般首先是怕死,害怕得很哪!)不顛倒,這個就是有佛的加被。所以這個地方沒有明說,也就是不言可喻了,是很自然。他只要做到這一些,又能得到這樣一個「果」,這個「果」就是佛在前加被,使得他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

〔註一〕:《無量壽經今得善本(夏蓮居會本)之大事因緣 – 彌顯本經即華嚴,即禪,即密;一切含靈依此度脫》 一九九O年十月宣讀於日本第三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

第三類,就是事情更多了。出家人,不要說出家人,出家人的事,我看現在有的時候,比我們在家人不少,中間也有很多勾心鬥角,種種的這些世間的這一些,世間所有的這些毛病,也都帶到佛教裡頭來了。

所以曾經因為這個,我做過叛徒。我也是從小佛教家庭,我是信佛的,後來看到很多出家人、在家人,這些有名的人物,還是機心在那作用,勾心鬥角,還是很多世俗的俗套。那時候我很小,我只十幾歲,我就誤解了,我說信佛信了半天、學佛學了半天就是這樣,佛法沒用,所以我就認為沒用。後來到了大學三年級,看了《金剛經》,這才明白,不是佛法沒用,是大家對不起佛法,這才又重新不當叛徒了。

第三類正因

【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淨。有空閑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不當瞋怒。嫉妬。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

第三種就是事情很忙,不能夠離開家,也不能夠「大修齋戒」,也做不到「一心清淨」。這就很符合於現在的,現在的出家人也還屬於這一類的很多,身出家,心沒有出家。在家人當然更是如此。那須要怎麼樣呢?所以這個裡頭,它一共是兩句:一個是「修行世善」,一個是「忙裡偷閒」。他世間的善要好好地修,一個就是忙裡偷閒要念佛。他在有空閒的時候,你總可以抓點時間,你做工作總可以有個假期,一段工作完了之後有一點休息,你還有禮拜天、年假,都有一些假期,有些空閒。

「端正身心」,身心要端正。「當自端身,當自端心」,要端正,身也要端,不是現在一上來,沙發上一靠,兩隻腳蹬到茶几子上頭,那種放逸。所以,看中國過去的椅子,都是太師椅,那都是叫你端坐,你不能像現在的沙發那樣坐法,那麼放逸。所以「端正身心」。

「絶欲去憂」,就是在家人也不能夠行欲道,不能行夫婦這些事情。為什麼?他自己要用功啊,不要憂慮,所以不要淫欲,不要憂慮世間這些事情。

「慈心精進」,「慈心」就是要為利他,你要給眾生得到安樂,是這種心。「精進」,要勇猛的去修善斷惡,這個事情要勇猛。「精進」的解釋,《華嚴經大疏》解釋得很好,說「精心於法」〔註一〕,很「精」,是精純的精,精華的精;「精」,就是精進的精,精這個心於法,在法上。這個叫做精。什麼叫「精進」?你這個心很精純,都在法上頭,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 這個叫做「精」。你這個心,還都在世間上求名求利,現在大家有出國名額,想出國,這個心就不是在法上了,是為世間考慮了。

要當方丈,這都是世間的考慮,這都不是精,不精進哪。

「進」字就更深了,〔精心務達,目之為進。〕「精心」,這不是精心了嘛;「務達」,以達為務 ,通達的達;「務」,事務,做,名之為「進」,「目之為進」。所以「精」就是精其心在佛法上,拿這個精心,唯以「識心達本」為務、為事業,叫做「進」。不是叫當佛學家。現在有的人好一點,想當個佛學家,這都不是,都是不務本,捨本逐末。你要識你自己的本來,你連自己的本來都不知道,本來不顯現,你雖有,雖跟如來同等的智慧、功德莊嚴,不顯現。你不以這個為「務」,只搞些個枝枝葉葉的裝飾門面,這就不精進了。所以就是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這是「達本」。所以「精進」的意思,以這個做為自己的正業;不做這個,就是不務正業。

「不當瞋怒」,所謂「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所以不要隨便哪,瞋心是地獄業。為什麼瞋心這麼嚴重?因為在你瞋恨的時候,你一點慈悲心也沒有了,對於任何人都不慈悲了,所以瞋心這個果報很慘哪。

不要「嫉妒」,這個佛法,我們應當看到、歡迎任何人的成功成就。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別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別人的成就就幫了自己的大忙。這個道理很淺哪。黑暗,都在黑暗之中,不管在哪兒有一盞燈亮了,那都有好處啊,多少給你照亮了一點。還有,這個修持就是消共業,一個人他很進步,他把共業消掉一點。共業,既然叫做共業,就是大夥的業。所以你們這幾位用功,消了共業,就是把黃念祖的業消了一些。幹嘛要妒嫉呀,是不是?應當去頂禮。所以這個妒嫉,他這個,個人思想太嚴重了,不願意看到別人成功。

「不得貪餮」,「貪」是貪戀一些享受;「餮」是好吃。「慳惜」,慳吝。

「不得中悔。不得狐疑」。所以密宗裡頭有這個咒,說這個咒絶對靈驗,唯除於咒生疑。你對於這個咒你有懷疑,那就不靈驗了。你說,念這個有這麼大作用嗎?好,你只要這麼一想,你念咒就沒這麼大作用了,因為你生疑。你一生疑就……。所以「疑」是最可怕的事情。

所以《金剛經》的讚子,頭兩個字就是「斷疑」。那個讚子,〈般若讚〉:「斷疑生信 (沒有疑才能生信),絶相超宗,頓忘人我解真空,般若味重重」,要從「斷疑」起。「疑」,咱們淨土宗祖師的話,是個髒的東西,它不但是自己髒,它碰到你的帽子、碰到你的衣服,你的帽子、衣服都不好辦了,沾了好多大便在上頭,你這個帽子就不大想戴了。這「疑」就是這麼個東西。

【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思惟熟計。欲得度脫。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

「要當孝順」。要行世善,這是第一個善。因為老年人很苦,行動不方便,處處要人家招呼,要人照料,而且也不惹人喜歡,很孤獨。因此,要報養育之恩,要孝順。

要「至誠忠信」。所以一個「忠」,一個「孝」。所以咱們這個《無量壽經》它就是好,它就是很全面,把做人各個方面都給大家點到了,不是片面的。你要學好佛,你先要做好人,你要以身弘道。人家看你這個佛教徒所行所為,就是值得人們恭敬。反之,人家說:「你看看,你們佛教徒都是這個樣兒,那信佛有什麼用?」你看,過去我就犯過這個錯誤,認為佛教沒用,就是看見這些佛教徒不夠爭氣。所以要「至誠忠信」,這個「忠」、這個「信」都是指的世間法。「信」指的信用。忠心於我們的國家,忠心於人民,忠心我們的事業,忠實。所以我也常常跟在家居士們說,我說,我從來不贊成擠公家的時間來用功。你們應當還是做好你們本位的事情。「信」是信用,「人無信不立」。對於誰都要有信用,說話算話,不能欺騙人,要真實。

「當信佛經語深」,你應當相信佛經裡頭的話,很深哪。這個地方的「信」就跟剛才那個「信」不一樣了。剛才那個「信」講信用,這個「信」就是「信願持名」那個「信」,指的出世法了。什麼叫做「信」?《唯識論》說:「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於實德」真實的「德」,能夠相信、能夠忍,能夠堅忍,能夠很歡喜的要得到、要做到;心很清淨,這樣一個情況,這就是「信」字的性質。「信」字是什麼性質呢?它就是心很清淨,「於實德」能夠相信、能夠堅持、能夠歡喜、能夠去爭取。

這個「信」,要「信佛經語深」。我們不但是信了佛,要「信佛經語深」。我曾經碰見過幾個居士,他們也都講講他們對於佛經的體會,一塌糊塗。他就把他所理解的,當作佛的那個話來體會。不知道「佛經語深」,不是這麼庸俗、不是這麼膚淺,很深入啊,這是一個含義。佛法是無盡藏,你深入之後,還可以深入、還可以深入,永遠沒有窮盡,切不可得少為足,這是一個。

再有,「語深」是什麼?是正確。它深入,它正確,是真理。所以信信這個,又信不及了,又信別的去了,所以是當信「佛經語深」。

「當信作善得福」,這個因果,行善必然得到福報。「奉持如是等法」,要奉持以上所說的這些法。「不得虧失」,不得有所減少、有所減損。

「思惟熟計。欲得度脫」。自己好好在那考慮、在那想一想,我這樣持戒,放棄這些世間的事情,我不像別人那麼樣吃好東西、穿好東西,我受了一點苦,不如人,這也不過是很短時間的事。但是從無盡無盡的時間,我得到解脫。而且我還可以繼續來救度別人,這樣來深思熟計。「欲得度脫」,就是要出離呀。

「晝夜常念」,也是晝夜,剛才我說過了。有的大德就是認為,你夜間要是不能念,你應該起來痛哭流涕的懺悔。這要求很高很高。我們現在就是能夠要求做到不要斷暖氣;中間有的時候有所間斷,但只要一有時間、一清醒,比方睡著剛一醒,頭一句就是「阿彌陀佛」,就是這樣。

「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這種情形之下,能堅持十日十夜,乃至於少到只是一天一夜,都可以往生。「壽終皆得往生其國」,這是第三類。這一類比前兩類又差一點。但是所有這些人,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大乘。而且經中稱讚這些人,是什麼呢?是「行菩薩道」的人。所以他們的發菩提心,沒有明白寫出來,實際他們已經都是在行菩薩道。

【行菩薩道.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阿難.以此義利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

「行菩薩道.諸往生者」。這個「行菩薩道」,是指著上面所說的,這一切「往生正因」所有這些人的。所以在這裡頭,我們不要懷疑,「這些人不是說是,我們都要發菩提心才能往生啊?怎麼這些人沒有發菩提心哪?」因為這些人所行的已經是菩薩道了,這樣一些做法,所以菩提心也就是不言而喻了。

在頭一類裡頭,寫明了「發菩提心」。這第二類,當然不像頭一類那麼完整、正規的發了菩提心,但是他所行還都是菩薩道,那也就在菩提心的……,這種心才有這種行嘛,這種心行就是菩薩道,也就是菩薩心了。菩薩心也就是菩提心了。但是,具足不具足、廣大不廣大,那又是一個問題。所以上面所說這些「正因」都是大乘行者、都是菩薩道的行人。

這些到了往生之後都是阿惟越致,都是阿鞞跋致,都是金色三十二相,都當作佛。想在哪一方世界作佛,從他的願力,隨著他精進的程度,早晚求道無有休息,精進的情況,當然有一些差別,但是總之都要得道的。他預備在哪方得佛,都可以在哪方得佛,就是早晚,不會失掉他的所願。

「阿難」,佛又告訴阿難。「以此義利故」,因為這些個道理,很利。所以「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上面這些形容詞都說明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這麼多的世界、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那麼多,那些世界的一切佛如來,都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

所以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共讚,是一切佛都在讚歎的法。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咱們要不信,咱們還算佛教徒嗎?是不是?你說不信釋迦牟尼佛,所以說……,但實際上大家不大信。你別看哪,真正大家問問大家,真信不信哪?不大信!真不大信,我給大家提個問題,你們對於釋迦牟尼佛這個信心不夠啊!這是個大事。既然都出家了、都做了和尚,你對於釋迦牟尼佛的信心還不夠,這個結果很值得警惕。

所以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自己可以問問。你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到底是假的,那刀山劍樹決定不虛!不要自己騙自己。這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共讚,千經萬論共指」。

我們這個課程,也很快就告一段落。在這兒上課,今天一次之後,還有兩次,以後就沒有了。所以今天說話也直率一點,大家原諒。

底下「惠以真實之利」,這個「利」字有兩個解釋。

一個「利」字,就是堅利。這個道理,就如「金剛般若」那個「金剛」的意思一樣,它可以摧毀一切而不為一切所摧毀;可以破除一切邪見,不會被一切邪見所干擾,所以這個「利」。

第二,這個法門「利益」,能「惠以真實之利」,這個意思,「利」。你要真能接受,你就得到諸佛所以要出興於世,就是要給眾生的真實之利,你就得到這個真實之利。

所以就是說,「阿難,以此義利故」,能夠給大家真實之利。因為它是真理,不會為一切所破壞的。所以十方無量無數無有等等無邊不可思議的諸佛如來,都稱讚阿彌陀佛所有功德。

這一品,全都說的是往生的。

〔註一〕:初版《大經解》為「精心於法」。今已依《華嚴大疏》原文更正為「練心於法」。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下面一品,大家應當很感覺興趣──阿彌陀佛說法。咱們經本子裡頭,有阿彌陀佛說法的很少。第二十六品是〈禮供聽法〉,因為十方世界都稱讚,十方世界的人民都到極樂世界那兒去,現在說的就是這一類。剛才不是說無量無數的世界都稱讚嘛,他的人民就要到那兒去參訪、參拜阿彌陀佛嘛,是不是?所以這樣的話嘛,底下〈禮供聽法品〉:

【復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衆。爲欲瞻禮.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各以香華幢幡寳蓋.往詣佛所.恭敬供養。聽受經法.宣布道化。稱讚佛土功德莊嚴。爾時世尊卽說頌曰。】

釋迦牟尼佛「復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因為聽到這些話,讚歎阿彌陀佛,就想去瞻仰禮拜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帶著「香花幢幡寶蓋(寶蓋是傘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去恭敬、去供養。「聽受經法」,聽阿彌陀佛說經。

並且「宣布道化」,聽了之後,自己也可以再為別人轉說,來「稱讚佛土功德」。因為我到了極樂世界,我也告訴別人極樂世界是什麼什麼樣。因此,十方世界不可說不可說的菩薩,都到極樂世界。就是這一段。

底下,世尊就說「頌」了。佛當初說法有兩種體裁,一種是「長行」,就是咱們這種文字,散文;再一種是「頌」,就是唱的,詩歌的這種體裁。這種體裁言簡意賅,而且很深刻,文字精美,音調抑揚,更容易感動人。下面就是「頌」:

【東方諸佛刹 數如恆河沙 恆沙菩薩衆 往禮無量壽

南西北四維 上下亦復然 咸以尊重心 奉諸珍妙供】

「東方諸佛剎 數如恆河沙」,從咱們這往東,一切佛的佛剎,「剎」是剎土,其數如恆河之沙。那裡都有很多很多菩薩,像恆河沙那麼多的菩薩。「往禮無量壽」,這些國土有這麼多菩薩,到極樂世界去禮拜無量壽佛。這說的東方。

「南西北四維 上下亦復然」,也是如此。「咸以尊重心」,都是以很尊重的心。「奉諸珍妙供」,來奉獻很珍妙的供品。下頭,就是去的這些菩薩的情況了:

【暢發和雅音 歌嘆最勝尊 究達神通慧 遊入深法門

聞佛聖德名 安隱得大利 種種供養中 勤修無懈倦

觀彼殊勝刹 微妙難思議 功德普莊嚴 諸佛國難比

因發無上心 願速成菩提】

他們不是去了嗎?去了就是「暢發和雅音」。他們去了要供養、要讚佛。從心中流露出來的叫做「暢發」,從心而出的。你也可以說暢談,沒有保留。「暢發」就是從心裡頭發出來的和雅之音,其音很和、很雅。「歌嘆最勝尊」,來歌嘆,來歌頌、讚嘆最勝的世尊,就是阿彌陀佛。

「究達神通慧」,佛的功德是什麼呢?究竟的達到了,所以「達本」,不但是達,而且是究竟的達。「達」是洞達,神通跟智慧都洞達了。神通跟智慧這裡頭,《六波羅密經》講了一點,佛說:「神通者,能以通力見極微色。」因為有通,極微,極微細,比方現在我們說是,蒼蠅腿上有細菌,大家看不見了,太小了。用放大鏡就看見了,「哎喲!可怕,看見真有這麼多細菌!」這還不是極微,所以現在要放大若干若干倍,現在這個倍數,科學已經進步得了不得了,但這還不能說是極微。「神通」就是能看到極微之色,叫做「神通」,不須要器械,這眼睛就能看到極微。

「智慧」呢?以清淨的法眼,看到這一切極微的色。我們知道這個色的本性是空,「色即是空」,在這裡也無所取、無所著,這是「智慧」。

「神通」、「智慧」就是這個分別。你「神通」能看到極微,肉眼所不能見的;淨法眼就知道色境是空的,無取無著,這是「智慧」。這個意思〔註解〕就把各處都講了,這舉了很多例,我們就不一一說了,對於「神通」和「智慧」都究竟通達。

「遊入深法門」,「法門」,肇公注《維摩詰經》,他這麼講,「言為世則謂之法」,你說的話可以做世間的準則,這個稱之「法」,就是法度、就是軌則,這叫做「法」;「眾聖所由謂之門」,眾聖,一切聖,都要經過這兒,聖人就是經過這兒成了聖人了,所以這叫做「門」。所以「法門」擱在一塊就清楚了。佛所說的,是個軌則叫做「法」,這個「法」就是眾聖入道的「門」,叫「法門」。「深法門」,就窮盡源底,這叫做「深法門」,不是淺淺的,達到究竟了。

那什麼叫做「入」呢?「窮本」叫做「入」。《淨影疏》說:能把這個本,能夠窮其本。就像咱們找黃河,找到最初的發源地,找到了,這就是「窮其本」。你在山東,那是下游了;到河南什麼還都不行,還一直往上;陝西還不是,一直跑到大西北。現在到電視裡可以看見,咱們跑不去,那小小的一點點水,那個是黃河的源,那就是「窮其本」。我們對於我們的本心,實際上沒有像黃河有這麼個地方,這是譬喻,這一切譬喻都不能來解釋佛法,都不夠,世間的這些東西不夠,就比喻一下。「窮其源」,窮盡了叫做「入」。

「遊」字,「遊戲三昧」呀。《會疏》,日本人解釋說,「出入無礙名遊」,很自由自在的。這個「遊」字應當等於「遊戲三昧」那個遊。三昧有這個「遊戲三昧」,所以,佛的這個境界,不要把它看得很執著。我們再打個比方,就像孔子問大家志向,有的說領兵的,有的說搞經濟的,有的說願意搞外交的。曾子的父親,他說:我就是到了春天,換了衣服,帶幾個中年人、帶幾個童子,出到城外去洗洗澡,洗完澡乘乘涼,唱著歌回來,我的志向就是這個。孔子說:「吾與點也。」我跟你一致。所以聖人就是聖人。所以,這就是「遊」字的體會,很自在,很自然,沒有那麼些做作。

「遊入深法門」,這是大家讚歎阿彌陀佛的話,不但入法門,是「深法門」,但是「遊入深法門」。《會疏》解釋為「出入都無礙」也可以,當然無礙了,但「遊」字的意思,在這裡頭沒有法執、沒有造作。

「聞佛聖德名」,大家就說了,我們聽到佛的聖德的這個名號,大家都得到好處。過去的願力之中有聞名就可以出苦,「聞名得福」、「聞名發心」、「聞名得忍」。所以「聞名」,大家得到很大的利益,都得到安穩。「聞佛聖德名」就「安穩得大利」。因為聽到這個名,這第十七願,十方讚歎,大家就要持名,大家要持名就都可以同入彌陀願海,同證無上菩提,得大利益。

「種種供養中 勤修無懈倦」,我們要供養如來,如來的恩哪。種種供養中,我們很勤的在修持,我們沒有懈惰、沒有厭倦。這個供養之中,主要是「法供養」。一般大家都是提到,獻一些什麼物質上的東西,這個很輕微,不足道。一切供養,《普賢行願品》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所以菩提心很重要,不能離開菩提心哪!這些供養,這些供養都勤修,沒有懈倦。

現在我們就來了,到了這兒了,觀這個殊勝的極樂佛剎。這種「微妙」,「妙」就已經是不可言說了,叫做「妙」;「微」字又進一步形容這個「妙」,更微細了,妙中之妙了。「難思議」,這個「妙」是難思難議,說不出來,不夠啊。

「功德普莊嚴」,這極樂國土,佛的功德普莊嚴哪。怎麼這國土是佛的功德普莊嚴呢?這個就是《往生論》說,極樂世界國土功德、佛的功德、菩薩的功德,一共二十七種功德〔註一〕。這二十七種功德就入了「一法句」。

「一法句」是什麼?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這二十七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流現出二十七種莊嚴。「一法句」就是真實智慧,所以這一切莊嚴就是智慧之所流現,所以是「功德普莊嚴」。所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法身智慧的功德,所莊嚴而成就的極樂世界種種的依報正報,一切都不可思議。所以這個經上說,極樂國土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所以底下就說「功德普莊嚴 諸佛國難比」,一切佛國比不了。他們都是從佛國來的,到這兒來讚歎極樂世界,這個「功德普莊嚴」,這一切佛國難比。你比方香飯國就以「香」作佛事,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極樂世界也有,它把各各國土的功德都綜合進去了,所以它不可思議。

〔下面〕讚感人發心。「因發無上心 願速成菩提」,十方菩薩見彼土莊嚴清淨,因發大心。願己成佛,亦成就如是刹土。「因發無上心」,因此我們後來的這些人,我們看見極樂國土這麼殊勝,

我們也發了「無上菩提之心」,個個都發心,大家到了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獻供養、讚歎佛,同時也發心、也表態,我們都發了「無上心」,願很快要成就菩提之果。這些話,是釋迦牟尼佛轉述。轉述什麼呢?轉述這十方的菩薩,到了極樂國土之後,這個感動,向佛獻的讚歎和自己表達自己的心意。是釋迦牟尼轉述這十方的菩薩他們的話。

【應時無量尊 微笑現金容 光明從口出 徧照十方國

迴光還繞佛 三匝從頂入 菩薩見此光 卽證不退位

時會一切衆 互慶生歡喜】

底下是佛,「應時無量尊」。「應時」就是當時,就在大家作讚歎的時候,無量壽佛「微笑現金容」。佛一般就是靜坐,要笑,就是授記的時候才笑,因為又有人可以成佛了,佛就歡喜,佛就笑。這個授記的笑,看是授什麼人的記。現在要是授「菩提記」,授這些菩薩都要成佛。所以這個光出來之後,光就從頂上還到佛的身體裡頭來,佛就微笑之後「現金容」。「光明從口出」,為什麼要笑?因為要授記。授什麼記?授大家成佛,所以這就放光。放光之後,光從嘴裡出來之後,先是「徧照十方國」,佛的這個光從嘴裡吐出以後,徧照十方的國土,然後圍繞佛三匝,然後從頂上又融到佛的身體裡頭來了。

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瑞相。那麼這個境界,不是當時會眾兩萬人,在咱們印度親自見的,這是聽佛說的。這些境界是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的。後頭的〈禮佛現光〉,是大家親眼見到,這在後邊。〈禮佛現光〉是兩萬人,咱們地球上的人類兩萬,親眼見到極樂世界。所以有人說,極樂世界有誰看見了?這不都看見了嘛!《觀經》那個皇后跟五百個侍女都看見了。淨土三經,兩部經裡頭,都大家共見了。

「菩薩見此光」,去的那些菩薩,看到佛放光,他們就證到了不退。所以這也就是《華嚴》裡頭的「十玄」,「託事顯法生解」,託一個事,你就可以顯了這個法,你可以得到解。

這個菩提樹也是這樣。你看見菩提樹的人,極樂世界,哪怕看見影子,就可以得三種忍,最後有「無生法忍」。極樂世界看見樹都能得到這麼大的益處,現在看見佛,佛在放光,所以看見的人都證到了不退之位,這是很殊勝的事情。所以「託事」,有一個事,這一切事都是全體是「理」,全體是阿彌陀佛的妙明真心的顯現,所以具有無邊功德。這就是十玄的一玄。

「時會一切眾 互慶生歡喜」,這個時候,在會上的一切聖眾,互相慶祝;都來了,都看見這個光,都證了不退,彼此道賀、歡喜,大家在今天都得到這樣的聖果!

註一: 此處疑為口誤,依《往生論註》,國土莊嚴十七、佛莊嚴八、菩薩莊嚴四,共計二十九種莊嚴功德。

底下,佛要說法了,阿彌陀佛要說法。

【佛語梵雷震 八音暢妙聲 十方來正士 吾悉知彼願

志求嚴淨土 受記當作佛 】

「佛語梵雷震 八音暢妙聲」。佛說的話是極清淨,梵天就是清淨,所以稱為「梵聲」,佛語是清淨之聲。梵天王他的聲音,就有五種的特色:

第一、是深沉像雷一樣。現在我們唱歌,就是太缺少這種深沉了。

第二、「清澈遠聞」。就是非常清、非常徹,能聞得很遠,而且聽的人心中很安悅。

第三、就是「人心敬樂」。生恭敬心,生高興的心。

第四、梵天說話,人容易懂。現在我有時候,很怕聽有些人說話,實在不好懂,實在不好懂,他這不是梵天的語言,是不是?他這個好懂。

第五、「聽者無厭」。他說出的話,人聽了之後想聽,願意聽。這是梵天的聲音,佛語、梵音。

「雷震」呢?雷就是譬喻,所以大震法音啊,所謂雷啊,這就是震動。因為,佛這個說法,以無礙的智慧,使得你震動你的情識。在《唐譯》本裡頭是這麼寫的,「震大法雷,開悟一切」。震動這個大的法雷,叫你開悟。所以雷,在中國過去說,讓這些草木,木頭那個包著的皮,能夠生長出來,這是雷的作用。也就是讓大家心中裡頭,這些個蓋覆的東西去掉,能夠開悟。「佛語梵雷震」,就像雷震一樣。

「八音暢妙聲」,有八種音聲,來暢達自己微妙的法音。這八種音聲在《梵摩喻經》裡頭說:

第一、是「最好聲」。聲音最好了;「其聲哀妙」,不是讓人家很浮躁。所以極樂世界也是哀雅,那個「哀」字,因為悲憫眾生嘛,這許多眾生還是如此,所以微微有些哀的意思,說這個音聲。

第二、是「易了聲」。容易辨別,容易了知,很容易懂,很容易聽得清楚。

第三、是「調和聲」。這個聲音大小、輕重,還有就是合乎中道之理,也是中。

第四、是「柔軟聲」。其音很柔軟,不是很剛強,不是盛氣凌人。

第五、是「不誤聲」。沒有錯失。我現在就常常有時候有口誤,心裡不是這麼想的,嘴裡說出來。年歲大了,從前還沒有。

第六、是「不女聲」。說話男子的聲音就是男子的聲音。不是像有的男人聲音聽了像女人,那就是女聲,佛沒有這個女聲。

第七、是「尊慧聲」。覺得有尊嚴、有智慧,讓人聽了有這個感覺。

第八、「深遠聲」。這個聲音很深、很遠,像打雷一樣,跟那個梵天是一致的。這個叫做「八音」。

另外一個解釋,嘉祥師他作《無量壽經義疏》,他提了一個八聲:「一響,二徹(能夠聞遠),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這個都可以合起來。總之,佛的聲音,那是非常微妙。也有人到過兜率天,聽過彌勒講經,就說彌勒這個聲音,讓大家願意聽。

「暢妙聲」就是說,你看《阿彌陀經》「其音演暢五根五力」,同一個「暢」字。所以用「八音」來暢達、暢述,申說微妙的法音,也就這一句的意思,「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阿彌陀佛開始說法了。底下就是阿彌陀佛的法。

「十方來正士 吾悉知彼願」。你們十方來的諸位正士,你看咱們經一開頭就是「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所謂「正士」是菩薩,大士也是菩薩,觀音大士都是大士。正士也是菩薩,而正士更偏用於在家菩薩。因為這十方來的這一切,有好多是在家人,在家菩薩,所以「十方來正士」。

「吾」,指著阿彌陀佛自稱──我。阿彌陀佛,我,完全都知道你們大家的願望。所以「如來悉知悉見」,大家不是說,想速成菩提嘛,佛都知道了。佛就回答這個問題:想得受記;想自己也成就跟阿彌陀一樣的剎土。因為看見這個殊勝剎,微妙難思、功德莊嚴,就發無上心,願自己也成菩提,也能成就這樣的國土。阿彌陀佛就知道了,你要成佛,你要得到受記,你要成就這個國土,就這個心願,這就回答這些個問題。

【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 必成如是刹】

第一、就是「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 必成如是剎」。怎麼能成就像極樂國土這樣的剎土呢?你要覺了一切的法,一切法就是「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的法」都在內了。這「一切法」,尤其是有為法,這就是如夢、如幻、如響,都「如夢幻響」啊。

這個有兩段解釋,一段是《大智度論》,一段《會疏》。我們就介紹《會疏》的解釋了。「如夢」。就是說,你看見種種事,就好像你夢中所見的是一樣,醒了就沒有了,這叫做「如夢」。

這個「如幻」,就好像看魔術師變魔術,變現出了東西。有好些它是……,尤其是印度的那些幻術,他根本是……,咱們這魔術師,他這個事情是幻的,有時出來的那個東西,還是真的。但是印度有些幻術,那些東西出來也是假的。中國過去也有,出來的幻人、幻物,根本就是幻相,沒有實際東西,所以就是如幻化出來的東西。「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很像是實際的東西中化出來的,它沒有本體;「諸法亦復如是」,這就叫做「如幻」。

「如響」者,空谷的回響,沒有真實有個人在那說話,這是聲音的回響,回來回去、回來回去,找不到這個聲音它的自性,如這個「幻響」、「虛響」。所以要「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一個是覺了諸法如夢幻響,這個是智慧,你先要有這個智慧。底下,你還有你自己發的願──你要成就國土;而你這個願,你要得到滿足,你要去滿足這些願。所以他不是說,這一切都如夢如幻,我就一切也就不做了,還是要去滿足這個願。

有這兩個為因,以智慧為因,又有願力為因。所以《淨影疏》就說,你舉這個「智」和「願」,就可以給你授記,你必定要得土,要得到極樂世界這個土。你「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舉出你的智慧;你「滿足諸願」,是舉你的「願」。你能成這些剎,就是授記你能得土,所以必定要成這些剎土。

《淨影疏》比較好,我們就介紹《淨影疏》的。因為它是你「了」了諸法空;「了」了諸法空,還願意取淨土,所以你就沒有落在「空」一邊,也沒有落在「有」一邊。「不落兩邊」你就可以契中道,這是淨土宗的本旨。

這《維摩詰經》也說,「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佛國和眾生都是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佛國是空,我還修淨土;眾生雖空,我還教化眾生。所以一部《金剛經》也就是這個宗旨:「終日度生,終日無度;終日無度,終日度生。」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他只是一邊倒,只是一邊倒就是「邊見」。兩邊都不落,這就是圓教的事理無礙的境界。

這是第一段,這一共三段。

【知土如影像 恆發弘誓心 究竟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

修勝菩提行 受記當作佛】

第二段,「知土如影像 恆發弘誓心 究竟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 修勝菩提行 受記當作佛」。這就受記成佛了。「知土」,這個國土,就如同東西的影子所現的像一樣,就說「如影」。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這個「影」。要了知國土就是這個「影」,這個智慧很深了。這些個正士,了知國土也是空,可是還發弘誓願的心來成就國土、教化眾生。這也跟《維摩詰》那個一樣了,有「願」哪。不但有「願」,從「願」起行──「究竟菩薩道」,他行菩薩道。「究竟者」就是登峰造極,在菩薩道上自利利他。這樣子又有「智」、又有「願」,行解都好,他就具足「功德之本」。「功德之本」就是功德的本源。

《圓覺經》就說,本源清淨大圓鏡。「本源」是什麼?「本源」者,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本源的清淨,像個大圓的鏡子一樣。裴休作《圓覺經》的序,他說:「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眾生的本的源流,這個就叫做「心地」。「具諸功德本」,你就是具足了這個本源,窮盡了本源,所以才能具諸功德之本,也就入了諸法實相。所以這才是說具諸功德本,一切功德之本都具了,你就真正窮盡了這個源了,心源,本心的這個源。

底下,「修勝菩提行」。修習無上佛道的「行」,就是修「勝菩提行」。菩提就是覺悟,覺悟就是佛。

「功德本」,這個是根本智,是本源、本心;在修種種的救度眾生,這就是差別智。所以我們識心達本,所謂「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你要救度眾生,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你有八萬四千種藥,藥都要對症,這要有「差別智」。所以修「勝菩提行」,從這個「本」出發,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來救度眾生。從文殊的大智起了普賢的大行,普賢之大德就在導歸極樂。所以這就是說,這些大士,他們覺了一切法,如夢如幻如響,還要滿足自己的妙願。這是上一段。

這一段,知土如影像,還是發弘誓願。底下,從這個願起行,究竟於菩薩的行道,達到窮盡自己心源的本;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來修種種殊勝的「菩提行」,這個叫受記而得成佛,「受記當作佛」就是這一段。你看看,每一個受記,每一個成就剎土,都是在理上,這個本源上先通達了,這個是根本。

【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專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第三段,「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這個「我」,一個是「人我」。凡夫就把五藴和合這個假的身認為是「我」,並且錯認真正有一個能夠自主、做主的、做主宰的人,這個就叫做「人我」。

如果你能夠了達,這個身體不過就是五藴的假合,這是個假的。實際上,這個身體都在那變化,一天天都在那兒死,最後還就是一堆灰。而且,也沒有能做主的那個人,誰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你能做得了主嗎?你要能做得了主,就沒有那個不如意事了。沒有能做主的,你要能做主,你就不死了,誰做主讓自己死啊?沒有這個做主的,不可得。而自己覺得有個能做主的,是「我」,這是「人我」。所以阿羅漢破「人我」,破了人我,就不受咱們這個凡夫的生死了。

還有「法我」,就固執有一個實法,有涅槃可證,有煩惱可斷,這稱為「法我」。要認識這些法,也都是因緣生法,「緣生故有」、「緣生故空」,沒有自體,這是「法無我」。小乘只是悟了「人無我」,二乘;這就是兩個無我了。所以「唯識」很好的東西,就是「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

所以「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這個就深入一步了。上頭說的那個,知道一切如夢如幻,剛才不是說嗎,你像作夢一樣,醒了就沒有,那還是「世諦」的智慧。現在「通達法性」也是「空無」,這個是「真諦」的智慧,這是《淨影疏》的話,這個「智慧」來求淨土,還是有「願」。

「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無我」就是空,所以《大乘義章》說:「空與無我,眼目異名。」「空」跟「無我」是說的一件事情,就好像眼睛跟目,文言叫做「目」,俗話說叫做「眼」,「眼」跟「目」不是一回事嗎?「眼」跟「目」是一回事,「空」跟「無我」是一回事。所以「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那就是「無我」,換句話說,也就是「空」,這是智慧。通達這個智慧,而且這個智慧深入一步,通達這些法性,諸法都是從它具體說是,隨便一件東西,要求它的法的本性是不可得,所以是「空」,「一切空無我」;不落「空」邊,還求淨佛土,就必定能成就這樣的佛剎,就受記可以得土。

這一段,是阿彌陀佛對來的十方的菩薩的開示。因為大家來了,都想學阿彌陀佛,想學能成就這個剎土。所以開示,首先要「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還發願;底下,「知土如影像」,還發弘誓心;「一切空無我」,還是法性的「空無我」,還是求淨佛土。

所以「事」和「理」沒有礙。一般人理是「空無」了,他就沒有「事」了;沒有「事」就落到斷滅那一邊了,落到「空」那一邊了,就寂滅了,就發不起大乘廣度無盡無窮眾生的心,就發不起來了。但是,你只是有這樣的心,你不明本體,你這個心也就堅持不了。所以舍利弗,最後人家跟他要眼睛,他退了大乘心,他缺少智慧呀。所以必須這樣事理圓融,這是無上的開示。

剛才講的這一切,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語言很短,和我們這兒是一個道理。常常有人說,這個《金剛經》和《阿彌陀經》好像是矛盾。《阿彌陀經》就是短了一點,念是最好,念是要經常念,能背,短的好一點。但是它有的事情,它解釋的就少一點。要像咱們這個《無量壽經》,這個問題就不出來了,這不是跟《金剛經》是一樣嗎?「如夢幻響」,「諸法性空無我」,都如影像,這不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嗎?還要發弘誓願,還要修菩提心,還要怎麼怎麼樣,那不就是修一切善法嗎?就要得受記,就要成佛土,那麼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樣的。所以現在這個《無量壽經》和《金剛經》這個差別,跟過去來說,那就是太少了,沒什麼差別了。當然一個就是淨土講得多一點,一個跟禪接近一點,實際是一味的。

「如來」者,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示現在西方,今現在說法。所以十方來的正士,都達法空的道理,專求淨土,這就是遠離四相。而現在又發這樣的大願,「必成如是剎」。這個阿彌陀佛的開示,釋迦牟尼佛給轉述,到這兒就完了。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 必於無量尊 受記成等覺】

這底下,從「聞法樂受行」起,這一段,有的時候你很難找得清這個眉目,有的是釋迦牟尼佛說,有的是阿彌陀佛說,有的又變成釋迦牟尼佛說,底下又有十方的菩薩又度了很多人,大家又有事,所以這一段要注一點意。

「聞法樂受行」。這說的是誰?這個不是別人,而就是當時十方世界到極樂世界的這些人。這些人,因為他們本國土的佛,勸他們去見阿彌陀佛,他們來了,聽了佛的開示,聞了法。他們聞了之後,當然很歡喜,很願意……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很願意接受。佛叫他們去聞法,他們聞了,聞了他們就很快樂,他們要信受奉行,說的是這些人。

「得至清淨處」。因為他聽了這些法之後,他就要修持,得到法修持。這個「清淨處」怎麼講呢?有兩個講。一個是《淨影疏》,就是說,他這樣去修持的話,將來一定可以得一個妙土,這個是得到了淨處了。這個和以上佛的開示都相合,這一說成立;《會疏》說,清淨處就是說淨土,也就是說,必成像這樣的淨土。這兩說文字上不一樣,實際說的一樣事情,都是說建立了一個像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佛剎,是「得清淨處」。這就解釋了這一句,「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

我在這個地方另外做一個解釋。我同意他們的解釋,但是另外還有一個解釋,這就是跟那個一念三輩出來的。上頭就是「三輩往生」的解釋,還有個一念三輩,所以這個經很特殊,整個包括了禪,可以說。這個「清淨處」是指著什麼呢?指著「本淨妙心」。你聞法信受,都是先一上來都是講「理」,這「無我」啊,「法空」啊,是不是?你一念能夠相應,直徹心源,你也自己能夠徹到心源,朗然大覺,這才知道「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頓然契入法身,這個是「得至清淨處」。這是一類,這是上類。

第二、咱們經中不是: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一念淨信,一念淨心,這一些就是剎那之間能夠和「清淨處相契」。上頭,證的成分多,這個就證的成分少,是悟,也是「得至清淨處」。

再下,就「至誠念佛」,一切的世間俗慮都沒有了,「淨念相繼」,中間也沒有間斷,暗合道妙,在念中離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而念」,這個很多念佛的人,有的時候做到了。念得很誠懇的時候,他就不用自己起個心,自然能念。但是也不是經常的,偶然可以達到這個境界,這是「冥至」,冥冥的,不是很明顯的,暗合到清淨處。這種也就可以在阿彌陀佛那兒,或者是明顯的,或者是冥冥中的得到受記。所以「得至清淨處」,這個另一解。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有兩解了。一個就是說,去實現自己的本願,莊嚴自己的剎土,最後成功了;一個就是契入本心,也是「得至清淨處」,也可以得受記。

【無邊殊勝刹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 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 各發菩提心

捨彼輪迴身 俱令登彼岸 】

「無邊殊勝剎 其佛本願力」。來的這些人,看見了極樂世界是無邊的殊勝。它的超勝、它的微妙,沒有邊際、沒有量數,不可稱說,所以稱為「無邊殊勝剎」。

這個「無邊殊勝剎」超越十方,全是由於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所以就是說,佛〔剎〕的這個出現,是佛的本願力。這樣殊勝的刹,所以第十七願,十方諸佛都稱歎,稱歎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名的人,都可以得福、得忍,也都可以信願持名,那麼也都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到了不退轉。所以十方國土的人聞名,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要求往生,就要念,就要信願持名,自己就可以得到,「自致」是自己可以使自己達到不退轉。

因為是「他力門」,「信願持名」還是你自己啊。因為你信願持名才有佛力加被,所以「自他不二」,這是自己使自己達到了不退轉。這還都是指的十方來的這些菩薩,他們聞了法,就樂意去修習,他們就得到了清淨處,他們必定在無量壽佛那兒受記。菩薩看見這個剎土是無邊的殊勝,都是由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大家聽到這個名號,大家願意往生,自己使自己達到了阿鞞跋致,證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菩薩都發了很大的願。這個就表示,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也都願意自己的國土和極樂世界一樣。

「普念度一切」。平等普度,來救度一切眾生,個個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這就講的這些菩薩,已往生的菩薩,到了極樂世界都有這個願,願自己將來成就的剎土跟阿彌陀佛的一樣,而且是自己也願意度一切眾生,都發菩提心。

【奉事萬億佛 飛化徧諸刹 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

所有這些得度的,不是說「輾轉度脫」嗎?所有度脫的,他們也都往生,他們也要去到各個世界去聞法,去「奉事萬億佛 飛化徧諸剎」。往生極樂世界,到各處地方去聞法,都是歡喜恭敬而去,聞了法之後,回到了極樂世界。

所以這些話,有的人以為這還是到極樂世界聞法的那些人了,他們應當回到自己本國,怎麼回到安養國?這些人他們得到往生以後,他們的國土就在極樂世界了。還有他們輾轉度脫的,也都在極樂世界。這個「輾轉度脫」將來也包括我們,我們也是遊化徧十方,將來「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所以,輾轉教化,輾轉度脫。

這一品是〈禮供聽法〉。

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底下〈歌嘆佛德〉。剛才咱們說的是十方世界到極樂世界。下面是極樂世界,這不是剛才說到這兒「飛化徧諸剎」嗎?這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他方的佛。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刹.供養諸佛。華香幢幡.供養之具。應念即至.皆現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諸佛.及菩薩衆。】

「彼國菩薩。承佛威神」,承阿彌陀佛的威神,因為他的神通是超過一切世界人的神通,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於一食頃」,一頓飯的工夫,可以到十方無邊的佛剎去供養諸佛,供養花香、幢幡,種種供養之具。這些「供養之具。應念即至」,一想就來了;「皆現手中」,這個也就是《華嚴》十玄的境界,這個手中可以出無量的珍寶,一中就是一切。

「非世所有」,拿來奉侍他方的佛。極樂世界的眾生,往生之後就是這樣。所以他修善他容易了,供養他方的佛跟菩薩。

【其所散華.卽於空中.合爲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百千光色。色色異香.香氣普薰。蓋之小者.滿十由旬。如是轉倍.乃至徧覆三千大千世界。】

他去散花,「其所散花」在空中合為一花,就有許多許多花在空中合成一個花。這表示多法如一法,「一多相即」,這也是十玄。

「華皆向下」。因為這個花,佛在上頭,你要是一朵花,這花開都是向上,你要是在佛的上頭,那就向下一看,一看就看見花的這一面,這花就是向著下頭的。

「端圓周匝」,花是很圓的,很端正的,成為花蓋。「蓋」是傘蓋,比方在太陽底下,我們用個傘蓋。你看現在印度、東南亞還有傘蓋。這是花成的傘蓋。

「百千光色」。百種千種的光,光中有百種千種的色。而且香,「香氣普薰」,散的這些花,這極樂世界人散的花,到他方去供養散的。「蓋之小者.滿十由旬」。一由旬說小也四十里,十由旬就四百里。這有十由旬,以至於轉倍,「乃至徧覆三千大千世界」,這花蓋。

【隨其前後.以次化沒。若不更以新華重散.前所散華終不復落。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

「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先來的就化,後來的又來散,前頭的就消失不見了,後頭的花蓋又出現了。「若不更以新華重散」。後頭要不散花的話,這個花蓋就常住,始終不會落下來。並且在空中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這就表示什麼呢?表示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到十方去供養、讚佛。

【經須臾間.還其本國。都悉集會七寶講堂。無量壽佛.則爲廣宣大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

「經須臾間.還其本國」。「須臾」是四十八分鐘。這四十八分鐘就回去了,這比光速快得多,快多少倍了。在極樂世界七寶所成的講堂,聽阿彌陀佛宣說大教、妙法。大家都歡喜,都心開解,都得道。

這個地方討論一個問題。清朝的彭際清(彭紹升),一個大居士,有很多著作。他說,極樂世界說什麼法呀?是說一乘法?還是說三乘法呀?他說,如果是說一乘法的話,怎麼極樂世界還有聲聞眾呢?如果在極樂世界也說三乘法,那幹嘛說二乘不能生極樂世界呢?到了極樂世界也還在說小乘法呀?他設這樣一問。

他回答,說,極樂世界所說的法純是一乘法,大白牛車,都是成佛的法;他說,豈但佛在七寶講堂所說的法純是一乘法 (沒有聲聞乘、緣覺乘的法),乃至極樂世界一一花中(一朵一朵花),一一的光,風聲水聲,諸音樂聲,所說的都是一乘法。

所以《妙法蓮華經》說:「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所以說到《法華》的時候,五千弟子退席,不能聽,接受不了了。所以這圓教,不是人人都能聽的,所以退的時候,五千人退席。你看,那就很騷亂哪。佛說什麼?「退亦佳矣。」退很好,讓他們退吧,不留他們在這兒。

為什麼極樂世界有「聲聞乘」?因為眾生的根智還是有差別,他往生之前所聞的不同,所以到極樂世界所證的也不會同。雖然都說的一乘法,可是有人就聽到或者佛聲、法聲、僧聲、無我聲,或者聞的人有的得須陀洹,或者得二果、三果、四果。這是順其他的佛土,跟著他前生的修習,在哪一方面先成熟了。實在都是決定成佛。因為什麼?因為都能夠「回小向大」了,而且還有佛的本願,所以純是一乘法。這個就說,佛在講堂講什麼,這做了一個問答,經上沒有明說,但是彭做了解釋。

【卽時香風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

「卽時香風吹七寶樹」,風就吹樹,樹就「出五音聲」,微妙的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風一吹,這花就飄,飄在天上飛舞。「自然供養」,不須要人來,這花就散在講堂裡頭、大眾的身上等等的,來作供養。

【一切諸天.皆齎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衆。前後往來.熙怡快樂。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

「一切諸天」。這個裡頭又是個很有意思,天也來了。「皆齎百千華香」,都拿了百千的花香,帶來了。「萬種伎樂」,音樂隊奏樂,來供養阿彌陀佛,供養諸大菩薩、諸聲聞。

「前後往來.熙怡快樂」。這個天來了,供養完了走了;那個天又來了,前前後後人很多。很高興地來,大家都很高興、很快樂。「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等等。這個就表示諸天的供養。諸天怎麼能到極樂世界來供佛呢?這個有幾個原因。

一個就是這裡所說的「無量壽佛本願加威」,是阿彌陀佛他的本願來加被、攝受。你看彌陀的第二十五願裡頭,「諸天世人.莫不致敬」,對於這念佛的人都恭敬。諸天對於這念佛的人、修大乘的人都恭敬,那麼對於極樂教主焉能不恭敬啊!所以他們來恭敬,這是很自然的。

第二、就是這些天,他們是為什麼能來呢?這是有因緣的。因為他們過去已經曾經供養如來,他的善根可以相續,「無缺減故」。所以結這個緣很要緊哪。我們是過去種了這個善根,現在還使它相續,這個因緣引因緣,所以這個是很要緊的事情。所以就表這些天(這些天也不是一切天),天中就有這些天,他們能到極樂世界去供養,因為過去生中早跟彌陀結了緣,已經早就供養過如來,並且很善於能使這個善根叫它增長,叫它相續,不要叫它有缺減,這就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就是說,這些來的人,他們善於修習,對於自己的善根要繼續修習,再攝取,使它增加,以至於成就。就現在到極樂世界供養彌陀,「前後往來.熙怡快樂」,使得善根更增上。

所以極樂世界,這中間許多交通,國土的菩薩到他方世界去供十方的佛,十方佛土的〔菩薩〕也到極樂世界這來供養、來聞法。他方世界〔菩薩〕來了之後,佛要給他們說開示;本土的這些菩薩供養他方回來之後,也在講堂之中,佛也要說開示。諸天不斷的來獻供養,往返不絶啊。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還有五分鐘,再講一點下課,現在我們多講一點是一點了。)

第二十八品就是〈大士神光〉。

【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衆.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衆.悉皆洞視.徹聽」。「洞視」是通達。「徹聽」是全能聽到,能聽八方、上下、去來的事情,現在的事情都能知道。

也能知道「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這一切人的心意善惡,嘴裡要說什麼,何時得度。這就顯的什麼呢?就是這五神通,「洞視」是天眼通;「徹聽」是天耳通;知道別人的心意是他心通;知道過去的事是宿命通;知道現在去來的事,知道這個眾生生此生彼,這都屬於天眼通。這些菩薩都有這些通。

【又彼佛刹諸聲聞衆.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

「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這些個聲聞眾身光(有頂光和身光),身體放的光,身光有一尋。一尋就是八尺。還有一說,就是鄉下沒有尺,就兩手這麼一伸,這就是一尋。菩薩身光,極樂世界菩薩的光也不大,不過他的身體大,比我們的身體大,他這兩手一伸比我們大得多,這「一尋」。

「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就問了:「彼二菩薩,其號云何?」這兩位菩薩的名號是什麼呀?「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一個叫做觀世音,一個叫做大勢至。

觀世音又名觀自在。《心經略疏》裡頭說得很好,「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叫做「觀自在」。事理無礙,在這個方面能夠觀達、很自在,所以稱為「觀自在」。「又隨機往救」,眾生一念就會去救,這個「自在無失」,所以叫做「觀世音」。所以前頭一個解釋是從「智慧」說的,因為他通達這個理;二者,度眾生是從「悲」來說的。觀世音跟大勢至是西方三聖,顯教說是阿彌陀佛的弟子,密教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又觀世音,他的本地是正法明如來。《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說,「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過去無量劫中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所以早已成佛了。

又《觀音三昧經》說,觀音成佛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叫做「正法明如來」,釋迦牟尼是觀音的弟子,所以觀音是古佛。

《首楞嚴經》講: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在古觀世音如來,得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法,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得無上道。這個是《楞嚴》說的觀音的成就。

今天,大家精力也不多了。「反聞自性,得無上道」這個地方,我們下次再做一點解釋。這也是很重要的。總之,觀音很不可思議。在《觀經》裡說,觀音大士的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就觀音菩薩頭上這個圓光裡有五百個化佛,這化佛都跟釋迦牟尼一樣,一一化佛還有五百個化菩薩圍繞。你看五百乘五百,這都在觀音頭上的圓光裡頭,還有無量的天做侍者。

所以,觀音菩薩跟我們這兒還是特殊的有緣,這個我們就留到下一節。今天我們就到這兒。

〔第二十九講〕:

四個學期最後的兩次課,可是很重要,因為是講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和受用。所以我們也看到,這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去到個遊樂園去享受,那是真實的修持、用功。這些菩薩之中,最尊的、為首的兩位,就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觀世音菩薩成道的因緣,主要就是《楞嚴經》所說的,這裡頭把它歸納為四句話,「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得無上道」。過去遇見了古的觀音,傳授觀世音菩薩「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這個「三昧」怎麼修法呢?就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聞思修」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修行都是要走的道路。但是要知道,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比我們這個「聞思修」要深入得多。我們現在的「聞思修」,說你聞了經典、聞了法,你要去思惟;思惟弄清楚之後你就要有行動,要實踐。這個意思很淺,不是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不要以為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所以現在有好些人,就是違反咱們經上那句話,「當信佛經語深」。他們沒有信這句話,以為佛經語淺,所以很淺的體會,以為這就是這樣。所以有人也寫小冊子,講觀世音這一段。我看了我就笑,我說這個倒是好講了,也讓人家好懂了,但是觀世音當時卻不是這麼回事。

從「聞思修」,這個「聞」字是指著聞性,首先認識了聞性啊。「聞」,一個是「塵」(聲音),能聞的這個耳根、耳識。耳根、耳識它還有它一個本性,能聞的這個性稱之為聞性。從「聞思修」還是先從聞性這個地方下手,然後安住於這個聞性,然後不斷的徹底,這叫「聞思修」。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三摩地」不是一般的禪定了,也不是一般的三昧了,是楞嚴的三昧,大三昧,是「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就咱們經上這句話,「一切皆成佛」,是同樣的語言。所以我們這個經是登峰造極的一些文句。這「一切皆成佛」,你還有什麼不了的?還有什麼可修的?還有什麼可斷的?一切都成了廢話了。正因為「一切皆成佛」,所以《楞嚴》才有這話,「一切事究竟堅固」。

現在都說,一切事是虛妄的,是生滅法。《楞嚴》不是這麼提了,「一切事究竟堅固」;不但堅固,究竟堅固啊,說到它本體上去了。這些事相都不離開它本體嘛。所以「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入的是楞嚴三昧,沒有出沒有入。有出有入的都是普通的三摩地。這個沒有出沒有入,所謂「大定無出入」。

我們這個給它歸納起來,這是文殊給總結的話。二十五個〔大聖〕一上來講的是見道,如何見道。你不見道怎麼修道?所以「見」很重要,所以多少處「徵心」,阿難求心不可得,最後在見道上有所了悟了,底下就要修道。在修道的時候,就請了在座的二十五個大聖,各人說自己的修持經過。說了之後,釋迦牟尼佛說,都好啊,就讓文殊根據咱們具體的、眾生的情況、時節因緣,讓他品評誰最好。文殊指出,是觀世音哪,觀音主要的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有時候海外出的書,前頭那一段可以勉強講,把它照著禪定去講,到文殊這兩句,這就講不了了。你「反聞聞自性」,這個是「反聞自性,成無上道」,省了一個字〔聞〕。「觀音」怎麼修的?他是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他是返聞,不是去聽外頭聲音去了,而是回來這個心,不去追趕那些個聲塵,而是返照,迴光返照,照自己這個能聞的本性,

這個能聞的本性,所以「反聞自性」。這個心所緣的,心歇了,就成無上道,這樣成的無上道。所以一向禪宗,都以觀音所說的代表禪宗,大勢至所說的代表淨土宗。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

事實上,真是要儘快的來證這個首楞嚴三昧,一切事究竟堅固,那也確實文殊的總結是不錯的。因為他總結的是這樣一個條件,誰第一,那觀音這個第一。如果要去總結,什麼是在這一生之中就要出離六道?按這個範疇來總結的話,那就是大勢至菩薩第一了。所以有的人在這個地方很抬槓,這用不著抬槓。這就是說是,你是從哪個方面來總結的。這是觀音,我們這個地方,再把上次講的補充一點。

第二位就是大勢至。「勢」,我們說勢力,這人很有勢力、有威勢,形容一種威,形容一種力。菩薩的智慧和力量、威勢可以達到一切處,可至一切處,這個「至」字當作「到」字講。大勢至,可以遍至一切處,可以達到一切處,所以稱為大勢至。是大勢,而這個大勢可以遍達一切處,所以稱為大勢至。

在《首楞嚴經》裡頭,「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同時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這樣入了無生忍,這是大勢至菩薩。所以「淨宗學會」把大勢至菩薩做為第一代祖師,因為大勢至菩薩真正是念佛三昧,以念佛為法門的。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除了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外,我不須要再有其他任何的方便來助道了。還有什麼方便之門,或參禪、作觀、參究等等等等、持手印、念咒,都用不著,用不著;「自得心開」,自然而然心就開了。「心開」不就是開悟了嗎?

「今於此界」,這個「此界」就是咱們娑婆世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幹嘛呢?要攝受一切念佛的人,使他歸向到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他跟觀世音菩薩同為西方三聖,兩個脇士。《觀經》說,大勢至菩薩的名號是以「智慧光」,這個光是智慧之光;「普照一切」,這個「勢」就表現為光,這光是由於智慧,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讓一切都離開這個三惡道的惡趣,得無上之力,能夠振奮,能夠超脫;「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這是《觀經》說這個名號的原因。這跟前頭的一致,不過把「智慧」和「光明」跟這個「勢」結合在一起了。

又《思益經》說,大勢至他自己稱,我啊,「投足之處」,所以大勢至菩薩這個「大勢」可以見著了,一下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三千大千世界和魔的宮殿都震動,因此號為「大勢至」。所以你們看看,念佛成就的菩薩是這樣的威力。而且經典上說,大勢至菩薩在極樂世界是永不涅槃的。還有,《觀經》還說,這個大勢至菩薩,剛才說他走路,這個走路,這個十方世界震動,在動的時候,有五百億寶蓮花湧現出來。這個蓮花,這個莊嚴就像什麼呢?像極樂世界一樣,各個世界都要現出蓮花。《觀經》這裡頭,說到大勢至菩薩如何作觀,這個我們就不說了。

【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這兩個菩薩的根本,他們都是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他們就「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後頭也說,這兩個菩薩跟我們這裡是有緣哪,他們本來就在這個世界念佛往生的嘛,是不是。這兩個菩薩示現了往生,就給十方世界的人民,示現了一個典範,大家都應當學他們求生淨土。那麼現在怎麼樣呢?現在當然是往生了,可是還在此界,「現居此界」。經上說「現居此界」,此界就是這個娑婆世界,他還在這個娑婆世界。這個沒有妨礙,你比方像彌勒,彌勒是在兜率內院,但同時也在極樂世界。這些佛菩薩,我們不可以拿我們的俗眼來看,只能在一處,那就不能在另一處了。他不離本處,可以是遍現於十方。

「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作什麼利樂呢?所謂大利樂,就是「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你是念佛的眾生,他就攝取你、攝受你,從來不把你放鬆、丟掉你,把你忘掉了。不捨你,讓你幹嘛?讓你離開三途,只要你念佛。而且讓你不但是離開三途,更好你能得到無上力。所以我們出這個輪迴,能夠往生,這個是須要無上力,不是個小緣。不是像現在練氣功的,得一點什麼功能這些事情,那是不足道,不能相比的事情。是須要無上力,所以這是有他力門在這。所以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攝取這些眾生,來給我們這個力量。

「令離三途」,這個「令」字你看見沒有?是他們讓這些眾生離開三途,「得無上力」。這個「得無上力」也是這個「令」字貫下來了,所以這就顯出他力來了。所以為什麼自己修法,修修修,先是很快得了點甜頭,隨後就出很多很多這個不可思議的慘劇。昨天晚報上登的,那個宇宙語害人,都是高才弟子,後來他就自己拿刀殺他的母親,殺了母親要殺自己,這都是練功練的,入魔走火啊。所以就是不能盲修瞎練,不能看到有些什麼便宜,什麼巧訣,這種都是一種誘惑,魔網啊。「得無上力」,這個力使我們同生極樂,讓大家都同生極樂。

觀世音菩薩,咱們都稱為「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所以這兒就說了,「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這裡特別提出觀世音菩薩。這兩個菩薩都在此土攝念佛人,而這裡單提觀世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單獨有這個願。因為大勢至菩薩是攝念佛人,不是非常廣泛。而觀音菩薩就廣泛,你念佛不念佛沒有說,你急難恐怖的時候,你臨時抱佛腳,可以!允許你臨時抱佛腳,這個話就在這兒。你遇見急難恐怖,你馬上臨時抱佛腳,觀音菩薩馬上就救度。佛這個心胸、氣魄,不是跟常人一樣的。你可以臨時抱佛腳,臨時肯抱佛腳還是不錯的。

《法華經》也說,苦惱眾生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這一念,觀世音菩薩馬上就聽到你的音聲,你就得到解脫呀。《楞嚴經》說,觀世音菩薩修修修,一切都放下,一切都……,最後就是滅;滅了之後,連滅也滅了;滅也滅了,就寂滅了;寂滅之後,忽然間就是兩個殊勝,「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這個時候,自己的心和佛的心和眾生的心就是一個心了,三無差別了。所以你眾生的心一有什麼事,就是觀世音的心,觀世音就知道了;觀世音的心就是佛心,佛的力量就在這,佛的力量馬上就到了,中間不須要傳達。

《普門品》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能夠給大家無畏,讓你無所畏懼;「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都稱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所以,若有急難恐怖,誰都有這種時候,我有一個老同修在電台工作,後來,解放了之後,就把他解僱、遣散了,給他三個月工資。他就拿這點錢去走單幫,做買賣,維持生活。跑到北方,過河,這河是凍冰的,走到中間,解凍了,一塊一塊冰都解凍了,底下的水都流了。他在這個時候,退回去也不行了,在中間,也是那麼遠,只有往前走。這個時候他就念觀音了。他說,一生念觀音,就是這個時候念得最好。他也平安度過了。所以急難恐怖,求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底下是〈願力宏深〉。

【復次阿難.彼佛刹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唯除大願.入生死界.爲度羣生.作師子吼。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生生之處.常識宿命。】

「復次阿難」,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所有現在、未來的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就是現在在極樂世界的,以及將來要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一切菩薩,都應當究竟一生補處。對於一生補處是能夠完全證到,徹底地證到。但是也有人有特殊的大願,他願意離開極樂世界,這種清淨、安樂的道場,到生死界中來救度眾生。

所以那個念佛的偈子:「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原來的偈子是這樣的。後來有兩個人都把這個偈子改了,一個是弘一大師,一個是我的老師,夏蓮居。他們沒有商量,都改了這一句,改的這個字雖然不同,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把第四句「不退菩薩為伴侶」,就在極樂世界不退菩薩為伴侶,在那修了;這個就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這是我老師改的。弘一大師改的,跟那個意思也是一樣的。去了之後,花開見佛悟了無生之後,馬上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這又是一類。

在彌陀大願裡頭也談到這個,跟這個是一致的。所以就是有「教化隨意願」,他有本願力為眾生,他可以到他方世界去救度眾生。雖然他還到他方世界是有生死的世界,但是他永離惡趣,他不會墮入。這是這個願文的原文。

現在看這段經,「為度羣生.作師子吼」。他到生死界做什麼呢?為眾生來作獅子吼。佛的說法稱為獅子吼,因為獅子一吼,百獸、一切獸都震驚,譬喻佛的說法能夠降伏外道,能夠震醒愚蒙。現在這些個人,到極樂世界之後,他又來到咱們這世界來,又示現成了某個法師,或者某個居士,在那講,也稱他為獅子吼。這為什麼呢?因為他既然往生了極樂世界,悟了無生法忍,他所知道的,都是從阿彌陀佛那聽到的,他再來轉述,因此也稱為獅子吼。所以這些人能夠作獅子吼。所謂不好的是野干鳴,這是罵人的話,「你這是野干鳴」。

「擐大甲冑」。這個「擐」字,是專門指的身上披掛鎧甲叫做擐。他到這個世界作獅子吼,他是披了很大的甲冑。這是個譬喻,就是以他這個宏深的誓願,既然到了極樂世界,還願意到娑婆世界這種穢土,這種五濁惡世來度眾生。那麼你怎麼才能來?這很可怕呀,你要武裝起來就是呀。以什麼為武裝呢?就是以自己的誓願做鎧甲,這個誓願為鎧甲。

「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這四句是一小段。雖然是生在五濁惡世,這是很惡的世界,很容易入三惡道。他來示現,還是示現有生有死。晉朝有一個人很窮,他發憤念佛,念了幾天,他真的見了佛。他不是死了之後見佛,就是現生見佛,得了無生法忍。之後當然是往生了。往生之後,曾經在清朝之前,曾經七度到這個世界上來。世界上沒有誰知道他。從來不知道說有個極樂世界來的菩薩到咱們世界來,沒有人知道。那麼他說,他來了之後,他示現的跟眾生一樣,他也有生有死,大家也看不出來。

雖然是這樣,示現的跟娑婆世界「同彼」,「彼」指的咱們五濁惡世這個世界,可是直到他成佛,他也不會受這個惡趣的報,不會因罪報而入惡趣。而且「生生之處.常識宿命」。他一生一生到的地方,他還能記得,記得他的宿命,知道自己是極樂世界再來的。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衆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旣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衆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彌陀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之類,都叫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要讓他們得到涅槃,無上果。來了作菩薩的,「令悉成佛」,作菩薩的要叫他成佛。

既成了佛之後怎麼樣呢?「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所以跟阿羅漢不一樣,涅槃了就自了了,沒有了。成了佛之後,還要去教授其他的人,讓菩薩成佛,就這麼「轉相教授。轉相度脫」,使大家都來度脫。如是這麼輾轉,這個輾轉也無窮。所度的眾生,十方世界的眾生,「諸眾生類」,無可窮盡,不可窮盡;「不可勝數」,你數不過來了。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爲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爲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甯爲增減。】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雖然十方世界這麼多輾轉度脫,都在往生極樂世界,然而彼國它是「常如一法」,它不增多,它老是這樣。這個不好懂啊,所以打個譬喻,像大海,各處陸地所有河流,一切水都流入大海裡頭,大海並沒有馬上看著水往上漲。要是大海老漲不已,咱們沿海的地方早就沒有了,是不是?諸水流入大海,大海不增減。

【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爲獨勝。本其爲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這就譬如八方上下,佛國是無數的,這麼許多人都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沒有變化。

「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爲獨勝」。在十方的這些佛國之中,阿彌陀國,咱們回想起來,在彌陀發願的時候,就是問過這個問題,問世間自在王如來:「我要成就一個佛國,要勝過一切其他佛土的,可以嗎?」「當然是可以啊」,他就滿足他的願,所以勝過一切佛國,他發的願力大。

「長久」是恆常,「無衰無變.建立常然」,這是長久。「廣大」,「廣」是寬廣,「大」是廣大。「明」是光明,「好」是美好、快樂、獨勝。這都是「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就是因為在法藏比丘作菩薩的時候,他求道的時候,他自己所願就是如此。所以現在這個大願成就了。

阿彌陀佛的「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所以,阿彌陀佛這個普施真實之利,不是僅僅咱們一個地球上,是十方無窮無極的世界,一切的眾生,這個恩是深大、是無量;「不可勝言」,言說是說不盡了。

這個地方如大海,說是「常如一法,不為增多」,也可以淺近的拿個數學來做比方。咱們數學有個數,就是把這個8字橫寫(∞),叫做無限大。這個橫寫的8字,「∞」,是無限大。無限大,大家要知道,什麼數加無限大還等於無限大,無限大減多少還是無限大,無限大被什麼數除還是無限大。它既然叫做無限大,它就是不可能減少。它要有個定數才能減少。它是無限大,那減了一點就小了,那就不是無限大。你減多少它還是無限大;你加了它也無所可增,也就是無限大;你除,你多少人去分,每得一份,每得的一份也是無限大。這就是說「常如一法」,這個一法可以用無限大做為譬喻。

所以都不可以有有限的、機械的這種思想。所以過去,牛頓他那時候的科學,當然這個數學老早就有了。像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概念,「物質是妄念」,這是新的。那過去都不是這個樣子,那就是跟佛學格格不入了。

菩薩修持第三十

再底下,第三十品是〈菩薩修持〉,這就到了第四卷。我們在第四卷裡頭,把〈菩薩修持〉這最後兩個重要的內容,我們再一起把它研究一遍。

【復次阿難.彼佛刹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

「復次阿難」,這是又叫阿難了。「彼佛刹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彼佛剎」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佛剎裡頭,一切的菩薩,這一切菩薩他們的禪定,他們的智慧,禪定是「六度」裡面的第五度,智慧就是般若,是第六度。這兩個在六度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拿這兩個來代表六度。他們禪定的境界和他們的智慧,這兩個之間也很有關係。《會疏》就說,如果「有定而無慧」就變成了二乘,聲聞、羅漢了;「沉空滯寂」,在空和寂之中停滯下來了,就沒有智慧,不能起觀照了;「有慧而無定」,只是有慧而無定,就同於外道的邪思了,他沒有定。

還有一種比喻也很好,就是這個「慧」和「定」的關係,像是燈籠裡頭的光明和燈罩。過去那個燈,外頭要有個罩才行,現在電燈當然沒這問題了,過去是點蠟燭、點油,沒有罩,風一吹,那個燈就滅了。所以有慧沒有定,像那個沒有罩的燈;有定無慧,就像沒點著的燈,你有罩,但是你根本沒點著。沒點著,你根本不放光。所以,這個定、慧都重要。這個是「禪定.智慧」。

底下是「神通.威德」。天眼通、天耳通,這都是神通。還有這個六通,我就不說了。這一些「通」,在證果的人也都是自然就得到了。

「神通」確實是佛教裡頭,你修持、你精進所應當得到的東西。但是如果偏重神通、求神通,這就往往容易出現偏差。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裡頭的、末了上的、邊邊上的事情。所以「但得本,莫愁末」。你這個禪定,尤其是智慧,這更是根本的根本。這個智慧不是說你寫文章什麼這類的智慧,而是你「識心達本」,明白你本來的自心。你只要得本,你就不愁末。

就好像一個人,還沒有長鬍子,小孩,一個男小孩,你不要發愁,「怎麼他沒有鬍子?」他大了,他自然會長出鬍子來的嘛。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樣,沒有什麼說,「這個小孩的智商太低了,不長鬍子。」這個沒有關係,時間到了他自然就長出來了,對於神通就是這樣的看法。

那麼佛菩薩那就是這樣了,他這個神通、威德;「威」是威勢、威神,「德」是功德,這些都沒有不圓滿的,一切都圓滿。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餘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這些菩薩都是境界很深哪,諸佛的密藏是究竟明了。不僅僅是明了,是徹底地明了。「密藏」是什麼呢?有兩個含義:一個就是「如來語深」,如來所說的是深密玄奧,這一些真實的語言,凡夫這種分別心,你聽了之後你不能理解,你往往就是錯解;或者聽了跟沒聽一樣,因此這個叫做「密藏」,這是一個含義。

再有,《僧史略》裡頭他講說,「密藏」者,是什麼?是陀羅尼,是咒。這個咒只有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佛才能瞭解它的意思。不是小乘教的佛、菩薩所能夠理解的,這也是「諸佛密藏」的解釋。其實兩個不妨合起來,就是說,諸佛這種深密的語言以及諸佛的陀羅尼,這些大士都能夠究竟明了。

「調伏諸根」。「調」就是調和,「伏」者,是制伏。因為我們這個「根」,眼耳鼻舌身,這個根就要造業,我們就須要來調制這個身業、口業、意業,叫它不要造惡。這個「根」就是我們的六根。所以我們「調伏諸根」就是控制,能夠調制自己的身心,離開塵垢,離開邪,離開惡。

能夠「調伏諸根」,身心就柔軟了。柔軟跟剛強是相對的。所以(娑婆世界的衆生的缺點就是剛强難化),還有很多人很自負,實際上不知道正是缺點,正是剛強難化,非常剛強,自己成見很深、很自負。這些菩薩他們不是這樣,「身心柔軟」。

因為「身心柔軟」,所以就「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正」就是無邪,離開了顛倒才叫做正;你能夠「契真入實」叫做正,能夠契會這個真如,能夠入這個實相,這才叫做正。所以這個正它就離開了虛妄分別。它是這一種離開虛妄、分別,能夠照了真心的智慧才叫做正慧,所以都是能夠照到自己的自心,能夠「了」。「了則罪性本來空」,這個「了」字很深哪;「未了還須償夙債」。你要能「了」,你所有的罪性就空了;不「了」,你那個債還都在那兒,一樣也少不了。所以這個「照」和「了」,這個「了」字在「照」字的後頭。你能「照」之後,你才能「了」啊,這個叫做正慧,「深入正慧」。所以「深」哪,是很能窮自心的根源哪。

「無復餘習」,沒有「餘習」了。什麼叫「餘習」呢?我們煩惱斷了以後,可是還存在一點習氣。這個《大智度論》作了比方作得很好,他說是阿羅漢、辟支佛能夠破了貪瞋痴這三毒,斷了煩惱了,所以阿羅漢他了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但是「氣分不盡」,「餘習」還有。這一點要很注意,他斷了煩惱之後還有餘習。譬如,香擺在一個盒子裡頭,香拿開了,沒有香了,可是這個盒子裡頭還有香的氣味。香已經不存在了,氣味還存在。這個氣味就比方這個餘習。你貪心、瞋心、痴心已經沒有了,去掉了,就像香已經去掉了,因為過去他放過這些東西的盒子還有這個氣味,這就是餘習,貪瞋痴這些煩惱的餘習。

斷這個餘習,徹底斷這個餘習,只有佛徹底才能斷盡。當然二乘是斷不盡的,大乘菩薩也是,隨著水平而能斷掉一些。他又作了比方,像咱們燒炭,把木頭燒完了之後,可是還有灰在。為什麼還有灰在?因為這火力不旺。如果是到了最後的大劫,這個大火燒須彌山,這燒須彌的時候,是一點餘炭不留;不然太空中還有好些炭,還有好些灰粒。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燒光了,粉碎為一些微中子,大概就這樣,不留下煙,也不留下炭。這個就像佛能夠斷餘習一樣,他的智慧猛,譬如這個劫的大火,火力大。

阿羅漢的火就像咱們燒柴、燒炭的火,燒完了這個柴冒著煙,木頭是沒有了,但是還有灰,還有什麼的。說這個餘習,他又打個比方,這個底下說了,舍利弗有嗔恨的餘習,他舉了幾個例子,我們就不念了。又譬如,人被鎖著,剛剛給你開鎖,已沒有人鎖著你了,可是你還是一瘸一瘸地走,都是譬喻。所以不但要斷煩惱,還要斷餘習。這些菩薩無復餘習了。剛才說這個餘習,只有佛才能斷,這些大士無復餘習,這就說明極樂世界的大士,功德成就很殊勝啊,要知道。

「依佛所行」,他是按著佛所行的,自己就是行啊,「行佛所行」,依佛的道路來行。行什麼?先是「七覺聖道」。「七覺聖道」是包括兩個內容:「七覺支」和「八聖道」。我這個《大經解》裡頭舉了兩個內容,我們介紹一個就夠了,介紹《會疏》說的「七覺支」,那一種也把它補充一點,必要的時候。

「七覺支」。第一個覺支是「擇法覺支」。這個修行,我們要知道,這個擇法非常重要。你要有這個智慧來選擇、來分別,哪個法是真、哪個法是偽,頭一件事,不要去取擇虛偽之法。

昨天來了一個客人到我這兒,他這是五次上當。你這個擇法很難,不是容易。所以說,我們頭一個說「擇法覺支」。所以首先我們要能夠分別真偽。省庵大師分得很好,「真偽」、「邪正」、「小大」、「偏圓」。能夠分別,自己能夠知道抉擇、知道揀擇。

第二、是「精進覺支」。修這個精進諸道法,能夠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有的人盲修瞎練,這個事情很多,以為自己就這麼練、就這麼練,一定會什麼。你不知道,你光是在大海中走,你羅盤錯了;你羅盤錯了,你這個船要觸礁的。所以你不把這些工具什麼什麼都準備好,你船上水也預備得不夠,燃料也不夠,莽莽撞撞的你就往海裡進發,這個就是智者不取。

所以這個「精進」,你像有些事情,像提婆達多,他提倡那個戒律比釋迦牟尼佛嚴格。你說你這個更嚴格,你好,跟著提婆達多跑了,你就沒有智慧。他住的房子不要有頂,裡頭夏天熱,冬天冷,這些都不近人情,是不是?你要身調才心調,你總要使身子有個避風雨,你這個才行。所以有時候我們要知道怎麼抉擇。

比方有很多這些北京城的老太婆,好多東西不吃,莧菜也不吃,什麼什麼的,這都是……,這些苦行沒有意義。外道的苦行,練種種的苦,以為受苦就解脫了,其實都是荒謬的。所以這個「精進覺支」,「常勤行在真法中」,這叫做精進。你盲修瞎練,再用功,那叫做胡鬧,叫胡塗。

第三、是「喜覺支」。心裡得到法喜,能夠覺了這個喜。我是正法而生的喜,不因那個顛倒的法而生歡喜。

第四、是「除覺支」。除覺支就是別的〔經論〕上頭說的「輕安覺支」。「輕安覺支」的解釋,就是你身心粗重的煩惱就斷除了,感覺得很輕快、很安,這種感覺。所以修法的人,他用功上了路,有輕安的感覺,很輕安。「除覺支」就是那個輕安之外更深一層意思;就說,你斷除煩惱之後,你要覺了,要把虛偽的去掉,但是不要把善根去掉,這叫做除。除的時候你要善除,你除了這些煩惱就輕安。但是你除,要除掉那些有害的,至於善根,不要損傷。

第五、是「捨覺支」,也有叫做「行捨」,就是自己所念,自己心中有時候所住的這個法、這個境界要能覺了,要能夠明白,不要在虛偽的境上去追憶,這叫做「捨」。

第六、是「定覺支」,在發禪定的時候,要知道有許多禪有假相,很多是假相,不要生這種見愛,喜歡這個禪哪。這個禪本來是個好事,但是有的時候,你也就成了一種障礙。所以菩薩怕三禪,因為三禪是十分的快樂,菩薩到了三禪也貪這個快樂,也出不去了。出不去,你三禪就不會再進步了。所以對於發這個禪定的時候,你要覺了這些禪的虛假,不要有見愛,這樣就叫做定、正定,「定覺支」。

第七、是「念覺分」,就是說,修出世法的時候要知道「定慧均平」。有的時候定多慧少,有的時候定少慧多,那麽你就要想辦法。如果心裏頭很沉,那你就要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來觀察;如果心浮動,就用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來收斂。

這就是「七覺支」的修行。

「八正道」呢,根據《彌陀疏鈔》,一、是「正見」。正見要「以慧安立,諦理分明」,要用智慧,見理體要分明,不要有謬誤。所以這個「八正道」裡頭第一件事就是「正見」,這個是非常有深意。所以密宗叫決定見宗,「見修行果」,以這個「見」為第一關。

這個禪宗,溈仰宗,仰山跟溈山問答,仰山他談了一談,溈山就表揚他。仰山就說:這個只是我所見,還不是我所證,不是我的行履。溈山就說:「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我所貴的,是貴你的見地,不是貴你去做到的那個情況。當然這個話,理解得不好就成了毒藥了,那這個「做不做都不……」,不是那個意思。你真正要是「見」,要真正「見」是對了之後,就不會起這個誤解。你起這個誤解,就是那個「見」還沒對。「我見行就行了,我行不行也無所謂了」,這就是你那個「見」還不行。而這個見,第一是「正見」,要諦於理。

第二、是「正思惟」。你見到了這個理了,要以無漏的心相應,來思惟,不是以有漏法這種執著、這種取捨,而是以無漏的心跟它相應來思惟。所以剛才說了「聞思修」也就是這個意思。那個「聞」,就是你既然有了正見,你又知道「聞性」,那底下「思惟」就是無漏心的相應,在這個聞性上。所以,沒有很好的用功,沒有很好的看經大開圓解等等的,在這些地方上,還確實是還有困難的。「思惟」使得自己這個「見」增長,能夠入涅槃。

第三、是「正語」。不但心不生邪念,而且以無漏的智慧來攝住口業的這四種,「口業」的四種惡業就是妄語、綺語、兩舌、惡口。不但不做這四惡口,而且我們用這個口來行善,來傳播正法。這就是「正語」。

第四、是「正業」。拿無漏的智,都是無漏,所以到了「正」字就不是有漏。有漏是什麽?漏是什麽?漏就是見惑、思惑。你在見惑、思惑之中就是有漏,離開了見惑、思惑就是無漏。思惑就是「貪、瞋、痴、慢」,見惑是十種「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貪、瞋、痴、慢、疑」,這都是稱為惑,也就是稱為「漏」。你無漏的智慧就離開這些。

第五、是「正命」。以無漏智慧除掉三業中(三業都有了) 五種邪命。你維持你的身命,有五種是邪命。這五種邪命:

第一種、就是給人家現出種種的奇特之相來求利養。現在有人,他說:「我要去得神通。得了神通,我現神通來弘法。」這都是不對的。你要在人間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這就是邪命。

〔第二〕、自說功德求利養。我自己說我有什麼功德、什麼功能。

第三、就是學占卜。像他們國外的林雲、盧勝彥,就是會算卦、看風水,無所不能,他們都發財了。其實這都是違反佛法的。也就是他們那個地方水平還是低,如果群眾水平高一點,上當的人也就少一點,大家不明白。現在香港已經將這些事情,對盧勝彥已經是連續幾期〔雜誌〕都在批判。說人吉凶,「你這個好,這個不好」,給人算命看相,醫卜星相,這個比丘是戒的。

第四,高聲現自己的威勢,作一種很……,就是故現威勢吧,來要求人家進供,來求利養。(這是咱們引證的註解,這個《大經解》裡沒有,這是我補充一下。書裡沒有寫這五種邪命,書裡只有一個總的五種邪命。五種邪命是什麼,現在是補充一下。)

第五種、就說所得的利。在台灣就說,我在美國多少人供養我什麼什麼;到了美國說,我在台灣多少人供養我什麼什麼,就號召大家來供養。這都是屬於邪命,行八聖道就沒有這些。

第六、是「正精進」,以無漏智來勤行精進,趨於涅槃。

第七、是「正念」。以無漏智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

第八、是「正定」。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理」是本體,正住在本體,決定不移。

都來說「正」是什麼?就是不偏不邪就叫做「正」。能至涅槃叫做「道」,「八正道」就這個意思。因為不偏不邪所以叫做「正」,能夠達到涅槃所以稱為「道」。《華嚴》說八正道都是菩薩道,不過小乘也修這個法呀,他說,像正見就離開一切邪見;正思惟就捨一切分別心,隨順一切智;乃至到正定,就是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那麼說,就是很深玄,不限於小乘。所以這個是小乘的法,可是跟大乘是相通的。所以《疏鈔》後來就說「道品是一」,但是你觀的智慧有大有小,因此這個也就不定了。

【修行五眼.照眞達俗。肉眼簡擇。天眼通達。法眼清淨。慧眼見眞。佛眼具足.覺了法性。】

底下「修行五眼」,「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照真」,能夠見到真空,所以是「照真」。因為能夠「照真」,所以自覺就能夠圓滿,能達到究竟。他不但「照真」,而且「達俗」。這《無量壽經》的好處就是「照真達俗」這四個字。「達俗」就能夠知道有為的世間裡頭種種的情況、種種的根機、種種的病、種種的藥,來隨機設教,來度生無量。

所以「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肉眼能夠達俗,天眼也是達俗。淨土法門正是如此,就是因為你是「照真」,所以是「如實」,這都是真實的,真實之際,真實之慧;你「達俗」,所以才能普度,普惠真實之利。所以「修行五眼」就「照真達俗」,而「照真達俗」就是淨土宗最主要的內容。

一、「肉眼」。我們很明白,就是咱們人長的眼叫「肉眼」。「簡擇」,看見東西都清楚了,什麼是什麼、什麼是什麼。這是「肉眼簡擇」。

二、「天眼」是天道所得的眼。天眼能看到「自地」(就是他的天界)與「下地」(人屬於他的下地),他都能見得到種種的人和東西,是近是遠、是粗是細,種種色相,不一定是顏色,就是形相,這個色就是形相,都能夠明了、都能夠照,眼睛都能看得見,我們俗話說。這個是《大智度論》說的「天眼」的定義。

《淨影疏》裡頭說:「一切禪定,名為天住。」這個禪定是……,所以它叫做一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禪天嘛。所以你進入到某禪,你就達到某天的境界。「一切禪定,名為天住」,天,那就有天眼,依這個禪定你得到的眼,就叫做天眼,能夠看見眾生從哪兒生,哪兒死,從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從人變成狗,又變成老鼠,這些都知道。

所以「天眼」有兩個含義,這兩個含義都包括在內的。當然一個只說了一種,但兩個才是具足。但是這兩種都是指的是修得的,你〔修行〕是達到了什麼。真正生到色界天的,不一定等到修,你一生到天,大家說有七公主,天上的公主什麼,她生下來就是天女、就是公主,她何嘗修啊?她一生下來就有天眼,這屬於「報得」。所以很多事情,有的是「修得」,有的是「報得」。

也有很多人一生不修,一生下來之後就帶一些神通的也都有。有的人不但能看見,眼睛可以放光;他看書,過去沒有電燈,他眼睛就放光看書,夜裡可以看書。有的小時候有,大了就沒有,種種的,這都屬於「報得」。有的有神通能知道很多事情,所以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有的是「修得」,你坐禪就得了這些;有的是你自然就「報得」,前世帶來的。

所以天眼就通達。為什麼說「天眼通達」呢?肉眼就是看見近,看不到遠;看見前,看不見後;看見外,外頭看得見,你裡頭心什麼樣、肺什麼樣,這不知道;白天能看,夜裡沒有光就不能見;天上能看,地底下什麼樣,看不見。所以要求天眼。天眼就是遠近、前後、上下、內外都能看,沒有障礙,這是天眼的好處,所以叫做「通達」。

但是,在咱們這個穢土得的天眼通,他眼睛所看超不過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阿羅漢也是如此,超不過三千大千世界。現在我們這兒有人說能看,從這兒能看見湖南什麼,就了不起了,這都太小了,〔天眼〕能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極樂世界的天眼,那就恆沙世界他都知道。恆沙世界眾生生此死彼、死此生彼都知道,他這兒死,到哪兒生,都清清楚楚,都能看得見。這是第二種類。

三、是「法眼」。「法眼」,現在我們說「法眼清淨」。《三藏法數》裡說,「法眼者,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八萬四千種法,應該一切法我都要知道,而且我還都要能行,知道怎麼做,又要知道去修哪一種法,能夠證哪種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他怎麼才能夠學會這個法、能夠修這個法,用什麼方便讓他能夠修、讓他能夠證,這樣的眼叫做「法眼」。這必須得清淨,你沒有這些個染污、沒有這些個垢染、愛著,你才能遍知這一切一切。所以菩薩對於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道種種所行的法與他所證之道,還知道有種種方便的辦法來普度眾生,這個叫做「清淨法眼」。第三種眼睛就是「法眼清淨」。

四,「慧眼見真」。淨影說,「能見真空」,所以叫做「見真」。《大智度論》說:「慧眼了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註一〕「破相空理」,把相破了,顯出空來了,這個空理他能見。所以這個「見」就不一定是用眼睛看見的那個「見」,這個「見」就是以心眼見也是見;「及見真空」,不是一個有形相的事情,實際是了了見哪。「了了見,無所見;無所見,了了見」,所以見空是這樣子。你是真正清清楚楚的看見了,可是沒見到什麼;你沒見到什麼,你真的清清楚楚的看見了,所以這個「見」字要這麼體會。

所以底下〔《大智度論》〕就說,為了實相,所以你就要求慧眼。你得了慧眼,這慧眼是平等法了,你不看見眾生有生有滅、有一有異,你就離開了一切執著,你就不受一切法。這一切都無所謂分別,你也就無所謂揀擇,你也就不受一切法。

底下一句很重要,「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所以佛法之殊勝,有的時候它隨時都能流露出來。什麼叫慧眼?前頭都好懂,能見真空,不見一切眾生,不受一切法,而且這個智慧本身自內就滅呀。

再把《思益經》關於「慧眼」的整句把它念了,問:「慧眼為見何法?」「慧眼」要見什麼呀?「答言:若有所見,不名慧眼」,見到一個什麼東西,不叫做慧眼;「慧眼,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所以者何」,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是這樣?「有為法皆虛妄分別」。為什麼不見有為法?因為有為法都是虛妄分別嘛,我不見這個虛妄,我離這個虛妄嘛;「無虛妄分別,是名慧眼」。所以不見有為法 (它這虛妄分別),無虛妄分別才名慧眼;「無為法空無所有」,「無為」就無所有、就空,這過於眼道的事情,不是眼睛所能及的了,所以慧眼也不見無為法。

這兩段關於「慧眼」的解釋很殊勝。「智慧自內滅」,這個跟當年……,所以黃檗《傳心法要》是一部好書,那是一部成佛的書,大家都應當注意。黃檗《傳心法要》到了最後,他就是說「無分別智」,就是「無分別智」如金剛王寶劍。人家就問他,「爭奈有寶劍在?」你說你什麽什麼……,你就還是有「無分別智如金剛王寶劍」,你不是還有個「金剛王寶劍」呢?這一問,問得很厲害,問黃檗,「爭奈有金剛王寶劍在?」你還有個劍哪!

黃檗答:「劍自斷劍,智自害智。」這個劍自己斷自己,這個智慧自己消滅自己,就跟這兒的這個「智慧自內滅」(是同等的語言,跟龍樹菩薩的話是一樣的。所以說法)很難哪。所以說來說去,往往就跟這些個道理違背,那麼這就不叫佛法了。你這就跟佛法唱對台戲呀。你要知道這個是「佛經語深」哪,這些道理。所以,這些要很深的體會。所以它這個不是……。

所以「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你抓住一句話,這句話對頭了,我就依此來執、去做,和你對了頭了,那這一句話就是萬劫拴個驢的橛子。所以是「不見一法當情」,也是一法不立啊。

那麼當你「念佛」,你這不是就有一法了嗎?念佛它妙就妙在這兒,它就是「念即無念」。你真誠懇了之後,這個「念」本身就「無念」。所以一上來,還是有心在那兒念,你慢慢慢慢的,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有的時候就會出現暗合道妙的情況。若常常暗合道妙,決定往生。再有,你再高明一點,你常暗合道妙,你也就有可能明合道妙了。你明合道妙,你就是帶角虎了,你就是「現在為人師,當來作佛祖」。

所以像這個地方,說「智慧自內滅」,這個寶劍「劍自斷劍、智自害智」,這個一般人怎麼下手啊?連理解都不容易理解。但是叫你念佛,他會。所以阿彌陀佛大恩大德就在這。而實際是什麼呢?實際就都是一個道理,而阿彌陀佛這個法就是一個特殊的方便,這個極深的、極玄奧的道理,使這愚夫愚婦他能夠奉行,也能夠暗合!你教他走路他還不容易,教他一個法門你修著去,有什麼不容易,但是一個妙道,還叫他能夠暗合。

這「無住生心」要到地上的菩薩才能做得到,地前的三賢只能無住的時候就不能生心,生心的時候他不能無住。你凡夫怎麼「無住生心」哪?那「無住生心」是極妙。過去六祖就是聽了兩次就超過神秀。第一次超過神秀,第二次就是天人師得衣缽。那好是好,你怎麼辦呢?

可是念佛的人呢,你萬緣放下就是「無所住」,一念單提就是「生其心」。你真的要做到萬緣放下,一念單提,你不就是「無住生心」,你就暗合道妙了嘛!所以這個巧入、潛通佛智 (潛字、潛水艇的潛);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一般的修持是明合道妙,正入無生,難哪!這個就是方便,能夠普度一切。這個「智慧自內滅」跟這個「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這是慧眼;而若有所見就不叫慧眼了。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還抬槓、還吵,你說我不對,我說你不對,這恐怕都不是慧眼,還是吵架眼。

所以這麼來看,這個就很精啊,「智慧自內滅」。而「智慧自內滅」也正是《心經》的「無智亦無得」。它自內就滅了嘛,還有什麼叫做智?所以講「轉八識成四智」是法相;到了深的般若,「無智」了,也沒有「得」了,這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註一:「慧眼了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此句應為出自《大乘義章》。

五、底下是「佛眼」。「佛眼具足」,就是一切眼的功能,佛都有,佛眼都有,所以稱為「具足」。憬興說,「一切種智為體」,佛有一切種智;「無法不照」,所以說「具足」,這個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法華文句》說 (憬興是朝鮮人,《法華文句》是中國人):「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就剛才我說的這個意思,他這個「本勝」,佛眼本來就「勝」,前四種眼當然比佛眼就差點,也就是劣了;劣,它也兼備,這五個他都有,所以叫做「佛眼」。四眼都入了佛眼,這都叫做「佛眼」了。

所以圓人就是法法都圓,小始終頓全成了圓法,就無法不圓。到了佛,這一切都成了佛眼了。這就是說,佛眼是「本」,本來是殊勝的,是無上殊勝,就叫做「本勝」。但是也「兼劣」,「劣」就指其餘四眼。

「本勝」指什麼呢?就是能夠見佛性。所以誰也沒有說過這個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印度那麼些大德,遍參,沒有人說過這個話呀,一切宗教界也沒有說過。

就是咱們上個禮拜我講完課前兩天,來了兩個回教的阿訇。他們到阿拉伯去參聖。後來在上海的李正友,恐怕你們知道李正友,他介紹他們倆個來的。我以為他是回教,想瞭解一下佛教情況。不是,他馬上就提問題,他是來請教。他們看了很多佛經、問了很多問題,我給他們講。後來那個老的,他還問我,什麼叫「妙有真空」?他們一邊聽一邊稱讚,那是從內心的點頭,說佛法好,就是好。所以就是說,這個教化使得這個……,所以這個佛法不可思議。「本勝兼劣」,這就是「佛眼」的作用,能夠「照真達俗」。

所以回教的宗教色彩最濃了,界限最明了,所以佛教都〔被〕稱為異教徒,你殺了異教徒就可以上天。但是他們也能認識佛教,他們還是這次特別跑來,確確實實是在那稱讚。

也有人說,佛不是肉身了,怎麼會有肉眼呢?這是《大智度論》說的,說是,慧眼、法眼、佛眼當然是殊勝,但是不見眾生的法,欲見眾生是要用肉眼,要化度眾生那就現出有相的佛,所以也兼肉眼。這是說「五眼」。

底下就是「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就是剛才說的「佛性」,只有佛提得出,別的宗教提不出來。所以一切宗教、一切眾生,他也有佛性。他雖然信了回教,他也要來請問佛法。

這一段是從「究竟密藏」開始,到了最後這一句是「覺了法性」。這個憬興的話:能跟佛的一切種智相應,能夠覺、能夠了中道第一義諦 (空假中這個「中道」,即空即假;「第一義諦」,勝義諦),所以這個叫做「覺了法性」。這底下我們還要講,這些現在我們就是簡單的說一說了。

底下設了一問,別的經裡頭這個「慧眼」跟「法眼」的次序,《金剛經》的就跟我們這個不一樣,它「慧眼」跟我們倒一倒,我們是「慧眼」第四,「法眼」是第三。《金剛經》,還有一、兩種別的經倒過來。跟我們一樣的也有,所以有兩種類型。為什麼有兩種類型呢?

一種解釋就是說,「法眼」跟「天眼」跟「肉眼」所見的都是俗諦。「法眼」見眾生他應該修什麼法,什麼什麼,還是沒有離開眾生啊,沒有離開眾生的心念,什麼都跟他相合,這都是些世諦、俗諦。「慧眼」它見真,見了佛性,見了真空。「真」就比「俗」好嘛,所以應當「慧眼」在後頭,就是說我們這個排列的解釋。

另外一種排列,就是你先須要「了達真空」,你才能度眾生。所以有的經,像《金剛經》就把「慧眼」擱在前頭,就是因為這個次序,你要先見了真空,你才能夠度生,因此「慧眼」在前,「法眼」在後。

這個還有證明,《華嚴演義鈔》說:「為導養身,先修肉眼。」要利益眾生,要修肉眼。肉眼只看得很粗不能見細,就修天眼。「天眼」只看見種種的形色,不能見真境,所以修慧眼。「慧眼」見到理,不能見事,所以就修法眼。「法眼」還沒有圓滿,所以就修佛眼。

這種說法也跟我們的次序是不一致的,它這個慧眼在前頭,跟這前說是一致的,就是先要見真,然後才能度生,這是這個解釋。因爲他是認爲「達真」方能「導俗」,這就是另外的經典的那個次序。本經就以為真諦超勝於俗諦,所以「慧眼」作為第四。其實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可以要決定必須哪一個好,用不著。

本經這一段,從「諸佛密藏,究竟明了」到最後「覺了法性」,這一段的意思很深刻。我們必須要明了佛的密藏,就好像我們「探水得源」,研究一個問題,你找到它的源流了,找到它的根本了;「尋枝得本」,這個樹枝、枝葉,你這個樹的「本」是在哪裡?你得到了根本就不愁枝末了,枝末就必然會得到的。古云「得其一,萬事畢」,得其本就不愁末。

所以「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體」,這不是「明白佛的密藏」嘛,了了常知佛的〔本體〕,自然就會調伏諸根,因為你手裡有金剛王寶劍(剛才說的黃檗的話,你手裡有金剛王寶劍),來者俱斬哪,你不管你什麼來了,佛來斬佛,魔來斬魔,自己也不存,劍也不是劍,劍也自己斷了自己劍,所以就善於調伏。善於調伏,身心就和順,就深入正慧;身心也調了,正慧也分明,所以煩惱的餘習也就不斷就斷了。

而且是「志願無上,隨順如來,依佛之教,行佛所行」,所以對於「七覺聖道」就成為自己的履踐,佛的「五眼」也就成為自己所修習的內容。「照真達俗」。我們都要「照真達俗」,要明白真,還要了達俗,要自覺覺他。

「從容中道。精進不已」,就可以明了本具的佛眼,徹底知道佛性,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覺了法性」。這個就是說,從開始是「諸佛密藏,究竟明了」,最後是「佛眼具足,覺了法性」。所以也就是從佛之密藏開始,到覺法性又回來了,就好像是說這個念佛啊。就所以這個一切妙德,無不從佛的大智慧海流出,也沒有不流回這個海的。所以這一段的修持也說明這一點,從「明了諸佛密藏」出發,到最後還是「覺了法性」。

【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

底下就「辯才總持」。「辯才」就是說法之才,所謂智慧辯才。佛對於這個說法……,這個說法是很難哪,所以我們去說就很容易有所偏離。從「辯才總持」到「遠離顛倒」這一大段,是說極樂世界菩薩的慧辯的功德。「辯才總持」這個是《宋譯》,在《魏譯》裡頭稱為「具諸辯才」。

所以這個「辯才總持」可以作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總持」就是「具諸」,都有,通通都有,所以「總持」嘛,所以「辯才總持」就是《魏譯》「具諸」的意思;再有一個意思就是,「總持」是總持陀羅尼,總持一切,就是說這些菩薩都得了辯才的陀羅尼,得了陀羅尼它就是永遠不會退失。

「自在無礙」,他這個辯才,他是一切無礙。辯才無礙就是「四無礙」。《涅槃經》說「四無礙」是:「法無礙」,對於一切法都說,無有礙,沒有一個地方說我這有牴觸,我說不了了;「義無礙」,義理上無有礙,沒有障礙;「辭無礙」,有的時候我言說表達不了了,他雖然表達不了,但是辭無礙的人他還用譬喻什麼什麼來做一些說明;「樂說無礙」,沒有說我疲倦了,我不高興說了。這叫「四無礙」,「辯才總持.自在無礙」。

「九無礙」我們就不介紹了,書裡寫的有。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就是「差別智」。剛才我們說到,知道本,知道真,「達本」,這一切一切是「根本智」。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從根本智就要入差別智,「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個是「差別智」,也可以說是「權智」。要善於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和他所喜歡的東西,隨他的根器,隨他之所宜,很善巧的跟他說法,這樣才能契他的機。「善解世間無邊方便」,無量無邊的方便,善為說法。

「所言誠諦」。所說的話非常誠懇,非常真實。「諦」是真實,因為你明了「根本智」,你契了實相的理,你有真實的智慧,所以真實。而且你現在又有「差別智」,你知道他的機,你可以隨他機而說,所以聽的人就覺得「深入義味」,他又知道有意思,他又有趣味。又有意思,就是說你有內容;他又覺得有趣味,就是對他的機。你說的都是些低級庸俗,他很有趣味,但是你這不叫「說法」,你這叫做「綺語」。你說的這個很有內容,他也很感趣味,就是這兒的情況,「所言誠諦.深入義味」。

「度諸有情」,這樣就度諸有情,聞法就得益。「演說正法」,因為契理,所以說的法都是正法。「正法」就是真正的道法。如是「正法」是什麼樣呢?正法就是「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所以現在外頭有很多人,都還是拿著這個練功的心來學佛,希望很快又怎麼怎麼樣了,都是有相、有為,那不是佛法。

【無相無爲.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顚倒】

淨影說:「諸法悉空,名為無相。」上次不說過「無相」與「空」就跟「眼」跟「目」兩個字一樣嘛?「眼」跟「目」寫出來不一樣,意思是一回事;「無相」跟「空」寫出來不是一個字,意思是一樣。因為「諸法是空」,所以叫做「無相」,「無相無為」。這「涅槃」就是叫做「無相」,這個「無相」說了十個,沒有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男、女的相都沒有,所以稱為「無相」。

「無為」,沒有因緣造作,所以就無為。不是靠了一些條件,一些有計劃的在那安排,在那造作,所以稱為無為。「無為」也通於「無作」,過去解釋過了。所以「無為」、「無作」過去解釋過了,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

「無縛無脫」,沒有誰捆住你,也沒有什麼叫「解脫」。所以祖師……,有人說:「我業障很深,我希望得到解脫。」祖師說:「誰捆你了?」聽話的人當時就悟了。

「無縛無脫」,世間以無明煩惱叫做「縛」,你斷「縛」顯了真叫做「脫」。但不知道「無明」跟「法性」是一體。「無明實性即佛性」〔註一〕,所以「無明」跟「法性」本來是一體。法性就像水,無明像冰;水就無礙,到哪都能適應;冰就有礙,到哪都不適應。冰跟水不是一個相,可是它本體都是氫二氧,沒有兩樣東西。無明這個冰全體就是法性的水,所以說無明跟法性沒有分別。

既然冰跟水是一樣,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叫做「縛」、什麼叫做「脫」。這就把剛才那個「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我們這解釋了。

「無諸分別」,沒有種種分別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如」,《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分別,「唯以妄想執著」,這個妄想執著就是從你自生分別;妄想就是分別,你著在上頭就是執著了,就不能證得了。法界本來的實際的理體,它的本體,它是不二的。所以《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是平等的,它沒有差別的,所以叫做「如」。「如」的意思就是這樣。

「諸法皆如」,一切都「如」,所以稱為「如如」。根據《大乘義章》的話,《大乘義章》是這麼說的,「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你也如,我也如,他也如,都如,所以就稱為「如如」;「如非虛妄」,「如」,我們說是實際的本體,不是虛妄,所以就稱之為真如,是真諦。這都是名相,總之是表真實平等,非虛妄之法。

《文殊般若經》說:「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這是簡稱,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金剛經》就有這話,「一切法皆是佛法」,這都跟這個「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堅固」,這都是一脈相傳的。所以你聽了這個法,你不生驚怖,你不害怕,也不懷疑,你能夠如是、能夠堅持的,你很快成佛呀。這就是文殊給大家授記了,如果你聽到一切法皆是佛法。

《大寶積經》說:「(乃至)諸法本性與佛性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就是一切法,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所以諸法就是佛法。他也給這個做個解釋,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就好像冰,有各種各樣的冰,但是冰的本性都跟水一樣。冰,你可以現在到哈爾濱,把那個冰做成千奇百樣,也有的很怕人,也有的很好看,做那個老虎,跟老虎一樣就很怕人;有的很漂亮,千奇百狀。但它實際它就是氫二氧,所以說「一如」;「一如」,然而又千奇百樣,就是這樣。

所以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少了好些分別、鬥爭、區別、愛憎、取捨。所以我們愛憎、取捨就是毛病。「遠離顛倒」,所以這樣的話,沒有分別就遠離了顛倒。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徧遊佛刹.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徧遊佛剎.無愛無厭」。上面講說法,這就講「遊」,可以到各個佛剎去。極樂世界〔的菩薩〕徧遊十方佛國去供養、去聽法。他知道一切皆無,他沒有顛倒,他對於極樂世界的受用,他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受用,他就沒有叫攝取,他不想要什麼了;徧遊十方的佛剎,他也「無愛無厭」,沒有所喜愛和討厭。

所以有一天我跟人說,我說,你不要把咱們這個求往生的願,「欣仰極樂,厭離娑婆」,這個「厭」當作討厭講。你要當作討厭講就錯了,不是討厭。所以我們往生之後,剛才不是說了嗎,還有很多人擐大甲冑,還要來嘛;還要來嘛,還要永久的來,是不是?不是討厭,「這個地方我真討厭,我再也不來了!」不是這種情緒。

這個「厭離」就是說,我們沒有留戀,對於娑婆世界沒有一件什麼事情我們捨不得,還是這個音樂太好了,跳舞太好了,或者是燒鴨子好吃了,這些事情我們很想,還想再吃一點,還要再享受一點,這就叫留戀。留戀,你留戀娑婆,你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了。但不是討厭,對於它起了一種討厭心,我再也不來了,那就不對了。這都「遍」,平等嘛,平等普度,娑婆世界正是在於要平等普度。而且對你都很有緣哪,我們要知道,我們所接近的這些人,不管是有好、有壞都是緣,都結了很深的緣哪。這些有緣的眾生你不度,度誰呀?

「亦無希求不希求想」。《金剛三昧經》:「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入道有多種路,但是重要的不出兩種:一種是「理入」,一種是「行入」。一種從本體,理,來入這個道的門,一種是從實行入。

「行入」有四,其中第三為「無所求行」。「世人長迷」,世人就是迷;「處處貪求」,我要求這、要求那,求利養,求名聞。有的人只知道我要「求利」這是不好,不知道「求名聞」,願意人家恭敬,願意人家都知道我,這跟那個求利、求黃金美鈔是一樣的事情,一點也不高。所以「名聞利養」我們要警惕,這個「名聞」還在「利養」的上頭。所以,不貪財是不錯了,但是你還在求名聞,你跟那個貪財的人沒有多少分別,所以這個「長迷」,他貪求,這叫做求。

「智者悟真」,悟到了真諦,他就「安心無為」,他住於這個「一切法本來無所有」,本來寂滅。「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在這個地方「安心」,他那是真正的安哪!我們就沒有法子來形容這種安,那超過一切世間了。他就「無所為」,他還「為」什麼?佛的功德智慧都具足了,還「為」什麼?「無所為」呀。「萬有皆空,無所希求」,真正的無求,這個叫做「無所求行」,這是《金剛三昧經》裡頭的。

所以我們這的「無希求想」,對於一切佛剎「無愛無厭」,也沒有愛,也沒有討厭,也沒有希求想;「無希求想」就是這「無所求行」。可是還有「無不希求想」,就是對於「不希求」也沒有。這個「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無求」。

「無希求」是無為,「無不希求」是不住無為。所以禪宗的話,「有佛處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你不能在那待著;那麼無佛處怎麼辦?「無佛處急走過」。所以禪宗,它就不給你留一點點的叫你執著之處。我們的淨土宗,你先不要求離相,你先執著就執著,你先念起來,暗合道妙。等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講「菩薩修持」,極樂世界的菩薩修持,那他這個境界就不是我們這個境界了。他就是這樣,他不住有為,也不住無為法,「不著有為,不住無為」。

那你一說了之後,「我就是要無為,我不要有為」;「我就要無為」,這是什麼?這不就是求了嗎?你不就有愛有厭了嗎?「愛無為,厭有為」。所以他這個裡頭,這個智慧他才能夠制自己,能夠排除自己的……。所以這個不著有為,我們在著有為呀;所以我們先要不著有為呀;到了無為,也不住在無為上,不住無為,這才契入中道,這就成了「理入」了。先不要去希求,這是「行入」;到了亦無希求也無不希求,就從容中道,這就「理入」了。

由於平等,所以就沒有「彼我違怨之想」,這個「人我是非」。「彼我」就是人我,這個和這個,人和人之間好多意見,都是「人我是非」,都是自己是、對方非。這些問題,他就都沒有這些。

「違順」,同意我的時候是順;和我相違,也就是跟我結怨,他這就沒有這些「彼我違怨之想」。

【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衆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捨離一切執着.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何以故,因為「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這一切菩薩對於一切眾生,他有大慈悲,要給大利益之心。他要「捨離一切執著」。這些妄想、執著他都要捨離。他「成就無量功德」。他已經成就了無量功德。

他是「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剛才已經說過這個「如如」了,這個地方我們就不重複了,就是「彼此都如」。就引一句《會疏》的話吧,就是說:「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

《淨影疏》他解釋這個「如如」,他說「解法如如」就是說明這些大士的理解。這個「如如」是《楞伽經》所說的五法之一。這個說一點。《楞伽經》的五法,就是唯識最寶貴的一些東西。有五法,「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這是法相宗最寶貴的東西。

「五法」是什麼呢?就是「相」,一些現的現相的相。第二是「名」,名是名相(第一是相,第二是名)。第三是「分別」,有的舊譯譯成「妄想」。

第四是「正智」。正智就是包括了無漏心的妄想,並不是完全是智慧,但是它裡頭有無漏心。這個就是說,真正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就是說會出現這樣的,你能出現無漏心,但你還是有妄想。你還沒有證果以前,你這裡頭就是說是,既然有的時候還沒有離開妄想,但是這裡頭也有無漏的氣分,或者有無漏的成分,這就是正智。要不是這個過程,他從妄想怎麼能一下子跳到真如?到了「如如」?那只有禪宗了,那只有兩個台坡,迷則眾生,悟就是佛,一下子妄想頓然斷了,他是頓然斷的。別的方法修是讓你的意根枯萎了,不起作用。禪宗是「嘣!」折斷。它又是教外別傳,又是一條路子。所以我們這有正智,從正智而如如,這個如如就是五法中的一法。這是《淨影疏》的解釋。

那麼「彼此都如」就「不一不異」。所以他就沒有彼我違順之想了,能平等普度,也就沒有執著了,這樣就成就一切功德。

「善知集滅音聲方便」,這個「集滅音聲」,「集」是指的「四諦」法中的「集諦」,「滅」是「滅諦」,「苦集滅道」嘛。「集」裡頭就包括了「苦」;「滅」裡頭就包括了「道」。所以他說了「集滅」兩個字,實際代表了四諦法。這個四諦的教,就稱為「音聲方便」。所以「善知集滅音聲方便」,就是善知四諦法的這個教裡頭的內容,和它度生的方便。所以「善知」,這些就是對於教理解了。

「習善」的教叫做習音聲,「滅惡」之教叫做滅音聲,這個音聲就是指一些教裡頭的教言。所以「集滅音聲方便」,音聲就做為教言,它的教裡頭的話。菩薩對於這個都能夠瞭解,而且善知,而且還巧知,所以叫做「方便」,所以「善知集滅音聲方便」。

「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不喜歡世間這些個談話,「樂在正論」。我們人平常談話,有的時候真是一個人開口見心,他來之後說幾句話,一個人什麼水平就可以知道了。

註一:永嘉大師證道歌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證無所得。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最後一段,「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維摩詰經》:「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會疏》說:「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般若殊勝的智慧,就可以能證到一切都寂滅了。所以觀世音菩薩就證到「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證到寂滅了,證到平等了。觀音是平等,跟佛跟眾生都齊了。所以「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一切法都是空寂。

「生身煩惱.二餘俱盡」。這四句就是這樣,「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都是「空」。當然這個「空」要知道,這個就是說「不可得」,沒有實性。但是,是不斷的,不是斷滅的「沒有」,不是斷滅的「空」,不是「斷空」。「生身煩惱.二餘俱盡」,上頭這個「生身」就指的「分段生死」的這個肉身,還有「變易生死」的身;這個又有殘餘,煩惱也有殘餘,這兩種殘餘就是「餘習」。這兩種餘習(殘餘)都盡了,叫做二餘俱盡,所以就是諸法空寂,二餘俱盡。這樣的話,沒有「殘習」就出了三界了。這一切,就斷了父母生身的這個殘餘也就盡了,這一切有漏的果得也都斷盡了,所以說「二餘俱盡」。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在色界、欲界、無色界在平等勤修。「究竟一乘」,雖然生三界,還是「生死界」中,在生死界中也是平等在那精修,而究竟通達到一乘。一乘就是成佛唯一的正路,是最圓最頓的教法,就稱為「一乘法」,就是《法華》、《涅槃》一乘法。

《法華》就是都譬喻呀,父親把孩子騙出來,統統給他的,沒有給牛車、沒有給羊車、沒有給鹿車,完全給了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表示佛乘,都給他一乘法。《法華》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說到究竟,十方佛土就都是一乘法,唯獨要除掉,佛慈悲看見眾生根器實在不夠,方便而說成三乘。若論實際真實的,都是一乘法。

所以在《法華》中,佛就說,我說的這個阿羅漢,這是化城,不是真有一個城,就是化在這兒讓你們休息一下。所以實際說來,還是沒有三乘法,還是一乘法,它那是化城嘛。

佛法雖然是化了有很多種,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也好像有很多乘,而實際是沒有兩樣的,實際最後都是要大家證到涅槃三德。所以「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所以說是「一」。對於這樣的「一乘」你能夠窮盡,你沒有還有什麼不懂,沒有什麼沒了,就叫做「究竟」,所以「究竟一乘」就是這樣講。

極樂世界大菩薩悲誓宏深,雖然是在極樂世界,可是還是示現在三界之中。「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用平等的智慧精勤修習,「平等勤修」。最後就究竟了達實相一乘的道理,都得到涅槃的彼岸,故云「至於彼岸」。

「決斷疑網」,決斷疑網也有兩個解釋。《淨影疏》說是「除妄顯真」,你「妄」除了,當然「真」就顯現,還有什麼疑呀!叫做「斷疑網」。《會疏》也是這麼解釋。另外《嘉祥疏》就不同了,「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就是說,這些菩薩能夠讓別的眾生斷疑。其實這兩個還是沒有什麼差別,雖然不一樣。你要是能夠給眾生斷疑,他必定自身也無疑了,也包括那一種;自身既能斷疑,也就會智慧出來了,也就會給別人斷疑。所以這兩個都是各人說了一半,我們可以把它合起來就完了。

「證無所得」,最後證什麼?「證無所得」呀。也就是《心經》,「以無所得故」,這般若波羅密多就講個「無所得」;「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無所得」。

底下說得很好,《涅槃經》的話,「無所得者,則名為慧」,無所得就叫做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我想這個話,大家都應該做為座右銘。一旦你覺得「有所得」,那就是無明現前了。無所得名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

底下再說,「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你只要「有所得」(所以《圓覺經》,你說我證了、我悟了,都是人我四相),「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所以這個話很什麽……,「無所得」就名為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所以「無所得心」就是無分別智。

《維摩慧遠疏》就說:「菩薩破去情相」,離開情執破相;「到無得處」,達到、證到無得之處,這個名字叫「無所得」。所以經上說「證無所得」,就是到了「無得之處」。

「以方便智」,「方便智」就是「權智」,就是了達於方便法的智慧,也就是行方便的智慧。這個「權智」跟「實智」是相對的,你能夠了達諸法的實相,叫做如來的「實智」;了達諸法的差別,這叫如來的「權智」,都是如來的大智慧。密教裡頭把蓮花那個八瓣代表「權智」,蓮花中間那個心代表「實智」。

「增長了知」,就是形容蓮花一開,那個蓮花的瓣不就是都開開了嘛,都大了,這個就是所謂「了知」。「以方便智.增長了知」,這個蓮花開,蓮花不是說那個八瓣代表「方便智」嘛?蓮花開了就代表「方便智」在增長。那蓮花在開的時候不就顯出那個花台來嘛?顯出那個花台,剛才我說了,那個花台就表示是根本智,是「實智」。

所以,這也可以啟發我們知道,以「方便智」的開明,又回過頭來,使得你的心源可以徹底的顯露。所以這個就是說「以方便智.增長了知」的意思。不但是我在方便之中就增加了方便,這個方便愈用愈熟,而且這裡頭對於「實智」也有〔增長〕,因為你花瓣開了,那個花心就明顯了。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權智、實智都明,這個神通自然就出現了。而這一切妙德都圓滿,就入於實相證無所得。「無所得」就得一乘道,「無得」就「故得」,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心經》講無所得、無所得,最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要以為這就是斷滅的「無」啊,但是當你「有所得」的時候,你絶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難就難在這兒。你真的「無所得」了,你證到「無所得」了,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還在那「有所求」、「有所得」的時候,你所得的一切那是無明,咱們這裡講的是「無明」,那不是正智,那不是智慧。

「不由他悟」,這個真實的明悟是發於自心。所以《魏譯》本這一句它是用「慧由心出」,我們這個「不由他悟」,我們這個用的是《唐譯》本的話。「不由他悟」這個更明顯一點。《魏譯》本是「慧由心出」,這個智慧、真實的智慧是從你自心出來的。《淨影疏》說,「真解發中」,這個叫做「慧從心出」,都是說明這一個意思,它解這個「慧由心出」,就等於解釋我們這個「不由他悟」,真實的明悟是發於自心。

望西在《無量壽經鈔》說:「疑網既斷,實理忽證。」忽然,這個「忽」字用得多好!不由你思議的,不由你安排的,忽然觸著、碰著,所以古人這一個字都不能放過。「忽然」,證了。

能證的智,你能證的智慧不是從他生,所以「不由他悟」。所以他這個話來解釋這個「不由他悟」更好,不是從他生,必定是從你自心出來的。所以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什麼是「門」?眼睛是門,耳朵是門,這都是門。從這些地方進來,你看來的、聽來的,從外邊來的,不是你自家的珍寶。你自家的珍寶要從你自心出來。

所以「纖疑永斷,朗然大悟,頓證實理,得一乘道」,得「一乘道」就是這樣得。能證這「一乘道」的智慧,必然是從自心出,絶不從他處生,所以「不由他悟」。這是無師智、自然智,這個「不從他得」。

總之就是「朗然大悟,證入實相。無師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齊現」,在這個時候,忽然就得了。觀世音說「得兩種殊勝」,那些殊勝都炳然齊現。悟是由於自心,不是從外面得到的,所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六祖答覆人的話,說:「密在汝邊。」你要問我密呀,密在你那邊!都是開示這個。

所以諸佛密藏,你本來具足,悟了就明現,不從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也願我們早早晚晚都得一乘道,但是,絶「不由他悟」,都是每位每位自心的朗現。

今天稍微拖一點時間,下一次也可能再拖這麼幾分鐘,就把這個〈真實功德〉講完。這個〈真實功德〉更近於禪了,更近於禪了。裡頭說,「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這也就是本書最難懂的一段。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第三十講〕:課程是尾聲了。大家這四年的學習,功德圓滿,馬上就要畢業了,是可以慶賀的事情。我們這個課程呢,連續了四個學期,有些變化。如果沒有這些變化,是可以全部講完的。但是,雖然沒有全部完,在今天我們結束課程以後,這個主要的部分是介紹過了。

現在這三品,昨天所講的〈菩薩修持品〉,從第二十八品起,都是講的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菩薩的境界,而更深入的就是第三十品,昨天討論過的〈菩薩修持〉。

今天所討論的兩品是:〈真實功德〉,極樂世界的菩薩所作的功德是真實功德,所以我們要注意「真實」這兩個字;最後一品是〈壽樂無極〉,而這一品所採的文句不是常見的《魏譯》,《魏譯》裡頭沒有,是古譯本裡頭 (漢代所譯,《吳譯》),《吳譯》是孫權那邊,魏蜀吳,那很古了,那兩種譯本裡頭的所有的內容。所以這個內容很多人雖然是淨土宗,有的人沒有見過,不要說是去註解了、去研究了。

今天是這個內容,而這個內容呢,非常突出、也非常重要。所以往往是這樣,這個法要是很殊勝,能夠遇著的人就不會很多,這往往是如此。

現在我們進行到第三十一品。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喩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衆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淨蓮華.離染汙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衆魔外道不能動故。】

那麼一上來呢,打了很多譬喻,說極樂大士的功德、智慧深廣就如大海,他的菩提(是覺悟)、覺悟的高和廣大就像須彌山,用大海,用須彌等等做譬喻,來描述極樂世界這些大菩薩的功德莊嚴。這個在經裡頭、註解裡頭講得很詳細,因此這些內容我們在課堂裡頭就不再講了,大家自己看一看。我們從底下講起。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從這開始 (以前那些譬喻,那些說明,大家自己看一看)。「其心正直」起,到「遊戲神通」這裡頭一大段,是說明極樂世界菩薩的真實功德,因為這一品名字叫〈真實功德〉,都說這個「真實功德」。

從「其心正直」到「遊戲神通」這一段裡頭,是說明菩薩自覺覺他,弘法利生的功德。

「正直」兩個字,有的時候,我們當信佛經語深哪,因為普通也都說這人很正直啊。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這個經書,也就把世間所謂這人很正直啊,極樂世界人的心很正直啊,那麼這個往往就把很深的法當作很淺的內容體會了。這個體會得就有點辜負經文了。

「正」就是不邪,「直」就是不曲,這是這兩個字的含義。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正直」呢,可以舉《法華經》裡頭的話為例:「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這是說,佛菩薩在一切諸菩薩裡頭,他就用正直的這個態度,捨掉了、不要以前那些方便的辦法,那些方便之道都捨除了,而採用「正直」之說。

「正直」之說是說什麼呢?「但說無上道」啊。「但說」就是只說;「只」,只有,唯一,唯獨,「但」字是這個意思;唯獨說如來的無上道。世尊說了《華嚴》以後大家都不懂,梵天勸請釋迦牟尼說這個權法,所以就說小乘、說方等,等等等等,好多都是「權說」,權巧方便,方便之說。到了最後,就捨掉這些方便而正直了,說無上道。所以正直的含義,我們要知道很深。

《法華文句》是一個註解,解釋《法華經》的,他就把經上的這幾句經文,他解釋。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看一點好的註解。這個話要這麼說,看不好的註解不如還只看經文了。但是如果有好的註解的話,那確實是莫大的幫助啊。所以就是這樣啊,因爲它可以把真正……;經是定藏,是體;這些註解屬於論藏,它是慧藏,屬於慧,要用慧來顯明這個體,不然凡夫心很難如實地去體貼,如實地去領會。

這個解釋就是說,五乘法都是曲〔註一〕。你要說「直」是什麼?「直」就是不曲,不邪叫「正」,這兩個的解釋。什麼叫做不曲?什麼叫做不邪?以前的話也對,這個不曲、不邪的解釋,這就深入了。他說「五乘之法」都是彎曲的,都是一種方便的、權宜的,不是「直」。

「五乘法」有好多種說法,在《文句》中的解釋,他就說人乘、天乘 (有把這兩個合起一塊的種種,這大意是不差。但是這個分類,不同的書、不同的註解往往有不同。)人是一乘,天是一乘,聲聞是一乘,緣覺是一乘,菩薩是一乘,所以稱為五乘。

我們常常說「三乘法」,因為我們在中國的這個教裡頭,不大談人天之乘。因為人天兩乘的這些法,在咱們中國從古到今,說得很詳細了,也很深入了。孔子之道是人乘到天乘,老子之道是天乘兼人乘,這兩方面把人天兩乘的法說得很夠了,所以就沒有再要借助於印度的。所以我們在這一方面,翻譯經典方面的介紹就比較少一點,只說三乘,實際是五乘。

講「五乘之法」,這是「曲」,這是委曲了,佛委曲呀,遷就大家的水平啊。所以說法人常常很委曲,不能暢所欲談,大家要知道,不能暢所欲談哪。所以有這話:「老僧若一向以本分接人,堂前草深一丈。」我老僧如果一向就是拿本分話來接待一切來的人的話,我的堂前草要長得深,要長得一丈深哪,誰也不來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就是往返於善知識之門,你只聽了很多法,你們沒有聽到他心裡的話,有的時候。沒有辦法,這是沒有辦法。為什麼如此?他真要說了本分話,大家就不來了。所以這個「曲」也是不得已,也代表就是不可少的嘛。

但是一直這麼「曲」,那有什麼意思啊?所以到了《法華》就捨了方便說正直之法。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五千弟子一直追隨佛多少年,到這個時候還是不能聽,要退席呀。所以你想想看,一個會場上有五千人退席,多大一個騷動。世尊說:「退亦佳矣。」退了也好嘛。就是說,有些法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這個很自然,很自然。

所以五乘之法都是佛委曲之說,是「曲說」,是一種方便說,不是直,不是佛的「直說」。「直」的,佛的本心所要說的話,不是這些。

「通別」,所以這個四教,法華判教判為「四教」,整個佛法判為四個種類,就是「藏通別圓」。「藏」是小乘法,「通」是通於小乘和大乘的,「別」是單純的大乘法,「圓」就是圓教。這個「通別」就指的通教、別教。藏教就不用說了,藏教是小乘法,不用說了。後頭通教和別教,「通」是通於大乘、小乘,「別」教是專說大乘法的。這個都是「傍偏」,不圓哪,它有偏。「傍」是射箭沒有射中紅心,你是打中了靶子,你還沒有中紅心哪,是傍、是偏,不是正。圓教才是正,是這個意思。

「今皆捨彼偏曲」,把這些偏的、不圓的,那些彎曲的、不正的都捨掉。「但說正直一道」,但說正直的法。「正直一道」是什麼?就是《法華》所說的一乘法。

一乘法,所以《法華》打了個譬喻,火宅的譬喻。騙自己的這些孩子,說:「你們出來吧!」譬喻說這個老父,大富長者,這些孩子貪玩不肯出來,他這房子著了火,就全要燒死了,說:「你們快出來,我外頭有羊車、有鹿車、有牛車,你們出來得到這些車,好玩極了。」這樣小孩們聽見外頭有車,就都跑出來。跑出來之後,房子燒了,他們就沒有遇難。那麼,佛就給他們一人一輛大白牛車,「方廣平正,其疾如風」,遠遠超過那三乘的車子。

因為那個孩子他能感興趣的就是羊車、鹿車這一些,所以他聽見這一些,他就高興就跑出來了。跑出來就好嘛,就不至於被火燒死,這就是「權法」、「實法」的譬喻。所以《法華》大家覺得是好懂,實際是很不好懂,如果要是好懂的話,為什麼五千大弟子退席呀?

現在就是「但說正直一道」。所以說,「正直」者,「其心正直」,就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離開了偏曲的這種教導,心中所思惟的,自己所受用的都是一乘教的、圓教的方法。這個法,那《法華》就「方廣平正,其疾如風」,大白牛車,這快就像風那麼快。所以一乘法就是殊勝,這就說明彼土的菩薩他們的心,都是契於《法華》最後圓教所說的大白牛車之法,一乘教。

「善巧決定」。《佛地論》:「稱順機宜,故名善巧。」他之所說,他順乎這個「機」。我們說法要契機,根機,聽法的人根機;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法運。所以有的時候某一宗大盛,又有的時候別的來代替,這有它的時機,有眾生的根機。所以你這個要很相稱、相順,與這個機宜就是恰當、適當,跟這一切是適當的,和聽的人的這個根器是適當的,跟這個時代是適當的,跟這個法運是合宜的,這叫「稱順機宜」。

所以說「善巧」嘛,你這很善、很巧啊,這又不笨拙,不是在那兒蠻幹哪,所以要善巧。你就蠻說,聽得他很厭惡、很反感,他還要罵兩句,逼著他譭謗佛法,你還說我有弘法的功德,那不行啊!那不是,那你做錯了,這是做反了,所以要「善巧」。

所以《文句》中又說「顯善權方便」〔註二〕,要顯出善於行權、行方便;「明觀行精微」,表明了觀行的精和微。

所以上一句,「顯善權方便」,這個是覺他。我能夠善於行權、善於方便,善於對於他現在宜於聽某種的法而來對他說,應該用哪一些譬喻來指點他。這個就是利他方面所須要的,觀這個機,逗教啊。這個「逗教」還有意思,就是說,引發他的善根,引發他的疑問。所以禪宗常常有些很怪的問題,底下再一句他就開悟了。這個就是把他的根本疑情給逗出來,這叫做「逗教」啊,「觀機逗教」,現在這樣說法的人就是太少太少了。

「行權方便」,所以上一句是「利他」;下一句呢,〔明觀行精微〕,觀行就善入精微呀。這個是「自覺」,因為只有「自覺」才能「覺他」,這一點大家必須要知道。

最近我這裡來往的客人很多,幾乎是每個禮拜都有這麼一批、兩批的跑來。有的人也很好的心,他們來了,從台灣來、從美國來,他們到處都參訪,都看了。他們提出一個問題,他們說:「發現中國的很多和尚很可憐哪,不知道怎麼來想法子,怎麼能幫助他們。」也確實啊,現在是有這個情況,所以才須要辦佛學院嘛。所以國際友人一見面一談,就發現這個問題,人家很著急呀。他的意思就是說,是不是弄些錢來,弄些經書來,還是什麼什麼。我說:「最好的辦法,是你們每個人好好的自覺呀。」你不自覺,你不能覺他。

就是你問話的人好好去修持,好好去自覺。這個話也很難懂,他在美國自覺,跟咱們中國和尚什麼關係呀?就有關係嘛!地球就是一個,小得很,實際就是這麼個問題。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要這麼樣自覺,善入精微,你才能夠方便的去利他,才能夠隨機應緣,才能夠善巧啊。

就好像什麼叫「覺悟」啊?你睡著了,你作夢,咱們都在夢中啊。你覺醒了,「覺」就是覺醒,你醒了之後,噢!就如夢幻泡影啊!夢中這一切,夢中就是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一「覺」,喲!剛才那一些個金銀財寶也沒有了,剛才那讓你害怕的老虎,正咬著你的老虎也沒有了。他「覺」了就沒有了嘛。

你要想,就看見大家可憐,都在作夢,都在做害怕的夢,很可憐,你要把他叫醒。這個叫醒的人自己還正在作夢,他能叫醒別人嗎?他自己還在那睡大覺。所以你必須自己是醒了,你才能叫醒旁人。這個道理是非常清楚、非常清楚。

所以有很多人自己還在糊塗,就想「唉呀!我要怎麼說法度眾生」,怎麼怎麼怎麼樣,實際上是瞎忙。你自己還不明白,怎麼能使別人明白?自己沒有覺悟,怎麼能使別人覺悟?所以為了覺他,先要自覺。單純為了自覺就是阿羅漢,焦芽敗種。但是你真要行菩薩道,你要自覺。這個自覺是為利他而自覺的,這個就很殊勝了。

「善巧」,〔註解〕上面引了《華嚴》的十種善巧,這裡我們就不列舉了。

「決定」,事之固定了而不會改移的叫做決定。「決定」就是什麼意思?「決定」就指的是真實不變。所以在「善巧」之中就是「隨緣隨機決定」,這就是隨緣中有不變,不變才能隨緣,隨緣不變哪。善巧而是決定,是真實不變;也就是,我隨緣而所施的善巧也都是真實啊。

所以世尊說了三乘的法,還是讚歎嘛,十方佛還是讚歎嘛,都是真實嘛。但是世尊自己說這個是「權說」,阿羅漢是化城。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能圓融。也就是說,《法華》說了這個火宅喻,說了有三種車,小孩子出來了,小孩就得救了,這得救是真實啊!雖然車沒有給他,但是給他更好的了,給他大白牛車呀!這就是「決定的」,就是「真實之利」。他這種「真實之本際」、「真實的智慧」所演出的一些「權說」,也同樣的是給予眾生「真實之利」,所以「善巧決定」。同時這裡頭還有「隨緣而不變,不變可以隨緣」,這兩方面的意思。

註一:《法華文句》釋曰:「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傍偏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

註二:《大經解》修訂版已依原文更正為「顯善權曲巧 」。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其所言說.令衆悅服。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闇。淳淨溫和。寂定明察。】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所以現在有一些人就說:「我就是一句阿彌陀,我什麼都不管了。」從前來問我,我說:「這很好嘛!」你這能不能成功?是能成功。後來我才知道,他問話的這個人,他說什麼都不管了,他就是法上他不管了,世間的事他樣樣管,他沒有一樣不管的,那就不行。法上你不管了,我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世間的事情功名富貴什麼什麼,樣樣都要管,鄰居稍微有點什麼東西擺的不合適,就和鄰居要吵架。居士林有一個很有修的老人,他就為這個就氣死了。你這個什麼都不管,你就全不管,你一念單提,這個才有希望。所以現在有人這麼問我,我就要給他做解釋了,不像從前給他肯定了,那得包括一切啊,一切才行。

所以這裡的這些菩薩「論法無厭」,覺他呀,跟大家討論哪,他無有厭倦的時候,說是「唉呀!我膩了,我要休息了,我不願意跟你說了。」所以孔子也是誨人不倦,教導別人沒有厭倦的時候,都是為利他呀。「求法不倦」,要去求法。所以就是說是,一句顯利他,心無厭足是自利,都是說自覺和覺他並重。

「戒若琉璃」,「戒定慧」是三無漏學,所以要奉持戒律,明淨清潔,以自莊嚴。這個持戒跟琉璃一樣的那麼乾淨。

「內外明潔」,持戒很乾淨,像琉璃一樣,一點髒都沒有,內和外都是明潔。「內」指著心,「外」指著威儀,表現於外的,表裡一如了。由於這樣的話,所以他說的話,大家心悅誠服啊;「其所言說.令眾悅服」。大家聽了很高興、很佩服。

就「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會疏》就解釋,「法音高響,猶如鼓聲」,說話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震動大家,猶如鼓的聲音;「威德摧邪,猶如勝幢」,他的威德在那,使得邪外自然心服,猶如得勝所建立的幢,「法幢」都是來譬喻。因為建立一個「幢」,是印度當時打仗勝利時候的一種表現。所以「法幢」是在法上取得勝利的時候的一種形式。所以這個威德摧服邪外,像這個得勝之幢。

「慧日」,智慧的光明像太陽一樣,照破一切迷惑。這個就是這三句話,「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這些菩薩都是如此。「曜慧日」就是菩薩的智慧照破眾生的黑暗,使得群迷能夠覺醒。

痴闇,這個「曜慧日」就「破痴闇」,痴闇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指的無明。《華嚴經》說:「如來智慧無邊際」,如來智慧沒有邊;「一切世間莫能測」,一切世間都不能測;「永滅眾生癡闇心」,佛的智慧永遠來消滅眾生的愚痴和闇(闇是無明)這樣的心。所以佛的智慧一切世間莫能測。

無明眾生的這種痴闇,那是極其嚴重啊。就是今天我們來說,我們也都十分的不容易;「人身難得」都已得了,這就不說了;「佛法難聞,佛法難信」,這個難聞、難信,大家起碼是聞了、是信了,這都是甚為稀有。這個也不能都是歸功於自己,說我有這個根器,這都還是如來的智慧之功。因為如來的智慧之功,所以佛的言教,這些文字般若使我們今天聽到,我們還能夠破自己的痴闇,所以要感佛恩啊,這些地方。

「淳淨溫和。寂定明察」。「淳」是純潔;「淨」是清潔,很乾淨。「淳淨」指內心的清湛離塵,像水湛清,一點髒東西沒有,這是「淳淨」的含義。「溫」者,是溫良。所以孔子,讚歎孔子:「夫子是溫良恭儉讓」,「溫」哪。

「和」,這個儒家也有很好的解釋,發而自然中節之謂和〔註一〕。凡一些事情能夠發動出來之後,自然中於節度,這叫做「和」,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和」字,咱們中國這個「和」字的道理很深哪,這「致中和」的「和」字。「中和」兩個字,你能夠致力於此,我們達到這個的時候,天地就是以此而定位,萬物以此而生育。

所以這個裡頭,「淳淨溫和」指著表於外的儀表,這是溫和。剛才要照我的那個解釋,也可以解釋為內心了。總之,內外都是清湛,都是自然中節,自然合乎戒律、法度。

「寂定明察」,這些話都是很深很深的含義。「寂定」,「寂」是常寂光的寂,寂滅,寂滅為樂;「定」是戒定慧的定。「寂定」,所謂入大寂定,大寂定就指著入大涅槃哪,這個是實際的理體,理的本體,所以「寂定」兩個字代表的是本體。

「明察」就是智慧的照用,所以「照見五藴皆空」,看到這一切,都是啊!《宗鏡錄》就是這樣的一個宗旨,「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 那就是「明察」,秋毫不爽。所以寂定就像鏡的體,明察就像鏡的用,所以「寂定明察」就是如此。

這一切,照見一切了了分明,秋毫不爽,一點錯也沒有,這叫做明察。所以「寂定明察」擱在一起,寂定而明察,明察就是寂而常照,在寂裡面照,不是一般的定。一寂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這種定就不是這種「大乘定」的境界。

【爲大導師.調伏自他。引導羣生.捨諸愛著。永離三垢.遊戲神通。】

「寂定明察。為大導師」,這些大士是大導師啊。什麼叫導師呢?《淨影疏》說:「以慧開人,名為導師。」你拿智慧,能使人開解、開悟,來開導人,這個叫做導師。《會疏》說:「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導師。」迷了路的人,你能給他指出正路,這是導師,所以這個很具體。不是說在課堂上,我在這兒講講,這就算導師,這個不行。你真要給那個迷了路的人,給他指出正路,那才是導師啊,要起這個作用才是導師。你只是能講幾句經文,那不是導師,那是教員而已。

怎麼叫「大導師」呢?極樂世界這些大士是大導師,他們就都是像普賢,所以都是「德遵普賢」。在咱們這個第二品,來的這一切大菩薩都同遵普賢大士之德,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這種最極圓極頓的法來普利九界(六道是六界,加上聲聞、緣覺、菩薩就九界),能普利九界的一切眾生,所以稱為大導師。在菩薩中也是導師,所以就可以稱為大導師了。這些極樂大士,他為什麼能稱為「大導師」?「寂定明察」,寂而常照,有體有用。

「調伏自他」。做為大導師,怎麼樣呢?就是自也調伏,他也調伏。「調」者,是調和、調順,是調其心哪。所以我們「調」是要心調。「伏」者,就是降伏、制伏,是降伏非心哪。《金剛經》問:當云何住?我們的真心應當云何住啊?云何降伏其心哪?所問的就是「調伏」兩個字的意思。

所以,怎麼「開顯本心」是「調」字的含義。「心調」調得怎麼樣,本心能夠開顯了。要「降伏非心」哪,「云何降伏?」這降伏就是「降伏非心」哪,就是「降伏」的意思。「調伏」兩個字的含義,「調」字就是開顯本心,「伏」字就是降伏非心。

既然是大導師,必然能夠對於自心、他心俱能調伏,所以這個境界就很深了。我們就很慚愧,我們對於自心尚不能……,煩惱來了還要動,還不能調伏,更談不上調伏他人的心了。而這些大導師對於自心、他心,他人的本心能使它明顯,他人的非心能使它降伏,所以是大導師。所以就是自身入道,也普令眾生入道;自心大覺,也廣令眾生都大覺啊,這個就是「調伏自他」。

「引導羣生.捨諸愛著」。調伏自他,首先是什麼?就是引導一切有情、一切眾生,你先要捨這些愛,捨這些執著。所以世尊在悟道的時候說:〔眾生〕都是有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我們首先要斷愛,斷了愛還要斷執著。這個眾生,古云:「愛不重不墮娑婆。」既然墮到娑婆,這個「愛」字,這個愛染,在這心中很深哪;再有,執著啊,這個人我啊,法執啊。所以就是要引導羣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怎麼調伏他?要引導這一切羣生,要捨離一切愛,捨一切著。

「永離三垢」,永遠離開了三垢,貪瞋痴,那思惑就沒有了。〔遊戲神通〕,而且讓眾生遊戲於神通之中,這自在無礙了。這一段就是這一些大士自覺覺他的功德。

【因緣願力.出生善根。】

下面一段,「因緣願力.出生善根」。「因緣」有兩個解釋,一個解釋是《淨影疏》裡頭說的,過去所修的一切善行,能夠讓我們又生出今生的善來了,這就是「因」。因為你過去種了很多的善根,這個加持力,今生又生出善來了,這個就是所謂「因緣」的「因」字這個力量。我今生又去親近善知識,又去聽法;佛法就是要聽,要聽人說呀,聽善知識說,「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解」,沒有人給你說,沒有過來人給你說,雖然你有智慧,你也不能理解啊。他要有這個因緣,這個「緣力」呀。你本來過去修了善,今引出新生的善,而又從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過去的善是「因」,現在聽法是「緣」,有因、有緣,這個就是「因緣願力」,就出生善根了,就很好嘛。這是一個解釋,這是中國的解釋。

日本《會疏》的解釋,他就不一樣了。他說,菩提心是因力,因為「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你不發菩提心怎麼能成佛呢?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發什麼心,得什麼果。因為菩提心是本因,這個能够讓十方三世能够貫通,也讓一切魔怖畏。所以發菩提心,不管你修哪一宗都可以,發菩提心是不可少的,以這個為「因」。以什麼為「緣」呢?就是這一句,「廣求知識,大聚諸善」,補充一句,還要行善,就是這個緣有「轉凡入聖」的大威力。這是《會疏》的解釋。

這兩種解釋,一個是以前生的善根為「因」,一個以今生發菩提心為「因」,這兩說可以互相補足。你過去生中種了很多善根,所以你今生才能發菩提心;你今生能發菩提心,就是過去你有善根。所以這兩個雖然是說法不同,這個沒有矛盾。

「願力」,就是「起行之願,名為願力」。你這發了好多願,誰都發了很多的願,你在這個願力之後,你並沒有跟著有行動,這是「空願」。所以你檢查你的願是空願,是狂願,還是真實的願,就看你這個願之後是不是能起行,起行之後能不能堅持貫徹,這就有了願力了。

所以《會疏》就說,「願力」是什麼呢?像「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等等這四句話,他就能夠清淨佛國土,能夠成就眾生,這就是「願力」。你真的去「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證」,這種種的都做到了,那不就是清淨佛國土嘛,就能成就眾生嘛。因為有「願」而沒有「行」就叫做「虛願」,沒有力量。那麼,現在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因緣願力」,又有因緣,又有願力,這樣的話,就自然會出生新的善根,所以「因緣願力.出生善根」。這一句話,我們不但是瞭解極樂的大士是如此,我們每個人自己也應該走這個道路。

我們肯定我們有「因力」,我們不是過去生的修持怎麼能出家呢?怎麼能聞這個無上法呢?種種的,不管是四眾弟子,能深入到圓頓法門,皆是這個「因力」、「緣力」都還是具足的。「願力」要出生善根,要走這個因緣和願力,你本來的善根已經有一些,你再增長、出生新的善根,這樣不斷的增進,一直到朗然大覺大悟,所以「因緣願力.出生善根」。

因此,我們就要廣求善知識。所以古德,這「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十八歲就解決問題了,可是八十歲還在登山涉水參訪,尋求善知識,在深山老林裡頭找那沒人知、沒人曉的大德去請問一句半句。都八十了還在尋求善知識,還在請教。所以我們也應當如此,應當把這個「願」叫它起行啊,那麼就可以出生新的善根。

這個善根,像《大悲經》講:「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所以我們要種善根,出生善根。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善根一直到入涅槃界,涅槃界就是整個的法界,不可窮盡,這個善根是不可窮盡。

所以,過去的善根是「因」,現在我們又有願力使它增長,這個因就結果,果裡頭就有子,蓮蓬是果,蓮蓬裡頭就有蓮子,種下去又出現新的蓮花。這種輾轉,善根就無盡嘛,所以是「因緣願力.出生善根」。

註一:《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摧伏一切魔軍。尊重奉事諸佛。爲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

「摧伏一切魔軍」,魔外,魔軍。因為魔是奪人的慧命,比奪性命還重要。生命是咱們這一期肉身的性命,這個丟了不可惜呀,因為一入胎就有了性命了。慧命可惜,要斷了慧命,那就不行了,因為你不信了,你不修了,你這個斷了。他奪人的慧命,這魔啊,他壞你的道法,壞你的功德善本,所以這一類型的叫做魔。

而這個魔,此類鬼神,這個確實是有的,有大神力。現在我們發現有很多人著魔,也都很神異,自己把他母親殺了,在修持的時候他就看見師父在對面。有這類鬼神嘛,他不是都是自己心理作用,要知道確實這個宇宙間有一種,這是一種存在,這叫做「魔」。

所以大家有時候說空,你說魔沒有,是空,你也可以說;那你就是說,現在你自己就是空,這一切都空,那這個也可以說空。你認為這些都有,那魔也都有,鬼神也都有,天堂、地獄也都有。

「摧伏一切魔軍」,魔的隊伍就稱為「魔軍」,他專門跟這修行人來搗亂的,所以往往就是為魔所纏繞。有的修行打坐,《楞嚴經》講,你要不靠咒,你專門靠自己入定去打坐的話,靠這個力量你要是成功的,這是很難很難的,沒有啊。魔他在搗亂啊,你沒有法子對付,他的本領比你大得多。這些菩薩們能降伏一切魔軍。

「尊重奉事諸佛」,這個「奉事諸佛」是不容易的。所以生到邊地,在邊地之中他不能出來,只是有菩薩到他那裏說說法,他不能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也不能飛行到他方世界去拜佛。所以「奉事諸佛」須要有很大的善根,很大的福報。這一些極樂的大士降服魔軍,「奉事諸佛」。

「為世明燈」,是世間的明燈。這就譬喻菩薩的智慧,能夠給眾生照破黑暗,照破這些迷惑,給眾生開解正道,指示正道。黑暗中有個燈,你不就看見了嗎?不黑了,你看見路了,這很好的譬喻。《淨影疏》就解釋「為世明燈」怎麼講呢?「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燈明。」你自己有智慧,能夠生〔物解〕,「物」指的就是眾生,能讓眾生生出正解,這個就叫做世間的明燈,「為世明燈」。

所以這些菩薩,他一方面是世間的明燈,並且是「最勝福田」。「為世明燈」底下這四句話作成一氣讀,這四句作成一氣讀。「為世明燈」這是一句,底下一句,「最勝福田」,種福的田,種福的田就是應當受供養的田。

《探玄記》說:「生我福故,名福田。」這個能夠給我生出福來;生出福報來,所以叫做「福田」。《優婆塞戒經》就指明三個福田。一個是「報恩福田」,我們要報恩,這是要報恩,這裡頭可以種福,父母師長這是一個福田,「報恩福田」。第二個是「功德福田」,這個福田,它很有功德,所以你供養這個可以得福報,這就是三寶「佛法僧」,供養佛法僧。第三個福田是「貧窮福田」,他很窮、他很苦,你對於他們布施,給他們謀福利,這也是福田。

今經說「最勝福田」,我們要注意了,怎麼是「最勝」呢?就是說,這些菩薩他在種種福田之中,他能夠給眾生生出最殊勝的福,所以這是最好的田,最殊勝的福田,因為他給你的果實是最殊勝。這些菩薩為什麼是這樣殊勝的福田呢?因為他有殊勝的功德嘛。為什麼有這個功德呢?我們底下再看哪。

底下「殊勝吉祥。堪受供養」,這個跟這兒就連起來了。剛才說「為世明燈」,他光明,他智慧呀,這個是大福田哪;底下說「殊勝吉祥」,殊勝吉祥這就是文殊菩薩的名號。

文殊就是文殊師利,「文殊」這個翻譯可以翻成殊勝的「勝」,「妙」,所以文殊又號為「妙吉祥」,「第一」;「師利」也可以翻成「德」,翻成「吉祥」等等。所以「殊」字,文殊嘛,勝吉祥,勝妙吉祥也是文殊的名號,所以這個「殊勝吉祥」就含著文殊菩薩的名號。文殊就表現根本智,是七佛之師,所以殊勝吉祥,所以他就是明燈,所以他是最勝福田,這就連下來了。所以「殊勝吉祥。堪受供養」,受得起這些供養。

底下,「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赫」是光明,「奕」是一種茂盛、強盛的形容,像火焰,很明亮,很有威勢,這是「赫奕」。「雄猛」,《法華經》就稱這「大雄猛世尊」。世尊是大雄猛,因為世尊斷盡一切煩惱;大雄寶殿,咱們這大殿。大雄無所怯畏,勇猛精進,所以是「雄猛」。

所以這些菩薩都「赫奕」,形容他光明的熾盛,形容他勇猛精進,「雄猛」;「無畏」,所以修「四無畏」,無所畏懼,而且在《大乘義章》講「化心不怯」,化度眾生的心永遠不怯懦,叫做「無畏」。這些菩薩也是如此。

「身色相好」。身的這個形色相好,「相好」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具足。實際這是指著應化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真要顯到他的報身的話,無量的相,無量的好,我們的眼睛就辨別不了了。

所以我們這麼來看,「赫奕」者,表菩薩的光明殊勝。「歡喜」表這些菩薩內心很自在,形容也和悅。這個「雄猛無畏」表現這些菩薩的實德,勇猛精進,說法度生沒有怯懦,沒有畏懼,並且顯出這個儀容是威神無比,大雄不怯。

底下又說「功德辯才,具足莊嚴」。還有其它的功德,就舉出一個叫辯才,這讚歎了一切了。底下還有像辯才等等的,都是種種的功德都具足,功德智慧莊嚴其身嘛,具足了這些功德就具足了莊嚴。這就是讚歎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

【常爲諸佛所共稱讚。究竟菩薩諸波羅密。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行遍道場。遠二乘境。阿難.我今略說.彼極樂界.所生菩薩.眞實功德.悉皆如是。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那麼這一段的最後一段呢,「常為諸佛所共稱讚」,這些大士,諸佛 (十方的佛 ) 都證明他們的功德,讚歎這些大士。

「究竟菩薩諸波羅密」,我們說六度(六波羅密),這六度就是包括萬行。他對於六度萬行種種的都徹底了,都達到了究竟,都圓滿了。

「究竟菩薩諸波羅密。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他雖然在究竟種種的波羅密,可是他安住於無生無滅的三摩地。「無生無滅」就是寂定,寂滅的「寂」,「寂定」。不生不滅,像《涅槃經》說:「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維摩經》就說:「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所以這個「不生不滅」就離開生滅了。

小乘的解釋是「有餘涅槃」的解釋,偏於空。大乘就「空假中」,從空入假,在「有為」;他雖然是有為,他做種種波羅密嘛,波羅密要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種種的都是在這裡有修、有為;在這個事相上而顯示出本來無生無滅,不是都要離相。二乘是離開相,一切相都要破相而說「空」;這個大乘法是「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要撥開了相去談真,顯相的時候它就是空,相就是道;即事,事就是真,就是真如,就是實相。

所以常常有人問,「色即是空」,桌椅板凳在這,你怎麼說它是「空」啊?明明看得著的。現在就不用講很多佛理了,就用愛因斯坦的話來回答:「這一切物質都是人類的錯覺。」你說有桌椅板凳在這邊,如果是有,那是你的錯覺。科學家給你答覆了,不用咱們費心。所以我們以後講佛法好講了,有人來問這個問題,你就把愛因斯坦的話搬出來。

「即事而真」,所以他終日度生,終日無度啊;這些菩薩,他在不生不滅三摩地之中,而廣修種種波羅密、廣修種種萬行。「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最近我看了台灣一位老和尚有一個對話。他這一本書裡,這個對話我非常欣賞。有人去問他 (這個老和尚入定能一入入四十天,他的基本功就是入定和念佛,教理不很深,知道得很少,禪宗領略得也不深,他的基本功是打坐和念佛,但是定功很深),有人問他一個問題,說:「我們是不是要像老和尚這樣的,成天在打坐呀?」

他回答這句話,因為他都是有真實修持,所以他直起直用,所以他雖然不是很會禪,可是他這句話回答的,是說的本地風光,就是他自己的風光。他並沒有想安排一句話來回答你,我這話有禪機,要這樣的話,那禪宗的早就應該吃棒子了!「是不是我們也應該像老和尚這樣,成天要打坐呀?」他說:「我聽了你說話,我才知道我是在打坐。」所以在人家問他這句話之前,他並不知道他在打坐,可是他是在打坐。所以這不就是「終日打坐,終日無坐」嗎?他不知道他打坐啊,「你說了,我才知道我是在打坐。」

所以過去也有一個公案,這個不大記得清了,大概只記個精神,現在我也不去翻書了。大概是藥山,在石頭那裡,在那坐著。石頭走過來問他:「你在做什麼?」他回了一句話,他說(這句話不準確,反正意思是這個意思):「聖諦亦不為。」你在做什麼?就是聖諦我也不做。(底下是準確的,因為我不是用記,我是最欣賞那個東西,一欣賞它就記住了。)石頭他問:「你是在閒坐?你什麼都不幹,你是在這閒坐著?」藥山回答:「閒坐就是『為』了。」什麼叫「有為」?什麼叫「無為」?這一點要好好體會。閒坐那是「為」啊,你要是以為閒坐是「無為」,那就是永遠不明白什麼叫做「道」了。

所以在這個裡頭,就是在現在人生活裡頭的事情,也能暗合到這兒,「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日涉萬緣,一心空寂」。所以在布施、忍辱等六度都究竟,還安住在不生不滅三摩地中,這就是說這些大士的功德。

「行遍道場」。譬如說在大道場,那成天跑,沒有地方不跑。凡是所謂道場中的一切事情,他這一切行都圓滿了,這是「行遍道場」。

「遠二乘境」。這幾句話也是很驚心動魄的,這是《十住毘婆沙論》說:「若隨〔註一〕聲聞地,及辟支佛地」,你隨著聲聞地、辟支佛地,你依照這些地去修持,「是名菩薩死」,這叫做菩薩死了,「則失一切利」,你就失掉了一切利。「若隨於地獄」,你隨著地獄的這樣來修行,這個還不要生出這樣的害怕。就是說,你要是隨著阿羅漢、緣覺這個道去修行的話,你要生很大的怖畏,要比你去做破戒入地獄的事,你還要更害怕呀。「若隨於地獄,不生如是畏。若隨二乘地,則為大怖畏」,又重複一句。所以這些經裡頭的話只能做這一個解釋,不能做第二種解釋。所以這個地方就「遠二乘境」,極樂世界的菩薩都遠二乘境,所以「二乘種不生」。

所以,佛說二乘是焦芽敗種。定性聲聞就是如此,是焦芽敗種,是焦了的芽,腐爛了的種子。密教裡頭有戒條,在聲聞眾中你去住了七天,你是犯戒。當然你如果是去度他們,那又當別論了。你要是跟他們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待七天就破戒。

所以這個戒,要受戒就是要嚴。現在人很多只受戒,不研究戒,破了戒也不知道。所以「遠二乘境」,這個裡頭什麽道理呢?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這裏頭可以做個解釋:常說的,不怕你壞了戒 (壞了戒就是破了戒),只怕你壞了見。

這個就是這段經文的解釋。你墮地獄,你是怎麽呢,你破戒了,你殺盜淫了,你壞了戒,你就要入地獄。但是你不要害怕,破了戒不是最壞的事,最怕是你破了見、壞了見。因為破了戒之後你去懺悔,將來這個破戒的罪受完了,你還可以繼續修嘛。所以在地獄中的眾生如果是肯念佛,他一天罪報滿了之後,他一出地獄就是清涼華菩薩。

這個破戒不可怕,你壞了「見」就不行了。你要是壞了見,現在很多人不重視這個見,當然守戒就是好的,我們也讚歎,實在是讚歎哪。但是現在還要進一言,底下還要重視自己的見。因為你壞了見,就像「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就是壞了見,是不是啊?這個是壞了見,他就要以損人利己為正當,這是見的錯誤。見的錯誤不好辦,所以「捨身容易捨見難」,這是很粗的。當然很細微的有好多好多「見」是難捨啊。所以菩薩一定要修「慈悲喜捨」。

這個地方就是「遠二乘境」。底下引出這一段經文,引出了「戒」和「見」的問題,所以密宗裡頭就特別重視。禪宗也是如此,溈山說仰山:「不貴子行履,只貴子見地。」你破了戒之後,你可以懺悔,你去受罪,出了之後,這個罪報完了,你的見解還是對的,你可以繼續努力。「見」要錯了,你永遠要繼續錯誤。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好好的廣求多聞、要讀誦、要修持,就是要使自己有一個很正確的見,一個決定的見,一個圓滿的見。

「阿難.我今略說」。這是釋迦牟尼佛叫阿難,我現在略略的說說極樂世界所生的菩薩,他們的真實功德,都是如此,我還是略說,如果廣說,百千萬劫說不能盡哪,不可窮盡哪。那麽這一品就完了。

註一:本段「隨」應為「墮」之誤﹔《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第九〉﹕

「若墮聲聞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薩死 則失一切利

若墮於地獄 不生如是畏 若墮二乘地 則為大怖畏」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今天我們可以把最後一品講完,〈壽樂無極〉。這個題目也很有意思,〈壽樂無極〉,無有極限哪。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凈若此。何不力爲善。念道之自然。】

第一句話就是「佛告彌勒菩薩」,我們就要重視了,都是佛告阿難、阿難,這個地方是佛告彌勒。所以這個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從這以後是彌勒當機,阿難退居第二位。

在這個經中後頭(現在我們這次講不了),佛告訴彌勒:「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我現在如這個實際之理,向你們宣說了這麼樣廣大、這麼微妙的法門,就是指的念佛法門哪。「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所以十方佛都稱讚哪。「付囑汝等」,現在就囑咐給你們,就指著阿難(彌勒)和當時在會的一切大眾,菩薩以及地球上的兩萬人。「作大守護」。你們要好好的守護,而且是大守護啊。所以就是說,在這個會上,阿難(彌勒)當機,接受了佛這個囑咐(說錯了,是彌勒,現在常常有點口誤,不是阿難了)。

因此下一個佛彌勒來,佛的囑咐他承當了。所以他來之後,他一定要大弘這個法,作大守護啊。所以有人以為將來彌勒來了之後,所說的只是法相;當然要說法相,他的「唯識觀」是彌勒成功的法門。但是受了釋迦牟尼佛的付託,必定要對於這個「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作大守護,要講述、弘揚《無量壽經》。所以從這個地方起,就彌勒菩薩當機了,也就是下一個接班的佛,在這個問題上要接班。

「佛告彌勒菩薩」以及當時「諸天人等」,在這個會上,人類,地球的人是兩萬 (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兩萬),還有諸天人民,還有諸大菩薩,這是無量無邊。

佛告訴大家,「無量壽國」,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他那兒的聲聞、那兒的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他這個聲聞,剛才說了,「遠二乘境」,這個聲聞是什麼呢?就是從他證果,他所斷惑的水平來說,他斷了見惑、思惑,是相當於聲聞的水平,稱之為聲聞,都是發大乘心哪,都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彌陀的「願海」是一乘的願海,這都是給予大白牛車,這是一句話,他這個願海。具體大家的修持就是念六字洪名,求生淨土。於是乎,使自己求生的信願,投入在這彌陀一乘願海的大願之中,所以彌陀的大願之海就成了自己的大願之海了,這就是法門的微妙。這些功德不可稱說,剛才說了很多很多,這是略說。

「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這個國家微妙、安樂、清淨是這個樣子。「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哪?這一段話見於《魏譯》。《魏譯》本有這一段。這一段話的後頭就是古譯了,所以後頭這段話也從來沒有人寫過註解,中國人、日本人、高麗人都沒有誰作過註解。我是第一個動筆的,這個也希望大家有人將來寫得更好,超過這個。我們也是在做一次檢驗,這個裡頭還有什麼可以更好的、更恰當的一些解釋。

「微妙.安樂.清淨」。這是《魏譯》,日本人作過註解:「莊嚴超絶」,它的莊嚴超乎一切,它絶妙,所以叫做「微妙」;「無有苦惱」,它的國家沒有苦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稱為極樂嘛,沒有這個苦惱,所以叫做「安樂」;而且這個國家是「無漏相」,它不是有漏之相,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有漏的;它這個水鳥樹林雖然跟我們世界這些東西形相一樣,但是它是無漏的功德所成,是無漏所顯出之相,是實相而現之相。實相是「無相無不相」,實相無相,但也沒有不相,不相也是相;「無不相」就兩個否定,負負就得正,是不是?所以實相可以顯一切相。實相所顯之相,所以也就清淨。因此極樂世界是「微妙.安樂.清淨」。

如此的安樂清淨,「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釋迦牟尼佛,這個是對當時在會的眾弟子說的話,你們要「念道之自然」,「何不力爲善」,好好爲善,念道之自然哪。

這個「力為善」的解釋,《淨影疏》有解釋:就是用力的去行善;「念道之自然」,就是說你念佛嘛,自然就往生了,不用你自己費什麼力量,自然達到的,這叫「念自然」。所以《淨影疏》的「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完全歸到念佛法門解釋這兩句,這是中國人的解釋。

日本人的解釋就廣一些,他把「自然」,「念道之自然」,「自然」就是彌陀的本願是他力,所謂他力法門、他力大道,靠他力,不是依靠自己力量在那修持,靠他力。所以到臨終的時候,佛來「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還有經說,佛是以三昧力使得這個臨終的人也入三昧,因此自然而然發生正念,隨佛往生。這是非常自然,不是靠自己的造作,也不是自己力量所能達到的,這樣叫做「自然」。這是《會疏》的解釋。

再一個「自然」,他說三乘法所證,三乘道的行人他們所修的道是什麽呢?就是「無爲」呀。無爲而自然,你有爲就不自然了。無爲就自然而然的,不是由於造作而成的。所以一個人也是如此,有的人他就是很天真,有的人很多做作,所以有的時候,是真是假,在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來。那個造作的人比那個率真的人,往往差得很多。沒有眼睛的人就把那個很造作的人,表現很有道德,很有什麼什麼,但是他是做作的。咱們通常說「假道學」,那就是「做作」。這個,他不是。所以三乘的法也是「無為自然」,沒有造作,就叫做「自然」。

所以「自然」中包括兩個意思。可是《會疏》的意思呢,重要的還是在這以前──淨土法門嘛,是他力,是自然的。

所以從這兩個說法來比較,《淨影疏》就以「為善去求往生」叫做「力為善」,「自然得到往生」叫做「念自然」,這是《淨影疏》的意思。《會疏》的意思就是:(一)、「他力直超」,用他的力量直超,這個叫做「自然」。(二)、以「無為無作」,也「無為」、也「無作」,這個也叫「自然」,另外一種自然。然「以初義」,以前頭那個「他力直超」做為「自然」為主。《會疏》這個說法很好。因為什麼呢,因為和淨土宗的奧妙相同。

它這裡頭雖然是兩種,也互相含攝,這兩種它互相含攝。因為在你這念佛之中,我們說暗合道妙嘛,所以蕅益大師說「從事持達理持」,你只要「事持」,就是老老實實一句一句這麼念,這是事上在持名;可是從事上持名,你可以自然而然,不知不覺而達到「理持」。到了「理持」那就「無為」了,也就是「無作」了。所以,第二種這種「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第一種裡面。這個就把這一段經文裡頭的,過去所流通的《魏譯》,這一段的解釋介紹過了。這一段,中國、日本人都有一些註解了。

底下我們是用的古譯。古譯底下有一大段的句子都有「自然」。底下有八處都見了「自然」兩個字,「自然嚴整」、「自然無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自然所牽隨」,八處用了「自然」。從這個地方用了之後,下面有八處用「自然」。

所以這個「自然」不是無因外道所主張的那個「自然」。有的說「自然外道」,他們就主張「自然」。所以我們不要因為這個字相同就以為它的實義相同。「自然」兩個字,有的時候就把凡是用「自然」都迴避了,因為外道用過這個就不能用。有的時候你也沒辦法,像「無為」兩個字,咱們中國道教用的,大家稍微看過一點道家的書,道家常常用「無為」。咱們經裡還是用「無為」,這個不妨礙,但我們的意思比它深了。

「自」者,就是自性;「然」,《楞嚴經》講「清淨本然」。「清淨」,本來的「本」,「然」就是然而那個「然」,就是自然的「然」字,「清淨本然」。所以有人問問題,「清淨本然」,怎麼又忽然出生山河大地呢?這是很好的一個問題啊,這「清淨本然」。

所以「自然」兩個字,這兩個字就是「自性」的「自」和「清淨本然」的「然」;「自性清淨本然」就稱為「自然」。自性的「本然」就是真如實相。所以「念道之自然」,那就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念實相。剛才不是解釋了嘛,念佛就得到往生,「念自然」嘛。所以持名念佛就是「力為善」,「念自然」,同時這裡就是「念實相」。

為什麼說,你持名就是念實相啊?蕅益大師的解釋最好了。所以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可以做為我們學習淨宗的一個綱。他裡頭說:「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整個實相它全體;「作依作正」,作依報、作正報都是實相。所以要是倒過來說,依報也是實相,正報也是實相。「作法作報」,法身是實相,報身也是實相。「作自作他」,他方的佛是實相,我這兒是自、是我,我也是實相,你們也是實相。

「乃至能說所說」,能說的,所說的,所說的經文。「能度所度」,我們去買點螃蟹放生,我是能度,螃蟹是所度;菩薩在度我們,菩薩是能度,我們是所度,「能信所信」,我們信極樂世界,我是能信,極樂世界是我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這一切一切,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正印所印出來的。實相如一個圖章,印出來一切印文。這一切都是實相這個圖章印出來的,「實相正印之所印」。

所以這個就跟咱們上次解說過的,「一切皆成佛」呀!你看蕅益大師這個話,跟咱們淨宗這「一切皆成佛」,跟《楞嚴》的「一切事究竟堅固」,這都是所謂在言教之中登峰造極的東西啊。

所以印光法師讚歎,釋迦牟尼佛再寫《阿彌陀經》的註解也不會超過蕅益。我因為這句話而佩服了印老。過去在三大德裡頭,我總覺得印老弱一些。但是印老能夠看到這樣,能敢說這樣的話,這句話不大敢說啊,沒有金剛骨頭,要用世俗的概念就不敢這麼說。

因此,這個持名就是念實相,「念道之自然」,剛才我們說「自」是「自性」,「然」是「清淨本然」。這個還是根據這個自然往下講,八處見自然,把這個自然說一說,順帶著把前頭的那個解釋補一補。底下我們就往下去了。

【出入供養。觀經行道。喜樂久習。才猛智慧。心不中廻。意無懈時。外若遲緩。內獨駛急。容容虛空。適得其中。】

「出入供養。觀經行道。喜樂久習」。這底下就顯極樂會眾的殊勝功德。「出入供養」,極樂世界,上次不是說了嗎,到各個世界去供養諸佛。他們不停止的去供養,這是修福;「觀經行道」就是修慧,看經、行道,這修慧。所以就是「福慧」兩種莊嚴,就「喜樂」,就生歡喜,法喜、法樂,願意久久修習,沒有懈倦。所以極樂世界沒有退緣,老在增上,這也就是我們要生極樂的原因。

「才猛智慧」,這個「才猛」就是咱們這個經中稱讚法藏比丘「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高才勇哲」,這不就是才猛,有智慧嘛!所以「才猛智慧」跟這兩句經文是同義。

「心不中廻」,「廻」是退,中途退了就是「中廻」,他沒有「中廻」啊。「意無懈時」,他沒有懈怠。

「外若遲緩」,「遲」是遲徐,安安靜靜,慢慢的;「緩」是緩和。現在大家不都希望緩和嗎,不喜歡緊張。你外面看他很安徐、很緩和。「內獨駛急」,內心是很駛急呀。「駛」是疾速、很快;「急」是很急速,也是很快。

「外若遲緩。內獨駛急」者,就表示他表現於外的是很寬緩、很安閒,好像沒有事。但是內心精進不已,念念相繼,沒有一念懈怠,這稱為「駛急」。沒有剎那失照,所謂「片刻不在,便同死人」,他就沒有這個「同死人」的時候,這叫做「駛急」。

「容容虛空」,「容容」是「和同」之義,我們能融入叫做「容」。「容容」,這就跟大家都能夠相和、相同,沒有標新立異,「容容」。「虛空」,他跟虛空一致,沒有不同於虛空之處。所以這些聖眾的心同於虛空,虛空沒有邊際,自心也沒有邊際;虛空無一物,自心也無一物;虛空它是空無,可是萬象都生在空中;我們心也是如此,我們心中也建立萬物啊。「無一物」就不在「有」邊,「容萬物」就不落「空」邊,所以它就不落這二邊哪。

無一物而又能容萬物,就「雙照空有」,空也照,有也照;「無一物而容萬物,雙照空有」,無一物是空,容萬物是有,「空有雙照」;容萬物而又沒有一物,空有都沒有了,無一物就「空有俱泯」哪。

所以看「容容虛空」中,就可以解釋出這些很重要的含義。底下自然而然就是「適得其中」,自然合乎中道,所以從容中道。「適」就是適合;「得」者,是契會,無所得嘛,你是契會於中道。就像《金剛經》說「無住而生心」,生心就無住,無住就生心,這就是「中道」。

【中表相應。自然嚴整。檢歛端直。身心潔凈。無有愛貪。志願安定。無增缺減。求道和正。不誤傾邪。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咸爲道慕。曠無他念。無有憂思。】

「中表相應」,「中」是裡頭,內心;「表」是表現於外的。表裡一如,所以就「中表相應」;沒有安排,所以就「自然嚴整」。這又出現一次「自然」,自然而很嚴整,莊嚴整齊。

「檢歛端直」,「檢」是檢束,不要分散。「歛」是收歛,就是「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的意思。「收視攝聽」,看的東西不追逐外頭是「收」;「聽」,這是聽自己,返聞自性,這都是收歛之意。「端」是端正;「直」是不曲、正直之義。所以「檢歛端直」,「收視攝聽」,心不外緣,要端正、正直。這樣就「身心潔淨」,你不去追外頭的塵緣去了。所以你身也清淨,心也清淨,就是耳目口鼻身心都端正哪。

身心都端哪,於是「身心潔淨。無有愛貪」,身也乾淨了,心也乾淨了,沒有所愛,沒有所貪求。

「志願安定。無增缺減」,他發的志願安定。「安」就是決定的意思,堅定的意思。彼土的聖眾所發的誓願自然就是堅定的,沒有忽然間忽冷忽熱,忽然間又出了什麼新的願,或者哪條願我又放棄了,一會兒又添一點,一會兒又減一點,一會兒又過了,一會兒又不及了,沒有這些事;「志願安定。無增缺減」,沒有增、缺、減少。

「求道和正」,剛才說過這個「和」字很重要,「自然中節」;他就不為傾邪所誤。「傾」是歪,「邪」就是邪惡。那這個邪惡很多,一不小心哪,現在種種的……,現在又批判了一些,暴露了一些,國內、國外都有,政府也抓起了一些。很多修行人上當,就是誤了、傾邪了;但極樂世界永遠沒有這種事情,不為傾邪所誤。

為什麼能不為傾邪所誤?他「隨經約令」,按著經書的約束和教令。所以是要尊重經教,皈依法,皈依三寶嘛。皈依就是皈命,你要皈依法嘛。所以密宗,違反了佛說的話就要入地獄,這一條戒就不得了了,什麼都是……;所以隨便就學密,入地獄有分,因為你老破戒。他要是隨經的約束和命令,要聽佛的話。

現在很多人都想自出心裁,想自己要標新立異,不知不覺有好多地方變得功不抵過。弘法也很有功,但是出了許多不符合於佛的原意,他自己杜撰的一些說法,這個就有謗法的過失。這個過就超過了他的功。「隨經約令。不敢蹉跌」,不敢稍有損失,稍有違反,稍有疏忽,摔跤了。

「若於繩墨」。就好像木匠做工,拿那個墨的繩子,那個墨線,裁縫也要彈粉線,都是繩墨之義。這「繩墨」當然專指木匠,繩子上帶上了墨,一彈,木頭上就有一條線,你的鋸子就按這條線來鋸。

「咸為道慕。曠無他念」,所慕的只是道法;空曠,心中空曠沒有其他的念頭,只有「道慕」,之外沒有其他的念頭;「無有憂思」。第一句就是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第二句,空曠,其心空廣沒有妄念。第三句是信心堅定,智慧明了,就「無有憂思」了。「無有憂思」因為你都有了正信,你很安,你的願力很堅固。就這樣子,由於你有智慧,所以於這一切世間的事情沒有憂慮,對於法也無疑。沒有憂慮,無有疑,你才能夠做得到「無有憂思」。這是這三句的意思。

從淨土宗來說呢,「曠無他念」就是萬緣放下,不想這一些,萬緣我都放下了。「曠無他念」是萬緣放下;「咸為道慕」,他只是慕道就是一念單提。「無有憂思」,當念、念、這一念就是嘛。所以這個就是這些大菩薩的這三句的解釋。

底下這一段就很深入了:

【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作得善願。盡心求索。】

「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作得善願。盡心求索」。為什麼「自然無為」?因為上次說的「適得其中」,他已經恰好從容在中道。因為他已經從容在中道,所以他就自然就「無為」了。他不是用一種什麼力量,或者怎麼克制、怎麼去造、怎麼去做而達到的,就自然安住在無為法中,這「自然無為」啊,這才是真的「無為」。如果是由於你的造作,用點兒什麼的,逼的,出來的東西,那就是「有為」呀,你在那造,「造」就是「為」呀。

「虛空無立」,「虛空」指心如太空,開廣沒有邊際,也離開塵,也無染,空中是不受一塵,空啊;「無立」,就是禪宗說的「一法不立」。前幾天來一個人,他最後說:「求求你,這個……,你給我說兩句吧。」我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予人。」他是臨濟寺來的,他禪宗,那就是禪宗的話。我這個門裡頭,沒有一個法可以給人的,「一法不立」,若立了一法就是害人了。「虛空無立」就是這個意思,如太虛空,一法不立。

「淡安無欲」,「淡」是淡泊。諸葛亮教子就是淡泊寧靜,「淡」就是淡泊,「安」就是寧靜,「淡安」就是淡泊寧靜的意思。「無欲」,「欲」是求。淺說,那我們不用了,那都是極樂世界的大士,所以這個「欲」呢,那就應該用《俱舍論》的解釋,是希求做到什麼事業叫做「欲」。咱們經不是說嗎:「亦無希求不希求想」,所以「淡安無欲」,一切都淡泊寧靜,沒有希求,也沒有不希求想。

「作得善願。盡心求索」。可是有了善願,盡心去求索,要實現這個志願。就好像法藏比丘有了心願要超勝一切佛國,他花了五劫時間去求索這個願。這個願出來之後,又多劫修行去實現這個願。先五劫是「結得善願」,後來的修持就是「盡心求索」。而極樂國土這些大菩薩也都是如此,「結得善願。盡心求索」。

前面已經說「淡安無欲」,沒有「希求不希求想」;這兒又有「大願」,又有「盡心求索」。初看好像是矛盾,這個也就跟咱們一上來的〈德遵普賢〉這一品一樣。

〈德遵普賢品〉說,來釋迦牟尼佛這一會的這些大菩薩,都「入空無相無願法門」,都「空無相無願」;又這些菩薩都「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大家注意沒注意這兩句話?這一切菩薩是「入空無相無願法門」,「無願法門」,底下又說「具足無量行願」。我們初初入佛法要想深入,就要善於去發現這些矛盾;發現了這些矛盾,再解決這些矛盾,你就深入了。第一步往往發現不了,第二步是發現之後解決不了,這個就是我們用功的過程。

它這個你看的是矛盾,正好是「事理無礙」。「空無相無願」,這是理;「無量行願」是事,這「事理無礙」啊。所以「終日度生」是事,「終日無度」是理,「終日度生,終日無度」,這是事理無礙。所以這個大乘法門必須是事理無礙,不是偏於某一邊。

事度的菩薩這是小菩薩,他們是偏於「事」一邊,阿羅漢偏於「空」一邊,這還都是聖人,聖賢哪,但是都有所偏,不是圓。圓,你首先要「事理無礙」,再進而到「事事無礙」。

【含哀慈愍。禮義都合。苞羅表裏。過度解脫。】

「含哀慈愍」,「含哀」是悲心,心中很哀念眾生;「慈愍」是憐憫眾生,這是慈心。大慈大悲,願意度眾生。「禮義都合」,自然所想得的這一切,自然契理契機,所以合乎禮,合乎義。

「苞羅表裏」,「苞」是包含,「羅」是攝取,「表」是事相,「裏」是理體。所以這些大士,事理是雙圓,真諦和俗諦並照。

「過度解脫」,「過度」,有一部《過度人道經》。這「過度」的解釋是什麼呢?就表示自己出生死 (這個就是《吳譯》的題目,稱為《過度人道經》),「過度」就表示自己出生死,也令其他的眾生出生死的意思。所以「過度」不是現在咱們這個解釋(這個事情從那個事情過度);就是自己要出生死,也讓其他的眾生出生死。所以這樣的話,「過度解脫」這個合乎事、合乎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得到解脫。

底下這一段,也就是很多人讀這部經,這一段不懂的地方。

【自然保守。眞眞潔白。志願無上。淨定安樂。】

「自然保守。真真潔白。志願無上。淨定安樂。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保守」,所以這個地方,宗門和淨土,禪淨是不二,本來不二啊。所以你看,自然就是「保任」的「任」字,保守就是那個「保」字。「任」是什麼呢?保任的「任」字是什麼呢?就是要行便行、要坐便坐,沒有那些這樣的考慮、那樣的考慮,更沒有裝模作樣。這個「保」是念念不異,前念跟後念,保於、安住於實際的法身實相之中,就叫做「保」。

所以「自然保守」,「自然」就是「任運」,「任運」底下就是「保守」,「任運保守」正是禪宗的「保任」。

一般說來,「保任」是悟後的事。這個地方,怎麼一上來就把這個解釋為「保任」呢?底下才是悟,「一旦開達明徹」才是大悟。要知悟有種種層次,在以上這些境界,這些大士何嘗不悟啊?但是,悟還有……。所以大慧,宋朝的大慧,大悟十八次,小悟無計其數。

六祖第一次聽《金剛經》已經就有所悟,就超過神秀。你看看一個文盲馬上超過神秀,這因為什麼?就是他比神秀多一點悟。但是還不徹底,所以再一次才證悟。

高峰,中峰國師的師父,第一次大悟之後,第二次又多少年之後才悟。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剛剛是個小悟,就覺得不得了了。大慧法師是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數不清了,這才是精進。

所以這個「保任」擱在後頭這大悟之前,這沒有矛盾。因為以前說的這個境界,已經是很甚為深玄的境界了。

「真真潔白」,兩個「真」字。「真」,這個真字就是「一真法界」那個真,「真如本性」那個真,「妙明真心」那個真,本經的「真實之際」的真,是一個字。所以兩個「真」字擱在一塊,就表明這個不是對待那個「妄」而說的「真」,而是絶待的「真」,就「真中之真」,所以「真真」。

「潔白」,「潔」就是無垢,「白」就是無染,沒有垢污,沒有染。東西一染,你好好一件白衣服一染,你再洗它也洗不掉了。我們這個沒有染哪。所以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潔白」。用百丈的話:「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心性沒有染,它本來就清淨,你又無染,它不就是「真真潔白」嘛,是不是?所以,所「保任」的正是這個無染本淨的絶待真心。

但是「明心見性」,這個「見」的程度和水平還大大有差別。所以「當信佛經語深」,境界很深,佛經是無盡藏,禪宗亦復如是。所以悟了的人和悟了的人相見也有高下,所以有很多問答是非常玄妙,非常殊勝也就在這。

「無上」,「志願無上」。怎麼叫「志願無上」?所發的志願是「無上」?「無上」,《論注》他說:「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在理體,在自性窮盡,沒有再過於這個的了,稱爲「無上」。 宗門的還有一個,我就不引了,那個很難懂了。總之就是說,這個禪宗,這法身呢,不墮在法身數中。咱們一般以法身為極則,到了法身出生報化。這個禪宗不落在法身數裡頭。一般以毘盧遮那為法身。唐朝的國師跟皇帝說:「陛下,你應當在毘盧遮那頂上行走。」你應當在毘盧遮那佛的頭頂上走路,超過法身!所以這叫做「法身向上事」。所以還有「法身向上事」在,這是「無上」。「志願無上」就是說,他是以這個為志願,在淨宗說,這是寂光上上品。

「淨定安樂」,「淨」是清淨,「定」是不動;其心清淨,寂然不動,這是「淨定」。那麼,這個當然就安樂,因為這個安然自在、任運,而這個「樂」是超過一切,無法形容。

【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無比。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

「一旦開達明徹」,突然有這麼一個剎那,為什麼不說「你這樣用功多少年之後,多少天之後」,或者「什麼什麼過程之後,就到達這樣一個境界」?要這麼說就錯了。因為這個「無上」不是一個「行」所能到之處,這是一個行不到處。

所以「宗」跟「教」在這個地方上,「教」就說如何如何修,「宗門」就指出(是教外別傳哪),這是一個「行不到處」,你用修行你不能達到的地方。要怎麼能夠達到這個「行不到處」?必須除盡「有所得心」。你把「有所得」的心除得乾乾淨淨之後,你才能行至「行不到處」,你才能走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因此,既是個行不到處,這個行程就說不出來;而行程是不可知,這個程期當然也就不可知了。

就是突然在「無心三昧」之中 (無心三昧,這是高峰的話),正當開悟的時候,那個開悟的人他證入「無心三昧」啊,突然間他在這個「三昧」之中,突然間他觸著碰著,兩個「突然」,一下就好像咱們碰 、碰,碰著了,自己全套的自動生產系統,一下子你把這個開關開了,於是全機就轟隆全動起來了,全場都動了,碰著了。你要碰不著這個,那你就沒辦法,它不動,你什麼也不動。

比如說上次,世界上都很怕,說是兩個,美國或者蘇聯的首長,誰一下按錯了旋鈕,核戰爭就打起來了。自動控制,你這一按旋鈕,一下子,核彈什麼就發射了,飛機也出去了,對方馬上就應戰,就打起來了。

這個旋鈕就是如此,他觸著、碰著,就例如這個,一旦一下子你摸著這個,就動了。所以禪宗管這個叫做「向上關捩子」,就是那個電門,向上一路的那個電門讓你摸著了,刹那際相應,你就能窮極心源,契入理一心。契入理一心,這不是禪宗的話,這是淨土宗的話。這也就說明,淨土宗的理一心也達到這樣的高度,他破無明了啊。當然四十一品無明,破的有深有淺,徹底破無明就是常寂光,但總之是破無明了。

所以「一旦開達明徹」,就是宗門的大徹大悟,這一天哪。「開」者就是心開;「達」者就是了達,一旦開達了徹;「明」就是明明白白。《信心銘》說「洞然明白」,就是「明」;「徹」就是透徹、徹底。

所悟是什麽?所悟的是什麽?「一旦開達明徹」,是「自然中自然相」,是自然裡面的自然之相。這《首楞嚴經》有最頓的地方。《首楞嚴經》講的也有頓的地方,也有還稍微漸一點的地方,種種的都包括。一個經裡頭常常是各個方面都包含一些。最頓的地方就是「狂人失頭」的那個譬喻。狂人自己照了鏡子,看見別人都長了頭,長了面孔很好看,他自己看不見自己的臉,「怎麼我沒有這個頭呢?別人都這麼好,我怎麼看不見我自己的呢?」「噢!頭丟了!」就以為丟了頭,成天找頭,就稱為狂人,這狂人就說的是我們!

有一天,忽然間明白了,「噢!我的頭就在這。」不狂了,好了。所以「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這個最頓,一歇就是菩提。所以說,開悟是什麼?「噢!我的頭就在這。」這自然嘛,我本來有頭,頭在這,何等自然嘛。這狂心歇了,歇就是菩提。

還有古德說,開悟說的,「噢!原來師姑(師姑就是比丘尼)是女人做的。」他悟了之後就悟了這麼一句話。這是「自然中自然相」,因為他破了這一切法執了。

還有一句:「早知燈是火,成佛已多時。」這也是古人說的。但是更好給改兩個字,也是古人說的,比這個更好一點:「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成佛」兩個字就不如「飯熟」兩個字。早知那個燈就是火的話,我不就用燈把柴火點著,我做飯,飯就熟了,早就飯熟了!當然這個飯熟就譬喻的是成佛,都是極自然的事情。我當時就不知道那個燈是火,我滿處找火,鑽木取火,忙活了半天,這火是不是有還不知道,我這個飯始終吃不上。我要早知道那個燈哪,就點那個油燈,那個油燈不就是火嗎?拿那個把它引著了,你燒上柴,你這個飯不就早做得了嘛!所以「比丘尼就是女人」、「燈就是火」,都是「自然中自然相」啊。

還有,沒有悟的人,「山是山、水是水、男是男、女是女」。初步悟的人,也就是破初關破什麽,這就變了,所以往往就沒有共同語言了,那「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男不是男、女不是女」。在他徹悟以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男還是男、女還是女」。

所以高峰的話:「歸來仍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這個是最高了。這個可以有好多說法,也是禪宗的說法:「歸來仍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這也是悟境。歸來還是那個我,可不是我的行履之處,不是過去了,這也符合實際情況。

再說:「歸來不是舊時人,仍是舊時行履處。」也是悟的人;我回來的這個人不是原來那個人了,那不同了,但是我行履之處,我吃飯穿衣,我還是吃飯穿衣啊,「仍是舊時行履處」。

所以這兩句都成立,但是不如高峰這個「歸來仍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這個是最高境界。所以就是「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男還是男、女還是女」,一切仍舊。這個「仍舊」就多自然哪。所以這個深淺,要能知道深淺,知道別人的深淺,知道別人的話的深淺,這個很不容易啊,要知道。他這第一個情況,第二個情況,第三個情況,你這個裡頭分辨得出嗎?不過總之,我們還是回到這裡來,這一切仍是「仍舊」,這也說明就是「自然」嘛,何等自然哪。

所以這個「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都是清淨本然,一切都是自然中自然相。所以,一切山、水、男、女、今時、舊時種種,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剛才不是引了這句話嗎?既然沒有一個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所以這一切相,一切事都是清淨本然,所以一一也都是自然當中的自然相。

而且自然中的自然相,這個「自然」它就有根本,是「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根本就說明的是本體,也就是一切諸法的根本的自體,它本來的本體。《大日經》有這話:「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就是一切事都是從本體所流現,也都同歸於本體。這就是「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它有一個本體呀。

「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有」字很是關鍵。如同狂人的「有本頭」,這是「有」啊。傅大士,這個是給梁武帝講經的,揮了一下戒尺就下座了。寶誌公告訴他:「大士的《金剛經》講完了。」他就把尺晃了一下就完了。他的《心王銘》說:「水中鹽味,色裏膠青」,水當中的那個鹹味,水有這鹹味,有沒有這個味?真有這個味,決定是有;可是你要找這個鹹味是什麼樣子?是個什麼東西?鹹味是什麼呀?鹹味是長的、是方的、是圓的、是紅的、是藍的、是白的?不可得。這一切不可得,但它是有啊;它有啊,這一切不可得啊。所以這個決定是「有」,這個「有」字很重要。所以我們學佛是什麼?要先「知有」啊!

曹山,曹洞宗的祖師,曹山說:「祇要知有便是」,知道「有」就是,就對了;「無論當煩惱無明之時」,哪怕你正有煩惱、你正在無明之中,你能知道是「有」,就是。所以這個「有」字非常重要,不能放過。

「自然之有根本」,可以分兩方面來說,一者,萬象森羅種種,它的體性是沒有兩個,所以「千波皆水」,一切波,大波、小波、平靜的波、驚濤駭浪的波,都是水;種種金做的器件,都是金子所成的。所以這個「水」和「金」,水就是波的本體,金就是一切金子的器件的本體。所以這一切之中,它有個本體,這就是根本。這是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它不由造作,一念頓然就悟了,所以說自然哪。那麼這悟了之後,了知無有一法在自心之外,盡在自心,頓見真如自性,所以「了了見,無可見;無可見,了了見」。

所以「明心見性」,這個「見」字怎麼講啊?「了了見」,清清楚楚地看見了,看見什麼?「無所見」,沒有什麼,沒有見到什麼。「無所見」,我沒有見到什麼;「了了見」,你清清楚楚地看見了。這就好像有點不像話了!正因為它不像話,所以它對了!哈哈哈哈……。

非思想、語言、文字分別之所能知,之所能表達。你認為它處處都對了,那它都說不到,沒有說到;就是你認為這個不像話了,這個你想不通了,那倒是對了。所以這個時候就知道自心、自性,這個就是根本哪。所以這個就知道「自然之有根本」。

所以《維摩詰經》是「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當時豁然大悟,還得本心,不是……,就是自己!就是那個狂人失頭,沒有丟頭啊!你沒有得到個頭,就是認識了。心也是如此啊!你不知道,那你……,所以說,「得本心」者就是「明本心」哪。「豁然」就是剛才咱們說的「一旦開達明徹」;「還得本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跟這《維摩詰經》一致。大家不是講過《維摩詰經》了嗎?又《菩薩戒經》說:「我本元自性清淨」,本元的自性是清淨的;「若識自心見性」,認識自心,見自本性,「皆成佛道」。所以曹山說「祇要知有便是」,這就是佛佛相傳的心印。

「自然光色參迴」。這就從事相中顯現一切妙光、妙色。「參迴」,「參」是交參、相入;「迴」是迴轉。這些勝妙的光,極樂世界光色,殊勝的境界之中,顯現出一一光中有種種色,一一色中又有種種光,相參、相迴轉,變化不拘。

「鬱單成七寶」,這句話很難懂,這個你要查了古譯才有法懂。「鬱單」是北鬱單洲,我們四大部洲之一。這個部洲,它是比咱們都好,它這個土地都不要耕種,自然出生很多很多糧食,衣食不缺,而且每個人壽一千歲。這個「鬱單」,我們經中採的這句話是《漢譯》本,「鬱單成七寶」;《吳譯》本是「鬱單之自然,自然成七寶」,文字多一點。因為這個配在一起,文字不好辦。但是把這個意思我們參考《吳譯》,這個意思就好懂了,就如同鬱單州那種自然情況,出生一切東西一樣;而極樂世界這些淨佛國土,自然能如北鬱單洲,自然而然就能出生七寶。

「橫攬」,「攬」是撮持,「橫」指空間,就能「成萬物」。

「光精明俱出」,「光」是光明,「精」是精妙,「明」是明淨,一切都出生。此心就是本來具萬德,它是沒有無明,沒有垢污,所以清淨莊嚴,光明微妙,精美純淨。一切的妙相就同時都並出,沒有先後,同時都出現,「光精明俱出」就是這意思。

「著於無上下」,「著」是顯著之義。這句要不解釋又是很難懂了。「著於無上下」,它顯著於無上下,什麼叫「無上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都平等,沒有這些差別,這叫做「無上下」。就是說,你「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智慧,就顯著了一切平等的實際。所以《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楞嚴經》的觀世音菩薩「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這些高下差別之分,就顯示出無上下的這個本體了。

「洞達無邊際」,洞然通達,「無邊際」是無有窮盡,這是心的照用。「無上下」是心之本體,「洞達無邊際」是心之慧用,一個是「如如理」,一個是「如如智」。所以「著」就是明,「明」就是「明心見性」的「明」。明了這個,顯著了這個什麼?一切平等無上下的本體,這就是「心」。這個窮盡心源,洞達,這個智慧所照的沒有邊際,這就是「無邊際」。這就說明什麼,就是這一段,「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愈變愈殊勝,就出現七寶,出現萬物,光精明都出來。

「善好殊無比」,這個「善好」沒有能相比的。這是顯明了無上下的本體,平等之本體與實際的本體;這個智慧所通達的、所了達的、所照的無有窮盡。這以上,都是極樂世界大士的境界。

底下,是佛開示在會中的大眾。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橫截於五趣。惡道自閉塞。無極之勝道。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所牽隨。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何爲著世事。譊譊憂無常。】

他說,「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大家都要勤奮、要精進、要自己努力去求道。「必得超絶去」。必定也可以超絶,可以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土。

「橫截於五趣」,你就橫著截斷於「五趣」。我們都說「六趣」,為什麼這兒說五趣呢?因為把修羅打散了,修羅有天修羅、人修羅、畜修羅、鬼修羅,把他分在這個裡頭去了,就剩了五趣。「橫截於五趣」,這個「五趣」裡頭包含大家都知道的三惡趣,同時還包括了人天。因為人天也在修惡,但是沒有三惡道那麼惡,三惡道是純惡,人天是雜惡。人天跟三惡道比是善道,但是人天要跟極樂世界比,人天也是很苦,也稱為惡道,所以這個「惡趣」包括人天。

「橫截」,就不是次第斷了,就是一下子把這五種惡趣的路都斷了。到了極樂世界,就不會因罪業再墮在這五種惡趣之中了,人天道也稱為惡趣。所以別的宗教以生天為究竟的果實,咱們佛教把生天看成是入了惡趣了,這就是佛教不同之處、殊勝之處。「橫截於五趣」,惡道自然就閉塞了,沒有惡道,惡道這路不通了。

「無極之勝道」。到了極樂世界,這是「無有極」呀 (因為這是漢朝翻譯的,所以有些字句跟這個道教的字句是一樣,無極、太極,道教的語言哪;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借用,像「無為」還是用了),這個沒有侷限的,這個殊勝之道,這就指的這個淨土法門。

「易往而無人」,容易去,但是大家信心不夠,去的人很少。「無人」者,是極其少也,簡直就像……。雖然十方世界諸往生者,可是像在咱們這種娑婆世界來說,你要知道咱們這個地球上有多少生命啊,一滴水有多少蟲子,多少生命啊?能往生的當然始終不斷,像他們從台灣、美國來的人,都時有所聞,這念佛往生的,咱們大陸上也有。但是你十一億人口,這是少得很,因此就說它是「無人」哪。很容易往生,但是沒有什麼人哪,這個「沒有」這麼說就合適了。不是一個都沒有,就是沒有什麼人,沒有人哪,這個人可以忽略不計那麼的少啊。和所有這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來比,這真是可以忽略不計了。

「其國不逆違」,極樂世界沒有要拒絶誰去呀。是「自然所牽隨」,這都是自然得果,自然你修這個因就得這個果。所以大家應當「捐志若虛空」,「捐」是放棄,把你世間的這些個志向,把它都放棄,心如虛空。「勤行求道德」,要修道,更要得道。

「可得極長生」,往生者都是無量壽。「壽樂無有極」,到了極樂世界,人人跟無量壽佛一樣,壽命無量,而且都受大乘法樂,永遠沒有退轉。

「何為著世事」,幹什麼你們要執著世間的事情?「譊譊憂無常」,「譊譊」就是吵吵鬧鬧,都在這吵吵鬧鬧,對於這個無常的事情在這憂患。這佛勸告大家。

這一段也正好把極樂世界的大士介紹完了,彌勒當機也介紹出來了,最後這一段又做了勸勉。

再下面,重點就是這個勸勉的開展。就勸大家,這個世界怎麼怎麼苦,我們要求往生啊;極樂世界「現」在大家之前,現出來讓大家看到還有兩種往生的人,還有邊地往生的情況,就讚歎這個經的功德,法門的殊勝,這個就是全部了。後面的呢,這個將來留心淨土的人,自己要是一直都在聽講,自己去看,沒有問題。

四個學期,也很抱歉,耽誤大家不少的時間。今天,恭祝大家畢業,從學業說,告一段落。對於我們的慧命,對於我們如來的事業,還只是個開始。

我的課程完了,因此,在一定的時間之內,三年兩年不會到這兒來了,我們就再見。最後,再說一句,有些講得還不能夠稱聖心的地方,恐怕還是很多,抱歉,再會,就到這兒。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這一部大經,在第三十二品以前都是阿難當機,代表最當機的弟子。在這三十二品開始,這彌勒成為最當機的人物了,阿難降居第二位。這也就說明,彌勒再來的時候,「三會龍華」裡頭,還是要大說《無量壽經》。我們可以說,不光是彌勒,未來的佛,一切的佛都要大說《無量壽經》。

那是十方諸佛同讚,他既然讚,言行就是一致的。佛的言行還不一致啊?讚了就要弘揚、就要說啊,就要勸自己的眾生往生其國,那就要說這個法門哪。所以從這裡頭,我們可以理解得到,這就是彌勒當機,怎麼囑咐彌勒,彌勒表態,如何護持這個經,這一點很重要。

所以,將來大家如果是幫助彌勒來度化眾生的時候(等著彌勒來才成功那就太慘了,也太晚了),要是做為助手來的時候,那也都是要來弘揚這部經啊。

這是一個變化。而且在三十二品裡頭,這以前都是什麼呢,都是一上來就說,到會的都是些什麼人,這個覺悟到都是德遵普賢哪;佛就現瑞,阿難就發問,問了,佛就答覆放光的原因、現瑞的原因,接著要說淨土法門;就從法藏比丘,甚至要從世饒王說起,出家成為法藏比丘,如何發願,如何發成四十八願,如何成就極樂世界,如何如何莊嚴,一直到如何才能往生,彼土的大士是什麼樣的功德。

彼土大士的功德讚歎到了「自然中自然相」這一段;這一段,那就是「一旦開達明徹」,所以這個修行的人,都須要常常有達到這一步。當然現在,在這個地球上的人,所能達到的這一步有時候遠不如,當然也不是絶對不如,可以說一般說來,那就不像經中極樂大士所達到的,達到這樣的深度,這樣明、這樣徹,那總之都是如此啊。

所以大慧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既然稱為「悟」,他每一次都是如此。因為沒有這樣的經歷,就表示你從來沒有悟過。自己要知道,那只是些理解,那不是「悟」。

所以到了這個地方,就「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善好殊無比。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到這裡都是讚歎大士的話;到這裡,這個話是戛然而止。這個對於極樂大士讚歎到登峰造極了,不能再加什麼了,到了這一步,登峰造極了。所以這個話頭一轉,就面向聽會的大眾,勸大家,極樂世界是如此如此,你們還不發心哪?極樂大士能達到這樣覺悟的境界呀。

所以極樂世界之最殊勝者在此,因為沒有退緣,壽命無量,每個人必須要達到、會達到這一步。釋迦牟尼佛在咱們這個穢土也表現了這一步,他在樹下靜坐,睹明星悟道,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就是這一步,而以這一步為究竟。在這一步之前,有很多可以有跟這差不多的、類似的,都是好的。

所以到了這個地方就勸人,既然如此,彼土大士都如此,你們都要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往生啊。你何必要執著於世間的事,在這「譊譊」,吵吵鬧鬧的,在這個無常裡頭煩惱啊?憂愁啊?這就是面向世間的這一切眾生來勸導,這下面都是如此,所以文章到這就是一個大的轉換。

所以這一品就是〈勸諭策進〉。「勸」是勸告大家;「諭」是教諭大家,要鞭策大家去進步、促進,要促成你的進步。佛愛眾生勝於愛子,所以苦口婆心來勸導。而前一品說「何為著世事。譊譊憂無常」,底下就這個全品都是勸諭策進。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

第一句話,說「世人共爭不急之務」,就這一句話,就把這個全品的內容都概括了。世界上的人都在那兒爭啊,爭什麼呢?爭的是些「不急之務」啊!無關緊要的事啊!對這些無關緊要的事,大家在那爭,而且共同在那爭,世間上的人就沒有人能免的。

那麼換句話說,他爭那「不急之務」,他對於這個迫要的事情,那無人過問啦,所以可哀就在這兒啊。你去忙那些不急之務,你還有自己應當忙的事也在做,但是大家不知道,不管哪,不過問哪。就是在那爭「不急之務」,無關緊要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的東西;啊!這個拚命的、咬牙切齒的、竭盡一切精力的在那鑽、在那求、在那磨啊。

「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在這個劇惡極苦,「劇」就是很甚、很厲害。後頭的這個經中說:「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只有咱們這個世界上,這個五惡世間,是最為大苦,這個世界的人苦得很哪。

又說:「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世間人所作的就是這一切,所作的是「五惡」,將來所受的是「五痛」,來生所受的是「五燒」,就像大火在那兒燒這個人一樣。人就在大火中在那兒活燒啊,所以這個就是劇苦啊,劇惡、劇苦啊。惡是因,苦是果,因爲是劇惡,所以受極苦之報,所以就是在這個劇惡極苦之中。

「勤身營務」,「營」是經營,「務」就是事務,要勤勞其身來養活自己,要經營一些事,「以自給濟」,這就是世間上的情況。

總的說起來就是如此,都在那爭那「不急之務」。在這種劇惡極苦之中,從因上說,這個惡是非常之惡,所受之苦報猶如火在燃燒,是極苦。在這個之中幹嘛呢?就是身體成天在這忙,在那經營事情,在那做工作,在那奔這奔那,「以自給濟」,要自己能夠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自給」就是「自給自足」那個「自給」,「濟」是救度的意思,能夠過日子嘛,就是說世人哪。

《會疏》解釋「共爭不急之務」,他說:「物有本末,事有緩急。」東西有本有末,事情也有緩有急。所以我也常說,我們要知道輕重緩急。事情都有啊,多少事在那兒辦哪,哪件事情都須要人做,須要你自己做;但是你自己要能夠分辨得出這個輕重緩急呀,哪個是迫切的應該先做的。你把那個不須要的事先做了,那個重要的事,馬上要做的事你耽誤了。這種人他將來必定是失敗,他不會成功的,所以「輕重緩急」很重要。

他打了個譬喻,比如你一個人進了一個大城市,你第一件事情是幹嘛呢?得找個住處。你找好了住處之後,然後再出去辦工作,聯繫事務。常出差的人都有這個經驗。你不能把你的什麼東西都帶著、扛著,到別的單位去聯繫工作,回頭你沒地方住也苦惱。先要找一個,這是你的急事,先要安頓住處,住宿之處,古時候叫「下處」。等到天黑了,那麼你就有住的地方了,你就安頓了,你就不著急了。

所以先要找「下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要修淨土啊。人生的急務就跟這個一樣,你到了這個城市,你找個旅館能夠容你,先把這個事情先解決了嘛,要登上記。這個像什麼呢?就是要修淨土啊。回頭到了黑天,有地方住是什麼意思?就大限到來,人早晚有這一天,你有個住的地方。因為這個時候,你就生在蓮花之中,你就不落到三惡道。

這個重要不重要?但是世間人不管這個事,把那個不重要的事都看作是最重要,在那忙。所以有一天,就是咱們比方說,命終了,你在這個時候就忙亂不及了,就把自己的事,重要的事耽誤了。哪個事重要?哪個重要?他不幹重要的,幹那不重要的。所以這一句話,就把這全文都說清楚了。

所以《會疏》說得好,「諸人緩於火急之事」,對於火急之事,這個火已經是燃頭之急,頭髮都著火了,這樣的事他在那兒從容,他不過問哪,而他是「走不急之經營」,這個不要緊的事,只在那兒想穿件好襯衫,鞋子刷一刷……,這頭上都著火了,「大命將盡」,你的命總有一天要盡的。

這個現在我是非常體會啊,這個時間就是太快了,就算我再長壽,你再給我一個七十八,也只是一刹那,真正的一刹那。奇快!奇快!因為愈老就愈知道這個快。小孩不知道,小孩盼過年,「怎麼還不到過年哪?」盼過生日,「怎麼還不到?」總覺得時間過得慢。大了就不一樣了,再大、老了就更不一樣,那這實在是快。就像現在,一晃就到了這個暑假了,學業也結束了,他們這學期畢業了,有的人在二十號畢業就走了,就是這麼快。

所以這一段,這是對我們之教諭。我們聽經就是要如身臨其境,就等於我們自己在參加了當年的這個大會,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對我們說法,就是在給我們「勸諭策進」哪。這樣才親切,聽得親切,你才能夠有觸動,才能有這大的震動、有變化。那世人就不然了,他不知道重要的事,他只知道忙生活,「勤身營務.以自給濟」,以為這是可以常保的。

【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爲心走使。】

於是「尊卑.貧富.少長.男女」。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不論是誰呀,你尊的也罷,卑的也罷,地位高的是尊,地位低的是卑;貧富,有錢的是富,沒錢的是貧;少長、男女,年輕的是少,年紀大的是長,有男、有女,就把這個說盡了。不管你地位高低,不管你有錢多少,不管你歲數是大是小,不管你是男是女,反正都沒有例外,都是這樣。

都是什麼呢?都是「累念積慮。為心走使」。「念」就是心念,就是苦心積慮,憂念重重,「累念積慮」就是這個意思。苦心積慮,老在發愁,老在那經營,老在那考慮,今天多賺,明天能否再多賺一點,如何能夠比對方,再把他那個打敗,把他那個超過他、勝過他,把他那個買賣我搶過來,這個就是「累念積慮」。

「為心走使」,為自己這個心,處心積慮就是這個心在那想啊。所以,你就成了心的……,本來,一般人就講,當然我就是心裡想什麼我做什麼;但是智者就不是這麼看了,就是你成了這個妄心、欲念心的奴隷了。你本來不是它的奴隷,你這麼去做就成了它〔的奴隷〕。「走」,都為它奔走,你心裡這個欲望的心想到哪兒,你就奔到哪兒。你說今天要到哪兒去作樂,你就聽話就去了,你就往那走,奔走了。「使」是使喚,聽它的使喚。就為這個貪欲的心,為它奔走,給它服務,聽它的使喚,這叫「為心走使」。

所以我們處處啊,就提醒我們哪。一般人都說,我為我的心去工作,正是為了自己嘛;而不知道,這個不是你自己呀。所以這一點,我們在這些地方要常常能夠深思啊。

所以「為心走使」就是為這個欲望,這個「心」是賊,我們「認賊作子」;它來奪了權哪,它讓真心靠邊站了,它在那兒發號施令了,它不是你自己,這個是所謂「認賊作子」。這個是賊,你為它奔走,為它服務,但是世人不知道。就是不管你是尊卑、貧富、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例外,就成天在心裡頭苦思苦慮,就為這個心;不但是心在想,而且身體也在那奔波勞碌。

【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心慳意固.無能縱捨。命終棄捐.莫誰隨者。貧富同然。憂苦萬端。】

「無田憂田」,沒有田的人就發愁想有田。「無宅憂宅」,要是有人沒有房子,那正在賣房子,就想怎麼自己能找到更好的房子,在那憂愁、憂慮想得到房子。

至於其他的,「眷屬」,有人要結婚了,要怎麼怎麼樣;要有孩子,要如何如何。就是要有眷屬,要有房子,要有田地,要有家宅,要有親眷,要有財物,現在所謂幾大件啊,電冰箱、錄像機等等等等的,要有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是想有啊,不過這個妙就在這,「有無同憂」。你本來是沒有,第一、沒有你就發愁,想有啊。但是,它這個事就是沒完沒了的,不是說你有了就解決問題就不憂了,有了同樣還是憂。這些東西,你不管是沒有、還是有,你都在那兒發愁。頭一個就是說,你先得到一個;得到一個,別人又比你強 (你晚上看電視,這個要看足球賽,那個要看跳舞,這兩個人就吵起來了),像街坊,他那有兩個彩色電視機;我就想,有一個還是要再找一個。

「思欲齊等」,就想跟這個鄰居一樣,我也願意比他……。到了外國,那每間屋子都有個電視,你要再請個保姆,保姆那屋子也得給她弄部電視,那就是五六個、七八個了,到處都有,那個汽車上也有,什麼地方也有。你這個欲望是無止境的。你「思欲齊等」,你愈比愈高,這沒有止境哪。

等到你稍稍的有一點了,湊巧你運氣還不錯,〔適小具有〕,「適」者,就是碰巧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碰巧了,你稍稍的有了一些了。有了之後就好,你不是解決問題了嘛?「又憂非常」,又在那兒發愁啊,萬一要沒有了怎麼辦?所以「有無同憂」啊。

這個「水火盜賊」,現在你看這個地震,這一下子就沒有了。火山爆發,外國這個水災、龍捲風,這個水,多少房屋都毀了,火山爆發就是燒;水呀,火呀,「盜賊」呀,這個恐怖主義、這個黑社會呀。

「怨家債主」,還不是這一生,還有多少生的事情,怨家債主。「焚漂劫奪」,「火」就是燒,「水」就是漂,強盜就是搶。有了之後,怎麼樣?我又怕這個非常之禍,很容易,這一切一切,要碰上這些事,碰上這些所謂「水火刀兵」,有的東西馬上就「消散磨滅」,馬上就沒了,化為灰燼。

可是「心慳意固」,心是很慳吝,「意固」,很頑固,很固定,捨不得。沒有一樣能夠縱捨,「無能縱捨」,給人家,都捨掉,不要了,放棄了。對於這一切,在有生命的時候就是如此,就是想要,就是想多,就常常為它害怕,怕它沒有,都是如此。那到底怎麼樣?到底你都有個命終啊!在你命終的時候,你都得捨呀,你全部都得捨呀,沒有任何一樣東西,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跟著你的。

所以是在命終的時候,一切所愛的眷屬、財寶都是要捨離;獨去獨來,無能隨往啊。「至愛之人」,感情最好的人,我可以說是你死我也死啊,殉情啊;可以同時死,但是不能同處去。你要到哪兒去,是由於你的業力因緣而決定的,不是你的主觀能決定的。同時死,這兩個人同時死,死了之後所到的地方,那千差萬別啦,所以這一點要知道。

有的人就愚蠢,以為兩個人就這麼一塊死,將來一定是在一起了。這個「報」是千差萬別,你可以自己來選定同時間死,但是所到的去處不由你做主。所以,可以同時死,不能同處去。業因不同,果報就不同,那麼去處當然各個就不同了。

所以「莫誰隨者」,你要選定我跟他一塊死,所以古時候皇帝讓多少人殉葬,沒有這些人給他殉葬嘛,給他服務嘛。當然讓他殉葬是可以,殉葬之後讓他服務這事,他要達到他的殉葬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只是更增加了他的罪業。他說不定跑到什麽地方去當牛當馬,甚至入地獄去了,覺得這些人能够替他分擔,那不可能。所以「命終棄捐,莫誰隨者」,所以「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哪。

這種情況是「貧富同然」,都帶不走。你闊人,多也帶不走;你窮人少,少也不是說你可以帶,也帶不走,同樣的。「憂苦萬端」,這種憂苦說不能盡,憂苦無盡,所以說是「萬端」。

底下這是下面這一段了,在極苦之中都是如此,不覺悟。底下,從「世間人民」起,這又一段了。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或時心諍.有所恚怒。後世轉劇.至成大怨。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說世間的人,「父子」,當然也包括母子;「兄弟」,當然也包括姊妹;「夫婦親屬」,這一些親眷應當互相恭敬、互相愛重,應當互相照顧、體貼、關心,同時還是要恭敬啊。

「無相憎嫉」,不要討厭,「嫉」是嫉妒。還有這特殊的一點,有的人對於別人有什麼成功的事情,他還不嫉妒,對於自己的親戚要是誰勝過了自己,他特別嫉妒。兄弟之中有的時候也是如此,誰要勝過了自己,他嫉妒;你外人要是勝過了自己,那多得很,他倒……,就是這個,越是這個他越嫉妒,這就不對嘛。佛告訴我們,應當敬愛。所以夫婦之間也是應當一個「敬」字很重要;這個「敬」才能持之長久,不光是「愛」。不可以互相有所憎恨,不可以互相嫉妒,都要互相幫助。

「有無相通」,這些,有的錢財、用的東西,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怎麼辦呢?應該相通啊,有的人可以給沒有的人。「無得貪惜」,不要貪戀,捨不得。就是要助人,要幫助人哪,所以這個布施,我們要能够讓人家得到利益。

「言色常和」,言語和臉色,「色」就指著俗話說的臉色,看了很和氣。就是在親屬之間都應該如此,有無相通,互相幫助,言語、容色都是很和藹。「莫相違戾」,不要彼此牴觸,彼此鬧意見。「戾」是指兇狠,表示說狠毒。

「或時心諍」,「或時」就是指著某一個時候,這個發生了,這個心裏頭生了氣了。再有,就是彼此之間有所鬥爭。於是就「有所恚怒」,脾氣上來了,發怒了,這就表示這不和了。這「恚怒」,發了脾氣,有所發作,有所發作至少是吵架了,是不是。乃至於這個事雖然是個小事,要知道這個事冤冤相報,它是沒有停止的時候。到了後世它愈演愈烈,互相的相報就結成大怨了。「後世轉劇」,你在這一生之後,只是一個小的開始,爭吵、吵罵,傷害了對方,後來愈演愈烈,愈演愈烈就「至成大怨」。

所以這個都是要受報的,而且這個報都是超過他應有的。所以這個來要帳的,沒有一個不是要過了分的。所以它這個事情不能了就在這,因為他是很狠毒,他絶不是說你曾經打過我三棍子,我就打回你三棍子,我就要回了帳;他要打你三十棍子,他才出氣。那麼你這二十七棍子就是冤枉,不應該受的。因此,你本來是欠賬的,你就變成債權人了,你有二十七棍子的債權,你將來可以跟他要。等你要的時候,你就不是要二十七棍子了,你給他了個三刀,於是乎你又變成欠賬的了。所以這就是互相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厲害。

所以「怨家宜解不宜結」就是這個道理,結了之後,就互相……。有的人有神通,看見武則天和那個皇后,那個皇后因為她死得太慘了,她就發了願,願我生生世世當貓,要把武則天(當老鼠)活著把她咬死。因此,她就是如了這個願,她就咬死了多少生的武則天的這個老鼠。但是咬多了之後,武則天她又變成債權人,她就咬她。咬她,她變貓,她變老鼠;那麼過一過,她又反過來。所以有人說,這兩個人還在那老鼠跟貓,變還沒完哪。所以這就是這個地方的意思,「後世轉劇,至成大怨」。

「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這些事情相更換的,彼此互相成為患、成為害。「患」是病患,禍患;「害」是毒害。「雖不臨時」,雖不就是馬上,就在眼前哪,就給你表現出來,可是因果是不虛的,決定,所謂不爽啊。所以就是連佛成佛之後,還要示現「麥梃穿足〔註一〕」之報。他因為什麼?因為很多阿修羅壽很長,他看到修行的人最後就不受報了,他就說這個因果沒有了,所以佛就示現哪。所以琉璃王來打釋種的時候,這也是一個報應啊。當年是,佛也頭疼了幾天哪,也受報,成了佛還要示現受報。

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一個天旱,沒有東西吃了,就有一個池子,池子的水也都乾了,魚就死了,他們就吃這個魚。最後有條最大的魚,最大的魚,那是魚的王。釋迦牟尼佛當年是個小孩,看這魚很大,他還沒吃魚,他就拿竹竿敲了這個魚腦袋三下。結果這個魚,等到他們這些人又到了印度,又聚集而居,成為釋種貴族,這些魚它們就變成琉璃國,這條大魚變成國王,就領了軍隊來殺。

來殺的時候,大目犍連看見佛不救他的這些本族的人,就很奇怪,怎麼佛不管呢?大目犍連就管。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他把這個鉢,把佛比較親的這些人一起擱在鉢裡頭,給托上三十三天。等戰爭過去之後,大目犍連把鉢拿下來看,裡頭全化成了血水了,這過不去,它這因果不虛啊。佛也頭疼三天,就是打了它三竹竿,表示報應不虛啊,這果報不虛啊。佛其實已經無所謂,所以「了則罪性本來空」,實在是罪性本來空啊。

你看底下那一則公案,百丈的,說是「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就當五百世的野狐;問到百丈,百丈說:「不昧因果」,這個野狐身就解脫了。他不是墮落在因果,他「不昧因果」,這因果還照常有因果。

所以這個說法,哪有那麼容易,一字之差,五百世野狐身哪!有的人都想以這個為……什麼,其實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責任非常大的問題,這不是一個好像是可以遊戲的事情。

所以「因果」這個事,而且結成大怨,雖不是馬上你就看得出來,但是你一定要想明白,這決定是如此。你對於這一切一切不要那麼愛戀去追求,「應急想破」,沒有一樣你能跟得上去的。

註一: 佛陀成佛後,示現受到過幾個前世果報:木槍刺腳、馬麥三月、頭痛三日等等,《佛說興起行經》中皆有記載。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

底下再說「人在愛欲之中」,「愛別離」,親屬都相愛、這很好啊;這個「欲」,想得到什麼東西都是「欲」。你想得到這個、想得到那個,你愛這個、愛那個,可是你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啊。「生」,你也是自己一個人來的,你什麼也沒有帶來,也沒有誰陪著你來。生的時候是獨生獨來,死的時候是獨去獨死啊。

但是都是「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你受苦、受樂都是你自己承當,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你。你至親的兒女、夫妻,他就是憂心如焚,他那也難過,你不能因為他的難過而減少你的難過,不能替你,這他也饒上一分。所以這個沒有人能代替,都是自己所作的,一樣也跑不了。

「善惡變化。追逐所生」,「善惡變化」,這就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憬興的解釋,「善變化」就是指著善趣的報應,「惡變化」就是指著惡趣的報應,所以「善惡變化」就指著善、惡兩種報應。這是一個解釋。這個解釋是高麗人(朝鮮人),這都是唐朝的,憬興是唐朝人,他有著作在藏經裡頭,解釋《無量壽經》的。

《會疏》說,他就不這麼解釋,他把這個「變化」是指著這麼說,「今世雖善果」,今生你是在享福,是善的果,可是你所做的事、所做的業都是壞事,因此你來世的報就要變了。今生你享福,可是你現在做了壞事,來世你要變成什麼呢?變成受罪。你現在雖是惡報,你在苦、在受罪,可是你行的都是善事,來生你要變為福報。他把這個「變化」這麼講,所以「善惡變化」,千變萬化,這都是文字問題,實質上沒有分別。總之,都是「如是因,如是果」,什麼因,什麼是果,確實千變萬化呀,你造因不同,果就是不同啊。

這一切善惡,這一切果報,「追逐所生」。你生的地方,你到哪裡,這一切跟你到哪裡,就是這些東西跟著你走。至於這些個親屬呢……,就是個這些報應跟著你走,至於所去的道路,那是各個不同的。至親的人,甚至於說,一個炸彈下來炸死的人,去處也都是不一樣的。有一樣的,因為什麼?因為大家性質差不多,工作差不多,也有,不能說是絶對都不一樣;但是,就是會一樣,更會不一樣。

「道路不同.會見無期」,這個再相會就無期了,而且再相會你也不認識了,這個最苦的事情就是這種。他這個一轉之間,誰跟誰都不認識了,所以「鍋蒸外婆肉,鼓打舅母皮」啊。這都變了,變了豬、變了牛,皮剝下來打鼓,肉在那燉著宴賓客,這些都是親屬,就是再見也不相識啊。就是這樣的提醒我們哪,不要對於這一些,在這兒爭這些「不急之務」。這一切都是要回到上邊那一句話,這給我們詳細的開演,我們怎麼是爭的是「不急之務」?你這都沒用,你這一切都沒用。我愛這個、我愛那個,到了最後你自己走你的路,誰也不能替你。你愛他,你也愛不了,你不能盡一點力量啊。

所以你要不往生,對於你的眷屬你能盡什麼力量?眷屬對你還能盡一點力量,還可以念點佛什麽,追悼、追薦你、超薦你。你自己不知哪兒去了,你也不知道你的這些人在哪兒;你見著也不認識,所以只有往生才能。往生就是把一個大悲劇變成大喜劇。這不是死,這是生啊;這不是愛別離、永別離,而是一個大團圓的開始啊。

大團圓的開始嘛,你有一個人往生了之後,就可以去輾轉度脫,把所有這些親眷都度脫,都在極樂世界會見,大團圓,是真正的大團圓。世間的大團圓是一剎那,馬上就分開了,誰也不認識誰了。只有極樂世界才是真正大團圓的開始。所以「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世間人的愚痴不知道啊。

【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所以佛就勸勉:「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為什麼你們不在你們還強健的時候努力去修善,你們還等什麼呀!人生最難得的是暇滿之身,我們還都是暇滿之身。「滿者」是沒有殘缺,神經、智力、體力還都是健全,沒有殘,不瞎、不聾,神經也不錯亂;總還有時間,有閒暇可以修持。這暇滿之身很難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信」,這一切難都已經通過了,所以說,何不再趁這個強健時,突破這一關哪!

所以大家都要爭取。爭取什麼?爭取對於往生有把握!我們說,大家都是往生有希望。有希望,尤其臨終,你要善根發動,很好用功,佛來接引,那就往生很有希望。但是不是敢說,哪一位是已經有把握,你決定往生,恐怕這話就不好說。我自己也不敢說,但是我要爭取,要爭取到這一步,要爭取到有把握,這才是「最急之務」。不要去忙那些「不急之務」。最急之務就這一件事,要趁這個強健時。

現在某某師這就不行了,他這就送到醫院去了,他不能動換了。摔了一跤之後,躺了一個多月,長了褥瘡。而且這次病了之後,人也就是不容易提起這個精神來。大家必須要知道,你這個強健時你還不能念,你到了有病痛的時候,你就更不能念了。你沒有那個……,心力也不夠了。不是說,病都來了,自然而然我就會知道這個要緊了,我去念,不盡然哪!還有病中這個念,確實是難念哪。

所以就是說,要趁著強健時要增加自己的能力,要能夠達到佛的願裡頭所說的這些條件,所謂「至心信樂」這四個字。第十八願「至心信樂,十念必生」,「至心信樂」這四個字,你是「至心」,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心,你的「信」和「樂」到了登峰造極了。

我們敢說我們是「至心」了嗎?我們是有「心」了,我們也是「信」了,我們也是「樂」了,但是不能自己就把自己封了,自己給自己加個封號,說我是「至心信樂」,我就符合第十八願。那你得每個字都不能放過。「至」字怎麼講啊?所以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聖人中登峰造極的聖人就稱為「至聖」。皇帝稱為「至尊」。你是「至心信樂」,所以哪裡能那麼草草?所以這個要講一講。所以我們現在就何不於強健時,去爭取有把握的往生!而這個怎麼做?你去做到「至心信樂」。把所有一點點的疑都要給它破掉。什麼地方不懂,那都是疑,使自己這個心哪……。當然不是教海去算沙了,要你們去追求名相了。

現在上海「帶業不能往生」之說大盛,這都是造謠生事,所以就說是一種邪說吧。所以我們就是要真正的相信這個「帶業往生」,要沒有「帶業往生」就沒有淨土法門,淨土法門也不可貴了。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現在這個……;對於這個問題,現在是國內、國外解決得不夠好。而且上海徐恆志他來信跟我說,這種說法響應的人很多。總之就是大家對於正法很難起正信。對於這一類的邪說大家很容易感覺興趣。所以就是說「下里巴人」大家都喝采,這「陽春白雪」沒人理呀。所以我們要堅持,要堅持正法的住世,都要趁強健時努力修善,這念佛是善中之王。

我們這個「往生正因」,「讀誦大乘」是這裡頭的第一句話,讀誦咱們《大乘無量壽經》是第一句話,是往生正因。去「努力修善.欲何待乎」,還等什麼呀?這話很深刻。

還有,年輕人不修,說還要等我退休,等我什麼什麼。他不知道《涅槃經》講,佛告訴迦葉,佛打了個譬喻,譬如甘蔗。甘蔗大家知道,造糖,壓呀。我在四川就看見壓甘蔗的,而且給你吃這甘蔗汁。那個時候是很高級的,銅的盒子,那個甘蔗壓出來汁去熬糖;或者喝了,那個滓子沒味了,甜汁都壓出去了。佛說「壯年盛色,亦復如是」,壯年時候的盛色,這個體力,他說也是這樣子,像那個甘蔗一樣,也是很充足的;「既被老壓」,老了之後就等於壓了一下,等於甘蔗在機器上壓了一下,就成了滓子了,成了滓子就「無三種味」,三種味道它就沒有了。

一個是「出家味」。老年就不能出家了,老年出家只能當沙彌,按正規的。有些就是破格,正規的是老年只能當沙彌。因為嚴格的那個戒老年人受不了了,你就是那麼做你做不了,所以不如名符其實只當沙彌。有很多老年人,你看香港的沈久成,那個編輯,他出家就是沙彌,那個是比較合法的。

第二是「讀誦味」。讀經、誦經腦力不夠了。人老了之後,十個有八個腦力下降。所以不但是佛法如此,就是科學他們都說,最好的時候是二、三十歲,這一段裡頭腦子發展得最利的時候。

〔錄音換帶,依上下文補入:人老了之後〕,這個首先記憶力不行了,還有點理解力;有的再老,連理解力也不行了,再讀書、看書,這個味就跟被壓過的那個甘蔗一樣,還是甘蔗,它沒味了。

第三是「坐禪味」。這個坐禪,你這一坐總要在兩小時以後,你才能夠體會出坐禪的作用,你才能夠得到進步。這老年人一坐兩個鐘頭也就是不可能了。上次來的那個劉氣功,是馬一浮(夏老師稱為中國禪宗第一的馬一浮,這知道的人很少,只知道是個大學者),馬一浮的弟子。這個劉氣功,他後來學「心中心」,他說:「不行,心中心我學不了。」心中心的條件要一坐得兩個鐘頭,他說:「我最長一坐,只能坐一個鐘頭。」真正盤腿這麼坐著,不是咱們這麼坐,你要端坐。所以大家要練習端坐是很重要的,要練習盤腿,這都是基本功。這基本功你不趁年輕的時候練好,老了你沒辦法,那腿都硬了,更沒法盤了,老了之後才能放腿。

所以說,你何不趁這個時候努力呢?這是《涅槃經》的話,你等到老了之後再來,當然時間是有了,可是這三種味就沒有了。

所以幸虧還有一個淨土法門。說來說去,這大恩大德的阿彌陀佛,幸虧有他的淨土法門,不管你老少、賢愚,都收啊。所以大家及時努力,莫要蹉跎,佛還來勸我們「欲何待乎」,還等什麼呢?

【世人善惡自不能見.吉凶禍福.競各作之。身愚神闇。轉受餘教。顚倒相續.無常根本。】

下面又一段,「世人善惡自不能見」,世間的人看不到這個果報,因為這個果報是屬於三世的因果。所以有的人就常常這麼說:「為什麼不立即給他現報?」有時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你排不進去,只有特殊的情況才能排得進去。你排不進去啦,不能今生就給你受報,那只有極特殊的、極嚴重的。

所以那個張寶善,這個氣功師,他就是鬼道。他跟別人不說,他跟劉世維他說點實話,他說他的後台就是個無頭鬼,他到陰間看見過生死簿。劉世維就問他說:「這個生死簿有能改變的嗎?」他說:「有,但是極少。只有你特殊的善、特殊的惡,才能把已經排定的程序可以改。」但是一般都是沒有這麼大的力量,那也就是原來的不動。

所以佛教講「宿命」,不是「宿命論」,就是因為它都可以改。但是,不是特殊的因緣,這個以前過去的這一筆一筆的因果,因果錯下來,就自然而形成一個……,他這業,它這有時候是雙方的。我要還賬,我要還給誰?這個債主他要來,我才還給他;我要還賬,他不來,我還給誰呀?那麼這個事就很複雜啦,所以說,這都要排呀。所以這因果、因緣種種要排在一起,所以我們以後就會怎麼樣,什麼許許多多的,確實是有。所以就是說,為什麼可以算命,是不是?不然算命之說就是……,對不對?但不是絶對的,不是宿命論;承認宿命,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他自己是不能見,但是,它是三世因果啊。剛才我說,還有很多的阿修羅壽命很長,他都記得誰做過什麼什麼事,將來他受不受報。自己看是看不見,他這個都看得見。因為你看不見受報,你就不信因果。所以目前的人就是不信因果,誰信做好事得好報,做壞事得壞報?我不拿白不拿,好像還有這理。我貪污?這筆錢我不拿白不拿!他這個思想在這兒了嘛,他不相信嘛,他不相信這個以後要有果報啊。

所以「吉凶禍福」,吉的事、凶的事、禍的事、福的事,都努力去做,拚命去做,「競各作之」。「身愚神闇。轉受餘教」。「身愚」,你身老造惡,所以說「身愚」,這是身作的。心不信正道,所以說「神闇」。說這種人,心在作惡,身在作惡,心沒有正信,所以說他是「神闇」。

「轉受餘教」,他不信佛教,他跑去什麼呢?跑去信邪教去了,信外道的邪說。所以現在真正說起來,眾生裡頭能信正教的很少,能信邪說的人確實是多。那個張香玉,幾萬人哪,萬人空巷,現在逮捕了。其實她這個非常落後、非常無知,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應該信哪。

但是現在看,恐怕很有常識的人都也要信,那就是屬於這一類,願意信邪教的。他因為「身愚神暗」,他就是愚痴、痴毒,不能正信因果,聽受經法;反而對於外道邪說,他很容易相信,很容易接受。這些人都花了很多錢,聽她一次什麼說說,或者什麼加持一下,要交幾十塊。現在在北京二百八十多個病床,都是經她醫治而生病的。這個就是對於正法不能生信,「轉受餘教」。因為現在有很多說是信佛,實際上是糊裡糊塗的。

那天來了一個大同煤礦的,是個教師,先教數學,後教語文,最後教政治經濟學,教了多少年。現在好像她還有點地位,打著什麼佛教協會的信到處跑,一個女的。她跟我談談,見過上海的鄭頌英,鄭頌英把我的《大經解》送給她,她說看了很有好處,怎麼怎麼樣。她說她念佛的情況,這點還不錯,她說她不用嘴裡念,也不用心裡念,她自己用耳朵聽,還能聽到這一句,所以各個人都不一樣。

但是她還要搞道教,她說:「我這小周天、大周天是不是都不要?」我說:「用不著管這些事。」她說,有人可又這麼說,說:「你又信了佛教,你把道教的加上去不就更快嗎?」所以大家就是說,這種思想很可憐哪。她覺得對於佛教的東西我也來來,道教的東西我也來來,我這不是好處都吸收在一塊了,我不是更快嗎?勸她的人就這個理由,她也就接受了。我說:「你這樣的話,你連佛教徒你都不是了,你連三皈依都沒有了。」所以大家就是「轉受餘教」,要相信別的教去了,所以堅持正信很難哪。

常來的那個巴建明,他現在也信了耶穌教。前不久曾經有兩天又念咒了,他心裡很高興,他說這回我可以去見黃老了。因為我跟他說,你去鬥爭,什麼時候勝利,你再來看我,你不勝利,你不要來了。可是第三天又不念了,所以就是善根、業力都在那鬥。

所以每個人都要知道,要趁現在我們這個善根占上風的時候,那麼釋迦牟尼佛的那個話,我們的具體情況,我還可以補充,就是趁著我們現在善根占上風的時候,趕緊用功,切防業力發動,就最怕業力發動!

所以巴建明這就是好好的,他要跟那個楊鬧這個,為不值得的事鬧意見就不來了,信耶穌教去了。這個你說是怪楊,不如說是他自己的業力發動,要「謹防業力發動」。業力發動就是天主什麼的,就不來了,就談這一些,所以要謹防謹防啊!「轉受餘教」,所以這是最可怕的事。所以這一切障礙之中,最可怕是「中斷障」。把你殺了只是斷你的壽命;你要是不信了,你這個修持中斷了,這是斷你慧命。所以「中斷魔」、「中斷障」是最厲害的。

「轉受餘教」,這個就是顛倒見哪,你這佛教不信,跑去信邪教,這不就顛倒了嗎?而這種顛倒見相續不絶,這個顛倒見就更能產生出無窮的顛倒。於是乎就永溺於生死苦海之中。這個根本是什麼呢?就正是因為愚痴呀,「身愚神暗」。所以生死是「以痴為本」,就是無明為本。這是什麼呢?所以就是說「顛倒相續」,這就是無常的根本哪。所以無明是根本,愚痴是根本。這一種「身愚神暗」,信餘教就顛倒,這就是在生死中,無常生死以此為根本。

【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心無遠慮。各欲快意。迷於瞋恚。貪於財色。終不休止.哀哉可傷。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死生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之信.謂無有是。更相瞻視。且自見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

再底下一段就是「蒙冥抵突」。「蒙」是有眼珠而不能見叫做「蒙」;這也就是表示暗昧無知。「冥」,這個「蒙」是看不見,「冥」是表示暗昧,表示無知。這個「蒙」跟「冥」加在一起,「蒙冥」,就是眼睛瞎,用來做譬喻。整個兩個字擱在一塊,也就表示暗昧無知。

「抵」是牴觸,以前講過了;「突」是衝突。義寂解釋這幾句就是說,「蒙冥抵突」是什麼意思呢?就說是「無所了知」,這個人很無知,碰見事他就違犯,他都不同意,如小兒在夜裡頭看不清道路胡跑;「狂犬妄走」,瘋狗不知道方向;「無所不作」,沒有什麼可以不做的,這個就更低了,這就是「蒙冥抵突」。他愚昧呀,他不明白經中的意思,跟他講也不懂,而且他還牴觸,聽了就衝突,他還要批評,不能信受啊、對於經法不能信受。

〔心無遠慮〕,心裡頭沒有遠慮,考慮不到來生這些事情。「各欲快意」,就求眼前痛快,有酒當醉就醉,就這「各欲快意」呀。而且心裡頭就是瞋心很重,很容易生氣。「迷於瞋恚」,也沒有遠慮,「各欲快意」,就是想自己痛快,在這個瞋恨心之中使自己迷了。

「貪於財色」,一個是瞋,一個是財色,貪!所以貪瞋痴,這三個是三毒。貪財好色,所喜歡的只是這個事。不信經法,沒有遠慮,就是瞋恨,就是貪財好色,沒有休息的時候,一直到最後也不休息,所以「終不休止」,沒有停止的時候。這種人「哀哉可傷」,悲哀,可傷啊。這佛感嘆哪。

「先人不善」,這些人怎麼回事呢?就是由於他的祖先就不好、就不善,不懂得道德,沒有人跟他講啊。「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所以也怪不得。所以現在抓著那些壞人,把父母拉去陪鬥,或陪什麼,父母是最有責任的。

可是「死生之趣.善惡之道」,要是都不信的話,並且說「根本就沒有」,很多人都是這樣;也沒人跟他說,他也不相信,佛的話他也不聽,聽的時候他也不同意,他牴觸,他就認為這一切都沒有。你說都沒有,可是你自己會看得見哪,只要你好好看一看。「更相瞻視。且自見之」,你只要好好注意看一看,你自己會看見。

〔或父哭子.或子哭父〕,或者父親在哭兒子,或者兒子在哭父親。「兄弟夫婦.更相哭泣」,這個哭那個,那個哭這個。

【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欲.不能深思熟計.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

「一死一生.迭相顧戀」,一個死,一個活,互相這個時候思慮呀、留戀哪。存在者就傷親人之永別啊,我這存在,可是我的親人和我永別了,我很悲傷啊。死的呢?死的呢,就要悲自身之長逝,我這個自身,我就在這個世間就不存在了,我要走了,我不知跑到哪去了,再也不能同大家相會了。所以這「愛別離苦」,生離死別;這個「互戀難捨,如刃刺心」,就如同刀子扎在心裡頭一樣,這個必定你看得見嘛。你不信,不信你也不能免,你也看得見哪,「一死一生.迭相顧戀」。

〔憂愛結縛〕,昔日的這一切恩愛,現在都成了憂苦了,「愛」要別離了。這兩個事情,「愛」也罷,「苦」也罷,束縛你的身心,如同繩子打了個結,讓你出不來呀。所以說「憂愛結縛」就是這樣子,被「憂」和「愛」捆起來了。

〔無有解時〕,沒有解脫的時候,眾生就是如此。這個「結」,《大乘義章》說:「煩惱闇惑,結縛行人」,能夠把行人捆住,就叫做結;「又能縛心」,把心也捆住了,所以也叫做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所以這個「結」字就是兩方面的含義,一個就像打上結,栓上扣,你跑不開了,這個叫做「結」;一個是它能「結集生死」,它把多少生死都給你結集起來了,有兩方面的含義。

所以「憂愛結縛」,結集這些生死是怎麼給結的?就是由「憂」和「愛」這麼結縛起來的,沒有解脫的時候。要知道「思想恩好」,彼此相思,「思」就是互相想念,彼此有「恩」哪,彼此感情很好啊。

「不離情欲」,西方的哲學讚頌愛情,東方不如此,愛情沒有什麼神聖,是「不離情欲」呀。「情」還高超一點,「欲」就跟動物是一樣的。動物都有欲,所以「獸欲」,欲呀,比動物不高多少,談不到什麼神聖。一個人為什麼不愛一個歲數很大的賢者?不管是男的或者是女的,必須看上一個年紀相當的、美貌的男子或者女子?這就是欲,沒有什麼理智,也沒有什麼尊重。與其說是愛對方,還不如就是說,他要滿足他自己本身的要求。

就是從這個,說穿了就是這麼一回事,沒有什麼高超的。所以這一種是不離開「情」和「欲」,再上一點就是「情」了。比如有一方都殘廢了什麽什麽,他還跟她很好,這就高了,這裡頭就不是「欲」了,而且有「情」啊。

但是要知道,「情」這個事情,在修道的人裡頭,「情」這個事情也是墮落之因。一個是「情」,一個是「想」,咱們人是「情」和「想」各占一半。所以「純想即飛,純情即墮」,如果是這種情念就墮落;「純想」,這個「想」就是理想的想那個想字,就離開了「情」,所以我們說「超情離見」,要超出這個「情」啊。

「思想恩好.不離情欲」,好一點是「情」,其餘是「欲」,總之不離開「情欲」。就是「情」也是墮落之根,「純情」就墮落啊。人就是一樣一半,在中間。「純想即飛」,你就可以生天哪;或者你善根厚,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再高的話,你可以當下成就,你飛在佛的心中。

這個「飛」大家也不要體會成真是一個鳥飛那麼飛,這個「飛」就表示快速就是了,超越空間。所以「純想即飛」,這不是墮落。墮落也不要體會就是掉下去了,不是說地獄都在地心,那你要墮落再深的時候,從美國那邊出來了,大家都不要這麼執著。這地獄哪都有,這個經上說,海邊上,樹林子裡頭,什麼地方都有地獄,空中都可以有。所以,這個都是由於「恩好」,都是由於「情」和「欲」。

【惑道者衆.悟道者少。各懷殺毒.惡氣冥冥。爲妄興事.違逆天地.恣意罪極.頓奪其壽。下入惡道。無有出期。】

於是「惑道者眾.悟道者少」。對於這個都看不出,都是對於「道」迷惑。所以這個「道」字,是個很深的字。鬼神「重德不重道」,鬼神不是不重「道」,他不懂得什麼是「道」。「德」大家都能夠懂、都尊重,所以百神都呵護、護持,對於「道」這個字,他不能懂。像牛頭沒有見四祖以前,「百鳥銜花、猿猴獻果」,尊重他。等他開悟以後,就沒有這個事了。大家不瞭解,這鬼神不能測,不瞭解。因此,像這種還在情欲之中的人,他怎麼能夠悟道?他只是對於「道」是迷惑。所以「惑道者眾,悟道者少」,能夠懂得「道」的是非常少啊。

「各懷殺毒.惡氣冥冥」,每個人的心裡頭,都有殺業這個毒啊。所以這個就是說到瞋心了,瞋恨之心哪。所以古人說:「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這個瞋心就是地獄報,這「貪瞋痴」,痴是畜生報,瞋心是地獄報,因為瞋心一來,他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了。

世人能夠醒悟的很少,能夠懂得這些因果、懂得這一些的很少,更談不上悟道了。對於正道他是迷惑的,所以他心中就是一種殺毒。這個殺毒,好像我們覺得沒有誰……,怎麼說世間上的人都有殺毒?這個世間上吃葷,怎麼沒有殺毒啊?這一天殺多少啊?過年過節,一個年一個節殺多少?大家為什麼不覺得慘哪?

講吃,讚歎吃活的,讚歎把魚吃完了,魚眼珠子還在動,讚歎南方人吃那個嗆蝦,蝦子在桌子上亂蹦,搛了就往嘴裡頭吃,這不都是殺毒嗎?有的人以為是……,耶穌教說,這是上帝造給我們吃的。所以,耶穌教它這個致命傷也就在這。他願意慈悲什麼也好,他要造出這些東西很有美味,而且它並不痛苦,那我要給上帝磕頭,我也就不吃素了。它真疼嘛,那你就不公平了。你爲什麽要造成這樣,還要給人家吃,它要這麼痛苦,它的味道這麼好,人家又喜歡吃,而且死要這麼慘,那個螃蟹在蒸鍋裡頭爬,活活的蒸死。

所以這一切,我們這個毒,娑婆世界的五惡、五痛,這個五惡,這個五毒,五毒濁世這個毒,大家好像說我從來沒有殺過人,沒有什麼什麼。但是仔細要想想這個殺業,就是這個口福之禍是很嚴重的。到處去宣揚、讚揚,什麼都吃,活的東西,而且愈吃愈多,這都是殺。現在又是種種的恐怖主義,就以殺為能事,得意。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所以「惡氣冥冥」,「冥」是暗,惡氣。

因此就「為妄興事」,所做的事都是錯事,所追求的都是妄。他就喜歡殺業啊,他這個貪心哪,種種啊,這一切都是惡啊。

「為妄興事.違逆天地」。「上不順天心」,這嘉祥大師說,「下違閻羅王之意」,這麼殺生,這種種種種的,而且是任意作惡,所謂「恣意」。「違逆天地」,恣意做惡,這個罪就到了極點了,所以惡貫滿盈。

惡貫滿盈的時候,怎麼樣呢?「頓奪其壽」,這就立時報應了。本來不是,按他的宿命,這就要改生死簿了,這個改生死簿了。「頓奪其壽」就是不等他的壽完了,頓然,就把他的壽命給斬斷了,截住了。所以,嘉祥說「頓奪」什麼意思?「滅壽」,把他的壽給滅了;「奪算」,天算有多少數,說他是七十,就奪過來了,沒有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世間人因為愚痴就發生了瞋心,相殺相害,心懷毒惡,所做的都是妄事,沒有真事、正事。這麼樣子,到了造罪,尤其是過去生中又有罪惡,這種業力,於是乎,就引起種種的惡緣都湊起來了。所以大家要知道,這種它都湊在一起的。因緣願力能生善根,所以你這壞的方面也是如此,壞的因緣、壞的業力也能出罪根。

這樣的話,他這一切壞的東西都出來之後,他就恣意作惡,忘形的、任性的做壞事。等到惡貫滿盈,等惡滿了,這個果報就顯著了,就頓然奪他壽命,墮落三惡道。這墮落之後,你所受的果報,就沒有哪一天可以出來了。最嚴重的是無間地獄,就是說是,有一天大爆炸,咱們這個宇宙大爆炸了,地獄一點也沒有了,一般的地獄就釋放了,可是無間地獄不行,這種人還得換到他方世界,沒有爆炸的世界去入獄。因此,要入了這種獄,那就沒有窮盡,沒有出期,所以叫「無有出期」。

【若曹當熟思計.遠離衆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若曹」,就是說「你們」哪,就是釋迦牟尼佛說大家。「當熟思計」,你好好地想一想。要「遠離眾惡」,不要覺得這無所謂,這一切惡都要遠離啊。

「擇其善者.勤而行之」,要挑我們人生之中,哪些是善,要勤而行之。所以我們一切助人都是善,而善中之王是念佛、是弘法,要挑這些去勤行。

要知道「愛欲榮華.不可常保」。自己所愛的、所欲要的、所享的這些榮華富貴,今天這一些安樂享受,是不能夠常保持住的。「皆當別離」,都會和你分手的,都是假的。

「無可樂者」,這就是佛的大智慧的話,就你現在認為可樂的東西,也沒有可樂的,實際上真是如此。我常說,就是看著很好看,不過是一個肥皂泡;看著五光十色,實際,馬上就破了。而且我是從小,我就有這樣的感覺。所以一般人就常常有這種感覺,知道席散人空,一個盛會,可是到席散人空的時候,就覺得有些悲哀,剛才盛會不在了。可是我從小就有這個感覺,就說,正當這個盛會正在興高采烈之時,我這種悲哀的心思就已經出來了,這就是「無可樂者」。

有的時候還覺得,看見我自己也參在裡頭,我覺得真的無可樂;有時看見別人,我覺得這些人都很苦,他那兒狂歡,我覺得他很苦,實際就是這樣一種感覺,「無可樂者」。尤其是現在,你看到有一些這種音樂、這種舞,表現狂歡,實際也可以說是一種掙扎、一種嘶叫,很苦。實際說,真是,在娑婆世界,沒有什麼是真實可樂之處啊!

【當勤精進.生安樂國。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

「當勤精進」,這就勸導正念了,你們應當要勤奮,勤奮去做什麼?要勤奮去精進。你們已經信了,因為當時在座兩萬人,一萬二千是比丘,七千是男居士,就一萬九了,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兩萬人了。還有這些天人、阿修羅種種種種,那就不知道多少數了。地球上的人是兩萬,還有諸方來的大菩薩,這就算「汝等」。這個「汝等」最主要是指著,當然廣泛的都有,這裡頭最當機的,那還是以阿難為首的地球的這些人。

要好好思計,要「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這一切都不可常保,皆「無可樂者」,要勤精進,要精進。你們這已經做了和尚,做了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今天又聽說了極樂世界,底下還有「禮佛現光」,極樂世界現前哪,所以在這一會的人都大有因緣,要精進哪!這個進步,是在正法上進步,不是得點這個,得點那個什麼什麼,要生到安樂國。

所以佛就正式在勸所有在法會上聽法的人,實際上也在勸我們,我們今天讀這個經,我們讀到這個話,我們也等於聽到釋迦牟尼佛在告訴我們「你們應當生到安樂國」。

實際現在,這真是懂得了。在以前呢,我一開始就能懂得念佛是「無住生心」,這個最妙是在這兒。《金剛經》最妙是「無住生心」,但是凡夫要達到「無住生心」,那就是靠念佛了。不過當時也想,可能念咒更好一些,因為念佛號還有一個「佛」字,裡頭還有一個「見」。咒就離開一切了,咒裡頭一切都離,沒有你可思想的,可能更好一些。那時候我二十幾歲,第一遍看《金剛經》,只承認它這個好處,而對整個世界「黃金為地」種種殊勝這一些,覺得這是說給普通人聽的,實際也是如此。但是現在越來越來才知道,這一切,這「依正」都是自心哪。

所以夏老師在《淨修捷要》裡頭說:「託彼依正,顯我自心。」拿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來顯明我的自心。我的自心到底是什麼樣?能不能拿個鏡子看看?講了極樂世界的依報是什麼情形,正報是什麼情形,那你的心就是這個,都是你的心。

再來就知道生安樂國的重要。修什麼什麼法,你不能不受「後有」,不能不受「後有」,與其受其他的「後有」,就不如受極樂世界這個「後有」。所以不管什麼人,你要想真正超脫,只此一法。所以我們要去弘揚、去勸,就唯此一路,唯此一門,「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這就是這個涅槃門。

「生安樂國」,生到安樂國之後怎麼樣?「智慧明達」呀,所以最要緊的在這兒,不是叫你去享受,自然而然你智慧就會明達,這個是最要緊的事情。

現在這個世界上多少人修行,他這也是生信心,也能很作功德,就是這個智慧增長很難哪。能夠生正信,能夠很勤苦,能夠很用功,以至於能夠守戒,這種方面還都有人;可是真正能夠生出智慧,甚為稀有啊!

而且「智慧明達」呀。「明」者,就是明心見性那個「明」;「達」者,就是「識心達本」那個「達」。智慧能夠明達,最後也都是像極樂的大士,一旦開達,豁然貫通,自然中自然相,光精明俱出,善好無能比呀。這個智慧是,到那一步之前,要不斷的智慧可以明達,一步一步的明達。

「功德殊勝」,這個往生的功德,在極樂世界所得到的功德是十分殊勝的,所以勸大家要去往生啊。

「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這又說一個「心」,這個告誡,所以我們要重視啊,不要隨著你的心哪!這幾段的勸勉哪,這很重要。「若曹」這起,當行善事,當生極樂世界。「勿得」,〔前頭〕那個是正要做的,還有個不能做的,「勿得隨心所欲」呀。

現在很多的毛病都是在這,這一點,還有很多人修了很久,還是對於這個沒有認識。總之,還是在……,一種是「隨心所欲」就是我心裡想什麼就要幹什麼,這叫隨心所欲。當然,這個大家一般知道,這個是不行啊,這個不好。很多你想做的事是壞事,那要克制,不能做,這個大家還能明白。但是還有許多是細一些的「隨心所欲」,就是你所做的,都是按你心裡所能想到的去安排,你考慮之後,你認為這是可行的,這個也就成了你「所欲」了,你去做,不符合這個的,你就不做,這是一般人的情形。而這個情形,正是佛說阿難的。

所以阿難已經證了初果,碰見了摩登伽,幾乎就要大墮落、大翻車了。他能記得住十二部佛說的經論,他都可以背;自己也得了天眼,像五神通,證了初果,也斷了見惑,怎麼出這樣大婁子?佛就給他開示呀,就是你不明白這兩種根本哪:一種是生死根本,就是你認為你這個你的心哪,這個是生死根本哪,它不是你呀,它是你的敵人。

現在大家還不免有些地方,在這個問題上還敵我不分,不是全不知道,但是有的時候還是敵我不分。這不說了一個生死根本嘛,就是你自己以為是你心的這個;一個是涅槃根本,現在你不認識,你也不知道,那個不顯現,這兩個根本哪。那個不顯現的才是真代表你呀,這個你認為是你的,這不是你,這是敵人,敵人派來的特務,可是你上當了。

所以這個《四十二章經》是最早漢朝來翻譯的經,它是選了一些最重要的,裡頭就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慎重,不要相信你的意思,你的意思不可信。所以,時常都要從佛經裡頭的這一些,吸取一些東西,來打倒你那顆心。不是給它抹粉塗胭脂把它裝扮起來,說「這是一個已經修道精進的你」,就上當了,所以「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哪。

所以《涅槃經》說:「願作心師,不師於心。」你應當常常作你心的老師,不去做師心。有一句罵人的話,你「師心自用」,這句話的意思,你怎麼講啊?「師心自用」,你就把你的心當老師,你自己用。這是一般人說,你這個人不肯接受別人意見,沒有體會到我們這個高度。所以也要聽別人意見。你就想你自己,這個是決定要不得的。

「當為心師」,你要做你心的老師,你去教訓你的心去、管你的心去。「莫師於心」,不要把你心中所決定的,就按著它那個發號施令,當作你自己。

所以「師心自用」是行人的大錯呀。因為咱們現在是妄心,這個妄心就正是《楞嚴經》佛說阿難的,這個是生死根本哪。你去把這個妄心當老師,你不是認賊作子,把敵人派來的特務,你拿他當總司令嗎?是「煮沙作飯」,這《楞嚴經》的話。這樣的修持,你煮沙子去做飯哪,你不能得食,何況你還隨著它,任這個性,還妄作為非、胡作非為,所以就「勿得隨心所欲」呀。

所以它這一段,好幾處都指出這個「心」字,同時都是指的這個「妄心」。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知道這個妄心。

所以有的時候自己有所見,有些什麼什麼,這都是這個妄心,對於它沒有認識。所以這一點,能夠真正認識了,能夠和這個妄心劃清界線,分得出關係,修持上大大的進了一步。

要是隨著妄心所欲,就會「虧負經戒」,你就虧待了經,你對於戒,你就不會好好的去守戒,辜負了戒。「在人後也」,在同修這麼多人之中,你就落後了。這是佛的勸告。

這幾段都很好,我們就在最近這兩、三週內,把這一個大內容,把它討論完。底下這〈濁世惡苦〉。今天就到這。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今天咱們一塊來參研第三十四品〈心得開明〉。

我們修行主要就是為了這件事,要「心得開明」。這一品以這個為名字,這個是很重要的內容,是未來佛與現在佛的對話。彌勒是「當來下生」,是未來佛。這是彌勒佛聽了佛上頭那一段,因為從上一品起,彌勒佛已經是當機了。對於這一個無量壽法會這一次講經,這以後,從三十三品以後,彌勒是當機。當機,就是他最應機。所以這一點也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未來佛是最當機的聽眾,也就是對於這個事,他最合適、最有緣、最有責任,他最能領會,所以當機呀。

聽了佛的「勸諭策進」,勸說、教諭來促進哪;聽了之後,他就向佛匯報,要陳述聞法以後自己的情況。這就像病人吃了藥以後再看到醫生,要說:「我這吃藥以後,我現在怎麼怎麼樣了。」這個誰都知道匯報,那求法同然哪,那大夫才知道,這個藥對於你是不是合適。所以是好的、壞的都應該說,「唉呀!我更肚子痛了。」或者我一下吃了,我某一方面的病好了,可是某一方面又怎麼樣了,所以這一種都是必須的。

【彌勒白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脫憂苦。】

現在這一段是彌勒聽了之後,他的匯報。他就「白言」,「白」是啟白,就說了:

「佛語教戒.甚深甚善。」佛說的話,佛說的這些教導、這些誡諭,就是說,要應當不做哪一些,有所禁止、有所約束。佛之所說都是契合於第一義諦,都是契理的,所以就「甚深」哪;而佛之所說都是轉凡成聖,所以「至理一言」就「轉凡成聖」了,一句話把凡夫點了成聖了,所以「甚善」哪,非常深哪,非常好啊。

這個具體表現在哪裡呢?「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他這個當機代表大眾,代表諸大菩薩、人天一切與會的大眾,都蒙到佛像慈父一般的恩澤、恩惠,都從憂苦中得到解脫,而且是得到徹底的解脫,所以就讚歎「甚深甚善」。

【佛爲法王.尊超羣聖。光明徹照.洞達無極。普爲一切天人之師。今得値佛.復聞無量壽聲。靡不歡喜.心得開明。】

「佛為法王」,法中之王,《法華經.藥王品》云:「如佛為諸法王。」佛是諸法中王;釋迦牟尼佛也自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佛是法王,佛也自稱。這個謙虛當然是好,過度的謙虛就變成了虛偽。「我慢」當然肯定是不好,謙虛是好。如果過度的謙虛……,「是」就是「是」,我們就是如實嘛,佛也不要謙虛:「我不是法王」。所以直起直用,如實而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裡頭沒有一點我慢。

「於法自在」者,就不為一切法所拘束、所限制、所煩惱、所干擾,所以才得自在。不是說是我這一個地位高出一切,我是最高的主宰,那就成了上帝了。佛法是最平等的,沒有這種思想,說是法王也不是說我地位高。

但是,是覺悟高,大家要知道,所以我常說,大家在名利上的要求是愈低愈好,對於覺悟的要求是愈高愈好。這個法王是覺悟高啊,「於法自在」,沒有一法可以當情。所以禪宗說「無一法當情」,有一法當情,你對於這一法就不自在了,你就不是法王了;你就捆住了,就有一個繫驢橛,栓驢的橛子把你栓在那,你就成了一條驢了,不是法王。佛是法王啊!

「尊超羣聖」,所以大家對於佛的尊仰,受世間的尊崇、依止,超過其他的一切聖。這個小乘教初果以上稱為小乘的聖人,二果、三果、四果都稱為聖人;大乘法以初地以上稱為聖人,三賢位是賢人。超過一切地上菩薩,一切小果的,從初果到四果的阿羅漢。

而且「光明徹照.洞達無極」,佛的智慧光明徹照一切。《淨影疏》解釋,「光明徹照」是「達空無極」。這兩個連起來了,「光明徹照.洞達無極」,光明徹照什麼?是「達」,了達這個空沒有極限啊。

所以上一句,這個「光明徹照」表示自己的大智;這個「洞達無極」呢,就是說,佛要去度眾生的話,普度一切有緣眾生沒有極限。所以這個從體起用,就這兩句話。以光明為體,光明徹照,於是乎沒有眾生不可以得度;所以「洞達無極」是從體起用,是悲智並運,智慧和慈悲。所以這樣的話,這個妙用是沒有窮盡的。因為佛為法王,「尊超群聖」,自證究竟,而度生之願是無有窮盡,沒有邊際。

因此「普為一切天人之師」,為一切天人之師,佛的十號就是「天人師」。現在有很多人總是信不及,又是東學一點這個、西學一點那個,什麼氣功、道教;不知道這個氣功、道教他們所崇奉的天,都以佛為師啊,而且一切天人之師啊。

〔錄音換帶,依《大經解》和上下文義補入:〕所以天上天下,唯佛獨尊。佛誕生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所以雲門說:「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餵狗子喫。」這就是凡夫對這兩句話的體驗,那就須要把這個太子一棍打死。他這個「獨尊」,不是那個地位的尊 (剛才說的),是覺悟的尊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你要體會是個地位的尊,什麼什麼神通的尊,什麽什麽種種方面吧,學問哪,什麼什麼,那都應該一棍子打死。但是,佛的本意不是如此,「唯我獨尊」哪,所以「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今得值佛」,現在我們,「值」者,是遇也,我們能遇到佛。所以佛是難遇,我們現在生於佛後,就沒有能遇見佛。但是現在還能夠來接受這些遺教,實在已經是莫大的幸福啊。當時在法會上的人,那是比我們福氣大得多了。後頭他們親自見極樂世界,這個信心就還會有動搖嗎?「今得值佛」已經是殊勝殊勝了。「復聞無量壽聲」,還又聽到關於無量壽的這些教導。這個「聲」就是指的教導,佛說了這個「無量壽」啊。

所以,那一天我又寫了一篇文章讚歎善導大師。咱們國內的人,對於善導大師很不知道尊重。台灣也是這樣子,那天來了一位懺雲法師,他還不知道善導大師的自殺是錯誤的記載。我告訴他,他們都很驚訝。所以是給善導大師抹了黑呀。

善導大師就是公認為是彌陀化身哪,日本人對於這個信得很結實,是彌陀的再現,他就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為什麼要出現於世?那《法華經》答覆這個問題,佛為什麼出現於世?因為「一大事因緣故」,為了一個大事因緣。什麼是「大事因緣」哪?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是《法華》的話。

現在善導大師怎麼說呢?「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彌陀本願海就是「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的「大事因緣」哪。所以蕅益大師說,這一句佛號就是釋迦牟尼佛之所證,傳給眾生啊。因此,能夠聽到關於這一方面的佛的這些言教,「靡不歡喜」,沒有一個不歡喜呀。

「心得開明」,心就得心開、就明白啦。所以這是「演慈辯.授法眼」哪,佛是慈辯,把這個法眼授給了每一個人。因為眾生沒有這個能力知道阿彌陀佛,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對這些是不理解的。只有聽見佛的教導才能夠相信,才能夠明白,心開心明,等於自己有了法眼。

再說,禪宗和淨土,「若待融通是兩物」。禪、淨如何融通啊?這個答話的人(我沒去查書,大概是蓮池),「若待融通是兩物」,要等著「融通」就是兩個東西了。所以達人的見解和凡夫的見解,大家要知道,是絕然不同的。所以我們的修行就是要放棄這些俗人的見解,要把它丟乾淨才行,一點也不叫它剩啊,都是些俗見哪。所以他這個就是「心得開明」,這就是彌勒當時,把大會大家的情況向佛匯報。

【佛告彌勒.敬於佛者.是爲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

「佛告彌勒」,佛就告訴彌勒,彌勒當機,對著彌勒說的。「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這四句話在一大藏教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四句話,也就包括了整個大家要注意的事情。

「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你能恭敬於佛的是為大善哪,這是大善哪。「實當念佛。截斷狐疑」,實實在在應當去念佛,「截斷狐疑」啊。這個裡頭,我們所要注意的是這個「敬」字。一般只能體會,我要正心誠意、怎麼恭敬,在佛前頂禮,這個供品要洗得很乾淨、一切一切,只是在這些地方上;這個髒東西都要擺得很遠、什麼什麼這些東西,這樣去體會這是「敬」。其實,這不相干。

真正「敬」字的含義,像《淨影疏》的解釋:「敬荷佛恩,名為敬佛。」「荷」是承擔。什麼叫「敬佛」?你能夠承當、承擔,擔得起,你能夠領受佛的教誨,這才是「敬」,不是這個形式上的。像上次有人讚歎王慎軒,念佛之前要洗三遍手,當然這個是……,這都是形式,也可以說都是囉嗦。

你的心!所以「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哪,你要承擔哪,你要領受啊。「領受」就是佛說的話,你要理解啊;「承擔」,你要把這弘法利生,佛的這個偉大的誓願,你也承擔起來,作為你自己的誓願,這才是「敬佛」啊。不是到時候就弄點供品,多磕些頭,這些事情叫做「敬」,這都是表面。初機當然要從這入手,連這個都沒有,你更不行了,但是僅僅是這,那就很不夠。

所以這個「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也就表示佛不是希望你這給磕頭如搗蒜,你獻很乾淨的供,怎麼怎麼莊嚴這個道場,讓人家一看,啊!這一切……。其實這一切都是有為法,不是這些。對於初機沒辦法,所以現這些事相,而真正的是什麼呢?就是你要領受、你要承擔,這才是「敬」。所以這樣的話你才理會佛的話,「敬於佛者」是什麼?要當佛的接班人哪,這才真是「敬」,要當接班人哪。

所以這是「大善」,大善不是對待、相對的善。因為,佛萬劫熏修才入佛知見,就拿佛的知見來開示我們,讓我們都能夠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拿佛的果地的覺位做我們眾生因地的初心,所以就可以不去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頓入佛智,這一生就成辦了。

所以貢噶上師,我親自問他,他親自回答:「往生極樂就是密宗的即生成佛。」所以凡夫處處都是「二」,達者處處都「不二」。所以大家就少「二」一點啊。所以夏老師常說,京戲有一句話,你就壞在這「二」上。夏老師常常把一些京戲的話,拿來說無上法,就是壞在這「二」上。

我們聽受佛的教誨,給我們這些遺教都是「文字般若」,從「文字般若」咱們來觀照嘛。有些「無住生心」,你這個不容易,你先從「如夢幻泡影」,這是可以觀照嘛。事情來了,喜啊、樂啊,都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你這個要能做到,你就大變活人了。我保證你,人家會感覺你這都變樣了,你就大變活人了。你現在就是不大當它是「夢幻泡影」,認真嘛。起「觀照般若」,觀照愈入愈深之後證入「實相般若」。

所以我們要承這個恩,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就橫生四土,圓登不退,這才真實是敬佛。因此「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不是要求你恭敬、上供怎麼怎麼樣,要求這些表面。這些表面也「如夢幻泡影」,有什麼真實意義啊?但是為了初機、為了初心,也是功德,或是福德。

「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所以只有念佛啊,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所證的就是這一句呀,所以就是應當來念佛。這一切,你自己明著做不到的,你只要去念佛,你就暗合道妙,你不知不覺也能契入這「無住生心」等等,所以就應當去念佛啊。

所以,這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是佛恩中最上的恩。我們要領受這個恩,就要自己念了。但是不要狐疑,狐就多疑,所以渡河的人,看見有狐狸的腳印就可以放心走過去了。它要聽底下有沒有流水的聲音,它這很小心。所以不要狐疑,我們要勇猛直前哪,不是像狐狸那樣過河,走幾步聽一聽,走幾步聽一聽,老在那琢磨。所以就是時信時疑,一會信一會疑,半信半疑,或者勉強念一念,可是心中還不安,「唉呀!我這麼著沒法子,怎麼修,再說吧。」或者雖然在念佛,心裡想著其他的,我還想著有什麼機會去學點什麼別的。這都不是真實念佛,這都是在有疑啊。

所以這個密宗裡頭就是這樣,念那些咒的功德都嚇死人哪,說老實話。後頭就問:「是不是這樣子?」「是啊,它就是『唯除於咒生疑』呀。」你那聽了這個咒的功德,你那覺得嚇一跳,你就是生疑了,對於你就不兌現。要不生疑才「截斷狐疑」。

「截斷狐疑」,這是兩方面的意思:一個就是說你應當不要狐疑,老實念佛;還有,念佛可以去你的疑。所以道綽大師在《安樂集》裡說,有的三昧能除貪,有的三昧除瞋,有的三昧除痴,有的除過去的、除現在的、除未來的,只有這個念佛三昧一切都除,所以它能夠除掉疑。所以只要老念佛,到了念佛三昧,這種疑就自斷了。所以「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

【拔諸愛欲.杜衆惡源。遊步三界.無所罣碍。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拔諸愛欲」,這些愛欲,種種的愛欲,都要把它拔掉。這愛欲是世間人最貪戀的東西,而這是苦的因哪。所以「欲為苦本」,龍樹菩薩在王宮中就體會到這一句,受難的時候,知道欲是苦的。為什麼受這個苦?因為你的愛欲呀,所以要拔掉種種的愛欲。

「杜眾惡源」,「杜」是塞住、堵住,堵住一切惡的源流。因為你做了惡業,做了惡業就要入惡道,就要入惡趣,所以惡業就是惡源;你不做惡業,叫做杜絶惡源。再有一個解釋,這是日本的《會疏》,他說煩惱之中瞋恚最重,瞋恚是入地獄的;又說無明也是源,無明和瞋恚這是源。佛對於這個都斷盡了,沒有餘殘,所以這個「杜眾惡源」。一個就是《淨影疏》,是從眾生邊說,我們應當堵住這些;《會疏》(日本人) 是從佛那邊說,佛這些都沒有了,這個不妨合參。

「遊步三界.無所罣碍。」於是乎在三界之中,當然諸菩薩這一切都是遊戲了。我們念佛得往生的人,同樣的乘佛的威神,也就可以分身到無量佛剎度無量眾生;也如大菩薩一樣遊步十方,遊步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遊步三界」。一切往生的這些菩薩,「隨意修習.無不圓滿」,隨他的意,怎麼修,怎麼習沒有不圓滿的。所以就遊步三界,無所罣碍,隨緣度脫,教化無邊眾生。

「開示正道.度未度者。」所以到三界去,做什麼呢?就是給他開示正道,開示佛的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往生〔極樂〕;明白自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一些真諦,來度那一些未度者。

【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刧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裏相應。】

底下,「若曹當知」,你們應當知道,十方世界這一切人民;「永劫以來」,就是長劫以來,這個時間不可說了;「輾轉五道」之中,這把修羅打開了,就剩了五道了,輾轉在五道裡頭,輪轉哪。

「憂苦不絶」,「憂」,憂愁啊;「苦」,苦痛啊,沒有停止的時候。天人雖然壽很長,但是從整個時間來看,還只是一剎那,所以憂苦是不斷的。

這個眾生,生的時候很苦痛,老了也苦痛啊。咱們歲數大了,這一年就保不住去年健康的那點福了,這福就減少了;再有,多一點病,也苦痛得很,「病極苦痛。死極苦痛。」

「惡臭不淨」,這個眾生,臭啊。這個「不淨」,這裡頭講了很多,也講了幾種不淨,我們只舉一種。《大智度論》裡講五種不淨。為什麼說「惡臭不淨」?五種不淨,這個就是說:

一、「種子」,種子就是父精母血,不乾淨。

二、「住處」是胞胎,胞衣裡頭,不乾淨。

三、「當體」不淨。你這個人,整個全身都不淨。所以在河南幹校,他們派我殺豬,那都是唯命是聽。當然我是不動刀,從來不動刀,我就在旁邊看著,幫兇吧。一刀子下去,這個皮一剝開,跟人就一樣了,實際上還是豬。所以人就是一層皮,剝開了之後,那非常不乾淨,全體不乾淨,而且是臭的,裡頭一股臭味從裡頭噴出來,「惡臭不淨」,真是惡臭不淨。人,你看著表面是一層皮,事實上是極髒的一個東西,是一個行動的糞坑,就是這樣,惡臭不淨。

四、「外相」不淨。不但是裡頭不淨,外相也沒有什麼淨。你看看這個鼻涕,到處分泌一些東西,眼睛也分泌東西,這渾身出汗,有時臭汗。這外形,毛髮髒,外形也不淨。「外形」就是第四樣了。

五、「究竟」不淨。徹底說,整個是不淨。死了一燒,也是一堆,髒裡巴嘰的一堆灰,所以這都不淨。

這五種不淨,就是:種子、住處、當體、外相、究竟都不淨。

「無可樂者」,眾生不知道啊,自身也是如此,有的時候,許多迷戀哪,被一些假相所迷惑。所以《聊齋》的故事中「畫皮」呀,實際就是一層皮呀,「無可樂者」。

「宜自決斷」,最相宜於你自己來決斷哪。「決」,要決定,要斷除,要斷定。「言行忠信」,這幾句,「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裡相應」,「決」就是下定決心,「斷」就是斬斷這些惡因。

「洗除心垢」,所以要斷的惡因,也就是這些貪瞋痴,也正是心垢。這個心垢要把它洗乾淨,要把它去掉,或者洗除。

這樣的話,言和行都是忠和信。怎麼叫「忠信」呢?「如言而行,如行而言」叫做「忠信」。你說的就是你做的,你做的就是你說的,這是「言行忠信」。

「表裡相應」,「表」是語言,「裡」是心,「言」和「心」是不相違越,心口如一。所以這個就是,我們要把表現在外頭的,就是剛才說「言行忠信,表裡相應」,在這個地方,上次說「言行忠信」就是說行和言要一致。這底下談到了「心」,對「心」來說,你「行」還是表現於外的。有的人他做作,有很多行動,言行都一致了,不見得是……,言行可以一致了,不見得表裡相應,他內心不是那一回事。

現在就有人就是成天說假話,他這個習氣不得了,所以一個人的習氣不得了。我看也沒有必要,他有什麼必要要這麼說呢?但是他成天說,所以這個很可怕。所以,連他的所說和他的所行,這個「表」和「裡」他不一致,這就表裡不如一了。總之,這都是很大的毛病,所以我們都是要避免這個。我們要決斷,要洗除心垢,言行要忠信,表裡要相應。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至心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刧.自在隨意。】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只要你自己能夠救度,你才能夠互相救濟。

「至心求願」,以至高無上、至誠的心來求,去達到你的本願。所以「求願」者,是求能達到你的本願。現在大家都有往生之願,現在我們就要去達到這個本願。這個不是只是拜佛在那兒求啊,求佛保佑我達到這個願。是啊,也須要這麼做。你光求佛,你自己不做,佛就不加持你。你這個願到底是不是真的?你要是真的,他自然他有行動,他自然而然要一天比一天的,你所留戀的東西能夠放得下,你所改不了的毛病能夠改,你所做不到的那些修持,你慢慢能做得到。

這種證明,不是要到你最後死才是證明,這天天都有證明給你。每天都有證明,你不用問人,只要你自己真有這個願,真正負責任,天天有分數、卷子判給你看。就是你不看,裝沒看見,有的根本不看,看見也不管它。

所以要「至心求願.積累善本」。善的根本,我們現在這個淨土法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就是善之本。「積累善本」就相當於「一向專念」。

這麼做,「雖一世精進勤苦」,這一生你看見他,他也不是去弄一些好吃的,弄一些好享受,去玩耍,遊山逛水、歌台舞榭,是很勤苦、很精進,但只是很短一段時間哪。「須臾間耳」啊,「須臾」是四十八分鐘。你看他一輩子很辛苦,其實是短短的一點時間,只是四十八分鐘啊。

「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他永離諸苦。一個就是離苦,這一切苦決定的離了,不是暫時的離,所受都是大乘法樂。「永拔生死之本」,這是最大可樂的一件事情,這個生死的根本,這一下子就拔除了。

「無復苦惱之患」,你再也沒有為了生活,為了眷屬生病,為了種種的事情來擾亂你,都沒有了。「壽千萬劫.自在隨意」,壽命是無量的。

【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悔.自爲過咎。生彼邊地.七寳城中.於五百歲受諸厄也。】

所以應當個個要精進,「求心所願」,求到你心裡頭所願的這件事情。

「無得疑悔」,不要又懷疑、又後悔。一懷疑就動搖了;「悔」就是說,「唉呀!不想再這麼做了。」改了,改變了。就我們眼前的那個巴某某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一些個具體的例子,在目前還是反面教材,將來還能不能轉回來還不知道。不過就是確實是說,他是成天在忙道場,剛從五台山回來,他就跑到耶穌教去了,剛朝完五台山。所以,誰說你就能擔保你自己呀?他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去朝了五台,朝了五台回來,他就這些佛教都不參加了,回到他耶穌教了。這就叫什麼呢?這就叫「悔」了,他不幹了。不要懷疑呀,不要悔呀。

自己給自己找過錯,「自為過咎」,找罪過呀,自己造罪過呀。這樣的話,你就是……,這個是更嚴重了,這個罪過就大了,你就是還沒有離開佛教,你還是在念佛,還是在什麼,可是你不是那麼精進,你就半信半疑,你對於這個佛教的道理不明白,你就是其他的功德還殊勝,能夠得到往生,是生到「邊地」。這「邊地」底下要講。生到了「邊地」,是比下品還差一點的。這個主要的特徵是什麼呢?智慧不夠!

不要這個就動搖了,不要自己又遲疑了,將來自己生到「邊地」裡頭去,這是「自為過咎」。不是誰在那不讓你去,不讓你入界,不給你辦戶口;是你到那,你就再不往前走了,就等於這麼說,這是打譬喻了。

在「七寶城中」,「邊地」是七寶的城,也是跟極樂世界一樣的莊嚴,勝過一切天宮。「於五百歲受諸厄也」,在五百歲裡頭受這個「厄」,什麼「厄」呢?就是不能見佛聞法,所以心裡很著急,就受這個「厄」。這個五百歲,我們在這個地方應當把它解釋為,是極樂世界的五百歲,那麼就長了。不過我們這個地方不要太執著,總之這個時間都是活的。現在這麼說,根本是眾生的錯覺,那極樂世界更是活的。

要從《觀經》說,那個最下等的要十二大劫花才開,那個十二大劫是指的咱們這的時間。這個五百歲呢?極樂世界的時間。但是有的人也不須要一定要這麼長的時間,可以提前。像袁中郎,他作《西方合論》,只生「邊地」。那天來了一個人,他自己說,自己估計是生中品,其實他這估計高了。談何容易,生中輩,一般能生到「邊地」就不錯。

袁中郎寫的《西方合論》列入《淨土十要》,所有淨土書中,挑出十部最重要的,它這個在裡頭。他就以作《西方合論》的功德生到極樂世界。他把他弟弟袁小修接到極樂世界,這篇文章可以看,袁小修〈紀夢〉,介紹他夢中見到他哥哥的情形。哥哥就是,最初生西方〔邊地〕因為戒不夠。

所以這個三輩九品種種所說的,不能把全部什麼都概括,有各種各種的特殊情況,所以這千差萬別,他很快就見佛聞法。所以這個地方可以證明,「邊地」之所以不能見佛聞法,他因為智慧不夠,聞法也不懂。但是他智慧猛利,雖然戒行有差,所以他這個房舍不在空中,他還在地面上,但是他很快就離開了「邊地」。

所以就是不可以一概而論,這個時間。你如果懺悔,這後頭也說了,你怎麼才能出來?你要懺悔啊,懺悔你對於佛的智慧不信,對你自己的智慧不信;你懺悔,你這個業消了就出來。所以這不是一個死時間。這個「五百歲」可以說只是一個統計數子,統計的平均數字,就這樣子,不可把它僵化。

【彌勒白言。受佛明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說到這之後,「彌勒白言」,就又匯報了。「受佛明誨」,受佛這樣明白的教誨,我們應當「專精修學」,要專心精進來修持學習。

「如教奉行」,這四個字是最重要,我們能不能夠成功,就在於你能不能夠「如教奉行」。因為「汝意不可信」,那你信誰?所以一般就是信自己。那告訴你「汝意不可信」,那信誰?信「教」。你所認為的善知識,他教你怎麼做,經上教你怎麼做,你就按著「教」去做,不要按你自己的意思去做。

所以「如教奉行」,這是一個關鍵。你老把自己的意思擱在善知識的意思上頭,甚至於擱在佛的上頭。現在很多人,是在那兒自己以這個〔自己的意思〕在那兒批判;像共產黨這個批判接受,先是批判,我認為同意的我才接受,那就把自己放在佛之上。現在有很多人就是這個態度,這個經是假的,那個經是錯的,哪一句可以接受,哪一句不行必須得改,那個行不通,這叫批判接受。

這要「如教奉行」啊。你也選擇適合於你的,當然很多經,很多宗,哪一宗適合,你既然選定了,就按這裡頭的這一切的教化。不但密宗是尊師,禪宗也是一樣,「欲求無上道,第一莫疑師。」因為又不能信己,你怎麼辦呢?所以要求「無上道」,第一就是不要懷疑老師。「但摘果子吃,莫問樹橫直」,你就摘果子吃就算了嘛,你管它那個樹的枝子是橫的、是直的呢,你多事啊!求無上道,第一個就是說,有果子你吃啊。所以這個是彌勒回答,「如教奉行,不敢有疑」,對於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不敢懷疑啊。

當然,你這個心中起了個疑,怎麼辦呢?那就須要「仰信」哪。所以從仰信開始,你相信這是佛說的,佛是大智慧,佛不能有錯,你不要相信你自己呀。所以都是要破除自己,就是要去掉「我」,最後就是要「無我」。現在只是告訴你,不要相信你自己,事實上你要真正做到沒有你自己,這是一貫的,佛的東西是一貫的。你還信什麼?可是自己有個想法,自己有個概念,自己有個見解,這個東西牢不可破,這個學佛就慢了。對於這個要破除,要依教奉行。對於佛之說不要懷疑,先仰信,仰信之後你去做,做了之後你就會明白。

那個宋某某本來不信淨土,後來告訴他(他把很多人帶去學密),我說:「你錯誤。」他是搞氣功的,他有兩百多個徒弟,我說你把徒弟都介紹到密宗這是個錯誤。他馬上改了,看了些淨土的書,現在也信起來了。先是仰信,他也沒法子,他並沒有理解,他就照做,照做之後,他自己也看看書,也什麼什麼,自己也信起來了。

所以現在就是,有的時候就是說「不敢有疑」,你先仰信。不能信自己,最不能信自己!主要就是要知道這個。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下一段〈濁世惡苦〉。這一段就是魏默深全部給刪了,所以就是他這個會集本欠缺之處。這個地方很重要,大家這些地方上啊……。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爲衆惡。甚爲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唯此五惡世間.最爲劇苦。】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端心正意就是正心誠意。「不為眾惡」,不做種種罪惡的事。「甚為大德」,「德」者,得也,能夠得到東西。你不為惡,這是一個大的德啊。

「所以者何」,為什麼呢?「十方世界善多惡少」,它那兒都是很多的善,很少的惡。人也是善人多,惡人少。他的性格裡頭也是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很容易就勸導他,就可以教化了。

「唯此五惡世間」,這個地方是「五惡」,這五種方面都是惡,五種惡具足,這樣一個世間;「最為劇苦」,這是最大的苦。所以佛也說,咱們這個人是「剛強難化」,非常難於教化,特別的苦。

【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羣生.令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何等爲五】

「我今於此作佛」,我在這個世界作佛,所以《彌陀經》裡頭,大家都稱讚釋迦牟尼佛在這樣的世界上成佛,這了不起啊!他就是為了度大家,要讓大家幹什麼?要讓大家捨掉這「五惡」。剛才不是說「五惡」嘛,「五惡」就能形成劇苦。我到這個世界上來,在這個世界成佛,就是讓大家捨掉這「五惡」,捨掉「五惡」就去掉「五痛」。你作了惡,今生你就要有很多的苦惱,最後是眾叛親離,受法律的制裁等等,這是「五痛」。死後還要更嚴重的,入地獄,萬劫千生受苦不盡,這是「五燒」。那怎麼能「去五痛。離五燒」?先得讓他不作五惡啊。

佛要「降化其意」,所以「慎勿信汝意」呀。所以佛的出現就是要降伏眾生這些意。我們不要把一說這裡說的是惡人,沒有我的事,都有份!怎麼沒有您的事啊?所以要「降化其意」,所以我們這個「意」是不是能化能降,就是你學佛能深入不能深入。

不但不「五惡」,還要反過來「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修行「五善」,持「五戒」,或者是「十善」,這才可以生天哪。

底下是「何等為五」,哪五樣?

【其一者.世間諸衆生類.欲爲衆惡。強者伏弱.轉相尅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不知爲善.】

「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第一個是指著什麼呢?是殺惡。所以「五戒」就是「殺盜婬妄酒」。這底下附帶說一下,這個「五戒」又包括「十惡」,所以佛的教戒是很全面的。「世間諸眾生類」從內心就是想作種種的惡。現在,看見這個國外正在要紀念撒旦,很多人已經把兒子殺了,一歲多的兒子,很多人準備好了要殺十多個,把兒子殺了,拿這個血來祭撒旦。在他們這個集會中,他們就是强奸少女,種種的做這不法的行爲。所以這個衆生你要知道,他種種的惡的根性。

「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就想要作惡,天性。有些個小孩殘害動物,那不點兒的小孩。說「人之初,性本善」,有人解釋小孩是……,這麼解釋是錯誤的,「小孩本來是善,大了就是……」,沒有的話。小孩虐待動物,把那個蟲子去餵螞蟻,哪兒善哪?「人之初,性本善」是指著最本,「人之初」是「人之本」,「人之本」是善。

「欲為眾惡。強者伏弱」,恃強凌弱。「轉相尅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互相尅賊。「尅」是克制;「賊」是盜賊,「賊」就是害。互相偷襲,螳螂吃了蟬,沒想到黃雀在後頭,又把螳螂給吃了。

「殘害殺傷」,活活的一條生命,殘害呀。你看那個螞蟻吃那個槐樹蟲子,槐樹蟲子疼得蹦,蹦下來之後,螞蟻咬著不放,這「殘害殺傷」,它以為樂,逮著個東西吃,而那個被吃的很〔痛苦〕。「迭相吞噉」,互相你吞我,我吃你,就是互相吞噉。

「不知為善」,不知道行善。其實人現在也是一樣,人不過就是經過廚房就是了,也就成天在這吞食動物,沒有兩樣。

【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瘂.痴惡.尫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爲善。】

「後受殃罰」,這都是殺,互相殺呀,以後受到災殃,受到罪罰、罪責。所以,在世界上有「窮乞」,很窮的,要飯的。「孤獨」,沒有人養的。小時候是孤兒,老了之後是五保〔註一〕,沒人照養的孤獨老人。

聾子、瞎子、啞巴、愚痴,「尪」是瘸腿的,「狂」是精神錯亂的。這都是因為「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就造成今天這個樣子了。

【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犂.禽獸.蜎飛蠕動之屬。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

另外有一種,就是「尊貴.豪富」,地位很尊貴,家裡很有錢。而且有的是很賢慧,很明白。是「長者」,年歲壽數很高,家裡還很有錢,稱為長者。

「智勇.才達」,有智慧,勇猛精進,也有才華,也通達。這一類的人,都是由於多生的慈愛和孝順。所以「父慈子孝」,「慈」是與人為樂。「孝」這個字,它就是……,為什麼孝道可貴呀?因為孝道不是為自己的。你跟愛人好,愛人跟丈夫好,一半為對方,一半為自己。你愛兒女,你喜歡兒女,你慈悲,一半為兒女,自己也喜歡他,覺得他那高興,你看著你也樂,你也就高興了;他那愁你也就苦,因為他快樂的時候,你也得到快樂。只有對於父母,這是只是單純為了父母,並不是有「自己」在這裡頭。當然,你有孝心的人看見父母什麼,但是總之說,這個心是在父母那一邊,不是你自己得到什麼好處,所以這個功德非常大。多生的「慈孝.修善」,做種種的善法;「積德所致」,是多生的修善積德所致啊。

「世間有此目前現事」,人世間就有這樣眼前的、現成的事情,就是這;有的就受罪,有的就享福。而且「壽終之後.入其幽冥」,到了陰間了,就是冥界。「轉生受身」,你要轉世,這是轉生;要另外有一個後有,有另外一個身體出來了,受一個身。「改形易道」,你要是人變成了鳥,你就改形了,不是這個形狀了,你沒有翅膀就變成有翅膀了;而且也換了道,你現在是人道,變成畜生道了,所以「改形易道」。一個是改變形狀,比方麻雀變成了鸚鵡只是改形,沒有易道,都是畜生道。「改形易道」就是這個都在裏邊。

所以這樣就有「泥犁」,就是地獄;有「禽獸.蜎飛蠕動」,指小飛蟲、小爬蟲,最下等的動物,這一切。這一切像什麼呢?就如「世法牢獄」,咱們世間法不也有牢獄嗎?這個牢獄是苦啊,最後要殺,是極刑啊。

「魂神命精.隨罪趣向」,到了地獄裡頭,你的「魂神」是指的第六識,「命精」是指著你的第八識,代表你自己的。那麼之後,就隨著你的罪、你的罪業,而定你下一生的趣向之處,到哪一個地方去。

「所受壽命.或長或短」,到了那一趣之後,有長有短。他拿這個譬如,有這個五惡五痛五燒,這個譬如是譬如什麼呢?它就是譬如世法牢獄,世法牢獄也是如此,先只是普通的給你戴個手銬、腳鐐,關起來,最後才處以極刑。這就是比方人死了,現在我們受的是「五痛」,死了之後你要入了幽冥,你要隨著你的罪到一個地方去,到了這個地方之後你轉世,你這個〔壽命〕「或長或短」。這後世,你如果入到地獄裡頭那就長極了,多少〔劫〕不得出啊。所以譬如就是這個樣子,跟世間也是一樣,先看個是很輕的,後來這個重報在後頭。所以今生你所受的是「五痛」,死後還有「五燒」啊。

你死了之後,「魂神命精」隨你的罪投奔。你這個或長或短,多少萬劫不得出來是「長」;短,像一個朝生夕死的小蟲蟲,一天幾生幾死的那就是「或短」,這個都不一定啊。「或長或短」,「短」它也並不是說你這一下子就解決了,不是,它生了,又生了,它老是這個東西,它老生啊。所以給釋迦牟尼佛佈置精舍的時候,一個阿羅漢就哭了,說前一尊佛修精舍的時候,地上這些螞蟻它們就是螞蟻,現在換釋迦牟尼佛了,它們還在當螞蟻呢。這兩個佛之間多長的時間哪!「或長或短」,這個善趣希望長啊,惡趣就希望短哪。所以說念長壽咒的人,不要對著動物念就是這個道理。你念了之後,它聽見它長壽,對於它是很大的禍患。

【相從共生.更相報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卽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

而且是「相從共生」。來世都是因為這個業力的關係,你跟著我,我跟著你一塊生。你要去討債,那必須你到世間來,你討債,那個欠你債的人他也得來,你才能要這筆帳;你來他不來,他來你不來,這帳要不成了,都是如此啊。所以一生的來來往往,都是這些討債、還債的事,其實一生都是債務關係。從我們當奶娃娃到現在都是債務關係,人欠我、我欠人,就是這樣的問題,你當是怎麼樣?還新又結了一些帳,而且還是債務關係,結了一些帳;我又放出一些錢,我又欠了一些錢,都是債務關係。「相從共生」,都是這些互相有關係的人,他要債、還債的,一塊兒又都出現於世了。

「更相報償」,互相,你來回報,你來償命,互相就是這樣子,沒完沒了。「殃惡未盡.終不得離」。你這個罪殃,你這個惡沒有受盡,永不得離,永遠是出不來,就在這兒轉。

「輾轉其中」,就好像那個肉蟲讓螞蟻咬,在那蹦來蹦去,不等你都吃光了、吃死,停止不下來呀。「累劫難出」,多少劫,就跟那個螞蟻一樣,釋迦牟尼佛又成佛了,它們還當螞蟻。因為你想,它的腦子裡都是什麼?它的識神裡頭是什麼?它所見的只是螞蟻,它的同志都是螞蟻,它的敵人也是螞蟻,它沒有別的。所以它又結一些新債,新債還是螞蟻,它欠人、人欠它,出不來了。

「難得解脫」,你不容易解脫。而且就是信了佛,修了佛法,你還是難得解脫呀。所以夏老師聽到淨土法門之後,一人在屋裡頭呵呵呵呵笑,笑了幾天哪。笑什麼?笑「我這回可有辦法出來了。」這才真是為生死心切!大家缺少點這個心哪。這個生死心不切啊,不知道這個生死可怕,而沒有知道我能夠出去是這麼重要啊!

所以我說那個王某,我說:「你信不深,願不切。」就是生死之心不切。他現在這麼老了,七十多歲,還要研究《韋陀》。他把我的那段話,放到雜誌上寫出來了,他說:「黃老批評我,你信不深,願不切。」我哪敢隨便批評人,這根據他的行動嘛。你這個事情這麼重要,你哪有閒功夫搞那些事情?所以「如救頭燃」哪!不光歲數大的人如救頭燃,年輕人一樣如救頭燃,你腦袋上著火了,哪還有那些閒情逸致!

是「痛不可言」,這個痛苦是不可說啊。所以釋迦牟尼佛看見那個鳥吃蟲子就要出家嘛,就是這。就是互相殺、互相吞噉、互相報應,難得出離,「痛不可言」。它這個痛苦,它不是就是死一回呀,是老生老死啊!現在這種科學培養,大量的孵出來,一出出多少,這個生死報應更快了。多少肉雞、多少肉,一出出多少、一殺殺多少,這個周率快了。周率快就是一個時間之內生死的次數更多了,被殺、挨刀的次數更多了,簡單的說就是這話。以前還慢一點,現在是更快了,「痛不可言」哪。

「天地之間.自然有是」,天地之間自然就是這樣嘛,自然如是;你做五惡,就要受五痛,死後有五燒嘛。

「雖不即時暴應」,就不是當時、頓然地就給你顯現出來,叫「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但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做善業、惡業都歸在你本身上,一樣也跑不了。

這是第一。

註一:五保指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

第二、是「盜」業。這個「殺」裡頭很乾淨,都說的是殺;「盜」裡頭,我們就看見這個好像是……,其實也很自然。所以五戒的第二就是「盜」。這個盜的含義:不屬於自己的、有主的東西,不管是多是少,他不給你就拿了,這叫做「盜」。其實我們現在還應當再擴大一點,還不光光是東西,連這種美名、名譽都屬於盜。把別人的功勞歸於自己,這都是盜;不應該我享受的東西,我享受了,都是盜。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婬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寃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僞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

「世間人民不順法度」,都是通論,比方說殺業,我說人人都有份。你都吃過葷,誰沒有份?所以不要覺得自己是無關哪。盜業我看也一樣,每個地方都有份。「不順法度」,不符合於法律和制度,不順著這個法度。

「奢婬驕縱」,這「婬」有女字旁,是指男女之事。「奢」是奢侈、很多、過度,過度的貪戀男女之事。「驕縱」是驕橫放縱。

「任心自恣」,就讓這個心,隨著這個心縱情於享受快樂。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這都是擱在盜戒裡頭了。在上位的人,過去做宰相的人,這樣的人,不明白,你不能選賢與能,你任人不是唯賢,任人唯親哪,這就是「盜」。國家給你這種地位,你不給賢能的人,給你的親,你看這不是盜是什麼?我從前就覺得這裡好像挺亂,現在看這很有條理,這就是盜。你「居上不明。在位不正」,你在位,你有地位,你當權,你不正派。你說,只是一個「在位不正」四個字裡頭就包括多少壞事,可以行男女關係,可以接受賄賂,可以結黨為私,種種的都在內了,這都是「盜」,「在位不正」。

而且「陷人冤枉」,誣害人。因為你不正,你就怕人知道,對於知情者,你就要打擊、就要陷害。有的人還要直言不諱,那不能容忍。

「損害忠良」,因為你這兒是如此,人家忠良他就是不能和平共處啊,那麼他就加以損害,這也就要兼到「殺」嘛。所以這個罪它都不是孤立的,要互相牽連,這個罪就更大了。

「心口各異」,這種居上位的人,這些人說的和行的完全不一樣。不但如此,而且「機偽多端」,這個機詐、虛假種種的,所以這些政客,哪一個能例外?機偽多端哪!

「尊卑中外」,不管是地位高的,自己的長親,或者比自己低的,不管是本國人、外國人,或者是有內有外、有親有疏,都一切不顧,都是「更相欺誑」,說假話騙人。他為什麼這樣?這不是「妄語戒」嗎?他這破了一個,別的連著都來了。他就是為了達到他「盜」的目的,鞏固他的地位,所以就做這些惡。

【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讐。破家亡身。不顧前後。】

他自己本身是怎麼樣?是「瞋恚愚痴」。火氣很大,自己很糊塗。他自己以為很能幹,我這很有地位、很有本事,我有很多權術,我能夠發動多少人,我能打擊對方,不知道自己正是最糊塗的人。最糊塗的,就在底下呢。

「欲自厚己」,只想厚自己,只想自己到處去沾一些油水,使自己得利益,這是最糊塗的地方。

「欲貪多有」,想貪多,想佔有。那麼這裡頭就有鬥爭啊,你看這個商業也是戰哪,不光這個打仗是戰。都是要打擊,把對方打垮打死,讓人家的公司破產,我來吞占。所以這裡頭為了利害就要有爭,有爭就要有勝有負,而且大家就結成了仇了,就報復,使得人家家破人亡。所以「破家亡身。不顧前後」,自己弄得自己也家破人亡,這前因後果都不管哪。

【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

而且這種人他富有,他很慳惜,很慳吝。不是說我有了錢,盜了很多東西;他不肯布施,不肯給別人。「愛保貪重」,這個「愛」,這種心哪,這種「愛」就指著這種情愛、欲愛,自己自私的這種心,這保持住啊,這個貪心很重啊。於是乎「心勞身苦」,心也很勞累,身也很苦。那麼這樣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

「如是至竟.無一隨者」,這樣到了後來,你這麼去爭,這麼去弄,可是沒有一個人跟著你的。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哪,只是你所做的這些業跟著你。

「善惡禍福.追命所生」,善就要有福,惡就要有禍。所以就有善有惡,一個人他就有禍有福,追著你這個命根,就到你所生的地方,這個跟著你。至於你所貪戀的,你所親愛的人,你所想佔有的東西,一樣你也帶不去。所生之處,或者是在樂的地方,或者是在苦的地方,都是一場空。

還有的人,這就更指明這個盜的惡了,「見善憎謗」。看見人家行善事,他生氣、他譭謗。「不思慕及」,他不想跟人家去學習。

「常懷盜心」,常常有偷盜的心。我們有個熟人,他也曾經因為宗教信仰而「勞養」,裡頭有好多扒手,有很多女孩子很年輕就當了扒手,也在勞動教養。他們一塊開會就要談這些情況,那些扒手說,我們這個思想是這樣的:我看見別人有一枝好的鋼筆,我要不把它偷過來,這個心裡面難受,就好像我也有一枝好的鋼筆被別人偷走了一樣,這是他們的心情。

所以「常懷盜心」,說不偷白不偷、不占白不占、不占公家便宜白不占、不貪污白不貪污,接受禮物、接受贈品這種種的,從大到小、從下到上,種種的這些情形,都是個「盜」字。

「悕望他利」,本來不是你應有的,從他那兒得到。得到了之後就壓榨了別人,於是乎自己供給了自己。因爲這得來容易呀,這樣的方式得來的東西當然就容易,結果很快就花完了,很快就用完了。用完了之後再來辦,再辦這種事,「消散復取」;於是乎「神明尅識」啊。

【神明尅識.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神明尅識」,《晉譯華嚴經》講,人生下來有兩個天,老跟著你(《晉譯華嚴》就是《六十華嚴》,最早的《華嚴》),一個名字叫做「同生」,同你一塊生;一個名字叫做「同名」。這兩個神老跟著你。他看見你,你看不見他。這種神跟人一塊生的,就稱為「俱生神」。

不光是《華嚴經》,這個《藥師經》也說:「有俱生神,具書罪福,與琰魔王。」他把你所作的罪,所作的福,他都給你記下來寫成檔案交給閻羅王,所以「神明尅識」。「尅識」這一個「識」,照這個講法,「識」是記,神明都做了記錄了。這個「上奏」,人間這些善惡都要去上報。所以《五戒經》裡頭講:「三覆八校,一月六奏。」

「三覆」,「覆」就是回覆,指正月、五月、九月三個月向天做匯報。就是這些記錄,所有這些東西,向閻羅王、各個方面負責這些的神,向主管(現在我們地球是四天王天管,最低的天)去匯報。

「八校」就是八個節氣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八天也去匯報。

還有六天是「六齋日」,所以為什麼「六齋日」大家要吃齋呢?因為這六天,就是四大天王天來檢查人間善惡的時候,聽取匯報的時候。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說,不是說天神記事;人有第八識,所以,自己所作所為,都存在自己心內的檔案裡頭,這個一點也不錯。

日本的義寂就把這兩個匯合起來,既有天神做記錄,又有自己第八識的儲存識都儲存下來了,「種識」嘛。這個說法比較好,這也符合……,唯識嘛,不承認〔天神〕;就是說,你這兩個神也是「唯識所現」。因此,這皆是「識」嘛,皆是「識」,這就都消歸自己了。但是都是「識」,不妨現出兩個神來管這個事。豈但這兩個「識」是你所現,那個閻羅王都是你所現的,就是這樣。所以做壞事就這樣,「神明尅識」,都給你做了記錄了。

所以「終入惡道」,你一點壞事也逃不過去。「自有三途無量苦惱」,三惡道裡頭的無量無邊的苦惱,你在其中「輾轉其中」啊。

「累劫難出.痛不可言」。又一個痛不可言,多少劫都出不來,痛怎麼可言哪!

第三、是殺盜「婬」。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妷。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爲非法。】

「世間人民相因寄生」,都是因為這個共業,互相為因,所以兒子就要靠父親撫養啊。你要生下來,你先得要有父親哪,共同的這一種所謂的因緣關係啊,都是因為這些因緣而生。

壽命很短哪,就是呼吸間哪。

「不良之人」,不良善的人,他「身心不正」,心也不正,身也不正。常懷邪毒,心裡所想都是邪事、都是惡事,「常懷邪惡」,不按正路、不走正路。

「常念婬妷」,所想的事情都是婬妷、黃色的這些東西。「煩滿胸中」,這些欲火在心中就都滿了,都是很煩躁。因為內心充滿了這種欲念,所以這個邪態,這一種不正派的邪態就流露於外。所做的事情要「費損家財」,家財要浪費呀。

「事為非法」,所做的事不合乎法度,胡搞。

【所當求者.而不肯爲。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衆共憎厭.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所當求者.而不肯為」,所應當做的不肯去做。年輕人要好好的求學、好好的工作,他偏偏的不三不四,成天去跳舞,成天去參加流氓集團。

還有「交結聚會.興兵相伐」。這就接著這個「婬戒」還發展,還要變成了「殺戒」,婬、殺是相連的。結黨成群,這一派和那一派,大家打仗。所謂這些個幫會,有時候互相要鬥,連政府都管不了;大則國家和國家打起來了。「攻劫殺戮」,打仗,攻城取地,互相殺呀。

「強奪迫脅」,強取,搶過來;「迫脅」,威脅他,讓他們把東西給我,所以強取豪奪,就得到一些利益。他把這些得到來幹什麼呢?他帶回來給老婆、孩子;給老婆,給這些女人哪。

「極身作樂」,得到這些個勝利品,他就放逸,就狂樂、狂歡哪。這一種做法是「眾共憎厭」,大眾沒有不討厭的。「患而苦之」,這種……,聽說,現在像紐約,九、十點鐘(晚上),婦女不敢單獨出門,到處都有這些流氓集團,大家都「患而苦之」。

「如是之惡.著於人鬼」,這種的罪惡昭著於人鬼。「神明記識」,都有記錄。自然入到三途裡去,「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哪,這個是婬報。

這個婬報有的時候,當然是要侵犯到別人了,當然就是造了更多的罪了。如果僅僅來說只在男女二者之間,為什麼說它這麼惡呢?他並沒有傷害對方。但是這件事,最受傷害的是你自己的心。因為這個事縛住你的心,比什麼都厲害,所以婬罪大就大在這。所以出家人,第一條戒是婬戒。所以世尊說,再有一樣事情像「婬」這樣難對付的,一切眾生都不能得度了;幸虧只有一樣。

一個人一生只要有一次男女的事,就不能生梵天了。所以你們想出三界,談何容易。所以大家要想生梵天,都已經……,有人還有希望(小孩),其餘成家的人全無望。所以沒有往生法門,你就是沒辦法,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知道。

四是「妄語戒」,這個戒很大。上頭三樣戒是身三,「殺盜婬」,身三。口四,這裡說一個妄語,實際上它說了四樣,口四都在裡頭,就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兩舌」就是搬弄是非的話。兩樣的,搬弄是非,煽動,常常就是挑撥離間,屬於「兩舌」,搬弄是非。

「惡口」,「惡口」就是惡言相加,令他受惱。讓人聽見了,人家很生氣,這叫「惡口」。

「綺語」就是人家那個愛染心所愛聽的,不是道心所愛聽的。他有所愛、有所染,他染心所愛聽的話。所以廣義說起來,連作一些詩詞什麼什麼的都還屬於「綺語」呀。狹義一點,就是黃色的東西,黃色的言論、黃色的文章。現在掃黃啊,那典型的綺語啊。

「妄言」就是不真實,不符合實際。這個,還就是最難除的一個戒,這「妄語戒」。「妄語」的本身就是不淨的心,心裡不是清淨的心,預備騙騙別人,用來掩蓋真實,說的是不符合於實際的話,造了口業,這就叫做「妄語」。這種定義也適合於底下幾種,底下幾種,每個有每個的特色。先看經文: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已有道。】

「世間人民不念修善」,他就怎麼樣?他就「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他憎恨、嫉妒善人,敗壞賢良。他嫉妒善人,他又敗壞賢良,怎麼敗壞呢?就說瞎話了。所以底下古德把這每一個都安在這四樣中哪一樣,其實這個很不好安,這裡我引了兩種也不一樣,不大好安。因為每一種它牽涉的不是一種,它牽涉到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們不一定要安了,反正這四種它都有吧。

你看「敗壞賢明」,頭一個就說了不真實的話,就是「妄言」;這裡有挑撥離間,那就是「兩舌」;說了傷人的話,讓人家煩惱,這不就是「惡口」嘛,都是這樣。所以我們就不要去湊合哪個是屬於這四種中的某一種。

「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所以這種人,對於好他是要敗壞的,對於父母是不孝的,對於師長是輕慢的,朋友之間是無信的。

「難得誠實」,不誠實。不誠實就說瞎話,騙朋友,跟朋友合夥,把朋友的東西來獨吞。這不但是「妄言」,還又兼「惡盜」,所以它好些罪也都不是孤立的。

「尊貴自大.謂己有道」。這個就是「妄言」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自大,說自己已經有「道」。而這一方面,如果你說的,自己沒有悟說悟,自己沒有得到什麼說得到什麼,這是個大妄語戒,還不是普通的妄語戒,是個大妄語戒。

這四種,「南山」,這是道宣法師,律宗的祖師,他說:「此戒人多喜犯」,就是說話不真實。為什麼多犯呢?因為說妄語這個業,很重的積累的,多生積累下來的;「識種尤多」,在你的八識裡頭種的種子特別多,因此隨著塵緣的境界一來就虛構;「虛構」,咱們說俗話就是瞎編了。昨天還有人給我帶話,都是瞎編的,這可怕,這個是他多生的妄習,多生的妄習。所以我們這個地方是……。

「妄語」有十種罪,《智度論》裡說:

「一、口氣臭。」常說妄語口氣臭。

「二、善神遠之 (善神都躲開很遠),非人得便。」

「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就像說狼來了一樣,老說狼來了,狼真的來了也不信。

「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有智慧的人商量事情,不約這種人來參加。

「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

「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

〔「七、常多憂愁。」〕

「八、種誹謗業因緣。」做的業是誹謗業。

「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

「十、若出為人 (變了人之後),常被誹謗。」

這是說「妄語」就有十種過失。

【橫行威勢.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

「謂己有道」,就「橫行威勢.侵易於人」,自己就作威作福,自己也就虛張聲勢。「侵」是侵犯,「易」是輕視,對於別人瞧不起,侵犯別人的名譽種種的。

「欲人畏敬」,希望別人都怕自己、恭敬自己。「不自慚懼」,自己也不慚愧,也不害怕。「難可降化」,這種人你不容易降伏他,不容易教化他。他常常所懷的是驕慢,驕縱、我慢。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爲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于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前生還種了福德,這些福德,「營」是保護的意思,這個福德保護著他。

「今世為惡.福德盡滅。」福德就沒有了,就消滅了。在他的福德還沒有滅的時候,他還可以繼續在那作威作福。等到全完了之後,〔「壽命終盡.諸惡繞歸」〕,這個壽命就終了了。這個「諸惡」怎麼著這轉來轉去,都繞著都回來了,都到達他身上了,就剩了這些罪惡了。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而且他的名籍,登記簿上的名字早就有了他,早就記在神明那去了,這就要受報。

「殃咎牽引.無從捨離。」這個罪業、罪報牽引著他,他是沒有法子捨離的,只能夠跟著業報走。「但得前行.入於火鑊。」入於所謂的銅牆鐵柱、炮烙油鍋,這些罪業的牽引,只能走到這。

「身心摧碎」,身和心都摧毀了,都破碎呀。「神形苦極」,形是指身形,神是心神,身和心都是苦到極點。「當斯之時.悔復何及」,在這個時候,你再後悔還來得及嗎?

這是第四樣。

第五、第五這一點要說一下,裡頭提到「耽酒嗜美」。所以一種解說,這就說的是「五戒」,第五樣說的是酒。另外有些大德說,這個地方實際這個不光說的是五戒,說的是十惡,修十善。因為「身三」說過了,「口四」也說過了,這個第五段,說的是不貪、不瞋、不痴,說的「貪瞋痴」。這麼著呢,這第五段實際說的是「十善」,指的是「十惡」。

這兩種說法都對,所以我們兼取。我們既要大家重視「五戒」、重視這個「酒」,也要知道這個不限於「酒」,這是廣論,裡頭很多很多話是廣泛的談了意業,貪瞋痴。同時,再進一步說,這兩者沒有矛盾,所以酒這個戒很重。

以前「南梅」的兒子,他就不服氣,他喝酒,他說這個「酒戒」定的不公平、定得太重。現在才知道,這個酒它是很厲害。因為酒這個事,酒能亂性,所以酒後就容易發脾氣,有的人發酒瘋,這就是「瞋恨」(酒能亂性發脾氣);喝酒之後人就糊里糊塗了,酒後說錯話,或者酒後昏睡,這是愚痴,就生「愚痴」;酒後就放縱,平常能夠維持的事情,到酒後就持不住了,亂性,男女關係有時候也因為酒,所以這個「貪」。因此這個酒能生出貪、能生出瞋、能生出痴。所以把「酒」跟「貪瞋痴」擱在一塊,這不是很合適嘛。所以為什麼把「酒戒」定得這麼重,也正是防患於未然哪。

現在我們看經文: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徙倚」是徘徊,「懈怠」是懶惰。「不肯為善」,對於作善的事情,他就是拿不定主意,也不願意做。也不願意「治身修業」,自己要克制自己,要修,做一些正當的事業,他都不打算。

對於父母的教誨是「違戾反逆」,「違」是違背;「戾」是狠暴。〔「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這個道義。「無有報償」,他對於父母之恩,他沒有回報,沒有償還。「放恣遊散」,就是放縱、遊樂、散漫。

「耽酒嗜美」,好酒貪杯,喜歡吃好東西。「魯扈」,這個正是說到酒了。所以這一段,你說就是「五戒」完全是對的,這個「酒」字應該要從這個地方指出。這是佛禁止這五樣事情。但同時這段又說了「十善」,這裡同時也廣泛的,意業上的「貪瞋痴」也在這段裡頭。

「魯扈」,「魯」是愚魯,「扈」是跋扈。這種人,好酒貪杯的人,他根本沒有什麼智慧,他都是很跋扈。「抵突」,衝突。以前這個講過,不多講了。

【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眞人.鬬亂僧衆。愚痴蒙昧.自爲智慧。】

「不識人情」,不懂得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你把好酒貪杯的錢,去報答父母、去孝敬孝敬父母好不好?救濟救濟窮人好不好?所以「無義無禮」,沒有義氣,沒有禮貌,沒有禮節。「不可諫曉」,這種人你勸不好他,你不能讓他明白。「曉」就是讓他明白。

「六親眷屬」,「六親」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指著「父、母、兄、弟、妻、子」,叫做六親;再一種,「六親者,為身上三代,謂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身下三代,謂男女、孫男女、曾孫男女」。這兩種的說法不一樣。我們不管它,反正都是至親吧。「六親眷屬」,六親以外就是眷屬。

〔「資用有無.不能憂念」〕,對於這些有親的人、這些眷屬,他們的資用(養生的資用)有是沒有、糧食夠不夠、冬天夠燒的不夠燒的、衣服夠暖不夠暖、錢夠不夠花,不能夠替他們擔憂,替他們去想到這些事。

「不惟父母之恩」,不去惟持父母之恩,父母之恩你沒有答報,心裡頭沒有啊。「不存師友之義」,老師和朋友這種義,彼此的這種義氣,心中就沒有,沒有這個東西,「不存」哪。

「意念身口」,在自己的意思裡頭、念頭裡頭,自己的身跟口。「曾無一善」,一件善事都沒有。

「不信諸佛經法」,諸佛經法他是不信哪。也「不信生死善惡」,善惡就是果報,生死的這個輪迴,生死事大,生死之苦,你不但不想別人出生死,自己也都不管哪,很多人都是不管哪。「今朝有酒今朝醉」,你看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就夠了;「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一句話就夠了,就說明問題了,他還有什麼?

「欲害真人」,「真人」是羅漢。所以這種發展下去,這種好酒的人,他就沒有這些個正當的東西,他就胡作非為,什麼事不能做呀?「鬬亂僧眾」,對於僧眾,破和合僧,給他們挑撥離間,讓他們鬥爭。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做這些事,給他們挑撥,讓大夥不和。

「愚痴矇昧」,這種愚痴啊,矇昧啊。「蒙」是愚蒙,「昧」是暗昧、愚昧呀。這樣愚痴他自己還以為是智慧,自己覺得自己很聰明。所以就是,越是自己覺得自己是智慧的人,往往就是最愚蠢的人。

【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不知生所從來」,生從哪兒來,不知道。〔「死所趣向」〕,死後到哪去?這個事,可是個切身的問題啊。將來要到哪兒去呀?總得有個去處,這不能不想啊!不想,也得有個去處啊。人不總想挑個好點的事,挑個好點的地方,挑個好點的結果嗎?都要挑挑揀揀嘛。唯獨這個事,怎麼不挑一挑呢?這到哪兒去呀?

「不仁不順」,沒有仁愛之心,不是和順。「希望長生(不老)」,所以這幫人一聽說練氣功祛病延年,這已經就跟瘋了一樣,多少人就跟那兒練哪,一群一群、一對一對的。他就是想多活,留戀這個肉體,希望在世間上再多喝幾杯。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你很慈心去教訓他、去勸他,他不肯信。〔「苦口與語」〕,苦口婆心的跟他說話;「無益其人」,對於這個人一點好處也沒有,他聽不進。

「心中閉塞」,他心中是一個滿器,他那個瓶子有個瓶塞,你往裡頭擱甘露,你擱不進,閉塞。「意不開解」,就是這個意識裡頭,他堅持己見,不能開解。

「大命將終」,等到壽命完的時候。這個時候悔恨和害怕都來了,「交至」。

〔「不豫修善.臨時乃悔」〕,不預先修善,到臨時你再後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在後頭再悔,你來得及嗎?

這個就說這第五樣了。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所以「天地之間」總起來,這個「五道分明」啊,這五種道路很明白啊。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修善得福,修惡得報。你來生這個善惡所做的,都得了福跟禍,都有。所以,來生乃至有福又有禍,相接著而來的。因為這一切,咱們眾生所做的都不純哪,所以往往好著好著忽然間壞了,壞著壞著忽然間又得點好事,這就是因果很錯綜在裡頭。

「身自當之」,都是你自己來承當。沒有誰能替你的。該生病、該開刀,甚至於要受種種折磨。甚至於有人身上插五根管子,插了很久很久。這位法師插了五根管子,插得不可耐,就拔掉,太痛。拔掉之後,別人又給塞進去,這麼長的管子都是血。這個苦,沒有人能替你,只有你自己承當。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善人所行的都是一些善道,行的都是些善的事情。「從樂入樂」,他這個行善本身就很快樂,說「為善最樂」,什麼快樂?你做善事最快樂,那遠遠不是那喝一杯的味道。今天真正幫助了人,今天真正是做了好事,是利益了眾生,這個是最快樂。「從明入明」,從光明再入光明。咱們行善,這就是從樂再得樂;繼續又再修善,你這就是光明啊,最後能得到往生極樂世界,那就「從明入明」,那永久的光明了,大光明了。

惡人可不是這樣啊!惡人就行惡,他是「從苦入苦」,他做的是苦事。上次我就說過一次,看見這些人在狂歡,我在年輕的時候,始終都覺得……。所以親戚有許多什麼典禮,後來我都不去。年輕的時候不能做主,媽媽說要帶著去,只能跟著去,等到要徵求我意見的時候,我一律都不去。這些結婚什麼什麼,我看著都是苦。那些什麼狂歡哪,什麼事,可悲,非常可悲!不要等席散人空。

那做苦事就更苦了,「從苦入苦」,只有再得到今生來生受更大的、更苦的結果,最後入到地獄。入到地獄之中,更是互相殘殺,地獄中的牛頭馬面要來責罰你一樣;而地獄中的眾生,你碰了我,我碰了你,互相報復。就跟咱們公共汽車上,你捅我一下,我捅你一下,最後就要掏出三棱刀子來扎一刀,他的苦就是這樣。你看,你把那個麻雀,咱們放生,它互相就鵮腦袋,都鵮破了,因為它很苦,它不能飛翔,它就恨,彼此互相就啄,啄成一個一個腦袋全是破的。在地獄中更是如此。

「從苦入苦.從冥入冥。」入在幽冥裡頭,一天比一天黑暗。

【誰能知者.獨佛知耳。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刧.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這種情形誰能知道?唯獨有佛知道。所以這些事情,只有佛才能開導我們,真正說得出來。佛就用佛的教言開示眾生,但是能夠信、能夠接受的非常少。

因此「生死不休.惡道不絶。」這個生死輪迴就沒有休止,老要輪迴,惡道就不會絶,所以這地獄永遠不會空啊。

「如是世人.難可具盡。」這樣的世間人,是說不盡哪。所以自然而然就有三惡道,無量的苦惱,大家在這其中輾轉哪。

「世世累劫.無有出期。」多少世、多少劫,沒有出去的時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不容易得到解脫,這個痛苦是不可說了。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這五樣事情。「譬如大火.焚燒人身」,就好像著了火了,大火啊!活著在燒你,燒這個人的身體呀。

「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如果人能夠在這種世間,在這種五惡之中「一心制意」,這四個字要注意。所以「慎勿信汝意」,這個告訴你「制意」,要自己管著自己,管什麼?管你自己的意呀。首先就是要「一心制意」,制意就是要能發現自己的毛病到底是在哪裡。人人都有個病,個個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你先要把那個主要的,不要去管那些枝枝節節。你不能等開悟,這個事是在開悟之前,應當都把它做到頭的事情。

自己要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思想上、見地上病在哪裡。這一步很不容易,要認識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它就是叫你不容易認識你自己,所以叫做自欺欺人嘛。他先是自己欺騙自己,先得把你自己先欺騙住了,你然後才可能欺騙別人。沒有一個人不自欺的,所以「自知之謂英,自為之謂雄」,你要是能夠自知、能夠自為就是英雄人物,不是普通人。你不能自知,所以要自知啊,要制這個意。

「一心制意」,就是整個的心就在辦這件事,叫做一心制意。你不是二心二意的,不是可有可無的,你整個的精神就要管這件事,制你的意。你今天想要制你的意,你先要問,我的「意」到底是什麼毛病。你不知道病,你怎麼「制」啊?你要是開刀,你把那個好的地方拿掉了,那個病還在那兒,這有用嗎?只有更壞,要「一心制意」。

【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爲衆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爲五大善也。】

「端身正念」,身要端,念要正。「言行相副」,所說如所行;「所作至誠」,要誠懇,不要虛假,這個虛假是很壞的事情。我們這裡倒沒有人有這個毛病,特別喜歡虛假。但是確實有,他這個習氣很重,他幾乎是一說就是假話。所以這個事,大家就是說,我們知人也得知己,要照鏡子。現在幸虧我們這方面不是很嚴重,所以眾生難度就在這些地方,要「言行相副.所作至誠」。

「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要做諸善,不為眾惡。就是惡都不做了,這樣你就可以度脫。你度脫之後,你可以得到福德,你行善得到善報。

「可得長壽泥洹之道」,這個「長壽泥洹之道」,你要往生就都是無量壽,都要成佛,這是涅槃之道。

「是為五大善也」,這反過來,把這五惡倒過來就是五大善。

這一段主要說的是「人天乘」,一個人如何做好人,如何行善,如何……。所以佛法這個「五乘法」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翻譯到中國,中國就把「人天乘」的法沒有怎麼翻譯。因為中國有「孔老之教」,人天乘基礎很好了。實際上佛法整個的是五乘。

有人對於「人天乘」就輕視,說這個是很淺哪。這裡舉一個公案,當年鳥窠禪師,弟子會通跟他告別,待了多少年,會通待不住了,走了。他〔鳥窠〕就問:「你為什麼走?」他說:「我要到別處去,求佛法去。」鳥窠說:「你為這個!怎麼不早說呢?你要求佛法,我這也有嘛,你怎麼不早說。」他就磕頭求。求,他身上就找找找,衣服上就找到一根布毛,一吹,把布毛吹走了,會通開悟了。

所謂這「吹布毛」,這個事讓白居易聽到了,白居易那時候正是他寫《琵琶行》的時候,正在那兒;聽到了,就上山見鳥窠禪師,他也希望鳥窠給他吹吹布毛。鳥窠告訴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就輕視這兩句,不滿意;他說,這兩句「三歲小兒也說得」,三歲小孩也會說。他就說:「八十翁翁行不得。」你說三歲小兒都會說,八十歲的老頭也做不到。因為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惡你都不做,眾善都奉行,我們到了八十歲也行不到。

所以這裡就有一個分別了,以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是淺,「吹布毛」是深,是白居易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跟「吹布毛」這平等平等,那是鳥窠。他並沒有瞧不起人嘛,你來的是太守,隨機說法,這個對於你正好嘛。但是一迷一悟,就差天淵了。所以說是,如果是法法都圓哪,「人天乘」就是「一佛乘」。所以我們對於「人天乘」,這一點我們應當有個提高的認識。

實際上這一品所說的是濁世的惡苦,都是事相,實在也是圓顯自己的心哪。我們不要以為只是極樂世界那種莊嚴是「託彼依正,顯我自心」,那些「依正」都是顯我們自心;那個《地藏經》裡頭,那些個種種地獄現象,那些銅牆鐵柱,都是自心。所以這裡頭所說的這種種,也都是自心哪。

所以《彌陀要解》說,「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這是穢土,這個「穢」就是自心所感的,自心的「穢」當然不要嘛。你自己心裡頭為什麼要它穢啊?「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因為是自心淨,那當然我要求,要保任哪,要保啊。所以你這厭穢須要捨,捨到究竟,沒有可捨了;欣淨土也須要取到究竟,也沒有可取了。要到這個時候,取捨到極點的時候,跟「不取不捨,亦非異轍」。

如果不從事這個「取捨」,沒有欣慕極樂,沒有厭離娑婆的心,只是說「不取不捨」,這個不但不高,而且這有毛病,這叫做「執理廢事」,你執著了理,廢掉了事。你執著了理,廢了事,你這個理就不是圓的了,所以你這個理也要打個引號了。如果你能夠了達全事就是理,全波就是水,波是事相,水是本體。波是什麼?整個的波是什麼呀?不都是水嘛!所以「若達全事即理」,你取也取的是理,捨也捨的是理,你「一取一捨,無非法界」啊。所以蕅益大師這一段話是非常殊勝,蕅益大師九天寫出來的〔《彌陀要解》〕,所以這個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九天寫出這麼一部著作。

憨山大師寫這《楞嚴經通議》,凡是從腦子裡出來的東西都不要,所以這才真正是「慎勿信汝意」,因為腦子裡頭出來的都是「意」。大家都想寫幾句東西,但不知道你那東西沒價值,你腦子裡出來的。人家憨山大師,腦子裡出來的東西不要,那才寫出幾句,那句句都可以要。

今天就供養到這兒,大家歇一歇,喝茶,哈哈哈哈。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上次講了這個娑婆世界「五惡五痛五燒」,所以佛就無量的慈悲,再三勸告,這個悲痛「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哪。所以底下就告訴大家,你要如何來避免哪。所以說這些話,就是要給大家指出方向,做為救度,你要避免哪。底下就說了「一心制意」等等。

今天這兩品,第三十六、第三十七,就是這個的繼續。所以底下〈重重誨勉〉,一遍再一遍、一層再一層、一重再一重來進行勸告,勉勵大家要止惡行善哪。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

一開口就是「佛告彌勒」,彌勒當機,未來的佛呀,也就是現在的佛囑咐未來的佛,對他說;「吾語汝等」,我跟你們說話呀,我告訴你們哪;「如是五惡五痛五燒」,他說,這樣的五惡五痛五燒,它是「輾轉相生」。因為你造了五惡,現世受報名為五痛,來生受報名為五燒,這是由惡而生痛、生燒。

這「輾轉相生」是什麼意思呢?輾轉就是反覆的,像輪子似的轉過來,又轉過來了,又轉過來了,反覆的。「輾轉相生」是「痛、燒」又能生「惡」。上次已經說過,那個鳥、螃蟹你把它擱在一起,就互相鬥,它在很苦的時候它就互相殺傷。所以在地獄之中,地獄中的眾生互相殺傷,這是地獄中苦的一個原因哪。他彼此都在極端痛苦之中,所以誰碰誰一下都是不可忍耐,那就是加倍的來報復。所以他在「痛燒之中」,他並不知道能夠悔恨哪,他是更增加他的瞋毒、痴愚的毒。

那個銅床鐵柱,那個都燒紅了的銅柱子,那個罪人是怎麼趴上去的?怎麼抱著那個柱子的?不是須要小鬼把他推上去,他自己去抱的。他看見是美女,過去一抱,啊!渾身燒死了。燒死之後,他並不因此明白,說下次我再也別抱了;他馬上活了之後,又看見還是美女,過去又抱,沒完沒了的。所以不會因為這種「痛、燒」而使他能明白,它更增加了他的毒啊、他的痴、他的恨哪,所以這就是「輾轉相生」。「輾轉相生」就是雞生蛋、蛋生雞啊。

【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衆見之。】

「敢有犯此」,如果你敢犯這些五惡,五惡大家要知道,五惡裡頭就是包括喝酒。大家都認為這是很風雅的事情,也是很愉快的事情,那麼你也就犯了。你敢犯這個,比方有些這個佔公家便宜,實際是〔犯了〕盜戒,覺得不佔白不佔。有些管理很鬆懈,公家的東西你不拿白不拿,並不犯刑法,也沒有人管你。但是你這是做了惡,你是做了盜惡,你要是受了戒,就破盜戒;這男女之間胡鬧,所以這個眾生不知不覺就在犯哪。你敢犯,你這麼大膽,你敢來犯這些惡的事情、罪業,你的結果,因為它是輾轉要發展的,你一定要經歷到惡趣,三惡道裡面去呀。

所以這句話咱們不要把它看得很小。你就是不受戒,它還是惡。而且這個惡,它會造成其他的因。造成之因,侵犯了別人,別人就要報復,種種的,愈來愈發展,愈來愈大,要經歷到惡趣。你不要看這個事情很小,一個小事、小節,常常有人說「大人物不拘小節」,這是自己掩蓋自己。現在所謂大人物,就是說我是位置高;位置高,當然犯點小節也沒人敢提意見。你所謂大人物的話,你大節要能過得去,大節過得去的話,現在就是難了。

敢犯這個的話,「或其今世,先被病殃」。「被」這個地方就當作「受」字解,要按西法的文章說,你要是被動的。當作被動解釋,你就要被動的得病、得殃,這麼也可以講,不過中國文法不是這麼用。就是「受」,或其今生,你受到的「病」,也是一種禍害;「殃」是禍,受到痛苦,受到災禍。

而且「死生不得.示眾見之」。像北京一個大和尚,最後身上插了五根管子,插了多少時間哪,他痛苦得就拔掉兩根管子。〔他們看見,又給他塞進去,那個一寸多長都是血,因爲插上去很不舒服。按: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

死這個事,他求死、求生都不得自由啊。不但他求死不得自由,他就想把兩根管子拔下來都不行,別人又給他插進去了。所以生時知名度很高,死後還要入惡趣,這個知名度管什麼事啊!

法源寺還有一個,這個是極荒唐。他就是慘叫,一條街都聽見他叫,這是解放以後死的,送到醫院,他就不疼不叫了。醫院說「你沒病」,就送回來;送回來,一回到他住的地方就叫。再送醫院,醫院說:「沒病,我們怎麼能收?」到醫院就沒事,醫院就不收,就回來;回來就叫,就這麼叫死的。所以,他就是活入地獄,罪惡萬端沒法說啦,當時也是方丈。所以有一個人跟他開會,就說:「這個什麼人?說話這麼輕佻啊!」後來別人告訴他,說這是誰誰誰。「噢,怪不得,原來是他,不然怎麼會這麼輕佻!」

所以他這些人哪,我們絶不能因為是個佛教徒,就認為這個人就必定是向善的,這個完全不一定啊。不管怎麼樣,他就是受了戒之後,他加了破戒的罪。我們一般人作惡只有作惡的罪,沒有破戒的罪,他加上破戒的罪。你持戒、你行善,你不光是有行善的功德,你還有持戒的功德,那持戒功德很大。但是你要作惡,那同樣的,這是均等的,這才合理嘛。

這你就不但有作惡的報,而且有破戒的報,那就是地獄的報。這種作惡就要在今世示現這種報,這都是現前的真事啊!一條街聽見他慘叫,而且叫個不停,就這麼叫死的。到醫院沒病,不是一回。醫院說,你總不能強迫我們收一個沒病的人哪,只好接回來,接回來就叫。罪有應得啊!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或者今生,或者壽終就入三惡道。而且可以這麼說,往往是這一種「死生不得」,這種人壽終之後,看來只有入三惡道了。

這種「愁痛酷毒」,這種憂愁、這種痛苦,「酷毒」是極嚴酷、極厲害的一種毒。在這種痛苦毒害之中,「自相燋然」。「燋」就是把他燒糊了,自己燒;「然」就是燃燒。古時候就當燃燒,跟加上火字旁那個「燃」字一樣的。自己就互相燒,你燒我,我燒你。

「共其怨家.更相殺傷。」他就入三惡道之中,和自己有怨的人又互相在這,你殺害我、我殺害你。

「從小微起.成大困劇。」所以「菩薩畏因」哪,而眾生就「畏果」啊。知道這個果可怕,而不知道去害怕為什麼得到這個果,是因為你種了這個因哪。而往往是因小果大,行善、作惡都是如此。一個小的因,它所結的果就大。這是自然的嘛,你種一顆麥子,後頭長一棵麥子穗,得了多少顆麥子粒呀!這是自然的規律嘛。你種了桃核,出了桃樹結桃,那有多少桃核?有多少桃,整個那棵樹!這個果它就是大嘛,所以「菩薩畏因」。

「從小微起」,做很小很微的一件事情。「成大困劇」,很大的,「劇」也是大的意思,大的困難。「大困劇」在別的譯本裡頭,《魏譯》就是「久後大劇」,久後變成更大了。所謂「大困劇」就是說這個苦,它是增長的,「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愈來愈大,愈來愈困難。而這一種是因為什麼呢?就要追究原因哪,所以我們要知道「畏因」。我們要知苦,就要斷集;你要找苦的原因,苦的原因是集,所以知苦就要斷集。這裡說了苦,我們要找苦因。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

這個苦因「皆由貪著財色」。你「貪」戀,「著」就是你抓住了不肯放。所謂這個「財」就是一切,包括現在所說,有多少大件,什麼黃金的首飾;再有,「錢」大家都知道是財了,這一切也都是,住的房子,一切享受,這都是屬於財。這個財就是代表錢財、貨物,各種近代這些新的設備都屬於財。這個大家很貪愛,很捨不得丟,就是「著」。

「色」,就是說,這個誰的話好,嘉祥的話好,「或貪財,或貪皮肉」,就是在肉身的這種貪著,男女之間。現在還不僅僅是男女之間,同性戀同樣是,還都是「色」。還有人和畜生,這都是「色」。這個在真正的戒條裡寫得很清楚,都在內,都是要禁止的,就貪著這些東西。所有壞的東西都是共同的,中國有,外國也有;中國古代有,一直傳到現在,現在還是有。中國在春秋時候,那時候就是男色,一直傳到現在。外國還很發達,各國都有,這壞的事情都很普遍,這都是大家貪著。

「不肯施惠」,這種利益好處不肯給人家,你不肯去給人方便,去救度別人,你的財物不肯布施。所以就是說,這個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你貪財好色,你慳吝。

「各欲自快」,每個人每個人都是想自己痛快。現在出現了一種新的這個……,恐怕也是古代的,不過現在它很發達,崇拜撒旦。他們的紀念日快到了,已經有十幾個人把孩子都準備好了,自己小的兒子就要殺,殺了來祭祀,胡作非為。在那禮拜行禮的時候,可以強奸少女,就是這樣。他的要求是什麼呢?要求「自由解放」。這個「自由解放」是好名詞,就這「各欲快意」,實際上就是這「各欲快意」,我要幹什麼就幹什麼,我不受一切拘束。那麼他沒有考慮……,只考慮你的自由,你考慮沒考慮別人的自由啊?你這要想強奸就強奸,你這自由了,那個被強奸的她自由嗎?這種魔說。這一些事情就是說,現在這個勢力很大,勢力很大,有組織,所以就是「各欲快意」。「各欲快意」到這個時候是登峰造極了。

「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忍辱」這個「忍」字,中國清代中興的名臣曾國藩他的語錄,他的語錄有兩句話我是老記住,是「千萬忍耐,忍耐萬千」。千萬你要忍耐呀,你所要忍耐的事不是一件、兩件,你是要成萬成千的忍耐,所以「千萬忍耐,忍耐萬千」。

佛教這個「忍辱」是六度之一。所以在《金剛經》裡頭特別指明了忍辱。一講,先講的是「布施」,應該要怎麼不著相的布施,三輪體空;具體舉例就舉的是忍辱,歌利王節節支解,所以這個忍辱很重要,忍辱很重要,所以就是要所謂「難忍能忍」哪。

所以一個人不能忍,處處要講自由,處處要講「老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你這將來非幹到地獄去不可!都要有所不為嘛,所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言」,要自己有約束,哪裡能這麼放縱啊!我就只考慮我自己,我要幹什麼,我要怎麼著。你侵犯人家對方的自由啊,這不就是造惡嗎?還自己覺得很有理。

「忍辱」者,就是克制自己,把這個自由讓給別人,你就忍辱了。他罵你,你要回罵,倆人就彼此都不自由了。他罵我之後,而我沒有反抗,他不就自由了嘛,把自由讓給對方啊。為什麼必須我得自由,不讓別人自由?

「不務修善」,不肯修善。所以在這一點,耶穌教的話很徹底,當然是稍微有點偏了。耶穌的話,當人家打我左臉的時候,我把右臉送上去。所以這一些教,大家有好多都覺得是……。有的年輕人就「各欲快意」,我想怎麼痛快就怎麼做,這個很危險。

【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天道施張.自然糺擧.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威勢無幾」,你要知道,現在你想痛快,你還想橫行,你還在享受,你還有威有勢,但是你這個威勢沒有幾天哪,沒有多長的時候啊。你前生修了善,你今生得了人身,你享受這個善報。這事等於說是,一個人他繼承了這家的遺產,還可以、還容許他揮霍。但是你沒有多少啊,你坐吃山空,沒有幾天你就花完了。你這個威勢沒有多少啊,你就「隨以磨滅」,都消磨了、除盡了,叫做滅,就全沒了,就全完了。

「天道施張.自然糾舉」。「施」也就是「張」。「天道」就是講自然之道、因果之道,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有很多外道就是求天,其實,天它也是在執行這樣一個法度,也是一個執行的人哪,它也要秉公辦理。不能說因為你磕頭它就赦免你,你上上供就把你〔的罪〕減了,那不是天在那兒受賄嗎?有很多人糊塗啊。

這個「天」它就是自然的因果,就是如此,它就是要「施張」,它就是要起作用。「自然糾舉」,自然而然,所以「自然」兩個字就點出來了,不用造作,不用安排,自然而然。「糾」就是糾正的那個糾;「舉」就是舉發、檢舉。這一些,自然而然的把那些個罪,把一切一切都給你暴露了,都要追究。

「煢煢忪忪」,「煢煢」是很恐慌的相貌,憂思,無所依,孤獨。「忪忪」是心慌失措。你這是孤孤單單的,「萬般將不去」,你的這些同夥、哥兒們、至親愛的眷屬,沒有一個誰能跟著你的;「只有業隨身」,孤獨得很,而且這個時候你恐慌得很哪。

「當入其中」,你自然就走到你的罪業之中,就輪迴在五趣裡頭,到你應該到的地方。

「古今有是」,從古到現在,都有許多這樣的事情,這些事情是悲痛、可傷。眾生本來是佛,自己不明白、不相信。自己不但是妄想執著,而且種種造惡,在冤枉之中受輪迴。在這夢中,惡夢是愈做愈惡、愈做愈恐怖,不能醒啊!所以,哀哉可傷,可痛啊!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

「汝等得佛經語」,就指的在會的大眾,以至我們後世的人。我們後世的人「得佛經語」,看見佛經就是得佛經語,當時在會的人更是如此了。你們得到這一些,「熟思惟之」。你看這個地方,是佛教導大眾。所以大家往往不大肯思惟,只肯背誦,要好好的思惟。你就是在那背,那是走過場,也有功德。

所以「聞思修」三慧,在那念只是聞,你要進一步就得思,思了之後才有修。你不要以為你在念著就是修,這個不夠;這是程度水平太低的,所謂初步的,也可以叫做初步的「修」的準備吧。要經過思、經過修。這個不就是佛在這兒說的:你得佛經這個語,「熟思惟之」,你要很好的去思惟呀。

那麼現在這個經語之中,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淨土的經最要緊,淨土三經之中,《無量壽經》是第一,這個就是詳談了「本願之海」。所以我們要對於這個經,別的經你不去思惟不要緊,你對於這個經要好好去思惟,你好好去想一想嘛,他這一句話什麼意思?你要把自己擺進去,要聯繫自己,哪一些都是說我呢?

有一個人她聯繫了一下自己,當時她說是,兩年的一個病她就好了。居士林的一個人,一個老太太,這大概是前年還是哪年,我去了,她跑出來,她給我問訊,她說:「謝謝你,我當時因為沒有工夫跟你說,你講了之後,我當時……。」我就講了一個什麼,我舉了一個例:你燒開水,你要一口氣燒開了,燒開了之後,你就是再放涼了也是涼開水。你把壺擱在爐子上,你燒三分鐘拿下來,明天再燒三分鐘拿下來,後天再燒三分鐘拿下來,一百年之後它還不是開水。

而且「一曝十寒」哪,這個水在這,燒一會只是幾分鐘,拿下來的時間,你就是寒的時間長啊,「一曝十寒」,你這不起作用啊。她說:「我當時聽了這句話,『一曝十寒』,這不就是說我了嗎!」她這樣一想,她說當時就覺得她這害了一年多的病,當時就好了。這都是真事,這也胖了,她說:「我要跟你說,今天我要告訴你。」

這兩個老太太在一塊,那個就是見著滿屋子都是……,要看觀音,結果就著魔了,不能睡覺;多少人在屋子,擠滿了,都沒法治,要死了。這不行,沒法睡覺,整天緊張,有人叫她念大悲咒對治。我說:「不要對治了」,我就給她講了一個禪宗的公案,我說:「老僧不聞不睹無窮。」她說:「我記不下來。」我小女兒在旁邊,福良,我說:「你寫個條子給她。」第二次我再看見她,她就給我很深的問訊,她說:「謝謝!」也胖了。自從那條子到手之後,這些現象都沒了。

所以就是這些事,你把自己擺進去,不要就在那兒走過場,這個作用是很殊勝的。這些也沒有什麼叫法術,也沒有什麼特殊,就是這很簡單嘛!就你不要「一曝十寒」哪,就是說你「不聞不睹」就對了,這都平常得很嘛,就是這樣子。「熟思惟之」,要在「思惟」上用功。

【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各自端守」,「端守」指按著佛經的話去做。讓你「端守」什麼?就你思惟,你知道了這個道路,知道這個道理,這就是「修」。「終身不怠」,你不要懈怠。

要「尊聖敬善」,大乘初地以上都是「聖」,小乘初果以上稱為「聖」。對於「聖」,我們都要尊敬,要恭敬「善」。經中它就是尊重這個,所以「善男子、善女人」稱呼大家。就是要依這個三善道啊,要止惡修善哪,要停「五惡」修「五善」,要恭敬這個「善」。

憬興他說,說到「聖」,那就包括了佛跟僧。佛當然是「聖」,還有這些菩薩、羅漢以及僧;僧本來是「和合眾」,除了佛之外的修行人都通稱為「僧」,「尊聖」就包括了佛和僧。

「善」是指的世間法、出世間法。比方「仁義禮智信」,按儒家的話,你能夠把五常,「仁義禮智信」,都能夠實踐,你還可以保持人身,就相當於佛教裡受「五戒」,這都是善,那麽說就是法,法寶嘛,這就是三寶。

「仁慈博愛」,「仁」者,安人;普利,慈悲為懷,所以「仁慈博愛」。

【當求度世.拔斷生死衆惡之本。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當求度世」,要求解脫,要「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所以這個「度世」不是說只求自覺,而且要覺他,要普令一切眾生都永離生死。所以佛就說,你們得了佛的經語,要好好思惟,要好好去實修,不要懈怠,要尊敬三寶,仁慈博愛,要自覺覺他,自度度他。

「拔斷生死眾惡之本」,就是說,不是在那有一搭沒一搭的,而是要「拔斷」,就是要把這個生死、惡的根本,要斷這個根本。

「當離三途憂怖苦痛之道」,要離開三惡道這些個憂愁恐怖、這些苦痛的道路。怎麼離呢?你要拔斷生死的根本。這就是說「拔斷生死眾惡之本」,你就「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嘛,是不是啊?貪瞋痴是根本,罪惡的根本,所以輪迴六道,貪欲為本。那麼要解脫生死苦海,就智慧能度,所以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拿智慧的劍來斬斷無明等等的煩惱,這樣就永離三途之苦了。佛悲憫,所以勸導啊。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

「若曹」,就勸導大家,要「作善」哪。他進一步開示,你們說要行善,什麼是第一呀?我也常說,我們應當把咱們這個鋼用在刀尖上啊。那哪兒是刀尖啊?這就是佛反問大家,你們想想,什麼是第一呀?就是「當自端心」,你要端正你的身心,這個就是「作善」裡頭居第一位的,這個是第一。

「作善」,淺說就是行善事。如果要說到究竟,這個善、這個第一善哪,那就是「是心作佛」呀!既然「是心作佛」,所以我們就是要在這一切之處端心、端身。

「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皆當自端」,淺一點來講,那就是「非禮勿視」,不合禮的事情我不看。你那跳脫衣舞我不看,「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這一些端身、端口、端什麽。

進一步說這個「端」,怎麼叫「端耳」?《楞嚴經》裡頭這個「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是利用耳根。他這個耳根,大家很多人在這兒錯了,一個外國來的居士,他很有點名望,到處講。我說:「你講《楞嚴》這一段」,我說,「你說,你先說」,我聽著聽著就聽出他毛病來了。我說:「你先用『聞中』,這個是『入流亡所』,入什麼流啊?」他說:「入那個聲的流」,我說:「你錯了!」美國有個沈居士把問題講淺了;講淺了還可以原諒,他就整個講錯了。

它就是不管這個聲,有好些人在這個地方錯。它是「聞」的本性,那叫「反聞聞自性」。你還在那兒聽這個聲音,你還不是在那追那個聲塵?你還不是在務外?還不是向外奔馳?那有什麼叫「反聞」呢?所以他錯,他錯錯在哪?他說這麼講,凡夫才有法子下手啊;要是說這個「聞」字解釋為「聞性」,那凡夫無從下手。對!凡夫是無從下手,所以淨土法門才殊勝啊!你都想到凡夫能從這下手,遷就這個下手的地方,你非講錯不可!

所以它這個「反聞」者,「入流亡所」,「所」是「所聞」。這麼一講,大家也就很明白,肯定他是錯的,沒法子。他這個人很聰明,他馬上承認,他馬上要給我磕頭,我把他拉住了。

這個「入流亡所」,你這個耳根的「所」就是聲,你是忘記了聲,不是在那個聲中那兒待下來了。所以大家不思惟呀,所以很多人不思惟,他很淺哪,他稍微能把它講過來就以為是這樣,不肯深思啊。你深思,自己也能發現矛盾,沒有什麼難懂啊。

這「所」,你這個耳朵的「所」是什麼?不是聲音是什麼?入了流,當然跟那個「所」是對面的了。把「所」忘了,把聲音忘了,你還說在聲音中待下來,天下糊塗人有這麼糊塗的嗎?這個人是極端聰明,說老實話。而聰明人才糊塗,我告訴你們,這是真理。這些糊塗人都是聰明人;他不聰明他不糊塗,所以就是呀。

這就順便講到這兒,我們要「端耳」,那就是如觀音啊。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不去追那個聲塵,反聞自性,這才是「端耳」。

同樣的,不去追色塵,反聞自性是「端眼」,不是種種都一樣嘛!所以「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端心」,那就要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這樣的「反觀自性」這叫做「端」。如是六根都不去追六塵,而都反回來反照、朗照自己的心源,本心之源,這才是「端正」,就是在這所說的一個「端」字。當何第一啊?就是應當這麼「端」,那這樣才是第一。至於初步,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初下手的人也是要做的,不可忽視。

【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爲。】

「身心淨潔.與善相應。」你看這個「善」字,剛才我們對於「善」的解釋,這就對了。不然一般的行善,跟你身上乾淨不乾淨有什麼關係?「身心潔淨」才跟這個「善」字相應,這個第一之善,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呀。你身心潔淨,你不去追逐六塵,不追逐塵不就乾淨了嘛!朗照心源,這「潔」呀,這個跟善相應。

不要隨著「嗜欲」,嗜好跟欲望。現在很多人還是離不開嗜欲;自己所嗜的留戀,不肯捨,更不肯說斷哪,就是粘粘纏纏像老太婆這樣子,沒有一點丈夫氣,「勿隨嗜欲」。

「不犯諸惡」,剛才所說這些惡都不能犯。「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對待一切,我們都是和顏悅色。「身行」,我們每天身之所作,這一切一切都應當專一。底下還得接著往下講,「當專」就是說應當「專精行道」。從本經來說,就是指著勸大家「一向專念」,所以「身行當專」。

「動作瞻視」,「動作」就指的行動,「瞻視」是看。這一切一切都應當「安定徐為」,很安定,就是很和緩,不是那種很粗暴不能自制。所以現在你看這些個跳舞,這些個動作,跟「安定徐為」都是相反的。

所以「吳季子觀樂」,他聽見音樂,他可以知道,這個哪一國是什麼音樂,這個國家過去是如何,今後前途是如何,都可以知道。現在這些歌舞就告訴我們,世界中有很多禍亂。這個禍亂是一天比一天要加深,等到達到了登峰造極,轉過來它就開始減少了。現在還沒有,還正在爬坡呢。

都「安定徐為」呀。所以咱們中國的諸葛武侯,他教他的兒子就是「淡泊寧靜」。他就是這個意思,不要隨著嗜欲,要淡泊。而且這個欲中,最大的欲就是男女之欲。你不要去追求這個東西,你要淡泊。「淡泊以明志」,你有沒有志氣,看你肯不肯淡泊;「寧靜以致遠」,寧就是安,靜是清淨,寧靜就是安定,你安定才能致遠、才能經久,才能有遠大的作為和遠大的宏圖。所以不是這種跳躍、瘋狂、掙扎的這種變態。

【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爲之不諦.亡其功夫。】

「作事倉卒.敗悔在後。」做事沒有預計,都是臨時倉倉卒卒,忙忙亂亂,慌慌張張。「倉卒」就是慌張,失敗和悔恨跟著就來了。

〔「為之不諦」,〕你之所為如果是〔不諦〕,「諦」就是審慎,你不審慎、不慎重;「亡其功夫」,你的這些功夫就滅亡了。 這不是忘了,你如果要不謹慎嘛,就把你的功夫都忘了。 這裡是「亡其功夫」,功夫亡了。那這個話怎麼講?有證明嗎,我這個解釋?有啊,所謂「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你的功夫不就是功德林嘛,這一點瞋心之火,就能把整個功德林燒了。統統燒了,這不就亡了?你過去的功夫就全沒了。所以「修道千日,敗道一時」,大家要知道,所以就是「善護己念」,「重重誨勉」。

剛才講到「云何第一。當自端身。當自端心」,結合到觀世音菩薩的「反聞」。如果要結合到本宗,這個「第一之善」(觀音是第二十五,大勢至是二十四),那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念佛,你的六根都攝住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攝住了,而且是「淨念相繼」,這個是「第一之善」哪。

所以一聲佛號六根都攝住了,這就是六根自己都端了,「耳目口鼻,皆當自端」;心是佛,六根也都是佛了,所以這個「耳目口鼻」這就是真正的「自端」了,自然端正了,所以就自然「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善」呢,這剛才我已經提過,就「是心是佛」。這個就把這一段的意思更結合到咱們淨土本宗。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下面,所以世尊對於大家,那是慈悲極了,一度一度的開導。底下再進一步勸說呀,勉勵大家。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爲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衆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爲善千歲。】

他說,汝等如果「廣植德本.勿犯道禁」,能夠「忍辱」,還「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我們應當很珍重我們現在的時間,你在這個世界能夠修善一天一夜,就等於你到往生之後,你再為善一百年。

首先我們先把這個文字看一看。「德本」,根據日本的《會疏》有兩個意思:一個,「六度」是德本;再有一個,「六字洪名具足萬德」是為德本。所以,這個實在是兩個意思都有。既然是「廣植德本」,那也就是說念佛也兼行六度。如果你閉關念佛,那你這個念佛之中自然包括了六度,實際是如此。

由於念佛,你這就是利他,你天天迴向「願以此功德……同生極樂國」,你這就是很大的「布施」;你這就是「持戒」,你念佛你的心這麼端正,什麼都沒有做,你的惡都止了,這還不是很好的戒嗎?你是「忍辱」,你沒有跟任何人鬧脾氣,什麼都忘了,什麼辱都忍了,這時候只有一句佛號;這個「精進」,一句接一句;「禪定」,這不就是別的都沒有,就是這個,這不就「定」在這兒嗎?所以「迷時不念悟時念」,你念的時候就是悟,那還不是大「智慧」嗎?所以一句佛號,六度具足啊!

但是,我們是這樣,不要說因為我這個六度具足,所以六度的事我就都不用再做了,那又不對了。相信它六度具足,但是其他的,因緣恰好,能做,我們還是儘量的做嘛。這是「廣植德本」,「植」就是種植。

「勿犯道禁」,「道禁」就是「六度」的戒度。為佛道,我們要禁止作惡,這就是「道禁」。這是為修道者所禁,你不要去違犯,就是「勿犯道禁」,這就是指的「持戒」。

「忍辱」,這就把「六度」中又特別提出這幾個,要「持戒」、要「忍辱」、要「精進」,不是修兩天後來就不修了。咱們之所以不成功,就是退緣多。所以我們就是要不退,每個人都要注意這一點,要不退。要老退,給自己打個楔。這個汽車要上坡,你不開的時候,那個車子輪後頭塞個楔。你要沒有楔,這個車就往後走,那走著走著它突然就翻車了,有的時候翻到懸崖山下去。所以有的時候你不……,停的時候,你打一個楔,不要叫它往後退。退起來是可怕的,你不能控制的,你要有滅頂之災呀!所以要精進哪。

「慈心專一」,要為救度眾生啊。所以念佛求往生,就是要求自己怕受罪、怕入三惡道,求早點成佛、早點去享福,這樣來求生極樂世界,絶對是往生不了的,我給大家都做了保了,告訴你這絶對!要利他啊,要慈心,要有普利眾生的心。為什麼要往生?就是要儘早的實現我們廣度眾生的願望。

現在你能分身塵剎說微妙法嗎?你只能在這地球上胡說八道。實際就是這個,都是在地球上胡說八道。你能做什麼好事?只有往生之後,你才能分身塵剎說微妙法,普惠以真實之利。所以往生是為這個,所以這叫「慈心」,要專一去修。

如果能夠這樣,你「齋戒清淨」,你持八關齋戒,「齋戒」是八關齋戒。八關齋裡有「過午不食」,那是「齋」。持八關齋,這個事要是一天一夜,這個功德也是很大的,何況你還是「廣植德本」,種種的這樣來持。

能夠這樣的話,你在這個世界能夠堅持到一天一夜,八關齋可以受一天,有人就是長期的,現在就准許你就受一天,這一天我要特殊的持戒。你「廣床大被」,現在大家都買那個講究的床,那你就是完蛋了,就不能受持八關齋戒了。你不能用那個床,所以我都是小木頭床,從來不要「廣床大被」,好的被褥、繡花的被不能用,化妝品全不能用,愈好的化妝品沒一樣能用,電視機也不能看,這些音樂、跳舞都不行,種種的。它加上幾條,除了五戒之外加上幾條。允許你受一天,受一天功德很大。

咱們在這個世界上,這一天受八關齋戒,持戒,這樣種種的「廣植德本」,你這樣能夠一天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你比那個在為善一百年還強。這個是什麼道理呢?

《寶積經》裡頭有這個話,文殊師利授記品:「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能夠在婆娑世界,對於眾生,能夠這樣一彈指的時間,發生了慈悲心,你所得的功德,就比在極樂世界億百千歲,修種種的清淨行、梵行,超過它呀。

還有《思益經》,這都是大乘經典,「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安樂土那就是極樂世界;「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不但沒有苦惱,它連名都沒有,何況其實?沒有;「於彼作功德」,在那個地方作功德,「未足以為奇」,你作功德也沒有什麼可奇,你要什麼自然就來了,所以就把東西給人了。咱們現在,你這也算給,你好難哪,是不是?那個未足以為奇;「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你在這個煩惱的地方,能忍不可忍的事情,種種的不合理、種種的橫加於你、種種種種的事情,而且也「教他此法」。所以你要「轉教」,把彌陀這一種,就是「唯說彌陀本願海」,我們也教他修這個法,「其福為最勝」。這個雖然沒有說時間,但是稱讚了在這個世界這麼做,要教他,教別人這個法,所以大家都應當發這個願。

這個不像禪宗、密宗,禪宗、密宗給人家演說,確實是很難,不能隨便說。你要一說錯,那就是不可挽救。淨土宗,只要你老實,你錯不到多少去,甚至於可以基本上不錯,這一點膽子要大一點。但是也要發大願,要很用功,要努力求佛加被,就在力之能及、緣分所到,也「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就是如此。

《善生經》還說,跟彌勒出世比,彌勒出世的時候,「百年受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不如現在在這個世界一天一夜;「何以故?我時眾生具五滓故」,「我時」是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佛說,五濁惡世,這個時候眾生有五滓,五惡。

彌勒的時候,那個時候人福氣很大,那時比現在的好,人壽八萬四千歲,身高八萬四千尺。它雖然是個地球,這個地球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彌勒成佛的時候,迦葉從雞足山就出來了,迦葉沒有般涅槃,他等彌勒。所以現在多少人到雞足山哪,虛老和尚去的時候聽見裡頭敲鐘嘛,大家就說虛老還是很難得。來禮拜的人,聽見裡頭敲引罄就很好了,虛老在磕頭的時候,都敲鐘。

到那個時候迦葉就出來了,出來之後來禮拜彌勒。彌勒的諸大弟子就說:「奇怪,來了一個長得像人的小蟲子。」那時人都高大呀,迦葉當然比我們大一倍以上了。但是當時那時候的人,看他就像個小蟲子,長得跟人一樣的小蟲子,「這是什麼?」彌勒就告訴:「你們不可輕慢,這是前一尊佛的大弟子,是傳佛心印的大弟子。」這個時候,迦葉把佛的袈裟獻給彌勒,彌勒接過來,袈裟都是很長的,彌勒接過這個袈裟,只能蓋兩個手指頭,你說〔彌勒〕要比釋迦牟尼佛大多少!但是他一展就合適了,就披上了。這時,迦葉就湧身虛空中,現種種神變,般涅槃了,完成任務了。

所以在那個時候,在彌勒那個時候是好,你那個時候一百年受戒不如現在一日一夜。所以這就是說明,為什麼這許多經典都說這一點,不是這一部經說了,在這個一日一夜,勝過極樂世界的百歲;這個十日十夜,勝過其他的世界爲善千年哪。

這個要追究一下,所以這個地方,也可能大家又出了一個想法,「既然這樣,這個世界這麼好,我們就在這個世界修好了,何必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個就是說,它這個功德大,就是因為這個修難成,難能啊,所以難能就可貴。它是非常不容易啊、難得,不容易做到。所以我們不是一定要看那個時間,看你這個決心、你這個精進、你這個勇猛。它這個難哪,做到這兒很不容易。

實際再說起來,能不能在這個土修下去啊?我看,有誰真能在這個世界上,一日一夜的在這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二十四小時,有誰能做到?你們自己也可以想想,自己做到過沒有?有誰能做到?所以看著就這麼一句話,你們也不妨誰下個狠心,去做它二十四小時,所以事非經過不知難哪。我倒曾經是,在除夕之夜徹夜的不睡,一直修到天亮,天亮之後到夏老師那拜年。但這只能說這一夜,一年就這麼一夜。那時候只有幾年,每年都是這樣,也就是幾夜。但是白天那些時間幹什麼呢?還是有人來、有人往,還是要準備這些事,哪裡是在修行啊!

所以不要把這個話看得很什麽,就覺得這個事……,所以它能抵那「為善百歲」,沒有誰真能做到。大家一個不睡覺,就睏在那,昏沉了。那個昏沉還在修嗎?所以這只是叫你知道一個對比,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精進修,就是一個對比出來了;你可以跟這個去比,你就知道差不多了,這做了一個例題在這兒,這兩個就這麼相比。如果你能用功三小時,那就……;當然有人說太容易了,用功三分鐘那麼比就不行了,你前提都不存在了,很容易的事情嘛。所以就是說,你這可以做參考,知道這個地方要勇猛,這個事情是很難能的,很難能的就非常可貴。實際上這個是很少人做到,能夠二十四小時始終清淨、始終專念、始終專一,所以不要把這句話小看了。

再有一個,為什麼要往生?因為你往生,雖然它那跟這比,好像時間的效果沒有這麼高,但是在極樂世界,他沒有時候不修、沒有人不修;你在休息的時候也是修,你在聽著音樂,看見人家游泳、聞著香、欣賞花,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增長你的善根;你喝水、吃飯,無時不在增長、無時不在修。但是,我們在這個世界待下去,你雖然是修的效果這麼高,但是你能修的時候很少,就剛才我說,真正能做到一日一夜是很稀有的。

所以說這個話,不是勸大家你們就別去極樂世界,在這修吧;是告訴大家,要知道在這兒為善,難能可貴,這個功德是非常殊勝。你在這修一天一夜,就等於極樂世界的一百年。所以,這個就是鼓勵大家的意思,鼓勵大家這樣去修,來求生淨土,這個是真實的意思。

【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

佛就自己做了解釋,「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他方佛國,他自然都有這個福德,他要布施,什麼都有,他無所缺。

像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阿羅漢化緣,碰見那個洞裡頭有一個女的,她說:「你是阿羅漢的話,你等一等,等我丈夫回來,我供養你一個毯子。」這個女的不能出來,因為這兩夫婦就只有一個毯子,這個時候男的要出去化緣,那毯子給男的,女的就沒有衣服就不能出來,出來是裸體的。她就不能出來,說:「你等一等,等我丈夫回來。」等丈夫回來,她說:「我要把這件毯子供養他。」這丈夫說:「你瘋了,供養他!我也不能出去要飯,咱們不是都餓死了嗎?」她說:「咱們今天這麼窮,就是因為咱們沒有布施。今天有這個機會布施,咱們再不布施,我們以後怎麼辦?沒有機會了。」

這兩個人一商量,好吧。這兩個人就在裡頭,從窗戶裡頭,因為兩個人都赤身裸體,這很不禮貌,都赤身裸體,就頂著,從頭上頂出來,獻給這個阿羅漢,阿羅漢接受了。這兩個人後來都證阿羅漢,難能嘛!極樂世界有這個機會嗎?他要什麼有什麼,所以,他就沒有機會作這樣的功德,作這種功德只有咱們娑婆世界,你要知道。所以就是說大家都很困難,你得一點東西很不容易,你把這樣的東西肯拿來做供養,做什麼,所以殊勝就在這個地方。再有,他方世界沒有造惡的地方,這個世界「善少惡多」,善事少惡事多,善人少惡人多。

「飲苦食毒」,喝的就是苦,吃的就是毒,整天生活在苦和毒之中。「未嘗寧息」,沒有一個時間可以安寧,可以休息。

【吾哀汝等.苦心誨喩.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

「吾哀汝等」,我憐憫你們,我苦心的來勸諭你們,我教給你們經法。

「悉持思之」,你看,又有一個「思」字。所以大家這個「思」字,我現在再三跟大家說,已經說的時間不少了,今天借這個機會,這是佛在說,大家要注意啊,不光是念,要很好的去想、去「持思之」,而且去「奉行之」,教導我的這句話,我要去做。

【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自相約檢。】

而且是「尊卑.男女.眷屬.朋友」,不管是地位高地位低、是男是女、是親眷朋友。

「轉相教語」,互相告訴他們,教給他們。不是一律都不說,但是也不是一律的去宣傳,要隨緣度脫。但是,自己要把這個當作是自己應當做的一件大事。不是自己沒有責任,我就不要做這個事,這與我無關。你這個事情做得好,就是你任務完成得好;你做得不好,你任務完成得不好;你沒有做,你沒有完成任務。要這麼看,是自己的任務,要「轉相教語」。

「自相約檢」,自己要約束自己,〔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檢驗自己,要常常來審察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管自己,誰也管不了,要自己來管。真正下了決心,管起來也很快,所以「三日不見,刮目相看」,說知識分子,這三天沒看見你,我再看見你,我得換個眼光看你呀。就是你不振作,你振作起來就是變化很快。

【和順義理.歡樂慈孝。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奉持經戒.如貧得寳。】

「和順義理」,就是說,一切言行舉止,就合於義、順於理;跟「義」是相合的,和「理」是相順的,合情合理,合乎道理,合乎這個世間的要求,也符合佛法的精神。

「歡樂慈孝」,心很高興,皆大歡喜。夏老師的詩嘛,「願我遇事生歡喜」,所以一個人要常常生出歡喜心來;要慈孝,「佛視眾生等同一子」,這就是慈心;要孝順,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要報他的恩哪。

「所做如犯.則自悔過。」你要想不犯,是不可能的。所以「所做如犯」,你如果是犯了戒,你馬上要悔過,懺悔啊。這個懺悔,不是把它藏起來。夏老師生了病之後,見誰都說:「我這次生病就是因為我放逸了,來了好些地方戲,我去看地方戲,看多了,所以我生病。」到處對人家講,不是藏覆起來,「地方戲看多了,所以我生病了。」所以這個根哪,這根是一露就死了。植物怕露根,一露根,養花人就培上一點土。因此你的善根別叫它露,露出來它就死了;惡根,要叫它露啊,希望它死啊,不要再作惡。

所以世間很多人的做法,都是自己害自己的,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悔」就是改,一個人就是要不斷的改。「悔」不是後悔,後悔有什麼用啊?後悔不但沒用,還是一種消極的行動,灰溜溜的。「悔」者,是改也,我要改,要去惡就善、止惡行善。

「朝聞夕改」,你看,這個「改」字點出來了。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那改了。聽見這些個道理,我要改呀。

「奉持經戒」,我要奉持這個經,守這個戒。「如貧得寶」,如窮人得到了寶貝一樣。窮人得到一個寶貝,一切都有了,一生都安樂了。那就是要保護,如護頭目。所以這一品的名叫「如貧得寶」。我們聽到這些經上的話,這些的話,我們如窮人得到了一個寶貝,要有這種情緒。

【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改往修來」,你看,又是一個「改」字。所以學佛的過程是改造的過程,不斷的改造自己,不是老一套。我改得還很不夠,但是我確實改了好幾回,一次和以前不一樣,又一次又和以前不一樣,又一次又和以前不一樣,現在還在改。要「改往」,過去繼往的都要把它改掉。所以老是就是自己老一套,自己走的還是老一套,你的見解就是老一套,你沒有進步。「改往」,那個過去的改掉了;「修來」,你要修什麼?修這個未來的事,那要比從前要好、要光明。

「洒心易行」,這個心,你要洗除心垢。所以「君子革心,小人革面」,君子改革的是心,小人改革的是外表,那個不行,那是小人。要洗心,洗了心之後,自然就換了行,行動就不一樣了。要這樣的話,「自然感降」,自然得到感應,得到佛恩的加被。

「所願輒得」,你的心願就「有願必滿」,都可以得到。所以這個「有願必滿」,這一切是有條件的。你能夠得到經戒了之後,像窮人得寶一樣,你就「改往修來,洒心易行」,這才「所願輒得」。你才是真的嘛,不然,怎麼知道你表示是真的?我只想得博士,我就是不下苦心念書,那博士當不了。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

底下「佛所行處」,佛所經行到的地方,佛的經論所到的地方,以及現在我們能達到、看到這些書,還是「佛所行處」,就是佛法所流通之處。

「國邑丘聚」,「國」,大家都知道是國家。「邑」是一鄉一邑,鄉里。「丘」,有人把它解釋成山丘,這個地方是不對的;《周禮》說,「四邑為丘」,四個邑叫做「丘」,「丘」是大一點的邑。「聚」是聚落。不管是大的城、鎮、鄉、市,這些小的聚落,都沒有不受到教化的。「化」就是變,教化,人就化了。「剛強難化」,我們往往是不喜歡這些「改」,不喜歡這些「化」;要不斷地「改」,不斷地「化」,是一個改造的過程,要大變活人。我老講,要大變,你學佛是要大變活人。

一般要變個活人,你是要再投一次胎。那太笨了。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必須得投胎才變?現在就變好不好?是不是啊!要大變活人。佛的行處,因為大家都變化,所以這個時候,天下都和順了。天下都是和,所以這個天下大同,沒有侵略,都是厚往薄來,沒有壓榨。「厚往薄來」,我這個國給別人東西很多,他要是給我的,我只要得很少。如果國與國之間都是這樣,那多好啊!這是中國過去的思想。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風調雨順。

「災厲不起」,「災」是天災,「厲」是病。現在出了很多很多很奇怪的病,層出不窮。這個禍,最近這半年,地球上的禍太多了,火山爆發,這個水,種種的,海嘯,各種的災患,森林大火,不停,沒有斷過。國內嘉陵江漲水,昨天電視上看見,這個長江在武漢的水,江水跟岸平了。你去和它賽跑,就趕緊裝好沙包,江水在漲趕緊摞沙包,我這次看見這個局面,就是洪峰到了,當時最高就到這了,有些地方跟江岸就平了,水可以上江岸,這是第一次洪峰。所以這個天下就是災厲很多啊。

如果「佛所行處」,佛經所經行之處,這個所經行之處,就是表示說很多人都信奉,不是光在念經;實踐,按佛的這些道理端正身心,這才是真的。你就是一個皮,我是佛教徒,到廟裡我就是去念經,到時候就是去捐點錢,這是個皮,皮是不管事;要你身和心,要端正身心。那麼這個世界上,如果「佛所行處」就「國豐民安」,國家很富,國家很豐足,人民很安嘛。

「兵戈無用」。武器沒有用了,裡頭也沒有盜賊要鎮壓,外頭也沒有人來侵略,也用不著兵戈了。所以秦始皇就把武器鑄為金人十二,這都是說「兵戈無用」。

【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陵弱。各得其所。】

「崇德興仁」,尊崇道德,要興仁義。

「務修禮讓」,要講禮,一切要合乎情理;要「讓」,這個「讓」字很重要,這個「讓」字,你原諒和讓。所以有人結婚,要請我去講話,我就很強調這個「讓」和「諒」。只有兩個人之間能夠互諒、諒解、原諒;要「讓」,彼此要讓一讓。誰都有一個氣頭上,你讓一讓,這天下太平。而且推廣,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讓一讓。

正果法師他講,他買個碗,結果買了一個壞的碗,他就很高興拿回來。他說:「這個壞的碗我不買,賣給別人了。我何必要把好的留下,把這壞的給別人?我買也一樣。」就是這種精神。你不要看是個小事,只是買個碗哪,這種精神是很好、很可貴。你就必須要挑,我就不能要這個壞的,我要得個壞的,我很惱喪。你不肯讓,是不是?我就要拔尖,好的都要留給我,壞的給別人,一推廣就是這。

所以我們說,為什麼說是一個改造的過程?就是要改嘛。你念了半天佛,你就只是想占便宜,得佛保佑,我現在就平安,將來死了之後到個好地方,比別人都好。自私自利!自私自利不是佛教徒。

「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國家大家都安居樂業,沒有盜賊。居官者都是很廉明,就沒有錯案。沒有錯案就沒有冤枉。你別看這個事,沒有冤枉這個事很了不起啊。

「強不陵弱」,恃強陵弱,現在就是「陵弱」,我這寫的「霸國則恃其軍力,以欺陵弱小」,稱霸的國家,靠它的武力來欺陵弱國、小國;「富者則仗其財富,以搾取貧窮」,經濟情況,大魚吃小魚,大公司吞小公司,我的錢多就把別人的給吞了;「執權者常逞其權勢,以魚肉人民」,他有權有勢,他就仗他的權勢來魚肉人民,拿人民當魚肉;「為非者」,就是做壞事的人;「則結成幫匪」,結成黑幫、黑社會,那外國都有,非常黑暗、非常殘暴啊,他們;「以迫害良善」,這都是什麼呢?都是恃強陵弱,靠著強欺負弱小。到這個時候,佛所行處,「強不陵弱」,是有強的,但他不欺負小的,幫助小的。

「各得其所」,各個得到他很安身、安心之所,「各得其所」,各有其所安,各有其所得,各個都得到其所。所以夏老師把這個提出來作為一個願文。你看《淨修捷要》後頭就把這十二句拿出來了〔註一〕。

註一:《淨修捷要》篇末回向:「惟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民無怨枉。強不陵弱,各得其所。並願……,現在者增福延壽,已故者往生淨土,同出苦輪,共登覺岸。」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爲之安。】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關心你們,我慈悲、我憐憫你們甚過於父母哀念兒子。父母只是一生,佛就在無量劫;父母就不平等,有的喜歡老大,不喜歡老二,有的喜歡么兒子,不喜歡其他的,而佛是平等的;父母不喜歡那個不孝的,而佛對於那個五逆一樣是憐憫的、一樣是救度的,所以甚於父母愛子。

「我於此世作佛」,我在這個娑婆世界作佛。「以善攻惡」,提倡善來制伏那些惡。

〔「拔生死之苦」,〕要拔掉生死的苦本。「令獲五德」,「五德」就是五善。

「升無為之安」,達到無為之安樂。這「無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無為法」就不是夢幻泡影了,是究竟,所謂「常樂我淨」,究竟真常。「令獲五德」,來一步一步的最後能夠得到「無為」,入「無為法」。

【吾般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諂僞.復爲衆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吾般泥洹」,我般涅槃以後,佛要般涅槃,入寂。「經道漸滅」,經道要一天一天的滅下去。這個《法滅盡經》說,《首楞嚴》先滅,然後一部一部都要滅,最後就剩下咱們這《無量壽經》。

在這個「經道漸滅」的時候,「人民諂偽」,人民就拍馬、吹牛,都是欺詐、不老實。「復為眾惡」,又都來做種種的惡事。「五燒五痛.久後轉劇。」五惡五痛五燒就更厲害了。

「汝等轉相教誡」,你們輾轉地互相來教導、來告誡,讓大家如佛的經法,不要犯這個道禁,不要破戒呀。這是佛當時囑咐大眾。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這時彌勒當機,未來的佛,彌勒就合掌代表大家,他匯報,「世人惡苦.如是如是。」當然彌勒他知道這一切情況,這就證明嘛,世人的惡和所受的苦,就是「如是如是」,就是這樣。

「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可是,佛你這樣慈悲,你哀愍,你全給度了。這句話很重要,全給度了。這個要稍微做一點解釋。在咱們本經中〈決證極果品〉裡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已經生在極樂世界,或者是應當生,這些人已經都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要成佛了,不退轉了,那不就度脫了嘛!「已生」當然如此。「當生」,那還沒有生,應當生;這個應當生,咱們這裡頭是不是有人可以列入到「當生」?那你要「信願持名」就「當生」,你「當生」你就是住了「正定聚」了,你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嘛,這也不就度脫了嘛!

《阿彌陀經》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說,這個人已經發願、現在正在發願、還沒發願以後要發願,這些人他們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這個就更廣了,「當發願」還在這呢,咱們現在是發了願了,是吧?這「當發願」,這些人早晚都得成就,也都度脫。

《彌陀要解》說得更好,「不論至心散心」,不論你是至誠的心、散亂的心;你有心念,還是無心念;或者理解、或者不理解;你但持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或者這個經的名字(《阿彌陀經》),「一經於耳」,不是用「聞」字,「聞」字有要求,一經於耳就是你一聽。「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千劫以後,萬劫以後,你究竟還是因為曾經聽過這個名字而得度脫。

彌勒說:「佛皆慈哀.悉度脫之。」這句話就完全合乎經義了,都度脫了。因為今生、當生,今發願、已發願、當發願,都是要得到解脫,就「悉度脫之」。

最後就「受佛重誨.不敢違失。」受了佛這樣重要的教訓,大家都不敢違反,不敢把它忘掉。用了「不敢」兩個字,這個就包括是「仰信」,因為佛之說,有時候眾生很難信。但是就是說,你要仰信,你不要信你自己的意思,所以「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放棄你自己的意思。不是說你承認它對了,你承認什麼,你這才能信。既然基本上你接受了,承認了釋迦牟尼佛,你皈依了釋迦牟尼佛,對於佛的教導你一時你還信不了,最大的方便你就是「仰信」。

這個宋某,就是給嚴新治病的那個人。他是曾經一下子念咒什麼的,他有這麼個一閃哪,他自己說開悟了,其實沒有,好些人都是這樣。他原來不服,後來知道沒有。我說:「你這是擊石火」,打個石頭打個火,冒了火星。後來告訴他,他引了好些人學密,我說:「你都帶大家去學密,你這是錯誤,應該勸大家信淨土。」他就「仰信」,對於淨土他一點不懂。現在看了很多書才生起信來。當然現在還是什麽,還算生起信來了。

有很多這個,能信淨土不容易。你看那個王某,他對於淨土就沒有信心。但是你如果能「仰信」,第一步先「仰信」,佛是這麼教導的,我先信上再說,然後你再去念經,再去什麼什麼,再去思惟,因為佛有加被力,還有攝受力,你就可以信。

因此彌勒說,受佛這麼重的教誨,不敢違失,也是感恩的意思。同時也就是,有的一時大家智慧不夠,也應當「仰信」哪,信了之後當然就不能違反,不能把它忘掉。

所以整個這部經就是一篇極殊勝的文章。這個先就是一問,佛為什麼放光?佛就說出了極樂世界法藏比丘的因,怎麼成佛的一切,如何發願,如何成就願,極樂世界是什麼什麼樣子;然後說怎麼樣才能夠往生,又談到極樂世界的菩薩是什麼什麼情況。

這個說完之後一轉,就轉到,達到「自然中自然相」,登峰造極,沒有再說;就轉,你們應當如何如何。你們應當如何如何之後,就把這個世界上的「五惡五痛五燒」都擺出來了。再把「五惡五痛」的本身說到極點之後,就是昨天那一品。今天又再勸勉,再告訴大家要「如貧得寶」,要重視。這個可說什麼?那現在怎麼著?這突然間出來一個奇峰──所以文章的形式,所以這個經典有時候也是最美的文章──〈禮佛現光〉。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禮佛現光〉。這個眾生,你只有依許多理論,也可以信,但是有好些,他就信得不結實。所以這一品是什麼呢?這不可思議的,你去拜了佛,拜了佛,佛就出現,放大光明啊,一種極殊勝的境界,這就是第三十八品。

【佛告阿難.若曹欲見無量清淨平等覺.及諸菩薩阿羅漢等所居國土。應起西向.當日沒處.恭敬頂禮。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現在到了這裡頭,當機的是兩個人,首先是彌勒,其次是阿難。現在佛就對阿難說,「若曹」指你們,你們如果想見「無量清淨平等覺」,這個是漢朝譯本的名稱,就是無量壽佛。他譯為「無量」,兩字沒有變;「清淨」,無量清淨佛;「平等覺」就是佛,佛就是平等,無上正等正覺,「等」就是平等。所以咱們這個經名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無量壽佛,漢譯的名字。

你們要想看見「無量清淨平等覺」,所以這個經的名字、這個佛號就很有啟發性,是「清淨」、是「平等」啊。咱們就是不清淨,咱們一點也不平等,種種的分別:好啊、壞啊,是啊、非啊,邪啊、正啊,衆生啊、佛呀,好吃、不好吃,好看、不好看,種種的分別,他不能平等啊。所以佛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個平等,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和佛和眾生,這三個沒有差別,一有差別就是眾生嘛。

我在天津大哭大笑的時候作了三個偈子,中間就有「生佛兩泯即是佛,才相對待便成魔」。「生佛」兩個都沒有了就是佛,你才相對待,有「生」、有「佛」的對待,你就成了魔了。要平等啊,你要有平等啊!

所以,這個佛號就有極深的意思。「阿彌陀」這個含義可以翻譯成很多很多,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清淨、無量清淨平等覺等等都是;甘露王、無等光、無礙光,都是「阿彌陀」的翻譯,可以翻譯成無量的名稱。

你們要願意見「無量清淨平等覺」及大菩薩和阿羅漢等等,這些阿羅漢實際上都是指著 (極樂世界沒有阿羅漢,都是菩薩,都是大乘) 從他斷惑的水平而說,他只達到阿羅漢的水平;所以你發心是發的大乘的心,你所證只證到阿羅漢的這種水平,斷惑只斷到這個水平,就是斷了見惑思惑,就成了阿羅漢,這些人他們所居的國土。換句話說,你們想見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怎麼樣呢?你們應該起來,衝著西邊;「當日沒處,恭敬頂禮」,當著太陽落的地方,恭敬頂禮,去磕頭啊;「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口裡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方面頂禮,一方面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要想見佛,你就這麼做。

這個「西方」,有人說,何必要專說西方呢?這個事情,善導大師回答得好,說這個「指方立向」,要指出一個「方」、立出一個「向」來,「即事而真」,這個就是密宗的道理。這不是有個「方」、有個「事」嗎?這個「事」它就是真,所以給你「指方立向」。

他說,給眾生指了方、立了向,眾生心還不能夠專一呢,你告訴他佛遍一切處,哪兒都是,他心就更專不起來了。所以念都是面必朝西,等等等等的,那就是為了讓你這個心,專趨向一個地方。

《四十二章經》:「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到一處,你這個光要聚焦,一個太陽鏡就能燒東西。平常的太陽它就不聚在一塊,它就什麼作用也沒有,燒不了東西。所以「制心一處」,他這個「指方立向」,「即事而真」,為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實質上「無量光」它遍一切處,怎麼會專在西方呢?就在咱們這兒!不在咱們這兒行嗎?佛身上缺一塊!佛就在你身體裡頭。「無礙光」,沒有什麼東西能擋得住的,所以它透進來了;「無邊光」,它沒有邊,沒說到我的皮那就是邊;「無量光」,沒有受限量。它無量、無礙、無邊,怎麼不透你的身體呀?

所以有的人說,你知道你這起心動念……,你當然有的時候就是說,就是好乾淨些,卻乾淨不起來,你這個肚子裏頭的……。佛他就是平等,他不垢不淨,他沒有這些分別,他沒有說你臭我就不進來。遍一切處,遍一切處在任何一切地方。

所以這個西方的「西」,這是「指方立向」。所以「現在西方」都是為眾生,實際是遍一切處。因此佛告阿難也是要面西,面西合掌,恭敬禮拜念佛。

【阿難卽從座起.面西合掌.頂禮白言。我今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供養奉事.種諸善根。頂禮之間.忽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色相端嚴。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

「阿難即從座起」,他就起來了,朝著西合掌,頂禮磕頭,就念;先啟白了一句,說:「我今願見極樂世界」,我現在願意看見極樂世界,發願了;「阿彌陀佛」,我願意見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供養奉事.種諸善根。」〕我願意供養與承事;「承事」者,就是來服務、師承;來種「種種的善根」,這就磕下去了。當然佛告訴他要念「南無阿彌陀佛」,當然他是念了。

「頂禮之間」,就在他頂禮磕頭的時候,在這個時間裡頭,忽然間看見(所以這都是頓法,這些事情都突然一現就全現了)「阿彌陀佛.容顏廣大」,阿彌陀佛現身,這個容顏是廣大。「色相端嚴」,這個相端莊、嚴麗。

「如黃金山」,金色光明的身,像一座黃金的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高啊,它在一切世界之上。

【又聞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

同時又聽到十方世界諸佛如來 ,都在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十方世界的諸佛如來,都在那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你看!所以它這個事情說是事相,實際是這華嚴的境界。

就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我們不但跟極樂世界就在對面,看見了阿彌陀佛,而且當時在會的兩萬人,都聽到十方世界的佛在那讚歎阿彌陀佛呀。所以它這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啊,大家讚歎,而且讚歎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而他演說的是「四無礙辯」:辭無礙、義無礙、〔法無礙〕、樂說無礙,一切都無礙;說「四無礙辯」,他們也沒有間斷,都在那兒說。

他們在演說這個辯智,當時大眾都聽到了,這是一個證明。所以證明極樂世界確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而且十方佛讚,大家也都聽到了。所以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就是說,這個就是一個瑞相。

一部經中三度現瑞,這是很稀有的。一開始說經就現瑞,這等於中間的現瑞,這個瑞很突出了,說完又現瑞。這一部經三度現瑞。

【阿難白言.彼佛淨刹得未曾有.我亦願樂生於彼土。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衆德本。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

阿難就對佛說了,「彼佛」指的阿彌陀佛,他的清淨國土,「得未曾有」,是從來沒有見過啊。「我亦願樂生於彼土」,我也願意、我也高興能生到彼佛的國土啊。

「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你不是看見很多都生在極樂世界了嗎?這些生的人,他們已經親近過無量諸佛,種了種種的善根,種種功德之本都種了。

「汝欲生彼」,你現在要生到那去,也「應當一心皈依瞻仰」。這指出「一心」兩個字。他們都供了無量佛,種了善根才能去,你現在也應該是怎麼樣?要「一心」哪。所以這「一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

你「一心皈依瞻仰」阿彌陀佛的時候,就等於親近諸佛,植眾德本了嘛。他們是親近了諸佛,植眾德本,而能夠往生,你現在「一心」的皈依供養,你也就可以去,那不就是說你這個「一心」跟那些功德就相等嗎?所以我們難得「一心」哪,都是半信半疑、三心二意,要全心全意!這都是一心的初步啊,要「一心」、無「二意」來皈依瞻仰。「瞻仰」是尊崇、仰望。

【作是語時.阿彌陀佛卽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

而在釋迦牟尼佛說這個話的時候,「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手掌中放出無量的光明。阿彌陀佛這個掌,將來接引大家也是用這個手托著蓮花來接。所以接引佛像是一手捧著蓮花,一手是接引相的手印,是這個接引印,手垂下來、伸出來,也是這個手掌,這個掌中放出無量光。

「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所以現在我們讀經要身臨其境,依文作觀,隨著這個文字就要觀想。這個時候這佛放光,這個光照著十方的佛土,這一切佛國都明現。這《觀經》也是如此,佛給韋提希夫人也現出許多許多佛土,韋提希夫人她最有緣,她說「我願意去極樂國土」,所以再給她說《觀經》。

這個時候,一切的佛國都明現,「如處一尋。」一尋就是八尺。如果你眼睛很好的人,咱們這個世界看十方的佛國,就好像好眼睛的人看八尺遠近的地方一樣。

【以阿彌陀佛殊勝光明.極清淨故。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剛.鐵圍.大小諸山.江河.叢林.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譬如日出.明照世間。乃至泥犂.谿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

「以阿彌陀佛殊勝光明.極清淨故。」佛的光明極清淨,所以這個世界上一切黑山、雪山、金剛山、鐵圍山、大小諸山,等等的山,以及「江河」是水,「叢林」是大的樹林,一切「天人宮殿」(咱們這個娑婆世界也包括天,它也還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不是指地球,南瞻部洲才是地球。娑婆世界就大了,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宮殿,這些地方都照見,這個光全都照明了,大家都看見了。就譬如是什麼呢?像太陽一出來,就把世間照亮了。

乃至於「泥犁」,地獄;「谿谷」,很深的山谷裡頭,都不見天日的地方,「幽冥之處」,都亮了,都看見了。而且「皆同一色」,都同一個顏色。「皆同一色」,這個地方我們從這許多經典就看到,《觀經》說,無量壽佛在空中,觀世音、大勢至兩個大士在旁邊,光明是「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這說明是金色。這個第八觀是「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又是金色。

《七佛神咒經》說:「其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作金色。」

《法華經》裡放光現瑞的時候也是說:「照於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皆同一色」,從這個有色來說,應該指的是金色,都現金色光明。

【猶如刧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瀁浩汗.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像這大劫的時候,這個水啊,遍地都是水呀。這個大水的時候,其中的一切東西都沒頂了,都看不見了。

「滉瀁浩汗」,這個水之大,這唯一看的就是一片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這個世界就唯其所看,都是佛的光明。

在這個時候,聲聞的光明,菩薩的光明,這一切的光明,「悉皆隱蔽」。這個光明就月明星稀,月亮很亮的時候,星星就看不見了。那個星子它也有光,但是為月光所掩蔽,這肉眼就看不見了,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佛光明顯,所以菩薩的光、別的光就不顯現,隱蔽了。

「唯見佛光.明耀顯赫。」光明照耀,明顯、赫奕,有威力。

【此會四衆.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圍繞恭敬。】

此會的四眾弟子,「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八部」就是八部鬼神,人非人等都看見了。「四眾」弟子是人,「天龍八部.人非人」就是護法,阿修羅、緊那羅等等的,龍在天龍裡頭。

「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看見「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在高座之上。「威德巍巍」,佛是有威、有德。所以現在咱們漢地的像,把佛畫成就是胖坨坨的一個人,跟這個藏像不一樣。藏像,佛都顯出佛的威德,威呀!這大雄寶殿哪,這個……「高座」,「威德巍巍」是莊嚴貌、高大貌,崇高。

「相好光明」,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種種的光明。許多弟子,聲聞弟子、菩薩弟子,「圍繞恭敬。」

【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明現照耀.清淨平正。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衆寶莊嚴.聖賢共住。】

「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明現照耀.清淨平正。無有雜穢」,佛的這個相是什麼呢,就像是須彌山。須彌山是咱們四大部洲的一個中心,它是在海面出來。這個海不一定是水所形成的海,比方說像空中到處都是微中子,微中子的海,不一定是氫二氧所成這樣子水的海,到處都是微中子。須彌山就在這樣的海裡頭,明現照耀。因為須彌山是四寶所成,不是咱們這個土地所成,它這個可能就是在生成的時候高熱高度的結晶。「明現照耀」,看得很清楚,它也放光,很清淨、很平正,沒有雜穢。

「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須彌山是寶所成,它也很清淨,這個是做為譬喻。譬喻這個佛在高座上光明出現,他的光明普照,菩薩的光都不顯了。同時也看見國土,國土也明現、也照耀、也清淨、也平正,沒有雜穢,沒有一切不乾淨的東西,也沒有異形類,都沒有。

「唯是眾寶莊嚴」,都是七寶莊嚴所成的。「聖賢共住」,凡聖同居,地上的菩薩是「聖」,剩下的地前三賢就是「賢」,還有凡夫,這都共住啊。都見到了,見到了佛,高座巍巍,譬如須彌山王。世界是清淨、平正,無有雜穢,眾寶莊嚴,聖賢共住。

【阿難及諸菩薩衆等.皆大歡喜。踊躍作禮.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阿難及諸菩薩眾等.皆大歡喜。」當時大眾不是阿難一個人,所有的人都非常歡喜。

「踴躍作禮」,歡欣鼓舞啊。大家這個情形,你要想,要比那個足球進球那要恭敬、那要生動、那要踴躍誠懇得多,大眾歡喜,在這禮拜。在這個時候,都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我們咒語的話就「三藐三布達亞」,翻譯為「正遍知」,就是佛,佛的十號之一。大家都在念「南無阿彌陀正遍知」。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覩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

這不但是大眾,四眾跟人非人等,天龍八部,我們這裡頭天界的人民,以至於小蟲蟲,能夠看到阿彌陀佛這個光的,「所有疾苦.莫不休止」,自己的疾病、自己的痛苦都停止呀。

「一切憂惱.莫不解脫」,都得到解脫。

「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這是一個大加持呀,在這裡頭。所以這個加持,大家要知道,這是很殊勝,普及一切。地藏是個女的,她母親入了地獄,她超度她母親,結果她母親出了地獄;不但她母親出去了,同地獄的人都出去了。

就像那個董某,現在還在郵電部當技術處處長。南下工作的時候,半路上有人告訴他:「你怎麼還不念咒?」他就念起來了。結果過一個公路橋,就這一個車隊,前頭的車,後頭的車都掉下去了,他也掉下去了,所有別的車的人都死光了,他這個車上沒死人,他在念。所以這些事情,佛就是平等,你只要有人在念,佛所救度的那是很平等的,別人都同樣得到好處。所以在這個情形之下,蜎飛蠕動、小蟲蟲什麼都得到法益。

【鐘磬琴瑟.箜篌樂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各持花香.來於虛空散作供養。】

一切的樂器,「鐘磬琴瑟.箜篌」等等的,都是不要人彈,自然就奏樂、演奏。

「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其他的佛國,還有諸天界,都有菩薩拿著花,拿著香,到我們這個虛空這兒來,來散花,來燒香,來作供養。你們現在要把這整個這個場面,要心裡想一想,我們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在說法,大會中兩萬多人,這個時候極樂世界在我們眼前,這個時候十方佛國都顯現,我們大家都在這歡欣鼓舞,而且十方佛國的菩薩大眾都來獻花、燒香。

【爾時極樂世界.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如淨天眼.觀一尋地。彼見此土.亦復如是。悉覩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及比丘衆.圍繞說法。】

這個時候,「極樂世界.過於西方」,從這西方過去是「百千俱胝那由他國」,就是十萬億佛土。

「以佛威力.如對目前。」以咱們兩土佛的威力,就像看眼前一樣。「如淨天眼觀一尋地」,像清淨的天眼看八尺距離的地方。

「彼見此土.亦復如是。」他們看見我們這個世界,也是這樣。

「悉覩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及比丘眾.圍繞說法。」看到這個娑婆世界,看見釋迦牟尼如來,這些大比丘眾 ,這不是有一萬二千哪,四眾弟子加起來是兩萬,圍繞著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說什麼法呀?在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啊,他們也都聞到。

底下還有一點討論,今天時間不多了,今天我們介紹經文就到這為止。

〔編按:目前所流通的 【無量壽經講座】錄音,已將下面這一段談話刪除﹔今依其他記錄資料補入這段文字。〕

說一點夏老師會經的因緣:夏老師會經是從這一品開始會起的。當時感覺《無量壽經》重要,感覺會本還沒有善本,自己很想試一試。很想試一試,自己也沒有信心,說:「我到底能不能做這個事?」於是就想拿一品,先會一品看看。

先會哪一品呢?就會的是這一品。選這一品的動機呢,就是這一品在五種譯本都有。這也是很難得的,就是說這五種譯本全有這個內容。所以也就是說,這一品那就確確實實不可能有某一本獨有,那還可以說是這裏還可以打個問號。五種翻譯,從漢朝翻到宋朝,每一本的翻譯都有。這個也確實是。

那麽會集完了之後,大概花了當天一整夜把它會完了之後,晚上就入夢。夢見來了一個童子,說是「蓮池大師請你談話」,夏老師就跟著去了,就到了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就會見了,蓮池大師往生是八十多歲了,可是看到只像二十多歲的人。夏老師告訴我說,這個相貌就跟夏老師那兒掛的一張西藏的祖師像(某一尊祖師的像,那張曼陀羅),到我家佛堂來過,後來在我佛堂供過很久,大家沒注意。可能是蓮池大師的現……,我跟你們說過,但是大家不留心。恐怕我跟你們說,你們都忘了,腦子沒這印象了,誰也想不起來了。我跟你們說過,現在都沒忘呢!不過我還記得那個像。

蓮池大師問夏老師說:「《無量壽經》,王日休已經有了會集了,而且流通很廣。你爲什麽還又要會集呢?」夏老師就詳陳,說,他這裏頭有好多不圓滿之處,他這裏頭發菩薩心……,還有很多……這些錯誤 (有的蓮池大師已經指出來了);還有,他只是會集了四譯,他缺一譯,而且這裏有很多句子是他自己寫的,不是原來的經文。這樣下去,將來誰都可以自己來會、來編,用自己的話來寫。這個例不可開。但是怎麽辦?只好再想法,能有一本能够嚴格符合要求,都是從原經裏頭會出來的,把這些缺點都能够避免,因爲他已經發現這些缺點。

後來提到魏默深,提到彭二林;提到這兩個人的時候,夏老師說的時候,蓮池大師一愣。因爲這兩個人的著作,都是在他往生以後。但是他以他的神通力,稍微一定神就都知道了,這兩本書是什麽內容他全知道了。就聽夏老師談,談了之後點頭,他已經知道他的內容,說的他有什麽缺點。

像魏默深裏頭,不知不覺他也還犯了這毛病,有他自己的句子。他說是極樂世界的房子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你們能背《無量壽經》的,你們想想,它有這句話嗎──或依寶樹而住?沒有。他不知怎麽又寫溜了。而且他把五惡、五痛、五燒全删了。這個是我們要念佛,要往生,你先要做好人哪。所以就說明這些情况。「你去會集吧。」讓童子送。

送出來,童子拿著個杯子,在這個功德池中舀一杯水給夏老師喝。那是非常清涼。他看那個樹啊,那個高大啊,不可形容。就問那個童子,這是什麽樹?這個童子就……,那種表情他就看出來了,就好像說:「你還會集《無量壽經》?這種樹你都不認識。」醒了,有這麽一個經歷。

像是永明大師也是在定中,甘露灌口。所以永明大師寫這個《宗鏡錄》一百卷,沒有人敢還價,所以認爲是對於佛法的一度總結。他也就是如此,都是得到……。所以這裏頭,自他不二,感應道交,加持力,加持力就是他力。

今天就說到這兒,我們都應該有「如貧得寶」,咱們好好地利用這個寶。現在集中一點,不要貪多,什麽經書,什麽都要看,不用很廣。經書咱們現在要念,淨土經就要先圍繞著《無量壽經》,自己再加上持念佛號。這個經中它本身就把許多應該如何如何如何,都告訴我們了。所以我們不須要說一定要去找一個師父,找不到師父就不得了,沒有這個需要。

你只要依靠你自己的這種誠懇的心,不要固執成見,好好地依照佛的教導,一絲一毫,清清淨淨去體會,把佛的教導排除我們過去的那些成見,這是一種類型。

還有一種類型,你本來不懂得,你後來忽然間懂了,這是常有的。後來我常常看,這一看我懂了,實際就是把你的「痴」排斥了。你本來不會這麽做,你愚痴,現在爲什麽會懂了?你的愚痴給你排除了,去東西。只要這麽去,把我們這些貪瞋痴這些心垢,一天天去,去東西。所以老子的話是很高明,「爲道日損」。

大家都是想得東西,想長,都是現在氣功練功的那種概念,想我就是……。禪宗就稱爲這是……,其實離禪宗那個「功勳」位差得遠了,那不能跟這相提並論,禪宗的那「功勳」位也是貶義詞,「尊貴」一路才是不同。所以大家有的只要是去東西,你把老的東西丟得乾淨,去得乾淨,貪瞋痴減少,你就是個「無所得」。

爲什麽是無所得?你本來已經是無限了,你還得什麽?沒有可得的東西。都是你本有的,因此是無所得,一部佛法就是如此。

當然淨土宗最穩當。別的也一樣,也說的是這個東西,也達到的是這個東西。但是你在能達到的這個中間,你所走的路程,對於你的要求,你必須有師,要有引導人,這個問題就千難萬難了。淨土法門千經萬論共指,你要信法門,你就按著這些經論,自己信這個經論,信佛的教導,決定可以去;「悉度脫之」,皆可以度脫。

〈禮佛現光品〉,這個很重要,因為這個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一個是法門深奧很難信哪,這是一方面,超情離見;再有,末法的眾生他就是信不及呀,所以就會說極樂世界誰也沒看見哪,這就懷疑。所以在這個經裡頭,不只這個經裡頭,佛多次的讓大家都看見極樂世界。所以這個意義,在這方面講是十分深刻了。

除了這個經,兩萬咱們地球上的人,親自看到極樂世界,聽到十方諸佛在那稱讚阿彌陀佛,這都證明經上的話。從另外的經,我們這兒引證了幾種,恐怕還不止,事實上絶對是不只這幾種。今天我就翻出來還有一種,沒有看到的恐怕還有很多。這幾種都有親自見到極樂世界的記載。

最主要的是「淨土三經」裡頭的《觀經》。《觀經》,國王要殺父親,母親就去探監,在身上擦了點什麼果子醬之類的東西,和點麵,國王吃了就可以不死。就查出來了,是母后所做的事,於是大怒,就要殺母親。這個母親就非常愁悲苦惱,就求佛,她皈依了釋迦牟尼佛,佛就飛到她那兒去給她說法。

那麼她說,這個世界我是不想待了,我想求到一個別的佛國。佛就給她現出了很多佛國。她說:「我心裡頭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就是特獨地把極樂世界詳細地現給她看。在這一個法會上,韋提希王后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極樂世界這種廣長之相,看見佛身、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歡喜讚歎之至,過去所沒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所以這根器呀!

所以出家人、在家人的根器不是一定要是這麼劃分,說出家人必定要高於在家人,在《無量壽經》兩萬人的大會裡頭沒有這個記載嘛;而韋提希夫人當下就「豁然大悟,得無生忍」。

所以有人說念佛就是「臨終往生」,這個不就是現生得無生法忍嘛?所以說,有的時候大家常常有這種情見。這念佛主要的作用是在臨終才表現得出來,但是在生命未終了之前就得大受用,就證入「無生」的人,自古至今還有很多啊!只是大家用功得不夠,情執深重,所以就不能「豁然」哪;你都捆住了,心裡都捆住了,捏得太緊哪,就放不開呀。

五百侍女同時看見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經中常常記載,把發菩提心做為一件大事記下來,所以這就是發菩提心的重要嘛。於是乎,這五百個侍女都會往生,而且到了往生之後都得「諸佛現前三昧」。這是到了之後就得「三昧」,當然不如王夫人了,這是一件事情。在《觀經》的記載,這是五百多人親自都見到了,同時見到了,而且得大受用。

第二個,《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裡頭有這樣一段:「時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會中」,咱們這個世界上,釋迦牟尼佛的法會之中;「所有諸菩薩摩訶薩(一萬二千人),苾芻(二萬人)、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梵王、帝釋、護世四王」等等等等;「悉能見彼極樂世界」,這兩萬比丘,還有優婆塞等等等等,都看到極樂世界;「及見無量光如來。菩薩、聲聞大眾圍繞。光明熾盛,如妙高山」,佛光明熾盛如妙高山,妙高山就說的須彌山。須彌山那是高極了,是微妙極了,不是磚頭瓦塊所成,乃是眾寶所成,須彌山哪,這高極了,高大極了。這個又是這個大會上,這都見了,比丘有兩萬人。

再有《十往生經》:「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應當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觀阿彌陀佛國,願見阿彌陀佛」,就教給他你應該這麼做:向西正念,不要有任何的邪思,要觀想彼國,而且發這個心,願意見阿彌陀佛。因為這一說,山海慧菩薩是當機,全體都站起來了,都合掌,都在做這個觀想。

就在這個時候,「阿彌陀佛,現大神通,放大光明」。本來這大家沒看見哪,這是在極樂世界啊,這兒一起立、一合掌,阿彌陀佛馬上、當即就感應,這中間不須要時間哪;「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薩身。爾時山海慧菩薩等 (和一切大眾),即見阿彌陀佛國,所有莊嚴妙好之事,皆悉七寶、七寶山、七寶國土;水鳥樹林,常吐法音,彼國日日常轉法輪。」都見到了這個極樂世界一切一切。

不過這裡頭須要解釋一句,免得將來這兒誤會。他這說「七寶山、七寶國土」,極樂世界是地平如掌,沒有一切山,那這說個「七寶山」,怎麼講啊?哪位能回答這問題?不是一部經,多少經都說啊,沒有一切山哪,地平如掌。而且《觀經》是觀想那個水上凍了冰,冰上一層玻璃就是大地。當然水上凍了冰當然是平的,地平如鏡。怎麼這個地方說極樂世界地是平的,沒有山,這出了個七寶山呢?所以就是說這些問題,我們都應當很清楚。首先要知道地上沒有山,第二還要能夠解釋這個經裡頭的這個山。

有一部假的經,不是經,叫《西方極樂世界遊記》。那天有個人拿來,他還很不服,我說這個是假的,他還不服。他說:「你找出證據來。」我一翻就翻出了這個證據,他說,到了極樂世界,首先看極樂世界中央一個大黃金山,我說:「這還不就是假的嗎?極樂世界地面上沒有山哪,他怎麼看見山了?」沒有山,那這兒怎麼又說山呢?他又提出反證,你看這部經上說有山。這個……,所以我們就是要深入。

「七寶山、七寶國土」,《觀經》剛才說了,琉璃地觀想之後,要觀想琉璃地的地下有金剛七寶所成的金幢,金色的寶幢撐著這個地。這就很像我們的供盤,七個圓盤,這個地;這個地下它有一個撐著它的,這個幢是八方,八個面,有八個楞,「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它底下放光照的琉璃地,底下光明極了。底下的寶柱撑著它,在這兒放光。所以,咱們這兒所說,它所介紹的,就不僅僅是地面。

地下它撐著整個極樂世界這個寶幢,就是這所說的「七寶山」,高大,撐著這個地。這地下就有這個山,地面以上是琉璃地,是平的,沒有山。這個附帶說一下,將來就可以說明,萬一有人在這個地方搞不清楚。

佛法沒有什麼不清楚的,只是現在人不清楚,眾生不清楚,沒有不清楚的,你放心好了。答話的人也可能不清楚,也是你答話的人目前不清楚,是你不清楚,不是佛法不清楚。這個地方不能懷疑,所以這個舉了這些證明。

所以從這些事情就告訴我們,今天還看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受記等等這些經裡頭,都還有類似的這些內容。所以我們還有很多沒看到的經,而這些記載也是很多很多的。

剛才談到,除了本經之外,還有其他的經有類似的內容。

我們再回到本品。本品這些示現具「四悉檀」。「悉檀」是印度話,可以翻譯為「成就」、翻譯成「宗」,以什麼什麼為「宗」。「四悉檀」就是四種成就、四種宗。

再有,後來「南嶽思」他有一個解釋,他說「悉」字是咱們這兒的話。「悉」者,就是「普遍」、「都」怎麼怎麼;「如來悉知悉見」,皆知皆見,「悉」是這個意思,是咱們中國的話。「檀」是檀波羅密,檀波羅密就是布施。「悉檀」是普遍的布施,就是普遍的饒益有情。有兩個講法。不過前者呢,好像是這麼說法,大家遵崇的人更多一些。這是為了「成就眾生」,這四個方面。

這個「四悉檀」,第一是「世界悉檀」。「世界悉檀」就是要說這個世界,能夠說出來讓眾生生歡喜心。極樂世界,整個的世界現在大家之前,這「世界悉檀」,大眾都歡喜嘛。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為人悉檀」,對人有幫助。為了大家,大家看了之後都踴躍歡喜,都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都作禮、都念佛,這個就是「為人悉檀」,這第二個「悉檀」。

第三〔對治悉檀〕,大家是破了疑了。所以,最壞是疑啊。密咒有很多,唐密裡頭很多經裡那個咒的功德,那真是說得大家就是……,裡頭可是有一句啊,它說「唯除於咒生疑」,你對於它懷疑:「你念這個會有用嗎?」「有這麼大的功德嗎?」「它有這麼大的功德,我念行不行啊?」都是有疑啊。

一有疑,那所說的那些功效不顯現,你自己給它否定了。大家不要以為這個事……,你懷疑就是你否定。你就是佛啊,你要否定,那他的功德就顯不出來嘛。他是唯心所現,你的心就是否定他,那他還現什麼?他就現出那個否定的那個結果,你自己現出來的,所以這個對治〔悉檀〕,斷疑生信哪。所以「疑根未斷,即是罪根」,大家不要以為疑根沒有斷,就那個疑根就是罪業的根哪。「信力圓時,全成佛力」,等到你信力圓滿的時候,你的力量全成了佛的力量。也就是佛的力量全成了你自己的力量。

第四就是「第一義悉檀」。上面說「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那都是初步。真實要普利的,那是「第一義悉檀」,第一義諦。所以這裡頭就顯出「心佛不二,感應道交,妙感難思,事理不二」;從事上說十萬億佛土,那麼現在如對目前,本來就沒有空間 (現在科學的話,空間是錯覺),這個就是理體。現在在事上,十萬億佛土的這個世界就在當前、就在當下,這個事跟理就不二,顯出「第一義諦」,就說明這一切都是你本來所具有的。

所以「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就假託著極樂世界依報怎麼怎麼莊嚴,正報怎麼怎麼莊嚴,顯示你自心如何如何莊嚴。不然你不能信,你也無從去想,這是藉著他而顯自,正是為了「令入實相故」,所以這是「第一義悉檀」。

那麼「第一義悉檀」,我們如何來領會這「第一義諦」啊?彭二林,他的《起信論》,他這裡有這樣一段:極樂和娑婆,同一個法界呀,沒有彼此之分,也沒有東西之別。極樂世界也遍娑婆,娑婆也遍極樂。這一切一切大地山河、森羅萬象,都是眾生眼睛裡頭有了翳子了,眼睛病所看見的。眼睛要出了病就看見。現在這個青光眼就看見種種好看的東西。巴某就有青光眼,他說「我要感謝我的青光眼,我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好東西」,就是現種種好看的光,很好看的色。這也是病,它就是眼中有翳所成。

「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無量光明,普周塵剎」,這無量的光明,塵塵剎剎無不遍滿。「三塗六道同時解脫」,所以這是頓法有如染絲,一成一切成。

不獨是阿難當時蒙佛的威神加被,可以看見阿彌陀佛的身及種種依報正報的莊嚴。不但是阿難當時,也令末法眾生,也就是我們在座的大家一起。

「但能入此法門」,你只要能入這個法門。「不離當念,疾得見佛」,就不離開你當下這一念,很快見佛。

「《華嚴經》云:諸佛一似大圓鏡」,佛就像大圓的寶鏡。「我身猶若摩尼珠」,佛是如鏡,我如一個摩尼的珠。「諸佛法身入我體」,我這個摩尼珠中可以現一切一切的境相。諸佛的法身,諸佛的這些圓鏡,我這個摩尼珠都攝盡,都入我體中。「我身常入諸佛軀」,我的身體就常入一切諸佛的身軀之內。所以互融互攝,都是我們攝一切佛,我們也融入一切佛為諸佛所攝;諸佛也融入我們的自身、自心哪。所以說無毫釐許間隔,沒有一毫一釐那樣的地方是間隔處。

「是知諸佛眾生,本來不二。」剛才舉了《華嚴經》的例子,那還是「二」嗎?水跟牛奶倒在一個杯子裡頭了,還是「二」嗎?你還拿勺子舀點水出來,或是牛奶出來?誰也分別不出來了。

「本來不二。名為見佛。」什麼叫見佛?這個叫做見佛!所以大家這個見解,這個地方要扭過來,一定以為我是見佛見光,我看見光了看見佛了這就是見佛;而是,你要是真正的了達諸佛眾生本來不二,這個叫做「見佛」!「實無見者」,實在說沒有見者,這個就高了。所以不是說見佛見光的人沒有,那個水平低呀;在「第一義諦」之中這樣的見佛,實在沒有見者。

「何以故?不可於一體中互相見故」,既然是一體,誰見誰呀?你的眼睛就從來沒有看見過你自己的眼睛什麼樣。你誰看見你眼睛什麼樣?你有沒有眼睛呀?你要瞎了就什麼看不見,你要沒瞎你就有眼睛,什麼都可以看見。你眼睛是什麼樣?眼睛不能看見自己的眼睛嘛。

所以這個就是,那個須菩提呀……,那個比丘尼能變成轉輪聖王,排在頭一個來接佛,佛說你沒有先見著我,而須菩提第一個來見我,他見著我了,他是頭一個。須菩提當天,他也知道佛要從天上下來,他在山洞裡頭修行。「今天佛回來,很多人都去接」,他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無所來、無所去,我們又何所接呢?佛也無來,我怎麼接呀?不動了,不去了。他這不來的人先見了佛呀;這個排隊排在第一的人真正先見了佛,佛說「你沒有先見我」。這才是佛法!不然你就是附法外道,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

《無量壽經》它這部經確實是很殊勝。它這一直一直沒有一個地方鬆懈呀,一步一步加深,一直到最後。底下就是「現在的佛」和「未來的佛」在那看極樂世界,倆人正在那兒說,這非常生動。

剛才說「無所見」,這個說的什麼呢?這個說的是法身境界啊。須菩提沒有來,看到了佛,這是法身境界啊。

那天蔡某拿了一個問題,他看了黃檗《傳心法要》,它一段他拿出來,裡頭說:你們這一切都無所來、無所去,臨終看見有什麼你也不要跟著走。他說:「那麼我們往生怎麼辦?」他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說,禪宗修的是法身境界呀,法身還得向上呢。所以他就……,這須菩提「如來無所來無所去」,你臨終跟誰走啊?我說,你要知道,淨土宗的往生是凡夫的事,你是凡夫啊,你反正得「有所去」。

所以不能不受「後有」,就不如受這個往生的「後有」。真能不受「後有」了,那你自由自在了;你不能不受「後有」,那只有隨佛往生啊。所以蔡某說,不問不問了,他明白了,這是不同的境界。

所以就是往生有「四料簡」嘛,「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是決定生,去就沒有去呀;「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去我是決定去,可是生沒有什麼叫生啊;證「無生」嘛,什麼叫「生」啊?

這有「四料簡」,「生則決定生,去則決定去」是一句;「生亦實不生,去亦實不去」又是一句,這「四料簡」。所以這些意思我們都要圓融,各個按照自己的,所謂量體裁衣,你要做衣服你得先量一量,就是合乎你的身體,合適才對。

再進一步說,縱然就是證了虹光身了,來去自在了,就是文殊、普賢,他還要示現求生極樂世界。所以就是說是,「八十翁翁舞」,八十老翁在這兒跳舞;「教導兒孫故」,這為了教導兒孫,八十老翁也要跳跳舞啊。因此你不管是上賢下智,都應當實現往生,求往生,得到往生。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底下就是這個意思,要用這個法門來度脫,這一切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嘛。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極樂世界.宮殿.樓閣.泉池.林樹.具足微妙.清淨莊嚴不。汝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諸香華.徧佛刹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聞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衆生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聞。】

所以,佛就跟阿難跟慈氏菩薩(慈氏菩薩就是彌勒)說,你看見沒看見極樂世界的那些宮殿哪,樓閣啊,那些泉池,那些林樹、七寶樹啊,「具足微妙.清淨莊嚴不」,你看見沒看見哪?一切一切清淨,具足莊嚴等等的,你們看見沒有啊?

你們看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這是色界天,拿了香花灑到佛剎裡頭,看見沒有啊?阿難就回答說:「看見了。」

佛又問,你聽見沒聽見「阿彌陀佛大音宣佈一切世界」,他的法音流布,告訴一切世界,來教化眾生,你聽見沒有啊?「是啊,聽見了。」

【佛言汝見彼國淨行之衆.遊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徧至十方供養諸佛不。及見彼等念佛相續不.復有衆鳥住虛空界.出種種音.皆是化作.汝悉見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

佛又說,你看見那個佛國,那些在淨行之中的大眾,在虛空裡頭在那遊啊,有的在那住啊。他們可以把宮殿蓋在虛空裡頭,不是在地上,在虛空中可以蓋房子(也不用蓋,自然出現的);而且這宮殿可以隨身,走到哪,宮殿隨到哪;「遊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徧至十方供養諸佛不」,看見沒看見?他在虛空之中,宮殿就隨著他,可以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

「及見彼等」,這句話要緊,「念佛相續不」。看見沒看見,極樂世界那些人,他們都在念佛,相續在念佛呀?不是說我這念佛一往生,我就不念了,那這個恐怕也往生不了。這是盡未來際呀,這很自然哪,他就是自然念佛相續。所以這個念佛,到了極樂世界就正好念佛,沒有這些干擾。在我們這個世界,難得念幾句好的。

還有眾鳥在虛空中,出種種的法音,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你們看見沒有啊?

「慈氏(彌勒菩薩)白言.如佛所說」。他這個總回答,如佛所說這一切,「一一皆見」,每一樣、每一樣我都看見了。

這就是現在佛、未來佛在這一次法會上,對於極樂世界在做個證明。為什麼佛一上來就專指這兩個人呢?因為阿難是結集經藏的,彌勒是當來下生。佛滅度之後,佛法要存在於世間靠這個經,阿難是結集經藏的。所以阿難大家不要小看,他很重要啊,結集經藏的是他,傳佛心印的是他(迦葉之後,二祖就是阿難),傳授密法的還是他(蓮花生大士是從阿難得到釋迦牟尼佛預先囑咐要傳的法)。所以佛把這個微妙法門囑咐給這兩個人,這是大事因緣。所以種種,這個就不再重複了。

佛說「上至色究竟天」,色究竟天是淨居天〔之一〕〔註一〕,這是天界上一個特殊的地方,是三禪(禪天);證三果的人(這外道也可以到這個地方,只要是證到三禪),阿羅漢〔阿那含〕〔註二〕,證第三果(不還果)的人在淨居天,所以他不到地球上來了。所以淨居天都是修行人,都是聖人所住之處。這個聖人是包括小乘的聖人。

【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又見衆生。於蓮華內結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緣故.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的是胎生的,有的是化生的,這裡特別指出胎生的,「那裡頭有胎生的,你看見沒有?」

「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彌勒說:「是,我看見了,我看見他們極樂世界的人,所謂住於胎者,他們的享受跟夜摩天一樣」;夜摩天這個天的天人,時時就在那高興地說:「快哉!快哉!」這夜摩天是非常愉快的一個地方。這胎生者,他們跟夜摩天人一樣,在宮殿之中;「同時我又看見,有眾生在蓮華中結跏趺坐,是自然化生的。什麼因緣,他們極樂世界的人民有的是胎生?有的是化生呢?」

所以,魏承貫他會集的書為什麼不好呢?他就說「彼國無有胎生」,那麼就跟這個經就抬槓了。你會集你不能夠自己出主意啊,這明明說有胎生,他在會集本裡說沒有,所以夏老師只有再會集一遍。不能改人家東西。他已經死了,你不能改,你不能強加於他。

這個胎生,他也是化生,但是借這個「胎」來說明,「胎」是還沒有成人嘛,所以人的功能他還沒有。還有,他這個「暗」,沒有出胎之前,他什麼都不見天日。就說明這一類的眾生,他如同胎中的小兒一樣,說明什麼呢?愚痴啊!所以這管叫「胎生」。他這個能力、智慧,就是說他的疑惑沒有盡,所以障礙還存在,他不能夠見佛;他要見佛聞法,他也聽不懂啊。所以爲什麽?他聽不懂啊。所以,就用「胎兒」做譬喻,不是真正有父母胎之所生,都是自然化生。所以所謂「胎生」就是這個意思。

底下彌勒就問,他說:「何故彼國有這兩種呢?」

底下佛就回答了,這是第四十品,〈邊地疑城第四十〉。

註一:根據黃念老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色究竟天』者,為淨居天之一」,「淨居有五天﹕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

註二:此處疑為「阿那含」之口誤,同上,根據《大經解》,「不還果梵名阿那含」。

邊地疑城第四十

第四十品,〈邊地疑城第四十〉。

【佛告慈氏.若有衆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這就說明為什麼會有胎生,這個就是他的類型。有的眾生,他是很作功德,可是他心中的疑沒有斷;他要求生淨土是實在的,但是他「不了佛智」,不能了達佛的智慧。這一句是總的,對於佛智不能了達。

不能了達哪些呢?底下就分成四個,就開廣的說了,他就對於「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四個智慧,他不能了達,他是疑惑不信。可是他還相信哪,相信有罪有福,相信因果;這修善得福,造惡得罪,這不敢做壞事,多做好事。

「修習善本」,「善本」就是念佛是善本,善的根本,是最重要的善哪;來求生其國,就是這個水平,這個是「胎生」了。

底下是曇鸞的話,他說,「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還有一種往生極樂世界,不在這個三輩裡頭。他這種人怎麼樣呢?這種人「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要五百年哪 (這個五百歲以後再解釋,到底是指哪的時間),「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就有這樣一種人,他不在三輩往生的三輩裡頭,他是往生了,可是五百歲裡頭見不著佛,聽不到經法,也不見菩薩大眾啊,等等的。這樣的話,在這就叫做「邊地」,也叫做「胎生」,就分別於三輩往生。對於這一類的人,稱為是「邊地」,或者是「胎生」。所以「邊地」和「胎生」是一個同體異名,指著一件事情兩個名稱,這個就是這樣。

底下又說,「邊地者,言其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這個咱們說「八難」〔平聲〕之一,或者說「八難」〔去聲〕,說這學佛不容易啊!他說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也不是也很困難嗎,是不是?同於我們這個所謂八難哪──生於邊地,沒有佛法的地方叫邊地。到了極樂世界,他也不聞,這個困難和咱們世界上邊地的情形一樣,因此就管它叫邊地。

〔「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也或者,曇鸞他沒有把它肯定,也或者它這個地方就在安樂國土正邊邊上。曇鸞大師為什麼不肯定哪?因為這個極樂世界你說有個邊,這個話也不大好說啊,所以這個就沒有肯定。但是對於這種有疑惑的人,他就疑惑出來個邊了,哈哈哈哈……,所以曇鸞大師沒有把它肯定。不過底下根據懈慢 (懈怠) 國來說,那就是在「邊上」也是完全很對的。懈慢國,就是到中間就不前進了,那麼這就是到了邊上。所以這些說法,你往生之後才會完全清楚。

所以就是說,一個就是說這個邊地是難聞佛法,咱們世界上是如此,所以他生了之後,還五百歲中很難聞〔法〕,因此管它叫邊地;也可能它就正在邊邊上。胎生也是作譬喻,這小孩還沒出胎。所以「邊」就表示這個難,「胎」表示他暗,眼睛、耳朵、鼻子都沒用,胎兒這個有什麼用啊?他都有,還沒出胎,這沒用。所以這兩個各說了一邊。

「疑城」,剛才說了「邊地」,這個說到「胎生」,這是「疑城」。人如果在疑心之中念阿彌陀佛,生在極樂的邊地,這七寶宮殿裡頭,五百歲中不得聞三寶之名。「疑」,有疑惑的人所居,所以稱之為「疑城」。

《守護國界主經》云:「若人命終之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眾善俱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淨土。」這個決定了,種種吉祥的相都現出來了。

「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他沒有精進的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有惡相是決定不往生;沒有善相,也沒惡相,生前也不是很特殊,這種人「地府不收,安養不攝」,陰間不收,就由於生前念佛來著;三輩往生裡頭也沒有他,他就如睡眠而去。所以我們有時給人證明就根據這個,就根據這些法,經上的話,不能離開聖言量。離開聖言量按自己的思想辦事,有時就會說錯話。「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斷,生於疑城,五百歲受樂,再修信願」,這五百歲中幹嘛?他還要修,修能生信,能夠發大願,「方歸淨土」,所以這個就是生於邊地疑城。

生於邊地疑城,我們還說他生了淨土嘛。所以夏老師說,邊地我們要去還去不了呢!哈哈哈哈……,現在要去還去不了。所以生到邊地上,他就是沒有這些特殊的相。這一點,大家若要給人家證明的時候,所知者都不能按自己的思想辦事。

總之「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老得記著,只能根據聖言量。沒有聖言量,你自己的意思就是不能信哪,那可以說絶對是錯;要不是絶對是錯,佛幹嘛告訴你不要信哪?這錯是錯不完的。只有是豁然大悟,那個就猛一下子揭一層皮兒,但是他也沒完,沒有那麼容易。所以這就討論了邊地疑城的景象。

現在很多人很多人就都依靠這個呀,說老實話,你生到邊地疑城,給你道喜呀!不是容易事,都不是容易事啊。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樣的都攝受啊。

還有一個懈慢國,在咱們這個國土和極樂世界之中;它十萬億佛剎,就在五萬億佛剎那地方有一個懈慢國。生在這一國的人,就貪著這個國土的快樂,「唉呀!快樂極了」,都滿意了,他就是懈怠了;「我夠了,夠了」,也就驕傲,「我行了」,不更前進。還要修信、修願,還要懺悔,要懺悔啊!你要出這個邊地疑城,要大大的懺悔啊,懺悔到輪王赦免你的罪,你才能出這個邊地疑城。所以稱為懈慢國,懈怠,我慢。

這個都是經典哪,《菩薩處胎經》曰:「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的國土,有一個「懈慢界」,有這麼一個地界;「國土快樂。……前後發意眾生」,前前後後的,過去的、未來的,就是前後了;「欲生阿彌陀佛國者」,到了這個懈慢國,都染著這個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這還沒到邊地,因為他在中途已經傲慢了,這個罪是現行的,所以他比邊地還差呀。

「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很多人都到了這個懈慢國了;「何以故?皆因懈慢執心不牢固。」他一定要往生的心不牢固,到這兒就不前進了。這麼看來,懈慢國也屬於邊地疑城的一個種類。這四個原因呢,就是由於這四種智慧,所以底下我們就要討論這些智慧了。

「不了佛智」是總的,對於佛的殊勝的智慧你不明了。底下淨影的話。

什麼叫「不思智」?就是「佛智淵深」,淵廣、淵博、深奧;「餘不能測」,除佛以外其餘的人,你沒有法子去測度,你猜也猜不到,你想也想不到,所以名為「不思智」,你的「思」是不能達的,達不到的。

〔「佛智眾多,非言能盡」〕。佛的智慧很多,非言語所能盡,所以就「不可稱」。你用言說來稱,稱不全哪,就說「不可稱」。

「於諸法門,知之窮盡」。對一切法門,窮其根源,盡其所有,沒有不能夠了達的,沒有剩下的,所以名之為「廣智」,廣大呀。

「位分高出」,這個智慧很高,所以名為「無等倫最上勝智」,沒有能比的最上勝智。

底下是海東元曉師,就是現在的高麗(朝鮮),當時朝鮮有兩個大德都是淨土宗的,一個元曉,還有一個憬興,他們都有著作,都入了藏。所以當年,這些國家到中國來學佛法,都是出很多人才,禪宗也出了很多,高麗的禪宗出的人好像比日本人強。所以地藏就是朝鮮來的,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王子。佛教很不錯,高麗。

元曉他的好處,他就把這個「四智」配了大家都知道的「轉八識成四智」這「四智」。就不是又一個什麼智慧了,這個結合,結合得很好。

「不思議智」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我們都懂,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個「識」,轉識成智就成了「成所作智」。他說,這個智能夠做不可思議的事情,你這一念稱名,不管多劫的重罪永滅;「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出乎三界之外叫「界外」,界外殊勝的這個報的果。這些事情都不是人所能測的,這樣來度眾生是成所作,是不可思議啊,所以稱為「不思議智」。

「不可稱智」是「妙觀察智」。這個智慧能夠觀察不可稱的境界,「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絶慮」。這個「妙觀察智」是什麼?它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法都是如此,都「如夢如幻,非有非無」,不能落在兩邊啊;「離言絶慮」,「凡有言說皆無實義」,你思慮是達不到的,絶慮呀。

所以,我後頭的〈註經偶頌〉:「立論唯依聖,得旨在忘情」。你要立一個論,有個所說,這個論點是什麼?「唯依聖」啊,唯獨是要依「聖言量」,不是自己這兒我獨出新裁呀,唯獨是要依聖,完全依止於聖言量。

你要能得旨,聖言量那不是一句一句經上有的話嘛,你把它都抄出來,你是不是能得旨啊?得旨在於什麼?「得旨在忘情」啊,你把情忘了才能得旨。你在有情見之中,有是非、有邪正、有分別、有眾生、有佛,都是情見,你懂不了啦!都忘掉!忘情,情見掃光,你才能得旨。

所以「不可稱智」,這不是追逐言語者所能夠稱量的,所以稱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智」是轉什麼?轉意識,意識就是分別。你都有分別,你就是不可能瞭解實際情況。你這個分別就是錯的,「妄生分別」,無分別中你妄生分別,根本就錯到底了!那你怎麼能夠有智慧,你就是「識」。所以「依智不依識」,你這依識,不行啊,腦子裡都是識。要忘情,所以「不可稱智」就離言絶慮。

「大乘廣智」就是「平等性智」。所以它這個,大家再念下去就不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個你就好接受,跟咱們這四個智還都說得通,這個論可以成立。「此智廣度」,這個平等性智,它這個智可以拿來廣度一切眾生;它「不同小乘」,小乘他就是自了,這個是〔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盡未來際,沒有間歇的時候,沒有厭倦的時候,沒有疲厭的時候。

為什麼?「謂游無我」,在「無我」中游泳。這「游」就是游泳的「游」,所以不要再用別的字了,就是在「無我」裡頭游泳。你看,在游泳池裡游泳多麼舒服。在清波中游泳,這個清波就是「無我」。由於「無我」,同時也沒有「不我」,也就是也「無無我」。不但「無我」,「無我」也無;也沒有「我」,也沒有「不我」,所以就沒有不相等,平等的可以來攝受的,所以就可以普度了。

「平等性智」,怨親平等,什麼都平等,善惡平等,邪正平等,這一切……,現在我們還有些不平等,看見這些人根器太困難,這我沒辦法,我告饒了,哈哈哈哈……,也是沒辦法,確實沒辦法,也就是眾生,還沒有離開眾生。這「平等普攝」,只有佛有這個智慧才能真正做得到,我們起碼應該心嚮往焉哪,應該是這樣去等攝。從這個同體的智力,載運無邊的有情,皆叫他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叫做「大乘廣智」。都到無上的菩提,而且廣度一切,廣大,這就是「平等性智」。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是「大圓鏡智」。這個時候才轉了本識,本識是阿賴耶識。前頭就把各種識都轉了,到這兒還剩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轉為大圓鏡智,「方歸心原」,你才真正歸到本心之源。「一切種境」,一切種、一切境,「種」是心裡頭的種子,「境」是種子發現而出了外頭的境界;在心內是「種」,發現為外就是「境」。〔「無不圓照」〕,種和境沒有不圓照,所以叫做「大圓鏡智」,一切種、一切境無不照見。這個智慧中有五個殊勝。

所以,這朝鮮人的議論都很不錯,大家要知道。他說前頭這三個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這個是菩薩漸漸得到的,一點修持,一點修持,智慧一點點增長,一點點增長;「大圓鏡智」是「唯佛頓證」,只有佛一個人能證到,而且是「頓證」;「更無餘類」,沒有其他能夠達到這個的,所以稱為「無倫」啊,這個是「無倫」。

第一、還有這個「無等」,「無等」是第一個殊勝。這兒說是得到解脫之身,這二乘也能得到這個身,這是彼此共同的。這個大圓鏡智是法身,不是二乘所能共的,所以叫做「無等」。這是第一個殊勝。

第二、前頭三個「智」是菩薩漸得。現在大圓鏡智,佛是頓證,這個又是一個殊勝,所以叫做「無倫」。「無等無倫」講了。

第三、他說,過於不思議智,所以這是「最」;它比不思議智,超過不思議智了,所以它是「最」。

第四、又超過了不可稱智,所以它是「上」。

第五、又寬廣於大乘廣智,所以稱為「勝」。

所以,「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三個字就是:「最」,這超過了不思議智;又超過了不可稱智,所以為「上」;又廣寬於大乘廣智,所以稱為「勝」。

「無等無倫最上勝」就都講了,這每個字的含義都講了,總之就是「大圓鏡智」。

《會疏》裡頭結合到淨土,我們就不再說了,書裡頭寫著有了。

於這些不能生信,以疑惑心,經裡說了,他不能信這個智慧,生了疑惑。他疑什麼呢?這個疑什麼呢,我們也從四方面來說。這個是綜合了曇鸞、元曉、峻諦(日本人),兼取憬興(也是朝鮮人),這些人的解釋。這三個都是外國人,外國人的漢文究竟是大家讀起來很困難,所以用他的意思,沒有用他的原文。所以「疑惑」,因為他不了勝智,就有疑惑心哪。他說,你怎麼個疑惑呢?

第一、不信「不思議智」。他就懷疑,我就念阿彌陀佛,我未必能生吧?能生嗎?他不知道這個「不思議智」是有大威力。這種人很多,「我沒有作什麼功德,我就念念,我行嗎?」這一句名號的功德非思議所能及,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啊。

要是廣說起來,一切萬法都是自力他力,自攝他攝。總之,是要信自信他,他力自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出種種法門。你怎麼能夠用你凡夫有礙的情識──你這是情見,你這是沒有離開心意識,你這是識,這個是有礙的、有限度的、有障礙的──用這一種情識,根據你這個情識,來懷疑,懷疑如來無礙的妙法啊?拿你這樣的很有局限性,根本是不能正確的這種情識,你來懷疑如來無上殊勝的妙法。你知道不知道一小面鏡子,能夠現一萬種相啊?「千年積薪」,千年堆的柴火,一個洋火頭就能把它都燒盡了。豈但堆的柴火,那個森林大火,嘩!你看看!

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異呀?第一個就破這個。因為他不相信這個「不思議智」,覺得這種持名,就懷疑。所以,有的人就說:「我只是念一句佛,希望死了之後,陰間多個元寶。」還有有些人說:「我就是希望,那人死了,我念佛,他能得到點好處。」他都不能相信這個有如是的功德。

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他不知道佛智是沒有對待,是「離過絶非」,所謂「離四過,絶百非」,眾生都在這「四過百非」之內。

曇鸞師的話,「不可稱智」是什麼呢?說佛的這個智慧「絕稱謂」,不可稱;〔「非相形待」〕,它絶了對待,沒有對待的,不是有「相形、相待」的東西,也不可稱量;「何以言之」,為什麼這麼說?「法若是有」,你就有個「知有」的智慧了;「法若是無」,你也要知道這個「無」,對於這個是「有」、是「無」你可以知。可是這個法它是「離於有無」啊;離於有無,所以「佛冥諸法」,放下諸法;〔「則智絕相待」〕,放下諸法,你這個「知有」的智、「知無」的智就沒有對待,它沒有對立面,所以我們絶對待呀。

所以,「以知取佛,不曰知佛」。拿那個「知」,說佛就是什麼,佛就是「知」,〔「不曰知佛」〕。這就是神慧的立論。所以胡適寫哲學史,後來寫不下去了,只寫了一本。先是批判佛教,看到六祖,就不行,就擱筆了;看到神慧,決定不寫了,寫不了了。因為他不肯向佛教來磕頭,他就不肯寫了。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你說佛就是「知」,你不知道佛啊;「以不知取佛」,你說佛就「不知」,〔「亦非知佛」〕你也不知道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雙「非」,也不是「知」也不是「不知」來取佛,佛是這樣,也不對,「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你看,就這四句:「知」、「不知」、「非知非不知」、「非非知非非不知」,總之是在四句之內。四句之內就是有「過」嘛,四句都是有「過」,都不正確。離四句,再說一句來,眾生就沒得說的了。所以眾生就這麼點本事,你那全不對,告訴你。離了四句就離百非,這個法、這個本體是離開了對待。

所以《楞嚴》裡最好的話,佛問文殊:「你是文殊嗎?」(所以〔有人〕說《楞嚴經》是假的,我偏偏要抓兩頭,抓一個先滅的《楞嚴》,抓一個最後滅的《無量壽經》。)文殊說:「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即二文殊。」我真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如果說「是文殊」就倆文殊了。繞得過來嗎,這個?

所以說「是」、說「非」,都早已經成了對待。「我真文殊,無是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啊;要「是文殊」就兩個文殊了,兩個文殊就成了虛妄了嘛,所以直截了當。

所以這個智慧「離四句,絶百非」,絶諸對待,思量所不能及啊!

「不可稱」也就是不可說呀,這個智慧不可說,從這個智慧流現出的念佛法門,其功德也不可說,所以它產生的作用也不可說。對於這樣,以這個智所成的念佛法門,你不能生信、懷疑,就叫做不了「不可稱智」,這是第二。

第三、不了「大乘廣智」。懷疑佛不能度盡一切眾生。這麼多眾生,佛一個人怎麼能度得了啊?也懷疑一切念佛的眾生,哪裡都能夠往生淨土啊?所以,對於阿彌陀佛就起了一個有限度的想法。這麼多世界的人都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那兒裝得下嗎?超情離見的事情。十方的佛土都叫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一切用言說總是表達不清楚。

「大乘廣智,此智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所以「大乘廣智」,要運載一切都入無餘涅槃,所以說是大乘的智慧,叫「大乘廣智」。至於所運載,這個法門是能運載無餘的,所運載的是「無限無際」,沒有一個所謂就是到頭了,「限」是到了限度了,有了邊際了;是無量無邊都能度,所以稱為「廣智」、廣大呀。

又一方面,「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對於一切法門,所能夠「知」,「知」是到了窮其源、盡其有、徹其根本,所以叫做「大乘廣智」。正因為對於一切都能知道這個程度,所以才能「廣契群機」。你瞭解得很深,對於某一個法能夠適合什麼人,度什麼人,你無所不知,所以能「廣契群機,悉皆度脫」。對於眾生,你也是知道的,要窮其根,盡其所有,無所不知道──他的這些劣根性啊;但他眾生本來是佛呀,所以各個方面都知道,沒有不知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可以度,可以無盡無餘的度盡一切眾生。

所以就能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妙義,這個「大乘廣智」。所以這兩句話,有一個比丘尼,在前幾十年,她死了之後,這個天靈蓋燒不壞,上面現了四個字「心作心是」,這都是祥瑞。重要啊!「心作心是」。

現在這個法門,就是令一切有情,因為這個念佛法門,從這個念佛而入無念,這個是念佛法門最巧妙的地方。

你說了很多第一義諦,說了很多理,凡夫是無從下手。有很多人就以為說,「這個高尚,這個對,你們那都是膚淺,我要從理入。」實際他又是妄生分別,那個理,你入不了。

還有的人他自欺,以為我這就是,這很好的佛經上的話,我就是「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那位老先生歲數太大了,我也沒有好……,我只是婉轉地給他指了一指:用不上!話是不錯,用不上,你這一切環境之中,隨時隨地,你怎麼……?我沒有直說。用「唯識論」、「唯識觀」,彌勒菩薩的「唯識觀」,一切都是識所現。凡夫你說是,這個道理都是「識」;保險你吃好的時候你高興,吃那不好的時候你皺眉。你這不就是騙了自己了嗎?你這還叫修「唯識觀」嗎?那只是理論上,我就聯繫聯繫實際而已,使不上。

「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那都得達這個境界。他就是要從這「有念」而入「無念」。所以《彌陀要解》有一句話,「從事持達理持」。理持是大家做不到的,事持是人人可以做的。你從這個事持,你不知不覺暗合道妙,達到了理持啊。所以阿彌陀佛大悲慈父,大恩大德,這個是最巧妙的方法。

所以我在二十歲的時候看《金剛經》,自己悟出一個道理來,那就是「無住生心」了。但是凡夫怎麼辦?凡夫用不上。後來想,只有念佛還是最能行的辦法。又一轉念,那時對密宗一點不懂,可能持咒更好,因為念佛還多個「佛」字,你就有個「佛見」;你念咒,「佛」你腦袋裏也沒有了,就這幾個音哪,這個音沒講,你不要去講它了。這就是從事持達理持,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 (潛水艇的潛),潛通佛智。

那些自命為高明的人,我們也沒辦法,我們只能够……,咱們要是說……,我們並不捨棄,咱們就是說叫你自己先修著,有說服力,盡嘴說不行。盡嘴說是不行,那天下就是大亂哪,就鬥諍牢固:我說我的好,說你的不好,跟他們一樣;你要用「以身弘道」。

「以身弘道」不是說你要顯什麼神通,那又是錯誤,那更大的錯誤。要你真正你是明白,你是慈悲,你要信心堅定,你真正一天天明白、一天天慈悲了,那就不會放棄這個法門,堅決地修下去,這個就是給大家做榜樣。不是要去跟人說去,去抬槓,那就陷入爭論。所以是非就這樣,愈扯愈多。

所以咱們說,對於這個「帶業往生」,有些人現在還在爭論。有人勸我寫篇論文,我說我不介入,這個扯不清的。只有自己真正堅持信念,我們就是「事持」,就是「有念」,但是你可以「暗合道妙」,你可以「巧入無生,潛通佛智」,殊勝就在這──從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後來我把《彌陀要解》的話,摘了兩句:「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這是蕅益大師的兩句話,在他的文裡頭,這是一副對子,而且至理都在這。從事持達理持,凡心就是佛心了,直截了當,比現在這個地方的這兩句好。所以,就能令念佛的眾生都生淨土,所以這就是「大乘廣智」。

四者、所謂疑惑是疑惑什麼呢?他不了這「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懷疑佛沒有得「一切種智」,好像不是這麼明顯,總是覺得對於佛的智慧他測不到,他沒有想到能到這樣的境界。他就是以他的這種思想來看待佛,「啊!你不恭敬佛,佛會生氣。」就這個話,你想想,對於佛,他理解不理解?他認為很對,你這個樣子佛要見怪。佛還會見怪?對於佛的智慧一點也不理解,佛還會嫌髒?要挑乾淨?要這要那?要上供?等等等等的,都是「不了佛智」嘛。

不是在這兒說,一定是不相信佛的「一切種智」,他對這個名詞,他也沒有概念,其實就這個意思,佛的「一切種智」?還有這個?這句話大家聽了還是不明白,舉個例大家就明白了:對於佛看得也就跟平常人一樣,就是這些個嘛──還是人情世故,還是喜歡說好的,你給我磕頭,就是這一切一切,這乾乾淨淨;不知道「穢跡金剛」,那就只管髒,什麼髒都只管來,越髒佛越放光。

修「穢跡金剛」有往生的。就是那顯神通,很厲害。一個姓李的,我見過這個人,他念穢跡金剛,他試試,穢跡金剛真來了,嚇得藏在桌子底下。他〔穢跡金剛〕說:「你請我來什麼事?」他也說不出來,在那發抖。一聲雷,就不見了,他嚇死過去了;釋迦牟尼佛的化身。

所以對於佛的「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大家不能生信。因此對於佛這種智慧所流現出來的淨土法門,沒有產生正信。正因為如此,所以就感受到胎生之報。那怎麼辦呢?對於這一些佛的智慧,眾生你是不會理解的了;仰信哪,應當仰信哪!

彭二林也說:「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這是一心的顯現;「離於想念」,這是離想念的境界;「以眾生妄見境界」,這個境界是你妄見、錯見哪。所以這就跟科學家的話很類似,「這些物質是眾生的錯覺」,你錯誤的感覺。現在我們這兒不是這麼說嗎,一切境界,(物質不就是境界嗎?)是眾生的妄見。本來是無一物,因為這樣的虛妄所見,你就產生一些分別,一些分歧,一些界限,一些等等的差別。因為這一些境界是你妄念起而顯現,它「不稱法性」,它不符合於法性,因此對於淨土法門你不能覺了。你所想的這些是不稱、不符合於法性,對於符合法性的呢,你就沒有這決定的信心哪。

「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通,「無所不遍」,他沒有這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是離於這個「見相」,諸相都非相,他沒有「見」哪。因為他離了這個「見」了,所以就「無所不遍」;你有所「見」就有所侷礙。

「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真實的自心就是諸法的本性。自性、自體能夠顯、能夠照一切的妄法,有大的智慧之用。所以我們自體,就是它顯出妄法,它也能夠照了這些妄法。有無量的方便,有大的智用,能夠隨眾生你所應得的解,來給你開示種種的法義。

因為「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通,他心真實。這心真實就是諸法之性。由於佛這樣的由真實心這個自體所顯現的,就能顯一切妄法,照一切妄法;也能顯,也能照,對於眾生都能瞭解。眾生也都是妄,哪裡有眾生?因為沒有眾生,所以無眾生可度,這都本來是佛。

但是這個妄,雖然是妄,佛也能照見;能夠照見就有大的智用,有無量的方便,能夠隨眾生所應得的解,給你開示悟入,讓你得到種種的法義,所以這是「一切種智」。佛有「一切種智」,能夠無所不知、無所不窮、無所不盡,有這樣大的智用。

所以佛的神通,什麼是佛神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佛神通。所以那些禪宗的祖師,那個都是佛神通啊;搬山倒海,那是末技,哈哈哈……末技。這「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無所見」;「無所見」就「無所不見」,拿這個就正好來對治第四疑。所以眾生有疑惑,是哪些疑惑?就這些疑惑。

元曉又說:「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這四個疑你不能把它排除,「雖生彼國」,你就是用其他的功德生到了極樂世界,你只能到達邊地。總之,就是你到了極樂世界,所謂邊地,也是一個譬喻吧;就是說,你在宮殿之中不能見佛聞法,這就叫做邊地。不是佛不叫你聞法,實際自己是如聾如盲啊。再說一步,就是如聾如盲啊,你聽著跟沒聽著一樣,所以「難聞」哪,更進一步的是指著這個。

那些阿羅漢一直跟著佛那麼多年,一直到了最後佛說《法華》的時候,還有五千弟子要退席,不能聽啊。所以就知道,這眾生多難度啊!他聽不下去了,培養那麼久啊。很多弟子就哭: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一直跟著佛,這別人多少無量無量的都成佛,都大解脫、大成就,而這些個弟子不知,跟沒看見一樣,他無動於衷,不關我事,跟沒聽見一樣。所以不是真瞎真聾,他就是如聾如盲。

到極樂世界也是這個情況,你聽阿彌陀佛,你跟沒聽見一樣,你聽你覺得這與你無關,你所關心的不是這個事。一定要等,要等到幾百年之後,你要懺悔,增加你的信願,懺悔你的疑惑,把這個疑惑的罪懺悔清楚了,你才能得出。

那麼,怎麼辦呢?就說大家,有人對於上面說的這四種智慧,你還不能夠完全明解,但是你要能夠自謙,所以是不要我慢,不要驕傲。要印《谷響集》的那個人,最近我有兩年不給他回信了,我就看見他,露了點驕傲的根。這驕慢不行,要自謙哪。

如果你能夠自謙,你知道自己心眼實在沒有開,眼也沒開,心也沒有開,只有仰信哪。只有相信佛,佛所說是對的,我信佛的話,接受佛的話,不能自己出一點主意。你出主意,你是最大的我慢。你怎麼能自出心裁,出主意呢?一切聽佛的,我不知道,我查書,唯佛所說的為依據,這樣叫做「仰信」。佛說的,我就是不敢還價,就是如此。我不懂我就說我不懂,但是我仰信,這個很好啊。

「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你能夠自謙、能夠仰信,雖然不能明白佛這樣的智慧,你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你可以往生彼國,你不在邊地上停留。

「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因為他疑惑,疑惑是懷疑。剛才我說的,不按佛說的辦事,自己這個……這種種的嘛,也都屬於這一類。總之,對於佛的智慧沒有深信,因此我慢或疑惑。所以「貪瞋痴慢疑」,總之說是五毒,又在「貪瞋痴」外,加一個「我慢」。要謙下,要都斷疑,「貪瞋痴慢疑」這是最嚴重的。

後來有人把「貪瞋痴慢疑」改成「貪瞋痴慢嫉」,妒嫉的「嫉」。你要沒有疑了,那第五件事就是妒嫉。如果你還有懷疑,那這懷疑比妒嫉還嚴重,還應該回到「貪瞋痴慢疑」。所以這個如果能夠仰信,你還可以九品往生。這就是剛才討論「若生疑惑」。

底下這一段,若對於這個智產生疑惑、不信,還相信罪福,他還修習善本,肯念佛,發願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往生邊地的人的情況。這個已經解釋了,我們就不再說了。

所以,這一類的人是什麼呢?是「信福不信智」,對於福的事情他相信,對於智慧他信不及;「信事而迷理」,「事」他信了,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因果;「理」他是迷的,他不懂得,所以墮在疑城。

【復有衆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爲本.續得往生。】

「復有眾生」,又是一類,對於佛的智他能信,他「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這是「信他」,這三種智慧他都能信(這三種是代表以前的四種),可是對於「自」不能生信。

「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絶。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這是一類,他對於佛的智慧是信了,他對於自己不夠相信,這個是另一類,信他不信自。《彌陀要解》裡頭就說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這個人雖然知道求佛智等等,但是他不相信自己,所以還是信不深。「六信」之中不能「信自」,這個「信理」也就不大行了。

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前面說了四個智,這兒說了三個智,這是文字的問題。前頭四種是《魏譯》,這裡的文字是《唐譯》。《魏譯》中提出四種,《唐譯》就合併成三種,這只是譯本的開合不同,實質是一回事。這麼說,「威德廣大不思議智」就是以前的「不可稱智」、「不思議智」這兩種,「普遍智」就相當於「大乘廣智」,「無等智」就是「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的簡稱。這三種智就是前頭的四種智。

總之,不同時代的譯本,不同的人,所採的文句,這個字會有不同,開合也會不同,這個不主要了。就是說,這一種人能夠知道希求佛智,能信他佛,但是對於自佛不能生信。「是心是佛」的道理他有疑情,告訴你「是心是佛」,這個心是你自心哪!所以只信他佛而不信自佛,你就是對於「是心是佛」這句話,不能生正信。

又是彭二林,彭二林這個大居士是很不錯的,他這一段議論很詳細。他說是,須要了達「佛智」乃至「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才叫做真信。因為一切智都不離自心,信了佛這些智,這些智是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就是從自心所生嘛。

「無我,無我所」,這些智慧根本是「無我」,也沒有「我所」。有「我」和「我所」就是「識」,就不是「智」了;智慧之中沒有「我」和「我所」。

「凡聖一如」,凡也如此,聖人也是如此。〔「共同此智」,〕都同一這個智慧。「全信自心具一切智」,你要信你的自心,就是一切智。

「本來成佛」,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很難哪,連圭峰大師對於「本來成佛」還信不及啊。他註解《圓覺經》的時候,他說,這一句「本來是佛」好一點,對於「本來成佛」……,他是禪宗開悟的人,華嚴宗的祖師。所以真正能夠承當、能夠信是不容易啊!

「不於心外,別有信佛之心」,你這個心本來成佛,在自己的心之外,沒有另外一個信佛的心。這句話,換句說法,也就是〔自心之外〕沒有一個所信的佛,因為心它就是佛,它本來成佛。所以自心之外沒有另外有心,也就是自心之外沒有另外有佛;心就是佛,「是心是佛」,不另外有心就是不另外有佛。

「如是回向,是名唯心淨土」,這才是「唯心淨土」,才真正是唯心哪。

〔「疾得見佛」,〕很快能見佛。所以這個快慢就都是從這個地方生,你往生的品位也從這兒分。你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透,甚至於不能往生。所以我老說不要論功夫就在這,要重見地。密宗就是「見修行果」,必須有正見,才有正修,才有正行,才有正果。你沒有正見,你的修行是盲修瞎練。

「若於自心諸智,猶滯疑情」。對於自心的智慧,你還存在著疑情,你看看,你這就是難免於「心外見佛」了。所以禪宗說「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你去修佛,修個有形有相的佛,你求那個有形有相佛,和你不相似啊。「與汝不相似」,這個「汝」是老幾啊?這個「汝」確實提不起來啊。這「汝」的自心是了不起啊,「汝」的自心那就是佛,一切佛從你自心流出。

你對於自心滯了疑情,你不免就會心外去見佛了;你不信自心,心外覓佛。所以禪宗老罵說:「你們淨土宗是心外求佛。」不是我們心外求佛,是有些修淨土的人心外見佛。不但修淨土的人心外見佛,那修密的人也都是心外見佛。我這次從美國回來,我說:學密的人通病是太執著啊,通病啊,是執著啊。

「雖修諸善,乘願往生,不得見佛」。你修諸善,憑這個願力你可以往生,但是你不得見佛。為什麼?「以不契佛智故」,因為你不符合佛的智慧,你沒有契佛的智慧。因為你種了很多功德,你可以勉勉強強的往生。

「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這是彭二林引經典了,說「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所以,這些個經和論我們要重視。

「唯依自心」,都是「依」,唯一是依靠你自心。

「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修行的菩薩們,如果能夠了知諸佛和諸佛的一切法,皆是唯心所顯現,皆是唯心之量,就可以得「隨順忍」。所以,見了菩提樹可以得三種忍:隨順忍、音響忍、無生法忍。

「或入初地」,或是初地菩薩。「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所以就是說,要相信。這就是說,你信「佛智」,不信「自心」的毛病有這麼大呀。要能信,那你就可以或者入初地,或者生極樂世界。

「故知有決定智,方能決定信」,你有這個決定的智慧,你才能產生這種決定的信心。有了決定的信心,才能夠決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千萬要慎重啊,不要因為疑惑而失掉大利。都到了極樂世界還不能聞法,那「失大利」了。

所以「信他不信自」,還是智慧很短淺。沒有決定的智,就沒有決定的信心,所以「意志猶豫.無所專據」就這麼來的。這個總是猶猶豫豫的,他總是沒有專據,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又發愁,拿不定,自己也沒有準稿子,也沒有把握,這就是對於自己信不及,信願不堅,依據不專。這種人信願就不堅定,他所依據就不專一,可是他仍能夠念佛相續 (念佛就有不可思議功德),以念佛力及發願力仍得往生,但是在邊地待著。這就是「信他不信自」。

【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道止佛國界邊.七寶城中。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寳池蓮華.自然受身。飲食快樂.如忉利天。】

「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這些人以這個因緣 (就剛才說的這個因緣,這個念佛力、發願力這種種的),生到極樂世界,不能到無量壽佛前頭,他就只在佛國界邊。所以曇鸞說,或者就真是指的在邊邊上,那麼這也是他的依據。

「七寶城中。佛不使爾」,佛並不叫他這樣。他是自身所作,他自己的「身行所作」,他就是到這。「心自趣向」。是他的心去趣向。

「亦有寶池蓮花」,跟極樂世界一樣的情況,七寶池、蓮花。也是「自然受身」,不要經過父母,不要住胞胎。

「飲食快樂.如忉利天。」這快樂極了,像忉利天(欲界天),這很快活的天哪。

【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隨意高大。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衆。】

「於其城中.不能得出。」他在這個城中,就是他的範圍,他出不來。因為你有疑惑,你就有限度了,就把你框起來了,你就有框框。這框框不是別人,是你自己框出來的,作繭自縛。

「所居舍宅在地」,不能在虛空中。也「不能隨意高大」,想它大就大,他也不能。

「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這就是它這個邊地,在這疑城中的缺點。五百年常不見佛,不是絶對的不見佛,時常不見佛就是很難得見佛,也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這樣,都很稀有。

【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是故於彼.謂之胎生。】

「其人智慧不明」,這個人他智慧不明白。「知經復少」,知道的經又少。「心不開解」,心裡頭沒有開解,所以意也就不歡樂,他不能夠享受大乘的法樂。生活、飲食上的快樂超過天,那是快樂極了。但在心中,他沒有享受大乘法樂,他沒有見佛聞法,還有這個缺陷。

「是故於彼.謂之胎生。」這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所以對於這種人管他叫「胎生」。所以不可以疑惑,總是兩種生出來的,一種是化生出來,一種是胎生出來的,不可以這麼去理解。都是化生,但是這一類他這個局限性,這是愚昧,就像個小胎兒似的,他眼睛、鼻子沒有起大作用,所以管他叫胎生。他要是懺悔,他要是增加他的信願,他才能夠見佛聞法。見佛聞法還要慢慢的,他還有個過程嘛,大家要知道,也是「久久」。

「是諸人等」,就是指著上面所說的這種人。「道止佛國界邊」,五百歲呀。這是「心自趣向」,就是《華嚴經》的話,「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都是心造。

這五百歲,憬興(就是唐朝時候的朝鮮人)他根據《漢譯》本,說這個「五百歲」是指著咱們這個世界的年歲。他的話有根據的,因為在《漢譯》本說「於是間五百歲」。所以這都是不能隨便出主意,它都有根據。

《漢譯》為「於是間五百歲」,這個「是間」就是於這裡的五百歲。釋迦牟尼佛說,「於是間五百歲」,於這裡的五百歲,這裡是釋迦牟尼佛說經的地方,是咱們這個地球,地球的五百歲。這個說法就是《漢譯》有這句話,《魏譯》本就沒有,《漢譯》有這個話。沒有說「彼國的五百歲」,「彼國的五百歲」絶對是指極樂世界的五百歲,那就遠去了。

這個說是有據,是指著「是間」。但是也不可以把它執定,你要把它執定,那這個《觀經》十二大劫花才開。所以這個五百歲是常情、一般,很多就是指著一般情況,這個五百歲,是咱們這個世界五百歲。但是長的,要到《觀經》五逆十惡,那個第十六觀,就要入地獄了,念了十句佛往生,這種人要十二大劫花才開,那就遠去了,那就是最長的。

明朝的袁中郎作了《西方合論》,以這個功德往生,一去的時候是邊地。不久,因為他的智慧,他聽經可以聽得懂。所以問題在這,你聽不懂,到那去,你去幹什麼?你聽也白聽嘛。袁中郎很快就從邊地出來,就見佛聞法,又把他弟弟召去了,介紹這個情況,叫他回來勸大家好好持戒,要吃素。

沒有天天「日啟鸞刀」還能往生的,「口貪滋味」〔註一〕,你殺了別的生命來貪自己的滋味,連這都還解決不了,你還說什麼慈悲什麼什麼,那不都是騙人嗎?所以自己家裡頭不能再殺,這一點要注意。南方人有的時候喜歡吃活的。家裡頭不要殺生,而且不吉祥。許多鬼神喜歡吃這個剛死的動物流出來的血,他就跑到這來享受這個東西,這不吉祥,所以這個要……。

他是不到五百歲,他弟弟還活著。袁中郎說,我沒有想到極樂世界是如此的快樂。他還剛出邊地,他還不能到虛空,但是他可以到各處去參加種種的法會,那快樂極了,快樂極了。那麼他不到五百歲嘛,所以我們這個五百歲,是指咱們這兒的五百歲。

但是也有不到五百歲就出來的,也有還得十二劫才出來的。總之,就是說,你得「識其罪本」你才能出來,這個長短是活的。估計為一般的情形之下,這麼念佛這樣去,五百年你也應該「識其罪本」了,就是這樣子。

所以就是懺悔之後,斷了疑,是出離這個邊地的關鍵,時間不是絶對的,可長可短。但是這個說有五百歲,也可以說是統計數字,一般都是五百。

最後就是「其人智慧不明」,這個「其人」就指生邊地的人。「智慧不明」,他就是愚痴、少智,他不信自己,對於「是心是佛」這個他沒有真能信。

「知經復少」,大乘經典他知道得很少,所以就是「宗說俱不通」,對不對?「宗說俱不通,黑漆皮燈籠」,「黑漆皮燈籠」就是念佛念到往生之後,也不能夠見佛聞法。

「心不開解」,垢染很深,所以不能心開意解;疑慮重重,所以這樣的人叫做「胎生」。

【若有衆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信已善根。作諸功德。至心迴向。】

這個另一方面,好的呢,就是這樣,「若有眾生,明信佛智」,相信佛的智慧,乃至於「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都能相信。「斷除疑惑」,這些疑惑都斷了。

「信己善根」,所以「外慕諸聖,內重己靈」,對於外,要仰慕諸聖,一切大佛菩薩;對於內要重己靈。這兩句話,少一句都不行。

「作諸功德」,作種種功德。「至心迴向」,以至誠的心來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皆於七寳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都在七寶蓮華中,自然而然的就化生出來了。「跏趺而坐」,都跏趺坐。

「須臾之頃」,「須臾之頃」就是幾十分鐘,三刻鐘,就是我們的時間。

「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你看看,這個跟那個差多遠哪!那個就是不能見佛,這個就馬上身轉三十二相等等的,放著光明。智慧功德,「具足成就」。一切成就都具足,一生就具足了。這個上品生,當下就隨一切諸佛往生諸佛剎土,得種種陀羅尼,分身塵剎去度眾生,那個起碼是地上菩薩呀。所以這個往生,大事因緣哪。

【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寳。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又告訴彌勒,「彌勒當知」,彌勒你應當知道。「彼化生者.智慧勝故。」為什麼他化生?他智慧高。

「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對比了,這樣的身相、光明具如諸佛,彌勒你要知道,這些人他就是智慧勝。那一些胎生的,就五百歲中不能見佛,「不知菩薩法式」。因為沒有聞法,他也沒有正式的按著所聞的法來進行修習,他也不能來「奉事諸佛」,也沒有機會來種這個善根。這種人,就是因為他過去生中沒有智慧,疑惑所造成的。

所以不光是淨土宗,禪宗也是一樣,所以《金剛經》一上來那個偈子就是四句:「斷疑生信,絶相超宗,頓忘人我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先斷了疑,斷了疑才能生信,斷了疑生信才能「絶相超宗」,這些相才能夠絶,你才超出去,超出這一切宗;「頓忘人我解真空」,頓然間,人我全忘了;「頓忘人我」,你才能理解真空。有人有我,你沒法理解真空,所以開悟是「無心三昧」之後的事情。這個經文很清楚了,不必再說了。

註一:《淨土聖賢錄》卷七載云:「寄語同學,未有日啟鸞刀,口貪滋味,而能生此土者也。雖說法如雲如雨,何益於事?」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四十一品是〈惑盡見佛〉,疑惑盡了就見佛了。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牀。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鏁.繫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縶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佛又告訴彌勒,他說「譬如」,打個譬喻,「轉輪聖王.有七寶獄」,轉輪聖王拿七寶做成的監獄。「王子得罪」,轉輪聖王的兒子要得了罪,就關在這個七寶的牢獄裡頭,把他禁閉在裡頭。

「層樓綺殿」,高層、多層的樓,很華麗的殿,七寶做的房啊,寶做的帳子,金子做的牀。「欄窗榻座」,那個短榻的座位,比牀矮一點、小一點,有格子的窗戶。「妙飾奇珍」,種種都是裝飾奇妙的珍異之物。

他在那兒吃東西、穿東西跟轉輪聖王一樣,這個王子。但是,拿金鎖拴他兩個腳,他禁閉嘛,不能隨便跑,把他上了鎖。「諸小王子寧樂此不」,問彌勒:這些王子對這,他高興嗎?地方也好,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享受也好,就是鎖起來,不讓走。

「慈氏白言」,彌勒就說,「不也世尊」,當然不高興。「彼幽縶時」,他在受著禁閉,心裡頭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他用種種的方法;「欲求出離」,想求能夠出來。

「求諸近臣.終不從心」,拜託這個近臣,跟父親近的,總達不到目的。就得等輪王自己(父親自己)歡喜了,你才能得到解脫。

這是彌勒答的話。這些王子他不高興,他必須求著求著,最後得到輪王答應他,放他出來,他才會解脫,他才能够心裏頭自在了。這些譬喻很簡單,我們就不再說了。

【佛告彌勒.此諸衆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爲苦.不生欣樂。若此衆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這些在邊地疑城的眾生,也跟這個王子一樣,也是這樣。

「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這個人要是在疑悔之中,他希求佛智,但是對於佛這些廣大實際的智慧,他並不能信得及。

「由聞佛名.起信心故。」聞了阿彌陀佛的名字他起了信心,而念佛而往生。「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就如同在蓮花裡頭不能出來。實際上,他並不像咱們想像的,是在一個花骨朵裡頭。其實,他在宮殿裡頭,很大的宮殿。他在這個胎裡頭,就是他的胎,還是園苑(園林)、宮殿。為什麼?

「彼中清淨.無諸穢惡」,沒有髒,沒有惡的東西。「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這個就是苦啊。

「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眾生明白他自己這個罪的根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他就自己懺悔了,知道這個罪的根本是疑惑,要求離開現在這種邊地疑城。等他過去生中(來生極樂之前的生中),所有的過失都盡了,就出來了。佛告訴彌勒,就是這樣說的。

「識其本罪」〔註一〕,「識其本罪」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曇鸞,他說,這些人哪,他很悔責,求離開這個邊地。出了邊地,他跟三輩往生的人還是一樣。這個事情大概是什麼時候呢?是五百年之末,在五百年之末他就知道了罪,他就懺悔,這就出來了。這種說法的也有人,曇鸞是一個,還有其他的人。

另外一種說法的是嘉祥,曇鸞是淨土宗祖師,嘉祥是三論宗的祖師,唐朝的,他有不同的說法,他說是「深自悔責」,不管哪一種,不限定一格,能夠悔就出來。他這個年歲就更活動了,不一定非得五百歲後你才悔,有這麼一個固定的五百歲。嘉祥大師的意見,就是說他只要能悔,把這個過失悔掉,真正改悔就出來了,不必一定五百歲。

這個兩說可以並存,等到五百年末才能夠認識罪,才懺悔,這是邊地中多數的情況。嘉祥所說的,在這中間就能懺悔,就能出去的,這個是其中的邊地裡頭的上根,像袁中郎這種人。所以這兩種都存在。

〔第三十五講,一九九零年夏〕

我們上次在第四十一品〈惑盡見佛〉,這一品沒有講完,說到眾生由於疑惑,只能在邊地疑城。只有知道自己的罪本,「深自悔責」,所以要悔呀,要責備自己呀,而且要很深哪。所以你看往生之後,還是有這樣許多重要的事情在做。「求離彼處」,等到生前的過失都消失了,都懺悔乾淨了,然後再出來,才能見佛聞法。講到這一段。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

等到罪業消除,經文就是「即得往詣無量壽所」,這才能夠從這邊地疑城出來,到海會之中,到無量壽佛面前。

「聽聞經法」,來「聽」、來「聞」,這兩個字,「聽」就是淺一些,「聞」就深一些。我們往往大家對於「聞」字體會得不夠,以為就是「聽」了。這個「一經於耳」,這是在聽跟聞之間的,就是一經過耳朵,不管你懂不懂,那說到這個,那就是你只要耳朵聽到了,那就都算。

「聞」就很深入;聞,你得信受奉行才叫聞。所以,說到「聞」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家不是說,只聽到這個名字、聽到這一句話就如何如何,你得信、你得接受、你要去執行,這才是「聞」,所以「聞」的含義很多。「聞菩提」,這個西藏文,你一聽,你就可以成佛。這個「聞」字也應當照我後頭這個解釋,不是一經於耳。「聽聞經法」,「聽」就是聽見了,「聞」當然就是水平提高了,就能理解了,就是「聞」,「聽聞經法」。

〔「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你看,「久久」,不是當時啊!所以從邊地疑城出來,見了佛,聞法之後,是「久久」,兩個「久」字,「久久」也會「開解歡喜」。所以我們現在有些人比較急躁,就覺得好像是,為什麼我還不懂啊?為什麼我不怎麼怎麼樣啊?為什麼不如何不如何啊?不知道你這些想法是不合規律的,這須要一個過程嘛。

「當信佛經語深」哪,哪裡是那麼三言兩語,你這麼用過幾天功就能理解啊?就是他這佛之所說是佛的知見,眾生心中是眾生知見,這兩個是水火呀!你心中是眾生知見,你怎麼能夠接受佛的知見哪?所以就要先消除你的眾生知見,這是有一個過程。不然,你所以為是懂的,還自己以為是懂了,這就更危險了。你不知道你懂成什麼樣了,你一懂就錯了。

尤其是禪宗,那不懂還有法子開悟;懂了,那就沒法子開悟,懂了就更遠了。不懂還近一點,懂了就更遠了。所以這個真正的懂是很不容易的事。

「開解」者,心開得解也。這個還不是開悟,就是你理解,理解真實義。不是就是我也會答卷子似的,你說一個什麼問題,我會答,我答得很正確。那是學生考試卷,那個容易。真正要是開解,開解就歡喜嘛,踴躍歡喜。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慶快生平,這一生我最可慶幸,最痛快的事情了。所以往生極樂後的人……

往生極樂後的人還是懺悔。深自悔責之後,見佛聞法,用了兩個「久」字,就是不能急躁。我們只能欣賞,我們在佛經之中我們能懂得幾句了,哪怕是粗淺的懂得,這就很寶貴啊。一有一個急躁情緒,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懂也容易錯會。拿你主觀的東西,拿你的這個東西以為是佛的意思,那就離題更遠了。

【亦得徧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

「亦得徧供無數無量諸佛」,這就初步出現神通了,在佛的威力加被之下,無量無數諸佛都可以普徧去供養、普徧去承事、普徧去聽法,這個就快了。

「修諸功德」,要修種種的功德,所謂「諸善奉行」,一切功德都在修,種種陀羅尼、種種的妙法都在修。所以「久久」才能達到這一步。因為這個人,他生在極樂世界是生了,但是前生就是「智慧不明.知經復少」,所以他疑惑啊,沒有開智慧,知道的經又很少,所以他墮入疑城。

現在雖然親自看見了阿彌陀佛,親自聽到了佛的開示,可是心中的污垢還沒有除,情見還存。他是眾生知見,眾生知見就是「情見」,所以我們要「超情離見」。「離見」現在談,還早一點,但是「超情」確實須要,要超乎這一切情見。

所以「無情不能學道,情不空不能入道」,情要空。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須要多聞熏習,多度的聞法、多度的思惟,他在極樂世界耳聽目睹都是增上,這樣就增長了智慧,這個才能開始能夠信佛的話、理解佛的話。所以說為什麼須要「久久」,而不是一剎那,因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那他這上根,在這兒還沒有斷氣,那已經就是菩薩了,那早超過這個境界了。

所以根器,大家要知道,根器他就是不一樣。那上品上生的根器和到邊地人的根器,不是佛在選擇,我厚待誰,誰走後門,不是有這個事。他自然嘛,他自然如是。所以大家要知道,現在我們就是要好好的修持,就是使得我們自己有一個很好的根器,於是就可以「徧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

註一:「罪本」在《魏譯》作「本罪」。

【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爲大損害。爲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汝阿逸多」,阿逸多是慈氏的號,彌勒菩薩的號。釋迦牟尼佛又叫他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讓大家重視。阿逸多,你要知道,「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是個大的損害。

「為失大利」,這個就失掉了最大的利益。望西《無量壽經鈔》裡,他設了一個問:怎麼說菩薩還有疑惑?怎麼還失大利呢?他解釋,他說,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做菩薩啊?他就沒有肯定,一個問號的語氣;「或是縱說」,縱然是菩薩,如果生疑也失大利,他沒有做肯定。其實他這個問號是很謙虛,這個事是肯定的。

別教的說法,這叫做信位菩薩,「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咱們春天看見柳絮,它就在空中飄忽升沉,變化萬端,這就是信位菩薩的情況。咱們凡夫真實發起了菩提心,我們就可以稱作「初發心菩薩」。這樣的菩提心,就是像《論註》所說:「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怎麼度眾生啊?你要把眾生攝受到生在有佛的國土這個心,不是一個空的心,不是一個空的願,你要有具體的做法,產生了效果,這才叫做「願」。只是空洞洞的一個東西,所作所為不能達到你的目的,這是「空願」、「狂願」。

發這個心,就是要一切眾生成佛。怎麼來度這些眾生?那就要攝受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所以淨業的行人發這個心願:「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天天這麼念,那不就是在發菩提心嗎?「同生極樂國」嘛,這也就可以稱為「初發心菩薩」。

而「初發心菩薩」,再進一步,甚至於到了信位的菩薩,不要小看那個信位,有時候初悟的人只在信位,都如空中之絮,忽升忽降。那麼他這個生疑,因為他總還是有疑,就是所謂根本智、差別智,明白了根本智,還沒有明白差別智,對於差別智他還是疑惑啊。所以這樣說呢,就是菩薩可以生疑惑,信位菩薩、初發心菩薩,這很當然嘛。

那麼,你這個退了就太可惜了,所以「為失大利」。「大利」就是指著什麼呢?就是經中說的「真實之利」。十方婆伽梵住於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羣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是三個真實,「真實之慧、真實之際、真實之利」。十方的佛就是這麼樣住於這個真實的慧,顯示真實之際,這樣子來給的大家的利益,所以是「真實之利」。

「難值難見」,「值」是遇著,你碰到了。那麼,開會,碰到在一塊開會,這個「值」啊。但是你不見得能夠會見,這就是「難值難見」。同在一塊開會就是「值」,能親自相見了就是「見」。難得是能夠同會一處,更難得見面,十方的婆伽梵。

「如優曇花.希有出現」,曇花一現。現在是難逢的也逢了,難聞的也能聞了,可是疑惑而沒有信受,所以這「失大利」呀,最可惜了。何況咱們這個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一乘大願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無量。只要「信願持名」,很簡單哪,就逕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真實利中最真實的,是大利中之最大的。所以於這個不信,就真實失了大利。這就是說明這個經上的話,「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

底下,為了深入,我們再引證一些經。例如《十往生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對於《十往生經》能產生正信。「愛樂是經」。「愛」是歡喜,「樂」這個經。

「觀導眾生」,拿這個經來觀、來引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說這個經的人,聽這個經的人都可以往生。

「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這樣等人,有在說、有在聽的。「我從今日」,就從說的、聽的這一天起,就「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護持這個人。這個「今日」也就代表佛說這個經的時候,阿彌陀佛當時說的,那就早就如此了。對於我們來說,你要是也是這樣,那你也得到這個利益,那也就派二十五位菩薩來護持。

「常令是人無病無惱」,沒有這些疾病來纏擾他。所以到了病中……,他沒有病,不知道;有了病,告訴他念,他就難念哪。這兩個病人:一個費某人,他就是念不了了;這個某某師也是,大家怎麼勸,他也是不行啊,心他不肯念哪。最後什麼心,我不知道,中間曾有這個情況。

所以就是要知道,指望到最後,這病所干擾,這個就困難哪。你真是發心的人,佛就派二十五個菩薩護持你,不讓你這麼生病,沒有煩惱,人跟非人都不能來得到他的便利,來搗亂你。你行住坐臥之中,不論是白天是黑夜,「常得安穩」,所以你這就好修了。這個就表明,你信的人得這個利益。

相反呢,經中它又說了;相反,你懷疑,你譭謗,「於後閻浮提」,指這地球;「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者他很生氣,或者心中有譭謗。

「由是謗正法故」,他這個人就是這樣,他信了他這一個……,他這門戶之見哪,常常就是說,這個「鬥諍牢固」,所以我們不可以產生門戶之見。產生了門戶之見,對於一個異己的就是很厭煩。那天我看見那個比丘尼,對於別人念《普門品》,她那個厭煩的情緒,那簡直是表示得很充分,非常生氣。所以,這種情形是會常有的。如果有人對於念《十往生經》的人,也是同等的態度,他譭謗、他發怒;就是這樣,他就譭謗了正法。這種人怎麼樣?你看,就是一個信,一個不信,這個對比很清楚。

「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身體也就殘缺。「聾盲瘖啞」,身體瞎、聾、啞巴。

「水腫鬼魅」,有鬼來纏。「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一個法師身上插了五條管子,插了很長很長時間,後來實在難過,自己把鼻子的管子拔掉,趕緊小和尚又給他插進去。那個管子一寸多長都是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他拔了管子想死,旁邊有人不讓他死,又給他插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呀!

如果死的話,「墮於地獄」,就入地獄。所以這謗法之罪是最大。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護持自己、要修持;另外一方面,要下定決心,不可以謗法。一問三不知都不要緊,我就是不懂,我不知。你不明白就存一個問號,不要隨便做結論,隨便表態,隨便批評。如果墮於謗法,那這個就嚴重得厲害了,你「八萬劫」呀,不是八萬年哪。一劫是不止八萬年,八萬億年也不止。要把一個大石頭用輕紗一遍一遍擦,把它蹭來蹭去,把石頭蹭沒了,這才是一劫。你說多少年?所以謗法之罪是最大。

為什麼謗法之罪這麼大?眾生這麼苦,所有能出離的就是靠法,你給毀了。你說,你罪大不大?這有道理的。眾生唯一得救的就是靠佛法,你就譭謗這個。你比方莊稼正是熟了要等著秋收,一把火把它都燒了,老百姓沒東西吃,這個罪也很大。大家最急需的,他就靠佛法得度,你就把佛法給毀了,所以勝過於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所以這個言論要十分小心哪。

「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所以為什麼大家要施水?這個餓鬼就是百千萬世(輩子),不要說沒有水跟吃的,他就連這個名都聽不著啊。所以為什麼老放焰口?就是請鬼吃飯。他苦啊,他得不到東西吃啊。

「久後得出」,出來之後,變「在牛馬豬羊」,因為它愚痴,就要被人殺呀,受極大的苦。最後,這些都消滅,變成人,也生在下賤哪。也「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這種人聽不見三寶之名。

「是故」,這兩句話我們要注意,「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所以,說法的人為什麼不輕說?為什麼要慎重?就是這兩句話呀。你在沒有智慧、沒有信心的人,你不要說這個經。

所以,最近我再進一步的關門,還不是自己想休養,實在是還是少說為宜,你這引起人家的……;「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聽了之後,他疑謗,他得這麼大的罪呀。所以這就是說,如果要是疑惑就是「為失大利」。

從這段經文,就把這個做了很大的一個證實,引證。引佛經來證明佛經,不是用自己的話來證明,多方面哪,所謂「引經解經」。

從這兩句話也提醒我們大家,你去說這些事情,不是隨便說說,你都要看對方,要看機緣。他不能接受,所以為什麼密壇不讓人進,等等等等的,都是同一個道理。沒有什麼可保密的,只是為了對方的好處,為了對方。所以說,我們有一個法本,說是不能讓別人看,別人要是偷看了,看的人有罪,你這個主人同樣有罪,你收藏得不好,就是你不負責任、不小心。所以是「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法」,都要看對象,不能像救世軍那樣的,就是大呼大號。當然,說類似的人天乘的話也可以,那跟他們也就沒什麼多大分別。

所以我們看到,「疑」和「信」只是當人的一念,可是這個差別豈但是天淵之別?就沒法說了,這個差別。

所以說,最後就說「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應當明白的信,不是迷信。這「明信」是最好了,佛所希望的是明信。你做不到,先「仰信」。諸佛所說必定如是,自己要很好的學習、參究,希望一天一天的明白。「仰信」也是很可貴的,你通過「仰信」達到「明信」。不能隨意就以為如是,如何如何,下評論,也不要輕易以為我現在所理解的就理解得對了,打個問號!你要把它釘住了之後,再接受新東西,它就成了障礙。無止境的在發展,你怎麼能釘得住呢?你不想再發展了嗎?你上梯子,在這一層你就把腿捆上,不再往上上了,把你拴在梯子上了,那好受嗎?但是,人都喜歡栓在梯子上。要放棄以前的,再前進,都不可停留。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衆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

底下就彌勒菩薩回答了;「慈氏白言.云何此界」,因為大家正看到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世界還在現前哪;這個討論的時候,極樂世界都在現前,邊地疑城都在現前。現在佛、未來佛的討論,彌勒菩薩就問: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一類眾生,有這麼一種眾生,「雖亦修善」,他也修善,但是不求往生,為什麼呀?

【佛告慈氏.此等衆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

佛告彌勒說,「此等眾生.智慧微淺」,智慧很小、很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他覺得西方不如天界。這樣的人,沒有知識的人就不說,有知識的人我見過兩個。一個大居士的女兒,她不求生西方,說西方極樂世界老開會,哈哈哈哈……,她想生天,就是這一類;還有一個貢噶上師的翻譯,他也不是生極樂世界的,他要想生什麼天。所以有這樣的人,我們不要以為是沒有,很多人是這樣。

「不及天界」,他認為這個不樂,他就不求生了。因為他智慧微淺,他就有這種分別心,就回答了彌勒「為什麼」,就因為這個。

【慈氏白言.此等衆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刹.何免輪迴。】

慈氏就又接著說,「此等眾生.虛妄分別」,這些個眾生是虛妄的分別,這個分別是錯誤的,「虛」是不實,「妄」就是錯的,這樣的分別。「不求佛剎」,他不求生佛剎,「何免輪迴」啊?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是彌勒(未來的佛)的話。你說這個佛不行,等彌勒佛來,彌勒佛還是這個話。彌勒佛就是這個話,「不求佛剎.何免輪迴」啊。你修唯識觀,你也要求生淨土。你不求生淨剎,你「何免輪迴」啊?

要眾生不受「後有」是什麼境界?禪宗有時候,那個三關齊破的人,所謂「三為國王,便失神通」,當了三次國王之後,他神通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入胎,這個很可怕啊!所以不生佛剎,可是要出這個輪迴……,就是呀,彌勒的話:「不求佛剎.何免輪迴。」這個語義多精煉哪!

就是說,彌勒這兩句話是指這兩種人。一種就是說,從享樂的觀點來看,他覺得天界快樂,尤其是有男女之欲樂,所以留戀。但是這樣修善,你可以達到你生天界的目的,你福報盡了之後,還又輪迴。

第二種,各宗各派的有許多人,以生淨土為著相,有的人他就「死於句下」。這次從美國來的一個人,他看了黃檗《傳心法要》,就是說了一段:佛有什麼相可見哪?有什麼可來可去呀?所以臨終見佛,你也不要跟他走啊。看的人就〔覺得〕跟淨土就不合,就問我。

我就回答,我說:「那個是,禪宗都是法身境界。」須菩提,他佛來了不去接:「無來無去,我有什麼可接呢?」他是先看見佛了,這個境界。臨終念佛,蒙佛接引,你生的是凡聖同居土,你還是凡夫境界,你當然要跟著去嘛,他懂了,其實這個話還沒有說透。

所以這句話有四料簡,「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是一定生,去就沒有去,往哪去啊?都在自心之內,你去哪兒啊?這不去就是不去。就如須菩提不接,不接他就見了。

再有,「去則決定去」,去就是決定去,「生則實不生」,生了之後證無生,我生什麼?所以這有四料簡。再其餘兩料簡,大家自然就明白了。都可以,只是你的境界,不要在語句上去執著。

那有人就不行,就認為我們禪宗這個高啊,你們隨佛接引,這個低啊。他要把這四料簡都知道之後,那有什麼叫來去?有什麼叫跟不跟哪?實際上,都是以情見心來推測往生的情況。但往生人的那個情況,佛力加持之下,遠離這些跟不跟、去不去這些思想,沒有這些。

自然而然,「自然中自然相」!哪裡還有這些個起心動念、這些琢磨、這些安排?就是在這個凡夫境界去推測許多殊勝的境界。所以各宗的行人,雖然很精進修持,但是不以淨土為歸宿,在現在生中要坐斷生死,就可以說不可能了,就「何免輪迴」呀!就是這,這個是彌勒的回答。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

佛就接著說了:「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所以越討論越深入。就是佛法須要彼此要計較計較,所以許多問答、許多交談,經中就是這個內容嘛。咱們這個《無量壽經》不就是阿難問嗎?而《金剛經》不就是須菩提問嗎?它是經由很多菩薩來提問題、來問答,這才能引出佛的殊勝的開示。

佛就說,「彼等所種善根」,他是種了善根,但是他種的善根他不能離相。把這個觀點說出來了,他沒有離相,他「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

這個底下就進一步指出「著相」和「離相」的利害關係,這個差別。上頭說明了「疑」和「信」;底下就分別,你是執著「著相」,你還是能「離相」?

你著相修福,你住相布施,常常他就有一種:今天我是作了很大的功德,我在廟中是大施主,端著一個大施主的架子在那兒,這就是十分的著相了,這就是「住相布施」。還有,單跟某一個什麼人有情感,那麼就多把什麼去支援他,這都是「住相布施」,住相、著相。

這個修福,不光是布施,種種都是如此。你要在禪定中去著相,那就一定要著魔的,難免輪迴啊。離相來求往生,所以你求往生,不是你著相而能往生,你要是離相啊,那麼就真正得解脫。

【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邪見業王.未能捨離。常處輪迴而不自在。】

底下就是佛說的,「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他求人天福報,而作布施,也供養,種種種種的,裝金、造像、放生等等,作了很多很多功德,他所求的只是人天的果報。他得了享受這個報的時候,他豐足啊。可是他沒有能夠出這三界的牢獄──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個牢獄啊。

所以外道以生天為解脫;我們不但是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認為是牢獄呀。這就是不同於其它的地方,只有佛法,你才真可以出三界。你修人天福報,你所得的只是人天的果實,你出不了三界的牢獄。你死了之後,你的父母、妻子,你的種種眷屬「欲相救免」,請人給你作功德,做許多許多善事來救度你、超度你。

「邪見業王.未能捨離。」這四個字份量很重啊!他前生幹什麼來著?說他是「邪見業王」啊。他前生還是修善嘛,這問題就是「著相」。所以對於著相的人用這四個字,大家要知道,這要接受批評啊。你為什麼「著相」啊?是你「邪見」、你的「業王」啊,這個罪業的「王」,這個邪見是業王,這樣的一個東西,它不肯離開你啊。

所以在生前你就是著相修福,你死了之後雖然搞大法事,修大法會進行超薦,兒女給你誦經,給你作種種功德,但是你這個邪見之業王也還不能離開你啊。因此你常處輪迴,而沒法救你。活的時候你種的福就是生天,這個福報盡了之後就要輪轉。輪轉之後,別人要救你,救不出來。你的「邪見業王」在這,你不出來,這是一種。佛所批評的,這還是輕一點的。

【汝見愚痴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

更重一點的,「汝見愚痴之人」,〔前頭〕他們就是不求佛慧,不能離相。這更有愚痴之人,這樣一幫糊塗人,「不種善根」,他就更錯了。前頭的人還種善根,他還念佛,還什麼什麼呀;他不離相,不求佛慧。不求佛慧比不離相又更嚴重一層了。你現在沒有達到離相水平,但你在這求佛慧,你學般若;學般若就稱為學般若菩薩,你在學呀。你不學,那就是不求佛慧了,那你結果就是這樣,「邪見業王」,你常在輪迴中出不來了。這還是好一點。

更〔差〕一點的呢,就是「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這個批評就很厲害了,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現在這樣的人多啊。他只是拿所謂的「世智聰辯」(我們常說「世智辯聰」,這個意思上沒有分別),世間的智慧,能說、能夠辯論、能夠寫文章、能夠咬文嚼字、能夠夸夸其談(聰辯就是夸夸其談);「增益邪心」哪,本來眾生就是迷惑,就是邪,正的東西很少,但是他就是用這個「世智辯聰」,他沒有用佛的智慧去除掉自己的邪心,不是去東西,他是使得這個「世智辯聰」增長他的邪心。

所以有的人研究佛教之後,說這個經是假的,那個經是假的。當然有一些經是假的,你說出來那就是很有功德。但是明明是對的,你硬要說是假的,因為跟你所理解的不一樣,就說是假的。跟你所理解的,你要知道「四依」,「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你那就是「不了義教」,你就應該放棄你那個,依那個「了義教」。他就堅持他那個不了義教,來說這個了義教是假的,這種人就是不好辦哪。

「云何出離生死大難」,他如何能夠出離生死這個大難哪?這個無量無盡無邊的生死,無窮無盡的生死,這個大難哪,怎麼出離啊?大家看見病呀,這就十分可怕。這個病人哪,這痛苦啊;還有死啊,這疼得要死啊,無窮無盡哪。

「世智聰辯.增益邪心」,前者是修善,求世福,所以不能出輪迴,但求世福就出不了輪迴;這個就更愚痴了,「不種善根」,他反靠他的世智辯聰來驕慢自大,他沒有生長正信,反而助長他的邪心。不知道「世智辯聰」正是咱們這個八難之一(所謂盲聾喑啞,生在邊地,世智辯聰〔註一〕);世智辯聰就跟那個瞎子、聾子、啞巴、瘋子是同等的困難,確實是同等的困難哪。那個盲人,將來他能夠讀盲文,將來會有盲文的佛經看,他還是有希望得度。這種世智辯聰,靠世智辯聰來增益邪心,這個就確實是困難了。

註一:《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六〈八難品〉,八難即:「地獄,餓鬼,畜生,生長壽天,邊地,盲聾喑啞,世智辯聰,生在佛前佛後。」

【復有衆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復有眾生」,再有些眾生。「雖種善根」,前頭有種善根的,有不種善根的。底下就結在一塊,雖然種善根。「作大福田」,種了很大的福田。可是「取相分別」,在這裡頭他有相、有分別心。「情執深重」,這個情念執著,很深很重。

「求出輪迴.終不能得。」這一段就是說,如果是你情執深重,取相分別,雖然種善根、作大福田(作大福田就是念佛號,這才可以稱為大福田),但是你有了這種情況,你求出輪迴,你還是得不到啊。這個道理很清楚,咱們經裡頭說「三輩往生」都是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兩個條件。他剛一聽,這念佛也不行,那怎麼辦呢?不是啊,你們不要片面哪,是兩個條件嘛。

「菩提心」是大智、大悲、大願圓融一體的心,圓融成為一體了。你「情執深重」,那就是愚痴啊。你不愚痴為什麼情執深重?既然是愚痴,你哪裡有大智?你「取相分別」,你就有取有捨。有的是我要的,有的是我不要的,有的是我喜歡的,有的是我不喜歡的,那你怎麼能夠興起無緣大慈?無分別的、普遍的、究竟的心生不起來呀!怎麼能生起同體大悲呀?那麼,他就是這個大悲的心,他也不具足啊。所以他既無有大智,又無有大悲,這樣的人怎麼能談發菩提心呢?所以念佛也不能得到「往生三輩」,最多最多達到邊地。

所以蕅益大師說,念佛如果沒有「信願」,不能往生。這一點很多人都不清楚。

我們首先要念佛,不念是不行啊。念佛之後,大家就知道要提高我們的信願;沒有信願,念得如銅牆鐵壁一樣也不能往生。你如果決定有信、有願,你哪怕念一句也可以往生,這就跟這個地方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大家既然念了佛,作大福田了,底下就是說,這一步必須要爭取,就是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大家就清楚了,你「情執深重」,現在大家在這個地方上,還都須要很好的思維一下。肯念的人,在座的人大家都肯念了,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現在就是要提高一步。我不是說上梯子嗎?你不能留戀在這;我這在梯子上頭,我比在平地的人看得遠一些。你這個梯子上能老待著嗎?所以要前進哪。所以著相修福,其福就有盡哪。

底下我們引了些《金剛經》的話,「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這是《金剛經》的原文。

底下蕅益大師《破空論》裡頭有所解釋:「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這幾句話很深很深哪!用「無所住」的法,這麼住在般若之中,不是「有所住」而住於般若,是「無所住」而住於般若;「熾然修行六波羅蜜」,像這個火,要蓬蓬勃勃的在那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沒有一切相可取,這才是《金剛經》的宗旨。

有人都把《金剛經》看成是「無為」、「無相」,什麼什麼都跑到「無」一邊去了,不動;不知道「熾然」哪,「熾然修行六波羅蜜」。所以蕅益大師《破空論》,因為大家執著於偏空啊。有人說《阿彌陀經》是「有」,《金剛經》是「空」。錯了!錯了!《金剛經》的「空」,蕅益大師給破了,把他們所謂的「空」給破了,不是大家所領會的那個空,都是片面哪。

這樣的「熾然修行六波羅蜜」,他不取相。他為什麼?他無住法住於般若之中,所以他就能夠可以使他很少的一點布施,這一點的布施就跟虛空相等,虛空有多大!

眾生相反的,「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自己就這麼著計果、計因;「觀大觀小」,做種種的分別。所以,就如仰箭射虛空。

「若能稱性而住」,怎麼住?「稱性而住」,稱於自己的本性而住,就是如法性而住,也就是「如如而住」;不住於一切相,只住於「如」。這就譬如,芥子當中一點的空跟十方的虛空,有什麼分別啊?一個芥子裡頭的空跟十方的虛空,請問大家,你們回答回答,有什麼分別?實際就是這樣,因為你執著了,它就不一樣了。你要不執著,本來就是如此。所以就是說,你這個微小的布施可以與虛空等。

「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本性無二,也沒有分別。因為「空」沒有內外、彼此、方隅、形相等等的差別,也沒有「小空」與「大空」的不同之處。你說小空跟大空有什麼不同?同樣是一個空嘛。

「無相之福,其福乃大」,若是離相念佛,離相修法,離相做一切的功德,這個福就大啦!能夠讓一個芥子中的空跟十方的空是一樣啊。《金剛經》的話,「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都是《金剛經》的話。所以說,你違反了這些道理,很大的福田也成了有限度的。

就是我說,你那個杯子沒有洗,那個杯子裡頭有毒,你來裝了很好的藥,你把它喝下去,那個藥沒有毛病,是你杯子不乾淨,你就吃了毒藥就把你毒死了,你還怪大夫。所以要把杯子洗乾淨,不要執著。

往往大家就是總想得境界、得神通、得感應,都是「有所求」。「有所求」就都成了「有為」、「有住」,就都是這一類。你作的功德都七折八扣了。要「無為法」才能相應。

【若以無相智慧.植衆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刹.趣佛菩提。當生佛刹。永得解脫。】

所以就是經的這一段末,「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以無相的智慧來種植諸德的根本,這樣來求生淨土就得解脫。

「眾德之本」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我們的宗。

「無相」者,色受想行識這五塵,這是五相;加上男相、女相、生相、住相、壞相,就是「相」裡頭最嚴重的,這個叫做「十相」。沒有這些相就叫做「無相」。

《涅槃經》解釋「無相」:「涅槃名為無相。」〔《演密鈔》〕解釋說:「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這個寂滅,這個涅槃,只是你的心,你自己證的,不是從他所得,從另外所得,所以說沒有一切相。有一個地方給你得到了,你就存在、出現那個地方的相;你完全是自心的自證,所以不從外來,所以不能心外求法。心外無法,你還有相嗎?都是心,還有什麼相?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有的本子說「則見如來」,都一樣,版本不同,好多字有出入,意思相同就行了,我們不去考證這些。這幾句非常好。所以大家在用功的時候注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愚痴的人就在虛妄之中去求這個虛妄,都是虛妄!你見著「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嘛。不是說根本沒有相,那是虛妄;你如果在「見相而非相」(無相)的時候,你就見到如來了。

又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所以這是極直捷的事情,離開了一切相就叫做一切佛。所以,哪有那麼些囉嗦?都是自己找的,修行了之後又自己找了好多好多東西,搬了好多糞往腦袋上面裝,天天往裡「運糞入」。所以禪宗有兩句話,「運糞入」與「運糞出」。一種人的修行是「運糞入」,把這個糞往裡頭搬,都塞進來,叫「運糞入」;「運糞出」,把你的糞運出去。所以「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都是來表彰這個無相的智慧。

現在咱們把這個經和《金剛經》來會合一下。我們經上說「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就是「永得解脫」,這不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

蕅益大師的解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你不了達無我,總有個「我」在這。所以《金剛經》的離相,首先就是要去「我相」。現在大家處處有一個「我」,處處突出我自己,我怎麼怎麼樣,我怎麼怎麼樣。碰著了我,順著我、不順著我,合於我、不合於我,這個我在這沒完沒了啦。你不了達「無我」;根本沒有我呀!

這個我天天都在這死掉,又出現一個,一會兒又死掉一個,又出現一個。哪個是你呀?這個身子是你?我年輕的時候就一點跟這個不像、不一樣,早都那個都死光了。阿賴耶識也是在變化,它只是相似相續,哪裡有你?什麼是你?沒有!所以你「不達無我」,雖然修一切善法,你只是得人天的偽果,這個果是假的。

「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蕅益大師的這個議論好啊。你不修善法,你只是「我空」,這個就叫阿羅漢。阿羅漢確實我空了,所以他沒有生死,他還有六神通,那不可思議的神通,(現在這些個奇異功能,那萬萬分之一,九牛一毛,一萬個牛的一毛也比不了。)這就是佛呵斥的焦芽敗種。

再一種,「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這種人現在也很多,自說我也空了,法也空了,是妄言、是胡說!可是是任意在那造惡,這是闡提,地獄種子。蕅益大師這一句很切中時弊呀,這個病呀,自己吹得很厲害。現在盧勝彥他說,他是法王中的法王,無上中的無上。所以就是說,就是這一切,現在大家都認識了。最近他在吹噓,他又升格了,他是法王中的法王,無上中的無上。可是恣行惡法,這是闡提獄種啊。

「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無我」,別的可以不說了──無人、無眾生不說了──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哪。「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麼講啊,你「無我」來修一切善法。這個把《金剛經》〔和本經〕這兩段融合起來,這個功德非常大,所以「即得無上菩提」。

所以這麼著,把《金剛經》跟蕅益大師的一起瞭解,和我們這一段來比較,咱們這經中說的「無相智慧」,「遠離分別」這兩句,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相智慧」,「遠離分別」就「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嘛。

我們這兒說要「植眾德本」,要「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法」,這都是善法,修一切善法呀;咱們這兒說「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金剛經》就說「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看,咱們淨土宗和《金剛經》分別在哪裡呀?完全是一味,就這一個道理。

「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這方便有多門哪,真正到了真實法中,那就是「一路涅槃門」;真正達到涅槃,那就是「無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我們這兒的「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這個淨土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難信之法能夠信,這就是「無相智慧」。按說,「無相智慧」我們沒有啊!《金剛經》也說,「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聽到《金剛經》的章句,乃至能夠一念生了淨信的;「是諸眾生」,這些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眾生就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金剛經》又說,你聽了這個經,你能夠信,你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沒有這四相。

蕅益大師又解釋,如果有人有一點點「我人等相」,反過來證明,你有一點點「我人等相」,你絶不能信這個經。能夠信解受持,你決定可以了達我相、人相等等的相,當體都是無相,所謂「當體皆空」。所以就是說,「能信」這個妙德,它本體全部就是「無相智慧」。這他又說了,你要住相,你絶不能信;你要能夠信,能夠受持,你一定可以了達這些無相的真諦。所以這個「信」和這個「智慧」是不二的。

淨土宗是最圓最頓的法,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的法門。若我人對於這個法能夠生出「實信」,真實的信心;我們「六信」具足:「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註一〕,那麼這個人他必然也超情離見。超情離見,那就是無相智慧。

所以在咱們經中最後的〈獨留此經品〉說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有種種的難,你聽到了這個經,你相信,你快樂,你願意接受,願意去奉持,在一切難中之難,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

所以現在大家第一步,有的人肯相信、肯念,逐漸逐漸地達到受持。「受持」兩個字也是不容易的,能夠接受了,經中的道理我接受了;能夠堅決見之於行動的才是「持」啊。

前面這說到了這樣子,這個「信解」如上之難,這個能信就是智慧。前頭說到,你取相分別,你種大福田,甚至於念佛,你「求出輪迴.終不能得」。蕅益大師不是說了嘛,念到跟銅牆鐵壁也不能往生,這就是「取相」的過錯。那個不行,就是因為取相。

現在「若以無相智慧.植種德本」呢,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這就是離相的殊勝。一個就三輩往生,在七寶池中聞受妙法,就可以分身塵剎,廣度有情;或者你就墮落在疑城裡頭,你取相分別,你缺少智慧。這個關鍵所在,就在於離相和不能離相。

這個經文說「身心清淨.遠離分別。」「身心清淨.遠離分別」,因為你無相智慧,萬法一如了。萬法一如就是萬法如一了。既然如一了,你還有什麼叫染?還有什麼叫淨呀?它一個了,那不就平等了?還有什麼可取可捨呀?所以身心就清淨,「一切皆如」,就離開分別嘛。

念佛嘛,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相繼,所以也「身心清淨」;淨念相繼,也自然就「遠離分別」。

或者有人會懷疑,淨土宗要厭離娑婆、求極樂,這不就是有厭、有欣嗎?這不就是分別嗎?《妙宗鈔》的回答說,「取捨若極」,你這個「取」和「捨」達到了極點的時候,「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

這個就是淨土宗之妙就妙在這兒,你達到極點,你跟那個「不取不捨」不是兩樣事情。你捨到了極點,什麼都捨了,那就是我們常說的「萬緣放下」,都捨了,萬緣放下,那六根寂靜啊,萬緣放下;你取到了極點,那就是「一念單提」啊,只剩這一念,這才是達到極點哪。

你這麼念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一念單提」,跟那個「不取不捨」的人念佛──不取不捨,他對於一切都無取捨,內心清淨,他在念,他也自然是萬緣放下,一念單提;我這也萬緣放下,一念單提,那豈不就是一樣嗎?所以說,不是異轍,不是兩件事啊。

《彌陀要解》還說到,(這一點就是說,我們要求離相智慧,大家又可能專門去注意離相去了;是要學習、要明白這些事,但是要圓融,不要死於句下。)「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這又是依文解義了,那麼不取不捨才對,我就要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你執著了理。你執著什麼?你不是執著這些情見了,你執著了理,你把事給廢了,你也有執著,把事情廢了;「既廢於事」,離開了事;「理亦不圓」,理要靠事來顯,你把事都廢了,理就不圓滿;「若達全事即理」,這一切事就是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所以這一種淨土宗的妙諦,不是情見所能及的。

所以我們「求生淨剎」就是至心信樂,願生彼國。那麼至心信樂,願生彼國,就是把我們微小的、一念的這個心願 (我們的心願是求生彼國),投入在彌陀無邊的、一乘的廣大的願海裡頭。彌陀願意眾生求生彼國,所以攝受了淨土,勸大家念佛。我們也念佛,也求生極樂,這就是把我們這個一念的心願投入在彌陀的願海裡頭。

底下我這兒寫了這兩句〔註二〕:

「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願,投入彌陀無邊願海。

亦即攝彼一乘無邊願海,入我介爾一念心中。」

這也就是攝彼彌陀的一乘無邊的願海,進入到我自己的介爾一念的心中啊!前頭一句好懂,我這個心願就投入彌陀的願海裡頭,那我們就成為一體了,能如是理解也就很不容易。

底下說,這樣的話,也就是等於把彌陀整個的願海,攝入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這個費解嗎?這個在我看,還多了一個「攝」字,哈哈哈哈……,本在我們心中啊!所以「十念必生,有願必滿」哪。

「趣佛菩提」,我們在因中發菩提心就是「趣佛菩提」,趣向於佛的菩提。以這個為因,我們果上必定是成阿鞞跋致,究竟佛果。

所以,這個「以無相智慧.植種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我們本經的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照著宗去修持,宗就指明修持的捷徑,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所以剛才我們說到這些個,都是離相智慧。以這個離相的智慧來求生佛剎,就永得解脫。

所以,現在大家對於這些內容應當著重,應當要去掉這些執著。我常常說,咱們修行如剝筍皮,這個筍本來很髒、很粗,應該耐心的去剝,剝了一層還有一層,剝到最後筍心都露出來,就無可剝了,就是如此。你這個剝的過程,就是筍心顯現的過程。在這個裡頭如果貪著,自己要得點什麼,這種思想就是執著。你本來是佛,你還要得什麼?

「無所得故」嘛,「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無智亦無得」就說明這個「無所得」。所以不用功則已,一用功就想馬上要修出個什麼樣來,一有個樣不就壞了嗎?不就有個相了嗎?「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偏偏要出個什麼相,只是要去東西,掃除這些情見。

一方面要用功,一方面要看一些書,用般若智慧掃除自己修行中的這些絆腳石。這個盲修瞎練,得的好處就太小了,要避免盲修瞎練嘛。要知道,我們一方面要跑、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睜開,眼睛也要好好的擦呀,看不清楚那是很危險的。

註一:黃念老在《淨土資糧》一書中,對「六信」有詳盡的解釋。

註二:「這兩句」是指黃念老在《大經解》中所總結的一個開示﹔為方便讀者,網頁上將這兩句原文錄出。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底下就是〈菩薩往生〉,這也就是正宗分的最後一品。這表明,不但是凡夫往生,十方的菩薩無量無數都要求往生。

【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刹.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

所以彌勒菩薩就問佛了,現在這個娑婆世界跟各個佛剎不退轉的菩薩,已經到了不退轉的菩薩了(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為了得到不退轉),那得到不退轉的菩薩也還要往生極樂世界呀!所以這個很有意思了,是吧。彌勒就問哪,他說,這有多少啊?

【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衆德本.當生彼國。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佛告彌勒」,在這個世界,有七百二十億個菩薩,已曾供養無量數佛。「植種德本.當生彼國」,有許多大菩薩,七百二十億,過去供養了無數的佛,作了種種的功德,都當要往生極樂世界。

「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這個數目就不可說了,不知有多少,那麼這就包括咱們都在裡頭了。「小行」者,是指著十信的菩薩,因為十信還在退(那個以上都是不退的菩薩),這個他就稱為「小行」。

【不但我刹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從遠照佛刹.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東北方寶藏佛刹.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從無量音佛刹.光明佛刹.龍天佛刹.勝力佛刹.師子佛刹.離塵佛刹.德首佛刹.仁王佛刹.華幢佛刹.不退菩薩當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

釋迦牟尼佛接著又說:「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底下談了很多佛國的名字,最後這些菩薩他們要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

【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衆.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卽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

「其第十二佛」,這個按著《唐譯》的情形來參考,我們知道就是第十二個佛國,因為前頭都談的是佛剎。「名無上華」,佛名「無上華」。

「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他們是趣向於一乘法呀。「於七日中」,七天裡頭,就能夠「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你看,七天之內,他就能夠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的堅固的法,他都能攝,都能圓滿哪。「斯等菩薩.皆當往生」。無數的菩薩眾,這是第十二佛國。

【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衆.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衆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這個就是說說這個名,窮劫都說不盡。

這第十二佛國的菩薩皆「修堅固之法」。所謂「修堅固之法」就是修這個不退轉之法,因為這都是不退轉的菩薩。他們這麼多,能夠攝集無數無邊菩薩的堅固之法,皆當往生。

第十三佛國,說到了這個〔佛的〕名稱。在《大論》,這是《大智度論》,有這樣的問題(這是龍樹菩薩造的):菩薩應該度眾生,為什麼要到極樂無量壽佛的國土去呢?

龍樹菩薩回答說:菩薩有兩種,一種是有慈悲心多,他有慈悲心,他多是要為眾生,他的心哪,多是為眾生,這是一類;第二種呢,他願意多來匯集、收集、攝取一切佛的功德,喜歡這樣做的就到無量壽世界。喜歡要度眾生的,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沒有佛法的地方去,那就好去度眾生嘛。

所以這菩薩有兩類,一類是願意多為眾生,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一個就是歡喜親近佛,把佛的這些功德都攝受住,把它學習圓滿,就到無量壽佛國土。這就把這菩薩分為兩類了,這也是個回答。

曇鸞大師的《論註》,他說,「未證淨心菩薩者」,什麼叫「未證淨心菩薩」呢?指著初地以上到七地以下的菩薩。這些菩薩他能夠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做這些事的時候,他須要「作心入三昧」才能做得到;就是要起這個心,要入三昧,然後才能夠做得成。他不是「無作心」,他要「有所作」,因為他是「心有所作」,作心了,所以就叫做「未得淨心」。所以你看看,這種心都不叫做淨心,「未得淨心」。

「此菩薩」,這類的菩薩,七地以下的菩薩,那就很高很高的菩薩了,分身這麼多塵剎去度眾生,他要入了三昧之後才能做得到,所以叫做「未得淨心菩薩」。這種菩薩他要生到安樂國土,「即見阿彌陀佛」,馬上可以見阿彌陀佛。

「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畢竟身等法等」。這就快呀!所以這些菩薩往生,他為什麼要往生啊?他到了極樂世界之後,四十八願有這個願,這些菩薩往生之後,他很快呀!身也等,法也等。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等等,他們願生極樂世界就是為這個。他們到了極樂世界,馬上跟上地的菩薩身等、法等。

又說,這一點很特別,這個事要不是大菩薩說,凡夫是沒法子知道。「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一切皆空,大寂滅了。「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無佛可求,無眾生可度,這個時候他就想般涅槃了。

在這個時候,若沒有十方諸佛神力加被勸導,他就滅度了,就跟阿羅漢一樣了。所以這七地菩薩這兒還有這麼一個岔路,他無佛可求,無眾生可度,畢竟平等,也就畢竟寂滅,他就要入寂,那就跟二乘的證涅槃一致了。十方諸佛要加威勸導,這才繼續前進。

所以從上面的《大智度論》和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這兩部重要的論著(論很重要,論是慧藏),都是說明不退菩薩(這都早是不退了),不退菩薩要往生的原因,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

《無量壽經起信論》說明,他就對於這個,他有一番議論,說明「往生菩薩不可計數。皆是如來願力所持,光明所攝」,無量光,光明在攝受。

例如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讓這些門人唱無量壽佛佛號,還有《觀經》的題目,《觀無量壽佛經》,然後合掌說了個讚子:「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很容易去,可惜沒有誰去;「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在地獄裡頭,火車的相現前了,在這種緊迫的時候,就這麼樣的罪人一念改悔,悔過念佛;「尚得往生」,還能夠得往生;「況戒定熏修」,用戒,有禪定來熏習,來修持的人;「聖行道力」,聖之所行,這個修道之力;「實不唐捐」,不會虛廢的。

這臨終的證明嘛,他已經見到了這一切,無人哪;說到這一些眾生臨終都還能往生,現在的人你要是好好地去修,決定功不唐捐哪。說完了之後,唱三寶名,就奄然而逝了。智者大師是當時一代大師,總結佛教,是了不起的人物,這是他臨終時候的景象。這都證明什麼呢?證明無量光,光明普照,攝受大家往生,所以往生菩薩是不可計數。這是《起信論》的又一個說法,都是對的,所以證明這個往生法門哪。

唐朝法照上五臺山,到了竹林寺,看見文殊、普賢兩個大菩薩。他問這兩個大菩薩修行之要,這個重要的是什麼?文殊的回答:「諸修行門無如念佛」,種種修行的法門,沒有能夠和念佛相比的;「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文殊就是這樣,我在過去劫中,我因為念佛,我得成佛了。文殊是老早成佛了,他是現在示現為菩薩身;「是故一切法要」,一切法的重要之處,像「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般若、禪定,這六度裡頭最重要的兩度,一個是慧,一個是定,也就攝了其它了;「乃至諸佛正遍知海」,再說到諸佛的正遍知海,這個大智之海;「皆從念佛而生」,都從念佛而生。所以文殊這段開示,非常親切,非常扼要。

法照他也很善問,他接著問:「當云何念?」怎麼念哪?所以這個「問」很重要;不問,這個事情就平平淡淡的就停止在那了。所以問:「什麼人能報佛恩哪?」兩個人可以報佛恩:一個是善問,一個是善答。把這個「善問」的人擱在前頭,因為你有了「善問」才有「善答」呀。

怎麼念呢?他回答得很好,「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在世界的西方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關鍵就在這個願力不可思議。所以,你種種的根器,你只要是真正的深信切願去念,決定皆可得度,他這不思議願力。所以難信也難信在這,一個是下等的凡夫,他要甚深的智慧,怎麼他能夠往生?

他這不可思議的智慧,「汝當繼念」,你就是這麼念,接著念,他已經念佛嘛,就是你接著念;「令無間斷」,難就難在這。所以念佛是易行道,是一切修行中最容易的道,但是也不是說誰都行啊。所以「易往無人」嘛,你看見沒有?很容易往,還是沒有人哪。一個是不肯信,信了之後你都要念到不間斷,確實不容易呀。

所以夏老師說是「火中生蓮,旱地行船」,火裡頭長出蓮花來呀。不要把這看成,好像我這垂手可得,「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就是這一個「令無間斷」,這一輩子能不能做到?所以說很難很難哪!要容易也是容易嘛,誰攔著你了?就是自己不能下這決心。命終之後,那還有什麼話說!他已經有了正信,有了正願,又這麼念,那不往生等什麼?

「二大菩薩因與授記曰:汝以念佛不思議故」,你因為念佛,這個是不可思議功德呀;「畢竟證無上菩提」,這給他授記了。授記就是說你一定要成佛;還沒有成佛,他給你授記,決定成佛。「命終之時,決定往生」,這一期壽命終了,決定往生。這是他在五臺的這段因緣。

又有一個慧日,他渡海到了印度,這個山有個觀音像,他七天在那觀音像前磕頭,又不吃飯,願意磕到命終為止。到了七天七夜了,忽然看見觀音,紫金身,坐在寶蓮花上頭,伸出手來給他摩頂,「汝欲傳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就唯獨去念西方世界阿彌陀佛。這一切,都是證明念佛法門勝過其他的地方。

大的經論,天親菩薩的《往生論》、馬鳴大士的《起信論》、智者大師的《十疑論》、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還有永明、天如、楚石琦、蓮池、蕅益諸位大德等等等等,他們的著述都是殷勤讚歎哪。都是「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同讚」,都是勸導大家到西方,這裡頭絶沒有欺世誤人的事情。

有好多人是欺騙、誤人的事情。這個欺騙的事情它很奇怪,最近他們從美國帶來了一個錄音帶,說是黃念祖居士念佛。不是我,哈哈哈……,那有人就是要做點假。這個裡頭沒有,這個都是真實的。何況我們已經生在末法,「法弱魔強」,要是靠自己力量去修行,可以說難逃走上錯路,跑不了啊,總會走上錯路。

如果還這兒徘徊,還這兒留戀這個塵勞,喜歡這個塵勞世間,放不下呀,捨不掉啊。留戀這個塵勞像什麼呢?就像那個「飛蛾撲火」,這個燈蛾看見是光明,它撲上去,結果把自己燒死了。現在許多眾生,都是奔向他自己所謂的光明,結果都是把自己生命送掉為止。

「如魚處涸」,魚跑到沒有水的地方去,不要多久,一期報身的壽命就沒有了。「大苦隨後」,大苦就要來了。「宜各猛省,莫更他求」,我們應當很好的省悟,不要再求其他的事情了。尤其是很多人還是在這個塵緣上,我們還是塵緣、塵世間的事擺在第一的人還是有啊,這就很不夠了。

我現在不是勸大家唯一是佛法,目前還做不到,但是要把佛法擱在第一位。當兩個不能得兼的時候,你應該放棄塵緣而取佛法,這是第一位。有的還可以得兼,可以並行的時候,你就不妨並行,不妨兼。

總之慢慢的,是不是修行有進步了?不是你見佛見光,什麼這個那個,而是你的塵緣慢慢的淡了,佛法的道理你能夠明白了,你的慈悲心擴大了。人都有獨生子女,你對於你獨生子女是愛護備至,這是小慈小悲。如果把這種心,把它擴大到無量無邊的眾生,你就是菩薩了。所以我們慢慢要擴大,擴大自己的慈悲心。「行解相資」來發起菩提心,一向專念。

當然不是想生邊地,但也應知道,生到邊地就不容易,就很好啊。但是你的志向,你最高的志向只是想生邊地,萬一沒有達到,那就落空了。所以我們努力應該更向上,多看一點;不行,達不到這一個,落後一步還有個邊地呀。

所以真正明信佛的智慧,或者深信自己的智慧,不是那麼空空洞洞的,「你信不信?」「我信哪。」這跟不信沒什麼分別!你信了佛的智慧,佛所說的你就自然會依教奉行嘛。為什麼佛所說的,佛只管說,我還是照我的老法子去做?沒有信佛的智慧。佛是早替你想好了,你這個種種種種的,給你安排了最佳方案哪,但是你自己有你自己的最佳方案,這就是沒有真正信佛的智慧。

所以真正信很難哪,不是說,就是一個空洞的這樣的信,還自己生出很多知見來,得少為足;或者生出輕慢的心來,種種的。能信自心,這種種的囉嗦就沒有了,也就不可能被這些邪徒他們所動搖了──邪說,甚至於次要的這種書。所以四依呀,「不依不了義」,要真正信了自心的話,這種對於不了義的東西,你也就能夠辨別了。所以這個裡頭,還都有很可提高之處。但是大家還是很有機會,很慶幸能遇到這樣的法;除了這,只有更難,這一點可以肯定又肯定。不然我也變成謗法,我謗了別的法。我深知謗法之罪,我不敢謗法。所以這一點,大家共同在今後要努力的。 〔以上正宗分竟〕

總結正宗分

正宗分就到這。彭二林的《起信論》裡說「正宗」者,為什麼說是「正宗」呢?因為這裡說了四個大問題。

第一個大問題,首先說明法藏比丘他廣大的誓願──這個四十八願。所以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經的大功德就在這,說了「彌陀本願之海」。佛之出興於世就是要說,而說這個法的就是這部經,將來獨留在世間的也是這部經。這部經的重要就大家自己說吧,是不是重要?

說了這個誓願海,讓眾生「生擔荷心」,你也擔荷。法藏能發這樣的大願,我們至少也就是共同投入這個願海,擔荷。發起大悲大智的心,也發起要導歸極樂,普賢之願,這是第一。

第二、說明法藏比丘的廣大功德。以五劫的時間來集結這四十八願,然後又「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淨土」,種種的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讓咱們行者生出真實心嘛。彌陀如是修持,我們今天能夠相信彌陀的法,研究《無量壽經》,過去生中我們就是得過彌陀的救度,結了這個善緣,所以一直在救度我們,現在還攝取不捨。所以我們要生出真實心,要廣行方便。「廣行方便」者,就是說也要用這種便利的方法,來勸說大家相信這淨土法門,來圓滿普賢之行願。

再有,說了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為令行者「生決定心」。這個世界,過去不知道這個才是事事無礙,總覺得說些境相,後來才知道這是完完全全說的事事無礙,是「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哪。你的自心不可思議,怎麼個不可思議呀?就假託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來顯現我們的自心。這完全是華嚴境界,事事無礙,完全是自心功德;若非自心,不可能如是微妙。再一個就是說,我們這樣的話,就是至誠迴向,要相信佛的智慧,不要墮到疑城裡頭去。

第四、就是說往生的正因,這「三輩往生」以及「往生正因」,令大家生了決定的心,用這種修持,「生精進心」,念佛成就三昧,成菩提果。

《起信論》分析,為什麼以前叫做「正宗」?「正宗」裡有這四個內容,這四個內容大家都已經討論過了,它是確確實實有這四個內容。頭兩個,第一個就是「勸願」,說這阿彌陀佛的「願」;第二個說明彌陀的功德,「勸願」;第三個,我們也應當「勸信」,這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第四個就「勸行」,你要去修行。這個就是指「信願」,頭三個是「信願」,「信願」就是「發菩提心」;底下要「勸行」,要持名等等,這就是「一向專念」,就是本經的「宗」。所以這個是正宗分。

再者,經分三分:第一是「序分」,就是阿難請說。當中是「正宗分」,末了是「流通分」。靈峰蕅益大師說,「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都是好,「序」像一個人的頭,這五官都在頭上,這是靈峰大師跟別人就劃分得不一樣的地方。有的人劃分,就把那重要的全擱在「正宗分」裡頭;這一開頭一點,裡頭是「序分」;最後末了有幾句話叫做「流通分」;中間有重要內容的全分在中段,就是「正宗分」。

蕅益大師他說,不然哪,他說這三個都各有其重要。序如頭,眼耳鼻舌什麼都在頭上;「正宗如身」,這心肝脾肺腎等等,都在身體軀殼裡頭,這身體還是主要的,心臟在這;流通如四肢,手啊、足啊,你要沒有流通,走路都不方便,動作不方便,所以「流通」就是要廣泛去流通。這個裡頭道理都講了,我們應當使這部經能夠流傳,能夠普利,就叫做「流通」。

今天我們時間也到了。底下從下面起,這流通分兩次我們把它講圓滿,就一切圓滿了。就到這。

流通分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到四十三品以後,是這部經的第三部分,流通分。「流通」,這個意思很清楚,就要流行,普遍的流行,叫流通。因此我們今天開始,人也多一點,也就表示流通,要更多的人能夠聽到,能夠得到,能夠修習,而且輾轉地接引。

「流通分」從四十三到四十八品,其中第四十三品就是〈非是小乘〉,這個淨土法門不是小乘。佛有大乘法、小乘法,「乘」作譬喻,像一個小車子,你只能夠坐一個小的人,這兒童車,只能坐兒童,坐不了幾個人。這個列車,那什麼人都可以坐上去,人坐得很多,就是「大乘」,就是打譬喻。「乘」者,就是我這「出車三百乘」,古時候出三百輛兵車,「乘」就是車,這是譬喻。

這個不是小乘,這是件大事因緣哪。很多人不知道,往往說錯話,說這個淨土宗是小乘,就看不起,是愚夫愚婦都能夠修的,這個覺得很低呀,自己不屑於來修這樣的法。其實不是他高,而是他很愚痴、顛倒,很可憐憫哪。

【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

這一品就是佛對彌勒,慈氏就是彌勒,佛對彌勒菩薩說:「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你看到沒有,上面所說的那些「菩薩摩訶薩」(摩訶是大),這些大菩薩呀,他們都求生淨土;生到淨土,善獲法益,就得到利益,善於去得到這些法的利益,這些大菩薩都是如此。

以前講了,這些大菩薩如此,這個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諸大菩薩,他們都聞名往生得大利益。那麼這個利益有多大呢?《大智度論》說,菩薩啊,他在不到八地,七地以下的菩薩,他到了極樂世界見著阿彌陀佛,他馬上他就跟這上地的一切菩薩的「身等、法等」,身也相等,法也相等;「頓時」也就是說,頓時就超越了,跟這個上地的菩薩同等的身、同等的法,所以說是善得利益。你看到沒有,諸大菩薩都善得利益,所以就勸大家,我們十方的眾生也應當深信,也應當如此,求生淨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爲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

所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論是哪一方,哪一個世界,這個行善的男子,行善的女人,他能夠聽到「阿彌陀佛名號」,這個名號,諸佛名號是……,阿羅漢都不知他方佛的名號,除了本方佛的名號之外,他方的佛是很難得聞,阿羅漢都不能得聞哪,他不知道啊,除非遇見因緣,佛告訴他,他不知道。

所以極樂世界距我們十萬億國土之外,而以這個願力,彌陀的願力,所有的人才能夠聞到法。所以我們現在誰都知道念阿彌陀佛,不管信不信的人都知道這個名號。甚至於咱們本土的佛,釋迦牟尼佛,你去問那個念阿彌陀佛的人去,那個會念會知道阿彌陀佛的人,你問問他,咱們這兒的佛叫什麼?他知道「如來佛」。如來佛,那不是名號。所以就是說,這個是彌陀的願力所感哪,第十七願,十方佛都稱歎,十方的眾生都能聞到名,所以十方的善男子、善女人能夠聞到阿彌陀佛名號。

你能夠聽到名號之後,「能生一念喜愛之心」,你能夠生起這個喜愛之心,那怕只是一念;歸依供養,「如說修行」,這樣的話,歸依、禮敬(瞻禮就是禮敬、供養等等),如說修行,同樣這個人得大利益呀。

「一念」,在咱們經中說是「一念喜愛之心」。參考其他的譯本,《漢譯》說:「聞無量清淨佛聲,慈心歡喜,一時踴躍,心意清淨。」它沒有用「一念」的字樣,可是把當時的心情描寫出來了,聞到無量壽佛的名號就生起了慈心,就非常地歡喜,踴躍歡喜,身心都踴躍,手舞足蹈,心意清淨。

手舞足蹈不難哪,難的是心意清淨。自己內心是非常清淨,所以這樣的手舞足蹈才是可貴的。現在大家都是手舞足蹈,但是心中狂亂,跟這裡就沒有共同之處,這種就叫狂歡,那不是歡喜,是狂歡。加一個「狂」字就不得了了,就是「狂」啊。狂心不歇,就是眾生;狂心一歇,歇即菩提。所以這個就表示,這個「念」是個什麼念?一念喜愛之心,他是心裡很踴躍,很清淨。

《吳譯》也基本是如此。《宋譯》:「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一念信心」,這是一念,是一念的信心,我們這兒「一念喜愛之心」。

《魏譯》說:「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這個《魏譯》的解釋就可以有兩種,「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只有這一念,只有一念喜歡的這個心,這個也說得通;乃至於達到一念的境界,這個歡喜清淨沒有二念。你可以參考《漢譯》就出來了,他是清淨嘛,他心裡很清淨,他沒有別的念頭,生清淨心哪。所以無量壽佛叫「無量清淨佛」,「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這次的意思呢,可以解釋為,就是三輩往生中所說的「一念」,「發一念心.念於彼佛」跟這兒的「一念淨信」,這個是相同的。所以這個裡頭,可以這麼講,也有一個範圍吧,有個上限下限吧,用咱們世俗的話來說吧,這好懂一點──那低的呢,就是乃至於只產生「一念」;那高的,就是達到「一念的淨信」,這「一念心」。

所以慈舟法師判「一心三輩」就超出三輩往生之外,這個「一心」的三輩。現在日本人有一個宗派,就是崇奉這個,他們並不念佛,他們就是說,我只要能達到「一念淨信」就往生了。這又稍過了一些,失掉了淨土宗的原意。但是它這個也還是從淨土宗主要的裡頭所流出來的一種支派。

嘉祥大師是三論宗的祖師,他說:「一念即是具足無上功德者。」說明任何世界的善男子、善女人,聽到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如上諸大菩薩的功德,他也可以得到啊。

那麼這一念能有這麼大的功德,就「明利(益)深遠」哪,明這個利益之深、之遠。所以它就是到了這個情況,這個人他就難於生信。所以《金剛經》說,有人聽到就狐疑不信,「你這個有這麼大的功德啊?」《金剛經》說,你早上起來拿無量的身命布施,中午又這麼做,晚上又這麼做,這麼做做了多少多少年。你看,人能把性命布施了,施捨給人,捨自己活人的命救別人,多麼偉大呀!這樣子做多少多少,天天做,一天不知做多少萬遍,做多少多少年,這個功德不如把這《金剛經》四句給人家說呀!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怎麼能夠騙人呢?真實就是如此啊,大家要知道。因為你犧牲了性命去救別人,這是救了他的生命,跟他的慧命無關;你這說法,你是救人的慧命啊。這生命何足貴呀?這夢幻泡影啊。要緊的是人的慧命,他要解脫啊,他要超出六道。所以這個就不能相比,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凡夫愚痴,他就覺得,「唉呀!那個難,捨身命這個難,這個講四句,你算什麼呢!」所以就「狐疑不信」哪,就按自己的情見。

所以對於這個生「一念淨信」,就這樣的話,就獲無上的利益。對於這一些,就是蕅益大師六信裡所說的信因、信果。這「一念」是因,得這麼大利益是果,這個你信不來啦!你就懷疑,「有這麼大的果實嗎?」你一懷疑就完了,你一懷疑就完全不是一念了,你都是狐疑。你這個狐疑,不但你沒有利益,你還有罪,上次不是說了嗎,那罪過大極了。

所以不在無信無智的人說這個經,就是這。他聽了之後,他要狐疑,他要懷疑啊;懷疑,他有罪。所以大家要知道,我沒做錯事,我沒有罪;你不知道,你那個罪已經犯了很多很多了。所以要從這個地方考慮,你這是慧命啊,眾生最大的利益是這個。所以這個就是能生,能得到這樣大的好處。

底下就解釋,因為你「一念至信」,你是一念的信,是至誠的信,沒有別的任何摻雜,也沒有任何的顛倒,沒有任何的錯誤,是清清淨淨這「一念」,這樣的「至信」,你來發起行動修行,來發願,你「必生淨土」,必定生淨土。這個「必」字大家要注意呀,這不是兩可,我準能行,準不行啊。「終得佛果」呀,終得佛果,所以說是「無上」。爲什麽說是「無上」?具足無上功德啊?因為他這樣的話,他必定要成佛呀,所以就是說是「無上」啊,這是嘉祥大師的話。所以就是說,這個菩薩都是如此,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夠這樣,也是如此。

「如上功德」,就是「橫出三界,圓登四土」,最後是究竟成佛。

【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這個人「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所謂「心無下劣」,就是說,於自善根,能生信故。上次說了,這個生邊地的人,於自己的善根不能生信,不能相信自己本來是佛。總之,我就是眾生,我怎麼能說是…… ,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我怎麼能說是本來是佛呢?這是下劣,其心下劣。「心無下劣」呢,就是,相信自己本來是佛──是心是佛。

這「是心本來是佛」,那「是心在作佛」,我焉得不成功啊?這就「心無下劣」呀。

「亦不貢高」,有的人就說:「我這麼想,豈不是貢高我慢嗎?」那不對,也沒有貢高,沒有貢高我慢之心。你信佛,你就是明信佛智;明信自智,也明信佛智,佛的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是平等啊!你信的是佛的平等智,你說我就是佛,那你這個哪裡有貢高啊?就覺得是「我要是佛」,我就是貢高我慢了;沒有說你這個妄心是佛,說你本來的那個心是佛。佛是什麼?佛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貢高在哪裡?比誰高?這平等嘛,所以「心無下劣.亦不貢高」。

「成就善根.悉皆增上」,你信自己的智慧,是心是佛;又明信佛的智慧,而且是心在作佛,所以這樣的人,成就善根,要作佛呀!

《阿彌陀經》,在六朝的石刻的本子(經文的本子,刻在石頭上的),在六朝時刻的,那離鳩摩羅什翻譯的時候非常近了,就有這個話,現在我們經文丟掉了,所以幽溪大師認為須要補上:「以稱名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你稱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所以「成就善根」,這就是根據六朝經上的話。

「悉皆增上」。這善根都在增上、增長,都在向上。因為你既然念,就淨念相繼,精進再精進,所以這個善根它都能增上,念念在增上啊。

《彌陀要解》蕅益大師他說:「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凡聖同居的這個土,這個淨土,是增上的善業所感應的。你念佛是善,但是你老在念就增上,增上的善業所感應的。

講這個「增上緣」,它就是有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種。因為你念念都是佛,是成佛的「親因緣」;你念念都是佛號,都是佛呀!你念念念的是佛,你念念就是佛了。所以就是說,念念即佛(就是佛了)為成佛的親因緣,這是成佛最親的因緣哪,就是這,你念念是佛嘛!你念念是佛,那這就是唯一最親的因緣了嘛,所以這是「親因緣」。

淨念相繼是「等無間緣」,它這個是平等,是沒有間斷的緣。所以,一切就是怕間斷哪。我常常比方說,那燒開水,燒了兩分鐘拿下來,那就涼了;你要再燒兩分鐘拿下來,這個水永遠不會開呀,就是你間斷哪。心裡一跑,心裡這佛全沒有了。你一上班就是上班的事,那就是煩惱什麼跟著都來了,清淨也沒了,佛也沒有了,什麼也沒有了,什麼全都忘了,間斷。你不要間斷哪!我常常打比方,那個老母雞抱蛋,它出去打食去的時候,心裡還別忘了那一堆蛋哪。所以他這個是「等無間緣」,又是個殊勝的緣。

以佛號為所緣的境。他的心所住的境是什麼呢?所住的境就住在這句佛號上,這個是所緣的緣。所緣又殊勝,因為佛就是他所緣的境,佛號。這個佛號就是萬德所成,這個佛號中,就名中就具有萬德,名字就能叫來萬德,以這個為所緣,這是所緣的緣〔所緣緣〕。

說「增上」者,就是把前三個緣都總在一塊,擱在一起,這個念佛是「有大力用」,有大的力量,大的作用,就是說都增上啊。這把這「增上」作了一個解釋,這四個緣哪,所以他就成就善根,當得如上的功德呀。

釋迦牟尼又告訴彌勒,「當知此人非是小乘」。你要知道,這個人不是小乘啊,他不是只是為了自私自利,他不是為了只是自己想生淨土,不是小乘啊。小乘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以佛在《法華》上說,阿羅漢這些都是化城,你暫時在中間休息休息,你將來還得發心去成佛的,你要迴小向大的。這極樂世界「二乘種不生」,所以都是大乘菩薩。

所以到了《法華》的時候,三個車作譬喻,把小孩從火宅中把他們叫出來,「外頭有羊車、鹿車、牛車,快出來玩吧。」這孩子們就跑出來找這三個車來了。佛說,沒有這三個車,這三個車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讓大家成佛,就是大白牛車,都給大白牛車,「方廣平正,其疾如風」啊。所以極樂世界就是如此,最後大家都成佛,「二乘種不生」,皆是大乘菩薩,純一無雜。

所以法華上,五千人退席,佛說:「退亦佳矣。」這就不雜了。因此有人鄙視〔念佛〕,這個就是沒有明白佛的意思,這個念佛不是自了啊!這種人,佛就親口都作了證明,這樣的人不是小乘。極樂世界純是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所以說「非是小乘」。

底下,再進一步來讚揚,這樣念佛的人在「我法中」,「我」字,這是釋迦牟尼佛自稱,在我這一代時教裡頭,在我這個法裡頭,應該叫做「第一弟子」。這樣的人,應該叫做整個佛法門中的第一弟子,第一流的,居首位的,非餘人所能及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因為「念佛法門最為第一」,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而且直捷究竟。不管你是什麼水平,你不能明合道妙,你只要老老實實念。只怕不老實,只要肯老老實實地念,自然暗合道妙。自然暗合道妙就巧入無生,潛通佛智,這是無上的方便哪。

所以阿彌陀佛用五劫的工夫,來思惟,出來這個四十八願這樣的法門,是巧妙,是再巧妙沒有了,是無上的方便哪。所以密宗就是說「方便為究竟」。你成佛,你覺悟是不是究竟,就看在你度生的方便上。你有方便,達到了究竟、徹底的方便,你的成佛也就徹底了。所以念佛法門是人人能修,三根普被,所以「法門最為第一」啊。

二、「最為難信故」。為什麼說是第一?這難信的你能信哪。所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世間,連天人什麼都在內,都是不容易信受這個法。

三、還可以補充一句,這是「深契佛心故」。這個法門是深深的契合於佛的心。佛他為什麼要成就極樂世界?是利益眾生嘛。佛要這麼一個世界幹什麼,是不是?佛的自受用就是常寂光,還要這個實報莊嚴、方便有餘、凡聖同居作什麼呢?利他呀!而這樣一個法門,使得眾生都容易達到,都能在這獲利,都統統在這裡究竟成佛,這才是佛的本心哪,這個是「深契佛心故」。

這樣子,所以在這個三方面,因此對於這個難信之法能信,如教奉行,所以應該稱為第一弟子啊!

【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

佛底下又說:「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所以我要來告訴你們,諸天來聽的很多,人有兩萬人在聽講(一萬二千和尚,七千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這是天人,人世間;還有阿修羅、天龍八部,還有個「等」,還有金翅鳥、龍等等都在內,這來聽經的很多,無量無邊哪。我們不要看是一個小法會,實際上它都可以是一個很大的法會,肉眼不能見哪。

你們這一切都「應當愛樂修習」,都應當喜愛這個法門,應該感覺到要來如教修行,要來修啊。

應該「生希有心」,覺得這個法門是稀有難逢的,不是輕易可以遇到的。所以信佛的人很多,真正能深信淨土的人就不是很多呀。信了淨土是有名無實,他是迷信,這迷信就不行啊,你「信願」不具;「信願持名」,頭一個你「信」就是不夠了,所以要生稀有之心。

【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欲令無量衆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刹.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

要「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對於這個經,你應該說是這是你的導師啊,(我對於導師,後面還有〔補充〕,要求善知識),應當最要緊的是「依教奉行」啊,依這個經的指教,我去做。所以一切在法會上的大眾,你們都應當愛樂修行淨土法門,應該都對於這個法門生稀有心,就是難遭難遇;對於這部經要護持,要認識這就是導師啊!

佛在世的時候,可以問佛;佛已經涅槃了,那你以誰為師?佛這不就告訴我們了嗎,那這部《大乘無量壽經》它就是導師啊。所以依止這一部經啊,這就是善導大師的話:「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十方的佛要出現於世,他只是要來說彌陀本願之海呀。咱們這部經就正是說彌陀本願之海。「淨土五經」裡頭,別的經典沒有這麼說,五經裡頭只有這部經說了彌陀怎麼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怎麼成功的,四十八願是什麼內容,所以在這裡頭就應該「生導師想」啊。

「欲令無量眾生」,這都是對大眾說的話,你們中間有人想要令無量的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很快的就能夠安住,不是動盪不寧、徘徊猶豫,能安住,得不退轉,要得到不退轉哪。

這個世界就是進一退九,要疾速讓別的一切眾生,都能夠「住而很安」哪;現在是憂愁苦惱,悲痛萬端,而能很安的就得到不退轉。和這種心:一個是要度眾生;一個是要「欲見彼廣大莊嚴」。我願意看到彼,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看見極樂世界那種廣大無涯無邊,多少眾生都往生。他就沒有說「唉呀!這兒擠了」,這廣大啊,這莊嚴哪,這眾寶莊嚴哪。一切萬物都是種種妙香之所合成,眾寶之所合成,而一一的東西都在放無量的光,無量的香,遍滿十方一切國土,如是莊嚴哪;你想看到這個,而且你自己也就生了一種殊勝的心,自己要攝受佛剎,來圓滿自己功德者。

這是兩個:一個要度眾生,一個自己要願佛圓滿自己的功德。

「當起精進.聽此法門」。你要起精進的心,來聽這個法門。所以今天有人來聽,這都是符合釋迦牟尼佛的心願,你要來聽這個法門哪。

這個「攝受佛土」,上次我不是說了,你發一個願,你這個願就投在阿彌陀佛的大願海中;同時,彼阿彌陀佛這個無量大願之海也攝在你一念心願之中,所以要這樣圓融體會。也不是說另外我要找個地方,我又成就一個什麼什麼世界,跟極樂世界可以相等,這些都是很執著很執著的一些眾生的想法。也就是說,這個地方,這言語就不大好表達啦,就是自己所攝的佛剎跟阿彌陀佛所攝的極樂世界的佛剎是不一不異,沒有兩樣,不是兩個。

對於「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底下再補充幾句。

《淨影疏》對於這些經文,隋朝的淨影,他說「是故已下」就勸大家來學這個《大乘無量壽經》。因為這個經中說了無量壽,所以你聽到了這個經,你得很大的利益。假設有大火滿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的火,也須從這兒要經過。我寧可從這麼火裡頭經過,也來聽這個經,這是淨影大師的話。那這個三千大千世界,豈但是地球,連太陽系,什麼什麼銀河系都燒了,這麼大的火,我也要通過這個火去聽這個經啊。

「況餘小難」,何況其餘的一點小難。現在有人學了點佛之後,想什麼?我怎麼念佛之後還碰些倒霉的事,又這兒不順,那兒不順。這說明什麼呢?是佛不管你了,還是什麼呀?就是說明你最初發心念佛,你那個心就不對頭啊!你只是求平安,求福,一點點考驗,一點點苦惱,一點點困難……,這兒有這麼大的火我都應該過去,哪裡能說我信了佛,念了佛,修了法,還遇些困難的事就有點抱怨了。那就說明他最初的發心,最初的信念,都要打很大的問號。所以真實發心的人很難哪,這是說老實話。

為什麼淨影這麼說呢?因為這是淨土第一經啊。《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第一部經,把阿彌陀佛在因地中怎麼發願,怎麼修行,極樂世界如何的依報正報的莊嚴;往生有三輩,三輩往生以什麼為正因,必須有正當的因,有因才有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正因都在這部經裡頭。

兩土的穢淨,咱們是「同居穢」,極樂是「同居淨」。這個因因果果,彼土的極樂,咱們這個世界的極苦。不過咱們這個苦還是「堪忍」,還能忍得住,所以現在我們還能坐在這來聽經,堪忍哪!你還能忍得住,還能夠咬住了牙,不管那一些,來看經,來修行,這就堪忍。

但是這個世界是險極了,險哪!我們不要……,有時候,人哪,到了最後一考驗就要失敗,十分可怕呀!不在乎形式,不在乎形式啊!

而且「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經裡頭,這是極高的境界。說到「一切空」,這是「理」;那極樂世界又怎麼怎麼殊勝莊嚴,那不是事相嗎?這個「事」跟「理」沒有妨礙,這個莊嚴不妨礙寂靜,寂靜不妨礙莊嚴。而且「事事無礙」,打破了時間、空間這一切。

由於我們世間的空間、時間的這些概念,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鐘,一分鐘六十秒;在極樂世界一秒鐘五萬年,哈哈哈哈……,小的可以有多的,包括多的,這個就是「事事無礙」。這個房子裡頭包含桌子和人;我們說桌子包括房子,包括整個地球,小的裡頭可以容大的,這個都是空間的概念嘛;這〔另〕一個是時間。

現在科學家都明白了,愛因斯坦都明白了,空間和時間是人類的錯覺。這是「事事無礙」,所以極樂世界這一切一切,於一念之間可以到很多佛的世界,一個手掌之中可以出無量的莊嚴之具,小的裡頭包括多的,包括大的,種種「事事無礙」境界。「事事無礙」的境界唯有《華嚴》才講得多,都攝無不盡哪。

所以應當「於此經中.生導師想。」這不是一部很淺的經,是一部極圓極頓的經啊!是圓頓教。所以圓人修法一天等於普通人修行一劫,他圓。什麼叫「圓人」呢?就是他的「見」是圓的。你就執著,那你就等三大阿僧祇劫嘛,也可以成功,你慢慢等吧,嗯!

底下,就看下一段,釋迦牟尼佛又對彌勒菩薩說。

【爲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僞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

「為求法故」,這眾生要來求這個殊勝的大法,要「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你看看,又是這樣,剛才我們已經說到一些了。你要求這個法,你不要生退心哪。「退」就是退轉,往後退;「屈」就是彎曲,這頂不住了,我就拐彎了;「諂偽」就是虛妄,假的,所以說是「佞佛」呀,你這是在那巴結,佛是巴結能夠感應的嗎?恐怕只應該挨打吧,要去巴結,哈哈哈……,所以不要生出這一種心哪,求法就是直心。

而且要求法,四宏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何況這是淨土宗第一之法,而且這個也是淨土宗第一之經,而且也是整個佛教中的是第一之經啊。日本人就是這麼說的,中國人說了就會有好多人要反對,那日本的大德就是這麼說,那《華嚴》也比不了這個經啊。在中國過去就是不敢這麼說,蕅益膽子大一些,蓮池大師也就是讓《華嚴》,《華嚴》是全圓,這個經是部分圓哪。第一之經啊!

咱們這個經中,彌陀發願,「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你去供養恆沙之聖,你不如很堅定地、勇敢地、勇猛地來求正覺,所以就是說,應當堅信,不要生「退屈諂偽之心」。就是入了大火(是假設),假設你身入大火,你求了這個法,身在大火裡頭,招來這樣的禍,你也不要懷疑,不要後悔啊。

【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那阿彌陀佛因地呀,「縱使身止諸苦中 如是願心永不退」,你在這個大火之中也不應疑悔呀。佛就怕眾生不懂,所以就問:「何以故?」為什麼呀?為什麼,底下就說明這個意思。一個就是說,從兩方面說,一反一正。

從正面說,「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無量無邊的億,億就是萬萬,無量的萬萬的菩薩,都要求這個微妙法門。

「尊重聽聞」,要聽,而且尊重的在聽。「不生違背」,對這經裡的話不要違反,不要相背。相背就是差一百八十度,就「背」了,叫你往東你往西;「違」也就是違反,都是一個意思。所以一個就是正面說,多少菩薩都求這個法門,尊重聽聞,不會違背的,這是正面的。因此大家不要生「退……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因此大家不要生「退屈諂僞之心」,從正面勸說。從反面說,「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多有」就是有很多

有很多菩薩,想聽這個經而得不到。大家看,這個就是,今天我們在這人手一冊,這是多少億菩薩想求,求不到的。所以這種因緣,不是說大家已經超過這些菩薩,我們應當相信、寶貴這個因緣哪,這個因緣確實難遇啊。

你這個機會不會再來的;英文 Time and tide never comes again(時機跟潮水不會再來的)。這個不會再來的,就是說,稍縱即逝,要把握住這些機會。所以古來那些大徹大悟的人,他就是當機他就立斷哪,他掌握住這個機會了,稍縱即逝,就跑掉了。

「欲聞此經而不能得」,佛不騙人哪,現在他有這個因緣來說這個法;所以很多事大家都要注意啊,大家有時候,聽了點密咒,聽了點密法,都要知道,這是非常難遇的。賢劫千佛裡頭沒有幾個佛說密法呀,釋迦牟尼佛是一個。釋迦牟尼佛之後,要很久很久才有佛來傳密法。所以,大家也不要太自卑呀,自己現在是不行,確實不行,而自己本來是佛,自己又再有這種機緣,遇到了這樣的大法,也不應該錯過自己的機會,把自己應當挑的擔子就把它甩在一邊了。

所以佛就勸大家,「是故汝等.應求此法」,就是這個意思。從正反兩面來勸哪。這個是「非是小乘」,而且是「第一弟子」,這是第四十三品。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第四十四,這個就是勸說法的人了。當然還繼續前品的內容,增加一些對於說法人的鼓勵。

【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當有衆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在以後,乃至到了正法滅的時候,這個一代時教經歷正法、像法、末法這三個階段。嘉祥說:佛雖然去世了,可是法的儀軌、儀式沒有改,叫做正法;佛去世時間久了,時間長了,「道化訛替」,這個道,這個教化,「訛」就是錯,「替」,把別的東西混進來了,來冒充佛法,這個就叫做像法;「轉復微末」,「轉」,又更進一步,更進一步變成「微末」,都是些末節,微細的末節,就叫末法了。所云「正」者,就是證,是證道;「像」就是相似;「末」法,就是微,微末,微小了,沒有什麼了。

青龍《仁王經疏》說,「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教也在,人也在,有人在行,有的得到果,得到證,這叫做正法;「有教有行,而無果證」,教也有,修行人也有,但是得果和證道的人沒有了,這個是像法;「唯有其教」,就剩下個教,「無行無證」,也沒有人正式修行,當然更沒有人證果,這就叫做末法。現在就是這時候,有個教,你到那兒也有廟,也有塔,大夥也有經,大家也敲鐘打鼓嗚嚕嗚嚕在那唸,不是真修行,心裡不知想什麼,也不知是為什麼,所以這種時候就是「無行無證」。無行,你談什麼叫證啊?

這個年數,有許多說法不同,我們採用一個比較多的,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樣子的說法。

所以到現在,現在大家流行的這個佛曆來說,現在是佛〔曆〕的二千五百多年。正好,正法五百年也過了,像法一千年也過了,末法也過了一千年了,還有九千年。按這個古老的說法呢,那已經三千年了,那就是說〔末法〕已經過了一千五百年了,還有八千五百年──就是說這個法滅。到了法滅的時候,廣泛的就是說,指著像法和末法。因為像法已經在那一點點滅,「訛替」,假的來了,別的來替代,就是來冒充了,或著來混淆了。

那兒印了一本書,《西方極樂世界遊記》,那荒唐透頂,很多人印,拿來流通,來說。所以群眾的水平太低了,它完全違反了聖言量,完全是騙人的東西,種種的,所以就是說「訛替」。這造假的人很多,上次大家聽的那個「黃念祖居士念佛」,美國來的,根本不是我。所以作假的人就是遍天下,可以這麼說。像我這無名小卒,冒我的名作什麼呢?這個就是好事者所為。

等到正法滅時,這個時候就怎麼樣呢?眾生的善根更差了,到了末法就是「無行無證」。所以到了〔法〕滅的時候,人的根器就更差啦,可是還會有眾生是特殊的嘛,這只是指著一般的,但是其中必定還有……,就是到了正法滅的時候,像法、末法,一直到最後法都要滅的時候,必定還是有在過去生中廣修功德,現前還供佛念佛的人,還是會有的嘛。

所以就是「當有眾生.植諸善本」,供佛念佛是諸善之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他在過去生中供養過無量諸佛,現在又再供佛念佛。

【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攝取受持.當獲廣大一切智智。】

「由彼如來加威力故」,這句話很重要,這個眾生就包括我們,而且從菩薩以下一切都包括。過去生中有善根,今天又再修,由於佛的「加威力」,威力的加被的緣故。

「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攝取受持」,他能夠得到這樣的廣大的法門,都由於佛的威神加被,所以在現世他能得到這樣的廣大法門。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能遇見這個法門,我們應當深自慶幸,為自己慶賀呀,我們就得下定決心,不要錯過。現在大家信也是信,但是這個決心還是不夠啊,要切莫錯過。台灣一位老居士很有名,我也就是真實相諫,我說:「你這個問題就是信不深,願不切呀!」所以大家就是要「深信切願」,不要錯過呀。

必須要「攝取受持」,你要攝取這個法門哪。什麼叫「攝取」?這個《往生論》說:「謂極樂依正一切莊嚴功德成就」,極樂世界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這一切莊嚴功德成就;「略說入一法句」,把它匯總起來說,就是三種莊嚴入到一個法句裡頭;「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所以,這個極樂世界全部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之顯現,就入這一法句了,清淨句了。

蕅益大師也說:「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每一樣每一樣的莊嚴,全體是理性。如果你能夠了達極樂世界的一切莊嚴成就都入一法句,你就「從事達理」呀,從這些事相,你了達了什麼是理體,理體就是本體呀,從現象而能夠入到了本體。

那麼,彌陀名號正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是一法句、清淨句嘛,這個就是無為法身。法身的功德是不可思議呀!法身功德不可思議,這個法身功德就入了這一法句、名號之中,所以名號的功德同樣是不可思議呀。所以你念這個名號,你就念的是法身,法身功德就不可思議,你這就在這不可思議之中,這就是「攝取」呀,所以這個裡頭有理有事啊。

「受持」,「受」者,是信受,我接受,信了才能接受、信受、依教奉行啊;「持」嘛,就是執持名號也持誦本經。所以本經的宗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受持這個經就是要依這個「宗」來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十地菩薩都不離開念佛,地地都念佛呀。這一句佛號的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夠究竟理解。我今天雖然是這麼讚歎,我所知者還是如大海水中的一滴水呀,唯佛與佛才能究竟這個功德利益。所以等覺大士(等覺菩薩),離佛只差一位的,也不離開念佛呀。我們凡夫應該怎麼樣?就應當「老實念」。

這個「老實念」三個字是非常好。所以,夏老師說:「三字真傳老實念」,美國就來了一個人,拿這句話問我,他說:「三字真傳是哪三個字?」哈哈哈哈……,我說:「不是告訴你了嗎?『老實念』,三字真傳就是老實念!」他以爲老實念是……,這個也就是反映什麼問題?也就是不相信「老實念」就是三字真傳,哈哈哈哈……。

所以眾生遇見這個法,就是一點一點破啊,要破自己那個原來的東西。你不破,你處處是障礙,你那個東西在那兒,它在那兒堵在那兒,瓶子上有個塞子。這還是好的呢,有個塞子,所以東西倒不進去。你還有那髒東西,就像王致和的臭豆腐,你剛裝完,你來裝牛奶,那個味不好聞。再有一個,你剛才裝了敵敵畏了,這樣的瓶子你拿來倒牛奶吃,你吃了毒死。這瓶子很要緊哪。這老實念哪!

老實念,《彌陀要解》裡有一句話:「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你持名,你的善根福德就跟佛相同。當然這裡我們有很多人是持咒的,也不是要把你這個咒不念了,換成名號。也同樣,咒是佛心,名是佛的名號,這是「不二」。

這裡頭憨山大師的話最好了,如果人能念佛,念得他很得〔力〕,那就沒有說的了,那就好極了。如果他念了,念得這個心裡就不踏實,不安定,這種種的不相應,他這念不下去,那就不如讓他念一句咒啊;那要比那個打坐啊,研究教啊,什麽什麽,那又不知強多少倍了,所以這個話是最圓融了。所以各個要安於自己所修之法,就是要真正徹底的修下去。

你持名,這個善根福德就跟佛一樣啊。所以我這讚歎靈峰大師的話,這個話是「得十方如來之髓」呀!這個是奧妙,這個重要,這個心髓,十方如來就是如此,因為佛就是要把一個最好的東西給大家。佛愛眾生等同一子,誰不是說要把自己的產業給自己最心愛的孩子?這還有什麼別的心哪?這按世間的事情,大家好懂啊。就是「方便為究竟」,就是要度眾生,就是要最方便的法子給大家嘛。

所以佛的父親跟佛學法,佛就教他念佛。他父親說:「你有這麼很多很多殊勝的法,為什麼不教我修啊?」佛說:「不行啊,你做不到啊。」〔念佛〕凡聖都可以做得到,而且一下子就跟佛的善根福德相同啊。所以這個是不可思議的事,是「如來之髓」,是應該盡未來際頂禮這一句話──念佛時,就是善根福德同佛時。

蕅益大師還有一句話,就是「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完全你把佛的功德攝成你自己的功德,佛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所以剛才我的話說了一半,極樂世界的剎土就是我成就的剎土,自他不二啊。

還有就是「從事持達理持」,我把蕅益《要解》裡頭,兩個地方的兩句話,這是一句;另外一句,「即凡心成佛心」,正好是一個對聯。「從事持達理持」,兩個「持」字;「即凡心成佛心」,兩個「心」字,這都是極精彩的話呀。你從「事持」才能夠達到「理持」。你一上來就要「理持」,那就是自欺欺人吧,說了唬唬老鄉,唬唬土包子可以,明眼人那你是唬不住的,你那是自欺,最後還是自己臨死的時候痛哭流涕。

「即凡心成佛心」,妙就妙在這兒,你這凡心就成了佛心。你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你的善根福德同佛,你的心不就是佛心了嗎!還有什麼不是啊?所以這個是極圓、極頓之法。

所以底下一句就來了,這個末法,他曾經這樣子無量諸佛都供養過,這個〔諸佛〕加威力故,得到這個法門;他「攝取受持」,能夠攝取受持,就「當獲廣大一切智智」,他就能得到廣大的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佛的智慧。本來是「一切智」,但是二乘也稱為一切智了,所以又再加個「智」字,以分別於二乘也能得的那個一切智。這是名詞上的問題,這個不是關鍵。

總之我們明白這個「一切智智」,這是跟二乘不共的,唯有佛得的智慧。所以《仁王經》說:「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自性清淨叫做本覺的體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所以皆是明白自心,不是心外有法呀。

所以就是說,從上面來看,就是今天我們能夠聽到這個法門,能相信這個法門的人,這個微妙淨土法門的人,都是由於過去生中已經供養過無量的諸佛了,廣泛的修行了種種的善,憶佛念佛,因此現在能得到諸佛的威力加被,所以才能夠得到這樣的廣大法門。

這個淨土法門就「廣攝萬法」,無一法不在此一法門之內。所以這也就是《華嚴》十玄的道理,一切法都入一法中,如帝網千珠,一千個珠,所有的一切都入在一個珠之中。

「普收眾類」。一方面是「廣攝萬法」,一方面是「普收眾類」。不管你是什麼樣的眾生,你是菩薩、聲聞(這個聲聞當然要迴小向大),一切天人、阿修羅,以至人、六道、地獄中眾生;地獄中眾生如果念佛不絶,罪業消除之後,一出地獄就是清涼華菩薩,所以廣大呀,廣大法門。

於此法門,若能信受奉行,就會得到「一切智智」,就得到佛的智慧;就「如實了知,自心本來清淨」。所以密宗也是講「如實知自心」,這和密宗何曾兩樣?就如這個實際知道自己的心哪。我常說,大家現在的毛病就是這樣,都在「心」上。把自己的真心沒有看重,忘了;對於自己的妄心估價得太高啊,偏高。「如實了知,自心本來清淨」。

【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爲他說。常樂修行。】

「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這個「彼法」就是指著咱們淨土法門。這是佛當時說的,就是於「那個法」就是「彼法」,「那個法」就是剛才說的這個無上廣大法門。這個廣大的、殊勝的內容,自己得到勝解,得到大的歡喜,產生大的歡喜心,這個法樂這是不可形容的。只有這個樂,這是清淨,一切世法不能相比,這稱為「大歡喜」。

於是「廣為他說」,就廣泛地為別人來作說明,來勸說,來演說,來講說。所以「常樂修行」,不但是「說」,而且自己也常樂於修行啊。單單去說,這是言教了,這個還是要自己常常修行。

這個廣大的勝解,了達淨土宗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修淨土是「是心在作佛」,而殊勝的一句在底下:這個心就是佛。說作佛,誰都好懂,我現在要修佛、要成佛,我是心在作佛;而「這個心就是佛」,這一句大家往往不懂。「心佛不二」,不是兩個,「念佛即佛」,你念佛時就是佛,你不念你就是眾生。〔若能了達〕這個圓旨,這就能歡喜信受,常樂修行,而且要勸他人,這是指「說法」了。

「廣為他說。常樂修行」,底下還有話說,「為他演說」,最後還有「專心信受.持誦.說行」。這三個地方都說到這個「說」,所以這就普勸大眾演說弘揚咱們這部經啊,演說弘揚這個淨土法門哪。現在正是到了流通分了,所以就勸演說,你不演說不能流通啊。

過去這個〈願力宏深品〉裡頭就有「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所以這個就告訴我們,我們喜歡給人家去說,高高興興為人家去說,勸導眾生都來發這個願,投入這個彌陀一乘願海,求生淨土,這才真是「知恩報恩」的正行。所以我們得到了佛的恩惠,我們就知道了這個恩,你知恩才能報恩哪。

我知道這個恩,我怎麼來報恩哪?你買了很多東西去上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你這個東西幹什麼?所以有個人刺血寫經,我說話當然是過了一點,我說:「你那個臭烘烘的血,有什麼可貴呀?」說真實話,要你這個幹什麼呀?當然這是很難得的事情,這個就是說,這個說法有的時候要「折」,有的時候要「攝」,這是「折伏」,免得他驕傲。那知恩就要想報恩哪,這個就是正行。

「妙法流通」,我們使這個法能夠流通,輾轉教授,正符合如來的本願嘛。所以如來就是說嘛,十方的佛都在那兒稱歎阿彌陀佛的名字。這個我們可以參考《法華經》,《法華經.法師品》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底下咱們簡略一點,「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對於《法華經》,哪怕只是一句,你能夠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一切世間都應該當佛那樣來供養你啊,你這個人就是大菩薩,你已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極讚這個說法的人哪。

又說,「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善男子、善女人,在我滅度以後,你能夠偷偷的給一個人,並不是要公開爭名爭利,也表示你登座說法,具種種威儀,就是不具威儀,這個「竊」就是這個意思;「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是如來所派的,他所做的是如來的事情;「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這個都是讚歎說《法華經》的功德。

那《法華經》,蕅益大師說,《法華》的功德是無盡哪,蕅益大師說:「《華嚴》奧藏,《法華》秘髓(秘密的心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這指南針),皆不出於此矣……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皆不出於此矣。」《阿彌陀經》,就是《無量壽經》的小本,所以我們這個演說《無量壽經》

演說《無量壽經》也就是演說《法華》的秘髓,所以這個功德與《法華》裡頭所說的是相等的。但這裡頭是一種完全利他的心,你要自己對於你所說的要很有把握。如果是貪圖功德,這個心就是貪心了,已經是三毒了。貪功德同樣是貪,所以這個事,要「善護己念」,要很分得清楚,不要夾雜。萬一自己還沒有把握,明知道還有錯,就這麼著為了名聞利養,就跟人說,這不但沒有功德,而是地獄業。

【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於是法.若已求.現求.當求者.皆獲善利.汝等應當安住無疑。種諸善本.應常修習.使無疑滯.不入一切種類珍寳成就牢獄。】

底下,就是經上說:「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於是法.若已求.現求.當求者.皆獲善利.汝等應當安住無疑。」諸善男子、善女人,對於這個法,就是這個淨土法門,你已經在求了,得求啊;現在正在求啊;還有將來要來求的,都得到大的利益。你們都應當「安住無疑」,應當安住於這個法門不要疑惑。所以這一下就是勸這個「斷疑」,要斷疑生信。

所以想說法利人,你自身首先須要斷盡纖疑,極微細的疑惑都要把它斷掉啊。你自己還是懷疑不解,疑慮重重,不知道對不對,這個時候應當很好的去進修,所以就是要斷疑,要「老實持念,勿生疑惑」,我們老實念也是這樣子。

所以,這個咒裡頭就是有極殊勝的功德。常常下面就是,這講咒的經典的裡頭,「唯除於咒生疑」,你對這個咒你懷疑,你就得不到這個功德。你要老想「能有這麼大的功德嗎?」這就叫懷疑。你不是說「這咒是假的吧?」那你還念它幹嘛?你對於這個咒,你就是對這個功德你不能相信,「能有這麼大的功德嗎?」「我念能有這麼大的功德嗎?」這都是疑啊。不是說,這個咒是別人編出來的騙人,這樣子,那就是更粗的疑了,那就更提不上了。所以「疑」就是這,「有這麼大的功德嗎?」「我念有嗎?」「我怎麼念了半天,沒見著什麼呀?」這不都是疑嗎?所以這個念,要應當老實持念,都得善利,但是要「安住無疑」啊。

所以就「應常修習.使無疑滯」,因為疑根未斷,即是罪根。所以斷這個見惑,初果要斷貪瞋痴慢疑,思惑是二果以後才斷的。見惑這第十樣事情就是「疑」,所以到了初果就沒有疑了。那麼要斷這個疑根,那要應當知道如何去斷,知道這個方便哪。

「疑惑」所以不斷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的智慧不夠,所以你的慧心不明朗啊。自己這個慧心,你本來是佛,你為什麼不明朗啊?就是因為你「貪瞋痴」這三垢,三垢這個障礙很深哪。

那麼我們不要生疑,怎麼能夠解決呢?一方面我們要明理,理明就信深;再一方面就好好念佛嘛。這個《安樂集》,道綽祖師的,「念佛三昧能除過去、現在、未來貪瞋癡一切諸障。」這有的三昧能除某一種,有的三昧能除現在,有的三昧能除未來;只有念佛三昧,過、現、未貪瞋癡三毒這障礙都除。垢一去,光明就生了,所以就沒有愚癡了。沒有疑滯,才「不入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

所以佛就勸,你們不要有疑。有疑,你們就會進入到什麼呢?經中剛剛說過,有「邊地疑城」。於佛的智慧不能生信,或者能信佛的智慧,但是於自己的智慧不能生信,你就生到「邊地疑城」啊,還甚至於生到「懈慢國」。這種處所,他受種種樂,所以稱之為「珍寶」;確實也都是七寶所成的宮殿、樓台,在那裡頭生活,都是珍寶。但是你不能夠自由去見佛,所以就稱為「牢獄」。

所以叫大家要斷疑,不要跑到這樣的牢獄裡面去。所以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來看,天、二乘、懈慢國、邊地疑城等等的,都是屬於珍寶所成的牢獄。

《安樂集》這個地方,對於這個念佛,剛才我們提倡老實念,在《安樂集》就說要「斷疑」,說:「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你能專一,而且是至一,所以這裡頭就沒有疑了;專心、專一這樣念,一定可以生在佛前。

所以「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明白,要深入的明白,那就是知道「念念不可得」;這「念念」,每一念每一念皆不可得。你說,這一念哪去了?不可得,這就是智慧;可是我還是在念,相續不斷,這就是功德,所以菩薩就是「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莊嚴其身,這不就是二種莊嚴嗎?

但是開始學的人,他不能夠破相,就是智慧不夠。「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這一條很重要。你就依相,但是要「專至」啊,也沒有不往生的。這一點,我們前頭也是大勸,要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那都是上根利器應當去做。而這個一般的人很難體會,不要說去修行了。

那麼,怎麼辦呢?你只要「依相專至」,你就是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這些相,你供著佛也是相嘛,你念著佛也是相,你就依著這些相,你專心致志的,專一;「至」是專一到登峰造極了,有相只管它有相,你別管它有相沒相,這個你也把它放開,你就是去念,所以這個就只念「當前這一句」,這個就是「老實念」。這些你都甭管了,什麼叫有相,什麼叫離相,什麼叫無相,你都不要管,你就是念當前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句,就老念當前這一句,沒有不往生的,不要懷疑。所以這個也幫助我們斷疑。

你說又要離相,又要什麼什麼,那是上品上生的事,上品生的事。一般還都是凡聖同居土,達到中品就很不容易了。所以這個話,真正淨土宗的秘藏,淨土宗的心髓就是這。真正能信受奉行,依著這個相專心至念,老實念,縱然沒有離相,你暗合道妙,決定往生。「依相專至」凡夫也能夠做,「離相」是菩薩境界啊。《金剛經》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所以非凡夫境界。所以淨土宗的妙用,這個暗合道妙,是方便中的方便。

底下佛又叫彌勒,阿逸多是彌勒的名字。

【阿逸多.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衆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爲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阿逸多.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世界上有許多等類,有大威德的人,他能夠在佛法生出「廣大異門」,「廣大異門」就是對淨土法門說的,淨土法門以外的法稱為「異門」。就這樣有大威德的人,他對於淨土宗以外的一些法門,他能夠理解,能夠演說等等的,能生「廣大異門」的這些大士;這樣的大士,由於對於這個淨土法門「不聽聞故」,沒有聽聞,就有一億的菩薩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方面就退轉了。

菩薩為什麼還退轉呢?剛才說過「信位」的菩薩就如空中的柳絮。為什麼不聞這個法就退轉呢?因為「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你沒有聽過這個法,沒有修習,你也難於「究竟自覺」,你這個自覺達不到究竟,所以說不能成功。再者,念佛法門是度生方面徑路中的徑路,你沒有聽到這個法,你就不容易去普度眾生,你也圓滿不了利他的勝行,所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就都困難哪。

「於自身則跋涉於艱險之途」,你自己就在艱險的道路上在那跋涉,苦得很哪。「於眾生則導引於坑坎之路」,引導大家走在坑坎路上,沒有是個平坦的路啊。你沒有契會到如來的方便,你就難入「一乘願海」。這一乘願海的殊勝加被力,達不到這個人的身上,達不到這個菩薩的身上,所以有一億菩薩沒有聽見這個淨土法門,而退轉於無上菩提啊。釋迦牟尼世尊要想一切凡聖都能聽到這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所以就「勸」。

我說到這,有人就可以說:「你說這話說得不對了,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法的時候,《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還沒出版呢。」哈哈哈……,這就是時間的錯覺,又陷在時間的錯覺裡頭去了,「超時間」哪,大家要知道。

都聽到這部經啊,所以勸令大家「書寫、供養、受持、讀誦,信受奉行」,並且還要流通。雖然僅僅是「須臾」之間,「須臾」之間是四十八分鐘。「為他演說」,為他人來演說。「勸令聽聞」,勸他聽這部經,勸他、使他能聞到這部經,並且讓他「不生憂惱」。

這樣說法,「乃至晝夜思惟彼剎及佛功德」。一個就是說「須臾頃」做了這檔事,乃至於晝夜都在思惟彼剎跟佛的功德,這又精進一些了。

「於無上道.終不退轉」,這個人在無上道裡頭,始終都不退轉。

【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是人已曾値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所稱讚。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此人臨終的時候,「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哪怕這個時候三千大千世界,咱們這個地球、銀河、太陽系種種的天體都在火劫之中,都燃燒了;咱們就在這個大火之中,你也能超過那個大火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後頭一段就是說「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就生到極樂世界。

「是人已曾值過去佛」,這個人已經過去遇見過過去佛,受過菩提記。「受記」就是佛在他成佛之前給他授記,說這個人將來一定成佛,這就叫做「受記」。就像釋迦牟尼佛,燃燈佛就給他授記,將來一定成佛,這就是這些例子。這個人,他假使這樣的話,有的人在這個經典能夠讀誦、書寫、為人演說,以至於晝夜思惟等等,這個人他在臨終大火滿三千大千世界也能超過,往生極樂國土。由於什麼?由於這個人過去已經遇見過佛,已經受過菩提記,佛都給他授過記要成佛的。

「一切如來,同所稱讚。」這樣的人,是一切如來都同所稱讚。

這個「劫火」大家要知道,這個經上說「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這不是個假設,這是個事實。因為咱們這個成劫、住劫、壞劫、空劫,每一個劫要二十小劫的時間。住劫之後就有壞劫,壞劫之末(「成住」嘛,住劫之後就壞劫),壞劫之末,底下就要「空〔劫〕」了。

先是「成」,「成」了之後「住」,「住」了之後就要「壞」,「壞」劫之末有火、風、水三災。這個時候「劫火洞然,大千俱壞」,大千世界都燒壞,這個風吹的猛焰燒到天宮(這是天親菩薩的《俱舍論》),乃至梵天宮殿,連灰渣都燒得沒有了,這是「劫火」。現在看來,就是宇宙的大崩潰、核爆炸,大的核爆炸,互相感應,全世界的核爆炸。所以就是說,這個毀滅很厲害。就在這種情況之下,這種人在這個環境之下還能往生。

所以,勸大家,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專心」就是心專一,沒有餘念,沒有雜念。「持誦」就是受持、讀誦。「說行」,如經而說叫做「說」,依教奉行就是「行」,勸大家呀。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下面一品是〈獨留此經〉。

【吾今爲諸衆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爲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

「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現在我讓大家看見無量壽佛,和他的國土,和國土一切所有。因為當前正是極樂現前,大家都看到極樂,佛正跟彌勒看到這個情況,說:「你看見這兒沒有?看見那兒沒有?看見邊地沒有?」這說到邊地,說到懷疑等等。佛就讓大家看見極樂無量壽佛和國土,一切大家都看見了。

「如對目前」,會中大眾人人都看見了,讓大家 (這個會眾) 都生起實際的信心;同時又有阿彌陀佛的威德加被,大家都見著彌陀了,威德加被啊,大家善根都增上。

「所當為者.皆可求之。」日本《會疏》解釋這兩句話,「所當為者,當為往生願行者也」,你為了往生發這個願,要達到這個行動圓滿,你所應當做的事;「皆可求之」,都可以順佛經而得到它。「皆可求之」就是皆可得之,這一切願,一切行。所以大家看到極樂世界,這個所願、所行都可以得到。

「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所以再三勸導大家不要生疑啊。有了疑,不是把它硬壓下去,每個人都須要注意這個。有疑應該很好的去解決,應當要找一找,我還有什麼地方有疑呀,不要叫它……,那疑是癌細胞啊,要醫治;要看經,要請教,要修法,種種方面,要去掉這個疑。所以《金剛經》的讚子,「斷疑生信」,一上來就是斷疑,「疑根未斷,即是罪根」。所以在流通分,佛再三告誡大家,要去掉這個疑,不要因為我滅度之後,再又生出疑惑來。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將來的時後,經道會完全滅掉的,會滅光的。善導大師說:「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也就是一萬年之後,這三寶在世界上就滅了,可是最後這個經還長住百年哪。大家都同意這個說,所以我們也依止這個說,別的我們就不談了。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就是末法一萬年,末法之後,經道滅盡。佛有這個《法滅盡經》,《法滅盡經》講的是先滅《楞嚴》。這《淨影疏》上說是《大涅槃經》先滅。不過總之,就這兩部經先滅,這兩部經都是談佛性。談佛性嘛,大家眾生就不容易理解了,就要先滅了。

這《涅槃經》現在還看不出來,但是這《楞嚴》現在已經苗頭很明顯了,《楞嚴百偽》什麼什麼東西,大家都說《楞嚴》是假的。現在還有人護持,比方像圓瑛法師還在講《楞嚴》,講了一百多遍哪,等等的;大家還在印,還在念哪,等等的。慢慢的幾千年後,那呂學者他這個《百偽考》就要成為聖經了,《楞嚴》就沒人念了,沒人念就滅了,很自然嘛。所以一本一本的滅,《無量壽經》就是最後滅,這在這個經上說的,「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經道滅盡」,最後的經是誰呀?就是《無量壽經》啊。這個也從《法滅盡經》可以參考,《法滅盡經》就把這個問題解釋得很清楚。所以他這個佛說的話,自然而然,各個經典可以證明。

佛就打個譬喻,說是這個燈在要滅的時候,忽然間,到最後它就要放光,比以前還要亮。就咱們這個太陽,黃昏夕陽無限好;人臨死迴光返照,夕陽也就是迴光返照,所以特別好看。

所以在這個法也是如此,在法最後要滅盡的時候,這個時候也等於是迴光返照,也等於蠟燭燒到最後(以前要燒油燈這個很明顯),特別亮,亮得多,所以這個時候他還能夠接受《無量壽經》。不然,人愚痴到那個程度,他還能接受《無量壽經》?但這個時候,他出現了一個超前的智慧光明,所以這一百年還可以依《無量壽經》得度,所以「特留此經」就是如此。「我以慈悲哀愍眾生」,因為別的經留下來之後,是佛的聖教,但是大家並不能因為有這部經就得度。

《金剛經》我們就讚歎極了,我就得《金剛經》的好處,還願意要報恩哪。但是《金剛經》留下來之後,最後這一百歲誰能從《金剛經》得度?「無住生心」「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都是了不起的話。你能懂不能懂?你懂了之後你又怎麼做?所以《無量壽經》,你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嘛。在最後經滅盡的時候,會念「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人就是金剛阿闍梨。

所以有時候我也想,「噢!現在我也不能那麼去責備這些法師。」都末法了,大家只有這個水平,將來還要差。到最後的阿闍梨就只會念四個字「阿彌陀佛」,那不就是很殊勝了嘛!別人不會念,就他會念哪。所以要隨著這個時節因緣哪,所以不能都要求現在的這些出家人也和蓮池、蕅益那樣,這不可能。但就是因為這個時候這種光明,所以他能夠還是依此得度,最後能說四個字,最後就是天空中有這四個字,大家看見,有人還能度。那最後,再過,就什麼都沒有了。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所以,這部經就是度眾生最寶貴的經。在法滅的時候,還要靠這部經來度眾生;佛也慈悲,特別慈悲哀愍,特別留這部經來度眾生。所以這部經它的重要,它利生的這種究竟的方便,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深深地去體會。

【其有衆生.値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所以說,這部經如此,「其有眾生.值斯經者」,你眾生啊,你能夠遇見這部經的,你必定可以滿足你的本願哪。在最後的時候,這部經留下,眾生遇見這部經的,你都可以得度。因此我們就知道,在末法的時候,眾生遇到得度;我們現在,我們根器又好得多了,我們能遇到,當然也必然得度。

底下說到,「得度」呢,就是渡生死之海,超越生死登到涅槃,所以得度。把這生死看成是中流,咱們是此岸,極樂涅槃是彼岸,得度就是渡過這個煩惱的中流到達彼岸。

【如來興世.難値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爲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底下釋迦牟尼佛說:「如來興世.難值難見。」如來出興於世,是難得能夠碰見(同時啊),難值啊。見著更難了,當年佛在王舍城,也只有三分之一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見到,同一個時代,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見到。

「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諸佛的經典,你難得難聞。這個可以說,……可以說,手裡頭拿著叫做「得」,耳朵聽見叫做「聞」;亦可以說你讀誦叫做「得」,你聽到算是「聞」,這個都很難哪。

「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遇見了善知識,你聞到法,你能夠行,這也很難哪。所以這個裡頭就提到善知識,這個「善」就是對我有益,我們相知相識,對我有益,廣泛的都可以稱為善知識。

《圓覺經大疏》就進一步了,「善能知真識妄」,知道真,能認識妄;「知病識藥」,知道病,認識藥,稱為善知識。能夠了別真妄,能夠通達真際,知道眾生的根、病之所在,根據他的病給他藥,這叫做善知識。

《安樂集》根據《法句經》說,這是《法句經》的話:「佛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什麼叫善知識?善知識要能說很深的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所講的這一切,都是理體、本體了;可是「然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

所以「善知識」這個定義就很清楚了,好啊!這定義可下得好啊!

「於畢竟空中」,無所有啊,沒有這些差別;「熾然建立一切法」,熾然如大火蓬蓬勃勃的燒著,熾然哪,熾然建立一切法,所以不落「空」邊。可是這一切法建立在何處?建立在「畢竟空」裡頭啊。所以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不是說夢中佛事就不作了,是「大作夢中佛事」;雖然大作佛事,還是「如夢」啊。「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者。

「善知識者」是什麼呀?「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是生養你們,培育你們的菩提身哪;「善知識者,是汝眼目」,是你眼睛啊,讓你看見一切善惡的道路,你要分辨得清楚;「善知識者,是汝大船」,你要渡這個苦海、生死海,就只有這個才能把你運出去;「善知識者,是汝繮繩,能挽汝等出生死故」,有個繩子救你,把你從生死中拉出來。《法句經》後頭還說:「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剛才這就是說明要遇善知識,這就說明善知識的重要。

「欲證菩提,當求善友。」怎麼求這個善友呢?這點很重要啊,所以我們就討論一下。《圓覺經》裡頭開示得最好:「末世眾生」,就現在是末世。「將發大心,求善知識」,發了一個大的心,要求善知識。「欲修行者」,想修行的,你求什麼人呢?「當求一切正知見人」,要求那個正知正見的人。

這種人「心不住相」,他不住於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他不執著於二乘的境界。

他是「雖現塵勞,心恆清淨」,雖然他也示現有好多塵勞的事情在做,可是心很清淨。「示有諸過」,他也有過失,可是他「讚歎梵行」,他所主張的是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他不讓眾生去破戒。你看現在有人就是主張破戒,他不是善知識啊!善知識「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不讓眾生做不合律儀的事情。雖然他有錯,但是他的主張、見哪(所以這個「見」很重要),正知正見啊,知見很重要。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能求這樣的人,你就可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前我不大懂,我說,這個怎麽……?這個條件太低了。現在才知道,這個條件一點也不低啊!那就是如此,佛說的一點也不能還價呀!這是愚痴,你才會覺得在這個地方就不懂了。那現在懂了,你怎麼知道他是不是正知正見哪?你要能知,你是什麼水平啊?起碼你要知道什麼叫「正知正見」,你還能發現那個人哪;而這個人還有些毛病啊,你能把他發現出來,這特殊根器啊。

「欲求善知識,首須求具正知正見之人」。什麼叫「正知正見」?《圓覺經大疏》,這是圭峰大師作的,圭峰大師是禪宗的祖師,華嚴宗的祖師。

「善達覺性」,善於通達本覺的覺性,這個覺性是「不因修生」,不是從修而出生,「抉擇無疑,名正知見」。所謂「覺性」就是性覺妙明,「性覺」就是你本性的覺,是「妙明」啊!微妙啊!光明啊!你善於通達自己本有的性覺,這個性覺就是覺的本性,所以就叫做「善達覺性」。既然是你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不是因為修而得的,這是一個所謂「行不到處」。大家要知道,這個是「行不到處」,是由你種種行持、修行你達不到的地方;所以都是種種……,而在這個時候,在心裡入了「無心三昧」以後,你觸著碰著,不是行持所能直接達到之處,所以「不因修生」。但是也確實須要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哪;但是「不因修生」,不是行所能到的,但你不能離開行啊。

「抉擇」,要能分別各種法,什麼是大,什麼是小,什麼是正,什麼是邪。「抉擇」是「善能分別諸法相」,這個或者《華嚴》的話〔註一〕,「善能分別諸法相」,這個是什麼法呀?「抉擇」呀。

「無疑」,那就是「於第一義而不動」啊。「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然是很分別,但在第一義上他無有動搖;雖然第一義無有動搖,然而善能分別一切法相,這是「抉擇無疑」,所以這個叫做「正知見」。

「心不住相」。底下說了,《圓覺經》的話:末法要求一切具正知見人,心不住相。《圓覺經大疏》說:「言心不住相者,離凡夫煩惱境界,若有少法當情」,有一點點小法當情,就在你情見之內,情見就是你有所分別。所以說「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哪?有「一法當情」那就不是了,有一點兒「少法當情」都叫做「住相」。

「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著」,法執啊,要取菩提,要證涅槃,都是很嚴重的法執,法我呀;這個還不取著,「何況世間夢幻境界」,如夢如幻這些境界;「故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無住心,即契圓覺」。你應當無住而生心,等你得到「無住」的心,你就契會圓覺了。這個「無住心」,那要到地上的菩薩才能夠相契呀。

「不著」,底下就是說,《圓覺經》的話,「末世衆生,……當求一切正知見人。……不著聲聞緣覺境界」,我們這講的《圓覺》裡的這幾句啊。

註一:這兩句經文應為出自《維摩詰經》,《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 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財施一切 能善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

《稱讚大乘經》說:「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所以這個大乘佛法,這就是特殊的不共之處。我寧可在地獄中待百千劫,我也不發二乘之心哪,所以這個就是真正符合佛的本心哪。佛這個就是權說,沒有辦法了,說了《華嚴》大家不懂,佛就要「般涅槃」,這勸請說法,就委曲求全,將就眾生的根器,說了這一些阿含部,說了這一些聲聞緣覺之法,這也都是正法。但是後來佛就說這是焦芽敗種,你在這停下來之後,那就辜負佛的本心哪。所以說「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

按密宗的戒律,同聲聞眾住七日是破戒。跟聲聞的大眾同住在一塊住七天,你就破戒了。所以這《圓覺經》的話:「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底下,「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就是說他還是有一些毛病。

《圓覺大疏》,圭峰大師說得很好,這個也就是跟大家常常想的是相反的,所以我們還是存在著顛倒見哪,「相反」就是顛倒。圭峰大師說的,「壞見之人,雖不壞行」,這個人見壞了,他沒有壞行,沒有做壞事,行持上沒有毛病;「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他不堪給眾生當道眼。就是修道的眼目,他不堪哪。「雖壞行」,雖然壞了行,行為上有錯誤;「而不破見」,見沒有錯;「是則人天真勝福田」哪。所以一般人,有的時候常常在這個地方就顛倒了,就看問題看不清楚。不是說這個人可以做道眼,這個人是真勝福田哪,所以這個份量很重。所以這些大德下語,他這裡頭這個份量,很有感染力,很有啟發呀。

《大智度論》說,「於諸師尊,如世尊想」,對於這些師尊,你應該像跟佛一樣的看哪,所以這個不僅僅是密宗啊;「若有能開釋深義」,有人能夠講出很深的意思來,能夠「解散疑結」,你疑打了個結,能把你這個結給解開;「則盡心敬之」,你盡你的心來恭敬他;「不念餘惡」,他有什麼毛病不要去想,不在心上。

打了個譬喻,譬如「弊囊盛寶」,弊囊盛寶,你不能因為說囊上有什麼,就說寶是假的,哈哈哈……,就不要這個寶了;好像「夜行險道」,一個很髒的人拿著火把,你不能因為嫌他這個人髒,這個人不好,你就連他照路的照,這光明都不要;菩薩也是這樣,「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從師那兒所要得的是智慧光明,不計他有什麼過失。

禪宗也是如此,「欲求無上道,第一莫疑師。但摘果子吃,莫問樹橫直。」你要求無上道,不要懷疑老師。你這不摘果子吃嘛,你管那樹枝是直的是橫的?

所以,彼經結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這樣的人是真善知識。你對於真的善知識能夠知,能夠求,所以就必然要證菩提。

《圓覺大疏》又說:「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事指示。」你只要能很善的承事有「明」的,有光明的、有明見的,明眼人吧,明眼的老師,這個老師必然到必要的時候就會指示你的。就同善財童子在文殊處,文殊就叫他去親近善友,告訴他去見德雲比丘,然後一個介紹一個,一個介紹一個,這是五十三參,這自然就會得到指示嘛。

《大疏》又說,以《法句經》為例,有二十一個譬喻,善知識是父母,是眼目,是等等等等的,我們就不多說了。「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大家都哭啊,自己想到,我這多少劫以來都是有善知識在守護我呀,所以今天我能遇見佛,能得到這樣的利益,可是我還從來沒有報過過去善知識的恩哪,我也沒有去親近他們哪;「說是語已,重復舉身號泣」,身體都蹦起來,趴在地下,踴躍啊!這麼哀哭啊!感傷,感過去善知識的恩哪。

所以《圓覺經.普覺品》勸大家說:「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叫修行的人應當盡命,命都拿出來供養善友。怎麼供養呢?怎麽恭敬呢?首先是「如教奉行」。不是說你要拿這些物質上的東西,表面上的禮敬,是要如教奉行。

善知識難遇難求,現在你得到了,彼善知識給你的指示,你不能信受奉行,只知道恭敬,那這樣就是「良醫束手」。良醫是真是良醫啊,但是他束手,他沒辦法啊,所以你遇也同於未遇呀。

故於善知識的教化,「應聞而能信」,要能相信;「信而能行」,所以這個甚難甚難哪!所以就是說,這個經典哪,說「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爲難。」如來興世,是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能遇見善知識,聞法還能行,這個又是非常之難得呀!

但是上面這三種難,莫過於底下這個難哪,「若聞斯經.信樂受持」乃為「難中之難」哪。如果你能夠聽到《大乘無量壽經》,你聽了之後還相信,還樂意去信受,去修持,是「難中之難」,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

所謂這個「難」,不是說這個法門難修,是說這樣的人,他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難有啊,難找啊,難中之難啊!他能遇見這種根器,他聽見這個經,能夠信樂,能夠受持,這個比「遇善知識.聞法能行」還難哪!這種根器就更難有,不是說這個更困難,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就是最方便的。

《淨影疏》說:別的經,佛處處都說;真正開顯淨土法門,教人往生,獨這一部《大乘無量壽經》最全,所以說是甚難哪。

【若有衆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踊躍歡喜.衣毛爲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如果有眾生聽到佛聲,根據古譯,我們知道這裡的佛聲,就是指著佛的名號。就是,若有眾生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他就聞了名,「聞」字就是聞了名而相信,而能接受。因為這個名是具萬德,他又能夠信受,所以能讓聞的人他就「慈心清淨」,生起了慈心,生起了清淨心。

「清淨」就是純淨無垢、乾淨,心中沒有雜亂。「歡喜」就是內心歡喜、高興。「踴躍」者,就是形之於身口,手舞足蹈。「衣毛為起」,渾身毛孔都開張,毛孔都豎立,汗毛都立起來了。「淚出」,眼睛流淚。

這樣的人是什麼呢?都因為他前生曾經是從佛道中來。「曾作佛道」,也就是從佛道中來。「佛道」,佛所得的無上菩提就叫做佛道。就是我們「行」,在因地上的行也叫做道。佛道就是能夠達到佛地的一切萬行叫做佛道。總之就是說,這些眾生都是「曾作佛道」,曾經修行,曾經趨向佛的菩提,所以是「曾作佛道」。

「故非凡人」,他前生都作過佛道,不是普通世俗的人。

【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相反,若有人聽到了這個經語,「都無所信」,一點也不信哪,聽見佛號,心中狐疑啊。狐是最懷疑的,所以過河,河凍了冰,人只要看見這個狐狸的印,從這兒渡過了,你放心走吧。因為狐狸它最懷疑了,走幾步都要聽聽底下有沒有水的聲音,完全沒有,它才走過去,所以稱為「狐疑」;猶豫狐疑,「猶」也是動物。相反呢,就是說,能夠聽到這個〔佛聲〕,那麼這個很殊勝。相反的呢,你「狐疑不信」哪,就是從三惡道中來。

「宿殃未盡」,你過去的禍殃業障還沒有消除盡,你還沒有到得度的時候。「未當度脫」,就是你還沒有到了得度的時候,時節因緣對你還不成熟,所以你心中就「狐疑」。

像有些人「若聞佛號.心中狐疑」。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你從惡道中來,你的禍殃業障未盡,你還沒有到度脫的時候,所以心中就狐疑,就狂亂哪。

《金剛經》說:「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在後末世,我說《金剛經》有這樣的功德──剛才我說那麼些身命布施,不如拿四句偈給人說──你就不信哪,這就是狐疑啊,是不是?狐疑不信,所以佛就不能具說,不能隨便說,這些人也是從惡道中來。所以這個法門愈殊勝,世間人就愈難信。

淨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樣難信之法能生信,就證明你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間稀有之人。

對於這個圓教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你能夠進一步產生圓解,由圓解就能產生圓修,你這個就叫做圓人嘛。圓人不是說你現在就是三明六通,一切具足,那都不是,那都是「聖末邊事」,聖道中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大家常常感興趣的都是在這個聖末邊事,這個最主要的事情是不關心,信不及呀;在聖末邊事就很有興趣,所以現在這一切……,所以嚴新在美國又轟動,大家關心的就是這一類的事情。這些事情它根本是邪法,不但不是聖末邊事,聖末邊事也談不到啊,所以是很可憐哪,就是這種。所以我們圓信、圓解、圓修,你就產生了圓見,你這就是圓人。圓人修行一天,可以當平常人修行一劫。

所以現在密宗稱為「決定見宗」,就是要你這個「見」先要解決。見之後才有「修」,有修才有「行」,有行才有「果」。所以這個「見」字,大家要十分地十分地注意,要注重。也不是悟,也不是理解,在這兩個之間。你要產生了圓見,這「大密宗見」那就是圓見,這個是一味的。

我們這是圓教,淨土宗是圓教之法。你念佛,你的善根功德就同佛;善根福德同佛,那就是佛啊,「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這一些,這都是圓見。你對於這個能信,你就是圓人,你這個念一天佛比別人就是等於一劫。那要懷疑不信,那你還不止一劫了,所以這個事情就是,全在當人哪。

今天就到這,下一次也稍微超一點時,把這個經講圓滿。我們這個經,經過兩年,現在能把它講圓了,這個錄音帶有一個整齊的,也是在這個末法期間的一件很有重要性的事情。希望大家從這個地方結了這個善緣,要常常依止這個經作導師想,作導師想!

它這個經一直到最後,它都有很殊勝的意思,比方今天講的善知識,怎麼去求善知識,怎麼分辨,什麼是正,什麼是不正,什麼是善,都是我們修行中最關鍵的問題。今天就供養到這,圓滿。

第三十七講 前言

編按:以下為第三十七講,黃念老【無量壽經講座】的最後一會。在一開始時黃念老說了一段前言,可惜沒有錄音,今依其他記錄資料補入如下的這段文字。

「欲修福慧」,如果不是過去多少生中,多少劫中,修福修慧,你想聽到一會兒〔正法〕都不可能啊。所以有很多菩薩,有一億菩薩求這個經不可得,還有一億菩薩就是因爲沒有聽到這部經的緣故,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步了。菩薩保持〔不退〕,還須要這部經,這部經極殊勝。而大家能有這個因緣,有很多人在念,有很多人在背;我們現在並不提倡背,我們提倡懂,所以就是要能够明白一句半句都是好的。

某某說的話很好:整理這個稿子最好。因爲什麽呢?聽了一遍有時不清楚,再聽一遍,一邊自己還能寫一遍,這個就領會得比較深,就要有點反復的過程。大家有時領會了之後,就感覺很奇怪,好像這幾句話,我過去從來沒聽過,從來沒看過。這個有反復好幾次,這種啓發,是別的學問裏所沒有的;而且在沒得到啓發之前,你就如聾如盲,跟聾子一樣,瞎子一樣,看見等於沒看見,聽見等於沒聽見。但是後來怎麽有這種感覺呢?好像我頭一回聽,先聽的是誰呀?沒耳朵?聾了嗎?眼睛瞎了嗎?你如聾如盲就是如此。

現在圓瑛法師講了一百多部的《楞嚴》,每一次都有新的體會,佛法不可思議,這種增加你的智慧,不是其他學問所能比的。所以希望大家,在這個時候……,不是有很多老修行,老同學,得過博士,當過東北的學院的院長,現在是學院的研究員,他的……,過去我們以爲文化大革命觸及了,不感興趣,不敢念了,現在得了點經書,有了新的智慧;過去以爲就是念念佛,不知道還要明白這個道理,而且道理非常深。

諾那祖師說:「你每年都要總結一下,是不是更慈悲一些,更明白一些。」絕不是大家越修越糊塗。這一點,每個人都應拿它當個寒暑表來量自己;你發燒不發燒,你試試溫度。我自己琢磨著不行,試試溫度,你越來越糊塗,那就是病;一天比一天明白,那就會歡喜,這就對了。學了毫無……,就會冷水泡石頭;冷水泡石頭,是石頭也不……,冷水也沒有變化,它也不能吸收石頭,這個就不得力。如果越學越糊塗,本來懂,後來都變成不懂了,這就很要檢查自己呀、很要檢查自己,佛法沒有錯。

有一個學會的會長,他給我一個朋友寫信,說中國的佛教一千多年是錯的,不是正法──看見香港佛教界的情况。他的見解,就是我十六七歲時的見解,我十六七歲也是這個見解,看見和尚和一些有名的人,還是這麽樣的曲裏拐彎,勾心鬥角;念佛的就這樣,佛法沒用啊!沒有改變呀!所以我就不信了。這種見解,正是我那時的見解,哈哈哈……,他說我們一千多年的佛教不是正法。

但是我很快覺悟了,他還沒覺悟。他說他要來看我,如果他來的話……,這人國際上很有名,也是個博士,斯里蘭卡、蘇聯都請他教,現在又跑到新疆參加一個國際會議。

所以就是說,我們都應當,大法將興,怎麽能使世界好,人類有福報,人類真正能够得到利益,不再受苦難,都跟咱們修持有關。所以我們不要氣餒,不要覺得孤立,不要覺得自己很渺小。你很偉大,你不得了,你重要極了,你活著一天,全世界、全宇宙都得好處,因爲你在用功,你在修行。你在修行的過程中,你所利益的,不是你自己一個人,你是利益了無盡的、無窮的、無際的、無邊的一切一切,就是佛的心中衆生的慧命,都在自己的手裏頭,這是大的責任!

每天你要用功,在這方面,你要能添上一磚一瓦,功德都不可思議,一磚一瓦都是功德不可思議。就是別拆,很多人在那兒拆墻角,希望它垮臺。你不但不拆,你還給添上一磚一瓦,這就是了不起的事情。怎麽樣能够添磚添瓦?只要你明白。不明白老說錯話,你是好心,但你害人了。人家那著凉,你還給他吃冰糕;他那兒上火,你還給他喝薑湯,那麽你這個治病不是害人嗎?

所以就是說,大家都要〔負起〕自己的責任來,挽救這種危難的局面。在這個世界裏頭,伊拉克橫行,它不講理,一個國家就可以這麽做,這個亂子還沒完呢。咱們就處在這樣一個世界裏頭,大家要知道,很不講理的世界,恐怖主義等等的。過去希特勒納粹,現在中東阿拉伯國家的情况,很讓人警惕。

所以我們要救人、救世,這個都和咱們《無量壽經》不有……;「佛所行處」,一切都好,「日月清明。風雨以時……兵戈無用」,用不著兵戈,不用武器,外邊沒有人來侵略你,裡頭也沒有盜賊叫你鎮壓,大家都好啊,這是「佛所行處」。現在《無量壽經》大家都在念,就是佛所行的地方,佛法在這兒流行,就是「佛所行處」。所以我們大家把心來供養《無量壽經》,聽經、念經,以至於演說等等,所有一磚一瓦都是功德無量的,這一點……,不要以爲我只有一磚一瓦,一磚一瓦都無量,就是全部。

好,下面我們開始。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這最後三品了。第四十六〈勤修堅持〉,要很勤去修行啊,你很勤去修行,這就是勇猛心,你很勤嘛。他發勇猛心還不難哪,「勇猛不難,難於長久」,所以就要堅持啊,這是長久,勇猛長久,勤修堅持。我們已經聞了經了,這些法也知道了,道路也知道了,道理也明白了,宗旨也清楚了,這一切一切,這個就須要認真去行啊。

要勤,經文中「應勤修行」,要很勤力地去修行,而且要堅持下去,不為一切所轉動。有點兒困難,就好像說,我修了半天不靈了,哈哈哈哈……,退了,這個不行!還更怕的是糖衣砲彈,生活改善了,事情多了,忙得顧不得了,就是這個。腦子裡頭這些事多了,佛法想得少了,這都是為環境所轉哪,就不堅持了。

【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密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

第四十六品,「佛告彌勒」,這個就是現在的佛和當來的佛,這面對面的在交待任務,就這個問題呀,佛跟他在交待任務啊。

「諸佛如來無上之法」,諸佛,「如來」也是佛的名號,是如來啊;這個「無上之法」,這個法是沒有別的法更能超過的,所以叫做無上。

曇鸞大師說,「無上」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道理是「窮理盡性」,把這個理的本體它窮盡了,沒有落下的;「盡性」,你的本性充分都發揮了,都了達了,都洞然了,更沒有再比這個之上的了,在這兒沒有更上的,這叫做「無上」。所以有人說「無上密」,想到這兒,想到那兒,都是錯誤,這個「無上」就是這個解釋──「窮理盡性,更無過上」;這就是最根本的,也是最究竟的成就。這樣的法,這個法說的是什麼呢?就說的是涅槃。《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因為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沒有再超過它的了。

「十力無畏」,佛有十力,還有十種力用,以前也講過,書上也寫了,我們就不再去讀這些名詞了。還有許多名詞問題,大家都可以查字典嘛。

提一個吧,最後一個「漏盡智力」,漏盡通,這個智慧的力量,「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不但惑不生了,斷惑,塵沙惑、無明惑、見思惑都不生了,連習氣也不生了。能斷習氣的只有佛呀,這個習氣,大家要知道,很厲害。所以有的人,我們要會看,他是習氣呀。

牛呞〔註一〕過去生中是牛,今生吃飯他還要倒〔反芻〕,嚥下去之後,過一會又嘴裡吃又再嚥下去。所以人家請佛去受供養的時候,佛不帶他去,因為他太不莊嚴了,自己吐出來又吃,牛是反芻的,習氣,今生已經不是牛了。所以習氣都斷盡了,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不受後有之智力」,這是第十種力。這個我們就不花時間了。

「無畏」是「四無畏」,佛於大眾中說:「我是一切智人,無所畏。」沒有畏怯,沒有膽怯的地方,說自己「漏盡無所畏」等等四樣,這是四無所畏,四無畏。

「無礙無著」,能夠通達自在,互相攝入,你裡頭可以有我,我裡頭可以有你。這兩個燈的光,這個燈的光和那個燈的光彼此相攝相入,都遍一個房子裡頭,遍一個空間,你的光包括我的光,我的光包括你的光,融通而為一體,這就叫做「無礙」。後頭講「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等等,都是「無礙」。佛法就是「無礙」呀,不是說到這面就跟那面就矛盾了,就不能解釋了,就牴觸了;佛法沒有這個事啊,一切無礙,三皈依裡頭說「一切無礙」。

「無著」,沒有執著。「執」就是要抓,抓住了不放就是「執」。「著」就是粘住了不脫,你著在上面了。抓住不放就像猴子,猴子它住在樹上,可以蹦來蹦去,也可以有暫時片段的時候手裡沒抓住,但是馬上離開這個枝子往那蹦的時候,這個動作不完,那個手必須抓著一個枝子,就是抓住不放,這個剛要放,那個就要抓。粘住不脫,像蛾讓蜘蛛網子粘上了,那就擺脫不開了,這就是「著」。所以嚴重起來,「執著」就是這個意思。

佛法就是說如「蓮華不著水,日月不住空」,無所著、無所住。日月不在空裡頭停下來,運行不息啊;它要是一停下來,就要掉下來了。這些念物理的人應該懂得,它要運動,它如果沒有圓的運動,它就不能夠再繼續沿著圓的軌道前進了。它日月居於空而不住空,它運行不息,它光明遍照。「蓮花不著水」,蓮花不但出污泥,而且是出水。蓮花不是死抱住那個水不放,那花就開不出來了;蓮花它不著水,它脫開了水,然而就放出萬德圓滿殊勝的蓮花,所以就是說「無著」。

這一切法,這是「甚深之法」呀,像《心經》裡頭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個不是小乘可能懂得的那個「般若」,這是「深般若」。而且十方如來都是甚深之法,不但深,而且很深很深哪,這是佛的法的方面。

還有「波羅蜜等菩薩之法」。菩薩要修這種六度,都是「六波羅蜜」,六度就包括萬行,「波羅蜜」的意思是「到彼岸」。我們在生死中不停,這是「此岸」,這是打譬喻。那麼,怎麼能夠離開這個生死啊?這不生不滅,涅槃是「彼岸」,中間隔開一條河,這就是煩惱的河,此生要渡過這個,「波羅蜜」就是渡過,不但自己要渡過,也要一切眾生渡過,這是菩薩呀。

這種菩薩的法「非易可遇」,不是輕易你可以遇得到的。確實如是,很難很難哪。中國十一億人口,有多少能聽得到這些佛法?就剛才說的這個賈某,他的父親是這麼一個誠懇的佛教徒,在這二十年裡頭,他就聽不到呀;經過這次衝擊,猶有餘悸,害怕呀!甚至於外甥女見著姨,都不敢暴露自己要信佛了,現在呀。所以「非易可遇」呀,這個法是不容易遇到的。

大家有的時候因為得來太容易了,反而就有輕慢心。你得來容易是你多生的福報,是一個大好的事情。但是你要自己覺得這個就是這麼容易,這個沒有什麼了不起,你這生了輕慢心,這個好事可就是要變成壞事啊。

應該什麼是正確態度啊?應該生起更大的慶幸心,更大的慚愧心哪。慶幸自己有這樣好的因緣;慚愧呀!佛這麼攝受我,我有這麼好的條件,可是我現在還只有這樣,我對佛,對善知識,對一切,我對不起啊!這才是正確態度。說這個好,隨隨便便都可以,這個很無所謂,也沒有什麼,這就變成為輕慢,就屬於輕慢。這個是「非易可遇」。

【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堅固深信.時亦難遭。】

「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就是遇見能說法的人,要把上面所說的這些內容,能夠把大家開出來,顯示出來,也是很難哪。就算他善於說法,他有說法的能力,就是這種人,叫他把「如來甚深之法」,以及諸佛說的「波羅蜜」的法,要開示都很難哪。

它是「波羅蜜」,這就很難了嘛,「終日度生而終日無度」,你這個就不好講了。終日無度就沒有度生,他可是又終日度生了;終日度生又沒有一個是他度的,你怎麼能給人說明白啊?你給說了半天也就是文字上,他也就是像小學生答卷子似的,這麼答我就得對了,我就得分,這道題我就滿分;到底什麼意思?鸚鵡學舌,鸚鵡也說「三點半」,說「您來了」,它不明白什麼意思啊。

所以「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因為普通的法好開示,這是「如來甚深之法」,這是「波羅蜜菩薩之法」,到了波羅蜜能度彼岸,裡頭就有般若;沒有般若,沒有智慧就不能稱到彼岸。有了般若那大家就不好辦了,這就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

所以有的人能夠研究一點,懂得了一些道理,就以為……,那你就是說,你懂得的那個全不是,你懂的是你所懂得的。當然你也須要先懂再說,「若要會,也須從這裏過」,你也要從這兒過,但是這個不是「會」。你要到哪去,你也先看看地圖,好的,好找,但是地圖不等於你到了。

「堅固深信.時亦難遭。」你要對於這些法,你產生堅固的、深的信心哪。所以我們要深信切願,不是膚淺的信心。

現在的佛教徒,十個有九個半(不能說是十個,但至少是九個半)都是淺信,甚至於說是迷信哪,他只是迷信!所以我說我的妹妹,現在這個「迷信老太婆」的帽子沒摘呀,七十多了,快八十了,沒有摘呀,她迷信呀,她沒有懂得這些道理。

有的是附法外道,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他那腦袋的觀念全是外道的觀念,「啊!我要不恭敬佛,佛就生氣了。」你看,佛還會生氣?佛要見怪我了,佛要責罰我了,都是外道概念。這種腦袋思想的,有沒有?恐怕我看有人就有;有人就有,這種思想就得清除啊。你這就侮辱佛了,把佛看成一個神,降低為一個神哪。

所以你能產生深信,而且堅固的深信,這種時候也難碰。如「盲龜值木」,瞎眼的烏龜,那個木頭上正好有個圓窟窿,這烏龜它是兩棲類,老在水裡呆著也不行,這時碰到一個圓窟窿,腦袋一出來,正好把兩個爪扒著木頭板,這個時候呼吸,享受自然的空氣,它呼吸了。「盲龜值木」,在這茫茫大海之中有塊木頭有個窟窿,這個瞎眼烏龜它碰到這個木頭,這腦袋從裡頭鑽出來,能夠透透氣。

所以這個就是比方我們,我們現在聽到佛法,我們在修,是瞎眼的烏龜碰到木頭這個圈,你抓住這了,你這挺不錯。你碰上這個機會就非常難得,你能老保持又很不容易,大家要知道。所以要生「盲龜值木」的這種感覺,所謂「時亦難遭」啊。這就把這個情形說了,這個時機、環境就是如此啊。

【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付囑汝等.作大守護。】

「我今如理宣說」,你看看這個「如理宣說」,宣說不難,如這個「理」呀!「理」是什麼?理是理體,就是真如,就是實相,我就如這個理體而說,就是如真如而說,就是「如如」而說。

所以《金剛經》說:「云何為人演說?」「如如不動」嘛,「如如」嘛,你說的這個東西「如」那個「如」啊。所以能說法人亦難開示,這「如如」的境界,大家達不到啊。佛當然了,佛當然就是如此了,佛是如這個理而說,是「如如」而說,是「如如不動」而說。

「如如不動」不是說我的心不動,是沒有離開如如,都在如如之中;說也罷,不說也罷,拈花也罷,洗腳也罷,都是如如(《金剛經》說佛洗腳了,是吧),都是說法,都在說無上法。

「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是這樣廣大微妙的法門,這是在說《無量壽經》之後的結束語。當然,佛說的都是「廣大微妙法門」,當然這裡更是廣說呀。要是從這一期的法會來說,那就是要專指(有廣有專嘛),專就是說的是《無量壽經》,就指的這個是「廣大微妙法門」。

這個法門為什麼說「廣大微妙」?因為這個法門「圓具萬德,普被群機。」這個淨土法門是萬德之所莊嚴,因為一個名號就是萬德莊嚴,名就召萬德,萬德都圓滿具足。「普被群機」,上至大菩薩,下至乃至於地獄的眾生,五逆十惡都可以往生,所以稱為「廣大」。這廣大的法門,這個門沒有說你什麼人進不去呀。

為什麼說「微妙」呢?因為你念佛故,你的善根福德就頓同諸佛;念佛,善根福德同佛呀。「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把佛的功德全攝成自己的功德了,這還不微妙嗎?頓同諸佛,神妙難思,所以稱為「微妙」,所以「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

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此有二義:第一、〕在咱們這個《無量壽經》就有嘛,十方無量諸佛都稱讚,稱讚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這不可思議的功德呀,這前頭講過了,十方佛都稱讚。

第二、《阿彌陀經》裡頭,十方諸佛稱讚完了以後,而且也稱讚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都這麼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這位釋迦牟尼佛能夠做很難很難稀有的事情,能夠在娑婆世界這樣的國土,「五濁惡世」,這種什麼都濁,劫濁、見濁、命濁、煩惱濁、眾生濁,這樣惡的世界裡頭;你們看這惡的世界,這惡狠狠的,「你們要打,我就把你們人質全都剁在棺材裡回去。」哈哈哈哈……,這話說得就是惡狠狠的,惡!

(這底下刪節一點)「……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在這種壞的地方,又說的是這種難信的法,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土的眾生就有這個特點哪,一個就是這個土的眾生還能夠斷一斷欲,比天人強,這點大家要知道,比天界還強。為什麼能夠斷一斷欲?這個土的眾生還是有智慧。所以就是說,這樣的世間,佛能來說這樣難信之法,還能在這個地方,有眾生聞這個法得度,這個是甚難稀有啊!所以就是說,十方佛稱讚。

我們再看看這個《阿彌陀經》的名字。《阿彌陀經》和我們這個經是一部經,所以稱為大經、小經,稱為小本、大本。《阿彌陀經》的名字,原來佛所給的名字是《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名字就大說明問題,所以「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這個淨土法門是不可思議的功德,是一切諸佛都在這護念,都在護持、攝受你啊!念念在加被,是一切諸佛所護念哪。

這個是十方諸佛所稱讚的法門,我就「付囑汝等」,囑咐彌勒、阿難等等會上的大眾,我就囑咐你們了,你們要去「作大守護」啊,對於這個法門要守護,不但要守護,而且要作大守護啊。「守」是把它保守,「護」是護持;把它保住,「護」,把它維護住。

那麼「大守護」呢?就是說是,可以好多意思了,因為這個法門是超越群倫。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就是要說「彌陀本願海」,就是這個經講了彌陀本願海嘛,所以這個經就超越其他的經典,超越一切,是第一稀有。佛也說了,於此法門中是我的第一弟子;於這個淨土法門生信,是第一弟子。所以這個叫做「大」,這是一個說明「大」的。

你這個守護,應當比你守護頭目還要盡心哪!這也超越常情,這也叫做「大守護」,不是一般的守護,是勝於防護你的頭目腦髓,這是大呀,種種的。這個「大」字的含義很多,許多方面哪,所以稱爲大守護,「作大守護」。

註一:即牛呞尊者憍梵波提,《阿彌陀經》中十六位「如是等諸大弟子」之一。

【爲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衆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

「為諸有情長夜利益」,一切的眾生,你給他在漫漫長夜,這個黑茫茫的,不見光的長夜之中,你給他們做照明,給他們指示方向,給他們做利益。

「莫令眾生淪墮五趣」,不要叫眾生,「淪」就是墮,白居易說「同是天涯淪落人」;從前咱們這北京,日本人的時候叫淪陷區,所以這個「淪」字的意思就很清楚了,「淪」就是沉淪、淪陷,不要叫眾生淪墮在五趣裡頭。

這個地方很容易有人會講錯,「五趣」嘛,那是把「天」除開了,這是五趣,這就恰恰講錯了。這個五趣包括天,把「修羅」拆開了,因為以前的經文都是這麼樣,用這個五趣。五趣,這個六道變成五趣,這是修羅拆開。修羅有天修羅歸於天,有鬼修羅歸於鬼,有畜生修羅歸於畜生,有人修羅歸於人,他就沒了,就分了,所以修羅不單成一趣,那就只剩五趣。所以這個地方五趣,我們要清楚。

前頭有「橫截於五趣」,經中都是用這個,不說六趣,說五趣。「天趣」也是沉淪,這就是不和其他宗教共同之處。穆斯林、耶穌教等等,他們就以生天做為最後的歸宿,就是這一生得到一個結果了,就是生天哪。這在佛教看來,在世尊的眼睛裡頭,這個天同樣是淪落啊,因為他雖然壽很長,福很大,就是個肥皂泡啊。

時間是人的錯覺,長短都是錯覺,所以我常常就是很大膽地這麼說,我說,我將來成佛既是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也是剎那即成佛。為什麼是這個就不能是那個?這不都是時間上的差別?時間是錯覺,所以可以兩個都是。所以「天」是墮落,我們佛法裡,以到了天界這是在淪落,可悲呀,要救度啊,所以這就是我們高於其他宗教的地方。

你們要有這個經……,不然你就是生天就很好了。那《地藏經》,不是有很多人你念了《地藏經》之後,你死了,你生天嘛,生天比入地獄強太多了。你作這種功德,你暫時舒服一點,也比你入地獄強啊。但是總之就是說,這個不徹底呀。但是眾生有的沒有辦法,只能這麼救他,那就沒有辦法了。

那如果是碰見這根器較利的話,他能接受淨土法門,那就超出了,所以橫出三界,這不是豎出。要是豎出的話,咱們這屋子的人誰也沒有份,你要斷見惑,斷思惑;誰也……,不要說斷,連伏都伏不住。這個「見」上他很成問題呀,就連初果都到不了,邪見、見取、戒取、邊見、身見。邊見,不落這就落那,這個就難了,就是沒有辦法啦,所以生天也是好事。但是這淨土法門,就是橫著就出去了,所以就是說,這個是眾生長夜之中的利益。不要叫眾生淪墮在這五趣之中──天、人、畜生、餓鬼(鬼)和地獄呀。

「備受危苦」,「備受」就是全都受,什麼都受啊──這個危難哪,這個痛苦啊,在地獄中的痛苦……,我這有《地藏經》,誰要想看,我這都可以奉送,也可以轉送給人。這部經要知道,這個是大乘經典哪。你如果沒有「了」(「了」就罪性本來空,地獄也就是天堂),「不了」的時候,那就銅床鐵柱,刀山劍樹都是真的。

你作夢不是有時也疼嗎?就是啊,雖然是夢,他有時候也疼啊。這個刀山劍樹能把你扎死,死了之後又活;那個死活,那是真的死活一回啊,跟你現在這個肉身受的是一樣的。你認為肉身受的是真的,那受的就跟這個肉身受的是一樣的。你說那個是虛妄的,你肉身受的也是虛妄的,可以說。你說那地獄是假的,那都是虛妄的,那現在給你一刀,你說是虛妄的,沒事,你可以說地獄那是虛妄的。如果有人這捅你一刀,你說疼,你要流血,你什麼什麼,那你這地獄那是真疼。

所以,要避免讓眾生啊……,所以我們這個佛法都是為人哪,跟他們這些氣功師不一樣。他們都是為自己,一方面就是我生病,我要治病,就是這個;自己要長生不老,處處是為自己。我們是為諸有情,要作大守護;為諸有情,作長夜利益,不要眾生淪墮呀;沒有首先想到我自己,是想到眾生啊!所以佛教之偉大就在這個地方,他是想到別人哪。

【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

所以這樣,我們應該很勤地去修行,不要懶惰。釋迦牟尼佛說,你這一生勤苦是一會兒的事。我都快八十了,我這一會兒的事;再活個八十,彈一指,再彈下指,有多少分別?而這個須臾,但是你解決了問題,這個利害關係就懸殊了,所以應該很勤地今生修行。《無量壽經》的話,「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一輩子很勤很苦,你都不享受,你比別人都苦〔錄音換帶〕,只是一會兒的事。

「應勤修行」之中最主要是什麼?就下面三句話:「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不是眉毛鬍子一筆亂抓呀!你們現在是要修行,更不是什麼外道法,什麼什麼也……。有一個人來問我,說別人勸他:「你把你那個……,佛教你也會,道教你也會,你兩個你都來,你不更好嗎?」哈哈哈哈……,我說:「你這個,你對於佛教,你的信心就不足了,你就兩個都不是了。」

所以要「當順我教」,要順從佛的教化,佛的教導。所以釋迦牟尼佛,咱們稱為「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我那時就是(做小孩差不多的時候),十歲吧也就是,有一天廣濟寺晚上就念這個(大約是臘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繞著大殿到前頭天王殿,那時中間兩個殿之間有甬道,不用下來;人從大殿、甬道、到天王殿外頭,從天王殿外頭轉回來,這麼繞一大圈,敲鐘敲鼓,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母親她們都回去了,我還不走,我還念。後來派個洋車,派人去拿毯子,一定要叫我回來,就一點來鐘了,在夜裡頭。那天念得好,「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念這一句,是我們的本師啊。

所以我們應當聽本師的話,「當孝於佛」。這佛比我們的父母重要,父母生的是我們的肉身,是我們的生命;佛生的是我們的慧命,你的智慧的命。智慧的命比你的生命重要得不止萬萬倍了,所以佛就是比父母的恩還深哪,所以我們要孝順父母,那就「當孝於佛」,要孝順佛呀。

「孝」,底下就要說「孝順」,大夥要注意這個字啊;不然,那什麼叫做孝啊,你空洞得很哪,你先要能「順」,順著父母的心哪。父母所期望的是什麼,我能順著他的意思去做,讓他歡喜,這才是孝啊。

天下沒有不孝的佛啊,所以孝是世間的善行中……,連這個《觀經》出世的三福也有孝順,要孝順父母,出世的三福也有孝順。孝順的重點在「順」字上。上頭不是說「順」嘛,「隨順我教」;底下「當孝於佛」,這兩個,「孝」字、「順」字都有了,頭一個提出是個「順」字,要順從。

「常念師恩」,這就再把「師」字也提出來了,不但是佛,還有師啊。因為佛在世的時候,佛是本師;佛不在世的時候,佛有經教,但是能把這個經教讓我們知道,能把經教給我們作演說、作開示,是「師」的恩哪。

「善知識者即是如來」,所以上次不講了嘛,如父母,如頭目,如等等等等。要老念著師恩,不要忘本哪,不是要叫你弄一些物質上的供養承事,要報恩。要知恩才能報恩哪,也就是要繼承師父的願望,把這個光明的火炬叫它相續不斷哪,所以傳燈、傳心哪,這是「常念師恩」。所以知恩,知恩就要報恩。恩怎麼報?真格你自己得放光啊。你這個「黑漆皮燈籠」,你報什麼恩哪?你得放光啊!哪怕是螢火蟲,螢火蟲它也有一點光嘛,螢火蟲都是好的。「常念師恩」。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爲妄.增減經法.】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要叫這個法要久住,不要叫它滅了。

「當堅持之」,你要堅持保護住它呀!「無得毀失」,不可以毀失,不可以把它毀了,不可以把它失掉。怎麼會把它毀掉呢?底下就來了。

「無得為妄.增減經法」,不得做這個虛妄的事,不得讓你任意的去添、去減哪。所以這個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用自己的思想,自己這兒想這樣動動,那樣動動,這個就是增減經法,佛告誡呀,要保持它的原面哪。

底下這八句很殊勝!很殊勝!也是全經長行最後的八句,也確實是全經最後的結束語,也就是總結,用八句就總結了。所以今天大家聽到這裡,就聽到了總結呀。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刹。】

「常念不絶.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八句。所以就是說,我們這個《無量壽經》裡頭,這個會本裡頭,稀有的殊勝啊!這就是全經的總結,也就是淨土法門的綱要,也就像禪宗說,這就是淨土宗的末後句。

這八句話「有理有事」。有的是顯了事,沒有顯理;有的顯了理,沒有顯事。這個是「理事齊彰」,理也彰明,事也彰明;「正助並顯」,有正行,有助行。有的只有正行,沒有助行;有的是有助行,沒有正行,就更差了。這裡頭正行、助行都有,你看這八句話,理事、正助都有。所以「如來秘藏,和盤托出」,如來秘密的法藏,整個的端出來了。

第一句就是「常念不絶」。「常念」,念什麼呀?當然咱們這個經裡頭,所謂「常念不絶」,首先就是念這部經。在〈往生正因〉中,〈三輩往生〉之後就是〈往生正因〉,〈往生正因〉中第一句,「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所以在這兒是相續呀,「晝夜相續」。大家現在不是不在那修持,就是不相續呀,所以這個要緊就是要能相續啊。

聽到了這個經典就受持,就讀誦、寫、供養,就禮拜;「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所以念這個經可以「求生彼剎」呀。〈往生正因〉中這幾句話,就是這兒的「常念不絶」的意思。

剛才說到了〈往生正因品〉,說到要常念這個經。在〈非是小乘品〉也說,「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對於這個經,你應該作為導師。〈受菩提記品〉說,「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反的,「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這個人臨終的時候,哪怕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火,他也能超過,能往生極樂世界,就足顯這個經的重要。

不聽聞,退轉;聽聞之後,在這種極艱險的環境之下,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火了,還能往生啊!所以就是說,在核彈都爆炸,蘑菇雲都起來了,你這念佛還照樣往生啊。這正是世尊的悲心,憫念眾生,所以勸大家持念本經。

因為經中所宣說的,正是阿彌陀佛的一乘願海,六字洪名,這樣的無上大法。修行人只要能夠聽到這個法,能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必定可以往生。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萬修萬人去,真實修行一定可以去。

但是,現在看見有許多佛教徒並沒有去,因為有許多佛教徒還夠不上擺在萬字裡,這個萬字裡頭沒包括他。你真修才算哪,真修你還不要做反面的工作才算。有很多人在做反面工作,那不屬於「萬修」啊,你這就都打問號了,是吧?你真修,萬修萬人去。

所以行人受持這個經的話,就要依教奉行,如聽見佛自己親自的訓誨。真正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是祖師的話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具信願,稱頌佛號」〔註一〕,他的原文是這樣,意思是一樣的意思,所以「常念不絶」。

底下,你念了經之後是怎麼樣呢?當然我們這個經就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個「宗」就是宗旨,也是修行的綱要,修行的綱要就是叫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念了這個經,要依教奉行,當然就得念,所以最後,就是要落在這一句名號了。

所以「常念不絶」,那就要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絶啊。「不絶」就是「淨念相繼」,所以大勢至菩薩就是這樣,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老這麼念,就「自得心開」,就開悟了。

所以修行人只要是真實發心,發心不難,難於真實,你真實的發心哪。有的人就是為了好些好些這個複雜的面子,什麽這個那個來作功德,不是真實發心;也發點心,但不真實。老實念佛啊,這你得老老實實的念佛,沒有什麼巧妙。

所以大家總是不踏實,這念幾聲又想改;又聽見別的好,別的我也再念上一點。那你對於你原來念的這一句,你的信心就很小了。你對於原來念的那一句,你是怎麼信的?你到底是信,是不信?你要不信,總覺得它不夠,還得添點別的什麼才行,你原來的信心哪去了?所以要老實念。

老是希望我念了之後,我就會得點什麼,我有點什麼不同;有點不同之後,我就可以炫耀,這完全是修羅的道路。幸虧你沒得點什麼,你得點什麼,你就成修羅了。幸虧你原來修的是佛法,這有加被力,沒叫你得點什麼;得點什麼,你早就已經列入修羅的隊伍了。

要老實念哪,「唯此一句」。你念什麼就念什麼,不是五花八門。要「念念相繼」,一句頂一句,一句接一句,那就「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老是這個,這大勢至菩薩就說:染香的人(你看那個售貨員,那個茶葉店的售貨員,他身上就有好的香味;那個賣魚的售貨員,你多遠聞著他那個魚腥味就聞見了,他並不是魚),就是那個味就自然而然它就出現,熏的。所以佛教用這個「熏」字非常好。

我常常說,我這就在熏,《無量壽經》的這些話就在熏大家,你就「如染香人」,在香的味裡自然就香了。你也並不一定你要身上帶著香,都不須要,不要帶著什麼香精、香料,都不必。所以茶葉店的那個售貨員,他這個氣味就挺好;那賣魚的,你挺遠就能聞到,唉呀!一股魚腥味兒,這個熏哪。所以就是說,身有香氣呀,「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就在這個時候呀……。

念佛不但是往生,有人把它解釋,解釋得不圓滿。有一天我聽了他的錄音裡頭,沒有講圓滿,他說這臨終就是發生效果了,佛來迎了。不僅僅在臨終啊,「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都不是在臨終的時候,臨終之前就出現了。不過一般人就只有在臨終,因為你的功德不夠。但是不見得只限於臨終。

晉朝的一個窮人,他發心念了幾天,彌陀就出來說法,他就在活的時候得無生法忍。所以念佛,他就現在得了無生法忍,他臨終還是佛來接引往生,這是肯定的。但不是說,只有在臨終才顯現作用。當然臨終接引,那這是在臨終了,不然怎麼叫接引呢?但是他臨終之前就見佛了,佛就給他說法,他就得無生法忍了。

那韋提希夫人不也是一樣嗎?《觀經》上,韋提希夫人她就是見著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給她說法,她得無生法忍哪;這五百侍女都有很大的進步啊,這不是活的時候就得了法益嗎?所以你如果只說成就是在臨終才有,這就不圓滿了。

臨終的時候,佛來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決定往生啊。所以這一般的修行,就是要靠這個「慈悲加佑」,他力法門;靠著彌陀願海,佛的加被力,逕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涅槃。

所以佛慈示:「常念不絶.則得道捷。」你老念,不要中間有斷斷續續的,不要停止,得「道」就快;「捷」是捷疾、捷徑。得「道」,這是《吳譯》的話,「常念不絶.則得道捷」。那漢吳的時候,古時候通常有用得道。你看釋迦牟尼佛「成道」、「證道」,用這個道的地方很多,用這個「道」字。現在當然有一點變,不大用這個道字,所以有時候用「成就」什麼什麼,用道字的地方就少了。

其實,所謂得道也就指著是這個「覺」,也就是覺呀。所以這個時候用得道、證道,就是現在所說的大成就,無上的大成就,大覺悟,徹底的覺悟,以這個為「道」。「常念不絶」,得道就快,就容易得道,也就是覺悟,徹底覺悟,究竟的覺悟。「捷」是快,也就是說,這個是修行的徑路,你老實去念佛,得道很快呀。

因為「信願持名」是「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以這個果覺做為因心。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是果覺,是法藏比丘萬劫千生修行成就的這一個名稱,是萬德的結晶,萬德之所成就,萬德之所莊嚴,因此這個名字裡頭就具足了萬德。所以這是果人的覺悟,把這果人覺悟的這一個萬德洪名,做為咱們初修行人在因地中的初心,我們的心哪。我們發心念這句佛,我們心中所念的就是這句佛,這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在這個上頭,這就成為我們的心,現在我們的心,就是彌陀的果覺啊,所以「果覺」「因心」在這啊!你要知道,你的心是佛的果覺呀!

所以《彌陀要解》裡有兩句話,「從事持達理持」,說「理持」你無法下手,什麼叫理持?你不懂啊,也做不到,因為很多很多法門,你都只是說說,你要知道;知道是應該的,但是你做不到。「理持」,理持你做不到,要從「事持」才有希望暗合道妙。所以最殊勝的法子就這兒,比別的法子都殊勝,你暗合,不知不覺就巧入無生;「即凡心成佛心」,就你這個凡心就成佛心了。

這是兩句《彌陀要解》的話,不在一塊。我把它擱在一塊,正好一副對子,「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一副很好的對聯,淨宗的奧妙全在裡頭。所以為什麼要用持名、持咒的方法?就是這!從「事持達理持」,說「理持」你不明白。

佛教父親也就是教他念佛,父親就說:「你有這麼好的方法,為什麼不教給我?」「你不行啊!」佛都是最孝的,教父親也教他念佛呀,沒有教他真如實相。你怎麼下手?你下不了手!「起心即錯,動念即乖」,心一動就錯了,怎麼下手?你就念,念來念去就不知不覺、不知不覺、不知不覺,你就很誠懇,老老實實的,不知不覺,暗合道妙。你別去管,你要去管它我合不合,一管就錯了,哈哈哈哈……,就不老實了。老實念,就這一句,念!「即凡心成佛心」,所以得道就快嘛。

而且念佛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大願的根本。所以日本人說,這一切經典要跟《華嚴》比,別的經都是不實,只有《華嚴》是實;《華嚴》如果跟《無量壽經》比,《華嚴》就不實,《無量壽經》才實;《無量壽經》全部的經文要跟四十八願來比,四十八願是實,其他的就不實;四十八願中各條的願文要跟第十八願來比,那只有第十八願是實,是真,其餘就都是權哪。第十八願就是「十念必生」。「唯說彌陀本願海」,彌陀本願之海就是第十八願,是根本,第十八願就是「十念必生」啊。

所以大家要注意這個法門,這個特點哪。為了這個大願,彌陀就替大家想好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教父親也就念佛啊;阿彌陀佛早就想好了,這個最易下手,小孩都會念,我們這裡坐的小孩都會念,還有什麼難呢?最易成就,「即凡心成佛心」,多頓哪!你就老老實實念,就正在你念的時候,你「凡心就成佛心」了;你一琢磨,一幹別的,就不是了,所以稱為易行法,徑中之徑。

上頭說「常念不絶.則得道捷」,最後叫大家念《無量壽經》,念佛號。

有人持咒,不要妄增分別。《淨修捷要》裡頭不說了嘛,「稱名無異持咒」,稱名跟持咒沒有分別,所以這是大德的話,夏老師他這是大德呀。所以我們好好的要聽這些話,不要自己老有主意,東聽一句,西聽一句,盲從,那你就很難了,你遇見了善知識跟沒遇見一樣。對於他的話你也聽進來了,別的話你也聽進來了,你這是個大雜燴呀,所以都是要專一,老老實實修行。

註一: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徹悟禪師語錄 ‧ 卷上》:「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底下,「我法如是.作如是說」,這非常殊勝。所以讚歎,這是「佛語梵雷震」,佛語如雷之震哪;「說法獅子吼」,這就是獅子吼,獅子一吼,百獸腦裂,嚇壞了,這是獅子吼啊!如「金剛王寶劍,斬盡一切情見」,把你這種分別情見都斬斷了,所顯的就是如來的本心哪。拿佛的心印來印證本經,所以說「我法如是.作如是說」。

這兩句印證什麼?我們也可以說是,就是印證前面的「常念不絶.則得道捷」。這兩句話是什麼?「我的法就是這樣,現在我就是這樣說的」,來印證前頭所說的。也可以理解為,整個這部《無量壽經》,「我的法就是這樣,我就是這麼說的」,這兩句來印證,這個是一樣的。因為只印證這兩句,這兩句所指的「念」,就是念《無量壽經》。所以你在這裡頭沒有分別,說是有兩種說法,但實際是一回事,那我們就不管它了。

六祖當年給人印證,印證說:「如是如是,汝如是,我亦如是。」像永嘉禪師到六祖這兒求印證,這等等。還有那個,在六祖這兒,六祖問了一句話,幾年答不出;幾年之後答出來,最後這回是悟了,六祖給他印證都是「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汝如是,我亦如是」,你是如是,我也如是。所以王上師,我在天津的時候,回的信也是這樣:「如是如是,汝如是,余亦如是。」這都是最徹底的印證,你是這樣,我也是這樣,「如是」呀,就是這樣。

「我法如是.作如是說。」我法就是「如是」,作「如是」說。這個「如是」跟六祖的「如是」沒有分別,「如是如是」就是「如是」啊。

第一句「我法如是」,我們勉強就畫蛇添足吧,所以有的時候,這個……,不是說畫蛇添足吧,起碼是牛奶裡頭添點水。有的時候,有些人也有需要,他就願意添一點水才肯喝。其實你把它沖得很淡,那就失掉了原味了。有時候就不得已,現在這也是不得已。

第一句說是「我法如是」,「我法如是」「如」什麼?就是說我法是「如」啊。這個「如是我聞」就是這麼解釋;「如是我聞」嘛,「如」就是「我聞如是」。「我聞」的是什麼?就是說,這個「如是我聞」是「我聞是如」。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所聽的都是「如」,所以「我法如是」是「我法是如」。下半句「作如是說」,就是我所說的是「如」,

我的法是如,我所說的是如,那麼我所說的就是我的法,我的法是如,所以我說的就是「如如」了。我所說的就是如,我的法就是如,所以我說的就是「如」那個「如」嘛。

「如」就是真如,就是真心,就是實相,也就是咱們經裡所說的真實之際,是本經的體。本經的體就是真如實相、真實之際,所以說「我法如是」。

因為佛說本經,而本經的體就是以實相為體。所以,本經有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這個本體就是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如」。我的法就是如,我所說的就是「如」這個「如」而說的,所以這也就是如此啊。

所以「作如是說」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呀。這個體性是真實之際,我說,我就把它開化顯示出來了,「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哪;顯示這個真實之際,作如是說呀。演說佛法就是真實之際,這念佛演說的就是開化顯示這個真實之際,所以說是「作如是說」。

這麼看來,經裡頭的一字一句,都是從如來性海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啊。一個字裡頭都有無邊的妙理,每一個字每一個字都是彌陀「性修二德」所共莊嚴哪──阿彌陀佛的性德,阿彌陀佛的修德。有性德,是全性起修;有了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全修在性,這性修兩德都圓滿;這性修兩德共同莊嚴哪──這些文字啊!每一字一句都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哪。

你對於這樣的文字,你「常念不絶」,當然是「則得道捷」,很快得道啊。因為這是如來稱性之流露,如來稱其本心,稱其本性,暢所本懷而流露出來的這些言教,也是世尊心印之所印記,這是世尊如來的心印哪。

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切能所,能念所念,能信所信,能願所願,一切一切,皆是實相正印之所印。這些言句都是大光明藏中的言句,這都是世尊實相之所印(實相就是世尊的心印),是世尊的心印之所印,都是我們大悲慈父釋迦牟尼佛如理之說──「我今如理宣說」。「如理」,契理而說的話,所以我們應當至誠信受,於一切時一切處,常念阿彌陀佛。

這是這八句中的中間兩句。

「如來所行.亦應隨行。」所以我們常隨佛學,我們就是要學佛呀,不是說就是求佛的保佑,我們就是要學佛這個偉大,我們無限的崇拜啊,我們就是奉為導師。既然奉為導師的話,就是要跟著導師;跟不了自己的導師,找個師父幹什麼?要有師父,你跟師父學習啊!不是空的名稱,我拜誰為師,誰是我老師,去拉個關係,那是咱們這個社會的俗事。哈哈哈……,那唱戲的拜馬連良當師父,「我是馬連良的徒弟」,這個就是一個牌號。你念佛還要個牌號幹什麼?不是的,要真學啊,真要是跟佛學嘛!

所以「如來所行.亦應隨行」,如來之所行,如來之種種,我們不說過去生,就說這一生,把王位,把恩愛的家庭眷屬,一切一切都捨了,跑到山上,一麻一粟,骨瘦如柴呀,六年哪,皮包骨頭啊,那個相,渾身就剩一個骷髏了差不多,就是皮包著骨頭啊。不是現在這個多少萬萬的美金哪,少女如雲哪,什麼這些個人,那你這是幹什麼呢?佛不是這樣啊!要隨佛學,我們要放棄這些。

修行成佛之後,有很多國王要把王位讓給釋迦牟尼,「那個國位,你要來統治比我強多了。」佛都不接受,佛還是要飯,佛是在要飯哪!你看《金剛經》,就進城去要飯,走下去,那個城,離城的一個小山,上山不很容易;不很容易,所以別人不常來打攪,但是離城還近,要飯還容易,就選了這麼個地方,下了山去要飯。

而且這個藏文的《大寶積經》裡頭講,這個很困難哪,人家在飯裡頭給埋上糞,埋上什麼什麼壞的東西,蝎子、虎子什麼東西,吃了一半這些東西出來了;擱毒藥,說佛到家裡來化緣是調戲婦女,種種的侮辱,種種的陷害,種種的困難哪。所以佛不是要求一個特殊的地位,享受,有名有利,像現在坐最好的汽車,住最好的房子,這一切的享受,這種種的,那你是求,那你還是……,佛不是這樣啊!佛是願意眾生得度啊。

就佛這一生的行動,從哪到哪去,大家都是徒步,露天哪;從這個地方換一個地方,他都是徒步。你多會兒〔註一〕看見佛騎馬?有這個圖像嗎?哈哈哈……,都是走啊!

「三宿桑下」就是破戒。晚上睡覺,你如果三天晚上都在桑樹底下睡,就違反戒律了。你為什麼單在桑樹底下睡呢,連睡三個晚上?你對這棵桑樹就要留戀了。所以不要你這麼睡,你睡了兩晚,第三晚你就換個地方。所以對於這一切都不留戀,連棵桑樹都不留戀,三個晚上都不待呀,所以要「常隨佛學」。

所以我們看到佛的行動,我們就是要慚愧呀。有人說,好像我修行這麼多日,我還沒有什麼。你那算修行嗎?你跟佛比比看看,你跟你的老師比比看看。所以夏老師說:「我是三等人。」但是他把頭二等一說,你就承認夏老師是三等人。要跟那個高的看齊呀,不是盡跟那個……,居士好多人亂七八糟,所以我比他們強多了,你那有什麼用啊?哈哈哈哈……,你跟落後的看齊有什麼用!所以要常隨佛學,「亦應隨行」。

「種修福慧」,就是種福修善,一切善都是要修,這是助行,所以是正助齊修,有理有事。我們說到這些「如」就是理,說到「念佛」就是事;說到「念佛、念經」是正行,這兒你「修福、修善」就是助行。所以理事、正助都全有了,就這八句話。

最後一句話,「求生淨剎」。你要求生極樂世界淨佛剎,這一句是結束全經,就是「求生佛剎」。所以這個是一大藏教的總歸,不但是淨土法門的總歸,一代佛教的總的歸宿。

《華嚴》攝諸教,而以《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作結束。所以淨空法師講《華嚴》,講《唯識》,講來講去,講到《華嚴 ‧ 普賢行願品》,這覺悟了,導歸極樂,所以現在轉到極樂了。我們這是《華嚴》的中本哪,所以這次我的論文也是啊〔註二〕。

「於此經末,以求生淨剎,普勸有情。」在這個經的末了,拿這個「求生淨剎」來普勸有情。我也常說,不管你修什麼,你就得求生極樂,求生淨土啊。當然,有人可以求生兜率內院,也是好的,總之是不如求生淨土。現在這個地方所勸的,正是彌陀的本願。彌陀當時就發願,我要成就一個國土,超勝一切諸佛國。要有這麼一個國土,就是為了大家去啊,不是我要蓋個園子,我一個人在這兒玩啊,哈哈哈……,就是為了大家呀,是不是啊?

所以這個就是彌陀的本願,你去了之後你就是壽命無量,你是不退了,一切都使你增上,不但決定成佛,而且是很快成佛,這是彌陀的本願哪,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跟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諸佛的本心。

所以釋迦牟尼佛和十方三世的佛都在普勸,「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勸一切有情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呀。不光咱們這個世界一個佛,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如是,都「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哪,你們要去啊!

所以不求生佛剎,你就是要想這個救度,你就放棄了一個要實現你度生願望的最好的辦法。所以很多人不懂得這個,他以為「我再來我就度眾生,我不想發願往生極樂」,而不知道你是走一個很費勁的路,你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你只有蒙古大夫的那些辦法,那些醫療手術。

你真要度眾生,見佛聞法之後,你這才沒有錯誤,而且你承佛的威力,你的神通可以遍到十方世界去度化,這才真能實現你度生的願望。

而且你所有的度化,你都做的是真正有利的工作,「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給眾生的是「真實之利」,不是浮假的,虛假的,顛倒的,而且有毒,有時候你有毒藥的。所以這個事,有的以為高,事實上反而低了。所以這個事,你要實現度生(你不想度生就算了),你想度生,你怎麼度?只有自己快快地往生,往生之後,早早地見佛聞法,然後你再到一切無量世界中去廣度有情。

世尊釋迦牟尼佛「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來說了這部《無量壽經》,也就是願意眾生都入這個彌陀的願海,也都得到這個真實究竟的利益,所以「真實之利」。

「信願行」是三資糧。這三資糧裡頭,「願」是一個關鍵。你要想出生死海,你必定要有願哪。所以蕅益大師說:你念阿彌陀佛,念得是風吹不入,雨打不透,你要沒有願,你不能往生啊。所以能不能往生跟你修行好壞是兩件事。你這個往生要靠你的願哪。

你修行再好,你沒有這個願,佛不能勉強你,把你拉到極樂世界去;要是能勉強的話,早就沒眾生了,都拉去了,哪還有地獄?佛從來不做勉強的事情,所以就是絶對的平等,佛跟眾生一切平等,絶對的自由。你自由是,你一切都是你自己做主。你們自己的事,想想看,你的一切一切,什麼事不是你自己做主?你腦子裡的東西都是你自己做主的,別人誰你不贊成,你都可以不管,你都能自己做主。所以那個自己做主,有時候就主到地獄裡頭去了,有的主到天堂,有的主到極樂世界了,真是自由啊,真是自由啊!

但在自由之中,如果到了地獄之中,那就不自由了,那你就受了限制。那也是你自己去的,自作自受;這也是你自己做的主,自作自受。你做了這個,你當然得受啊,不是別人要怎麼樣,你自作自受的,你就奔著這個去的,你就到了這兒了,那還不就是,就是這個啊,你自己做主嘛!所以「願」是一個關鍵,要出生死海就要〔依〕賴阿彌陀佛願王之力。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涅槃之門是只有一個,但是涅槃雖然是一路,方便有多門。要從不同的方便,就有許多初方便,就有些不同的入口處,因此就有禪、有密、有教、有觀,種種的修持方法,八萬四千,每個法門都可以。

但是,剛才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方便雖然八萬四千,甚至於不止八萬四千,可以說是無量,歸元就沒有兩個,那就是「一路涅槃門」。涅槃嘛,這個「法身、般若、解脫」。

這方便多門之中,種種方便,究竟的方便在哪裡啊?所以密宗是「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你這個度生,你有最方便的辦法,才是你究竟的成就。你說你究竟成就了,就看你這有沒有最究竟的度生方便哪,不然你是一句空話呀。究竟方便就在於往生啊!

你現在就要在這種世界中,修到三惑都斷了,這無明都破盡了,種種的,那是十分的難哪!但是有許多工作到淨土去修,種種的方便,在於往生啊。

所以修行其它的法門,想今生超脫三界是難行道。如果你求生淨剎,你不管是坐禪,是修密,都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蓮華精舍以往生極樂為共願,這個是超出很多密教團體的地方。這個求生,正因為是「求生淨剎」,所以這是一個易行道;你至心信樂,你願意生,十念就生。那麼淨宗的正修就是持名,可是你修其它的,你發願求生,也為彌陀所攝受。

昨天看了一段《生無生論》,幽溪大師的,所以我們好寶貝很多很多呀。幽溪大師講《生無生論》,每天講,每天天樂盈空,天空中奏天樂,大家都聽見,這是明末的人。所以我們現在找一個明末的時候的這種祖師,現在找不著了。這還不是四大高僧之內,四大高僧裡頭沒有幽溪。

幽溪作了《圓中鈔》,他的《生無生論》就講到,一個人是念了十萬遍大悲咒而得往生的。所以你什麼都可以嘛,不是……,有的人太專哪,有的他就是……,你只要是至心的迴向。當然是正宗,你是正宗,我常常說你考大學,高中畢業考大學,這是正宗。同等學歷也可以考大學,這就是別的,你用別的方法,你一樣你也可以考大學,這些都可以考大學,你不能說什麽……。

但是要做個統計,這些大學生裡頭,是高中畢業生多,還是同等學歷多?當然高中畢業的多,就是分別就在這兒。你說行不行,就看你肯不肯用功,就看你肯不肯發願哪。正宗還是念佛,其它都可以。

這蕅益大師是大德,有參禪的人他後來說:「那我就不參禪,念佛去。」「不用,你就參你的禪。你以參禪的功德回向淨剎。」這都是最好最好,所以圓融啊!不然就生了好多好多這種執著、分別,不能圓融啊。

所以這個就是長行的總結了,這八句都全有了,「理、事、正、助」。這個救命的這一句,就是「求生淨剎」,堅決求生啊,這個願要切呀!願要切,你念不念?你自然要念,那都行啊。相反的,你念得很好,你那個願不堅,你還在留戀娑婆,有時你不見得去得了啊。

這留戀娑婆,你喜歡誰是留戀,你討厭誰也是留戀。愛和恨是一件事──情見(總之),娑婆世界人的情見。你以為我心裡老討厭,討厭得不得了,同樣是留戀娑婆,這娑婆世界的東西,你老想著他。你老討厭他,你還去想著他,你怎麼老想、老惦記著他?這就是留戀娑婆,你放不下。放得下,才叫不留戀。不是說「唉呀!誰跟我好得不得了,我就是捨不得他」這是留戀;一切事,你只要放不下,皆是留戀。要求生淨剎,那你就不要別的放不下,要放下。

所以這八句……,夏老師這個《無量壽經》這次放光是很殊勝,這也出乎意外,這樣流行,這種印刷,大家念。真的那天來一個念三遍的人,念得很呆呆的。那個人,這《生無生論》就是他印的,我還不知道,我昨天翻書才發現是他印的經,他一天念三遍。我說,你這麼念不行啊!哈哈哈……,他說怎麼辦?怎麼辦?我說,那你把一卷念經的時間改成念佛,另一卷經〔的時間〕你拿來看點別的書,你好好地想一想,思惟思惟。這麼死修啊,死修就是蠻幹,蠻幹是不行的、蠻幹是不行的。

註一:「多會兒」為方言,意思為「何時」,「什麼時候」。

註二:《無量壽經今得善本(夏蓮居會本)之大事因緣——彌顯本經即華嚴,即禪,即密;一切含靈依此度脫》 一九九O年十月宣讀於日本第三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底下第四十七品,世尊就說頌了。世尊常常是這樣,這個長行,就是我們普通的這個語言說了之後,然後就說頌,頌是可以唱的。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若不往昔修福慧 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 則能歡喜信此事

惡驕懈怠及邪見 難信如來微妙法

譬如盲人恆處闇 不能開導於他路】

「若不往昔修福慧 於此正法不能聞」,剛才我們已經說過了,就不再說了。這都是往昔修了福,修了慧才能聞這個法。

「已曾供養諸如來」,你以前供養過諸佛,你才能夠歡喜,能信這個事啊。

「惡驕懈怠及邪見」,你這個人是惡心,是很驕傲,你又懶惰,你還有邪見,你就信不了這樣的微妙之法呀。你就如瞎子一樣,在黑暗裡頭,你不能給別人開導道路。

【唯曾於佛植衆善 救世之行方能修

聞已受持及書寫 讀誦讚演幷供養】

「唯曾於佛植眾善」,你曾經跟佛那兒種了種種的善根,〔「救世之行方能修」〕這樣救世之行你才能夠修。這個是真正能夠救世的行啊,能起實際效果的,不是個理論的研究在這兒,真能救世啊!那一些,佛告訴他父親,那一些你不行啊!佛的父親,你想那個善根應該怎麼樣啊?那是普通人嗎?龍生龍來鳳生鳳,能生出是佛的人,那父親還差嗎?生佛的人都不行嘛,還得念佛嘛。佛最孝,告訴父親就是這個法子嘛。

「救世之行方能修」,你種了種種善根,你能念佛,你要知道你是很大的善根哪,不要輕視啊。

「聞已受持及書寫 讀誦讚演幷供養」,你聽了經以後,你就是念,你就是背,你來讚歎,你演說。「供養」,你把這經擱在那,你就衝著它禮拜,種種都是供養,拿鮮花。

【如是一心求淨方 決定往生極樂國

假使大火滿三千 乘佛威德悉能超】

「如是一心求淨方」,如此這樣的恭敬這個經,你一心一意,不是二心、雜心,東想西想,不安,一會又想這樣修,一會又想那樣修,拿不定主意,沒有一個決定的信,那這個就是很須要自己思考思考了。

咒都是這麼說,「唯除於咒生疑」,咒有這麼多功德,那你是不是能兌現,那就除開對於這個咒有懷疑。懷疑什麼?就是說「它有這麼大的功德嗎?」你這一懷疑,它就沒有了。你信,這個功德就出來了;你懷疑,它就沒有了,大打折扣了,七折八扣了。所以我們要植眾善,救世之行才能修,那就是供養啊。「一心」就是不要有懷疑,剛才不是說不要懷疑嘛,不要〔懷疑〕來求生極樂世界。

「決定往生極樂國」,你是決定往生啊。

「假使大火滿三千」(大千世界),你到了這個時候,前頭你都做到了,這個時候「乘佛威德」,靠佛的威德加被,都能超過。

【如來深廣智慧海 唯佛與佛乃能知

聲聞億劫思佛智 盡其神力莫能測】

「如來深廣智慧海」,如來的智慧如海,極深極廣大呀。「唯佛與佛乃能知」,只有佛跟佛才知道。

「聲聞億劫思佛智 盡其神力莫能測」,這些聲聞、阿羅漢拿億劫的時間,共同湊在一塊,多少多少啊,來思惟、測量,想知道佛的智慧有多大;把他們所有的神通都使盡了,他們也不能知啊!

在《法華經》裡頭說,佛的壽量有多大呀?彌勒就答言,說,這個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拿「無漏智」都不能夠知道,不能思惟,不知道佛的壽命有多長啊,所以這個聲聞是不能知,「盡其神力莫能測」;不但聲聞不能知,連這個就補佛位的彌勒也都不知道,同等的諸大菩薩也都不能知道。

【如來功德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開示

人身難得佛難値 信慧聞法難中難】

所以「如來功德佛自知」,如來的功德,佛最後破了這一品「生相無明」;到最後這種,他這個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只有破了這個……,所以如來〔功德〕,只有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開示」,只有世尊,才能夠為大家開示、演說這樣不可思議的法門。

「人身難得佛難值」,人身是難得的,這個講過多少遍了,佛是難遇的。「信慧聞法難中難」,你又有信心,有智慧,還有機緣聞這法,這是難中之難,難事裡頭的難事啊。

【若諸有情當作佛 行超普賢登彼岸

是故博聞諸智士 應信我教如實言】

「若諸有情當作佛 行超普賢登彼岸」,這裡頭又來了,所以這裡頭常常就有極殊勝的文句。如果「有情」你要當作佛的話,你的行動應當要超過普賢。所以這個,不知大家過去是不是滑過去了,「行超普賢」,注意了沒有?要「行超普賢」。

「行超普賢」,咱們這個經第二品是〈德遵普賢〉,來會的諸大菩薩都是德遵普賢,大家菩薩都「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遵普賢」;現在是說「超普賢」,這是不是翻譯裡頭有錯誤啊?你要對證一下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你要對證一下另外的譯本,這個「行超普賢」是唐譯本,在唐譯本裏,它是不是把「遵」字翻成「超」了呢?

把「遵」字翻成「超」了呢?不是,它在前頭一樣,還是「德遵普賢」;在我們這「德遵普賢」的地方,它也是「德遵普賢」。所以可以看到前面的「德遵普賢」和後面的「行超普賢」都是梵文的原本,不是翻譯的錯誤。

不但不是錯誤,而且實實在在是顯現釋迦牟尼佛至極無上的慈悲心哪,如「剖出心肝」,把心肝都剖出來了給大家,跟大家相見哪。不是「行遵普賢」,這個地方用的是「行超普賢」哪,普賢是大行菩薩,這表「差別智」。

這個當初《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十大願王是廣大無際,都是「盡未來際」,都是無量;供養一切一切都無量,禮拜也是無量無量,最後是導歸極樂,所以稱為大願之王。所以本會來參加法會的聖眾,都共同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啊。

可是在咱們《無量壽經》裡頭,在這方便裡頭又挑出了方便,方便中的方便,圓頓裡頭的圓頓,就把「信願持名」這一個法,也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一個法,來攝盡「十大願王」,攝盡「六度萬行」。所以這一切法都融會在這一句佛號裡頭,也就是把普賢大士代表的是「差別智」,把普賢無邊的行門,來融會到文殊大士的「一行三昧」。

文殊大士「一行三昧」,文殊就表「根本智」,他就是「一行三昧」。他就是「繫心一佛,專稱名字」,就心想到一個佛上頭,就稱他的名字,就念他的名字,這是文殊的法門哪,大智文殊啊。現在文殊菩薩還在五臺山。前二十多年,就有人去到五臺山親見文殊,還談話,親見哪。

「一行三昧者,繫心一佛,專稱名字」,所以這個「持名一法」是廣含眾妙。這普賢十大願王是從「根本智」而「差別智」,所以廣修十個大願。廣修十個大願,「十」個有「十」就是一百,就是無窮無盡的大願,導歸極樂。

現在把一切願都攝在一句佛號裡頭,就提倡「信願持名」,那就是從差別智又回到根本上來了,只到一句,又都歸到根本了。又都歸到根本──先從根本起差別,又從差別回到根本,提高啦!所以這是「行超普賢」哪!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從何處覓長安。」這信不及,就老東找西找。已經是「行超普賢」哪,這又回到根本智上了,就這一句,又回到根本,所以就是「行超普賢」。

「持名」的這個妙法,它「果覺因心」,而且「因果同時」啊──這持名的時候。所以蓮花不同於別的花,花一開,小蓮蓬就出來了,果就在裡頭了。桃花、杏花,花瓣都落完了之後,慢慢才出來一個小桃子、小李子,果是在後頭才出來,果是在以後的事。這是「因」和「果」是同時出現哪,因中就是果,果就在這時候同時出現,所以「性修不二,因果同時」,不可思議法門哪;「直截了當,不落階梯」,沒有那些階梯。

講那些次第法,那都是……,有人也須要,有的人就是須要那些法。但是禪宗和我們這個無上的淨土宗,無上的密宗都是不落階梯呀。你也可以按階梯去辦,因為每個人根器不同,不否定階梯。但是不是說,只是都須要這麼一步一步爬的,就不承認有坐電梯的辦法,只承認爬樓梯。樓都有樓梯,爬樓梯可以上樓;對,一點也不錯,但是他不知道還有個電梯,旁邊有個電梯,用百分之一的時間就到了頂了。

《彌陀要解》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念就是了,「即凡心成佛心」,所以「行超普賢」哪。普賢大士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現在就是念念都是彌陀。

說是「行超」,為什麼用個「超」字?而且「十大願王」這個道理很深,這個觀想,每一個我在拜無量無邊的佛,同時在拜呀;每一個佛前,有無量無量的我在那頂禮啊。你這個觀想,有些人就覺得這很困難哪,你供養的東西都如無量的雲海,無量的這個剎海,很多很多的東西,許許多多都是如此,你心力你不夠用呀!而且盡未來際都是這麼做,永遠無有疲厭,所以這個義理很深,很廣大,一般的人很難,不容易發起來普賢這個大願哪。

這「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咱們這的小朋友都會念哪,「五逆十惡」也行,鸚鵡教它念,它也可以念。就有鸚鵡會念佛,後來死了之後埋了,從嘴裡頭長出一朵紅蓮花,古時候的事。

所以「五逆十惡」也能夠靠此而度生死。這就譬如,咱們這個大夫能夠治那個不治之症,那個癌已經到了後期,已經擴散,群醫都肯定他就得死了,那「五逆十惡」不就是這樣的病人嗎?地獄都現出來了,有個大夫還能治,你說這個大夫是好是壞?有這樣的蠢人,說這個大夫治那種重病的人,我這個健康,我沒這麼重的病,我不找他看?沒有這樣的糊塗人。只有說,他愈能治那個不治之症的人,才是最高明的人嘛,是不是?

還有那個傻子照相機,傻子都可以用,不會拍壞照片的,你不懂照相技術一樣可以用。你說這照相機是傻子嗎?它是傻子嗎?那傻子可以用,它照相機並不傻。製造這照相機的人那腦子強極了,那個電腦都給你設計好了,什麼情形下它自動化,所以稱為「傻子照相機」。念佛法門就像傻子照相機,像能夠治那個不治之症的大夫一樣,正是它的殊勝之處。

所以就是說,能治不治之症,那是良醫之首;能度極惡之人,是善法之王,所以說,持名「行超普賢」就是這個道理。只要「信願持名」,一定登彼岸,所以說「行超普賢登彼岸」就是如此。

「是故博聞諸智士」,你這個聽聞很廣的人,一個有智慧的人。「應信我教如實言」,應當相信我之所教化,我這「如實之言」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呀。

【如是妙法幸聽聞 應常念佛而生喜

受持廣度生死流 佛說此人眞善友】

「如是妙法幸聽聞」,這樣微妙殊勝稀有之法,你能夠有這個幸運,你能夠聽到、聞到;「聽」字就淺一點,「聞」字就深入一點,「應信我教如實言」哪。

「應常念佛而生喜」,你就應該常常去念佛,而生起歡喜心來。在這個地方,這是流通分,就是要普遍都流通,所以大家都能做的,要廣勸的,也就是勸大家念佛,要常常念佛,就生起歡喜來了。

〔「受持廣度生死流」〕「受持」,你去接受,你去修持啊,你就可以廣泛的都可以度脫生死煩惱的中流,這個苦海。

「佛說此人真善友」,佛說這個人真正是善知識,「善友」就是善知識。肯這樣做,能夠聽到之後就念佛,就常常念佛而生歡喜心。他還受持,不但他自己可以「廣度生死流」,而且他廣泛去度脫大眾,在「生死流中」的大眾,他都去輾轉教授,輾轉度脫。佛說這個人是真正的善知識。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第四十八〈聞經獲益〉,聞到這部經,都得好處。

【爾時世尊說此經法.天人世間.有萬二千那由他億衆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二十億衆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諸漏已盡.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法.天人世間.有萬二千那由他億眾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法眼淨有小乘、大乘兩種;大乘那很高了,大乘是到初地了,小乘是初果。咱們這個經上不是說只有兩萬人嗎?怎麼這兒出來這麼多的眾生啊?就是啊!一個法會,人是兩萬,但是參加法會的那就不知道有多少啊!所以不要覺得是,有時候一個很小的法會,這個聞法的就不知道有多少,這有這麼這麼多啊;就是離開塵垢,「塵」是根塵,「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塵,離開塵;「垢」是垢污,這些塵的垢污都離開了,「得法眼淨」。

法眼清淨,這個見四諦法,對於「苦集滅道」這四諦法,這是見「四真諦」,對於四諦法真正的見到了,這是「法眼淨」,法眼嘛,是「見」的問題。初果就是斷見惑,見上沒有惑了,所以他這個不是大乘,因為底下還就是三果、四果,這麼擱在一塊。所以第一句,那是初果。

第二句,「二十億眾生得阿那含果」。這是「不來果」,也叫「不還果」,這三果。

再有「六千八百比丘.諸漏已盡」,「漏」就是惑,所以這個三惑……〔註一〕;見思惑(見惑、思惑),見惑、思惑都盡了,得解脫,這個就是得阿羅漢了。

再就是菩薩了。這以前都得的是小乘果。有人就問:「為什麼佛說的是大乘法,而聞法的人得小乘的果啊?」《淨影疏》他這麼解釋,他說,這些眾生聽說娑婆世界這樣穢惡可厭,生的厭離心強一些,所以得小乘果。這個說法,還有憬興,是朝鮮人,也是這麼說法,這個說法當然是成立的。也就是說,大家的根器,大家斷惑的程度,你聽了這些法,你「見」上沒有疑惑了,就是初果。你如果對於上界的思惑,天界的這些思惑,你都斷盡了,就是阿羅漢。這是一個斷惑的水平。

你這一個「見」,你可以是大乘見;這個斷惑,他是「證」。你有這個「見」,生到極樂世界有很多人,那都是大乘,都是發大乘心哪,但是為什麼說聲聞呢?他斷惑只是聲聞,斷惑只達到這個水平。

「斷見」,叫做斷,那就是「證」,斷了就再不起來了。所以「所證」跟「所見」是應該有區別的。當然有上根利器,最殊勝的,一見他就證了,這也有。但是,可以說絶大多數還是要分兩步走,先解決見,「見修行果」,才有修、才有行、才有果。

底下就是菩薩了。

【四十億菩薩.於無上菩提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二十五億衆生.得不退忍。四萬億那由他百千衆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

「四十億菩薩.於無上菩提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 「不退忍」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念不退」,得不退忍就是這個。

「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這也就是住不退轉,這個就等於「行不退」。「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大願的「願莊嚴」,他的「行」不會退回到小乘了。不會退回到小乘就是「行不退」。

所謂「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以「住不退轉」這個是行不退,「得不退忍」就是念不退了,這是兩種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所以就看見「發菩提心」是件大事,在經中都大寫一筆啊。有這麼多的眾生過去沒有發起菩提心,到這個時候才發心,把經都聽完了才發心哪。

【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 這些人都會往生,而且是在其他、在極樂世界以外的國土次第成佛,都號為「妙音如來」。這是指著在會上有這麼多人,將來都成佛,都同名妙音如來。

【復有十方佛刹.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

還有十方佛剎,現在就是證往生的,未來往生的,見到阿彌陀佛的,「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得到佛的授記。授記有四種,就是說,對於眾生給你作一種預記、懸記,說當來要成佛,這叫做授記。

一、一種是你還沒有發菩提心就可以給你授記。佛已經可以給你授記了,知道你將來一定發心。

二、已經發菩提心也可以授記。

三、隱覆授記,別人知道,你自己不知道。

四、第四種現前授記,就是正是佛現前,你也在這,清清楚楚給你授記。

這四種,你只要得到任何一種,都叫做授記。這裡有這麼多人得到授記,得到法忍,這個法忍指無生法忍。上面那個「得不退忍」是念不退,「住不退轉」是行不退,這個地方「得忍」,這個是無生法忍。授記,成無上菩提。

【彼諸有情.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俱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些有情,都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過去生中的願力,過去生中的因緣所感,這一些眾生都要「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都是阿彌陀佛宿願所感,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在《唐譯》裡把這句話說得還清楚一點,覺得這麼些眾生「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這是「彼無量壽佛昔行菩薩道時」,過去沒成佛以前,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所成熟的有情。佛已經教化大家,使大家善根成熟,所以這一些人都當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一切法是從因緣生。如是這些眾生,在過去生中跟釋迦牟尼佛〔註二〕成佛以前的、因地中的這佛能夠相遇,得到教誨,這使得他善根成熟,無上的勝緣哪。而且多生以來受阿彌陀佛的教化,曾經從聞而思、而修、而發願,如是這樣有正的思惟,正的願力,印在自己的八識心田之中,如食金剛,決定不消,所以這就是無上殊勝的善因,好的因緣哪。現在彌陀功圓果滿,成了究竟覺了,這因緣就成熟了,現在又蒙佛的威力攝受,都得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過去就有了種子了,這成為現在的「因」,現在又蒙佛的威力加被攝受,這成了「緣」,這「因緣」都具足,所以就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要有因,要有緣哪,過去種過這個根,這有因,自己又發了這個心是因,又遇見這許多善緣、助緣,所以都很重要。你不是這個種,種不出東西來呀。

你是這個種,所以為什麼唐朝的一顆蓮子,現在長出蓮花來了?以前它沒有擱在水裡頭,它沒有這個「緣」哪,「因」它不壞。現在唐朝的蓮子長出來蓮花很多了,不止一個了;這「因」它是不滅的,現在你水啊、土啊,這科學家保護得很好,它長出來,都開花了,這「因緣」。

我們現在也是如此,過去生中彌陀給我們種下這個因,現在又聞法,又聽說,這就是生了緣,就可以開出蓮花來了。

所以我們就可以想到,極樂世界為什麼往生的無量無邊哪?正是表示阿彌陀佛在因地之中,在成佛以前,在無量劫中,在生死海裡頭,來教化,來攝受種種眾生;所教化的,所攝受的實際是無量啊。所以現在這個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有這個因緣,有這個成為善根,得到往生。

說到我們,聯繫到我們自己,我們今天自己這個妙法能夠聞,能夠信,也就肯定彌陀在過去劫中,曾經「追逐我們在泥犁之中」啊,「泥犁」就是地獄,在地獄之中,阿彌陀佛也在那救度我們哪。

「教誨我於火宅之內」,如大火聚,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在火宅之中教誨我們。

「攝受不捨」,攝受我們,從來不捨離我們哪。「勸導不休」,勸我們,引導我們沒有休止啊。

「不惜共輪轉於六道」,就是啊,共同發菩提心的人,如果有一個墮落了,那個不墮落的就要去度他呀。因為他們曾經在一起發過菩提心哪,他就要追到地獄中去救他呀,所以這個大乘佛菩薩這個心,行者的心,就是這樣偉大呀!

「但欲我回心於一念」,為什麼要追我們?這麼不捨我們?就願我們有一個機會能夠一念回心,知道過去錯了,一念回心哪。所以一念回心,這個不可思議啊!就怕老認為我「一貫正確」呀;「一貫正確」就表示你這若干年來,你從來沒有得到真的進步。這種「回心於一念」,感覺佛的恩德、威德啊,給我們培植善根。我們的善根,而且很幸運地現在能夠生長,能夠增長。

「註釋至此,不禁淚零!」這當時的情況,寫到這的時候眼淚就如雨啊!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幷現種種希有神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

「爾時」,就是當時佛說這個經的時候,要結束的時候。「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整個,不光是地球,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動。「六種震動」,東涌西沒……,這以前講過,不重複了。

「幷現種種希有神變」,一語帶過,不詳細敘述。所以這也就是佛教,不是在這些瑞相瑞應上頭,作過多的描述,一語帶過,「種種稀有神變」。

「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現大的光,照明十方。

【復有諸天.於虛空中.作妙音樂.出隨喜聲。乃至色界諸天。悉皆得聞。歎未曾有。無量妙花紛紛而降。】

諸天在虛空中,奏樂。剛才不是說,幽溪大師講他的《生無生論》的時後,講的時候天空中奏樂,大家都聽到,每講都如此。天樂盈空啊,音樂在那隨喜。乃至這個音樂,不光是咱們地球聽見,色界天就高多了,那比欲界天高多了;欲界天已經高出須彌山頂以上了,這上頭就不依靠須彌了,就脫離須彌了,那高得遠了,他們也聽得到諸天在那奏樂的聲音。

都「歎未曾有」,都感歎哪,說這是未曾有的事情。「無量妙花紛紛而降」,天雨妙花。

【尊者阿難.彌勒菩薩.及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尊者阿難.彌勒菩薩.及諸菩薩聲聞」,你看,佛就不是一定按世間那個排隊。這個聲聞名字可以擺在菩薩前頭,擺在當來佛前頭,因為阿難最當機,所以先說尊者阿難,然後說彌勒菩薩,然後再諸菩薩聲聞,這個聲聞才擱在菩薩底下。

「天龍八部.一切大眾」,都無量無邊。「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啊!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都所謂「皆大歡喜」啊!正因為他能夠「信受」了,所以後頭說「信受奉行」。他這為什麼歡喜?就是因為他信受了,信受了之後,他才覺得這是一種殊勝的、稀有難遇的、不可思議的殊勝因緣哪。不但是歡喜,是大歡喜啊,而且聽到的人都歡喜,是「皆大歡喜」,這個是只有佛才可以做得到。

不要把這四個字看得容易了,他不是深受感動信受,就不可能出現這個「皆大歡喜」。所以我們說,從佛以下,那就當然了,那就是,只要有人聽到之後能夠歡喜就已經很難得了。這個是稀有的法會,是「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上面表示這個法會圓滿,又現瑞。

本經是三次現瑞。第一次現瑞,阿難才問為什麼現這個瑞啊,中間「禮佛現光」又是現瑞,在這個經末又現瑞,這三度放瑞呀。總之,就是給我們證明,讓大家生信心,於這個經所說的「難信之法」要生起實信。

這個歡喜,為什麼說歡喜呢?《無量壽經鈔》他說 (我沒按它的原文,原文在這個書上有,不念了),它的意思是這樣:

第一、「說此經者,是我本師」,釋迦牟尼佛呀。釋迦牟尼佛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釋迦牟尼佛是法中之王,於法是自在,是「說者很清淨」,說者是法王,於法自在,因此大家聽得歡喜。

第二、「所說之種種功德,只是一清淨句。」極樂世界依正種種莊嚴就是「一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因為所說的法很清淨,這是第二。

第三、「得果清淨」。這個極樂世界種種的莊嚴「全體理性」。而且依教修持,橫出三界,逕登不退,究竟成佛,所以你得的「果」是清淨的。

因為這具有三清淨,佛說的法,所以「聞者得無上益,是故皆大歡喜」。

最後,我們用彭二林的幾句話,來結束這個註解。彭二林就是彭紹升,這是位大居士,清朝初年,他的《起信論》。

「此經具無量壽全身,亦具一切諸佛全身」,也是具有一切諸佛的全身。「於此信入」,於這個經,你如果能夠相信,能夠入、契入。「即具一切佛智」,這句話,大家應當很重視,你要能夠信入,你就具有一切佛的智慧。所以這不是小緣哪,哈哈哈哈……。

所以說是「授法眼」哪,眾生沒有法眼,這個就把法眼給你了。法眼是抉擇,你怎麼知道選這個法門?你怎麼知道要求生淨土?所以你沒有「法眼」就等於有了「法眼」了,那你也就是「佛眼」了,所以說是「肉眼」當「佛眼」用。

「一切〔佛智〕」,就是具有一切佛的智慧。佛的智慧不是要叫你現在能夠出現神通,什麼什麼,不是那個。你現在就是說,你自度度他,你自度也是這個法,你把這個法能給人講明白,他能夠去信,你就度了他,這就是佛的智慧。不是須要那些,那些與這無干。有的人「四禪八定」以為是深,其實那個是走了很彎的彎路。

「故曰聞此經者,於無上道,永不退轉。」所以說,聞到這個經的人,在無上道你永遠不會退轉了。「至經藏滅盡,此經獨留」,經藏都滅完了,這部經還留下來。「所以佛慈加被」。佛慈加被,從這個來看,也「殊異餘經」,也大大的不同於其他的經。

「奉勸後賢」,奉勸後世的賢達之士。「普同信受」,都同發心來相信,來接受。

南無阿彌陀佛!

圓滿。慶祝大家,我們共同把這個學習一遍,今天能圓滿。恭祝大家,也就每個人的所願,同一圓滿。結束。

註一:三惑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惑中的見思惑都斷盡了,證阿羅漢。

註二:此處疑為阿彌陀佛之口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