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講座》‎(法音版)前言 概要

十、正釋經義

※全文取自 黃念老法音網站。為便於檢索學習,彙整為單一網頁。

※為便於查找定位,文中加註 段落標題(紫色字部分),原文並無。特此告知。

開場白

〔第一講 一九八八年九月廿六日講於北京中國佛學院〕

這個課程呢,暫時可以名為「淨宗講座」。為什麼用「講座」兩個字呢?區別於正常的課程。因為這個講座就有些靈活性、伸縮性,時間的長短,以及這個次數,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這是一點。

第二點,它可以容納一點旁聽的。所以我跟倪教務長說,有人想旁聽;倪教務長說,不要超過十個人。那麼現在就是說有四個人來,好在今年有八次大家相會,慢慢地可以熟悉起來,這又是第二個特點。現在不敢開放,要開放十個人也擋不住,現在我們還是限制。現在精力不夠,多一個人哪,就要多照顧一個人,所以就是說,現在還是慢慢試著來。

再一點,既然是講座,我們就不考試,這個課程不考試。我們也不願意用一個考試的方法來給同學增個負擔,說是怕不及格而去讀書,而去讀經。我們希望大家聽了課之後,真正地生了信心,真正地發起菩提心,這個比考一百分強得多呀!所以不用那個形式。你不念,不念……,佛法向來是最自由的,從來不強迫誰的,所以說就是這樣,我們能有多少人對這個法門增加了信心,結了很好的緣,進一步發了菩提心,這就是我們的成就,就是我們的成績,所以這個就稱為是「講座」的意思。

至於說「淨宗講座」或者「淨土講座」,這個差不多的。這個「淨宗」呢,當然法門裡頭,咱們佛教分十宗,十宗裡面的一宗稱為淨土宗。那麼淨宗講座,淨宗我們知道,最主要是三經一論;有的說四經,有的說五經,那麼就不僅僅是一個《無量壽經》了。可是《無量壽經》呢,是淨土宗的第一部經,「此是淨宗第一經」就說的是《無量壽經》。

我們現在所要一塊研究的呢,實際是《無量壽經》,所以這個名詞要說得確鑿一點,就應該是「無量壽經講座」。但是由於《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第一經,而其範圍最廣,尤其它是中本的《華嚴經》,《華嚴》是經中之海,經中之王啊!現在我們這個課程裡頭還沒有包括《華嚴》,現在有了《楞嚴》了,《無量壽經》大家也可以當作這是《華嚴》,這就是淨土宗幾百部經的綱要。

所以我們研究《無量壽經》,我們也不必就侷限於「無量壽經講座」,稱之為「淨宗講座」──這是教務處下的名字,這個名字我替它解釋一下──是可以的,就是說,《無量壽經》在淨土裡頭是最重要的一部經。

我們看看《無量壽經》當前的情況,在國內,現在我們這個教,經過十年動亂的破壞,現在在復興,仍然還是一個剛剛開始的狀態。可是淨土宗呢,在全國的情況之下,還是第一位的。我們舉一個例子,還是頭一班,他們放了寒假,回來跟我見面,大家就說,「唉呀!我們這次回家」,各各回到自己本來的廟裡去,回到自己本來的地方,很多人聽說佛學院的學員,大家都來請教,說多少人來問問題啊,沒有人問法相,沒有人問三論的,所問的問題都是淨土宗的問題。

就是,咱們這個《阿彌陀經》《金剛經》是家喻戶曉,作為一個出家人,對於淨土宗沒有研究,你就是不學淨土,不以這個為自己的法門,不以這個為自己的專業吧,但是你就要應付眼前的這些個問答,你對於這一方面欠缺,你這個日子就不好過,這是大家的經驗啊。所以說,它這個是有這樣的一個意義啊。它的意義當然遠遠不止如此了,剛才我們的老法師說得很深刻,很詳細,我就不重複,將來在課程中要不斷的發揮。

在《無量壽經》來說,一直所謂「塵封大藏一千多年」,沒有誰研究,也沒多少人念哪。我們只看看,從古到今的註解只有兩部,一部是隋朝的慧遠大師,一個是唐朝的吉藏大師,作了點註解。近代丁福保作的註解是根據一些日本人的註疏,他註的實際是一個刪節本。所以說來說去就只有這幾本註解,中國國內很不受到重視。

由於國內一些有學問的人,他們就看不起淨土宗,《無量壽經》更是很少人提到;但是現在呢,在國外的情況就很有變化。

由於先師夏老居士,他因為沒有好的本子,他就會集成了一本,就是發給大家每人一個薄本的《無量壽經》。這個是在日本投降以後才定稿的。這個出現以後,在國外受到極大的重視,他們印了很多部。我這裡頭就有兩種,這是一種,這後頭還有英文,國外印的,印了很多種。而且把它縮印成這樣的本,帶在身上都可以,一部經,一部《無量壽經》。這就說明在國外,遠遠超過我們大陸的情況。

淨空法師到了咱們佛學院,還要贈咱們一部大藏經。他是發心哪,他寫了一篇序,為我這個《大經解》寫了一篇序,刊登在最近這一期的《法音》裡頭。這篇序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請教務處油印一下,發給每個人一份,補充在我們這個《大經解》的前頭。我們這部經印的時候,他還沒有寫。今年剛寫出來的序,而且是……,所以這個情形,我這個《大經解》他們在國外印了一萬部,精印,每部的成本是十塊美金,一萬部已經快印出來了。所以將來大家沒有得全的,是得到哪一種,我現在還不敢預期,反正一個是這個本子的,一個可能是國外印的。

那麼國外對於這個事情就很重視。所以說,這個形勢呢,就是超過過去的。過去《無量壽經》沒有好的本子,大家也不很重視,而現在由於先師的會集,出現了一個好的本子,而大家紛紛的重視,這個是有關法運的一件大事。

因為在釋迦牟尼佛說了這個《法滅盡經》,這個「法」將來是要滅的,要滅完了的。在這部經裡頭,就提到《楞嚴》是第一部先滅的經。所以「法」必定是要滅的,現在已經是到了末法了,所以我們從來不說這個佛法是長存的,因緣嘛!但是我們這不要著急,還有幾千年哪,有四千年或者九千年的說法,所以必然還要昌盛,不然不會傳那麼久。

可是在《無量壽經》裡特別說到,跟那《法滅盡經》的講法一樣,他說,將來這個經都要滅盡了,只是這部經,就是這部《無量壽經》,佛以他的大慈大悲,要把這部經留下來,留下一百年,所以這部經的重要性就出來了。就什麼經都沒有的時候,還有這個經給眾生在黑暗中作燈塔,作救度啊!

這個裡頭有一個問題呢,這部經大家讀一讀,這個經還是很深哪,剛才不是說中本的《華嚴》嘛,那怎麼到了法滅的時候,眾生還有這個因緣福報能夠接受這部經呢?是不是啊?

這個《法滅盡經》講得非常好,也非常深刻和生動,把這個問題就說清楚了。說是油燈將要滅的時候,大家這個經驗恐怕少了,因為現在都用電燈,沒有誰點油燈了。那我就很深刻,老年人就很深刻,要點一盞油燈,蠟燭也會有這個現象,停電要點支蠟燭,最後蠟燭要滅的時候,反而特別亮一下,比以前還要亮,亮過了之後就滅了。油燈將滅的時候,放光明勝於以前,然後就滅了。

所以我們這個佛法,佛就說:「將來我法滅的時候也是這樣。」這個人臨死的時候也迴光返照,忽然間清醒了,說很多話,但是馬上也就不行了。這就是到這個時候,《無量壽經》之存在,就是由於這個是比以前更光明了,但是是迴光返照,滅盡的現象。

所以在這個光明更盛的時候,這部經還能救度眾生啊。所以這個就前前後後,這個道理都相合了。因此,在最後的時後要靠這部經。那麼,我們從現在到法滅的這一段幾千年的時候,這部經是最為當機了。這一點,就是我們在開始講《大經解》之前,做為一個開場白吧。

前言

現在我們翻到這部經的第一卷的最前面第一頁〔註一〕,「前言」,看「前言」這一段。「前言」就是在正式註解經之前,稍微再說幾句這個因緣吧,這個目的性,應注意的問題,也作一個介紹,對於這部經和註解作一個介紹。

[解]:夫淨土法門者,乃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也。

第一句話就是這樣,「夫淨土法門者,乃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也。」佛有八萬四千法門,淨土法門是八萬四千法門中之一。這一個法門是個什麼樣的法門呢?它是「一乘了義」。

「一乘」,大家現在在讀《法華》,《法華》首先就有一個「火宅喻」。「火宅喻」,小孩子都在大房子裡頭玩啊,在這貪玩,不肯出來;這個房子就要塌了,就著了火了,還有很多毒蛇、毒蟲,那小孩子們不知道啊!這個大悲慈父,叫他們出來都不肯出來。佛就說:「你們快出來吧,你們出來的人,我外頭有羊的車,鹿的車,牛的車要給你們玩。」小孩聽見外頭有車,就都跑出來了;都跑出來了,就不會被火燒死嘛。出來之後,父親很歡喜,每人給了一個大白牛車。這是一個譬喻,《法華》都是譬喻。

這個故事很好懂啊,但是這個說的是什麼呢?這三個車就是說「三乘」──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大白牛車就是「一佛乘」。佛就是在最初說《華嚴》,大家都不懂,所以不得已來針對,來適合於眾生的水平,從權說一些方便的法來救度,就是說阿含,說四諦法,讓大家證阿羅漢,所以這就是聲聞、緣覺的法嘛;後來回小向大,說法相,說什麼什麼,讓大家成菩薩,這就是三乘法。

這三乘法就是釋迦牟尼佛,叫這些孩子從著火的房子跑出去的權說,權巧方便的說法。而實際,世尊的目的,是要所有的一切統統成佛,所以給給大白牛車,遠遠超過那三乘,所以《法華》稱為一乘法,不是三乘法。三乘法是權說,一乘法是開權顯實,把實際說出來了。

這個《無量壽經》是一乘法,有很多把這個看成是愚夫愚婦之所行,老太婆也會念佛,看不起淨土宗啊。實際是他自己很淺陋,他不知道這是一乘法。怎麼見得呢?《往生論》就說了,這極樂世界是「二乘種不生」,二乘的種性不能生到。所以能生的,都是發大菩提心的,都是要成佛的。你修阿羅漢,就是得了六神通,得了漏盡,你最後不回小向大,不念佛求生淨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二乘種性」固定不變的,不能生!所以能生者,純是大乘菩薩,雖然是凡夫,他也發了無上菩提之心。

你看這個《無量壽經》,下面就要講了,「三輩往生」,就是下輩的,同是都是發了無上菩提之心,就是大菩薩之心,都是一乘的根機,所以在極樂世界是純一無雜。所以這個法門是一乘,皆以成佛,普度一切眾生成佛為心願的。

它不但〔不〕是一個想,一個空想,而且實際是保證,妙就妙在這兒,它保證。你凡是往生的人,到了極樂世界壽命無量,這是一個保證。再一個保證呢,沒有退緣,皆是阿鞞跋致,不退了,這又是保證。我們現在在苦啊,就苦在這兩個問題上。我們這個世界退緣多啊,「進一退九」啊!這個因緣裡頭,使你進步的是一個,使你退步的是九個。

最新的一個例子,一個在美國的老和尚,他這去了之後,因緣很好。但是他很不方便,他預備找兩個年輕的人來接班,也是來照呼他。那麼,找了兩個人去了。可是呢,去了之後,到了外國你就要會說英文呀,你要會開汽車。你要在外國不會開汽車,那就跟那個沒有腿的人一樣,那就苦極了,那就要會開車。那麼這兩個年輕的出家人,學會了外語,學會了開汽車,這兩個學會了之後,他們已經不是和尚了。那這個退緣就使他們退下來了。這個花花世界,那個引誘,所以這退緣多呀!出家之後,他也不能保證啊 ── 這些誘惑啊!所以,「進一退九」,這是一個解釋。

還有就是,十個人中,一個在進步,九個人在退步,這是「進一退九」的第二個解釋。難得有人在進步啊,是退步者多呀。我常常說,大家都是在虧本哪,因為今生咱們要做一個人,你得受了五戒的功德才能變個人哪。你變了個人呢,而且你還是個上等之人,這一點都不殘缺,還很有智慧,還接近佛法,甚至像諸位肯出家,那是什麼善根哪?很不可思議的善根!但是今生所成就的,不見得是在原有善根之上又發展了,往往是虧了本了,退下來了,所以它這個退緣多啊。所以「進一退九」,是一個人進步,九個人退步。

第三個解釋,你前進了一步,下面就有後退九步的危險。每進一步都有歧路,都有岔路,你走上哪條路?所以這個八萬四千魔軍,都在行者的六根門頭,等待你開悟,等到你得定,等待這個機會來搞垮你。所以你剛進一步,馬上下面要退九步。這個就是說,這個很難哪!這個世界修行很難哪!

再加以壽命短促,我常常這麼想,如果我現在能再活一個七十五歲,我還能遇見我那些老師,那我將有多好啊!但是不可能啊!是吧?能再活五歲就很不錯了,再活十五歲就是打一百分,哈哈哈……,再活個二十五歲,一百二十分了,那不可能的事情啊!

所以就這兩個問題:一個就是退緣,一個是壽命。在極樂世界解決這些問題啊!他只進不退(阿鞞跋致),因為它「國無女人」,它這個衣食都自然而至,沒有使你煩心,沒有使你退步的因緣,到處都是在說法,你想聽就聽,你不想聽就不聽,而且你一聽你就懂,種種都是增長你的善根,只進不退,壽命無量,那他不成佛成什麼?哈哈哈……,所以這個是有保證的,是一乘之法,所以這求生極樂不是自私自利呀。有人說,我要是自私自利,我也不求生淨土了,是不是?他這個就是說,真正要度眾生,這個是最妥善的方法了,這「一乘」之法。

而且是「了義」之教。所以佛有四依,「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佛的這個不同的時間說法,說了不同的教,天臺宗判為「藏通別圓」,華嚴宗判為「小始終頓圓」。不同的時間說不同的教,那就是常常有不同的。

對小乘,他就說你要證阿羅漢,沒有教導他成佛。到了大乘「始教」,就說是有善根的人能成佛,闡提不能成佛。到了「終教」,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那闡提也可以成佛,是不是?但是須要三大阿僧祇劫,這是終教,《大乘起信論》屬於這個終教。再上是「圓頓教」,都可以成佛,可以剎那成佛。你看看,這不就都有了矛盾了嗎?不是矛盾哪,因為大家的根器,你只能接受這個,他就告訴你這個。但是你如果根器好,你看了這個矛盾之後,你應該聽哪一部經?聽哪一種說法呢?應該依了義,不依那個不了義的。

什麼是「了義」?就是明了、明白,清清楚楚地把這個究竟的本體、道理告訴你,所以談諸法實相的,這是了義教。比方說,談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就是了義教。有的經裡,《寶積經》就談了,談到你要「厭背生死」,討厭生死,你要「欣求涅槃」,這個叫做不了義教,這個就是不了義(要厭生死,求涅槃,這是不了義教);「若有宣說」,如果有經典宣說「生死涅槃,二無差別」,是了義教。

所以「了義」和「不了義」,這個不了義就是沒有把真實的本體,明白清楚地把它告訴大家的,這就是不了義教;了義的就正好和這個是相反的。

而現在這個淨土法門是了義教,它這個很巧妙。一般總是說,這個怎麼說它是了義?它這不是還要往生,還要什麼。他不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事情,這個以「有念入無念」,以這個「往生證無生」。從有念,念來念去,念了之後忘掉了能所,你就離開了「念」了。往生是什麼?「花開見佛悟無生」,都是「無生」,「無生則無滅」;「無生無滅」這是了義教,「生死、涅槃」那就是都平等了,所以淨土法門是一乘之法,了義之教。

而且是「萬善同歸」。這一切善哪,我們這個善也很好解釋,拿咱們這個佛協的宗旨,「利樂有情」就是善嘛。對於有情,對於眾生,能讓他得到利樂,這不是善嗎?大善!你要是殘害有情,那就是惡,所以利樂有情就是善。

那怎麼來利樂?莊嚴國土啊!你有這麼一個清淨莊嚴,只進不退,永遠不死,這樣的一個國土,才是善之果嘛。你要使眾生得到利樂,也只有到了這一步,才能得到真實的利樂,所以萬善都應以這個淨土法門為歸。萬善「止於至善」,這是中國的話。「止於至善」,「止」就是歸,這個淨土法門是「至善」,這是一個意思。

再有一個意思,一切修行最後都是要統統歸入到彌陀的一乘願海,彌陀的大願之海呀;就好像江河,一切小的河流,大的河流都要流歸大海呀!所以一切修行都是流入彌陀的願海。彌陀的願海也就是華藏世界的大覺悟、大智慧的海,所以「萬善同歸」啊。

「三根普被」,上根、中根、下根,有的法門上根很合適,像《華嚴》《法華》,上根很合適。但是《法華》,剛一說法,五千人,一直跟著佛聽法的人,退席呀!因為他這個根器不夠,佛也不挽留,說「退也好」,所以你就看到,這是根器的問題呀。一直跟著佛這麼久,聽法這麼多年,到了最後佛說《法華》,五千人退席呀,根器不夠啊,跟不上。

說《華嚴》更是了,剛說的時候,神通如大目犍連,智慧如舍利弗,都跟瞎子一樣跟聾子一樣,不見不聞哪,所以佛才來說小乘法呀。所以上根所適宜的法,下根他就接受不了啊;這個下根之法,上根他就是不感興趣呀,是不是?

所以這許多其他的法,有的是適合於上根的,有的適合於中根的,有的適合於下根的,唯獨這個法門是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賢都求生極樂。所謂上根,不會再超過了吧?咱們的永明大師、智者大師都求往生啊!那下根呢?下到五逆十惡,所以這兩頭是很懸殊啊。五逆十惡是殺父、殺母、出佛身血這樣的罪呀,那這樣的人在《觀經》裡頭就說,他臨終能夠遇見善知識,他能有十念,念了十句,誠誠懇懇念了十句「南無阿彌陀佛」,《觀經》就是這麼說的,往生!下根也可以呀!

不但是人可以,這個動物往生的也都有,這《往生傳》都有啊。有的人教鸚鵡念佛,死了之後把它埋了,埋了之後,從它葬的地方長出一枝蓮花來,開開呀。這個不是往生最好的證明嗎?

那現代的事,我這個夏老師,他閉關念佛的時候(他這個佛堂,這裡就是這樣一個佛堂,這裡有一張照片,就是這樣一個佛堂,在這閉的關,念佛),他是繞著念一段時間,然後坐下來念。坐的時候,他穿的也是僧服,這兩隻大的鞋脫下來就盤腿坐,他搭著衣。這就是夏老居士,(這是慧明法師,現在他們五臺山都承認這是一位開悟的法師,安徽的方丈,慧明老法師。)他這個就是這樣〔閉關念佛〕。

但是呢,很奇怪,一隻老鼠,在夏老師繞佛的時候,它就跟著繞。在夏老師繞完了之後,脫了兩隻鞋上座,這隻老鼠就坐在這兩隻鞋的……這邊一隻鞋,這邊一隻鞋,這隻老鼠就在兩隻鞋的當中也端坐。起來又再繞佛,穿上兩隻鞋走,老鼠也跟在後頭走,天天如此。偶爾一次就不足為奇了,天天如此。一天,夏老師起來之後,看見老鼠沒有跟,「欸!它怎麼不跟著我了?」他說:「它可能忘了。」他拿腳碰碰它,碰碰它也不動,再一看呢,端坐!它已經往生了,所以下至動物。

還有一些個例子,有人廟裡看見一隻雞,也是跟著大家繞佛。在廟裡,大家看見它也很特殊嘛,跟著後頭讓它走嘛。有一天,繞著繞著佛,它忽然一飛,飛到大殿的窗戶那個地方,這雞會「金雞獨立」,雞是一條腿站,一條腿起來。咱們打拳,不是有金雞獨立嗎?這雞就一個爪子提起來,伸著脖子,衝著西方,大叫了一聲;就這樣,提起一隻腳,衝著西,死了。這些事情都是很奇特的,很奇特的。所以下,一直可以下到三惡道的生物。

地獄中的生物,這經上說的,如果在他受罪的時候,他念佛不絶,等他的罪惡〔業報〕滿的時候,離開地獄的時候,他就成為菩薩,稱為「清涼華菩薩」。

所以,這三根普被可以下被到畜生、三惡道,一直到在地獄中,這下而又下了,都因這個法門而得到益處啊。

這個三根普被,正是有些人就因為這個而不滿意淨土,說「我是上根,你們這個下根也用的法」,他就好像覺得有點瞧不起。而不知道下根也能夠用,正是這個法的殊勝啊。

這個照相機,有一種叫做傻子照相機,你只要一按就行了,什麼速度、光圈、距離它都自動調節好了,傻子也會用,故稱為傻子照相機。這個傻子照相機很高級呀,多少電腦在裡頭,自動化。所以你不能稱為,說是這個傻子也能用的照相機,這個照相機是下等照相機。正是它是一個極好的照相機嘛。

淨土法門亦復如是,下根依之也可以得度,正是這個法門之殊勝處,微妙處,事實是如此。這個道理通過我們以後的研究,我們會明白的,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啊。

註一:黃念老在這個講座所用的教材課本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簡稱為《大經解》。

「凡聖齊收」,凡者、聖者,文殊、普賢這是聖者,都收到這個彌陀大願之海去。

「橫超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在欲界,欲界有六天,玉皇大帝還是在欲界裡頭,上頭有色界,色界上有無色界。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上天當然是快樂了,但是他的福報盡了之後還是輪轉哪。這玉皇大帝(俗稱玉皇大帝),佛經稱為帝釋,帝釋他五衰相現就知道不行了。他頭上的花萎縮,腋下出汗等等這五種現象,這種現象出來就知道壽命不行了。他有天眼通,他不但是看得遠,而且知道人將來要到哪兒去,這個他知道。他一看,他知道他要到某個地方,變成一隻驢的耳朵裡頭長了一個瘡,那個瘡裡頭要生蛆了,他就要到那隻驢耳朵的那個瘡裡頭變一隻蛆。非常恐怖!確實是恐怖!哈哈哈……,他就求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他持什麼咒,他免了,所以「三界無安」哪。

如何才能出三界?那你要斷見思惑。見惑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貪瞋痴慢疑,斷了這十樣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繼續斷這個貪瞋痴慢,沒有疑了,就貪瞋痴慢這四樣,這是思惑。思惑他要斷,不僅僅是咱們欲界的貪瞋痴慢,要斷色界的貪瞋痴慢,要斷無色界的貪瞋痴慢,把「見思惑」都斷盡了,漏盡,漏盡證阿羅漢。這個呢,就出三界了,不在這三界中輪轉了,就免了生死了。阿羅漢是小乘的極果,是小乘的聖人。

但是咱們試想一下,斷斷「見思惑」,談何容易啊?貪瞋痴慢,一句話不合我的心,就不高興了,這個是什麼呀?人家一表揚,一給你頂禮,心裡就高興,這個就是貪瞋痴具足啊。人家給你頂禮,給你獻供養,你就高興,這是貪心。你為什麼這麼貪?你愚痴啊。說你一個不好,你就不高興,這是瞋恨哪。就這麼個小事──貪瞋痴。

貪瞋痴是最嚴重的毒,這個「慢」字也很不可忽略,總是有一點點長處,就要……,總覺得我是人非,我是對的,別人不對,這個我慢哪。這個我慢的「慢」字和「貪瞋痴」並列。有的人很忽略這個問題,老是覺得就是自己不錯。這個俗話說,「老子天下第一」,那是最大的慢哪。

這種心,就是出家的人也常常為這個事情……,不但今人,古人也都有時難免哪。所以要把這個都斷了──我們這說的還都是欲界的,還有上界的,細的──談何容易呀!所以這樣才能出三界。這樣出三界叫做「豎出三界」,那確實不容易呀!所以今天咱們地球上,找一個真正小乘道的果位的聖人就很難了,二果、三果;初果還可能有,找個阿羅漢就很稀有了。

但是這個淨土法門呢,是「橫出三界」,就像一個竹子裡頭,竹子裡頭長了一個蟲子,這個蟲子要從竹子裡頭出來見見天日,它要是沿著竹子的方向一節一節的咬破出來,這很困難;一節還有一節,一節還有一節,這就是「豎出三界」。「橫出三界」呢,不這麼咬了,橫著找一個地方盯住了,咬一個窟窿。當然你咬這一個窟窿的時候,可能比咬一個竹子節費一點事,因為竹子皮比較堅固一點,但是它究竟只是一個障礙。這個障礙一突出來,你就出來了,就見天日了,所以這個就是「橫出三界」。我們這個修淨土法門是橫出,不是豎出,是「帶惑往生」。

所以你生了之後,到了極樂世界你還是凡夫,沒有說你是聖人哪,是生到凡聖同居土。所以極樂世界最殊勝、最微妙的就在於它這個凡聖同居土的特別。你來的雖然是凡夫,而凡夫就應該是退,可是他不退,他就是阿鞞跋致。說他是阿鞞跋致,他又是凡夫;說他是凡夫,他又是阿鞞跋致,所以蕅益大師說,「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啊!所以它獨勝。

所以我常勸一切(一切,不管是四眾的人,不管是哪一位),我常常這麼說,我說,你修什麼都可以,這個法都微妙,是片片皆香,是法平等啊。可是你要在這一生之中,你要了脫生死,你要不求生淨土就是不可能了!你參禪開悟還要受後有啊,是吧?這不可能啊!密宗也是如此啊,說它快,這「活佛」是怎麼回事?活佛就是前生修的,第二生接著修,第三生接著修,連修十幾生,他也不是都是這一下子解決問題呀,他還要連續多少生啊。

所以真正一生,在這一生之中,而且是人人都可以辦得到的,那只有這個淨土法門了,所以它是橫超三界。所以今天我也以此奉勸,你修什麼都好,研究什麼都好,但真你要知道生死可怕,你願意真正要去度眾生,要去自覺覺他的話,願意儘早實現這個願望的話,那你不求生淨土,是為失大利呀!

「逕登四土」,極樂世界,一切世界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常寂光,這是法身境界,「寂而常照,照而恆寂」。這個四土,你就「逕登四土」,直接登了四土。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也是凡聖同居土,我們是凡聖同居的穢土,髒的土,穢惡的土;極樂世界,我們一般的往生,低的往生是往生到凡聖同居的淨土,這是不同之處。

那他為什麼容易生呢?(證了阿羅漢之後就可以生到更高的一種土,是方便有餘土。)但是他還是凡聖同居土,所以咱們容易生。但他是同居淨土,又有彌陀的大願讓你不退,讓你壽命無量,你決定是只有前進,只有從一土一土〔的進〕,要是頓然的話,你就證到常寂光也可以。

因此這個法門是「極圓極頓」,不但是圓頓教,不但〔不〕是大家所瞧不起的,愚夫愚婦的,這麼一個所謂受人輕視的這樣一個教,是咱們「小始終頓圓」中,(這個五教儀大概講了吧?四教儀,這天臺宗的東西開始了,天臺玄義,有沒有?佛教史大家都知道了,這些四教、五教都知道了吧?)「小始終頓圓」,是《華嚴》的判教,到了圓的時候,圓人修一天等於普通人修一劫啊。你要得了圓解,能理解圓教的教義,你是個圓人,還是人哪,但你修行一天,比其他的人等於他修行一劫,所以殊勝。

現在這淨土法門是圓教中的極圓,頓教中的極頓。這個道理呢,我們要慢慢地來,不斷地來討論、來補充,使大家能夠真正的接受。不然現在呢,還只是將信將疑,是不是啊?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多花時間了。

是「不可思議」啊!《華嚴》就是一個不可思議呀,《無量壽經》也是稱讚不可思議的法門,這《阿彌陀經》裡頭,十方佛都稱讚這是個不可思議的法門。所以《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華嚴經》,這是貫通的,是不可思議的微妙法門哪,極微妙啊!

所以,先把淨土法門做一個介紹。

[解]:而其中之《無量壽經》者,乃淨土群經之首要。淨宗大德常稱為淨土第一經者也。

這個淨土法門之中,「而其中之《無量壽經》者,乃淨土群經之首要。」在淨土許多經裡頭,一百多部經,廣說一百多部經,少說就淨土三經,最少是淨土三經,這是群經的最首要地位的一部經啊。這個淨宗大德常常稱為這是「淨土第一經」,第一部經。淨土法門如此殊勝,而《無量壽經》又是淨土法門的第一部經,所以這部經的重要性就很明顯了。

[解]:至於《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者,乃先師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匯成今經,現推為《無量壽經》之善本者也。

「至於《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者」,現在也送給大家每人一本了,那個油印的,那個很全,那個比這個還要全,裡頭有兩個跋,兩個序,那很全的,就是印得不精。

這部經是什麼呢?「乃先師夏蓮居老居士」,夏蓮居,這是佛教的一個稀有的大德。這過去國內稱為「南梅北夏」,南方的一個泰斗是梅光羲,是我舅父,我親舅父;北方夏蓮居,是我老師。這兩個雖然是白衣,在佛法上的成就很突出,也是多少年難得有這麼一個人的,他會集《無量壽經》。

他是把《無量壽經》,最早是漢朝翻譯的(這個還有) ,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魏,曹操,曹操的時候,康僧鎧翻譯了一部,大家比較常念的是這一部。吳,孫權,你看看這個時候,都翻譯得很早吧。(其實在曹操那個時候,還翻譯了一部沒傳下來。在曹操那時候翻譯了兩部了,只有一部傳下來,一部沒有流通下來。打仗,這個戰禍毀多少東西。咱們這一次這十年動亂,燒了多少經書啊,很多的寶貝都毀了,毀了很多東西,所以就很多沒有傳下來。)

唐,在這個《大寶積經》裡頭。宋,宋朝最後又翻譯了一次。所以一共是十二次,有記載的有十二種譯本,流傳到現在還有的,有五種。

淨空法師發了一個願,他要把這九種的《無量壽經》(這五種原譯是五種,王龍舒後來會一本,彭二林刪節了一本,魏默深又會集了一本,夏老師又一本,這是九種),他要把這九種要合訂成一本。

這個就看出來了,最後夏老師他所會集的,就把這五種,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廣泛的採擷了原來譯本中的精華和心要,都把它吸收進來了;「圓攝眾妙」,不是很機械的,而是很圓融無礙的,把一切各種原譯的妙處,都攝受到他這一本裡頭來了;「匯成今經」,會成了這一本。

「現推為《無量壽經》之善本者也。」現在公認為是《無量壽經》〔的善本〕。過去說沒有善本,沒有好的本子。它為什麼呢?你看,翻了又翻,翻了又翻,就是對於以前翻的不滿意呀,是不是?所以翻了還想再翻一次,翻了還想再翻一次,從漢朝翻到宋朝。

先師就把這已經有的這些譯本,把它採擷匯納,融成一本。這一本,大家認為這《無量壽經》有了善本了,現在也入了藏,在國外廣泛流通。這就把咱們所要講的,研究這部經的,它的地位說出來了。淨土法門是這麼殊勝的一個法門,而淨土法門的第一部經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前前後後說,一共有九種。現在這一種,是九種中大家期待了一千多年的善本,現在有了。而這個善本,也正是從現在到將來以至最後一百年,來度眾生的法寶。

下面一段,頭一句話是「《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

[解]:《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我國清代彭紹升居士讚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眾生本具之化儀。」

一個網子要一個綱繩,一拉著綱,綱舉就目張,就全收了,綱領嘛。淨土宗就以《無量壽經》為總綱,這句話當然是有所根據的嘛,就是清代的彭紹升,他曾經這麼稱讚:「《無量壽經》是如來稱性之圓教,眾生本具之化儀。」

彭紹升是什麼人呢?彭紹升是清朝乾隆時候的人,父親是尚書,尚書的地位等於現在的副總理,這還是高幹子弟。可是他自己也科舉,可能是中進士,但是他不做官,他研究佛教,著作很多,淨土宗的一位大居士。他也把《無量壽經》刪了一本。他把魏譯本,曹操時代翻的那一本,他作了許多刪節,就成為第七本。

他同時給《無量壽經》作了一部論,叫做《無量壽經起信論》,還有《觀無量壽佛經約論》《阿彌陀經約論》《華嚴念佛三昧論》(這是不久在居士林剛剛把這個講過,這個很深很深,講《華嚴》的,完全用的《華嚴經》講《華嚴》裡的念佛三昧)、《一乘決疑論》《居士傳》《二林居士集》,著作很多,見解很透、很超,是位很難得的,不但居士中少有,出家人也不多見。

他這個稱讚,說《無量壽經》是什麼呢,「如來稱性之圓教」。「如來」就是佛的十號之一,佛啊。「稱性」兩個字我們要解釋一下。這個「性」嘛,就是本性,自己的佛性、自性,這個「性」字。「稱性」,怎麼叫稱性呢?

我們常常有兩方面的意思。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說,這個事你稱心不稱心哪?你要很稱心如意,這是「稱」字的一個意思。你這個東西跟那個東西相稱不相稱呢?比方一個出家人,他手上拿一本雜誌,這封面一個黃色的照片,那我們就說,「哎呀!你是出家人,你拿這個雜誌不相稱。」對不對?哈哈哈哈……,所以「稱」字就有這兩方面的意思 : 稱心,合適(一個就是這個相稱不相稱)。

所以「稱性」就有這兩方面的意思:佛他講的這個東西和佛的本意是相稱的;佛說這些法,他是稱心的,是痛快的,不是委曲的。佛說其他的法是委曲的,哎呀!這眾生難度,大家很愚痴啊,於是乎只好說一些「權說」,權巧方便。不是!佛說這部經,是大暢本懷,自己的本懷是非常暢快了,把自己所有的這個修持,都把它傳授,把它宣說出來,大暢本懷呀,所以這個「稱性」。說是「稱性之談」,不但是稱性之談,還是稱性的極談,登峰造極之談哪,不能更超過於此了。

「眾生本具之化儀」,所以從佛邊說,這是如來稱性之極談;從眾生這邊來看,是眾生你本來具有的化儀。

「化儀」,我們不就說是化法四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是「藏、通、別、圓」,化儀四教是「頓、漸、秘密、不定」。「化法」,「藏、通、別、圓」,這些個不同的法呀,是藏教啊……。「化儀」的「儀」字,就是儀式、儀軌,這些軌則,這些程式,也可以說是這些方法呀。還有很好的比方,化法如藥,化儀如藥方,配些什麼藥給你吃。

化儀是四種,「頓、漸、秘密、不定」,有的是頓法,有的是漸法,有的是秘密法。「秘密」法是佛在某一個會上,對某一些聽眾而宣說的,那沒參加這個會的人不知道,所以稱為秘密。「不定」,過去有解釋,現在我看一個新的解釋很好;「不定」就是說,佛說這個法,聽的人各個領會的不一樣,淺者領會的淺,深者領會的深,因此稱為不定。有的老的解釋,就說這裡頭各種形式都有,這稱為不定。這個說的,我覺得沒有後一種好。

這個很自然,各個的領會不一樣。所以說《華嚴》的時候,大目犍連他們都不知道,後來到說《法華》的時候,這些大阿羅漢痛哭流涕,「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註一〕」,為什麼在一個法之中,始終是隨著佛聽,而我們不知道這個事?它「不定」呀!這是化儀,這個藥方是眾生本有的,並不是我們心外之物。

所以彭居士這個話說得很好,這個是佛稱性之極談,也就是眾生本有的藥方,不是心外,所以一切都不出自心哪。正因為是你本有的,所以你來使用不就是更合適嗎?並不生疏啊,並不是外來橫加於你的,就是啟發你一下。

[解]:日本釋道隱讚此經為:「如來興世之正說,奇特最勝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極說,速疾圓融之金言;十方稱讚之誠言,時機純熟之真教也。」

日本和尚道隱稱讚這部經,《無量壽經》,他稱讚是「如來興世之正說」。如來出興於世,這個是正說,不是權說,不是委曲之說,是正說;是「奇特最勝之妙典」,這個是最奇特了。剛才我們說過,生到極樂世界,你是凡夫又是阿鞞跋致;說你是阿鞞跋致,你又是凡夫,這是十分奇特。而這個奇特,光奇是沒有可貴呀,它最殊勝,這樣你凡夫才可以得度啊!

有的人喜歡出奇,喜歡出新,以為創新出奇就是好。創新出奇有什麼可貴啊?是不是啊!你故意作點怪,從前沒有的,是新奇了,毫無可取之處!毫無價值!〔淨土法門〕它又最殊勝,最殊勝就在於你凡夫可以成阿鞞跋致,本來凡夫絶無此望。所以說,佛之大願是什麼?大願是要度眾生啊!我們這個願也是如此,我們是要度眾生啊,你怎麼度啊?這不就有這個奇特最勝之法嗎!

所以密法說,就是三句話,「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離開悲心,你就什麼都不能談啦,這大悲是根哪。「菩提為因」,菩提是覺悟,菩提就是覺呀,要發菩提心,這是因哪,因是什麼,果就是什麼。徹底成就是什麼?你方便哪,你有度生的方便哪。你有一個方法,你告訴他一個方法,他這眾生都是做不到的,有跟沒有一樣;而這個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所以就是說,這個就是殊勝的方便,以這個方便才是究竟的成就,究竟的果實。有度生的方便,不是一個空談哪。所以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啊。就是說,你是擔負這樣一個使命,你要救度眾生啊,大丈夫的事業。「相」就是總理,「將」就是總司令,不是總理、總司令這些人他們所能做的事,因為他們所救度的是有限量的,不徹底的。

「一乘究竟之極說」,「一乘」兩個字剛才解釋說過了,這是一乘到究竟徹底啊;「極說」就是登峰造極的佛的言說。

「速疾圓融之金言」,最快了,所以我們就在這一生中,如果你淨業成就,佛就來接引,加持你,使你臨終的時候不亂,而得往生,很快,所以疾速。「疾」而且是「圓融」,它這個是非常圓融,把這一個極殊勝的圓教,能普被三根,都能接受,所以十方佛都稱讚「釋迦牟尼佛能在這個世界上,宣說這個法門」,這圓融啊,這個教是圓融的。這是最快、最圓融的金口所宣之言,所以稱為「金言」哪。

「十方稱讚之誠言」。這個就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翻譯的是六方佛,因為鳩摩羅什大師知道「秦人尚簡」。他那時候稱中國人為秦人,和我們現在稱中國人為漢人是一樣的事情;漢化、漢地,因為秦漢都是極強。現在在美國有唐人街,中國人叫唐人,那都是極盛,秦漢唐極盛。他說「秦人尚簡」,秦人說的就是中國人,不是說的秦始皇,中國人喜歡簡單,所以他翻譯的很簡單,只是「六方佛」,他把那個四方佛刪了,因為是重複。真正等到玄奘大師翻譯,這「十方佛」都有。

這本書,這是我在居士林,那個時候還沒有擺脫,我在那時候印的,是三種《阿彌陀經》,有很多人不知道,這《阿彌陀經》有三種。大家常念的是秦譯,這是最簡要的。還有一種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唐譯的,這稱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再有,是夏老師會集了一本。所以《阿彌陀經》有三種,《無量壽經》有九種。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就不只是東西南北〔上下〕了,加上這四個犄角(這個角,那個角,那個角,那個角),所以就是十方。四個角有什麼什麼佛,怎麼怎麼稱讚,所以根據唐譯來說,就是十方佛的稱讚。「誠言」,這是誠實之言,誠懇之言。

乃是「時機純熟之真教也。」這個是時機純熟了。所以最初說法,眾生都不懂,最後說《法華》,這時機成熟了。那麼現在呢,給大家的是,稱讚這種難信之法,這個淨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呀,這是《阿彌陀經》的話。大家上課、上殿在念《阿彌陀經》,它有這一句,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是一個不但是咱們一般的人難信,一切世間,包括天,包括什麼什麼,都是世間,都是不容易信之法呀!這個淨土法門,是這樣難信的法呀。

所以我們也不敢期望,說咱們班三十五個人能夠將來都是……,像淨空法師,他找了五個人,把我們這個書把它變成繁體字,找了五個大學畢業生佛教徒作校對。這五個人後來校對到第三本,我們不是有四本嘛,校到第三本,這五個人一起到淨空法師前頭發願,說「我們這五個人,每個人都是盡這一生專修專弘淨土」,要弘揚咱們夏老師這個會集本。這是很殊勝的事,所以淨空法師寫在序裡頭。我們人多,我們也不敢這麼期望。我們說,只要有人發起這個大願,都是極殊勝的事。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不是一個好容易信的法。

有時候你看一個老太婆她肯念,肯什麼,你要知道她的善根不可思議啊!不可因為她是個老太婆就輕視。就在美國,有一個老太婆,她也信得很雜,後來有人說:「你這東念西念,你這有什麼好處啊?你專心淨土吧!」接受了。接受了之後,三年之後,一天在吃飯的時候,她沒有出來吃飯,別人就來看看怎麼回事。外國的老人房門是不鎖的,就是怕有什麼事情,所以老人她房門不鎖門的,就沒給她安鎖,她要鎖也不行,裡頭也不能鎖,所以一推就進去了。一看嘛,這位老太婆坐在那兒,端坐,「咦!怎麼她坐著?是幹什麼?」一看呢,腿上擺著一份遺囑,寫好了,人已經死了。再一看呢,前面擺了好多件孝服。在國外很多人還是講究穿孝服,不是戴個黑紗就完了,要穿白袍子,不同的衣服,兒孫他們穿的不一樣;大兒子、二兒子、兒媳婦、哪個孫子所有應該穿孝的孝服,老早她利用別人睡覺的時間都做好了,大家都有得穿。你看她多鎮定,多從容,端坐。三年!她這個就是很殊勝的善根,所以這個時機純熟啊。

日本一億多人口,五千萬是淨土宗,占一半,差不多一半。你看咱們中國,中國現在的佛教還都是以淨土宗為主。誰都知道,小孩都知道「阿彌陀佛」。這不是個簡單的事,這是阿彌陀佛發的願哪,阿彌陀佛就發這個願──我的「名稱普聞」哪。我的名字要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之後,大家才能夠念佛,才能夠求生極樂世界,這就是佛的願兌現了。

別的佛,不知道。你說是念毘盧遮那佛,你聽見過誰念,是吧?藥師佛還消災延壽,那多好,但是也沒多少人念哪。但是就是「阿彌陀佛」嘛,這一張嘴就來了。有人一遇見危險,「啊!阿彌陀佛!」,不信佛他也念一句,這都是時機純熟。正是因為這種因緣,所以我們來弘揚、來接引,這都是條件。

你這個時節因緣不合適,那沒有辦法,佛也不度無緣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王舍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佛名,見過佛;有三分之一的人只知道名,沒見過佛;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根本連釋迦牟尼佛的名字都沒聽過,所以這因緣很難哪,是吧。

所以現在我們就知道,十方佛都稱讚釋迦牟尼,能夠於這個世界說這樣的殊勝之法,這是由於釋迦牟尼的大願,阿彌陀的大願,也是咱們眾生時機還是成熟。所以我們也不要自暴自棄,能遇到這個法門還是很殊勝。

[解]:先舅氏梅光羲老居士亦讚云:「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極談,眾生本具之化儀;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也。」

「先舅氏梅光羲老居士亦讚云」,也是這麼稱讚,說《無量壽經》是什麼呢?是「如來稱性之極談」,這句剛才說過了,「稱性之極談」。「眾生本具之化儀」,這也解釋過了,前頭有。「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這前頭解釋過了。

乃「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淨土群經有一百數十部,這一百數十部以《無量壽經》作為總綱,作為心要,最重要的典籍;是「一大藏教之指歸」,整個佛一個時代一大藏教「之指歸」,的歸宿。這個稱讚,也是可以說恰如其分。

這剛才我說,修什麼都可以,你不求生淨土,你今生就不容易啦,可以說是無望。但是你只要在淨土法門的人,你縱然今生沒有能夠得度,但是種了這個善根,或者修了其他的佛法也種了善根,雖然沒有〔得度〕,但是輾轉輾轉,最後還是依止了這個法門而得度脫。

所以《無量壽經》說,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問而得度脫。因為在《無量壽經》,底下要講啊,在法會之上,阿難看佛放前所未見的光明,所以他就發問:「佛呀!你為什麼今天現這樣的光,前所未有啊?我就知道是佛佛相念,是不是佛在念過去佛,還是念現在佛呀?」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稱讚阿難:「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就從這一問以後的一切含靈,都是因為你這一問而能夠得度啊!因為這一問,佛就說出了《無量壽經》了嘛。所以《無量壽經》的重要,這是一大藏教的指歸,就是如此。

註一:《妙法蓮華經.譬喻品》:「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解]:如上諸賢所以盛讚此經者,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

「如上諸賢所以盛讚此經者」,為什麼這麼稱讚此經的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於本經是主張「持名念佛」的。念佛有四種法門: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持名念佛,這是主張持名念佛的。

所以《阿彌陀經》大家都知道,念佛一日、二日、三日,至七日七夜,那就一心不亂,就往生了,提倡持名念佛的。「本經持名念佛」,《無量壽經》也是如此,也是主張念佛,三輩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都是主張持名的。那麼這個法門如何呢?這個法門殊勝啊!

這本經之所以殊勝,因為本經是著重在「持名念佛」,所以這個法門是「圓滿直捷」,最圓滿哪,萬德都攝在這個法門裡頭了,一切殊勝。所以蕅益大師說,你這個念佛,你就是一大藏教都在裡頭了,多少戒律都在裡頭了,多少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等等等等都在一句之中,所以它圓滿哪!

「圓滿直捷」,直捷了當,念佛法門直捷了當。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的是什麼?所以先師在《淨修捷要》裡頭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無量光、無量壽這阿彌陀佛的名號嘛,是什麼?是咱們每一個人你自己的本覺;本有的覺性,稱為本覺。

「起心念佛方名始覺」,不覺就是眾生,你雖然有本覺,你現在不覺就成為眾生了,這很冤枉啊,這個輪迴是很冤枉的事情啊,起心念佛才叫做始覺。你念的是什麼呢?念的就是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就是無量壽,念的就是自己的本覺,始覺就合了本覺了嘛,所以是直捷了當。

而且是「心作心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要來念佛,這是心在作佛;我念佛的這個心,它本來就是佛。所以你起心來念佛,而所念的正是你能起的這個心哪;如珠子放光,光就照了珠子,先照了珠子,這多麼直捷呀!所以念佛法門就是如此,它是直捷啊;「圓滿」是萬德都在裡面了,而且是直捷,始覺合乎本覺啊。「聲聲喚醒自己」,句句都是叫醒自己。念阿彌陀佛,你叫誰呀?你叫你自己,把你自己叫醒啊。

「方便究竟」,這是剛才說的,以方便為究竟。這個是太方便了,就這幾個字,誰都可以,會念哪;也不用閉關,也不用什麼,你隨時隨地,走路、做工作、上公共汽車,你都可以念哪。

「一超直入」。只要你念得……,所謂「一聲佛號一聲心」,一超直入啊;而且是「最極圓頓」了,就是夏老師的話,「念佛時就是見佛時,見佛時就是成佛時」,所以直捷了當,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了。這還不圓頓嗎?「念佛時就是見佛時,見佛時就是成佛時」啊,底下還要發揮。

[解]: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

因為這個是「彌陀一乘願海」,彌陀發了四十八個大願,這第十八願,只要你念十句就可以往生,這又稱為一乘大願之海,所以我們唱讚子,「阿彌陀大願王」,這個讚子是有根據的。為什麼稱為大願之王?一切佛中,以彌陀之願為諸佛之王啊!就是如此,道理就在這。

「六字洪名」,我們這個念佛是把彌陀的大願之海,以六字洪名,萬德都在裡面了,這樣一句洪名,這是佛所證的究竟的果覺(佛發了大願,大願成功了,是佛的果覺;佛的這個名號名具萬德,這也是成了果覺,成了佛才有這個名號),把這個佛的果覺作為咱們眾生因地的心。

咱們念佛,咱們這不就「是心作佛」嗎?這就成了我的心了,我要發願往生,跟彌陀大願就相合了。那我念的就是什麼?我的心中是什麼?我心中就是彌陀的名號,彌陀的名號就是彌陀的果覺,彌陀的果覺就成了我現在的心,所以直捷啊!

「以果為因」,我們是把佛的果作為我們的因哪,這個因和果就同時的。所以這個《法華經》,這講《妙法蓮華經》講這個蓮花講得很多,今天不多說了。這個蓮花的最殊勝之處,就在於花和果是同時出現,蓮花一開,小蓮蓬在裡頭。桃花、杏花,花謝了才看見果實,先有因,後有果。

唯獨蓮花,因出現,花一開(因出現),果就出現。所以《法華》之特點,《妙法蓮華經》為什麼用蓮花作譬喻?就是要指出這個「因果同時」,所以圓教之不可思議就在這兒,所以要能圓信圓解,你修一天等於其他人修一劫。這「以果為因」,所以「因果同時」。

「從果起修,即修即果。」你從果上修的,所以這個是他力派。淨土法門是他力派;「果」,果教,是從果上起修的,這從果上起修的只有淨土宗和密宗。它不要前頭選種,而且還要開墾,要除草,要選種、播種等等等等的。果實出來了,你只要吃;你在念你就是享受,農民把這個蘋果樹的工作都圓滿,大蘋果結來了,送給你,你來吃。這個多簡單!這是果教。不須要你再投身飼虎啊,哈哈哈哈……,那個是很不容易啊,是吧?這個都是成就了的果實,你只要吃果實就行了。

「即修即果,心作心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可思議呀,就是因為這個持名法門不可思議。這部經為什麼這麼殊勝?這麼被稱讚?就因為持名法門。持名法門它就是因果同時,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

[解]:故《彌陀要解》曰: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所以《彌陀要解》,(這還有一小段,我們講完這一小段,這一小段很要緊。)「一聲阿彌陀佛……」,這是蕅益大師的著作,這蕅益大師我們要對他特別尊敬啊!這是印光老法師的話,不是我的話,他稱讚這《彌陀要解》,他說,釋迦牟尼佛自己來註解這個《阿彌陀經》,也不能超過蕅益大師啊!蕅益大師是明代三大高僧,這是了不起的!他的《要解》不多啊,他九天工夫寫出來的這一部書,這是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來的。誰能花九天工夫寫出這麼一部著作?而且這麼殊勝。所以我們以前都是給大家研究這個《阿彌陀經要解》,現在我們換了《無量壽經》,但是這部書還是建議啊,這是咱們的一個寶啊。

就剛剛這個話,「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咱們現在念的這句「阿彌陀佛」是什麼?就是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五濁惡世,他成了佛了,他所得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這句佛號。你看看,這句話的份量是什麼份量!所以印光大師稱讚的也是如此。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把這個果覺全部的,把這麼大的大蘋果整個給你了,只要你吃啊。授給咱們濁惡的眾生,在五濁惡世還有很多惡習的這樣的眾生。這個事情是什麼事情啊?

「乃諸佛所行境界」,所以十方諸佛所都稱讚,這是佛所行的境界。說談神通,什麼是佛神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佛神通。而現在把佛的這果覺直接授給濁惡眾生,是佛的境界,諸佛所行的境界。

「唯佛與佛能究盡」,只有佛同佛才能夠徹底了知此事;「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九界──九界,六道是六界,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這一共是九界。這一切的九界(包括菩薩,從菩薩以下,聲聞、緣覺、阿羅漢以至於天人,以至於一切一切,底下不用說了),所能夠信解的,所能夠相信的,所能夠理解的。所以,我們說是難信之法就在此。

念這句佛號,就是釋迦牟尼佛他所得的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樣一個果實,全部給我們眾生了。這只是佛的境界,這個只是佛和佛才能徹底瞭解,不是菩薩以下所能夠信,所能夠解的。那菩薩就是能信,但是他還不能解,不能徹底解,不能究竟,只有佛才能究竟;那聲聞、緣覺就更難了,那其他的六道眾生就更難了,是不是?所以是如此殊勝之法。所以,我們就是從果起修啊,這一點很重要。

今天的時間到了,那麼我們再過一個禮拜,下兩週這個時候再跟大家相會。

〔第二講,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二日〕

上次,我們把這個《大經解》的「前言」,在開始部份作了一些敘述,提到淨土法門的殊勝,而淨土法門的第一部經就是《無量壽經》。而《無量壽經》中有九本,那麼我們現在所研究的這一本,是九本中最殊勝的一本。那就把這部《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的地位介紹了,是殊勝法門中的第一部經,這第一部中的九種之中最完善的一本。底下又引了許多古德對於這部經的稱讚,上次談得很詳細了,今天就不重複了。

但是底下就引申一問,這部經為什麼如此殊勝呢?原因何在呢?底下就說了,就是因為這部經,本經所提倡的是個「持名念佛」的法門。這個持名念佛的法門,底下就加一點敘述了──是圓滿的,是具足一切的,無所欠缺的;是直捷的,是直捷了當的,不是走彎路的;是方便的,是人人可行的;是究竟的,是徹底的,一超直入啊!從這個妙莊嚴路一超就進去了,就登堂入室,最極圓頓哪!在教裡,圓頓教是最高深的教,而且圓頓中是最極的圓頓。

持名法門的讚歎是說過了。那為什麼這個持名念佛這麼殊勝呢?這道理呢?它就是把這個佛的果覺,佛的大願之海,佛的萬德的洪名,這是阿彌陀佛多劫修行所成就的果實、果覺、果實的覺悟,把這一個果實,這樣一個覺悟,作為我們現在,我們開始修行,在因地之中,(有因有果,佛是果地,我們是因地。)作為我們因地修行人的心。把佛的果覺作為眾生的因心,是以果為因,所以現在我們稱為果教派,是極殊勝的。這是個果教派呀,是從果上起修。

別的修行,那就是很多你要從頭開始啊,要修止觀,要先修六妙法門,一步一步修,最後修摩訶止觀等等,都是如此。你要一步一步的,像這個小乘法,你要修種種法,斷種種煩惱,斷見思惑,這一步一步的,有次第的,一點點修,一點點進步,那麼是個過程。

而這個淨土法門呢,是拿果作為因。就是說,彌陀發的大願,以種種功德的莊嚴,這個成就了;彌陀的這個名號萬德莊嚴,到成了佛之後這個名號才成立嘛,是不是?這是一個果。我們這個果教派就是從果上面起修。別的法門呢,是要從開荒除草,要選種,你要播種,你要不斷地耕耘,要消除病蟲害,拔除雜草,灌溉,種種種種才得到,東西成熟了,你才得到果。

這個念佛法門,是把這個饅頭蒸好了送到你的面上,就請你吃。這個就叫做「從果起修」,就是這個意思。不是叫你現在要去開荒,也不是要叫你還去施肥,還要去種地,還要再那去蒸;這饅頭好了,這種大願已經成就了,這萬德洪名已經成就了,你只要念這個,把這個果覺作為你因地的心哪,是從果上起修的。所以因跟果就同時了,在你修因的時候,果就在裡頭了。從果上起修,你這個修就是果,所以不可思議啊!

所以《彌陀要解》說,一聲阿彌陀佛是什麼?我們往往忽略了,認為小孩子也會念,老太婆也會念,無知識的人也會念,就認為這個是太普通了,好像不值得我去修了,不知道這是一個不正確的想法。

為什麼誰都知道阿彌陀佛?有無量無數的佛,大家都不知道名字,就知道個阿彌陀佛,這是彌陀的大願之一啊!他「名稱普聞」哪,阿彌陀佛就有這個願哪,願我的名稱大家都聽到。所以誰不信佛的人,他要是有一天,地震了,房子要塌,他出來了,沒把他砸死;他一出來,頭一句話「阿彌陀佛」!他就會念一句啊,「名稱普聞」哪,這是佛的大願之所感。這都是果實,我們是從果上起修,即修即果。

所以這一聲「阿彌陀佛」,這個蕅益大師的話,就是釋迦牟尼本師在五濁惡世,在我們這個世界有五種都是惡濁,在這種世界裡頭所得的佛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咱們釋迦牟尼佛是成就了,他所得的這個法,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就是這意思,所以很深刻。

這句話,當然是中國話,誰都懂。但是這個意思要懂,確實不大容易,就是不敢相信哪,只有蕅益大師才說得出來呀。所以咱們近代三大高僧之一的印光法師說,蕅益大師的這個著作,是沒有再有任何可以跟他比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親筆來再寫一個《要解》也不能超過呀!這是蕅益大師的的話,所以印光法師就讚歎。所以我們對蕅益大師的這個《要解》,我們都是應當很好的去讀啊。現在我們這個課程中,今年我們用了這個《無量壽經》了,但我們這裡引他的話很多啊。

那麼,這一句「彌陀」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話,翻譯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大的覺悟,徹底的覺悟。「佛」嘛,就是覺悟者,就是覺悟啊。

「今以此果覺」,把這個果實,這個覺悟的果實,全體(不是一部分的,一半的,一點點的,或者是幾分之幾,而是全部)給給咱們什麼人?給給咱們濁惡的眾生。咱們在五濁惡世,咱們心中有種種的污濁,有種種的惡念,是這樣的眾生,把如來的無上的果就給我們了。這個事情可是不可思議啊,要知道,不可思議啊!這個是什麼事?這是只有佛所行的事,除了佛沒有誰能辦這樣的事。這頭一點就很明白嘛,他不是佛,他也沒有這個果覺呀,哈哈哈……;而且也沒辦法把這樣殊勝的果覺,授給這樣凡愚的眾生啊!而佛能做呀,只有十方的佛才能夠做得到;「唯佛與佛能究竟」,唯佛與佛才能對於這個事,能夠瞭解得徹底,能夠相信得徹底,能夠實行得徹底。

底下一句話,這個上次我們已經說了一遍了,因為快到結束的時候,大家這個……。但這個很重要,所以今天再重複一次這一段哪,這一段它就是說明這部經的重要之所在。為什麼?就是因為他是說了這樣一個法門,這樣一個法門「非是九界自力」,九界;六趣,六趣就是六道,天(外道,這耶穌教講升天,天,我們說天是六道之一);阿修羅,種種的神仙哪,什麼妖魔鬼怪呀,都屬於阿修羅這一類,他有很大的神通,可以跟天打仗,阿修羅啊;底下是人哪,都是善道;再有畜牲、鬼、地獄,惡道;這六道,再加上阿羅漢、緣覺、菩薩,這不九界嘛。

這不是九界的所有這一切的有情,一切有生命的眾生,他用他的自力所能夠相信,所能夠理解的。就是菩薩、阿羅漢也得要佛力加被,有外力的加被才能夠信解。要以菩薩以阿羅漢用他的自力,對於這樣一件事,把佛的這個果覺授給這樣的濁惡眾生,他不能相信,不能理解啊。連菩薩都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他之所以能相信,能理解,是靠了外力,靠了他力,靠了佛力。

所以今天我們在座的人,對於這樣一個事實能夠稍微有一點點信受,能夠相信,能夠接受,我們簡稱為「信受」,都應該自己慶幸,不是小事,不是小緣哪。對於這個問題能夠聽到,能夠相信一點,不能完全理解,總之是這樣的大德所說不會有錯,這叫「仰信」,這樣來開始啊。

所以《阿彌陀經》說,這個淨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是佛說的,這一切世間都難信之法。大家不要看到一個人信淨土就輕視他,他信了一個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你好像還沒有他這麼信,你應該就知道,你這一點你還不如他,哈哈哈……。我們不要以為我們多讀了一些經論,我們就不信淨土,我經論知道的很多,我比他高,那很不一定!

[解]:又曰:「舉此體(指法界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底下又說了,「舉此體」,就是法界的本體,我們一個法界包含一切,沒有邊際,廣大無量。〔舉〕這個法界的全體、本體,作為什麼呢?作為阿彌陀佛的身,阿彌陀佛的土。阿彌陀佛的報身,咱們常念阿彌陀佛的讚子,「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這不是常常念的讚子嘛。那個白毫光宛轉像五個須彌山那麼大,那個眼睛如四大海那麼廣,這個身之大,那就是咱們所不能想像,這是彌陀的身,這報身哪。有時候這個臨終接引看的那個相,有的時候是報身,有的時後是化身。化身就像畫的,咱們就可以看得著了,那程度特別好的能見到報身,那上品生。

作彌陀之身哪,作極樂世界之土啊;七寶的宮殿,黃金為地,樹林都是各寶莊嚴,種種的這個他的土,這是凡聖同居士,上頭還有;四土啊,不詳細說了。都是以這個「法界本體」作為阿彌陀佛的身,作為阿彌陀佛的國土。

也就是用這個法界的體,作為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那麼這個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就是全法界的本體;也就是全部的阿彌陀佛的佛身,全部的阿彌陀佛的國土,都在這一句名號裡頭了。這個道理是不大好懂,文字是很容易,就是這麼個意思。那只有這《華嚴》的道理,要讀《華嚴》我們就知道了,這個一就是一切。一句佛號,就是所有關於佛的一切一切都包括在裡頭了,這就是《華嚴》的道理。

那麼,法界體性就是眾生的本體,所以這句名號也就是我們的本體。這個指出來了,指出來這個名號,說到它的殊勝,種種功德;同時也說,也就是我們的本覺理體,就是我們的本心哪。所以佛法就是最平等,說人人都有佛性啊。佛是覺悟了的人,人是還沒有覺悟的佛;雖然還沒有覺悟,我們的佛性跟佛相比,我們一分也沒有減少,

所以《心經》說「不增不減」哪。成佛,佛性也不增;在眾生,眾生佛性也不減。所以念的這句名號,就是我們本心,就是阿彌陀佛的身、阿彌陀佛的土,就是整個法界,就是阿彌陀佛的一切功德,就是我們的本心,所以說直捷了當啊!這個是蕅益大師的話。

底下就是我們今天新開始往下講了。因為蕅益大師這兩段很深刻,不很好懂,所以我們再把它敘述一回,加深我們的印象。這都要反覆反覆地體會,這個佛經啊,是無盡藏。圓瑛法師他說,他講《楞嚴》講了一百五十多遍,每講一遍有一次進步,它是無止境的。所以這些話,不要是一聽就過了,你反覆地去思維,你看一遍,思維一遍,就會取得一次的進步。

[解]: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諸佛秘藏,和盤托出。

可見這個《無量壽經》是什麼呢?這兒文字的斷句應該是「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大悲慈父」和「如來世尊」應該是連起來的。這部經是我們的大悲的慈父如來世尊,他的稱性的極談。「稱性」我們上次講過了,如其本性;「稱」,稱心如意,稱其本性。這登峰造極之談,沒有再有其它的開示勝過於這個了。

「諸佛秘藏」,一切佛的秘密難宣……,什麼叫「秘藏」?佛沒有保秘,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告訴人的,要保秘的,要秘密傳授的。怎麼成了秘藏呢?但是這個法「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個是《法華經》的話呀,這個佛的知見,不是文字語言分別這些個咱們的思想所能夠理解的,所以稱為秘藏。

它自然成為秘藏,因為大家不能懂,因為大家沒有離開妄想;在你這個妄想沒有離開之前,要理解這個沒有妄想的境界,你是理解不到的。這個秘藏,這部經就是把如來的秘藏「和盤托出」了,所以就不可思議呀,就是說。本來是不可說的,但是他托出了,所以這個淨土法門是「密教顯說」,把這密教公開地說出來了。

[解]: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此一句佛號,正如《要解》所示,即是眾生本覺理性。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

「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上次不說了嘛,他們很多都是說啊,好幾位大德都說了,是「眾生本具之化儀」啊。這個彭紹升就說過了,是不是?這個法門呢,我們用的這個法門,這個藥方,化儀就是藥方,這個藥方是我們眾生本來自己有的藥方。

我們要知道,我們跟佛完全是平等的,所以佛法是個大平等法門,不同於其他的宗教。別的宗教,最後耶穌要審判,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所以他就有最高的權和智慧,他就要審判,好的人入天堂,壞的人入地獄。那沒有任何人再能跟神相比的了,跟神的兒子都不能相比,跟耶穌都不能相比了;他們是上帝創造萬物。那佛教不是這樣,一切是平等的,我們和佛。

所以這樣一個殊勝的法門,這樣一個殊勝的化儀,這麼一個殊勝的藥方,也是眾生本有的,因為我們和是佛平等的。但是現在,咱們可是糊塗了,自己把自己搞糊塗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呢?就是要不糊塗,說句老實話,就是要不糊塗,再明白過來,所以它就容易啊。這一句佛號就是眾生的本覺理性,所以我們這個能念的心──這底下就跟禪宗結合了,待會兒要開禪宗的課了,大家可以結合著這個書 ──「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我們能念的心就是如來果覺啊。

[解]:是故《觀經》云:「是心是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又作佛,是故當下即佛。直捷了當,方便究竟,奇特殊勝,不可思議。更以淨土諸經之中,唯此經備攝圓妙。

所以《觀經》說:「是心是佛。」就是我們眾生這個心就是佛。你如果本來不是佛,你還能成佛嗎?是不是?你根本你是銅,它能夠有磁性嗎?你本來是鐵帶磁性,它才能夠磁化,它才能成磁鐵石,它有這個性,它有磁性。銅、石頭它不能吸鐵,它不能做指南針。你「是心是佛」,就我們這個心就是佛,我們用這個心來念阿彌陀佛,就是用「是心作佛」。所以《觀經》裡頭兩句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兩句話是極殊勝啊。

而這兩句話也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啊,就在前二十年,蘇州一個比丘尼死後,天靈蓋燒不壞,她天靈蓋就現出這四個字:「心作心是」。這不可思議!我沒看見天靈蓋,但是〔有人〕把它拓下來。這個拓下的人是誰呢,就是曾經在廣濟寺待過的圓徹法師,現在到南方去了,他作了很長的詩記載這個事情。他把這個天靈蓋的骨頭,他給拓下來了,這都是事實。總之是不可思議,大家要知道。所以通過這個比丘尼,她修持得很好,在她的靈骨上頭,就出現了最殊勝的這四個字。這是《觀經》的話,這是最根本的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心作心是。

我們本來雖然是佛,但是你現在糊塗了,你不作,你的佛性不能顯現,所以要「是心作佛」。作了佛之後,你這個作佛的心就是佛,然後你這顯出你的本來,那就是徹底了,就是這麼一件事。

本來是佛,現在又作佛,是故當下即佛,所以直捷了當就在這兒。你本來是佛,現在又在作佛,那麼不就當下你就是佛了嗎?「直捷了當」,這個事情是直捷的。你念佛的心就是佛,念的就是自己,不是在外又找一個什麼。

「方便究竟」,這個非常方便,誰都可以念啊,幾歲小孩子都會念哪。而它是最徹底,這是把佛的果覺作為咱們因地的心哪。這還不徹底嗎?

「奇特殊勝」,大奇特之法。九界的人都不能信解啊,連菩薩靠自力都信解不了。要讓我們知道了,我們多少也能相信一點,靠佛力,這也是佛力加被,佛經給我們宣說。有人聽了還是很反感,這個還就是說,信解不是這麼容易。我們只要有一點點信解,都應該要知道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不可思議」。

「淨土諸經之中,唯此經備攝圓妙。」每一部經都有每一部經的殊勝,但在一部經裡頭把種種的圓妙都攝在裡頭,那就是這一部經了。〔錄音換帶〕

但是《觀經》裡頭,《阿彌陀經》也一樣,這阿彌陀佛是怎麼成佛的?不知道。四十八願是什麼內容啊?不知道。怎麼發起的?也不知道。而要修行之中,當然《觀經》講了一個觀想,《阿彌陀經》講了一個「七日七夜」,都是只舉了一個法子,但是種種修持的道路,也都沒有像這部經說得這麼完全。所以這部經它「備攝眾妙」,這一切圓妙的地方,它很完備,都攝在裡頭了。

[解]: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為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廣攝九界聖凡之眾。

它是以什麼為「宗」呢?一部經都要有個宗旨啊。這部《大乘無量壽經》以什麼為「宗」呢?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個修行就是要發菩提心哪。

《華嚴經》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你要把菩提心忘了,你去行種種善,那是做魔的事,「是為魔業」,魔的事業。你看,菩提心重要啊!所以,修哪一門都不能夠離開發菩提心──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融化為一的心。

《無量壽經》就以發菩提心為宗旨;光發菩提心,那就跟別的宗一樣了,底下加個「一向專念」。「一向」就是老是這樣;「專念」,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發了菩提心,用這個念佛法門,這個是這部經的宗旨。

「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為本。」這部經以什麼為根本呢?宗旨的根本是什麼?就是彌陀有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裡頭有個第十八願,這是念十句必定往生,是「十念必生」的大願。

我們現在明真長老,他就修「十念法」,他是禪宗。他禪宗的修持,但是他兼修淨土,他要往生,他就是一天念十口氣,這叫「十念法」。十念也可以往生,在臨終的時候你能念十句,哪怕能念一句,都可以往生,這是彌陀的大願,叫「十念必生」。你在臨終之時,你能有十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管你是什麼罪業,決定當時就生到極樂世界,這稱為「十念必生」的大願。

日本現在有五千萬淨土宗。日本一億多人口,它是種種的發達,但是它一半的人口差不多都是淨土宗,都是念佛的。它就是遵從中國善導大師的教導,它就是抓住了這第十八願。所以日本在念佛又分了很多小的宗,但是都是以善導大師為主啊,抓住這第十八大願。十八大願是「至心信樂」,你願生極樂世界,哪怕你念了十念,都可以往生啊,所以就是極言其方便,大願哪!

但是這裡頭我們要知道,像明真法師這樣念十念是可以的。其餘的人,你沒有修別的,你成天淨看電視,成天去逛馬路,你一天只念十句阿彌陀佛,那我就可以告訴你,你往生不了,哈哈哈哈……。

你為了弘揚佛法,你為了修持其他的事情,你的時間很少,但是你保留、堅持每天的十念,這個可以往生。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最後臨終的時候,你就十念也可以往生。在平時和臨終,這兩個都有十念,都可以,以這個為根本;彌陀有這個大願,他發了這個願,因為彌陀最慈悲。我要救眾生,這不是一個空口白話,我要救眾生,你得給他一個方法,使他得度,使他離開這個娑婆苦惱的世界,到了極樂世界去進修,不是去享樂。要是提倡他去享樂,那就不是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就是給你一個更好的進修的條件,一個環境,你去了之後你決定成功,你再不會退步了,你的壽命無量了,那還有不成功的嗎?種種因緣都是助長你的道心,一個極好的環境。

「深明三輩往生之因」,這部經為什麼好呢?就是這第三句話,這裡頭講了「三輩往生」,上輩怎麼做,中輩怎麼做,下輩怎麼做。上輩所要求的就高,中輩就在中間,下輩就低一些。不管你是合乎哪一輩,因為你有具體條件,具體的情況,你只要看著不管你符合某一種,你只要符合了一種,你往生都是絶對的了,把這三輩往生的情況都說了。你宿根很好,智慧猛利,你種種的修持,你可以上品生。這真正上品上生,當下就是大菩薩了,他就可以分身到無量世界聞佛說法,分身到無量世界去度眾生,他就得了無量的陀羅尼;這兒還沒斷氣呢,就達到這個水平。

所以是這個三輩啊,但「三輩往生」都有一個共同條件,都須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詳細的,我們以後還要詳細的去分析。

「廣攝九界聖凡之眾。」這個九界的聖與凡,都能夠攝受。這部經還廣攝了人間的這個眾生,我們要做好人哪。你要求成佛求往生,你先這個人要做好啊,你在社會上讓人感到你是個信佛的人,你的所行所為讓人家能夠敬佩。你不要讓人家說:「你看看,就這樣還是佛教徒呢!」那麼你就是以身謗法啊。

所以,在這裡頭講了五惡五痛五燒,種種人的這個狡詐欺騙,做種種壞事。五惡,五種罪惡,就是「殺盜淫妄〔酒〕」;一來就三稜刮刀捅進去了(殺),盜(盜竊、搶劫、綁架),淫亂,瞎說、妄語、挑撥離間,種種的這些個罪惡,這都要禁止啊,這部經也講了;不是只講深的,這做人的道理也講了,所以「廣攝九界聖凡之眾」。

[解]:正顯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歸元之路。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也。

「正顯持名念佛之法」,把「持名念佛」這個法,堂堂正正的,全部的顯示出來。

「直指往生歸元之路。」大家得到往生,能夠返本歸元,恢復我們的本來,恢復我們原有的佛性,這條道路給我們直指,就是指清楚了。

「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也。」就把上頭說了,這部經稱為淨土宗第一部經。為什麼?就是因為剛才說的這些理由。

[解]:但此殊勝第一之淨宗寶典,竟在我國大藏中塵封一千餘年。考其原因,蓋由此經五種原譯,互有詳略,出入甚巨。

那麼這麼殊勝的一部經,可是這個殊勝第一的這個淨宗的這樣一個寶典,竟在咱們國家的大藏經裡頭,在那兒閒放著,讓塵土蓋滿了,蓋了一千多年哪。那這是為什麼呢?

「考其原因」,追究它的原因,就是這部經的五種原譯,我們上次說過,這部經是翻譯過十二次,存到現在還有五種,這五種原譯出入太大了。比如像《阿彌陀經》有兩種翻譯,鳩摩羅什也翻了,玄奘也翻了;《金剛經》也是這樣,也好幾種翻譯;《心經》也有好多種翻譯,這個出入不是很大。當然《心經》的出入稍微大一點,我們這個《心經》只是一個中段,有的沒有頭沒有尾,有的還是有頭的,還是佛在那說法什麼什麼,最後還是大家「作禮而去」什麼什麼。現在大家念的,這是玄奘大師翻譯的,這個是最精煉的一個中段;別人翻譯的,加上〔頭尾〕,還是有頭有尾,跟普通經一樣。那麼這個出入都不是很大,你把它加上一個頭尾,那就是跟別的一樣了。

[解]:例如彌陀大願,在魏唐兩譯為四十八願,在漢吳兩譯為二十四願,在宋譯則為三十六願。遂使初心學者,專持一譯,難明深旨;遍讀五種,又感艱難。於是多捨此經而專攻《阿彌陀經》矣。

可是《無量壽經》這五種的出入就太大了;這一本和那一本,這個包括了這個內容,那個包括了那個內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概括其他了。

我們剛才說,最要緊的是彌陀的願哪。我們大家都知道彌陀的四十八願,這個是在五種譯本中,魏(曹操的魏,魏蜀吳,曹操那邊翻譯的),康僧鎧翻譯的,是四十八願。唐朝又翻譯一次,四十八願。這五種裡頭只有兩種翻譯是四十八,其餘就不是四十八。更古老的,漢朝就翻譯了,在三國之前就翻譯了,漢朝;跟曹操同時的,孫權那邊,吳(東吳),東吳那邊也翻譯了,這兩本是二十四願。

所以有人就批評夏老師說,「怎麼四十八願到你這兒,成了二十四條了?」他就沒有仔細去考究。有兩種是二十四,宋譯是三十六,還有這個最古的,叫做《阿彌陀佛偈經》,就是只是偈子,也講了「願二十四章」。所以在古代的經偈裡頭,二十四的占了三個,四十八的占了兩個,三十六的占了一個。你們想想看,這個出入大不大?而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內容。

所以,它就是為什麼這部經塵封大藏,在大藏中塵土把它蓋滿了,就是詳略出入很大。那麼初心的學者,你單看某一本,往往就是還有很多殊勝的東西你沒看著。你要去遍讀這五本,也不好找,也很費時間哪,也很困難。所以過去很多人不知道有這五本,不知道淨土宗有這五本,頂多知道有個魏譯康僧鎧。

而且呢,這四十八願它這裡頭,它也不夠四十八;四十八裡頭,它有的重複了。往生淨土有兩個很重要的願,一個是「國無女人」,一個是「蓮華化生」。這個國家去了之後,都是……,你看,這敦煌畫的像,這個佛都畫有鬍子。最近廣化寺有人給畫西方三聖,把觀音畫成個女相,要送到香港去。我說,這個像不如法,極樂世界西方三聖都是大丈夫像,它「國無女人」,在敦煌畫的像都畫上鬍子。這個像他們就沒要,後來這個畫像的人就怪我,「你這一句話,這個畫沒人要了。」

「國無女人」,所以它這個世界好就好在這裡,它這個衣食完全不要你搞,又沒有這些戀愛問題來分你的心哪,所以它沒有什麼機會叫你退,處處是說法聞法。「蓮華化生」,不是我們這個身體,血肉之體,不是須要父母來生我們,就在蓮花中長出來。所以這兩個願很重要,但是在魏譯裡頭也沒有嘛。所以就是說,這五種〔譯本〕裡頭存在著這個困難啦。

於是乎大家〔覺得〕這部經這麼難讀嘛,那你去念《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又方便又好。所以在中國,從古到現在,給這五種原來譯本作註解的,從隋朝到現在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隋朝有個慧遠法師,一個唐朝有個嘉祥,就是吉藏,作《俱舍論》,《俱舍論》的祖師,就這兩個人;而他的這一本還沒有單行本,大藏裡頭有。所以大家就集中去研究《阿彌陀經》去了,就成了這麼一個情況。

[解]:清初彭紹升居士曰:「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誠哉是言!是以宋王日休、清彭紹升、魏承貫等大居士,均為宏揚此經,先後而有會本與節本之作。

所以清朝彭紹升他就說:「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來弘揚這部經的人很少。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沒有一個完善的本子。為什麼這部經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後要解釋,今天來不及了。種種原因,頭一個原因,佛不止說一次。因為這部經重要,所以多次說,每次說的對象有不同,當機的情況有不同,因此呢,所說的就可以有出入了。

正因為是這樣,因為這部經沒有善本,所以從宋朝起,王日休,就是王龍舒,他是個進士,他會集,宋朝開始。王龍舒,底下還要介紹。第二個就是清朝的彭紹升,前頭引了他很多話,他刪節了一本。再有,清朝末年魏承貫,他也會集了一本。

就是說,這裡頭除了這五種原譯,又出了三種「會節本」,王日休一本,彭紹升一本,魏承貫一本,所以成了八本;再加上夏老師這一本,就成為九種了,《無量壽經》有九種。

[解]: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龍舒淨土文》,四海稱譽,傳頌至今。王氏臨終,端立往生。可證居士實為我國淨宗解行俱優、殊勝稀有之在家大德。

宋代王日休,號龍舒,寫了《龍舒淨土文》。《龍舒淨土文》,我這個《大經解》裡頭沒有寫,根據古籍的記載,它這個版(過去經都是刻木頭版,木頭上刻了字印刷),這個木版上曾經出舍利,而且他是站著往生的,這王日休,他自己是個進士,他作的《龍舒淨土文》現在還在印,最近居士林還印了,它傳誦啊。他這實在是可以證明這位居士,是咱們淨土宗的一個解行俱優的,稀有的,在家的大德。

[解]:王氏深慨寶典之塵封,於是乃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宋四種原譯另成一本,名為《大阿彌陀經》。王本問世,海內稱便。叢林奉為課本,流通勝於原譯。我國龍藏及日本大正藏亦均採入王本。

他就是看到這個寶典沒有人看,所以他就會集了一部。可是他只會集了四種,他沒有把唐譯會集進去,只是漢譯、吳譯、魏譯、宋譯四種。這個名字叫做《大阿彌陀經》。這部經出來之後,大家認為很方便,文字很流利,比看原來的翻譯本容易多了,所以廟裡頭念這部經也就念王龍舒這一本。

有的人也不知道,他反正就是《大阿彌陀經》,他也不知道是王龍舒(是個居士)會集的,他那時候也沒有這個意見,他反正這……。所以王龍舒會集的這一本,就比魏譯這一本流通得還廣,其他的譯本就沒有誰念了,念的就只是一個魏譯本,一個王龍舒的會集本。而且王龍舒的這個本子在中國的藏經,在日本的藏經都入了藏。

[解]:蓮池大師曰:「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故於所著《彌陀疏鈔》中,於引證《無量壽經》之處,多取王文,間採原譯。

蓮池大師對於王龍舒這個本子,他有評論,他說:「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王〔龍舒〕他會集之後,他的本子比原來五種譯本相比較,它來得簡單,來得容易,詞句的意思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就在宋以後就流通,這個利益很大,大家印得很多,刻本很多,念的人也很多。

底下蓮池大師又說了(蓮池大師是明代了不起的淨土宗的大德,他這都是開悟的人,是弘揚念佛法門哪),他又說:「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因為這個王本世間就通行了,大家都習慣了,看的很多了,所以蓮池大師作《阿彌陀經》註解,他要引用一些《無量壽經》的話作證明的時候,他多引證王龍舒會本的文,就是因為這個本子流通比較廣,所以王龍舒這個本子很重要。「間採原譯」,也有的地方他用原譯的,而多是用了王龍舒所會的這個本子。

[解]:又幽溪大師更有盛焉,於所撰《彌陀圓中鈔》中,專取王本經文。近代印光大師於所撰《重刻圓中鈔序》中,亦讚王本「文義詳悉,舉世流通。」

淨土宗還有一位祖師,幽溪大師,幽溪大師就更過於蓮池了,他作了《彌陀圓中鈔》。這《阿彌陀經》是三部註解,如日月星三光,就是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你看了這三部註解,那別的註解可以不看了,都非常好,尤其是《要解》和《疏鈔》。那麼,幽溪大師他《圓中鈔》裡頭,引證這個《無量壽經》的地方,完全用的是王龍舒的經文。

近代的三大德:諦閑老法師,我的皈依師虛雲老法師,印光老法師這三個人,這是近代的中國三大高僧。印光法師他給《圓中鈔》作序,他也稱讚王龍舒這一本「文義詳悉」,文義很詳,「舉世流通」。

所以在宋朝出現這樣一本,這一本流通於世,很多人都在採用。這本來很好啊,但是這一本,它有很大的缺點哪。

[解]:王氏會經,雖大有功於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白圭之瑕,賢者惜之。蓮池大師謂其「抄前著後」,「去取未盡」。彭紹升居士斥之為「凌亂乖舛,不合圓旨。」

所以底下我又寫了,「王氏會經,雖大有功於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舛」是顛倒,「誤」是錯誤;「白圭之瑕,賢者惜之。」很好一個白玉,上面有些斑斑點點,大家覺得很可惜呀。

他錯誤在哪兒呢?首先我們引用蓮池大師的話,蓮池大師說他「抄前著後」「去取未盡」。一部分抄,一部分又自己著作了,這叫「抄前著後」──先抄,後頭又著。「去取未盡」,你所去掉的(他沒有都把它抄上去),「去」的,不很恰當;你「取」的,你把它都抄下來的,也不是精華;而有很多重要的他又「去」了,「去取未盡」,蓮池大師的批評是這樣。

那個彭紹升就更尖鋭了,他說是:「凌亂乖舛,不合圓旨。」「凌亂」,很亂,俗話就是亂七八糟;「舛」是舛誤、錯亂;「乖」也是出錯、乖張,都是不好。「凌亂乖舛,不合圓旨。」這個就把它貶值啊!對他這個著作的批評,是「凌亂乖舛,不合圓旨。」不合圓教的宗旨。所以這一本雖然很流通,但是這些古德認為它這個缺點很嚴重。

[解]:今筆者仰承古德諸說,窺計王氏之失有三:一者,王氏會集,僅據四種,未及唐譯。唐譯名《無量壽如來會》,出自《大寶積經》,乃菩提流志大師所譯,多奧妙精要之文,為他譯所無。

「今筆者」,筆者就是我本人了,「仰承古德諸說」,把蓮池,彭居士,還有別人種種的說法,把它歸納為,王龍舒這個會集的缺點,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王會集的是四種譯本,還有唐譯他沒有把它會進去。唐譯在《寶積經》裡頭稱為〈無量壽如來會〉。這個唐譯裡頭,這是菩提流志翻譯的,很多精妙的話在裡頭,淨土宗的精華有很多,而王龍舒沒有。他已經在宋朝,他應當知道這個書,可是他忽略了。因為它當初沒有用《無量壽經》的名字,它是《大寶積經》這一部分,這一部分稱為〈無量壽如來會〉,他忽略了,所以他缺少一種。這是第一個缺點。

[解]:二者,去取未盡,取繁遺要,改深為淺。例如蓮池大師所責:「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故云未盡。」由上例可見,「上竟不言」即是遺要,「下曰不發」即是改深為淺。故蓮池大師與彭氏斥之也。

第二個缺點,就是蓮池大師說「去取未盡」。「去取未盡」,他是「取繁遺要」。他是怎麼個「去取未盡」?他是收這些個繁雜的東西,繁瑣的東西,重要的他反而丟了;「改深為淺」(這是我綜合的),把深的改成淺的了。

這個我們要舉例呀,就舉蓮池大師的話,蓮池大師責備他,說「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在曹魏那時候康僧鎧所翻譯的,三輩都說了要發菩提心,上輩也發菩提心,中輩也發菩提心,下輩也發菩提心。可是王龍舒的會集,成為什麼樣呢?只有中輩是發菩提心,這個上頭他就沒有提(到底發不發,他沒有提),下輩他就說了「不發菩提心」。你看,他就改了,跟魏譯不一致了。

底下還都是蓮池大師的話,「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中輩都發菩提心了,上頭你倒不說,「高下」你這個次序就不對了;那個上輩就更應該發菩提心,所以「高下」的次序就不正確了,「失次」,「故云未盡」,去取未盡。從上面所看,就是說,這是蓮池大師的批評:「上竟不言」,上頭就沒有說,「遺要」,這很重要的你就丟了;下品你說沒發,你就是把深的改成淺的了。發菩提心本來是很深的事情,你改成不發,不就變成淺的事情了嗎?

我們有很多人把佛經的道理作了很多解說,改深為淺哪!這是我希望我們在座的諸位,今後要特別注意的事情,不要把自己所體會到的東西,很迅速的就以為就是這樣了。所以《四十二章經》裡頭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慎重啊,不要相信你的思想,你的思想不可以信哪,因為你在妄想之中啊。

所以很多的改深為淺,他以為他懂了,他就作了些解釋。實際上,把一個很深的東西講得很淺很淺了,這都是缺點。所以這樣的話,蓮池大師和彭二林都批評王龍舒這會集的《大阿彌陀經》。這是他兩個缺點了。

[解]:三者,率意增文,儼若自著。王氏每以自著之文,演述原譯之義。故蓮池大師責曰:「抄前著後,未順譯法。」蓋責其抄引經文於前,復又自著文句於後。蓋是會集,必須依據原經,萬萬不可於原譯外,擅增文句。故責王氏「未順譯法」。由上可見王氏之失,非是不應會集,而在於會本之多疵也。

第三個缺點呢〔「率意增文,儼若自著」〕,就是他的致命傷,是王龍舒這個本子的致命傷。就是我們不能開這樣的例子,這是很嚴格的。蓮池大師〔說〕,就翻譯來說,他「抄前著後,未順譯法」,就責備他,前頭是抄引經文,四種譯本中這抄一點,那抄一點,可是自己又在這裡頭自己又編了一些文句。他把這個意思會集了之後,這個話怎麼能把它銜接起來呢?就自己編了一些句子,編了一些句子作為經文了。

經文是佛說的話呀,你把你自己編的話當作佛說的話,這個很不好啊,這個例子不可以開呀,所以是「抄前著後」。你既然是會集,就必須依據原經,你會集這幾本,你只能從這幾本裡原來有的東西你把它挑出來。你不能自己又編上一大段,你不能自己隨便在原譯之外擅增文句,這就避免這個改經的毛病。所以,蓮池大師批評他「未順譯法」。

你要是翻譯,可以;你有印度文的原本,你看了之後,這個原本的這個翻譯跟以前人的翻譯不一樣,你照著原本你翻譯,那是允許你用你自己的文字。但現在你不是翻譯,你是會集,那就不能隨便自己用自己的言句了。所以看見王龍舒他的錯誤,不是在於他不應該會集,而是會集之後,它存在一些毛病。

所以就是說這些過程,這個就是五種原譯之外,加上王龍舒的就是第六本了。

[解]:彭紹升居士憾於王本之失,乃取魏譯本而刪節之。是為《無量壽經》之第七種。但此僅為魏譯一種之節本,而非諸譯之會本。

這個彭紹升呢,他就看見王本不好,他就把魏譯本給刪節了,有很多很繁雜的東西,他就把它刪節了。但是這個還不是會本,這是一種刪節本。

[解]:於是晚清魏承貫(字默深)居士,為救龍舒之失,取五種原譯,另行會集,別成一書,初仍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耕心氏改名為《摩訶阿彌陀經》。魏本文字簡潔精當,遠過王本。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盡免,故魏本亦未盡善也。

等到晚清魏默深,這文字很好,是個文學家,就把五種譯本,包括唐譯了,來會集。同時儘量避免王龍舒這種錯誤,就是自己編一些。他這本出來,確實我們說,比王龍舒那一本好。要流通,那要比王龍舒的《大阿彌陀經》效果要好得多。

可是他呢,也沒有完全避免王龍舒的毛病。它裡頭有好多大段,它都是講咱們世界的這一些錯誤,這些「淫欲」「瞋忿」「貪瞋癡」這些個錯誤呀,他把這些全删掉了。因為這些還是很重要,你要是學佛,你先要是一個社會上,是一個很能站得起來的人哪,是不是?他這些都删掉了。

他加了一些文句,他說什麼淫欲火燒,瞋恚火燒,……這些火來燒,這些話不是原來經裡的話,是他自己寫的。還有他說,那個佛的宮殿「或在虛空,或在平地」(這是經上的話),他忽然加了一句,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或在樹間」(在寶樹裡頭,人住的宮殿),這個又是他自己隨便就加上去了。所以他沒有完全補救王龍舒的缺點。

[解]:先師夏蓮居老居士,悲智雙運,宗說俱通。圓融顯密禪淨於一心,專宏持名念佛攝萬德。

那麼這就到了先師了,夏蓮居老居士了。這位老居士,他閉關哪,(他是文學,各方面,儒家的這些中國古典的這些學術;他是先修禪宗,從禪宗、密宗最後歸到淨土。)閉關,「悲智雙運,宗說俱通。」又有智慧,又有悲心哪,正因為這樣,所以才來會集啊。

而且他是「宗說俱通」,「宗說俱通」這是咱們常用的。「宗」啊,我們「宗教」,現在大家所研究的都是「教」,佛教,所以看經、聽講,這都是研究教。「宗」呢?一個是教下,一個是宗下;一個是學教,一個是從宗門進來。宗門就是不立文字(沒有文字),教外別傳。所以「宗」跟「教」,這大家要有所知。

是「教外別傳」,在「教」以外的另一種傳授,不立文字,也沒有階梯,也不是一步一步的,經過很多很多位次,經過種種禪定,怎麼樣教他修止觀、四禪八定;這八種定,一種一種一種,這有個次第。

至於「宗」,它不立文字,沒有次第,「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語言文字。你迷,你就是眾生,悟就是佛,中間沒有這些階梯。

這第一件宗的「公案」,所謂公案,大家都以這個作為一個案件,作為一個標準,所以稱為公案。禪宗第一件公案,就是世尊一天在會上,天上獻了花,而且天帝以自己為座位,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佛就拈起一枝花,世尊拈起一枝花來,給大眾看,讓大家看看這枝花。

大家看了這個花,不知道什麼意思,所以大眾就「罔措」,大家不知道什麼意思;「唯獨迦葉,破顏微笑」,他看看,呵!一樂,他一笑;一笑,佛就說了:「吾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囑付摩訶迦葉。」涅槃的妙心,正法的眼藏(正法眼,眼藏),囑付給大迦葉了。

你看,一句話沒有,佛也沒給他講什麼,也沒有給他說什麼,大家都莫名其妙,就是迦葉一笑,所以這就是「拈花微笑」;世尊拈花,迦葉就微笑,成為禪宗第一則公案,所以衣鉢就給了迦葉。所以在涅槃會上,佛也說,以後你們對於經典中如果有什麼爭論,這一切聽迦葉的,哈哈哈哈……。他傳了佛的心哪,所謂「傳佛心印」,心跟心相印哪。

這個「印」字很重要。過去,外國是「簽字」,中國是講「印鑑」,你要刻個圖章。你要存款要刻個圖章啊,你要去取款的時候,他把你這個跟你原來的圖章要對一對,圖章對了之後才付錢,「印」是很重要。這個迦葉就是得了釋迦牟尼的心印,這個不是在語言文字裡頭的,所以稱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所以現在大家,我們在佛學院,大家也開始要有「禪宗」的課了。但是主要學來學去這是屬於「教下」。當然學教也可以大開圓解,但是完全講不立文字這樣一個門,那這裡頭沒有什麼語言,所以禪宗它也不須要讀什麼經,它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剛才不是說嗎?這一切就是你本心嘛,我們這裡也有這個意思啊。實際是,一切法門都融合在咱們這個念佛法門裡頭了。剛才我們已經說到,這一切彌陀的功德莊嚴,都是咱們本心裡頭啊!這就是直指人心哪,這也是佛的果覺呀!

這就是佛的果覺啊!佛在臘八這一天,看見明星成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佛的果覺,別人說不出啊;一切眾生都有佛的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執著,你就不能顯現,不能證明了。就這個給你直指,告訴你,你這個本心就是佛!這還有個語言哪,哈哈哈……。但是在迦葉那時候,就沒有語言,就是這個花,他那麼一笑,這就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這是「宗」。

所以,這個光研究教的,宗上不能通,你大開圓解,那宗上也能通,從這個門也能通,能通通氣兒。你光研究教,鑽究學問……,所以拿佛法當學問去研究的人,往往只能成為佛教的學者,但是對於佛教他是個門外漢哪。你這點必須得知道,他完全是個十足的門外漢。

所以「通教不通宗」,這是古典的話,不是我編的,「通教不通宗,長蟲鑽竹筒。」一個竹筒子,這個長蟲在裡頭鑽這個竹筒子,你看看,這多麼的不自在,這要哪天鑽得出頭啊?所以我們要學修並重。只是當作一個學問去學的時候,最後就只能作為一個佛學家,作為一個竹筒子裡頭的長蟲。「長蟲」者,蛇也,不是長蛇。「長蟲鑽竹筒」,這原來的話,「長蟲」,北方話就是蛇。

那麼還有,很多的學者,很有學問的人來學佛法,他就按他研究學問的那些個道路來研究佛經,往往非常吃力,甚至於走不通。所以現在我們就是說,一方面大家在佛學院要來上課,要來研究教,一方面要學修並重。在宗上你要能通是最好了,不能通也要稍微通點氣兒,也都有好處。

夏蓮居是宗說俱通的人。正因為他宗說俱通,所以他能「圓融顯密禪淨於一心」,把顯教、密宗、禪宗、淨土都融會了,在一心之中,把這個全融會了。

現在的人他就是吵架呀,顯教就駡密宗,密宗就駡顯教。密宗說顯教水平低,這是很低的水平;顯教駡密宗是邪魔外道,哈哈哈……。大家駡呀,他這不能融會。

這個禪宗、淨土也是如此啊!是不是啊?禪宗看這個淨土,「這個愚夫愚婦,你們哪年開悟啊?」淨土宗就說禪宗,「你這個都是口頭禪哪,你們這個怎麼能了生死啊?」是不是啊,互相輕視。

實際,真正,這皆不可思議啊!所以到了圓人,你真正有了圓修圓解的人,你就看出「法法皆圓」哪,沒有一個法不是圓法,法法導歸圓頓。佛法如旃檀木,片片俱香。這都本來是一件事情,而佛對不同的對象說不同的內容,這是一件事情啊!

你宜於說顯,給你說顯;你宜於學密,給你說密。一件事情是什麼事情啊?就是除了你的妄想執著,恢復你的本來的佛性啊!所以戒定慧都是為了這個事。你慢慢地把你這個妄想執著,先要有戒來管一管,是不是啊?然後能夠得定,能夠生出智慧,就消滅貪瞋痴。那麼這個呢,種種都是這一個道路,都是這一件事情。

所以對於「宗說俱通。圓融顯密禪淨於一心」,那麼這樣一個人,怎麼樣呢?他「專宏持名念佛」。這個是我親身的事,那個貢噶活佛來的時候,讓我去傳話,說你跟夏老說,在北京能夠當密宗作活佛,能夠作一代法王的,只有夏這個人,他只要肯來皈依,他就讓他可以繼承他的這個法位。我去跟夏老師說了,他說:「我已經在弘揚淨土了,我不再轉變啦。」所以他是專弘淨土。我又把這話回報給貢噶活佛,貢噶活佛也很同意,笑了笑,並沒覺得他不接受,沒有任何別的感覺,這都是圓融的人。那麼,他就是真正相信了,這個「持名法門攝萬德」,一切法的功德,就在這個淨土法門中全有了。

所以有很多人不安心哪,他修著修著,又想學學這,又想學學那。有一個八十幾歲的老居士,這個人好極了,到了晚年,最後他要想放棄他的念佛時間,要去修禪定,來不及了!這都八十多歲了,所以就是這樣。所以這個信心很要緊,你要相信這個淨土法門攝萬德,就是「萬德之總」。

[解]:為宏淨宗,故願此淨宗第一之經,破塵生光;冀此無上之典,饒益當來。乃繼前賢,重行會集。

為了要宏揚淨土,所以就願意淨土宗的第一部經,能夠宏揚,能夠放光,讓這樣一個寶典,來饒益我們現在和將來。所以就繼續王龍舒等等之後,這些前輩的賢人、賢者之後再會集,這個是發了一個很大的心。這個以後我們有工夫再講,他第一次發心做了一個試驗;做了一個試驗,夢中就到了極樂世界,見了蓮池大師,這還有很殊勝的一些感應,這以後我們慢慢再說〔註一〕。

[解]:屏棄萬緣,掩關三載,淨壇結界,冥心孤詣,稿經十易,方慶經成。

「摒棄萬緣,掩關三載」,一切人都不接見,誰來他都不見了,三年閉關。

「淨壇結界」,這個就是他在天津會集經時候的佛堂。這是夏老師,這是他的佛堂〔註二〕,這都是按密壇,淨壇結界,很如法的。

「冥心孤詣」,「冥心」就是很深的心。「孤詣」,這個「孤」字,禪宗有這樣的話,「歷歷孤明」,「歷歷」,清清楚楚,不是斷滅,很明,但是「孤」,也就是萬緣都放下了,所以無住啊。《金剛經》講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無所住,這個心它就孤了嘛;心還在生,它這就是明嘛,這個「孤」字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禪宗說「不與萬法為侶」,不跟一切萬法做侶伴,這也是孤的意思。「冥心孤詣」,「詣」是造詣,這個「孤」字也就是「歷歷孤明」這個孤。就是閉門三載,誰也不見,什麼世間的事情都不管了,一個念頭就是弘揚這個淨土法門了,所以這個心是 「孤」啊。

「稿經十易」,改過十次的稿子,最後才大功慶成。

[解]:首蒙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手持會本攝影於佛前,為作證明。

首先得到慧明老法師……,慧明老法師在這個照片上,就在〔書本〕前頭,這是一個安徽的老法師。現在有人在五臺山,碰見廣濟茅蓬的一個老和尚還提到,他承認慧明老法師,「那了不起啊,那是開悟的大德。」

我可以舉他一件事,也就知道這個老和尚他這個風格了。安徽這個廟的名字我忘了〔註三〕,反正安徽很出名的一個廟,花非常多。春天了,廟裡花都開了,省政府要跟他這兒賞花、宴會,訂了幾桌席。慧明法師說,你們來這兒賞花是可以,但是只能夠是素菜,不能葷菜,葷菜不許進山門。可是省政府他們哪裡肯吃素,他們就堅持還是葷的就來了。這個交涉辦不通。慧明老法師一聽說這沒法辦交涉了,這個談判不行了,他就把這個僧袍一脫,拿了一個鐵的錫杖,橫著錫杖這門口一站,「你們誰抬葷的進來,我們就拚命。」大家一看,老法師今天變了樣,穿了個短裝,拿了個鐵錫杖站在門口。大家一看,「走走走,算了算了,換個地方,另外找個地方。」所以他不是屈於權勢這麼個人,同時在佛法,他當時是一個宗、教都很透徹的人。

夏老師會集之後,他首先贊成,他是夏老師的老師。在當時的居士中有兩個泰斗,叫「南梅北夏」。「南梅」是梅光羲,是我的舅父;「北夏」就是夏蓮居,他們兩個人都皈依慧明老法師的。

慧明老法師說:「我給你證明。」於是乎一人手裡拿了一本經,就是《無量壽經》,一人拿了一本,都有稿子,寫出來了。一人拿了一本,每個人捧著一本在佛前,一左一右,在佛前拍照。表示什麼?他說:「我給你證明,我承認你這會集本是好的。」所以這個找到了,經過了十年動亂,這個照片居然又回來了,這都是很不可思議,把它印在前頭作為證明,首先得到慧明老法師的證明。

[解]: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師繼之專講此經於濟南,並親為科判。

後頭又得到什麼呢?北方三大高僧(華北三大高僧)就是慈舟老法師、真空老法師、倓虛老法師,這都過去了,這三個人我都會見過,都是很殊勝。慈舟老法師在濟南,請他到濟南,到了濟南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講《無量壽經》,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專講這部經。而且慈舟老法師作了一個《無量壽經》的科判,而且很殊勝。說「三輩九品」,他特別提出了「一心三輩」,一心不亂的一心;「一心三輩」,一念淨心,念一句佛也能往生。這裡頭的三輩,一心三輩,這是慈舟老法師他特別提出來的,也就是給《大乘無量壽經》作科判的時候,分科判教的時候,他提出這麼一個說法,很殊勝。

[解]:先舅父梅老居士在中央廣播電臺播講此經,稱之為最善之本。後復於經序中讚曰:「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艱澀沉晦,使之爽朗;繁複冗蔓,歸於簡潔;凌亂俾成整嚴,闕疏悉令圓滿。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

我舅父,梅光羲老居士,在中央廣播電台就講這部經,並且稱為這是善本。而且在經序裡頭說「精當明確」,「精當」是既精要又妥當,「明確」很明白、很確實。

「鑿然有據」。確確是都有證據。都是什麼?都是根據原來的譯本裡頭出來的。

「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沒有一個意思是原譯裡頭沒有的。〔「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沒有一句話是出乎原譯的本經之外,句句都是從原來的譯本中有著落。

「艱澀」,這很難念的,很艱、很澀口的,這種文字很多,古的文章還蠻艱澀不好念,艱澀的就使之爽明。還有「沉晦」,「沉」,這今天天陰得很沉哪,陰沉;「晦」,初一是晦,沒有月亮,也就是沒有光明,不明白、不明顯。這些艱澀的,不明顯的地方都使它爽明、爽朗,變為爽朗了。他把這個字盡挑好的,把這種艱澀的字,沉晦的就……,你有幾種譯本中,那個就可以捨嘛,選那個好的進來嘛,是吧?

「繁複冗蔓」,很繁瑣,重複,很冗長,「蔓」是枝蔓,枝枝節節的;「歸於簡潔」,簡單、乾淨。「凌亂」變成整齊了,亂的變成整齊了。缺的叫它圓滿了,比方這個魏譯本缺兩願,也都把它都補進來了。

「必期有美皆備」。這原譯中所有的美之處,全都要備攝在自己這個會本裡頭。「無諦不收」。沒有一個真實的義諦不收進來的。

「……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中間有些刪節) 雖然你想不管它叫做善本也不可能了。這是我先舅父讚歎這部經的話。

[解]:於是先師會本問世以來,不脛而走。……行見大經光明,常照世間。昔賢會集之勝願,幸告圓成。《無量壽經》之善本,於茲慶現。此實為希有難逢之大事因緣也。

所以先師這個書問世以來,它就是傳播得很快,各地都在印行。上次已經大家看了,這個美國啊,什麼什麼都在印哪;他們現在還在那講解,各處啊……,這比我們國內顯得還先走一步。這個文字很明白,我就不多說了,一看就知道了。

底下就談到我自己了。

[解]:念祖乃具縛下凡,謬蒙先師以註解宏揚此經之大事相囑。余雖初發大心,但以障深慧淺,承此重命,實深惶懼!所幸曾參先師講席,親聞此經全部。

我自己是個下凡,先師期待我完成這個任務,作這個註解。我雖然是發了一個願意報佛恩,度眾生的願,但是「障深慧淺」,障礙很深,智慧很短淺哪,所以對於這樣一個重命很惶懼的。所幸呢,就曾經聽過先師講。

[解]:且於廿載隨侍之中,得聆禪淨密各宗玄奧,粗曉先師會集大經之深心。六十年代初,曾試寫此經玄義之提綱一冊,呈師鑒核,幸蒙印可。但經文革浩劫,此稿已蕩然無餘。

而且在二十年隨侍之中,常常親近,聽到關於禪宗、密宗各方面的夏師的這個體會。人家都知道我是從夏老師學淨土宗,而不知道我從夏老師,我在禪宗得的益處是非常突出。我是首先從禪宗打開一個缺口,這才能夠粗粗知道先師會集這個大經他的用心。

在六十年代初的時候寫了一個提綱,我就念給老師聽,我很簡單的讀一讀。讀了之後,當時夏老師的話,很簡單的說:「以後《無量壽經》隨你去搞。」

這樣的話,所以經過十年動亂之後,我的稿子也沒有了,筆記也沒有了,但是就因為夏老師說過這句話,這部經的事情可以「隨我去搞」,所以就斗膽哪,這又繼續。

[解]:現余年逾古稀,復多宿疾。愧深恩之未報,懼無常之將至。於是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以此身心,供養三寶。閉門謝客,全力註經。

等到真正來寫的時候,這我都七十了,都年逾古稀了,又有很多病。現在在上課,也還是帶病來的,所以別的這些聚會我都不參加。最近中日學術交流會,兩次的會下了請帖我都沒去,就把這點精力留著;它還有宴會,宴會我也沒去吃,就這一點點精力來給大家上課。當時,寫這個註解也是這個心情,所以就「閉門謝客」。現在我這謝客的牌子還是沒摘,所以希望大家多體諒,因為精力很有限,就「全力註經」啊。

[解]:冀報先師暨十方三世上師三寶與法界眾生之深恩於萬一。

(底下這句話,這個斷句,它這斷得稍微有點毛病。) 為什麼這麼做呢?就是打算要報「先師」,還有「十方三世上師三寶」,(「上師三寶」這兒不要斷;「上師三寶」,因為密宗稱「四寶」,提了「上師」再加「三寶」,這是一氣讀下來),「與法界眾生之深恩於萬一。」所以這麼做,來註解,帶著病,這一切一切,只是為了想報這個恩哪。

[解]:復以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理者,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真實之本際也。契理者,蓋本經乃「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並「惠以真實之利」,純一真實也。

那麼再後一點點,就是「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契合於理,又契合於機。「機」是機緣、時機。「契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實際的理體,這個「真實之際」它的理性的本體,也就是真如跟實相;所以契理就是契合真如,契合實相,契合真實的本際、它的本來。

為什麼說我們這部經是契理呢?因為這部經它是「住真實慧」,阿彌陀佛住真實之慧;所有來的這一切參加會的人,都是在「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要把這個真實之本際開化顯示出來;為什麼要有四十八願度眾生?他就是要給眾生「惠以真實之利」,都是真實,純一真實,所以這個真實就是理體啊。

[解]:又本經稱為中本《華嚴經》,經中所詮之一切事理,即《華嚴》之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華嚴》秘奧之理體,正在本經,故云契理。

本經稱為中本的《華嚴經》。中本《華嚴經》嘛,《華嚴》就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這樣的一真法界。「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這個《華嚴》的「事事無礙」在今後我們要講到。這「十玄」哪,有十個玄妙,《無量壽經》都有,所以《無量壽經》是中本的《華嚴經》。這個一真法界,「《華嚴》秘奧之理體」,就是蕅益大師的話,「正在本經」,正在《無量壽經》,所以說契理。

[解]:至於契機,則更是本經之獨勝。經中之持名法門,普被三根,齊收凡聖。上上根者,正好全體承當;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上則文殊、普賢法身大士,亦均發願求生;下至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亦必隨願得生。……頓與觀音、勢至並肩。可見此法門之究竟方便,善應群機也。

「至於契機」,契合大家的機緣,這是本經《無量壽經》最獨特的殊勝啊!它的「持名法門,普被三根」,上上根的人正好是如龍得水,全部承當;下下根者也有門可入,可以依靠這個法門得度。文殊、普賢也都是要發願往生啊。《觀經》的那個十惡,地獄相現,念十聲還接引往生了。這個事情我下一次給大家講,今天來不及了。

近代一個人,地獄相現,念佛,佛來接,是真實的事情。這個是江蘇的人民代表,一個老居士,他自己弟弟的實際事情,已經看見地獄了,跟經上說的一樣,今天時間來不及,我們下次再說;所以這樣都行,是不是?這樣一往生就到了極樂世界,就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也都平等了。所以這個法門哪,它應機啊!

[解]:又契機者,亦寓契合時機之義。……當前科學發達,人類應具之知識彌廣。社會進步,每人所肩之責任倍增。是故咸應廣學多能,鞠躬盡瘁,參加建設,造福人民。

再一個,「應機」是什麼呢?就是應乎這個時機。像現在我們科學越發達,社會也在進步,要求的也越高;科學越發達,這個人的知識就要多呀!現在你要懂很多東西,你一點科學不懂,什麼都是一個旋鈕,一個什麼什麼來操縱,你就是要知道的這些常識,就要比過去多得多了。將來的改進,咱們這個汽車將來是什麼樣的,種種種種的,都須要你趕上時代。而且這個社會也在進步啊,要求你要有覺悟,你要為「四化」〔註四〕貢獻力量,所以這都使你很忙啊。都使你很忙嘛,那麼你這哪有那些時間去住山洞?去閉關哪?

出家也不行啊!我們這個佛教協會開會,聽見很多人就在那兒發牢騷,他說,現在出家人,廟都公開了,從早上起來就是一把笤帚,早上起來掃樹葉,下午掃糖紙果皮,一把笤帚掃不停,前殿、後殿,累得腰酸腿疼啊。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淨土法門當機。我就說,你這個笤帚正好念佛嘛,你這掃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有什麼妨礙啊?所以它應機啊。

那個黃打鐵,他就往生了,就打鐵的時候往生了。所以就是大家都在忙啊,就是做了和尚還緊張呢,居士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它這個契機啊!所以這個就是說,它這個之所以殊勝。這個我們下一次再講,現在就談個頭吧,這些保留在後頭,多花了五分鐘,對大家不起!

註一:參考〈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之二)〉網頁後段的錄音文字記錄。

註二:黃老在課堂上指著《大經解》前頭部分,慧明老法師與夏老居士在佛堂各捧一冊《大經》會集本的照片,並講解夏老居士的佛堂情形。

註三:這座廟應是安徽安慶地藏庵。民國十年,夏蓮居大士與梅光羲居士等赴地藏庵皈依慧明法師,受三皈五戒。

註四:四化是四個現代化的簡稱;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

〔第三講,一九八八年十月廿六〕

上面談的是「前言」,就是寫在前面的。那麼,首先就要說,介紹這個淨土法門,這個《無量壽經》的重要,是第一部經,而《無量壽經》裡頭呢,這是第一部經中(九種之中) 最完善的一本。它之殊勝,就在於它特別提倡「持名念佛」。而這部經這麼殊勝,底下就說到它的道理,「契理契機」。在契機方面,上次下課之前談了一些了,今天做一點補充。

頭一個就是說,「上上根者,正好全體承當」,上根中的上根遇見了這個法門,正好就可以「全體承當」,把這個法門全體承當起來。一般人是承當不起來的;能夠信、能夠修,但是不敢承當,不敢如實的這麼信,他所信的信得很淺哪。

「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下根中的下根,也可以依止這個法門而得到度脫,所以說是契機,契大眾的根機,所以這種法門是稀有的。

上次就說要舉一個例,現代的例。這個事情發生在江蘇,是江蘇的一位人民代表,叫王慎軒,他自己的弟弟,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因為過去所謂三妻四妾(父親是一個,母親不是一個,過去就叫做姨太太了),這個姨太太生的弟弟(比他小)。這位王居士是印光法師的弟子,老修行,他是個名醫。這一天,在他最盛的時期,一天收入一兩黃金。他這人很好,他對於咱們四眾弟子施診,看病不花錢。你有困難,他施藥,你要吃的藥送你藥;再須要的,他還可以給你點錢。所以王居士這方面很難得,跟我很熟,他自己說的,所以是真人真事。

他的弟弟,姨太太所生,就嬌慣了一些,闊少爺,在外頭就是吃喝嫖賭、玩樂,也不是有什麼其他的更嚴重的罪惡,就是這一些,不務正業。後來得了肺病,過去叫肺結核,這沒辦法治了,病得要死。在臨死的時候,就叫他哥哥來了,因為他知道哥哥是信佛呀,他說:「不好了,我看見地獄相了,我要入地獄了。」非常恐慌!

他哥哥就說:「你這還不趕緊念佛呀!」這個病人,只有在他母親死的時候,家裡請了出家人來做佛事,大家念佛,這個時候他跟著念過佛。除此之外,平常沒有修行,也懂得一點點。現在看見地獄了,也知道有念佛法門,哥哥告訴他趕緊念佛(過去那個張善和,屠夫,看見地獄了,念佛就得度),他就念佛,很虔誠地念了一小段時間之後,就告訴他哥哥:「西方三聖來接引了。」這就是現代的事情,跟我說話這個人說的時候,那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不久,他弟弟之死也不是很久的事情。

所以《觀經》上說的,下品的十惡(五逆十惡),臨終看見地獄的相了,碰見善知識給他講了淨土法門,這個時候用觀想觀不成了,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十聲就可以往生啊。所以,這種情況也能得度。

但是大家要知道,這種情況之念,念得比我們念,念得真哪!所以我《資糧》裡就說了,看見了下油鍋,看見人就在那油鍋裡頭炸,就好像我們炸油餅似的在那炸,看著就輪到自己了,這個時候他念佛求救之心他懇切啊!他什麼都放下了!你說這個時候,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還想到我有兩萬塊錢存款在銀行,交給誰?哈哈哈……,都不想了!

所以這就只要專誠嘛,他專誠,這十念就解決問題了,這是真事。古代的事情,我們往往是有的時候年代久了,也可能覺得有些傳聞可能失實啊,這個就等於當事人親自跟我說的,他是哥哥,他目睹其事,是他告訴他弟弟念佛的。這是一件事情。

後來這個「契機」又說到要「符合時代」。這個時代就是如此啊,科學發達,各方面的發達,什麼什麼都在高速發展。我以前上課,咱們教室還沒有這個〔錄音機〕。一切都自動化,電子時代,什麼什麼東西都是按旋鈕就解決問題了。將來你要是沒有科學知識就沒法生活啊,所以你掌握的知識要很多,所以就很忙了。

而且社會上也要求,現在大家要求要對「四化」有貢獻哪,所以這些要求也使得你忙。因此像古時候那種修持,你要閉關多少年,在山林裡頭什麼都不問,這少數人是可以,多數都這樣就不行了,就不符合時代,也不允許了。

那怎麼辦呢?淨土法門可以。我就上次舉例,現在大家都抱怨,我們出家人沒法修行,成天就是抱著一個笤帚從早忙到晚哪。那麼說,你掃一下念一句呀,是不是?這就是方法。

古時候就有人這樣解決問題的。這個人很出名,是我的本家,姓黃,名字不傳了,叫黃打鐵,打鐵,鐵匠。過去在作坊中的工人就等於是奴隷呀,從早打到晚,很累很累。他很窮,就在這打鐵匠當徒弟,出來就一直做這個,靠打鐵換一碗飯吃。那麼,一天來了一個出家人,別人都不禮待他,他還是供養了他。出家人覺得他很難得,就跟他講講。他說:「我現在沒有別的想法,就是我這個太苦了,我只想出我這個苦。」這出家人跟他講:「你要想出苦,教你一個辦法,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嘛。」

給他講講道理,就說,「你現在就可以利用你這個工作就念哪,你燒鐵的時候,掄起鎯頭打鐵」,(舊式的打鐵,不像現在咱們首鋼這麼進步了,自動化、機械化。那個時候就是要燒爐子,就把塊鐵燒紅,燒紅了之後拉風箱;風箱啊,風箱就這麼扯來扯去,就等於是鼓風啊,就是把爐子燒熱,把鐵拿出來之後,就用那個鉗子夾住,拿那個大鎯頭打。我在工學院當學生的時候,這種掄大鎯頭打鐵我們都實習過,身體不好的還掄不動,那個鎯頭很重。我們實習一會兒,但是他們工人成天在那幹,是很辛苦的。)就告訴他,「你拉風箱拉一下念一句,你拿鎯頭打鐵的時候,打一下念一句。」他就念。

這麼過了兩三個月,旁邊的人就笑話他(還有別的同事),「你呀」,在邊上說,「你這個窮鬼,你倒霉呀,你活見鬼,你已經累得要死,你還加上念佛,你不會更累嗎?你算了吧!」他說,「不對,你們說得不對」,他說,「我這幾十天下來,我覺得我一邊勞動一邊念的時候,我覺得爐子也不那麼熱了,鎯頭也不那麼重了,我還要念。」就這麼堅持念了三年。

一天跟他的妻子說:「明天你給我換一身新洗的衣服,我要回家。」「從來沒聽說你有家啊!你還有家?」他既然說了嘛,就給他準備了一身。這一清早,自己稍微洗洗,換了一身新洗的衣服,又開始燒一塊鐵,拉風箱,還是這麼念,拉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麼念。

這個鐵燒紅了,就拿出去打,打一下,念一句。打完,這個鐵打成功了,成了器,這大小都合乎規格了,他就把這個大鎚頭一放,鎚子頭在地下,鎚子把在上面,兩個手扶著這個鎚頭柄,站在那兒,他說,「叮叮噹當」,這打鐵是叮叮噹當,有的時候他要用小鎚子給指一下方向,大鎚子就打,打出來「叮噹叮噹」;「叮叮噹噹,久煉成鋼」,煉來煉去就成鋼了,不是鐵了;「太平將至」,太平的時候就要到了,就是好時候,太平了;「我往西方」,什麼叫太平時?就這個時候,我到西方了。他就不說話了,站在那兒。

大家再去看,沒氣了,死了;所謂立亡啊,「坐脫立亡」,打完了鐵,坐脫立亡。他沒有好多什麼其他的知識,就是這一句名號,所以就是說,這個忙亂之中都是可以的。將來的社會,恐怕這個發展也是趨向於高速度,所以就是這樣的法門才真能夠度眾生。

[解]:因持名之法,最為方便。隨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隨時可念,不勞閉關宴坐。

所以「因持名之法,最為方便。隨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哪兒都可以用,不要跑到山林去藏躲起來。「隨時可念,不勞閉關宴坐。」什麼時候都可以念,不須要一定要閉起關,要打起坐,盤坐起來那麼去念哪。

[解]:夫淨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而且淨土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人既然在世間就有些世法。一個廟裡頭,你要維持廟裡頭大家的生活,這裡就有好多世法。而就「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要離開佛法就行了世法了;「不廢世法,而證佛法」,(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話,清朝的一個大佛教徒,一個大居士),不必要廢除了這個世法,你才能夠證佛法,即在這個世法之中就證了佛法了,這個就是應機之妙啊。

而且將來,後頭還要講,這部經是獨留於最後的一百年,所以就表示,這部經是符合社會的情況,符合大家的時機。

[解]:良以此經不但為淨土群經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實亦為此界他方,現在未來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菩提之法要。

所以就是說,「此經不但是淨土群經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淨土這麼多經,這部《無量壽經》是綱要。一大藏教,三藏十二部多少經,但是它指歸指到哪兒啊?要以這個為歸宿啊!所以《華嚴》,八十一卷《華嚴》,最後「普賢行願」「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不但是如此,而且實在是這個此界和他方的這個……,咱們說有天外人哪,現在確實有這個天外人,世界上很多很多星球有人類的;他方世界,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要離苦得樂,都共同要依止這個方法,所以這個就極為殊勝啊。

[解]:是故念祖感恩圖報,發無上心,敬註此經,續佛慧命。虔祈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上師本尊,金剛護法,慈恩覆護,威德冥加。

所以這才,這說我自己了,才要註解這部經,祈求「上師三寶」加被。

上面一段是「前言」,就說明作這個註解的這一種想法吧。

概要 (十門分列)

上頭是甲,底下是乙〔註一〕,乙是「概要」,概要嘛,就是相當於一個經的概論。這裡頭分了十項:

[解]:謹釋此經,依華嚴宗法及《彌陀疏鈔》例,總開十門,計為:一、教起因緣。二、本經體性。三、一經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攝。七、部類差別。八、譯會校釋。九、總釋名題。十、正釋經義。

第一、一上來就是「教起因緣」。這個「教」,為什麼要起這個教呢?必定有它的因緣哪,所以這個是首先應當說明的。

第二、〔本經體性〕。我們要解釋這個經,先要明白這個經是以什麼為體性?它的體性是什麼呀?不然只是去研究了些事相,它的體性、本體是什麼不明白,這就很不深入了。

第三、「一經宗趣」。它的宗旨,它的趣向是什麼?以什麼為宗旨?以什麼為趣向?這個也是我們要研究一部經,首先應該要先知道的。

第四、「方便力用」。它有什麼作用啊? 方便的力用,就是大家可以做得到的,很方便的,很能夠切實可以去證到的,這叫做方便。說了很多法門,你根本做不到,那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做不到那就是沒有用,所以要有方便的力用。

第五、「所被根器」。什麼根器合適?

第六、〔藏教所攝〕。是屬於哪一藏?哪一教?

第七、〔部類差別〕。是哪一部?哪一類?

第八、〔譯會校釋〕。這部經有多少翻譯?多少會集?多少刪校?還有多少註釋?

第九、〔總釋名題〕,是講本經的題目。這個在「五重玄義」是把它擱在第一項的,先講這個題目。這個名字,這個經的名字是十分重要的。

第十、〔正釋經義〕,這就「正解經文」了。

這一共是十類。

[解]:前九門總論全經綱宗部類,此與天台宗之五重玄義,大同小異。雖詳略取捨稍別,總之,皆將一經綱要,綜論於前,發揮明瞭,使讀者先識總體,後研經文。綱舉目張,易於領會。

這個就是等於一個綱要。我們要知道一部書,先要明白它的綱要。就好像一個網子似的,衣服似的,知道它的綱領了;綱舉目張,你就自然而然有一個總的概念。不然哪,你這個不明白,你去讀書,你就是枝枝節節的,自己覺得有一點好處,但是你不明白它的綱要,不明白它的宗趣,不明白它的體性,你理解得就非常粗淺了。

接著就進入到正文了,它這等於是概論性質的。

註一:書版《大經解》原文的目錄序號,「甲」為前言部份,「乙」為概要部份。

一、教起因緣

[解]:教起因緣者,明大教所以興起之因緣。初明大教與淨土法門之興起。次則詳述本經興起之因緣。

第一項,講「教起因緣」。教起因緣又分兩部:第一部就是普通的一切經典起的因緣;一個單說《無量壽經》這個教興起的因緣,因為這才契合我們自己,我們要研究的是《無量壽經》啊。至於大教和淨土法門的興起,這個是我們先要討論的,下面就是這一段了。

[解]:夫一切法,不離因緣,大教之興,因緣無量。而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故。《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夫一切法,不離因緣」,一切法都從因緣所生。「大教」,釋迦牟尼的這個佛教,興起於咱們世間就有無量的因緣哪。而這無量的因緣之中,最主要的,唯一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一件「大事因緣」哪,是大事情啊!不是一般的有因有緣哪。

那什麼是大事因緣呢?所以,馬上引《法華》的話來註解。《法華經》我們知道,《法華經》和《華嚴經》屬於圓教,這是我們佛經之中最圓融無礙、最高的、最妙的教。佛最初說《華嚴》,最後說《法華》。有一個譬喻,像太陽剛一出來,太陽的光先照在哪兒呢?先照在高山頂上,只有高山頂上,這種最高的根器才能聽得懂《華嚴》,先講《華嚴》。等太陽落了,又照什麼地方呢?又只照到山頂上,山底下就看不見太陽了,是不是?這日出,跟太陽一樣,日出是先照高山,日沒也還是照到高山,所以說《法華》也是照到高山,最後說了《法華》。

說到《法華》的時候,這個四十幾年說法,很多人一直跟著釋迦牟尼,培養都成熟了,他這時才說這個《法華》呀。但是,法華會上還有五千弟子退席。像今天咱們聽講,忽然間有三分之一都出去了,哈哈哈……,不聽了。那時說《法華》就是如此。佛說什麼?說「退亦佳矣」,你們退出去也好。他這個聽不懂他就是聽不懂啊,這個勉強不得的,所以這圓教的法很難懂。「藏通別圓」,圓教就是《法華》和《華嚴》了。

《法華》說的什麼呢?「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諸佛、十方的世尊,他們都是以唯一的一個大事因緣的緣故,而「出現於世」。他們為什麼在世間會出現呢?咱們這個時候出現了釋迦牟尼佛,過去出現了燃燈佛,過去還有很多很多佛,這一切佛出現於世,是有一個大事因緣,不是一個普通的事。什麼是大事因緣呢?「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要把佛之所知,佛之所見來開示給眾生,使眾生得到悟解。佛用佛的知見來開導我們,來開發我們的本心,讓我們得到悟解,讓這個眾生同於佛的知見,就為這樣一個大事因緣哪。這是日沒所照的高山所說的話。

[解]:《華嚴.性起品》:「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

《華嚴》是日出所照的。佛一成佛先說《華嚴》,說了大家都不懂,佛就要想涅槃了,後來就開始說小乘教。他說「如來、應供、等正覺」,佛的十號,這是簡稱,只說了幾個號,沒有全稱出來。這就說是,如來、應供、明行足、善逝、世間解,這都簡略了。「等正覺」這是佛。

從「性起正法」,從本性所起的正法是不可思議的。這個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樣的一個佛「性起」的正法;「非少因緣」,不是一個很少的因緣,而有佛出現於世;是「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阿僧祇」是個大得不得了,說不出來的數;這個無數的百千阿僧祇,而且是因緣,所以就是無量的因緣,得「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佛之成佛是無量的因緣來成的佛,在這世間出現。

「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還可以說無量無量的因緣那麼多,但是實際上只為了一個大事因緣。大事因緣是什麼呢?「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唯欲」就是唯是,唯一就是願意眾生能夠開示佛知見故啊。所以咱們老是說請人說開示,「開示」兩個字就從這兒來。佛說開示,就是讓眾生能夠「開佛知見,悟佛知見」哪。

再有,把這「開示悟入」四個字一塊說,大事因緣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開示」就是佛方面的事情,佛把佛的知見「開」出來,表「示」出來;而眾生能夠「悟」,悟佛知見,而「入」,證入佛的知見。

所以這個就說得很清楚了,為什麼出現這一個教?是為了這麼一個大事因緣。大家今天捨離了家庭,捨離了一切世間的這些種享受,行作沙門,也是一件大事因緣哪。這個大事因緣也就應當是要能開自己佛的知見,顯現出悟佛的知見,只有這個。佛之出興就為了這麼一件事,我們要學佛也就是要學這件事,我們要繼承也就是要繼承這件事。

[解]:夫《華嚴經》乃世尊最初所創言,《法華經》乃末後之垂教,自始至終,唯為此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亦即欲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等成正覺也。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

《法華》是最後的垂教,佛是涅槃之前說的,說了《法華》之後就說《涅槃》了;《華嚴》是佛最初所說,自始至終這兩頭,中間也是如此,就唯是為了這樣一個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就是願一切眾生開明本心。

佛的知見,不是佛另外把一些道理給你灌進來,像錄音帶似的,說了,給錄音帶灌進去了。那有什麼價值?實際,「佛之知見」是什麼?釋迦牟尼在臘八這天看見星星,頭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是佛的知見哪。一切眾生都有佛的智慧和德相,你跟佛的智慧,跟釋迦牟尼,跟毘盧遮那是一樣的;不但智慧是一樣,你功德之相也是一樣的,這是佛的知見哪。

就讓大家能夠明白這個,悟這個,證入這個。你要證入這個,你就是釋迦牟尼。所以現在我們要去明白,也是先要明白這個,枝枝節節的都是一些作幫助的;無量百千因緣哪,但是無量百千因緣就唯為這一個大事因緣。那麼,「開明本心」就同佛知見,你跟佛的知見就一樣了,因為這也是眾生本具的,你本有的嘛。佛給你開一開,你一下子就豁然大悟,你同於佛的知見,你就是等成正覺,你也就成佛了嘛。佛之度化眾生,佛的心願,這就是佛唯一的大慈大悲的本願。

「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這說了,佛的這個大事因緣都是因為如此,那麼本經的興起也是這樣。我們就舉例了,《華嚴》《法華》說得很明白,咱們《阿彌陀經》這裡頭,《無量壽經》有什麼類似的話嗎?

[解]:《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即阿彌陀經唐譯本)云:「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可見淨土法門之興起,正同於《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也。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就很現成的,「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所以這「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是佛的知見。十念就往生極樂世界,凡夫就證到不退,這是佛的知見哪。上次不是說了嘛?「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信解」啊!這樣的殊勝法門,不是九界的眾生(包括了菩薩),他們自力所能夠相信,所能夠瞭解的。為什麼不能啊?因為這是佛的知見。

所以我們就要知道,我們研究淨土法門,不能把它看成這是愚夫愚婦的這樣的一個……,我們就是要看到「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這樣的利益,這樣殊勝的利益,這樣的安樂,離開這些五惡、五痛、五燒,而得的清淨的、圓滿的法樂,這樣的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告訴大家要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可見淨土興起跟《華嚴》《法華》都是一樣的大事因緣嘛,都是大事因緣嘛!

底下又引了《彌陀疏鈔》的話,《彌陀疏鈔》是蓮池大師的著作。這一部著作,就是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不管你是不是淨土宗,都應當熟讀。它和《彌陀要解》這兩部書,是咱們中國淨土宗之寶啊。蓮池大師是結合禪宗寫的,它這裡頭處處歸於自心,那是非常之透徹,非常之圓滿,非常之穩,《彌陀疏鈔》啊。《要解》是非常之簡要,非常之殊勝。所以印光大師,大家都知道,近代的大德,中國三大德之一,他稱讚《彌陀要解》,他說,在所有註解之中以這部註解最殊勝,釋迦牟尼佛自己拿出筆來再寫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彌陀要解》了。所以印光老法師他這個話,也是很殊勝,很了不起的話,一般人也說不出來呀。

對於這樣的一些書,我們讀書要善於讀書,不是說就是廣,讀很多很多書,讀藏讀幾遍,都有功德;但是說,你要抓住一些最重要的精華,你在這個裡頭能夠得到法益。看來這個還是契合我們的機,契合時機。就好像現在有很多,把很多東西,什麼什麼維生素都做成、收煉在一個藥丸裡頭,你不要去吃那麼多菜,吃那麼多果子,吃那麼多糧食,才得到這些所須的營養品,一個藥丸就都夠了。這個精華的經論也是如此。

[解]:何以故?如《彌陀疏鈔》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

《彌陀疏鈔》講:「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一心」,你一個念頭的。你不是雜念的,不是妄想紛飛的,不是又是想這個,又是想那個,你清清淨淨就這樣一條心,老老實實在那持這個名號。這樣的結果就往生,往生你就不退了。

而且再說一句,以後我們要發揮,真正你發了心,你是有了信願,你再持名,你現生就不退了。這個是很難相信的話,這以後再發揮,今天來不及了。所以他這個「即得不退」,應當是包括我所說的「現生就不退」,而這個意思很多人是不大能懂得到的,以為往生之後才不退。

「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為什麼能如此?就是直指你們每一個人(咱們都是凡夫啊,現在你還沒有證,總之是凡夫),就是你的本心,你已經究竟成佛,不然你怎麼就光念念就能不退呀?因為一切無量阿僧祇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你本來都具足了。在你一念清淨的時候,你一切都放下了,不就妄想執著都沒有了,那你本來就顯現嘛,所以這是一個「直指」啊!

「若能諦信」,你能夠真實的信受,能夠相信;「何須遍歷三乘」,哪裡須要你把三乘的教,都一點一點去經歷,一點一點去讀書,一點一點去練習呀?用不著啊!「久經多劫」,經過很多的時劫,那就千生萬生啊。你現在可以「不越一念,頓證菩提」,就在這一念之中,你就可以頓證菩提,「豈非大事。」這還不是大事是什麼事啊?

所以蓮池大師也說明,這個往生淨土就是大事啊。佛之出興於世就是要為了這樣一個大事因緣,把佛的知見告訴大家。只要是一心持名就可以不退,就可以頓證菩提,也就是「同佛知見」,那還不是大事是什麼?

[解]:可見淨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淨宗之興起,正由此大事因緣也。

「可見淨(土)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過去禪宗、淨土在國內是打了好幾百年的官司,總是說淨土宗淺哪,不行啊,而不知道淨土宗就是直指頓證之法啊。「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它還不是直指嗎?你在那念佛,是「是心作佛」,而是心就是佛,那不就直指你這個心是佛嗎?非得必須點著鼻子叫你法名,「誰誰誰,你是佛」,這就是禪宗最高的開示。那這裡有什麼兩樣啊?這裡普遍都給你證明了── 是心是佛!

「以念佛心,入佛知見。」咱們剛才說的就是這個,就以你這個念佛的心,就入了佛的知見了。不是說,大家以為在這個消極求往生、求自了,不能弘揚大法,不能廣度眾生,愚夫愚婦之所為。這種都是過去因為沒有很好的人去研究,才作了這一種錯誤的偏見。實在就是「以念佛心,入佛知見。」就是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以這樣一個心,你就入到佛的知見裡面去了。這還有比這更直接的嗎?

所以「淨宗之興起,正由此大事因緣也。」是由於這個大事因緣。

至於教的興起因緣,前頭說過了。底下再單說咱們《無量壽經》,這《無量壽經》的因緣是什麼?這個分了五項。

[解]:甲 、 稱性極談,如來正說

《華嚴》《法華》均圓頓稱性之教。但其歸趣,卻在本經。

第一、這個《華嚴》《法華》是圓教,是頓教,是稱性之教,是稱佛的本性的,不是權說。所以「三乘教」是權說,就是權巧的說,因為你們根機不夠,所以只好這麼說,讓你們才能明白。

所以咱們現在常有這個事,你現在中學生念物理學,電流等於什麼呀?等於電壓,是一個常數,用符號 U 表示;電阻用 R 表示;電流是用 I 表示。 I 等於什麼?U 被 R 除,這就是權說。實際上,沒有這個事,實際就應該是微分,dU 它是被除數,被 dR 除,然後等於 dI,都是變化的。不是就是現在那個公式,那個歐姆定律,那就是權說。現在大家所以說,先得念權說,真實的告訴你,你不懂嘛。

科學也是如此,就是如此,剛才不舉了科學的例子。你只能懂到這兒,就告訴你這兒,現在要把微分給你端出來,你就沒辦法,你現在這一關就過不去了。佛法也是如此,說《華嚴》,大家不懂啊,所以說「阿含部」。講阿含部講了很多很多經典,多少阿含哪。

現在咱們這個「成實宗」「俱舍宗」,這都屬於小乘。所以《成實論》《俱舍論》是小乘的經論,都是權說。因為大家不能接受高的,只能接受這個。但這個你也有好處,你知道這個電壓、電流、電阻三個的關係;電壓大,電流就大;電阻大,電流就小,這個關係還是很重要,是不是?雖然它不真實,但是它能馬上讓你得到一個概念啊。

所以先說「小教」,然後後來說「始教」,開始說「大教」,所以「小始終頓圓」。《華嚴》說了不懂之後,開始就說「小」,然後說「始」,這個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目的啊,不是讓大家成阿羅漢自了就算完了。但是開始要啟發他,要更發大心,法相、唯識就屬於這一類。還有那種「空」,那種性宗的「空」,那個是共的般若,不是不共的般若,都屬於「始教」,開始了。

「終教」,大家現在都在念《大乘起信論》。「是不是念《大乘起信論》哪?課目?」〔按:黃老問學生〕「今年有沒有《大乘起信論》,你們?」「沒有,以前有的。」《大乘起信論》是終教,然後是頓教,圓教。所以說到圓教才是「稱性之教」。

所以《華嚴》《法華》都是「圓頓稱性之教。但其歸趣,卻在本經。」這兩部經以什麼為它的指歸呀?它到哪為止?哪裡算是它的家呀?歸宿啊?卻在這個《無量壽經》裡頭。我這個話是根據什麼呢?是根據蕅益大師的話呀。蕅益大師稱讚《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是一本經,《阿彌陀經》有的時候稱為小本,《無量壽經》稱為大本;有的時候《阿彌陀經》稱為小經,《無量壽經》稱為大經,因為這兩個是一部經,但是有小有大。再把《華嚴》加進去,那就是《阿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是大本,這是同一部類,可以這麼說。

[解]:蕅益大師讚本經云:「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是故本經稱為稱性之極談也。

蕅益大師說《阿彌陀經》,也就是《無量壽經》,「絶待圓融,不可思議。」「絶待」就是絶了對待。咱們都是對待法,都是有矛盾的,說是就有非,說生就有滅,都是相對的。但「絶對的」就是「絶待」,沒有對待。所以《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一個「二」就是有對待嘛,「兩」!說「不二」,誰跟誰對待啊?這「不二法門」。絶待的圓融是不可思議,這個都是《華嚴》跟《法華》。

但是「《華嚴》奧藏」,《華嚴》深奧的它的所含藏,它的內藏;《華嚴》的奧藏,深密的,所以我們說三藏法師,「藏」就是藏也,匯聚啊,深奧的這個內容。

「《法華》秘髓」,「秘」就是說,這個最深、最精、最微妙,大家不能理解了,所以稱之為「秘」。佛法沒有什麼保密的,但是這個道理大家聽了跟不聽一樣,就成為「秘」了,這是個秘藏。《華嚴》的奧藏,《法華》的心髓啊,所以達摩祖師最後臨終時,讓幾個弟子各說自己的心得,說來說去,最後慧可大師他一句話不發,就站那屹立不動,「依位而立」。達摩就讚曰:「子得吾之髓。」你得了我的髓啊,這「髓」就說的是心要。

所以《華嚴》的奧藏,《法華》的精髓,一切諸佛的心要,菩薩萬行的指南針,「皆不出於此矣。」都不出於《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這是大德的話,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剛才印光大師稱讚了),蓮池大師大家公認是彌陀化身,這樣大德的話,很多人現在不大注意,所以現在我們要好好地去注意,我們要好好地去領會呀。

所以本經是「稱性極談」哪。所以第一個原因,為什麼要說這個經呢?因為這個經是「稱性極談,如來正說」,所以必須要說這個。

[解]:又日道隱於所著《無量壽經甄解》中曰:「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

日本一個大德叫道隱,他作了《無量壽經甄解》,這個書很深 (這個書,可惜我只有半……缺三分之一,再找也找不著了,託傳印師在日本找,日本也找不到),確實有他自己的見解。他說「五濁之世,造惡之時」,現在不是到了咱們說的五濁惡世嗎?就像《阿彌陀經》說,「五濁」── 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劫濁、命濁等等,都是濁;「造惡」,人人都在造惡,國內國外都是一樣,惡人很多。像紐約,到了夜裡頭,女孩子不敢出門,一個人不敢上街,造惡的人太多,天下一樣。

「聖道一種,今時難修。」釋迦牟尼佛所傳的聖道,現在人太惡,人太壞,現在很難修啊。完全按照過去兩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那個制度,那種修持方法,現在這個人很困難了,根器不夠了,而且「其難非一」,難處不是一點哪。

「特此一門」,特獨有淨土這一門;「至圓極頓」,它圓,它是至圓,到頭了,頓是極頓,最極了,到極了、到了頂端了。

「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又因為這是很深、很殊勝,它又簡單、又容易、又直捷了當。你所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你的本心。所以「念念喚醒自己」,一句一句就是把自己喚醒嘛。現在你是睡著了在作夢,所以「如夢幻泡影」啊。「一切有為法」,大家都在有為法裡頭,是如夢如幻嘛,就在作夢嘛,整個是在作夢啊;現在就是要把自己叫醒哪。你怎麼叫啊?像咱們那個麻醉藥,打麻醉藥打過了之後,使他再要恢復知覺,就喊他的名字嘛。比方是我,就喊:「黃念祖、黃念祖、黃念祖……」,就叫醒了。現在咱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等於這個一樣,麻醉藥把你弄過去了,現在你怎麼能醒過來啊?那就自己喚醒自己嘛,這「由其簡易直捷」,所以是直捷呀。

所以「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佛出世的正說,有許多各種各種的說,權說,或者委曲的說,不得不委曲,因為大家只是這個水平,都說出來你聽不懂,只好給你說一種方法,你現在先去做就得好處,所以就委曲,不是正說。所以佛也說嘛,佛的種種教,它是可以有矛盾的。你看《大乘起信論》就得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到圓教就剎那可以成佛,這不就矛盾嗎?

這個矛盾,佛就說了,「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你要依止那個了義的。不是說,這個裡頭怎麼辦呢?佛已經替你做好了選擇,要看兩種之間,哪個是了義教,哪個不是了義教。你要依止那個了義的教,不去依止那個不了義的教。現在學唯識的人攻擊淨土,就是不了義教攻擊了義教。這不很明易嗎?他始教攻擊圓教,你說他是什麼?他不了義,他攻擊了義的。

所以就是說,「一代所說歸此經」,這讚歎到極點了。佛的一代所說的都歸到這部《無量壽經》;「如眾水歸於大海」,像天下一切水都往海裡歸。中國的三條江,珠江、黃河、揚子江都流到海裡去了。所以一切經,最後都要流到極樂世界,去往生這個彌陀的大願之海呀。

[解]:「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亦唯為此法之由序。」

「由此言之」,這麼來說,「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華嚴》之典,不是佛說了?有百萬阿僧祇的因緣哪;「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法華》是這麼說的;「亦唯為此法之由序。」這兩部經也就是為本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作序;「由序」,作前面的引言、序論,引歸到《無量壽經》。他的話是這個意思,日本大德的話的意思,我這是講他的話。

所以我們也須要能知道,我倒並不是說大家都一定就是……,但是說是這個百花齊放,種種的這種,都應當有所瞭解,然後根據個人自己多生的夙慧和根器,選擇一門去精修。法法都是導歸圓頓,都是極殊勝的,但是不修總是不行。你「說食數寶」,只能會說,今天有什麼什麼好吃的,人家有寶貝你給人數一數,你數得很清楚,多少綠寶石,多少紅寶石,多少金鋼鑽,多少珍珠,賬目一點也不錯,與你無關,都不是你的。所以我們就是要注重,要修啊!

[解]:蓋謂《華嚴》《法華》兩經只是本經之導引,本經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華嚴》經末,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其明證。聖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圓頓,本無高下。唯以眾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飢遇王膳,而不能饗。唯本經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

所以《甄解》這一段話,他就是說《華嚴》《法華》兩經只是本經,就是《無量壽經》的一個導引。那本經呢?「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所指出的歸宿之處。佛說了一大藏教,是拿這部《無量壽經》作為還家的歸宿。

「《華嚴》經末」,《華嚴》最後一卷,「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把《普賢行願品》也列入淨土五經之一,這就是證明嘛。《華嚴》講了那麼多,那麼多玄妙,講了八十卷,最後還是「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無量光,即得往生安樂剎。」哈哈哈……,就歸到這兒了,這就是一個證明了。

「聖教如旃檀,片片皆香」,這檀香,沒有一片不香的;「法法圓頓,本無高下。」《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眾生垢重障深」,心中的污垢很重,障礙很深,心也很粗,智慧也很淺;「飢遇王膳,而不能餐。」你是餓了,餓了碰見國王擺了宴席擱這兒,你就不敢吃了,不敢去動筷子了。別的法雖然是好啊,你這不敢動。

「唯本經持名一法」,那個你沒法吃,雖有,你沒法吃;雖有這個教,雖有這個經,你比方像這個法相,最後這唯識觀,那很殊勝,這一切都唯識所現,觀到一切都唯識,你不就平等了嗎?你不就解脫了嗎?但是你在實踐上你這麼去用,這麼去觀,平平常常的時候是可以,但是真正問題一來,就不行了!哈哈哈……,是不是啊?它這裡頭就是說用不上了。「唯本經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這個是易行之道,是人人都可以去做的。

所以這個地方也稍微說一下,有的人對於這個又有所誤解。有人一聽說,說是這個淨土法門是易行道,它既然是容易,那麼,那就容易吧,那就不須要費力,你說是不是?那麼我就輕輕鬆鬆的,成天我看我的電視,我打我的撲克,念幾句,我就易行道嘛。

那這就不行啦!那這個根本就表示你沒有願力呀。這個易行道是和其他的法門相比,你參禪、持咒、修密、作教觀、打坐種種,和這些種種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相比,沒有一個比這個更容易得到成就的,得到解脫的,所以稱之為易行道。不等於說,你這個放逸懈怠也能達到目的,那麼容易,那不行啊!那不行!

所以我常說,極樂世界這個大學要求的考分最低啊,你有個二三百分就可以考取,但你交白卷總是考不取啊,就是這樣。好的學校要五百分,一般好學校都要五百幾十分,四百分以上也才有希望。這個極樂世界二百分就行,所以你也得「發菩提心」,也得「一向專念」,也得「作種種功德」嘛,是不是?修「出世三福」,這比那個考五百幾十分的,考六百分的就容易多了嘛。

而且這個學校去了之後沒有降級,沒有開除,沒有留班,出來個個都畢業,個個是博士,個個是愛因斯坦,都成佛。這個是它的特殊之處。這個易行道要這麼體會,和其他的相比,這個最容易,沒有更容易的;這個都不行,那就是說別的更不行了。但是這個,如果不是一番真實發心,真實修持,照樣還是虛度一生。

[解]:《大勢至圓通章》曰「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即凡夫心,開佛知見。至於根器淺者,但能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乃至十念,臨命終時,蒙佛攝受,便生極樂。花開見佛,悟入無生。

《大勢至圓通章》,這是在《楞嚴經》裡頭。大家都在講《楞嚴》了,這講的,這是在二十五圓通裡頭。「淨念相繼」(這個地方大家改一改,在「淨念相繼」的「繼」字底下,這個印刷錯誤,在「淨念相繼」的「繼」字底下,加一個這個號 “」”,在「自」的上面加一個這個號 “「”,中間許多點兒不要了,一個撇,把這個給改一改,因為它這兩句話,在它原書裡頭的次序不是正銜接的),他是主張「淨念相繼」裡頭就可以得到「自得心開」。

所以「淨念相繼」,「自得心開」。「淨念相繼」是什麼呢?就是我很清淨的念,不是又想著這個又想著那個;心裡沒有別的,別的放下了;別的放下了,可是我這一句佛號沒有放,這叫「淨念相繼」。沒有放,就是一句接著一句,就這樣的不是很容易嗎?就自然得到心開呀。

但是剛才我說這個事很容易,就是跟別的方法比較起來是很容易。真正要去做,做了之後就知道,還是不是很容易;還要很發心,很祈禱佛力加被,很如何如何才能做得到。那往往是,你一念佛之後反而妄念紛飛,不是昏沉哪,就是散亂,所以也不是容易事。

能做到「淨念相繼」就必定「自得心開」。但是念到「淨念相繼」是人人能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的事。但是也須要很努力才能做得到,就是這樣。

「即凡夫心,開佛知見。」就是咱們凡夫的心很惡濁,很粗淺,很愚痴,而這樣一個心就能夠開出來佛的知見,就跟釋迦牟尼這樣的大智慧,一切法人天導師、法中之王、聖中之聖,跟他的知見就相同了。所以禪宗的三關齊破就「見與佛齊」,等到你三關都破的人,你的見就跟佛就齊等了。所以就是說,咱們這個父母所生之身,即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禪宗比我們就難。

至於根器淺的人呢,他就不能做到還希望「心開」了,他還能「入佛知見」跟佛一樣了,可以作為人天的祖師了,如何如何,這個就不行了。但是如果能夠「至心信樂」,至心的相信,至心的歡喜,所以佛經後頭說「皆大歡喜」,你聞到法之後你應該生起歡喜心哪。我的老師,這個夏老師,聽到淨土法門之後,他就在房子裡呵呵呵的笑,一個人笑,笑了一兩天,哈哈哈……,他就說:「這回我可真有辦法了,我能出去了,這個六道輪迴啊。」歡喜!聽見這個淨土法門,你至心的相信,相信這個法,你就可以樂呀,你就有辦法了,樂呀,願意去啊。

「願生彼國,乃至十念」,你只要念到十念,臨命終時就蒙著佛的攝受,佛來攝受你,不是你有這個水平。所以淨土還有一個特殊的,底下要講,是「他力法門」,仗他力。

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是最困難的時候,最不容易修行的時候,你完全靠自力仍然是做不到的。但是這淨土法門,只要你真正是「信願持名」了,在你臨終的時候,佛就現在你的身前,就以佛的這個威力、三昧力、神通力加持你,使你也入三昧、入神通,你心就不亂,而能夠清淨念佛,隨佛往生。所以這個淨土法門,它最特殊就在這兒,稱為他力門、果教派,從果上起修,不是單純利用自力。

禪宗就是單純利用自力,自己的力量開悟。當然開悟之後,有的時候你還不能斷除後有,你還要轉世。所以往往禪宗開悟之後,像蓮池、蕅益都是開悟的人,永明大師都是開悟的人,都歸到念佛。所以如果你參禪開悟,你不弘揚淨土、修淨土,有這麼一句話,「管保老兄欠悟在」,你的悟還悟得不夠。因為參禪之後,你還不見得就能夠……,有的祖師,你看看那個蘇東坡,前生都是開悟的人嘛,他第二生變成蘇東坡啦。

所以這個就是說,哪怕就是你能信樂,你能念,「蒙佛攝受,便生極樂。」生極樂,等到花開見佛,聽佛說法,你就悟了無生法忍。

[解]:奇妙疾捷,莫過於是。一切眾生由此得度,十方如來乃稱本懷。

「奇妙疾捷」,這個是最奇特、最妙、最微妙、最快、最直捷;「莫過於是」,沒有再超過這個的了。「一切眾生由此得度」,一切眾生都因此而得度;「十方如來乃稱本懷」,佛這才稱了他的本心哪。佛為什麼要成佛?佛為了要救度眾生,要救度一切眾生啊。一切眾生怎麼才可以得度?這樣才能夠得度,所以十方諸佛這個心願就稱心如意了。

[解]:又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名正說。又乃世尊稱其本性,和盤托出,毫無保留,故名稱性。一切含靈皆因此而得度脫,乃稱性中登峰造極之談,故為稱性極談。

「又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真實之法,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沒有(不是)權說,不是權巧方便,也沒有什麼委曲,所以叫做「正說」。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說這個經呢?就是「稱性極談,如來正說」。

「又乃世尊稱其本性,和盤托出」,如來稱他自己如來的佛性,把這個法門全盤給托出來了,毫無保留,都給我們了。上次不是說了?如來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傳給咱們,就是這一句佛號嘛!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釋迦牟尼在咱們這個地球上所得的法,全給我們了,所以說為「稱性」。

「一切含靈皆因此而得度脫」,這是《無量壽經》的話。這個話,大家要知道,是佛說的;「一切含靈」,有靈性的,都是因為這個經而度脫呀,大家要注意啊,因為這個經而度脫呀!所以在稱性中是登峰造極之談,所以稱為稱性極談。所以就解釋一下我們這個小標題,這是什麼,這是「稱性極談」。如來要稱他的本心,要廣度眾生,有這樣一個微妙法門,所以就是要來說這《無量壽經》了。就說這樣一個法門,大家都因此而得度,佛就方才稱他的本心。

[解]:乙 三根普被,聖凡齊收

夫眾生根器千差萬別,世尊故說八萬四千法門廣應群機。《華嚴》圓教專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連,於佛聲聞弟子中均稱第一,但在華嚴會上,如盲如聾,況是下於此者,故云下根絕分。

第二、是「三根普被,聖凡齊收」。「三根普被」,《華嚴》《法華》等等是圓教,它是要接上上根。當時說《華嚴》的時候,大智慧像舍利弗,大神通如目犍連,他們都跟瞎子聾子一樣,所以有很多殊勝的事,他們是不見不聞哪,如聾如盲。你看,小乘的極果,也就是大阿羅漢,他還無所知啊!所以,比這個再低一些的就更不行了,「故云下根絶分。」下根的人在這兒就沒辦法了,是不是啊?所以它就不能夠救度下根的人了,「下根絶分。」

[解]:至於小始諸教,乃接權小之機,對於上根則有教淺機深之失,亦不應機。

至於小教、始教,開始說的權說,說的是如何去證阿羅漢,如何去修持。始教開始講法相,講什麼什麼這一些,這個只接一些「權小之機」,接一些小乘的根器,接一些權教的根器,不是實教。

「對於上根則有教淺機深之失」,你這個教是很淺,他的根機很深,他就不滿意,他不想學啊。所以它就是下面的合適了,上頭又不合適了,也不應機。

[解]:唯本經之持名念佛法門,聖凡齊收,利鈍悉被。

但是就只有本經這個持名的法門,是「聖凡齊收」,聖也收,凡也收。剛才不是舉了例了嘛,那個王慎軒,那個老大夫,那個人大代表,他弟弟看著要入地獄了,都收。上次講的夏老師的那個老鼠,是不是啊?跟著念佛。下根都是如此,齊收啊!

[解]: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普賢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文殊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刹。」

「徹上」,文殊、普賢啊!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裡頭,他四句啊,「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普賢菩薩求往生啊。這四句只有這麼講,沒有別的講啊。文殊是大智慧,現在參禪的人,你們還能超過文殊啊?文殊大智慧,他是變了五言,還是一樣的話,「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就是把七言變了五言了,一樣的話。所以咱們釋迦牟尼,也是毘盧遮那,左右兩位文殊、普賢,他們都願意往生。

[解]:又如本經云:「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

而且在這《無量壽經》裡頭,這個後面哪,佛跟彌勒菩薩說,所以彌勒菩薩也是當機啊,所以將來彌勒成佛也還要弘揚《無量壽經》。因為這個經先是阿難當機,後來都是彌勒菩薩當機,都是對彌勒菩薩說的話,囑咐給彌勒 ──「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這個世界有七百二十個億那麼多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供養過無數的佛;「植眾德本」,種植了種種德的根本,「當生彼國。」所以這七百二十億個菩薩,就是現在咱們這個世界,佛就是預告彌勒,有七百二十億個菩薩已經作了種種的功德,他「當生彼國。」他要生到極樂世界去。這不都是上根嘛?已經「植眾德本」,供養無數的佛了。

[解]:徹下,則《觀經》中,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可見本經乃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藥,能愈萬病。故本經云:「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徹下」,就五逆十惡了,我還舉了這個例子。「可見本經乃廣收萬類」,各種都收;「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藥」,阿伽陀藥是一種聖藥,什麼病都能治,「能愈萬病。」

「故本經云」,本經有這句話,「值斯經者」,碰到這個經的,就是碰到《無量壽經》的;「隨意所願」,隨你的心意,你願什麼、想什麼,都可以得到度脫,得到解決。所以這個就是,要說這個經是為什麼呢?要普被三根哪。

[解]:上明本經,廣應群機,而其恩德尤深於我儕凡夫。當今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但憑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逕登不退。

底下再特別說一下,對我們凡夫來說,這個經是聖凡齊收,可是對我們凡夫的恩就更深了。咱們凡夫,又碰到末法,咱們福慧更淺薄了,垢障也更重了,如果沒有這樣的方便法門,就更是沒有辦法了,所以對我們就更重要了。

有這樣一個方便法門,就只靠你「信願持名」── 真信、發願,願意生彼國,不留戀這個娑婆世界,願意往生之後來實現自己度生的大願,就念名號,這三樣事,所謂「信願行」。那麼你就可以「功超累劫」,別人要花多少多少劫才能圓滿的功德,你就可以超過他們。一往生到極樂世界,「逕登不退。」一往生就是不退,再也不會退了,只有進步,沒有退步了。

[解]: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

所以若沒有這樣的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這個生死業海茫茫無盡無邊哪,咱們凡夫,而且不是老在進步,大家要知道。修行人是進一退九,這個世界是退緣多呀!大家將來可以看吧,同班多少人,十年之後你們再檢查檢查,能夠保持個個都是進步嗎?很難!是不是?它就是退緣多。也不是他現在就有了這種心想退,他遇見這種因緣的牽引,使得他不知不覺就退了,所以可怕就是在此。

不是說有一個美國的老和尚,他因緣很好,他看沒有幫手,他回國嘛,他就找兩個年輕的和尚跟他到美國去,可以幫助他,將來可以繼燈吧,把這個燈接下去。但是到了美國你如果不會開汽車,不會說英文,那就沒有用。你先要學這兩件事。等到這兩件事學好了之後,那這兩個年輕的和尚都不是和尚了,就是他這個退緣很多很多,退緣很多很多。所以沒有這個法門,難極了。

[解]:故大悲慈父,兩土導師。憫念我等,開此淨土法門,妙顯苦樂二土,激揚沉迷眾生。

所以「大悲慈父,兩土導師」,極樂世界的導師,娑婆世界的導師,就「開此淨土法門」,顯出這個世界的苦,顯出極樂的樂,來激揚我們這些個沉迷的眾生。

[解]:此大火聚,彼清涼池,寶蓮在前,刀山在後。於是自然生起勝願,厭離娑婆,求生極樂。既生信願,更持名號,便得度脫。

這個地方是「大火聚」,是大火坑。剛才說這兩個和尚好好的,本來是好事,到那兒去幫助老和尚,沒想到這一去被環境所轉,是個大火聚。

「彼清涼池」,那個地方都不退,沒有退緣,極樂世界是沒有退轉,都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有人問我意思,翻譯起來,意思就是不退轉。

「刀山在後」。這個世界這種種苦痛,退了之後要受報的,不是好玩的。退就是墮呀,退了之後就要墮,墮就是墮落;墮落,刀山劍樹就在我們背後。極樂世界是寶蓮花池在我們的前面哪。

「於是自然生起勝願」,我們就願意「厭離娑婆,求生極樂。」既然有了信願,再加上持這個名號,就可以得度。

[解]:生彼國已,見佛聞法,得無上悟,由有念而入無念,因往生而契無生,頓悟此心,本來平等。

你一生到彼國之後,能「見佛聞法」,就是從「有念而入無念」;你這到了無生法忍,悟入無生,你就從有念而進入到離念;「因往生而契無生」,你因為往生而悟了無生法。「頓悟此心,本來平等。」這是說的一般的情況。真正出格的人,在這個世界念佛,也可以悟無生法忍。

韋提希夫人就是悟無生法忍,《觀經》。晉朝還有一個人,他很窮,生活很苦,他就念佛;念佛之後,專誠的念,閉關念,佛就現前,佛給他說法,他就悟了無生法忍成了菩薩。當時也沒人知道。他後來從晉朝到清朝,中間還轉來過多少次,也沒人知道。到了清朝在乩壇上,他把這事說出來了。所以只要真念,不是說非得死後才能夠成功,特殊的根器,像很多很多祖師,那都是悟證都很深的。

[解]:唐海東元曉師云「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宗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

海東,這是指朝鮮元曉法師,朝鮮的法師,他說「四十八願,先為凡夫」,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首先是為了凡夫,為了救度凡夫,「兼為三乘聖人。」這是他的提法,首先是著眼在我們的凡夫身上,要救度我們,同時也為了菩薩乘、聲聞乘、緣覺乘的聖人。可見淨土宗之妙,就妙在首先是為了我們凡夫,使我們凡夫度脫生死苦海。實際正是如此,大家就是從凡夫的心開始修,你能遇著一個殊勝的法,這一生就成辦,那就非常殊勝了。

(我們今天晚開始了一點,我們把這個時間補足,把這個第三講掉它。)

[解]:丙 他力妙法,善護行人

其他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例如《楞嚴》中廣明行人於禪觀中之五十種陰魔干擾。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

第三、「他力妙法,善護行人」。不光是靠自力,而且靠他力。所以《彌陀要解》他說,首先要「信願行」;他說要信哪,信,他指出六點:

「信事、信理」,就信它的本體,這個理體,這個真如實相,這是信理。要信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這是事,往生這都是事。你要不光是信理,還要信事。

「信自、信他」,要信自心具足一切,自心妙明。也要信他,不只是信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皆是我心之所流現,信自;同時也還要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那兒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大家可以在那往生,可以聞法,可以得度,還要信他。要信自,要信他。

要「信因」,要「信果」,除了一般的因果之外,要相信你念佛為因,信願持名為因,決定得到往生成佛之果。

「六信」,所以要「信他」。有的人學了些理論,懂了點禪宗之後,一聽見說是「他」,就總是說你這是「心外取法」,不知道「自他不二」啊。所以這個「他」,不然就是光是一個……,所以華藏世界那麼多佛世界,那都是事;只信了一個只有無為、無相,偏到空這一邊,那就不是深的般若,那是個淺的般若。所以他力妙法;其他的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

大家正在讀《楞嚴》嘛,不用我給你們說嘛,《楞嚴》有五十種陰魔呀,那一念之差就入陰魔了。現在說奇異功能,那比《楞嚴經》所說的那個魔的境界那差多了,那個魔的魔通厲害多了。所以現在我們就要有正知見哪,不能被這種奇異的事迷失了我們的方向,我們還是咱們這個正法。

《楞嚴經》就講,說你們就是要去打坐,你們要離開了楞嚴咒,要避免這個魔事就沒有可能了。所以不能念咒,你也應當禪堂上寫了這個咒,身上帶著這個咒。為什麼大家上殿,有時要念楞嚴、念大悲十小咒?這就是他力,護持你,不要被這個非人得到便利。

非人確實有,這不是迷信。魔也確實是有,有的是心魔,有的是實際有個魔,他就是要做障礙。你相信有沒有你自己?你相信有你自己,那就有魔。你要說「我是空」「無我」,你可以說沒有魔,哈哈哈……,就是這。

我這麼一說,大家說「你執著了」;那就是說,你要這麼說的話,你就是這樣:你「無我」,無我你平等,你可以去廁所中吃大便,跟你吃最好的美食是平等,你這才能說平等。不然是壞的不吃,我專要吃好的,可是講起來我都要平等,那是假的。你要講這些都是空的,那麼你自己要得空下來,哈哈哈……,所以就是說,這個「他力」很重要。

[解]:故該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是故其餘諸法,名難行道。

還有這許多境界,「不作聖心,名善境界」,打坐什麼都是如此。大家現在要學止觀,這是天台裡頭,你們老師教你們,這往往有些殊勝的境界出來了;你「不作聖心」,不作聖心這方面的這種體會,這是個好境界,這是你打坐之後,它出現的好境界。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你覺得我這是特殊了,我這是高明了,或者是什麼什麼,這就是反而受到邪,反而退步了。

「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所以其餘的法稱為難行道,很難哪!

[解]:但念佛法門,同於密法,是他力門,屬於果教。行人發心念佛,仗彌陀本願攝受,威神加被,護持行者,魔不能擾。

可是「念佛法門,同於密法」,淨土法門是密教顯說,它同於密法,是他力門,是果教派。咱們發心念佛,就靠彌陀的本願。彌陀發了四十八願,有念佛的人,就十念必生,他就要護持嘛,這個魔就不能干擾了。

[解]:如《十往生經》,佛云:「若有眾生,深信是經,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十往生經》裡頭說,「佛云」,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就包括咱們現在人都在內,誰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念四個字「阿彌陀佛」也行;「願往生者」,你願意往生了;「彼佛」,就是阿彌陀佛,即從極樂世界派二十五個菩薩擁護你這個人,不管你是行是坐,是住是臥,乃至於白天黑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不讓他們來下手,讓他們得到方便。惡鬼惡神都不能干犯你,因為「他力護持」。

[解]:又《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首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大勢至菩薩「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大勢至,大勢就是力呀,力量的力,勢力;大勢至菩薩,大勢,登峰造極。大勢至菩薩他就正在咱們這個世界,攝受念佛的人歸於淨土。

[解]:故《淨修捷要》云:「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

所以《淨修捷要》裡頭說,這是夏老師的著作,《淨修捷要》,「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現在就住在咱們這個世界,雖然在極樂世界,也在這個世界;「作大利樂」,給大家作一種很大的利益和安樂;「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對於念佛的人,他是在那攝受、加持,不捨棄的;「令離三途」,讓他還不光是不讓魔干擾了,還攝受他什麼?讓他離開三惡道啊!讓他得到無上的力量,得到往生。

[解]:又《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阿彌陀經》又說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聽到了《阿彌陀經》,聽到了《無量壽經》,來受持這個經,依法奉行;「及聞諸佛名者」,聞阿彌陀佛名,還有很多佛名;這些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你就受到一切佛的護念。

[解]: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還有,念佛的人有一由旬光明。「一由旬」是古代的天子行軍的時候,這一天的路程。所以有的時候是四十里,有的時候是六十里,有的時候說的是八十里,因為那個時候不可以有標準,行軍可以快一點,慢一點。但這個「里」也不很標準,「里」有大有小,大致這個數。我們就取它最小的吧,咱們取它最小的免得誇大,四十里,所以我們用最小的;其實是說這個由旬,一由旬的光明,你念佛的人你是放一由旬的光。

所以有的人現在說「我有奇異功能」,看見誰有點什麼光,有點什麼的,他奇異得不得了;不知道,佛說這個念佛的人,他有四十里的光。實際上就是說,一個地方,大家這個念佛修法,大家這個上殿,不是只是自己得到好處,是這一方都得到好處;其實還不只這一方,整個地球都得到好處;其實還不只地球,整個宇宙都得到好處。所以為什麼出家人要受到供養,是不是啊?這也是受供養的一個理由。

[解]:由上可見念佛之人,有彌陀所遣之廿五菩薩,於一切時處,擁護加持,又有大勢至菩薩等,威德攝受,復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故,化險為夷,稱為易行道。

由上可見,念佛的人有阿彌陀佛所派的二十五個菩薩來保護,又有大勢至菩薩等等來攝受,又受到一切佛的護念。所以就能夠「遠離魔障」,沒有魔,沒有困難,沒有這些個難,可以「安穩修持」;「仗他力故」,因為有他力的加持。

所以大家現在想學密,密的特點也是用了他力。但是現在密宗裡頭,這個冒牌的人,假冒的人太多了,你很難得到一個真正的師父,所以那也很麻煩了。那你師父就是魔,你就壞了,不要魔來干擾你了,哈哈哈……。還是淨土法門穩當,所以稱為易行道。

[解]:或以談他力為著相,應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

「或以談他力為著相」,有的人說你靠他力是著相,「應知他力,亦是自心。」要知道他力就是自心。「自他不二」,自跟他不是兩個;「自他宛然。」雖然不是兩個,又有自有他;有自有他,又不是兩個。

這個道理比較難懂,我這說個譬喻。上次那個「佛性」咱們打了一個比方,就像那個磁是有磁性。所以古代發明了指南針,黃帝就打敗了蚩尤。它為什麼指南針呢?它因為地心是磁,你一個鐵的針,它就受了磁的吸引,它這方向就一定了。其實你不管是指南是指北,反正是……。「咱們現在這是南北吧?」〔按:黃老在課堂上展示指南針〕這個針它一會兒就變成這個方向,不是這個方向,一定是這個方向。這個方向一定,你就可以知道,就把它標出來。這邊就是……,「我這反了吧?這個是北嗎?」「是北」,底下這個指北,軲轆過來就指南;一個方向定了,所有都定了,就因為這個磁的吸力。

「磁性」是什麼?這磁的作用就大極了。這個發電機就是有磁,然後有導線,你讓導線在磁裡頭轉,導線就生電,這是發電機,電就來了,咱們燈就亮了。所以很多很多的設備要靠電,電就這麼來的,靠磁,在磁場裡頭有個運動的導體就出電。倒過來,我們把這個導體,我們沒有動的原動力,但是我們在磁場裡頭,我們把這個導體通上電,它就要運動。所以咱們電動的這些車子,這許多機械,電動的機械,就是這個道理。有磁場,你一給它通電,它就動,成為原動力,叫電動機,就是利用磁。

磁有這麼大的作用,一個電動,一個發電,大家這個重要性就知道了。靠電而能動的都是電動,這也是利用磁;靠發電,這種大的電力是靠發電機,不管水利發電,什麼發電,都是靠在磁場裡頭運動出來的。

但是「磁」是什麼?你把那個鐵打成了粉末,比粉末還小,你也找不出一個什麼東西叫做磁啊!它就是在這鐵的裡頭,它所有的電子所運動的軌道都一致了,就表現出磁性,就是磁。所以磁性,你不能說磁沒有嘛,要是沒有的話怎麼會發電?怎麼會電動呢?不能說沒有。你說有吧,拿來我看看!誰能把磁找出來?誰也找不著,誰也拿不出來,誰也分離、分離不出來,不可得!

所以「空」和「有」,拿這個打比方。所以我們的佛性決定是有,但是你說是在哪個細胞裡頭?在哪個血管裡頭?那都不是。你「覓心了不可得」── 無。你說是無,它是有;說是有,它是無。所以咱們眾生的這一種見解,你就想不明白了,這是「佛性」的情況。

這「自他不二」呢?這是一個大的磁鐵,我這是一根針,我們都知道一根針跑來就要被它吸上了,是不是?這都有這個經驗,這磁鐵被這個吸鐵石吸住了。吸鐵石就是能吸鐵嘛,不然怎麼叫吸鐵石呢?為什麼能吸鐵呢?因為鐵它也有磁性,它就是亂,裡頭電子都是亂動的。它在這個大磁石的磁場之下,它這個電子慢慢的它的路也就都走順了,都走順了它就顯出磁場的情況。

磁場是不同的極就相吸,南極北極就相吸,北極和北極(同的)相排斥。咱們就用這些畫出磁力線,可以用鐵粉畫一些磁力線,我們物理都念過。這個磁力線畫出來了,從這一極到這一極,從這一極到這一極,是兩個形成一個磁場,一個磁力線,這個就是作用。磁場就是這個磁場,從鐵粉的線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是共同的,不是它〔磁鐵〕的也不是它〔針〕的,兩個之間共同的,磁場是一個。這個東西,它那裡頭是粉筆,我這也是粉筆,也是一個,所以說「自他不二」,有什麼兩樣?你也是這個,我也是這個,而且磁場是一個,所以說「自他不二」。

怎麼又「自他宛然」呢?這不明明是兩個東西嗎?這是一個大磁鐵,我這是個磁針,而且我本來沒有顯磁性,因為它的作用,我的電子的路都走得一致了,我的磁性顯出來了。就好像眾生,因為佛的教化,我的妄想也沒有了,我心裡也淨了,我也跟佛心一樣了,這不就「自他宛然」嗎?所以「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哪,這樣來理解才是一個正的理解。

不然只承認「自」而不承認「他」,你只承認「理」不承認「事」;只看到這些「事」而不知道「理」,而不認識「自」,你就是對於這個事相,迷於事相而不知本來。

[解]:因他力而顯自心,從有念以入無念,正是本法深妙處。

所以這個法門就是「因他力而顯自心」哪,由於佛的這種加被,你去念,而後念得你「自得心開」,顯了自心;「從有念以入無念」,你從念「南無阿彌陀佛」開始,念來念去,你就「念而無念」,在念的時候就離開了我們這些個念,只有這一句清清淨淨的「阿彌陀佛」,就離念了,所以這就是本法的深妙之處。

[解]:是故《彌陀要解》云:「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

所以《彌陀要解》說,「此之法門」,這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在於了解,「了」還不僅是了解,這個「了」字很深,這個事你能不能辦成功?這個事你能「了」嗎?「了」得「了」嗎?能「了」就是解決的意思。所以這個「了」還不單是了解的意思,還有解決的意思。「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能夠深刻的認識「他」就是「自」。

「若諱言他佛」,只承認都是我自心,你不肯說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禪宗人有這個問題啊,這個就是「他見未忘」。你還有「他見」,所以不肯說「他佛」;要沒有「他見」,說說「他佛」有什麼關係?

「若偏重自佛」,只承認我自佛,我自己本佛,阿彌陀佛也是我自心本具,那麼連往生也就不必了嘛,是吧;這樣就是「偏重自佛」了,這「卻成我見顛倒。」你不但有我見,而且是你顛倒的我見哪。

所以把這個「自」和「他」,這個地方……,所以我們這個第三點呢,就是說,這個是「他力法門」,得到佛的護持,所以這個就穩當。同時又把這個「他」和「自」的關係作了一個敘述。

(稍微超了一點點,就這樣吧,好。)

〔第四講,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廿三〕

我們關於這個《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關於它前面的「綱要」,正在討論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大教的緣起。以什麼因緣而興起這樣一個聖教呢?這就說明了。當然聖教的興起有它的共同之點了,但是為什麼興了《無量壽經》呢?淨土法門呢?這又有它的特殊之點。所以這個「大教緣起」就是我們這個《無量壽經》以及「持名念佛」這個法門為什麼興起,這個我們解釋了三個問題了。

下面說第四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興起這樣一個持名念佛的法門,這個《無量壽經》?

[解]:丁 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夫無念與無生遠非凡夫之所能。圓教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可見此乃聖者之所難,安能期之於具縛凡夫。

第四、這個問題就是什麼呢?就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這個就是淨土宗最奇特、最殊勝、最微妙、最圓融不可思議之處。它既然是巧被三根,三根都普被,最高的如文殊、普賢,最低的如五逆十惡,甚至於臨終十念都能往生啊。

事情是這樣,道理呢?它有一個道理呀!它並不是說是這個,這是特殊有這麼一個,就好像現在練什麼功夫似的,特殊有這麼一個法術,有這麼一個訣竅,你知道了這個訣竅,你就成功了。那不是這個意思,佛法裡頭沒有這個意思。所以很多人以為密法裡有這些,都不是。它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啊。

因為這個是圓教,圓教的教法都須要「先悟後修」,你必須悟了之後才能修啊;你不悟,你整個是糊塗的,那從什麼地方起修啊?所以這都是「先悟後修」的法門哪,它是從這個悟的境界上開始,才能進修啊。

但是談悟,談何容易啊!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當前要找一個開悟的人很難,難極了。恐怕誰要問問,咱們誰介紹介紹,你們國家現在有哪幾個是開悟的?誰都很為難哪。所以是,過去說「七朝天子福,九代狀元才」,七朝天子的福報加在一塊,光有福報不行,還有九代的狀元;七朝天子的福,九代狀元的才華、聰明集中於一身,這樣的人才有開悟之分。那你先悟後修,當然很難哪!

而這個淨土法門是什麼呢?還有,就這兩個最特殊了,一個淨土法門,一個密宗,你不必悟也可以修。那麼不悟怎麼能修呢?所以它就是諸佛慈悲的大智慧、大慈悲的結晶;給你這個法門,讓你誰都可以做,可是在你做的過程之中,你不知不覺,你還不明白呢,不知道呢,你已經合乎道妙了。其他的法門是「正入無生」,從「正入」上,堂堂正正的證入無生法忍。

而這個是「巧入無生」,一種巧妙之法,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是這樣一個教,所以才興起;是這樣一個教,才能夠普被三根,才能夠使沒有開悟的這個人,也能夠得到即生的果實,殊勝的果實,可以圓修。這個圓修跟普通的修,那相差是,那一天等於一劫呀!圓人跟普通人的修持,都是凡夫,但一個是圓的見解,一個不是圓的見解,兩個人的修持日劫相倍。有圓解的人修一天等於那個沒有圓解的人修一劫。那麼有圓解又是很難哪。但是現在怎麼著?這個淨土法門就可以從一個普通的凡夫開始,但是你「暗合道妙」,這就是它最殊勝之處。怎麼個暗合呢?我們就看下文了。

這剛才我們說,我們要修就是要無念,要離念哪。「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呀,要「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要「無念」而證「無生」,「無生」就「無滅」了,這個不是凡夫所能做得到的,要到圓教 ── 所以小始終頓圓,《華嚴》的判教,判的是五教: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圓教是最高的 ── 要到圓教的八地菩薩,那就高極了,他才能夠離開一切心意識的分別,心的分別,意的分別,識的分別,這才叫做真正得了「無生法忍」。所以「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是悟這個「無生法忍」,這是圓教八地的菩薩才可以。

天台講四教,是「藏通別圓」。別教的初地只相當於圓教的初住,所以圓教的階次很高,要圓教的八地菩薩才能真正證無生法忍。可見,聖者都不容易,要到八地;聖者都不容易的事,咱們「安能期之於具縛(具足煩惱的)凡夫」,希望凡夫就起修,就離開念,離開相?

所以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在我們大陸,大家在心目之中不是那麼特殊的崇敬,那在日本那就不得了!對於善導,他親切極了,尊敬極了。他們就說淨土宗第一代祖師就是阿彌陀佛,第二代就是善導,第三代他們日本人了,他們尊善導。善導確實是大德,大家說善導是彌陀化身。蓮池大師說,雖然不是彌陀,那也是文殊、普賢、觀音、勢至之流的人哪。咱們現在對於善導,由於有些傳記把他記載成自殺了,這是錯誤啦。

善導大師一個很偉大的著作叫做《觀經四帖疏》,下面就是善導大師的議論,這是淨土宗的祖師,咱們國內也是二祖,善導。

[解]:是以善導大師《四帖疏》曰:「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今此觀門等」,這個《觀經》所講,要觀佛相好,首先觀日輪,觀水等等觀上去,十六觀。這些觀的法門哪,觀相、觀想的這些法門,是「指方(而)立相」,那要觀西方啊,不是指出一個方嗎?要「立相」,你要觀哪,觀這個佛的白毫相,觀這個佛的無量萬億紫金身,這個觀世音菩薩這種種的,有相啊。

「住心而取境」,心就住在你所觀的境上,取那個境。觀日輪的話,天天就是看太陽落,看了之後就老想著太陽,睜著眼合著眼都看見太陽現前。就是咱們這個《無量壽經》的會集者,我的老師夏老師,他這個觀就成功了,就是睜開眼也看見一輪紅日,閉上眼也看見一輪紅日,這個「日觀」是初步成功了。他要「取境」。這是十六觀的第一觀,下面還有很多。

但是就是說,這個觀門總不能「無相離念」哪。日輪不就有個日輪的相嗎?觀佛的白毫不就有個白毫相嗎?不是無相啊,不是離念哪。你心裡想著這個,老觀這個,這不就是念嗎?為什麼這樣?

因為「如來懸知」,咱們大悲的如來慈父,「懸知」就是早就知道了,預先就知道了,不要等到末法才知道;早就知道「末代罪濁凡夫」,這一些凡夫,這個眾生啊,就是有罪、有垢,垢障啊,所以是很濁啊。這樣的一些凡夫,你給他一個相,叫他在這個相上去住心,「尚不能得」,尚且不能得到成功,何況你要叫他離相而求到事上能有所進益,有所證得呢?所以就要「指方立相」。這為什麼呢?為了末代凡夫,只有從這個地方下手啊。

底下,我們這個說是必須如此,但是這個裡頭,這句話,就說明這個「指方立相」;我們《觀經》你要「觀想」,念佛你要念一句佛號,念這個名字,那都是,都是「相」,這就說明這個必要。但是這樣的「立相」,它巧妙之處何在呢?這底下還有。

[解]:蓋以眾生妄心,念念相續,如急流水,從未暫息。今若勉強按捺,粗念雖得稍息,細念從未暫止。

「蓋以眾生妄心,念念相續,如急流水」。就是拿咱們自己說吧,咱們這個妄心,起心動念的這個心,所起的這個妄念是一個接著一個。這個剛滅,下一念又起了;這一念已滅,一個新念又生出來了,就如同急流之水,這水老在那兒嘩嘩嘩嘩流啊!咱們這個念頭老就這麼起,一個念接著一個念哪,就是水上,一個浪花接著一個浪花啊,「從未暫息。」從來沒有暫時休息過一會兒。

「今若勉強按捺」,現在你說我摁著、壓著它,不許起妄念。有很多人作功夫是這麼用的,管著它,不許起,起了妄念就不行,就這麼定住,這麼觀。這個禪宗有一個叫做「搬石頭壓草」,要壓這個妄想,拿個石頭把它搬來,把這個草壓住。你表面看起來那個草不往外長,可是它那個草的根愈長愈粗,有一天那個草多了之後,根很粗的時候,能把石頭抬起來,這個搬石頭壓草。

「粗念雖得稍息」,你壓它嘛,一來就不許、一來就不許,坐在這兒。這樣的話,可是那個微細的念頭從來沒停過呀,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而有許多坐禪定的人,自己坐到最後也沒有了自己了,也沒有床舖了,也沒有房間了,一切皆空了,自己以為是很好的境界,甚至以為是一種「無相」,很高的,見了佛的法身境界。其實在禪定上來說,這個還都是欲界的事情,在三界之中這還是欲界中的事情,欲界中的禪定,那差得遠呢。上頭還有色界,還有無色界,你哪出得了三界呀?

[解]:行人倘若錯認,便云相應,實大謬誤。於是大悲慈父,興無緣之慈,垂茲奇妙方便法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

那麼在這個情形之下,行人很容易錯認,以為這個就是了;粗念不起了,細念他不知道,就說我相應了,實在是個大的謬誤,這是個很大的錯誤。所以這個參禪常常容易出很多的毛病,是難行道。禪定是很殊勝,戒定慧嘛,但是也要很善巧,要知道,要如法。

所以「大悲慈父,興無緣之慈」,同體之悲,就給我們一個奇妙的,方便的法門。這是一個最「奇妙」,最奇、奇特,妙、微妙、勝妙,這樣一個法門;這「方便」,最容易,最方便。

「指方立相」,你就老想著西方,所謂淨土的人都坐著不背西,面西呀,他老想著西方。「攝心專注」,把這個心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老念著這個佛。就用這個妄心,從妄心開始,誰都有一個妄心,你妄心專注一個境,專注西方極樂世界,我就這個心,我就這個念頭,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小孩子都可以呀,現在有很多小孩剛會說話都會念佛啊。

那麼這個妄心「持佛名號」,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頭一個巧妙就在這兒,你這一個……,你這個一念佛名的時候,你正在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心裡就這一句佛號的時候,正念這一句的時候,別的妄想就都沒有了嘛,就「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所以它就是在這兒。

所以有人問,「我念佛呀,我怎麼念我怎麼還是妄想紛飛啊?」你不知道啊,你在念佛的時候,你感覺妄想紛飛,當然,那是很當然的事情;要一念就沒有妄想了,那都成佛了。可是你要知道,你不念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啊?你不念的時候,你整個百分之百的都是妄想啊。可是現在你念佛的時候,在妄想之中你出現了一句佛號,這句佛號就換掉了百千萬億的這些雜念哪。

[解]: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

你「念得純熟」,就老念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很誠懇,「乃忘能所」,就不知不覺 (到了這個情形的人很多,真正用功的人可以到這個情況),這「能念」和「所念」就都忘了。其他的作功夫,你總有一個「所」,你觀白骨觀,你要觀都是白骨,那麼這個白骨就是你所觀,我這作觀就是能觀。念佛當然也是有「能所」,我黃念祖在念佛,黃念祖就是「能念」,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的「所念」,都是有「能所」的下手,離開「能所」是很難。

但是這個念佛法門就是念來念去、念來念去,很自然的不知不覺就把這個「能」和「所」就忘掉了。忘掉這個「所」是個了不起的事情啊!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因為「所」啊。因為建立一個「所」就成了「二」了。有「能」有「所」,一有個「所」,就有個「二」了;一「二」就「所立照性亡」,這《楞嚴經》的話。一有一個「所」,你這個「照」,「照見五藴皆空」的「照」的這個本性就沒有了。

所以,壞就從「所」開始的。這個《楞嚴經 •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說「入流亡所」,入了倒流,忘了「所」,從「亡所」開始嘛。這觀音的耳根圓通,凡夫哪能下得了手啊?那也都是很高的境界了。

這個念佛的法門,就是這個妄心在念哪。念得純熟之後,你沒有別的妄想,就這麼一句一句,清清淨淨的,這個時候你也就忘記了這個念佛的是黃念祖了;你也就心中只是這一念,念的是什麼,你也就沒有分別了。

所以這個「所」,所念的這個佛的名號,這個思想也沒有了,心無所住啊!這個時候,心裡除了當前這一句之外,另外沒有所住啊,沒有什麼境界啊 ── 我在那兒。所以《金剛經》要「無住」,有住就是非住,都是錯呀;這是「心無住」啊,「無住」就很合乎《金剛經》的「無住」,可是又不斷滅呀!這個很重要,大家要知道,所以這個是大慈悲呀。可是這句佛號分明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分分明明不斷滅,明明朗朗,可是又沒有「能所」又「無所住」,所以這個就叫做「暗合道妙」。

不是你要研究了《金剛經》,懂得了很多很多,你已經是契了「無生」怎麼怎麼。後頭我還要講「無住生心」,那不是凡夫境界。可是你要這麼念的時候,你不知不覺跟它暗合,「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

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咱們禪宗現在在國內,這是個了不起,最放光的一個開示。在印度到中國,過去都是單傳哪,佛的衣鉢傳給迦葉、阿難,一直傳到達摩,都是單傳。達摩到了中國之後,一直從二祖慧可這麼傳下來,傳到五祖,然後到六祖。到六祖之後就大弘,就不是單傳了,不是一代就是一個人了,大弘於天下,就是因為《金剛經》啊!

六祖就是一個廟裡頭的勞動者,不但沒有受比丘戒,什麼戒都沒受啊,就是廚房裡頭的幫廚、雜工、苦力、勞動者,不識字。所以在外國就把禪宗分到算是中國的;當然禪宗還是達摩帶來的,還是從印度來的,但是在中國大放光明,就是《金剛經》這「無住生心」。他在給客店裡頭去送柴送水,聽見客人在念《金剛經》,他就聽呀,聽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中就豁然哪。他就問:「你經哪來的?」他就去跑黃梅,黃梅在湖北,從廣東跑到湖北去。

後來見了五祖,還是請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又是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豁然大悟了!他那個寫「本來無一物」的時候還沒有徹悟,但是已經超過神秀了,後來大悟,就得衣鉢。所以想不通,大家都以為,說這個廟裡的和尚爭名奪利,「你看,得這個衣鉢,去搶衣鉢」,以為神秀很……,其實低估了神秀。神秀很了不起的人,他沒有這種思想。武則天要請他當國師,他說:「我不配啊,我的這個……惠能他是真正得衣鉢的人,他才可以當國師。」所以武則天派人去請六祖,六祖不肯出來啊。所以神秀是這樣的人哪,大家很多人以現代人的心去推測神秀,那不行,那神秀高得多!所以封他為國師,他就謙讓,他說是六祖才可以。

可是別人不行啊,「怎麼衣鉢我們和尚沒得著,讓一個在廟裡幹活的人拿走了?這還行啊?」哈哈哈……,所以要去追啊。思想中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是不是?這很自然嘛。「他這怎麼偷的?得趕緊去追回來。」因為不可能的事情嘛,但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可能了。這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以此教化,六祖也因此而得道,他也就傳這個。所以這是極殊勝的,這是我們佛教的精華。

可是這個我們要知道,《金剛經》大家都念,但是不知道這個般若,尤其是實相般若;這個實相般若,咱們眾生的心,眾生這個妄心是沒有方法理解的。有很多人覺得我懂得了,其實,這才真是說笑話;只有悟,懂,是懂不得的。

[解]:夫眾生之生滅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須位登別教地上之菩薩,方能契入,於無住時即生心,於生心時即無住。其餘地前諸賢,仍是打成兩截,一時生心,另一時無住,可見凡夫絕分。

它這個是佛經上的話,說眾生的心處處都能緣,沒有一個地方它不能夠去攀緣的,就像「太末蟲」。你看佛的智慧,那時就指出一個太末蟲,「末」是微末,「太末」是極微末,極微末的蟲是什麼蟲啊?就是咱們現在說的細菌哪。所以佛那個時候不須要顯微鏡,早就知道細菌了。

所以現在好些人都是說,這個科學進化了;那這佛法早超科學!我就是搞科學的人,早超科學不知超得多遠了。他說「太末蟲處處能緣」,細菌哪兒都能待,哪兒沒有細菌啊?哪裡都有細菌;「獨不能緣於火焰之上」,這個細菌不能生長在火苗裡頭。中國從前那個扎針灸的大夫,給這個扎了針,那把針再給第二個人扎的時候,在火裡燒一燒再給第二個人扎,就是消毒。第一個人的細菌,他在火裡燒一燒就燒死了,再給第二個人扎就不傳染了,它這個細菌它不能緣於火焰之上。

我們眾生的這個妄心,也是跟這個細菌一樣,「處處能緣」,沒有一個地方不能緣的,你什麼都可以去攀緣;「獨不能緣於般若之上」,般若你想不到,所以「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

所以現在有些人搞了點佛學就很自命不凡,其實他只是搞了點學問,真正佛的知見他是門外漢哪。我們現在還有些人要走這條道路,人各有志,他想當個佛學家也可以;但是真正要知道佛的知見是什麼,那這個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至少要「學修並重」,至少要並重啊。還要再說一句,恐怕那個「修」要很突出的重才行啊!

那麼這個「無住生心」是什麼境界呢?蕅益大師在他的《金剛經破空論》 (所以有很多人讀《金剛經》之後就抓著一個空、無相、無念,又抓著一個六祖的「本來無一物」,偏於空了。所以蕅益大師有《金剛經破空論》,好書),他裡頭談到,他也是引證古人的話,他說是什麼人才能夠真正做到「無所住而生心」呢?在別教,天台宗的「藏通別圓」這四教裡頭,要別教登了地的菩薩 (登了地的菩薩就是聖人啦,要別教登地的菩薩,相當於圓教的初住),破無明了,這個才能夠契入;他才能夠生心的時候就是無住,無住的時候就是生心。

要沒有達到別教的登地,沒有達到「地上」;「地前」就有三賢,賢人,那不是聖人,三賢位,這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個位次,這三十個位次稱為地前的三賢,未入聖。這地前三賢是什麼情況呢?他只能夠一個時候無住,而另一個時候生心;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這兩個,有一個片段是「無住」,另一個片段「生心」,「可見凡夫絶分。」地前三賢還是如此呢,地上才能無住生心,你凡夫,你沒有離開妄心,你無所證,純粹還是一個具縛的凡夫,你就「絶分」哪。

[解]:今此淨土法門,教眾生持名念佛,令眾生即念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

可是淨土法門呢,「教眾生持名念佛」啊!即是教眾生怎麼著呢?「即念離念」,就在念的裡頭,就在念佛這個念的裡頭,離開了咱們的妄念哪,「即念離念」哪。而且是把我們沒有忘了「能所」的時候,那很微細的妄念也離了嘛,是從念而離念哪;所以「即念離念」,咱們就有方子辦了。一上來就叫你「離念」,叫你「無住生心」,你怎麼辦呢?你無從下手啊!這些地前三賢無住的時候,一切放下了,就不生心。

有一個近代的事情,一個人在禪定(在西湖),這一打坐他就不動了,多少天不吃不喝,後來慢慢的過些日子又活過來了,大家也就很習以為常。這一次時間太長了,大家一想,這次準是死了。準是死了,就給他買了柴火,買了衣服給他火化。這個事情傳給誰了,傳給弘一大師知道了。弘一大師,咱們近代律宗的,弘一大師說:「你們千萬不能燒,一定等我看一看。」等到他來。大家聽到弘一大師的話嘛,南方的人對於弘一大師很尊敬的,那麼就聽話就沒有燒。

沒有燒,來了之後,弘一大師就拿個引罄在他耳邊輕輕敲了一下,就走了。過了一會,這個打坐的人就醒了,活了。別人就告訴他,剛才弘一大師來給你耳邊敲了罄,現在弘一大師到哪去了。他就跟著去。跟著去了,見到弘一大師,弘一大師說:「啊!剛才對不起,剛才打攪清修啊,很對不起。現在這兒沒有你的事,你回去吧。」這弘一大師很特殊,不然見面總要談一談了。他說:「剛才打攪你的清修,現在這兒沒你的事,你回去吧。」

過去這個事情,只知道到這兒。這次在美國才知道,這個打坐的這個人前年才圓寂,到了台灣,活了九十多。他這就是禪定,「無住」,跟死了一樣,但那不是「無住生心」哪,是吧?但是他這個「無住」,他確實有這個境界,多少天不吃不喝,壽到九十幾歲,弘揚也弘揚得很盛。我看過他的照片,他們從那邊來,拿來他的照片,我看了。這一件事,這條公案的首尾才完整。

所以真實用功,都是有他一個真實的一些收穫,但是呢,收穫有不同;淨土法門哪,就是方便、究竟。我們這個念佛「即念離念」,是「潛通佛智」,不是如槁木死灰,像個枯木頭一樣。他這個就是啊,人都要燒他了,那不就是跟一塊木頭一樣了嗎?所以過去禪定的人,有的請到宮裡去,皇帝就讓宮女拿針去扎他,他都不知道。這入定的時候,就不受這一切。

我們這個念佛,「即念離念,潛通佛智」,在離念之中,暗暗的(潛水艇的潛),自己不知不覺就跟佛的智慧相通了,暗著,很自然的就合乎妙道。「巧入無念」,即念無念,離念就是無念了,很巧妙的進入了無念,「即凡成聖。」所以你到了這「無住生心」,你就是別教的地上菩薩了。你看她是個老太婆在念佛,她如果念到離了念頭了,那正當念時她就是地上菩薩啊,是不是?你地上菩薩才能做到的事情她做到了,做到了就是地上菩薩,當然她不念的時候她不是。這「即凡成聖」。

所以《疏鈔》,這個《疏鈔》就是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這是兩部極寶貴的書,一個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一個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不管學哪一宗,咱們作為一個出家人,這兩部書是不可不熟讀啊。這兩位都是開悟的人,蓮池和蕅益,不是一般的淨土宗的出家人哪。

[解]:故《疏鈔》曰:「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議!

他說:「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三大阿僧祇劫,這一念就超過了。你發了大乘心,修持須要三個大阿僧祇劫;「劫」,這個時間就長極了;「阿僧祇劫」,「阿僧祇」實際就是數不清,三個數不清的大劫才能成佛,可是一念之間就超過了,所以這叫做頓教嘛;所以剎那即成佛,不都是必須要三大阿僧祇啊!

所以佛教是最圓融啊。但是一般的情況,你不能相信淨土宗,你不敢承當,你一定要走那個遠的路,那你慢慢走,你三大阿僧祇劫也一定可以成功。所以各種的根器,各種的志願,各種的道路,這八萬四千法門哪。

「齊諸聖於片言」,和這些聖者,我們跟這個聖者並肩齊坐;「片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看齊。

「至哉妙用」,這是蓮池大師的原話,「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佛說阿彌陀經》歟!」《阿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是大本,都是這個「妙用」。這個妙用是什麼呢?不可思議的妙用,就是「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哪。

[解]:其他法門乃正入無生,故為難行道。今此淨業,巧入無生,蓋易行道也。念佛法門乃修行之徑路,而持名一法又為四種念佛中之徑路。故稱為徑中之徑。

因為其他的法門是「正入無生」,從一個「正」的……,這些個就很難。你要做到「離念」那麼一步,又「離相」這麼……。可是這個淨業,咱們淨宗的修持呢,是「巧入無生」,暗合道妙,就易行啊。

這個念佛法門,是修行裡頭的一個徑路,一個直捷的、了當的路。所以兩點之間直線為最短,但是很多人喜歡走彎路啊;像過去咱們射箭的那個弓,你要走弓弦就短,你要走弓的那個弝子,那不就是個彎路嗎?你要是更大的弝子你就更遠哪,各人的喜歡不一樣啊。

念佛法門是修行的徑路;可是這個念佛法門裡頭有四種念佛: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這四種念佛,「持名」又是「徑路中的徑路」。

[解]: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

那麼至於這個徑路之中,淨土宗還有好幾部經,可是《無量壽經》裡頭沒有提倡要「一心不亂」。你自己去找,這個裡頭只提了「一念淨心」「一念淨信」,那特殊的,那可以只要一念,念一句佛就可以往生,但是沒有說必須念到一心不亂。那它提「一向專念」,它不說「一心不亂」。

那麼這個《無量壽經》以什麼為「宗」呢?就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作宗。「宗」,底下就要講;「宗」是宗旨,修行的重要之處叫做宗。《無量壽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所以能夠發心,能夠專念的都可以往生,就更為明確了。我們修行之中以念佛是徑路,而這四種徑路之中,〔持名〕念佛又是最為徑中之徑。

淨土宗還有幾部經,而咱們這個本經,《無量壽經》,是提倡「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是要求你念到一個一定的水平,必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這個在淨土宗,還有很多人在這個地方誤解,以為必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當然念到一心不亂是一定往生了,那個往生就高了,那個往生他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他就是方便有餘土;甚至於破了無明,就是實報莊嚴土,就是菩薩了;甚至於能到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法身境界!一心不亂是那麼殊勝的情況,也不能期之於每一個念佛的人哪。所以只要「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就決定往生!

[解]:故更為明確簡要。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所以這個經稱為淨宗第一經啊。淨土宗重要,日本五千多萬人都是淨土宗啊;一億多人口,五千多萬人是淨土宗。咱們國家也大多數是淨土宗,不過水平很低,大家就是念念就是了;真正懂得淨土宗這種殊勝的道理的……,所以還須要諸位大德去提倡啊。

《無量壽經》稱為淨土宗第一經就在這兒,它只是要求「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所以為什麼稱它為第一經呢?因為它是「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絶待圓融」,它沒有對待,真正的圓融,不可思議啊。

我們底下引一段日本的大德稱讚這《無量壽經》,他們日本人對於《無量壽經》的重視超過我們。咱們中國的淨土宗就集中於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這一本《阿彌陀經》,沒有能廣泛一些,參考一些唐譯,《無量壽經》也沒有好好念,所以這就是說,我們比較窄。黑谷《大經釋》,這是日本的一部著作,底下這一段括弧中的話就是他的原話。

[解]:日本淨宗大德推重此經,過於我國。日黑谷《大經釋》云:「於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經名根本,餘經名枝末。又此經名正往生教,餘名傍往生教。……又此經名往生具足教,他經名往生不具足教。」

「於往生教」,提倡往生淨土的這個教化,有的是根本的,也有的是屬於枝葉的,經典也很多嘛;「此經名根本」,咱們這個《無量壽經》是叫做根本的往生經,別的經叫做枝末的往生經。又此經,《無量壽經》,名為正往生經,這個經是正的,「餘」,其餘的,名為傍往生經,旁邊的、邊邊上的。又此經……,沒有具體引,它有很多了,只是引了這三個比較了。

又此經名往生具足經,在往生裡頭它具足了。你看,他就是說,我們這裡頭講咱們怎麼能夠往生,就不像《阿彌陀經》那只是一種了,三輩往生都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但是三輩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還有「往生正因」,還有種種其他的原因都可以往生,所以它這個是具足的。而他經呢?名為往生不具足經 ── 念這個經,依它的法門就可以往生,但是它這個教、教化不是具足的。

[解]:據上之義,淨土宗譬如妙高峰頭,而本經正如峰頭之頂尖。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是知利濟眾生,此經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

根據上面這個意思,淨土宗就像一個妙高峰的峰頭。常常我們說「佛法之高如妙高峰」,淨土宗就像是群山中妙高峰,比一切山都高;可是淨土宗像妙高峰,那《無量壽經》呢,就像峰頭上那個尖兒,真正那個頂尖。這不就是剛才那個日本人的說法,就是這樣嘛,是吧?

咱們這個經,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句話,「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有很多人都忽略了,因為不讀《無量壽經》就不知道;讀了有的時候也忽略了。「當來」,這是從釋迦牟尼佛說經的時候起,這以後;「一切含靈」,這「一切」兩個字大家要注意,沒有例外,一切有靈性的,那就各類眾生都在內了;「皆依此法而得度脫」,皆依了《無量壽經》的法;這是佛稱讚阿難問,問佛何故放光?佛就說你這個功德很大。為什麼呢?因為你這麼一問,我說出這個法門來,這功德很大,將來一切眾生都是因為這個法而得度脫,沒有例外。所以咱們呢?既然如此,咱們在座的人,哪一個你能說釋迦牟尼佛,沒有包括你呀?哈哈哈……。

「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都是依了這個法而得度脫。那麼換句話說,你不依這個法呢,你就走的難行道了。這個說,還比較是說得不是很尖鋭。那麼釋迦牟尼佛說「皆依此法而得度脫」,如果「不依此法就不得度脫」,恐怕這才是釋迦牟尼佛的原意!但是我這一說呢,很多人心裡頭,就怕不見得就是同意了,哈哈哈……,所以我前頭說了一句和緩一點的話。

啊!就是說是,如何「願解如來真實義」啊!天天念經,解如來真實義不容易啊!所以「利濟眾生,此經為最。」為什麼呢?因為「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所以《無量壽經》能夠不興起嗎?它如此之巧妙,如此之能夠普被,如此能救度。

[解]:戊 大聖垂慈,特留此經

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第五、「大聖垂慈,特留此經」。這是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特別因為慈悲,特別把這個經留下來,所以這個經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這兒體會。

在咱們這個《無量壽經》裡講到,「當來之世.經道滅盡。」(咱們原來那個本裡頭,有的本有改正,有的本可能沒有改正;沒有改正的,大家替我把這個添上去。) 我念念這個經文,「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就是說是,將來這個經要滅,有個《法滅盡經》說,經都要滅盡的。所以我們從來也不是說佛法是永存的,就有因緣的嘛,有緣它就存在。將來人類也有「成住壞空」,一切它都是有「盈虛消長」。將來經道要滅盡哪!經道要滅盡,可是「我為了哀愍眾生,我把這一部經特別留下來,讓它留一百年。」最後一百年什麼經都沒有了,只有《無量壽經》住世。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在這個時代裡頭有眾生,「值」者,是遇也,能遇見這個經的,「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隨你的本意之所願,你願意往生,願意什麼什麼,都可以得到度脫呀。太難啦!到最後,佛慈愍啊!

[解]:又《法滅盡經》中,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情景。

《法滅盡經》裡頭,底下就說,(這改一個字,「又《法滅盡經》中,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說」,這個新本老本都是「說」,改一改,這個「說」字改成「情景」。)

《法滅盡經》是怎麼講的呢?這個講得是非常……;講法都滅的時候了,(不然的時候,《無量壽經》這個經很深入啊),到那時候法都滅了,眾生也就根器很差了,這個時候他還能夠接受《無量壽經》嗎?本來我們想,這個有問題啊。但是佛說了,《法滅盡經》說,我法滅到最後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像那個燈剛剛要滅的時候一樣;咱們停電點蠟燭也有這個現象,譬如蠟燭最後快要點完了,反而比以前更亮,亮了之後,滅了。

咱們看太陽落山,太陽剛要下山的時候,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太陽下山的時候,看見這個霞光燦爛哪,非常美啊,可是就要黃昏了,就要黑天啦,也是這個道理。人也是如此,人在病的時候就「迴光返照」,病人都不能說話,都昏迷了,忽然間他又醒了,又能吃東西和家人談笑,面色也紅潤,這麼一會兒工夫他就死了,這叫「迴光返照」。

在它滅之前,反而有一個比它以前更好的一個情況出現。油燈是如此,太陽下落也是如此,人的迴光返照也是如此,這個經、聖道也是如此。這個時候什麼經都滅了,這個時候反而《無量壽經》能夠為大家所崇奉,就像將滅的燈,這個光比以前反而盛。但是,這一百年過一過以後就完了。所以,這就是本經興起的因緣。最後還要靠這個經呢,那怎麼能不說這個經呢,是吧?

所以這個經的因緣,我這兒舉出了五條。

[解]:此正顯本經興起之勝緣,持名法門之妙用,既如營養豐富之美食,可增健者之體力,復如殊效神驗之靈藥,能愈不治之沉疴。廣療眾病,普施饒益。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議」也。

所以,這個經既然像是營養豐富的好東西,我們現在吃了之後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增長我們的一切,又像極殊勝的藥,能治我們一切病,所以不可思議呀。

[解]:至於末世,濁惡彌深,眾根愈劣,人壽十歲,垢重障深。於茲惡浪滔天,毒焰遍地之際,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佛恩深重,粉身難報。

在這個末法呀,這個眾生啊,你看看到了這最後,還能夠度。所以在現在來說,眾生能夠遇著,能夠依此修持,那當然我們比那個末法的人根器要強嘛,那是肯定的。那個時候人和人相見……,咱們下面這個劫是刀兵劫。現在看已經有點這個苗頭,中國外國都一樣,一言不和拔出刀,拔出槍就殺。到了最後的時候就是這麼把人殺光的。誰和誰都不能相見,相見之後就先下手為強,你不殺他他殺你呀。現在你看,一言不和,你看他一眼,那小流氓刀子就出來了,無冤無仇,這種事情,也就是這個苗頭。將來人滅盡的時候也就是如此。人的根器就是那麼差了,那麼愚昧了,那麼兇狠了,而這個經還能去度脫呀。所以我們對於這個法門哪……,而且他說「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這都值得我們深思!

第一個大問題講完了,講第二個大問題。

二、本經體性

講第二個大問題。我們這個經,一切經都有這個,我們要遇到個問題,常常這個俗話說,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只看那些現象,你要看它的本質是什麼呀。咱們經典就是,你要知道它是什麼為「體」?是什麼「體」?什麼「性」?不能只看它的事相,事相就是現象,要明白它的根本哪。

所以第二個,我們就是說《無量壽經》的「體」是什麼?「性」是什麼?這一段很深入。

(今天咱們差一點時間,超一點時吧,哈哈哈……,超一點時,不然我們這個中間隔停,去了一堂。我們停了兩次,一次有客人來,一次是你們走了,那麼今天我們稍微多講一點,時間稍微拖長一點點。)

[解]:一切大乘經典皆以實相為經正體。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實相無相,亦無不相,相而無相,名為實相。

一切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為體,所以「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蕅益大師說,這淨土法門「一切能所都是實相正印之所印」,是實相這個印子所印出來的。所以一切大乘經典以一實相為印哪。「實相」是什麼呢?通俗地說,「真實之相」,「實」就是真實,「相」就是形相的相,「真實之相」那是平等的一相。「真」呢?就平等,就無差別。

實相就「無相」,這都知道,實相中就是本來無一物,可是也「無不相」。那麼什麼都沒有相了,沒有相了就是什麼都沒有了,你把這個「都沒有了」叫做對;「沒有了」就是「不相」,也沒有這個不相。沒有相,也沒有不相,離開這兩端。這個兩端,它都是邊見哪。所以我們這個見惑裡頭,要除掉身見,除掉邊見。

我們常常是邊見哪,要是「此」就不可以是「彼」,「清」就不是「污」,「眾生」就不是「佛」,「是」就不是「非」,「空」就不是「色」,這都是邊見,兩邊;要不就是空,要不就是色。相跟無相,這也是兩邊。所以眾生總是在邊見裡頭,要不就是相,要不就是無相。實相是「無相」也「無不相」,離開兩邊。

「相而無相,名為實相。」你看,「相而無相」,所以這些地方,我們就不大能從語言分別,從我們妄念沒有斷的這個頭腦之中能真實理解,也可以說是不可能的。「相而無相」,那個相就是有相,有相它就是無相,所以就是「有」和「無」也就不二了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觀音菩薩他就照見就度一切苦厄了,他就是真正的「相而無相」了,「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解]:無相者,離一切虛妄之相。無相即離相。又實相無不相,非頑空與斷滅。非如龜毛兔角,一切虛無。《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意謂即相離相,離盡虛妄之相,即見實相。故云即見如來。

「無相」是什麼意思?是離開了一切虛妄之相稱為「無相」。沒有這一切的……,你能夠離開這個虛妄的相,你不為這個虛妄之相所纏縛。「無相」是什麼?就是離開相;看見這個相,你心跟它是離,不為它……,不執不著。

「實相無不相」,不是虛空跟斷滅,到那一頭,就是空,就是斷滅。所以剛才說那個打坐,打到沉潭死水,叫枯木禪,跟枯木頭一樣,也是個錯路。所以「枯木崖前歧路多」,你變得你跟那個枯木死灰一樣,這裡有很多的歧路啊!不是這樣的,不是頑空、斷滅、什麼都沒有。

所以「本來無一物」,五祖拿草鞋給它擦掉,說也沒有見性。這個不是權巧,祖師說話都是真實說。他是高於神秀,可是也沒有見性,所以才須要再講《金剛經》啊。要已經解決了,何必再講啊?那多事了,頭上安頭了。所以《金剛經》要《破空論》哪,有很多人就執著在「都沒有」了。所以,這個「無相」不是龜毛兔角,根本就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什麼都沒有。當然「本來無一物」,他有他離念,他就沒有這個……,「何期自性」啊,他這個自性,六祖那個時候還體會得不深哪。

所以這離一切虛妄之相就是無相;也沒有不相,不是頑空斷滅,不是「龜毛兔角,一切虛無。」這《金剛經》的話,「凡所有相,皆屬虛妄」,凡是顯現出來的相,都是虛妄的東西,「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諸相非相」就是相而無相,看見這些相,而你沒有這個相的這一種執著,你就見如來呀。這個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在這個相而離開相,不是龜毛兔角本來就什麼都沒有;離開了一切的虛妄之相你就見到了實相了。因為你被這個虛妄之相所纏縛,你就不知道真實之相;離開這個虛妄之相,你就可以見到了實相,所以說即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就是離開這些相,而你見到了實相,所以說即見如來。

[解]:此指法身如來也。法身如來離一切相,故云實相無相。但非無法身,故云實相無不相。

這個「如來」就說的是法身的如來,法身如來就離這一切相,所以說「實相無相」啊。但是不等於說沒有法身哪。法身離一切相,是無相;你就體會的沒有法身了,那就跑到無相那一頭去了。「無一切相」你就見如來,見如來是見如來的法身,不是無法身哪;你見法身,可是法身是無相可見哪,哈哈哈……,這個是非常圓融的事情。所以,「實相無不相」,實相離相,實相也沒有不相。

[解]:生滅之法,全屬虛妄,但生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諸生滅法是差別相,但差別之中,有個無差別的。不生不滅,無有差別,即是平等相。故云實相乃平等一相也。

「生滅之法,全屬虛妄」。我們都知道有一生一滅,這都是虛妄嘛。《心經》說「不生不滅」,那才是真實。「生滅之法,全屬虛妄」,「但生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這是禪宗裡頭很重要的話。你要知道,在你這個生滅之中,裡頭有個不生不滅的。所以我們雖然這個妄念在這兒一生一滅,一起一伏就一生一滅,這生滅不停啊。在這個生滅不停之中,裡頭有個不生不滅的,嗯!它朗朗常存哪!能夠見到這個就叫開悟了。

一切生滅法就是差別相,就出來種種的差別,有生有滅,種種差別。在一切差別裡頭有一個不差別的,始終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沒有差別的,「不生不滅,無有差別,即是平等相。」所以說實相是平等一相,這就是實相。那麼這個道理不大好懂,底下要打個比方啊。要這麼說,大家這個文字念是念過去了,這個道理大家還是很什麼,我們可以打個比方,使得我們心中能夠……,我們等於研究一個指月的標,要把這個標研究清楚啊。

[解]:茲以喻明!譬如以金製作塔、像、瓶、碗、釧、環,各顯差別之相。

我們就拿金子,做成(咱們這故宮的珍寶館,拿金子做成各樣的東西。)盆盆碗碗、女人的首飾、寶塔、佛像,都是純金所做的,所以有種種差別,就有差別相。你不能說這個都沒有啊!這個金盆不是盆,那個金寶塔不是塔。是有這些差別相啊。但是這些差別相,是有生有滅的,它怎麼出這個相?是鑄出來的。

[解]:倘將眾器,重入冶爐,復化為金,原有諸相,盡皆消滅,但各器本體之金,仍舊如是。可見各器差別之相,有生有滅,皆屬虛妄,但各器本體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你再擱到爐子裡一燒,變成金子的溶液,這都沒有了,你還哪去找塔找盆?是不是?所以這些差別相是有生有滅的,是虛妄嘛。現在現了一個金的杯子,你擱鍋裡一燒就沒有了,它還不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不是常住的嗎?但是你不能說這杯子相都沒有。但是它有生有滅的,它會沒有的。

至於這些東西它的本體呢?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研究本體,本體都是金子。那本體都是金子,這金子是平等的,金子都是金子嘛。既然是金,化學上就是一種元素,就是這一類東西,它是一樣的,它是不生不滅的,真金就不怕火煉啊,你燒了之後,再一冷還是金子,不增不減哪,它是多少就是多少啊。

[解]:以上以金喻真實平等之實相,以金器喻種種差別相。

所以就把金子來譬喻這個真實的、平等的實相,由平等的實相而可以流現出種種的盆、碗、佛像、寶塔、女人的首飾等等的東西。所以我們如果看破了這些個盆盆碗碗、寶塔、佛像種種的差別之相,你在這個地方只注意這些分別去了,你的心就執到分別上去了;可是你要去注意它的本體,這些都是什麼呢?所有這些東西無非是金子,你就看見了平等的真實的相了。沒有盆碗,沒有塔,沒有佛像,這些都是虛妄的。

[解]: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諸金器,塔、像、瓶、碗、釧、環等虛妄差別之相,即見諸器中平等真實之金。以喻離一切法虛妄之相,即見實相。離虛妄差別之相,故云無相。

這樣打個比方,拿這個金子打譬喻,我們離開了盆盆碗碗這一些個虛妄的相,就知道是金子,就見到實相了。所以把金子來譬喻這一切的本體,那些個形相,那就是一些差別之相。但差別之相,不管是盆、是碗、是塔、是佛像,它的全體是什麼呀?全體是金子,全體是實相,沒有別的。佛像、寶塔全體是實相;那個盆,那個碗也全體是實相,全體是金子。離開了虛妄的差別的相,所以稱為「無相」。

[解]:於虛妄差別諸相之中,有真實平等之本體。故云無不相。當相離相,相而無相,乃顯實相。

在這個虛妄差別相之中有一個真實平等的相,本體,所以說「無不相」。「當相離相」,你看到這個金盆,你就知道那是金,而不執著這個盆;這個盆是不真實的,爐子一燒就沒有了。

「當相離相,相而無相」,有相,而沒有你可執著的這個相,知道它都是不真實的,「乃顯實相。」這樣才能顯現實相。

[解]:但實相離言說,正如南嶽懷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故實非任何世間譬喻所能深明。

那麼這樣作了一個比方之後,這還要說明一句。這種比方,我們世間就沒有一個……,當然現在有很多科學,有很多新的東西,我們可以拿來作一些很好的比方;但總之可以說,世間上的一切一切,沒有一件東西能夠真實能把這個體性,這一些佛的道理,能夠譬喻得盡美盡善的。所以這裡又舉一個禪宗的公案。

這個是六祖之下的南嶽讓,南嶽懷讓,南嶽就是衡山,南嶽懷讓是七祖。七祖那時來參六祖,那時天下都知道,聞名啊,都來到廣東去參六祖。懷讓來見到六祖,六祖就問他,「你這來參見我」,他說了之後,六祖就問他,「什麼物?怎麼來?」「什麼物?」你什麼東西?當然不是罵人的話。「你是個什麼?」「怎麼來?」你怎麼來的?這一問,懷讓答不出啊。「你是什麼呀?你怎麼來的?」他就留在廟裡,多少年之後;所以古人很用心哪,不輕易啊!你這一個問題答不出,就在這幾年參這個問題,「我到底是什麼物?我怎麼來的?」禪宗就是這樣的法門。

一天,他來找六祖,他說我能回答。六祖再問:「你什麼物?怎麼來?」他就說,(這底下是他的答話,咱們這上面引了。)「說似一物即不中。」(也就是「即不中〔音眾〕」) 你要問我「什麼物」,我要說「它像個什麼物」就不對了!就是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能說「我是個什麼物,我作個比方」,「我能說出是個什麼物」,凡是你把它說出來是個什麼什麼的,那就都不對了。所以六祖就給他印證,開悟了。南嶽懷讓底下是馬祖,馬祖是「馬駒踏殺天下人」哪,門下出八十員大善知識。「說似一物即不中」!

[解]:於上喻中,若誤認為實有一具體之金相可得,則仍在相中,而非無相之實相矣。故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因此咱們說金說什麼,我們不能這麼體會「哦!還有一個金相。」以為這個實相還存在一個什麼東西,這個是沒辦法,拿這樣一個金子來譬喻這個實相。但是你要存著一個好像有金相的這麼一個相,那還是在相之中啊,就不是無相的實相。所以說「凡有言說,皆無實義。」成為言說了。

所以說,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未曾道著一字。說法說了四十九年,真正在這個問題上,一個字也沒有說到。《金剛經》上問,「世尊有所說法不?」「你們說我有所說法,是為謗佛。」哈哈哈……。所以這些道理,就不是所謂搞學問的人能體會的。

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呀,我們將來……,你搞學問,你最多是「說通」,這個「說」字 ──你看了很多佛書,你可以寫好多論文,寫得大家都稱頌,這麼高的著作,比你身體還高── 說通;你不能明你本心,達自本性,「宗」你不通。說通,書上不是寫嗎,「說通宗不通,長蟲鑽竹筒。」所以要「宗說俱通」才是善知識,這樣才真正是佛門的龍象,真正可以為世尊執掌這個法炬,救度眾生。

底下這些說法,我們引證一點經典,所謂離經一說,便同魔法呀。

[解]:又《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經中所云幻滅後之覺心,與垢盡後之明現,均指離妄所顯平等一味之實相也。磨鏡實是磨垢,鏡性本明,非從外得。

《圓覺經》就說:「諸幻盡滅,覺心不動」,這些幻都滅掉了,這些世間都是幻,如夢幻泡影啊,都是幻,諸幻都滅了,可是你本覺的真心是不動,本來是如如不動啊。

《圓覺經》下面還有說,「幻滅滅故」,這些幻的滅了,幻生幻滅都是幻,這些幻滅都滅掉了的緣故,「非幻不滅」。本來不是幻的,是真實的,這個就不滅的。所以不是落空啊!但是你這個幻滅要滅掉,幻滅都滅掉之後,「非幻」是不滅的。「譬如磨鏡」,古時候的鏡子,咱們現在的鏡子也可以吧,你髒了,你磨一磨,髒都去掉了之後,光明就現了。

所以「幻滅」以後的這個覺心,「覺心不動」,就如把髒東西擦去了之後的那個鏡子的光明顯現是一樣的。把這髒東西去掉了,「明」就顯現了。這個「明」,你只要肯透露一點,你宗通就有分了,你就不是「長蟲鑽竹筒」了。但是你得磨鏡啊,哈哈哈……,這是真實的東西呀,你要去磨垢,一句彌陀也就是磨垢最殊勝的辦法。

所以離開這個妄,就顯出平等一味的實相了。磨鏡,磨的是鏡子嗎?實際是磨的那個髒啊,你本心是無可修的,但上面有髒,這個髒要去掉呀。鏡子的這個光明的性能不是從外面得來,是本有的,它是不增不減哪,所以沒有一個法是從心外你得到的。所以我們不是心外求法,只是恢復你的本心哪。

[解]:垢除明現,離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眾生之見,皆妄見也。真者,佛知見也。

所謂暗合道妙,就是它「一聲佛號一聲心」哪。就用這樣的一個殊勝方便,恢復你的本心哪;「垢除明現,離妄即真。」所以說「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你不要去求一個真,我怎麼怎麼去求那個真,只須要幹嘛?把你這些個種種的「見」要息掉!

所以這後頭還有話說,「但盡凡情」,盡掉自己的凡情,那就是聖解;「須知聖解亦凡情」。你要知道,你心裡有個執著,說這是聖解,聖解也就成了凡情了。所以「不用求真,唯須息見。」這都是本來的,不從外得。

「眾生之見」,我們現在這個見都是妄見哪,所以如來出興於世,就是以佛的知見來叫我們開示悟入。「真」呢,是什麼呢?就是「佛知見」哪。所以我們修行就是這個,唯須息見。我們消除了、磨那個垢,「垢」就是我們眾生的知見,恢復我們的本明。我們的本明就是佛的知見,佛的知見是我們本具的。

[解]:又《要解》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再引證一下《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說,「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我們每一個人當前這一念,你起了一念的這個心、這個性;「不在內,不在外」,在哪兒啊?在裡頭?在外頭?在中間?都不是;「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是過去、現在、未來。要說「過去」,過去已經過去了,應該沒有了,是不是啊?就是「現在」,怎麼底下還有個「未來」呢?都不是這個。也不是「青黃赤白」,咱們心是什麼顏色啊?也沒有形象,是長啊,是短哪,是方啊,是圓哪;也不是香味,也不是觸法,「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達摩讓慧可,「你把心找出來,我給你安哪。」二祖說:「我找不著啊。」「覓之了不可得」,你找心不可得,你不能說你心沒有啊,是不是?

「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百界千如」,大家這個見過吧,百界千如?「百界」呢,就是我們有十法界:六趣,天、修羅、人、畜、鬼、地獄,這六道;聲聞、緣覺是八道;菩薩就九道;佛是十道、十界。十界之中各有十界就稱百界。

每一界有十如,十如是《法華經》的話,天台啊,《法華》就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個「如」。每一界有十個「如」,百界就有「千如」了。這些名詞大家查查字典就有,將來講到天台,他會很詳細講的。這些「百界千如」都是自心所造啊,造了「百界千如」,你不能說我的心是「有」啊!所以離開「有無」。你「不可得」,不能說它「沒有」;它造了「百界千如」,不能說它「有」。

「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這個「心性」,這個「實相」,是離開一切你可緣、可思慮的、可以分別的、可以說的、可以用文字表達的,這都說不到;「離」,是都離開這個。

而這些「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就是這一些分別也不是離開咱們自心另外有個性。就是現出盆、碗、寶塔、佛像等等的,它也都是金子造的。就好像水上生波,水上波不就動了嘛,月亮也現不出來了。波是什麼呀?波不就是水嗎?所以這些緣慮、分別、語言、文字不離開水呀,而且是不離開實相,不離開我們自心,不是離開我們這個另外有個自性。但是這些個東西,這些個相,都是本來離的。

「要之」,就總結了,「離一切相」,所以我們自心,我們實相是什麼呢?離開一切相,不是無一切相,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也即是一切法。具造百界千如啊,百界千如它什麼都包括了,這十界那什麼都包括了,聖凡都包括了。十界中還有十界,那詳細極了,每界有十如,有體、有用、有事、有理啊,沒有不包括的,那「即一切法」呀。所以實相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哈哈哈……。「離」嘛,就沒有相,「即」就沒有(無)不相,它還「即」,即是,就是嘛,怎麼有不相呢?怎麼有斷滅,有頑空啊?「不得已強名實相。」不得已,勉強給它叫個名字叫做實相。我們這麼體會,才能夠通過這些語言文字瞭解這個實義。

[解]:可見實相皆吾人當前一念心性之強名。吾人一念心之性,強名為自性。二祖覓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無。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亦不能執為有。蓋離四句,絕百非,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所以可見「實相」是什麼呢?是我們每個人當念心性的一個勉強的名字,我們也可以把它勉強叫做「自性」,也可以把它叫做我們的「真心」。

「二祖覓心了不可得」,你不可說它沒有啊,他底下就開悟了;「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給你安心安好了。」二祖就開悟啦。悟了什麼?悟了心了!你說他沒有心,行嗎?是不是啊?然而「了不可得」。所以「了不可得」,不可說,他「安心竟」,那不可說它就是沒有啊!

六祖在第二次聞到《金剛經》,五祖給他講,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說了一大串話呀,「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說了一大串讚歎自性的話啊。他說這個「自性能生萬法」,說一切萬法都是自性所生,你也不能執著這個自性是有啊,落到有邊哪。

所以就是「離四句」呀,四句嘛,就是說,這對立的嘛,「自」和「他」或者說是「色」和「空」。「色」是一句,「空」是一句,「也是色,也是空」是一句,「也不是色,也不是空」是一句。

「聖凡」也一樣,有凡有聖,「聖」是一句,「凡」是一句,「沒有聖,沒有凡」是一句,「也是聖,也是凡」又是一句。

所以我們說話總不能離開四句,而真實之義就離開四句,離開四句就絶百非。這「百非」就是四句所生,「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呀。

所以我們這個經的體性,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就是我們沒有能夠從修持,從行解相資、學修並重,達到能夠「前後際斷」。我們妄想總是一念一念相續的,我們中間有一個「前念已滅,後念未生」,這一個空檔叫做「前後際斷」。所以修行人修到這一步,你才可以開始真實來明白這些事。沒達到這一步之前,都是文字依通。這個地方,都不能夠……,千萬不要自高自大,要真實精進哪。

所以禪宗,我們的自性是什麼?咱們很多祖師的話,這都是宗門的話。

[解]:「靈明洞澈,湛寂常恒」;「孤明歷歷」;「炳赫虛空」;「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故蓮池大師讚曰:「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是蓮池大師的話。「明」就是很光明、明白了,「靈明」就是絶對的明;「徹」,透徹,徹底,「洞徹」就形容這個徹,絶對的徹;「寂」,安靜,常寂光;「湛」是清楚極了;「恆」就是常,常有,「常」來形容這個「恆」,說明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是什麼呢?是極明、極徹、極寂、極常。

「孤明歷歷」是臨濟大師的話。「孤明歷歷」,「孤」,一切放下了;「孤」,還有什麼?不與萬法為侶,「孤」啊,但是它「明」啊!「歷歷」就是不斷,清清楚楚。

「炳赫虛空」是德山的話。德山「棒」啊!臨濟,剛才臨濟是「喝」,臨濟是見人就喝。德山是見人便打,拿棍子打,德山。「炳赫虛空」,「炳赫」是光明熾盛,但是它又「空」。你看看,有這樣的作用,有這樣的威德,然而它是「空」,都是說自心。

底下是百丈的話,黃檗的師父,百丈,馬祖的弟子。「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個「靈」的「光」,「獨耀」也就是孤的意思。「獨」就是孤的意思;獨放大光明,迥然脫離根和塵。咱們不就是六根六塵嘛,這離開根塵;離開根塵而「靈光獨耀」。這都是祖師用最精煉的語言,來說明自心,給咱們大家通個消息。咱們能通消息,也就能跟祖師這樣,能見到本性,不然哪,還只是一個指路標。但是指路標也要,指路標也有好處,通過指路標嘛,你才能找到你的歸宿。

所以蓮池大師讚歎咱們自性,「大哉真體」呀!咱們這個本心哪、實相,「大哉」!這個大是絶乎對待的大,這個真體呀;「不可得而思議者」,不可以思議的,「其唯自性歟!」只有是自性啊!

咱們今天延長十分鐘,咱們把這一段講完,這一段很完整,「體性」嘛。

[解]:實相之旨,如上粗明。至於本經體性,何得稱為實相耶?下申其說。

這個「實相」的道理,上面粗粗地說明了一點。那麼,本經怎麼能夠稱為是「實相」呢?我們這《無量壽經》好像沒有講像《金剛經》《圓覺經》談這些道理啊,怎麼也能稱為這是實相為體呢?下面引這《往生論》的話;咱們三經一論,淨土是三經一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這是三經,一論就是《往生論》,世親菩薩的。

世親菩薩本來是小乘教,後來大了之後,到了晚年,不得了,懺悔了,說,「不得了,我譭謗了大乘」,跟他哥哥說:「我要把舌頭割掉。」哥哥說:「你有幾個舌頭?你懺悔割舌頭,你一個舌頭夠用嗎?你批評了這麼多大乘,一個舌頭夠懺悔嗎?」「那我怎麼辦?」「你讚歎大乘啊。」所以世親菩薩幾乎造了一千部論,《往生論》是其中之一,這是個大菩薩。

[解]:天親菩薩《往生論》云:「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此論直顯事理無礙之一真法界。

《往生論》的話,「莊嚴佛土」,我們這個佛土是要莊嚴的,功德成就了,這是一方面;「莊嚴佛」,這個佛土是依報啊,正報是佛呀,莊嚴佛的功德成就了,顯現了佛的報身,佛的化身;「莊嚴菩薩功德成就」,菩薩也莊嚴,他的功德也成就了。這三者成就這種莊嚴,應當知道,要簡單來說,就是「入一法句故。」這三種莊嚴入到一個法句裡頭了。

這裡頭很有禪宗的味,一切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呢?「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呢?「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哪。那也就是說,極樂世界國土的種種功德,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無量壽、無量光),觀音、勢至與諸上善人種種的功德,種種的不可思議,皆是「一法句」,皆是「清淨句」,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那不是「實相」是什麼呀?所以這顯出事理無礙啊,雖然都是法身而顯現如是這樣的莊嚴哪。

[解]:即事而真,當相即道。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一即是實相。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也。

「即事而真,當相即道。」這兩句話又是密宗和淨土宗的特點。「即事而真」,這些事相都是真如,所以這個密宗的話,「聲字皆實相」。咱們念咒有聲音;念佛,「南無阿彌陀佛」也有聲音,這是聲音;觀個字種、寫個咒字,這是字,聲和字都是實相,就這個道理。這一切佛功德、菩薩功德、佛土功德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真正顯的事理無礙,一真法界了。事就是真,不是撥開了事、撥開了相去見真;「當相即道」,相就是道。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都是法身哪,都是實相啊!那麼,本經還不是以實相為體嗎?

底下是《圓中鈔》了,明朝蘧庵大師他就說了(這是他的疏,幽溪大師作的鈔)。

[解]:明蘧庵大師曰:「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

「瓊林玉沼」,那些寶樹是「瓊林」,那個八功德水是「玉沼」;「直顯於心源」,哪兒顯出來的?是本心顯出來的;「壽量光明」,無量壽、無量光;「全彰於自性。」正是自性彰明的成就。這一切依正莊嚴都是自性啊,幽溪大師接著他再引申一步。所以這個稱為「日月星」三光,說的是《彌陀疏鈔》《要解》如日月,再加上這個星子《圓中鈔》,這是《阿彌陀經》最好的三部註解了。

[解]:幽溪大師《圓中鈔》曰:「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即指實相)」

「夫瓊林玉沼」,這些寶樹、寶池,「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這就是法相,法的相。「然則直顯於心源」,這些相就是心所顯的;「全彰於自性」,就是彰明了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還有什麼相啊!這一切全是咱們的心,全是咱們的自性,還有什麼相啊?

「此正無相不相」,相就無相啊,「相而無相之正體」呀!這一切相、一切事皆是咱們的心哪,皆是法身;雖然皆是法身,皆是我們的心,然而它又顯現這些相,事理無礙啊!

[解]:蓋吾人心性,量同法界,靈明洞澈,湛寂常恒。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極樂國土,非在心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

所以我們的心性是「量同法界,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這兩句話剛才說過了。「豎窮三際」,三際是時間(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現在,窮盡了這三際。「橫遍十方」,東西南北上下,一切,這是十方。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時間,過去是不可窮盡的,未來是不可窮盡的;空間,沒有一處不是我們心之所在。「極樂國土,非在心外。」極樂國土在哪裡?不在我們本心之外。「百界千如」,剛才說了,「百界千如,皆我本具。」是我自己所本具的。

[解]:心淨則佛土淨,土淨即我心淨。何有一法,在我心外。本經所詮,直顯本心,全彰自性。當相即道,無非實相。

「心淨則佛土淨」,你心裡淨,就佛土淨,「土淨即我心淨。」何嘗有一法是在我自心之外呢?所以本經所表示的,「所詮」就是表示,「直顯本心」。經中的種種莊嚴,一切一切,是說什麼?就是說的咱們的本心,全是彰明了我們的自性。這些相就是道,沒有一個不是實相。

[解]:如《彌陀要解》云:「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所以再引一句《彌陀要解》的話,這句話是非常好的,「實相無二,亦無不二」,離一切,沒有對待,沒有邊;光說無二又成了邊,也沒有不二。「舉體」依報正報,作法身作報身,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說法的,所說的法;「能度所度」,我們度眾生,所度的眾生;我們信這個法門,所信的這個法門;「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這一切就包括了一切,沒有一個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哪,蕅益大師的話。這一切一切,沒有一樣事情不是實相那個正印所印出來的,因此完全是實相。焉得本經的體性不是實相呢?所以有的說你們淨土宗執著,又是黃金為地,又是寶樹,又是什麼什麼;不知道這個黃金為地、種種寶樹都是我們自心之顯現,本來就相而無相,事就是真哪。

[解]:由上可見全經囫圇在一實相中,故云以實相為體性也。

「全經囫圇在一實相中」,全經全部都在一個實相之中,所以我們才說是以實相為體,就說明這個是有據的,不是任意說的。

[解]:又本經〈德遵普賢品〉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品〉云:「欲拯羣萌。惠以真實之利。」〈積功累德品〉云:「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而且本經有三次說到「真實」,第一是說到「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以後都還要詳細講,要開化顯示真實的本際。咱們這個經就是要開化顯示真實的本際。怎麼救度眾生啊?為了我們,佛就是要救度眾生,要「惠以真實之利」,這個法門是真實之利,讓眾生得真實之利呀。阿彌陀佛成就淨土,「住真實慧」莊嚴淨土。所以這三個真實:一個真實之際,一個真實之利,一個真實之慧。

[解]:「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也。此即本經之所開示者也。極樂妙土乃「真實智慧」之所莊嚴成就者也。彌陀世尊攝此妙土,宣此妙法者,欲惠予眾生以「真實之利」也。此三真實,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議。極樂依正,淨土法門,舉體是真實之際,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性也。

「真實之際」是真如實相的本體。極樂妙土就是真實智慧之所莊嚴成就。阿彌陀佛攝這樣一個妙的國土,來宣傳這樣一個淨土法門的妙法,就是要給眾生以真實之利。別的利不能稱為真實之利,只有這個利才是真實之利。我們要度眾生,我們要給眾生得到真實之利,就要……,捨了這個法門……,就是說,別的也能給他利,皆不如此。

「此三真實,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議。」這極樂淨土法門全體就是真實之際,也就是蕅益大師那個話,全都是「實相正印之所印」,所以咱們這個經就是以「實相為體性」。

這個「體性」,也就是我們最不好理解的東西,這個咱們今天講完了。

所以咱們這一學年哪,就想法子把前頭這個……,至少看看盡量能不能把這個卷一講完。

下面,本經的「宗」,又是極重要。我們研究一部經,要研究它是什麼「體性」。底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是什麼「宗」?它所尊崇的是什麼?修行最緊要的是什麼?我們不是光光是得個學問哪,我們要拿這個來自覺,我們要拿這個方法去救人,讓別人也用這個方法得度。那就要有一個修行的方法,這都是「宗」。所以下一節,我們來談《無量壽經》的宗和趣,今天我們就談到這兒。

三、一經宗趣

〔第五講,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日〕

[解]:經之所崇向者,名之為宗。宗者要也。全經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徑也。

就是這部經,「宗」是什麼?「趣」是什麼?「宗」的意思呢,就是所尊崇的,所尊重的,緊要的。這個經,當然一部經來,我們先要瞭解它,它所尊貴的,所重視的是什麼?

再有呢,「宗」是修行的要徑。我們研究一部書,尤其是經典,那不是就是理論的探討啊。所以有人問我,這佛學院是不是也研究佛學?我說,既然名之為佛學院,當然要研究佛學啊;但是要知道,佛所有的佛學都是為你去學佛的。學佛嘛,就是要行啊。如何去行?不是停止在理論上就完了。所以「宗」,就是修行的要徑。所以一部經典一上手來,你要知道它的這個,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宗旨」,它的「宗旨」是什麼。

[解]:趣者,歸趣也。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

再有,「趣」是什麼呢?就是歸趣、趣向。這頭一段最後幾句話,趣是什麼呢?是歸趣,「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要知道去做什麼,要知道你所要達到的目的,要窮究它所達到的境界,這個叫做趣,就是歸趣。

在這個中間呢,我們引了很多古德的對於《無量壽經》的「宗」是什麼,還有小本的作參考。這個呢,我們時間很緊,大家自己看看了。

[解]: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總之,根據古德,中外的這些大家,他們所說明的這些宗趣,我們歸納起來,就是本經的「宗」是什麼呢?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個是宗。我們所尊崇的,我們修行的道路,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你要發大心,發覺悟的心哪。一切都是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菩提,你就得菩提,所以要成佛,你先要發起菩提心。「一向專念」,要念佛,不但是念,而且要一向專念哪。又修點這個,又修點另外的,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這就不叫一向專念了,要很專。「一向」就是一直是這樣,要「專念」;這個經當然講的是以念「阿彌陀佛」為主了,這就是說,這個是為「宗」。

「趣」,歸趣、趣向是什麼呢?「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逕登不退」,「逕」就是直接,只要你真是「信願持名」「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這一生終了之後,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你就是不退轉了。

底下要講啊,不退很難哪,這個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這個法門呢,直接就不退了。「退」是個最壞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進一退九」啊,進了一步,回頭退了九步;或者有一個人進步,有九個人在退步,這退緣太多了。

這個法門就是「逕登不退,圓生四土」。你一般往生只能生到凡聖同居,還是凡夫的地位,但是已經圓融無礙的生到了方便有餘,生到了實報莊嚴,分證常寂光土,所以「圓生四土」,這個作為歸趣。全經就是如此,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解]:甲 首明宗

經中〈三輩往生品〉中,所有上中下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

首先就要「明宗」了。為什麼說,這個經以這個為「宗」呢?當然要有根據呀。首先,就是三輩往生裡頭,有上輩,有中輩,有下輩,這個水平很不一樣。那上品上生,那就在現生之中,雖然是最後,但還是現生,他已經是地上的菩薩了,都大菩薩呀;可以見無量佛,聞無量法,證無量的陀羅尼,可以當時就分身到無量的佛土去聞法,去度生啊。這是上品哪,最高的上品上生。那下品的五逆十惡,念了十句佛,生到邊地,多久多久才花開見佛呀。所以這上輩、中輩、下輩,這個代表……,怎麼都有上中下吧,這樣三輩。

但不管你是上是中是下,經文都說了,都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作為往生的因。這個就是修行必須的要徑,也是我們所尊崇的,這是一個證明。

再有,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裡頭,我們舉出兩願。

[解]:又彌陀第十九願曰:「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薩。」

第十九願,這個全文就是「聞我名號.發菩提心」,直接點出發菩提心哪;「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念,是不是?大家想想看,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哪,先是「發菩提心」哪,後來「一心念我.晝夜不斷。」

不是就這麼……,現在一般人哪,就說我也念哪,一天就念個半小時,其餘的時間就打閒岔,那這個就還不夠,不夠「一向專念」,這個努力很不夠啊!這個地方說「晝夜不斷」,這個地方要求高一點,底下那個就容易了。

「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這小本《阿彌陀經》裡頭,這佛菩薩迎現其前之後,而且是佛就「慈悲加祐」,加持這個行者,讓他的心不亂。因為在臨終的時候,心裡頭是很慌亂,一般不是個修行的時候了。但是因為你平常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了,所以阿彌陀佛就跟菩薩大眾現在你的面前,以佛的慈悲三昧力加被你,使你不亂,這是淨土法門的特殊的。

所以有人念佛,覺得我還沒有到「一心不亂」,到了時候,臨終恐怕念不了啦。他不知道這裡有他力法門啊,「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這個願文中沒說這個話,我們〔依唐譯〕小經裡頭補充的。

「經須臾間.即生我刹.作阿唯越致菩薩。」阿唯越致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生到極樂世界就不退轉了。

從第十九願我們看出來,裡頭的中心是「發菩提心」,是「一心念我」;「我」就是阿彌陀佛,就一心念阿彌陀佛,這兩個內容。

第十八願,日本很多大德,他們對第十八願是尊崇到極點哪。他們尊崇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是弘揚《無量壽經》啊,那是都說是彌陀化身哪。日本的大德說,許多的經典要跟《華嚴》《法華》來比,那別的經都是權,只有《華嚴》《法華》是實;如果《華嚴》《法華》跟《無量壽經》來比,那《華嚴》《法華》還是權,《無量壽經》是實;《無量壽經》其他的經文和四十八願的願文相比,那願文是實,其他的還是權;這個願文之中有四十八條,每一條來跟第十八願相比,那第十八願才是真實,其他又是權哪。所以這些大德的讚歎,就把這第十八願的重要,剖析清楚了。以前正果法師談淨土宗,他就是談一個第十八願,這個也是很契理契機的。

[解]:第十八願曰:「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的願文是,「聞我名號」(前頭當然還有,我就簡略了),「聞我名號」,一切眾生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至心信樂」,「至」就是登峰造極了,至誠啊,以至誠的心相信哪;「樂」是歡喜啊,慶幸啊,願意這個地方,願意這個法門哪;「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把一切善根,不求其他的事情,只是求「願生我國」;「乃至十念」,這種至心信樂的念,乃至只念了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十惡再加上誹謗正法,那就是臨終很難念了。

這個以後還要討論,這個善導大師還有他特殊的見解,今天這個地方不發揮了。不過我們就要談宗嘛,從這裡看出來,這一段是什麼呢?這一段是「至心信樂」,「信」就是智慧,「樂」是願力。要生到極樂世界,當然我們就是願意去度眾生,這裡說「至心信樂」就相當於發菩提心了;你也要念哪,哪怕念到十念都可以往生。

這個在《觀經》中有最好的例子,就是五逆十惡看見地獄現前,乃至只要有善知識教他(他觀想是不行了)念佛的話,有十念都往生了。

我一個很好的學道的朋友,他的弟弟也是看到地獄了。他的哥哥就勸他,「趕緊大家念佛」,臨死的人也念,大家也助念。後來他說地獄相消了,看見佛來接了。那就是他平常並不怎麼修啊,所以就是「乃至十念」哪,在這最後的時候你有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這個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所以這個地方就是第十八願,將來我們就是說是……,這個淨土法門就依止這條願文建立起來的,可以這麼說,就是「十念必生」。

咱們的明真長老,他修十念法,這也是十念。因為他參禪,他這個時間用在淨土上,他就一天念十口氣,這也叫十念法,「十念必生」啊;「至心信樂」,但是它這裡頭有一條「至心信樂」。

[解]:可見第十九願重在發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願重在至心信樂,一向專念。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心髓,全部大經之宗要,往生必備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經所崇,全在於此,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也。

這兩條,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了,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願就是重在「至心信樂,一向專念。」所以我們這麼來看,結合三輩往生,又結合第十九願、第十八願,我們提出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是正確的。這就是阿彌陀佛本願的心髓,這兩個願是阿彌陀佛本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全部大經之宗要」,就是跟剛才日本大德說的話一樣。這些願文是全部大經的宗旨和要領,是「往生必備之正因」,你要想往生,你是必備的正因,方向端正。

是「方便度生之慈航」,我們學佛,我們要成就,這一切一切,要修持,都是為了度眾生嘛。這怎麼才能度眾生呢?那就有這個十念法門嘛,有這個法門我們不但可以度己,我們可以度人,是不是啊?這是慈航嘛。

所以「本經所崇」,我們所尊重的,「崇」就是崇貴呀、尊崇啊;「全在於此」,就在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修行要徑」,修行最重要的途徑,也就是這個最為捷要,最為快,最為重要。所以這是本經之「宗」。

那麼底下呢,我們就要解釋一下這個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呢,這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這個「大」呢,不要作大小相對待的那個大;這個錄音機比那個錄音機大,那回頭我就說我這個桌子又比它大,房子又比桌子大,這都是對待的大;這個「大」它應該是「大方廣」的那個大,那個是絶對待的。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這三種相結合的心,這個心它自然就是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要發起這種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的心稱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內容和它的重要性,在這個地方作一個扼要的介紹,因為以後到了願文的地方還要講。

[解]: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曰:「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這個「發菩提心」,根據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往生論註》在中國成為佚書,淨土宗有十來種,這些書中國沒有了,這都是從外國找回來的,這個《論註》是其中之一。所以這中間有一段,我們很多古人沒有見過這個書。所以古人有人也就把曇鸞跟道綽,都從我們淨土宗的祖師中給開除出去了,其實他們那都是功績很大呀!功績很大呀!

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說:《無量壽經》講三輩往生,三輩往生中當然所行有高有低,有的是優,有的就劣,那個五逆十惡還不劣嗎?但是都是要發無上菩提之心,最後他發心了,他懺悔了,他精進了,都是要發這無上菩提之心。

「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是佛道無上誓願證嘛。這願作佛的心……,為什麼要作佛呀?這一個就是「我就想作佛,我要比誰都高」,那你就是永遠不能成佛了,哈哈哈……,你只是為了自己了。願意成佛,那就是要度眾生嘛。你究竟的覺悟,你才有這個特殊的方便,你才能夠真實給眾生真實之利,所以就是度眾生心,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啊。

「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怎麼度眾生?真要度眾生的話,就是能夠攝受眾生,讓眾生能生到有佛的國土這樣的心。阿彌陀佛就成就這樣一個國土,我們現在弘揚淨土法門,也就是使得這些眾生,能生到有阿彌陀佛的國土,這就是度眾生的心哪。

「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安樂」就是極樂,要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要發無上菩提心也。」所以三輩往生都發菩提心。你要願意作佛,願意度一切眾生,願意攝受一切眾生都往生到有佛的國土,那就要發這無上菩提心。

若不發無上菩提心,但是聽到彼國,僅僅是聽到彼國,「啊!那快樂極了,極樂啊,那是無法比啦!」所以我常說,有的人哪,就是說:「我活的時候要修行,活的時候要好,比別人強,死了之後生到極樂世界也是享受,也比別人好啊。」這一種就是我活的時候也要好,死了之後也要好,為自己打算,這個是打算不到的。曇鸞大師就說了,要是這樣的話,為了求樂而願生,「不得往生也。」往生不了啊!

所以極樂世界純一是大乘根器,都是要廣度眾生,大慈悲、大願力,攝受眾生能夠往生有佛的國土。一切眾生,「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呀,這天天咱們念的偈子,是吧?願一切眾生都同生極樂國嘛,這大願力。而能有這個信心哪,「信心」這個是要有智慧呀,沒有智慧是不能信哪;「信」是清淨的心,智慧的心哪。所以這個就是說,這一段的解釋呢,這樣的菩提心,很親切,對於淨土宗人聽得很親切。

底下《安樂集》,這是兩個緊接著的,上面是曇鸞,底下是道綽。玄中寺,玄中寺是三個祖師都在那兒,現在修得很好了,這是曇鸞、道綽、善導三位大師都在那兒駐錫過。

[解]:又《安樂集》曰:依天親《淨土論》(即《往生論》)云,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一者,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

《安樂集》說,依天親《淨土論》(就是《往生論》),「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有兩方面,「一者,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有三種法和這菩提門相違背,要離開;「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就要去順,要去順從,要去依順。

[解]:何等為三: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頭一個,什麼是「三」呢?第一個就是,(你看,底下就來了),第一個是智慧門,第二個是慈悲門,第三個是方便門。頭一個是要智慧,第二個要慈悲,第三個要方便,就是大願力了,我有這種方便的方法去度眾生嘛。所以這它分開三個,其實就是剛才我說的,通俗的說,發菩提心就是要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的心哪。

具體說來是怎麼樣呢?第一個就是「依智慧門,不求自樂」,不是為自己求安樂。還不是僅僅說我這個往生,不是為自己求安樂;這解釋,我們在這個人生之中,這一切一切的地方,都不是要自己求安樂。

講弘一法師的例子,到湛山寺,請他講戒律,給他拿了(送到房間裡頭來)幾個菜一個湯,弘一法師不吃。第二天,知道他嫌多了,這人就給他拿了一個菜一個湯。還不吃。這就報告倓虛方丈了(倓虛老法師),他說:「弘一法師不吃。」倓虛老法師說:「你們就把你們吃的是什麼,也盛一碗給他。」大眾吃的,大家都這樣的,除了主食之外,舀了一碗大眾吃的菜給他端去了。他問了問:「你們是不是也吃這個?」他們說:「對。」他就吃了。所以一切時處,不是自己求安樂。

這現在有一些人,據說有的在美國的出家人,嫌美國的汽車都不夠講究,都不坐;要從美國坐進口汽車,那德國車更講究,在美國嫌美國的車都不好了,要坐德國車。這個就跟道綽大師所說的就不大相合了。

所以有智慧的人就不求自樂呀,「無我」嘛!「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這個「我」字是萬惡之源哪!所以現在我們不能求自樂啊、自尊啊,種種啊,這一切一切,要「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就是去這個身見。

現在這個學術化的氣功是非常熱鬧,有人說他們是外道,我說他們連道教也不是啊。道教的老子、莊子的這些道理還是很高深的。這些人只能稱為氣功師、養生家,他就是把這個身體修練得挺好嘛。

我們這裡,你看,一教你,頭一句話就說了,你這發菩提心,你不是要貪著自身哪;在這身體上去保養它,維護它,讓它舒服。所以這個「無我」,不是只是在講經的時候談「無我、無我」,講得天花亂墜,而是真正在一切時處,起心動念,首先,咱們不要說「無我」吧,先不要有個人主義,這個作為第一步。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一切眾生真實是苦啊,這個苦苦啊!你就隨便可以看見哪,到了夏天,蟲子掉到地下,多少螞蟻吃這個蟲子,你咬一口,我咬一口,這個苦不苦啊?這個豬,我看見這個豬就是可憐哪,可憐,它不但它被殺,而且注定它的子子孫孫都要被殺光的,這苦啊,都是苦啊!

要拔眾生的苦,而且拔一切眾生苦啊,所以大慈悲心哪,這是第二 ── 遠離無安眾生心。我們要安住,要讓眾生得到安樂,不是安自身,而是要眾生安樂。

「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眾生可憐哪,本來是佛呀,他都同具有佛性啊。《大乘起信論》講的,都有「如來藏」,都有「妙明真心」,可是這冤枉得很哪,這迷迷糊糊的顛倒六道之中,這受很多很多罪,愚痴啊!可憐憫哪!這是憐憫眾生的心哪。

要憐憫一切眾生,就「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你看,這又提出來了,所以這個地方它很重!就離開了「恭敬供養自身心。」剛才只談「自身」,這地方又加上一個「心」字,這就很深刻。這個供養,不要供養自身,不要使自身求安樂,這個道理很好懂,也沒有可爭辯的,但是做得到做不到是一個問題,但是這個道理大家還都是承認下來了。

怎麼叫「恭敬供養自心」?這句話就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楞嚴》裡頭,阿難之所以會不能自拔,以及一切眾生要修佛沒有成佛,反而甚至於墮落成為魔王的眷屬,都是因為不明白兩種根本:一種是生死根本,一種是菩提涅槃的根本。菩提涅槃,那就是你的佛性;這個生死根本,就是你的妄心哪。

現在眾生之所以認為是自己心的,事實上就是這個意識分別,這是第六識。第六識是分別識,這毛病都是出在它身上了。但是大家往往不知道,常常就是用這個來作為主宰,凡是什麼東西合乎自己心意的就覺得它對,不合乎自己的就覺得不對。甚至於說某些佛經因為不合乎他的心意,他就說這個佛經是假的。這種人現在已經出來不少了,這就是供養他自心哪。

這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中國的古話:「當為心師,莫師於心。」這句話要不解釋很難懂,這個文字是老的文字了,你應當作你自己心的老師,不要把自己心當作老師。「當為心師」〔註一〕,就是對於這個心作老師;「莫師於心」,不要以心為師,就是這個心意識,你覺得是怎麼樣就去做。就是自己這個頭腦中所想的這些東西,是不堪去供養的,不堪去尊敬的。

《四十二章經》就講了,連續兩句,「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這個修行人要不要成功,這個是個很大的關鍵哪。所以有很多人他就自己以自己領悟的一知半解,就以自己所瞭解的東西,拿它當主宰,在這批判這一切別的東西,順乎我的才對,不順乎我的就不對,這就是信自己的意思了。而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慎勿信汝意」,你要慎重啊,千萬哪,不要信你自己這個意(意識);「汝意不可信」,跟道綽這個話是一味的。跟中國那個話,「當為心師,莫師於心」,不要拿心當老師,要做心的老師,就是這個話的意思 ── 遠離供養自身心。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把佛的知見,來破除我們本有的眾生知見。你把你老的知見拿來當家作主,當主宰,當評判員,當裁判員,它來評定一切,而他自己甘心退出歷史舞台嘛,他就不可能真實接受佛的知見,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這就叫做「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如果是只求供養自身,求自身安樂,沒有去讓眾生離苦,「恭敬供養」自身自心哪;「恭敬供養」,這個話用得很什麼啊。就是一切都以自己這個心,這個是至高無上的,用它來評判一切,觀察一切。所以常常老覺得別人不對,自己對,這都屬於這一類。你自己就是供養自心,把自心供養得太高了。

[解]:順菩提門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順菩提門者」〕,順的話呢,就是和剛才相反過來了,這個說簡單一點了。「順」的呢,第一個就是「無染清淨心」。「無染清淨」剛才說過,就是大智慧,不是為自身求安樂。第二是「安清淨心」,願意拔眾生苦啊,就把剛才那個反過來了。第三是「樂清淨心」,欲令眾生得大菩提,這是最上的安樂,要攝取眾生生佛國啊。

[解]: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國土是也。

「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所以一切是為了眾生啊。所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成就極樂世界,這願願都是為眾生;要不為眾生,那何必呢?有這一些依正莊嚴。所以要讓一切眾生得畢竟的、究竟的、徹底的、真常的樂。

「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是什麼?就是指著「安樂國土」,就是只有靠著往生淨土這個法門。他這說的,有很多人大家就覺得很絶對,佛的法門很多,怎麼都要提出來要依這個大義門呢?要以極樂世界作為一切的這個總的功德?它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大義門」,就是極樂世界嘛,這個很契機啊。

現在我們可以這麼看哪,我斗膽的這麼說,在現在這個具體情況之下,法都是好的,如栴檀木片片皆香啊,沒有一個佛法是不好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好的,但是如果你不求生淨土的話,要想即生脫離生死苦海就不可能了,就可以這樣說。你參禪也好,你修密也好,什麼事都還可以,但是都要依這個大義門 ── 這極樂國土啊。

不然的話呢,你當然是再周轉吧,再來嘛,還有一次一次的機會,那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這已經得到人身,就現在的人身,在這一生之中了辦這個大事。修什麼都好,當然是修淨土嘛更應機,但是你如果連求生淨土的這個心願都沒有的話,要即生要超脫生死,可以說是沒有希望。

這個就是曇鸞、道綽這兩位淨土宗的古德,以前都列為是祖師的,後來因為他們的書中國沒有了,有的人就把他們排在這名單之外,那是錯誤的。

註一:此處錄音「當師於心」應是「當為心師」之口誤。

底下再引一個朝鮮人,朝鮮人到中國來學佛,他們學的水平很高,這是淨土宗。他們禪宗什麼的,都很不錯啊。海東元曉他有一部書叫《宗要》,他裡頭講了菩提心,這個呢,就把菩提心的內容說得很清楚。這個也講了菩提心的內容了,怎麼是「順」,怎麼是「違」,也就看出來了 ── 慈悲、智慧、願力。底下呢,海東把它提出兩個。

[解]:又海東元曉師《宗要》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菩提心有二:㈠隨事發心。…… ㈡順理發心。

「發菩提心有二」,一個是「隨事發心」,一個是「順理發心」。這個就跟密宗的提法很像。密宗的提法,一個叫做「行願菩提心」,就是「隨事發心」,在事上發心;一個「順理菩提心」,密宗叫做「勝義諦菩提心」,就是「第一義諦菩提心」,這兩個心都發,才是個具足的菩提心。

但是你只能發,隨事而發菩提心,也很好嘛,也很難得,也得殊勝之果嘛,但是那還不是究竟果覺的正因。要取得究竟的果覺,要成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須要發起「勝義諦菩提心」,也就是要發起順理的菩提心。底下我們先看他的介紹,怎麼叫「隨事」,怎麼叫「順理」。

[解]:㈠隨事發心。「煩惱無數,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此心果報雖是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彼。」

「隨事」呢,就是「煩惱無邊,悉願斷之」,四弘誓願,「善法無量,悉願修之。眾生無邊,悉願度之。……」那「佛道無上,誓願證之」就不言而喻了,中間給刪節了,有刪節號了。

「此心果報」,你這個心的果報,「果」,果的報;因和果的這個報,受報有「花報」,有「果報」。花報,有的人是做惡人,今生或者給他槍斃了,這是花報,這還不是結果,果報是在地獄,那就重多了。這個心的果報 ── 這麼樣的無邊煩惱願斷,無邊善法都願意修,無邊眾生都願意度,這樣去修的話,他的果報當然是要成佛的。當然還要經過再發起那個「勝義諦菩提心」了,但是他就是會發展的嘛。可是他的花報呢,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菩提心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長遠無限的,在空間說是沒有邊際,在時間說是沒有限量的,不可窮盡的。菩提心量是這樣的大,所以他就能夠……,菩提心量就是這樣大啊,他要度這一切眾生嘛,一切眾生在一切空間,就包括一切空間,這廣大無邊哪;而這個眾生是過去的我也要度,現在的我也要度,未來的我也要度啊,就包括時間了嘛,所以這個廣大、長遠都沒有邊際啊!

發了這樣的心,所以就能夠感受到「廣大無際依報淨土」(國土都有正報依報,國土就叫做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極樂國土,那個是極其廣大無際的淨土,「無量壽」就是無量的壽命,不但佛是無量壽,凡是往生的,生到極樂世界的都是無量壽。

「除菩提心,無能當此。」這就是發菩提心的重要。發菩提心最後是要成佛,但是他先得到的報,得到的花報,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這個心就是廣大,就是長遠,沒有邊際,所以你得的果也就是無有邊際。

[解]:㈡順理發心。「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

第二、「順理發心」,要信解一切法皆如幻如夢啊!《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啊!

「非有非無」,不是有,也不是無,那可以這四句都離,應該說是。所以「有」是一句,「無」是一句,「非有非無」是一句,「也有也無」是一句,都不是,這個以「非有非無」做代表。

「離言絶慮」,離開「言說」,「言說」是說不到的。你說出來的就好像那個電視所傳播的,就是一個點的光,一個點,所能傳播只是一個點。但是經過它掃瞄,加上光的惰性,所以它就把它拼起來成為一個圖像,這就好像這樣子。你變成語言了,那它只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就像是一個……,你看不出圖像來了;那必須要跟它同步了,那麼這個圖像才顯出來。這個「言說」就是如此;這個不是「言說」所能夠表達的。那個傳送的只是這個整個圖像的一個點兒,很片面。

「絶慮」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議」就是「說」,你不能說,說不出來,張口便錯,說出來的全是錯的。所以古代禪宗是「入門便棒」,一進門,嗯,還不等你開口,棒子就打下來了!「慮」是思慮,不可思議 ── 不可說是「不可議」;「不可思」,你想不到的。

所以這剛才又說到的,為什麼不要大家「供養自心」哪?你所能想得到的這一切,都是在意識裡頭的東西呀,都是分別意識的東西呀,所以只有絶了這個意識。所以開悟的人是什麼情況呢?就是妄想他中斷了。

很多人就以為我看了很多經,我懂了好多經,我甚至也能講講一些經,那這個佛教就是這麼回事啦。其實,遠不是這麼回事!這些經都是指路的路牌,這個路牌。這個叫你看月亮,月亮在哪兒呢?你沒看見哪。你看地圖吧,一看,「這兒是巴黎。」這兒是巴黎嗎?這是北京法源寺,你就說「這兒是巴黎。」你看地圖你可以這麼說,「我說,這兒是巴黎。」那都是地圖上的事情。

所以在思慮之中,但是腦子的妄想不斷,你的意識中所能夠思惟到的,也就是看地圖,看指路牌。但這個還是要好好的看,這個你要不好好看,你更沒有法子認路,更沒有法子看月亮。但是你要把這個當成了月亮,比方我說這個是燈〔按:以手指燈〕,你就以為燈就是〔手指〕這個樣,你就是錯到極點了,哈哈哈……。我說這個是燈,指著那兒,燈在那兒,不是這兒是燈;但我話說的是「這個是燈」,他就認為我這個〔手指〕是燈。所以大家很多的理解就是這樣的理解,所以「不能供養自心」哪,要「慎勿信汝意」呀,所以「絶慮」。

「依此信解,發廣大心。」從這個信解之上,發廣大之心哪。「雖不見有煩惱善法」,不見有煩惱,煩惱就是菩提啊;也沒有叫做善哪,善也都是相對之法呀,煩惱與善法是相對的。到了這個佛,這高的境界,就是不二法門哪。《維摩詰經》就是「不二」啊,沒有一個東西是兩個呀。所以我們這個《大乘起信論》呢,這為什麼有「無明」啊?不就是「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嘛!真如法一,你「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你就二了嘛,你就出了「所」;出了「所」,有能有所,就是二,對立面就出來了,矛盾就出來了,從此矛盾重重,沒完沒了。到了「順理發心」,就不見煩惱、善法這樣一個對立。這是舉個例。不但是這個矛盾,一切他都看得不是矛盾了。

「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不撥無」,在底下這個老版的沒有,新版的加了個註解,因為有人校對,他說這個「不撥無」怎麼講?「不撥無」,現在加了一個註解,因為在老版裡沒有。因為他是高麗人,高麗人用咱們古漢語,這個裡頭當然有彆扭的地方,這都是漢語水平很好了,咱們中國的這些個學生,打死也寫不出;但是偶爾還是有彆扭之處,這就是它彆扭之處。

「不撥無」,這個很不習慣咱們看了,但是我給它這麼一翻譯就好懂了。你把它旁邊註一註,「不撥無」,你就寫「不排除」,「撥」就是「排」,「無」就是「除」,變沒有了,「不撥無」就是「不排除」。雖然沒有煩惱跟善法,但是它也沒有排除有可修可斷,所以「從容中道」,這地方很重要。那意思是說,這些都平等了,那就沒有可修了。

所以上海有人就說「無修無證」,有一班居士就說「有修有證」,這兩派居士在公園中公開辯論。這是前幾年的事情,一派說是「有修有證」,一派說「無修無證」。它這個是這樣,沒有煩惱沒有善法,但是也不排除有可修可斷;雖然不排除有可修可斷,然而沒有煩惱沒有善法,這才符合第一義諦。所以大家想的,眾生想的,不是東邊倒就是西邊歪,往往矯枉過正。一個牆往東斜了一點,你撐一撐,往東斜了你往西撐,他就拚命往西撐,結果把牆撐倒了,是不是?眾生他就是這樣,邊見。「不撥無可修可斷」,是吧。

雖願意都斷都修,也不違背於「無願三昧」。我一切都要斷,我一切善法都願意修,煩惱都願意斷,然而他還是無願三昧啊。他這不是明明有願嘛?願意修、願意度,可是他這個有修、有度、有斷,他跟這無願三昧是一味的,所以這叫「事理無礙」。《華嚴》所講的「事理無礙」,「理」就都沒有,「事」你可修可斷,事和理是無礙的。

所以「寂而常照」,「寂」,空寂、寂定、不動,這個「理」;「照」是用,彼此無礙,不是沉在哪一邊,這個地方很重要的,很重要的。所以在這些地方,我們就慢慢可以體會到,菩提心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心。

「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我是願意度一切有情,而心裡沒有存著一個誰是能度,誰是所度。所以《金剛經》不是一上來就說嘛,要度無量無邊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實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者,跟這個就是一樣。是在「度」,而自己沒有存「能度所度」,所以三輪體空。比方我送你一個錄音機,內不見能送之我,外不見受贈之人,中不見所贈之物,三輪體空,但是我這個錄音機還是送給你了。所以這樣,他就「能隨順於空無相。」

[解]:「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所以蕅益大師寫了個《金剛經破空論》,因為有人就執著於《金剛經》是「無相」「無為」「無住」,都跑到這個「無」裡頭去了。他就忘了,一個「無住」還有個「生心」哪,這樣的話才跟這個「空無相」不相違背呀。你「空無相」之中,你還度無量無邊眾生啊,斷無量無邊煩惱了,修無量無邊善法呀,是不是啊?

所以,經說「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引了《金剛經》的話。「如是發心,功德無邊。」這種發心功德無邊哪。「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一切佛拿窮劫的時間,都在那說這個有多少多少功德,說不完,就極讚這個功德。

所以我們這個智慧很有關係,你要有這樣的一種發心,這樣的一個心境啊。所以說「圓人」,修圓教的行人,圓教的人跟普通的人修行是「日劫相倍」。圓教的人他有圓的見解,他修一天等於普通人修一劫。咱們現在也是要講提高效率啊,這是最提高效率的辦法了,使你成為有「圓解圓修」,那你這一天等於別人一劫啊。事實真是如此,這可以說事實證明的。剛才是引了朝鮮的大德的話,他把這菩提心的「順理發心」發揮得很好。

[解]:《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曰:「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觀經》,這是淨土法門了,他說是往生得修三福,我們就不廣引了,只引了第三,就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還有說「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這是《觀經》的話。那麼發這個三心,這三心擱在一塊就是菩提心哪 ── 至誠啊,深哪,攝集一切善法,迴向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啊。這是《觀經》上的,也是同樣的。《無量壽經》中,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觀經》中也是說,要修、要發菩提心。

底下再引密宗的話。現在很多人都在想學密,實際呢,是都搞錯了。因為密宗它有些很奇怪的相,有些很奇怪的法器,就覺得它一定有些什麼秘訣,我如果得到這個秘訣,我得到這個密法,我就成佛很快,就什麼什麼。這都是邪見!密法之所以能殊勝,所以能即身成佛的,就是密宗特別重視發菩提心哪。

底下這幾段是密宗的話。它這個密宗之所以得果殊勝,它講「即身成佛」。禪宗是說,迷就是眾生,悟了就是佛,「祇這心心心是佛」,這是布袋和尚的話;是心就是佛,你悟了心你就是佛,沒有說這個身就是佛。即這個身,身也是佛,密宗是說「即身成佛」,「身」是身體的身。那麼它這個特殊之點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有那些奇怪的相嗎?當然不是。那就是說,在菩提心哪,它這個菩提心哪,那很深入啊!我們看看它這個教典。

[解]:又密宗最重發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義》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

「菩提之心,成佛之本。」你要想成佛,你的根本是什麼?就是菩提心;「大事因緣,莫過於此。」佛的出現於世,這是一個大事因緣哪,這大事因緣中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事情了。所以,這個重視菩提心哪。重視菩提心,不是光重視,他要真要發呀!

[解]:又《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又《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這個菩提心就包了,含藏了一切佛的功德的法都在裡頭。那就是,這個重要就可知了。

「若修證出現」,你這修持得到一定的證,當然不是說最後的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還是有一定的證吧。比方你初果,那也是證;禪宗開悟,破本參,那也是證悟;然後破重關,破末後牢關,他這有些證;你得三昧,證到某種三昧,這也是個證。但是這當然不是等於那個最後的、徹底的,「信解行證」最後的那個證。在你修證之中出現,你能夠出現了菩提心了,「則為一切導師。」你就是一切人天的導師啊!你看見沒有?不是那些其他的東西。有很多人都不明白,得了一點小便宜、小好處,得了一點小感應,而不知道這個重要是如此重要。

「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你這個心能夠發了之後,它又歸於它的本,歸於它的本源,那這個本源就是密嚴土。密嚴土是密宗的毘盧遮那的佛土,也可以說,也就是極樂世界。

「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你就在這坐著修法,你這時出現了菩提心,你不要起座,一切的佛事你已經完成了。所以它這裡有「出現」兩個字,這個地方的菩提心說得很高,這個菩提心就高到這個程度了;出現了菩提心,你就是一切的導師,人天都是導師,甚至於九法界都是導師啊!一切嘛,對於緣覺,對於聲聞,對於菩薩,你都是導師。「歸本」,那就是密嚴國土,也就是華藏世界、一真法界啊,「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哪還須要三大阿僧祇劫呀?一切佛事都已經圓滿成就了。所以菩提心是這樣的殊勝,這樣的重要。

[解]:又讚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

又讚菩提心說:「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你要求佛的智慧,你能夠通達了菩提心了(這個就比那個要求得低一點),「通達」,能夠通達。能夠通達的話,你就是這個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身,在這個生命之中,你很快要成就到大覺之位,所以菩提心這如此殊勝。

那我們也發起了很大的志願,也有了智慧,也有了慈悲,也很有願力,算不算已經發了菩提心呢?我這兒打個比方,咱們拿那個吃的杏子,杏樹的核,這個埋下去,這個杏核它要長出東西來呀。第一步是杏仁裡頭開始有一點點綠,然後長出一個綠芽,從杏仁裡頭出來了。第二步,就從這個軟皮裡頭鑽出來了。第三步,杏核不是很硬嗎?從硬皮裡頭鑽出來了。第四步,就從土裡頭長出來了。這要長出來,一離開土有這麼高,一個苗,咱們要問人:「你說這是個什麼呀?」「不認識啊,長出來什麼?」「這是杏樹。」就這麼高,就管它叫杏樹。就是說,這個就是發菩提心。

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管他叫什麼?就叫做佛了。那麼在這個以前呢?要是有的人沒發,那就不是了,不相干了。若真是有點發,它就可能在這個以前的情況,還在核裡頭,還在這軟皮裡頭,還在杏仁裡頭,或僅僅是中心裡頭剛剛有點綠,總之是變化了。所以這個不是一個空談、一個理解的問題,而是真實從內心有所發動,所以叫做「發菩提心」。這跟樹上發芽的「發」字,跟種子發芽的「發」字是用的一個字。所以我這舉了一個杏核的「發」,這個「發」跟我們「發菩提心」的「發」是一個「發」字,是確實有一個新生的面貌。

[解]:又諸經之王《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發心之要,不言可喻。

還有,《華嚴經》反過來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句話也是非常深刻。你要把菩提心忘了,你修許多的善法,你做的是魔的事情。所以從這句話來說,很多佛教徒在做魔的事情。忘了菩提心,還是做魔的事情,你根本就沒有發過,你再修橋補路,再那兒度了多少僧,造了多少廟,造了多少像,是為魔業!這不是我說的,這《華嚴經》說的。

《華嚴經》嘛,佛就告訴我們,經典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華嚴》那是沒話說了,最高的了,《華嚴》的話,所以重要就是如此。一般人只是在小地方上去著眼,搞一些次要的事情,往往抓不到根本,不知什麼是切要。這個「發菩提心」,不管你修什麼,都是根本!禪宗、密宗,剛剛說的是密宗,禪宗更是如此,一切都是如此。

[解]: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因。我國善導、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兩者相左。……今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本經之宗。

那麼,這個底下解釋一下,因為古代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以發菩提心為主,其餘都是輔助」;一種說法是「以念佛為主,其餘都是輔助。」這個對立面的意見,我這寫的有,我就不講了。那麼我們現在是怎麼樣呢?兩句話合在一塊說了,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下面這一段,我們就節省時間,大家自己看看了,這是兩面都照顧了。

[解]:「一向專念」者,「一向」二字有數義:㈠ 朝向一方前進;㈡ 偏向一邊;㈢ 一味;㈣ 總是;㈤ 一段時間。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

「一向專念」。「一向」就是可以朝著一個方向,偏向一邊,是一味的,老是這樣,總是這樣,一段時間是這樣,這叫做「一向」。「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是「專恆依止持名念佛」,專誠地依止這個念佛的法門,在那兒實修。

「一向專念」是根據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這個大願,因為它提倡有十念就可以生啊。但十念我們不能夠說是等到臨死念十念哪,是不是?我們既然理解了這個方法,理解了這個重要,理解了普度眾生只有這樣一個殊勝之大義門吧,那自己就要念哪,是不是?

所以本於這個「十念必生」的大願,就是一向老念哪。你老念之後,你在臨終的時候蒙佛來接引,慈悲加佑,你才有最後那十念哪。

[解]: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

所以咱們要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做到了,「必得往生淨土」,就可以「圓證不退」。

所以經裡頭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而往生的。這是為什麼呢?就是「果覺因心」,因為這句佛號是果覺的名號,這個果覺的名號它就具足一切功德。現在我是在因地,我在因地中嘛,我在念佛,那這句佛號就成了我的心了。我的心現在沒有別的,我就這一句佛號,所以佛的果的覺悟成為我在因地中的本心,非常直捷了當,究竟方便。這就全顯出來彌陀的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

[解]:又「一向專念」者,古云:「上盡形壽,下至十念。」

那麼「一向專念」到底念多久呢?就是盡形壽,以至於到十念。最多,你就這一輩子老是念,這種人很多啊。前幾年福建一個老太婆,八十多歲念佛往生,一天念幾萬,她死了之後的照片,我的《淨土資糧》後頭登了她的照片。「盡形壽」,她一生就老這麼念了,念到後來,一天跟她孫媳婦說,她說:「不要給我做飯了,我見到佛了,我就要往生了。」她就不吃飯,還是念;還是念,她後來就見佛,又看見佛來了,最後還是半跏趺坐,搭著衣端坐,面貌如生,這樣往生的。

盡形壽,「乃至十念」,這一生就念了這十句,都可以。但是就是說,這個「一向專念」指著什麼呢?指你從開始起到最後這一段時間之內,都是在專念。

[解]:更下則如《觀經》所說惡逆之人,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行者應知,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直至最後一念也。

那麼,不行的話呢,就是修十念法,剛才說過,這十念法也是一種,也都可以往生。在《觀經》說的是五逆十惡,臨終聽到善知識的教導,他懺悔,他念佛也往生。所以「十念必生」包括這兩種,包括這臨終最後念了十念,還有平常就修十念法,這是最方便的了,也可以。「盡形壽」,這一生老念。再有另外就是這兩種,一個就是平常修十念法,一個臨終有這個機緣能夠念到十句,念到最後斷氣。

[解]:而其關鍵實在最後。如上說惡逆之人,十聲念佛,第一聲是初念,第十聲則命終,亦是從初發心直至命終均在持名,故合一向專念之旨。

關鍵在最後!那麼這個要死的人,他聽了別人勸,他就開始念一句,一直念到第十句他就死了,這就是一向專念呀。

[解]:反之,如有人念佛數十年,或於最後階段,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未能念佛,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

反過來說,如果有人是念佛的,念到後來,覺得我念了半天也沒有得到什麼效果,你看那個搞氣功的,又是這個本領,那個本領,他就搞別的去了,見異思遷。那以前再念得多都不叫「一向專念」,最後他不念了。還有,或者有人在最後的時候病痛,或者意志不堅,留戀這個家、子女,念不成了,這都不叫「一向專念」。

只要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決定往生。

[解]: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

大家,或者有人會懷疑,念佛為什麼有這樣的功德呢?底下就回答:因為你「能念」的跟「所念」的 ──「能念」的是我們在念哪,「所念」是這一句佛號 ── 都是實相。能念的「我」就是實相,我所念的「佛號」也就是實相,這個實相的功德那是無邊了。

[解]:《彌陀要解》云:「無量光則橫徧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這根據《彌陀要解》,說「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又號無量光,又號無量壽。無量光就橫遍十方,在虛空中沒有地方不遍哪,遍照啊;無量壽則豎窮三際,過去、未來、現在,窮了三際就是沒有個終了,過去是不可窮盡的,未來也是不可窮盡的,無量壽嘛,所以都是貫徹的。

「橫豎交徹」,「橫」和「豎」相交相徹,就是法界的體。法界的本體嘛,就是空間、時間。

「舉此體作彌陀身土」。就是以法界的全體作成阿彌陀佛的佛身,作成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就是舉這個法界體作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這就出來了,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麼呢?是法界的全體。

是故,既然這個名號是法界的全體,這個「法界性」是什麼呢?法界性就是咱們眾生本覺的理性,所以阿彌陀的名號就是我們眾生本來的理性。

那現在我們持名呢?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覺理性,我們現在又念阿彌陀佛,我又念,這就是我的本覺了。我這一念是開始的覺悟,稱為始覺;我念的是什麼呢?我念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本覺體性,我這個始覺就合乎本覺,所以「始覺合本」。始覺老合本,就究竟覺路了嘛。

「始本不二」,始覺也就跟本覺不是兩件事情,不二法門哪。你始覺既然是阿彌陀佛,你本覺還是阿彌陀佛,這不是「不二」了嗎?

「生佛不二」,我這念佛的時候,我本覺體性就是阿彌陀佛,我現在始覺也是阿彌陀佛,所以這一切都不二了,眾生跟佛也不二了。

「故一念相應一念佛」,你一念能夠相應,這一念你就是佛,所以非常直捷。所以淨土宗也是當下成佛呀!不過,你不念就不是了。念,要是念得非常散亂,非常懷疑,最壞是懷疑;密宗都講,就講這個,就只有是懷疑,於咒懷疑的人,這個咒就沒有靈驗了。什麼咒都講功德大極了,但是你要念的人,有的是……。現在很多人念得沒有那麼靈驗,其實經裡早說了,你「於咒生疑」,對它有懷疑,「它有這麼大功德嗎?」那就完了,哈哈哈……,那就沒有這麼大功德了,「唯除於咒生疑」。所以「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念佛的功德就是如此。

[解]:由上可見,彌陀名號即法界體,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又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起心念佛,是為始覺。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故云持名即是始覺合本。是故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

由上我們可以知道,彌陀名號就是法界體,所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全法界啊!名號就是我們眾生的本覺啊!我們起心念佛是始覺,我們所念的佛正是我們的本覺,所以就是「始覺合乎本覺」,所以念念相應念念就是佛呀,這就知道持名的功德是不可思議了。這是從《彌陀要解》說明這個念佛的功德。

[解]:日興教大師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又「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

我們再據密宗的話,密宗裡頭,日(東密)興教大師他說,從這「阿」字,一個阿彌陀佛的「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一切咒都從「阿」字出生;「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一切陀羅尼可以出生一切佛,所以就是說「阿」字出生一切佛。他又說,「阿」字這個真言,一個字的真言,這一個字是十方佛的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一切佛的法身都加持這個「阿」字。

[解]:又「毘盧舍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又「三身唯說阿字一法,諸經廣讚此法功德。聞名觸耳,眾罪冰消。唱聲見字,萬德雲集。淺觀但信,直遊淨土。深修圓智,現證佛道。」

又說:「毘盧遮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要說密宗有什麼秘密,「阿」字是作為密藏。這「阿」字咱們家喻戶曉,咱們誰都念阿彌陀佛,不過大家雖然念,不知道這個「阿」字如此殊勝,不理解。

又說「三身」,佛的法身、報身、化身;「唯說阿字一法」,說了很多法,說什麼?就說了一個「阿」字的法。「阿」字代表「無生」啊,第一個意思是無生,有無量義,第一個意思是無生;「諸經廣讚此法功德」,許多密教經典都稱讚「阿」字這個法門的功德。

「聞名觸耳」,聽了「阿」字這個名字,這個聲音一到耳朵裡頭來;「眾罪冰消」,就消除好多好多罪呀。「唱聲見字」,你念,「唱聲」;「見字」,你觀想,觀得純熟了,就能看得見這個字(這個很什麼了,我在剛解放之初,是念佛法門,在念佛這個七天的時候,在第三天開始,看見這「阿」字),「萬德雲集。」

「淺觀但信」,你淺淺作觀的人,你只要肯信;「直遊淨土」,你就可以去往生到淨土。「深修圓智」,你還能深修,能夠生出圓的智慧;「現證佛道」,你現生就要成佛。

這都是密教講這「阿」字的功德。

[解]:阿字功德如是,故佛號之功德可知矣。且此一句佛號,下手最易,無分男女老少,不論智愚閑忙,人人能念,個個可行。名召萬德,妙感難思。

所以興教大師有這個話,他說念佛很殊勝,就因為佛號裡有「阿」字 ── 阿彌陀佛。「阿」字功德是這樣,一個「阿」字是這樣,佛號還加上「彌陀」,還有「佛」,那功德當然我們就可以曉得了。而這一句佛號下手很容易啊,不論誰都可以念,不管你是聰明還是笨,還是忙還是閑,都可以做得到。

「名召萬德」,這個名字裡頭就包含了萬德,你一念這個名字,萬德都匯聚於你的心;「妙感難思」,這種感應是不可思議的。

[解]:從有念巧入無念,即凡心頓顯果德。如《疏鈔》云:「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祇於一念。」極圓極頓,至簡至易。

「從有念巧入無念」,你本來是念,但念來念去、念來念去,雖然在念,你心中離了一切妄想,有念而達入無念。「即凡心頓顯果德」,從你的這個凡心,你頓然就顯出來你果德的殊勝。

這兩句話是我寫的。後來我看到《彌陀要解》裡頭有兩句話,我把它湊在一塊兒,跟我這個話,也就是說是,根本以《要解》為師嘛,所以這個說法就相近了。而《要解》這兩句話正好是個對子:

「從事持達理持」,你事上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念咒也一樣、念咒也一樣,達到理持。一上來就要理持,你做不到,從事持開始。

「即凡心成佛心」,就你這個凡心,就成佛心了。

我這個是「從有念巧入無念,即凡心頓顯果德。」這也就是師承蕅益大師,這個是一脈相傳的。

《疏鈔》,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說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功德是什麼呢?「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祇於一念。」你跟諸大聖人,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跟他們看齊,跟他們平等。「片言」就是一句,這一句名號,就和這些大菩薩就平等了,看齊了,所以是個頓法啊!

有很多人他就說,只有我們先修小乘,先從初果一點點來,再回小向大呀,都好。那要跟這個比,一個是喜歡走……,比方從這兒到這兒,一個喜歡這麼走,一個就這麼走。我們這個法門它是直接去的。

「越三祇於一念」,一念之間越過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是頓法呀!《大乘起信論》,「小始終頓圓」,《大乘起信論》是終教,它還堅持要三大阿僧祇劫。到了圓頓教就不是如此了,一念就……,剎那際可以成佛啊!

「極圓極頓,至簡至易。」在圓頓中是極圓極頓,在簡易來說是至簡至易。還有比這個再簡單嗎?是不是?你六個字嫌多,可以念四字啊,就念「阿彌陀佛」呀!

[解]: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但為本經之綱宗,實亦為一大藏教之指歸也。

所以就可以知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但是本經的綱宗,也是一大藏教的指歸。

這個就把宗和趣,這個「宗」,我們今天做了一個介紹。我們要研究其他的經典也是如此,一上來我們要明白它的「宗」是什麼。

[解]:乙 次明趣

夫宗之所歸者名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所歸,在於往生極樂淨土,證三不退。故本經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趣」呢?就是「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四土嘛,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

[解]:㈠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是同居淨土。我等所在之娑婆世界,亦是凡聖同居土,此土亦有凡有聖,如文殊常現五臺,諸阿羅漢常往天目或雁蕩。是皆此土之聖也。但我等所居之同居土是同居穢土,故雖同名同居,而實有不同也。

第一、先談「凡聖同居土」。咱們這兒也是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也是凡聖同居土,但是要知道,咱們是凡聖同居的穢土,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的淨土。我們這個凡聖同居和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有所不同。底下就舉例說這個問題。

我們也凡聖同居,我們的「聖」在哪呢?文殊在五臺山哪,是不是?說是這個文殊菩薩現在還是照樣接送啊,就是你不認識啊,他在五臺山哪。還有很多羅漢在天台山、雁蕩山哪,這都在咱們地球上,還就在我們中國,同居啊。可是雖然同居,不一樣啊。

《要解》就說了,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因為他在這個世界上再繼續,等到最後他證阿羅漢,那麼他可以跟我們同居。還有大權示現的菩薩,這些菩薩,像文殊菩薩他示現在這個地方,我們有時候也能碰到。等到這個「實聖」,這個初果、二果、三果,他涅槃了,這世界就沒有他了。這個「權聖」他度生的緣了了,也就是咱們在五臺再也碰不著文殊了。所以這個同居,就是這樣性質的同居。

而且聖人是升,眾生就沉,而這苦樂也懸殊啊,很不一樣,所以是「暫同,非究竟同也。」我們跟聖人同居在這個土上,是暫時的,不是究竟的同。而且天壤之間,都說是雁蕩山五百阿羅漢都在,但是碰見的人很少啊!大家這麼些人去五臺,真正見到文殊的還是很少啊。

那這個文化大革命之前,一個福建的和尚見到文殊了,那真見到了,那他是很誠懇。今天說說這個吧。(不講這個了,把它結束這個。)大家知不知道這個事?真有其事,兩個人告訴我的,一個是圓徹法師,會作詩的,現在到南方去了;一個是通願法師。通願法師,她是個比丘尼,她當時住五臺,她知道這件事情。

他是三步一個頭,磕到大概中臺附近,看見一個地方一個小門寫著「金剛洞」。他一想,這個名字嘛,恐怕還是佛教的地方,他就跑進去。跑進去一看,裡頭很大,有大殿有什麼什麼。有兩種修行人,一種是和尚,一種是喇嘛,喇嘛都在用功。他就看看,他說先到大殿吧,看看大殿。到大殿一看,這個大殿很特別,只有一個佛座,沒有佛像。沒有佛像嘛,他就沒有禮拜,圍著這個佛座繞了三匝,正要出門。

剛要出門,後頭來一個小和尚喊他:「欸!什麼什麼法師,你別走。」他就很詫異,他說,這兒怎麼有人知道我,還認識我,叫我的名字?他說:「我師父叫你進去。」他就跟著他走,進去看見一個很老的,白鬍子很長的老人坐在上頭,他就頂禮。他說:「你從南方來,遠來不容易。」給他一個座位,讓他坐在旁邊,招呼他茶喝,就談談話。

談話他就說,「這兒很好」,這個福建和尚說,「我想在這掛單。」那個老人搖搖頭,「你待會兒還得走。」他又問,他說:「怎麼這個大殿上沒佛像啊?」老人說:「我這兒用不著。」這都是禪宗的意味。所以文殊頓起佛見,貶二鐵圍山;「在我這用不著」,就是說沒有佛見。後來還談了些別的,他就出來了。

他也沒覺得特別,繼續拜。拜了拜,拜到晚了,不能再拜了。有一個西藏的人,就是在那住家的,像是一個行者之類的人,廟裡都很熟的,他就招待他,「你在我這兒住吧,在我這兒吃。」吃嘛,兩人就談起來了。

談起來了嘛,這個福建的和尚就問他說:「你們現在五臺山有多少和尚?加在一起,所有的五臺擱在一塊,山上山下。」他說:「唉呀,這所有的喇嘛、和尚都湊在一塊,真正只就二三百人,把什麼什麼人都湊起來;所以我們要打一個千僧齋是很困難的,湊不齊啊。」這福建和尚說:「不對啊!我到那個金剛洞,那一個裡頭就好幾百出家人哪!那怎麼會?你怎麼說這麼少?」那個住在五臺山的人說:「哪有這個地方?從來沒有過這個地方,沒聽見說過。」他說:「我都進去了!」他說:「你看我們這個導遊圖,我們五臺山不是有導遊圖嘛,你看有這地方沒有?」

一看是沒有,沒這個地方。那個人就說:「你呀!你恐怕是碰見文殊菩薩了。」這他一聽,他「哇」的一下就哭了,他也不吃飯了,他從頭再拜。又拜,這回拜,一步一個頭,又拜到那個地方,但找那個門找不著了。

那麼第二天,他回去之後,路過圓徹法師那個廟,跟他的一個同鄉說了。同鄉告訴圓徹法師了,「趕緊追他嘛!」他已經下山了。再有呢,就是招待他的這個人,就是留他在家裡吃飯的這個人,他告訴通願法師的。所以就是說「凡聖同居」,聖人還是在,我們還是凡聖同居,不是沒有聖,就是難遇。今天就說到這兒。

〔第六講,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廿四日〕

上次談到《無量壽經》的「宗」和「趣」。「宗」是介紹過了。上次開始談到「趣」。「趣」呢,那就是「圓生四土,逕登不退」作為歸趣。四土呢,就先介紹這四土。「凡聖同居土」,上次已經把這個《要解》所說的,它的原文做了介紹。

補充了一個例子,現代的,就是十年動亂之前,沒有幾年的事情。一個福建朝山的,這個名姓都有,他三步一頭,進了「金剛洞」,裡頭有幾百個喇嘛和和尚,看見文殊。當時他不知道,後來碰見一個西藏的人在那兒住家,就說是你這個地方是沒有的,這點醒了他。他才知道是文殊,就感動啊!當時飯也不吃,痛哭流涕,改成一步一拜。走到原來那個發現「金剛洞」的那個地方,反覆地找,找不到了。當時文殊把十年動亂的情形都已經給他預示了,說到「佛前無燈,廟中無僧」。那十年動亂可不就是這樣子嗎?是不是?所以這是一個證明,我們是凡聖同居啊,聖人就在咱們這個地球上,同居。

底下呢,我們就根據《要解》他的提示,我們把它歸納一下。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凡聖同居,極樂世界也是凡聖同居,都是有凡有聖,這個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呢?都名為同居土,但是它非常的不同啊,所以就是說有四點。

[解]:按《要解》義,此土凡聖之同居遜於極樂者有四:⑴暫同。此土小乘初二三果,證阿羅漢便入寂滅。大權菩薩,度生機盡便不復示現。故與此土凡夫只是暫時同居,非究竟也。在彼淨同居土,則可與諸大菩薩俱會一處,直至成佛。

第一個,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同居是暫同,暫時的同居。有許多阿羅漢,他是三果的聖人,等他證到阿羅漢的時候,他就證涅槃,寂滅了,那就無所謂居不居的問題了,是不是啊?這個就是不屬於這個世界了。

大權示現的菩薩,有許多大權示現的菩薩,像那個「魚籃觀音」,化成一個賣魚的漁家婦女,籃子裡頭還有一條魚,現成一個凡夫的女人。等她把經典讓大家都背熟了以後,她就示現就沒有了,死了。這是觀音大權菩薩的示現,這種事情很多啊。這個示現是有人證明了,後來碰見個和尚給他們證明,說:「你們這些人愚蠢哪,那是觀音哪!」大家不信,打開棺材看哪,棺材是空的。這才相信當時馬郎的新娘子,原來是觀音的化身。

這都是大權示現,示現過了,他就沒有了。所以是暫時的同居,不是長期的相同。但是淨土的同居呢,就可以真正跟這些諸上善人、諸大菩薩俱會一處,一直到成佛,從時間上說就不同了,不是暫時的。這個同居是暫時的,過了這個時間,他就不住在這個世間了。

[解]:⑵難遇。雖有聖者現居此土,但不易見聞親近。而在極樂則皆如師如友,朝夕同聚也。

第二點,「難遇」。五臺山大家很多都去了,那位福建的出家人他遇見文殊了,是不是啊?但是這麼多人去五臺,很少有人再遇到。遊雁蕩,遊天目等等,這些也沒有碰見過阿羅漢哪,所以很難遇。

「雖有聖者現居此土,不易見聞親近。而在極樂世界則皆如師如友,朝夕同聚也。」又是一個不同。你雖然都在這個地球上,但是你遇不著啊。一個是暫時的相同啊,再有一個,就是「同」你也遇不著。文殊現在據說還是朝五臺的人必接必送,但是你有時遇著你也不認識,是吧?這是難遇。

[解]:⑶希少。聖者如珍如瑞,希有難逢。而極樂則「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第三是「希少」。在咱們這個世界上「聖者如珍如瑞」,極少極少,不容易碰到;而極樂世界呢,「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這些阿鞞跋致,這些一生補處的菩薩,就是補佛位的菩薩,只要再示現一次「出兜率、降王宮、捨家出道……」,示現一個這個八相就成佛了,這叫一生補處。

咱們這個世界,彌勒菩薩就是一生補處。這個一生補處的其數甚多啊,你算數都說不出來,不是多少億億億億億呀,拿一個億的億去說,還是算數所能知啊,是不是啊?它是非算數所能知,唯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來形容啊,多啊!不像這個世界,少啊!

[解]:⑷所作不同。在此土,聖者咸遊聖域,而眾生輪轉六道,升沉無定。凡聖雖同居此土,而其所作與成就,則迥然不同。在極樂則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第四呢,所作也不一樣啊,在咱們這個世界,凡夫所作的就是六道中的事,沉淪六道,就是煩惱、貪瞋痴、纏縛啊;「聖者咸遊聖域,而凡夫就輪轉六道」,雖然是同在這個地球上這個土,但是所作和成就,就完全不同啦。極樂世界就不是這樣了,大家所作是同的,都在破無明啊,所以四十二品無明一點點破啊;「同登妙覺」,都要等證了「等覺」之後,還要證「妙覺」,破最後一分無明。

所以就是說,你看看,它不是暫時的相同,也不是……,很容易遇,而且多得不得了,而且大家所作的是一件事情 ── 都是破無明成正覺。所以就是說,雖然是同居,這就有四個不同。

[解]:又此土之凡,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而彼土同居則「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得往生者,不復更入三惡道,永離惡趣。不似此間眾生,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輾轉惡道,苦趣時長也。

再者,這個土的「凡」包括三惡道,就「凡」這一邊來說。極樂世界連名字都沒有啊,「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啊,這又是不同。所以一往生的人就不再入三惡道了,不像這邊的眾生,就是在這個六道之中沉淪,「頭出頭沒」「驢胎馬腹」「輾轉惡道,苦趣時長」,在惡趣中輾轉,而且一入惡趣,那個時間就長了。

[解]:更有進者。如《要解》云:「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蓋以同居土之凡夫,須斷盡見思二惑,方得漏盡通,始截生死流,出同居而生方便有餘土。此名豎出三界,其事甚難也。

「更有進者」,更要進一步研究的,是《彌陀要解》中所說,「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我們人的大事因緣哪,就是要截斷生死根本,要成正覺,但是就是「同居」這一關是最難的能夠透過去,能夠從這裡得到解脫啊!因為同居土的凡夫要斷盡(就是一點也不能剩)見惑、思惑,所以見惑、思惑都斷了才得漏盡通。

這個六神通,「漏盡通」才是最可貴嘛。前五通,這個是,就連妖魔鬼怪他們也可以有妖通啊,也可以達到飛行,也可以預知,也可以種種啊,也可以有天眼哪,也可以有他心,也可以知宿命啊,但是他們不能得漏盡通,他們這個見惑、思惑啊!

現在大家這個搞氣功的,頭一個就是練氣修身,這就是身見。這身見就是見惑,一開頭就是見惑,他第一條就斷了,我們見惑中第一條就是身見,他們所行的就正是這第一條,這個身見。整個在身見裡頭,那他怎麼能夠斷這個見惑呀?思惑,他要極細的貪瞋痴慢都沒有了。斷盡了見思二惑才得漏盡通,所以漏盡通才真正出生死,才真正「無我」,到了這個時候就證到「人無我」了。

所以阿羅漢,他是小乘的極果,小乘中的聖人,他是證了漏盡通,證到了人無我,有餘涅槃(因為他還沒有破法我,所以是有餘涅槃),這才能夠從同居土升到方便有餘土。四土嘛,在同居土之上是方便有餘啊,這是小果的聖人阿羅漢所居之土,這一種就叫做「豎出三界」。按通常的,這往上升嘛,升了之後斷見惑到升天哪,出欲界入色界,出色界到無色界,出無色界,那麼就透脫這個三界了。出了三界,出了生死了,所以這是「豎出三界」。

這個事很難哪!我們試想一想,這個「貪瞋痴慢」要一點都沒有,是什麼人的境界呀?咱們自己的起心動念,有多少都是在這一類裡頭啊,不是貪,就是瞋,就是痴,就是我慢,所以此事甚難哪!

[解]:今此往生法門,乃捨同居穢,而生同居淨。得生極樂,即斷生死。故名橫出三界。而往生之人,不待斷此見思二惑。

但是往生法門呢,它這個解決問題,就不是依靠你要從同居土升到方便有餘土,是從咱們這個同居的穢土變成了同居的淨土,所以它這個容易,容易在這兒了。還是同居土,但是一個是穢土,一個是淨土,所以就不須要你斷見惑、思惑。

[解]: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便蒙佛願冥加,決得往生淨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

你只要是真正合乎本經的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就蒙到佛的大願的加被。這個加被是「冥加」,是你不知道的。所以這個感應啊,這個加被啊,我們有人覺得我這個念佛,我修持,我出家,我持戒,我沒有得到什麼感應。你真的是持了戒(當然你有時候難免是持不住,破啊,你懺悔嘛),總之就是有功德的,總之你都是得到加被的,但是你不感覺,這叫「冥加」呀,冥冥中在加被你。這個隨時隨地,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如來在護持我們。而且念佛的人,大勢至菩薩在這個世界攝受念佛的人,都在加被呀!他這個是冥加,這個冥加很重要呀。有的是「顯加」,有很多感應錄上,那是顯加 ── 看見佛放光了,把你救度了。但是還有好多是冥加呀。

這樣的話,只要你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佛的願力就加在你頭上了。不必等阿彌陀佛示現,說:「你現在在念佛,我要加被你。」自然就加被了,你自個兒也不知道。

「決得往生淨土」。你只要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決定往生。阿彌陀佛發的是這個願嘛,「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我不成佛。」他成了佛了嘛,他說的這一點,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嘛,而且是決定做到的嘛!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妄語者,一切佛都如此啊。阿彌陀佛發了這些願,這些願不圓滿不成佛呀!阿彌陀佛成佛了,所以這都是事實啊,這些願都成為事實了。不是像有的人發的願是狂願哪,那只是一個空的願哪。

「其事至易」,所以我們依止彌陀的六字洪名,一乘願海,你只要是求生淨土,你就入到彌陀的願海了。你又念這個六字洪名,就這樣的願海和名號的加持力,決定往生,這個事情很容易啊!

但是我們就要說,這個容易者,是和其他的法門相比較而言,這個事是「至容易」,是最容易的了。但是不可以體會,就說這個法子非常容易,你可以一點不費勁,你可以一邊還是天天跳迪斯可,天天去吃咖啡牛奶,天天去逛公園,那麼著你輕輕鬆鬆的,我最後念幾句佛就往生了。不是那個意思啊!是和其他的法門相比較,沒有比這個再容易的了。

但是一個凡夫,要以這一生修到了往生,你不用出全部的力氣,不刻苦專心,「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啊?沒有一番寒徹骨,真的信,真的願也起不來啊。所以要能念到符合了彌陀大願來接引,那就要要求你,你這個才表示你真是「願」,是吧?關鍵在這兒。

你天天想跳迪斯可,想撿便宜,我就得往生,那你這個「願生之心」不是很切呀!我覺得我這個六道的父母,在這個地獄之中在那兒受苦,在油鍋中煎,就等我來去救度。我怎麼能夠救度?我及早的往生,及早的見佛聞法,我就有力量去救度。因此,如饑似渴,所以你這才知道,我真是願意去嘛,這才叫做「願」嘛。你這個心不是這麼懇切,那就是這麼輕輕鬆鬆的,覺得反正是不錯,是很好,反正是好事誰不願意得到?那麼就這樣子,那「願」就不切啊!所以要「深信切願」。所以這個事也是每個人要體會到,它不是寒徹骨,就沒有梅花的撲鼻香啊!

有的人就把這個「至易」這個地方,就體會到偏了。有的人看到往生非常難,不可能,一生一世做不到,這個又是偏了。這個是沒有比這個更容易的了,而事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你要是真正體現出「深信切願」,「切願」對這個娑婆我不留戀了。

哎呀!在家人想當總理,想當部長,想當億萬富翁,是留戀哪;這個出家人也想當法師,當方丈,當佛學家,也還是留戀娑婆呀,還是在這名利堆裡頭轉不出去呀。所以就是說,這個事情,要發真正的生死心,度眾生的心,成正覺的心,徹底求覺悟的心哪,此事不容易!所以「身出家」已經很難了,這要「心出家」呀!你要厭離,娑婆世界這些東西不感興趣才行啊。所以這個事情就是說,這個「至易」兩個字呢,怕容易引起誤會,所以這個地方提一提。

所以叫做「易行道」,跟別的方法相比,沒有比這個容易的了。而且還可以說一句,到了這個時代,要不用這個方法,要求即生;一個凡夫,具縛的凡夫(當然你這個大成就的人又當別論了),一個具縛的凡夫,就是一個普通的凡夫,你要想這一生,要出生死之海,你要不用求生淨土的法門,(你參禪、念咒都可以,但是你都要求生淨土啊。)你要不用求生淨土的法門,想能出離生死之海,就沒有可能性了,可以這麼說啊!因為現在是末法,末法中又是一千年了,所以就是說是,只有依靠這個「易行道」啊。

[解]:如是方便直截,殊勝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知極樂同居,勝於十方佛土。

它是「方便直截」,最方便哪,不須要你閉關,不須要你什麼呀,你上班下班都可以做。將來就是我們這些出家大德,到了寺廟中去都有職務。你都必須閉關,你這個就很難了。我就說,現在很多出家人覺得廟裡太忙了,成天在掃地。那麼你這個掃地,你這一笤帚來,「南無阿彌陀佛」,一笤帚去,「南無阿彌陀佛」,完全可以修嘛,是不是?所以這個事,它就是方便,直截了當。你所念的佛號就是你自己,珠子放光,光又照著珠的身體,就是這樣子啊,直截了當!

「殊勝希有」,這是最殊勝之法,最稀有之法。

「乃十方世界之所無」。其他世界……,所以十方世界都勸他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啊。那最明顯的就是這藥師佛嘛。跟大家緣最深的西方阿彌陀佛,東方藥師琉璃光王佛。那《藥師經》裡說得很清楚啊,你念《藥師經》,念藥師佛名號,你臨死的時候,藥師佛派八大菩薩護送你往生極樂世界呀。所以就是說,你修別的法,最後還是往生〔極樂世界〕嘛,所以就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啊!所以十方的諸佛都出廣長舌相,勸眾生念佛往生。所以十方諸佛所同讚,因為這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啊。你沒有斷惑,你還有見思惑,你就是不退呀,這個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啊!

所以極樂世界最大的特點是,你是凡夫,凡聖同居土是凡夫,可是凡夫他就不退轉了,這個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啊。所以你要成聖人很難,你還是凡夫就往生了,這個凡夫還是可以做得到,比那個做成聖人要容易多了,「故知極樂同居,勝於十方佛土」,十方佛土之所無啊。

[解]:又帶業往生,仍屬凡夫,但無退轉,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圓生四土也。

「又帶業往生」,既然是帶業往生,還是凡夫啊,但是沒有退轉哪。所以不退轉之後,你生到了同居,你也就是圓融起來,他就必定要一步一步的斷惑,一步一步的破無明,一步一步的證法身,所以也就是圓生四土。生了同居,只是個時間上的問題。時間的問題,現在愛因斯坦不都說了,是眾生的錯覺嘛!哈哈哈……。所以這麼說起來,它這個也根本不是個問題了,所以圓生四土,圓生嘛,生到同居就是圓生四土。

這個「帶業往生」,我底下回頭要把它發揮一下,現在國外有人寫文章,組織了很多人反對這個「帶業往生」,過去作了很多的辯論。等一下還有引證的經文,來根據這個「帶業往生」那絶對是站得住的。這一點回頭我再談,因為如果沒有帶業往生,淨土宗也就沒有什麼特殊了。就是因為你還有罪業,你還能往生,正顯出彌陀的大願,正顯出這個法門是容易。

這個問題咱們保留在底下,因為這個很重要。國外作了很多文章互相辯論,最後統一下來了,也是不徹底。統一下來是帶善業往生。我說,帶善業往生還用說嗎?問題就是帶著罪業往生。那麼這個問題保留在底下,「帶業往生」這個問題很重要!

[解]:㈡方便有餘土。若人念佛功深,以離雜亂之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

第二、是「方便有餘土」。我們從念佛的講,就不用其他的法門講,用念佛法門。

「以離雜亂之心」,離開了雜亂的心,心中沒有雜亂。「專念一句名號」,沒有修這修那,也不是心中很散亂。「心口相應」,嘴裡念什麼,心裡就在想什麼。「字字分明」,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

「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這樣的話,你心中都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沒有離開心哪。而這個心在哪裡呀?它不就是我在聽到,在我心中嘛,佛就不離開心哪。這樣的一念一念的繼續,無有間斷。

「如是念佛,名事一心。」所以「事一心」是很不容易達到的。你這個一段定課裡頭,你這一枝香裡頭,念得很清淨,這個無有間斷,念念相續。當然這就開始了,是個好現像,但是這個還不能叫做「事一心」。他就是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沒有間斷,這個叫做「事一心」。

[解]: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從此界之同居穢土,橫生極樂方便有餘淨土。

若達到這個境界,你不要去要求斷惑,或者怎麼用力量去斷惑,而見惑、思惑的這些煩惱自然就斷了,自然就落了,這是念佛的功德嘛。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嘛,他六根都攝了;「淨念相繼」,這「一心」,到了「一心」之後,這「一心」的功德,這個惑就斷了。

「從此界」,念到這個境界,從此界的同居土,「橫升到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高一級,去了就是阿羅漢的水平。

[解]:㈢實報莊嚴土。若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無念。

第三、是「實報莊嚴土」。像前頭說的「若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之中就這一念聖號了,沒有第二念,不被貪瞋痴這些煩惱、這些念頭來攪亂,這叫做「事一心」。就剛才說到的那個「事一心」,這兒再把它補充一下。

事上就得了,事上就是這樣,你得到一心了;在理上來說呢,你還沒徹底。這個是定門,戒定慧,你這是「定」,在六度中,這是前五度 ──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個禪定,這是定,定是第五度,「般若」才是第六度。前五度如盲,前五度,就打譬喻,像人間的瞎子;第六度,人才有眼睛,有了「般若」才有眼睛。所以「定」和「慧」之間的差別很大。所以在這個事一心還屬於定門,定啊,就這「一心」了,「未有慧故。」他沒有生慧。

「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到了事一心之後,事一心之後,這麼念來念去、念來念去,忽然一下,欸!碰著了這個,所謂碰著了這個好像是電門了(按現在的譬喻說),從前說是關捩子,現在說電門似的,忽然機器動了;「於自本性,忽然契合」,所以禪宗對於這個叫開悟。密宗關於這個也就叫做「證」啊。

「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就識自本心啊。所以這個「沙門」的定義是很高的,「識心達本,名曰沙門。」稱為沙門要識心達本哪,要識自本心,達自本性。如果只是搞佛學,你搞一輩子,你也只是說通而不是宗通,是吧?所以說是「說通宗不通,長蟲鑽竹筒。」

這上頭說的是從功夫來的,從理論來的也是一樣。你比方是專研究理論,剛才我這說的就是專研究理論,專門看書,得到很多,也懂得很多很多東西,那你只是「說通」。你念佛念到「事一心」,那是定,那可以往生到方便有餘土,但是你沒有慧。你忽然觸著了這樣一個玄機,自己一下子跟自己的本心契合了,這個就是「不住有念,不落無念。」有念也不住,無念也不住。

所以禪宗的話,「有佛處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你不能停下來;「無佛處急走過」,沒有佛的地方趕快走過去,所以就是不落在有無。這樣「不住有念、不落無念」,這禪宗跟這些話都是一味的。

所以,那天說的那個故事,也是事實。你見到文殊,文殊他那個大殿上只有一個蓮花座,上頭沒佛像。福建的這位大德就問文殊菩薩,你這個大殿上怎麼沒有佛像?文殊回答:「我這兒用不著。」這些都是屬於宗門這個高一著的話,「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

[解]:如《疏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

《疏鈔》說的這一段很好,這到了「理一心」是什麼境界呢?「若言其有」,你要說是有吧,「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啊;我這能念,我不有個能念?能念當然是我的心在念哪,我能念的心是怎麼樣呢?我能念的心「本體空」啊!所以「覓心了不可得」呀!你要不空,就可以得呀,你這了不可得呀!不可得,達摩就給他證明,「你要安心,給你安好了。」那麼這個二祖這伶俐漢,一聽就開悟了。

所以「能念之心,本體自空」,它空啊!你所念的這句佛號,所念的阿彌陀佛,了不可得呀!你要說是你念的是什麼,你說是有,你念出來我看看。那麼既然不能說有,那說無吧!「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你說我沒有嘛,可是我能念的這個心「靈靈不昧」,這個很重要啊!所以這個稱為「靈知」,關鍵就是「靈知」呀,光是一個「知」字不行。

所以「知」這一個字,「知之一字」,之乎也者的「之」,頭一個是知覺的知,第二個是之乎也者的之,這兩個字它繞口。「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知之一字,眾惑之門。」你要生了許多知解就是眾惑之門,你要離開了知解就是眾妙之門,所以加個「靈知」就是眾妙之門,或者稱為「寂知」,常寂光的「寂」,寂中知。

「若言其無」,它是靈靈不昧,它不昧啊,這個心是不斷滅的。所以《金剛經》什麼都掃空了之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哪。「無所住」,這一切都掃光了,無所住啊;佛也沒有說法呀,「若言有佛說法者,是為謗佛」呀;佛也不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而生其心」啊!所以都說的是這樣一件事情。

「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念的這句佛號清清楚楚,一句接一句,能說沒有嗎?所以你說有也不行,說沒有也不行,這就不落到「有無」了,不落到二邊了。離開了二邊,就從容中道了,是不是啊?

[解]: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

所以,「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現在有一些人自己忽然間就會念起佛來了,什麼什麼,大家有的就以為這個到了「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這個還不是,這叫做「不念自念」,這個還在前頭。就是我沒有去想念,我自己就念起來了,這是好現象。但是不能這麼去結合,就說我這就是到這兒了 ── 這「理一心」的這種境界。那還不是,那還遠遠的不是呢。那就叫做「不念自念」,念熟了,這也是好的現象。

「言思路絶」,言論和思想的道路到這個地方就絶了。所以必須「行至行不到處」,你要走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要怎麼才能夠走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呢?必須「除盡有所得心」。你反正「有所得」,老希望得點什麼,得點三昧,得點神通,得點什麼什麼,那就是「有所得心」哪。剛要一念,就琢磨著我這是不是還不錯了,這樣下去可能有點好苗頭,都在盼,都在得,都是顛倒見。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

所以「言思路絶,不可名狀」,不可以給它起名字,不可以給它形容。沒法給它安名字,就是「不可名」;沒有法子描寫它是什麼樣子,就是「不可狀」。

「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勉強來說,就只能這麼說;這個文字就不夠用了,語言就不夠用了,勉強來說就是什麼呢?就是「一心」,就是「清淨本然之體」。所以這兩句加上,就互相可以保一保,光說「一心」,你跟這個「妄心」有時候又搞混了,它是「清淨本然之體」。這個就是這種情況之下,還有什麼法子來雜亂呢?這個叫做「理一心」。

「屬慧門攝」,這是慧,這是第六度,「兼得定故。」它也有定,它自然就有定嘛,不能雜亂它了,高一級了,是不是?

近代得了事一心,沒得到理一心的人很有啊。這個王耕心,就是寫這個《摩訶阿彌陀經衷論》的人,他和他的師父(是個出家人),這個王耕心是個居士,他們都是閉關一百二十天念佛。師父閉了兩個關,他大概閉了……,他反正比師父多閉一個關,他最後也還是證到了事一心,師徒都沒有達到理一心。所以,理一心比事一心又不容易一些。

[解]: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土。

念佛達到理一心,那就破無明了;你破一分無明(那不止破一分,起碼破一分了),這個破無明,最少的是破一分了。四十二品無明,你只要破了無明你就生實報莊嚴土,別教就稱為菩薩了,圓教就是初住了,同時也分證常寂光土。

[解]:實報莊嚴土乃法身大士之所遊居。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諸大士,始得生此,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現。於一毫端,現寶王刹。於微塵裏,轉大法輪。

「實報莊嚴土」,這是法身大士所居之處,要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這個土的眾生「色心自在」,「色」跟「心」都是自在,沒有定色。他這個心都是自在無礙,不為一切所留、所拘、所煩惱、所纏縛;「身土互現」,身可以現土,土可以現身。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於微塵裡,轉大法輪。」在一個毛頭上可以現寶王的剎土,就是無邊廣大的剎土;在「微塵裡,轉大法輪。」在一個小的微塵裡頭,這個微塵不是咱們所看見的一顆小沙子那個微塵,這個微塵是比電子小多少億倍的那個叫「中微子」,那個才是微塵。現在有一種東西,已經證明比電子再小得不得了,那個比電子小多少多少億倍,多少萬萬里的鋼板它都能穿過。因為它太小了,你都有空隙,它就鑽過去,這才是微塵。他在這個微塵裡都可以轉大法輪哪,這就突破了空間的這些概念了。

所以現在比較好,就是說這科學進步了,愛因斯坦也說,這空間也是人的錯覺嘛。所以大家要知道,這空間、時間、物質都是人類的錯覺,不要把這個當作,說「這是真實的」,跟這個要是有不一致的就是邪說,我就管這種人叫做「唯常識論」。

[解]:稱性莊嚴,無障無礙。圓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屬此土,位位皆分證常寂光土。

「稱性莊嚴,無障無礙。」稱其本性而莊嚴,沒有什麼障礙。這要圓教的初住以上到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法身的菩薩(在圓教裡說,有四十一個位次),都屬於實報莊嚴土,都「分證常寂光」。

[解]:㈣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

第四、「常寂光土」是法身佛了。這個《要解》說 (這個說得很好),「實相之體,非寂非照。」實相它的本體,也不是「寂」,也不是「照」,所以說出話來就不對。你說它是寂,它不是寂;說它是照,它不是照。但是呢,它寂,它又恆照;照,它又恆寂;它又不離開寂和照,是吧?

所以就是說,這個語言就……,所以有的人幼稚啊,說這佛教是詭辯哪,他不懂得。還有人以為,用西洋哲學的這個規律,說是西洋哲學有條規律,「排中論」,說是佛教裡頭「中」,中間、中論,說中間它這個是應該排除的;他不理解這個。這個要按現在的語言說,是徹底的辯證,這個辯證到了徹底了,就是這個。

「寂而恆照,照而恆寂。」寂之中他老在照,在照之中他老是寂。我們一照就動心了,就不寂了;心一住,什麼都不想,那就不能照了。

所以那個老和尚,大家不就要把他燒了嗎?這個是弘一大師的事情啊。在杭州一個洞裡有個老和尚,他常常一坐就多少天。這一次日子太多了,大家就說這回是死了,所以就買了柴火買了油,買了油就要燒。要燒,後來弘一大師知道了,說:「你們無論如何不能燒,必須等我看過。」大家都很敬仰弘一法師,就聽他的話,就沒燒,等他來。正好弘一法師有事到西湖,要到杭州,就到他那兒看看,拿個引罄在他耳邊輕輕敲了一下,弘一法師就走了,到別處找另外一個出家人他們談話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和尚睜開眼,醒了。醒了大家就告訴他這個事,他就趕緊去找弘一法師。去了,看見弘一法師來了;弘一法師就跟他說了一句話,說,「剛才打攪清修,很對不起」,你在清修,我打攪你了,「我們現在這兒正在談話,沒有你的事,你走吧。」這都是很超乎常人的情景,沒有跟他談話,他就走了。

這個故事,我在倓虛法師的記載看到這個,後來不知道這位打坐的這位老法師的下落。去年在美國看到他的照片。他到了台灣,活到九十多歲,教化很多。就是說他這是定門攝,在他入定之後,他就是都不知道,什麼也不知道,你要燒他也不知道了,是不是?所以這是定,他這個是定,這裡就沒有慧,但是定能生慧。但能生慧不等於它裡頭就含了慧,要生出來才是有慧。

它「寂而恆照,照而恆寂」,強名常寂光土。因為它「照而恆寂」,照而寂,照,可是寂,它不是已經就落在那個「寂」字上嗎?「寂」字上,我們管它叫做常寂光土,「土」嘛,當然是不動的。「寂而照」,老在照不就顯示人了嗎?所以就叫做法身。也是「強名」,勉強名字叫做清淨法身。所以我們看到所謂「常寂光土」,所謂「清淨法身」,都是勉強而立名啊,「身」「土」都是強名啊。

「寂照同時,非思量境。」照和寂同時,能所就不二了。

[解]:又常寂光三字全顯涅槃三德如來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脫德,塵勞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

再有,「常寂光」這三個字顯「涅槃三德」。「常」就是法身德,因為法身常住。「寂」呢,解脫嘛,這個塵勞永寂呀,沒有塵勞了,還不是解脫嘛。(「解脫」,念解(音謝)脫,都可以,都一樣,現在有些字音咱們字典都統一了。)「光」嘛,就是般若德呀,放光啊,智光遍照啊。所以常寂光就含這涅槃三德。佛證涅槃,涅槃中有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就是「常寂光」三個字嘛。

[解]:等覺大士破盡四十一品無明,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

所以這個法身大士,到等覺大士之後,破了四十一品還有一品沒破;再破一品「生相無明」,生相無明是最難破了。最後這一品生相無明再破了,就成佛了。所以這個時候,法身就全部顯現,三德就證了。

「徹本心源」是什麼?真正徹底地窮盡了,契入了本來的本心哪。所以成佛者,這句話最重要了。「究竟清淨」,徹底地清淨。「證入常寂光土」,前頭都是分證,部分的證,這才真是圓滿的證。

這四土,都說過了,我們往生就是往生這四土。那上品上生就是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就是我們世界的人哪,你要真念佛念到上品上生,你這兒還沒斷氣,佛來接引,你馬上就是到一切佛土去聞佛法證陀羅尼,馬上就可以分身到無邊世界去度眾生。你這個品位,我看不只是初地,甚至於三地、四地、五地、六地都可以了,地上大菩薩呀!所以這就是我們凡夫念佛之歸趣,就這四土。

一般說來,就是「凡聖同居土」。再差一點,智慧再低一點,還有「邊地」,就是這往生。

[解]:凡夫帶業往生同居土,以親聞佛訓故,無退轉故,壽命無量故,故必於此一生,圓斷諸惑,圓淨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圓生四土。

那麼凡夫是「帶業往生」啊,剛才說是帶著罪業往生。「帶業往生」是淨土法門的話,回頭我們把它證一證,引經論來證它一證。

你生到同居土有什麼好處呢?你親自可以聽到佛說法,聽到佛的訓示嘛;你一往生就沒有退轉了嘛,而且你壽命無量。你看看,沒有退步了,壽命無量,都是在學,而且你的老師是阿彌陀佛,你能不成佛嗎,是吧?雖然你再低再低,根器再差,你帶的業再多,帶的惑再多,這三個條件 ── 因為你沒有退步,你永久的學下去,而且有這麼好的老師 ── 你能不成佛嗎?沒有第二條路,是不是?

所以,生到同居土就必定可以斷惑,必定圓淨四土。圓淨四土就是常寂光土了嘛。所以就是說,一往生,雖然生凡聖同居,也是圓生四土,圓融無礙地生到了四個淨土。

[解]:又此土修行難,退緣多故。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也。極樂成佛易,無退轉故。

再有,咱們這兒修行很難哪,這退緣太多,進一退九啊。很多人很精進了一下,碰到點障礙……,咱們學校的頭一班的一個畢業生,現在又進了病院了,幾出幾進哪,那很好的一個同學啊,退緣多啊。

那就是,你這個不是當初不發心,也不是不修持啊,就是我們這個土上不容易,就是說。所以「修道者多如牛毛」,多到牛毛這麼多呀,真正證道者少得像麒麟的犄角。麒麟大家見不著了,麒麟的犄角這就更難得了,所以「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少啊。極樂成佛容易,就是由於它沒有退轉哪。

所以底下就是說,這個「圓生四土」,還有「逕登不退」呀,他就是一去之後就不退呀,不退是個特殊的關鍵哪。

我們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那要從我來說,我主要就是著重在這一點,極樂世界不退呀!別的都難保啊。你要想早日度生,早日能夠惠以眾生真實之利,你自個兒不要退才行啊。你退,有時還有個墮,有的修行人不但退而且墮,墮落。往生就是這個好處啊,他這個沒有退轉哪。

[解]:經中〈往生正因品〉云:「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極樂勝於十方者,首在帶業凡夫,一生彼國,便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翻不退。

這個在《無量壽經》裡頭,〈往生正因品〉:「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這個極樂之所以勝於十方的佛土,不但是國土,是佛土,可以這麼說,首先就在於帶業的凡夫,帶著罪業的凡夫,一生彼國就是阿惟越致。這個是〈往生正因〉,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嘛,這不能有錯呀。

「阿惟越致」也就是「阿鞞跋致」,這就是咱們用的漢字不同,沒有兩種;就是翻譯這個音,沒有翻譯它的義,只是翻譯了音,所以這個注字用的音,用的字可以就不一樣了,可以翻譯成不退,不退轉。

[解]:又不退有三義:㈠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㈡行不退。除見思惑,伏斷塵沙,恆度眾生,不墮小乘地。㈢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念念流入如來果海。

「不退」是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是「位不退」。你達到的這個位,證到的位,這個位不退。你入了聖流了,永遠不再墮凡地,不是輪轉六道的這個凡地。這是第一個,位不退。

第二、是「行不退」。就高一步了,因為你這個見思惑沒有了,塵沙惑或者是伏,或者是斷,老度眾生啊,你都是發的是大乘心了,不會再退為小乘啊。因為極樂世界是「二乘種不生」,純是大乘啊。諸上善人都是發大乘的,處處說法都是勸你去度眾生啊。這十方世界有多少人往往來來,所做的都是度生事業,他不會再退居小乘了,這個就是行不退了。

這個「退」,不是說我們又退到又有貪瞋痴了,不是。你不發大乘心,只想自了,這個就是退嘛。舍利弗不就退了嘛!退了多少劫當聲聞哪,人家跟他要眼睛呀,哈哈哈……。在極樂世界就沒有這個事了,不退了。所以舍利弗後來見到釋迦牟尼佛,這一生才解決問題,他這個過去,他中間有退呀。

第三、是「念不退」。起心動念不退了,破了無明,顯了佛性,念念流入如來果海。一念一念都流入在什麼?流入在如來的大覺之海呀,自己的心跟如來的大覺之海是通了,對不對?你的水都流到那兒了,其實就是一片水了。你要在地球上看,什麼黃河、揚子江、大海大洋?實際就是一片水呀。咱們現在雖然是個支流,可是你一念一念都流入這個彌陀大覺之海,那不就跟彌陀大海連成一片水了嘛,也就是一個心了嘛。

[解]:以上三種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須斷見惑,如藏教初果,通教見地,別教初住,圓教初信,名位不退。通教菩薩,別教十向,圓教十信,名行不退。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方名念不退。

這個三種不退,「在此土修持」,就是在咱們這個娑婆世界去修持的話,到什麼程度啊?你要去斷了見惑,像「藏教」是小乘教,證初果;「通」教,「藏通別圓」這四教,「通」是小乘、大乘共同的,達到見地;「別教」到了初住,十信以上有十住,這到了初住;「圓教」到初信(這書上都有,不一定記),這是位不退。

「通教」到了菩薩地位,「別教」到了十向的地位,「圓教」到了十信的地位,行才不退。

「別教」要登地,「圓教」要到初住,念才不退。

所以,至少你要證初果才能位不退。你要把這些邪見都斷盡了,貪瞋痴慢疑這些粗的也都斷了,這十種見惑都斷了,才證初果。現在證初果的人就很少了,咱們地球上可能有,是極稀有,極稀少了,這樣才能到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更難了。

[解]:但此淨土法門,橫生圓超,不可思議。凡往生者,不再墮凡地,是證位不退。極樂國土,唯一佛乘,故不墮於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於此土中,必破無明,顯佛性,而證念不退。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一生成佛。

這淨土法門就不同了,它是「橫生圓超,不可思議。」一往生的人你就不再入三惡道,不再輪轉六道了。你往生還輪轉六道嗎?不輪轉了,所以他不會再墮到凡地呀 ── 位不退。

極樂國土都是大乘,都是一佛乘,都是大白牛車,《法華》的大白牛車,是吧?所以不再墮回小乘〔行不退〕。小乘根本不能往生,你就證到阿羅漢也不能往生,你得回小向大,你才能往生啊。

生到了同居土,必定可以破無明證法性,證到念不退。這個之後,他念不退嘛,念念中就慢慢「超盡四十一個因位」,再破四十一品無明,最後破了第四十二品,「一生成佛」。所以這三個不退,往生之後都可以達到。

[解]:如《要解》云:「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所以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說,「五逆十惡,十念成就」,這最壞的五逆十惡,五逆十惡的人臨終有十念,這十念念成功了,就是十念成就,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這是最低最低的了。這五逆十惡最後有十念,念成功了,往生下下品,也都得三不退,那其他的更不用說了。

所以就是說,淨土法門的歸趣就是「圓生四土」,剛才說了;「逕登不退」,直接就達到不退,五逆十惡他都不退,最重要就是不退,「逕登不退」。

[解]:又「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

蕅益大師接著發揮,他說「了此」,了解這個,了達這個,「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你信了彌陀的佛的力量,你才能相信這個名號的功德。你真能信,持名了,你才能信自己的心性本來不可思議啊。不須你去作多少多少,什麼多生多劫種種的功行,只要自心這樣念佛就得到這樣啊,這個就是心地中所作的功德嘛,這就是自己本心所具的功德嘛。

所以一開始就說啊,這個日本大德說「眾生本具之化儀」,這個法門是眾生本具的。所以阿彌陀佛是我本覺,這是我們的本覺;而這個佛力,名號之力正是(也是)顯明咱們本來心性之力。所以信了這個,才能深信自己的心性是不可思議。

所以《要解》中是要講六信,「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自、信他」呀。我們往往現在能「信他」,相信佛了,往往「信自」很不夠,不知道我們自己這個介爾之心跟究竟成就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無二無別啊!

那麼,極樂它為什麼不退呢?不退的因緣可以列舉五個。

第一、是彌陀大悲的願力攝持。他攝受,所以就不退。所以水鳥、樹林都說法,都是彌陀的化現。你聽著樹,聽著水,水都說法,你心裡想聽什麼法,就給你說的是什麼法。這個是彌陀大願的攝持,種種各個方面護持你、攝受你,所以你不退。

第二、佛光常照。老見佛光,一見佛光就可以消除很多業障,就可以增加你的覺悟。佛光常照啊,所以菩提心就增進不退,菩提心老進哪。所以我們最要緊的是菩提心哪,菩提心要護持它增長。主要是慈悲,是不是每年慈悲一點了?是不是更明白一點了?

第三、水鳥樹林都演妙法。水也說法,鳥也說法,樹也說法,林子說法,增護我們的正念。

第四、跟菩薩做勝友啊。沒有邪魔,沒有魔障,自己也沒有煩惱,所以不退。

第五、壽命永劫。你這麼長壽,你根器再鈍,進步再慢,但是你壽命無量,總得成功啊。所以一定到成佛,而不會在中間有退轉。

[解]:慨夫,聖德難思,佛恩難報。彌陀悲心至極,聖智無倫,從而流現此凡夫易生之同居淨土,行人不須斷惑消業,只要信願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橫出三界。

最後就是,「聖德難思,佛恩難報」,彌陀的悲心是達到極點了。

「聖智無倫」,聖者的智慧沒有倫比啊。所以從這個大智慧,至極的悲心,而流現出這一個凡夫容易生的這樣一個淨土。不是悲心,不會出現這樣的淨土;沒有大智慧,不能出現這樣的淨土;瞭解到凡夫的情況,切合凡夫的根器,而能普惠真實之利。

「行者不須斷惑」,不須要把業全部消了。這裡又要補充一句,不是說你不須要這麼做,就是不須要你完成這些事情;你儘你可以做的,不須要你把這個都斷了,都消了。你就是信願持名,乃至十念都得往生,這是「橫出三界」呀。

[解]:故為千經萬論所同讚者也。往生同居,便是橫生上三土。證位不退,亦即圓證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是為本經之趣。

所以這是千經萬論都所讚同嘛,「千經萬論所同讚」,十方諸佛都是共讚,千經萬論也是共讚哪。

這往生同居土,也就是橫生了上三土,所以「圓登四土」。證了位不退,也就是圓證了行不退,念不退。那麼這樣的話呢,就念不退嘛,「念念都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這心心流入彌陀大覺之海,這是本經的歸趣。

所以這本經的宗和趣,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宗;歸趣就是「圓生四土,逕登不退」。這就是全經的宗和趣,宗旨和歸宿。

四、方便力用

底下就是談「方便力用」。最粗淺的解釋,這底下都有,這些解釋後頭都有的,那很多了。

「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利,「方便」就是一個最便利的方法,最粗淺的,但是這個也挺直捷。「力用」就是它的這個能力,它的作用。所以我們就要說,這個法門,它這有什麼方便,它有什麼力,有什麼用。

[解]:如《大毘盧遮那經》云:「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結歸,大智之顯現,萬德之所莊嚴,果覺之究竟處也。是故繼體性宗趣後,而論本經方便勝妙之大力大用。

底下根據密部的經,叫《大毘盧遮那經》,「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這我們已經到第四個內容了 ── 方便力用。)

「菩提為因」,你「因」是什麼,「果」得的是什麼;你以覺悟為因,菩提是覺呀,有覺悟之因,得覺悟之果啊。

以什麼為「根」呢?悲心是根哪。那個《普賢行願品》裡頭說,那個大樹的根,根就長在眾生裡頭啊,「以大悲為根」哪!從這個要悲愍眾生,救度眾生,這是根源哪。

怎麼到了徹證?到了究竟的證呢?就出現了方便。因為你是大悲,你又有覺悟,你就要度眾生。度眾生不是一個空話呀,不是喊口號,你要實現哪。我有一個什麼方法來度眾生啊?眾生怎麼可以得度?所以這個「度生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結歸」。他發了大願,歸在哪兒?就歸在他有這個方便的法門哪。

「大智之顯現」,能出現這樣的一個方法,是大智慧的顯現,是萬德的莊嚴哪。釋迦牟尼佛變狗的骨頭,變一種狗,專變白狗,或者某一種顏色的狗,這個骨頭都高如須彌山哪。這種種為眾生啊,這種種的萬德莊嚴啊,成就這樣一個淨土,成就這樣一個方便法門哪。

是「果覺之究竟處也。」是證了果覺,是究竟之處。所以我們就在體性、宗趣之後,來討論本經的力用 ── 方便力用。

底下就引了《觀佛三昧經》。

[解]:如《觀佛三昧經》云:「(節錄)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這個「佛」是釋迦牟尼佛,「父王」是釋迦牟尼佛的父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要度自己的父親。所以底下一段話呢,是釋迦牟尼佛對父親說的,一個諸佛的共同的規律。

「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佛要出世,要做三種很好的事情。

「一者,口說十二部經。」這個法施的利益,能讓眾生除了無明的這個暗垢,開了智慧的眼,能生到佛前,早得菩提,這是第一種。佛都是不例外,佛都說經嘛。

第二、「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還是為凡夫示現的;那要無量好、無量相好,那是為菩薩現的,「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你念佛的名號,觀佛的相,哪怕觀一個白毫呢,不管這個佛是現在佛,是過去佛,還是未來佛;「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四種重的罪,五逆就是重罪,「永背三途。」不會再墮落到三途了。「隨意所樂,常生淨土。」觀佛的相好光明,這是第二個利益。

第三、「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諸佛出世,都勸他的父親要行念佛三昧。

所以這上頭是什麼呢?是諸佛出世的三種益。什麼佛都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跟自己的父親,勸父親行「念佛三昧」。所以這個念佛三昧的重要性,大家就可以在這個地方好好體會體會。一個人對於父親,要勸父親做的事,應當是考慮得最仔細,最周到的。佛現在叫我們念,念佛啊,也就是佛對待他自己父親的是同樣的待遇呀,大家要知道,所以這是大恩大德啊。

這個說完之後,這個就接到咱們這一段了,釋迦牟尼了,釋迦牟尼佛的父王 (這個上頭的父王是一切佛的父王,當然釋迦牟尼佛也勸他自己的父王);這個說完之後,他自己的父王就問釋迦牟尼佛了。

[解]:「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他說,「佛地果德」,佛證的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第一義諦的空,這些殊勝的法,「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他自稱為弟子啊,為什麼不叫弟子來修這個呢 ── 第一義空,真如實相?

「佛告父王,諸佛果德」,佛的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這一點也是須要我們很好的體會的。有的人就喜歡高,喜歡談玄說妙,這些地方。所以我常說,你到一個鞋鋪去買鞋,你不能只看見這個鞋的樣子好,或者什麼什麼時髦,或者什麼什麼,或者怎麼怎麼樣,或者是便宜,你第一個要問的就是,你的號頭對不對?你是穿多少號鞋?它再好,再價廉物美,比你大兩號,比你小兩號,你都沒法辦。

我們學法也是如此;那些「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你沒有開悟,沒有什麼,你還是個凡夫,不是你所能夠修行的境界。所以法門是都有,有許多是說給菩薩的,是吧?所以勸父王「你要行念佛三昧」,就在這兒。法不是不好,父王看不起,也是一樣看不起念佛法門,哈哈哈……,這個是很共同的,這確實是很共同的,這個不足怪。但是,佛就是想得很好嘛,勸父王,諸佛都是如此。

[解]:又「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

他又告訴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亦復如是」,打個比方,比方是什麼呢?一個臭的林子,那是臭極了,但是裡頭出了一棵栴檀樹,出了這個栴檀樹之後,這整個林子就不臭了(前頭這個是我當初簡略了,我引這個文字不願引得太多,「亦復如是」是跟著上文說的),說那個臭林子有一棵香樹,這臭林子就不臭了,反而變成香的。念佛的心也是這樣,就是你心裡頭種種都是跟臭林子一樣,但是你一念佛,它就變化了。眾生念佛的心也是這樣,在生死之中,在苦惱之中,你這個念佛的心也就是這樣,你這一片臭林子裡頭出了一棵香樹,你就是老念。

「定生佛前」,一定可以生到佛的前頭。生在佛前就是生到佛國,生在佛的左右了,不一定說在前頭,在哪兒都可以了,是吧。「定生佛前」就是生到有佛的國土。

「一得往生」,一旦得到了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一旦得到了往生,你就能夠改變一切的惡,成了大的慈悲,一切惡都變成慈悲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我說那個「帶業往生」。我們這個證據很多,我已經找了好多證據,這個證據又是一個證明。我們將來隨著這個經典,我給大家講。

所以現在成了一個爭論,這位先生他是一種……,他就說,佛經裡頭佛沒說「帶業往生」。他是什麼,他是宣傳密宗。現在很多密宗,他們碰見許多學淨土宗的人說「我們這個『帶業往生』,我們不去修你那個密,那多麻煩,要灌頂、修法什麼什麼。」他就覺得是要把這個淨土宗的人破一破,「你們這個帶業往生」,他辯論,他說,「你這是不可能的,佛沒這麼說。」那你看看這個話,經典中我能找五六處,那現在咱們一個一個來。

你這個「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那麼就是你在往生之前,你的惡還都有啊,是不是?惡不就是罪業、就是惑嗎?這個惡,還不是業,是什麼呀?所以是「帶業往生」,你看,這惡還沒改呢,是帶著去的。可是往生之後,到了佛前就可以改變諸惡,是往生之後改的,不是改了之後往生的,是往生之後,這個大有分別了!你要都改了才能往生,那就不叫易行道了,就跟別的一樣了。你要見惑沒有了,思惑也沒有,業也都消了,那你本來也可以證阿羅漢了,你也脫生死了。

這個不是啊,你還是有啊!所以這第一條,彌陀(以後的這個〔經文〕)四十八願裡頭,「你不復再入三惡道了」,這句話也就是說,你還有這個業因哪,是還可以入三惡道的,但是往生之後,佛的願力加被你不再墮三惡道了。

這個「帶業往生」,我們現在是這個……,有人說叫我寫,我說我不寫文章,但是要大聲疾呼啊!這個「帶業往生」咱們要有信心。而且這是一個正見,我們要是曲解了這些,而且去宣傳這些,就叫做謗法啊!

而這個謗法之罪底下也要說,這個是過於五逆十惡;有的是不自覺的,有的是自覺的。自覺的當然罪不可恕,不自覺的也是很重啊!所以這些地方我們要很小心哪,不能跟著說啊。那麼辯論了半天,有的這個……,這個問題還是個問題,反正是還是個問題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再借這個機會也說一說。

[解]:以上釋尊大慈至孝勸父之言,唯勸念佛。可見種種行門非不殊勝,但非凡眾之所能修。唯有繫心念佛法門,最是應機,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

以上是釋迦牟尼佛,大慈至孝的咱們這個本師勸父親的話,只勸念佛。而且說了,父親提出來要學別的,佛不同意。可見其他的行門不是不殊勝,但不是凡夫所能修的境界。

「唯有繫心念佛」,持佛的名號,持佛的咒語,才應機啊。「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而且是帶業往生,你這個罪業、疑惑都帶著,還是個凡夫,所以去的是凡聖同居土。並不叫你超凡入聖才能往生。你如果能入聖你是超額了,你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了,你是方便有餘土,你是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不會叫你屈才的。但是更要緊的是,你能生就是很不容易了;能生,就是這個學校你很容易考進來呀,這個特點就在這兒。

[解]:據上經中釋尊勸父王念佛,謂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繫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種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種:㈠持名念佛。㈡觀像念佛。㈢觀想念佛。㈣實相念佛。

上面釋迦牟尼佛勸父王的話,「一切眾生在生死海中,念佛之心繫念不止」,這個念佛是什麼念佛呢?有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

[解]:㈠持名念佛。即本經所宗,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餘門修行名豎出三界,如蟲生竹中,……但念佛如蟲橫出竹中,易於透脫,是橫出三界,稱易行道。喻為徑路。

這個裡頭最方便,最能行的還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就是念一句聖號。善導大師的話:「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但念阿彌陀佛」就是持名,念這四個字。別的就叫做「豎出三界」了,蟲子在一個竹子裡頭,要順著一個節一個節地爬;這是橫著出來,咬一個地方,咬通了就通了。持名,所以是易行道,是徑路中的徑路。

[解]:㈡觀像念佛。以陳供聖像,注目觀視。但像在可修,離像則難。淨因易斷,相續甚艱。

「觀像念佛」,就供一個聖像。但是這個像要是面前沒有,像過去那十年動亂,都給你搬走了,你沒辦法了。我家的佛堂一度都搬空了,現在又回來了。但是搬空的時候你就沒辦法了,是吧?所以觀像它有這個困難哪,你不能老保證。你要去旅行什麼的,你有時候就不方便哪;生病等等的,住了醫院,這都不好辦。

[解]:㈢觀想念佛。即《觀經》所說,以我心目,想彼如來。但凡夫之心散亂浮動,鮮有靜定之時,難入微妙之觀。故云:「境細心粗,妙觀難成。」

「觀想念佛」。觀想一個蓮花上有八萬四千瓣,一個瓣上有八萬四千個脈絡,脈絡放多少多少光。你說眾生,你心裡想一個蓮花是八萬多瓣,這八萬多瓣你怎麼想?這境很妙,心很粗;它是定中的境界,你不能入定,你不能作觀哪。所以「觀」是定門的事情,也不是凡夫都能行的。

[解]:㈣實相念佛。遠離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緣等相,專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如《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又:「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

「實相念佛」。那就是要離開這一切一切的二邊,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所緣的等等相,專念自己的本性天真佛。這都是勉強說、都是勉強說,這個語言文字不能盡。我也不須要多加解說了,多加解說也還是語言文字,哈哈哈……。

總之,《圓覺經》的話:「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你還沒有出輪迴,你要想瞭解「圓覺」是什麼,這個「圓覺」它的本性就隨著你這個心它就流轉了,你要想免除輪迴就沒有可能性,沒有是處,都是「不是」啊。就是你所體會的「圓覺」就隨著你的心它就轉了,就不是本來了。所以你所體會的圓覺非真圓覺也,乃是你心中的妄想中的一套東西而已啊。

底下又說,「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何況眾生輪轉六道之中,生生死死的這個污垢之心都沒有清淨,你要觀佛的「圓覺」的境界,你不旋復?你不顛倒?你不可能觀哪!所以這個觀實相,它不容易呀,這《圓覺經》這就說清楚了。

[解]:譬如太末蟲處處能棲,而不能棲於火焰。喻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是以實相之佛,圓覺之性,雖然眾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滅,而不能觀。

所以佛又打個譬喻,我沒有引證原文,但是這個話是從經裡來的。這個「太末蟲」就指的是細菌(所以佛老早就知道有太末蟲,極微末的蟲,細菌;我們要到不久前,近兩個世紀才知道,用大的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細菌。佛在兩三千年前就說有太末蟲),哪兒都能待,獨不能待於火焰哪。所以那個針,拿火一燒就是消毒啊。眾生救急、救傷,拿那個布在火上烤一烤也是消毒,它那個細菌在火焰上不能生啊。眾生的心也是處處能緣,就是不能緣於般若。

所以有許多專門要來鑽佛學的人,他就沒有注意這些話。這些話,佛就給你授記了,你那個心,你到不了這兒。你靠你這個研究學問的心,你這個妄心,你這個意識,你那個分別識在那兒作用,你搞了半天,你嘛還是個佛學家。你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如來佛的真實義,還是一竅不通!

所以佛的實相,圓覺本性,雖然是眾生本具,但是因為你的妄心,念念是生滅之中,你觀不到,你不能理解。所以不可思議的是「不可思」,你要靠「思」去知道,怎麼行啊?那就是「可思」。怎麼叫不可思?不可思議?

[解]:故《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諸佛本德,真如實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見,念佛法門於諸法中稱為徑路;而四種念佛中,持名念佛更為方便究竟,故稱為徑中之徑。

所以《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念佛法門在諸法中稱為徑路;這些念佛,四種念佛都稱為徑路。可是「持名念佛」更方便,是徑路中的徑路。

[解]:又四種念佛,難易懸殊,深淺似異,實則事理不二,淺深相即。若是圓人看來,稱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異於念佛實相。

底下,這四種看著是「持名」是容易,而「實相」是最難了。可是這個巧妙之處是什麼呢?如果是個圓人,有圓解的人看來,欸!你這個稱名啊,就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你剛剛邁第一步,這第一步就是到家,這個就是很微妙。所以這麼看來,你持名念佛跟念實相,跟實相念佛也就沒什麼分別啊。

[解]:《彌陀疏鈔》云:「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

《彌陀疏鈔》就說了,實相是什麼呢?不是必須除盡了一切相才叫做實相,是「即相而無相」,就在這個相上沒有相。不是說這個東西都沒有了才叫無相;我就是看見這些錄音機而無相,而無錄音機之相。

「經云」,這大乘經典說,「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我們治理世間的這一切語言都跟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那為什麼這一個萬德洪名,反而不及治世的一個語言呢?因為實相「非一切,即一切」「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非咱們言思所能到。可是咱們言思也不離開這個實相而單獨有它自己的本體呀,皆以實相為體,所以一些治世的語言跟實相也不相違背。

所以那世間跟世出也就不二,一切都是不二,就入了「不二法門」了。既然如此,治世語言都跟實相不相違背,萬德洪名會不是實相嗎?

[解]:又《圓中鈔》曰:「四明云:『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真極故。』故《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諦,故一稱嘉號,萬德齊彰。彌陀萬德慧日,既已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自然當念消乎塵劫。」

《圓中鈔》就說,四明法師說的話:「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最圓滿、最登峰造極成就之果,究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大覺的佛呀,這個名字都不虛啊;是「究竟成就」,佛是究竟成就,所以這個名字所召的德,都是極真實啊。

「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世諦來說,只是有個名字,比如說茶杯,有這個名字,它沒有實義,我一撒手,這茶杯「啪啦」,就完了,它沒有實義。第一義諦有名字、有實義。

「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佛是證了第一義諦了,所以這個佛名,它就體含萬德,它也就是實相,所以一稱嘉名,就萬德齊彰。底下,彌陀的慧日一照嘛,眾生的業障就消除了。所以他這也就說,「佛」跟這個「萬德」,這個最真實的第一義諦這名號,這就是不二。

[解]:據上鈔義,一稱名號,功德尚然,況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者乎!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純熟,萬緣齊放,能所頓空,即是無住。於此之時,一句佛號,朗然明白,相續不斷,即是生心。此本眾生行不到處,茲以念佛故,暗合道妙。

那這樣的話,我們就看到了,蓮池的話就是說,「一切都跟這個實相不相違背」,那麼我們這個佛號也不違背啊。《圓中鈔》又是這麼一提,而且我們可以這麼看哪,你持名的時候,你念得很熟,你一切萬緣都放下了,能所也沒有了,這個時候就是「無住」,心中無所住,念來念去什麼都忘了,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這個塵緣,什麼都沒有了;可是在這個時候,無住的時候,於一切萬緣放下、萬緣都無所住的時候,一句佛號還在那相續不斷,朗然明白啊,是「生心」哪,這個心還在生生不息啊!

這本來是眾生分上所行不到的地方,要達到「無住生心」「生心無住」,要在別教的菩薩,圓教的初住以上才能達到;現在就是這樣的凡夫,父母所生之身,具有種種纏縛的凡夫,生死的生滅之心,因為你念佛念到別的都不想了,就剩一句佛號了,這樣就暗合這個「無住生心」的道妙。

[解]:不行而行,無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謂「聲字皆實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實相。持名念佛,無異實相念佛。

不要去行那個「無住生心」,你不行就行了;「無到而到」,不行而行,所以也沒有到,你就到了。你念的句句是佛的知見,念念是般若的光明。所以我們念佛的人要有這樣的理解,你這個念佛你就自然而然也就懇切了,你也就有了動力了,也就殊勝了。所以這個「念」是什麼?這一句就是實相,持名念佛就是實相念佛,念念就是般若放光啊!

而且密教所說「聲字皆實相」,密教觀字種,也就是咱們這個《觀經》,《觀經》講觀佛白毫,這都是色,都是屬於字;念佛、念咒是聲,聲和字都是實相啊。你現在念聲、觀字,都是觀實相、念實相。所以這麼來看,這個念佛跟念實相也本來不二。但是我們下手呢?還是從就是老老實實念,不知不覺暗合道妙。

[解]:今此大本不云「一心不亂」而專主「一向專念」。兩者相較,則本經所宗更為明確,更契眾生根機,彌顯慈尊恩德無極。

底下再談談「一心不亂」和「一向專念」。我們這個經沒有提「一心不亂」,這個也有根據,你不念到「一心不亂」能往生。

[解]:《彌陀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蓋謂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淨土。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話,「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或散或定都可以;你散亂,你或者說是定了,定了當然就不亂了,你還有散亂,還有這些情況,你就生得低一點,生三輩九品。所以我們不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還有散亂嗎?沒有了。所以不須要念到一心不亂,這是蕅益大師註解《阿彌陀經》的話。所以我們這個經不提一心不亂,這個更明確一些,不須要去註解了,只要「一向專念」就行了。你或者還是很定,沒有相續,這個很清淨,或者有時候還有很多妄想紛飛,隨著你這個,你可以分三輩九品。到了「事一心」就是方便有餘土,「理一心」就是實報莊嚴土了。

所以散心持名,不是要定,沒有到不亂,就能夠往生同居淨土,這一點很重要。很多人在這個地方上,堅持非念到一心不亂不可。很多老修行也都是這個看法,這個看法是他自己生出來的。

你去看蕅益大師的《要解》,蕅益大師就不是這麼說。而蕅益大師的話印光大師給他印證了,這是《阿彌陀經》的註解中最好的一部。昨天我還翻了人家給我寄來的《印光大師嘉言集》,香港、台灣那邊印的,印得很講究,皮面金字,裡頭就有這話,就說蕅益大師這個註解,釋迦牟尼佛親自寫也不能超過。所以這個話,就說是你散念的人也可以往生,也能生同居淨土,這個就等於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是不是啊?

[解]:若能念到一心不亂,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實為聖賢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若必一心不亂,始能往生者,試問苦海眾生能有幾許得度?

你能念到「一心不亂」,不管是「事一心」「理一心」,那就是更高了,更好了,聖賢的行徑啊,不是凡夫所能做得到的。必須要要求一心不亂,咱們這個世界上能往生的人就太少了。所以咱們以「一向專念」為宗,很明確,但是強調「發菩提心」哪。發菩提心不容易,沒發的趕緊發,已發起的要增長啊。這密教的關鍵就是在發菩提心,不是其他呀,不是有其他的什麼秘訣呀,有什麼特殊的什麼什麼巧法,關鍵就是要勸導行人發菩提心哪。

[解]:又《大經合讚》云:「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念到「一心不亂」,這是《大經合讚》的話。你不能專念,專念也還做不到,你就更難於一心了。

[解]:綜上兩說,故知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全顯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之本心,彌陀無盡大悲之勝願,方便至極之大慈,力用難思之果德,凡聖齊收,利鈍俱被,下至十惡五逆,餓鬼畜生,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

所以這麼來看哪,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是極樂與娑婆兩土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的本心,也是十方如來的本心,也就是彌陀無盡的大願哪!大慈啊!這力用難思的果德,所以不須要念到「一心不亂」;散亂心,只要你「信願持名」,我們這兒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都可以往生。

而且「凡聖齊收,利鈍俱被」,乃至於五逆十惡,餓鬼畜生,能夠發心念的,都能度脫。地獄中的鬼念佛,我聽先師夏老師說的,地獄中的鬼老念佛不已,等他業報滿的時候,他一出地獄就成為清涼華菩薩,所以就是說,都得度脫,連鬼,連畜生。畜生,上次不是說個老鼠,夏老師的那個老鼠,跟著念佛、繞佛的,那還不是很明顯?畜生啊。

[解]: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大恩大德,大願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難思,如是方稱如來本懷,纔是究竟方便。

「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一切含靈都讓得到真實的利益;「大恩大德,大願大力」「微妙難思」啊!所以只有這樣,一切都能得到普度,一切都能得到真實之利,這才是如來的本懷,才是究竟方便。所以「方便為究竟」,就是如此。

那麼這個一學期呢,中間有幾次沒有講成,所以少一點。那麼明年我們看看還能不能夠……,如果身體好一點的話,五一之後,可以考慮再多增加一點。那麼這學期的課嘛,就到這兒了,下學期再會了。

五、所被根器

〔第七講,一九八九年三月七日〕

我們上個學期雖然講得少一點,但是這一部裡頭,最主要的東西討論過了,而且是個總綱。為什麼要說這個經啊?說的經很多呀,要說經有個因緣,但要說《無量壽經》又有它的因緣哪,為什麼?這就是「教起的因緣」,這是我們的第一部分,講過了。

第二、一個經我們碰到,我們先要問它這個經是以什麼為體呀?這些文字,這些敘述,這些內容,它的本體是什麼?像世間法還是如此呢,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那出世間法更須要瞭解它的本體呀。所以第二個問題,我們研究了「本經的體性」。

第三、一部經的宗旨是什麼?修行的方法是什麼?這個修行的結果,這方向是指著什麼?到哪裡?解決什麼問題?這就是「宗」和「趣」。「宗」是宗旨,所尊崇的修行的要徑;「趣」是歸向、歸趣、方向。「宗」,那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趣」,就是三不退,圓生四土。

第四、就是「方便力用」。它有什麼特殊的方便之處?有什麼能力?有什麼作用?我們將來,不是〔只讀〕這一部書啊,我們等於解剖一隻麻雀呀,所以讀一切經,都應該自己對自己提出這個問題,我們要把它有所總結。它的「方便力用」是什麼呢?上學期最後一節課我們彙報了。總之,可以把它那一大段文章,把它歸納為四句話:〔至心信樂,乃至十念,普攝頓超,現生成辦。〕

「方便力用」是什麼呢?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中間那兩句,「至心信樂,乃至十念」。因為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字,聽到了淨土法門,聽到了極樂世界種種,就發了至高無上的心,至誠的心,相信和歡悅,所以踴躍歡喜,「至心信樂」,就願生其國;「乃至十念」,少以至於少到僅僅只有十念都必生啊,所以這就是方便哪 ── 這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

「廣攝頓超」,或者是「普攝頓超」。普遍的攝受上下中根,下根乃至於動物,乃至於地獄中的眾生;上至文殊、普賢,都攝受。而且是頓超,這個方法很頓;不是很慢的,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像爬樓梯呀,你上一步走一步 ── 這就是漸法。頓法呢,你一進來就上電梯,一下子就上去了,這是頓法,這是頓超之法。一個五逆十惡的凡夫,臨終十念,生到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啊,所以你在平地一下就上了屋頂花園了,這是頓法。

「普攝頓超,現生成辦」,也可以說一生成辦。不是說今生來了,下生還要來、還要來,無窮無止的修下去,結這個善緣,某個時候成熟了解決問題。就現在父母所生之身,就在這一生之中,就在現世,問題成功了、辦妥了。這就是它的力用,很殊勝。

底下,我們依次談幾個問題,這都是總綱。現在我給他們國外寫信,我說你們要研究,你們先不要看總綱,你們先從「如是我聞」看起,因為前頭難哪,等後頭都看完了之後再從頭來。這是一個初機,這是一個方便,前頭是比較難的。剛才我說四個問題,都是很深的問題。

五、所被根器

[解]:《疏鈔》云:「前三非器,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反是皆器。」信謂: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願謂: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行謂:從願起行,一向專念,無有間斷。以上三事,號為資糧,資糧欠缺,便難前進。信願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

「所被根器」。這個到底是什麼,他所來普度眾生,來接引眾生,被度的這些是什麼根器才合適啊?「器」,佛教術語就說「是器」和「非器」。「是器」用咱們俗話說,這個是材料,「非器」就是不夠材料。你做一個東西,你要問這個材料,你不能盲目地就把房子搭起來,儘是一些朽的木頭,你搭了之後你要垮的。這些個朽木不是器,不夠材料,這個不能勉強的。

「器」與「非器」。什麼是「器」呢?所被根器,什麼是「非器」?就是「信願行」這三個裡頭,缺少一個就是非器,你不能夠一生成辦。所謂「非器」者,我們剛說的一生成辦,對於非器就成辦不了。因為什麼呢?因為他不夠材料。為什麼不夠?因為信願行三個資糧是缺一不可。

因此,你有願有行而無信;相類似的,有信有願而沒有修行,這三個缺一個都是非器。所以這個道理,「信」是信什麼?「願」是願什麼?「行」是行什麼?這裡寫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詳細說,大家自己看一看就行了。這裡頭的關鍵就是,什麼是非器?就是這三個,信願行,具備了兩個,缺一個,不行!

所以,咱們復院〔註一〕以後,咱們的頭一班哪,他們就反映了一個情況,現在的情况,國清寺一個和尚,他念佛念得就全全是佛號了,聽見什麼聲音,風聲、雨聲、山上的迴聲,一切一切,聽見都是在念佛,他這個行很不錯了。但是這位出家人,有一天突然想不開了,他拿一個繩子上吊,死了!所以就是說,你這光是一個「行」,不行啊!你一個行之後,那別的有一個不夠,非器呀!所以他就不能夠一生成辦,就是說缺一不可。

[解]:《疏鈔》復云:「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

反過來說,這是《彌陀疏鈔》蓮池大師的話,一個世間人,雖然行眾善,種種善都修行,但是對於西方往生這個法門他缺信、缺願、缺行,也叫非器。因為淨土宗這個材料是很頓的一個法門,不是那一些修橋補路種種的功德所能達到的。所以《金剛經》就校量了,你布施了多少身,布施了多少命,你不如把四句偈給人說啊。所以雖然是世間的善人,但是對於淨土法門缺信、缺願、缺行,還是非器。

反過來說,你雖然還有許多過錯,但是對於淨土法門有信、有願、有行,三者具足,也是器。這是蓮池大師的話。蓮池大師,大家推崇是彌陀化身,這個是禪宗開悟的人哪,他聽見城樓上的聲音開悟了,所以這樣大德的話呀,很深刻。所以,「器」呢,那裡頭到底什麼是「願」?什麼是「行」?什麼是「信」?裡頭寫了,大家自己看一看了。

[解]:論「機」,則有「當機」與「不當機」之別。三根之中,誰是當機,古說不一,今當明究。蓋以世尊五時說法,均是隨機設教,應病與藥。一般而論,則大乘經典,菩薩眾當機,小乘典籍,二乘當機。

「所被根器」,還有個「機」呀,也就是說你這根機。「機」就有「當機」和「不當機」之說。最明顯哪,這個小乘的經典,像阿含部的經典,現在大家念《俱舍論》,這是小乘部的經典,什麼人當機呢?這個小乘當機啊,阿羅漢這些人當機,聲聞乘的人當機。大乘經典,《法華》《首楞嚴》《華嚴》,種種大乘經典,阿羅漢就如聾如盲,如聾如盲啊!他不但說不當機了,他根本就沒有看見也沒有聽見哪。但他也不是……,「如聾如盲」不是真瞎真盲,「如同」一樣啊,這對於他,他無動於衷啊,不當機呀,那菩薩當機。所以當機和不當機有分別。

[解]:唯此淨土,奇特殊妙,獨標一格。古有諸說,下標三例:

甲、上輩往生,唯是菩薩;乙、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丙、專接上根,傍及中下。

那麼,這個淨土法門,《無量壽經》,誰當機?誰不當機呢?這裡有很多爭論,這個爭論寫在裡頭了,我們不在這個課程裡頭講了。總之,兩個爭論。一個說是,這個是為上根說的法;就是有的說是,這是為菩薩說的法。

另一種呢,就說這個是專是為了凡夫,就是為了救度凡夫,所以才說這個法。這兩種,我們這個書裡頭寫得很多了,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兩種爭論,底下我們就綜合起來。

[解]:又《要解》云:「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由上可見,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也。……言專接上根者,正顯如來之大智大慧。

這兩種爭論呢,這個兩種說明,我們就說,認為是「專接上根」的,就是顯示如來的大智大慧。因為如來所說的這個法門,要是徹底能夠承當得起來的,能夠承受的,那非上根利智不可呀!就是說,這「無上甚深微妙法」呀,這個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呀;你這個能承當,這個智慧能夠承當……,所以這個念佛的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夠徹底瞭解。所以這個道理,他這種理論、說法也是有根據的,說「專接上根」,這個就顯示如來的智慧,顯示這個法門之深。

[解]:至於謂此為專接凡夫者,蓋顯如來之大慈大悲。……故知上之兩說各有所重,乙則讚淨法之普被,首在著眼於凡夫。丙則顯持名之深妙,徹底乘擔唯上根。故應會通,莫死句下。

那麼「專接凡夫」呢?顯什麼呢?就顯如來的大慈大悲。這個法門之深,如來說的法門這麼深,是讚歎佛的智慧;而這個法能這樣的普被,專門就是為了凡夫,為了救度凡夫而說這個法,那就顯得大慈大悲,是不是啊?所以乃至五逆十惡,聞了名號,乃至十念都生啊,就慈悲到這種程度啊!所以,這兩說都對。

所以,就是因為我們讚歎這個淨法的能夠普被;要普被,首先你要救凡夫才行啊。要顯持名法門的深妙,要徹底承擔為上根哪,只有上根才能承擔得起呀!所以應該會通,莫死於句下。所以對於古人的爭論,我就在這個地方把它通會起來,作為我們的體會,應該這樣圓融一下。

那麼底下我又加了一句,就是不管是誰,對於這個法門你能夠生實信,真實的信心,因為這個信,你就發願。因為你是實信,所以你發的願也是實願,不是虛願。「從願起行」,所以「念須真念,參須真參」哪。因為你是實信、實願,所以你念也是真念哪。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有這樣的人,都正是對這個法門是當機的。這就是把這個「所被的根器」,我們把這個重要的地方勾出來,不一句一句解釋註解裡面的文字了。這個地方,大家可以自己自習的時候看一看,寫得很詳細的,關鍵就是討論的這幾點了。

註一:黃念老的「無量壽經講座」當時是在北京中國佛學院宣講。中國佛學院於1966至1979年間,因受文革影響,教學工作全面停頓,所有的師生都被下放勞動或遣回原籍;一直到1980年9月始正式恢復。

六、藏教所攝

[解]: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

第六,那麼我們研究一部經,要問這個經是屬於哪一藏?屬於什麼教?因為,佛對不同的根機所說的法是不同的。連孔子都是如此,弟子來問「仁」,什麼叫做「仁」?弟子來問什麼叫做「孝」?對於不同的人,都是不同的答覆。

那如來的聖智更是如此,應病與藥,你得什麼病,就給你那個最對症的藥。所以為什麼人要找大夫,不到醫院自己去買藥吃呢?因為你這樣不對症呀,是不是?你要找大夫,就好能給你對症啊。這如來是大醫王啊,所以我們就要明白。而且這個不同的〔根器〕說不同的法,它這裡頭也不是一個說法啊。

這個「始教」是大乘的教,像講這個法相,講什麼呀,開始講大乘,他就沒有說人人都能成佛呀,那闡提就不能成佛。讀《大乘起信論》,到了終教了,那闡提也可以成佛呀;到了《大乘起信論》他闡提也可以成佛,但是須要三大阿僧祇劫呀!

到了圓頓教,《法華》那個龍女剎那就成佛了。那龍女,就是舍利弗看不起女的,他說:「你是女的。」她就說:「你看我,我馬上就成佛給你看。」她就剎那成佛,這是頓教啊。

所以我們要瞭解,就是要問一問,它這個是什麼教?所以佛就說了,應當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所說的,是對著根器不同。後人沒有直接聽佛給你說法,你應當依據什麼呢?你應當依照了義教,不要依照不了義教,這是咱們四依中的一個標準嘛。

所以我們對一部經來,我們先要問問它,假定有一部經說的跟咱們《無量壽經》不一樣,要問問它是什麼教?如果它是阿含部,那咱們就不能依它呀,要依這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它是了義,它說實相。所以我們研究什麼經的話,都首先要瞭解。

[解]:甲 三藏。……一經藏,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二律藏,梵語毘奈耶,此云調伏。三論藏,梵語阿毘達磨,此云對治。本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

那麼,屬於什麼「藏」呢?這個「三藏」呢,就是經藏、論藏、律藏。《無量壽經》屬於三藏中的經藏。

[解]:乙 二藏。……即聲聞藏與菩薩藏也。……今本經中,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二藏」,分兩藏,就是聲聞藏,菩薩藏。那麼《無量壽經》所有來聽的都是大菩薩,都是回小向大的大阿羅漢。這個淨土,「二乘種不生」啊。你要是定性的二乘根器,根本不能往生啊;你可以出現六神通,你往生不了。所以這是菩薩乘。

[解]:丙 五時。天台大師,依《涅槃經》判如來一代之教為五時。第一,……曰華嚴時。第二,……曰阿含時。第三,……名方等時。第四,……名般若時。最後……名曰法華涅槃時。

「五時」呢,佛說法,〔天台〕給它劃分為五時。最初成佛說的是《華嚴》,「華嚴時」;大家都不懂,於是乎只好說小乘教了,這是預備班了,講阿含部,「阿含時」;然後就給大家〔講〕要回小向大,這是「方等時」,就呵斥小乘,讚歎大乘了;再之後就是「般若時」,說般若,說得很長;最後「法華涅槃時」── 五時。

[解]:說本經時在第三方等時。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那麼《無量壽經》屬於什麼時呢?《無量壽經》是方等時,但是,不限於方等時。為什麼呢?因為《無量壽經》不是一次說,佛多次說,這個以後要討論,證明是多次說。

因此我們翻譯的本子也很有不同,因為原來的本子就不同。像這個唐譯的本子就出於《寶積經》,所以佛說《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無量壽經》,所以多次說。所以不一定拘於某一時了。這個是「五時」。

[解]:丁 判教。 二教。……《五教章》云:「或分為二,所謂漸頓。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名為漸。」「頓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

底下,二教中屬頓教。二教是怎麼分呢?分「頓漸」兩種:一種是「漸」,一種是「頓」。所謂「漸」就是有法可修,一步一步,有階梯,有漸次啊,比方像爬樓。「頓教」嘛,坐電梯了,沒有這些個漸次。那麼,這個《無量壽經》屬於頓教,這個是按二教來判的。

所以從微至著,從小變大,從低變高,一步一步的,有一個過程,有個階梯的,這個是漸教。頓教就是不立階梯,不要有階梯,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像這個頓教,禪宗,這是頓教;佛一拈花,迦葉微笑,中間沒有任何過程。就好像電梯,一上去(你進門之後就上去),上去之後,出門之後,出門就是屋頂花園了。

而現在呢,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正是如此。所以一個罪孽的凡夫,他就是帶業往生,去了之後就是阿鞞跋致,這是顯的頓。而且這個法門裡頭,當你念佛的時候(這以後要慢慢要講),你不知不覺啊,你不知不覺,所謂暗合道妙啊!你已經……,正在念時,你已經就是超凡入聖,這又是頓。所以,這是二教中屬於頓教。

底下就是四教和五教。

[解]:四教與五教。……天台四教曰藏通別圓:一者藏教,亦名小乘教。二者通教,謂大乘中通說三乘,通被三根。三者別教,謂大乘經中所說教法不通小乘等者是也。四者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圓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礙法門等是也。

天台判為「四教」── 藏通別圓。這些教的解釋和內容,在文字裡頭寫了,我就不多講了,因為這不光是淨土宗的課了,都寫在裡頭了。「藏」就是小乘;「通」嘛,通於大小乘;「別」是單獨屬於大乘,不與小乘共的;最後是「圓」,分四教,這是天台。

[解]:賢首宗判教云:「聖教萬差,要唯有五:⑴小乘教。⑵大乘始教。⑶終教。⑷頓教。⑸圓教。」

賢首就是華嚴宗,華嚴宗分「五教」── 小始終頓圓。「小」教就是小乘,阿含部講的東西。「始」,開始說大乘。「終」就是說到最後,對於「始」來說,「終」就提高一步了,他就說了到最要緊的地方,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這之外,就是「頓」和「圓」。

「頓」在剛才說了一下。「圓」呢?就是別的教的一切優越它都包括,然而它這一切一切圓滿具足,它超乎情見,是不可思議。所以它這裡頭,空間說,這個小的裡頭可以容大(我們大的容小很容易理解,「須彌納芥子」,須彌山裡頭包括多少多少芥菜子),「芥子納須彌」,那就是超乎情見了!這就是《華嚴》圓教的內容。

「三祇一念」。這三大阿僧祇劫包括多少念頭啊?一念就三祇,這一剎那的時間就是三大阿僧祇劫,「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所以到了這圓教就完全超乎眾生的頭腦,「一切就是一,一就是一切」,而且是重重無盡,證到一個位就是一切位,是不可思議的教啊,這是圓教。

所以圓人修習一天,等於那個不圓的人修習一劫,他的「見」不一樣了。所以這個圓教,這個是咱們中國佛教共同都承認的道理,不是淨土宗我單提這個道理,這是共同的道理。

[解]:慧遠師(即淨影)判本經曰:「……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大,故知是頓。」明大佑師判小本曰:「漸頓分之,此屬頓教。」……古今中外淨宗諸大德,雖因機緣不同,而稍異其辭,而其實旨,莫不以本經不但實屬圓頓教,且為頓中之頓,圓中之圓也。

那麼我們在這個,剛才都說了,在這個五教、四教裡頭,淨土宗屬於什麼呢?在天台的「藏通別圓」裡頭,這主要是圓教;在華嚴的五教裡頭,「小始終頓圓」裡頭,它是頓教和圓教。

中外的古德對於這個說了很多,所以我就是引證得比較多。因為現在這種輕視淨土宗的看法還是存在,還是很深,沒有把古德的這些遺教,很好的繼承下來。所以大家聽了之後就很有反感,因為跟他的想法就不大一樣嘛,他就有點牴觸了。因此,我這裡頭所引證的往往引證得比較多,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個時候,多少古德都這麼說嘛,就帶了一些說服力,增加大家的信心。

那真正要想理解《無量壽經》,就不須要對所有的註解都要明白,你只要把〔這部〕註解看了之後,幫助你把《無量壽經》能夠接受下來就很好,就是這個意思。我這裡頭,它有多方面的這個目的的。

[解]:清代彭二林(際清)居士於《起信論》中判本經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

清代彭二林,他在《起信論》裡頭,他這麼說(他這個《起信論》不是《大乘起信論》,他是《無量壽經起信論》,我這個字用得少一點),他說:「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你看他,不但指明是圓教,而且是「稱性」,稱乎如來的本性,跟如來本性相稱的,是儘量發揮的,沒有保留的,稱性是這個意思,這樣的圓教。所以,七個字是不多呀,份量很重。

[解]:日釋道隱於《無量壽經甄解》直判本經為「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彼土大德,多同此說。

日本的和尚,道隱,在《無量壽經甄解》(這部書很好,可惜我只有半部,現在請傳印法師在日本去找,找不著,那半部找不著),他判本經是什麼呢?判《無量壽經》,他說是「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

頓到極點叫「頓極」,就是極頓(所以日本人的古漢語還是有點日本味,我們就不會說「頓極」,他這有點日本味,我們要能體會他這個日本味),頓到極點了;「頓速」,快,就是頓速;「頓極頓速」,又快又頓到極點,是「圓融圓滿之教。」所以就是圓頓之教嘛,他這句話就是這 ── 圓融無礙,又圓滿、一切具足啊!圓融是說無礙,圓滿說具足,不欠什麼呀。

《甄解》這種理論,「彼土」就是說日本,日本的古德對於這個說法都十分同意,多數同意這個說法。因為日本它是尊崇善導大師,所以它現在淨土宗,我說了一個四千萬,中國佛協的黨書記他給我更正:六千萬。日本六千萬是淨土宗啊,就因為它過去對淨土宗承續善導大師,這個基礎很好。

這底下所引都是日本人的話,日本很尊崇《無量壽經》,尊崇四十八願。

[解]:《大經釋》曰:「天台、真言雖皆名頓教。然彼許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為頓中之頓。」

說「天台、真言」,天台就是法華宗(天台),我們國清寺智者大師在那兒,這就是說的法華宗,以《法華》為宗的。真言宗就是密宗。他說是,天台和真言(密宗),這個法華和密宗,雖然都名為頓教(那承認是頓教,但是他一個「雖然」,他底下還有話說),雖然都是頓教,但它還是允許什麼呢?它的內容是什麼呢?是「斷惑證理」,他要把他的迷惑斷掉,然後證到了本體,明心見性了。所以說,還是漸教啊,有步驟啊,有過程啊,有次第啊。

〔「明未斷惑凡夫」〕,他講這個「明」字,就是要去宣明,宣明那個沒有斷惑的凡夫,就是帶業的凡夫,煩惱具足的凡夫;「直出過三界者」,直出就超過了三界的;「偏是此教」,那就是只有這個《無量壽經》所代表的這個教,「故此教為頓中之頓。」他不但說這是頓教了,而且是頓中之頓。這個說法,要中國的禪宗聽見,他非常不服啊,他要氣得蹦起來,哈哈哈……。

[解]:又日溪師云:「聖道諸教,理是圓融,益是隔偏,以其頓機難得也。是以教雖圓頓,望機自成漸。淨土言圓頓者,於圓滿速疾利益。」

日本還有一位日溪,他說「聖道諸教」,如來這一代時教說了很多教;「理是圓融」,講它這個玄理,講它這個本體是很圓融的,都是無礙的;「益是偏隔」(這又是日本人的古漢語了,所以我們看了不大好懂,「益是偏隔」,這不解釋一下大家沒看慣,就不大好體會它的意思),它的利益,這些教的利益,利益是有偏有隔,不是普利。所以,講的道理是圓融的,但是它給大家所帶來的福利是偏的,有隔的,不是普遍的。

「以其頓機難得也。」因為這個頓機,別的教的頓機,禪宗,現在大家看看,實在是很難哪。現在雖然有些廟是禪宗,實際已經是第五度的禪了〔註一〕,不是真正的達摩、六祖的那個頓禪了。因為這個頓機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這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一言相印就頓契本心,一念不生那就是佛。所以只有這個兩種情況,要不就是迷、就是眾生,要不就是佛;也不用看教,也不是一定要坐禪。

一個人見六祖,他說:「我不伸兩足臥。」他是不倒單哪,他不把腿伸出來,不睡覺。六祖說:「我常伸兩足臥。」我就伸開兩條腿睡覺。所以他不是靠這個修持,不是靠這個研究經典,他這個特殊啊。現在不是這個根器啊,「頓機難得」呀。

「是以教雖圓頓」,教本身,禪宗哪,這都是圓頓,「望機自成漸。」(這又是日本文法,不解釋不大好懂。) 對機來說,應化的機,什麼人當機,就成為漸法了。還有,本來禪宗什麼都是頓法,可是這個機,他這一修,就成了漸法了,因為他的根機就是這個見解,就是這種習氣。

「淨土言圓頓者」,我們對於淨土說它是圓頓,因為它是「於圓滿速疾利益。」因為它給的利益是圓滿的,連動物都往生嘛!我上個學期不是說了,夏老師的那個老鼠,老鼠都坐化了;也就是普遍哪,圓哪,沒有剩下的。快!一般說,老鼠要修行得變了人,人還要修多久才能超脫啊!哈哈哈……,它這個老鼠身就解決了,快不快?

[解]:蓋指其他聖教,雖具圓融之理,但眾生根機粗淺,莫明其旨,無由躡解起行,而蒙法益。是故法雖圓頓,但以行人機淺,頓法成漸,圓法成偏。

所以底下就說一說,其他的聖教雖然有圓融的理,「但眾生根機粗淺,莫明其旨」,不能體會這圓融之旨,「無由躡解起行」。所以圓教一般都是你先要明白這個道理,然後「躡解起行」,根據這個解而起了修行,這要先悟後修啊。所以,一般圓教都是先悟後修,你起碼要有個解悟啊。

所以,現在為什麼成就的人少啊,是不是? 因為他並沒有達到這一步啊。說是在那兒修啊,他這個是盲修,有的地方是。他不能躡解起行,就蒙不到法益。所以法雖然是圓頓,但是行人的機很淺,頓法就成了漸法了,圓法就成了偏法了。

[解]:但淨宗則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實之利,不勞斷惑,直出三界,故實為頓中之頓圓滿之教也。

但是淨土宗就不然哪,「人人能行,皆得真實之利,不勞斷惑」,不須要你去為斷惑而疲勞,而辛苦;「直出三界」,直出,出去了,不是一步一步的,有的要生到天上,然後再什麼什麼,到色界、無色界,這麼慢慢地出去,「故實為頓中之頓圓滿之教也。」

這是我把他這一段作點解釋。以上這一段是日本人的。

註一:此處黃念老是指六度中的第五度 ── 禪定。

底下看我們中國人的,《圓中鈔》。《圓中鈔》是《阿彌陀經》的三種名著之一,是第三位;《彌陀疏鈔》《彌陀要解》,再有就是《圓中鈔》,幽溪大師的。這個底下括弧裡頭,就是幽溪大師的話。

[解]:又《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這是一般的規律。這修圓頓的法,你是先悟後修,你先要開圓解,不是咱們這種理解。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錯會,以為我看書,我明白這個道理,我聽了講,查了《佛學大字典》,所有這些我都能講得下來。講只管你講,你的解不是圓解呀。

所以要悟啊,圓解是屬於悟啊!你要先開圓解,然後才修圓行,「信解行證」。你的「行」怎麼「行」呢?是在「解」之後的事情。修了之後,你破三惑;三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個惑次第斷。首先一般就是先斷見惑,斷了見惑就證初果了;然後斷思惑,思惑斷盡了證阿羅漢;還要斷塵沙惑就成菩薩;斷了無明惑,無明惑斷盡了就成佛了。所以四十一品無明,斷一品增高一位,這麼證了圓果,那才真正的究竟了,不退了。

「今則」,這個《阿彌陀經》是怎麼樣呢?「但說彼土依正二報」,只說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在這裡頭讓大家「開解生信」(這就沒有說開圓解了,不是這麼要求了),對於這個你能理解了,你生了信心了。這個《阿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那七日持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就往生了;「以階跋致」,就跟阿鞞跋致站在一塊兒了,同等地位了。

所以我們知道《阿彌陀經》 ── 大家知道這是《阿彌陀經》的註解,《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一部經,《阿彌陀經》稱為小本,《無量壽經》稱為大本 ── 這是「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啊!不須要開圓解就可以修,所以為什麼愚夫愚婦也都能修啊。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有人就看不起淨土宗,本來是應當尊敬的,他反而看不起了,說這個愚夫愚婦都可以用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這個照相機有一種傻子照相機。傻子照相機誰都會用,你在照相機後頭一看,這要多少光圈,要多少速度,距離準不準,這一切你都不知道,但是你只要會摁,一摁就拍好了,傻子都會用。

那這個照相機,它究竟是好是壞啊?這照相機它好啊!它有多少電腦在裡頭,它自動調制,不須要你考慮了。所以你不能因為這個照相機的外號叫「傻子照相機」,因為傻子也能用就看它不起。你還要花很貴的錢去買它嘛,它的性能特別好,它自動它就都找到了嘛。所以,越是根器不好的人能夠得利,正說明這個法門的殊勝。

[解]:可見鈔意亦與上引日德之說吻同,且所謂「無上醍醐」,自然應是契理契機最極圓頓之聖教也。

所以《圓中鈔》他的話,所說的這個意思,跟以上所引的日本大德的說法相同的。幽溪大師既然說這個是「無上的醍醐」,那當然也就是契理的、合理的、契機的,合乎大家根機的,最極圓頓的聖教。這個是沒有這麼明說出來,意思是一致的。

[解]:是以日《禿鈔》云:就頓教有二教二超。二教者,一難行聖道之實教,所謂佛心、真言、法華、華嚴等之教也。二易行淨土本願之教,《大無量壽經》等也。二超者,一豎超,二橫超。

底下再引日本人的話,有個叫《禿鈔》,日本人的漢語,用了個「禿」字,中國人不大會用,所以他有的時候,這些地方……,他說是頓教裡頭有「二教二超」。既然稱它是頓教,他說頓教裡頭還有分別,這是日本這部書《禿鈔》裡頭說的。

「二教」是哪兩個教呢?一個是「難行聖道」,一個是「易行淨土」。難行的聖道,就是講佛心的(參究佛心),講真言(密宗的),《法華》《華嚴》等等的教,這個是頓教;但是,是個難行聖道。所以,現在依這個而成功的人很少啊。現在,大家聽說開悟的人很少啊。密宗成就的,從解放到現在,大家所找到,所知道、公認的有六個人,「即身化光」。但是十億人口幾十年來才只有六位,一億中不到一個。十億人口要有十個人,那麼還可以說幾十年來,一億中有一個,所以難哪!不是不行啊,它難哪!這是難行道。其餘都是如此。

「二超」,兩種超:一種是豎超,一種是橫超。

[解]:《甄解》釋云:「由自力修斷,故名豎超。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橫超。……橫超之頓,持名頓中之頓也。」

「豎超」,用自己的力量來修、來斷的,叫豎超,完全靠自力。但是淨土呢?因為有彌陀殊勝的大願,實際是靠他力。所以太虛法師也判過教,說這個淨土法門是他力派,是果教門。剛才說真言是密宗的一部分,這在密宗裡頭,殊勝的地方也是如此,是他力派;「果」,是從果上起修的。這由他力故,所以是「超越成佛」,超越常軌而成佛,所以叫做「橫超」。

「橫超之頓」是什麼呢?那持名就是……,橫超之頓,持名是頓中之頓。

所以在「頓」中有「二教」:有難行,有易行,這淨土法門是易行。有橫超,有豎超,這淨土之法是橫超,是頓中之頓。

[解]: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判本經為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如《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實真如之道也。」

「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這是根據善導(善導是唐代的大德,他在長安的時候,長安城裡頭幾乎沒有人不念佛。這個就了不起了,一個城市之中幾乎沒有人不念,這個感化力!所有供養他的錢都拿來寫經,現在敦煌還找出來,很多都是他那時候請人寫的經,還有他自己親筆寫的),都是說本經是「頓極頓速」,這是日本人原話,「圓融圓滿」。

再把《甄解》的話拿來說,這是日本的名著了,《甄解》,稱《無量壽經》是什麼呢?是「專中之專」(就是現在稱為專家,專門的學問),這是專中的專;「頓中之頓」,頓中的頓;「真中之真」,真裡面的真;「圓中之圓。」這個讚歎就到極點了,是「絶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所以判教應該這麼判,這是圓、是頓,而且依他們這些說法,那是「極圓極頓」了。

我們這個上面引日本人的話引得多了。我們再看我們中國的大德,《彌陀要解》。《彌陀要解》雖然很薄,但是是蕅益大師從大光明藏自然流出的經典,他九天寫出這部書,就花了九天的時間哪。而這部書下面我要引了,印光讚歎,印光大師讚歎之極啊。這引兩段《彌陀要解》的話:

[解]:《彌陀要解》云:「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他說:釋迦牟尼「一代時教」,他這一代的教化,「唯華嚴明一生圓滿。」只有《華嚴經》說,你這一生,你就圓滿成就了。而這一生圓滿,是靠什麼來一生圓滿?它的因是什麼呢?就是在末後,《華嚴》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呀。並且用這個法,勸華藏的海會大眾都同發心,同往生極樂世界。

他就感嘆了,「嗟乎!凡夫例登補處」,這個淨土法門是凡夫,而都是照例的登了補處,一生補處。現在彌勒在兜率,這是一生補處菩薩,他只要再到人間示現一下就成佛了,所以這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凡夫到了極樂世界就都是登了一生補處,都如同現在在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一樣。

這是「奇倡極談」哪,這種倡導是奇極呀,不普通啊;是登峰造極之談,「不可測度。」不是凡情所能夠推測,所能夠考慮的;「度」是計度,就是考慮之意。「華嚴所稟」,《華嚴》所要明的一生成辦的這個內容,「卻在此經。」在這個經才能實現。

「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從「天下」,空間;從時間上說,有古有今,這個「今」一直包括到現在,都是怎麼樣呢?都是信得很少,「鮮」是少啊。(這個字不是念「先」,念「顯」哪,「鮮」是「鮮矣哉」,《四書》裡的「鮮矣哉」) 少啊!少得很哪!信的人很少,懷疑的很多呀。

「辭繁義蝕」,言語很多,道理就不明白了,就像日蝕、月蝕,道理不明了;「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這是蕅益大師的話,我只有把心挖出給你們看哪,很傷痛的話。古今都是如此,對於這樣的事情熟視無睹,不能相信。

[解]:《要解》復云:「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指《無量壽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

這個《要解》後頭又說「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無量壽經》裡說,特別要留這個經住世百年;要「廣度含識」,含識就是有情,廣度眾生;「阿伽陀藥」,是應萬病的藥,是「萬病總持。」就是這個經。

是「絶待圓融,不可思議。」不是用頭腦去想所能夠想得出來的,不是你用言語所能表達的。

「華嚴(的)奧藏」,《華嚴》很深奧的法藏;「法華(經的)秘髓」,很深秘的精髓;「一切諸佛之心要」,佛就是傳心法門,以心傳心,心中之要,要點哪;「菩薩萬行之司南」,菩薩要六度萬行,這個總的指南針;「皆不出於此矣。」都不出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之外啊。

「欲廣歎述,窮劫莫盡!」我預備要更廣地來讚歎,來敘述;這個敘述,你把一劫的時間都花進去,也說不完哪!

[解]:夫《法華》者,乃天台宗崇為純圓獨妙者也。《華嚴》乃賢首宗尊為別教一乘,事事無礙,全圓之教也。

這個《法華》呢,天台宗認為這是「純圓獨妙」,天台宗是獨尊《法華》,他說《法華》之圓是純圓,它的妙是獨妙。因為法都是妙法,拿經的名字就叫為妙法的,那只有《妙法蓮華經》,這獨妙啊!所以它自稱它這個教是「純圓獨妙」。《華嚴》雖然也圓,但是沒有它純哪。

那《華嚴》呢,就不這麼說啦,《華嚴》他就說是「別教一乘,事事無礙,全圓之教也。」因為到了「四無礙」,到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只有《華嚴》獨具十玄門;所以「事事無礙」只有《華嚴》才是全圓,圓的全部,那別的不是。

[解]:今蕅益大師指出,天台之純圓,賢首之全圓,其秘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可見此經正是全圓。又為法華之髓,復是純圓。故云此經正是圓中之圓,此與日本諸大德之判教,異口同聲,正如宗門所謂,一鼻孔通氣者也。

現在看蕅益大師的話,這《華嚴》的秘藏,全圓的秘藏,《法華》純圓的秘髓,都在《無量壽經》裡。所以「天台之純圓,賢首之全圓」,它都不出這部經之外,所以說這部經是「圓中之圓」,這個內容啊。

所以蕅益大師雖然沒有把這樣的名字,像日本人這麼明顯的提出來,意思就是一致的。禪宗他們說「一鼻孔通氣」,一個鼻子眼兒通氣;說這兩個人一個鼻子眼兒通氣,就是說這兩個人見解相同。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古德和日本的古德,在這個地方是一鼻孔通氣。

[解]:近代淨宗大德印光法師讚《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見《要解》之判此經如佛親判也。

近代的印光大師,大家都尊崇為淨宗的大德了,讚歎這《彌陀要解》,「理」和「事」都談到了極點了;乃「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這是佛說《阿彌陀經》以來,第一部註解。他就認為這個超過《彌陀疏鈔》,第一部要解,第一部好註解。「妙極確極」,「妙」是到了極點,「確」是正確、準確,也到了極點了;「縱令古佛再出於世」,古佛再出世,再註這個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所以大家《彌陀要解》這個書是可以多看哪,尤其是要以淨土宗為自己修持的人;你看印光大師這麼讚歎哪。所以印光大師之可尊,從這幾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說這些話不容易啊!那眼睛就是要比別人亮啊。所以我們要依止善知識,依止大德,首先他給我們的好處就是他的眼睛要亮,他給我們指的方向才是正確的方向。所以印光法師這些讚歎的這些話,讚歎《要解》的話,他的功德也無量。

[解]:又《疏鈔》云:「依賢首判教分五。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復兼通前後二教。……圓全攝此,此分攝圓。」

底下我們再引《疏鈔》,《彌陀疏鈔》裡頭,蓮池大師稍有不同。他說,這個《華嚴》哪,他說這個「小始終頓圓」,這個經是頓教,也通前後,往前通是終教,往後通是圓教。說《無量壽經》或《阿彌陀經》,本身是頓教,往前通可以通終教,往後通可以通圓教。

「圓全攝此」,圓教全攝這兩部經,「此分攝圓。」這個部分的攝了圓教。對於小本這麼說,因為小本的「事事無礙」沒有發揮得很多;對於大經……,他也沒有提大經,他只提小本,他這個說,他是可以成立的。

[解]:又云:「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此三諸教所有。四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有之。名為別教一乘。……以華嚴全圓,今得少分。……圓教全攝此經,此經分攝圓教。」故蓮池大師判小本為分圓。故列舉大小二本中事事無礙法界十例,以證《阿彌陀經》分屬圓教。

還有這個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就是本體,也就是妙明真心,也就是真如,就是實相;「事法界」,從這個本體,從心所顯現出來的森羅萬象;「理事無礙」,理和事互相無有妨礙,圓融;「事事無礙」,這是第四種。

前三個諸教(大乘教)都共同的,都能談到「理事無礙」。談到「事事無礙」的,「唯華嚴一經有之」,這是蓮池大師的話,「名為別教一乘。」現在,他就說是,這個圓教的《華嚴》,這個全圓哪,我們淨土這個經也有一部分,少分。所以圓教全攝這個經,這個經攝了圓教的一部分,所以他就判定《阿彌陀經》是分圓;是圓教,但是沒有那麼全,是分圓。可是他很有苦心,他就把這大本、小本裡頭,找出很多經文,來證明這裡頭有《華嚴》的事事無礙。

[解]:可見蓮池大師亦判《阿彌陀經》為圓頓之教,此則中日諸大德之所同也。所異者,或崇之為圓中之圓,或謙之為分屬於圓。此蓋機緣之異,而善巧不同耳。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不要死於句下,我們要看當時的時機的情況。蓮池大師也判了《阿彌陀經》是圓教,是頓教,這是跟古今的其他大德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在哪兒呢?有的尊崇淨土法門,就把這個稱為是「圓中之圓」,不但是圓,而且圓裡面最圓的。蓮池大師是謙虛,他說我這個法門(一個是讚歎自己的法門,一個是我謙虛)我只是「分圓」,我是圓,但是分圓哪。這個就和機緣有關係。所以我們有的時候,不能不看機緣,不能不看時代的時節因緣哪。

[解]:蓋《疏鈔》之作,正當狂禪風靡之際,故不得不權宜善巧,俯就群機,而作方便之談。

在蓮池大師的時候,正是狂禪……,這普遍地全國上下,你就是不信佛教的,就是儒家呀,一般念書人哪、知識分子啊,沒有不談禪的。好像你要不明白,你要不說說禪哪,你就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呀!語言無味,那就不風雅啊!所以就是文人墨客,各方面,他們都是對於禪宗的書沒有不看的。

你看像近代,像郭沫若,他們這裡頭都……,「兩個泥牛鬥入海」「泥牛入海無消息」,他的詩;「泥牛入海無消息」,這個怎麼講啊?哪有這個話?怎麼叫「泥牛入海」呀?這是禪宗的話。所以他們也都讀過,不過就是很少了,像這樣的人少了。過去在明朝那個時候,那是沒有例外。

所以在那時候,蓮池大師的《疏鈔》出來,和蓮池大師辯論的人,曹魯川,很著名的,就跟蓮池大師辯論哪,他很不服氣,他要說《華嚴》怎麼怎麼好。所以他那個時候,如果像日本人那個說法,日本人說這《無量壽經》超過《華嚴》哪,那在當時這辯論就沒有完了。曹魯川當然是後來讓蓮池大師說服了。大家接受不了,因此也要看這個情形,要照顧大家的水平,所以就權巧方便,「俯就群機」,只承認自己是分圓。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不要或者說有不同的說法,或者說蓮池大師比不上其他的人。這些看法呢,不很恰當。

可是我們看蓮池大師的苦心,他就是把淨土經文裡頭引出很多,證明跟《華嚴》是一樣的,證明《華嚴》裡的事事無礙(因為事事無礙只是《華嚴》一經所獨具),那麼我們《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也有了這個事事無礙,那這個事實不就說明,我們和《華嚴》是同類的嗎?

所以在這個地方上,我們現在也正是學他這個做法,我就是把《無量壽經》裡頭它的經文,我們把它挑選出來,我們一看哪,這個十玄門一門也不少,在《無量壽經》裡面全有。我這個做法呢,就是向蓮池大師學習。這個就是證明本經是事事無礙,也證明本經就是圓教。

華嚴宗立了十玄,叫「十玄門」,表明法界的無礙。「玄」,玄妙,所謂「談玄說妙」,玄妙。

為什麼名為「玄門」呢?因為通過這個門,可以達到、進入《華嚴》圓教的玄海。它這個教義跟海洋一樣,玄妙到極點了,所以《華嚴》圓教的玄海,但是通過「事事無礙」這十個玄門,你就可以去進入這個玄海,所以稱為十玄門。

《探玄記》裡頭就說了這十個玄的次第,有十個內容。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就根據《探玄記》來做一個比照,來證明我們這個經和《華嚴》是同類。所以先師夏老居士說,《無量壽經》是中本的《華嚴經》。八十一卷〔《華嚴》〕是咱們人世間的大本,《無量壽經》是中本,《阿彌陀經》是小本。那麼,就多作了一個證明了。

十個玄門」我們就一個一個的講下去,但是今天講不完,下一次可以講完。

(一) 同時具足相應門

[解]:(一) 同時具足相應門。 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

第一個叫「同時具足相應門」。這「十玄門」是最難懂的東西,它既然稱為「玄」哪,超情離見,就跟咱們世間的這些個想法是格格不入的。

底下,我們先研究一下《華嚴》的主要的宗旨,這個教理。《華嚴》的教理是以「緣起」為主,這一切都是從因緣起,是以緣起為主。法界的一切所有合在一塊,成為一個大的緣起。從這個大的緣起,(因為緣起就要出生別的了,從這一個大的緣起就成了……,)所以「一法」就是這個大的緣起,就可以成「一切法」。所以一切一切無非都是這個大的緣起所生。

一切法又起一法;這個大的緣起不就是一切法所成嗎?而這個大的又是一切法所起的一法,而一法又去成一切法;「一時具足」,同時都具足,一法、一切法都具足;「圓滿顯現」,都顯,一法也顯,一切法也顯,「故曰具足相應。」所以叫做具足,一也在內,一切也在,也都顯現、相應。這就是這個玄門的涵義。什麼叫「同時具足相應門」呢?它的涵義就是這個。

底下,用一點經文,用一點譬喻,可以進一步理解。

[解]:《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為此門之玄義。

《華嚴.妙嚴品》說,「一切法門無盡海」,一切法門多,這是無盡如海洋一樣,海,極言其多,「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海洋之廣之多的法,都會在一個法的道場裡頭,就是一切法都入在一個法裡頭了。這個經文就這個意思。

《大疏》,《華嚴經》的《大疏》,他講:「如海一滴,具百川味。」一切百川都流入大海,這是「一切法」流入大海就成了「一法」了。這個譬喻不就是這樣嗎?這一切法成了一法了。

這個大海的一滴水,就具足了百川水的味。百川水都在大海裡頭,你只要在大海裡取了一滴,那百川的一切味都在這一滴裡頭了。所以這一滴水裡頭就有這個百川水的味,一法就有了一切法。所以我們通過譬喻就好懂,不然就很玄了,就玄之又玄了,是吧?所以「具足相應」,一切法成一法,一法就成一切法。

我們這個《無量壽經》呢?是不是有這個內容呢?

[解]:如經中〈至心精進品〉,法藏比丘「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瞭通達.如一佛刹。所攝佛國.超過於彼。」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是即華嚴中……具足相應之義。是為十玄之總門,實亦本經之總相,本經實亦同此一大緣起而出現也。

我們看〈至心精進品〉裡頭,法藏比丘要發這個大願,佛就給他顯現,他說,「我要成就一個佛國,超過現在有的這些佛世界,可以不可以呀?我就要請佛給我開示,我要超過它,我先要瞭解它呀。」佛就把二十一俱胝(俱胝是千萬),二十一千萬個佛土都顯現給法藏比丘看 ── 它的功德,它的莊嚴。法藏比丘對於這二十一千萬佛剎的功德莊嚴,他都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以二十一俱胝就是二十一千萬,這樣許多佛剎就如一個佛剎,就是一切法入了一法了。

「所攝佛國.超過於彼。」所以這個「二十一俱胝佛土」就表無量的佛土,把這無量的佛土攝成極樂淨土,這個也就是具足相應玄。這個是十玄總的門,也是本經的總相 ── 同時具足相應。

底下再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

[解]: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隨眾生意。」眾生所欲水之冷暖、緩急、深淺,各個不同。而此一水,能同時同處滿足一切眾生心意。水是一法,眾生之欲是多法。而此一水能同時相應於一一眾生之意,此正是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也。

經裡頭〈泉池功德品〉,我們都〔知道〕七寶池,八功德水,這個水的功德,「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這個水能夠隨每個眾生一個一個的意思。一個水是一法,能隨一切眾生一個一個的意思,它就包括了一切法。剛才我們說二十一俱胝佛國成一個佛國,是一切法入一法。這佛國中的水呢?這個水能一一隨眾生意,它這裡就是一切法就在這個水裡頭了,所以一法就具一切法。

當時去在這個泉池裡頭游泳的,敦煌的畫圖裡頭,這極樂世界那些游泳池,都是菩薩頭上有圓光,在游泳池游泳,游泳池岸邊很多人看哪。極樂世界,因為它是凡聖同居,所以它這個一樣啊,極樂世界也有跳舞會,不過那很莊嚴就是了,沒有女的,都是男的。所以也有游泳,岸邊的頭上都有圓光,游泳池裡頭的人也都有圓光。

在池中沐浴的人,各人的想法不一樣嘛,有的喜歡水淺一點,剛沒腳;有的要過膝蓋;有的人喜歡沒脖子;還有人喜歡水下來沖淋浴,自上而下。一個池子多少人在沐浴,每個人所想像的,都隨他的心顯現,這不是「同時具足相應」嗎?一個水,能相應所有在池中沐浴的人,游泳的人;而且不僅僅是這方面的適應,而且水還說法,所以這是極樂世界不可思議嘛。

[解]:何況此水復能同時「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乃至)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它是一個總,它是一個大的一切法成了一個總的緣起,從這個總的緣起生出來的一一法,每一個法都具無量的功德,所以這個水就有無量的功德。水說種種法,這水中(它不是說,我們只說一個法),它水說種種的法。你可以聽見「佛法僧聲」「甘露灌頂受位聲」,種種聲,後頭這文字很長一段,各人聽各人不同,都在一塊,你想聽什麼你就得到什麼。還有好處,你一聽就懂。所以他就非成佛不可啊!你不願意聽的,一點也沒有說噪聲干擾,哈哈哈哈……,一點也沒有,一點聲音都沒有,所以這就是它的妙用啊!所以這個……種種聲啊!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各人聽的都不同,他聽了之後很相應。

「其願聞者.輒獨聞之。」他所願意聞的,他單獨聽到。「所不欲聞.了無所聞。」不願意聞的,他一點也聽不到。

「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哪!所以往生之殊勝在於不退,隨時隨處都是增長啊。

[解]:只是一水,但能於同時同處滿一切聞者之願,各個聞其願聞之法,且隨其所聞,與法相應。

只是一個水,而能同時同地滿一切聽的願,各個聽到自己所願聞的法;「隨其所聞」,你還跟法能相應。這個就是十玄的第一個玄,「同時具足相應門」,不可思議!

(二) 廣狹自在無礙門

[解]:(二) 廣狹自在無礙門。《大疏》云:「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蓋鏡喻狹,而千里之影喻廣也。

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廣」是很寬廣,「狹」是很窄,廣和狹很自在,這個廣和狹是空間的東西,這就打破我們空間的這些概念。所以愛因斯坦他發明這個「相對論」以後,他就知道,他說:「這個空間、時間都是來於人類的錯覺。」所以我們大的只能容小的,小的不能容大的;寬的能容窄的,窄的不能容寬的,這種種的概念,從科學說,就來源於我們的錯覺啊。他們這個說法就比從前牛頓進步多了。

「錯覺」就跟咱們佛教的名詞「妄想」很接近了,「錯」跟「妄」差不多,「覺」跟「想」差不多,他們就有所進步,這是靠攏。但是科學究竟總是有侷限的,當然靠攏是可以。但有的人現在以為科學,佛法就是這些道理,那又把佛教庸俗化了。就是這一些道理可以使得我們理解、相信這一些,有好處。

底下我們先舉個例子,《大疏》就舉個例子。

「如徑尺之鏡」,一尺大的一個鏡子。「見十里之影」,他可以看見十里的影子。「徑」是很窄,「十里」很廣。在第一次歐戰的時候,德國的間諜在山頂上砌了一個圓頂的房子,在房頂的尖上安一個透鏡,因此他就在這屋子裡頭,全山任何地方的行動,以至於山底下的行動他都看得見。這是世間上的辦法,利用這些儀器,廣狹可以自在,所以窄的鏡子看見十里的影子。

[解]: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刹.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以一刹之力用,遍徹十方,是為廣。一刹之相不壞,是為狹。力用無限之廣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各個自在,故名廣狹自在無礙。

我們經裡頭,〈發大誓願品〉裡說,「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很廣大,很寬廣,「博」也是大,很莊嚴,很清淨;「光瑩如鏡」,光啊,瑩潔啊,像鏡子一樣,「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這極樂世界的佛剎,可以照到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那麼多的諸佛世界。

一個佛剎是狹,諸佛世界是廣,這廣狹就自在啊,這狹中就可以照到這個廣。所以一個剎的力量和作用就遍徹了十方,這十方就是廣;遍徹十方,而一剎還是一剎之相,還是如故,不能一廣之後就剩了「廣」了沒有這個「一」了;這「一」還照樣是「一」,這個「一」就是狹。力量無限的「廣」和一法的「狹」不相妨礙,各個自在,各個自在地出現,所以稱為「廣狹自在」。

[解]:又「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亦復如是,同明廣狹自在之玄門。

還有,「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在極樂世界,你要想看任何一個佛國,在這個寶樹裡頭就可以看見了,就跟鏡子一樣;「睹」就是看,像鏡子看見自己的像一樣,可以在這個樹裡頭,看見十方佛國的情況。這都是「廣狹自在」的意思。

(三) 一多相容不同門

[解]:(三) 一多相容不同門。《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蓋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為不同。

第三、是「一多相容不同門」。他就說:「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如一間屋子裡頭有一千盞燈,光跟光都涉入。這間屋子裡頭,這兒有兩個燈管,那兒有兩個燈管,四個燈管,四個燈管發的光就遍滿咱們這一個屋子,對不對?

每一個燈管是「一」,整個四這是「多」,但是咱們這兒有光,你說我這隻手是哪個燈管的〔光〕?這隻手是哪個燈管的〔光〕?能分嗎?到處的光,都是四個燈所發的。然而四個燈各有四個燈的光,你關掉一個,暗一點,再關掉一個,暗一點,再關掉一個,四個都關就沒了,各有各的光。

每一個光遍全屋子,每一個燈的光之中就包括了其餘三個燈管的光;這個燈的光包括那邊燈的光,那邊燈的光包括這邊燈的光,這叫「相容」 ── 一和多相容。當然四個燈包括每個燈的光,這誰都好懂。可是現在一個燈光之中就包括了四個燈的光,你能分嗎?你能分嗎?你要能分,我就把這話取消;因為你不能分。只要是有光,這一個光是它所在的地方,這一個光裡頭又包括了其他的光;中間的還沒開,中間開起來也是如此。「千燈」就這個比喻。

[解]:《華嚴.盧舍那佛品》云:「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應爾。」

所以《華嚴》,「以一佛國滿十方」,一個佛國就遍滿十方,「一」就廣了。「十方入一亦無餘」,「十方」進到「一」裡面,就好像一個燈光滿全屋,多燈的光入到一個裡頭也沒有富餘。「世界本相亦不壞」,各個世界的本相也不壞,燈還各個是燈,「無比功德故應爾。」這由於什麼緣故?由於佛國無比的功德,所以自然是如此了。這就是「一多相容」之義。

上頭這句話是《華嚴》裡面的。我們《無量壽經》裡頭怎麼說呢?

[解]:本經中彌陀「寶香普熏願」文云:「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彼國萬物中任何一物,皆為無量寶香所成。以無量香入於一物,表一切法入於一法,表一多相容。

我們《無量壽經》講到這個寶香,「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國土裡頭的一個幡幢,一個寶啊,等等的,花呀、葉呀,都是無量寶香所合成的,所以它「一」裡頭就有「多」。這個香普薰一切世界。你看,「多」的香入到「一」個東西裡頭了,這一個東西又放香,放香就薰十方世界,所以「多」入了「一」,「一」又遍「多」,這是咱們經裡頭的話。極樂世界的萬物,任何一個東西,都是無量寶香所合成的,所以無量香入在一個東西裡頭了,這就表示一切法入於一法 ── 一多就相容。

[解]:又一物之一相,與眾香之多相共存,表兩相不同之義。又此香遍於十方,復明一法遍於多法,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

「又一物之一相」,一個物它自己這個「一」的這個相(它是眾香所成),與眾香這個「多」的相是共存;又有「一」又有「多」,不因為「多」了就沒有「一」,「一」了就沒有「多」,都共存。而兩相還是兩相,各自清清楚楚的。而這個香一放又遍十方,就說明這個一法又遍於多。所以「多」入於「一」,「一」不壞;「一」又還放光,又「多」,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這就是第三,「一多相容」。

在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我們可以舉個例。咱們現在電視大家都看,中央台有兩個,北京台有兩個,而且還可以收更多的台。這個無線電波,各個台有無線電波,多的你一調對了,中央台出來了;一換,北京台出來了。那不就是說,中央台、北京台,等等台就都在你這個電視機這裡?要什麼,什麼就出現哪,就在你這個機這個地方。不是「一切」都在這兒存在嗎?這個多,各個台的電波,就入在你這一塊了,都在這兒,都有啊。正你這個「一」在這出現的時候,很清楚,一點不受影響。不是說這個電台,這個螢幕上,這片是北京,那片是中央,那就不成東西了。「一」就很清楚是「一」呀,你一換開關,馬上那個別的台出現了;不要把它請來,它就在這兒。所以它的「多」也是在這存在,彼此都相容。所以這「一多相容」,從這個比方,也是一個例證。

(四) 諸法相即自在門

[解]:(四) 諸法相即自在門。上顯相容,此表相即。晉譯《華嚴.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上面是「相容」,底下是「相即」。「容」呢,是你包括我,我包括你;你這個燈的光包括那個燈的光,是相容。我們說,這一個東西包括很多香,這是相容,把許多香包括在裡頭。

這個「相即」呢?「容」是「包括」的意思,「即」是「就是」的意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就是色,色就是空;「即」,「就是」之義。所以上頭講的「相容」,這個講「相即」。晉譯的《華嚴》是《六十華嚴》,唐譯是《八十華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六十華嚴》有這個話,這是「相即」,「多」跟「一」相即,這就叫「諸法相即」 ── 一切法,這個法就是那個法。

[解]:譬如水之與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

就像水跟波。波有多少多少波,水是一,水生了很多很多波。波是什麼?波不就是水嗎!波是石頭?波是火?波是土?都不是,是木頭?波就是水呀!波就是水,就是「波即是水」呀!波就是水,「水即是波」,但是水上生了波了,波有大波小波,種種的波,千波萬波,一時都波動,都出來了。

那北海的水,要沒有波的時候,水裡就出月亮了。這一有風一刮,這波一動,月亮在水裡就出不來了。所以這個「波」跟「水」呀〔相即〕,然而它自在呀!波和水,水就是波,波就是水。但是水還能出現波,波有波的形相,波有波的作用,都存在,所以「一多相即而自在」。

[解]:又《大疏》云:「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

這《華嚴》的《大疏》,他講這個玄門,他就舉個例:「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即是金跟金的色,黃金之色跟黃金,這是「相即」的,這個色不離開金,金也不離開這個色,這兩個不能分哪,是吧?是「相即」。

在本經裡頭什麼地方呢?

[解]:〈法藏因地品〉云:「世尊能演一音聲 有情各個隨類解 又能現一妙色身 普使眾生隨類見。」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與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義也。

本經裡頭,「世尊能演一音聲 有情各個隨類解 又能現一妙色身 普使眾生隨類見」。世尊能演一個音聲,但是聽的人各個各個得到不同的理解。咱們就很難,頭一個很難是什麼?我要說話,廣東人就不懂,外國人更不懂了,那就要到時候翻譯,要「一譯通」。說要開會,多少多少人作翻譯,多少多少耳機子,多少人忙得不得了,不然都不懂。這還是一個簡單的,還有這裡頭的道理呢,那就更深奧了。但是,佛這一個音聲裡頭,能使各個不同的眾生隨其本類,而得到他的理解。你看!

「又能現一妙色身 普使眾生隨類見」。現一個身,而各個眾生所見不一樣。各個眾生所見的這個身,跟如來的這個身,他就是一個啊,所以他是「相即」,不是兩個呀,但是大家所見不一樣。

就是說,咱們現在舍利也都有這個情況。這個佛牙沒有進佛牙塔的時候,我們很多人曾經去看過,那看得很詳細。大家所看不一樣,前後看也可以不一樣,但是總之就是一個佛牙。那麼,它為什麼有多的相呢?最近還有一個人拍了照,那個佛牙在塔裡放光呢,各個所見不同。這是佛協的秘書告訴我的,斯里蘭卡公使的女兒,幾歲,她去看,看見佛牙,她說就是一尊佛。她爸爸怎麼看也看不出佛來,就是那個牙。所以這就是證明這個話,「眾生各個隨類見」。這個「現一妙色身」,大家……,所以一個牙都是如此。

我自己看見就很有意思。我頭一次看見,整個就像那個圖片上畫的顏色一樣,有點像田黃圖章,黃色圖章的樣子。後來我磕了很多頭,磕過再去看哪,它是一個長方的了,在這條側面上正中間一條白線,這是第一次。第二次再去看,就全部是白的了,白極了。第三次看,跟第一次整個相反,整個是白的,在這個側面上,這有一條淡黃淡黃像象牙似的線。

第一次看,是黃的牙,裡頭有一條白的線;第二次全是白;第三次……,那天大家看的都很不一樣。還有阿育王寺的舍利,那當時各個人看,各個不一樣。所以現在這些事情,這都是「相即」之說。所以這些個相跟那個佛牙,它是「相即」的,是「一」,但是大家所見的「多」,「一」和「多」就「相即」了。

[解]:又經中〈歌嘆佛德品〉云:「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也。

又經中〈歌嘆佛德品〉,散的花在空中合為一個花。大家在極樂世界去散花,所散的花在空中成為一個花,這個花就向下,成為一個花的蓋。所以多花成了一個花蓋,這多就成了一了,一個花就含了多的花,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從這個地方的「即」,說明一和多是相即的。「一」,都是花,那成為花蓋是「一」;花蓋中有朵朵的花,這是「多」,這就是「諸法相即自在」。

今天的時間稍微過了幾分鐘,就到這兒。下一次嘛,就可以把這個「十玄」談完了。談完之後,我們這個學期呢,我們八次,多掌握這個重點,讓它突出一點,所以這個進度可以比較快。但是大家如果願意研究的話呢,自學的時候,把沒講到的部分,大家辛苦一點,自己看一看。好,謝謝大家!

〔第八講,一九八九年三月廿一日〕

「十玄」,這是《華嚴》最特殊的,也是《華嚴》所獨具的十種玄妙之門,通過這個門,可以入如來正覺之海。這十個玄門在《無量壽經》裡頭都有。這《華嚴》所獨具的十玄在《無量壽經》都有,這就至少說明《無量壽經》和《華嚴》同類,這個論證很充分。

在這個問題上,談了四個玄門。今天我們談第五個玄門。今天我們可以把這個圓滿結束。

(五) 隱密顯了俱成門

[解]:(五) 隱密顯了俱成門。《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蓋指隱處具顯,顯處具隱也。

第五、「隱密顯了俱成門」。所以這個形式邏輯的人,總是邊見;「隱密」是隱藏起來了,「顯了」是明顯出來了,這個「隱藏」的和「明顯」的就不併存嘛,是不是啊?明顯了,那就是明顯了,就沒有隱瞞了,沒有隱蔽呀;隱蔽了,就不明顯哪。而這個說的是什麼呢?這兩者同時成立,叫做「俱成」。都是這樣,前頭說一和多,「一就不是多,多就不是一」,前頭就把這一種機械的觀點,在《華嚴》就把它掃蕩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

現在就是「隱密」跟「顯了」俱成。這個是什麼意思呢?《華嚴大疏》就打了個比方,「若片月澄空」,在澄空之中,澄淨的空中有一片月亮,這個月亮,暗就叫做「晦」,亮就是「明」,暗跟明是相併的。這個在半月的時候我們很好體會,一半是明,一半就是暗。

這個在月圓的時候和沒有月亮的時候怎麼解釋呢?正當明的時候,暗就在裡頭;明之所在之處就是暗所在之處。明天月亮一缺,它就顯現了,所以它並沒有不存在,還是存在。這是說什麼呢?「隱處具顯,顯處具隱」,在顯的、明顯的月亮正圓的時候,它就包括了那個隱;只要一到十六、十七,這個隱處就出現了,隱處就具顯。尤其是半個月亮,更清楚了;那個隱的地方就具足顯的地方,顯的地方就具足隱的地方。

現在我們可以打一個更好的比方。科學進步了,客觀的這些個事例,可供我們做例子的就多起來了。就是咱們大家天天看的電視,今天你在這正收北京台,北京台就顯了,顯的這個地方呢,就具了一切隱。你這個開關一按下去,立即中央台出現了,中央台早就在這;這個台,一瞬間,這個去,那個就來了。

所以,正當你顯的地方,隱就在裡頭了,它不要等到你走了之後它再來一個,它就在這兒。那是不是這樣?大家看看。大家看過電視的人都有這個經驗,這個鍵一按,馬上……,你譬如收這個台,換了那個台的鍵,馬上那個台出現了,立即出現,它就在這兒嘛。

所以「顯」的地方就包括「顯」的這個波、這個信息(說信息也可以);顯明的你正收到的這些信息,就包括了沒有顯現的那些信息(就是那些電波),所以它立即就呈現圖像了。

同時正當你這個顯現的時候,它在哪兒顯現呢?在你這個屏幕上顯現,事實上也就在這個空間中顯現。這個空間是什麼的空間呢?正是那些個沒有顯出圖像的那些電波所存在的空間嘛。你現在正收北京台,而中央台的電波就在遍滿你這個電視機的內外,那中央台你並沒有收,它是「隱」,那麼你所「顯」的北京台,就正在這個中央台裡頭,所以「隱」的裡頭就有「顯」。所以用這個打比方,就更容易明白了,所以「隱顯」是同時成立的。

我們這是說明了,這是《華嚴》,裡面有舉《華嚴》的例子了。我們舉本經的例子,《無量壽經》的例子:

[解]:本經〈禮佛現光品〉云:「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

在〈禮佛現光品〉這一品裡頭,阿難跟釋迦牟尼佛說:「我願意見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呀。」佛就說:「你禮拜啊,禮拜就見哪。」阿難就如說,就禮拜啊,果然就顯現了。

所以現在總有人說,說西方極樂世界我又沒見過,好像總是,只是書上這麼說說,到底是有是沒有啊?如果這樣的來懷疑,來否定的時候,那你自己沒見過,而過去確確實實的事情很多啊!那孔子,是不是有這個人哪?你沒有見過,是不是?華盛頓,有沒有這個人哪?咱們更沒見過了。所以說是,不能說自己沒有親眼見就否定啊。為什麼我們相信有孔子和華盛頓?因為確實是多少人親眼見的,因此寫在歷史上了。

那麼西方極樂世界當時也確實如此,多少人親眼見。就在《無量壽經》裡頭,這一個法會,就是咱們世界上這樣的人,兩萬人。不但是萬人大會,是兩萬人大會,那其他的天人、阿修羅、菩薩都不說在內。比丘是萬二千人,像諸位這樣的比丘一萬二,比丘尼五百,男居士七千,女居士五百,七千加兩個五百,八千;加一萬二比丘,兩萬,這四眾是兩萬人。

兩萬人的大會,兩萬人都親見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呀!所以不能說……,而現在許多修持用功的人,也很多人見。不過我們都不提倡見,真正咱們佛法,它不是依靠這個見哪。但我這是說,對於咱們凡夫來說,就是靠這個來增加信心。真正咱們要求無上道的人,那就還是《金剛經》的話,「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那麼這個裡頭,當時大眾所見的什麼形象呢?極樂世界完全現前,如在幾尺之前的地方。「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這個很長,後頭我們要講。我們這個只是說明「隱顯俱成」,「隱密」和「顯了」同時成立。因為這《無量壽經》也具足這個例子,證明《無量壽經》和《華嚴》是同類),「普照一切諸佛世界」,一切佛的世界都明現了,所以這個時候不但看見極樂世界,而且看見一切佛的世界,這很殊勝。

[解]:「乃至泥犁.谿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瀁浩汗.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即表一切法即於佛光之一法。則一法(佛光)顯而一切法(此土萬物,聖賢光明)俱隱。是為隱顯俱成第五玄門之相。

乃至於咱們這個世界上,「泥犁」是地獄;〔「谿谷」〕幽谷,很深的深谷;不見天日的地方,「幽冥之處」。

「悉大開闢」,都開開了,不是藏在裡頭了,同一個顏色,都是佛的金色光明。這打個比方,像什麼呢?像這個水劫的時候,到處都是水呀。所以耶穌教也說大水來了,方舟把大家救了,這時候是水劫啊。大水來的時候,這個世界上看不見什麼,就看見水呀。

這我在河南的時候,有一次剛剛過了橋,碰見暴雨,就不能走了,旁邊等一等,避一避雨,找個什麼只要能擋的地方。河南那個雨來得很猛,一會兒工夫就是什麼都看不見,連橋也沒有了,都是水;看不見橋了,那樣走很危險。

那就是在這個「劫水」的時候,於中萬物都不見了,就看見都是水。

「滉瀁浩汗」,形容水之大,之無量無邊;「唯見大水」,所見都是大水。這個是形容什麼?形容佛的光,在佛放光的時候,一切別的光都不顯了。

「彼佛光明.亦復如是。」也跟這水是一樣的。這個時候一切聲聞、菩薩,一切的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看不見菩薩的光,聲聞的光,這一切阿羅漢的光。

這個我們也很好舉個比方,「月明星稀」呀,月亮很亮的時候星子就很稀呀。那個星的光很微弱的時候,你就看不見了,星子你也看不見了,所以星子就少了。那佛的光明就是如此啊!月明星稀不是說星子真少了,是吧?就是說你能看見的少了,這個也是「隱顯俱成」啊。佛當時也是這樣,阿彌陀佛放光之後,一切菩薩、聲聞的光都看不見了;他們不是沒有放光,他們的光隱了,這就是「明顯和隱密俱成」,在這個明顯之中就具有那個隱密的。這佛光是明顯了,但是這些菩薩、阿羅漢的光看不見了,它就是隱密的,在這明顯之中就包括了隱密的。

那麼從隱密的這邊看呢,誰的光放的都是無量無邊的。燈的光,你說照到這屋裡,到哪兒是它的邊啊?那麼這很亮的光,咱們這屋子好多小燈不很亮,這有個大的燈很亮,那大燈的光也包括在小燈的光裡頭;那小燈你看不見了,那光,但是它還是存在。那這麼看嘛,大燈的光也包括在小燈的光裡頭。要這麼說嘛,佛的光也包含在那些聲聞的光裡頭,那聲聞的光就看不見就是了,這不就是「明顯」和「隱密」同時都成立嗎?

所以我們就常常要破我們這種邊見 ── 要是「有」就不能是「無」,要是「一」就不能是「多」,要是「空」就不能是「色」,要是「眾生」就不能是「佛」,「佛」就不能是「眾生」。那麼「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到了這個地方,他就不行了,他就差別了。

所以我們就是要「本無差別」;是我們「妄生差別」啊。所以這一切大乘經典就是給我們破除這些妄見。所以我們要學道,不是長學問,而是去掉這些不正確的見哪,所以「捨」 ── 這「慈悲喜捨」。所以,老子也說:「為道日損。」這個「隱顯俱成」第五個玄門,我們就說到這。

(六) 微細相容安立門

[解]:(六) 微細相容安立門。《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門,咸明廣狹無礙,一多相容之義。今此第六門,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刹海,一切諸法,同時湧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

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那舉個例子,這也是《華嚴大疏》的例子。「如琉璃瓶,盛多芥子」,像一個小小的玻璃瓶裡頭裝了很多的芥子。玻璃瓶是個很小的東西,但是裡頭還裝了更多的東西。一個很小的東西裡頭可以包括很多的東西,所以這一門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常說「芥子納須彌」,但是實際上的例子,現在是舉不出來了。但真正的「微細相容安立」就是這個意思 ── 一個芥子,小小的一個芥菜籽裡頭包括了須彌山哪,這一門是這個意思。不僅僅是一和多,一裡頭有多(當然這個意思也在裡頭了),一個芥子包含了須彌山,須彌山有很多很多東西呀,小裡頭包括大啊;而這裡頭更深的意思呢,就在很小很小裡頭包括很多很多很多東西。

所以現在,這科學也認得這一點了。過去說電子就是小,我們往大的說,銀河就大,我們太陽系是銀河中的一員。在太陽系裏頭,地球又是太陽系的一員;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物質,這物質裡頭都是各種原子,原子裡頭跟太陽系一樣,有原子核,有電子圍繞,跟這個大的宇宙是一樣的。但是,不是說到這兒就完了。往小的說,再小一套、再小一套也是不可窮盡的。到哪算最小?現在有比電子小多少多少億倍的東西,叫做「中微子」,遍滿虛空。這個很像,現在不敢說最後了,很像佛經所說的微塵。

「微塵相」不是說咱們這小土粒,太大了!那比電子大多了,咱們這個小微塵。這比電子小多少億倍的東西,叫「中微子」,這個東西多少萬里的鋼板它都能穿透,因為它太小了,什麼東西都是有縫的,都擋不住它。它瀰漫在太空中,這客觀存在的。這是不是最小的,還不知道,所以「小」是不可窮盡的。這一點,科學和馬列主義者都承認,「小」是不可窮盡的;「大」,多少套也不可窮盡的。

銀河,銀河還只是一個星雲,許多星雲圍著它的中心在轉。那麼這個「大」可就比咱們想的還大,這個還是一個基層。還有更大的,那麼這個「大」東西又怎麼怎麼樣,往上「大」去,沒有頭。到了一個小原子,原子裡頭到什麼什麼也沒頭,「小」也沒頭。

時間,過去沒有頭。所以,老找那個開始那一點,那是一個很幼稚的科學,機械的想法。這個頭不可得,所以佛教叫「無始」,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了,所以我們說「無始」。「無始」是什麼?沒有頭。說「無始以來」 ── 沒有頭,也沒有終。

這個也是廣狹無礙,一多相容。它所特殊的,就是在無論如何微細之中,可以包容很多東西,所謂「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啊。

現在我們可以舉這麼個例子:這個間諜衛星在空中轉,給我們地球拍照,種種的事物,哪怕地下一個士兵他刮沒刮鬍子,它的錄像都照得很清楚。但是所有這麼大的東西,這許許多多的這些材料,這許許多多的內容,這許許多多的信息,就在它一盤小小的錄音帶裡頭。整個一個間諜衛星沒有好大呀,把你一個地球上的東西它都攝在裡頭了。現在也很多把這個經卷,擱在一種特別的錄音帶裡頭,那麼一部大藏經就沒多少東西了,這麼來存儲就好辦了,用的時候放大嘛。所以這些事情就是「微細相容安立」。

[解]:《普賢行願品》云:「一塵中有塵數刹,一一刹有難思佛。」「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刹。」正顯此義。

在這個《華嚴經》裡頭,《普賢行願品》,「一塵中有塵數剎」,一個微塵,剛才我說比電子小多少億倍的那個微塵,一個小的這樣的微塵裡頭有「塵」那麼多的「剎」。「塵」是多少?那不可說不可說啊!有那麼多的「剎」,這就是微細,一個塵中安了這麼多〔剎〕了。而且一個微塵中所有的無數剎,每一個剎中還有難思的那麼多的佛。這兩句經,極表「微細相容安立門」的這個玄妙。

又有「於一毛端極微中」,在一個毛端(一根毛的頭上),咱們身上,這毛就是汗毛嘛,你一根汗毛頭上「出現三世莊嚴剎」,就把空間也打破了。就在每位每位你們的汗毛尖上,就出現三世,過去、未來、現在,莊嚴的佛剎。這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同時出現,(把大家那種空間的,剛才說空間,「小不能容大」,這個空間打破了),這時間也破了,「時間破」單有一個玄門講的,不過這裡就帶著了。

所以愛因斯坦,像他們這些相對論以後的科學,對於我們是一個很……,我們佛教界是很歡迎啊。而牛頓的那些科學跟我們就格格不入了。那愛因斯坦就好辦了,而且我們得到很多很多的,可以來作為例子的東西。愛因斯坦他這個結論很好嘛,他說三樣東西: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空間,一個是時間,都是由於人類的錯覺。

所以現在科學進步,時代不同了,稍微前一段的時候,大家所遇見的這些困難,現在我們都不成困難了。那個時候總要講「這個桌子為什麼是空」,那很難講。現在科學就好講了,科學講,這個不過都是些原子,原子裡不過都是些電子、中子,這些都是顆粒,這顆粒都是「二重性」。「二重性」是什麼?就是電波和一些能量,沒有東西。那不就是「空」嗎?

他這說是,這個「物質是錯覺」,咱們佛教就說因為「一念妄動」嘛,你才有這個無明,才有這個世界。「妄想」跟「錯覺」不是很相當嗎?「妄」不就是「錯」嗎?「錯」不就是「妄」嗎?是不是啊?你這「想」跟「覺」,這不都也是同類嗎?咱們說由於「妄想」,他說由於「錯覺」。空間是這樣,時間也是這樣。

你沒有妄念,什麼叫「時間先後」啊?就是因為你這個念,念念不停留,剛才一念,又起一念,又起一念,事實只是這個。因為你念念不停留,於是乎,先起的念就叫「過去」,正想的這一念就是「現在」,將要起的那一念就成了「未來」了,三世就是這麼出來的嘛,這都是錯覺啊。

所以,真正是大丈夫,就別在這錯覺、妄想堆裡過一輩子吧!嗯!這才是咱們出家的大事。在家人也應該如此,不應該讓出家人專美。「識心達本,名為沙門」,識心達本,那就離妄了,這才叫做沙門。

所以《華嚴經》這些經文就顯出「微細相容」了。它不但是空間,連時間三世都在一毛端顯現。

[解]:今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於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鉢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在我們經呢?在〈積功累德品〉,法藏比丘在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微妙之香;「猶如栴檀」,栴檀,多少里的臭樹,只要長一棵栴檀,全林子都變香了。他的香如栴檀一樣那麼香,如優鉢羅花那麼香,這個香普熏無量世界,身口出這樣的香。你看他這個香,一個人的口所放的香能夠普熏無量世界。這個口,一個人的口是很微小,而能容這樣多的妙香啊。

「手中常出無盡之寶」,一個手也是很小啊,可是它能夠出無盡的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有情所要的這麼些東西,他手中全可以放出來。這又是「微細相容」,一個手很小,能滿一切眾生這樣的願,相容的甚多。

[解]:又〈寶蓮佛光品〉曰:「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

再有〈寶蓮佛光品〉,極樂世界蓮花中,一個蓮花有三十六百千億光;有三十六百千億光,一個光中(就是這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每一個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這極樂世界的殊勝,不是那麼畫張畫能畫得出來的。就這兩句,你怎麼畫?就是那麼多蓮花,一個蓮花有三十六百千億光,你就沒法畫了。而一個光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誰能畫?現在不能,我看未來也不能;科學再發達,你用什麼工具也不能。

[解]:夫一光者,乃蓮光中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是表至極微細也。而一光中含攝三十六百千億佛,表極微細中含容一切諸法也。

「一光」只是蓮花光中的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表示極微細。可是這麼一個微細之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表「微細包容一切」,同時也表現極樂世界的殊勝,這是第六。

現在這些例子〔註一〕都打破了,有很多很多東西,這「微細相容」啊!小的裡頭還有小的,也都包著無量無邊的……,這個是第六。

(七) 因陀羅網法界門

[解]:(七) 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微細相容門,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之義。故假因陀羅網為喻,以明此義。因陀羅網者,帝釋天宮所懸之珠網。網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現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個影現。

第七、「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六種都是表現小的能夠容大的,一就是多。這只是一重的意思。「因陀羅網」呢,多重的,我們更不好思議了。

這以前的這些個境界,就都是跟我們腦子所想的是不一樣,跟我們常識是不合的。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是「唯常識論」,他只認常識,常識能說得通的,他就相信;違反常識的,他就覺得都不對,這太可憐了。你的常識太可憐了,就那麼一點點,你常識之外的東西多了。這個都打破這些概念。

「因陀羅網」是多重的,上面只講了一重,這個是多重的。它這怎麼叫多重呢?這個帝釋,這天帝宮殿之中,他有個珠網叫做「因陀羅網」,這個網有一千個珠子(一個網上有一千個珠子),這個珠子呢,珠子就是圓的鏡子,鏡子要是圓的就是不可思議了 ── 這個已經很微妙了,這個鏡子也就很妙了,它就是來什麼照什麼,它是平面的 ── 圓的就照十方了,每一個每一個是圓的就照十方了。那麼這一千個珠子都是圓的鏡子,那這一個珠子它就把其餘的九百九十九個珠子都照在這一個珠子裡頭了嘛,對不對?一個珠子可以容了其餘的九百九十九個,「一」中就有「多」了,這是「一重」。

[解]:而一珠中所現之一切珠影,復現於其餘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現。如是千珠重重映現,無有窮盡,以喻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無盡。《大疏》云:「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

再一重呢?每一個珠子它不都帶了九百九十九個嗎?每一個珠子都帶了九百九十九個,這樣九百九十九個珠子又攝在一個珠子裡頭,這不就「兩重」了嗎?

這麼說,好像我們腦子還不容易體會。我這給你們舉個例子,我們就是兩個人相看,我看見他,他看見我。第一重,他進入我的瞳仁裡頭了,我瞳仁裡有個小人(你們要仔細看,誰看見誰瞳仁裡都有人),我也進入他的眼睛裡頭了,他瞳仁裡有了我,這一重。

但是你要知道,你瞳仁中的我,那個我是什麼呢?我不是看見你了嗎?我的眼睛裡有你呀,所以你看見了我,是帶著你進了你的眼裡頭了,多了一重了吧。我看見你,可是你的瞳仁裡有個我,我又把「我通過你」又帶到我眼睛裡頭來了,這不兩重了嘛?

實際上這個無窮盡。你想想看看,是不是無窮盡哪?瞳仁裡還有瞳仁、瞳仁裡還有瞳仁、瞳仁裡還有瞳仁……,這無窮盡。這兩個鏡子對照,你看見無窮的鏡子。你要不信,回頭你把兩個鏡子對著一擺,這不知道是多少鏡子啊!

所以這就是兩重,一個珠子現一切珠影是第一重的;那麼,一個珠子所現的一切珠影又現在九百九十九顆珠子裡頭,這個又再帶到一顆珠子裡頭去,這第二重。這是重重無盡的「重」,現出重重的映現,就比我們剛才說的兩個鏡子、兩個人就複雜多了。那麼,來譬喻什麼呢?譬喻一切法的「相即相入」。一切法的「相即相入」是這樣重重無盡的,還不是只是機械的那麼樣的「相即相入」。

那麼,咱們這個經中,《無量壽經》,這裡頭的譬喻了。

[解]:在本經中〈寶蓮佛光品〉云:「眾寶蓮花周滿世界。……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個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寶蓮佛光品〉,在極樂世界,「眾寶蓮華周滿世界。」全世界各處都有蓮花。「一一華中」,極樂世界全世界到處都是花,每一朵花都放「三十六百千億光。」剛才已經引用過了,那是一重,這是多重的了。每一朵花放三十六百千億光。

阿彌陀佛是一個佛,阿彌陀佛一個佛的佛國裡頭有無數的蓮花,一朵蓮花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光,這一朵蓮花這麼多光,在一個光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你看,從佛到蓮花,蓮花到光,光又出來這麼多佛,那麼這一切佛都在那兒說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這是經中所說的這個內容。

[解]:上第六門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是微細相容門,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徵其前後之經文,則可廣顯重重無盡之相即相入之妙義。

前面所說的,一個光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是「微細相容」,這前頭說過了。但是現在呢?它「重重無盡」哪!

[解]:一阿彌陀佛國中,有無數寶蓮華。一一華中放無數光,一一光中有無數佛。一一佛放光說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如是則極樂國中,有無數蓮,蓮放光,光現佛,佛現國土,土中又有無數蓮,蓮復放光現佛。……可見本經正顯《華嚴》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玄門。

極樂世界有無數的蓮,一個蓮就放光,光就出現佛,佛就現國土,國土中又有無數的蓮花,蓮花又放光,光又有無數的佛,佛又……;你看,這下去是沒有窮盡哪,這「重重無盡」哪,所以叫超情離見,不可思議。

我們老在這個情見之中,不但是對於這種很玄妙的玄門很難體會,往往就是寫得很明白的經典的意思,也不容易體會真實義。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看出來,這個蓮花的例子是「重重無盡」哪。一個佛土的蓮花是如此,它的蓮花放這麼多光,光又出這麼多佛,每一個佛他都有國土,他都安立眾生,它有多少蓮花,它又放光,光中又現佛……。這個還都是前面的,第八就特殊了。

註一: 此處應是指上文所舉的「例子」打破了很多像小裡頭不能包括大的唯常識論;另一種理解是前文所提及的電子、中子,這些顆粒的「粒子」打破了,小的裡頭還有小的,「微細相容」。

因「粒子」與「例子」同音,亦都可以解釋得通,故並列於此。

(八) 託事顯法生解門

[解]:(八) 託事顯法生解門。由上之重重無盡,故塵塵法法皆是事事無礙法界。故可任就一塵一事,顯此法界全體。如《大疏》云:「立像豎臂,觸目皆道。」

第八、這就是要給這個密宗和禪宗的理論根據了 ── 託事顯法生解門。「託」,依託一個事情來顯現法,通過事來顯法,也就是來顯出本來的理體,也宣說一切妙法;「生解」,讓眾生得到真實的解。「託事」,由於上面的七種「重重無盡」,所以任何一個微塵,一個毛端,都是事事無礙法界,都是重重無盡不可思議。因此,就可以把任何一個微塵,任何一個事相來顯現法界的全體。

《大疏》就說了,《華嚴經大疏》:「立像豎臂,觸目皆道。」「立像」,這個淨土法門也有觀像,一尊佛像,就看這個像。這密宗裡頭可以觀法器,觀什麼什麼一個實物,觀一個像,觀字種,觀曼陀羅;幾個法器擺在一起就是個曼陀羅,幾個種子字擱在一起是曼陀羅。你到那個大佛殿上,看見天花板上寫好多梵文的字,那都是字種,那個字種湊在一起就是一個曼陀羅,就是一個佛的壇城,都是立像;「立像豎臂」,豎個胳臂,「觸目皆道。」碰著你眼睛了,都是無上之道啊!你看什麼呀?沒有一點地方不是「道」的。

從前有一個人在佛殿上吐痰,別人就批評他:「你怎麼能在佛殿上吐痰哪?」「好,請你找個沒佛的地方我來吐。」那人就沒法說了。哪兒沒有佛呀?所以這個「立像豎臂」,這個「豎臂」的這個……;這個禪宗密宗,實際上到了密宗最高的心地法門,跟達摩祖師的禪完全是一味的。別人以為這個密宗之殊勝,就是因為它有很多法,有很多什麼……。不是的,那還都是方便。主要最後最高的,還就是達摩祖師的禪,六祖的禪哪,南禪啊,不是北禪。

這個「豎臂」,禪宗的第一則公案,就是釋迦牟尼佛拈起一枝花來嘛,讓大家看哪,讓大家看這個花呀,這不就是「託事顯法生解」嗎?可是大眾都莫名其妙,只有金色迦葉破顏微笑,呵呵一樂,這個就傳了。這傳心哪,這第一則公案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囑付摩訶迦葉。」

所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也沒有階梯;會,就是!不會,那就是銅牆鐵壁。所以這個地方就是,任何……,那後頭還有像這一類的,也略為說一說。

俱胝,這是禪宗一個大德,他這個住庵。一天,來一個比丘尼,進來之後連這個斗笠都不摘,他說:「你可以把這個……,摘一摘笠子。」比丘尼說:「你道得,就除掉笠子。」「道得」,你能說出一句來,就是道得。那道得當然是富於禪機的嘛;你能道得一句,我就摘下笠子。他無言可對。無言可對,他就說,「唉呀,天也很晚」,因為來的是個女的嘛,她也不方便嘛,他說,「外頭也是這個很野的地方,你就好好的在這兒留宿一晚吧。」怕她這個外頭有危險啊什麼的。她也是說:「你道得即住。」你能說,說出一句來,我就留下。他說不出。說不出,那個人拔腿就走了。

俱胝就很慚愧,他說:「我這個男子漢,連一句都說不出。」你會講一百部經也沒用啊,這一句道不出就是道不出啊。他就想:「我這個廟我也不要了,我去行腳參訪。」夜裏做夢,夢裡〔山神〕告訴他:「你不要走,明天有個肉身菩薩來。」第二天,天龍來了。來了,他就請問。他〔天龍〕就豎一個手指頭。所以就是說明這個「豎臂」,這個「豎指」跟「豎臂」不是一樣的嗎?俱胝就開悟了。

所以以後,凡人見他跟他問話,他都是這麼回答,所以「一指禪」哪。他說:「吾得天龍一指禪,一生受用不盡。」所以他接人都是,問什麼都是這個,這就是「豎臂」。

這以後,像這個雪峰,「哪兒來的?」他把毬給你滾出來啊。那大慧用個大竹篦子,來,他就拿竹篦子給你看,都屬於這一類。

那麼,除了看見花悟道的……,這個靈雲,靈雲一看見桃花,大悟了。靈雲是雲門的師父(雲門是一宗啊),「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永不疑。」這個纖疑永斷了,一點疑惑都沒有,都斷了,這很不容易啊!這靈雲哪,他看見桃花呀!

這個香嚴就是擊竹啊,他那兒掃地,這地下一個石子,撿起這個石子一扔,扔到旁邊有竹子,打到一棵竹子上,啪!一響。一響,開悟了,「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這一下一碰到竹子,這一響,把這個所知的都忘了,不用再修持了。所以這都是屬於這一個門 ── 託事顯法生解門。

《無量壽經》呢?剛才說的不都是禪宗嘛,也略微提了點密宗,今天時間不夠了,不能多提了。那麼咱們這個《無量壽經》呢?它正是有這個內容啊。

[解]:經中〈菩提道場品〉曰:「又其道場.有菩提樹。……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佛告阿難.如是佛刹.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一見彼樹,可證無生,是正為「託事顯法生解」之玄旨。華果樹木,皆作佛事,亦復如是。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復由見彼樹故」,怎麼樣呢?見彼樹故就「獲三種忍」,看見樹就獲忍哪;「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你看見沒?看見樹就得忍哪。

「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花果樹木都是相,它給眾生作佛事啊,而且是作殊勝的佛事 ── 得三種忍啊,還得無生法忍哪!這些事情是什麼呢?就是第八玄門。由於這「因陀羅網重重無盡」,所以一切無盡無邊的東西都入在任何一毛一塵之中,所以「青青竹葉,無非法身,鬱鬱黃花,盡是般若。」竹子都是法身哪,菊花都是般若。那豈但竹子?豈但黃花?那何處不是啊?

(九) 十世隔法異成門

[解]:(九) 十世隔法異成門。此門表延促無礙。以上八門橫示圓融之相。此是豎示。十世者,過現未三世,每世又各有過現未三世,於是成為九世。九世互入,為一總世。總世與前九相合,而為十世。此十世隔歷之法,同時具足顯現,是曰隔法異成。

第九、是時間了,(第八是特殊了,託事),第九就是「十世隔法異成門」,表延促無礙,延促同時,一萬年和一秒鐘是同時。空間是橫著說,這個是豎著說,單指時間,「過現未」是三世 ── 過去、未來、現在。這每一個裡頭又有三世,過去裡有過現未,現在有過現未,未來有過現未。

這個好像怎麼一個裡頭有三個呢?我們舉一個例,我不要三個都舉,我就舉一個「現在」的例子來說:「現在」我在講這個書。這是「現在」吧,現在講這個書呢,現在講的是相續的,我現在在講書,這個是「現在式」。在我的現在式之中,剛說過的那一句「過去」,現在這一句正說是「現在」,底下有一句要說,這是「未來」;過去一句,現在一句,未來一句擱在一塊正是「現在講書」。

你要用英文,寫英文,你用時態是現在式,I am speaking,「我正在講書。」他這「正在講」已經就包括了過去了;所以這過去、未來也都是如此,所以三世就變成九世。九世總起來就變成另外,就是第十;另外又有一世,這總擱在一起就叫「十世」了。三世每一個有三世,就是九;這個九之總和又為一,這第十,擱起來就是十世。「十世相隔之法」,時間嘛,過去、現在本來是相隔之法,但是「相異而成」,所以叫「隔法異成」。

《華嚴》有三種,晉譯《華嚴》最早,是六十卷;唐譯《華嚴》是八十卷,後來加上最後的《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成為八十一卷;最後譯的是《四十華嚴》。

[解]:晉譯《華嚴.初發心功德品》曰:「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

這個是晉譯《華嚴》,這晉譯《華嚴》裡頭的一品說:「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它正說明這個玄門,這一念的時間就是無量的劫了。

「劫」這個時間就不得了啦,多少百里多少千里這麼大的石頭,天人穿的極輕的薄紗的衣服,五百年下來一下,用袖子摸這石頭一下,什麼時候把這石頭磨完這叫一劫。這個時間就不好算了,多長啊!石頭都磨完了,五百年才摸一回,那麼大塊石頭。這個無量劫就是一念哪!就是還是愛因斯坦也說對了,這是錯覺嘛,這時間。「無量劫是一念,一念是無量劫」,這是晉譯。

[解]:又《普賢行願品》曰:「盡一切劫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皆顯延促同時、三際一如之義。

《普賢行願品》是《八十華嚴》,也就是《四十華嚴》裡頭的,「盡一切劫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頭一句跟前頭晉譯《華嚴》是一個意思,不講了。第二句,我於一念之中見三世,這一念,就這現前當前一念,可是他已經見到過去、未來、現在了,這表示 ──「延」是延長,「促」是很短,長、短的時間是圓融的。

「三際一如」。我們常常說三際一如,「三際」就是指著過去、現在、未來,都「如」;過去如是,未來如是,現在如是,都是如。三際一如,三際都是如,你說它是「三」,它又「如一」;你說它「如一」,你也可以把它分為三世。

那這就是咱們這個佛法的微妙之處。他們外國的哲學家不懂,他們認為我們是「中」,他說:「我們『排中律』,不許你『中』。你要是『一』就是『一』,要是『多』就是『多』,要是『這』就是『這』,要是『那』就是『那』,不可以兩邊站。」他的「排中律」不能適應到咱們佛教裡,他們不懂,我們不是他那個「中」,我們是圓融而不是這個逃避、妥協論。

[解]:故《大疏》曰:「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本經之中,亦多顯此。

這《大疏》舉個例:「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一夕之夢」,這好像從前《聊齋》,作個夢,黃粱夢啊;煮小米飯,這個飯還沒煮熟,他已經從考中狀元,做二十年宰相,最後又罷了官,被仇人殺了。這時那個飯還沒熟。這是夢,一夢嘛,你這已經是一百年,其實是一會兒的夢。

[解]:如〈大教緣起品〉云:「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德遵普賢品〉云:「於一念頃.徧遊一切佛土。」又〈歌嘆佛德品〉云:「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刹。」同顯此第九玄門。

在咱們本經之中呢,同樣的,「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在一念的這樣一個時間裏頭,能夠安住無量億的劫。

〈德遵普賢品〉:「於一念頃.徧遊一切佛土。」這起一念的時間裡頭,遊了一切佛土了。這一切佛土是多少佛土啊?無量無邊的佛土啊!一念之間就徧遊了。

「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在一頓飯的時候,到了十方無邊的淨土佛剎,都是顯這第九 ── 這個時間,短和長「如」,相如。

(十) 主伴圓明具德門

[解]:(十) 主伴圓明具德門。橫豎萬法成為一大緣起,法法交徹;故隨舉一法,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緣起。亦即舉一法為主,則其他一切法皆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為主,則餘法成伴而盡集之。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圓滿具德。

第十、「主伴圓明具德門」。因為「橫」的萬法,「豎」的萬法,橫的是代表空間,豎的代表時間,都合起來了,成為一個總的緣起。以它為緣起,一切法就是這些啊。這一些合起來就是總的緣起,沒有別的了,都在這兒了。而且這個法,每個法都是相交相徹,你徹我,我徹你呀。所以隨便說一個法,其他一切法也就隨著跟著它了。

就這一切,我隨便說一個法,就以這個法為主了,而其餘的法呢,也跟著它,就成為它的伴侶。就好像我們在北海看見水上起波,我們可以指著某一個波,以這個波為主,其餘的波跟它都連著的,其餘的一些波就成了這個為主之波的伴侶。你要另外舉一個波做主,剛才這個主它也就成了那個的伴侶。所以,一個法中就有一切法,也就是一個法就可以圓滿一切法的功德。

那麼也就是我常常說的,那北海這個水,你也可以想,這個波浪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很多因素啊!這個池子這固體的東西(石頭、地)是什麼形狀,決定這波的形狀;風多大,決定它的形狀;剛才這個波是什麼樣,就決定下頭這個波的形狀,所有的波都起決定作用。比如說,這個岸也給信息(也是條件或者說信息),地也是如此,風也是如此;過去的實際情況,這些慣性,這水也在動,下面要動當然跟前頭的那個有關係。

所以你隨便舉,現在扒一個波來看,它過去所有的,現在的情況,與未來將要什麼情況,以及其他所有的一些情況,都在它這一個波裡頭。這一個波你怎麼給割斷哪?這個波劃到哪兒算是這個波呀?它不是跟其他的波都連著的嗎?所以,以這一個波為主,其餘的波都成了伴了,其他一切波中所有的一切的信息,都可從我這個主這兒得到。你換了一個主,剛才這個主成了伴了;另外一個主,那這一切的功德它也都具足。

[解]:《大疏》云:「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

所以《大疏》就說,「如北辰所居」,「北辰」就是咱們北斗、紫微星,它所在的地方,「眾星拱之。」北極星,現在我們叫做北極星,老的名字叫紫微,就是你指定了一個為主,其餘都向它朝拱。

[解]:今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十念必生願」為大願之本。專重持名念佛,名具萬德,此一句佛號圓滿具足一切法之功德。舉體是華嚴玄門圓明具德之義。

現在咱們這個經來說,咱們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我們的綱宗就是這;以阿彌陀佛「十念必生」這個願,作為四十八願的主體、根本。

我們特別重「持名念佛」。這個名,老是說「名具萬德」,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一句佛號圓滿一切法的功德。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就是跟前面所說的這一些個十玄,一個具體的玄門吧,〔相契〕;咱們這樣的一個宗旨,這個本身全體就是「華嚴玄門圓明具德」的真實義 ── 一句佛號具足一切法的功德。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的道理都在裡頭,這個三聚戒的一切戒律都在裡頭,禪宗的一千七百則公案都在裡頭。另外還有一句話,一切禪定的功德都在裡頭。

所以我們這個修持,我倒不是說一律都要念佛。你持咒,你參禪都可以,但是你要用這樣的觀點哪,你不要老覺得不足,「我這個好像就不如他那裡,他有些什麼優點,那裡又什麼……。」所以有人一生病就要念藥師法,一死人就要念地藏法,過兩天又要修點財神法,啊!這個忙不過來。又有點什麼,又要拜懺;一聽說參禪好,要參禪;一說持咒,就要去求灌頂種種的。他不知道「一法就具一切無量法的功德。」你要有如是見,所以圓人修行一天等於普通人修行一劫。

圓人不是說長得像個皮球一樣,哪有這樣的人哪?他「見」是圓的嘛。所以,你能夠把「這個」如實的信受,能成為你的「見」,你就是圓人哪。你修行一天,你一樣跟大家一塊吃飯、睡覺,別人也看不出你什麼特別的來,但是你修行一天等於別人一劫。

[解]:經中〈三輩往生品〉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此明淨心念佛一聲之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所以〈三輩往生品〉中,「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只念一句就行了,所以就是這個啊,這「一」中的功德就無量啊!可是你得一念淨心之下念的。

[解]:又大願中有「聞名得福願」。十方眾生以聞名故,「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

而且這個名的功德,「聞名得福」,聽見阿彌陀佛名字之後,「壽終之後.生尊貴家」,你就得這麼個好處;「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這密宗還要叫你挑下世,你還很難哪,怎麼選胎?這個你只要是聽了佛的名字,你就具足這個優越性了。

[解]:又有「聞名得忍願」,他方菩薩以聞名故,應時可獲一二三忍,證不退轉。可證彌陀名號,妙德難思。

「聞名得忍願」。他方的菩薩聞了阿彌陀佛的名號,當時就得一二三忍,那「無生法忍」就得到了。真正得「無生法忍」是八地菩薩呀!那還了得!可見得這個名號微妙難思啊。

[解]:如東密《阿字觀》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羅尼與一切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無量無邊,是即圓明具德之玄意。

東密,這個前頭引過,這是在東密《阿字觀》裡頭,「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這都是《華嚴》的道理啊。從一個「阿」字出一切陀羅尼,一切咒都是從這一個「阿」字出來的;從一切陀羅尼出一切佛,那麼一切佛就在這一個「阿」字裡出來的。

所以興教大師也這麼說,他並且說,他自己就發揮了,為什麼念阿彌陀佛有好處?阿彌陀佛裡頭有這個「阿」字,那麼持名念佛的人你就可以放心了。你要真正能放心的話,那我也就真的要向你致賀!

你念「阿彌陀佛」,由於裡頭包括一個「阿」字,這個「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一切陀羅尼都有了,一切佛都在這裡頭了,就出生一切佛呀。這些古德沒有一個要騙人的,都持戒,妄語還得了啊!尤其在法上,在法上說假話去騙人,那是大妄語啊!比你去詐欺取財嚴重得多呀!

所以這個「圓明具德」之中,我們還看見極樂世界的例子很多。

[解]:又彼國土,色聲香味觸,一一圓明具德。故見光、見樹、聞聲、嗅香,莫不增益善根。

「又彼國土,色聲香味觸」,這本來是五塵哪,「色聲香味觸」是五塵哪;「色聲香味觸」一一都圓明具德,所以極樂世界它有好處。這個為什麼要去?它就是因為這個好處:一個是它一一圓明具德,一一都使你增上;它又沒有退緣,所以你決定不退。而且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不退,一生之後就是不退轉,就是阿鞞跋致,就壽命無量,所以你不成佛是不可能的,沒有第二個答案。

我們怎麼說這個「色聲香味觸」都是圓明具德呢?你看我們底下引了很多經文。

[解]:「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波揚無量微妙音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

「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見光是「色」,可是「色」起作用,圓明具德啊。

「聲音」,這波,水波,八功德池的水波「波揚無量微妙音聲」,種種種種聲,種種說法的聲,還有「甘露灌頂受位」的聲。聽了這些聲音之後,「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這聲音中,圓明具德。

[解]:「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

「香」。「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聞到了這個香,這個塵勞、污垢的習染都不起啊。風吹這個香到你身上,「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那麼「香」是圓明具德。

[解]:又:「若有眾生.覩菩提樹。聞聲.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味」。看見菩提樹,「聞聲.齅香.嘗其果味」,嘗嘗菩提樹果子的味,這都是很大的功德,是不是啊?

「觸其光影」。「觸」到了光,「觸」到了影。

「念樹功德」。這是「意」根了,都在內了。

「皆得六根清徹。」都「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所以色聲香味觸法,連法也包括在內了,這一切一切都是圓明具德呀。

[解]:又「寶香普熏願」曰:「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可見一塵一毛,莫不圓明具德也。

再補充一個例子,那就是「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這個就不是在極樂世界了,這個香就是能到我們這個世界,一切世界嘛。所以大家常常有這個情況,在修行的時候,有的時候,或者心清淨的時候,常常會聞到一陣很清妙之香啊。所以極樂世界的香是普熏十方世界的。

這個就把「十玄門」是些什麼內容介紹了。那麼,何以故,諸法能這樣事事無礙呢?

[解]:《華嚴玄談》謂諸法何故事事無礙?從唯心所現故。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唯自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

《華嚴玄談》這一部書,他裡頭講:「諸法何故事事無礙?」這一切法為什麼它能夠事事無礙?就是「從唯心所現故。」因為一切法皆是心之所現,「唯心」,唯獨是心之所現哪。

「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沒有別的東西啊。唯是自己的「如來藏心」,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心哪;「緣起之差別法」,從這個心而緣起有種種差別,所以大地森羅萬象,出現了一切了。

因為正是從自己心之所顯現,它是一個體一個性,因此就必然有可以和融之理。雖然是小,或者有大;或者是一,或者是多;或者是長,或者是短;〔或者是〕時間,或者是空間,皆無非是心之所顯現,一心所現之物,自然可以融和。

[解]:《華嚴金獅子章》云:「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唯心善成門,即主伴圓明具德門。

所以《華嚴·金獅子章》就說,「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它本來它沒有自己獨立的一個體性;都是「由心迴轉」,由於心之轉現,所以我們可以「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因此這個就叫做「唯心迴轉善成門。」都是心在那迴轉而善於成就一切。「唯心善成門」就是「主伴圓明具德門」。因為一切皆是本心,那麼「一切」,那功德就是不可思議呀!

這裡再舉一個布袋和尚的偈子。這個廟裡,咱們一進山門,就看見一個大家都稱為彌勒菩薩,實際那個胖大和尚的像是布袋和尚的像,唐初,是彌勒化身。後來就都把這個像擱在山門上了。布袋和尚喜歡小孩,所以到哪兒都有很多小孩跟著他,他老背著個布口袋。他說,他的偈子:

「只這心心心是佛」。所以有人一說到「唯心」,他就覺得飄渺。要說「唯心淨土」,他就信不真了,他說這個「唯心淨土」大概又是想出來的。他不知道「只這心心心」,三個「心」字,「只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十方世界這個最靈明的東西啦。

「妙用縱橫可憐生」。所以現在大家聽見氣功什麼的,啊!就迷倒得不得了啊,崇拜呀!有的廟裡頭都……,我聽說南方有的廟裡都在那兒練氣功去了,為這個傾倒了。那你看,要布袋和尚他就說,這些神通妙用可憐得很哪;「妙用縱橫可憐生」,不但是有神通,而且是神通妙用,是「妙用縱橫」啊!那神通妙用,縱橫的妙用,都可憐得很哪。所以這個修道人,他要有氣概。

黃檗還沒有悟的時候,跟一個人搭伴遊山。那裡本來有路的,山洪發了,路就變成河了,過不去了。過不去了,黃檗就過不去就不能走了。那個人就說:「走,可以過。」他就把他那個斗笠扔在水裡頭,一蹦,就站在斗笠上,在水面就過了,就招手:「你來,你來。」

要一般人看見這個情況,那還不給他磕頭啊?黃檗說,「早知道你是這樣,我打斷你的狗腿」,所以現在的人都是顛倒見,要有黃檗這種見解就好了嘛,「我後悔,不跟你這麼一個梢子作對。」「我後悔,不跟你搭這麼個伴兒。」那個人說,「唉呀」,他就讚歎了,「真大乘根器,吾不如也。」我不如你呀!

所以這個就是說,把這個說到最後,就是說為什麼這樣子玄呢?皆是心之迴轉。心是如何呢?你用布袋和尚的話 (這是彌勒化身,當來的佛呀 ) ,只這心心心是佛。什麼是佛?就「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明的東西了,沒有更超過於這個了;「妙用縱橫」,你說有個什麼神通妙用,那可憐得很哪,「一切無如心真實。」是最靈之物,圓明具德,超過一切神通妙用。所以識心達本,名為沙門哪。

這是「圓明具德」呀!

[解]: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故知極樂依正清淨莊嚴,皆真實慧之所流現。

我們再聯繫到本經,本經在〈積功累德品〉說法藏比丘他的願,他就發了大願,他就「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他就勇猛精進,莊嚴妙土。所以這個妙土是怎麼莊嚴的呢?是他住於真實慧所莊嚴的。也就是法藏比丘,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是在真實慧中成就了極樂世界。

[解]:如《往生論》所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知妙土莊嚴即是清淨法身,無二無別。

所以《往生論》就說了,「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這三種莊嚴,三種莊嚴入在一個法句裡頭。「一法句」是什麼呢?就是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呢?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天親菩薩這幾句話很有禪宗的味兒 ── 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極樂的妙土,它的莊嚴就是清淨法身;清淨法身也跟我們自心,這也就是一回事啊。

[解]:經中〈壽樂無極品〉云:「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經云一旦開明。其所開明者,當人之自心也。七寶與萬物,佛之國土也。由自一心,而現妙土,由心迴轉,以成世界,是故事事無礙,圓明具德。

〈壽樂無極品〉,這極樂世界的人壽樂無極,他「一旦開達明徹」,這是經文,「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這段經文,他一旦開明,「一旦開達明徹」,就是一旦開明,開明的是什麼?開明的就是當人每一位每一位你自己的本心哪,自心哪。

這個自心就「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哪。這個自心,它就「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鬱單成七寶」,這是《吳譯》的話,鬱單是北鬱單,這四大部洲〔之一〕,鬱單是北鬱單洲,「鬱單之自然,自然成七寶」,它自然就成了七寶,所以心之迴轉,自然成七寶;橫攬一切就成萬物,萬物都顯現了,這都由於一切都是心之所顯現哪。

所以這一段話,「開達明徹……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正是由心迴轉而善成嘛。由自己的一心而出現妙土,由自心的迴轉而成世界,正因為如此,皆是心之妙現,所以事事無礙。這一切事皆是自心,自心跟自心有什麼礙呀?水跟水還礙著什麼呀?誰礙誰呀?所以它圓明具德,事事無礙。

[解]:故經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故知所顯現者,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無非真如、實相,亦即一一無非自心。是故超情離見,圓具十玄也。

經就說了,《無量壽經》說了,說這個經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說這一切都是開顯真實之際,「際」是本際;「真實的本際」就是「實際」,就是「真如實相」。

所以不管是橫說豎說,橫顯豎顯,無非都是佛之知見,都是真實之際、真如實際。所謂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由於這個實際所顯現的,所以一切相「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是要剝除了相才是道,當相就是道;「即事而真」,不是離開事相另外去求真,事就是真。

「一一無非真如、實相,亦即一一無非自心」哪。我們所見所聞一切一切,沒有一樣不是真如、實相,也沒有一樣不是自心哪,所以「超情離見,圓具十玄也。」

[解]:《華嚴》之獨勝,端在十玄。今本經亦具,足證本經不異《華嚴》。《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淨宗,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

《華嚴》之獨勝,它最超越一切的,就是它有十玄。別的經都沒有這樣有這十玄門。所以大家也公認,除了天台宗覺得它是在《華嚴》之上以外,別的宗還都覺得《華嚴》還是最高啊,這就是十玄。

現在《無量壽經》也有十玄嘛,就可以證明我們這個經跟《華嚴》不兩樣。而且《華嚴》最後用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最後都勸大家,面見彼佛無量光,願生安樂剎呀!本經完全就說的是這個,把凡和聖都同歸極樂呀,而讓大家都得到真實之利啊。

所以我們這個經有三個真實:「住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惠予眾生真實之利」,這三個真實。正是因為是住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能給眾生真實之利。你如果信受,你就得到真實之利。這個果實是殊勝的;是真實之慧開化真實之際所顯現的。

所以夏老師說,我們《無量壽經》是中本的《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的《華嚴》哪。

[解]:又據《要解》判小本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且極樂不離華藏世界,彌陀即是毘盧遮那,故判本經為圓教,誰曰不宜。

蕅益大師他讚歎小本,讚歎《阿彌陀經》,「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都不出於《阿彌陀經》啊。那《法華》《華嚴》的一切秘奧都在《阿彌陀經》裡頭。《阿彌陀經》又是我們這個經的小本,所以說,極樂就不離華藏,彌陀就是毘盧遮那。

所以這個在密宗裡頭很什麼,你這個修法,你這五方佛可以互換位置的嘛;毘盧遮那可以在中央,阿彌陀佛也可以轉到中央,毘盧遮那到阿彌陀佛的位置。這還是修法的這種觀想,實際是彌陀即是毘盧遮那,所以判本經是圓教,誰曰不宜呀!這個說,是有充分的〔依據〕。

所以有很多人還說淨土很淺。那麼,現在我們這麼研究之後,那淨土宗是圓教,而且他們日本很多大德認為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專中之專,一切經典都不能跟這個比。那就跟那個認為淨土宗是淺的人,就不是一個看法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這「見」哪!所以「見」這個事情很重要。他認為淨土宗淺了,那麼他所得到的利益呢,也就如其所見哪。

[解]: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別相。若是圓人則法法俱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則是差別中之平等相。

那麼,底下我們再說一句,淨土是這麼殊勝,圓教是這麼高,而且咱們這蕅益大師的話 ── 這圓教的精華全在這裡頭了。這外國人,他就讚歎「圓中之圓,頓中之頓,極頓極圓」哪。那麼我們再說一句,就是,這是在平等中有差別嘛!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平等中也有差別,我們所說的這些判教,有高有低,是平等中的差別相。

所以到了圓人則法法皆圓,沒有一個法不是圓法了,所以它又平等了。所以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那就是差別中的平等相。所以我們總是要這樣,在差別中也不離平等,在平等中也不離差別。

這就把這個判教這一個內容,說明《無量壽經》是圓教,說明它跟《華嚴》一樣有十玄,這部分就完了。

七、部類差別

底下「部類差別」,同部的、同類的都是些什麼經。這一部份都寫在這裡頭了〔見下文〕,我們不預備在課堂上講了,讓大家自己看一看。

這個同部的《阿彌陀經》有三種,這三種將來有機緣再跟大家介紹,也很重要。今天,在這一次,我們就請大家看一看了。

《大經解》 〈七、部類差別〉

為深究本經,應知同部同類之經論,傍及帶說淨土之典籍,以便參研。

甲 同部。

本經與小本彌陀,是同部經典。本經吳譯本,曾亦名《阿彌陀經》,與秦羅什所譯之小本同名。故世稱本經為大本,秦譯之《阿彌陀經》為小本。《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現小本彌陀,共有三種。

1. 《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2.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3. 《阿彌陀經秦唐兩譯會集本》現代菩薩戒居士夏蓮居會集。

秦唐兩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秦譯精要流暢,眾所宗向。唐譯則準確詳備,力保原面。先師會集兩譯,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佚之廿一字。按襄陽石經乃六朝人手書而刻石者,於一心不亂之下,尚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廿一字。宋代元照師,載入《靈芝疏》。明蘧庵師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師於《圓中鈔》大聲疾呼:「今傳(指秦譯本)訛說,凡讀習者,應依古本,而增正之。」會本依先德意,補入此廿一字。於是會本,既備兩譯之長,復補秦譯之佚。聖意備顯,易啟正解。於是秦譯原文應是「一心不亂專持名號」(此八字應一氣讀下)。正同於唐譯之「繫念不亂」,亦復與本經之「一向專念」同旨。彌顯持名妙法,從果起修,果覺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議。《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可見眾生但能信願持名,決可往生彼國凡聖同居土。實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亂或理一心不亂。持名法門妙用,和盤托出。足證會本實大有功於聖教也。

乙 同類。

凡倡導憶念彌陀,願生極樂之經典,均屬同類。其中亦有親疏,以持名念佛為親,其它為疏。

1. 《佛說觀無量壽經》是經與以上大小二本,合稱淨土三經。乃淨宗基本經典,具談十六妙門,勸導觀想念佛與持名念佛。

2.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勸導持名兼主持咒。

3.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4. 《後出阿彌陀佛偈經》始終唯偈,共五十六句。中云:「發願喻諸佛,誓二十四章」與本經漢吳兩譯中彌陀廿四願相同。

5. 《首楞嚴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勸導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6. 《般舟三昧經》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另《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乃此經之異譯。經主九十日為一期,不坐不臥,修佛立三昧,天臺稱之為常行三昧,唱名觀念阿彌陀佛。

7. 《往生論》天親菩薩造。倡五念法門,求生淨土。(淨土宗三經一論,即此論。)

8. 《往生論註》北魏曇鸞大師造淨宗古佚書之一。

9. 《安樂集》唐道綽大師造淨宗古佚書之一。

丙 帶說淨土經論。

復有諸經論,雖不專論淨土,但亦帶攝稱讚極樂,勸導往生。其中昭著者:如 1. 《法華經》。 2. 《悲華經》。 3. 《隨願往生經》。 4. 《文殊說般若經》。 5. 《目連所問經》。 6. 《十往生經》。 7. 《觀佛三昧經》(佛記文殊當生極樂)。 8. 《文殊發願經》(文殊發願求生極樂)。 9. 《入楞伽經》(佛記龍樹,生極樂國。) 10. 《毘婆沙論》(龍樹大士造)。 11. 《大智度論》(同上)。 12. 《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等等。

淨土經論約百數十部。以上就本經部類,與帶說淨宗經論略舉其要。至於密部有關淨宗之典籍,為數尚多,均未列入。

八、譯會校釋

底下呢,第八是「譯會校釋」。

[解]:「譯」指本經之原譯本。「會校」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釋」指本經諸本之註釋。

「譯」是翻譯,當初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會是「校會」,這兩種,校正、會集。「釋」是註釋。

[解]:甲 本經譯本

本經乃「我佛屢說,諸師競譯,東來最早,譯本獨多。」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降,僅存五種。

本經的譯本,現在存於世間的有五種,這五種底下要講,我們這就留在後頭。還有七種,這個經我們能可考證的,是來得最早,翻譯得最多,漢朝就來了。安世高翻譯過,這是《高僧傳》有名的大人物,安世高,可惜不傳了。漢朝就有兩次翻譯,翻譯得最早。

這七種我們也不用念,寫得也很全。這七種,當時確確實實知道名字,知道在哪兒翻,是誰翻的,都有記載,所以翻譯得很多。

最初是漢朝翻,一直翻到最後宋朝還在翻,宋朝翻的這一本還存在,這就是這五種,存世的五種。

[解]:今經五譯,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例如彌陀因地大願,漢吳兩譯為廿四願,宋譯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譯亦復不同,可見出入之巨。

這五種呢,它差別非常大,不像一般的經。《阿彌陀經》也是翻譯過兩次了,還有《金剛經》也有幾種翻譯,我們看不同的翻譯,出入不很大。但是《無量壽經》這五種翻譯,出入就非常大。你就拿發願吧,大家都知道這「願」是很重要的嘛,阿彌陀佛這個發願、大願 ── 四十八願。大家都知道四十八願,可是不知道二十四願,不知道三十六願。

《漢譯》和《吳譯》(吳就是孫權,吳啊,魏蜀吳),他那時都翻譯了,那都是二十四願。四十八願呢,是曹操這邊翻譯的,曹魏這邊翻譯的是四十八。唐朝翻譯的是四十八。四十八兩個,二十四的兩個,宋朝翻譯的是三十六願,還有一個《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也是二十四 ── 誓二十四章。所以在古籍中提出二十四的占半數,四十八的只占兩個,還不到半數,三十六就特別了。

[解]:又如《吳譯》廿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華化生」之勝願。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反而無之。

這個願文,它不是開合的不一樣,你要說我這一個分成兩個,兩個合成一個,它有的是……,你看這個《魏譯》四十八是最廣了,它並沒有把最主要的願都包括進去。往生極樂世界有兩個很重要的願,一個是「國無婦女」,一個是「蓮華化生」,這個在古譯,在《吳譯》裡頭有,二十四願裡頭倒有,你說是開合不同,它四十八願裡頭倒沒有。願少的倒有,它願多的倒沒有了,出入太大了。

還有的,比方「十念必生」的大願,在漢吳兩譯,這個含義也不夠明顯,種種。

[解]: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⑴譯手巧拙不同……⑵梵本傳寫不同……⑶本師前後宣說不同。」

這個不同的原因呢,清朝的沈善登在他的《報恩論》裡頭,他有一個分析。他說不同的原因,「略考諸經,約有三端」,這也不是很肯定只限於這三樣。

一個是「譯筆巧拙不同」。翻譯的筆墨有巧有拙,尤其那時是剛剛來,剛來的人他也不懂華文,也沒有念得那麼好(當然,安世高他有神通了,不過他的本子沒見著)。我們有很多人也不懂得印度文,所以這樣翻譯出來的文筆就很拙。你看那個古譯,現在存在的古譯,他以前那些個佛弟子,出席法會上佛弟子的名字,「侍者頭痛」,你說這個名字翻得很拙吧,是不是?他那個巧拙不同,這第一個原因,這個譯筆的關係。

第二個,「梵本傳寫不同」。傳寫之中,傳寫得很多了,愈傳愈多就會抄,抄抄抄錯,抄脫落了。而且它是貝葉經,樹葉,不像咱們現在裝訂得這麼好,那很容易缺頁、脫了,葉子破了、殘了,這又是個原因。

第三個,就是「本師前後多次宣說」。每一次觀機授教,所以重點不一樣,說的內容不會完全相同,不是完全重複再說一遍。他這個說法,「多次說」,是最根本的原因。當然,譯筆巧壞,梵本有脫落致成殘缺都是事實,都是自然的。

[解]:《甄解》云:「以審諸譯,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伊云:「多異本,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

日本人也說,頭一個《甄解》就說,「梵本廣多」,這個是一個。日溪也說,或者是不是一時說(他不肯定,他沒像沈善登這麼肯定),就像般若諸經吧,也是這樣。所以這個也如此,本經呢,處處都不同的說,所以有了多本呢,正表示釋迦牟尼佛的大悲。

[解]:以上諸德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

那麼現在說是「多本說」,是有根據的。《唐譯》這個本子就出於哪兒呢?就是出於《大寶積經》。因此在佛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無量壽經》。唐譯的《無量壽如來會》是《大寶積經》中的一會,所以佛是反復地說這個經。所以這一點,造成傳留下來這個本子不一樣了,這一點很重要。(下面,後頭還有一段討論我們刪掉了。大家自己看了。)

[解]:乙 四種會校之本

以上五譯,互有優劣彰晦。例如十念得生之本願與一向專念之要旨,於漢吳兩譯則未彰。

我們看(2)〔註一〕,就是「會校」。就是因為這幾個本子不同,出入很大啊,剛才說過,這個「十念必生」的〔願〕,《漢譯》《吳譯》文裡頭不明顯,這個是最重要的。日本人就說,一切經典都是權、都是假,唯獨有這個……;一般的經典以《華嚴》為真;那要跟《無量壽經》比,《華嚴》也是假,只有《無量壽經》是真;《無量壽經》這個經,它就是以四十八願為真,其餘都是假;那四十八願中以第十八願為真,其餘的願相比也是假,那是不是這個議論啊?

可是「十念必生」這個願,(正果法師他講淨土宗,他說:「我就是講個十念必生,講個出世三福。」)這十念必生是根本嘛!善導大師也是如此,善導大師就是弘的十念必生,但是漢吳兩譯它不很明顯啊。所以就是說,為什麼說這個出入,它這個出入的問題帶關鍵性。所以要會集就在這個道理。

[解]:至於五惡五痛五燒之宏文,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誡,於唐宋兩譯則不具。

那麼這五惡、五痛、五燒就指明咱們這個人間,有的人就是念佛,雖然是念佛,但是他的一切毛病都不改,這個不行啊!「帶業往生」,用現在的話說,你帶歷史的罪是可以的,你現行的罪不能帶呀。你帶業,你帶歷史的業,你悔改了,那是可以帶業;你現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還舉著屠刀,那不行啊!

所以五惡、五痛、五燒,這眾生行五惡,現世就受五痛,來世受五燒,這種告誡,尤其到了末法是非常重要。佛的慈悲,再三懇切告訴我們,這個毛病在什麼什麼地方。這樣的宏文,苦口婆心哪,唐宋兩譯就沒有,你看!

[解]:魏譯較備,為諸譯冠。但於「國無女人」與「蓮華化生」兩願,亦未明具。

《魏譯》比較全,所以大家後來都念《魏譯》,就是曹操那時候翻譯的。剛才說過,「國無女人」「蓮華化生」兩願它也缺,都是舉些大的例子。

[解]:故宋龍舒王日休……乃取漢吳魏宋四譯,校正會集,敘為一經,名曰《大阿彌陀經》。是即本經會集本之始也。

因此,宋朝的一個進士叫王龍舒,名字叫王日休,他寫《龍舒淨土文》的。《龍舒淨土文》寫得很厲害啊!它是刻版,版上出舍利。這個人是站著化的,王龍舒,宋朝的一個進士,他就把四種會集了。他不是五譯,他是四譯,把四種來會集,稱為《大阿彌陀經》,這是頭一個。

[解]:蓮池大師《疏鈔》中,「語則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

所以有人反對會集,他不知道這個早就有人會了,宋朝就會了,而且廟裡都念。所以蓮池大師就是說,他說,「我引證的話,我還是多取王文」,王龍舒的文,因為他的文比較通順,大家也熟悉,但是他對於王龍舒的會集,他不滿意啊。

[解]:《疏鈔》云:「……但其不繇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

《疏鈔》中,蓮池大師就批評啊,他這個不順譯法,他這個抄前著後,有的是就抄了,有的他自己寫了。而且他去取也不合適,他「三輩往生」裡頭,這《魏譯》裡頭三輩都說發菩提心,到了王龍舒那兒,他就改了。他說,中輩是發菩提心,下輩就沒有發,上輩就沒提這事。這個會集就很不妥當了,這個「高下失次」啊。

[解]:彭二林居士……論王本曰:「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然有可議者,如序分中遊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而王氏刪之。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一云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

這個彭二林,也是批評他的話,他的批評是這樣:雖然是流通,很通行,但是可議的是,如序分中「遊步十方」〔註二〕,這表示菩薩的行願,他沒有。這個「發菩提心」說過了,不重複了。最後,這個邊地,「疑惑佛智」,這個念佛的人,你對於佛的智慧懷疑,就是你的信心不足,你不能相信;或者對於自己的智慧不能相信,你只能生邊地。這王龍舒又刪掉了,這個很重要。這兩個都很重要,他都沒有。

[解]:彭氏鑒於王本之失,乃專就《魏譯》去其繁複,並按雲棲本,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仍名《無量壽經》。是為第七本。

所以彭二林,彭二林就是剛才說的彭紹升,是個大居士(清初),他就刪節了一本,把《魏譯》刪節了一本就成為咱們現在這個第七本(王龍舒是第六本,他是第七本),名字叫做《無量壽經》。但是他是批評了王龍舒,他並不能解決王龍舒的問題。

[解]:魏承貫居士,謂諸譯及王氏會本,猶未盡善。乃會集五種原譯,別成一本,仍名《無量壽經》。……王蔭福居士極崇魏本……復博考眾本,手自校讎,並定經名為《摩訶阿彌陀經》是為本經之第八本。

到了清朝的咸豐年中,一個魏承貫,這是個古文家,桐城派的古文家,文章很好,他是參考了五譯,也看了王氏的本子,因此呢,他就另外會集了。所以那個時候大家很稱讚他呀,是比以前都強了,他所作是第八本。

可是他呢,這魏默深他是想補救王龍舒的缺點,不要自己寫東西,因為這個開了一個很不好的例,後人用自個兒的話當作佛的話,這個很不好,這個例不可開。所以他鑒於這個,他自個兒再重作一番。可是他呢?這個不免有毛病,是不是啊?他這裡頭有好幾個毛病在底下了。

[解]:王蔭福居士讚之為本經八種之冠,亦非過譽。但所憾者,魏氏雖願力補王氏杜撰之過,惜未全免。

王蔭福居士,王蔭福贊成說是八本裡頭最好的,連五種古譯跟以前的三本,它是第八本,最好的。但是他的毛病是什麼呢?

[解]:㈠魏本第二願曰:「設我成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此中「無有胎生」四字,諸譯皆無。且此四字與原譯文相違。

第一個,他這裡頭有這麼個第二願,他說:「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無有胎生」這四個字是他編出來的。而且經中確切說是,這個《魏譯》本,「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魏譯》本就是說「有胎生者」,他這出來一個「沒有胎生」,這是一個錯誤。

[解]:㈡五惡五痛五燒一段數千言,魏氏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淫欲火燒,瞋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癡火燒。是為五痛五燒。」

第二,就是五惡五痛五燒,剛才說很重要,他把它刪節了。他說「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底下是什麼火燒,什麼火燒,什麼火燒,就把這一大段文章好幾頁的都概括進去了。而這些話呢,原經裡沒有的,這也是個毛病。

[解]:㈢魏氏會本謂極樂之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其中「依寶樹而住」之語亦各譯所無。

第三個毛病,他說那些宮殿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那些宮殿就在樹裡頭待著。這又是五譯裡頭都沒有的,這是他順手寫進去的。

[解]:㈣會本中「過是以往,阿彌陀(即無量壽)經亦滅,惟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亦各譯所無。

再有一個呢,我就補充一個,最近看了發現的。最末他加上,這末法的時候,在經裡加上一個,他說,最後就剩下,不是《無量壽經》(我們經本文只有留下《無量壽經》),但他加了一個,從別的經裡抄了一段擱下,他說,最後只留四個字,《無量壽經》之後就剩四個字,「阿彌陀佛」,度眾生。那麼,最後法全滅了。但是這個也不是它《無量壽經》裡頭的,你也不要這麼加進來了。

所以,他這裡有四個毛病。

[解]:先師夏老居士……發願重校此經。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縈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夏老之皈依師),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親為印證。

因此,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他就發憤,在天津閉關,拿這五種譯本重新會集,把各種譯本很深、苦苦的去鑽研。把他們這幾家前人的,王龍舒、魏默深、彭等等的本子,也都拿來很好的參究。自己在佛前這樣閉關,自己持咒念佛,這個他就得到很殊勝的一些感應。他在念佛的時候,實際上是,現在可以這麼說,不僅僅達到事一心,而且達到理一心。這是近代很稀有的修持人能達到的境界。

這個書成了之後,首先是他的老師,慧明老法師,這個照片就在這兒,這個是夏老師,這是他的佛堂,這個是慧明老法師,一個人手拿了一本經,就是當時的《無量壽經》。慧明老法師說:「我來給你作證明。」慧明老法師,當時南北都尊重,在安慶,是宗說俱通,現在大家都很多……,那五臺山〔註三〕也說這是開悟的法師,他這作證明,一人拿了一本書、一人拿了一本書,〔照片〕在這〔書前〕第一篇。

居士中,當時「南梅北夏」,南方是梅光羲(梅擷芸),是我舅父,北方就是夏蓮居,他們是極好的朋友。我這個先師在天津閉關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見,只有我舅父去能見。至於他修持所得的殊勝的情況,他從來不對人說,只是告訴我舅父。為什麼告訴我舅父呢?因為我老師的信佛是得了我舅父的幫助,所以這飲水思源哪。他別人都可以不見,也可以不說,但是我舅父去問,他要說了。但是,我一次很殊勝的因緣,我舅父也看我很誠懇,把這些事情告訴我。不是我老師告訴我的,是我從我舅父那兒知道的,他自己不講自己怎麼怎麼樣。

[解]:先舅父梅擷芸居士,連續播講於電臺,譽為善本。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並親為科判。

我舅父當時就在中央廣播電台講這個經。慈舟法師在山東講,到山東去就只講了這一部經,什麼都沒講。再者,他自己作了一個科判,慈舟老法師對《無量壽經》作了一個科判。他有一個極大的功勞,他出了一個「一心三輩」;三輩九品〔之外〕,他特別提出一心又有三輩,這是慈舟老法師的貢獻,很殊勝。所以就是說,淨土和禪宗不是兩個,「一心三輩」。

[解]:梅老讚云:「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

先舅父稱讚,他說是「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深度達到最深度,微妙達到最微妙;「發前人未發之藴。」這個會集是有前人未發的深奧的道理。

他還說,這個會集是「精當明確」,很精練,很恰當;很「明確」,很明白,很正確。

「鑿然有據」,都有根據,每一句話都在這五譯裡頭。我找過,我做過這種笨功夫,每一句每一句就找它的來源。在我註解之前,我要找來源,對於我這個註解有很大的好處。這一句話把它來源找到,你去解釋它就很穩當了。

「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沒有一個意思不是原譯裡頭有的。「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沒有一句話是本經中他添出來的。

「有美皆備」,原譯中所有的美妙,它都具備。「無諦不收」,沒有一個真實的義理不收在這個會集本之內。「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你就是想不承認這個是善本,你也辦不到。這是我這先舅父的話。

那麼,現在果然是大家公認為善本,在海外大量的印,已經入了藏。而且現在國外,在美國他們紛紛的成立「淨宗學會」,大家都在研究,念這個經,去研究這個經。上次我不是說嘛,我說今年我本來想多增加一點也增加不了,就是因為華盛頓他們正在研究,他們把問題都……;他們自己能解決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到了暑假他們會來,集中來問。所以這個經大弘於海外。國內是差得相當多,慢慢來吧。

這個就是「會校」。底下就是「註釋」。

[解]:丙 本經註釋

「註釋」大家自己看了。有些什麼解釋、註釋,都記在這裡頭了。因此下一次呢,就是到了「總釋名題」,講經題了,這就到了正文了。

「經題」,什麼經,一上來先要講經題呀。天台的五重玄義,它頭一個就要講經題,「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所以就留待下一次,今天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註一:《大經解》修訂版已將原版之序號由(1)、(2)、(3)改為甲、乙、丙。

註二:〈德遵普賢第二〉:「遊步十方.行權方便……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此段經文王氏刪之。

註三:見【前言】:「現在有人在五臺山,碰見住廣濟茅蓬的一個老和尚還提到,他承認慧明老法師,那了不起啊,那是開悟的大德。」

九、總釋名題

經 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後漢支婁迦讖譯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一名《無量壽經》 一名《阿彌陀經》 吳支謙譯

《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鎧譯

《無量壽如來會》 唐菩提流志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趙宋法賢譯

※ 自漢迄宋,同經異譯可考見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 (法名 慈濟 ) 會集各譯 (敬分 章次)

〔第九講,一九八九年四月四日〕

今天車子問題,因為到廣濟寺接一位法師,晚到了一點到我家。路上又特別堵塞,所以今天遲到了一點。那麼我們就順延了,晚了二十分,順延二十分。回頭四十五分鐘的時候,也休息一下。這個天氣熱了,我們不一口氣講下去了。中間休息一下。

[解]: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 是以天台家註經,先釋經名。

那麼今天呢,我們講「經題」了。這個經題呢,一經之題呀,在這個天台裡頭,天台宗它是「五重玄義」。五重玄義,第一重玄義就是講「名字」。我們現在是宗華嚴宗的「十門分列」,分成十個部門,這就把這個經題擺在第九。不過總之呢,這個很重要,不管什麼人講經,就是不講前頭的概要,也要先講講題目。所以這個就正好是,從講概要到講正文,這就是過渡了,交叉了。

今天我們就是「總釋名題」。這個題目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也很長的一個名字。現在把它簡略,可以稱為《佛說大乘無量壽經》。

這個經題,是從現在所存在世間的五種譯本的題目會集而成,所謂會集就是這個意思。有多種的翻譯了,梵本現在也不可得,通梵文的人水平也不大夠,那麼再重新翻譯,也不見得能……(所以翻譯過十二次啊,不斷地在翻哪)也不見得就能超過古人。所以力之所及呢,就可以從各種已經翻譯的本子裡頭,把它會集一下,所以這叫會集本。

現在對於《金剛經》也有人這麼做,這都是會集本。這個《阿彌陀經》,鳩摩羅什和玄奘各翻譯了一次,那先師也把它會集呀。它這裡頭,因為有的好簡,有的是著重於文字通順,鳩摩羅什就「秦人尚簡」哪,他就喜歡簡化;而玄奘就講「信」哪,要忠實於原譯,他這裡頭就比較繁哪。所以《阿彌陀經》,玄奘的譯本是十方佛讚,鳩摩羅什的翻譯是六方佛讚,他「尚簡」哪,就簡化了。所以有的時候有會集的必要,就把各種譯本之長會集起來。

而《無量壽經》呢,上次已經說過了,又是特殊的,各種不同的譯本差別很大,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所以要會集。

[解]:大經五種原譯,各有經題。

會集的這五種經,這五個題目呢,這個印得很詳細了,我們就只把題目念一念了。那漢譯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名號中的,是阿彌陀佛這幾個字中的一種含義,所以可以翻為「無量壽」「無量光」,這兒是「無量清淨平等覺」。

吳譯本,孫權那邊翻譯的,前頭一個很長的名字,他就是把那個音翻譯出來了,所以這個字就不大好懂了,很長;翻譯的意思呢,他還是把它譯成《無量壽經》,也叫《阿彌陀經》,這是吳譯本。

魏譯本呢,大家都很知道了,就是大家常念的《無量壽經》。唐譯本,就是《無量壽如來會》。宋譯本,就是宋朝翻譯的本子,這最後翻譯的本子,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這個經的名字很重要,所以古人說,「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一看見經題,他就知道全部的意義;「忙人見經題」,很忙的人,他心裡頭很多的事情,忙忙碌碌的人,不能專心修持,他看看經題,「亦能得利益」,也能從經題中得到利益。所以日本人都在念《妙法蓮華經》 ── 南無妙法蓮華經 ── 就念這個經題,拜這個經題啊。

所以這題目、名題十分重要,這個全經的要旨都顯示出來,讓我們學者,我們行人,因這個名字而了達經的本體。一看經題,就能夠看全經的大義,可以從這裡頭能夠瞭解,所以這個經題很重要。

[解]:王氏會本名《大阿彌陀經》以別於原譯與小本。但「大」字之增,無所依據。

那麼這五種的經題要會集呢,以前不是有幾種本子了嗎?王龍舒的一本,他就管他所會集的本子稱為《大阿彌陀經》。這個「阿彌陀」,當然吳譯中有「阿彌陀」這個意思了,那是可以的了,但是「大」字,沒有哪個稱「大阿彌陀」「大無量壽」,這個都沒有嘛。這個「大」字,那就是王龍舒加上的,所以這個就是我們會集的一種所忌。你要都是經中的這個原來的語言,這個會集的人不能隨便增加自己的文句。你把自己的文句加在經裡頭了,或者加在題目裡頭了,這個題目也是佛印證的,那這不就是把自己的意思變成了佛的意旨了嘛?這是大大的不可。

所以為什麼王龍舒作了之後魏默深又要作,魏默深作了之後先師夏老居士又作,就是他們在這一方面,開了這麼一個很不好的例,給後人開了一個很不好的例。你都可以把自己的文句加進去,那就很不妥當、很不妥當了,所以這就是一個毛病了。

[解]:彭氏節本與魏氏會本,皆名《無量壽經》同於《魏譯》,三種一名,混同易誤。

彭二林他的一個刪節本和後來魏默深會集的本子,最初都叫做《無量壽經》。那麼,你這個就沒有分別了,你這個會集本跟原來的譯本同一個名字,人家一看名字,知道是哪一種呢?

[解]:正定王氏改魏氏本為《摩訶阿彌陀經》。摩訶二字亦復無據。

所以,後來王耕心就把魏默深的本子給它加上兩個字,加上「摩訶」 ── 《摩訶阿彌陀經》。「摩訶」當然也是「大」的意思,這個「摩訶」兩個字同樣的沒有來歷。

所以就是這五種的名字,前頭都列了,這個會集的經過呢,他們的例子呢,不妥當。

[解]:考從漢迄宋十二譯中,以無量壽為名者十,以清淨平等覺為名者二,以正覺為名者一。最初漢代一譯名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最後宋代一譯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再考,《無量壽經》曾經翻譯了十二次,名字還都在,這個名字中用「無量壽」作為名字的有十本,以「清淨平等覺」作為名字的有兩種,以「正覺」作為名字的有一種,所以這樣的話呢,就要綜合各譯的內容。

[解]:今此會本直取宋譯經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為首,去其重複之「經」字,下從《漢譯》經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去其重複之「無量」二字,於是經題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自然佳妙,不假斧斤。兩譯原名,攝於一名之中;十二種經題悉入一題之內。

現在先師的會集呢,就把宋譯本的經題直接用上了。宋譯本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正好是這會集本名字的前半段,一點也不要增減,完全是原題目。最末的一個擺在前頭了,最初的一個譯名呢,擱在底下了。最初的這個叫做《無量清淨平等覺》了,「無量」兩個字就不要了,前頭已經有「無量壽莊嚴」了,那麼只剩下「清淨平等覺」;把「清淨平等覺」這《漢譯》的這個名稱,加到宋譯的這個名稱之下,就成為現在這個名字了,「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字不要,「經」字擱到底下去了,這是宋譯;《漢譯》呢,「清淨平等覺經」。

這兩種一來呢,天衣無縫,所以說「不假斧斤」,用不著任何的造作,這兩個譯的原名攝在一個題目裡頭了。十二部經題都以「無量壽」「清淨〔平等〕覺」「正覺」,都擺進來了。

[解]:全經大旨,昭然目前。淨宗要義,備於題內。人法喻、教理行、體相用等齊顯於一名之中。如帝網珠,圓攝一切妙法。本經會集之妙,於此可見麟爪。

全經的大旨呢,回頭我們要發揮,整個《無量壽經》兩萬多字這個大旨,在這一個經題之中昭然若揭。而且淨土宗的重要的含義,都具備在這一個題目裡頭。這底下我們要發揮。

所以一個題目之中,往往要包括「人法喻」。人,是說法的人或者是其他的人;法,你這是什麼法;你有什麼譬喻。所以,完整的經題之中要具備「人法喻」。

「教理行」。這個教,理是本體,如何來行持,在題目中也表現。

「體相用」。體大,相大,用大,這個在一名之內都顯現了。

上次講過了,這個十玄哪,這個題目就好像帝網的一珠啊,這一顆珠子就把其餘的九百九十九顆珠子的一切的它們的光明莊嚴,都攝在一個珠裡面了。就把這一切無量的妙義,都攝在一個經題之中。所謂會集,這可以說是會集的用心,會集的妙,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例子,可以從這兒看到一點麟爪。所謂一麟一爪,你要看見這是龍的麟、龍的爪,就知道這是全龍啊。就從這個經題的會集,就可見整個經的會集都是如此,不假斧斤,圓攝眾妙。這是總的讚歎了一下。

底下,這個讚歎之詞,它的意思,在下面的討論中,我們會清楚的看到。那現在就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了。

[解]:「佛」者乃梵語佛陀之略稱。義為覺者。覺對迷而言。迷則眾生。三覺俱圓,即名為佛。三覺者:自覺、覺他與覺滿,三覺圓滿,名為佛陀。是知佛者即三覺俱圓之眾生,眾生即未覺之佛。

「佛說」,「佛」就是佛陀的印度梵語,古印度語,梵語佛陀的簡稱,它的含義就是覺者、覺悟者。

咱們眾生迷呀,是迷者,迷了自己的本覺;佛就是他已經沒有迷了,沒有迷嘛,他剩下就是覺啊。所以《圓覺》的話很好,「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那都是極頓的話,沒有那麼許多漸次,圓頓法啊,咱們現在淨土宗是圓頓法啊。

迷就是眾生,覺悟就是佛,沒有那麼些階梯,這是從頓法。但是在圓教裡頭,無階梯之中不妨還可以有階梯,有階梯之中不妨還是平等。

那麼這個「覺」是三覺都圓滿。三覺是什麼呢?

一、「自覺」。所以我們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覺呀。你自己不覺悟,自己還在迷,自己還滿眼睛都是翳,自己還是白內障都快瞎了,要給別人領路,所以就「一盲引眾盲」啊。而且自己名為說法,實際是放毒啊,所以不自覺。

阿羅漢只知道自覺,那他就是阿羅漢,佛就呵斥為焦芽敗種。你不自覺而想覺他,你只能夠做一些、修一些福是可以,就是所謂的痴福。修一些痴福,那將來如「仰箭射虛空」,最後還要掉下來。所以首先要自覺啊,你才能夠……。佛是自覺圓滿。

二、「覺他」。我們修行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覺他呀,所以不同於阿羅漢,生極樂世界的人純粹是大乘。《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你二乘的種性,只知道求自覺的人,不知道覺他的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道理有很多念佛的人不明白。那說得很明白,「二乘種不生」,這是天親菩薩的《論》,所謂「三經一論」,《往生論》。「覺他」,因為覺他,所以才要覺自;不是想我自己怕苦,我要出苦,只是個人打算。這個個人打算,這個心就太小了。

三、而且「覺滿」,就是這個覺,沒有欠缺。

這三個覺都圓滿,這才名之為「佛」,名為「佛陀」了。所以我們這樣就曉得,佛就是三覺圓滿的眾生,眾生就是完全在迷,還沒有覺悟的佛。所以我們從這個概念上說,佛教是無神論!不是有個造物者,有個神至高無上,他永遠是覺悟的,我們都要靠這個神的加持才能夠升天堂。

平等的!所以藉這個《心經》說,我們跟佛是平等,所以「不增不減」哪,在佛也不增,在我們也不減哪,真實平等之義。所以我們後來說「平等覺」嘛,這個題目裡有,《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嘛,這個「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含義,它中間含了這個意思在裡頭,可以翻譯為這樣的文字。

[解]:又佛者乃十號之一。十號者:㈠如來、㈡應供、㈢正遍知、㈣明行足、㈤善逝、㈥世間解、㈦無上士、㈧調御丈夫、㈨天人師、㈩佛。十號具足為世所宗,故名世尊。

再有呢,「佛」就是十號之一了。十號呢,底下一個一個都寫的有了,是不是要講,不一定了,恐怕大家都熟悉了。那這裡頭呢,就是這樣了,這個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第十就是佛,通號。那麼在這個十號之外,因為有這個十號具足,這個世間所尊重,就稱為世尊。所以這樣的說法呢,世尊是在十號之外。

可是這個《成實論》就不一樣了。所以很多東西,它是都有出入的。所以我們常常有的時候很執著,其實這個都沒有什麼,就是開合的不同,不要總覺得好像是莫衷一是,到底哪個對?哪個不對?說是仁者妄生分別。這個《成實論》呢,就把「無上士」和「調御丈夫」合成一號,這兩個合起來了作為一號,這樣作成一號就變成九個了,那「世尊」加上去就是十號。

所以「世尊」可以在十號之內,可以在十號之外。今天我們這個地方提一提,就不再說了。只是要說什麼呢?就是「佛」這個十號之一,是個通稱,就好像我們現在在座,「居士」是個通稱。咱們現在在座的人,除了諸位大比丘之外,這都是居士,居士是通稱;你必須叫張居士,王居士才知道是誰。有的時候,還有兩個都姓這個姓,要把他名字擱上去了,那才是他的別稱。所以就是說,這「佛」是個通稱。

[解]:今就本經,題中佛字即娑婆教主,本師釋加牟尼如來。華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其用,寂默是其體。

這個通稱呢?就本經來說,我們也可以知道這個「佛」所指,就是指著我們的本師,大慈大悲這個導師 ── 釋迦牟尼佛。「佛說」,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

「釋迦牟尼」這個是印度的音,翻成我們的話,就是「能仁寂默」;能夠「仁」,仁義的仁,是「寂默」,所以這個名號就含了極深的道理。

他是「能仁」,能度一切眾生啊,這是仁者愛人,覺他呀;他「覺他」,可是寂默無所動;無所動,而在度眾生,所以就是常寂光啊 ── 寂而恆照,照而常寂,寂和照不二。寂是體,照是用,「體用」,那就是禪宗的「體用何妨分不分」哪,這體跟用啊。所以這個佛法很殊勝的意思,咱們導師的名字裡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那寂默就大智,能仁就大悲,這「悲智不二,悲智並運」,登峰造極啊,佛啊!

[解]:究竟極果,乘大願船,生五濁世,示現成佛。為度我等,演說本經。是即一切眾生大恩大德之慈父;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大覺圓滿之釋尊也。

所以,這就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究竟的極果,「乘大願船」。為什麼說「乘大願船」哪?咱們的本師無量無量塵點塵點劫以前,久已成佛呀,但是以大願故,還示現到了尼泊爾出生,所以這一種完全是示現成佛,為度我們哪。為度我們,所以才演說這部經啊。

而且這一部經,將來一切經都滅了,只有這一部經住世。而這部經,今天正是開始放光。所以也可以這麼說,從現在起,一直到最後最後的一百年,都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當機,都要「一切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 釋迦牟尼佛說的,在這經裡說的。所以就是說,這個佛,就指的是「一切眾生大恩大德之慈父」,是「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

[解]:「說」者,悅也。悅所懷也。「佛說」二字顯此經是世尊金口所宣,非餘人之說也。佛以度生為願。今眾生機熟,堪受淨土大法,究竟解脫。故今樂說,以暢本懷。

「說」的含義是「悅」,喜悅的悅;「悅所懷」,心中很高興。「說」跟「高興」連在一起,我們常說暢所欲言嘛,是吧?而且這個還不同啊,這個就是說,咱們釋迦牟尼佛金口所宣,是「佛說」呀!

佛這是度生為願哪,現在這個眾生根機熟了,可以來聽這個妙法了,通過這個法而能得到解脫,「一切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今天這個時機成熟,來跟大家說,心中很舒暢,滿自己的本願,就大暢本懷,所以是「悅所懷」啊。

但是不能老如此啊!那不就到最後的一百年一過,還有世界,還有眾生,可是法就滅了嘛!所以,這種機會是難得的。所以,有生命是很容易啊,如果不出輪迴,那你也就沒有盡哪!可是你這個聞法的機緣就不多啊!而就從現在起,就是有限的一點點時間哪,最後再饒上一百年,那麼再以後,你就沒有佛法可聞了。

而且咱們這是賢劫,賢劫有一千尊佛出世。就是在現在來說,說〔佛法〕難聞不難聞哪?咱們偌大個北京城,能像今天我們在這兒一塊,又有幾人哪?不要說現在了,佛當年在王舍城,三分之一見佛,三分之一只知道名字沒見過,三分之一連名字都不知道。所以佛法難遇難聞哪,我們現在就很要珍重我們這一種機緣,要深自慶幸,也要發起大的願力,要使得其他的眾生同沾這個甘露的利益。所以這兩個字解釋了,「佛說」。

[解]:「大乘」者,喻也。乘以運載為義。大者所乘,或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別於聲聞緣覺僅求自覺之小乘。

「大乘」,這個字可以讀大乘(shèng),也可以讀大乘(chèng),你若當作名詞來講的話,就可以讀大乘(shèng),譬喻;說是譬喻,那就要讀乘(shèng),就是一種交通工具,就是車子。這個古文老說呀,「出車千乘」,就是他能派出一千輛兵車。所以下象棋,這個「車(jū)馬炮」,很少人念「車(chē)馬炮」,是不是?那是一個古來的音,它念車(jū),所以「出車千乘」,這個讀乘(shèng),就是車。千乘之國是個大國。

我們這兒用大乘是什麼意思呢?兩個意思,我們一切不外乎是「能」跟「所」嘛,一個是「能乘(chèng)者大」,一個是「所乘者大」,這兩方面的意思都有。是大人物所乘,大士所乘,這個法是個大的法,是個大的車,可以運載一切眾生達到究竟。所以他就分別於聲聞、緣覺,只求自覺的,那個叫做小乘。他那個車很小,就是能乘的也小,所乘的也小。發心不大,這能乘的小,你的法也只是自覺,所以能乘〔所乘〕的也小,也沒有利他之心。

[解]:《十二門論》云:「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大人乘是乘故,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給也)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

這個《十二門論》解釋「摩訶衍」,摩訶衍就是大乘,是梵文的名詞的譯音,它「於二乘為上」,於聲聞乘、緣覺乘,它是上,上首啊,所以叫做大乘;這是對小乘而言,它是大乘。

「佛大人,乘(chèng)是乘(shèng)」,這兩個雖然是同樣的一個字,這個音應該要分別。前頭一個音是動詞,後頭一個音是名詞。佛是大人了,所以《八大人覺經》嘛,大人哪,佛這個大人他乘坐這個工具,所以叫做「大」,因為能乘的是大 ── 佛所乘。

「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能讓眾生得到大利益的事,所以叫做大。那就是這個法很大,也就是說這個工具很大,讓眾生都得到好處,滅苦,故名為大。

「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諸大士之所乘」,佛〔菩薩大士〕所乘,這能乘的又是大,「故名為大。」

「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這個乘,能夠窮盡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稱為大。這是大乘之含義。

這《十二門論》底下又說了,「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無量無邊」,這個法是無量無邊,「以是因緣」哪,也可以叫做大。這是《十二門論》解釋摩訶衍的話。

[解]:又《寶積經》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

還有《寶積經》說:「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這說的是法了,這是所乘。所乘的是什麼呢?是諸佛如來他真正的正覺,這個覺悟是真正的正覺;你看,這兩個「正」字,形容這個「正覺所行之道」,所以這個乘,名為大乘。

[解]:以上經論明大乘者,唯如來與大菩薩能乘,大者所乘故。又所乘之道,是諸佛如來之所行,所乘者大,故名大乘。

以上這些經來論這個大乘,我們可以把它歸納,就是如來跟大菩薩是能乘,能乘者大,就叫做大了。

「又所乘之道」,他用這個所載、所行之道呢?是諸佛如來之所行,是菩薩之所行,所乘者也大,所以也叫大乘。

[解]:又此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體無邊涯,絕諸對待。

又這個「大」字是從體上得名,指的是本體,它的意思是以「常」和「遍」為義。「常」就三際一如,過去、未來、現在,它沒有生沒有滅,就常啊;「遍」就遍一切處啊,沒有一個地方不遍哪。

「體」就沒有邊沿,沒有邊邊,沒有窮盡,也沒有一切對待,所以這個「大」,不是相對的那個大。我們說這個錄音機比這個錄音機大,這是對待。錄音機又比這個桌子它又小了嘛;桌子比房子它又小了。要說房子是大,這是對待的大。

我們用這個「大」字(這個大字,我這個註解裡沒有引),這個大字的解釋就是沒有這個對待,這個大字是「其大無外」,同時「其小無內」。它大到什麼程度?它大到沒有外邊,沒有一個在它之外;同時又「其小無內」,所以我們佛教是極微妙。我常說這是大安樂法門,這個是一切不能相比的。我們總是在執著裡頭啊。「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才是大,這「絶諸對待」。你有大有小都是對待法。

[解]:橫該十方,豎通三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如傅大士偈:「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故強名為大。

所以「橫該十方」,從空間說,就遍滿十方啊;「豎」,從時間說,就窮三世啊 ── 過去、未來、現在。「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這個「大」是什麼大?在時間上說,沒有一個法在這個之前,這個叫做大。

「唯此先於諸法」,所以傅大士,在這梁武帝的時候,傅大士他說,「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你說這天地(就是世界宇宙)就出來了,有個東西在宇宙之前哪,它無形啊,它本來就是很寂寥的,就形容這個「大」字,所以「強名為大」,勉強名之為「大」。因為這個「大」字,它包括「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個「大」字就是個勉強的名稱了,是不是啊?

[解]:如《涅槃經》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

底下我們說它是「常」。《涅槃經》就說:「所言大者,名之為常。」這個「大」在空間……,所以愛因斯坦他就進步得很厲害啦,說我們現在「空間」「時間」「物質」這些個概念,都是人類的錯覺啊!有大有小,有東有西,有南有北,空間的這些概念;時間的概念,過去、未來、現在,多少劫,多少剎,一剎那就是短,一劫是多麼長,都是錯覺。所以有物質……,從前有些人老問,這個你怎麼說是「空」?現在一句話告訴你 ── 錯覺!

這個《涅槃經》說:「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這是形容這個大。所以這個大字,我們就講得比較多。

所以這個佛法就要發揮起來,那無窮盡的。智者大師當年講《妙法蓮華經》,講了一個「妙」字講九十天,就是「九旬談妙」。這麼,你要說,可以說一個字,可以窮劫說不盡;你要簡化,維摩詰就默然。

[解]:今此經中「大乘」二字,正喻「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淨宗第一義諦。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

所以我們在經題中這個「大」字,稍微多說了幾句。而且我們要聯合我們這淨土法門;你說這個「大乘」,這個是很廣泛,也可以說是通論哪,這個「摩訶衍」是通論哪,結合我們淨土法門,何以見得「能乘也大」、「所乘也大」呢?所以我們都要消歸自己呀,不就是說食數寶。

那麼,這個我們就可以用《觀經》的兩句話嘛,最簡單也最明瞭,淨土三經呀,《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是淨宗的第一義諦。而且這個推廣於一切法門,也都不外乎這兩句呀!

這個「是心作佛」,「作佛」你就是要念佛呀;「是心作佛」,是心就是佛嘛,你能念的這個心哪,它本來就是佛。那你能念的這個心就是能乘的,能乘的「大」呀,它是佛呀,還不大啊!

所乘呢?你這個所修嘛,你所乘的就是心在作佛嘛,是不是?你作的是什麼?這是作佛的法呀!你不是作別的,是作佛嘛!要成就的是什麼?成就的是佛呀!所以你這個所乘之道也大呀!所以,你本來能念的這個心就是佛,你現在所作的,你所乘坐的也是佛,這還不都「大」嗎?

[解]:又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心,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心。能修所修,只是一心。即心即佛,心佛不二。又可云,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佛,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佛,自佛他佛,只是一佛。

所以能修者,即「是心是佛」的心;所修者,是「是心作佛」的心哪,所以「能修所修」都是心嘛。能修能乘就是這個「是心是佛」的心哪,所修的呢,也是修的是「是心作佛」嘛。這個作的是佛,佛就是這個心嘛,所以你這個能修所修都是心哪 ── 即是心,即是佛,心佛是不二。

也可以說,能修者,就是「是心是佛」的佛(剛才已經解說過了),所修者,即「是心作佛」的佛,自佛他佛只是一個佛;所以自他不二,自他不二又自他宛然哪。

[解]:自他不二,自他宛然。能所不二,修證不無。超情離見,強名為大。以此為能乘所乘,強名大乘。故經題中,以大乘為喻,以明全經要旨。

「自他不二」「自他宛然」,這個有時候很難懂。這舉一個很淺近的物理學上的例子。這個磁場,兩個磁石相吸。咱們念過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兩個磁石相吸就發生磁力線了,是不是啊?發生磁力線就好多條條,好多條條從這個磁石的北極出來,當然就是,你可以都連起來吧,一頭連到這個北極,一頭連到那一頭的南極,構成一個磁力線的圖,稱這個為磁場。

就以這個例子來看,為什麼說自他不二?佛是一塊磁鐵,打個比方,我們眾生有佛性,就跟鐵有磁性一樣。磁性是什麼?你不可得呀。但是這磁性它有作用啊,一切發電機、電動機都靠磁啊;你不可得,而妙用無窮啊。佛性也是如此啊,那更微妙了,比這磁性更微妙了。

但是眾生是什麼情況呢?你這個磁是亂的,這個電子走的軌道都是亂的,這個這麼走,那個那麼走,把自己的作用都抵消了,所以它就沒有作用了。但是你擺在另外一個磁石的旁邊,受到那個磁場的引導,這電子就都走好了,一致了,就好像咱們修行,是吧?

剛才這是用這個「磁」作譬喻,來解釋一下「自他不二」「自他宛然」。那麼這個本來是鐵,它還沒有磁化,由於這個磁的作用,使得它這個電子的軌道都規律了,於是乎顯出磁性來了。

本來都有磁性,是同樣的東西,是平等;但是一個已經是磁,一個還是鐵,這個「差別又宛然」。那麼,經過誘導,這個電子的軌道都順了,又成了磁石了,又一樣了,又平等了,所以「宛然又平等」。

自和他,生跟佛是宛然,生跟佛又平等。本來是一樣,可是一個迷,一個覺。迷,這些妄念,就是亂動的這些東西;不妄動,恢復到本來次序,跟佛一樣了,平等!所以「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哪。

而且你在這個磁場中,看這兩塊磁石也有自有他,可是磁場只是一個呀。你說這是誰的磁場?所以「自他」,它又「宛然」,它又「不二」了嘛。而且兩個現在都是磁石,但是磁石還有兩塊在這兒出現。所以通過這個譬喻,很能幫助我們體解。我們「自他不二」就是說的「生佛不二」;「生佛不二」,可是又「生佛宛然」哪。

雖然「能所不二」,我們能修與所修也沒有二,所以沒有離開了能所……,所以有很多修行啊,都是沒有離開能所。就現在這些個修練,練這個功,練那個功,完全都在能所之內;自己是能修,這個功是所修,能所是對立的。

一有「所」,你一有「所」就沒有「照」了。所以觀音的「返聞」就是「入流亡所」,頭一個字,先把「所」要忘掉。所以這個「所」啊……,所以現在我們這個大乘,剛才這個解釋,「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它就是「能」跟「所」是不二,都是佛,都是心哪,然而「修證不無」。雖然你本來是佛,修證才證明它不無啊,你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哪。

所以南嶽懷讓見六祖,〔六祖〕問他:「什麼物?怎麼來?」回答不出。多少年之後才能回答,「說似一物即不中」啊。後來六祖就問他:「還可修證嗎?」他說:「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你要去修證,那不是沒有,但是你要染污就沒有了。所以六祖印證,「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所以「修證不無」啊。「能所不二,修證不無」,「修證」才是「不無」。

所以,「超情離見,強名為大。」這一切情見都超過之後,這個「大」,這才是這個大。這個大也無名,你不可以有個名字來概括它,只是勉強把它叫做大。所以,這個經中就是勉強名為大乘,以這個為譬喻,說明全經的大旨。全經這一部法,這一個法門就是如此,「能乘者大,所乘者大」。能乘者皆是心,皆是佛;所乘者皆是心,皆是佛。皆大,絶對待的大,勉強叫做大乘。

[解]:「無量壽」,梵語為阿彌陀。即本經所說極樂世界教主之聖號。阿彌陀三字是密語,含無邊密義。今若譯梵文為華語,顯密旨於顯說,則可譯成無邊德號。今經翻為無量壽,是取其中首要之義。經中無量光、無邊光等十二聖號,同為阿彌陀之德號。

再底下,「佛說大乘無量壽」,「無量壽」在古印度語是「阿彌陀」,是「阿彌達」,這個音我們稍微走了一點,叫「阿彌達」。這個阿彌達是咱們極樂世界的教主。我們釋迦牟尼是此土的教主,阿彌達是彼土的教主,他的聖號。

這三個字就是密語,就是咒,所以先師說:「淨土宗是密宗的顯說。」這密教說是最殊勝,日本人判教把這個密宗判為第十,禪宗判第八,華嚴判第九,密宗判第十,他們的判法。但是淨土呢,是密教的顯說,這個「阿彌達」裡頭就含了無邊的密義。

現在有許多人想要去翻咒,覺得很時髦,這個咒語是什麼意思啊,把它的意思翻出來。其實這個是畫蛇添足啊。這個密語,它這個是密義,它有無量的含義,要說「掛一漏萬」,那你其實不是「掛一漏萬」,你是「掛一漏了無量」。它只有這一個意思,別的意思就沒有了,那不行呀!所以這個翻譯是很不妥當。

所以有人把《心經》也翻了,那人寫信問我,我說:「難道玄奘那麼好的梵文,就這幾個咒他不會翻哪?」他不翻是有極深的含義嘛。這從有言說到離言說,從顯到密,先給你講很多很多道理,後頭就是「揭諦,揭諦」,按照正音念是「阿帝,阿帝,巴喇阿帝,巴喇桑阿帝,菩提娑瓦哈」,有什麼意思啊?以前那些意思到這兒全用不著了,所以妙就妙在這兒。

「密義」。密義可翻成無邊德號,翻成無量壽,翻成無量光,或者十二光佛 ── 無邊光、無等光、無礙光……,這都是阿彌陀的號。

[解]:《漢譯》本則翻為無量清淨佛、無量覺、無量清淨平等覺。(其中覺字與佛字正同)以上多種聖號,咸曰無量。實則佛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

這《漢譯》稱為「無量清淨佛」「無量覺」「無量清淨平等覺」,這都是「阿彌陀」可以翻譯的名號。這個裡頭都翻的是「無量」── 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什麼的,都是無量。總之就是說,佛的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都是無量。所以,佛這個名號中的妙德是無量,這個名號中所含的德號也是無量;功德無量,所以他的號也是無量。我後頭引了一點密宗的,把「阿彌陀」可以翻譯的意思,這三個字,那我只是挑了一點兒,後頭還很多,其實是無量。

[解]:蓋以世尊妙德無量,故德號亦無量,一一名中所含之德亦無量。是以持名所召之德無有量。

有這麼多名字,而且每一個名字所含的德也是無量。佛這個德號之中可以有無量的德號,每一個德號中所含的功德也是無量。這個就是上頭我們所講的《華嚴》的十玄的道理,一中就是多啊!

所以往往有的人,就是不能安心於他的法門。今天聽說那個法門好,他就羡慕那個,自己修了修,沒有影子就想換,換到那兒去了;過兩天又添又變又換,你這一生兩換三換之後,就快要到八寶山(火葬場)了。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切法門哪,皆含無量的功德,貴在堅持。

[解]:今經題中首標無量壽者,以此三字,統攝一經所說。蓋無量壽是法身常住之體。壽是如如智之體,光是如如智之相,故經題標壽德,光德即攝於中。

那麼,佛既然是無量的名號,怎麼我們這兒就單標「無量壽」呢?因為無量壽就代表了法身常住嘛,三際一如啊,所以法身常住,過去、未來、現在,都如一呀。

所以無量壽是「如如智」的本體,如來最殊勝的智慧就是如如之智,如如不動 ── 如如之智。這個無量壽是如如智的本體,無量光是如如智的妙相。本體就不生不滅,就無量壽;而有著無邊無礙的光,這一切一切是這個智的妙相,「用」啊!所以,經題就把「壽」這個德標出來,稱為無量壽;那麼無量光這個德,也就包括在裡頭了。因為什麼呢?這個「相」當然不離開「體」,體中就有相;既然出了體,相就在裡面了。

[解]:又《甄解》云:極樂淨土「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一切歸壽命。」

再說日本人的解釋,日本的古德(不是說現在的日本人了),他們宗善導大師的教,對於《無量壽經》確實有很突出的見解。他說,極樂淨土三種莊嚴,這三種莊嚴是指的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佛有無量的功德,裡頭有無量的莊嚴;菩薩有菩薩的功德,菩薩的莊嚴;這個國土種種的微妙,也是種種的莊嚴。詳細說,在《往生論》中有二十九種莊嚴,概括就這三種莊嚴。這三種莊嚴的一切一切歸於壽命。

這一切都是由本體所顯現的嘛。而這一切莊嚴,它必須依靠這個「常住不壞」作為本體,它才有意義嘛。如果極樂世界將來也是跟其他星雲一樣的要大爆炸,它也要大爆炸,那就是……。現在確確是啊,星雲爆炸、毀滅了,化為微塵,微塵又匯聚,又成了新的星星。這科學證明是這麼回事,跟佛說的一樣,那是一般的世界。極樂世界它就不是這樣,所以這個很要緊哪!不然你跑到極樂世界還要碰見大爆炸,那這個就……;所以說,一切歸於壽命,而且一切歸於體,歸於法身哪,這含義很多啊。我上面,頭一個說得很淺哪。再說,「壽」是代表本體,一切歸於體,體就是法身之德,歸於法身哪,歸於實相。所以一切功德莊嚴,都是由於實相之所流現哪。

[解]:「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入一法句,無量壽故。」故經題中標「無量壽」德號,則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全部經旨,攝無不盡。

《甄解》又說,「安樂國土」,安樂就是極樂,「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依報正報的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是天親菩薩的話,這一切莊嚴入了一法句裡頭。這個地方就很像禪宗的話,不往底下說就是禪宗的話;這一切莊嚴就入了一句裡頭。它就是,底下點破了,這一句是什麼?入「無量壽故」,跟前頭的話是一致的。這是天親菩薩的話,「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是落在無為法身上了。這說破了,就是「教」了。

所以,經題中採用了「無量壽」這個德號,這個是體。於是法藏,阿彌陀佛最初修行稱為法藏比丘,法藏在因地中所有的行願,所有的修持,與他成了佛果,果地一切佛的功德,極樂世界依報(就是國土種種的莊嚴)、正報(一切佛菩薩的莊嚴),以及全部的經旨(經的含義)都攝在這「無量壽」裡頭了。

所以我們常說,要生極樂世界啊,它這個一個是不退。我們世界退緣多,誰都有退啊,進一退九啊。他只管說得再什麼什麼,他碰見退緣,他一退退九步。極樂世界沒有退緣,極樂世界又壽命無量。現在我這個時候要用用功,那就比我剛開始的時候,要方便得多了。那麼我不能再活個八十歲,壽命太有量了,再活八年都不容易,因為咱們這裡苦啊。所以它這壽命無量,又不退,那還有不成功的嗎?所以這個一切歸壽命,這一點哪。

這個往生不是為貪圖安樂,而是為了真實去實現自己徹底度生的本願。不如此,不能真實度眾生。

[解]:「莊嚴」者,《探玄記》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故小本曰:「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莊嚴」。根據這個《華嚴探玄記》,「莊嚴」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具德」。這個莊嚴是什麼呢?所謂萬德莊嚴,佛以這一切德來莊嚴,莊嚴就是「具德」的意思。再有,是一種「裝飾」的意思,美化,讓它美起來。這莊嚴含兩個意思。

這個小本,就是《阿彌陀經》,說是「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他的佛土,前頭說了之後,就總結一句,「成就這樣的功德莊嚴」,極讚極樂世界啊!這個《往生論》〔稱極樂三種莊嚴〕,我們已經說過了,這就不再說了。

[解]:今本經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眾行」,又「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又「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如上所引,正顯經題中莊嚴之義。

本經中說,法藏比丘發了願之後,他就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淨土。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專志莊嚴淨土」是真實慧中的行動。真實慧中,那就不是有為法了。無為而莊嚴淨土,莊嚴淨土而無為,這才是真的無為。把它體會作什麼都不幹,一念都不動叫做「離念」,叫做「無為」,那是沉潭死水,死水不藏龍,也叫做陰山背後〔註一〕。

「莊嚴眾行」。經裡的話,一切行都得到莊嚴。

後來又說,法藏匯報,「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我已經成就了莊嚴佛土這樣的清淨的行。所以現在人貪清淨就是一點事沒有,我這兒不吵;但是,他這是莊嚴佛土作為他的清淨之行。

「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哪。

又說「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沒有欠少。這都是咱們這部經裡頭的話。這一些話,就顯出經題「莊嚴」兩個字了,這個含義。

由於法藏「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眾行」,這是他的行願。從這個行動,就得了到他所應得的果,所以「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所感的這個國土、這個極樂世界,就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所以因和果都是功德莊嚴,那麼這個是含了這個……,中間包括很多「具德」的意思了,偏於具德了。

[解]:又經中「榮色光曜。不可勝視」,「無量光炎.照耀無極」,「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華果恆芳.光明照耀」,「隨風散馥.沿水流芬」,「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奇妙珍異.周徧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咸顯彼佛世界具足莊嚴,周遍其國,是莊嚴一辭中所含「交飾」之義。

但是,作為這個「交飾」,作為這個「飾」「美飾」,這經中也有啊。說「榮色光曜」,這些花果樹木,「榮色光曜.不可勝視」,你看,看不過來呀。

又說「無量光炎」,就是光焰;「照耀無極」,這一切都放光,種種的妙色之焰,「焰」表示它生動、蓬勃(不是像我們這光,死的一片),它蓬蓬勃勃,活活潑潑的,這個是「無極」啊,不可窮盡哪 ── 無量的色,無量的運動,無量的轉換,沒有邊際。

「白珠摩尼」,「摩尼」是如意寶;「以為交絡」,做成種種的瓔珞;「明妙無比」,光明和美妙沒有可能比的。

又說「華果恆芳」,花也香,果子也香。咱們這個世界的果子也有香的,像木瓜啊,佛手啊,香櫞哪,這都是果子、果實啊,它都是香的。極樂世界這些「花果恆芳」,老是香的;「光明照耀」,又有香,又有光,這「香光莊嚴」哪。

又說「隨風散馥」,隨著風吹,都是香味;「沿水流芬」。像這些文字都是十分的美啊!「隨風散馥.沿水流芬」。

又說「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光和色都具足。

又說「奇妙珍異」,這些東西非常之奇特,非常之微妙,非常之珍貴,非常之突出,「異」,不凡;「周徧校飾」,徧於全國,互相來莊嚴;「光色晃曜」,光色明曜啊,生動啊;「盡極嚴麗」,這個莊嚴和美麗是到了登峰造極了。

這一些文句,就說這國土,這種莊嚴遍滿其國,這都是說到它的「美飾」,這個國土啊,這方面的含義。

[解]:至於「具德」者,則如經第九品中「如實安住.具足莊嚴」。故知極樂世界如是莊嚴者,蓋由於如實而安住也。實者,真實之際也,是謂具德。

再說「具德」呢,這個地方有很重要的文句。經中第九品說,「如實安住.具足莊嚴」,這兩句話好啊。我從前就是對於說到極樂世界黃金為地什麼什麼,我覺得這個沒有什麼意思,現在我就很感興趣啊。它這一切,是由於它是「如實安住」啊!「實」是什麼?「實」是「真實之際」呀。

經中說的三個真實,咱們這經有三個真實,剛才說有「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的本際,就是真如;「真實之利」,可以給眾生真實之利。這是本經的三個真實。三個真實是一致的,是相聯繫的。所以極樂世界有這麼樣的莊嚴,是由於它「如實安住」,如這個實際,如這個實相而安住,所以才能顯現如此如此不可思議、不可窮盡的莊嚴。這一些莊嚴都由於這個「德」,什麼德?如實安住於本體。

[解]:又第十五品中「一切莊嚴.隨應而現」。此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之圓明具德也。

所以,第十五品說「一切莊嚴.隨應而現」。這個很自然的,隨你所感,這應當所應的自然就顯現。就好像那個水,你願意深,它就深;你願意洗淋浴的,它就從頭上沖下來;你願意它是暖一點就暖一點;你願意它冷一點就冷一點,一個池子裡頭,大家各個滿自己的意。而且聞法,這都不奇;聞法,各人聽到自己所願意聽的法,都在一塊兒,「隨應而現」。

所以,這個是顯明什麼呢?就是顯明事事無礙,這個圓明具德,這個十玄門哪!這一切一切,都是這個事是沒有礙呀。這個水應了你,就不能應我了,就是有礙呀。這一切無礙,一切自在,一切這麼微妙,一切圓明具德,事事無礙啊。

所以上次講了十玄,大家恐怕還是覺得不大好相信哪。這本來也是啊。這前幾年,一位留蘇的一個留學生回來,在這個科學方面的研究所裡頭工作。一天他來看我,他說,「我現在研究新的數學」,他也舉了實例,「可是我不懂,我想不通」,他說,「這個新的數學,須要極新的級數,當你這個項目到了無窮多的時候」,他說,「那就不但是全體包括局部,而且是局部包括全體。」

這是新的數學,偏於理論,理論中得出這個結論 ── 局部包括全體。這不就是咱們所說的一中有多,多裡頭包括很多一?十個手指頭包括每一個手指頭,每一個手指頭包括十個手指頭,「一」裡頭包括「多」?這就想不通了,就是這個意思,局部包括全體。那麼,我的手包括十個手指頭,全部都包括,這個誰都懂;但是倒過來說,一個手指頭包括全體的手,這個就……。

事例呢,有兩個事例,我就說一個,就是「全息照相」。咱們這照相是平面的,那全息照相是立體的。所以這個照片一放就跟一個真人一樣,立體的人坐在那。當然坐著就是坐著,站著就是站著,他如果是個動作就是個動作,而這個圖顯的是立體的。但是它有個版,你要通過這個版才顯出來這個相。要把這個版給摔了,拿出一個小渣,再通過這個設備,怎麼樣?放出來,還是整個人。小渣的底片呢,一個局部,它為什麼還能顯出整個的人呢?它包括了全部的作用 ── 局部包括全體。只是顯的這個相,人,比原來小一些,不然就太奇了,是吧?因為世間的東西,它究竟還是有侷限哪。

所以過去有好多好多,我們那個很機械的一些「唯物論」的東西,那完全是錯誤,就是愛因斯坦說的「全部是錯覺」;咱們佛教說的,全部是由於你的妄想。「錯覺」和「妄想」正是相對的,「錯」跟「妄」很相似,「覺」和「想」不是很相似嗎?所以,一剎那可以包括三大阿僧祇劫。因此那些爭論,一定說「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一定說「一剎那可以成佛」,這是戲論!愚痴!哪有這些分別去。你錯覺!什麼叫一剎那?什麼叫三大阿僧祇劫?所以現在從這個科學的發達,對於這弘揚佛法就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個就是……,因為這說到「事事無礙」了,所以把前頭那個,我們再補充一個。

後來我跟他說,我說:「這有什麼難懂,這佛教釋迦牟尼佛早就這麼講了。」我又給他舉了些例子,那麼他也想通了,那水和波等等的,我上次舉過了。但是,今天我給大家補充這個例子呢,就很實際了。這個局部包括全體,一個破的東西,一個渣,就等於原來的東西作用一樣。因為它是全息照相,信息它全部〔都有〕了,有了這個條件,它所集的東西到了無限大了,全部,不能再比它多了,就是全部它都有了,因此在這個情形之下,局部包括全體。

那麼這個差不多,宋譯經題的字都解釋了。底下就是「清淨平等覺」了。

註一:「陰山背後」一般解釋為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此處則是比喻沉空滯寂;黃念老在《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第三講中曾提到:「你要〔如果〕死守著一個空,這就叫做『轉到陰山背後』,是很可怕的事,就沉空滯寂,沉到空裏面去了。」

底下就是「清淨平等覺」了。

[解]:「清淨」者,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

「清淨」是身口意這三業,這三個都是一切業啊,不管善業、惡業,都是由身口意來造的嘛。這三種業,咱們所造的這三種,不管是善是惡,要離開一切惡行,離開一切煩惱、一切垢污。這個惡念當然是要離了;你這善念,有的時候,你要知道,也還沒離開煩惱啊。比方有人戀愛,要犧牲性命去保護他的愛人,這個是善念,但是他還是有垢污,他還是貪戀哪,所以不是清淨。

你這一切都離開了,離開了惡,離開了煩惱,離開了垢染,這個就叫做清淨。

[解]:《探玄記》云:「三業無過云清淨。」蓋謂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也。又清淨土,指淨土。清淨身,指佛身。清淨人,指如來。

《探玄記》說「三業無過」,沒有過失,叫做清淨,所以不容易啊!還有過失,有過失就是不清淨啊!

又,我們這個國土,「清淨土」就是指的是淨土,「清淨身」指的是佛的身,「清淨人」指的是如來,所以清淨這個形容詞,它就是這麼用的。

[解]:又《往生論》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此與經題中「莊嚴清淨」妙合天然。三種莊嚴者,無量莊嚴也。今齊入一清淨句中,是「一切即一」。

《往生論》中說「三種莊嚴入一法句」,入一個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這個地方,就跟咱們經題中「莊嚴清淨」恰恰十分相合。你看,兩個題目湊在一起,跟《往生論》的這個一模一樣啊 ── 「三種莊嚴入一清淨句」「莊嚴清淨」。你看,所以把這個妙法宣達得多麼清楚啊!妙合天然哪。

三種莊嚴就是無量莊嚴,這三種莊嚴一切都入在一個清淨句裡頭。這就表示一切都「一」呀,無量的莊嚴入在「一」裡頭了。

[解]:又經云「心淨則國土淨」表「一即一切」。華嚴玄旨,又於此處見之。

又經裡頭說,《維摩詰經》的話,「心淨則佛土淨」啊。你這個介爾之心一淨,國土就淨了,那麼這一就是一切啊;這國土是一切,你的心就是你一心,所以一包括一切啊。所以《華嚴》的玄旨,就可以在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來了。

[解]:又《漢譯》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又其中第十八願曰:「我作佛時,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淨潔心。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飛行迎之。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作阿惟越致。」

對於《漢譯》,就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這也從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頭,其中有這個含義。而且《漢譯》的經文中,它的第十八願,這一段是《漢譯》的原文,「我作佛時,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清淨心。〔註一〕」我稍微解釋一下,法藏說,我作佛的時候,別的佛國的人民「作菩薩道」,就是修菩薩道,行菩薩道的人,念什麼呢?念我的清淨心,這是《漢譯》的原文,念阿彌陀的清淨的心,那這就是禪宗啦。

「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不可以計算的比丘。「飛往迎之」,來接引他。「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作阿惟越致。」那麼他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帶著無量的聖眾來迎接,就站在他的面前來接引他,他就可以跟阿彌陀佛回去,生到阿彌陀佛國土,作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轉了。

那麼這個裡頭就是很低很低的水平的,很多惑都沒有斷,所以還是凡夫,他就是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生到凡聖同居土,凡夫和聖人在那兒同居。他雖然是凡夫,可是他是阿惟越致,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之所感。

在我們這個國土要不退,那要很高很高的,至少要到小乘的初果以上。這個就是,去了就是阿鞞跋致。所以蕅益大師讚歎,說他是阿鞞跋致,他是凡夫;說他是凡夫,他又是阿鞞跋致,十方世界都沒有這個特殊的例子,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呀。

[解]:此中之淨潔心即是清淨心。亦即《往生論》中之清淨句。佛名無量清淨佛,佛心是無量清淨心,總之是一法句,即是清淨句,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亦即是一句佛號。

這裡頭所謂的「清潔心」,它叫「念我清潔心」〔註一〕,原文是「清潔心」,就指的是清淨心。佛叫做無量清淨佛,佛心是無量清淨心,把這一切功德莊嚴總起來是一個法句,叫做「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而這也就是什麼呢?就是這一句佛號,一法句。

[解]:故發大乘心,持名念佛,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正是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宗。

所以,發大乘心的人持名念佛,臨命終時得到佛的接引往生。所以「莊嚴清淨」,這也就正符合本經的宗旨。本經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

[解]:又清淨句,表實際理體。從清淨句出生三種莊嚴,三種莊嚴同入一清淨句,是為經題中莊嚴清淨之義。

這個「清淨句」就表現的「無為法身」,代表的是實際理體。從這個實際理體,從這個清淨句就出生三種莊嚴,流現出三種莊嚴哪,而三種莊嚴就同入到一個清淨句啊。所以這個展開就是無量莊嚴,退藏就是一清淨句,就是清淨心哪。這個就是咱們經題中「莊嚴清淨」的含義。

[解]:「平等」者,離差別也。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顯平等之義。

底下就是「平等」「平等覺」。平等是離開差別。《華嚴》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和佛和眾生,這三樣沒有差別,所以我們是大平等。佛一點也不比誰高啊,所以我們主要是體會佛這個平等之義。

所以我常常說很多信佛的人,我說:「你們都是把佛看成上帝了。」有一個人寫了很多很多東西,我說:「你說的還是上帝。」他跳不出這個圈 ── 怎麼有智慧,怎麼高,怎麼清淨,怎麼怎麼突出,怎麼怎麼怎麼,說了半天,都是上帝那個範疇,哈哈哈……。這個「三無差別」就是「平等之義」。

[解]:《入佛境界經》曰:「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智。」故知有差別即是二,即不如矣。故云平等即入不二,即是真如。可見平等之義甚深。

《入佛境界經》說:「菩提者,名為平等。」菩提是覺,覺是什麼?覺就叫做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這個字就非常好,既然說它是「如」,就不是一個。只有說「這倆如同一樣」「這三個如同一樣」,沒說「一個如同一樣」的,這不成話。說到「如」就不是一個,既然如,就沒有異,它同了嘛,它沒有不一樣!所以,這個「如」字就是不一不異呀。所以我們有許多東西,咱們用佛的智慧眼去照的話,它一切都是極微妙啊。這個如字就很微妙,一個如字就是不一不異,而且「真如」啊。

所以就是說,「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智。」《維摩詰經》講「入不二法門」,真正平等了,還有什麼「二」啊?離開一切差別。所以這個地方也不可以混,那麼差別都不對,只有平等對,你這是不是差別呀?所以,沒有你眾生起心動念的地方。所以要「平等中解差別義,差別中解平等義」,都是圓融無礙。

[解]:今題中曰平等覺,可有四解:一曰平等普覺一切眾生,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今經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法,普被三根,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正顯平等普覺之義。

那麼這個經中的「平等覺」可以包括四個含義。「平等覺」,覺是覺悟,覺也就是佛,所以「平等覺」擱在一起它有四個含義。

一個是「平等普覺一切眾生,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沒有什麼不同,怨親平等。也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說地獄眾生就低了,天的眾生就高了,沒有這些差別對待,「平等普覺,平等成佛」。

所以我們經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這個迷惑多的人也行啊,上至文殊、普賢也行啊,它是平等的。

「將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一切的含靈,「將來」,就是從無量壽如來會上那個時候起一直到現在,一切的含靈,一切有靈性的,就是一切有情,都是靠這個法而得度脫呀!這個法是什麼法?《無量壽經》中所說的法呀,「正顯平等普覺之義」── 普度。

[解]:二曰以平等法覺悟眾生。《淨影疏》曰:「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從有念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念得能所兩忘,即是《金剛般若》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淨影疏》之「無作無所有」。

第二個,拿這個平等的法去覺悟眾生,「以平等法覺悟眾生」,故名為平等覺。什麼是平等法?這禪宗的道理又來了。《淨影疏》解釋這個平等,「無作無所有等」,這個叫做平等法,「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無願無作無所有」,這原文是「無作無所有」。

我們這個持名之法,「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來念去就暗合道妙,所以它不是你一定要先悟後修。什麼法門都需要先悟後修。悟,這茫茫人海中有幾位是悟了的?這不可得,稀有又稀有啊!那麼就是說,不管你這個,所以這個是暗合道妙,禪宗開悟是明合道妙,這是暗合道妙。

你哪怕是一個老太婆,但是你心裡誠懇、綿密,你念到這個一切你都放下了,什麼你都不想了,這就「無所住」;可是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綿綿不斷,這「而生其心」哪。

這個「無住生心」要在地上的菩薩才能做得到,地前的三賢都只能夠分開兩段進行,有的時候「無住」,有的時候「生心」;「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但是我們現在這個凡夫,就可以不知不覺來暗合這個道妙,所以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呀!所以「無住生心」就是這。

所以這樣的話嘛,他念來念去,「能」也忘了,「所」也忘了,誰在念也不知道,念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了,可是這一句不斷哪,它不斷滅,淨念相繼啊。

禪宗的「保任」,這不就是最後的「保任」嗎?禪宗講「保任」。大家就只知道一個「任」字,忘了它上頭還有一個「保」字,你開悟之後要「保任」。「心心不異謂之保」,前心和後心沒有兩樣,這叫做「保」;要起便起,要坐便坐叫做「任」,沒有一點造作;兩個字合在一塊,都是如此道理。「能仁寂默」「保任」,一切一切,你把它搞到一邊去了,老兄是入地獄如箭射!

所以,這個不就是「能所」都忘了,他就暗合這個道妙了?你就把這個法教導眾生能夠成佛,你不就是把這個平等法〔覺悟眾生〕嗎?這不就是「無作」嗎?這有什麼作呀?他「能所」都忘了;他也「無所有」,他什麼都沒有啊!所以就是以這個平等法教導眾生,這是第二個含義。

[解]:三、平等覺指如來之正覺。正覺無一切高低深淺之別,故曰平等覺。

第三個含義,就表示如來所成的正覺。諸佛都是「佛佛道同」,沒有哪個佛大、哪個佛小,哪個佛高、哪個佛低,故名平等覺,這第三個含義。

[解]:四、專就本經,「平等覺」亦即極樂教主之聖號。以上諸義,題中俱攝。

第四個含義,就本經說,這個「平等覺」就指的阿彌陀佛。

現在,這四個含義,在我們的經題裡頭都有。

註一:《大經解》修訂版已依《漢譯》原文更正為:「常念我淨潔心。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飛行迎之。」

[解]:「經」者,梵語修多羅。直譯為線,義譯為契經。契者,一者契理,理者,實際理體也。二者契機,機者,機宜,眾生根機也,兼指時機……。今為省文,略去契字,但名曰經。

最後一個字是「經」。咱們說「經緯」呀,「經」就是線,梵語是「修多羅」,也可以譯成「契經」。「契」就是契理、契機,現在簡化了,就稱為「經」了,就是「線」。

[解]:經具貫、攝、常、法四義:貫則貫穿所說之理;攝則攝持所化之生(指眾生);常則古今不易;法則近遠同遵。

「經」它就包括四個字,是「貫攝常法」這四個字,既是「線」的含義,也是「經文」的含義,這很合適的。

「貫攝常法」。「貫」是貫穿所說的道理,貫說這個本體,貫穿。

「攝」是攝持一切眾生,所化的眾生,你這個經就是要化生,要度生啊。

「常」是古今不易,今佛所說,也是古佛所說。所以有好些人現在想創新,好像他就要比釋迦牟尼佛還高明一些,比古佛也高明一些。他一高明,那就不平等了,那就不是佛法了 ── 古今不易。

「法」則近遠同遵。「法」,法則,咱們公佈了一部憲法,你說是雲南就不聽了,不行啊,近遠同遵哪。

所以「貫攝常法」,這是「經」字的含義。這樣就把這個經題每個字所包含的意思,而且全經的大旨,在這個地方也都透露出來了。

[解]:諸經立名,不離人法喻。或單或複,可得七類:單一者三,具二者三,具足者一,共成七類。

再有,這個經有「人法喻」,可以分成七類。

[解]:單人,阿彌陀經,阿彌陀是人,無法喻。

一種是單一個人的,《阿彌陀經》就是單一個人,就沒有法,沒有喻。

[解]:單法,大般若經,般若是法,無人喻。

《大般若經》,這「般若」是法呀,沒有人,沒有喻。那這個《阿彌陀經》是有人,沒有法,沒有喻。《大般若經》,是法,沒有人,沒有喻。

[解]:單喻,梵網經,梵網是喻,無人法。

《梵網經》,「梵網」是個譬喻,沒有人,沒有法。這是單一的。

複呢,就兩個。

[解]:人法,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無喻。

《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這裡沒有喻。

[解]:法喻,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喻,無人。

《妙法蓮華經》,「妙法」就是法,「蓮華」是譬喻,沒有人。

[解]:人喻,菩薩瓔珞經,菩薩是人,瓔珞是喻,無法。

《菩薩瓔珞經》,「菩薩」是人,「瓔珞」是譬喻,沒有法。

[解]:具足人法喻 ── 大方廣佛華嚴經 佛是人,大方廣是法,華嚴是喻。

《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是人,「大方廣」是法,「華嚴」是喻,人法喻都有。

[解]:今本經題亦具足人法喻。題中佛字表此土果人,無量壽是彼方果人,故題中具兩土果人。莊嚴清淨平等覺七字是法。大乘二字是喻。乘者車也。此經可運載無量眾生咸達寶所。如《法華》之大白牛車,故以大乘為喻。

我們這個經呢?也是「人法喻」都有。

「佛」是人,「無量壽」〔是人〕;「佛」是咱們土的教師,「無量壽」是彼土的教師,兩土的果人都在內,這是人。

這「莊嚴清淨平等覺」是法,「莊嚴清淨平等覺」這完全是法,是不是?

這個「大乘」就是譬喻呀,剛才說這是工具,作為譬喻,運載,運載一切,能乘的也大,所乘的也大,就相當於《法華》說的大白牛車呀。這個是「人法喻」。

[解]:諸經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注家釋題,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專就本經,則「佛說大乘」是教。「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無量壽」是理。

再有,是「教行理」。佛經嘛,都是從本體上建立法門,所以從理體立的教。從這個行,從你的修行才能明顯顯示出這個本體,所以從行顯理。

現在我們要是說,這個經題中的教行理是什麼?經題中的教行理;「佛說大乘」是教,佛來講這個大乘,這是教啊;「莊嚴清淨平等覺」就是行啊,你應當去莊嚴自己,莊嚴眾行啊,你應當清淨啊,要平等覺啊;「無量壽」是本體啊。所以這個就是說,這個「教行理」。

[解]:「無量壽」表三際一如、涅槃常住之法身本體,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故判屬於理,蓋其為實際理體也。

這「無量壽」它表示三際一如的法身常住,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也就是「是心是佛」這個是心的本心,所以它是理,是本體。

[解]:「佛說大乘」是教,即依此「無量壽」之理體,直指大乘為喻,為宣說眾生本具之大經,判之為教,義甚分明。

「佛說大乘」是教,它是根據無量壽的本體,指出以大乘為譬喻,來宣說眾生得度之法,成了這個經。所以,這個「佛說大乘」就是教了。

[解]:又從教起行,故下文中「莊嚴清淨平等覺」即是佛所教化之妙行也。一句阿彌陀,以之莊嚴自心,清淨自心,是即依教修行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圓顯本具之平等覺,是以行顯理也。又得往生者悟無生忍,從體起用,復以此平等妙法,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往生淨土,同證大覺,復是從眾行顯理也。

「從教起行」,起行是「莊嚴清淨平等覺」,就是教化,佛所教化我們的妙行啊。我們拿一句阿彌陀佛來莊嚴我們的自心,清淨我們的自心,就是依教來修行嘛;等到像《大勢至圓通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啊。

所以《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這個念佛不但是禪,而且是深妙禪,而且是無上深妙禪。

這大勢至菩薩就用這個法門哪,而且是跟五十二法王子同時宣說這個成就的經過,就是一句「阿彌陀」啊;「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方便,就這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自己就心開了;開呀,開明本心哪,這就是顯出本具的「平等覺」,這就是從行顯理。行,你念阿彌陀,你心開了,就顯出理了,從行顯理。

再有,你往生之後,你悟了無生法,你這從體起用,又來廣度眾生,拿這個平等法來教化眾生,這又是從行來顯理,以你的教化來顯這個理。

[解]:若以經題配三大,則無量壽是體大,莊嚴清淨是相大,平等覺是用大。

拿這個經題配三大呢 ── 體相用。

「無量壽」是體大,法身的本體。

「莊嚴清淨」是它的相,相大。

「平等覺」是用大,可以平等普覺一切,不分你的根基,普度。以前我說過,連動物都得度;連地獄中的眾生,地獄中的眾生如果不停地念佛,一旦他業滿出來之後,他馬上證,叫清涼華菩薩,「用」大。

所以我們這個淨土法門,著重它的殊勝在「用」上。其實,法法都平等,「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這方面要偏讚一點呢?它就是在利他方面,這個普度,適合大家的根器,所以它這是和別的法門不一樣。

[解]:依《漢譯》「無量清淨平等覺」即阿彌陀佛義。更可以本經題配三覺。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莊嚴自心是名始覺。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題中「清淨平等覺」也。

底下再把這個經題說一說。

「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經題來配合三覺。

「無量壽佛」是我「本覺」,所以我們這個念佛就是念我這個本覺的佛嘛,阿彌陀佛是我本覺,是我本心。我們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是什麼呢?來莊嚴自心哪!這是什麼呢?開始覺悟啊,「始覺」啊。

所以,《淨修捷要》:「阿彌陀佛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始覺」合「本覺」就直趨「究竟覺」了。「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啊,這是始覺和本覺。那究竟覺是什麼呢?究竟覺就是咱們這個「清淨平等覺」了。所以這個阿彌陀,這個無量壽就是我們的本覺;我們從這個本覺起,我們念佛來莊嚴自心,清淨自心,開始覺悟,而最後呢,趨到究竟覺就是清淨平等覺了。這是配三覺也可以。

[解]: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莊嚴」,是為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無量壽是我果覺。如是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

也可以倒過來,把「平等覺」作我的「本覺」;我們起心念佛來莊嚴自己,這個是「始覺」;而最後證到「果覺」,那就「無量壽」。所以,從兩頭說都可以。

總之這個經題,它這個妙義是輾轉無窮,都在一題之內。

[解]:是故《圓中鈔》疏曰:「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鈔曰:「如《金光明》,及諸大乘,多作此說。」

《圓中鈔》說:「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你聽到經首題目的名字,你得到無量的功德。幽溪大師作《鈔》說,他並且引證,這個話在《金光明經》中,許多大乘的經典裡頭都是這麼說,所以這個經題是很重要。

這個就把前頭的九門,今天就結束了。下一次起,從「如是我聞」開始了,正式講經文了。

今天就到這兒。

十、正釋經義

< 回 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