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17/1/20 上午 09:24:34
◇這一句誰也奪不走
人們體會問題只是落於二邊,而不得中道。古人說,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用心恰恰無,無心恰恰用[1]。「無心用」做不到,先無心不行,那就要先有事,先依相,只是依相往生可以,但要成「帶角虎」則不行。
一種是就這樣,先念佛求往生。
再有,就要求往生有把握,有把握就不容易了。
第三就是,希望今生還能做些貢獻,這就看怎麼立志了。
某某人就求生邊地,她說她不能斷疑。
要知道是把問題琢磨到頭了,殫精竭慮然後觸著碰著,就這麼無念怎麼能行?因地倒者因地起。因六識之分別而倒,還要依靠意識把問題琢磨到頭,然後才有可能觸著。首先須念茲在茲[2],每一念都是這個才有可能。你們現在盡是雜念、污染,這哪裡能行?因此要先練習有這一句,這一句誰也奪不走。
文革中他們最恨我,就是這麼折磨他,他還是念。某人先是聽人說黃念祖怎麼打還是念,後來又聽人說怎麼菩薩就是保祐他,龍捲風來了他沒事。龍捲風來時有人爬到我床下去躲,事後床被小組中某人搬走。要抓住時機努力。
於1986年1月30日
註:⑴法融禪師曰:「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曲譚名相勞,直說無繁重。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⑵《尚書•大禹謨》:「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