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清淨平等覺 相應,你決定往生 清淨平等覺 就是 戒定慧 / 與經上所講的 理論、方法、境界 相應 佛號:就是經題 就是全部的 經文 經義

張貼日期:2017/1/20 下午 02:30:34

【是故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真正念佛之人,我們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相應怎麼解釋,怎樣才叫相應?這個地方我簡單的報告諸位同修。第一,與清淨心相應,我念佛的時候心很清淨心很平等,與平等心相應;我念的時候,境界(自心與外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與覺相應,就是這部經上的經題「清淨、平等、覺」。我這佛號與清淨、平等、覺相應與清淨心、平等心、覺心相應。第二,與經上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相應。這樣念佛,功德就不可思議。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麼?就是這部經的經題。所以《無量壽經》也叫做《大阿彌陀經》,大本《阿彌陀經》,佛號就是經題。念這句佛號就是全部的經文、經義,圓圓滿滿的含攝,一字一句不漏,所以這個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因此,念佛人確實有很大的光明。

『四十里光明燭身』,他的身放這麼大的光明,一切的魔都避得遠遠的,他沒有法子在佛光照耀之下存在,他會遠離而去。這是說「他力妙法,善護行人」,這裡面,他力要有自力做為根本,有自力才能夠得到佛力的加持。我們如果不是真正發心求生淨土,佛不會加持我們,要真正的發心。我們一發心,不要以為佛不知道,你認為佛不知道,那是你錯了,不但佛知道,西方世界任何一個菩薩都知道。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純一菩薩法界,那個地方說老實話沒有六道,也沒有聲聞,沒有緣覺,純一菩薩的法界,而且統統都是普賢菩薩。這在過去經文裡面給諸位詳細報告過了。那個地方是五十一位普賢菩薩,因為統統都是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菩薩的果位從初信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五十一個階級,統統都是普賢菩薩,這個法界無比的殊勝。

無量壽經玄義 第三集

你真的覺悟,真的明白了,覺悟的人在這個世間,一樣要穿衣吃飯,一樣要生活,一樣要工作,一樣要應酬,事跟一切眾生沒有兩樣,心裡不一樣。那個心怎麼不一樣?他的心是清淨平等覺,他是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給諸位講清淨平等覺,就是講的戒定慧三學;清淨是戒學,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所以覺悟之後,他就常住三無漏學,念念跟三無漏學相應,念念相應,這種人,我們稱他作佛,稱他作菩薩。凡夫痴迷,日常生活不跟戒定慧相應,跟貪瞋痴相應,諸位要曉得,貪就是不清淨,瞋就是不平等,痴就是沒有智慧。貪瞋痴反過來就是戒定慧,戒定慧的反面就是貪瞋痴諸佛菩薩念念跟戒定慧相應。講戒定慧,怕大家不能夠明瞭裡頭的意思,所以我們換句話講,用《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好像容易體會一些,清淨平等覺就是戒定慧

我們修行,修什麼?遠離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這才叫真修行。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跟貪瞋痴相應,那怎麼會成就?你每天誦經、念佛、拜懺、參禪、持咒,甚至於講經說法都沒用處。為什麼?還是搞六道輪迴。真正要脫離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在經上沒騙我們,教我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念佛要相應。要與什麼相應?與清淨平等覺相應,你決定往生。如果你跟清淨平等覺相違背,就是古人寒山、拾得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即使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沒有用處。蕅益大師說得更好,說你念佛的功夫像銅牆鐵壁一樣都沒有用,你沒有離貪瞋痴。淨宗雖然講帶業往生,是帶舊業不帶新業,帶習氣不帶現行。現行是什麼?你現在還搞貪瞋痴,這不行,這個你沒有辦法帶去。昨天搞貪瞋痴,今天不搞貪瞋痴了,昨天貪瞋痴可以帶,今天有貪瞋痴帶不去,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這樣念佛才叫相應。無論是念佛、參禪、學教、持咒,你要相應

可是我們為什麼不能相應?我們不了解事實真相,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是一場空。所以在這個世間,還有分別執著,甚至於還有爭執,你錯了。這個爭執,最明顯的是嫉妒障礙,唯恐我的利益被別人奪去了,患得患失,這是輪迴心造輪迴業,造極重的罪業。說實在的話,世間稍有一點智慧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地藏經科註菁華 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