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十念法》胡小林老師

《印光法師十念法》

胡小林老師

十念記數法 原文 印光大師

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印光法師文鈔正編上.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

連載一:老實念佛攝住妄念

十念法,分三個層次,對應三種根性

1、十念法的三個層次:至誠懇切,攝耳諦聽,十念記數

最高層次,是至誠懇切就能攝住心。如果這個境界我們達不到,我們加上攝耳諦聽。如果攝耳諦聽再達不到,我們再降低標準,我們加上數。所以大家一定注意,這是三個層次。第一個至誠懇切就能攝住心,那這個人的根器,我的體會就是上根。那麼第二中根呢,我再降一級呢?至誠懇切還會猶湧妄波,還有妄念,還攝不住心,則攝耳諦聽,那我們就攝耳諦聽。如果至誠懇切,攝耳諦聽,我們還不能攝住心,則加十念法,這三個層次。

2、十念法三根普被,上中下根都可用

心至誠,如果不至誠,欲攝莫由。即至誠已,猶未純一,說我心至誠了還不行,三個清楚。再不行,十念記數。那麼還有什麼好方法嗎?沒有了,就到頭了。這種方法令萬修萬人去耳。印光大師在這個十念法最後三根普被,上中下根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萬修萬人去。這絕不是忽悠咱們,一萬個人這個按照這種方法,一萬個人去。

3、至誠懇切是前提,攝耳諦聽是目的,十念記數是手段

大家明白這個層次吧:心至誠了,心就攝住了;不行,三個清楚,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還不行,即用十念記數。所以我們看到了十念記數跟攝耳諦聽,從念佛的層次來講,攝耳諦聽在前,首先要攝耳諦聽,不行你再加上十念記數。所以十念記數可以說是手段,攝耳諦聽可以說是目的,想攝心的前提,是至誠懇切。真想去,真願意去,厭離娑婆,心求極樂,一天都不願意在這多待,就是因為自己走不了,所以今天在這還得衣食住行,行住坐臥,不得不在這生活。能走咱絕不留下來,不得已而為之。所以這三個層次,心至誠,攝住心,不行,三個清楚,心口耳三個清楚,再不行,加十念記數。

4、至誠懇切,攝耳諦聽,十念法,是念佛的三層保障

所以我們今天在這呢再補充一點,攝耳諦聽,跟這個十念法,是一不是二,它是念佛的幾層保障。第一層,至誠懇切我就攝住心了。不行,三個清楚。再不行,加十念記數。誰這麼做呢,印光大師這個鈍根人這麼做。(2012.9.1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5、攝耳諦聽跟十念法,都是念佛的技術保證

攝耳諦聽跟十念法是念佛的技術保證。那麼第一層至誠懇切,就能攝住,第二層三個清楚,再不行加十念記數。千萬不要把十念記數跟攝耳諦聽又衝突起來了。

6、至誠攝心是上根人,攝耳諦聽是中根人

第一步,有些人上根人心至誠,就能把心攝住。那麼像我們這些人至誠了,想去了,深信了,切願了,猶未純一,怎麼辦,攝耳諦聽。攝耳諦聽要還不行怎麼辦?他說了,這個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我們把它稱之為什麼呢,心一至誠,心就攝住了,就能夠純一了,那我們叫上根。那麼還不行,我們還得用耳朵聽,我們說管它叫中根吧。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需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7、至誠懇切的意思是什麼

師父在大經解當中呢,反複連篇累牘的給我們開示說,心裡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就是我們說的至誠懇切。你要真有這種態度,真有這種精神,那麼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前提是這個。心不至誠,欲攝莫由。你不想去西方,你也不願意去西方,你也不了解西方,你也不信有西方,你沒有對它的信信到至誠的程度,你沒有願願到至誠的這種程度,你想攝心,你根本就談不上。

8、什麼叫深信

什麼叫深信?怎麼我就叫信了?怎麼我就叫不信?我們淨土五經一論上所反復強調的深信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師父說,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對西方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對它的存在,這就叫深信。切願,切願什麼意思?除了這個願望之外,在這個世上,我一點想法都沒有,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每一天,就一個目標,以後要去西方,迴向西方。那麼今天為什麼還不去,待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一個理由,就是希望多帶幾個人去,這是我今天不去的理由。那是咱們說人家已經有功夫的人了,人家為什麼還不去呢?多帶幾個,那就是咱們師父老人家這種境界。像我們這種人今天沒有做到這一步,想走就走,那我們待在這幹什麼呢?就是要按印光大師說,培養去西方的基址,址就地址的意思,基就基礎。基就是址,址就是基,就是這個基礎,要打好這個基礎,準備在臨終業報盡的時候,此生業報盡的時候,我們要去西方。所以心不至誠,欲攝莫由,你要心不誠你想攝心,你再好的技術方法,你無論十念,你攝耳諦聽,你都談不上。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聽大經解,為什麼要學習黃念祖老居士這個大經解,為什麼要跟著我們師父上人學習這個呢,就是希望去西方的心能達到至誠的這種程度,然後我們才存在把心攝住好好念佛的,老實念佛的前提。

9、志誠懇切是攝心念佛的前提

怎樣才能攝心切念呢,怎麼才能攝住心懇切的念佛呢?他說呢,第一條,首先前提是,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首先要至誠懇切,所謂至誠懇切的意思就是說,對西方極樂世界有深信切願,真想去呀,誠心誠意想去。切願,非常非常的願意,想往,你要有這麼一種心思,要去西方,這個攝心念佛的前提。

10、信願行互導持名念佛,是去西方的根本

我們深信切願執持名號,就是去西方的根本。

印光大師說,以信導願,引導,導致,用我們的信。最後,什麼叫信?我願意去了,你才信,這個信是第一步,信是因。什麼是果呢,願是果,以心導願,以願導持名。以信導願,以願持名,以持名證所信滿所願。用持名這一句佛號,用這一句佛號來證明你的信,來滿你的願。以信導願,以願持名,以名來證所信滿所願。今天我們信和願都有,但是我們名號功德不得力,執持名號這個功夫不得力。那麼藕益大師在文鈔當中說,能不能往生西方絕對在信願之有無,有信有願決定去,往生品位的高低在執持名號功夫深淺。不是說我有信我有願我就能去西方,要深信切願。即使妄念還有,但是在此刻,臨終那一剎那,雖然水能起波浪,但是沒有大風,波浪不起就走了。那沒有大風,不起波浪靠什麼呢,靠你的定功啊。(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1、攝耳諦聽是「至誠了還攝不住心後採用的」技術手段

心至誠了,我還攝不住心,既至誠已,已經至誠,達到這個條件了,猶未純一,還沒有達到這個佛的念頭,純一,純就是不雜呀,一就是不二。純就是一,一就是純,猶未純一,這個時候怎麼辦?當攝耳諦聽,這個時候我們採用第二套辦法,我們在技術上予以保證。從理念上我們要至誠,然後我們就能攝住心。如果說你至誠了還攝不住心,那我們這時候採用技術手段,怎麼辦呢?用耳朵,攝耳諦聽。

12、學印光大師,用十念記數攝耳諦聽妙法念佛

那麼我們做為一般人來講,這三個層次,我們屬於哪個層次呢?確確實實這麼多同修,他們都在念佛,我真的不知道大家屬於哪個層次。但是印光大師說他是屬於下下根。印光大師用哪種念佛方法呢?我們翻過來看,那麼「光」以心難制服,印光啊,他稱自己就是光。光以心難制服,我印光啊,因為心難制服,方識此法之妙。我才認識到十念記數加攝耳諦聽,心至誠,攝耳諦聽,十念記數,我才認識到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怎麼試驗怎麼有效,有效驗。非率而臆說,我決不是在這輕率的,隨隨便便就給你這麼說,願與天下後世,就今天,天下就是咱們今天這個世界,後世,末法,時間上是後世,鈍根者共之。印光大師認為他心難制服,他是鈍根,所以他用了這種方法,什麼方法,心至誠,攝耳諦聽加十念記數,用這種方法。他認識到這個方法很妙,屢試屢驗,屢試不爽。那麼他說我願意呢,我這個方法不是瞎說的,不是想到哪說到哪,不是不走腦子的,那麼我願意呢拿這個方法跟我們天下後世人哪,跟我一樣的鈍根人,我們呢共之,共同採用這種方法。這個之呢,就是十念記數,攝耳諦聽這個方法。那我們衡量衡量印光大師是鈍根,那我們呢,肯定,能不能超過印光大師之上,我想可能在座諸位沒有一個能夠超過。即然超過不了,那我們就應該跟印光大師這種鈍根之人共同採用這種方法。(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3、老老實實跟印光大師學用十念法

印光老和尚把自己定成鈍根,他是鈍根?鈍根,咱就說吧,他是六十分的學生,那我們是多少分?你不按這個方法,那你的意思是說,你比印光老和尚的根還利?你比他還能?他是這麼念成的,你不這麼念?他說,我,光,鈍根,我願意把這個十念法拿出來,與天下鈍根人共之。天下就分兩種人,一個是鈍根,一個是利根。印光老和尚在《文鈔》當中說,我們要時時刻刻地警策我們自己,提醒我們自己,我們是什麼根。什麼根用什麼方法!那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他是鈍根,那我們是鈍中鈍;淨土法門是徑中徑又徑,我們是鈍中鈍又鈍,沒別的說的,那你就老老實實跟著印光大師這十念法。「捨此十念,生西莫有」,你生到西方根本就不可能。「此乃鐵案」,這是鐵案,翻不了啊!你說,不對,印光大師說得不全面,那你什麼意思?你不聽話是吧?你打折扣是吧?那就算了唄。印光大師說了,與天下鈍根人共之。鈍根人,咱說白了就是老實人。你別看人家鈍,愚夫愚婦,最後在西方極樂世界看著咱們。

14、捨此十念法,欲去西方萬難萬難

印光老和尚他說他是鈍根人,他說這個方法是鈍根人用的。他說「光以心難制服」,我印光自己認為心很難制服,才發現了這個方法,所以我願意與天下鈍根人共之。我願意與天下跟我一樣這些笨人、鈍根人一塊共同,「之」就是念佛的方法,共同按照這個方法來念佛。

印光老和尚他本地我們很難測。他到底是怎麼個人物,他是古佛再來還是大勢至菩薩,我們姑且不論,我們給他四個字叫本地難測,你測不出來。印光老和尚你測不出來,那麼他認為,他是鈍根人,那我們在座的諸位,我們就要衡量衡量自己了,你是什麼根?你比印光老和尚強,他是鈍根你是中根?「光以心難制服願與天下鈍根人共之」,我跟那些笨的人在一起咱們按照這種方法。臊著我們,臊著我們,他是鈍根我們能比他強?我們如果不比他強,我就像在第一集向大家匯報,我們是鈍中鈍,我們是鈍中鈍中鈍。我們不老老實實按照印光老和尚的方法嗎,「令萬修萬人去爾」,這樣一種念佛方法,能夠使一萬個人這樣做,一萬個人這樣去。「爾」是語氣助詞表示肯定,令萬修萬人去爾。這是非常堅決,一點含糊沒有。

那你說怎麼著?你不信是吧?你不練是吧?你不練你不能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不理解嗎?你沒這個根嗎?你不願意這麼念,你沒福德嗎?。你碰到印光老和尚這十念法你有這個因緣了,你放棄這個因緣,「令萬修萬人去爾」,那就沒你的份了。

所以在這裡我急切的呼籲大家,不要到別人嘴裡討說法。印光老和尚說,這個問題應該問別人嗎?印光大師都說到這個程度了,你還不提高警覺,這千鈞一髮之際,在劫難逃啊諸位!「捨此十念之法,欲生西方萬難萬難」,他最後結束的時候,「捨此十念法,欲去西方萬難萬難」,這萬難再加萬的平方難唄,那就不可能了吧。

15、左右兩手

我們左手一定要牢牢掌握住十念記數的方法,我們右手還要把至誠懇切的心發出來。這樣的話,按印光大師的說法,是如虎添翼。如兩手互洗,兩個手互相洗,兩個鏡子互相照,它這個作用就特別大。(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16、萬修萬人去

你真至誠懇切,你真做到三個清清楚楚,還不行你再加上十念記數,你要這樣做的話,一萬個人這樣做一萬個人去。這萬是表法的,不是說真一萬個人念就一萬個人去,什麼人這麼做都能成。無論多少人用這種方法,絕不會有一個人漏下來。

連載二:攝耳諦聽,十念法著眼點,都攝六根入手處

攝耳諦聽,十念法著眼點,都攝六根入手處

17、什麼叫攝耳諦聽

什麼叫攝耳諦聽呢?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意地是就是你的思想當中,你的意識當中還覺得口在念佛,雖然我們沒有出聲,默念,還有口念之相。

18、攝耳諦聽

攝,就是控制住,抓住。抓住耳朵,攝耳。就和攝像一樣,攝像機抓住影子,叫做攝像。攝住影子,就是抓住影子。諦聽呢,諦就是認真,專心,專心致志的聽。聽什麼呢,聽自己嘴裡或者心裡,念出的佛號的聲音,叫攝耳諦聽。

19、攝耳諦聽應如何理解

所謂攝耳諦聽,我自己的體會,特別是對我,原來沒有念佛習慣的這麼一個人,我剛開始就是這麼一個字一個字地念。因為印光大師,包括我們的老和尚,並沒有說速度越快越好,就是要聽得清楚。我們今天不具備這種能力,把每個字都聽清楚,我們沒有這麼高的能力。就和我們剛開始跑步一樣,跑五十米就累了,一個月以後可能跑兩百米,半年之後可能跑一千米,這是要不斷地鍛煉。就和我們做飯一樣,剛開始切菜也慢,洗菜也慢。熟能生巧,時間長了,洗菜也快了,摘菜也快了,切菜也快了,這是需要訓練的。一上來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這麼快跟不上,耳朵跟不上。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耳朵要捕捉住佛號,把它聽見而且要聽進去。不信大家試一試,你真正的,別說半個小時念佛,你有十句佛號,四十個字,每句佛號四個字,阿——彌——陀——佛,四十個字念下來,我們真能做到,把每個字都聽清楚,這十句佛號下來你的感覺就不一樣,真是一個妄念都沒有。

20、千萬不要忽視攝耳諦聽

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幾十次的強調攝耳諦聽,這個問題決不是個小問題,否則他不會說這麼多遍。

我們千萬千萬不要忽視攝耳諦聽,我自己念佛的實踐得益良多,就是用耳朵來聽自己的佛號。所以這個我們大家知道,這個心口念而耳聽,眼鼻決不至向外馳求,身亦不至倨傲放肆,今念佛人多多都是不肯認真,故無效耳,所以沒有效果。(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21、志心諦聽與不聽而散念,功德大相懸殊

能志心諦聽,與不聽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懸殊。能志心,什麼叫志心呢,這個志心就是,我們查字典,是專心的意思,誠心的意思。專心,專心諦聽,那麼這專心諦聽就控制住兩個根。一個心呢就是我們的意根,你要用你的心調動你的耳朵,我這時候可得聽佛號了。我在幹嗎呢,我在聽佛號,你的意根當中要有這種意念,現在我不能幹別的,志心諦聽,這就兩個根了。諦聽就是耳根來聽自己的佛號,與不聽而散念,我們現在多數人是處在這種狀態,不聽,散念,沒有專注,所以其功德大相懸殊,差的太遠了。懸就是大的意思,殊就是不一樣的,大相懸殊,差的太遠,這個相就是相互。第一種方法呢叫志心諦聽,第二種方法呢叫不聽而散念,這兩種相互一比,太大的懸殊了,叫大相懸殊。

22、養成聽佛號習慣

念佛是個習慣,師父今天早上在開示的時候說,最後養成的習慣。無論幹什麼,這句佛號都不離心間,好像都有一個佛的聲音在陪著我們。遇境逢緣,看到這些事情就想,假的,我不能被它染污,我可千萬千萬不能被它轉,久而久之就習慣了。外界世界依然固我,春夏秋冬每年都來,生老病死比比皆是,但是對我來講不起作用了。能做到這一步嗎,能達到這個境界嗎?能。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說,「初則勉力息妄」,剛開始的時候,「勉力」,努力、費勁。「息妄」,息掉這個妄想。「久則無妄可得」,這跟淨空老和尚跟咱們說的完全一樣,時間一長了,就沒有妄念得到,得不到妄念了,「久則無妄可得」。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一個念佛的習慣,一定要養成用耳朵聽佛號的習慣。(2011.9.2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23、自己之耳聽自己心裡之聲

自己的耳朵聽自己心裡的聲音,乃極明了事,這是非常清楚的事情。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無論大聲小聲默念,你多用耳朵聽聲音。養成這個習慣,真的是很累,因為不習慣嗎。我們從來沒有這麼專注的用耳朵聽你的東西。但是特別可喜的是,你一定要堅持,堅持久而久之,妄念就息掉了,就養成習慣了。

24、每句佛號不空過的意思是什麼

所以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我看了這些同修我們在一起,包括我自己的體會,就是因為沒有認真用自己的耳朵聽自己的念佛聲音。默念心聲,出聲,用嘴念出聲音來,聽自己嘴裡的聲音,所以大家一定要試,從現在開始一定要每句佛號勿令空過,決不讓空過。什麼叫這句佛號沒有空過呢,就是這四個字你是不是用耳朵聽見了,聽進去了。

25、堅持用耳朵聽自己的聲音

我們一定要鍛煉自己這個功夫,堅持用耳朵聽自己的聲音。這就是都攝六根下手之處。從哪下手啊,都攝六根有六個根,印光大師說,從耳根攝起。

26、攝耳諦聽,妄念自息,心佛自可相契

很可惜的是現在同修們,淨土的同修們每天花了很多時間打佛七,念佛、繞佛、拜佛、禮佛,就是沒用耳朵聽。沒用耳朵聽我們就順流而倒;沒用耳朵聽就都攝不了六根;都攝不了六根你就不能淨念相繼;不能淨念相繼你還是妄心和散心,你就沒法成就。所以我們今天的前提是在有信有願的前提下,我們在念佛的技術層面上,要關注用耳朵聽自己的佛號。不要圖多,勿令空過,不要從嘴皮子上滑走,字字句句聽得清清楚楚,久之久之自成片斷。希望我們大家呢共同努力,能夠緊緊抓住攝耳諦聽這四個字,妄念自息,心佛自可相契。

27、用攝耳諦聽掐斷妄念

我們今天攝耳諦聽,用耳朵聽自己的心裡的聲音,嘴裡的聲音,就是要把這個妄念掐斷。無始以來妄念未曾離過,我們今天就讓它離開,切斷它。那麼切斷談何容易,無始以來你就養成習慣,從來就沒有一分鐘一秒鐘你沒有妄念。

28、三學六度都在攝耳諦聽中

戒定慧三學,六度萬行全在攝耳諦聽裡面。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老人家提出的攝耳諦聽,從現在開始,一句如是,百千萬句亦如是,能如是則妄念無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29、耳根最利

我們要從十念法把耳朵拉回來,認認真真的聽這句佛號。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為什麼呀?耳朵,念佛圓通,你看觀世音菩薩是通過耳根圓通的,念佛圓通章。你看我們耳朵,煩惱最少,我們的六根當中就數耳朵像菩薩,為什麼啊?前後左右它都能聽。後邊一咳嗽,這聽見了。眼睛不行啊,眼睛不愛看,它閉上了;氣味不願意聞,不呼吸就聞不到了。耳朵它沒這功能,你想關,關不上,你看它平等吧。好聽的聲音、不好聽的聲音、前邊的聲音、後邊的聲音,它都得聽,它沒脾氣,所以耳根利。

同時耳根你還沒法控制它,萬法平等,什麼聲音來它都得接受。不像舌頭,這辣的,我不嚐了。能站著,我不躺著;能躺著,我不站著,我身體也有選擇。耳朵不行啊,這十八歲的姑娘睜眼多看兩眼,這六十歲的老頭,算了,閉上吧!這耳朵不行啊,這十八歲的姑娘、六十歲的老頭瞌睡你都得聽,你關不上!所以,我們耳根最利。耳根很平等,耳根很圓滿,三百六十度、上下左右、十方都能聽到,樓底下搞裝修,我們耳朵能聽得到,眼睛看得到嗎?看不到。裝修的味你鼻子聞得到嗎?聞不到。裝修的聲音你耳朵能聽得到。所以,我們千萬千萬別放棄我們的耳根,它已經練就了這種圓滿、平等的功能。所以,觀世音菩薩聰明,他就是練耳根圓通,圓滿、通達,證得佛果。因地上用攝耳諦聽、反聞聞自性。果地上,成了佛怎麼樣?聽眾生的聲音,尋聲救苦,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地當中就包括了果地的功德,果地的功德反而又是因地創造出來了。所以,我們要學觀世音,學他老人家從出發地一直到證得佛果都是用耳通。

30、千萬要把耳朵這個利器用起來

我們講了這麼多,就是要鼓勵大家,把我們已經具備的這麼利的根器,這個耳朵,充分利用起來,千萬不要捨近求遠,說我現在念觀想吧,我現在念觀像吧。你拜佛、繞佛,坐著念佛,躺著念佛,你都得用耳朵聽,這是印光大師說的。千萬千萬不要捨近求遠,放著這麼好的利器、這麼好的利根,你不用,你用別的。用別的還算不錯,儘管鈍,儘管麻煩,那還是念佛。現在關鍵是,不用耳朵,他其它五根也不用,他就陷在妄想當中、分別當中、執著當中,生煩惱。師父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老人家重要開示,這是什麼呢?就是希望你這六根全部放在佛號上,其它的亂七八糟的,就放下,就是放下。你就幹不了別的了,都攝六根,全在佛號上。那眼還能見那些色嗎?見不了。耳朵還能聽其它聲音嗎?聽不了。嘴,舌頭還能說別的嗎?說不了。一句佛號。鼻子還能嗅香嗎?嗅不了。腦子呢?想著佛號,第幾聲。意根,你也想不了別的,也不能緣法。眼睛也不能緣色。耳朵也不能緣其它聲音。真正做到都攝六根,制心一處。就這六根當中,就這一句佛號,做到一心。師父說,這就是聲聞緣覺上面的菩薩。菩薩是一念,就阿彌陀佛這一念,我們已經超過二乘了。

連載三:念佛質量「三個清楚」和「一個十句」如何保證

31、什麼叫用耳朵聽

什麼叫用耳朵聽?我聽了,我知道我念的是第幾聲佛號,這是最淺的一層。我知道我這句佛號是第幾聲,第八聲,第七聲,第六聲。關鍵是佛號這個數字再往下這一層。你是記住了念佛是第幾聲,十聲佛號,每聲佛號的每個字,你是不是都聽見了?我聽了,但是我沒聽見;我聽了,但是我沒聽進去;我聽了,但是我沒有心,這就不行。一定要專心致志,攝耳諦聽。「攝」,就是攝住耳根,什麼都不能想,就用耳朵聽自己的佛號。很多人說,我聽了,你要說我沒聽,這麼大的聲音,阿彌陀佛,我能沒聽見嗎?我聽見了。但是你沒用心聽。應該這樣,「阿」,就像我們耳背一樣,聽別人講話,生怕別人的話我們沒聽見。我跟大家在一起,有些時候我們經常跟老和尚在一起吃飯,跟老和尚說話。老和尚一說話我們特別認真,我們探過頭去,我們用耳朵聽,老和尚剛才說什麼,不明白還得追問一句,「您剛才說的是什麼事?」反復確認,這叫聽。我們能不能用這種態度,這種專心致志的精神,來聽我們嘴裡念出的這聲佛號。我昨天給大家匯報時說,腦子裡頭要提醒自己,我得聽佛號,我得聽佛號的聲音,佛號的聲音要從我耳朵裡進去。我聽了但是沒聽見,等於沒用。一定要聽,有這個動作,並且要有效果,就是聽見這個聲音。你真要這樣做,每一個字都聽得清楚,有些時候你念佛就不會念太快,因為你念快,嘴皮子就滑過了,耳朵跟不上,你耳朵沒有這種訓練。

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我自己的體會是,你的耳朵沒有做好準備,我們的嘴就不張。什麼時候我的耳朵準備好了,要聽聲音了,我再念。「阿」,我要念「阿」了。我這耳朵要專心致誌了,我準備捕捉聲音了,我耳朵準備好了。這個時候我念「阿——」,從它一念出來我就逮住佛號,我就抓住這佛號,從頭到尾聽清楚。慢一點,準備念「彌」了,耳朵要做好準備,準備聽「彌」的聲音了,是不是全神貫注,是不是精神飽滿,準備聽第二個字「彌——」,很好,這個「彌」字聽得很好,一點都沒落。確確實實耳朵沒幹別的,確確實實耳朵在恪盡職守,在完成它的本職工作,在完成它的聽。然後,「陀——」,「陀」字聽得也很好,「佛——」也聽得不錯。

32、聽清楚的方法

你這個「阿」字怎麼念,你聽斟酌你再走到另一個字,「阿——」聽明白了,聽見了。你不信你試試,你嘴念「阿——」的時候,你耳跟著你嘴走。你非得念到五秒鐘以後了,這個時候你耳朵回來了。你太散亂了!這麼點時間你耳朵還沒反映過來呢,你就走到「彌」了,「彌」還沒反映過來你就走到「陀」了,這不行!「阿——」,聽清楚了,實實在在聽清楚了。「彌——」。你看老和尚有個念佛慢的方法,好像15秒鐘念一句佛號,「阿——彌——」,那真是聽清楚了,「陀——佛——」,你看他那口氣,「佛——」,完成了,鬆了一口氣。

再此之前的15秒鐘,這四個字絕對要提高警覺。絕對要保持清醒,絕對要精神飽滿。印光法師說不在念佛多少,關鍵在於你念佛的時候是不是做到這「三個清楚」和「一個十句」這麼一個方法。咱們講法就是說念佛的質量。

念佛的人太多了,真正按照印光老和尚這個十念法念佛的人太少太少了,太少了!我問了很多人都不這麼念。所以功夫不得力。

33、念佛質量「三個清楚」和「一個十句」如何保證

我昨天跟胡妮妮大居士我也交流,你這個「阿」字怎麼念?你聽斟酌你再走到另一個字,「阿——」聽明白了,聽見了。你不信你試試,你嘴念「阿——」的時候,你耳跟著你嘴走。你非得念到五秒鐘以後了,這個時候你耳朵回來。你太散亂了!這麼點時間你耳朵還沒反映過來呢,你就走到「彌」了,「彌」還沒反映過來你就走到「陀」了,這不行!「阿——」,聽清楚了,實實在在聽清楚了。「彌——」。你看老和尚有個念佛慢的方法,好像15秒鐘念一句佛號,「阿——彌——」,那真是聽清楚了,「陀——佛——」 ,你看他那口氣,「佛——」,完成了,鬆了一口氣。再此之前的15秒鐘,這四個字絕對要提高警覺。絕對要保持清醒,絕對要精神飽滿。印光法師說不在念佛多少,關鍵在於你念佛的時候是不是做到這「三個清楚」和「一個十句」這麼一個方法。咱們講法就是說念佛的質量。

34、耳怎樣聽得清清楚楚

所以耳根聽得清清楚楚,什麼意思,每個字都,我再強調一遍,所謂聽的清清楚楚就是每個字都要聽進去。我們十念法學習以來已經快,掐頭去尾也三年多時間了。很多同修跟我一塊念佛的時候,或者討論念佛的時候,他們十念兩個五,三三四,都念的特好,我說停,啊這第八聲佛號,沒問題,他都能記得很清楚。停,第五聲,你比如說念的時候我說停下來,這第幾聲啊,數都能記住。但是十聲佛號四十個字,我問他,你真的聽進去幾個字,我覺得沒有一個人真的在聽佛號,所以這個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問題。一定要用耳朵聽進聽見,聽見是行為,我聽了,聽了你聽見了嗎?英文叫listen,我聽了,I hear,我聽見了,這聽見還不行,你聽見了還得聽得 very clearly,非常非常清楚,清清楚楚,那是句聽得清清楚楚行嗎?阿彌陀佛,這句我聽清楚了,印光大師說不行,字字句句都要聽得清清楚楚,這要求非常嚴格啊。阿,這個字聽清楚了,不聽清楚不許念下一字。彌,不准備好不念第三個字。陀,耳朵做好準備,確確實實可以聽了,就和在那個起跑線,短跑比賽的那個運動員一樣,預備,啪一槍開始跑。你不到這個時候你不能念第四個字,佛,你看我耳朵準備好了,我心也準備好了,我嘴也準備好了,我耳朵也準備好了,佛,念出來了,念出來就給他聽進去。所以我們真要能這樣念,我們昨天學習了,印光大師,久之久之自成片斷,久而久之你自然就成了片斷。(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35、聽佛號的意思是什麼大家能明白嗎

聽佛號的意思就是說,你真聽了嗎,你聽進去了嗎,你這個時候是不是念佛還在幹別的呢,還在想別的呢。你不能想別的了,你只能聽佛號。所以我們忽視了這一點,往往呢功夫不得力。(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36、認真聽了一句佛號功德就無量

你真的用心聽,別說十句,就這四個字你認真聽了,其功德就無量,因為我們從無始劫來,從來就沒有息過妄念。(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37、累,是因為沒用耳朵聽

很多念佛同修說,念的很累,妄念仍然息不掉。其實你沒有用耳朵聽。你沒有用耳朵聽呢……都攝六根下手之處在於攝耳諦聽。

38、十念法關鍵在聽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一到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四到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七到十。三三四,沒錯,分三口氣符合印光老和尚說的十念法。但是,是不是字字都聽見了,不僅聽見,是不是字字都聽進去了,是不是字字都聽清楚了。四十個字,十句嗎,一句四個字,您真的聽了嗎,您真聽清楚了嗎,我們要追究這件事情。

39、心口耳三根,念佛如何用

無論出聲或默念,皆需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音要從耳朵入進去。默念雖不動口,然,然而,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就在你的意地,就是你的腦子裡邊當中啊,仍然覺得嘴在動。相就是相貌,相狀,你還有嘴在動的那種感覺。然意地之中,就是腦子裡頭,思想上,還覺得我的嘴在動,是我的嘴在念佛。雖然沒有出聲,是默念,心口念得清清楚楚,這就是兩根了。心就是意根,口就是舌根,心口念得清清楚楚。所謂心,就是你在念佛的時候呢,你要想著我在念佛,我在念佛的時候我要想阿彌陀佛。那麼就口呢,就是說,一定要每個字,字正腔圓,不要圖快,不要圖多。阿彌陀佛,一定不能快,要念慢,念清楚。印光老和尚,在後面我們還會學習到,字字勿令空過,令就是讓,千萬不要讓它空過。什麼意思,嘴念的時候,你的嘴要念的清楚,耳朵要聽的清楚,心裡面要念的清楚。他說,心口念得清清楚楚,他把心口放在一起,說了一個念的清清楚楚,這是一個根。他單獨又把耳根提出來說,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果這樣用耳朵聽,來攝住心,妄念呢自己就息下去了。(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40、心口耳老實念佛的方法

你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你也沒別的了,每一句佛號都是三個地方,心口耳,心口耳,心口耳。那麼這個音入於耳,要使句句聽清楚,句句都要聽清楚啊。那老和尚在後面的開示中說,字字句句都要聽清楚,不是這一句能聽清楚啊,這一句構成了四個字,都要聽清楚,聽不清楚就不念下一個字。我的體會,「阿」,想別的了,公司的業務,家裡的事情,身體有點渴,門外有點動靜,沒做好準備聽彌,就不念彌,把心拉回來。什麼時候耳朵做好準備,準備能夠聽彌了,就像咱們照相,一、二、三茄子,茄子,再照,除此之外,不能按快門,除此之外這個'彌'不能說出來。「阿」這字負責任,聽清楚了,「彌」呢,亂了,亂了等會,我調整好。「彌」,你又亂了,又來了這妄念,那麼「陀」做好準備,再說「陀」。到「陀」了又亂了,再調整過來,再拉回來,再停下,沉住氣老老實實把佛字念出來,「佛」。各位同修,我的體會要這麼念佛。剛開始真的是很累,因為咱們一直有妄念,妄念衝擊力量很大。真是四個字,今天雲南的朱總說都四個字都避免不了妄念,真是那樣。夾雜在當中,念阿字的時候甚至都有妄念,正在念的過程當中都有妄念。那麼我們就要用這種笨辦法,沒做好準備不說下一個字,「阿」,做好準備,「彌」,做好準備,「陀」,做好準備,「佛」。能如是念,久而久之自成片斷,就是功夫成片。關鍵是你肯不肯。這是老實念佛啊,這一點,印光大師說念佛之法偷不得巧啊,你不能找竅門啊,沒有捷徑可走,就得這麼念。因為你就是這麼產生的妄念,你不這麼念不行。

連載四:念佛關鍵在字字聽見,不在順暢漂亮

41、字字句句心囗耳怎麼念呢?

字字句句心囗耳怎麼念呢?他(印光大師)說,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從口而出,從耳而入。……,一句佛號這樣念,百千萬句亦如是,就沒有一句不這麼念的。,心了,不能,一句這樣念,百千萬句亦如是。都要這樣念,啊,都要這樣念。能如是,你能這樣念,則妄念無由而起,無由就是沒辦法,妄念就沒辦法生起來了,心佛自可相契。心佛自可相契,你的心跟佛就相契合了。

42、攝住意舌耳三個根,則餘根可攝

念佛的時候旁邊有人說話,你還能聽到,說明你耳根沒攝住。我們這個十念法,第一步,意舌耳三個根,要攝於佛號當中,一一攝於佛號當中。那你第一步就沒達到。耳根,要聽佛號聲音,你耳根聽到別人說話的聲音,這是一個習慣問題,因為你沒練過。這是功夫不夠,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我們才要攝耳諦聽,攝的意思就是把耳朵收回來,放在佛號上。你攝不住耳朵,耳朵就聽到外邊的聲音了。你攝不住舌根,那你就胡說八道了,你不念六字洪名,不念四字洪名,你不念四個字的阿彌陀佛了。耳根要攝住。大家覺得攝住舌根可能還容易,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還容易,那麼真是攝耳很難。外邊的汽車的聲音,樓道有人走動的聲音,同事說話的聲音,或者外邊刮風了,下雨了,等等這些聲音你都會聽到,說明你耳根沒有攝住。我們繼續學習。「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咱們講第四個根了,「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這是第四個根。剛才我們上邊回答的問題,「心火上炎」,那眼睛肯定是東張西望了,導致頭皮上有感覺,癢癢、撫摸、牽制等等這些現象。你要真是做到了意舌耳三個根攝住了,攝於佛號當中,「則」,則就是轉了,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眼也不可能東張西望.你要東張西望,你絕對做不到意舌耳三個根攝住,不信你自己體會。「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

43、都攝六根,耳根最重要

很多同修在說,我這三個清清楚楚哪個最重要?「須知都攝」,都攝六根,「注重在聽「」,主要是耳朵聽佛號。「即心中默念」,即便你心中在默念,「也要聽」。「以心中起念,即有聲相」,你心中只要有念頭,它就有聲的相,就有聲音;「自己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了了」;自己的耳朵聽自己心中的聲音,仍然是明明了了。 「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你看,這說得很清楚,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這個同修說,如何專注念阿彌陀佛?念佛時如果旁邊有人說話,還是很容易走神,我理解,這走神就是聽到別人說話,受到別人影響了。「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你真耳根攝住了,其它五個根就全攝住了。「耳根一攝」,老和尚繼續說,耳根只要一攝住,「諸根無由外馳」,就沒法向外邊走了。眼耳鼻舌身意,你只要耳根一攝住,剩下的五根無由外馳,沒有辦法外馳了。無由,就沒有辦法外馳了。「庶可速至一心不亂」,才可非常快速地達到一心不亂。你看,這就是都攝六根當中給我們提出來哪一根最重要,耳根!

44、攝住耳根,則餘根自然在狀態

咱們說白了,你老老實實先把耳朵停在佛號上,就練這一套功夫。你真正把耳朵攝在佛號的聲音上,你的眼睛自然就在眼睛該在的位置上,你身體自然就是身體的狀態,眼睛自然就是眼睛的狀態,鼻子自然就是鼻子的狀態,全給攝住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45、念佛,關鍵在字字聽見,不在順暢漂亮

所以我們不要追求佛號的順暢,數量的多少,念得好聽,念得均勻,念得有節奏。我們關鍵是,是不是每個字都聽見?這個絕對不能含糊!聽不見那就是沒達到標準。所以我們每句佛號實際上是很難看的,咱們說,就像我們看的這些鴨梨一樣,每個鴨梨沒有一樣的。跟你說實話,每句佛號沒有一樣的。因為每句佛號,你的妄念在哪兒出現,妄念出現多長時間,出現的程度的深淺都不一樣。你今天心情掉舉了,你可能第三聲佛號就跑了,到第八聲你才恢復過來,那這三聲到八聲我的體會特均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嘴無心,而且你還能記著數,你功夫有點得力,雖然你沒有聽見這句佛號,但是你記住數了。但是你突然到第八句你就明白,我怎麼沒聽見,我怎麼沒聽我念佛?你腦子走了,然後再從第八句佛號你再回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重新念,念到十,然後再重新念,一般都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能夠光記數,這是第一。第二個我們不能追求漂亮。因為我們的妄念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在第一個字上出現了妄念,那第二個字就得給它拽回來。你想第一個字出現妄念,第二個字拽回來,你中間這個間隔能定下來嗎?你不行。經常有這樣:阿彌陀佛,阿——阿彌陀佛,你會這樣的。這叫真念佛,你意識到妄念出現了,影響我這「阿」字的質量了,我沒聽見,我走了,我耳朵沒跟著聲音,沒關係,「彌」上回來,那這個從「阿」把妄念拉回來再落實到「彌」上,再聽清楚「彌」,再念出來,這個時間過程得需要多長?這怎麼可能是一個速度出來呢?不可能!所以不要期盼,那都是驢糞蛋兒——表面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沒聽見。那真正聽的感覺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這樣的。你能感覺到他真在聽,他顧不上別的。再一個就是,我的體會是在第九聲佛號和第十聲佛號時候容易走,因為大功告成了,快結束了,往往這個時候就疏忽了。第一聲到第八聲的時候還容易,因為他還緊張,他還沒聽清楚,快到第十聲,這一放,這一下子就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了。我念第九聲、第十聲了嗎?沒念。愈到最後的時候愈要提起警覺。所以我提出注重兩頭:第一聲佛號要聽清楚,最後到十的時候 ,愈往後愈要注意,過了七就更要注意了,就要注重到最後這兩句佛號,要注意質量,我們要善始善終。所以,念佛還是要聽見,聽清楚,別糊弄自己,養成這個習慣,不在念佛號的多少,我念一句我是一句,我念十句我是十句,我保證質量。

46、念佛時意根放在哪

「念佛時意根放在哪,是放在心上嗎?」我說我的體會,就是兩點。一個是計數,計數我們得靠腦子來記;第二個,你一定得想著,我得用耳朵聽佛號,我剛才跟大家說了,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所謂意根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提醒自己要聽佛號,千萬別丟掉佛號。我怎麼又跑了,我得聽。用你的意念來指導耳朵聽你的嘴裡念。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念從心起,聲從嘴出,音從耳入。你要用你的腦子來提醒自己,要把耳朵攝住,聽佛號。所以,一個是提醒自己聽佛號,第二個是提醒自己,現在是第幾聲佛號。

47、念佛的三個根是什麼

我們念佛也有三個根,第一心裡念得清清楚楚,第二口裡念得清清楚楚,第三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沒這三個根你不行啊,而這三個根當中下手之處又在攝耳諦聽。

48、心念得清清楚楚的意思是:心真有阿彌陀佛

大家注意啊,三個清清楚楚,心和口念得清清楚楚。在這裡我們特別強調就是心念得清清楚楚。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你心裡要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這四個字你感覺到很有分量,確確實實阿彌陀佛在心裡。如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三三四,也很準確,十念法也完了,但是你心裡根本就沒有阿彌陀佛,你沒拿念佛當回事,你完全是什麼呢,就和眼睛眨眼一樣,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眨眼,你是下意識的。就和你喘氣是的,你睡覺也能喘氣,你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你在喘氣,我們估且就說是一種下意識的一種條件反射吧,這可不行。心口念得清清楚楚,這個心念得清清楚楚,在念佛的時候,就是心裡頭要有阿彌陀佛,要想去西方,我聲聲佛號都為我去西方打好基礎。師父說了,就是平常要練,練到最後那一念。臨終的時候,保證這一念不丟。我今天這個所有的東西,咱們說都是軍事演習,就是為了到臨終那一念打仗,真刀真槍,不能打敗,那麼這叫心裡頭要念的清清楚楚。

49、心念得清清楚楚的兩個原則

什麼叫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心裡要記住數,到底我念的是第幾聲佛號。物理上、聲音上並不需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這個聲音,但是我心裡頭知道這是第幾聲佛號。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做為十念法的落實的第二點,攝住意根,我們說腦子裡記住數,這是攝住意根的一件事。我們還有另外一件事能攝住意根,就是要提醒自己用耳朵聽佛號的聲音。這個兩件事做到了,我們大家的意根就攝住了。特別是第二條,腦子要提醒我們自己,我們的耳朵在幹什麼?我聽了,但是沒聽進去;我聽了,但是我沒聽見,這就不行。很多人說我聽了。你沒聽。你聽進去了嗎?你真正聽清楚佛號的聲音了嗎?你的耳朵是跟著聲音在走嗎?耳朵就像個接收器一樣,隨時做好準備,耳朵沒有做好準備,嘴就不許念佛。耳朵沒有做好準備接收佛號的聲音,我們的嘴就不能念佛。什麼時候耳朵做好準備了,什麼時候我們這張嘴把佛號念出來。剛一念出來,我們的耳朵就捕捉住這個字,這是用耳朵來聽佛號。嘴要念得清清楚楚,是四個字也罷、六個字也罷,一定要念得負責任,要認真,每個字要字正腔圓,阿、彌、陀、佛。

50、十念法最困難的是什麼

十念法最困難的就是聽一個東西的時間到底能堅持多長?工夫得力的,十句佛號一字不落,四十個字,全部聽的清清楚楚。念的清清楚楚,我相信大家都能念清楚,關鍵是你嘴,能念的嘴跟所聽的耳。「能、所」兩個分離的時間太長了,有嘴無心

連載五:念佛不要圖多,貴在字字句句清清楚楚

51、念佛不要圖多,貴在字字句句清清楚楚

所以我們一定要聽話,一定要按著老和尚說的去做,千萬千萬別把耳朵給廢掉了。念的時候一定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聽清楚,你不要怕慢。有些人攀比,念佛,哎喲那個老太太,哎喲這一上午就念了三萬聲佛號了,我這一好,按照胡小林說的這個方法,我這一上午八百聲佛號都沒念,念得我滿頭是汗,頭昏眼花的。好事!那三萬聲佛號什麼呢,妄念沒有息掉,散念,不專心念,沒用。你這八百聲佛號,念得眼花繚亂的,眼睛冒金星,這口乾舌燥,著急上火,好事。你慢慢慢慢的你就心佛相契了。一定要堅持,貴在堅持。難嗎,難能可貴,難它才可貴啊。為什麼散念它容易,因為你從無始來你就習慣於這種,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就有嘴無心嗎,所以你念起來特別順。該怎麼想還怎麼想,該怎麼琢磨還怎麼琢磨,一點不耽誤;妄念走妄念的,大道兩邊各走一邊,妄念走妄念的,佛號走佛號的,互相之間老死不相往來,誰也不耽誤誰。換句話說,你念佛也就變成了妄念的一種,你就變成了下意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心裡就沒佛,嘴裡念的不清楚,耳朵也沒聽。所以我們剛開始,萬事開頭難,叫打好基礎。不要圖多,關鍵做到這八個字,字字句句清清楚楚,這就達到標準了。

52、字字句句清清楚楚是自愛自利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所以我們有妄念。我們用佛,一念佛,妄念就顯出來了,它是成對出現的。那麼,此時當想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你要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我們要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一個雜念妄想。至誠肯切,念佛聖號,或小聲念,或默念。必須,你看我們注意聽啊,必須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這八個字,字字句句清清楚楚,這叫負責任哪。對誰負責任,對自己負責任哪。你為什麼要字字句句清清楚楚,因為你要去西方啊,你別糊弄自己啊。那你念佛的時候沒有做到字字句句聽的清清楚楚,念的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那你是不自愛啊。你馬上就要去三途了,這麼大的事,你都可以不認真的,不清清楚楚,都不,都沒有做到字字句句清清楚楚,你能說你是自愛嗎?你這麼不自愛的人,你能愛別人嗎,所以不老實念佛就是沒有慈悲心,就是沒有愛心。你可別把這事小看了,就是違背了佛的教戒,戒律啊,戒定慧啊,對不對。你念佛救自己啊,你自己都不救自己,自己都不愛自己,你說我愛爸爸媽媽,我愛眾生,我愛蚊蠅螞蟻,我愛山林大地,不是騙人嗎?所以我們念佛字字句句清清楚楚,是一種自愛的表現,是一種自利的表現。(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53、攝耳諦聽功夫成熟之相

什麼時候你攝耳諦聽功夫成熟的時侯,你念佛的時候上的這柱香突然你覺得沒聞到有香味,你看地板突然沒覺得地板存在,攝住了。攝住這個眼根跟鼻根,要從耳根攝起。都攝六根下手之處,我從哪下手啊?我從馬來西亞來香港,我第一步怎麼走啊,你得先得辦簽證,第二步你去機場,第三步你才能來香港。下手之處就是從哪開始下手。所以,心口念而耳聽,眼鼻決不至於,決不會導至向外馳求。馳就是奔馳,奔跑。啊,又看看,聽聽,見見,眼見色吧,一會呢,鼻子聞香味吧,不會了。你的身根,亦,也,這個亦是也,不至倨傲放肆,你絕對不會。你不信拿耳朵聽你佛號,你絕對不會四仰八叉的。特別奇怪,你絕對不會翹著二郎腿,你絕對不會。

54、關注數字,更要用耳朵聽佛號

學佛同修當中,念佛人有,用十念法也有,但是往往呢,關注於數字。比如說三三四啊,兩個五啊,還有這個甚至一到十直念的呀,有,但是呢,他們念的時候呢,把數字交待的很清楚,數字說的很明白。你一停下來,你說停,這第幾聲佛號啊,第八聲,這是前面第一個三,這是第二個三,這是第三個四,他都能說清楚,但是呢他確確實實沒用耳朵聽佛號。沒用耳朵聽佛號。(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55、攝耳諦聽,不要數字行不行

你說我攝耳諦聽,不要數字行不行?可以,那是真的是比印光大師的根器還要利。印光大師說,因為我光的心,因為光的心難調伏,所以我才方識此法之妙,我才認識到這個方法的好處,蓋屢試屢驗,我怎麼試怎麼靈驗。那你說我們現在目前就討論,我們是不是可以不要數字,只用至誠懇切,攝耳諦聽,不須加十念,那你今天的這個水平就比印光大師還高,因為印光大師他不行,你說你行。所以印光大師說他自己不行,這個對我們的恩情太大,明白吧?他沒有不行,他肯定是行。他之所以示現,他說出這種話,就是讓我們戒掉我們自己的狂妄之念。他老人家都這樣做,我們為什麼不,我等何人矣?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他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不用?所以,我們在用十念記數的時候,一定要老老實實的聽印光大師的話,認認真真的,一字一句的把印光大師的這個開示不折不扣的落實。

56、十句四十個字全聽清楚的練習方法

淨空老和尚說,一定要老實念佛。怎麼叫老實?攝耳諦聽就是老實念佛的落實。我們現在不指望四十個字能全聽清楚,我們起碼給自己打個分,這四十個字你能不能聽清楚二十個字?二十個字可就五句佛號。咱還別說,這四個字阿彌陀佛,連續跳著,這聽了第一個字,那聽了第八個字,那又聽了第十一個字,那又聽了第十九個字,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嗎?四個字連續聽清楚,而沒有妄念就已經不容易了。四個字當中「阿」你聽清楚了;「彌」妄念就來了;「陀」又回來了,聽清楚了;「佛」又走了。所以,這四個字你聽清楚了一和三,二和四被妄念站住了,沒關係!這就叫對治。走了,拉回來;走了,拉回來。用什麼拉?用我們的耳朵拉回來。久而久之我就發現什麼呢?這四十個字,我是連續一句聽清楚,可以了;兩句八個字,差點!三句十二個在我全聽清楚,還差。可能這十二個字當中,有四個字沒聽清楚,分別在第二句的兩個字、第三句的兩個字,沒關係。這十二個字有四個沒聽清楚、八個聽清楚,佔了百分之六十、七十聽清楚,這就不得了了。久而久之我們把百分比提高,四十個字,我們先聽清楚二十個字,儘管這二十個字的分佈不是連續的一句佛號。久而久之我發現我能聽清楚二十個字,而且是連續分佈在五句佛號上,而那五句確實是有妄念打攪。久而久之我能連續聽清楚佛號,從五句到連續聽清楚七句。四七二十八,我聽清楚百分之七十了,十句,聽清楚七句嘛。我聽清楚八句、聽清楚九句、聽清楚十句,好了!我能保證這兩個小時的念佛當中,有一次十句佛號四十個字都沒丟掉。從第二個一到十你丟了嗎?肯定還會丟。我們能不能保證第二個十句能聽清楚?不可能。第二個十句就跑了。那我們能保證多長時間第二個十句能聽清楚呢?也許十分鐘以後。那就不錯了,兩個小時念佛,六個十分鐘,每個十分鐘你出現一次連續十念法沒有夾雜,這就不得了了。六十分鐘,每十分鐘你出現一次連續十念法沒有夾雜,就是多少?就是兩百四十個字。我們就要這麼練。練著、練著練到什麼程度?功夫成片。師父講功夫成片是什麼意思?印光老和尚在《文鈔》中說,上一柱香,過去那個古香一個半小時​​,三個妄念。就相當

57、功夫成片的定量標準: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

持名啊,不是觀想不是觀像。或聲或默,或出聲,或默念,無雜無間,不要摻雜,別念佛的時候想別的,也不要間斷啊。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一定要做到念起於心。他這羅嗦吧,聲入乎耳,聲入於耳,這個乎在這當於,入到耳朵裡邊去,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斷,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什麼標準呢,自知時至吧,想去就去,想留幾天也不礙事。師父說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什麼功夫,師父在講經的時候提出來這麼一個標準吧,這不是師父提的,是這些佛門當中這些祖師大德提的:一柱香,古時候的香,老時候的香,一個半小時,三個妄念,功夫成片,這定量啦。那我們今天如果能有一柱半香攝耳諦聽,字字分明,句句不亂,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久之久之自成片斷。這是要求別人嗎,不用啊,久而久之自成片斷。成了片斷,印光大師說,你就握了往生勝券,入場券拿到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在走之前盡量做到功夫成片,預知時至。(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58、功夫成片就來去自由

師父講了,功夫成片就來去自由,想走就走,想留多住幾天也不是問題。一柱香一個半小時,三個妄念。諸位同修,努力呀。下手之處從哪,攝耳諦聽啊!關鍵我們耳朵在我們身上,心在我們身上,嘴也在我們身上,六根都在我們身上,你不用耳朵聽,你不用自己的耳朵聽自己的聲音,你說你這事埋怨誰呀,是吧。

59、聽和心囗清楚的關係

嘴呢,口念呢,阿彌陀佛,給它充分的時間,把所有的音發準,念慢,不要圖快,因為你的耳朵要聽你的聲音。如果你的嘴,你的口不念得清清楚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就不行。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特別像我們這北京人說話一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光能聽一個阿,後面再聽一個佛,中間陀,彌陀這兩字就吞進去了。這就不叫口念得清清楚楚。必須阿彌陀佛,我們聽老和尚念佛的那個錄音,阿彌陀佛。百千萬句亦復如是,勿令空過。你看這就是這個意思啊,千萬千萬不要讓它空空而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要圖多,不要圖快,心口念得清清楚楚,就這個意思,心裡要有阿彌陀佛,嘴要念得清清楚楚。然後,我們才給耳朵聽的清清楚楚,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你嘴不念清楚,你讓耳朵聽清楚,你難為耳朵,是不可能的。(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60、十念法的功課分五個年級

你能對當下功課負責,能念多少念多少,這是一年級的功課。

再高一點,我把這十個阿拉伯數字加上,出聲音明顯的念出來:「1阿彌陀佛」、「2阿彌陀佛」(3阿彌陀佛,4阿彌陀佛,5……10阿彌陀佛)(二年級))(註:淨空老法師講經中曾提及:「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三,那不行!」此處之說,或乃 胡老師當下觀機所作之善巧方便。可參考 胡老師前述第49條。)

三年級的功課呢?十個數字不念了,念「三三四」。

四年級的功課呢?「兩個五」了。

五年級的功課:一到十,直念了。

這麼五個階段,時間上有這麼個先後。

(2011.11.30澳洲昆士蘭大學)

連載六:建立在三個清楚基礎上的十念記數念佛法

61、念佛不能泥執一法

其實在一天的念佛,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還是七個小時乃至一天的念佛當中,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調整方法。

印光大師說:念佛不能泥執一法。「泥」就是泥土的泥。「泥執一法」就是執著一法。說我就要三三四,我什麼時候都三三四。你別跟自己較勁,也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就是眾生嘛!今天你的狀態不太適合三三四,你非摁著頭皮三三四不可,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退而求其次,我念十口氣不就得了嗎!你說我今天狀態好,馬上去澳大利亞,機票也買了,簽證也下來了,高興的不得了,我飛機上神清氣爽,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好了,今你就兩個五吧。飛機上也沒打攪你,你就別1阿彌陀佛、2阿彌陀佛,不是浪費時間嗎?

就是我們在每天念佛當中,這一、二、三、四、五這五年級的課程,哪一套好用,就用哪一套。

一個原則:就是死死糾纏這句佛號,我說什麼也不能丟了它。

建立在三個清楚基礎上的十念記數念佛法

62、用十念法念佛,是因為來不及了

我們說十念記數這個方法念佛,為什麼要這麼念?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了!一切都要放下,老老實實地,別再泛泛然了,別再飄了,別再猶豫不定了,這個時候是印光老和尚講的「千鈞一發」之際,我們能不能提起警覺?

63、捨十念法,去西方萬難萬難

「捨此十念法,欲去西方,萬難萬難」,這萬難再加萬的平方難唄,那就不可能了吧。

64、什麼叫十念法——十念記數念佛法

所謂十念記數者呢,就是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念得分明,就是你嘴裡要念得很清楚啊,分開啊,明確啊,阿彌陀佛,要這樣。須念得分明,仍須還要做到記得分明,到底是第幾聲佛號。至十句已,到了十句了,又須從一句至十句,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你一掐珠你就借珠子的力量,只能靠你,鍛煉你心的力量。為什麼?臨終的時候你還能掐珠子嗎?在這個時候不按實戰要求來,真刀真槍的練,你到真刀真槍的時候你還靠那珠子,有幾個往生的人在那還能拔珠子呢。所以唯憑心記,這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我們在北京幫助很多老人助念,幫助有些同修助念。第一個不學佛,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佛珠,有些老修他雖然學佛,但是臨終的時候躺在床上,病的不行了,根本就沒有(能力掐珠子),真是要養成依賴,拄這個拐棍走,真有一天沒這個拐棍的時候,你就真走不了了。所以唯憑心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如果你一到十這麼記難的話,或分為兩段,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兩口氣,他說或分為兩氣,兩氣我們就說是兩段,氣,氣在這裡是段的意思,分成兩段。但是你可不能一到五,一到五。一定要是一到五,六到十。咱們師父上人,我曾經問過,我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個五,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第二個五。可以分成兩段,但是,你心裡要知道這第二個五可是從六到十,而不是一到五,這叫十念記數。

如果兩氣還難,若又費力,還做不到,兩個五也做不到,怎麼辦呢?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做三氣念,可以給它分成三段,三三四。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再次強調三個清楚。妄念無處著腳,妄念就沒有下腳之地了,你沒有時間給妄念了。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淺則一心,深則三昧,這就一心不亂呢。

65、十念(法)記數的方法與功課修學

十句佛號四十個字,如果說四字洪名一句的話,十句佛號四十個字。如果這四十個字,我從一到十這麼記,我要保證在這四十個字中,念得清楚,聽的清楚,記數記的清楚,這三個清楚,太難。這四十個字中肯定會有妄念打進來,會丟掉。直記為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麼念下去,難。怎麼辦?這十句佛號,就相當於我們跑一百米的路,短跑運動員,我一口氣跑一百米,難,難怎麼辦?歇歇。我一口氣,「砰」,這槍一響,我就跑那頭了,不行,沒那麼大力量。我們心的力量也沒那麼大,從一句佛號一直念到第十句。

若十句直記為難,你就想,如果跑一百米為難,「或分為二氣」,你可以分為二口氣。「從一至五,從六至十」,一到五,六到十。,就相當於跑一百米當中,在五十米歇一下,歇一下以後,再跑六十米,七十米,八十米,九十米,一百米,這叫二氣,二氣就是分成二段。什麼意思?我在自已念佛的體會過程當中,一到五句佛號,四五二十,二十個字我可能還能聽;四十個字,我保證四十個字這麼長時間,沒有妄念打進來,很難。那我減一半,我打個對折,我看我五句佛號,能不能保證,沒有妄念進來。不錯,有些學佛同修說,胡總,我十句佛號我能保證,恭喜你,你直記不難。不行,不行我二個五,我保證我這二十個字,頭一個五,和後二十個字,六七八九十這五聲佛號,我保證這五聲佛號當中沒有妄念進來,可以。

分成二氣,「若又費力」還不行,二氣也不夠,我跑一百米,五十米歇一下,我跑一百米,五十米歇了一口,不行,怎麼辦?「當從一至三」,應當,從一至三,「從三至六,從七至十,做三氣念」。你看,慢慢降低條件。三氣呢,就是說,我這十句佛號我歇三口氣。我跑這一百米,我三十米歇一口氣,六十米歇一口氣,我最後一口氣跑完,跑到一百米。我頭一個三句佛號,十二個字,三四一十二。(我二十個字,五句佛號,我有妄念進來,我再縮短,我看我的心力能不能保證。)三四一十二,十二個字這個佛號沒有妄念進來,再降低標準,三氣,三三四。第一個三,十二個字,質量很高,沒有妄念進來,然後,這個時候,我再想我念第二個三。等於什麼,計算機回零了。我在想等於你困的時候拿毛巾擦把臉,再精神精神。下邊那個三,念完這個三,再精神精神,再拿毛巾擦把臉,念下邊那個四。自已做三口氣,歇歇,什麼意思?不能圖多,不能圖快,也不能圖漂亮,圖質量。頭一個三,我真的能聽清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錯,這十二個字我都聽見了,我都記清楚了,我耳朵也都聽了,我嘴也念得很分明,歇口氣頓一下。再念三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關鍵就是要問自已的耳朵聽了沒有。下手之處在攝耳諦聽。這三句也挺好,恭喜你,念下面那四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把四句念清楚,三三四。三三四,歇三口氣。

現在這1940年,印光大師說最差最差,一年級的功課三三四,二年級的功課二個五,三年級的功課一到十。還有四年級的功課嗎?印光大師說沒有,一直帶著數。

那麼,今天很多同修說三三四也不行。三三四也不行,那就是三口氣不行,三口氣不行,那咱就十口氣?我跑十米我歇一下,我跑十米我歇一下,我這一百米用十口氣跑完,可以。一,阿彌陀佛,行,不錯,這一句;做好準備,念第二句,阿彌陀佛。這句也聽清楚了;三,阿彌陀佛,可以。我自己的體會,三三四挺難的,特別是我們這些居士,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地方干擾佛號的連續性:走路,電話,辦公室……。家裡的,「水開了」,這一喊,完了,佛號丟了;爸,車鑰匙在哪?這佛號又丟了;我就自己試了一下,(用)這個方法。我也跟淨空老和尚討論過。怎麼念?咱們笨人笨辦法。光以心難制伏,那胡小林更難制伏了。我怎麼念?我是先把數字念出來,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怎麼著呢,我念阿拉伯數字的時侯,我不想佛號,我念佛號的時侯,數字不再干擾我。我們現在十念法當中,我們摸索了二年,最麻煩的是什麼:你念佛號的時侯,你耳朵想聽佛號了,你又擔心這個數,這到底是第幾呀,這個?你說你要關心這個數了,你耳朵又不能諦聽。不能摁了胡蘆起了瓢,摁了瓢起了胡蘆。心的力量不夠,那怎麼辦?索性我把阿拉伯數字提出來。一,後邊這四個字,阿彌陀佛,我不再琢磨數了,剛念完數嗎,我認認真真聽清楚這四個字,阿彌陀佛,不錯,有質量;二,我念二的時侯,我不聽阿彌陀佛,我就專專心心的把這數字念清楚,二,阿彌陀佛。我就對二後邊這四個字的阿彌陀佛負責,我不再想十二個字,我就對這個數字後邊這四個字負責,這總行了吧。您說我連續聽十二個字,我有妄念,我心力不夠,我連續聽二十個,我心力不夠,以至聽四十個字,我心力不夠,我讓你聽四個字行不行,這您總行了吧。四個字,您再不行,那,您就下次再說吧,是吧?

所以,我們剛開始用這種方法,就覺得特別攝心。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三,阿彌陀佛;四,阿彌陀佛;五,阿彌陀佛;六,……十,阿彌陀佛)。而且,在我們這些居士生活工作學習當中,很多干擾,佛號不會丟掉。你看,比如,我正在,「五」,阿彌陀佛,師父說,「小林你吃點這個」。「好,師父吃」。「六」,阿彌陀佛,不丟,知道該從第六句念起。念完六幹嗎?耳朵就聽六後邊這四個字,就對這四個字負責。我就把這句佛號負責到底。剩下七,我根本不琢磨,七有數字。

我做個比喻,這十句阿彌陀佛佛號,相當於一條鍊子,這個鍊子中間我打了十個樁,這個鍊子就不晃了,如果我只有二個樁,一到十,或者我只有三三四,四個樁,或者,我只有二個五,三個樁,三三四,實際上是什麼?一二三四,四個樁,兩個五,三個樁,不行,這個鍊子晃動太大,大,笨人有笨辦法,我夯十個柱子,我一句我念一聲阿拉伯數字,這總行了吧?大家可以試一試,特別是在穿衣服,吃飯的時侯。一,阿彌陀佛,剛要想別的,這菜好吃不好吃,該念二了,就把你拉回來了。這二,阿彌陀佛,真是這扁豆還有點咸,三又來了,你不信你穿衣服梳頭刷牙你用這個試試。心裡默念,一,阿彌陀佛,因為什麼?我們一輩子跟阿拉伯數字的熟悉程度,比跟阿彌陀佛要熟的多得多,而且阿拉伯數字只有一個音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而阿彌陀佛是字,你這四個字對你來講都是平等的,你各佔百分之二十五的精神,而這個阿拉伯數字這一個音節佔你百分之百,所以你阿拉伯數字不容易丟。阿拉伯數字不容易丟,就相當於這十個柱子不動,緊緊地把佛號拴住。

我跟師父匯報,我說,真管用,師父,但是印光大師沒這麼說。師父說,剛開始念佛,兩三個月可以這樣做。哎,真的是那樣,等你這麼做,做到最後,你自己都不想明顯地念數字了。這數字就退隱了,就真正形成了,印光大師今天文鈔當中說的這種方法。數字不用顯念,默念,心裡清楚。但是剛開始的時侯,我建議大家最好老老實實,一,阿彌陀佛,我就對後面這四個字負責,後邊就不再想了。二,(二是什麼?計算機置零,重新啟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三,阿彌陀佛,就對這四個字負責,這四個字一定要聽清楚了。你說我聽十二個字,我聽不清楚,聽四十個字聽不清楚,四個字能聽清楚,我們的心力量夠。所以我們念完四個字以後,就念阿拉伯數字。這阿拉伯數字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印光大法師說的歇一口氣,做好準備,認真聽下一個四個字。

66、十念記數的作用是設定目標

為什麼我們念佛要加數字?大家認真體會一下,這是我的體會,你比如說我不加數字行不行?印光大師說,但做事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加數字,對不對?直念。做事完了以後,我們再恢復記數。那我幹嗎要恢復記數啊?我就直接這麼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就這麼一句一句念,不就完了嗎?我為什麼要記數呢?大家體會,你一旦記數字,你就給自己設定一個什麼?目標,我要念到十。你要沒有這個目標呢,你就有一種偷懶的心理,反正念一句就是一句,就和咱們是人,人沒目標不行。儒家講立志,佛家講發願,這都是目標。現在這個經濟上,管理上也要目標管理。你忙活半天你忙活什麼呀?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之所以我們設這個十念,就是要告訴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不達目標絕不罷休。你就有一個很強的目標在前面,我要念到十。就這個目的,就是要念到十的這個目的,實際上就已經屏除了很多妄念。如果不讓你記數,妄念特別容易進來,你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因為你沒有目標概念。你說為什麼要剋期求證,一天要磕三百拜,你如果不給自己定下這個三百拜,你就會偷懶,你就會得過且過,所以我們念佛也要有一個目標意識。我們用現代企業的管理,要有個任務意識,我這一句佛號下去,是十句當中的一句,我的目的是要把這十句念完,所以數字是起這個作用。(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67、十念法開始難

我剛開始按照這十念法念的時候,不要說多少分鐘沒有妄念,就這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當中不夾雜妄念都難做到。「淨念相繼」,起碼這六個字你要相繼。你說句和句之間,我相繼不了,那我這六個字,六個字之間我別再夾雜了,還不行!那你說這十句佛號下來,現在你說句和句之間沒有妄念,太難了。念到四以後就丟掉了,到了六才想起來,又回來。老和尚在《無量壽經》上,一九九七年在新加坡講的時候說,出去沒關係,再回來。(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68、十念法初學者入門念法

我到底是攝耳諦聽呢,我還是十念記數,兩個都要用上。怎麼用呢,阿彌陀佛,聽得清楚了,但是心知道它是第幾聲佛號,阿彌陀佛,又聽清楚了,這是第二句。你要實在環境嘈雜,做公共汽車,坐地鐵,旁邊有人打電話,你的同事們在討論問題,你可以這樣:一,阿彌陀佛,你這一個「一」可以念出來,你後邊這個耳朵就對這四個字負責:一後邊的阿彌陀佛。「二」,重新啟動。二,阿彌陀佛。我跟師父討論過,師父說初學念佛可以這樣。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但是呢,短則二三個禮拜,有些鈍根人呢,一二年這麼念。但是(時間長)最後要把這個數字,從明顯的給它念出來,(到)給它去掉。變成心裡清楚,但是嘴裡呢,不出聲。我們這樣,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三阿彌陀佛,...... 。最後我們變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知道它是第幾句。有那麼一個過度。那麼我自己的體會呢,我們在北京生活,有些時候環境很亂,那麼印光大師說呢,如果說記數記不成了,你就直念吧。

69、什麼叫直念

什麼叫直念,你就把數字放下,就一句一句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別記數了。但是只對這四個字負責,把這四個字聽清楚,就再念下一個四個字,第二個四個字念完,就念第三個四個字,但是你把數字放下,因為你已無暇顧及了。但做事時,因為做事的時候,你可能會分心,所以你再記數可能會走神,怎麼辦呢,把數字放下,直念,這樣也行。你要加數字也行,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但是一旦環境恢復了,做事,印光大師在這當中說了,做事畢,事情做完了,再恢復到十念記數

70、用三條鍊子:三個清楚,栓住妄念之狗

我們這個妄念就和一條狗一樣,你勒著它,印光大師給了我們三條鍊子。第一鍊子就是念得清清楚楚。你別含糊、別呑音,每個字給飽滿,「南-無-阿-彌-陀-佛」,字字一絲不苟,絕不苟且,絕不泛泛然。印光大師說不能泛泛然,不能有嘴無心。你真把它當做本命元辰,一個字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至誠懇切」就在字字清楚當中就體現出來了。換句話說,你只要能做到字字念得清楚,慢慢至誠心就出來了,特別不可思議,理由事顯,這個道理由念佛這件事顯示出來。理由事顯,事服從於理。所以,通過這一段的這個念法,慢慢慢慢、確確實實,這三條鍊子,一個是念得清楚,一個是聽得清楚,一個是腦子記數記得清楚之後,這個「狗」真跑不了。它想跑!一會兒我們講這個十念法,真的跑不動了,它沒這個力量。

連載七:恭敬和字句清楚才能感應道交

71、三個清楚加計數,四種功夫施於一聲佛號

第一個念得清清楚楚,這是一條鍊子,記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所謂念得清清楚楚,就是腦子裡我知道我在念佛,並且我念得是第幾聲佛號,念得清清楚楚。

第二個,是聽得清清楚楚,我的耳朵要聽我的嘴裡的聲音,那不出聲的時候你有心聲,聽你的心聲,用耳攝耳諦聽,收斂你的耳朵,揪住你的耳朵聽你心裡的聲音。同時嘴裡要念得清清楚楚,心裡記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三種清楚。

如果三種清楚還不能攝心,「猶湧妄波」,還在妄念就像波浪一樣,一浪接一浪,加上數,就是一至十。一至十怎麼念?四種功夫施於一聲佛號之上,欲妄莫由。你再想起妄念你都顧不上了。久之則心能皈依了,你的心就歸一了,就歸到一心了。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心不亂。(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72、何時用十念記數

信不信,信不信印光大師七十年以前的開示,那麼他說了,中根人,那麼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如果這樣攝心,妄念自息矣,妄念自然就息掉了。那,下根了,如或猶湧妄波,如果還不行,還是這個妄念的波浪,此起彼伏,往上湧,象泉水一樣,即用十念記數,這個時候我們再用十念記數的方法。

73、恭敬和字句清楚才能感應道交

字正腔圓,這當中其實最根本的就是體現出一個恭敬。,你念這句佛號,你是希望跟阿彌陀佛起感應道交。而心中沒有恭敬,念得太快,潦草,馬虎,泛泛,泛泛然,悠悠然,絕對沒有感應。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印光大師告訴我們的字字句句都要念清楚,不光是字要念清楚了,字構成了這一句,這句你也得念清楚。這個要求實際上是很高的。念清楚是聽清楚的前提,你念都念不清楚,你說你能聽清楚嗎?所以我們念得清楚是聽得清楚,記得清楚的前提。這個心要在嘴上,這個心要在耳朵上,這個心要在數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個數上。(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74、什麼叫念從心起

很多同修問我,什麼叫念從心起,聲從嘴出,音從耳入。這是一個循環。所謂念從心起,我自己念佛的體會是這樣的,就是我在幹嘛?我在念佛,心裡真有念佛這件事,真裝著念佛這件事。具體說,我這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還怎麼照顧,說我正在念阿彌陀佛,這會不會又分神?學佛的同修都比較認真,我認真地嘴上念得清楚,耳朵能聽得清楚,這都沒問題,那念從心起這一點好像老是掌握不到。我自己在念佛過程當中的體會,所謂念從心起的時候,就是提醒自己,我耳朵一定要聽佛號。我理解,你的腦子裡想什麼呢?我的耳朵千萬千萬要聽嘴裡念出的聲音,千萬千萬別把嘴裡的聲音丟掉,我要用耳朵聽聲音。腦子裡想這件事,就等於把意根攝住了。就是我的體會,這就叫做念從心起。

如果有條件的時候,我們再把數字加上去,我們腦子裡想兩件事情。第一個,這是第幾聲佛號;第二個,我耳朵一定要聽佛號的聲音。這就是念從心起。有些時候,我們嘴裡能念得很清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但是我們耳朵好像老跟不上嘴,耳朵就跑了。聽佛號不專注,耳朵沒有攝住。這個時候我們腦子就要提醒我們自己,耳朵得要聽佛號,耳朵怎麼好像聽著沒有跟著每一個字走,阿--彌--陀--佛,現在不能幹別的,耳朵要聽,要幹這件事情。耳朵現在要幹這件事情,這是你的想法,這是你心裡琢磨的一件事情,這就叫攝住意根。(2011.9.2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75、三個清楚十念記數要靠實踐養成習慣

我們一定要回到這種念佛方法上來。一定要認認真真的按照印光大師的這個方法,做到心至誠,三個清楚,十念記數。要實踐,剛開始念的時候是挺累的,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過,那麼認真的用我們自己的耳朵關註一件事情,所以沒有養成習慣。剛開始確確實實覺得不習慣,但是真的時間長了你會覺得特別舒服。你不信你念十分鐘,你先別記數,咱就是十分鐘聽佛號,阿彌陀佛,這句聽清楚了,念下一句,阿彌陀佛,這句聽的也不錯,念第三句,阿彌陀佛。你念十分鐘,其功德就不可思議。你要再能把數字配上,那你根本就沒功夫有妄念。(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76、念好佛的四項關鍵

第一個叫發菩提心,第二個叫持名,第三個叫攝耳,第四個叫記數。這四件事,是我們念佛能不能念好的關鍵。(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77、三三四記數法

第一個問題:我用三三四的念法念佛時,意念中沒有一二三或四五六的數字,但很清楚這是念到第幾句,請問這樣念對嗎?答:這樣念對。我理解這位同修的意思是說,我腦子裡沒有一二三四五六具體的數字的形象、樣子,但是我清清楚楚知道,我念的是第幾句,這就是記數。不必要說要出阿拉伯數字的1、2、3、4、5、6的樣子,還是中文的一、二、三、四、五、六的樣子,不用。你只要心裡清楚這是第幾句,能說得出來,能記得明白,就可以了。(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

78、受打攪後是否重新計數

如果打了妄想,是否要從一開始重新記數?答:我自己的體會,不要這樣做。比如說,我在第四聲佛號當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能第四聲佛號我們有了一個妄念進來,自己很明顯地感覺到有妄念進來,但是很快就意識到了。你功夫得力的時候,可能第四聲佛號有了妄念進來,第四聲佛號你就能意識到。這個時候,從第五聲過來,調整過來,然後五六七八九十,再這麼念下去。

我的意見就是,不一定說在第四個佛號當中出了問題,然後我再從一開始。因為我們看印光老法師的十念法當中,首先,在十念法當中沒有說這麼個念法,就是被干擾了以後怎麼辦,再重新開始,這是第一。第二,在十念法當中,印光老和尚明確地說,從一到十,從一到十,這麼念下去。沒有說打攪以後,無論你念到第幾聲佛號,再從第一聲佛號開始。所以,我們在這兒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就是從哪聲佛號打斷了,受了干擾了,我們接著往下念。我自己念也是這種體會,堅持十念法。要不然你在第四聲佛號被打斷了再開始,那就是四念。作為初學者來講,很難,這是我自己的體會。

包括我自己現在在內,說十句佛號一個妄念沒有,是很難。大的妄念沒有了,劇烈的妄念沒有了,程度很重的妄念沒有了,但是,一閃而過的,比較輕微的,細微的這些念頭還是有。那你不能說,你光想著我要出念頭從頭念,這個念頭就很重。我在第五聲佛號當中出了問題了,我得重新來,這個妄念就很重了。不要理會它,不要照顧它。這樣,在第四聲佛號當中有了妄念,你停下來,再從頭開始,這一個過程,就是一個大妄念。對它是非常地照顧了。首先你意識到妄念,你要調整妄念,再調整數字,再從頭開始,這個夾雜太厲害。任它而去,它來了,我不理會它,我從五聲佛號,再回到我的佛號當中來。什麼叫再回來?就是再把耳朵攝到佛號上。再把耳朵,把這個聽再落到念佛的聲音上,回來了。這就是一種對治。可能到了第七聲,你又出現一個妄念,沒關係,我從第八聲再開始,再用攝耳諦聽,再用耳朵來聽我念佛的聲音,就這樣,然後把十句念完。然後再從一句開始,那可能到下一個十句的時候,你可能在第三聲佛號上又出現問題了,這是很普遍、很普遍,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過的一個過程。所以,首先第一點我覺得,不要在這個念佛的過程當中,出現了妄念我們就感覺到很沮喪,感覺到很氣餒,感覺到很沒情緒,這都是對妄念的照顧。你真正被它影響了,真正引起你的煩惱了。不要管它。我們知道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否則的話我們就不念佛了。我們正是因為有這種飄進來的莫名奇妙的、沒有任何根據的、沒有任何原因的、也不知道為什麼的這些念頭夾雜進來,這是我們很正常的現象。

79、十個數字都要念全

十個阿拉伯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現在關鍵是很多學佛的同修說啊,印光大師允許我們三三四,允許我們兩個五,兩個五就歇兩氣,三三四你就歇三氣。但是很多同修在念佛的過程當中,如果歇三氣的話,三三四,一般的腦子裡想的就是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四。兩個五呢,一般想的都是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這是錯誤的。十念必生,沒有說四念,一二三四,四念,兩個五是一二三四五,五念。所以師父老人家說,一定要告誡大家,比如三氣的話,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對大家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大家念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四,那你實際上才有四個阿拉伯數字,對吧?只有四個阿拉伯數字,沒達到阿彌陀佛十念。十念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個要求。而且呢,你要四個數的話,一二三四的話,你還少六個阿拉伯數字,力量不夠。換句話說,你的目標的任務是要念到十,而你只念到了四和五,你沒有完成任務。換句話說,你這個路程只走完一半,你就不走了,功夫就打了折扣。

80、十念法念佛,每次至少念多長時間

按十念法念佛,每次至少念多長時間?答:這個印光大師的十念法當中都說了,多長時間?沒有一定。這不是我們念佛所要考慮的問題。我一天應該念多少佛?換句話說,我應該念多長時間的佛,我應該念多少聲佛號,這都是不應該在考慮範圍之內的。我們嚴格地按照印光大師曾經的開示來辦:「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從朝至暮,從暮至朝,這就是講的多少時間。您說多少時間吧,你有問這個問題的時間,你就應該念佛,而不是應該拿這個時間來問問題。所以說,多長時間?印光老和尚說了,如果做事的時候不能十念記數,你就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這麼念下去。等這事做完了,再回過頭來記數,時間多長多短都沒關係。短到什麼程度?現在我很忙,最少不能短到什麼程度?最少每天應該至少要保證多少遍?淨空老和尚也給我們曾經有過開示,我們在這裡一塊兒來學習老人家這一段開示。我們把淨空老法師這段開示和印光大師十念法這段開示,結合在一起學習,我們就能找到,我們很忙,忙到沒法再忙了,就是我們回答這個問題,按十念法念佛每次至少得念多長時間?每次,就是一次十念法開始,至少得多長時間?至少得十句佛號,就這個意思。這十句佛號需要多少時間?需要多少時間,就得給它多少時間,不能再打攪了。(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

連載八:十念法念佛的真實好處和享受

81、十念法能念出清淨心誠敬心

所以我們要有信心,你真的好好念,你真的按印光老和尚這十念法來好好念,你慢慢誠敬心就能出來。因為你相信有西方,因為你業障消了,因為你智慧出來了,你經教看懂了,你習氣減輕了,你心靜了,那自然就得到他們的加持。我愈念我這心愈清淨,心就像一盆水,我愈念我心愈清淨,愈清淨,天上的月亮照得愈清楚,愈清楚我就愈高興

82、念佛時要清醒和精神飽滿

念佛的時候一定要清醒,你可別念著念著就疲沓了,念著念著就昏沉了。這可不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一定要清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叫清楚。你別念著念著就和打瞌睡似的,進入半睡眠狀態,那個不叫「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那個不是那個意思。「南無阿彌陀佛」,清清楚楚我在念佛,而且清清楚楚我知道我念了第幾聲佛號。並且我知道我念佛的速度、念佛的節奏、每個字的發音都聽得非常清楚,字與字之間沒有夾雜,句與句之間沒有夾雜,把這個妄念排擠出去,不讓它有時間,不給它一個時間讓它落下腳來,這個是比較費力氣的。

那種悠悠然然,這種有一搭無一搭,口念彌陀心散亂,這個要不得。所以一定要清醒,一邊打著哈氣,一邊揉著眼睛,眼睛也睜不開,那不叫無念而念,那不是念佛的狀態。念佛的狀態是精神非常飽滿,充滿了法喜,腦子非常清楚,精神頭很足,這是念佛的正確的狀態。所以不能念到昏沉,念到疲沓了。

83、有法喜才願念佛

像昨天的胡妮妮大居士,她開始笑了,情不自禁的,她就不願意停下來。因為她的事情多,還得陪著師父來協會講經,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師父老勸她要放下,好好念佛。她昨天給我說:我真的願意念佛了,因為高興呀,就盼著把這些事情處理完了好好念佛。為什麼?誰也不傻呀,你念佛念出喜悅來了,誰不願意念佛呀!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念佛,為什麼硬著頭皮跟著念?你說不念吧又不合適,要生西方,那好地方;你說這真念吧,真枯燥,真沒意思。哎喲!馬上一想,樓底下炒雞蛋那個味上來了,得了,歇了吧,泡杯水喝吧,有什麼事下午再說了,睡一覺。不得已了實在沒事幹了,拿佛號解解悶。能有電話來特高興,你看看短信:唉,我有人,那咱們恆順眾生吧,佛號先放下。不是恆順眾生,是恆順煩惱!很多我就是這麼念的,念佛不得已,但有壓力,你說不念佛,咱是學淨土宗的,而且也知道學其它法門根本就成不了,硬著頭皮念,念著特別被動,壓力很大,完全是在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狀態下。

等你真按照印光老和尚這「三個清楚」加「一個十念記數」,1、2、3、4、5、6、7、8、9、10,我告訴諸位,我在這給你鐵定的說,誰想勸你停下來,你呀,你別煩就行,你別不高興就行。(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84、念佛能知娑婆苦極樂樂

「念佛不懇切不知娑婆苦不知極樂樂爾」,這一句話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你為什麼念佛不懇切?不知娑婆苦不知極樂樂!娑婆怎麼個苦法呀我覺得挺樂的呀,啊電燈空調車子地鐵自助餐,佛七、中峰三時繫念,來香港看老和尚,多樂呀!極樂樂,樂在哪兒呀沒感覺。為什麼呀?為什麼不知道娑婆苦極樂樂呀?你要知道娑婆苦極樂樂你這懇切心就能出來了,你就好好念佛啦。為什麼呀?因為你有業障!你以苦為樂這不是障礙嗎!認賊作父你不是障礙嗎?怎麼消障?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唯在一聲佛號之中。你念著念著就知道娑婆苦了,念著念著就明白極樂有多樂了。為什麼,「此乃不思議之妙法」,我也說不清楚。你也別琢磨啦,不要到別人嘴裡討說法。你念到至極,能所兩忘,能念和所念全都不存在,那時候相對一笑,說不出來。自有開懷之日,我們每一個念佛人都期待這一天。捨此十念之法,萬難萬難!

85、不是嘴念是耳念的境界什麼樣

這一句佛號念的清楚、聽的清楚,攝住兩個根。哪個根?反聞聞自性,耳根,聞;反念念自性,嘴。兩種「反」,這個不得了啊。你真念時間長了,聞而無聞,你嘴好像在聽,後來你覺得不是嘴在念是耳朵在念。真能達到「能、所不二」、「能所一如」,「不一不異」,這個時候就圓通了。你不知道這個佛號是從哪裡出來的,好像是從嘴出來的,你有「能」,能念的是嘴,所聽的是耳,你有「能所」。

真的隨著十念法契入境界之後,做到印光大師說的「一心不亂,久當自得爾」,你慢慢就會發現,這個佛號很多同修念十念法之後覺得,盡虛空遍法界都在念這個佛號,這是對的!佛號聲音特別大、非常洪亮,這些境界都是鼓勵我們的境界。你覺得這句話佛號確確實實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2011.11.30講於澳洲昆士蘭大學)

86、念佛時心要想三件事

很多同修問,我念佛的時候心在哪?心就講三件事,我聽了嗎?我念得清楚嗎?我記住數了嗎?你心能忙活這三件事,能忙活清楚,你心什麼也幹不了。我念佛的時候,心在幹嗎,心在想,我的耳朵聽得聽聲音,我的嘴要念清楚,這到底是第幾聲佛號,您就想這三件事,這就叫攝心。(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87、捨十念法生西莫有

「捨此十念,生西莫有」,你生到西方根本就不可能,「此乃鐵案」,這是鐵案,翻不了啊!你說,不對,印光大師說得不全面,那你什麼意思?你不聽話是吧?你打折扣是吧?那就算了唄。印光大師說了,與天下鈍根人共之。鈍根人,咱說白了就是老實人,你別看人家鈍,愚夫愚婦,最後在西方極樂世界看著咱們。

88、十念法念佛的真實好處和享受

剛開始一身一身的汗,真累呀,這種念佛方法,因為長期以來,沒有這麼練過。但是確確實實,印光老和尚真是不誆人,真是不說瞎話。確確實實照他老人家說的這方法,我是鈍根,我沒有半個月就有感覺,我是一個月以後,哎,覺得話也少了,人也穩重了,待人也謙和了。這個習氣出來的時候,這個力量強了,不是沒有,能控制住了。而且確確實實覺得時間和空間,就是念了四個月以後到現在,確確實實覺得時間和空間是假的。你說為什麼是假的?我也說不出來,我就覺得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我就覺得印光老和尚說,如果你能保證這個十念法,西方世界許你有分,允許你有分、你是分中人。呦,真的假的?我就這麼好好念,西方極樂世界許我有分?真的嗎?那我正在感覺真的,離我不遠,我現在愈來愈有把握,而且愈來愈願意!而且說厭離娑婆、心向西方,這個東西確確實實在句句佛號當中。這個東西騙不了人的,你自己騙不了自己。你說你厭離不厭離這個世界,你想不想去西方,這個不要到別人嘴裡討說法,印光老和尚說,你自然就知道。你說我還要去問別人,應該怎麼念?念佛是一種什麼感覺?念彿看到佛光是怎麼回事?別人看到佛光了,別人覺得有加持,別人覺得身上熱,你不用問別人,不用到別人嘴裡討說法。你好好念佛,這些所謂殊勝,實際上你本來就應該這樣,你就是這樣一個生活質量,你是個念佛的人,你就應該得到這種享受,你就會很喜悅。(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89、十念法念佛後的體會感受

你真正落實這十念法,你兩個禮拜以後咱們體會體會。給我打電話,哭啊!,感謝胡老師,太好了!你一定得講,多少人都不這麼念,全是有嘴無心啊!而且有些朋友在一邊順時針繞佛的時候,念這十念法的時候,走六個小時,他就不願意停下來,他覺得是打攪他。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跪下來嗑。我說那您都什麼體會?這十念法,就這麼簡單,我怎麼就沒好好念,一會兒跟我說,就這六個字,最後就得到這麼大的便宜。淨空法師在講經的時候說,這六字洪名給你換來的利益太大、太大了。印光老和尚說,那是拿一顆寶珠換一顆糖,如果你念佛為了這個世界的福報。這顆寶珠,怎麼就寶?淨空老法師說能去西方極樂世界,你就佔便宜佔大了?體會不出來,等你真正按照老和尚的這個十念法念完之後,你那種感激啊!為什麼感激?你舒服,你心真清淨,同樣一件煩惱,過去那就是怎麼壓都壓不住、揮之不去,那個能壓住了.

90、業消志朗,障盡福崇

印光大師說,你用這十念法,你最後能得到什麼利益?許你西方有分,這不用說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能去了,這是最大的利益。現前呢?現前老和尚說了,八個字:「業消智朗,障盡福崇」。「業消」消掉了,你為什麼沒有至誠心?你為什麼念佛不懇切?你有業障!什麼叫業障?你過去妄念時間太長了,知見太多了,所知障、煩惱障,這兩大障礙障著你,再好的東西你不知道它好。「業消」,誰不想消業?那我就問問大家,還有什麼比這十念法更消業方便的嗎?而且這是印光老和尚說的。你不信胡小林沒有關係,我是不算什麼,我這是說的是,印光大師的這八個字,「業消」,大家想不想業消?「智朗」,朗,查字典,明朗,智慧明朗、智慧透出來。智慧透出來,淨空老和尚這個《大經解》,你是不是才能聽懂?聽懂了,你才能看得破吧?看得破,你才願意放得下吧?放得下,你才願意去西方吧?第三件事,「障盡」,因為你老造這個業,你就形成習慣,就是障礙。做一件事情,完了以後形成業,業最後的結果,是形成障礙,我們統稱為業障。實際上它是兩件事。業是結果,你老抽煙,這個結果就成癮了,這個業,抽煙的結果是個業,這個業最後就形成障礙,你有癮,你不抽就不行了。「障盡」,盡就是沒了,「福崇」,崇高的「崇」,崇在字典上可以查,是增長的意思,你福氣增長了。咱們大家還要什麼?除了這四件事之外?

連載九:十念法的自在方便是隨緣念佛隨份隨力

淨空老法師關於十念法的開示

淨空法師:胡小林老師用印光法師十念法念佛效果非常卓著

(摘自淨空法師講《淨土大經解演義》,編號:02-039-0381,時間:2011-4-22)

特別是修淨宗的同學,修什麼自己一定要曉得,就是修清淨心,不是別的。

我們用什麼方法修?現在大多數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真的把清淨心念出來了嗎?如果念了很多年了,清淨心還沒念出來,我們就得思考:念佛沒收到效果,這裡邊有問題。

絕對不是經典的問題,絕對不是祖師大德解釋有問題,問題在自己。我們把經、祖師大德的解釋扭曲了,所以沒效果。如果正知正見,哪有不得清淨心的道理!你真能得清淨心,你肯定是智慧長、煩惱輕,法喜充滿,你會生歡喜心,你才會曉得佛法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大多數人都沒有顯著的效果。

那麼這兩天,北京胡小林老師到這來看我,他告訴我,他最近四個月念佛,因為過去念佛功夫不得力,念得很辛苦。他讀《印光法師文鈔》,真正體會到印光大師所教的「十念法」,他學習了四個月,效果非常卓著。我讓他在協會作報告跟大家分享,非常重要!

印祖的話我們大家都知道,沒真幹啊!

那就是用心計數,佛號從心「生」出來,從口「念」出來,從耳朵「聽」進去,一定要清清楚楚。

心生,清楚;口念,清楚;耳聽,清楚。再加上一個記數,從「一」到「十」。初學的時候最好念慢,不要念快,快了記不住。不要用念珠,用念珠會分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一句一句的,字字清楚,字字都聽清楚了,而且心裡頭記數,我這一句佛號是第幾聲,從「一」記到「十」。不容易啊!忘記了,忘記了從頭再來。

實在是沒有法子了,祖師教給我們,把它分成兩段,從「一」到「五」記得清清楚楚,然後從「六」到「十」記得清清楚楚,用這個方法。不是「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不是這樣的,還是十句。前邊五句「一二三四五」,後邊五句「六七八九十」,你要這樣記法。十句念完了,再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這樣念,很攝心。因為念佛雜念太多,妄念紛飛,用這個方法可以攝妄念,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這個方法三個清楚,「阿彌陀佛「這個字:念的清楚,聽的清楚,記的清楚。

再有困難,你就「三三四」,用這個方法記。第一段三句「一二三」,第二段三句「四五六」,第三段四句「七八九十」,你用這個方法,這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大勢至菩薩說的,你用這個方法試試看。

胡小林在作報告,胡居士在旁邊聽懂,她這兩天在試,告訴我,很有效果!確實不一樣,歡喜心生出來了。

最重要的因素,方法是助緣,最重要的因素是你放得下。真放得下,這才是個真因。放下,那種自在、那種快樂,跟極樂世界的人一樣。極樂世界跟我們有什麼不同?就是他放下了,我們什麼都沒放下。果真放下了,跟極樂世界的人沒差別,他極樂,我們也是極樂。重要是放下!

放下一定要看破,知道這個世界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才會放下。放不下,就是把這個都看作是真的,錯了。

所以,現在的科學家,確實他們比我們聰明,他了解宇宙萬法的真相,雖然達不到佛菩薩的境界,但是很接近。近三十年物理學家的研究,無論是太空物理,還是量子力學、微觀世界,成就都相當可觀。這些人發表的論文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的存在,這是德國勃朗克說的。勃朗克是愛因斯坦的老師,一生研究原子、研究離子,到最後發現量子。他說宇宙之間就有三樣東西,這是大經都公認的:一個是物質現象,一個是精神現象,一個是自然現象。為什麼說物質現像是假的?物質的基礎是念頭,因為有念頭才有物質現象產生;如果念頭沒有了,物質現象就沒有了。物質存在,換句話說,就是你意念沒斷,這跟大乘佛法講的完全相同,《妄盡還源觀》我們過去學過兩次,賢首國師著作的,用現在的話是論文。這篇論文並不長,把宇宙真相說出來了。

91、什麼叫隨緣念佛

怎麼念佛呀,隨緣念佛。什麼叫隨緣念佛呀?你要是魚的話,祖師大德就說你在水裡頭念佛;你要是鳥的話,祖師大德說,你飛的時候念佛;你是人的話呢,祖師大德就說過,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你看,隨什麼緣啊,隨你人在地上行走的緣。我跟你說,胡小林你游泳的時候念佛,那謝謝了,我念不成,因為這一天我能在游泳池泡幾個小時啊。行,走路,住,站著,坐,坐下,臥,睡覺,你看這是我們身體的四種姿勢,我們每個人都有吧,隨人緣。鳥呢,魚呢,它可能就沒有行住坐臥。所以佛要跟它說,你鳥啊,魚,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你說我也不穿衣服,讓我穿衣的時候念佛?所以佛說,印光大師說,穿衣吃飯,這隨什麼緣啊,隨你六道當中人這一緣,因為人要穿衣。從朝至暮,從墓至朝,什麼意思,時間上,從早到晚,從晚到早,那就說明我們這個地球,娑婆世界有黑天白天呀,那你就隨著黑天白天這個緣,早上念,晚上念。(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92、十念法念佛沒有不合適的時間和場合

「從朝至暮,相宜」。這個宜字,就是合適、。你早晨念也行,晚上念也行,沒有不合適的時候。沒有說一定要早上念、一定要晚上念、一定要坐著念、一定要躺床上念、一定什麼時候念,不用。你說這多好,這個方法!

隨緣方便念佛一團和氣欣欣向榮

我們這些人是居於中間的那些人,忙吧,也沒有那麼忙;閒吧也沒有那麼閒。這個時候,印光老和尚說隨我們自己的這個工作生活的習慣,抓緊時間念佛。「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

我自己的體會,我肯定是居於這兩者之間的。比如說我刷牙的時候,我就念四個字,心裡念。因為這個時候肯定是不恭敬了,你在刷牙,你出聲,你也出不了聲,因為嘴裡不是牙膏就是牙刷,你也出不了聲。但是你心裡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配合著牙刷動作,十下十下,四字。一天早晚兩次吧,起床刷一次,睡覺前刷一次。你衛生間一天得上個四五次,大便小便的,心裡默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對吧。十個電話當中我認為一般九個電話都是廢話,總能念點佛吧,都是沒必要打的,打十分鐘實際上用不了,三分鐘事,再扯七分鐘的閒淡,你就別用這七分鐘來扯了,念念佛唄。

每天我們坐在公共汽車上,或者自己開車,弄個CD放上跟著它一起念,「攝耳諦聽」。攝耳諦聽,認真的聽,其實是忙裡偷閒啊。不能給自己太多的理由,說我太忙,我沒法念佛,其實不是這樣的,關鍵你得有這個心。所以,念佛之兩極,一極就是特別有時間的,福報特別大的;再一極就是特別忙的。念佛之兩極,我們是兩極之間的,我們要自己安排時間,見縫插針。

那麼印光老和尚在十念法當中,說有些時候做事的時候,你不能記數,比如說你切菜,你再記數弄不好把手給切了。你把手給切了,那就心不專一了。這個時候就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數先放掉,四條鍊子用三條,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直念。

事幹完了,菜切完了,餃子下完了,麵條煮完了,撈出碗來了,沒事了。先生吃上了,兒子吃上了,坐在旁邊,像剛才我在攝影棚一樣來到這兒,一看還剩十分鐘,這十分鐘幹嘛?沒什麼事兒念念佛唄。在師父這個演播室裡頭繞一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用耳朵聽,三個、三個、四個,「三三四」,也可以直著數,數到一到十。見縫插針,效果是怎麼樣?印光老師說,「從朝到暮,一團和氣」,佛一直在加持著你。那種洋洋得意,那種欣欣向榮,那種暖洋洋的感覺,非常非常好,大家可以試一試。

你只有試了你才知道這裡邊這個。胡妮妮居士這兩天跟我說,她用這種方法念了三天了,因為我來了三天,她就覺得特別高興。自己就情不自禁的就開始往外笑。哎呀,真舒服!她說。你看先舒服,這叫養神。印光老師說這種方法念佛得到第一個效果就是養神。我們現在是傷神,妄念傷神。你把妄念控制住,控制在佛號上就養神了。養神之後你身體就舒服,因為心皈依之後就沒有那麼多雜念妄念了。身體和身體,細胞和細胞之間就沒有矛盾了。大家都被這一句佛號攝住,所以特別的舒服。(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93、隨苦緣念佛

今天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隨的是什麼緣呢?娑婆世界,這是梵文,翻譯成華語叫堪忍。這個世界的眾生能夠忍,堪就是能,能忍啊,真能忍,太苦了,三苦,八苦,無量無邊的苦。所以我們釋迦摩尼佛本師,我們佛在世的時候說,以苦為師,以戒為師。為什麼呢?我們這個世界除了苦之外,沒有別的緣,所以我們要以苦為師;我們這個世界除了苦沒有別的緣,所以我們要隨苦念佛,隨苦緣念佛。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炙盛,你就這八苦。你說我這八苦都不要,我找一個念佛的地方,沒有,諸苦充滿,這個世界就是所有的苦都充滿。

你要是太太,你就得在鍋台做飯,你不隨這個苦緣你念佛你能行麼。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爸爸媽媽生出來,你就得在孝養父母這個緣分當中來念佛。我們這個世界就是,所有眾生都是愛欲產生的結果,爸爸媽媽這個情愛產生的。那你們就得隨家庭的緣,這個世界眾生他就要組成家庭,他有這種慾望,這苦啊。你說你不隨家庭的緣,你把家庭給拋棄你去念佛,這就不隨緣,那你苦沒有了,你到哪找老師呢?(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94、隨你現在的緣念佛

我們祖師大德,我們的師父從來就沒有讓我們不隨緣念佛過,各行各業都要當菩薩。是老師就是老師菩薩;上市公司你就上市菩薩;家庭主婦你就是家庭主婦菩薩;隨你現在這個緣,也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敦倫盡分,倫和分就是緣。你是什​​麼分哪,你是兒子的分你就盡兒子的緣;你是老闆的分你就盡老闆的緣;你是員工的分你就盡員工的分,隨員工這個緣。所以我們說隨緣念佛,至關重要。現在很多同修把工作,生活,家庭,孝養父母,落實弟子規跟念佛對立起來,扎三個根跟念佛對立起來。認為扎了三個根就沒法念佛了,照顧爸爸媽媽就影響我修學了,要是工作我這道業就不能成就了。(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95、隨生滅心的緣念佛

隨緣,念佛。那麼隨緣呢,按照念佛這四個字,從這個心的真如相,和心的生滅相來講呢,隨緣呢,就是生滅,隨善緣,隨惡緣,隨順境,隨逆境,這都是在生滅門當中來討論的這些現象,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隨緣。當碰到這些緣的時候,隨閒,隨忙,隨順境,隨逆境。幹嗎呢,不離彌陀名號,不忘往生西方,這叫念佛。正是因為這些隨緣的現象,才提醒我們要好好念佛.(2012.9.1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96、印祖隨緣念佛對聯

印光大師有一段對聯:隨閒隨忙不忘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你看隨閒隨忙,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下聯是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那前面這八個字,隨閒隨忙,順境逆境,就是隨緣。你說我這忙和閒我都不要了,逆境順境我都迴避了,我跟你講,你也就沒有機會念佛了。(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97、學恩師隨緣念佛

師父隨什麼緣?隨眾生想去西方這個緣。對吧,他老人家在念佛,因為我們想學,因為我們希望學,所以他隨著我們這個願望,留在這,教育我們,幫助我們提高,勸我們深信,切願,產生信心,發出願心,去西方極樂世界。那要是說師父像我們這種境界,家也不要了,公司也關了,工作也辭了,去念佛,那他老人家今天就應該去西方了,這是完全他能做到的。那為什麼他不這麼做呢?因為他心裡沒有自己。他心裡有誰呀,除了眾生之外,他就沒有別的了。正是因為這個,所以他才能想去就去,想留就留。我們正是因為沒有這個,所以我們想去去不了,不想去地獄你也得去。

所以我們說,師父是給我們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隨緣念佛的典範。隨我們今天世界災變的緣,隨眾生苦的緣,隨眾生想成就的緣。師父曾經跟我說,這個地球上,只要有一個同學願意跟我學,我就不走。你看老人家說這話,他說,我在這個世界上,你們都看到了,嫉妒,障礙,歷盡艱辛,從台灣出來一直到今天,我要不是每天能夠跟大乘經藏在一起,我早就走了。這個世界有什麼待頭啊,就是說,對他老人家唯一的安慰,就是每天可以跟大乘佛教在一起,是他老人家最幸福,最享受的時刻。要把這個麼至善圓滿的教育,在這個世界上廣為流傳,讓眾生能夠得度。所以我們的師父給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隨緣念佛的這種樣子。他沒有放棄我們,他沒有放棄他的工作,他沒有放棄他的責任,他沒有放棄他的菩提心,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忘掉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我們要像老人家學習這些東西,(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98、忙裡偷閒念佛

應該忙裡偷閒地去念佛,偷閒就是找時間念佛,見縫插針念佛。我自己的體會,能念一個字念一個字,能念兩個字就念兩個字;能念一句很好,就念一句;能念兩句念兩句;能念多少念多少;能念到什麼程度就念到什麼程度。但是,哪怕我只念一個字,我都做到嘴上念得清楚,耳朵聽得清楚,心裡記得清楚。心裡記的清楚講的是記數字。但是有些時候,沒有條件計數了,再記數,確確實實你要做的那個事情就沒法完成了,你像配合醫生看牙。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十句計數為難,印光大師說,你就念,一直念下去。我們念佛的時候,耳根要攝耳諦聽,耳根攝住了;嘴上要念的清楚,舌根攝住了;我們通過計數,把意根攝住了。(2011.9.2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99、隨份隨力,見縫插針念佛

(丁嘉麗)她昨天給我說了,有好多念了二三十年佛的老居士,都認為自己到了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的狀態,那還了得嗎?都三摩地了。然後按照這個方法念了幾天,痛哭流涕,噢,這叫念佛,誰說的呀?丁嘉麗說是我說的。我說:你別說是我說的,我哪有那本事,我道道地地的凡夫,我是說印光老和尚說的,怎麼是我說的呢?你趕快改過來,我可沒有這個本事,真的不是這個本事。不是咱說的,這不都有嘛,第51頁印光老和尚我這一字都沒差照著說的。二三十年的老居士,都自己以為到了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了,突然再拉回來,照著印光老和尚這個方法一念,這明白了:噢!是這個意思。不用到念佛堂去了,就家裡的廚房就行了。哪用到那兒老遠還坐車,還花錢,家裡還有意見。這沒事閒著淨到念佛堂去念佛,不用!印光老和尚沒有說地點有選擇,盡虛空遍法界都可以念。在哪念?他說修習淨土隨份隨力,說得多好。「豈必屏除萬緣」,何必要屏除就是拒絕所有萬緣。萬緣就是你的事務唄,「豈必屏除萬緣,方能修持乎?」你才能修嗎?

很多人跟我說:胡總,胡居士,胡小林,我這沒時間念。你看印光老和尚說,修習淨土隨份隨力,見縫插針唄。孩子伺候好了,媽媽伺候好了,你念吧,是吧,豈必屏除萬緣。屏蔽的屏,去除的除,萬緣,哪有說放下工作,放下家庭,放下你的五倫八德,去念佛。我告訴你,那叫攀緣,那叫貪心,那種狀態下你還念不踏實,你不信你試試。你放著孩子幼兒園的費用你不交,你說你到念佛堂去念,你能念專心了?所以為什麼要敦倫盡分,該打發的把它都打發了,該付的帳都付了,該還的債都還完了,是吧,各路神仙你都安頓好了,姑奶奶我現在念點佛,你們都甭打攪我了,這個意思呀。

所以你不要說豈必屏除萬緣,為什麼呀?你把這萬緣都料理好,給他擺平了,然後方能修持乎,你一定要這樣做才能念佛嗎?不用!印光老和尚說,譬如修淨土法門要像什麼樣種狀態呢?「孝子思慈親」,孝敬的孩子思念母親。你說我們孝敬母親的人,鐘博士,鍾老師他特別孝敬母親,他把母親掛在嘴邊上嗎?「媽媽、媽媽」,用不著。譬如孝子思慈親,慈愛的母親、父親、雙親,你找到這種感覺沒有?你說我找不到這種感覺,找不到,好的找不到,壞的呢?它有幾句壞的,「淫人思美女」,貪色的這些色狼男的,思想著美女,這你總能找到吧,好的你沒有,壞的你有沒有?滿腦子看的都是女孩子,滿腦子想的都是女孩子,一見女孩子眼睛都綠了,跟著就來迴轉,嘴裡還咽吐沫,你說這是淫男思美女。有這種感覺沒有?好的孝子思慈親沒有?淫男淫人思美女,有沒有?都沒有是吧,那就是說你這是木頭,你什麼都不琢磨是吧。好的沒有在腦子裡頭,壞的也沒有,那您就是一禪提了,這輩子就吹了,我估計。

所以大家一定得找到,我們到底每天在心頭當中,揮之不去的到底是什麼?淨空老和尚不是說嘛,有個老居士給他說,我什麼都能放下,就是我那孫子我放不下。你看這個爺爺每天24小時想的是孫子,他一定要念孫子孫子孫子嗎?他一定要拿出整塊的時間念孫子孫子嗎?不用。他心裡有孫子。這個神經時時刻刻都在那繃著,雖日用百忙,雖然日常生活當中,百忙就是非常忙了,此一念故無始或忘也。這一念頭,孝子思慈親這個念頭,淫人思美女這個念頭,此一念故無始或忘也,從來沒有忘過。

修淨土人亦復如是。任憑日用紛繁,憑你呀,日憑,任憑隨你這一天從頭忙到尾,再忙,決不許忘其佛念。這特別注意,他把這個念放到後邊,佛念,而不是念佛。決不許忘其佛念,這個佛的念頭你不能給他弄掉,我是念佛人,則得其要也,你就抓住關鍵了。(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00、厭離娑婆叫隨緣,心求極樂叫念佛

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說呀,這個釋迦摩尼佛跟阿彌陀佛他們兩個人,是居住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上。阿彌陀佛呢,他示現在居住在西方極樂世界,用樂來吸引我們,讓我們到那來,到西方。告訴你這西方有多好。釋迦摩尼佛呢,來到這個世界上,以苦來發潛我們,就派遣我們,用苦來告訴我們這地方不能待,進而派遣我們去西方。所以他們兩呢,是有這麼兩個作用。所以要想去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這個印光大師文鈔當中說呢,第一句話叫作厭離娑婆,厭離娑婆呢,那就得隨緣念佛。厭離娑婆叫隨緣,因為它是苦啊,你隨這苦緣。第二句話,叫心求極樂,正是因為你厭離娑婆,你才會心求極樂,正是因為極樂之樂,所以你才會厭離娑婆。厭離娑婆叫隨緣,心求極樂。所以我們今天聽大經解,就要升起那種心求極樂,心,高興,求,求往生,去西方。

那我們今天隨緣,隨我們今天的苦緣。我們看到了這種,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災難水害兵疫,這種風雨不調,饑饉苦難,餓呀,饉哪,苦難,風雨不時,就風雨不按著時間走啊,啊,饑饉苦難。我們隨著這種自然環境。還有呢,就是三毒眾生,這個棄背善道,習行惡法,啊這個世界呀,三毒眾生,棄背善道,習行惡法。這個環境呢,叫風雨不時,饑饉不斷,是吧,這個水旱兵疫,就是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印光大師說,都是在警策我們,警策我們,警策當人,當人就是我們本人,一定要發心念佛,太苦了,不能待了。喝現在不能喝,吃現在不能吃。那麼我們做生意的,經常在生意場上遇到很多這種不良的現象,我們聽說了很多這種貪污腐敗啊,這個不負責任哪,或者說這個孩子不孝養父母啊,像這個殺人滅口啊,等等這些惡性案件。這些東西都是好事,都是告訴,我們要隨這個緣,要好好念佛。痛思苦本,為什麼我會受這種苦,就是因為無始劫來貪嗔癡,不覺悟,造了這個業,福薄。後來來到這個世界上,感得今天的這種身心大苦。(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連載十:十念記數與掐珠 & 念四字六字的選擇

101、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隨念隨記」,一邊念一邊記,「不可掐珠。齊了,這四個字,聽話嗎?老實嗎?真幹嗎?不可掐珠!多少人念佛現在掐珠?不掐珠的幾乎沒有。「唯憑心記」,鍛練你心的力量啊!「唯」是什麼意思?只、只有,只憑心來記數,不能靠珠子來記數。我們現在用這八個字,「不可掐珠,唯憑心記」。我們有多少不掐珠子、有多少人是在用心記數?幾乎沒有。為什麼老和尚說,一萬個念佛的人去不到一二?攝心莫由,你的心沒攝住啊!印光老和尚說「不可掐珠,唯憑心記」。他要說也可掐珠,那咱就說了,這是個選擇,也可以掐珠子,沒有! 「不可掐珠」,各位同修,一定不能掐珠子。

102、不能依賴掐珠子

你一掐珠子你就借珠子的力量。只能靠你,鍛煉你心的力量。為什麼,臨終的時候你還能掐珠子嗎?在這個時候不按實戰要求來,真刀真槍的練,你到真刀真槍的時候你還靠那珠子,有幾個往生的人在那還能拔珠子呢,所以唯憑心記,這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我們在北京幫助很多老人助念,幫助有些同修助念。第一個不學佛,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佛珠;有些老修他雖然學佛,但是臨終的時候躺在床上,病的不行了,根本就沒有(能力掐珠)。真是要養成依賴,拄這個拐棍走,真有一天沒這個拐棍的時候,你就真走不了了。所以唯憑心記,不可掐珠

103、掐珠宜行住二時

「掐珠念佛」,他又回到掐珠念佛,「唯」,只有,「宜」,適合,「行住二時」,只有適合行住二時,走和站。你要想掐珠,您非要掐珠!您不掐珠不行!他說「唯憑心記」,您不聽話,您說您非要掐珠,不掐珠您攝不住心,他也說了,「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這兩個時間,你可以掐珠。「若靜坐養神」,如果你是靜坐,在這念佛、奍神,你累了,坐在那念佛、奍神,「由手動故」,由於你的手在動,「神不能安」,你的神不安,心思不安。「久則受病」,最好就不掐了!(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04、掐珠子與腳步

他說不能掐珠子,那咱就不掐珠子了;他沒有說腳步要配合這個念法,那咱腳步就不配合這念法,可快可慢,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105、十念記數與掐珠記數利益天殊

較彼掐珠記數者,「較」就是比較,比較掐珠記數的這種方法,又回到掐珠記數。大家注意,因為很多同修都在掐珠、在記數。「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給你帶來的利益,「殊」就是不同,「天」就是大的意思,天大、地大,天殊。你看,這是印光老和尚說的,「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你還掐珠嗎?你還記數嗎?你不是自敗家門嗎?你不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彼」,就是那個,代詞,彼就是那個掐珠記數的方法,「則身勞而神動」,身體勞,沒完沒了地跟那掐,神在動,你的有心在琢磨這個珠子。「此」這個十念法,「此則身逸而心安」。「逸」是什麼意思?逸是安閒、安逸,身體安閒、安逸。心安,這個安字,講心很安靜、很安定、安逸,此則身逸而心安,很安逸。逸指身體,安指心,身心都得到安逸。

106、三個清楚加十句佛號是老實念佛的具體落實

你要老實啊!淨空老和尚老跟大家說,要做老實人哪,老實念佛呀!那我怎麼叫老實念佛?你看師父到哪去給人題字都是「老實念佛」。技術上要做到這「三個清楚」加這「十句佛號」,這就是老實念佛的具體落實。不苟且,不給自己找輒,不給自己找退路,有一分鐘,咱就念一分鍾清楚的佛;有兩分鐘,咱就念兩分鍾清楚的佛。時間不多,該幹什麼幹什麼,該睡睡,該吃吃,該打電話該打電話。念的時候咱就像個念的樣子,不念你也別糟蹋那時間。你(別)「兩不耽誤」,見人打個電話嘴裡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那動。淨空法師在新加坡,我看開那法會,老居士們盤著腿拿著佛珠跟那掐,你到底是聽師父開示講經,你還是跟那念佛呀?兩耽誤!這就是一種貪心的表現,又想念佛,又想聽經。因貪成障,因障而不能生西。因為這個貪就形成障礙,因為這個障礙你就生不了西方。一心念佛,你這(是)兩心,聽著師父講經,這會底下掐著佛,你心沒在佛號上。念佛是為了攝心,不是為了念數,今天十萬聲,明天二十萬聲,這沒用!你關鍵你攝心的時間長短。「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就(只)念,你沒有想阿彌陀佛,你這「念」沒有把妄念攝住,你這不相應,你這佛號白念了,散亂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四字六字佛號與音調的選擇】

107、佛號念四字還是念六字

「有人問:念四字還是念六字?念一音還是念七音?這個都無所謂。為什麼?那是方法,方法沒有一定。大聲念也行,小聲念也行,默念也行,金剛持也行,不定。總而言之一個原則,就是要念得身心自在,這一點很重要,要念到一心不亂。如果念的時候起分別執著,都是錯誤。……我這個念法,我得一心,他那種念法,他得一心,都是無量功德。不一定我這個念法對,他那個念法錯了!也許他念對了,我搞錯了。為什麼?他念佛沒起分別心,我念佛起分別心,「我的對,他的不對」。我錯了,我是二心,我已經不是一心!尤其是大眾在一起念佛的時候,往往法器敲錯了,大家都生煩惱。他為什么生煩惱?因為他三心二意地在念,他當然生煩惱。如果他一心在念,你怎樣敲錯,他也沒聽出來。這個體會我們有。你真正攝心的時候,確實他敲錯了,你 感覺不到的。「你怎樣敲錯,他也沒聽出來,他一心!」老和尚說,他一心。「一心裡頭就沒有錯和不錯」。你看,說得多好!「三心二意他才有分別、執著、妄想,這是很要緊很要緊」。老和尚說了,我們到底是六個字,還是四個字,這隨您。你不能說六字好,四字就不好;四字好,六字就不好。這就是分別,這就得不了一心了。一句話,老和尚說的,念得很自在,」就是要念得身心自在,這一點很重要」。身心自在是我們念佛的時候一種感受,目的呢?念到一心不亂。怎麼有利於身心自在,怎麼有利於一心不亂,那就是好的方法。(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08、四字六字都好

聽說念佛法門有人執著六字、反對念四字,有人執著四字、反對念六字,你說糟不糟糕?這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你到極樂世界還天天吵架,哪有這個道理!不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喜歡念六字的很好,他能念到一心不亂,他能往生;喜歡念四字的,也好。什麼樣的音調都好。喜歡念得快的好,喜歡念得慢的也好,只要你自己念得歡喜,念到能夠伏住你的妄想雜念,你功夫得力就好。一定要知道我們同樣修淨土,他跟我的根性不相同,怎麼可以勉強。(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09、四字六字與速度快慢

念六個字還是念四個字?印光法師在文鈔當中非常明確的說:如果安靜,精力集中,沒有干擾,可以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快慢隨你自己的感覺,你覺得快能攝心你就快,你覺得慢能攝心你就慢。但是在默念的時候,特別是不能出聲的時候,以四字為宜,念四個字比較好。(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10、念佛時不要想字的形狀

還有一個朋友昨天說,那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是不是我腦子裡要想這個阿彌陀佛的字的形狀。這個不用想。因為文鈔當中咱們嚴格的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老老實實聽印光老和尚的話,他沒說讓我們想這個字的形狀,如果有必要想,他肯定也會說。如果他沒說我們就不要再加上這個條件了,不要再加上這個限制。

連載十一:口動之相與眼看之處

111、念佛時不要吞字

我們看到很多老修,原來沒有學過十念法之前,念佛是吞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說這四個字,你說他沒念佛嗎?我們真正知道他在念佛,念清楚了嗎?好像阿字聽清楚了,最後這個佛字我們也能聽清楚,阿彌陀,彌陀這兩個字好像就沒聽清楚,他給吞了。所以字字句句要念得清楚,意思是說,每個字都要念準,念清楚。念清楚的前提就是不能快。那麼該給多少時間,我們就給他多少時間。阿彌陀佛,不在聲音大小,關鍵要清楚。(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112、念佛音調的選擇標準

「念佛的聲調要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你看,這又是因人而異。你說念「咪」,念「密」,你自己身體怎麼舒服怎麼念。「也要適合自己工作環境,念得很歡喜、念得很舒暢、念得心很定,這種音調對自己就有好處」。你念「咪」也罷,念「密」也罷,你只要身體舒服,很舒暢,心定,那就行了。「如果聽到的念佛聲調,自己感覺很厭煩、不歡喜,我們就不必採取這個音調。每一個人根性不相同,念佛音調不是只有一個,一定選擇自己歡喜的,能夠讓自己心定下來的,以這個為標準就好」。這說得很清楚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都沒有關係。你怎麼舒服,怎麼心定,怎麼歡喜,怎麼來。

113、十念法不可夾雜和添油加醋

還有的同修問,我在念佛的時候,我左腳應該怎麼樣,我右腳應該怎麼樣,我的聲音應該怎麼樣,我的速度應該怎麼樣,我的節奏應該怎麼樣,字與字之間的間距應該怎麼樣,這些問題,實際上印光大師在文鈔的十念法當中都已經有所闡述。你比如說有些同修加了十個音調在十聲佛號上,第一個比較低沉,阿彌陀佛,第二個還是這樣,阿彌陀佛,揚上去了,這是第二個,第三個,第一個字高音,阿彌陀佛,他用這個音調來區分十念,他除了有十個數之外,他還把音調加上去了。這就錯了。印光大師說有音調的問題嗎?沒有,那你夾雜這個,你添油加醋,這就是什麼,對印光大師沒有信心,對文鈔沒有百分之百的落實。

......最近很多同修,我們在澳大利亞參加這次會議的時候,很多同修說,我左耳朵聽三聲,右耳朵聽三聲,兩個耳朵合起來聽三聲,問我對不對,大家說對不對?如果它是好方法,印光大師一定就提過,印光大師沒有提這種方法,你都讀過十念法這個開示,你還有什麼問題,這就是懷疑,你聽胡小林的,不聽印光大師的。師父說,因為這個疑就產生障礙,因疑成障。提這個問題本身並不是一個多大的事情,但是這個問題反映了你的一個心態。你對祖師大德,你對文鈔沒有信心,就此一分沒有信心,你就成不了。(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114、念佛及格與否關鍵在三個清楚

關於念佛十念法當中最完整的敘述,就是三個清楚。你快也好,慢也好,聲音高也好,聲音低也好,間距長也好,間距短也好,間距不一樣也好,間距一樣也好,都沒關係。關鍵的關鍵,或者換句話說,你這句佛號念得及格不及格,就是你做到了這三個清楚沒有。做到了,那就行。不用說我做到了以後速度應該怎麼樣,我做到以後耳朵應該怎麼樣,我做到以後,步伐應該怎麼樣,做到以後我的手應該放在

口動之相與眼看之處

115、何時默念

在環境比較噪雜,比如說像在車上啊,或者你在公共場所你不便於出聲,這個時候你就要默念。還有一個,你比如在上衛生間的時候,你出聲就不恭敬了。還有一個是躺著的時候,你出聲也不恭敬。那麼這個時候只好默念,只能默念。

印光法師說,如果躺著的時候你出聲念一則不恭,二則傷身,久則成病。所以呢我們在這幾種情況下:環境不乾淨,在上廁所,或者比如廚房,比較噪雜的地方,你就不宜出聲了,就默念。(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16、嘴動之相

默念的時候念六個字比較難,因為干擾太多,所以就念四個字「阿彌陀佛」,心裡念。雖然是心裡念,但是你的意地當中,你的腦子裡還要有嘴動的這種形相,就是說意地當中還要有嘴動之相。你還是覺得你嘴動,你覺得你嘴還在嘴張,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吐字。所以默念的時候以四字為宜,念四個字比較好。

117、囗念之相

「默念雖不動口」,默念的話,我們雖然嘴不動,「然意地之中」,你的思想深處、你的腦子裡、你的意念當中,「亦仍有口念之相」。你想哪兒,腦子!你腦子裡還要想這個嘴。我雖然念不出聲,但是我腦子還在覺著嘴在動。那六個字,有六個字不同的嘴型。你體會體會,大家閉上嘴,心裡念佛的時候,心有心聲。你比方說,毛主席知道全國人民的心聲。心裡真有聲音,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考慮問題、說話,儘管不出聲,但是它是以聲音作為載體的。所以,反聞聞自性為什麼重要啊,我們都要落實在聲音上,所以有心聲啊。我們要用耳朵聽這個沒有聲音的聲音,心聲。而且這個意地當中,腦子裡還要有嘴的形狀,仍有口念之相,你要把你的腦子跟你嘴的動作搭上鉤。「阿-彌-陀-佛」,這是出聲了;不出聲的時候,你腦子裡想,這時我念到「阿」了,我的嘴是什麼樣,「彌」、「陀」、「佛」,腦子裡跟它聯繫上。你說那多累呀,是啊,你打妄念不累,習慣了嘛。那非常非常累,剛開始念的時候,真不容易呀,殺出這條血路啊,是真不容易,說說容易,念起來難。但你是沒辦法,捨此之法,你去不了西方了。所以,仍有口念之相,就是它的形狀、它的狀態。

118、眼與嘴動

十念法念佛,按照印光老和尚的開示,首先眼睛不能平視,更不能向上看,一定要向下看,這是眼睛所在的位置。第二個,嘴,無論出聲還是默念,出聲就不用論了,出聲你嘴肯定得動,如果你不出聲默念的時候,你的腦子裡頭還要有嘴動的感覺,你腦子當中還要有嘴動的感覺,這個估計挺難把握。你說我不念出聲,我嘴也不動,但是我腦子當中要有這種嘴動的感覺,這個太難了。所以眼睛要向下看,腦子裡邊要有嘴動的感覺。

119、嘴動之相的狀態

(拜佛)嘴裡有時你可以金剛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嘴可以動,但是不出聲就行了。不出聲就不傷氣,就不傷身,他說出聲不行。所以我一般是「南無阿彌陀佛」,不出聲的嘴動。或者,嘴不動,默念。但是就像印光大師十念法當中說的,意地當中仍然有嘴動之相,你還覺得你嘴在念,就差那個聲音沒出來,就是欲出而沒出的那種狀態。(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20、止靜、拜佛、繞佛時念佛是否出聲

繞佛一定要出聲念。止靜可以默念,可以不出聲。拜佛不出聲,拜佛出聲傷氣、傷身體,應該默念。很多居士、同修問,說我們拜佛的時候該不該出聲音,止靜的時候該不該出聲音?師父在這裡說,止靜可以默念,可以不出聲,也可以出聲。止靜的時候,就是坐下來的時候,站著的時候。拜佛的時候不能出聲,出聲多了就傷身體了。師父在另外一次集會上也談到了拜佛的這個問題。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師父在二00 五年四月九號,在講《大乘無量壽經》的時候,第一百七十五集,師父說:「拜佛的時候,心裡面默念阿彌陀佛,不要出聲。你在拜佛的時候出聲,傷氣。念佛的時候最好止靜都不出聲。出聲念佛在什麼時候?在經行、繞佛的時候。繞佛出聲好。止靜、睡眠,心裡面佛號不間斷,不出聲。

連載十二:淨空老法師之精要十念法

121、念佛時眼睛往下看,絕對不能閉眼晴

有些朋友,有些念佛的朋友說到底眼睛是閉呀還是睜著?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有說絕對不能閉眼。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念佛的朋友,念佛的時候實際上是閉著眼睛的。閉著眼睛容易昏沉,就睡著了,就昏了。而且「久則招魔」,容易著魔。印光法師說絕對不能閉眼睛。

我們眼睛往哪看?有些居士給印光老和尚寫信的時候,說他眼睛往平看,或者眼睛往上看。眼睛往上看和平著看都不行。因為這個樣就會上火,心力上揚,久之腦子會暈,會熱,就會上火。所以還是眼睛應該往下看,如佛像,眼瞼下垂,眼睛往下看,但是沒有閉上,大家可以試一試。這樣的話就能攝受你的眼睛。因為我們都攝六根,眼睛也是一根。念佛的時候眼睛往下看,心特別容易皈依,歸在佛號上。如果眼睛那麼平視或者左右搖擺來回移動的話,就容易心散亂。所以這第二個問題就是「眼睛」要往下看,不能閉眼睛,就像我們家裡供的這些佛像一樣,眼瞼下垂。(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22、閉眼念佛問題

「念佛閉目,易入昏沈」,容易進入昏沉狀態。「若不善用心」,如果你要不小心,「或有魔境」,就可能會出現魔的境界。因為我沒有這種境界,我也不知道魔的境界是什麼,反正肯定不是好境界。「但眼皮垂簾」,這個但字就是只要,只要眼皮垂簾,他這上邊說「即所謂如佛像之目然」,就像佛像的眼睛一樣,「則心便沈潛不浮動」。潛就是潛水的意思,心就沉潛下來,就不浮動。「亦不生頭火」,也不會生起頭上的火。

三種十念法的概念區別與運用

123、慈雲懺主法師的早晚課(晨朝)十念法

前清乾隆時間,慈雲灌頂法師他也提倡一個'十念法'。他那個十念法是給那些工作繁忙的人,沒有時間做早晚課(的人)。他是用一口氣叫一念,盡十口氣。每一口氣裡面念的佛號長短不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盡一口氣叫一念。這也是個好辦法。

124、晨朝十念法以盡一口氣為一念

「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大家注意啊,這一口氣是一念。「不論佛數多少」,不管這口氣念多少聲佛,你反正一直念到你沒氣為止。你別想著我是第十八個佛號了,還是第十九個佛號了?你別想它。念完了一囗氣,咱們再從頭來,第二口氣念。不論佛數多少。就是說,晨朝十念,它的具體做法是,「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

125、工作忙者(早晚課)可用晨朝十念法

念佛的另外一端就是為政務所忙,王公貴臣,就是在古代時候,王公貴臣沒有時間念佛,太忙了。像我們現在很多人還要工作,還要帶孩子,還有很多事務纏繞我們,還要伺候爸爸媽媽,還要孝養父母,還有兄弟姐妹,還有在公司商號,在企事業單位上班。這個時候,我們不可能像丁嘉麗老師那麼樣念佛。那我們可能忙到極至吧,印光老和尚說就用慈雲的「十念」,晨朝十念。晨朝就是早上起來一口氣念佛,你不要管那個佛念了多少,多少聲佛號,把這個氣念盡為止,喘不上氣。不喘氣你就難受了,憋得慌,就像游泳一樣換氣了,就跟游泳似的該換氣了,這個時候算一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喘不上氣了,就停了;吸一口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念到沒氣;再喘口氣,這就三口氣。晨朝十念即可。時間雖然短但是「功夫頗深」,印光老和尚說功夫很深。那麼這就行了,這一天這就十念。

中午吃完飯,如果沒人干擾你,你再打找一個安靜地方,再來個十念。晨、午、夜各十念那就三十念。三十口氣念三十念,不能再多了。印光老和尚(說)再多就傷氣了,因為這個實際上是很傷氣的那麼一個念的方法。但是有這個氣來攝心,攝心的力量非常強,你根本顧不上妄念。大家可以體會一下,一口氣念下來,你看你還能想別的嗎?什麼也想不了,就是一直念佛,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根本就沒有時間安排給這個妄念。所以就完了,三十念或者十念,你再忙也不可能十口氣都沒有吧,是吧。

126、印光大師十念法與晨朝十念法的異同之處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早晨起來那個十念,「攝妄則同」,它們攝住妄念的效果是相同的。這個晨朝十念是慈雲懺主法師,在宋朝為王公貴臣、王公大臣,因為他們政務太忙,沒有時間念佛,他發明了、他創造了這十念法。這個(印光大師)十念,印光大師往下又解釋了,「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效果是一樣的。「用功大異」,花的功夫可差大了。(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27、印光大師十念法與晨朝十念法的二個根本區別

(印光大師十念法)不用跟呼吸配合。一句佛號一次呼吸,甚至一句佛號三次呼吸也行,它跟呼吸沒關係。「此以一句佛為一念」,「此」,就是我們這個十念法是,「以一句佛為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念,跟呼吸沒關係。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彼」,就是那個,彼是那,彼此嗎,那個。「彼唯晨朝十念則可」,「唯」,就是隻的意思,那個方法只在早晨(或晚上)念十念還行,「則可」,便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若這麼念,時間長了,二十、三十,這麼念多了,「傷氣成病」,你就落下病了。所以,這個十念法很重要,不能這十口氣念十句,你這沒完沒了那麼念,你就受不了了。我覺得,這都不用翻譯了,印光老和尚,寫得太慈悲了,非常非常清楚,「則傷氣成病」。

「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你看,是活在當下。我現在念第六句佛號,就知道這是第六句,五句已經過去了,七句還沒來。「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我這個心就停留在第六句佛號上,「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念了十句,我知道十句。然後計算機回零,「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万」,「縱」即便,縱就是即使,「縱日念數万」,即便你每天念幾萬聲佛,「皆如是記」,這都要這樣記。

128、淨空老法師之精要十念法

我勸諸位念四個字:「阿彌陀佛」,十聲,老人家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聲一口氣念下去,裡頭沒有一個妄念夾雜在當中。這十念時間雖然很短,確實「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念十句佛號。「一天念多少次?我建議同修們九次,不能少過九次」。那就是說,剛才回答你這問題,按十念法念佛每天至少得念多長時間?不能少於九次的時間。

「第一次是你早晨起來的時候。漱了口,洗了臉,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沒有佛像,面向西方,時間短,不長,不耽誤你工作。無論你工作怎麼繁忙,都不耽誤。為什麼?只要一兩分鐘的時間。「至心信樂」,至心,時間短行,長了就不行,長了妄念就起來。這個方法很好,只要你天天照做,你一生一次都不缺,也決定得生,你養成這個習慣了。這是第一次」,老和尚說。這第一次什麼意思?我們回過頭來說,早晨起床,起來以後,漱了口,洗了臉,念一次,這是第一次。「晚上睡覺之前念一次」。還是這個方法,十念,十句佛號,老人家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六個字、四個字都行。「晚上在睡覺之前念一次,這兩次;每天你吃三餐飯,吃飯之前合掌,不要念供養咒,就念阿彌陀佛,念十聲阿彌陀佛,這三次;(再加上前邊的兩次,)就五次了。另外兩次是你工作,你上班開始工作的時候,在開始工作之前,坐在你的辦公桌,合掌念十聲佛號,再開始工作;下班之前,做一次。所以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這就)四次,總共九次。養成習慣,九次決定不能缺少,得空的時候可以增加,不能減少。」換句話說,最少要保證九次。「每天九次是最少的,不可以缺,一次都不能缺少。天天照做,這就有功德,這個功德就可以拿來迴向」。

129、淨空法師精要十念法如何與印光大師十念法相結合

這個(淨空法師)「精要十念法」,跟印光老和尚的「十念法」矛盾嗎?不矛盾。首先從數字上來講,都是十念法。這兩位大德共同闡述的十念法,如果我們結合起來做,就相得益彰。兩手互洗,愈洗愈乾淨;兩燈互照,非常光明。我們如果用印光老和尚的十念法,落實在淨空老法師的精要十念法當中,我早晨起來,漱完口,穿好衣服,這十句佛號,我用什麼?「攝耳諦聽」,做到三個清清楚楚,「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行了。到了晚上睡覺前,我再用三個清清楚楚來念晚上睡覺前的這一遍。我一天這九遍,保證用印光大師十念法當中這三個清楚來完成,這樣的做法既符合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又符合淨空師父上人的精要十念法,這就一致起來了。所以我建議,再忙的人也要保證這九次,每次按照印光法師的十念法來念這九次佛,每次十句佛號,這就行了。

念佛中的感應與境界問題

130、哭笑等情緒反映不要執著

念了這個十念法之後,大家會有很多比較強烈的情緒,比如說哭,比如說哈哈大笑,鼻涕也流了,眼淚也出來了,鼻涕泡也出來了,跟著特別激動。印光老和尚說,此乃善根發現也,你的善根出來了。噢,你知道哭了,你知道懺悔了,或者你知道感恩了,感激涕零了,痛哭流涕嘛。他說這種適宜的喜悅是很正常的,和這種懺悔的悲傷也是很正常的,這都是佛菩薩對你的加持,都是你這個佛號得力的,初步得力吧,剛剛得力的積極的反應。但是不能執著,執著它就成為魔境。

丁嘉麗,我說你哭過幾次,差不多就得了。你不能沒完沒了老哭,念十分鐘佛,你再哭十分鐘,你這可不行。為什麼?這個道理很深。印光老和尚在文鈔當中說,如果你執著這種掉眼淚,或執著這種喜悅,你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就會利用你這個弱點,附在你身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看你念佛道高了吧,你看你念佛你學好哇,你要去西方了是吧,念佛是為了念清淨心,如果你這個清淨心沒念出來,一會喜一會悲,魔高一丈,魔就會利用你這個弱點,來毀你。所以不能給魔折騰我們折磨我們提供條件,所以不能老哭,不能老笑,老喜悅。凡所有像皆是虛妄,這算什麼呀!你以後用這六字洪名能去西方,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跟你將來沒法比了,你這幼兒園,你這是學前班那,還沒畢業,你以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是當博士。千萬別因為這點小的喜悅,和小的善根發現,把自己遠大前程給耽誤了。

這哭和喜,都是在我們一念之間。「境界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行有不得,反求諸已」。境無自性,隨心而轉。都是對我們的教育。

連載十三:迴向的重要意義和方法

131、什麼叫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你絕對要迴向,不能廢了它。「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就是你的深信切願,你怎麼表達出來?你要用嘴表達出來,用嘴說出來,你說我心裡信,我也願,你發於口者。「然迴向只宜於夜課畢」,迴向只適合在夜課結束的時候迴向;「及」,和,「日中念佛誦經畢後行之」,你在白天當中念佛、誦經,完了以後來迴向。所以這就講了迴向的時間:作為夜課完的時候,一定要迴向;或者白天,就像我們說早晨,晨朝做功課的時候,完了以後;念佛誦經畢後行之,在念佛和誦經完了以後,我們要做這件事情,迴向。(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32、一切修行善事功德皆應迴向往生西方

「日用之中」,就是平常生活當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這地方善根就是講種種善事。「皆悉以此功德」,都應該用這些功德「迴向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你如果這樣做了,則一切你的行門,你所做的這些事情,皆為淨土的助行,都是要往生西方的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就像把塵土聚在一起,形成土地。「聚眾流而成海」,把眾流匯集在一起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這個非常的深、非常的大,誰能窮盡?就說明這個功德是不得了。(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33、以念佛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往生西方功德無量

「迴向發願心,謂以己念佛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無量。若只為己一人念,則心量狹小,功德亦狹小矣」。如果你只為自己念,你心量太小,那你所得的功德,就是回報,也是非常狹小的。「譬如一燈,只一燈之明」,就和一盞燈,它只是一個燈的明。「若肯轉燃」,如果你願意,你肯,把你這個燈去把別的燈都點亮,「則百千萬億無量無數燈,其明蓋不可喻矣」,那這些燈的亮,是不可以比喻的。「而本燈固無所損也」,而你點亮別人這個燈,一點損失也沒有。你閒著也是閒著,你不把別人點亮,你也得燒完。「世人不知此義,故止知自私自利」,世人不知道這個意思,不明白這個道理,只知道自私自利。「不願人得其益」,不願意別人能得到這些利益。這是《文鈔》第三編《復章道生書》。這三段,就把迴向的意義說清楚了。我們大家一定要做到常時迴向,我們所修的善行都要迴向到西方,迴向給四恩三有,來成就自己的大乘勝行。勝行就是殊勝之行為。(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34、迴向是修福,往生所必需

「因此,我們今生在世,無論修大善小善,都希望資助在臨命終時正念現前,佛號念得清清楚楚的往生,這叫「迴向」,迴向的意思就是在此地。在這裡我要插一句,有些同學來信來電說,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不能用通教,不能用一般的佛教的法門來看待,只要信願行就行了,它是個特別法門。是,它特別,特別在它仗佛力,自他二力,二力法門。但是,你有深信、切願、執持名號,信願行三,你還得有福報。否則的話,信願行你根本就發揮不出來,你不可能實現,你沒有福!我深信、切願、執持名號,你說我最後沒有福,我病了,就像師父說的,你稀里胡塗的,你迷惑顛倒,你不省人事,你是去不了的。所以我們在這裡學《弟子規》,我們改過,我們修十善業,我們孝養父母,淨業三福,修十善,目的,我知道它不是通途法門,但目的我們在這 兒要修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就是信願行,你深信切願,這是善根。福德就是你念佛,同時你還有很多的福氣、福報,能夠資助你。所以我們說,因此,我們今生在世,無論脩大善小善,都希望資助在臨命終時正念現前,佛號念得清清楚楚的往生,這叫「迴向」,迴向的意思就是在此地。(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35、迴向是破我執,小我化大我

「迴向更有一重意思,就是破我執」。師父下面接著說,「世間人我執相當重,起心動念決定不把我忘掉,凡是做一樁事情,與我有沒有好處,這是第一個念頭。這種念頭是與生俱來的,用不著學的,總是與自己要有利益。由此可知,我執是天天在增長,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源。沒有我執,煩惱障就破了;沒有法執,所知障就破了。所以這是兩重障的根本。無論做什麼事都肯迴向,我執就淡得多。我做的善事不為自己,為一切眾生;我有福報,不要自己享,給眾生去享,讓大家享,這就把小我化成大我,這樣就好」。所以迴向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破我執,我們很多人念佛,我們要自己問自己,我們念佛為的是什麼。我們有時候連自己的孩子和父母都忘記迴向,你更不要說迴向盡虛空遍法界、四恩三有,很少有人是在這種狀態下念佛。印光大師說,如果我們要在這種報四恩三有的這種迴向下,心情下,來念佛,那種念佛的菩提心確實是如藥加硫、如器通電,其功德不可思議,進步不可思議。(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36、什麼叫常時迴向

「念佛當從朝至暮不間斷,其心中但具願生之念,即是常時迴向」。你念佛我們不是說嘛,要從朝至暮不能間斷,其心中,其就是代詞,就是我們心中只要具備了願意往生西方的念頭,這就是我們說的常時迴向。功課完了以後肯定是要迴向的,晚上夜課結束的時候,是肯定要迴向的,白天的課程結束的時候是要迴向的,但是我們平常念佛這個功德我們怎麼迴向?你只要在念佛的時候,心中具備願意生西的、往生西方的這個念頭,這就是我們的常時迴向,常時間的迴向。(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36、什麼叫普為迴向

「然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就是你所有修持的這些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四恩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這個叫四恩。這是我們查的丁福保先生《佛學大辭典》中的定義。三有者,就是三界之生死也。一個是欲界,就是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無色有,無色界之生死也。丁福保《大辭典》。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就是說你要發菩提心,我誓願度生,我所有今天念佛,包括你念《心經》,念《金剛經》,孝敬爸爸媽媽,所有的這些善行,都要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都是為了他們。老和尚接著說,「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你這樣做的話,就和火上澆油一樣,火燒得愈來愈旺,如苗得雨,就和禾苗得到雨露一樣。「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什麼叫大乘勝行?就是殊勝之行為,《佛學大詞典》當中有這個解釋。大乘,大家都知道,勝行就是殊勝的行為。深結法緣,成就自己的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你雖然修的是非常好的淨土法門,念佛是非常殊勝的,但是你的果報,你感來的非常卑劣,不殊勝。(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37、什麼叫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凡所修為,咸願往生,是名迴向。而向無他向,迴向西方者,迴向自性也」。這幾句是批註序文「有願皆迴向菩提」這一句。「學佛為什麼要迴向」?我們師父接著說,「有哪些事情應當迴向?迴向給誰?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凡是真正學佛的人,無論做什麼善事,大善、小善,你修世間法或者出世間法,都要迴向。這裡說得很清楚,「凡所修為」,「為」就是你的造作,「修」是你的修行。「咸願往生」,不管做什麼,我們只有一個目標,求生淨土,求生淨土這個念頭時時刻刻不能忘記」。這就是師父講的,心上要有佛,求生淨土這個念頭時時刻刻不能忘記。你看「念」佛,就是「今心」,心上一定要有佛。「做一切善,做善事修福,這個福修了做什麼用?幫助我往生。往生也要靠福報」。(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38、把父母作為第一迴向人

所以,每一個念十念法的人,要想十念法得利,必須把父母作為第一迴向人。迴向父母,就是迴向佛。迴向佛,就是迴向菩提。就是迴向實際。因為沒有比佛更實際的,沒有比佛更菩提的。放著身邊三種迴向,眾生他是眾生,菩提他是覺悟;他那種愛,愛就是智慧;實際,清淨,他沒有染污他不就是實際!實際怎麼不實了呢?不就是虛妄了嘛!那你說迴向父母是不是三種迴向一應具足?,是的。(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139、迴向先從你的人倫開始,目標越明確佛號越得力

我們念佛怎麼迴向?你用十念法念,為誰啊?你說我為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你先歇菜吧!你沒那麼大心量。所以要先敦倫盡分,你先從你的人倫開始迴向。媽媽病了,這兩個小時的十念法我為媽媽:求佛菩薩加持。老母親待我不薄,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巴大,今天老太太病了,都是我兒孫不孝順,心不清淨,媽媽沒沾到我的光,沒福,因為我福薄,我有福我媽享不到,我有福我媽能病嗎?行了!什麼是最好的修福方法?念佛。我這兩句佛號,我跪也罷,我念也罷,我拜也罷,我走也罷,我住也罷,行住坐臥我就衝著我媽媽來。這就叫迴向。祖師大德說,你往湖裡扔一塊石頭,那水紋先從小圈才能變成大圈。爸爸媽媽你不往心裡去,妻室兒女你根本不管,你說「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不騙人的嗎?這麼大的恩情你都不度。

所以,印光法師他的法印: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四句話才是你去西方的前提。所以,我建議大家,迴向的目標一定要明確。印光大師說,你的目標越明確,你的佛號越得力,為什麼?如藥加硫,如器通電。火藥加上硫磺,就變成炸藥,如藥加硫;空調加上電,就涼,如器通電。就這意思。(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140、迴向要具體

所以,我們今天老實念佛,就要用這十念法。迴向,要具體,先從小開始做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在《勸學》篇上說;「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先不要想千里地以外的事情,「不積跬步」,「跬步」就是當下這一小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到不了千里之外。我們的心量要逐步擴大,先要「敦倫盡分」,「倫」就是五倫,「分」就是你的本分。是丈夫就盡到丈夫的分,是妻子,就盡到妻子的分。(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141、迴向目標如何明確念佛才能得力

(念佛)為什麼不得力?迴向目標不明確。我想去西方,所以我念佛,我是迴向菩提,我是迴向實際。你別了!菩提、實際你見過嗎?你迴向,你先得迴向父母、兄弟姐妹、鄰里鄉黨、親戚朋友、同學戰友,很具體。對你有恩情,給你買過棉襖,給你買過盒飯,有病給你伺候過,夜裡頭,一把屎一把尿拉巴過你,這個你迴向,真的!這個是不是心量太小?只有從小才能到大,你沒有一年級怎麼會有二年級?

我念佛為什麼特別得力,念佛老掉眼淚?目標太明確了,都是過去坑過的人呢、害過的人呢、騙過的人呢;要不就是恩人呢!你看,不是感恩就是改過,不是改過就是感恩,法喜啊,喜悅啊!為什麼?夏威夷治療方法給我們做證明呢,他肯定能得到你的利益。你坑過的人、害過的人,你怎麼幫他也不如你給他念佛迴向給他幫助大,真能得到真實利益。你給他一萬錢,他去卡拉ok了,他上網吧了,他買名牌去了。你這兩個小時佛號迴向給他,那神經病病人都能好,他能好不了嗎!因為你迴向的目標明確,因為你「如藥加硫,如器通電」,你念佛得力,你目標準確,有感覺。你想想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拉巴你;你想想在家裡最困難的時候媽媽幫你;你想想你得病的時候老頭老太太伺候你;你想想你媽媽為你的工作給你掏錢支持你,等等等等。我們在生活過程當中點點滴滴父母對我們的大愛,正是我們迴向的動力。諸位。她你不迴向,八竿子打不著的你能迴向嗎?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不要有宏大的蓄勢範圍:我就慈悲,我就願意度眾生。你甭甭甭……這樣!先腳踏實地,先把爸爸媽媽度了,先把老師給度了,先把恩人給度了。

看師父那裡鸚鵡,我念佛迴向給它。師父那裡鸚鵡你迴向給它,你真的嗎?不要自欺欺人。師父那裡有小兔子,真可愛,念佛迴向給它。玩去吧!真的嗎?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你不迴向,給你生意的這些眾生你不迴向,幫你出師父書的領導你不迴向,你說八竿子打不著的師父那邊的鸚鵡你給迴向?(師父那院子裡有鸚鵡。)所以,不自欺欺人,佛號迴向非常重要。我們只有迴向我們最近的眾生開始,五倫的眾生。慢慢慢慢的,你心清淨了,你自然而然就有慈悲,你自然而然你就有同體和無緣的這種感覺,然後我們從人擴展到地獄。(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142、念佛自利利他不為求名,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要發自利利他之心

什麼叫自利?你生死問題了了叫自利呀。你不在這娑婆世界折騰了,你不在六道輪迴裡邊輪轉了,你的八苦三苦全解決了,這不是自利嗎。菩提心是自利利他之心。怎麼叫利他?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幹嗎呀,親近彌陀,成就道業,十方世界,廣度眾生唄,自利就利他了。所以,念佛欲得一心,必須發真實心。就是說,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不為了得這個美名,大家都說我是真實修行人。你怎麼念佛呀,你的目的是什麼呀,不是讓別人讚嘆我,是為了解決生死。(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43、迴向就是不為自己念

我們現在往往是因為自私自利念佛,你看都在念,但是他不是為別人念,他為自己念,為自己念這就是障礙。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為什麼我們在此地一定要說要記住迴向,就是不能為自己念。

下邊淨空老和尚又繼續說,「而迴向無他向」,迴向無他向的意思就是說,迴向不迴向其它的,不向其它的來迴向。師父說,「這是特別對修淨土人來說的。如果我們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你念念都要迴向西方」。這就是迴向而無他向,除了西方我們不向別的地方迴向。不能迴向到別的地方去,就是念念不忘西方極樂世界,念念都修西方。「迴向西方」就是「迴向自性」,這個經上這麼說的,《華嚴經》上也是這麼說的。因為有些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我做這麼多好事都替別人做的,最後一樣也得不到,我幹它做什麼?不幹了。所以末後告訴你,迴向西方就是迴向自性,圓圓滿滿,整個還是自己得到的。因為自性是你的,圓圓滿滿得到。「整個還是自己得到的,那是真正得到的」。那個時候你得到的是真正得到的,你得到自性了,你明心見性了,那個得到你是真正得到了。師父接著說,「如果現在為了小我,為了自己現在這個身體,結果是一樣都得不到!因為這個身體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連載十四:念佛中的感應與境界問題

144、根器不同念佛感應也不同

印光老和尚說,有些人沒怎麼花太多的時間在念佛上,剛剛一念就感應特別強,這都是過去生的善根,人家過去生當中修行功德的再次體現。所以這個事情你可不能較勁。你說他才念三年,我這念三十年了,我怎麼還不如他的境界?那人這一輩子沒來之前怎麼念的,你不知道。這個就是師父講的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每個人過去的歷史也不一樣。有這種樣子的,剛一念就感覺特別好,就能攝心,就有很快的進步。這都是過去生當中宿世的善根,在今天反映出來了。有些人念得很費勁、很努力,還不如那個念得不多,並不是拿出很多時間來念佛的人,還不如他的境界好,是這個原因。所以這個不能著急。你說,我比較著急,我念佛之後一直都沒有這種現象,這就是攀緣,這就是煩惱,這就是貪。印光老和尚說『因貪成障』,固結於心,你這就麻煩了。所以不要理會它。(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45、十念法念佛後出現哭笑等情緒反映不要執著

念了這個十念法之後,大家會有很多比較強烈的情緒,比如說哭,比如說哈哈大笑,鼻涕也流了,眼淚也出來了,鼻涕泡也出來了,跟著特別激動。印光老和尚說,此乃善根發現也,你的善根出來了。噢,你知道哭了,你知道懺悔了,或者你知道感恩了,感激涕零了,痛哭流涕嘛。他說這種適宜的喜悅是很正常的,和這種懺悔的悲傷也是很正常的,這都是佛菩薩對你的加持,都是你這個佛號得力的,初步得力吧,剛剛得力的積極的反應。但是不能執著,執著它就成為魔境。

丁嘉麗,我說你哭過幾次,差不多就得了。你不能沒完沒了老哭,念十分鐘佛,你再哭十分鐘,你這可不行。為什麼?這個道理很深。印光老和尚在文鈔當中說,如果你執著這種掉眼淚,或執著這種喜悅,你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就會利用你這個弱點,附在你身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看你念佛道高了吧,你看你念佛你學好哇,你要去西方了是吧,念佛是為了念清淨心,如果你這個清淨心沒念出來,一會喜一會悲,魔高一丈,魔就會利用你這個弱點,來毀你。所以不能給魔折騰我們折磨我們提供條件,所以不能老哭,不能老笑,老喜悅。凡所有像皆是虛妄,這算什麼呀!你以後用這六字洪名能去西方,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跟你將來沒法比了,你這幼兒園,你這是學前班那,還沒畢業,你以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是當博士。千萬別因為這點小的喜悅,和小的善根發現,把自己遠大前程給耽誤了。

這哭和喜,都是在我們一念之間。「 境界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已 」。境無自性,隨心而轉。都是對我們的教育。(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46、念佛後喜與悲的感應都要不加理會

我聽說很多人念佛之後,都有特別喜悅的感覺。(這個問題是這個:)我比較著急,我念佛之後一直都沒有這種現象。答:是,有些人,有些同修有感應。念佛的時候,有些人是非常喜悅,非常高興,非常興奮。有些人是非常地悲哀,非常地難過、痛苦,很悲痛。各種各樣的感覺都有。

印光老和尚在他的《文鈔》當中說了,就兩種情況:一種就是悲從心起;(一種是)念佛的時候;或者總覺得特舒服,很適宜。他老人家用這兩個字,就覺得很適宜。悲從心起也罷,內心覺得很適宜也罷,印光老和尚說,都不加理會。不加理會就是好境界。你加了理會了,你就把這個境界變成魔的境界了。為什麼?因為它引起你的煩惱,引起你的貪著,引起你的分別,引起你的執著。那麼這個境界的出現,就變成魔的境界了。如果你不理會它,你不管它,境界來了,隨它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不是真實的,不要分心,不要執著,那麼這些境界就是好境界。印光大師說,轉為上進。遇到這種境界如果你不理會它,上進的意思就是進步了。境界現前了,好的境界現前了,你不分別、不執著,說明你功夫得力,你就進了一大步。你看,這就變成積極的了。如果說這個境界出現了,你執著它,你沉迷於它,你迷戀於它,那麼這個境界的出現就障礙了你,你就退步了,你就不能上進了。(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47、念佛時頭皮發脹的原因與調整方法

我在念佛時頭皮發脹,我想請教一下這是什麼原因?答:印光老和尚在他的十念法當中有明確的開示,叫做「心火上炎」。頭皮好像覺得有人在撫摸,覺得自己的頭皮在發脹。這個居士來信,給印光老和尚寫,說我覺得這是不是功夫得力了?印光老和尚說,這不是功夫得力,這個是心火上炎,這不是好現象。他說,不能「提神過甚」。你不能太興奮,提神過甚。提神,就是喝茶提神、喝咖啡提神,這個「神」不能提得太高,要「調停適中」。調停就是調整,調整到中等狀態,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低就是昏沉了,高就興奮了,這都不對。調停適中,眼睛向下看。我看這段《文鈔》回覆的話,意思就是說調停適中,眼睛向下看,眼睛向上看容易出現「心火上炎「」的感覺.所以不要東張西望,往下邊看,這種現象就會去掉。(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48、念佛時頭上產生不正常感覺的原因與對治方法

「汝念佛」,你念佛,「頭上若有物摩撫,及牽制等」。你在念佛的時候,感覺到頭上有人在撫摸你,有人在拽著你等,還不光是這兩個現象,可能還有其它的頭上的一些感覺。「此繫念佛時心朝上想」,念佛的時候心向上想。我們再往下讀,「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導致了,你有心火上炎的這種狀態,出現了這些問題。換句話說,你頭上有撫摸、有牽制這種感覺,是你心火上炎的一種表現。「若眼皮垂簾,及心向下想」,看來眼睛往下看,心就往下想。那麼心朝上想,就是眼睛老是看水平吧,起碼,或者往上看,這樣叫心朝上想,就導致了心火上炎。「若眼皮垂簾,及心向下想,則心火不上炎」,那麼心火就不往上走了,「此病即消滅矣」,這個病就消滅掉了,就沒有了,就不存在了。「切不可認此為工夫」,你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功夫的表現。「又不可怕此為魔境」,你也不要害怕這是魔境。頭上有撫摸的現象,有牽制的現象,「但至誠攝心而念」,你只要做到至誠攝心念就好了,不要管它是不是功夫,是不是魔境。印光老和尚又往下說了,「至誠攝心而念,並想自身在蓮華上坐或立」。你不要認為自己這是功夫,也不要怕它是魔境,你只要做到至誠攝心而念就好。同時,想自身在蓮花上坐或立。就是念佛的時候,你可以想自己是在蓮花上坐或者立。「一心想於所坐立之蓮華,則自可頓愈矣」。就是你一心想這個蓮花,這個麻煩、這個毛病,就可以立刻,頓就是速度很快,就恢復了。這是印光老和尚對那些念完佛以後頭部有感覺的人的明確開示。心火上炎了,心火上炎的表現,就是頭上有感覺,這可不是功夫,但是你也不要害怕,說:這不是功夫,這是不是魔境?也不是魔境。你就「至誠攝心而念」,就能好。(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49、耳邊有佛號聲音的原因及處理

當我不念佛的時候,我耳邊還有佛號聲音,是這個意思,是不是好事?請開示。「這個情形有,這是很普通的現象。念佛念久了,阿賴耶識裡頭印象深刻,自己時時刻刻會聽到佛號,確實沒有別人念佛,而自己會聽到」。確實外邊沒有念佛的聲音,自己能夠聽到。「會聽得很清楚,有些時候有幾個人同時可以聽到,這是屬於感應」。「至於常常聽到有念佛的聲音,不要去執著就好」。你看又是這樣,不要照顧它。「《楞嚴經》裡面佛說得很清楚,只要一切不執著、不放在心上,都是好境界,如果執著,放在心上,這就是魔境界。《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論佛境、魔境現前都不理會,這都是好境界。」這跟印光法師說的一樣,魔境界、佛境界不理會,人就會上進,因為你克服了境界對你的引誘,你在境界面前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好境界。境界出現給你帶來積極作用,所以要感恩這些境界。(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50、真正的好境界是什麼

真正的好狀態是什麼?又知道,但是我又不計較,這就是這個境界。你說眼睛,我們念佛的時候,我們很多同修在念佛的時候眼睛看底下,你說眼睛你不知道你在看底下什麼東西嗎?肯定知道,地板,不理會它。如果我們的六根都能做到這樣,六塵來了,我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我們腦子裡都沒有印象,這就是說的好境界。那不得了啊!(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51、眼根攝住時的境界狀態

印光老和尚說「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這並不是說,眼睛看不見東西,眼前沒東西,你眼前沒東西不可能,眼睛垂簾起碼你還會看到地板。不會東張西望,你只會看到地板,但是你看到地板,你沒有意識到地板,腦子裡沒有地板,這就叫把眼根攝住。不是說我眼睛沒看見地板,看了,沒看進去,沒意識到我眼睛看的是什麼東西,這就叫眼根攝住。不是說我閉著眼睛才叫攝眼根,那叫死定。你不睜眼了,那還有什麼說的,你等於拒絕信息。現在的問題就是在信息當中,不接受這個信息,但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看到地板,但地板什麼樣子,地板怎麼回事,地板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腦子裡全無印象,這就是靈明覺知。既沒有感覺,但是我又知道,這種境界非常好。(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連載十五:對治業障的方法(黃忠昌遇女居士說遭調戲被打而如如不動)

念佛修行中的四大業障與對治的方法

152、勇猛精進念佛遇障礙怎麼辦

所以,一定要發心勇猛。這過程當中呢,就會因為過去所造的這個業呢,就會有,身有疾病啊,會有很多事物纏身哪,會有很多的這種障礙出現啊,就是障礙你精進,這些東西都是我過去生當中業障福薄所造成的。那麼怎麼辦呢?二六時中就是念佛、禮佛、讚歎、請轉法輪,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就二六時中,身禮佛、口念佛、心憶佛,咱們今天講的話,執持名號。按著印光大師文鈔當中說,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將它消滅。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吧,就這麼簡單。(2012.9.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53、妄念(散亂)業障的對治

老和尚接著說,「還有一種人念佛,他不念佛的時候沒有妄想,愈念妄想愈多,不知道妄想從哪裡來的,念到他最後恐怖、害怕了,不敢念佛了。其實他不知道,他不念佛的時候妄想就是那麼多,他沒有覺察,他不知道;這一念佛的時候,想把這個念頭伏住才發現。並不是念佛的時候他妄想多,是念佛的時候才發現妄想那麼多。如果說念佛的時候妄念多,沒有這個事情,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也許這個事情就發現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你要覺悟,你不要害怕。怎麼辦?佛號一直念下去,妄念隨它怎麼增長,我佛號一直念下去」。

對治散亂(妄念)的辦法,「就是把你的精神、注意力注意在佛號上,妄念再多不要理它,隨它去,這樣子你念佛功夫漸漸得力,妄念自然一天比一天減少。千萬不要注意妄念,一注意,妄念就更多了。就是不要理它,它就沒事了,愈理它麻煩愈大。根本不理會它,注意到佛號,集中在佛號上,用這個方法來對治。散亂業障重的人,如果對治有效的話,大概在兩三年,妄念就會少了。在一支香(通常一支香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念佛當中會有兩三個妄念,那個功夫就相當好了」。老和尚在這兒給我們提出標準了,兩三年之後,一支香、一個半小時​​有兩三個妄念,這個功夫就相當好了。」」一支香裡頭完全沒有妄念」,大家注意,相當好了,再往下呢?「一支香裡頭完全沒有妄念,你的念佛功夫就及格了」。(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54、念佛時有妄念不要問為什麼

不念佛就覺得自己沒妄念,一念了佛以後,覺得念佛的時候,老想著擔爸爸媽媽的心,擔先生的心,擔孩子的心。你不念佛的時候你也沒擔這些心,一念佛了以後,好像這些操心、擔心、緊張,一下都湧上來了。為什麼?難道說你不念佛的時候,這些人就不應該擔心嗎?您念了佛,這些人就應該擔心嗎?沒有道理,不能問為什麼,問為什麼又是一個妄念。(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55、妄念本來多,念佛才發現

對我們凡夫來講,有妄念是正常的。「你不念佛的時候,你的妄念自己沒有覺察,非常非常多,太多太多了」。多到什麼程度?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念佛想把它伏住,發現了,發現妄念非常多。所以有人害怕;我不念佛的時候沒有妄念,怎麼一念佛這麼多的妄念?這個時候你自己曉得,不是不念佛的時候沒有妄念,不念佛的時候也是這麼多妄念,沒有發現。現在一念佛,突然發現,所以你要知道這是正常現象。你念佛的功夫不能間斷,你要認真努力念下去,慢慢地你的妄念愈來愈少,功夫就有進步!如果念了一段時期妄念還是那麼多,沒有覺得減少,那麼自己好好檢點、反省,我們念佛的功夫一定有問題,大概總的問題就是沒有誠敬心。( 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56、妄念的存在因為真與妄相比較而顯現

印光大師說,你沒有心修行的時候,你不覺得你有這種妄念,反不覺得有此種希奇古怪之惡念,若發心修行,如果你真想修行了,則此種念頭更加多些,就開始多了起來。此系真妄相形而顯。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個係就是,是,這是真和妄相比較而存在的。原來你沒有真的時候,妄你也看不出來,你沒有左的時候,你也不知道什麼叫右,你沒有上的時候,下你也不明白是什麼,你沒有白天你也不知道晚上是怎麼回事。現在一有了真了,念佛的真了,馬上把這妄就顯出來了。非從前無有,並不是以前沒有,但不顯耳,只是沒有顯現出來。所以可能這個居士啊,給老和尚寫信的時候有點報怨,說你看我這一念佛了,怎麼搞的亂七八糟的惡念全出來了,我這不念佛的時候我覺得沒什麼,我挺清淨的。我們在北京碰到一些居士也這麼說,不念佛的時候我覺得我心特清淨,我已經進入到三昧狀態了,我怎麼一念佛反而不行了呢,就是這個原因。你沒有真就沒有妄。(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57、對治妄念六字真言——不要照顧妄念

這六個字非常厲害,就是「不要照顧妄念」。就是你不要管它,不要照顧它。這非常好理解了。妄念一出來你就琢磨它,哎呀,我怎麼對家人這麼擔憂?我很緊張,我怕妄念進來。這就是妄念,你就照顧妄念了。我很緊張這孩子今天吃得不合適,照顧孩子,就這個意思。你不要緊張,你為誰緊張?你為妄念緊張,你還是在照顧它,你還把它當回事。你愈在意它愈麻煩,妄上加妄,就這意思,你不要在意它。老和尚接著說,「一定要靜下來,不要照顧妄念」。我們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要照顧妄念」,這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的,不要照顧妄念,就是太在意了。「愈怕妄念多,妄念就愈多,決定止不住」。我們回到《了凡四訓》上說,「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覬覦和將迎就是照顧,對過去的事情患得患失,對未來的事情在那盤算,這就是妄念。

你愈這樣,你的妄念愈多;妄念愈多,你心愈伏不住;心愈伏不住,你就愈看不清楚事實真相;愈看不清楚事實真相,你做出的決定就愈錯誤。錯誤的決定導致你錯誤的行為,最後你就失敗了。所以了凡先生說:「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就是我們老和尚說的「不要照顧妄念;愈怕妄念多,妄念就愈多,決定止不住」。與其止不住,就乾脆別理它。「妄念起來,用什麼方法」?注意聽。「不去理會它,把意志集中在佛號上,或者集中在觀想上,閉著眼睛想佛像念佛」。你就把意志力放在念佛上,就是意根,念得清清楚楚。「專注在佛號上,無論是善念也好、惡念也好」。我們念佛人經常有這樣善念惡念,我在念佛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過去誰坑過我了,過去自己做過什麼錯事,這時候全湧上心頭。也有那激動的時候:我這聲聲佛號都迴向虛空法界,我這要老念佛我就能去西方了,我去西方以後我就成佛成祖了,我倒駕慈航。你看這就是善念,這都不行。「無論是善念也好、惡念也好,統統不理會,念頭轉移,專注佛號,久而久之,妄念自然就少了。(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58、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號上和觀想上治妄念

「如果是妄念多,用止靜的方法,可以坐在那個地方的時間多。坐在那個地方,或者是專注佛號,心裡默念也可以。不念,聽大家念佛也可以,專心聽,只要用心專一,妄念自然就沒有了。千萬不可照顧妄念,勉強地想把妄念消除,那是妄念上再加妄念」。你不要想我要把妄念去掉,那是妄上加妄。「妄念起來怎麼辦?不理它,根本就不要理會,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號上,或者集中在觀想上。觀想想什麼?想佛,你們看著佛像,閉著眼睛想佛像。總而言之,要精神意志集中,才能夠把妄想消除」。我們按照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就是這個意思,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號上,怎麼叫集中?「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攝耳諦聽」,這是我們鈍根人、鈍中又鈍的人最好的方法。(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59、不照顧妄念,把注意力集中在佛號的方法是十念法

我們不照顧妄念,不理會它,我們集中在佛號上,根本不理會它,注意到佛號,集中在佛號上。大家注意這兩句話,「注意到佛號上,集中在佛號上」實際上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我們怎麼才能注意到佛號上?怎麼才能集中在佛號上?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印光大師的十念法。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下手之處在於攝耳諦聽。最最重要的,所謂三個清楚加一個記數,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用耳朵聽清楚,攝耳諦聽。這是我們都攝六根的下手處,也是我們三個清楚的最基礎的清楚。就是要聽得清楚;你要聽清楚,你不念清楚是不可能的;你要聽得清楚,你不記清楚是不可能的,否則你不叫聽清楚。你聽清楚第幾聲佛號?第五聲佛號,那你不記數行嗎?所以,注意到佛號,集中在佛號上,那麼,我們兩三年妄念就會少了。少了有兩個標準:一個,一支香、一個半小時​​之內;還有兩三個妄念。

達到了沒有妄念,那你往生西方絕對就有把握了,功夫成片就絕對往生了。兩三年時間。所以師父在歷次的開示當中說'三年成就'、'剋期求證',為什麼?是有根據的。所以我們看看淨空老法師的開示,我們再按照印光大師的十念法,末法時期的鈍根人的這種方法,我們老老實實念,我們可以說兩三年能達到。我自己是這麼念了大概快半年了,丁嘉麗老師跟我差不多,比我少一個月,現在也是效果非常殊勝。(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60、妄念隨著念佛功夫的得力而愈念愈多是好現象

隨著念佛功夫的得力,我們大家念佛,愈念妄念愈多,這是好現象。為什麼?你的分貝調低了。我原來是一百分貝的意識到了;現在我隨著念佛功夫的得力,九十分貝以上我意識到了,一百分貝以上沒了;但是九十到一百之間的我還有,那我再繼續清它;九十分貝以上的沒了,我再把我的水平再提高到八十;八十到九十又有了,又出現了,我再把這個清掉。這就是老和尚說的,「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跟那不攝心念佛的,「則心中清淨多矣」,太多太多了,心中清淨多了。我們每個念佛的人,我跟那些同修們在北京有些時候座談,能沒妄念嗎?肯定有,自己就能感覺到輕。確實十句佛號還不可能沒有妄念,但是都覺得輕多了。「故名淨念」,這就是淨念了,清淨開始出現了,這就是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繼續的繼,如果淨念能夠常常相繼,長時間地繼續下去,「無有閒斷」,不要斷掉,「自可心歸一處」,自然就可以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淺的功夫就得一心了。一心,諸位同修,那決定生西了。「深之則得三昧」。(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61、昏沉是業障

淨空老法師說:「我們念佛修行常常有業障現前。業障有很多種,慈雲灌頂法師把它歸納為四大類」。其中,昏沉和散亂「這兩種情形是最普遍的」。第一,昏沉,「昏沉暗蔽業障發相」。這是慈雲灌頂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當中的話,叫做「昏沉暗蔽業障發相」,就是這種業障出現了。「一念佛、一讀經就昏沉、就打瞌睡,精神提不起來,要睡覺了。不念佛、不讀經他精神十足,一念佛就不行,確實有這種人。他晚上睡覺當作催眠曲— —念幾聲佛號他就睡著了,這是業障。善根現前的時候,佛號愈念精神愈大,不念佛時沒有精神,精神振作不起來的時候,念幾聲佛號精神就振作了,那是善根」。這是講了昏沉的現象。(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62、拜佛對治昏沉

老人家說,「消除業障才能夠精進不懈」。換句話說,你不能精進不懈,業障消除才能夠精進不懈。「昏沉、睡眠、掉舉都是障礙。所以昏沉,我們遇到昏沉怎麼辦?也要想方法對治,最好的辦法是拜佛。坐在那裡會打瞌睡,我拜佛,拜一百拜、拜二百拜、拜三百拜,拜完之後繞佛、經行、念佛,求三寶加持,要想辦法對治。」看來,一般是繞,繞還不行就拜。(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63、拜佛跟繞佛治昏沉

老和尚說了,「如果是昏沉,最好起來拜佛,拜佛對治昏沉很有效果。拜佛跟經行(經行就是所謂繞佛),都是對治昏沉的方法」。為什麼讓你繞佛?印光大師說「當圍繞念」,就是這個意思。「拜佛跟經行,都是對治昏沉的方法。拜佛特別著重在懺悔,知道自己業障習氣很重。所以在念佛堂裡,初學的人多拜佛是決定有好處的」。

……說到這兒,我們就說說丁嘉麗老師。她拜佛,她跟我說,非常攝心。她是五句佛號拜一拜,一拜拜一兩個小時,自己都不知不覺就走到兩個小時,別人都捅她,到時間了。非常攝心。師父在這裡說,初學的人多拜佛是決定有好處的。(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64、當昏沉的時候怎麼辦?

第一,「大聲的念。你大聲念會不會吵到別人?你把大眾秩序擾亂了也不好。所以一般的選擇,雖然是止靜,他可以起來在當中拜佛,用這個方法把自己的昏沉打掉」。我們在這兒插一下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的開示。印光大師說:「昏沈,則不妨大聲以退昏」。用大聲來退除這個昏沉。「散亂,亦然」。你散亂的時候、掉舉的時候也可以大聲。「若常大聲,必至受病」。如果你老是這麼大聲地念,你一定會得病的。「勿道普通人」,你不要說普通的人,「不可常如此」,不能常常這樣,「即極強健人,亦不可常如此」。《文鈔》續編當中,《復念西師書》這篇回信當中,印光大師是這麼說的。我們再接著說,第一個方法,對治昏沉就是用大聲的念,但是不能時間太長,不能老是這樣,老是這樣把身體弄壞了。

師父說第二,對治昏沉的第二個方法,「或者是大眾止靜,你還是可以繼續繞佛。用這種方法也行」。大眾念完了,你還可以繼續繞,如果你昏沉的話。

第三,師父在這裡講了,這是師父第一次提出的,別人還沒有這麼說過,因為別人的時候科技沒有那麼發達。「現在科學儀器很發達,像隨身聽」,就像我們今天說的MP3、MP4等等,「我們可以把念佛堂念佛的佛號錄下來,為什麼?在念佛堂的時候,大家念佛的聲調、音調都要一致,才不至於混亂,這是莊嚴道場」。所以沒辦法,因為你在念佛堂念佛的時候,大家一定是同一個佛號,聲調、音調都要一致,這是莊嚴道場。「錄下來之後,我們可以放在隨身聽裡頭,當昏沉的時候我們把聲音開大,自己聽得到,外面人聽不到」。因為你有耳機子,你放在你耳朵裡,你把聲音開大,自己聽得到,外邊人聽不到。「不干擾別人,這也是個辦法。這個辦法在現在行,從前沒有這些機器,沒有法子。所以從前人選擇只有拜佛、繞佛,不干擾別人,用這些方法」。師父說的這個MP3、或者說隨身聽,錄下來以後放在自己的耳朵裡,戴著耳機,聲音開大,可以對治昏沉。這個方法我沒有試過,對治昏沉和掉舉,但師父說了,符合祖師大德的意思,肯定是有效的。

但是我一般都是拜佛,繞佛要困了我就拜佛,拜佛拜個十分鐘、二十分鐘然後再起來繞,累了就坐一會兒。反正是你千方百計的,你無論是繞佛,坐著,止靜,還是拜佛,你一個目的就是要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達到這三個清楚。(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65、惡境的現象原因及對治方法

第三個叫惡境。這個很多同修也來信,包括我們碰到的很多老師、同學、朋友,也有這種現象,叫惡境,惡境出現了。這下面是師父開示,「我想學佛,一切外面境界來障礙」。你想念佛了,是吧?外面有境界來障礙你了,所以念佛不容易。我們看慈雲懺主怎麼說,「三者惡境逼迫業障發相。將入定時,雖無妄念,而有惡境」。你看你念佛念得挺好,沒有妄念了,自己功夫行了吧——惡境,外面環境來干擾你了。「而有惡境,或見焚溺」,「著火,發水災」。「或聞震擊,或無頭手,或墮山海,如是逼迫,令其驚怖,所發道心,障礙不起」。什麼意思?本來你道心很隆盛,發起了道心,因為這些障礙,你起不來了。這就是我們念佛的時候會有這些境況出現,「或見焚溺」,著火,發大水,有些人念佛念得入定的時候,你沒有妄念了,但是你會看到這些惡的情況。「或聞震擊」,轟隆轟隆的響,劈裡啪啦的聲音。「或無頭手」,沒有頭了,沒有手了。「或墮山海」,覺得自己墮在深山裡邊,墮到大海裡邊。「如是逼迫」,像這樣的逼迫,「令其驚怖」,恐懼,害怕。「所發道心,障礙不起」,你發的這個道心,念佛往生西方,你顧不上了,起不來了。

我們看師父怎麼解釋。「這個現像在現在我也聽說很多,這個障礙從哪裡來的?是你過去世的這些冤家債主、歷劫怨親,看你修道,他來找你麻煩」。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這可不是一般的情況。「他來現這些相,叫你一看到許多恐怖的事情,你不敢修了。這個要發願」。

怎麼對治?這個要發願。「把自己所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們,叫他不要障礙,我成就了,對你們都有好處,利益分給你們共享。他就不障礙了」。你要發這個心,我念佛成就了,我得到好處,我跟你們分享。所以這個叫迴向,天天迴向。我的體會就是每天念佛前,你要發這個心。累劫累世的冤親債主,師父那不是有《懺悔文》嗎,你按照《懺悔文》你發一遍。我今天開始念佛了,我希望你們諸位別障礙我。我念佛成就了,我發願迴向給你們,把我念佛的功德分享給你們。「所以這個迴向,天天迴向」。迴向偈裡說:「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要真正有這個心」。

老和尚在這裡說得很清楚,如果你有這個心,那這個現象就不存在。換句話說,你今天還有這種現象,叫惡境,還存在,說明你這個心沒有發出來,發出來他們會給你化解這個衝突的。「真正去度惡道的眾生、歷劫冤親債主。因為我們自己修學、弘法,他得利益了,他不但不會障礙,還來護法,還來護持,他得好處。如果我們修功德自己享受,不分給別人,那麻煩大了!這是討債的、報怨的都來了,麻煩大了」。(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66、黃忠昌念佛遇惡境如如不動

慈雲灌頂法師說的第三種叫惡境。我們有沒有這種現象?有。當年我聽向館長、向小莉館長跟我說,黃忠昌先生念佛,在她那兒,三年就往生了,他是成就了。

他在念佛的過程當中,就有一位女居士,天津的,也在她那兒一起念佛。男眾、女眾分成兩班。這個女眾老到向小莉館長那兒報告,說黃忠昌對她非禮,「老摸我」。向館長說:「人家沒摸你,人家黃忠昌念佛,人家哪摸你?我們大家都在這看著。」「他就是摸我。」怎麼勸都不聽。最後,甚至到了有一次念佛完了,出班了,這個女的就來到黃忠昌的面前「啪啪」就兩耳光子,打黃忠昌。當時向館長在旁邊,她就特別注意觀察黃忠昌。黃忠昌一點不為所動,眼皮垂簾。向館長跟我說,他就還在那兒「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根本就覺得沒有打一樣。所以為什麼黃忠昌先生能往生?這個女的,人家黃忠昌沒招她、沒惹她,到那兒就給兩個巴掌。這是第一次,這個女的侵犯黃忠昌。

第二次就是黃忠昌在吃飯。他們是自助餐,黃忠昌先生自己拿個托盤把他要吃的東西放在那兒。因為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向館長他們那兒很殊勝,放電視機,電視機放淨空老和尚的《無量壽經》。黃忠昌就在那兒一邊吃,一邊看著電視。我們注意黃忠昌先生,人家可是兩年零十個月走的,你看看人家怎麼走。這兩個故事給我的感觸特別深,一個是這個女的打他,不為所動。我們現在不行,人家要稍微冤枉你一點,你就不高興,挑你點毛病、說你點錯話,你就覺得煩,心裡不高興,那你就走不了,你不能賴別人。女的打男的,還打臉,而且當那麼多人的面,人家紋絲不動,佛號沒斷。關鍵是,眼睛往下看。向館長跟我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就是往生的樣子。大家不是說念佛什麼樣子才能往生?黃忠昌!然後咱們再接著講吃飯。這女的過來了,「嘩啦」就把他那個盤子從桌上給胡嚕到地下,胡嚕到地下以後,還罵黃忠昌。黃忠昌二話不說,拿著掃帚(掃桌子那個掃帚),把那些飯掃起來,連菜帶飯又掃到托盤裡頭,起來以後一邊吃,一邊看師父的講經,就好像沒有這個事情發生一樣。從地下掃起來,諸位同修。你說人家心清淨到什麼程度了?如如不動!所以我到向館長那兒,聽她給我講了黃忠昌居士人家是怎麼念佛的,出現這些問題人家是怎麼處理的,人家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們就知道這樣的人能去。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就是標準!這就是惡境。

那麼我們身邊也有同修有這樣惡境。你看李紅群老師,好人!犧牲自己,為了別人。那真是,一說丁嘉麗老師家裡頭組織大家學習念佛,就發心了。她自己有個旅館,說,得了,把這旅館轉讓給老婆婆吧,轉讓給男方, 因為她先生已經不在了,轉給男方他們家。她當時自己還下了很大決心,因為李紅群老師為了這個旅館嘔心瀝血,花了好幾年的心思經營、打造、建立客戶關係,生意不錯,很殷實的這麼一個小旅館。不是出讓,就轉給她婆婆了,一分錢不要。那她想的想法,就是剛才我們說的, 她說發道心:我就在丁嘉麗老師那兒念佛了,我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不經營這個旅館了。那次我們在聊,我們還覺得很讚歎李紅群老師,那是人家的收入,人家也要生活,這是她的衣食來源,李紅群老師就放棄了,放棄了給她婆婆。結果沒過兩禮拜我再問丁嘉麗老師,我說:「紅群念佛了嗎」?她說:「沒念」。為什麼?她的合作方不同意她轉給她老婆婆,說李紅群來我們繼續合作,李紅群不來,她轉給誰,我們就不再合作了。因為她是租別人地方開的旅館。不得已,李紅群老師又回去繼續經營這個小旅館。這就是惡境。她自己想學,有道心,她要成就,但是合作方不同意,又逼她回去了,她沒辦法。這些現像我們都要注意,這不是偶然的現象。你不要埋怨我的合作夥伴,他們執著,他們非要跟我合作。其實不是。按照師父的解釋,都是你過去生的冤親債主、歷劫的冤親債主在干擾你。你只要念佛迴向給他,這個問題就能解決。

對了,我想起來了,當時我就追問向館長,我說這個女的,打黃忠昌這個女的,她念佛怎麼念?她說她念佛,她不念佛一點事沒有,好人一樣,一念佛,人家繞佛(在向館長那圖書館裡繞佛),她就在身上抓,一念佛就抓。向館長就問她:「你抓什麼啊,從身上?」一抓還甩。她說:「我一念佛就覺得身上有蛆、有蟲子,在我頭髮上、在我臉上、在我身上,我就想把它們抓下去。我太難受了!我不念佛沒這種現象,我一念佛,我就是渾身上下都是蟲子那種感覺」。最後不得已,就沒法再念了。太難受了,實在堅持不下去,就回了天津。一回天津再一聯繫,說:「現在怎麼樣?」「現在好著呢,什麼事都沒有了,身上也不癢癢,也沒有蟲子感覺。」一念佛就有這現象。這就是我們說的惡境。這些蟲子那就是冤親債主,障礙她。所以,如果說我們能夠認真學習淨空老法師的開示,把它落實在我們念佛的過程當中,把我們念佛的真實功德迴向給這些人,這個問題就能順利地解決。(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

167、業障病的現象

第四種業障發相。「病事苦惱業障發相,當念佛時,而身忽然生諸疾病」。有啊,生諸疾病。「苦惱百端,或為世間種種事務,牽連不斷」。李紅群不就這個嘛!或為世間種種事務,牽連不斷。「因是無生,不能證入」。因為這個生不了西方,也證入不得這種境界(就是說所謂功夫成片、或者一心不亂),不能證入。「這個常常有,譬如說我們好心要參加這個講座,忽然有別的事情來了,搞得我們不能去;或者是生病了。這都是叫業障」。李紅群老師跟我說過,她一念佛就吐,胃疼。「總而言之,你發心學佛、發心念佛、發心修道,會有許多障礙叫你不能順利地去修學。這是把四種四大類的障礙說出來,這都是過去生中宿世業障現前」。(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68、念佛的四種業障與對治的方法

第一,怎樣對治昏沉。老和尚繼續教育我們,「如果你不用方法去對治,精神沒法子提得起來。通常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因為這種情形(就是昏沉),障重的人坐在那個地方他會昏沉。讓他經行,就是起來繞佛,或者是讓他拜佛,這比較有效」。如果你坐在那兒昏沉,那你就起來繞佛、拜佛,這個比較有效。「如果說是連站在那個地方他都昏沉,都要打瞌睡,那不如叫他去睡一覺,睡好了之後,養足了精神再來,這個不要勉強」。就是我們說的該睡就得睡。如果困了你就起來繞;如果繞你還困,你就拜;如果拜了以後你還困,我們上一集說的,如果拜佛你還是要睡著,那你就趕緊去睡。對治昏沉還有一個方法,「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大聲念佛也是有效」,淨空老和尚說。你聲音大,你困,你聲音大,這個我有體會,你昏沉的時候你聲音稍微大一些。「大聲念佛能夠把昏沉驅散。總而言之,方法不是一定的」。還有些同修去洗臉,還有些同修喝茶,等等,就是改變一下念佛的這種我們所謂的枯燥、單一的這一個行為和動作。可以上個衛生間,可以洗把臉,可以喝點水,這個不要勉強。說我困得不行,我還得跟這兒繞,要想辦法,困我們就拜,拜如果再困,那咱就歇會兒,就不念了。

第二種就是妄想,我們看淨空老和尚怎麼說的。「我們佛門裡頭術語叫掉舉。掉舉這是妄想,心裡七上八下,妄念紛飛。通常一般對於這種狀況如何來對治?前面昏沉要動,這個地方是心動得太厲害了,所以要定。要把情緒穩定下來,妄念自然就少了。最普通的對治方法,就是把整個精神貫注在佛號上,如果加上觀想,可以的」。我的體會,這種妄想或者說掉舉,我們按照師父說的「最普通的對治方法就是把整個精神貫注在佛號上」。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攝耳諦聽。所以,你看我們這個方法很完備:如果我們昏沉,我們拜佛,再不行睡覺;如果我們掉舉,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做到三個清楚——聽得清楚,念得清楚,記得清楚,那麼這個妄想就克服了。

第三種惡境。師父說,「我們可以依循這個原則:《金剛經》上給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不管什麼現相現前,你第一個不要害怕,不要怕它。不要理它,因為這個現相現前,它破壞你,它不讓你念佛,我們根本不理這個現相,努力的念佛。你佛號念久了,這現相就沒有了。這現相裡面有很多種,前面舉的是恐怖的現相;還有境界是誘惑的現相,這是魔境。我們自己要知道,要有方法來對治它,不被它威脅,不被它誘惑。這就是關於惡境。師父說得很清楚,不管什麼現相現前,第一不要害怕,不要怕它。不要理它,努力的念佛。你佛號念久了,這個現相就沒有了。那我們在這裡要深信不疑,一定要堅持做到,就是說真正的勝利在於堅持之中。

「第四種就是治所謂業障病,這個事情是最難的」。第四種是什麼,第四種我們就說,「病事苦惱業障發相。當念佛時。而身忽然生諸疾病,苦惱百端,或為世間種種事務,牽連不斷」。李紅群老師就是這個,也是吐,難受,胃疼。還有些同修跟我說,念佛的時候好像覺得身上特臭,冒黑煙。有一個同修她是女眾,她就覺得,她原先得過子宮上的疾病,那麼她念佛的時候,就覺得看到子宮那地方,一團一團的黑煙往外出。「牽連不斷,因是無生,不能證入」。我們說第四種就是這種情況。師父說,「第四種就是治所謂業障病,這個事情是最難的。這樁事情我們可以用黃念祖老居士他們那個地方一些同修們念佛的方式,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他們共修裡面,有些同修病苦障礙來的時候,他們也不請醫生,也不吃藥,他們念《無量壽經》、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早晨念一部經,晚上念一部經,其餘的時間,觀世音菩薩名號不斷,求佛菩薩加持,一直念到病好。不過他們那是全家都是很虔誠的信徒,他們一家人有一個人生病了,不是那個病人一個人念,是全家念。一直把病人念到病好,這個不可思議,他說非常有感應。可見得《無量壽經》、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這跟這個意思也很接近」。師父接著說,「或者是《淨修捷要》」。按照《淨修捷要》裡邊,「像三十二拜的話,如果你是早晨修一次,上午修一次,中午修一次,下午修一次,晚上修一次,一天能夠修五次,那也是非常有效的,對治業障病是有用處的。因為它裡面有觀想、有稱名、有禮拜、有迴向、有發願,這是門門具足,一定有效果的」。這是師父講關於對治所謂業障病的方法。其實歸根到底,我們還是要按照師父的意思,他的主旨就是,要好好念佛。念觀世音菩薩也罷,念阿彌陀佛也罷,是一不是二,都管用,這是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連載十六:十念法念佛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169、我們的本命元辰是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學淨土法門,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命元辰。按照印光老和尚說,俗話就是我們的命根子,就是我們最後一根稻草,能夠脫離六道,

能夠往生西方,了生死、出三界。印光老和尚管它叫本命元辰。(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70、十念法是我們的命根子本命元辰

所以,我們這個本命元辰,意思是什麼?沒有比這個十念法,老老實實念佛,更重要的事情了。這個東西,大家,我就不說多了,不言而喻了,不要悠悠然、泛泛然,真得把它當成命根子啊!印光大師和咱們淨空老和尚說了,投胎當人比去西方還難。從須彌山扔一根繩子掉到針眼裡,得人身難就難到這種程度!我的天哪!別說從須彌山,從這桌子扔根線,能掉到針眼裡嗎?你還不提起警覺!(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71、正助雙修

從我們的淨空老和尚、從印光老和尚都說:念佛是正修,聽經、聞法,還有做其他的善事,是助修。而正修,是以它為主。要絕對把我們大部分的時間、精力用在念佛上面,而不是跑道場、參加法會等等這些活動當中。(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72、一切諸佛護念你,念佛不會耽誤事

那麼大家可能就覺得這麼個念法,我就問丁嘉麗:這麼個念法你覺得耽誤事兒嗎?她說沒耽誤,什麼事兒該想起來了,就想起來了,該辦了,自然而然就需要辦了,從來沒耽誤過。因為她已經念佛這樣念了兩個月了。我這樣念,念了半年了。我在第四個月的時候教給她這個方法。她說:特別奇怪,絕對不會耽誤你的事兒。很多人說拿出時間來念佛,他主要是怕耽誤事兒。你這麼沒完沒了的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在家裡面溜達,順時針轉這麼繞,一句一句的你這麼念,不會誤事兒嗎?你放心,不會誤。

為什麼?因為在《佛說阿彌陀經》面邊說了:聞諸佛名者及受持此經者,皆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你受持《佛說阿彌陀經》,你受持這部經,你就是信、願、行。你信西方願意去西方,然後執持名號,那誰護念你?一切諸佛護念,呵護,惦念。那佛菩薩的本事可比爸爸媽媽大多了,可比老闆大多了,可比妻室兒女大多了。你要是說按照《佛說阿彌陀經》這麼幹,佛菩薩替你搞好後勤工作,替你打掃拉拉雜雜的事情。你信嗎?你不信,那你就不信《佛說阿彌陀經》。因為《佛說阿彌陀經》說了,「聞是經受持者,皆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你還操什麼心。老老實實念佛吧。佛需要你辦事的時候,它會告訴你,你先把佛號停下吧,你該辦事了,孩子的學費該交了,家裡的煤氣費再不給就誤了,他比你可有本事。

印光老和尚說,念淨土法門的這些人,老實念佛的人,佛菩薩對我們的關照深不可測,根本就不是我們所能揣摩到的。你說媽媽對我們關照,我們能測得出來,到中午送幾個包子,到了晚上給你熬鍋粥,你說這咱能想像到;你愛吃醬豆腐,給你塊醬豆腐;愛吃臭豆腐,給你買塊臭豆腐,這可以測出來,你可以揣摩到;你病了媽媽一定來看你,這你都能估計到。佛菩薩對念佛人的護念深不可測。你信不信?所以念佛絕對不會耽誤事情。(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73、念佛不會耽誤你好事

那會耽誤業務嗎?會誤事嗎?真的不會!你別開玩笑了!你放著合同不簽,該幹的事不幹,老在辦公室念佛。我給你說,這個事如果是好事的話,對你有利的話,你絕對不會念佛,你會把這個事辦了,你不信你就試試,一點兒都不耽誤。耽誤的事,我給你說,都是對你不利的,和壞事。真的!你信不信?你要信你試試。《佛說阿彌陀經》大家背誦的比我熟,十方佛菩薩保護、惦念著你。一個印光大師這個十念法,咱們就得這麼大利益。十方佛菩薩護念念佛人,想去西方的人,他怎麼可能讓你倒霉呢?他怎麼可能把你的好事耽誤了呢?耽誤的那些事,都是對你不利的。(2011.11.30澳洲昆士蘭大學)

174、南無的意思是什麼

師父說,梵語南無,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頂禮。我們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向釋迦牟尼佛頂禮;南無阿彌陀佛,向阿彌陀佛頂禮。南無是「歸命、稽首、頂禮」,有這麼多的意思,簡單稱,就稱作「禮」。我們禮佛,禮拜,簡單稱禮拜。這裡面這麼多意思,以歸命這個意思最好。歸命就是我們一心皈依佛陀,完全接受佛陀的教誨,是這個意思。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一心向佛,接受教誨,這個意思好。(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75、念佛功效大小在念佛人的真誠心與心量

念佛功效之大小,不在人數多少,在念佛人的真誠心與心量。若念佛人沒有私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包太虛,量週沙界」,所念的每聲佛號都能震動虛空法界。這一個人念佛,比一萬個人的念佛場,還要殊勝。果真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去念,此地的人就有福報:此地有真正的菩薩在念佛,為眾生消災免難,為眾生消除罪障。佛弟子要修積功德、福德,坐在家裡念佛就圓滿了。

所以,我提議大家在家裡念佛。所以在家裡念佛就行了,不用跑道場,不用去打佛七。當然你要說我依眾靠眾,我到念佛堂,跟大家在一起念佛我能精進,那就是另外一個意思了。但是不能說我除了念佛堂之外,我在家就不念了,這個是絕對不行的。印光大師說:「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這說得很清楚,不能說光去念佛堂。(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76、四個一

我們在這裡提出一個口號:一個祖師,印光法師;一位師父,淨空老和尚;一本經,《無量壽經》或者《佛說阿彌陀經》;一句佛號。

不要跑道場,不要夾雜。全在師父弘法五十三年的這些經教裡面,都有非常明確的開示,就夠了。我給大家匯報這些東西,都不是我說的,都是咱們從師父的網站調出來的,大家都可以去查,都可以去學。關鍵現在沒有人能夠踏實下來,認認真真地去學習淨空老法師的這些開示,最後自己得不到實際利益,太冤枉!(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77、十念法能讓我們體會到沒有妄念是一種什麼狀態

我們從來就沒有享受過沒有妄念的生活,我們從來沒有過過沒有妄念的日子。我們根本就體會不到什麼叫沒有妄念,那是一種什麼狀態。我們今天有了印光大師的十念法。有了念佛這個法門,利用耳根達到圓通,利用耳根來證得圓滿的佛果,生到西方,達到事一心不亂,達到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就這麼一個方法了。我們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辦法了。(2011.9.2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78、一句佛號三種布施圓滿

師父接著說:「以真誠、清淨、平等、覺悟、慈悲心念佛,就是大布施。一句佛號裡,三種布施都圓滿了。我們用自己的體力、精神、音聲,這是屬於內財布施,內財布施勝過外財布施;外財是金銀財物。我們稱念這句佛號,心裡想佛,口裡念佛,身體禮佛,這是智慧,這是法布施。我們的心願念念迴向法界眾生,祈求三寶加持,為眾生消災免難,這是無畏布施」。你看我們說的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都是最殊勝、最上乘的,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不會做。而你在家裡,三種布施就圓滿了」。你還要跑道場嗎?你還用捐錢嗎?你還要去刻經書嗎?不用了。「今生來世你所得到的果報不可思議,無比的殊勝」。「若有緣分建立道場,集合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念佛,要將念佛的道理講解清楚。無論道場大小,功德都是圓滿的。不肯做是不懂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有機會、有緣分修世出世間第一等福報、第一等功德,因無知而錯過了,非常可惜」!(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79、字字句句清清楚楚是戒律

佛的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包括在這個字字句句,清清楚楚,這八個字上。這應該做為我們的座右銘和念佛的從始至終的指導方法。這是條戒律,要持這個戒。口裡念得清清楚楚,你看他先說啊,必須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這兩個根了。耳朵聽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則一切雜念自然消滅矣。(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80、六個接收器專接一句佛號

我們都攝六根,嘴念佛號,耳朵聽佛號,腦子想佛號,我們身體拜佛、禮佛,有些時候繞佛,我們就充分利用六根,這六個外邊的接收器。這外邊六個接收器不往裡邊接收煩惱,不往裡邊接收分別,不往裡邊接收執著,只接收這一句阿彌陀佛。通過這六個窗口,通過這六個平台,往阿賴耶識裝佛號。而這佛號還不是那麼多佛號,就一句佛號。久而久之,心則歸一。心歸一就是印光大師說的「心佛相契」,就是合上了,你的心就變了佛,佛就是你的心,心佛相契。「心佛相契」,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有這麼一天。怎麼達到這麼一個效果?就是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都攝六根的下手之處在於攝耳諦聽。(2011.9.2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81、用十念法念佛出現的全是好事

你要執持名號,用十念法,念佛出現的事,全是好事。我怎麼不覺得?那是你的意思,那不是佛的意思。你認為是好事就是好事嗎?佛在經教上說,你只有證得了阿羅漢以後,你的見思煩惱斷了,你的那個時候的知見、你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見思煩惱未斷之前,你如何的判斷、如何的決定、如何的考慮,都不能作數,事情不是像你想的那樣。(2011.11.30講於澳洲昆士蘭大學)

182、念佛求生西方所有利益悉皆可得

現在很多人念佛的目的不純,是為了事業發展,身體健康、孩子聽話等等這些目的。這不是我們念佛的目的。但是你把念佛的目的定在去西方這個目標上,特別不可思議的是,你孩子又聽話了,事業又發展了,身體又健康了,你不為了它你反而得到它,你為了它你反而得不到它。就是這個意思。這就是大福報,「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這就是大福報。所修的一切善法,絕對不求現在的善果,不求這個福。修福不願意享受這個福報,願意在什麼時候享受?臨命終時沒有病,這是大福報。世間人講五福,福有五大類。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五福之一,而且是五福裡面最重要的。(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83、念佛功夫得力則萬事皆辦

如果真是念佛功夫得力,心歸一之後,所有的這種二法——健康不健康,順逆,善惡,好和壞,病和健康——都歸一了,都不會存在了。我們一定要有這種信心。我們的身是心的反映,心一了,身就一了,身一了,事情就一了。

所以,李炳南老居士有非常明確的開示,說,念佛,萬事皆辦。你想孩子孝順嗎?念佛。你想事業發展嗎?念佛。你想身體健康嗎?念佛。(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84、念佛得百益

念佛得百種利益。想孝敬父母嗎?念佛。想孩子聽話嗎?念佛。想事業發展嗎?念佛。想身體健康嗎?念佛。為什麼?就是因為這個。(2011.12.3講於澳洲淨宗學院)

185、這句佛號能救我

我念佛得最大的利益,我要把我的業報身換成金鋼不壞身,我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我就得指望它了,這個世界我誰都指望不上,就這句佛號能救我。你自己得這麼大利益,你能不敬不畏嗎。所以念時要心存敬畏,念起於心,不能起於嘴。(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86、佛號保你去西方

所以師父反覆強調,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這四個字,就攝耳諦聽這四個字的方法,起碼起碼能念到事一心不亂,方便有餘土。這句佛號能保證你去西方。(2011.9.2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87、劉總父親往生記實

劉總,他就給我講了他父親往生的故事。我也說給老和尚聽,老和尚非常讚歎啊。我在這用幾分鐘時間給大家匯報匯報。老人家五十三歲,妻子過世,到七十三歲,七十五歲,這二十年就沒再娶。沒再娶呢,每天呢,老人家得照顧孩子啊,咱們看看人老人家啊,這心清淨到什麼程度。劉總家孩子比較多,老人家工作很辛苦,掙錢養活這些閨女,養活這些孩子。然後自己呢弄一小盆,劉總跟我說,自己做著吃,素嗎。孩子都吃葷,你看他不對立,孩子該吃魚吃魚,該吃肉吃肉,但是分開鍋,自己做。劉總說他當時小,他每天晚上,看老人家把他們都照顧完了,吃完飯了,收拾停當了。老人家就弄幾個朋友,學佛的,到他們家隔壁那屋,也是他們家,可能好像是個小院,在一個房間裡,老人家跟他們在一起共同學習。我當時問劉總,我說那老人家學什麼經啊,劉總說好像也不太清楚,那時候小。我估計反正就是《佛說阿彌陀經》吧,或是《無量壽經》唄。那麼往生前的一個禮拜,就不吃東西了,光喝水排泄。那往生前的兩天,他就跟劉總說,他說昨天家裡來了好多人,沒吵著你們吧,看見了嗎?劉總說沒有啊。哎喲,昨天家裡來人可多了,裝不下呀,全是菩薩呀。你看看,兩天前三天前。然後呢,劉總當時上班,好像劉總當年是二十三歲還是二十幾歲,上班。上班完,他爸說,小七啊(劉總在家是老七),說老七呀你那天上班你別走了,你留下來吧。你看劉克成劉總,跟他爸爸緣深啊,他爸爸說我走的時候,那意思啊,他沒說明了,就是那一天我走,你可不能上班,倒個班吧。這劉總那天就真留下來了。在此頭一天呢,他爸爸就說,明天早上八點鐘,我走。劉總當時沒學佛還不信,還覺得不吉利,還跟他爸爸有交流,你別,別瞎說,你什麼事也沒有。第二天早上八點,準準的,他爸把手錶摘下來。他爸爸把手錶摘下來,坐在那,就跟劉總說:把錶拿著。劉總接過錶,爸爸就走了。坐著。這不遠啊,劉總就在我們身邊啊,大洲的,劉克成劉總。這個故事對我的刺激特別大,五十三歲,我今年五十六,如果再給我二十年時間,七十六,我要能成劉總他爸爸這種境界,那了不得了。人家都能做到啊。劉總家好像是八個孩子,還是七個孩子,生活條件比咱們艱苦多了;除了照顧孩子之外,還得工作啊。他每天晚上九點半才落下來,才念念佛。最後滿屋都是菩薩放不下。而且讓劉總倒個班,明天早上八點鐘我走。而且走的那天,就把錶給一手交給劉總的手上,然後就走了。(2012.8.31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連載十七:念佛堂念佛與早晚課和拜佛

188、世出世間第一殊勝功德在念佛堂

我們在念佛堂念佛是自行化他。真正是續佛慧命,利益眾生。自利利他都能做到圓滿,沒有比這個功德更殊勝了。世出世間第一殊勝的功德在念佛堂。(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89、念佛堂以繞念為主,少坐念

老人家說,「念佛決定是以繞佛為主」。這就很清楚了。「繞佛累了的時候,這才坐下來止靜休息」。你不能上來就盤腿坐念,一定是繞佛累了的時候,這才坐下來止靜休息。「這是不得已的;休息一會兒,一定要再繞佛。如果妄念很多,或者是昏沉,要拜佛」。有些人有妄念,我就有這種感覺,頭天晚上跟人應酬了,或者睡得晚了,精神不飽滿了,第二天念佛的時候感覺到就亂。老和尚說,這個時候你就別繞念了,別繞佛,你就拜佛。如果「拜佛還打瞌睡,拜佛還要睡覺,那你就乾脆去睡好了;睡好之後出來再念,這個沒有壓力,沒有限制。」就這樣。除非你拜佛,這個給我們最低的底限:你要睡覺,那你就繞;繞不行,還要睡,你就拜;你說你拜佛還打瞌睡,還要睡著,那你就沒辦法,你就睡去。只要不到這種程度,你就不能夠休息。我的理解,除非拜佛都要睡著了,那實在沒辦法,睡去吧。(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90、念佛堂以經行為主

「念佛堂最主要的是經行。我們也是從《華嚴經》上學來的,德雲比丘念佛的方法就是經行。所以念佛堂是以經行為主。經行就是繞佛,像散步一樣,繞佛久了、累了才止靜,你才坐下來,稍微休息休息,調整自己的身體;坐久了,需要活動活動,就去拜佛,拜佛是做運動。所以用止靜、用拜佛來調身,恢復我們身體的疲勞,然後再去經行」。看來一定要以經行為主,止靜跟拜佛都是來調整我們的身體。「然後再去經行,再去繞佛」。(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91、念佛堂進出

「你得空的時候就去念,有事情你隨時可以離開,也不必告訴任何人。連佛都不必告訴。不要說我要走了,到佛像那裡磕個頭,去作個揖,不需要。為什麼?擾亂別人。有事情的話,隨時可以離開繞佛,你自己靜靜走出去就可以。進入念佛堂也是隨時可以進去,進去之後插到繞佛隊伍後面跟著念就行了。進出都不需要跟任何人打招呼。也不需要給佛去行禮,不需要。這才叫真正的恭敬,以真誠清淨心來念佛」。(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92、一種早晚課形式

印光大師是這麼說的:「雖則長時念佛」,雖然我們長時間念佛,「無有間斷」。「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在早晨要向佛禮拜畢,禮拜完了以後。「先念阿彌陀經一徧,往生咒三徧畢」。念完三遍往生咒之後,「即念讚佛偈」,就是「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等等。讚佛偈大家都知道。「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念偈畢,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當繞著念,順時針繞著念。老法師在這裡邊說得很清楚,印光大師說得很清楚,「須從東至南至西北繞,為順從,為隨喜。順從有功德。西域最重圍繞」。西域,他是指在印度那邊。「此方亦與禮拜均行」,在我們這個地方,我們這種繞佛也和禮拜、拜佛在一起共同做,均行。「若不便繞」,如果不方便繞,地方太小,「或跪或坐或立皆可」。是說你念佛,可以跪著,可以坐著,也可以站著。念至畢,念完了以後,「念至將畢」,念完了。「歸位跪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各念三遍。「然後念淨土文,發願迴向往生。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根據《淨土文》的文義,要把你迴向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發心要發出來。「若心不依文而發」,如果你的心不根據《淨土文》發出來,「則成徒設虛文」,那麼這個文就是個虛文,就沒用。「不得實益矣」,得不到實際的利益。「淨土文畢」,《淨土文》念完了以後,「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這個是早晨的功課,晚上也是這樣。(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93、拜佛時要念佛

拜佛的時候依然要採用三個清楚: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這是我的方法。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拿出來跟大家討論。師父說,你覺得怎麼好,你就怎麼拜。速度、頻率都不一樣。但是確實拜佛的時候還是要念佛。這個可不能說拜佛就是拜,我就不念了,那不行。你不念你就打妄想,還是要把妄想攝住,把妄想打掉。(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94、拜佛撥珠法

答:「最初拜佛還是要記數,就跟念佛一樣。記數可以用念珠記。但是,拜佛用的念珠的穿法,不能穿得這麼緊,穿這麼緊你就不好撥。至少要有四個手指這麼寬的線,你才好拉過來」。我的理解就是珠子和珠子之間有四個指頭的距離,這麼撥。「不能穿得這麼緊,穿這麼緊你就不好撥。至少要有四個手指這麼寬的線,你才好拉過來。你拜一拜,這一粒拉到這邊來,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線要有四個指頭寬,你才好撥。那可以說是專門用來拜佛的」。這個佛珠是專門用來拜佛的。「真正拜佛、念佛用的。所以這個念珠穿法空間要大,你撥的時候好撥」。「要是拜到一段時期之後,大概能夠知道一個小時拜多少拜。我們從前是用香來記數,長香是一個半小時​​,普通一般的香是一個小時。現在鐘錶很普遍,就更方便了。然後熟了之後,就可以不要記數了,我知道一個小時照我正常的速度可以拜多少」。「你一天八百拜,要分為三次,不耽誤時間。早晨拜三百拜,我過去拜佛的速度,三百拜大概一個半小時​​,不到兩個小時。所以早晨拜三百拜,晚上拜三百拜,中午吃過飯之後拜兩百拜,不耽誤工作。這個對消業障是有好處。我那時候跟懺雲法師住茅蓬,半年拜了十幾萬拜,每天都不停止,拜十幾萬拜,確實是可以消業障」。拜佛一定要想佛、記數,我們拜阿彌陀佛,心裡面就想阿彌陀佛,或者心裡頭念阿彌陀佛。拜佛的時候不要出聲,出聲傷氣、傷身體;默念,不要出聲。(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95、胡小林老師十念法拜佛

在這裡,我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在拜佛的時候,是怎麼一邊拜佛,(一邊)心裡按照老法師說的這個念佛。我跟嘉麗老師是一樣的,也是五聲佛號拜一拜。「南無阿彌陀佛「,心裡默念,用耳朵聽,我是用耳朵聽,我拜佛的時候我都用耳朵聽我心裡的聲音。嘴裡有時你可以持金剛念,「南無阿彌陀佛」,嘴可以動,但是不出聲就行了。不出聲就不傷氣,就不傷身,他說出聲不行。所以我一般是「南無阿彌陀佛」,不出聲的嘴動。或者,嘴不動,默念。但是就像印光大師十念法當中說的,意地當中仍然有嘴動之相,你還覺得你嘴在念,就差那個聲音沒出來,就是欲出而沒出的那種狀態。那麼你站著念一遍「南無阿彌陀佛」;然後我是跪下去,跪下去以後,身子豎直,這是第二遍「南無阿彌陀佛」;第三就是頭碰到這個拜墊上了,就是第三句「南無阿彌陀佛」出來了;然後再起來,身體再豎直,這就是第四遍「南無阿彌陀佛」;然後雙手撐著蒲團站起來,這就是第五遍「南無阿彌陀佛」。這五遍阿彌陀佛是一拜。用耳朵聽,嘴裡念得清楚,耳朵聽得清楚,心裡記得清楚。五句,這是五個大的動作:你看站著是一個,跪下去是一個,頭碰在蒲團上是一個,起來是一個,然後雙腿站起來是一個。這五個比較大的動作分解一下,用五聲佛號來指導。但是速度不要快,耳朵聽清楚,心裡記清楚,嘴裡念清楚。是默念,但是心裡也要念清楚。我這一百零八拜當中,還有拜觀世音,拜大勢至菩薩,拜清淨大海眾,也亦復如是。也要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南無大勢至菩薩」,耳朵一定要聽見,也是五聲佛號一拜。你雖然拜觀世音菩薩拜三拜,但是每一拜當中要有五句「南無觀世音菩薩」。你要聽清楚它,就這麼拜下去。

我的體會是非常非常的攝心,而且鍛煉身體。你想我們在拜佛的時候,你要聽得清楚,念得清楚,記得清楚,同時又加上肢體上的動作配合,那就和我們繞佛的時候(大家愛一步一個字,阿、彌、陀、佛,左腳是阿,右腳是彌,左腳是陀,右腳是佛;四步把這四個字分配下去)道理是一樣的。我們是把拜佛的這五個動作用五句佛號分配進去,跟它掛上鉤。實際上它比你坐在那兒用十念法多了一個肢體上的配合,也很殊勝。所以習慣了以後,你自然就會忘掉肢體的動作,我這時候該站起來了,該蹲下了,頭該磕地。你習慣了以後,你的耳朵就會聽這個佛號聲音。而且我總的感覺就是拜佛的時候用耳朵聽佛號的聲音,好像似乎比我經行的時候,繞佛的時候聽得更真,因為它慢。因為繞佛你繞時間長了,你容易疲,容易太枯燥。動作太單一,就是這麼一步一步的走,最後念著念著就昏沉了,就容易昏沉,容易疲沓了。拜佛它不會,拜佛是一種體力鍛煉,你還會出汗,還會喘氣,精神很飽滿。所以我現在這五十四拜,大概得半個小時。然後在結束的時候五十四拜,繞佛完了以後結束,再五十四拜又半個小時。所以我三個小時念佛當中有一個小時處在拜佛狀態,有兩個小時在經行。這兩個小時經行當中,有些時候可能會坐一會兒,精神好了可能就走兩小時。原來我是三個小時都在經行,現在我用一個小時拜佛,我覺得特別好,特別攝心。(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連載十八(圓滿):胡小林、丁嘉麗老師十念法修行演示

196、胡小林老師修行

所以,自己通過這幾個月,認認真真地、一絲不苟地,從早晨八點半一直到十一點半,這三個小時,堅持不懈,完全按照印光老和尚一百零八拜,拜完了咱就念,念完了以後再拜,拜完了,洗洗手,吃午飯,午休。然後下午看《華嚴經》、看《大經解》。利益天殊,殊就是不同,天就是大,太不一樣了。所以,我今天敢在這咬起三寸不爛之舌,跟大家拍著胸脯說,我真是法喜充滿。我不說,對不起大家,願與天下鈍根人、鈍中鈍,共勉。(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97、丁嘉麗老師念佛

丁嘉麗老師我給她介紹了這個十念法以後,她非常喜悅。她經常給我發短信,就說她念了十幾年的佛了,不知道還有這種念佛的方法。原來她在劇組的時候吧,反正到哪去嘴都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她覺得這一天沒白過,念了好多聲佛號。但是我給她介紹了這個十念法之後,她回去就做了兩個星期之後,效果就非常的非常的明顯。她給我發短信,就覺得好像真是有福氣,碰到了印光法師的十念法,真的試圖做到「三個清楚」和「十記」,用十個數來記。她覺得淚流滿面,非常感謝,非常感恩,非常激動,喜極而涕,高興的就哭出來了。而且她是非常有善根那麼一個人。我經常給她打電話她接不著,發短信她也不回。我說你怎麼也不給我回電話。她說我念佛呢。我說你一天念多少聲佛,她說我也不知道。因為孩子都大了,她一兒一女上大學了、工作了,所以她每天早晨一起床收拾完就念;一直念到中午,念到中午吃完飯再接著念;一直念到晚上,晚上再接著念;念到十幾點鐘再睡覺。她已經沒有時間了,她不念佛她難受。(2011.4.19-4.21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198、胡小林老師怎麼念佛

有很多同修問我是怎麼念佛的,希望我能給大家說說我是怎麼念佛的。剛才,我把我的功課給大家介紹了。我念佛,我沒有兩個五,也沒有三三四,我就是一到十這麼直念。一到十直念的前提是要速度慢,眼睛向下看,用耳朵聽。十句佛號當中,每句佛號的時間都不一定,長短都不一定是一樣的。因為你的妄念不知道在哪句佛號當中出現。你比如第一句佛號,阿彌陀佛,你這個四個字你都聽得很清楚,就可能很順利的字和字之間的時間間隔都是一樣的,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很勻稱的。比如說,我們說零點三秒一個字,那四個字正好是一點二秒,就念完了,阿、彌、陀、佛。那麼有些時候你念著念著,念到第三句有一個妄念出現了,在「阿」字上出現一個妄念,阿——你可能這個「阿」字就要延長——彌、陀、佛。阿,你看,走了,阿——馬上意識到,拉回來——彌、陀、佛,這三個字精力集中了,耳朵聽清楚了。那麼這三個字的速度可能就稍微快一點,間隔是均勻的,但是「阿」跟「彌」之間的間隔可能就大,因為你「阿」字跑了。(2011.6.4日講於北京匯通匯利)

199、胡小林老師怎樣隨緣念佛

我上衛生間,在辦公室,我從我的辦公室通過樓道走到三層的衛生間,六句佛號,我都給計算好了。就按我的步伐的速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走到衛生間。走到衛生間就不小聲念了,因為衛生間裡髒,不能出聲。「出聲則不恭」,不恭敬,那咱就默念。默念,有些時候在衛生間會碰到同事跟你聊天,「胡總您好!」那就把佛號放下唄,隨著緣。你不能同事跟你打招呼,「胡總您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也不行,你這不得罪人嗎?你就執著這句佛號了,隨緣。同事在衛生間,人家洗著手說,「胡總您好,沒出去啊?」「沒出去」。聊兩句天,然後再用衛生間。同事走了,沒事了,也不需要說話了,把佛號再恢復。印光大師說,再提起來。默念,阿彌陀佛,嘴裡默念,耳朵聽。用完衛生間再走回去,又六聲,走到門那。門有密碼,按密碼的時候不能再念佛了,腦子要想著佛號就按不了密碼了,因為這個時候要想著密碼的號碼,這時佛號又停下來,停下之後,密碼一按完,門開了,你再進去,從第七聲佛號接著念,八、九、十走到辦公室。到辦公室該吃飯了,一邊吃飯一邊念。咱們可以說,上牙齒下牙齒嚼一下,阿--彌--陀--佛,不要斷掉。吃飯也不能說話,吃飯也不能打電話,有什麼話有什麼事,吃完飯再辦,起碼這吃飯二十分鐘可以念佛。所以,我們不能接受這樣一種說法:我太忙,我事太多,我實在沒有時間念佛。這個,似是而非。等哪天我出了家就念佛了,你甭說這個,你要現在不念,你出了家也不會念。(2011.9.2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200、胡小林老師拜佛

早上五點鐘起床,佛像面前拜一個半小時​​佛,拜到六點半,七點一刻跟老和尚散步。這一個半鐘頭,九十分鐘,太殊勝了。五句佛號一拜,九十分鐘拜一百八十拜。一百八十拜乘五,將近一千聲佛號。一邊拜一邊攝耳諦聽,聽不清楚,腿不能跪下去。腿跪下去,第二聲佛號說不清楚,頭不能沾蒲團,這是第三聲佛號。第四聲佛號,起來,第五聲佛號,站起來。我們要這樣,這叫都攝六根,身體禮佛,嘴上念佛,但是只是不出聲音而已,耳朵聽自己的心聲,腦子想的佛號的數量,第二件事,腦子想著耳朵要聽佛號的聲音,這意根就被兩件事情攝受住。一個是我念到第幾聲佛號,第二個,我提醒自己,胡小林千萬千萬別把耳朵丟掉,耳朵要聽聲音。就和我們囑咐孩子一樣,上學別忘了交作業,別忘了多喝水,別忘了天熱就把衣服脫了,上體育課的時候想著,別把書包丟在操場上,這麼點小事我們知道提醒,提醒孩子。念佛這個大事,我們在拜佛的時候,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要提醒自己,我的耳朵要聽,我的耳朵要聽佛號。我聽了嗎?剛才那句,「阿」聽了,「彌」沒聽,從「陀」上再回來,再把耳朵拽回來。

……唯佛是念,只有念佛這一件事。抱定此生,唯佛是念。此生!抱定!就這麼一件事,唯佛是念。只有念佛這件事,只是念佛,「唯」是只,只念佛,什麼都不念。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沒有不去西方的。所以有的同修問,萬修萬人去,我怎麼看著這麼多修淨土的人沒去?他沒修。人家說得很清楚,萬修萬人去。不是學淨土就能去,真修才能去,怎麼個修法?十念法就是修。二六時中,一句佛號,不令間斷,這叫修。所以各位同修,生死事大,菩提道遠,我們一定要好好念佛。(2011.9.22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