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做學問像 金字塔,廣學多聞 到最後專精一樣 中國人做學問像 大樹,先紮根 然後擴散無有邊際 / 沒有根本智,後得智不能叫人開悟

張貼日期:2017/8/8 上午 02:16:38

『如淨蓮華』。「蓮華出污泥而不染,蓮生泥中,表不捨眾生。出水花開,以喻菩薩離垢清淨,故曰離染污故」。佛法常以蓮花表法,用得最多的,蓮花、卍字。卍字,佛的胸中,三十二相之一,表萬德莊嚴,修萬德才有這個相出現。這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意思在這個地方,這不能不知道。再就是非常普遍的,就是蓮花,到處你看到蓮花,蓮花提醒我們不染污。蓮花的根在池子底泥土裡頭,代表六道,那是染污;蓮花的莖是在水當中,水代表清淨,四聖法界;花開在水上面,這是脫離了十法界。讓我們看到,常常想到,離六道還不行,要離十法界。能夠離十法界,這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出了十法界,他生到哪裡?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裡頭住的都是這些人,都是明心見性的,都是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放下妄想是不起心不動念,一定要記住,起心動念就是妄想

大乘經教佛常說,「真心離念,本性不動」。惠能大師見性,第四句話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不動是真性,不動的是真心只要有念頭就是妄心,阿賴耶。阿賴耶念念不住,它是波動現象。所以整個宇宙的現象全屬於波動,物質現象,波動產生的;精神現象,就是念頭,也是波動產生的;自然現象也不例外。這三種現象總包括了一切,全都是波動發生的。所以今天科學家提出弦的理論,這是正確的,跟佛經講的完全相同。人真正開悟了,見性了,性不動,跟六祖惠能講的完全一樣。性是清淨的,如淨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用在什麼地方?用在度眾生。自受用比這個還高,自受用連淨蓮花這個念頭都沒有。這是兩重意思,一個是對自己,度眾生要跟六道十法界接觸,示現在其中,但是不染著;第二個用意是幫助眾生,希望眾生效法,也跟菩薩一樣,在污泥而不染污泥,這才能成就道業。

宗門是明心見性,教下是大開圓解,開悟之後,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都通達明瞭。如果是有個問題問到你,你不能解答的,你沒開悟。所以,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知識,沒有學過你不知道;智慧不然,智慧,沒有學過的全知道,佛經上所說的無師智、自然智。道理很簡單,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哪有不知道的道理!於是我們就明白了,佛法不求知識。不但佛法不重視知識,中國傳統教育也不注重知識。注重什麼?注重戒定慧。佛法戒定慧三學傳到中國來,儒接受了,道也接受,這叫佛陀教育,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慧之後,世出世間全通了,無論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世界和諧,這種智慧你全有,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外頭來的。我們老祖宗講「本性本善」,就這個意思,那個善的意思深廣無盡,善裡頭包括智慧。佛講得詳細,智慧、德能、相好,佛說三個;中國人只講一個,善,全包括了。

這種學問一定從定當中得來定從什麼時候學?從嬰孩時候就學,決定防止他胡思亂想。小孩也會胡思亂想,所以小孩教規矩,他就不胡思亂想。言行舉止要端正,從小教,這個教是父母做榜樣、做模範。古人懂得,世世代代相傳,現代人不懂了。所以《弟子規》是父母做給小孩看的,不是教小朋友讀的。父母在家裡面,小孩出生了,睜開眼睛,他會看,他就會聽,已經在模仿、在學習。中國人過去最重視的就是一千天,三年,從出生到滿三歲,這是紮根教育。一切不善不能讓他看見,一切不善不能讓他聽見,一切不善不能讓他接觸到,這個父母就會教了。父母在小孩面前表演的端莊、有禮,知道他在那裡學習,父母的表演就是教學

這個三歲紮的根,中國古諺語有句話所說的「三歲看八十」,現在沒有,現在這句話講不通了,小孩三歲他就學壞了。他看什麼、接觸什麼?看電視,電視全教壞了。上了學,中國學校我不知道,外國學校,小學一年級就學電腦,他就懂得玩了。電腦裡頭亂七八糟東西多,小朋友晚上不睡覺,蒙在被子裡頭看電腦。家長高興,我的兒子真用功,你看,還在不休息,還在學習。他都不知道他看什麼內容。所以現在小孩難教,父母教不了,在學校,老師教不了。在從前,這句話沒聽說過,說小孩不好教,學生不好教,沒聽說過。我們這一生,上學念學校,沒聽過這個話。兒女沒有不聽話的,學生沒有不聽老師的。現在真沒有了。什麼原因?啟蒙的老師把他教壞了。富貴人家,夫妻兩個都上班的這種人家,小孩雇傭人來帶。傭人就是教他這些,讓小孩看電視,就逗他歡喜,他就不哭不鬧就好了。這就是教育從根上出了問題

中國古時候,小孩聰明的,四、五歲就開始教他,教他識字。以前方塊字,一張紙上一個字,教這個東西。大概一盒方塊字,差不多有六、七百個字的樣子。學前教育,讓他先認識字,記得這個字。這都是防止他胡思亂想的辦法,讓小孩的心能夠定下來,這是手段。六、七歲了,那就上學了,私塾,私塾是老師教他,老師是身教第一,做榜樣給學生看。讀書,學生教讀,不講解,就是背書。背書用意在哪裡?不讓他胡思亂想,那手段!兩個利益都得到了,一個,他不胡思亂想第二個,他能把古聖先賢教誨先記住,不懂沒關係,記住。古人的標準,這一段課文,老師教一段,念十遍就會背,這叫標準。如果十遍背不下來,減少。譬如念十行,十行是兩百個字,一行二十個字,古書都是一樣的,兩百個字,十遍就能背,大概大多數的小孩都可以。天資差一點,十行背不了,背八行、背六行,用這個方法。天分好的能夠念到四、五百字,天分好的。最好的可以念到七百字,就是十遍他就會背,這個人很少。大概四百字還差不多,四百字從前就是一頁,兩面。老師督促他,照著文章看著念一百遍。一百遍之後,把書本合起來背一百遍,這是天分好的。天分要差的,遍數加一倍,也就是妄念多的學生,看著本子念一百遍,背兩百遍。這有好處,他一生都不會忘記。

我們沒有受過這個教育,那時候太小了。李老師受過這個教育,所以李老師寫文章不要去查參考資料,他都記得,都小時候背過的。老師告訴我,我們小時候跪磚頭,背不出來的時候跪磚頭,吃過苦頭的。現在沒有體罰了,在從前,認真的體罰,學生是要吃苦頭,但是對他身體不會有傷害。那就背書,背書主要的用意就是防止他胡思亂想,東西記住是第二個,副的目標,有這種作用。所以有些老師選擇這些古籍,選個幾百篇讓小孩去背。為什麼初小的學生,初級小學,七、八歲的學生,寫的作文,文言文,寫得很不錯,學作文?這東西背東西背多了,典故的意思要是懂得了,引經據典,隨手拈來。小學沒有講解的,老師講解是講故事,講孝悌忠信,講禮義廉恥,用講故事的方法講給小朋友聽,讓他學習。書本的講解是到大學,古人講的太學,這個裡頭有老師傳授,每天給你研究討論。

中國幾千年來這種教學法,如果沒有好處,早就廢除了。為什麼世世代代都守著?世世代代家有孝子,國有忠臣,社會有聖賢,都是這麼教出來的。要求大徹大悟,如果家長要懂得這個道理,學生就一門深入。背書就背一本,把它熟透,透了之後,他就得定。不定什麼時間一觸動他,真的,他就開悟了。不一定是佛經,什麼東西都能開悟。定就是清淨心、平等心,只要清淨心、平等心現前,後頭大徹大悟就非常有可能悟了之後你再去看,看這些典籍,無論世出世間法,一看就明瞭。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你向他請教,《壇經》上記載的都是佛法,除佛法之外,世間法我相信向他請教的人一定很多。家庭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當中遇到麻煩了,向他請教,他肯定教你。這個東西不記在經典裡頭,這是世間法。樣樣都通了。

中國人是修定、開慧,外國人搞的全是知識,知識很苦,為什麼?廣學多聞,你不學你不知道。而且知識有侷限性,知識不是圓滿的覺悟,所以它還有後遺症,防不勝防。今天全世界出亂子,知識,沒有真正智慧的人。因為全是走知識的道路,從幼稚園到大學、研究所,全教的是知識。這個難!我們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不懂,他不相信。可是真正相信的人,這樣做的人,十年之後他變成世界上的超人,真正傑出的漢學家、佛學家。我們曾經在新加坡做過實驗,辦短期培訓班,一期只有三個月,三個月就學一部經。你看,同學們個個都能上台去講,講得都還不錯,非常歡喜,覺得我們這個短期班收穫比佛學院三年還豐富。那是什麼原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三個月,只讓你腦子裡想一樣東西,不准想第二樣,就這麼個道理。短期一實驗,效果馬上出來了。早年,我在佛光山教學,我提出這個方法,跟星雲法師商量,他不同意。不同意就算了,我就離開了。為什麼?我很清楚,照學校這種交叉排課的方法,佛學院三年畢業,什麼都學不到。這真的不是假的,他們這些學生,畢業的學生告訴我。

我們自己能夠學到一點東西,在台中十年,老師對我們教的方法是私塾教學法,就是一門深入。你學這部經,你老老實實學這一部,學這部經的時候不能看其他東西,世出世間所有文字不讓你看,就是叫你專心。這一部東西學,學到什麼程度?老師的標準很低,不是古人標準,古人標準要開悟,老師的標準是你上台講這部經講得不錯。你真的要上台去講,老師坐在最後一排聽,那時候沒有擴音器,坐在最後一排他要聽得清楚,你的音聲才及格。如果坐在後頭聽,聽不到你講的東西,聲音太低了,你不能學講經,淘汰掉了。所以他坐最後一排。我們教室也不是很大,大概有我們攝影棚兩個大,這種教室,你的音聲要能灌注。所以我們從這個路走過來的,才知道老方法比新方法好,非常高明。這也就是佛經上常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決定不能分心,一分心就完了。知識不怕分心,智慧怕分心,中國傳統教育怕分心,佛法怕分心

中國人跟外國人學習的概念恰恰相反,外國的理念,做學問像金字塔,底要大要厚,就學得廣學多聞,慢慢學到最後就一樣,專精一樣,這到頂點,他沒辦法再向上提升中國人做學問像樹,大樹,先紮根,它恰好顛倒的,它先就是一個,然後慢慢擴散無有邊際。恰相反,根深蒂固,跟金字塔顛倒的,它就是一門深入。一門專精,開悟之後,然後一切都可以接觸,成就後得智。《華嚴經》善財童子不就做榜樣給我們看了嗎?這方東美先生最佩服的,這個符合哲學裡面所講的邏輯,根本智得到了。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就是大徹大悟,就是明心見性,這是根本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根本智是無知。得到的什麼?清淨平等覺,這是根本智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起作用是後得智後得智怎麼來?多看、多聽、多接觸,一看就明瞭。所以中國,根本智得到之後才可以廣學多聞,那個利

你看龍樹菩薩,開悟之後,開始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他開始接觸、學習。多長時間?三個月,三個月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東西全學會了。我們不敢相信。但是我們看了《六祖壇經》,相信了。六祖學《法華經》,用多少時間?法達禪師學《法華經》十年,我看六祖大概十分鐘吧。他讓法達念給他聽,《法華經》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說行了,我全知道了。給他講《法華經》大意,他開悟了。念到第二品,我相信應該就十幾分鐘,不到二十分鐘。這樣學習方法太快了!他不必要全,聽一點點就曉得了,這是什麼玩意全知道了。神奇,這外國人怎麼想也想不通。聽、看、接觸,只要一碰上,就全都了解。

善財童子給我們表演,叫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實際的五十三參在哪裡?就是我們從早到晚,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之前,你所接觸社會一切人事物,那叫五十三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看、你聽、你接觸,全都明瞭了,世出世間法統明白了。中國古籍要不要去念熟?不要。就跟惠能大師聽《法華經》一樣,《論語》聽個幾段,明白了,其他都不需要了。這叫真正開悟,這叫真實智慧。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你才真正能夠死心塌地一門深入,這一門通了,門門全通了。因為什麼?它通入自性世出世間法,體都是自性,所以任何一門東西都通自性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是指佛經上的法門,指世出世間所有法門,門門都能見性。佛經能見性,基督教《新舊約》能不能見性?都能。只要你去讀它,你專心去讀它,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見性。別去想它的意思,乖乖照這個方法,那就是修定!念經是修定,念什麼都是修定,定到一定程度就豁然大悟,就這麼個道理。

所以我在四十多年之前,跟星雲法師聊天,我們能花個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培養學生。每個學生專攻一部經典,大概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世界上就有一部活的《大藏經》。每個人專攻一部,就一部活《大藏經》,這很有味道。不是做不到,真能做得到,那個佛學院就出名了,真是世界第一。決定要遵守,這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的方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從戒定慧成就的,這叫成佛之道,不從這裡下手不行現在學佛的人多,不能成就,原因在哪裡?戒定沒有了,他不要戒定,專門要經教。這就變成什麼?變成學術,變成知識,不是智慧。

知識要捨掉,你看釋迦牟尼佛做那個樣子給我們看,十九歲出去學習,學知識,廣學多聞,學到三十歲,十二年,在菩提樹下把這個放下。十二年學的是什麼?所知障。十九歲離開家庭,是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一切所學,是放下所知障兩種障礙放下,他開悟了。他這種表演意思很深,我們要能體會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統統是虛妄的,這個東西障礙見性、障礙開悟。它不障礙教化眾生,教化眾生要用後得智,知識就是後得智。但是沒有根本智,後得智不能叫人開悟,要有根本智。根本智是離一切相,根本智是清淨的,沒有根本智,他是染污的,他不清淨,他還有妄想、還有雜念、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這個障礙不除掉,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要學蓮花。泥土是六道輪迴,是世間法;清水代表是佛法,代表清淨,都要離;花開在水上面,染淨都要離,世法、佛法統統要離。《金剛經》上明白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染、淨都要離,花才能開出來。所以,貪著佛法也糟糕,你離不開十法界,你沒有辦法開在水上面,水當中不能開花,要明白這個道理。

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0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