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心切》19「蓮池大師《七筆勾》」-捨棄今生(二)

19「蓮池大師《七筆勾》-捨棄今生(二)」 YouTube及文字

摘自 02-042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171集

自了法師學習報告 「蓮池大師《七筆勾》-捨棄今生(二)」

淨空老法師講評

[ 讀書筆記 ]

一、五色金章一筆勾

以肉食供養父母,以為是盡孝。殊不知,這種孝是「落井下石之孝」,那不是孝親,是害親!害父母生生世世被殺,以償受我孝養的怨債。

那麼怎樣才能夠報答父母的恩德呢?「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只有幫助父母脫離生死輪迴,為人兒女的孝道才算圓滿。

天地父母,均不能令我們出生死輪迴,唯有阿彌陀佛,能令我們出生死輪迴

欲報親恩唯念佛

二、魚水夫妻一筆勾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

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

父女、母子轉為夫妻,這一類輪迴的鬧劇上演了太多太多。情執放不下,就繼續輪迴。

《楞嚴經》佛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在輪迴中,我愛你,你愛我,我牽掛你,你牽掛我,結果就是我綁你、你綁我,互相緊緊綁在輪迴裡面,生生世世不得出離,「生死不休,惡道不絕」。

三、桂子蘭孫一筆勾

攬地水火風之身,乃筋骨血肉之聚。方生即滅,才榮便悴。

眾骨支撐,如以木為屋。一皮包裹,猶以泥糊壁。裡面盡屎尿膿血,外頭生垢汗髮毛。蛆蟲棋布,蚤蝨星羅。假名為人,實我焉在?

而且以眼耳鼻舌身意之閑傢具,奔馳於色聲香味觸法之荊棘林。由是起貪瞋痴之無明,滅戒定慧之正智。五蘊本空,誰肯一照?

六塵無性,人皆認真。致令萬苦俱集,一靈永昧者,幻身與妄心也。……

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妄心,則隨境生滅,毫無實義。

又何必留鳥跡於空中,繫清風於江上也哉?

◆世間人一輩子都是在為兒孫操心,忙完兒子,忙孫子。富人有富人的忙法,窮人有窮人的忙法,各自忙得樂此不疲,「累念積慮,為心走使」,

就是從來不為自己的來生做打算

◆「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有誰識得當人自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亙古亙今,常自如如

印光大師說:「譬如真金打做馬桶夜壺,雖日盛糞,而金性仍然不變。打做佛像菩薩像,雖極其貴重,而金性仍然不變。

世間人各具佛性,而常造惡業,如以金做馬桶夜壺,太不知自重了。若知此義,誰肯常作馬桶夜壺之下作東西乎?

然人爭著做馬桶夜壺。

百千萬億中,或有不肯作馬桶夜壺,一意要作佛像菩薩像,連天帝大王之像亦不肯作者,蓋甚少甚少也!

四、富貴功名一筆勾

◆「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正夢之時真真切切、樣樣實有,但驚醒時,一切皆歸空無。

現實人生亦如同四十載的夢中生涯般,其實都是暫時的迷亂顯現,毫無實義

切不可求人天福報。凡夫有福,必造殺業,既造殺業,難逃殺報。況有福之人,不止造一殺業。然則求福之人,乃為自他求禍也。

學佛之人,不可不知此義

五、家舍田園一筆勾

積財守財增財皆為苦,應知財為無邊禍根源

◆有一頭羊就有一頭羊的痛苦,甚至有一條茶葉就有一條茶葉的痛苦。

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權看數十年

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

聰明不能敵業,富貴豈免輪迴?生死到來,一無所靠。唯有阿彌陀佛,可以依靠。

可惜世間人知道的甚少,知而真信實念的更少

六、蓋世文章一筆勾

一息不來,即屬後世。此時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亦無用處。

若不及早修持淨業,待到此時,方知虛受此生。枉將宿生所種善根,盡消耗於之乎者也中矣。可不哀哉

◆世間修身立業,以至為聖為賢,若比往生西方,了生脫死之業,則小乎小矣。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七、風月情懷一筆勾

地獄盡頭成隊入,西方無個肯修行

結語

縱令大孝尊親,極世間之孝養。富貴學問蓋世,亦幻夢中所現之虛華幻相。至現過之後,又有何實跡可得哉?

則凡功名也,兒女也,學問也,名譽也,究於生死分上,了不相干耳

我們已經在六道裡混了無量劫又無量劫,還要繼續混下去嗎

修行人要有志氣,從內心與六道輪迴來個一刀兩斷。「如今不做輪迴夢,只走人間這一遭。」

老法師:

◆這些事情都在眼前,講得踏踏實實,句句都是真話。

不信,如果你犯了,後果如同這篇文字所說的,你逃不過,逃不過六道輪迴,逃不過三途苦報。因果太可怕了!

真正相信這個事情,是有福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回頭想一想,自己往生有沒有把握?這一口氣還沒斷,回頭還來得及,到這一口氣斷了,回頭來不及了,那個時候怎麼辦?

◆自了法師,我稱一句,不是讚歎,菩薩再來,來幹什麼?來救度這些苦難的同修,在救度這些自以為是的人,他現在還不知道。這篇文章解釋得好,這七樁事情都講清楚、都講明白了,趕快回頭!

沒有聽懂的,這篇文章我希望他讀個三十遍、讀個五十遍、讀個一百遍,你遍遍感觸不一樣,對你非常有加持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菁華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