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願王就是菩提心 / 往生極樂世界 不能不具足普賢十願

張貼日期:2017/1/11 上午 07:57:36

普賢菩薩十願,這七條是真的十願,是他的宏願,後面三句是迴向,是要把修學的功德回過頭來,歸屬我們所期望的。這迴向有三句,第一是迴向菩提,「常隨佛學」是迴向菩提,第二「恆順眾生」是迴向眾生,第三「普皆迴向」是迴向自性,就是迴向實際。換句話說,前面這十願,修學的十願,為誰做的?為菩提做的,為眾生做的,為自性做的,這個裡頭沒有自我,沒有求名聞利養,沒有求功名富貴,不求這個東西。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四二集

「故本經中,與會諸大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之德者,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自利利他,無有窮盡之德。極樂大士遵行普賢之德,復教餘土眾生皆行普賢之道。」到這裡是一段。菩薩十大願王,在前面做了簡單扼要的報告。這十願它最殊勝之處是引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不能不具足普賢十願,要認真的修學,禮敬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眾生」這兩個字,它真實的意思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眾是眾緣,眾緣和合。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的?諸佛如來眾緣和合而生,菩薩也是眾緣和合而生,聲聞、緣覺,十法界依正莊嚴,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現象,大乘,世出世間這些聖賢,把它歸納為三大類: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全是眾緣和合而生。菩薩十願要幫助這些眾生圓成佛道,正如《華嚴經》上所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切眾生圓滿具足菩薩十願,菩薩十願是性德圓滿的流露。眾生裡面有淨有染,聲聞緣覺這稱淨,六道裡頭依正莊嚴這是染,有善有惡,惡道眾生確實有一些無惡不作,起心動念殘害忠良,害好人。這些人有沒有菩薩十願?有。有,為什麼還做壞事?因為他迷了,迷失了自性他才幹壞事。世間人不知道,幹壞事要報復他,這因果裡頭不饒他,真的,因果確實不饒他。佛菩薩呢?佛菩薩饒恕他,為什麼?佛菩薩尊重他的本性,不在乎他的習性,道理在此地。為什麼?本性是真的,永恆不變;習性是假的,有生有滅,千變萬化

原本是個好人,真如不守自性,被外面境界,這不良的境界所誘惑,煩惱起現行,貪瞋痴慢、名聞利養起來了,做盡了壞事,幹的是消滅正法、消滅佛法、消滅傳統聖人之法,他幹這些事情。他做得很高明,表面上護持,實際上是殘害。目的何在?唯我獨尊,不能有人超過我的,超過我的我一定要把他消滅掉。這是什麼心?羅剎心,修羅的行為,羅剎、修羅沒有不墮阿鼻地獄的。他知不知道?知道。他在不在乎?不在乎。為什麼?現在還沒墮落,有一天這個樂就享受一天。明天墮落,明天還沒到,他不著急,迷惑顛倒。時辰到了,墮落下去之後,後悔莫及了。那個時候他還是厚著臉皮來求你超度,在你面前懺悔認錯,求你超度。要不要度他?應當度他,他可憐。他行善,六道裡頭三善道受報;他作惡,六道裡頭三惡道受報。這個事情只有真正菩薩看清楚,他是假菩薩,他不是真的,他不是真修行,不是真佛弟子,打著佛的招牌欺騙善良眾生,殘害弘護正法的這些人。這些人有,佛陀在世就有,提婆達多、六群比丘,佛身邊的人。這是世尊無盡慈悲為我們示現。今天我們自己團體裡頭,有些用心不良的人,像提婆達多、六群比丘,來破壞道場,我們應當就要覺悟到,世尊已經表演給我們看了。

世尊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心態來應對這個事情,這就值得我們學習了。佛菩薩決定是純淨純善的心,世尊在因地行菩薩道,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這種奇恥大辱,菩薩沒有退心,菩薩沒有起一念怨恨心,所以世尊提前成佛了。他本來的排列是在賢劫千佛裡面第五尊佛,他排列在第五,提前了,提前,提升了一個位次,在彌勒之前。彌勒本來是在前面,釋迦牟尼佛在後面,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先成佛,彌勒菩薩在釋迦之後。這是什麼原因?我們要知道,這是諸佛如來表演示現給我們看的,當我們遇到大難現前的時候,必須得捨命,像歌利王來奪取你的身命,得捨命,也在所不惜,也不能破戒,也不可以喪失正念,這個重要。學佛,永遠保持十願,十願整個合起來兩個字「誠敬」,真誠恭敬。這兩個字是核心,以真誠恭敬對一切眾生,這是諸佛如來的真實弟子。果報是他自己受的,與我們不相干,我們總是以一味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

……

「極樂大士遵行普賢之德」,特別是指凡聖同居土三輩九品,方便土、實報土也不例外。不過實報土裡面的菩薩無功用行,跟十法界的修行完全不一樣,十法界人修行有儀規,威儀有則,實報土裡頭沒有了。為什麼?實報土裡面的眾生,那是佛,他們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你們諸位想想,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還修什麼?沒法子修了,起心動念都斷掉了。分別是從起心動念變出來的,執著是從分別變出來的,起心動念沒有了,那分別執著全沒有了,所以他就是如如法身佛。他的性德裡頭圓滿具足十大願王,願願都圓滿,願願都遍攝一切法。任何一願,比方禮敬,它圓滿含攝下面九法;說普皆迴向,這一願也圓滿含攝上面的九法,法法如此,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到法身菩薩才圓滿。方便土四聖法界,同居土六道眾生,這個裡頭有儀規,就是有修、有行、有證,統統都有,他有分別、有執著;在報土裡面統統沒有了,這些現象都沒有。所以無不是行普賢之道,普賢是圓滿稱性,普賢之道是圓滿證得。

……

下面這一句,這是修學佛法終極的目標、真實的目標,「求生淨土」,這個心要念念放在心上。什麼時候求生淨土?今天求生淨土,不要等明天,不要等明年。你求生淨土的心是真心,今天佛沒有來接引你,佛就說你還有一天使命,你要幫助這些苦難眾生,一年沒有來接引你,你這一年你要幫助眾生。我們念念盼望著阿彌陀佛來接引,時候到了阿彌陀佛決定來,一點都不懷疑。功夫在哪裡?下面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給諸位說,十大願王就是菩提心。修學的目標就是經題上末後的五個字「清淨、平等、覺」。我用什麼方法修清淨平等覺?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雖修,心地清淨,沒有染污。沒有什麼染污?沒有自私自利的染污,沒有名聞利養的染污,沒有貪瞋痴慢的染污,沒有煩惱習氣的染污,這叫清淨心。清淨心再提升,平等心,平等是沒有高下;換句話說,嫉妒、傲慢、瞋恚完全沒有了,平等心現前,跟一切眾生平等,跟諸佛如來平等,跟惡道眾生也平等,為什麼?都是一個法性變現出來的。用心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們現在用電視,就像電視的屏幕一樣,裡面的色身再多、再複雜,屏幕一絲毫沒有染著。所以,屏幕給我們示現的就是清淨平等覺,我們的心要跟屏幕一樣,這個世間五花八門都在我們的周圍,一絲毫不染,這真功夫!不是不接觸,接觸而不染著,這個就是諸佛菩薩的本事。一向專念,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這叫一向專念。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四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