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思修 的基礎是 戒定慧 不在 戒定慧 上下功夫,哪來的 聞思修? / 戒定 是個工具,開發自性裡面的寶藏

張貼日期:2017/1/11 上午 11:03:02

我們今天有緣得人身、聞佛法,又聞到大乘無比殊勝的第一經。前面說過,世尊有願「聞名得度」,可是這句話裡頭意思很深,如果我們只看文字的表面,不知道其義理,過失不在經文,不在佛菩薩,在自己的粗心大意。這個聞字裡面含著有思、有修,菩薩三慧。聞,如果不思、不修,你怎麼能得到?聞思修是一樁事情,一而三,三而一,在初學叫戒定慧三學,在菩薩叫聞思修三慧。這個慧是哪來的?就是戒定慧的慧,你看看你先有戒、有定,智慧開了,然後一聞大乘就能得度。所以聞思修的基礎是戒定慧,我們不在戒定慧上下功夫,哪來的聞思修?

我記得我曾經跟諸位做過報告,這個事情在四十年前,道安法師還在世的時候。老人家慈悲,借用中國佛教會的道場來辦大專佛學講座,他老人家邀我做主講,總主講,那時候我很年輕。這個講座辦得很成功,人數最多的時候到八百多人。有一天有一個同學來告訴我,他說:法師,我在講座裡面聽了兩年經,明天起我不來了。我說:為什麼?他說:我聽了兩年,聽了不少,我要回去學習。我說:你回去做思的工作是不是?這兩年來你是聞,你回去再去思、再去修,是不是這個意思?他說:是的。我說:今天這一堂課你上不上?「今天上,明天就不來了。」我在那堂課就把聞思修簡單的意思告訴大家,什麼叫聞思修?聞是接觸一聽就覺悟了,這叫思。思不是你去研究,你研究就錯了,怎麼說研究錯?研究是落在第六識,你用什麼東西研究?用識心研究,那就錯了,那哪是菩薩?所以一聞千悟,這古人說的話,聽了就開悟,一開悟不就不迷了嗎?迷惑就破了嗎?那就叫修。它是一樁事情,這叫菩薩三慧。

菩薩,像這經上所說的,到十方諸佛剎土裡面去供佛、去聞法,那是增長三慧。他們的基礎,戒定慧深,所以叫聞慧、思慧、修慧,用這個名詞。而不是聽了之後回去研究,那就壞了。世出世間聖賢教誨不許研究,你知道為什麼嗎?聽懂就懂了,不懂可以再聽。如果說研究明白的,那不是如來真實義,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所以經典不許可你去研究,只許你去聽,古人說得非常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部經你就專心聽,聽懂,懂得;聽不懂,不管它,你能聽上一千遍,開悟了。為什麼?一千遍是得定,你沒有定力,你一千遍聽不下去千遍這就是持戒,真的千遍你就得定,定能發慧,你就豁然大悟,就開悟了,是這麼回事情。我們初學學講經的時候,遇到困難了,講不下去了,怎麼辦?不能研究,研究是你自己意思,愈研究愈錯誤。把經放下,老老實實去拜佛,拜上個三百拜、五百拜,意思出來了,自然出來了,那就對了。所以佛法從哪裡求?從恭敬當中求不是從研究當中求,它跟世間法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都是自性流露的。所以戒定跟自性相應戒定是個工具,開發自性裡面的寶藏,就這麼個道理。如果你要是不懂,聽了兩年回去研究研究,那叫什麼?叫胡思亂想;胡思亂想之後再去行,再去修行,那叫盲修瞎練。兩年是不是真聽下去?沒有聽下去,這個兩年的功夫叫道聽塗說,胡思亂想,盲修瞎練。下課的時候我問他,明天來不來?明天還來。這個我們不能不懂,你要真了解之後,現在真聽經的人不多,會聽經的人就更少!記住印光老法師的一句話,一分誠敬你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你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心,這是什麼?對我們的課程不恭敬,對於講經說法這些老師沒有誠敬心,你什麼都得不到。別把講經說法的人看輕了。有些老修行,真有功夫,他們懂得的、他們所修持的,比這個年輕法師高明得太多,他來聽經。他對於這個經本、對於道場、對於講經的法師十分恭敬,往往他聽完之後他開悟了,講的人沒有開悟,聽的人開悟,這真的不是假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四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