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心無住就是佛法,住就是世間法 | 無住流出一切經論,有住流出煩惱習氣 | 生心無住就超越世間,生心有住就六道輪迴

張貼日期:2021/3/7 上午 02:38:43

生心無住就是佛法,住就是世間法 | 無住流出一切經論,有住流出煩惱習氣 | 生心無住就超越世間,生心有住就六道輪迴

「世尊釋迦牟尼聖號」,牟尼,釋迦牟尼都是梵語,牟尼翻作寂靜,或者是翻成寂默,釋迦翻作能仁,仁慈。仁慈他受用,寂靜是自受用。如果用《金剛經》的話來說,釋迦就是生心,寂靜就是無住,生心無住,無住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是這個意思,教我們最高等的修學方法

「《理趣釋下》」,《理趣波羅蜜經》說:「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又《大日經疏》」,這是密宗的,也解釋「牟尼,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就是常寂光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大日經》上講的話,講得很清楚。常寂之土,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說不出。不但說不出,而且還想不到,無法想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叫行寂靜行。在哪裡?就在眼前,我們凡夫迷了,這個境界是真實的境界。佛,假設釋迦牟尼佛現在還在世間,跟我們在一起,釋迦牟尼佛是行寂靜行;我們是行什麼行?我們行六道行,我們行輪迴行,不一樣。

每一個人,不但是每個人,即使說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念念所行都不相同,這是真的。誰在主宰?沒有主宰。如果說總持的現象,不說細行,細行太多了,無量無邊,可以說沒有主宰,說大的、說總的,這個主宰就是念頭。念頭極其微細,我們也無法體會,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八地菩薩才看到這個微細行。現在科學家,量子力學家看到了、偵測到了,對它還是很不清楚,只看到它生滅的速度太快,無法掌控。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個數字,它的頻率多快,或者我們叫高頻率,它那個頻率有多高?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單位是兆,不是萬,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每一個生滅都是虛幻的,也就是說,這個生滅的時間,它所佔的時間多長,是一秒鐘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這是彌勒菩薩跟我們說的。科學家知道它太快了,頻率太高,沒有一個清楚的數字給我們,彌勒菩薩給了我們一個數字,我們有個概念,這個概念很難體會,實在是太快了!

我們眼前看的電視,電視的屏幕是一片光明,什麼也沒有。我們將電視屏幕打開,這一片光明也是波動現象,也是以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在跳動。我們把頻道打開,色相出現了,音聲、色相出現了,出現在屏幕上,如果沒有屏幕,色相不能顯現。色相顯現在屏幕上是兩樁事情,色相是色相,屏幕是屏幕,色相不礙屏幕,屏幕不礙色相,色相是起心,屏幕是無住。我們用這個,可以從這裡得到一個概念,慢慢體會《金剛經》重要的修行方法原則,原理原則,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是我們按頻道,電視台的頻道,色相出現了,這是生心;沒有色相的屏幕,那是無住。你看,我們現在看這電視,生心跟無住是合在一起,生心時就是無住時,無住時就是生心時,生心不礙無住,無住不礙生心。這就是佛,這就是行寂靜行。我們怎麼樣?我們是注意力全在頻道顯的色相,把沒有一切現相的屏幕給忘掉了,注意力只注意在頻道上,這就是凡夫。佛是怎樣的?行寂靜行,這是佛的境界。佛有沒有在頻道上?有,在頻道上出現了,出現怎麼樣?他對於能現的理體,屏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屏幕不可得,色相也不可得,都不可得,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在色相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叫寂靜行

我們常常用屏幕來做比喻,這個比喻在今天人很熟悉,今天人哪個不看電視?提到電視每個人都有概念,用這個做比喻好。沒有按頻道的時候,電視機一打開,常寂光,常寂光淨土現前了。常寂光是法身,常寂光是萬事萬物的本體,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常寂光是自性,頻道一打開就是能生萬法。萬法跟本體合在一起,但是各不妨礙,頻道不妨礙自性,自性不妨礙生心,各是各把事,好!怎麼開悟的?就在這裡開悟的

如果用在我們生活上,那就是菩薩行,比菩薩高一級,這是佛行。菩薩還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他會起心動念,很快他就把它放下了。凡夫不是的,起心動念,再生出分別,從分別就生出執著,一層比一層嚴重,這就造業了。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業造得輕,這是什麼業?這不是輪迴業,是十法界四聖法界的業,他將來往生是往生在四聖法界。如果還有執著,執著這個業重,就是因為執著,變現出六道輪迴。放下執著,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道輪迴是假的,從哪裡來的?執著來的。執著是最嚴重的染污心,這個意,這就說染污意,就是第六識、第七識,第六的分別,第七的染污。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修行的真正功夫,得力之處,就在此地,我們用什麼方法代替執著的念頭、分別的念頭?就用一句佛號。分別心才起,阿彌陀佛,歸到阿彌陀佛裡頭,分別執著沒有了,不再分別執著,這叫功夫

祖師大德告訴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是真信、真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功夫深的品位高,功夫差的品位就低。功夫是什麼?功夫就是執著的念頭沒有了,生方便有餘土,不在凡聖同居土。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層,不分別了,沒有分別心,宇宙萬法是一體,什麼都好,沒有一樣不好。海賢老和尚說這句話就這個意思,換句話說,他告訴我們他念佛的功夫不簡單,縱然沒有到大徹大悟,看什麼都好,這就是平等心現前。平等心現前是權教菩薩,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方便土的上品上生。如果他徹悟了,大徹大悟,徹悟了,起心動念也放下了,那他往生實報莊嚴土。等著無始無明習氣消失之後,他就入常寂光了,這叫修寂靜行。所以修寂靜行的人是什麼人?法身菩薩。因為他有四十一個階級,四十一個階級是斷習氣,他沒有煩惱,無明煩惱他斷盡了,他沒有煩惱,他還有無明煩惱的習氣。這個需要三個阿僧祇劫才能真正消失,完全沒有了,回歸常寂光沒妨礙了。所以這一句高!我們怎樣能契入?在這個世間不能契入沒關係,生到極樂世界直趣常寂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行寂靜行

現在我們真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懂得屏幕跟色相的關係,這個就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那我們隨緣不攀緣了。不攀緣要做得很徹底,那就是什麼?隨緣,不放在心上,這就做得很徹底。斷惡,修斷惡行,不把它放在心上;行善,修行善行,也不把它放在心上。心裡面只有一尊阿彌陀佛、只有一聲佛號,其他的日用平常,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一樣不歡喜,沒有一樣執著,一樣都不執著,有很好,歡喜,沒有也很好,也歡喜。慢慢養成習慣,功夫就現前了,這就是淨宗所說的功夫成片

有了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是禪定的功夫,初級的,開小悟,就比一般人聰明,就比一般人有智慧。你有疑難雜症請教他,他都有方法來給你解答,他學過沒有?沒學。智慧從哪裡來?自性本具的。如果平等心現前了,這大智慧,不是小悟,大悟,平等心現前。清淨心是小乘的,聲聞緣覺的,清淨,還沒有到平等;平等是大悟,權教菩薩,四聖法界裡面菩薩、佛,他們證得的。大徹大悟,那就法身大士,明心見性,在《華嚴經》上他是初住以上。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報土,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行寂靜行。

所以我們對於這一句有相當的距離,可是我們目標要定在這個地方。我們今天努力不執著、不分別,把這個減少,方法就是不放在心上,樣樣都好,沒有一樣不好。為什麼?全是假的。你看,屏幕上顯的聲相假的,屏幕上一片光明也是假的,用這個來比喻好。能現的自性不可得,能生一切法的自性是屏幕,所生一切萬相不可得,統統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這才乾淨。起作用的時候活活潑潑,能生萬法,能現萬法。所以這個境界細心去體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就是無住生心到圓滿。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牟尼是這個意思,就是《金剛經》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做到最圓滿的時候。惠能大師,五祖給他講《金剛經》也是講到這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開悟了,他完全明白了,這是徹悟。這個徹悟就是法身菩薩,最低的位子初住,超過十信。在十信裡面,七信位是阿羅漢,斷證功夫跟阿羅漢平等,就是見思煩惱斷了,不執著了。不分別,就是上面的三個位次,八信、九信、十信,不分別;不執著,從初信到七信都是不執著。初信不執著身,身見破了,不執著我們這個肉身是自己,不執著對立,就是邊見,知道自己跟宇宙之間一切萬法是一體,一個自性變的,是一不是二,慈悲心流出來了。愛他就是愛自己,利他就是利益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這個愛心就出來了。然後境界步步提升,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信,到七信證阿羅漢。

功夫在哪裡?功夫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練,離開生活你到哪裡去練去?叫修,修鍊,離開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沒地方修。修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什麼?就是修無住、生心。怎麼樣把無住生心關係調好,六道凡夫,無住他就不生心,生心他就不無住,他沒有辦法,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這六道凡夫。阿羅漢有善巧,既無住又能生心,既生心又能無住,妙極了!他搞得很清楚、搞得很明白。小乘還不行,要大乘,大乘有智慧,小乘智慧還沒開,他只曉得伏斷煩惱,慈悲心生不起來,這是小乘不如大乘的地方。

今經所云行寂靜行,是大菩薩入無餘涅槃之行,是法界大滅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靜行也。」不是聲聞緣覺,不是權教菩薩,是法身大士,西方極樂世界實報土的人他們在修。不過西方世界很特殊,因為每一個往生的人,生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就是修寂靜行的。這是無比殊勝,極樂世界獨有,跟其他十方諸佛剎土不一樣。

下面這一句,『遠離虛妄』,好!虛妄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不是虛妄。佛法呢?佛法也是虛妄,千萬別執著,執著佛法壞了。所以《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知道佛法因緣生,既然因緣生,它還是因緣滅,這個道理要懂。佛法可以用它,幫助我們提升,不能執著,執著就壞了。執著初住永遠不能提升到二住,你必須把初住放下才能到二住,二住放下才能到三住。跟念書一樣,不能執著,一年級念完了,就升二年級,不能留戀一年級,一年級不肯放下,永遠不能升級,就這麼個道理。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說到究竟之處是佛無有法,這是真話。佛的法從哪裡來?眾生有毛病,他就有法;眾生毛病沒有了,他就沒法。好像大夫用藥一樣,你身體健康,我沒法,沒藥;你生病了,對症下藥。你有病才有藥,沒有病哪來的藥?沒有病有藥的話,這人就生病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遠離虛妄,緊緊抓住佛號,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我們只幹這一樁事情。

這一樁事情是虛妄,但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虛妄就變成真實,只有這個虛妄會變成真實,其他的都不能變成真實,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然後我們才能深深、緊緊的抓住這一部經、這一句名號,這部經就是《無量壽經》,這一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這本經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書,是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的保證書方法就是這一句佛號,信願幫助我們到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佛,就這一句佛號。我們到極樂世界會不會念佛?更認真念佛,為什麼?念佛能提升我們的品位,一直到究竟圓滿

下面給我們解釋虛妄兩個字,無實叫虛,不是真實的,這叫虛;反真這叫妄,跟真相反的,反面,就是妄。「虛假不實,故云虛妄」。我們怎麼看這個世界,看出它的虛妄?《金剛經》上末後一首偈子好,佛勸我們,我們真的把它接受過來,變成自己的東西。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閃電,一下就過去了,我們想想,從早到晚,這一天不就像個閃電一樣過去了?能不能再回來?不可能,永遠不回來了。一天是個閃電,一上午也是個閃電,更短一點,一個小時也是個閃電,一秒鐘也是個閃電。都在我們面前,我們有沒有意識到?有意識到的,都是在修般若波羅蜜,都是在修信願求生淨土,都在修。

修行沒有離開生活,修行沒有離開工作,沒有離開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統統都在修行。修行,事有善惡,惡的要斷,善的要修,斷惡修善而不住相,這就是真修行。住相就著相,著相就是造業,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這麼來的,斷惡修善著相,就變成六道輪迴。惡業所感的三惡道,善業所感的三善道,從哪裡來的?從念頭,執著來的。善惡的念頭,善惡的行為,分別、執著,這就是六道輪迴。搞清楚之後,我們才曉得,不能執著,一切隨緣,一切事,夢中佛事,水月道場,好!一點都沒有留戀。要不要建立?要建立。佛事就是學習的活動,我們在這裡講經教學,這是佛事。我們月底要辦一個祭祖,中元祭祖,也是佛事,提倡孝道。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丟得太久了,一年三次這個活動,希望把大家喚醒。每三、四個月搞一次,一年三次提醒,把這個根找回來,傳統文化才能復興。傳統文化復興,國家有救,眾生有救,世界有救了

我在國際上,認識人比較多,活動也比較多,我告訴大家,這英國人說的,不是我說的,湯恩比博士講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我告訴他們,湯恩比的話說得沒錯。中國人帶領全世界,不是政治,不是軍事,不是經濟,也不是科學,是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麼?儒釋道的學說,湯恩比特別提出來,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大乘經論,內容非常豐富,孔孟學說,代表中國傳統就是《四庫全書》。唐太宗擷取精華編成一本治國的寶典,叫《群書治要》,這《群書治要》是中國四庫的精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個東西迫切需要能夠講解的人把它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幫助全世界的人建立共識,這個重要!我們今天努力在做,做什麼?培養老師,《群書治要》的老師。我們希望十年能把《群書治要》翻成全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字,讓全世界人都能夠讀到。

中國文化領導全世界,現在有人在帶動,習主席。我們在國外看到很歡喜,看到許許多多國外的一些知名之士,有影響的人,對習主席有信心,非常難得!這些事情,生心,無住就是佛法,住就是世間法,世出世間法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只要我們生心無住就超越世間,生心有住那就六道輪迴關鍵就是有住、無住的問題,我們總得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下面,《圓覺經》說:「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這句話如果用在科學上的話很合適,為什麼?科學家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你看,他發明多少儀器幫助他觀察,把佛經上講的極微色他都找到了,真找到了。極微色在經上講誰能看見?八地以上,有五個位次的人能見到,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妙覺是究竟圓滿的佛果,他們能看見。你看科學家他用虛妄浮心,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很會想,它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個,沒有一個不相應。所以多諸巧見,科學所發現的,巧見。這兩句話用在這裡,好!但是怎麼樣?不能成就圓覺方便。為什麼?他生心他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他不會生心。這個問題,用《金剛經》上兩句話就解決了。

這些法身菩薩們,生心沒有離開無住,無住也沒有離開生心,用得非常活潑。他能化身,他能分身,像《普門品》上所講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能現什麼身。這個,科學家做不到。他能看到眾生這個人過去生生世世,乃至看到無量劫前,所以說法契機。我們說法不契機,為什麼?不知道他過去,不知道他的現行。菩薩知道,我們起心動念,他全知道。菩薩為什麼不能接引我們?我們現在還捨不得離開。有些人他就來接引,什麼原因?他放下了,他真捨了,阿彌陀佛就接他走。由此可知,佛總是滿眾生願,不干預眾生。眾生作惡也滿足他,為什麼?作善作惡,善報惡報,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菩薩沒起心動念、沒分別執著,看得很清楚,真的緣成熟了,他就來帶你走,接引你往生。他不來帶路,我們不認識,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這《圓覺經》上說得好。

又《涅槃經》第三十八卷,《大涅槃經》有四十卷,「一切惡事,虛妄為本」,作惡不是真的。那為什麼還有惡報?惡報是感應,是大自然的法則,善與善相感,惡與惡相感。眾生在六道,生生世世在這裡搞輪迴的把戲,菩薩無盡慈悲,他為什麼不來度?菩薩一看他不能接受,你來度他是白度了,他必須在這個地方去玩,玩到很厭倦,不想玩了,菩薩就來了。有出離的念頭,不想再玩,玩夠了,菩薩就來帶你走,菩薩真慈悲。我們在這裡玩糊塗了,把假的都當真的

「是故首應遠離虛妄,為止惡之本。」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沒有留戀,說走馬上就能走。還有什麼沒放下的,還有什麼人我想跟他見見面,只要有這個念頭都不行,父母、妻子、兒女都不可以。你有這一念的話,這是人情,這個情就是情執,這個情執就是輪迴的根,你出不了輪迴。為什麼?你以為是真的,你不知道是虛妄,你不知道這妄心變出的妄境。現在科學家知道,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產生的,但是他不能實用,他這物質現象他放不下,就是他生心不能無住。生心能無住,那就好了,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他沒有辦法離虛妄,知道這個虛妄,也沒有辦法離開它,問題就出在這裡。修行人把這個搞清楚了,馬上把這個毛病改正過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都不應該執著。不但不應該執著,如果功夫更高一層的人,他連分別都沒有。沒有執著有分別,心是清淨多了,清淨,不平等;分別都斷掉了,平等了,平等心現前。平等,法身菩薩,權教菩薩還不平等。

「法藏菩薩所住是真實慧,所行是清淨行」,這就是無住生心。真實智慧無住,心不住在一切法當中,一切佛法都不是真的,都是虛妄的。所以佛法要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我們是因為沒辦法,做不到,所以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叫我們把心住在佛號上。什麼時候放下?到極樂世界再放下。到極樂世界就入《金剛經》的境界了,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那不是我們修到的功夫,是佛力加持,但是管用,真得受用

無住,簡單的說,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無住。生心是什麼?見到苦難眾生,慈悲心生起來,救度的心生起來,為他現身說法,像釋迦佛、像文殊普賢這些菩薩。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世間,應化八十年,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講經教學,這是生心,雖生心他無住。所以他真實智慧流出一切經論,無住才會流出來,有住流出來的是煩惱、是習氣,差別就在此地,無住生智慧。下面,念老做的總結,是故首應遠離虛妄,為止惡之本,這很重要。法藏菩薩所住是真實慧,所行是清淨行,「故能遠離一切虛妄」,法藏菩薩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