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報親恩唯念佛-淺談祭祖最重要的內涵 YouTube及文字
摘自 02-042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110集
自了法師學習報告 「欲報親恩唯念佛-淺談祭祖最重要的內涵」
淨空老法師講評
[ 佳句筆記 ]
◎佛教之孝「以成道利生為最上報恩之事;
且不僅報答多生之父母,並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
不僅於父母生前而當孝敬,且當度脫父母之靈識,使其永出苦輪常住正覺…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我們的父母為了兒女一念的歡喜做下永溺惡道的行為。
他們以非理造業的方式滋養了我們,使我們有餘力去接觸善知識並親近善法。所以我們會一世比一世善良並前進,有更好到最好的善樂機會接近成佛。
而他們卻由於惡因的積累會不斷遭遇惡緣,然後使得他們一世比一世糟糕,乃至墮入魔道。
所以當我們現見諸多惡人並伺察他們的過失時,應當先生起無量無邊的慚愧與痛苦——「你是為了我才變成今天這副模樣的啊,我的爸爸媽媽!」
而且眾生愈是醜惡,便愈是自己未孝、未利益他們的最好證明。所以,我們見眾生的過失,是對自己過失的最大提醒。眾生是為了我們才變得這般失損,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追譴與聲討眾生的過失呢?
讓眾生成佛,並非自己無限高尚。這只不過是在做一件早該做好的份內的事情而已啊。
◎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
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
◎(父母)如今或在三途受罪受苦,望你救他,望你度他。
你(念佛)卻念念間斷,淨土不成。淨土不成,自救不了,如何救他?
既不能相救,你是忘恩負義,大不孝人。經云:『不孝之罪,當墮地獄。』
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地獄業也。
◎今之為人子者,多多皆是以落井下石為孝。如其不肯下石,似乎羞慚無顏見人一樣,越下的石多,越自為得意。
◎但竭力修持,俾親未往生則立即往生,已往生則高增品位。方為人子盡心於親之要務
◎念先人之苦節,當力行其佛化,令一切人悉得了生脫死之利益。俾吾親之名,標於西方寶蓮之上。比此間碑銘之虛榮,當天地懸殊也。
孝親者,當務其大者。其小者可行可止,不必專以此為志事也。
◎喪中一概不可用酒肉。
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
◎成就親往生,即是成就親作佛,凡作佛者,必度無量無邊眾生。世間盡孝之事,尚有大於此乎?
◎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生世世的祖先,
祭祖最重要的內涵,就是法藏比丘發的那個願:「一切皆成佛」。
祭祖最殊勝的方式,就是念佛,代歷代祖先求生淨土;自己先練就往生的本領,成就往生的弘願,再回頭提拔這些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迫切待救的曾大恩於我們的親人。
老法師:
◎自己認真念佛往生淨土,才真正報生生世世父母祖宗之恩;才有能力幫助他們,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離究竟苦就是脫離六道輪迴,得究竟樂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緣份無比殊勝莊嚴,不是容易得來的。
◎我們在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如來那個功德還不夠。
我們有沒有得佛力加持?
加持,可是自己的煩惱習氣太重,信願持名常常中斷,甚至於在拜佛、繞佛,煩惱習氣還是現前,有雜念、有妄想。
這個內在的原因,是我們過去修行時間不夠長,
外在的原因是我們遇到亂世,外面善緣少,太少了,惡緣太多了,對我們修持功夫,有極大的干擾能量。
我們自己沒有能看破,沒有能放下,這一生遇到這樣殊勝的法緣,能不能往生還是個未知數。
◎我們這一生要努力,要真正覺悟,這一生當中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不然的話三途有分,而且三途裡面,肯定地獄有分的成分最大,
如果我們怕地獄苦,就得認真學習,這一生我們有機會永遠超越,不要把這個機會喪失掉了。
◎學,學放下,放下萬緣,賢公老和尚常說:「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
假的就應該放下,
真的就要分秒必爭,時時刻刻要把佛號提起來,
丟失了不怕,一覺悟馬上找回來。
跟打仗一樣,我們丟失了就失敗了;我們撿回來了就追上了,
不斷的在這上下功夫,我們相信有個一年、兩年,把這事當作是非常認真來做這樁事情,一定會能做好。
◎念佛不能再丟失了,常常想到這個世界苦,這個世間苦,災難太多。
如何化解災難?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念佛可以化解災難。
個人的災難是病痛,
大家共同的災難,就是地球上許許多多的天災人禍,
每個都想遠離,遠離的方法:老實念佛,就對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菁華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