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21/4/12 上午 02:07:31
先無我相才無其它相 | 爲什麼修行上出種種問題,根就在「我相」 | 認爲自己悟了、證了,都是我相
【先無我相才無其它相。】
最後就提到,先得沒有「我相」。就是剛才我說的,爲什麼打不碎,爲什麼種種障礙,爲什麼修行上出種種問題,實際上這個根就在這個「我相」上。總是有個「我」字在這兒啊,所以不知不覺在這兒啊,種種地方,不管是程度高程度低的,有各種不同的「我」呀!到了《圓覺經》那是說,你認爲你自己是悟了,認爲你自己證了,還都是我相,還都是四相裏頭。所以這個是要很深入啊,我們沒有誰能逃出這個問題啊。你只有沒有了我相才沒有其他的相。所以現在不要去管別的,我這個又是法相,又是執著不執著了,你只要先不要老突出你個人,不要老從你個人出發,老是你個人那個成見,老是考慮個人的榮譽、地位,我自己的愛。我不是說了嘛,這個我相包括我的愛好,我的見解,我的生活習慣,我的這個什麼個性,這一切總之都是我相。什麼叫我的個性!你那個性,「我」都成了性了,啊,還發揮我的個性,你發揮你什麼個性,發揮你的我相!你要是沒有我相,還有什麼叫我的個性!都以爲我要強,還覺得很光榮哪、正確哪,我有我的個性,什麼個性,我相!
【從打碎另造真下功夫,可躍進一步。】
底下說,「從打碎另造真下功夫,可躍進一步」,都很懇切。但是你不打碎,你就慢慢這麼薰習,你好好下功夫也可以有進步。但是說是一種就是可能不知不覺有的就走上錯路了。假定不走上那些錯路,你就是不「打碎另造」,你也在那兒用功,那就是只能,就是剛才我說就只能爬,就不是能飛躍。你如果真能打碎另造,破了我相,能夠常常「觀照」,不讓這個「我」字去當家做主,真能「打碎另造」,真要下番功夫,你就可以躍進,這個進就是一個質變,就不是那個漸變,不然怎麼叫躍進呢。所以大家要想質變也就是這樣,要想躍進也是這樣,這個道路就是這個道路。你又想躍進,又不想「打碎」那就不行。所以這個話說得很清楚。那也並不是說我就…,那我怎麼辦?那你就這麼著也可以,你現在就是你先這麼做下去吧,先慢慢薰習吧,慢一點嘛。
【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功夫始有著手處。此二關不破,任你談玄說妙終是門外打之繞。】
所以再引《自警錄》的兩段,就說明夏老師對於這個問題,要求自己要求得很嚴格呀!自警就不是勸別人的,是自己警誡自己的,這話就很嚴格,這都是夏老師的成就,要求自己很嚴。「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不要自己糊弄自己,不要把自己擺在一個不正確的地位。有一天我跟齊大師兄說,我說現在的人通病就是把自己擺高了,你把你自己擺高了就是自欺嘛。你必須打破自欺這一關,始有商量處,才能商量問題。「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功夫始有著手處。」要談功夫呀,從哪兒著手啊?你得灼然見得,清清楚楚,跟火似的那麼清清楚楚地見到自己的滿身的過失,你這之下才談功夫,你功夫才有著手處,在哪兒著手;你沒有這一關,你去談功夫,自欺!欺人!這都是夏老師的話。「此二關不破」,這兩個關不破,「任你談玄說妙,終是門外打之繞。」在門外,「之」字就這麼著,「之」字草字不這麼寫嗎,你在門外之字繞,你進不了門。你談玄說妙,你不在這個地方下工夫,你說得再深,什麼什麼大乘經典,你背得爛熟,你這都是自欺之談;你雖然說的是玄妙,你是在門外頭那兒轉呢,沒進門!就是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