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述《無量壽經》緣起 YouTube及文字
摘自 02-042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103集
自了法師學習報告 「印光大師述《無量壽經》緣起」
淨空老法師講評
[ 佳句筆記 ]
◆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華嚴一生成佛之末後一著。實十方三世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勝方便也。
◆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淨土法門,了生死無上妙法也。
◆淨土一法,為一切諸法之所歸趣。
◆多劫不能成佛,由修自力法門故。
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餘諸法門,皆仗自力。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
此修淨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
◆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專仗佛力。
自己但具真信切願,持佛聖號。則於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其餘一切法門,必須修到業盡情空之時,方可了脫生死。
否則任汝工夫深、功德大,煩惱若有一絲一毫未盡,則仍然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之外。
以自力了生死,比仗佛力了生死,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也!
◆總而論之,
一代時教,百千法門,無非令人由文字般若而超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證實相般若。
既證實相般若,則心淨土淨,情空境空。如一月普印於千江,若萬籟咸鳴於一風。光明壽命,橫遍豎窮。直與彌陀世尊,同一廣大悠久。
如是則
何經非淨土之經,
何行非淨土之行?
約而言之,
唯淨土三經,專明其致。
大啟願輪,深明緣起,其唯《無量壽經》。
◆如阿伽陀藥,萬病總治。
故無論業之輕重,惑之厚薄。但能信願念佛,無一不獲往生。
如摩尼珠,隨意雨寶。
故但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待至業盡情空,心佛雙亡時。則一切法門,河沙妙義,無不融會貫通於自心矣。
淨土法門,其妙如是。
其有欲上薦先亡,下濟群品。令一切人,不廢本分職業,各得現生出離生死輪迴者,可不汲汲從事於此法門乎哉!
老法師:
◆除了這一法,之外再沒有一法能幫助我們一生成就的。
這句是老實話,是一切諸佛所說之法,我們永遠要記住,要依教奉行。
這一法得來不容易,佛在《無量壽經》上給我們講得非常詳細,四十八願是怎麼來的。了解事實真相之後,我們才會把這個法門當作珍寶,不敢遺失,它能救我們法身慧命。
◆諸佛菩薩慈悲到極處,特別憐憫現在動亂的社會,眾生苦不堪言,佛菩薩哪能不救護?救護必須要現身說法,
有這些人真正發心,真正做出犧牲奉獻,佛菩薩就加持。
◆念佛,來佛寺三個都是這樣走得自在,沒有病苦、沒有老苦、沒有死苦,說走就走。
◆他給我們證明這些事情我們要記住,決定沒有迷信,他頭腦清楚,他不是糊塗人。
第一個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真有;
第二個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真有,彌陀四十八願接引眾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他是常寂光。
所以跟佛見面,這《楞嚴》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沒有來去。在那個境界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統統是當處,
你想見,佛就現身,想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在你面前,不想看就沒有了。沒有來去,只有隱現,它所現的是實報土。不但能見佛,十方諸佛剎土凡聖依正莊嚴想見統統見到。
所以,他住哪裡?他住極樂世界,人在我們這個世界,他所住的是極樂世界,他知道,別人不知道,他不宣說沒人知道。
用這種方法為我們做示現,增長我們的信心,加強我們的願心,讓我們好好的向他學習,這句佛號一切時一切處都不能夠丟失。
◆常常想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不要以為今天這個好像很容易得到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過去世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緣,才見到、才遇到。
◆善緣我們有報恩心,沒有情執,要有情執就麻煩了,就不能往生。
惡緣,遇到都是找麻煩的,毀謗你的、陷害你的,甚至於想殺你的,我們要幫助他懺悔業障,我們念佛要給他迴向,冤家宜解不宜結。
會有這麼大的怨恨,這一生並不相識,不認識,沒有遇到過,那總是過去生中造的業。
◆我們要學普賢十願,禮敬平等的,善人、惡人都要禮敬,為什麼?他本來是佛。
植物、動物要禮敬,山河大地要禮敬,毋不敬。佛這樣教我們,儒家的禮也教我們,你看《禮記》第一篇,「曲禮曰,毋不敬」。
我們佛門,打開拜懺的懺儀,第一句話,「一切恭敬」、「一心頂禮」,就這個意思。恩怨平等,統統是成就我們。
順境、善緣成就我們斷貪瞋痴慢,
逆境、惡緣也是幫助我們斷貪瞋痴慢的,
不在境界裡頭鍛鍊,你怎麼知道你的心清淨平等了?
一定要在境界裡頭去練,練到真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功德圓滿了。
◆順逆境緣都是我們的恩人,如果我們還有怨恨、還有貪戀,錯了,我們就墮落了。
統統是佛菩薩示現表演來考我們,我們經過這些考試,關關通過,就成就圓滿功德。
所以,一切眾生都是恩人,有恩於我,有德於我,我怎麼可以怨恨?
你要把理想通,如果有這個煩惱習氣重,天天想一遍,你煩惱就會減輕,智慧會增長。
境界現前如如不動,生起感恩的心,絕不會有貪瞋痴慢,決定不會有報復,這就對了。
◆宇宙跟自己一體,千萬記住,
害別人就是害自己,
敬別人就是敬自己,
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這就對了。
[ 菁華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