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假學佛,不當佛油子 YouTube及文字
摘自 02-042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102集
丁嘉麗老師學習報告
淨空老法師講評
[ 佳句筆記 ]
◎「怨恨惱怒煩」齊上陣了,根本想不起來念阿彌陀佛,念頭全在身體的病痛上。
◎「念佛人關鍵時刻根本提不起佛號,這是掉鍊子;你這是打著學佛的幌子消遣佛法,你這是假學佛!」
◎念佛的念,不是嘴念,是今心,即現在的心中有佛
◎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念佛人,天天在念佛,
為什麼生病時一聲佛號都提不起來,關鍵之時掉鍊子?就是我不老實,沒真聽恩師上人的話;我也沒有真幹,根本沒有放下身心世界來念佛。
我那時念佛有點像是應景,甚至有點想出風頭,貪好、圖名,
沒有為了了生死而念佛,
沒有堅決的出離心來念佛,
也根本沒有真思地獄苦怕墮地獄而來念佛!
也就是沒有真信切願的來念佛!
◎我的自以為是,差點害了我的身命及法身慧命,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假學佛。
◎沒有真正做到,就是理不明、就是沒真信、就是有懷疑,
有懷疑就要認真地聽經。
「一定要認真聽經,跟著黃念老的《大經解》學習,莫換題目,老實念佛。」
◎這種投機取巧的心理害死人!
自己的生死路上,只有真心靠定阿彌陀佛才是定心丸。
而平時不老實念阿彌陀佛佛號,養成習慣,在業力奔流的因緣點上,自己真的是一點都做不了主啊。
◎我們念佛人的真功夫就是放下身心世界,這聲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平時就得死心塌地地念這聲佛號,以備臨終之需。
◎臨終四大分解時如「生龜剝殼」的痛苦,那應該是我生病時的萬千多倍都不止啊,
怎麼保證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呢?
答案唯有老老實實回到當下,每天練習,每天念佛。把每天都當成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用出離心來念佛。
◎修行最終在個人,自己要對自己的生死負責。
◎我也有求感應的心,這實際上是急功近利的心,
急於求成,顯擺自己的修為;貪圖捷徑,不紮實用功改毛病習氣,不踏實念佛,耐不住寂寞。我自己身上也存在著這種想法甚至做法。
◎總是想找出捷徑,快點出效果。
因為著急,念佛成了愈念愈煩惱了。表面上我看似在精進念佛,只是嘴念口善而已,所以佛號不牢靠,沒把握,一場病就露出馬腳了。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關鍵是佛理不明,經沒聽懂,一知半解。其實就是信不真、願不切。
這樣子念佛,肯定沒法喜,也枯燥。再加上求感應神通之心,很容易換題目,東奔西跑,隨風轉。
◎我每天早上都是三點起來,燒香,念佛,我幹著活也念佛,轉著瞌睡了,歪那兒也念佛。
回西方極樂世界,那不是一會兒就修好的
◎理清楚了,佛號的功德自然不可小視,自然念茲在茲。
◎所謂「油」,就是熟悉了,不那麼真誠,不那麼認真。
「佛油子」的意思,是聽了一些佛學常識、知道了一些公案故事,
以為自己聽懂了、看明白了,什麼都知道了,習以為常了;常了就不以為然了。
這個「常」不是真正地了解佛法究竟意,「常」裡帶著我慢之心,非常可怕!
◎
要麼是背台詞,跟著光碟說下面要播放的話;
要麼就看著盤,腦子裡想著別的事情。
有時還把光碟當成了背景音樂,直到迴向的音樂一起,馬上起身關電腦,意思是自己的功課算是完成了。
我發現我疲沓了,把海賢老和尚的光碟當成應景了。很快我意識到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為什麼劉素雲老師看了近七百遍光碟遍遍是新篇,遍遍有悟處。我反思的結果就是自己沒有恭敬心、沒有敬畏心、沒有感恩心!
我感覺自已有點成了佛油子了,如果這樣下去再不幡然改悔,必造大錯。
◎為什麼師父上人講經老講鍋漏匠的故事、老講瑩珂法師的故事。
鍋漏匠是真的聽話、老實、真幹,恭敬自己的師父、信任自己的師父,所以念佛三年之後站著往生。
瑩珂法師是真的敬畏因果,害怕下地獄,聽到念佛法門彌足珍貴,三天三夜地用功夫。
◎海賢老和尚的盤我根本沒看懂啊,我只是熟悉了台詞而已!
海賢老和尚老實、聽話、真幹,「孝親尊師」,不換題目,用心念佛
◎死心塌地每天認真聽恩師上人講經解惑。
◎我每天極其認真地堅持用「十念法」念佛,攝耳諦聽。
我的做法是不貪圖多,講求品質,就盯準當下這一聲佛號,堅持做到印光大師提出的「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這三個清清楚楚。
我還時時用印光大師在民國二十四年寫給張靜江居士的信來警策自己:
「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
當念佛時,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
能志心諦聽,與不聽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懸殊。
此法無論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無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
我體會到念佛要融於生活,要像海賢老和尚一樣農禪並重,
佛號就是我的空氣,與我須臾不離開!
◎睛當防雨備以傘,晝當防夜備燈燭,暑當防冬備棉帛,生當防死備功德!
念佛念佛念彌陀,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多一天時間就多了一天改過。
念佛重在改過,否則喊破喉嚨也枉然,嗑破了腿還是貪嗔癡慢的心,照樣走不出輪迴圈。
◎念佛要與生活融合,時時處處都是道場,
念佛是每個學佛人自己的切身大事,管好自己打緊!
◎我現在知道老實念佛就是真正的懺悔,不再當「老改犯」了
我現在老老實實念佛就是改錯,就是後不再造。
老法師: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無論在國內、在國外,看到許許多多的同學,初學的時候都叫人欣慕,可是最後的結果,他換了題目,他拐彎兒了。
為什麼會變?為什麼會一念糊塗了?有道理。
有什麼道理?沒扎三個根。
為什麼我們學了傳統文化明知故犯?
根是紮下去了,禁不起風吹雨打,一遇到風雨就塌掉了,這就是根扎的不牢,不牢固,他不會成就。
出家、在家都沒有兩樣,沒有恆心,沒有耐心。
不能著急,學東西,要有真正發心,要慢慢來
◎還有一個聽我講經的,十幾年,經教學得很好,講得很不錯,確實是個人才,結果敵不過名聞利養、高名厚利,他就離開我,就走了,非常可惜!
不能吃苦,慾望太高,這都是紮根教育沒做好。
紮根,他是二十多歲的時候才學《弟子規》,他不是從小紮根。
◎我這一生是因為天天講經、天天讀經,這才穩得住,
如果不是天天講經、天天讀經,這個社會上誘惑力量多大!能不動心嗎?能不隨波逐流嗎?
如果不講經,自己學會懈怠,
要講,講給人家聽,自己總得要認真準備一下,那就不一樣了。
◎念佛應該分秒必爭,我還有一秒鐘,這一秒鐘念一聲佛號,不要讓它空過。
◎什麼樣的方法積功累德最殊勝?無過於念佛。
無論做什麼功德,比不上念佛的功德。
念佛功德是念全宇宙、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共同名號,又是自性佛,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沒有一樣缺的。
這一句佛號具足了「三聚淨戒」,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全在這一句佛號當中,一樣不缺。
這個要是不是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不懂得,你不珍惜,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死心塌地再也不換了。
[ 菁華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