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簡要介紹(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九年學習結業報告) YouTube及文字
摘自 02-042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219集
李桃居士學習報告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九年學習結業報告」
淨空老法師講評
[ 讀書筆記 ]
◆「序分」明本經第一
在一般經典看到,通常與會人數為千二百五十人俱,而參與本次法會人數卻高出十倍,「萬二千人俱」。和《法華經》與會人數、講經地點及第一表法者完全相同……
古德說:「成佛的法華」。亦說本經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又《華嚴》長子、庶男皆在本經,且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方才圓滿,故顯本經是一切經論之最終歸宿。
與會之聲聞眾、菩薩眾皆是諸佛示現,實非小乘,正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同台示範。
第一等的智慧、神通、禪定皆在本經。法門雖有無量,殊途同歸,故修學《無量壽經》,名佛陀第一弟子。亦表念佛法門為世尊度眾生成佛道之第一法門。
◆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最善。普賢菩薩之心、願、行及身、口、意無一不平等,普遍對一切人事物真誠純一妙善……表我們修學本經的關鍵學處。又普賢菩薩乃密宗初祖,故亦表淨密不二。
第二位是智慧第一,又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的文殊菩薩,在此表歡喜信受本經,即為大智之人。同時亦表禪淨不二。
第三位「彌勒菩薩」,表當來承傳。他在本經中接受世尊囑咐,護持、弘揚此經,故知將來下生成佛一定宣說本經,一定勸人念佛求生淨土。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表輾轉弘護。
◆「菩薩實德」明本經第一
此諸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普賢無量行願,明瞭通達一切眾生自性中所含一切佛法,故能於無量世界示現成佛。
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凡往生彼土者,皆得彌陀本願平等加持,悉獲如上神通德慧。
我們無始劫來,所造惡業,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不能容受。而人在臨命終時,如古德云:如人負債,強者先牽。若仗自力,則惡業有一絲毫,便不能出離生死,況多乎哉。
故知往生淨土,必仰仗佛力。既必仰仗佛力,則「無量諸佛咸共護念」就至關重要矣。故知本經、本法門不可思議。
◆先喻性德之清淨:「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以此四喻明菩薩智慧之深、警覺之高、威德之勝、清淨之潔,盡顯自性德體尊勝。啟發學人唯有最高警覺,一切時處,不染諸妄,不失彌陀,方能開顯自性莊嚴威德,及深如巨海之本智。
次喻修德之平等:「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此以色法四性「地、水、火、風」喻菩薩修德之勝。啟發學人於日常中修此四種美德
菩薩利他之真實大德:「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眾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淨蓮華,離染污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六條真實大願」明本經第一
【定成正覺願】: 此為彌陀授記,凡往生淨土者,決定成究竟佛……華藏世界文殊、普賢,圓滿佛果亦在極樂,他方佛剎亦復如是。
【光明無量願】: 光明者,智慧也,指願力所及之處……法藏菩薩因地五劫修行,遍參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此因感二果……極樂世界超過一切國土……與一切諸佛剎土眾生廣結法緣
【壽命無量願】: 無量殊勝莊嚴皆需壽命方能受用……淨宗第一德是壽命無量,阿彌陀佛正是由於壽命無量,方能長久住世;方能廣攝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中信、願、持名之眾生同生極樂。
【諸佛稱歎願】: 諸佛何故如此讚歎?因佛佛道同故。諸佛皆知法身一體,無有一眾生能出法身之外,故諸佛共同的願望是一切眾生皆成佛道。而成就圓滿佛道,唯有在無量壽佛的極樂世界。
【十念必生願】: 此願是彌陀本願之核心,亦是一切諸佛讚歎阿彌陀佛的根本原因……世尊一代時教結歸至一句佛號。念這句佛號,一切諸佛菩薩、一切經論皆含其中矣。
【作阿惟越致】: 法身大士修滿兩個阿僧祇劫,方能證得八地……我們帶業往生到極樂淨土,在還沒有進入阿彌陀佛講堂之前,單是見到寶樹,就已經證得菩薩果位的初地到九地境界。
◆『菩薩往生』及『非是小乘』明本經第一
本經在在處處都看到「信願行」這三個往生淨土必須具足的條件。序分具足信願行,正宗分、流通分同樣具足信願行。
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十方一切諸佛稱讚,一切諸大菩薩嚮往的修學聖地。故一切諸佛統統在此勸請我們依此法門修學,執持名號,求生淨土。
我們選此法門,智慧等同十方不退菩薩及文殊、普賢等;往生彼土後,所得之殊勝功德利益與諸大菩薩完全相同!可他們修行了百千億劫,而我們在今生很短的時間內一心稱名,即可全攝諸菩薩之功德為己之功德。此事於理於事皆有充足依據……受持本經,實為阿彌陀佛「第一弟子」,亦是釋迦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之第一弟子。亦顯本經確確實實為諸經第一。
◆每一位往生者,皆於過去曾經供養過無量諸佛,今得彌陀本願及過去曾經供養過的無量諸佛威神護佑,今生方得遇此法門,若肯真信切願念佛求生淨土,證明己之善根已熟,實為可喜可賀,實為稀有難遭;
故當於日常中,密集讀經、念佛、學經教,培福植德。
◆吾等實當隨順佛語,「當孝於佛,常念師恩」,
生活中以補足善根、福德為要事,保持不接受一切染污之警覺,萬緣放下,至心稱念阿彌陀佛,求願往生極樂!
老法師:
◆這篇文字並不多,把整個《無量壽經》做了最簡要的介紹。
這個介紹好!讓人在極短的時間當中認識淨土,認識《無量壽經》這個會集本,認識受持這部經的真實功德,對於接引初學是最好的一堂課……
對於老修也有好處,老修往往功夫不得力,常常讀讀這篇東西,這是《無量壽經》全經的綱要,面面都說到了,簡要詳明,非常難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菁華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