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草
下面就是记载在路加福音(10:25-37)里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甚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甚么.你念的是怎样呢。 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主耶稣讲的这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常被解读为是关乎如何爱人如己的教导,以为这只是在教导基督徒应当像好撒玛利亚人那样,对有需要的人,要伸手相助,要爱人如己。可当我再思这个故事时,我觉得这个故事所要启示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爱人如己,而是在于救恩的真理。因为,主讲这个故事,是在律法师问祂,该作甚么才可以承受永生的情形下。所以,解读这个故事,就不能脱离律法师最初的有关如何得永生的问题。
律法师以为,得永生是靠作什么来赚取的,所以他问,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但这是个错误的提问。而这个错误的提问,也显明了,律法师还没看清自己全然败坏的真相,还以为自己有能力达到神的标准,以致得永生。所以,主借着这个故事,指出了律法师和所有罪人的本相,从而阐明,永生绝不是满身伤痕累累的罪人,可以靠自己作什么而获得,乃是要完全仰懒白白的救赎之恩。
在这故事里,那个被强盗剥去衣裳、打得半死的人,我认为是指悖逆神的罪人,因他是从神的圣城耶路撒冷,下到神所要毁灭的罪恶之城耶利哥去,而这正是一个悖逆神之罪人的写照,同时,犯罪的人,就如无衣遮盖的赤露之人,“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为不洁之物.素来尊敬他的、见他赤露就都藐视他。”(哀1:8)在这条悖逆神的路上,罪人的被剥夺和被打伤的情景,就如神对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你们为甚么屡次悖逆、还要受责打么。你们已经满头疼痛、全心发昏。正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尽是伤口、青肿、与新打的伤痕.都没有收口、没有缠裹、也没有用膏滋润。”(赛1:5-6)面对百姓所受的损伤,祭司却视而不见,无所作为地走过,正如神对他们的责备,“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他们轻轻忽忽的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8:10-11)
那位动了慈心的好撒玛利亚人,我认为是在比喻神的救赎。因为,好撒玛利亚人为这位被损伤的人,用油和酒来包裹伤处,而经上说,“他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诗147:3)所以,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的是神。好撒玛利亚人还为受伤者付上所需照应的一切费用,救赎的恩典白白地临到受伤者,这对应了神为罪人的救赎付上了所需的一切代价,神的救赎之恩白白地临到罪人的身上。一无所有、伤痕累累的罪人,对自己的得救是无能为力的,唯独神自己付上重价的救赎之工,才能让罪人白白地得到医治。
对于律法师所问的,谁是我的邻舍呢,主耶稣最后对律法师的反问,“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就是清楚地把律法师,置于落在强盗手中的那个人的位置上。那么,主对律法师所说的,你去照样行吧,并不是普遍认为的,以为主是叫他照撒玛利亚人那样去行善,而是让律法师照那个被打的那个人那样,完全仰懒救赎的恩典,领受神白白的救赎之恩,只有这样,才能承受永生。
主耶稣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太9:12)所以,罪人必须先看清自己在罪中的本相,承认自己是有病的,才会知道自己需要被医治,被救赎。至于谁是我的邻舍,主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对于律法师认为,是怜悯人的是那人的邻舍,主并不没对此给以肯定或否定,因为,律法师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不知道谁是邻舍,而是为了显明自己有理。所以,主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也就不在于回答这个问题。爱邻舍如己,是神赐给摩西的律法,"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利19:18)(这里的爱人如己,英文是,爱邻舍如己)作为律法师,是清楚和熟悉神的律法。
主耶稣用这个故事,把罪人的真相,和神的救恩,启示出来。所以,好撒玛利亚的故事,是一个关乎罪人如何得救赎的真理,而不是普遍认为的,是在教导如何像好撒玛利亚人那样去爱人如。不过,这完全是我个人目前的思考和解读,写下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