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批驳远志明所传播的与圣经真理相悖的人生格言

作者:小草

远志明在其博客里曾发表了《50句人生格言》,他说这50句是他选编出来的,那就是他认同的了,见下面截图:

诗人大卫说,“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诗19:7-10)使徒保罗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所以,真正纯正、有益、美好的人生格言是神所赐的一切教导,只能是从圣经而来,或是根基于圣经的。属世的所谓人生格言都难免是肤浅和错谬的,就如经上所说的,那只不过是世上的小学罢了。“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歌2:8)

这50句的人生格言不是来自圣经,也不是基于圣经,乃是属世的,且有不少是明显与圣经真理相悖的。远ZM如此公然地在其有众多粉丝的博客上传播这种与圣经教导相悖的所谓人生格言,等于是在大肆传播谬论,与神的教导唱反调。下面就从他发表的50句人生格言里,拿出几句为例来指证其谬误。

第9句:无知并不可怜,不知道自己无知才是可怜。

无知不可怜?无知的本身就是致命的,因经上明明说,“愚昧人因无知而死亡。”(箴10:21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 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记你的儿女。”(何4:6)

第10句:自卑的人有救,自傲的人没救。

天下不乏自卑的人,自卑并不是什么美德,自卑无非是自觉不如别人。自卑的人很有可能因自卑心理而具有些不健康和不正常的情绪。自卑的对面并不是自傲,自卑也不等于是谦卑,说自卑的人有救真是很莫名其妙!

经上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 神所赐的。”(弗2:8)所以,一个人是否有救完全就是出于神自己主权的恩赐,而不是因人自己的什么行为、或有什么性格、或有什么心理决定的。要是自卑的人有救,那就等于说,人可以靠自卑得救了,而这是道地的谬论!真正没救的人也不是自傲的人,乃是在基督救恩之外的人。一个再骄傲的人,一旦神的救恩临到,骄傲可被打碎,生命被重生,所以并不是自傲的人就没救。

第11句:包容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日子就好过;如果你一直想改变他,你会很痛苦。

按此说法,基督徒根本就不该去想改变非基督徒,而是要去包容非基督徒对上帝的不信从,甚至是该去包容异端邪学,而不该为真理竭力争辩,否则日子就不好过,还会很痛苦。

但保罗说,“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1:8)所以,面对传不同福音的人,不是要去包容,而是毫无包容的余地。

第20句: 人离开这个世界时,心里都有一份无奈与凄凉。

保罗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1:23)保罗对离世不仅没有无奈和凄凉之感,而是满了美好的向往。

第43句:人,来是偶然,去是必然,一来一去,就要感恩。

诗人大卫说,“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作我被造的肢体尚未有其一〕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139:13-16)

人如果是进化来的,那么人来就是偶然的。但人并非是进化来的,乃是神所创造的。既是神所造的,那么人就不是偶然的存在,而是神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说人来是偶然的,等于在否认人是神所造的,这样的教导就与进化论和否定创造论无异!

第44句:良心是上帝的声音,人可以骗别人的耳目,却骗不了自己的良心。

良心是上帝所造的,但人堕落之后,良心也受了罪的玷污,人的良心不是上帝的声音!经上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如果人的良心是上帝的声音的话,那么人的心就不至于是坏到极处了。如果人的良心是上帝的声音的话,那么人只要听从自己良心的声音就够了,那样的话,圣经的教导和圣灵的感动岂不都成了多余的?

宣说良心是上帝的声音等于否认人心的堕落和不可靠,也等于在圣经的教导之外另立权威。良心的堕落和不可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良心是会受文化和习俗的影响,比如食人族有他们自己的良心,那就是食人并不会让他们觉得是罪恶,反而是食越多人越是英雄。“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是某种革命者的良心。

第50句:富足不在于拥有多,而在于贪心少。

经上说,“这些人实在是贫穷的、是愚昧的.因为不晓得耶和华的作为、和他们 神的法则。”(耶5:4)所以,富足与否虽然不在于拥有多少属世的财富,但也不在于贪心的多寡,而是在于是不是“晓得耶和华的作为、和他们 神的法则”。

要是贪心少了就叫富足的话,那么佛教和印度教那种所谓看破红尘,不再贪恋尘世,躲到深山老林去修行的人就算得上是富足的了。但实际上,他们这些人是不信神的,是对神的作为和法则一无所知的人,这种人根本就不是富足的,而是贫穷的、是愚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