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十诫里的守安息日是礼仪律而非道德律

作者:小草

在神颁布给摩西和以色列人的十诫里,第四诫是守安息日:【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20:8-11)

旧约时代,神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和诫命有两类,一类是道德律,例如:不可拜偶像,不可杀人,不可奸淫,等等;另一类是礼仪律,比如,有关圣所、献祭、守节等的律例。礼仪律是对新约基督和救恩的预表,是后事的影儿。所以到了新约时代,礼仪律就完成了其功用,不再需要持守,而归于无有了,“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歌2:16-17)“既说新约。就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希8:13)但道德律在新约时代乃是不会过去的,在新约里也一再说到不可奸淫,不可拜偶像,不可撒谎,等等。

在十诫里,有没有礼仪律?还是都是道德律?除了第四诫,守安息日,其余的九条诫命都是道德律,这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但第四诫却一直是有争议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安息日会认为第四诫还是要持守的,他们甚至于认为,不守安息日就是不守神的诫命,就是不得救的表现。本文旨在论证守安息日并不是道德律,而是礼仪律。

最简单和直接的论证,就是新约的经文里已经很清楚地说了,安息日与其他的一些节期和律例都是后事的影儿,“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歌2:16-17)所以,安息日就当和其他的作为预表性的礼仪律一起归于无有。

道德律是对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是有效的,都得持守的,比如,不可拜偶像这条诫命,无论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代,只要拜偶像,那就是犯罪,就是得罪了神。而旧约时代,神赐给以色列人的一些礼仪律,比如割礼,这是神要以色列人遵从的。但到了新约时代,使徒保罗清楚地说了,“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加6:15)所以,割礼就不是道德律,而只是礼仪律。

那么,为什么说守安息日并不属于道德律呢?因为,守安息日是要什么工都不可作,但是祭司却在安息日献祭,这就要做工,“当安息日、要献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并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又将同献的奠祭献上。”(民28:9)对此,主耶稣说,“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么。”(太12:9)所以,安息日并不是所有的人什么工都不可作,比如,祭司就可以不守安息日,可以犯安息日,这就说明,守安息日并不是道德律,因道德律是无论谁都得守,都不得干犯的。

主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一个病了38年的人,“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来走了。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约5:8-10)在安息日拿褥子走路,这是犯安息日,但却是主耶稣所吩咐的,这也说明,安息日什么工都不可作,并不是人人都要守的道德律,而是礼仪律,否则主耶稣就不会叫那病人在安息日拿褥子走。只要没有干犯礼仪律所预表的实体,就不算干犯安息日。这个病人是听从主耶稣的话拿着褥子走,而主耶稣是安息日的主,“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12:8),在安息日听从主的话,遵主行,正是守安息日的真意。

安息日所预表的,就是在救主耶稣里,人才能享受的心里的安息,而不是在于外在的作不作工。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