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Nov 13, 2015 5:31:22 AM
三、 受幽冥戒的目的
就是要讓我們過去世的歷代祖先、父母、兄弟姐妹、冤親債主等,得以受此戒,而仰仗持戒的功德離苦超生
四、 注意事項
1.代亡者求受幽冥戒者,僅可一人代一位亡者受戒,且務必親自參加。
一、 幽冥戒的意義
所謂「幽冥戒」,就是一切孤魂亡靈所受持的戒。凡是想為亡者求受幽冥戒的人,應該虔誠代求,才能感得諸佛菩薩及聖賢僧降臨法會,證明授戒。
代求者應該發廣大心,願幽冥界眾生同時得到佛法利益,離開幽冥的罪苦,往生善道。並且要觀想亡者的容貌,發深切的信心代替亡者頂禮三寶,如此才能感得亡者一起發至誠心,求受皈依及大乘菩薩十戒。要這樣發心,才可以感應道交,真正做到替亡者求受幽冥戒。
二、 幽冥戒的內容
(一) 皈依:
就是從現在到未來,生生世世皈依佛寶、皈依法寶、皈依僧寶、皈依戒。
(二) 求受大乘菩薩十戒:
就是梵網經十重波羅提木叉戒。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婬欲 4.不妄語 5.不飲酒,以及
6.不說四眾過(不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的罪過);
7.不自讚毀他(不稱讚自己、譭謗他人);
8.不吝惜加毀(不吝嗇、愛惜錢財不肯布施;或是有人求法時,吝嗇佛法,不肯為說一些佛法,反而罵人、譭謗人);
9.不瞋心不受教悔(不生氣、打人或罵人;事後別人道歉,不可以不接受。既經道歉,則不可再生氣);
10.不譭謗三寶。
聖嚴法師:菩薩戒指要附錄三傳授幽冥戒儀範
附錄三
傳授幽冥戒儀範
一、迎請法師
(班首出班,執香,隨二引禮法師迎請菩薩法師,進壇,拈香,唱贊)
本源性海凡聖體同只因迷障未銷鎔輪迴劫無窮聞法開通戒受悟真空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二、法師升座
三、往生蓮位前上供
(念佛至往生壇前)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卅: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往生淨土神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毘阿彌利哆悉耽婆毘阿彌唎哆毘迦蘭帝阿彌唎多毘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
利娑婆訶(三遍)
變食真言
南無薩嚩怛他誐多嚩嚕枳帝唵三跋囉三跋囉吽(三遍)
甘露水真言
南無蘇嚕婆耶怛他誐哆耶怛侄他唵蘇嚕囌嚕缽囉蘇嚕缽囉蘇嚕娑婆訶(三遍)
普供養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伐日囉斛(三遍)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
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回到戒壇)
四、請聖
香花迎,香花請,一心奉請
大德,釋迦如來,哀憐懾受,為菩薩幽冥戒和尚,慈愍故。(新戒菩薩就地一拜)
香花迎,香花請,一心奉請
大德,文殊師利菩薩,哀憐攝受,為菩薩幽冥戒羯磨阿阇梨,慈愍故。(新戒菩薩,就地一拜)
香花迎,香花請,一心奉請
大德,彌勒菩薩,哀憐攝受,為菩薩幽冥教授阿阇梨,慈愍故。(新戒菩薩就地一拜)
香花迎,香花請,一心奉請
大德,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諸大菩薩,為尊證,為同學,慈愍故。(新戒菩薩就地一拜)
五、受戒
(大眾長跪合掌)
法師云:「《梵網經菩薩戒本》雲:『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故今仗諸佛菩薩慈悲願力,為諸幽冥界一切有緣眾生,說菩薩戒,汝等有緣眾生,應當諦聽。汝等靈界眾生,受戒之前,先當懺除一切罪業障礙。請隨我誦。」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三寶求懺悔。(三稱三拜)
法師云:「今為汝等靈界眾生,先受四不壞信。請隨我誦。」
從今身至佛身,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從今身至佛身,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從今身至佛身,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
從今身至佛身,皈依諸佛如來一切淨戒。(三稱三拜)
法師云:「再為汝等靈界眾生,受三聚十無盡菩薩淨戒。梵網菩薩十條重戒,條條皆含一切律儀、一切善法、度一切眾生的三聚淨戒,條條皆攝無盡功德
故。汝等靈界眾生,應當諦聽,一心奉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殺生,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妄語,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淫欲,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偷盜,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酤酒、故飲酒,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說四眾過,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慳,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瞋,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自讚毀他,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盡未來際,不得故謗三寶,是菩薩淨戒,汝等靈界眾生當受持。
六、發願迴向
法師云:「已為汝等靈界佛子,授三聚十無盡菩薩淨戒,今當隨我發菩薩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稱三拜)
法師云:「汝等靈界佛子,已發無上菩提心願,今當修學菩薩慈悲心行,將此受戒的無量功德,迴向十方一切眾生。」
受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一切諸眾生,同生十方淨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七、功德圓滿
(大眾禮謝菩薩法師,頂禮三拜。眾新戒恭送菩薩法師回寮)
八、送往生牌位
(與往生蓮位前上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