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Feb 04, 2016 8:54:4 AM
摘自妙境長老 - 地持菩薩戒本講記
本來這個菩薩戒照理說,就是要受菩薩戒之前,先學習菩薩戒,學習這個菩薩戒的開遮持犯,怎麼叫做持?怎麼叫做犯?怎麼叫做開?怎麼叫做遮?自己斟酌自己我能受持清淨了,然後才受菩薩戒。這個受菩薩戒之前先要學菩薩戒,而後先要發無上菩提心,這樣子應該是兩件事:一個你能發無上菩提心,而後要學菩薩戒,學通了,自己感覺到自己能夠受持清淨,然後才受菩薩戒的,應該是這樣受。但是我們漢文佛教就是速成,原來這個菩薩戒可能還沒有讀過,和比丘戒完全不同,就是受了沙彌戒,也可能沒受沙彌戒,就去受三壇大戒。先受沙彌戒,隔幾天受比丘戒,隔幾天受菩薩戒,就是這樣受。這樣受也是好,因為你若是注意去讀的話,我受了菩薩戒,我要知道這個菩薩戒是怎麼回事,那你就要學習,學習以後,再學習發菩提心也是可以。
菩薩戒羯磨文釋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 玄奘 譯
明菩薩弟子 智旭 釋
若諸菩薩。欲授(此)菩薩(以)菩薩戒時。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理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令其聽受(應)以(智)智觀察(彼人)自所意樂。(必須)堪能思(量決)擇受菩薩戒。非惟(以)他(人相)勸(故受)非為(欲)勝他(故受)當知是名堅固菩薩。堪受菩薩淨戒律儀。(乃)以受戒(之)法。如(其所)應(而)正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