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l 31, 2011 3:34:58 PM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2/yinshun32-02.html
如來藏法門,弘通於(由)東(而)南印度;阿賴耶緣起說,弘通於(由)西(而)北印度 [P21] 。各別的發展,而又結合起來的,是(『勝鬘經』開端)『楞伽經』的「如來藏藏識心」。但中 國禪者,並不注意『楞伽經』的賴耶緣起說,而重視聖智自覺的如來藏性。『楞伽經』卷一,有 關於如來藏的問答,如(大正一六‧四八九上──中)說:
「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 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欲 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汙。一切諸佛之所演說。云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 !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於求那,周遍不滅。世尊!彼說有我」。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 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又『楞伽經』卷四(大正一六‧五一0中──下)說:
「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更為我說。陰界入生滅,彼無有我,誰生誰 滅?愚夫者依於生滅,不覺苦盡,不識涅槃」。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 。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 ,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P22] 淨」。 「此如來藏藏識,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淨,客塵覆故,猶見不淨,非諸如來。 大慧!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
『楞伽經』的性質,是對佛法的各種問題,給予明確的抉擇。如上所說第一則:「如來之藏 」,過去已在經中說過了。聽起來,與外道(奧義書等)所說的「我」差不多。外道的「我」 (a^tman),也是常住的,周遍的,離相(「求那」是德相)的,是作者──生死流轉中的造作者 。如來藏(tatha^gata-garbha)的藏,是胎藏。自性清淨,具足(三十二)相好的如來,在一切 眾生身中本來具足,如胎藏一樣。為妄想客塵所覆,而本性清淨,如摩尼珠在穢處一樣。眾生身 中的如來藏,豈非與外道的「我」一樣嗎?佛的意思是:方便的說為如來藏,那是為了要攝化執 我的外道。如不這麼說而說無我,就不能誘導他來歸向佛法。其實,如來藏是約「離妄想無所有 境界」而方便說的。所以,應知是「無我」的「如來之藏」。
第二則:大慧的(為眾生起)疑問是:眾生是(五)陰(六)界(六)入的和合,這一切是 無我的,生滅無常的,『阿含經』 (中觀者,唯識者)以來,都這樣說。如一切是無常的,無我 的,那怎麼能成立生死相續?一切是無常無我,那也不可能有苦盡而證得涅槃的常樂?對諸行無 常、諸法無我所引起的疑難,在佛教小乘、大乘中,極為普遍。對聽聞「無常、無我」而不能成 立流轉與還滅的根機,佛就說如來藏。如來藏「能遍興造一切趣生」,就依之而有生死。「離無 常過(如來藏是常住的),離於我論(如來藏是無我的),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所以離卻妄 [P23] 想塵勞,就能解脫常樂,這就是依之而有涅槃。如來藏是二乘智慧所不能見(十住菩薩,也還見 而不能了了),而唯是如來所圓證的。
如來藏,或名如來界(或譯為如來性),或名佛性,自性清淨心等。此「界」,為生死流轉 與涅槃還滅的根本依。古人的解說,不必相同,然如來藏說的特徵,是明白可見的,茲略引數經 如下:
『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 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備 足,如我無異」(大正一六‧四五七中──下)。
『無上依經』卷上:「一切眾生,有陰界入勝相種類內外所現,無始時節相續流來,法爾 所得至明妙善。……是如來界,無量無邊諸煩惱!6輥之所隱蔽,隨生死流,漂沒六道,無始 輪轉,我說名眾生界」(大正一六‧四六九中──下)。
『大法鼓經』卷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以彼性故,一切眾生得般 涅槃。……諸煩惱藏覆如來性,性不明淨。若離一切煩惱雲覆,如來之性淨如滿月」(大 [P24] 正九‧二九七中)。
『不增不減經』:「即此法身(如來藏別名),過於恆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 順世間,波浪飄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大正一六‧四六七中)。
『大般涅槃經』卷七:「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 ,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大正一二‧四0七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五「寶王如來性起品」:「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 足在於眾生身中。但愚癡眾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大正九‧六二四上)。
達摩開示道育、慧可說:「深信一切含生同一真性,但由客塵妄覆,不能顯了」,確為如來 藏的教授。如來藏說在經中,淺深不一。通俗些的,如如來相好莊嚴,在眾生身中本來具足,與 神我說是非常近似的。這比之無著系的唯識所現說,龍樹系的一切皆空說,確是容易為一般人( 特別是有神我信仰的)所信受的。從前,南印度毘地耶奈伽羅地方,『如來藏經』的偈頌,連童 女們都會諷詠呢(寺本婉雅譯『印度佛教史』一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