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l 25, 2011 2:24:16 PM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0.htm
六齋日的淵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齋日受八關齋戒,我們在前面已經有說過了,但是受八關齋戒,為什麼要定在六齋日這個時間呢?關於這一點,根據經論則有很多說法,但是有的說得很離譜,那麼我們就不找出來講,我拿一些較符合理性的來解釋給各位聽,第一龍樹的智度論有提到:說佛之所以定於六齋日受八關齋戒,是因為依據印度固有宗教相傳,在這六日當中,世間有一種惡鬼,經常追隨在人的後面,一有機會就會奪取人的生命,即使他不能奪取我們的生命,也能帶來很多的災難瘟疫,怪病,要不然,他日也會發生種種不如意的事,因此在古代的人,智慧未開時,人民認為這六日是最不吉祥的日子,大家到了這六日時,心裏就非常的恐怖、不安。由於一般人的誤解,便傳說過去曾有一個很有智慧的聖人,為了要消除人民內心的恐怖和災難,於是教他們在這六日中首先必須做福,而當時的持齋、修福,和現在我們佛法受持八關齋戒是不一樣的,只教他們在六齋日整日都不吃,一天都不吃,斷食就對了,他們以為這種作法可以避免惡鬼的迫害,他們之所以斷食的理由是,惡鬼見人間在吃東西,那麼它會肚子餓嘛!因此便生起一種餓的感覺,痛苦難受,在這當中它比較會想要來報復,若是比較善良的惡鬼,它雖然肚子餓得非常難受,也只是忍受而已,不會想去加害別人,禍及人民,但是比較兇惡的惡鬼,它就不是這樣子了,會生起一種錯誤的感覺,它以為人類有得吃,為什麼它們沒有得吃這麼餓呢?這是它不知道業力的緣故,所以它會起一種瞋恨,找人麻煩,人民為了避免這種麻煩,古聖人叫人們在六日時,在這一個月六齋日當中不要吃東西,不吃東西這個餓鬼就不會來找我們,這是印度古代宗教固有的傳說,所以古代印度宗教一向就有這個六齋日子,一直流傳到現在,仍然盛行於印度。在印度六齋日的傳說他們都知道,印度對這個六齋日持守很多人都很用心,所以佛陀成佛之後,他所組成僧伽的集團,發現以前的固有六齋日,持齋修福是一件很好的辦法,佛陀很多教化的方式,都為了適應當時印度的環境,因為佛陀想度印度人,而他們的印度文化是這樣,很多印度環境和印度文化,本來就如此的。他就用權巧方便,用因緣方法將它改善過來,所以在經典中經常看到佛陀借用他們固有的方法,將它重新改造,把它拼裝在佛教,以佛陀的思想把它扭轉過來並且引導他們產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度引了很多人。佛陀認為印度的舊有生活不錯,值得保留,便在僧伽集團成立之後,思考如何幫忙在家人修行時,就認為這六齋日在過去固有是一件很好的辦法,也可以借用此種風俗,用巧妙的修正,引導他們從迷信的持齋修福,轉為福慧雙修的八關齋戒,所以佛陀就向大家開示,說什麼呢?說以六齋日首先做福,我們以六齋日首先來做福,持守這種善事,好事,但不一定一天都不吃,除了不用一天都不吃之外,還要受持淨戒才能做到消災免難,換句話說,佛陀就把他改一下,將古代印度宗教中的六齋日一日不食的風俗,改為過午不食,所以「八關齋」中的「關」就是關閉惡門,而「齋」就是過午不食。很多人說吃素食就是持齋,其實吃素食不可以說是持齋,持齋應該是什麼都沒有吃,持齋戒就是說沒有吃才對,現在很多人都說他在持齋,哦!你每天都吃那麼多,還叫做持齋?這種是不對的,持齋就是說我今天持齋戒,今天我就過午不食,這應該是佛教的術語大家都聽懂嘛!不要你吃素食卻把它說成持齋戒,這是不對的,佛陀將過去固有的一天都不吃,改為一天吃兩餐,過午不食再加上持守幾條戒呢?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淫,此處跟五戒不一樣,五戒是斷邪淫,這裏是不淫,所以這才稱為出世因,而這個原理有個因素,因為這地方比五戒進一步,五戒只是不邪淫而已,這裏卻是不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離香花瓔珞香油塗身。第七離高廣大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第八不非時食。所以佛陀加上這八條,關閉這八條受齋日不應該去做的事,如此一來不僅可得消災免難,修福增慧,也可以藉此機會攝心來受持六念,簡單說,受持八關齋戒不只是持守八條戒,並且須加上這過午不食,最重要的則是安住在六念來得到涅槃。因為五戒只有持戒而已,而八關齋卻不是,受持八關齋戒一定要受持六念,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這裏,我們在後面的比喻會說到。由此可證六齋日的持齋,這個宗教儀式,並不是佛陀開始才有的,在佛陀之前就有了,是屬於印度固有的一種儀式,佛陀為了轉變這種持守六齋日的風俗,才將古有加上修正,成為佛法中特殊修持八關齋戒的齋日。
齋日的第二種說法,依據四天王經所說:佛說六齋日受八關齋戒修福德,就是因為六齋日當中諸天下來巡查人間的善惡,因此佛對諸眾弟子說,每六齋日應該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這是引導人走入善念,棄除惡念。如果心生善念則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心生惡念一定要把它制止、改善。話說回來,佛教徒哪須諸天審察呢?就算不是六齋日本來也是應該好好的精進,斷惡修善呀!反倒說天上會來審察這一件事,把它變成一種迷信,非要依靠有人在看才來做善,那沒有人看就做惡了嗎?這是方便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