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Dec 13, 2010 4:35:54 AM
阿羅漢是從凡夫修行,進入聖位之後的圓滿果位。修行到此,不論是見惑或思惑等煩惱,都已經斷盡,內心清淨無比。所以,阿羅漢有三種稱號:殺賊、應供、不生。 「殺賊」是指殺煩惱賊。煩惱如賊,劫走人們內心的快樂、幸福、智慧與德性,所以修行要滅除煩惱。 唯有煩惱都滅除了,人生才有解脫的可能。阿羅漢便是把一切煩惱都斷盡滅除了,內心再也沒有賊,因此得到「殺賊」的美譽。 「應供」是指阿羅漢的清淨德性,應該接受人天的供養。試想:內心沒有貪瞋痴、沒有一切煩惱、沒有我見固執。在這個世上,要到哪裡去找這樣的人?所以,阿羅漢是世出世間、人間天上的聖者,他的德性受得起人天一切的供養。 「不生」是指阿羅漢已入涅槃,永遠不會再受生死果報。生死是以見惑為因、思惑為緣,才會不斷滋長下去的。阿羅漢已斷盡見思煩惱,舊業已消,又不會再造新業。所以,生死已解脫,六道輪迴已止息,死後就進入不生不滅的無餘涅槃。 相對於三果阿那含斷除五下分結,阿羅漢則連對色界的貪著、無色界的貪著,以及掉舉﹝見境攀緣,心不能安靜﹞,慢﹝自傲而瞧不起他人﹞、無明﹝愚痴,內心無智慧而不明白事物真相﹞都已完全斷除。對三界不再有任何愛染,也就不會再受生於三界中。因此,修到阿羅漢果位,解脫的目標便已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