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l 25, 2011 5:13:3 AM
善生言:『世尊!彼六師等不說因果,如來所說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說發菩提心,為是生因、是了因耶』?
在此品中,明應如何發起悲心,進而起菩提心。
發即是發見、或發生,發見、在科學上亦謂發明,不過發生是生因,發見是了因。
生因、即能產果者。了因、即明了因;如屋內電燈之光一照,則室內各物皆現,室內各物並非燈光所生,不過因光發現而已。前兩品皆言發菩提心,究竟發心之發,是發生、抑發見耶?
『善男子!我為眾生或說一因,或說二因,或說三因,或說四因,或說五因,或說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煩惱、業、器。言四因者,所為四大。言五因者,未來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經中所說六因。言七因者,如法華說。言八因者,現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經說。言十因者,如為摩男優婆塞說。十一因者,如智印說。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緣。善男子!一切有漏法無量無邊因,一切無漏法無量無邊因,有智之人欲盡知故,發菩提心;是故如來名一切智。』
『善男子!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當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發心,是故悲心為生因也』。
善男子!
智者深見一切眾生沈沒生死苦惱大海,為欲拔濟,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未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我當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雖多怨毒,亦作親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迷於正路,無有示導,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臥五欲泥而不能出,猶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常為財物、妻子纏縛,不能捨離,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惡知識之所誑惑,故生親想,如六師等,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墮生有界,受諸苦惱,猶故樂著,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造身、口、意不善惡業,多受苦果,猶故樂著,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渴求五欲,如渴飲鹹水,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雖欲求樂,不退樂因,雖不樂苦,喜造苦因,欲受天樂,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於無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無定有性,流轉五有,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業,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受身心苦而更造業,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愛別離苦而不斷愛,是故生悲
。
又見眾生處無明闇,不知熾然智慧燈明,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煩惱火之所燒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五欲樂造無量惡,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飢者食於毒飯,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在惡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惱,猶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流轉八苦,不知斷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飢渴、寒熱,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毀犯禁戒,當受地獄、餓鬼、畜生,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色力、壽命、安隱、辯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諸根不具,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生於邊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饑饉世,身體羸瘦,互相劫奪,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刀兵劫,更相殘害,惡心增盛,當受無量苦報之果,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值佛出世,聞說甘露淨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信邪惡友,終不追從善知識教,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多有財寶,不能捨施,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耕田種作,商賈販賣,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屬、宗室、不相愛念,是故生悲。
善男子!有智之人,應觀非想非非想處所有定樂,如地獄苦,一切眾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時,作如是觀,是名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
未得道時,雖作是觀,觀皆有邊,眾生亦爾;既得道已,觀及眾生皆悉無邊,是故得名為大悲也。
未得道時,悲心動轉,是故名悲;既得道已,無有動轉,故名大悲。
未得道時,未能救濟諸眾生故,故名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濟,故名大悲。
未得道時,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與慧共行,故名大悲。』
善男子!智者修悲,雖未能斷眾生苦惱,已有無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羅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為難,在家修悲,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惡因緣故。
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則不能得優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獲得。
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波羅蜜,在家之人則能具足。
何以故?一切時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應先修悲,若修悲已,當知是人能具戒、忍、進、定、智慧。
若修悲心,難施能施,難忍能忍,難作能作,以是義故,一切善法悲為根本。』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當知是人能壞惡業如須彌山,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許善業,所獲果報如須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