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n 10, 2011 2:31:32 AM
戒疤又稱香疤。 指佛教徒為求受清淨戒體而燃香於身上所遺留的疤痕。 其行為根據或繫起自於捨身供養之思想,或係為斷除我執。 受戒時燃戒疤又稱'燒香疤',所燃香疤之數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幾種。 十二點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薩戒”。 在家眾多於受菩薩戒日的前夜、燒戒疤於手腕;出家眾的戒疤多燒於頭頂。
關於其起源,依 談玄 《中國和尚受戒·香疤考證》所述,相傳始於 元世祖 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門志德住持 金陵 天禧寺時,與七眾授戒,燃香於頂,指為終身之誓。 此事逐漸演變成慣例。 後世中國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眾之燒戒疤更成為是否受戒的辨識方式。 然此並非佛制,且為中國所獨有,並未見於其他國家。
198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 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從此以後,新受戒的漢族僧人,頭頂上再也不會有戒疤了。
《梵網經》四十八輕戒之第十六條說:“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
《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卷六說:“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
又《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說:“有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燒身、燒臂供養諸佛。”
從這幾段經文的內容,說明了原來燒身有二重意義:一、是用以表伸至高無上的供養;二、為了消除業障。 至於燃燒的位置,則不局限於頭頂,身、臂、指都是可以的。
有的 和尚 頭頂上有一些經香火燒灼而留下的疤痕,這是漢地 佛教 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 在一些搬演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裡,出現在銀幕或屏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歷史知識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其實,佛教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 因此,除了漢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國和 中國 少數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國 漢族 出家人,凡是在 宋朝 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出現戒疤。
--------------------------------
http://big5.xuefo.net/show1.asp?id=8706
論臂香
如來於法華、楞嚴、梵綱等大乘經中,稱讚苦行,令其然身臂指,供養諸佛,對治貪心及愛惜保重自身之心。此法於六度中仍屬佈施度攝。以佈施有內外不同,外則國城妻子,內則頭目髓腦,然香然身,皆所謂舍,必須至心懇切,仰祈三寶加被。唯欲自他業消慧朗,罪滅福增,則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如若心慕虛名,徒以執著之心,效法除著之行,且莫說然臂香,即將全身通然,亦是無益行。(出自《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問:請問念佛人可以在臂上燃香嗎?
答:可以!但是要知道燃香的意思是供佛。經典告訴我們,燃指、燃身的意義在於『燃燒自己,照耀別人』,不是真的叫你燒自己的身體;身體燒掉了,還有什麼用處?所以,燃香的真義是在佛前發願,捨己為人,這叫真供養。能夠為別人犧牲自己生命,在所不惜,這是真的燃香。否則,你將全身燃完了也毫無功德。所以,你在身上燃一顆就行了,常常看到,提醒自己絕對不能有自私自利,一切要為眾生、為正法,這就對了。(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07)
佛門燃頂、燃臂、燃指、燃戒疤,有其深深的意境,燃頂、燃戒疤略分七層意義:一、破相之義。二、警策之義。三、供養之義。四、發願之義。五、精進(梵語virya)之義。六、自度度人之義。七、證佛道之義。是故佛門燃頂燃戒疤等之動機是建立在修行了道,明心見性,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立場為出發點,充滿了大公無私之境界,展現大慈大悲、大雄大力、大喜大舍的崇高精神,非一般泛泛之輩所能為也。
問:有一比丘尼,發心然頂香三十二支,又欲然指,閉關四年。道源老法師勸其暫勿然指,該尼於老法師去後,切斷兩指,乃行閉關,忽而著魔,狀若瘋人。老法師說著魔原因:『一理不清,二進太緊迫,如琴緊則斷,三宿冤妨其修行』,後學以為如此大心,必感天龍善神佛菩薩護持,何以著魔?(真慚愧)
答:道老法師訓示,既詳且盡矣,尚有何疑?修行條件甚多,發大心是其一也。余不如法,佛菩薩何能為力,如蒸沙作飯,已是非因計因。佛菩薩雖慈,豈能助此怪誕之事而駭世俗。此『理路不清』之訓也。斷指閉關,即蒙佛佑成就,天下之人盡可斷指閉關成佛。而聲聞七番天上人間,菩薩三大僧祇,豈不多事乎?此進太緊迫之訓。又法師之訓,而不聽信,今致著魔,能咎法師乎?如曰不能,然則佛經昭昭,早訓於前,自己違之,何尤於佛哉!(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七之一
【寄南開士血書法華經跋】
血書一法。攝歸普賢行海。條列梵網戒章。特所以然之故。未有揭示。致狂慧之徒。蔑為有相。夫無始生死根本。莫甚身見。出世妙法。莫先摧破薩迦邪山。薩迦邪見破。則生死輪永息。是名尊重正法。是名以法供養如來。法華棱嚴。深嘆然臂指。及然香功德。亦以此耳。或謂斷煩惱臂。然無明身。豈在區區血肉閒。不知眾生結習濃厚。虛幻血肉。如翳眼中脂。當體卽是無明煩惱。僧問紫柏。如何是生死根本。曰。只汝身是。云恁麼則死了便出生死。師震威一喝。嗚呼。大人作用。豈義學所知。蓋實從半偈悟徹。故示人自親切也。人能剌血然香。縱未明理。亦破敵前茅。儻高談理性。不入行門。身見高山。何由摧碎。予每見此妙行。必深心隨喜。况妙經開權顯實。舉手低頭。皆成佛道。人能盡發此心。行此行。不但靈山未散。安知支那邊地。不三變而成淨土也。寄南開士。卽紫柏孫。必能悟一喝意。他年坐道場。紫柏當湧寶塔以證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