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Feb 24, 2011 5:59:28 AM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21592&extra=page%3D1
《十疑論》說:又聞西國傳云: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云:“汝見彌勒,即來相報”。
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云:“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云:“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印順導師對於本文,以懷疑態度說:“不知有師子覺,生在外院的故事,凡是弘傳彌勒法的,真諦、玄奘大師,以及無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已。”(成佛之道一三二頁)
印順導師又說:“正念彌勒尊,求生彼淨土,法門最稀有,近易普及故,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
對於本段疑問中所說的,有幾點疑問?
無著是否曾向世親說:“汝見彌勒即來相報”?
因為無著菩薩早就見過彌勒菩薩,請彌勒菩薩講瑜伽師地論。此可見婆藪槃豆法師傳,傳上說:“雖得小乘空觀,意猶未安,謂理不應止爾。因此乘神通,往兜率陀天諮問彌勒,彌勒菩薩為說大乘空觀,還閻浮提如說思惟。”
又說:“爾後數上兜率陀天,諮問彌勒大乘經義。”
至於請彌勒菩薩講瑜伽師地論,則如傳上說:“無著法師即自發願,我今欲令眾生信解大乘,唯願大師下閻浮提解說大乘,令諸眾生皆得信解。彌勒菩薩即如其願,于夜時下閻浮提,放大光明廣集有緣眾生,於說法堂誦出《十七地經》(即《瑜伽師地論》)。”
無著菩薩定力很深,可以在定中見彌勒菩薩。
人間別世後,往生兜率,內院和外院完全不同。
內院是淨土,以蓮花為父母,出世即知朝拜彌勒尊佛。《上生經》說:「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子,名曰彌勒,汝當歸依。”應聲即禮,禮已,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
外院是福報土,以天神男女為父母,初生如人間四歲小孩,而後成長至四由旬高。壽命四千歲,四千年中的成長過程,到青春成熟期,是否還要一段很長的天上時間?怎麼在人間短短幾年,師子覺就和外院天女結成眷屬,而貪著五欲,這可能嗎?
師子覺三人一生願力,求生兜率內院,內院往生者即刻以蓮花化生,師子覺怎會跑到外院和天女結婚。《上生經》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尤其是院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牆為七寶所成。內院外院天人身高四由旬,外院天人不知內院情形。內院又比外院殊勝萬倍(佛陀說過:住世一小劫,也不能說完內院勝妙福處),內院天人怎會嚮往外院,而往外跑?
從人間往生兜率淨土,豈是誕生外院後,再移居內院,不然怎知道外院天女色相微妙,而停留結成眷屬。
《十疑論》中舉證理由無真實性,論者為什這樣做?莫非是印順導師所說的“別有用心”。尤其是引喻本論大德,該考證上生經,而觀知本論義的真假,說法者不要因偏愛西方淨土,而“故意撰說”。總之,不可因私人之偏愛和法執,取法繩自縛,何等不智。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