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l 25, 2011 3:58:55 AM
善生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為八?
一者、壽命長遠,
二者、具上妙色,
三者、身具大力,
四者、具好種姓,
五者、多饒財寶,
六者、具男子身,
七者、言語辯了,
八者、無大眾畏』。
善生言:『世尊!何因緣故菩薩得壽命長,乃至大眾不生怖畏』?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無量世中慈心不殺,以是因緣,獲得長壽。
無量世中常施衣燈,以是因緣,獲得上色。
無量世中常壞憍慢,以是因緣,生上種姓。
無量世中常施飲食,以是因緣,身力具足。
無量世中常樂說法,以是因緣,多饒財寶。
無量世中呵責女身,以是因緣,得男子身。
無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緣,言語辯了。
無量世中供養三寶,以是因緣,無大眾畏。』
『如是八事,有三因緣:
一者、物淨,
二者、心淨,
三者、福田淨。
云何物淨?非偷盜物,非聖遮物,非眾共物,非三寶物,非施一人迴與多人,
非施多人迴與一人,不惱他得,不誑他得,不欣人得,是名物淨。
云何心淨?施時不為生死善果,名稱勝他,得色、力、財,不斷家法,眷屬多饒;
唯為莊嚴菩提故施,為欲調伏眾生故施,是名心淨。
云何福田淨?受施之人遠離八邪,名福田淨。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緣故,八法具足。』
『善男子!
菩薩所以求於長命,欲為眾生讚不殺故。
菩薩所以求上色者,為令眾生見歡喜故。
菩薩所以求上種姓,為令眾生生恭敬故。
菩薩所以求具足力,為欲持戒、誦經、坐禪故。
菩薩所以求多財寶,為欲調伏諸眾生故。
菩薩所以求男子身,為欲成器盛善法故。
菩薩所以求語辯了,為諸眾生受法語故。
菩薩所以求不畏大眾,為欲分別真實法故。』
『善男子!是故菩薩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八法者,具足受持十善之法,樂以化人;
具足受持優婆塞戒,樂以化人。
雖得妙色,終不以是而生憍慢;
雖持淨戒、多聞、精進、大力、好姓、多饒財寶,終不以此而生憍慢。
不以幻惑欺誑眾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
菩薩具足如是等法,雖復在家,不異出家。
如是菩薩終不為他作惡因緣,何以故?慚愧堅故。』
『善男子!在家之人,設於一世受持如是優婆塞戒,雖復後生無三寶處,
終不造作諸惡因緣。所以者何?二因緣故:
一者、智慧,
二、不放逸。
善男子!於後惡處不作惡事,有四因緣:
一者、了知煩惱過故,
二者、不隨諸煩惱故,
三者、能忍諸惡苦故,
四者、不生恐怖心故。
菩薩具足如是四法,不為諸苦一切煩惱之所傾動。
善男子!不動菩薩有五因緣:
一者、樂修善法,
二者、分別善惡,
三者、親近正法,
四者、憐愍眾生,
五者、常識宿命。
善男子!菩薩具足如是八法,
若聞譏毀,心能堪忍;
若聞讚歎,反生慚愧。
修行道時,歡喜自慶,不生憍慢。
能調惡人,見離壞眾,能令和合。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祕事,不向餘說。
不為世事而作咒誓。
少恩加己,思欲大報;
於己怨者,恆生善心。
怨親等苦,先救怨者。
見有罵者,反生憐愍;
見他偷時,默然不動;
見來打者,生於悲心。
視諸眾生,猶如父母。
寧喪身命,終不虛言。
何以故?知果報故。
於諸煩惱應生怨想,於善法中生親舊想。
若於外法生於貪心,尋能觀察貪之過咎,一切煩惱,亦復如是。
雖復久與惡人同處,終不於中生親善想;
雖與善人不同居止,終不於彼而生遠想。
雖復供養父母、師長,終不為是而作惡事。
乏財之時,見有求者,不生惡想。
雖不親近凶惡之人,而其內心常生憐愍,惡來加已,以善報之。
自受樂時,不輕他人;
見他受苦,不生歡喜。
身業清淨,持四威儀,即以是法用化眾生。
口業清淨,誦讀如來十二部經,即以是法用化眾生。
意業清淨,修四無量,亦以是法開化眾生。
假身受苦,令他受樂,甘樂為之。
世間之事,雖無利益,為眾生故而亦學之,所學之事,世中最勝,雖得通達,心無憍慢,
以己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經世不絕。
於親友中不令作惡,樂以上八教化眾生。說因說果,無有錯謬。
愛別離時,心不生惱,觀無常故。
受樂受時,心不耽荒,觀苦、無常。
善男子!菩薩具足如上八法,則能施作如是等事。』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修是八法,是不為難;
在家修集,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菩薩多惡因緣所纏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