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表現:
1 瞭解人類不當的行為對河流或海洋環境及其他生物的危害。
2 參與河流或海洋環境的維護,如淨灘、淨溪等。
3 蒐集海洋環境議題之相關新聞事件 如海洋污染、海岸線後退、海洋生態的破壞
瞭解海洋遭受的危機與人類生存的關係。
4 探討河流或海洋生態保育與生活的關係。
學習內容:【引起動機】
1. 觀賞投影片:透過觀看荒野協會提供的投影片,藉由圖片的呈現,從乾淨、美麗的海岸,到被垃圾汙染的海洋,進而帶到海鳥肚裡皆是誤食的垃圾畫面,讓孩子感受衝擊,期待引發愛護海洋環境的心,並知道自然環境得來不易,要盡力維護。
2. 問問題:
問:你們覺得我們的海岸美麗嗎?
答:不美麗。
問:為什麼不美麗?
答:因為到處都是垃圾。
問:這些垃圾哪裡來的?
答:遊客、我們丟的。
問:那該怎麼辦?
答:
3. 與孩子討論如何將愛護海洋的心化為行動。
學習目標:關懷海洋環境,養
成愛護、尊重 與 珍惜自然 環境 的態度。
學習活動:【垃圾減量分享】
1. 請孩子報告自己實施一週後的改變。
2. 對實施成效不佳的孩子要求改變策略,請他或大家集思廣益幫他再想一想更好的方法。
3. 一週後再報告實施成果。
4. 重複步驟1-3,對於情況已經改善的,可請其想其他情況來改善。
5. 每週利用40分鐘討論實施成果,直至孩子養成習慣。
6. 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只要持續教育下去,相信會有改善的一天。
學習評量:觀察 團體討論 發表
自編自選教材或學習單: 荒野協會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