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圃 / 师生投稿
百花圃 / 师生投稿
文 / 郑婕妤(高二理义)2021310
人生如列车,每一次启程,都是一次选择。不同的列车号,是不同的风景和经历,构成了独属自己的人生轨迹。有时我们选择赴往东边,就会与西边的夕阳余晖擦肩;选择向前走,就错过了身后的山明水秀。正因如此,人生总会留下些许遗憾——有些人未能再见,有些路未能走完,有些梦未能实现。
遗憾就像列车上一扇扇的窗。如果我们不愿面对遗憾,把窗户紧紧关闭,其他风景也无法映入眼帘了。遗憾不是人生的错误,而是人生一部分。它提醒我们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完美的结果。正因如此,我们的人生才更真实,更值得我们反复回忆、品尝。
有时,遗憾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让内心泛起涟漪。正如苏轼,虽一生屡遭贬谪,但在被贬的岁月里,他写下了《赤壁赋》《定风波》《水调歌头》等流传千古的篇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果没有远离朝廷、流浪天涯的遗憾,怎能写出如此温柔而深远的思念?苏轼的人生若是一帆风顺,我们或许就无法品味那份穿越千年的深情期许。
人生若没有遗憾,怎能真正体会如愿以偿的欣喜?正因为曾经错过、失去过,我们才更珍惜眼前;正因为经历失落,我们才更懂得成功的可贵。寒窗多年后终于考入理想学院的学生、几经周折终于重逢的老友,还有那些梦想实现的瞬间,都因为曾经遗憾才显得珍贵而令人热泪盈眶。遗憾让我们明白幸福与成功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努力与等待之后,命运对我们的美好回应。
遗憾也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省思。在时光长河中,无数历史的遗憾成为了我们铭记的警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人铭记由盛转衰的哀痛;洋务运动等革新的失败,留下的是未竟之志和后世无休的争议。正如《贞观政要》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与人生一般,它的遗憾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不足的地方,也指引后来的我们不走错路。
或许每段人生都要面对这道问题:如何在一大片麦田中摘下一株最饱满的麦穗,并且不能回头?我们该如何选择?是贪恋前方未知的麦穗而错失眼前?还是过早选择而忽略后方的可能?我们应明白,无论摘下哪一株,其他的都会成为一种遗憾。那就摘下心中所选,然后大步的往前走吧。即使选择的不是最大的麦穗,也不妨碍我们继续欣赏沿途风光。遗憾从来就不是终点,而是支持我们不断前行的指路牌。
人生不能没有遗憾。我们的世界,正是有缺口,才让光透进来,让我们学会感动、珍惜和成长。没有遗憾的人生,未必完美;而勇敢面对遗憾的人生,才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