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
导读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
日期:20-2-2025(四);2.10pm-3.30pm
分享者:廖嘉棋(高三理仁) 主持人: 周明朗(高三理仁)
点击链接观看当天现场录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jc5Ow6Rfc
▲ (左)分享人廖嘉琪(右)主持人周明朗。
▲ 同学聚精会神地聆听分享人的讲解。
思考后,落子无悔 符紫萱(高一理仁)
我通过读书会更深入了解到婚姻的意义,也从各同学的口中听到了各种不同的想法。我认为婚姻确实是很神圣的事,现实中很少会有像书里的男主般那么完美的人,每个人的身上总有缺点,可男主却懂得改变,最终与女主修成正果,实属非常美好。同时,我也认为在真正的婚姻中必定会有很多复杂的问题,如选择钱还是爱情?这个问题想必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而我认为在真正处于婚姻中的人们必定面对着这样的问题。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个人的选择权,而选择前必定要考虑好各种因素,三思而熟虑,确保自己不会后悔。就像书中的女主般,当她对男主有偏见时,她勇敢地拒绝了男主的求婚并勇敢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男主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傲慢,故每一段婚姻都不是儿戏,每个人都要思考各种将可能面临的问题。
我想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及老师,更要感谢分享人及主持人,此次的读书会让我见识到各种不同的答案,让我陷入了思考,并让我认识了那么有趣的一个故事。■
婚姻和恋爱方面的思考 张宝元(初三平)
参与了这次的读书会后,我获得的是对于婚姻和恋爱方面的思考。尤其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人们往往都会情不自禁做出难以收拾的决定,例如读书会中所提到的婚姻,因一时兴起的浪漫却造成以后挂在嘴边的“黑历史”,导致后悔当时盲目决定结婚。当代的女性都被认为生下来就得找个男人依靠,离婚被视为不可取的做法。因此,我从中学到在做任何决定前,都必须给予自己时间沉淀。并且谨慎地思考。■
有情人终成眷属 陈羽墨(初二和)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里,伊丽莎白以及达西是“傲慢”与“偏见”的典型例子,两人一开始因为对方的傲慢以及清高而相处不好,但最后达西为追到伊丽莎白而放下了身段,而伊丽莎白也消除了对他的偏见,最终两人在一起。此书作者简·奥斯汀出生在英国思想封建的时代,但她没有选择嫁人后便依靠丈夫生活,而是靠自己的文笔,前后写下6本小说,并成为著名女性文学家之一。■
发展、选择、反映一生 林怡岑(初三爱)
《傲慢与偏见》看似一本描述爱情的书,表面上它通过此书展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爱情,但实际上,它所传达的信息远不止如此。爱情只是故事的主线,故事中还有许多其他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同时也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男女以及贵族的生活样貌。例如,我们能够从这本书中学习如何在生活中的重大决策中做出适合、恰当的选择,并从书里的人物身上发现自己的性格缺点,学习他们的闪光点。
此外,这本书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代的社会问题、女性的地位、人们的思考惯性等等。即便是排斥恋爱的人,也可阅读这本世界名著。总体来说,这本书不仅在讲述一个家族的发展,以及一个人对伴侣的选择,同时反映出着那个时代人物的人生轨迹。■
亲手发现一本书 孙婷(高二文商勇)
这次是我首次参加线下读书会,体验有些新奇。活动氛围很融洽,分享人虽然有些紧张,但也很清楚地表达了分享内容。《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是我盼望阅读已久的书,参加了此次读书会后,我了解到了其中的故事情节,并通过分享人的讲解了解了书本想表达的事物及其深层的含义,让我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期待未来有一天开始阅读后,可以亲自发掘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我执与无我 李芗宸(高二文商平)
《傲慢与偏见》是一本好书。导读时,分享人用简单的文字和语言表达了不同阶段的爱情。所谓的偏见和傲慢都是存于内心深处的,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一种自然体现。“我执”便是一种偏见,“无我”则是把偏见和傲慢撇除,只有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适合中学生的书籍 邱陈麒玄(高二文商平)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多少会有一时的冲动,《傲慢与偏见》这本书使用了生动的描写方式,述说着数对情侣的故事与结局,正好符合恋爱后可能面对的挑战,达到提醒及劝告的作用,故适合中学生阅读。■
目睹爱情的多样性 王子恒(初二忠)
我觉得这次的读书会很有趣,《傲慢与偏见》让我看到了女性争取自由的一面,以及当中不同的爱情关系。故事中的人物各具特色,例如达西为了伊丽莎白可以放下自己的傲慢,而伊丽莎白也放下偏见接受了达西,这可以说是一段双向奔赴的爱情,双方都可以为了对方而改变自己。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故我有兴趣阅读原著或是观赏改编电影。■
为“想要”而选择 颜悦琳(初三平)
从分享人的导读中,我了解到一段感情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学会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追求的,从而做出相应的选择。书中的四对情侣过着不同的感情生活,这些差异都源于他们不同的选择,进而导致他们过上幸福或混乱的生活。■
不同时代,不同意义的书 吴宇柔(高一文商勇)
《傲慢与偏见》看似是一部讲述爱情的“言情小说”,但它所蕴含的道理却历久弥新。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能够在不同的时代被重新解读,并不断赋予新的意义。书中的爱情观不仅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更揭示了人类在不同阶段的情感历程:冲动、理性、妥协、精神共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书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婚姻被视为她们人生中的重要目标。女性在社会中往往依附于男性,婚姻被视为她们唯一的出路。伊丽莎白的母亲希望她和姐姐们能嫁得好,以获得稳定的生活。这种观念在当时十分普遍,但伊丽莎白却是个例外。她敢于拒绝柯林斯的求婚,也在未消除对达西的误解和偏见前,拒绝了他的第一次求婚。她所寻求的不是金钱与地位,而是灵魂的共鸣。 正是这种独立的态度,让伊丽莎白成为女性追求自我实现的象征。她不仅仅是书中的女主角,更是超越时代的经典人物,她的选择与坚持让她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而正因如此,才让这部作品成为不朽的经典。■
欣赏女主打破世俗枷锁 谢一嘉(高三理孝)
《傲慢与偏见》让我意识到爱情与婚姻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上的长期契约。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女性对独立、平等的渴望,也让我反思到当今社会的我们依然面临性别平等与婚姻观念的挑战。现代社会中,我们似乎总被社会价值的枷锁束缚。“多少岁要结婚?”“多少岁要生子?”“你再不结婚就没有人要你了”……女性的选择常常受到家庭与社会压力的制约,而女主角伊丽莎白敢于挑战并克服这些偏见,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这让我对她十分欣赏。尤其她对达西的态度转变,体现了她从一个初步的偏见到深刻理解的过程,也让我明白在感情中,我们不仅仅只看对方的外在条件,更要关注其内在的品德与价值观。■
发现爱情最好的面貌 李恩(高二文商礼)
作为2025年的第一场爱阅读读书会,现场的氛围相当不错,无论是主持人带动现场气氛的能力,抑或是分享人对于故事内容侃侃而谈的表现,都造就了本次活动进展成功顺利。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线下爱阅读读书会,参与这场读书会后,我被《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情节陷入其中,脑中不自觉产生了对这本书的兴趣。故事讲述的三至四种不同的爱情,有纯爱之恋、权衡利弊之下的婚姻、激情与荷尔蒙碰撞的爱情等。我认为故事中没有哪个是“最终”又或者“最好”的选择。无论哪一种选择,只要你与另一半进行良好的沟通配合,一起面对现实,同时适时回应对方的需求,那么爱值得以任何形式被视为美好。■
以往的英国忽然“活”了过来 陈缮旋(初二忠)
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读书会,从中我学习到了如何有趣且生动地讲解一本书籍。从这本书中,我也看到了的以往英国的背景和人情世故。非常感谢分享人与主持人的讲解,让我在本次读书会中获益良多。来日有机会,我必定会去阅读这本书!■
不全是爱情的经典小说 颜悦恩(高二理信)
经分享人的导读后,我发现《傲慢与偏见》确实是发人深省的一本好书。这本书看似是通过爱情的角度去解析不同人所作出的人生选择与追求,但其实并非如此。它展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第一次的觉醒,是封建制度下女权主义的初步萌芽,也是人们重新思考封建阶级制度合理性的契机。如同书中的主人公从一开始带着傲慢与偏见相遇,历经种种误会及解释后,才得以明白傲慢使人的视角出现了盲点,见不到他人的优点;偏见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让人选择无视真相。如果《傲慢与偏见》没有打响这一枪,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的觉醒。最后我想说,尽管我们如今处在人人平等的时代,我们也必须时刻铭记,切勿被狡猾的傲慢与偏见裹挟了视野,时刻警惕自己将态度放低些,以及在听见别人对他人的评价时好好取证,勿盲目相信。■
爱情和面包,不能完全择一 曾芊霓(初二忠)
从这场读书会中,我学到了贫穷与富有的差距在爱情中既可无视,但也不能完全无视。现今时代,两人会在一起相处,大多是因为相爱,是相互尊重而不是为了利益。分享人把《傲慢与偏见》这本书讲得非常仔细,主持人也带动了整场气氛,让我决定去阅读这本书。■
敞开心扉,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朱雨晴(高一文商礼)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会娶一位太太。”这句话似乎在暗示着,婚姻对于女性而言并非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而更像是一种附属关系,仿佛“太太”只是财富的衍生品,是丈夫社会成就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个体。这种观念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没有经济自主权,也无法继承家族财产,因此婚姻成为她们获取经济保障的主要途径。而“有钱才会有太太”这一隐含的逻辑,更是突显了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被动地位——她们并非主动选择婚姻,而是等待被选择,被归属于一个有经济能力的丈夫。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财富与地位让达西傲慢,而舞会上的初遇则使伊丽莎白对他产生偏见。达西出身优越,从小被教育要保持家族荣耀,因此他在无意识中流露出一种优越感,使他在社交中显得冷漠而疏离。伊丽莎白成长于一个不那么富裕但自由的家庭,她继承了父亲的理性与幽默,同时也难免带着对上流社会的成见。因此两人初识时,一个因骄傲而不屑表达,一个因偏见而拒绝了解,从而导致了误会的加深。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也会因为对他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身份地位而产生偏见,从而错过了了解他人真实一面的机会。书中人物的成长历程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男女主在彼此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勇敢地作出改变。伊丽莎白不再被第一印象左右,学会了理性判断他人;达西则放下了贵族的傲慢,以真诚和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他们最终走到一起,并非因为身份或财富的匹配,而是因为他们共同经历了自我成长,学会了理解和尊重对方。这故事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真正值得珍惜的关系,往往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但如果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局限,摒弃偏见,并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他人,我们就能收获更加深厚、真挚的情感,也能让自己成长为更好的人。放下偏见,尝试理解他人,重新认识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仅仅建立在身份、财富或第一印象之上,而应建立在相互理解与真诚之中。只有愿意敞开心扉,不被刻板印象束缚,才能真正看见世界的丰富与多样,也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 主持人周明朗同学(左)及分享人廖嘉棋同学和参与者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