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

蔡澜:赣州之旅

        中国的赣州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成了“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六大旅游品牌。蔡澜和大家分享了他首次来到赣州的所见所闻,还提到让他大赞美味的“血橙”,“世界橙乡”果然名副其实。

◆ 赣州城墙中的建春门

        中国之大,三辈子也走不完。要是没人邀请我去做宣传,还真的不知道有赣州这个地方,更想也没想过有一天会去。

        赣字怎么念?从章,读成章吗?右边有个贡字,发音成贡吗?原来华语是“干,而粤语念成“鉴”。

        赣州是江西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省会南昌。从香港怎么去呢?没有航班,只能去深圳,由那里到赣州。直飞几十分钟罢了,每天一班。友人说,坐车子的话要六七小时,又没有高铁,选择不多。

        当然是从香港包了辆车子到深圳机场,下午两点半起飞。我们十二点半到达,才发现飞机迟两个钟,到四点半才能起飞,要等四个小时。

        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国内班机经常误点,有人笑话当今穷人才坐飞机。机场有好几家餐厅,看了一下,只有一间卖潮州菜的还有点吃头。友人说进了闸,餐厅的数目更多,就先过海关再说吧!

        —条长廊,走起来蛮远的,但就是不设电动的,要你慢慢走。经过两排名牌商店,铺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这些东西香港到处有,逼我也不看不买。

        再过去就是国内的商品店,也掺杂了一些香港的连锁甜品店,像“许留山”和“满记”。走到疲倦,终于在家卖水饺和面食的餐厅停下,吃了一些又贵又难于咽喉的饲料,两口就放下筷子。

        忽然又宣布,再得延迟。是什么原因?航空管制嘛,等于是空中阻塞,回答得像是家常便饭。那么到底几点飞?不知道?只好等,但是明天就是宣传大会,不能不出发的呀。到底飞不飞。今天?

        也不知道。我这可急了起来,马上准备了一辆车,如果飞不成的话,通宵也得赶去,答应人家的事,不能不做。真后悔坐飞机,果然是穷人才坐的。

        等、等、等,最后有消息,说已经从北京飞过来。好呀,飞过来,等不等于飞得过去?又是不知道无聊,到每一家店慢慢看。什么仿古名瓷店,产品如果真的仿古,也可买几件,最要命的是基没打好,就去加新的抽象图案,像“Fusion”料理,变为“Confusion”。

        最后,在七点半起飞,足足等了七个钟。还算好了,有次飞北京,等了十四个钟,而且还是被困在机上的。

        入夜的赣州市,灯光幽暗,看不清楚。我们入住了离机场四十五分钟车程的“五龙客家文化园”,晚饭就在这个有客家特色的庭院中吃。

        菜是不得了的多,至少二十多道,又有客家文化表演,大锣大鼓,震耳欲聋。我最怕吃这种菜一说不好便会讨人庆,脸色即变,赞好的话又是违背良心,怎么反应才好。

        记者的意见还是要回答的,我实地说自小受客家文化熏陶,客家菜是我喜欢的,这是事实。我还去过他们的土楼,传到南洋来的客家菜,与内地的有点不同。

        怎么不同,正宗吗?去到南洋,已变味了吧?举个例子来听听。好呀,像面前这碗酿豆腐,南洋的汤底是用大量的黄豆和排骨长时间熬出来,一想就知又鲜又甜。面前这碟,怎么味是咸呢?而且,酿的鱼浆,是不是应该加了咸鱼才更香呢?我不知道,我只是照实说了。

        三杯鸡的三杯,是否用麻油才更香呢?普通油就没那个味道,台湾人还加了九层塔的香草,更惹味呀!其他菜还是有水平的,不得不补充一下。

◆ 赣州脐橙

◆ 赣州脐橙

        翌日,去一个巨大的果园,宣传赣州最著名的脐橙。所属脐橙,是底部有个迷你橙,像个肚脐。赣南脐橙年产量百万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自南北朝开始就有文字记载,刘敬业在《异苑》中说:" 南康有奚石山,有柑橘、橙柚。" 在北宋年间果树已蔚然成林,在清朝是进贡的水果,深得雍正喜爱。

        邀请我去的“汇橙”公司占了几个山头,种满了树。我们去的时候,有客家姑娘穿了传统的蓝花布衣相迎,个个亲切可爱。脐橙随手可摘,有些带一点点的酸,有些很甜,但是此行最大的收获,是给我发现于当地还有一种叫血橙的红肉果子。吃子一个,甜似蜜,真是我吃过的最甜橙子之一,比脐橙好吃百倍。盛产是二月,明年我要重点出击,在网上卖这种小红橙,包君满意。

        从赣州来到山头,路途里说只有一个多小时,但是那条高速公路不知怎么建的,摇晃起来,比去不丹的山路还要厉害,让我心中蒙上阴影。想起回程到赣州市又要遭此老罪,还要住同个旅馆,吃那顿又咸又辣的菜,整个人枯谢。和友人商量,用他的车子,五六个钟,路直奔广州,人住四季酒店,睡了一个好觉。

        翌日, 又是好汉一条。 ■

        ——————
       节录自《旅行食记》

蔡澜简介

蔡澜(1941年8月18日—),籍贯中国广东潮州,生于新加坡,留学日本,后移居香港作多方面发展,曾任电影制片人、作家,主持多个饮食节目,是香港著名美食家、旅行家、收藏家、电影人、作家,《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总顾问。他曾说:“自己的名字像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不追求深刻,放荡不羁,最喜欢的就是美食和美女,其他著作有:《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 吃好,喝好,日子过好》《不如任性过生活》《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