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读想

高一科普阅读报告

《别让世界只剩下动物园》

文 / 洪振益(高一理孝)

著 | 上田莉棋

出版 | 启动文化

馆藏 | C383.5(0103671)

■ 选择此书的原因

走进图书馆,映入眼帘的既是丛丛书柜,脚步自然而然地跟随同侪走向不明所以的方向。原来,图书馆已经把馆内的科普读物都整理出来整齐摆放在一处的窗前。当初我前去借阅科普读物时,大部分的书籍已经被借走了,剩下的书籍零零散散、东倒西歪的被放在柜上。事实上,《别让世界只剩下动物园》最先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被它封面上那不知名的猫科动物吸引住了。后来阅完整本书,我得知那只猫的名字叫马尼拉,是只薮猫(Serval, Leptailurus Serval)。翻开书本,除了密密麻麻的方块字,是超有质感的照片。看着那一幅幅犹如画展的图片跟着纸张翻动,让人仿佛置身非洲大草原。

我看书有种要求完美的心态,会要求自己非得从封面的第一个字开始一字不漏地读。封面上印着某人专文推荐,某机构真心推荐。

了解作者是我的习惯,从作者简介中能够得知作者的大致人生经历,进而在脑海中想象出作者的性格。RIKI(即作者——上田莉棋)曾任职多家杂志的旅游记者,她的文字有一股魔力,能够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当初的情绪。野生动物保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然而,她却能够将句子安排的尽然有序,前因后果顺水推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我就被她代入到当时的情景。

经她短短地前言一篇中,我就有多个观念轰然炸开。在那之前,我自以为对动物保育有一定的了解,而又不感兴趣。认为动物保育就是 " 设立自然保护区 " " 立法严惩 " 等等;目睹过让人忆不起来的数据,知道人类破坏生态系统,鲨鱼被大量割翅,犀牛与大象被无止尽打猎,且它们都已是临危动物。最重要的,这一切皆是人类所为所带来的后果。

RIKI在书中并没有一直强调数据,她自嘲没有专业的学科背景。撇开经济效应,不只是因为没有了它们会影响生态,我们身为自认地球主宰者的人类,有能力选择去爱、加入慈悲心,去做更好的人、去保护动物。

她提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概念。我们只是知道到鲨鱼、犀牛、大象、蝙蝠、狮子等野生动物被大量捕杀,但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动物产品都被贩卖到哪里。仔细观察才会发现,野生动物的最大市场都集中在东方!当我们还在为成功让熊猫繁育欢呼;把熊猫收养于国家动物园让来往的旅客观赏的同时,却在不断把更多的物种推向临危的悬崖。更令人感到不快的是,这双无形的手可以是非法的,也可以是合法的。台湾和香港即是鱼翅最大的其中两个市场。RIKI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将责任如毒枭推搪瘾君子活该那样的冷酷、无赖的堆到非洲人、当地人或是其他人的头上。野生动物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而它们和我们所谓的宠物又是不一样的存在。

" 我不希望非洲人看到亚洲人就讨厌,更不希望日后的历史记载,许多动物的绝种是因为华人。"

为什么前人会让多多鸟(Dodo, Raphus Cucullarus) 绝种?几年后,我们要问的物种将更多。维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事,地球就是我们的家,别让我们的未来只剩下动物园和熊猫!

◢ (左)婴儿狒狒()成年狒狒

■ 内容介绍

保育野生动物

这是中文市场上,第一本和非洲野生动物保育相关的原创书籍。全书围绕的主题都是有关于保育工作与野生动物。RIKI通过她在非洲经历的点点滴滴给了读者了解、认识与理解的管道。从认识野生动物,将 " 宠物 " " 野生动物 " 区分开来,RIKI通过这条叙事线,强调喜欢野生动物的存在与爱野生动物是完全两种事情。野生动物非法当作宠物那样圈养。如果动物能够互相沟通,那野生动物就有着让宠物敬佩的 " 骨气 " ,野生动物需要大范围的活动范围,天然的食物,需要去捕猎、和同类互动。爱动物并不是把动物抱起来亲亲、用婴对话对它叽咕叽咕的就叫做爱动物。

更何况,有的时候,爱,就是要保持距离。例如斑点鬣狗 (Spottedhyena, Crocutta Crocutta) 就是其中一个书中提到抗压性极低的物种。稍微被几位人类单独包围或被关进笼子里让人群围观斑点鬣狗便会压力至死。更令人无法置信的是斑点鬣狗竟然存在 " 杀子行为 " ,既成年雌性斑点鬣狗杀死同种初生儿的行为,而不少哺乳动物都因不同原因杀子。

接着,谈及保育工作,RIKI带出了往往“人”才是重点。保育工作事实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一环扣一环,往往与动物同理,人类也没有忠奸之分。只是因涉及的角度与角色太多,导致保育课题极其复杂。" 当野生动物麻烦制造者 " 一章中,在非洲纳米比亚的农民多从事畜牧业,而野生动物如花豹 (Leopard, Panthera Pardus) 、猎豹 (Cheetah, Acinonxy Jubatus) 、狞猫 (Caracal, Caracal Caracal) 、斑点鬣狗等经常会袭击农民的牲畜。在文盲率较高、入学率较低的荒郊野外,当地人往往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有的农民在农场周围围上极其尖锐的围栏,当动物尤其花豹与猎豹或是南非剑羚跨国围栏是便会被尖刺直接刺死或是脚踝怎样都拔不出来只能等着失血过多、饿死、渴死。

因此,保育工作其实还包括与当地居民交好,向他们解释个物种存在的重要性与其扮演的角色。如斑点鬣狗其实是非洲干旱地带的关键物种 (Keystone Species) ,即对保持生态平衡结构起重要作用的物种,如果失去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距离而负面的变化。同时,传达大自然其实一直都在为我们提供免费的服务,进而赢取当地居民的信任,以让他们在面对相关或相同的情况时,会选择联络保育中心,而不是 " 亲自处理 "

再者,同为保育人员,都会有不同的看法。RIKI通过照顾狒狒 (Chacma Baboon, Papioursinus) 的经历,将心底想说的话顺理成章的表达出来。狒狒从数量上并没有被列入濒临灭绝的名单内。然而,在非洲的保育中心却需要像对待临危动物那样对他们悉心照料。此事,就导致了她在理念上与一些拥有较多 " 学识 "的专业保育人员有了冲突。从基因的角度评断,狒狒与我们人类只有小于3%的差别。它们爱嬉闹,喜尖叫,长相吓人,且破坏力极强。为了发展、为了经济,因为种种人类自认为无可奈何的理由,它们的家园被侵占。大多数的狒狒族群并没有搬走迁移,而是继续留在城市里,造成了人类社会里的 " 治安问题 " 。RIKI描写了一段令人惊悚的例子,有的城市因为受不了狒狒的骚扰而直接将整个城市的狒狒枪毙了。因此,虽说狒狒还没有因为数量大量减少而被列入临危名单,但是大量来自人类社会的误会、怨恨与排斥,导致国家必须将他们圈养起来。一方面避免它们造成混乱与不必要的受伤流血事件,另一方面是为未来做好最坏的打算,防止数量已少到剩下“几只小猫”才开始保育挽救。

然而,因为狒狒种种令人闻风丧胆的特质,照顾狒狒几乎是所有保育人员的恶梦。当幼儿狒狒的保姆更是能够让九成以上的志工从此自尊崩溃,永远不再尝试。

全书以一个引人深省的话题结束," 当保育遇上极端贫穷 " 来唤醒读者。如果你有一笔钱,你会选择捐给专门协助保育野生狮子的机构,还是捐款用以照顾曾受马戏团虐待,现已被救出的狮子?瞬间,我们仿佛会陷入 " 拯救整个物种 " " 拯救个别动物 " 的窘境。前者更关注保护自然过程、数量、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简称 " 保育 " ;后者则强调个体的生活质量,简称 " 福利 " 。对于这个问题,RIKI的回答是两者其实没有 " 比较好 " 的徽章。保育应是慈悲与责任的结合,也就是以慈悲的心来做动物保育的基础;把可靠的科学和情感结合。不论 如何,参与其中其实就已经是献出自己的一份绵力,为一个更好的地球努力。

■ 心得感想以及启发

最值得阅读的自然科普读物

截止目前这绝对是我诚心绝对最值得、最有收获的读物。我很少读类似的书籍,这本书打开了我阅读旅游记者所写游记的大门。我相信未来,能够一着一本书为基地,继续扩展自然科普读物的领地!尤其是对于动物保育。它同时满足了我对于知识的欲求不满与阅读的乐趣。从前我更多的是阅读社会散文或语文文学类的长篇小说,鲜少接触科学类的读物。从这本书我认识许多人,仿佛真的去过了非洲,接触了野生动物。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认识珍•古德女士。原来他对于人类的自我认识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在她的年代,女性在较为保守的思想下,受教育的机会小之又小。她的成长经历让我觉得非常的有趣。她喜欢泰山,喜欢阅读《人猿泰山》一书,还经常自嘲最后泰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泰山娶了那个错误的珍 (Jane) 。她长大后在一名生物学家下任职一名秘书,到了一个位于非洲奈及利亚名叫贡贝 (Gombe) 的热带雨林,对黑猩猩的习性与生活做相关研究。她发现黑猩猩会使用工具,她给黑猩猩取名字。而后国家地理杂志便委派一名录影师来到她的身边,记录下她与黑猩猩之间的互动。在当时的背景之下,人类是地球的主宰,珍女士身边的教授和博士认为只有人类拥有智慧与意识。然而,珍女士凭借自身坚定的意志,改变了人们对于人猿的概念,让人们重新认识它们,并且唤起大众对于气候、环境与动物保育的醒觉。

从珍女士身上,我找到了她与本书作者RIKI的相似之处。她们同样没有受过 " 专业 " 的教育,没有很高的文凭。但却同样有一颗细心,爱自然、爱动物的心。在面对冲突时,他们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珍女士面对来自大学教授的打压,作者RIKI面对来自不同背景的当地人或受过更好教育的保育人员的不了解甚至排斥。当她说她喜欢狒狒时,周围的人都会离她远远的,她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会有这样的反应。也因此她在书中说保育其实是在培养他的同理心,并不只是同理动物们的情况,同时也要理解她的难处。然而,再往后的日子里珍女士赢得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认同她的想法并支持她的行动;作者RIKI虽然在最初的时候碰上了铁板,但是在互相了解之后,其实人心深处还是充满色彩与温暖的。她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有些当地农民开始懂得向她或保育中心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另外,这本书能够深深吸引我的原因还包括作者在网络社群上相当活跃。打开她的脸书与个人网站,出现的是五彩斑斓的颜色,有沙漠的橙黄色,大海的蓝色,珊瑚的五颜六色,热带雨林的绿色。离开非洲后,作者RIKI还去了北极,在那里遇到了企鹅与海豹,所以最顶置是极地的蓝白色。让人不禁想要追随他的脚步,整理背包,出走到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人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