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精选 / 诗歌选读

还魂草 / 周梦蝶(台湾)

“凡踏着我脚印来的

我便以我,和我底脚印,与他!”

你说。

这是一首古老的,雪写的故事

写在你底脚下

而又亮在你眼里心里的,

你说。虽然那时你还很小

(还不到春天一半裙幅大)

你已倦于以梦幻酿蜜

倦于在鬓边襟边簪带忧愁了。

穿过我与非我

穿过十二月与十二月

在八千八百八十之上

你向绝处斟酌自己

斟酌和你一般浩瀚的翠色。

南极与北极底距离短了,

有笑声晔晔然

从积雪深深和覆盖下窜起,

面对第一线金阳

面对枯叶般匍匐在你脚下的死亡与死亡

在八千八百八十之上

你以青眼向尘凡宣示:

“凡踏着我脚印来的

我便以我,和我底脚印,与他!”

\赏析/

李英豪是最早从禅、佛的境界去解读周梦蝶的孤绝的。他说:“周梦蝶的‘孤绝’,在流露自我中,其意象的构成和心灵的状貌,显然是一种‘禅’,一种‘佛’,达到‘无有’、‘见性’、‘净化’的境界。他在这种近乎‘禅’、‘佛’中,发现了无所圄系的自我。诗人虽非‘入圣’,但已‘超凡’。他的感性已跟这物质社会解体。他在形上世界中追寻‘我’,君临万象,待‘我’如待‘佛’。”《还魂草》一诗正是如此。

“孤”、“高”、“绝”、“寒”是这首诗的四个支点。“孤”,只有一株;“高”,在八千八百八十二公尺之上;“绝”,处于时间(“古老的”)与空间(“世界最高山圣母峰顶”)的绝处;“寒”,积雪深深的覆盖,从古至今,从幼及长......意象构成之美与心灵状貌之冽均属罕见!它是神奇的:缩南极与北极于眼前;也是旷达的:斟酌自己又斟酌翠色。它经历过悲之极至:“死亡与死亡”;也突破了人之极限:“我与非我”、“十二月”与第十二月......这株还魂草不是“禅”、“佛”,还能是什么呢?

“凡踏着我脚印来的

我便以我,和我底脚印,与他!”

首尾二次出现的这段话,既是君临万物的还魂草的宣示,也是诗人追寻“自我”、“待‘我’如待‘佛’”的表白。瓦雷里有言:“力量乃存在于纯粹的自我之中。”周梦蝶诗的现代性由兹得到了佐证。

注:传说世界最高山圣母峰顶有还魂草一株,经冬不凋,取其叶浸酒饮之可却百病,驻颜色。按圣母峰高拔海八千八百八十二公尺。 (选自《当代台湾诗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周梦蝶(1921—2014),生于河南省。1948年随军到台湾省。1952年开始写诗。1955年因病弱退伍,当过书店店员,加入“蓝星诗社”。1959年,在台北武昌街头摆书摊营生;同年,自费出版处女诗集《孤独国》。1962年,开始礼佛习禅,终日默坐街头的书摊,成为台北市知名的文化风景。

1965年出版诗集《还魂草》。1980年,因胃疾开刀,结束二十年书摊生涯。2000至2010年,出版的诗集有《周梦蝶世纪诗选》、《约会》《十三朵白菊花》《周梦蝶诗文集》四卷 《刹那》 。

★ 点击聆听:我们在岛屿朗读,周梦蝶《还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