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文 / 张芷恩(初三和)2022227

◆ 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C178(0106309)

内容简介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是一本非常易于阅读的国民级书籍。它并不如其他与其同样有着“国民级”和“入门书”标签的书籍一般深奥和难于阅读。

        这本书里的角色们,比如獾、河鼠、鼹鼠等,身上都带着我们,或者我们身边人的影子。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或者身边人代入进其中。

        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透过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10次面谈,向读者传达三个心理学的理论。 这三个理论分别为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童年遗迹搭建而成,其中包含了儿童时期体验的所有喜怒哀乐。儿童自我状态就如同色彩中的三原色一般,随着成长时期时,外力的不断渗透,色彩之间互相融合,形成了我们缤纷五彩的个性。儿童自我状态很有可能会伴随着我们一生。直至死亡,我们依旧可能会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中。这种状态下的基本情绪有: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等。举个例子,如果你饿了会莫名感到愤怒,吃饱了会觉得无比快乐,这证明你正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中。

        若儿童感情上的需求未必得到及时且有效的补偿时候,这就需要儿童“自立更生”地适应所处的环境了。于是,儿童自我状态就会因此一分为二,变成了“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这两种类型。

        自然型儿童会“我行我素”地秉持着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的话,我就要哭破嗓子,哪怕气绝身亡也在所不惜的行事作风。适应型儿童则会“审时度势”,谨慎地观察周遭的环境,选择用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利益。

        父母自我状态则是我们常说的“我们往往会变成我们最讨厌的人”,亦或者是“小时候不喜欢父母身上的一些脾气做法行为,可当自己长大后,性情,为人处世方面却和父母越来越像”。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行为会越来越和父母相似。

        在这个状态中,我们会“扮演”一个挑剔型的“父母”。以极高的标准要求他人。例如经常因为朋友做错事情而批评他;经常鸡蛋里挑骨头,找理由责备其他人等等。这种状态与儿童自我状态一样,与年龄无关,并且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父母自我状态,这类型的人不会批评他人,他们只是不断地批评自己,一人分饰两个角色,一个负责批评自己,一个负责充当挨骂的“孩子”。

        成人自我状态是一种处于理智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人,不会依靠情绪去判断事情,而是会理性地思考。经过再三思考后,才会谨慎地判断事情,此状态下的人们会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例如说,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人在面对朋友把事情搞砸了的时候,会马上责骂朋友。但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中的人们态度则大相径庭,他们会观察自己以及对方目前所处的状态,仔细聆听周围人的评价,分析每个评价的准确度以及实用性,然后冷静地劝导朋友。

        在成人自我状态下,我们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能理智地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亦或者倾听他人对我们的看法而不立即驳斥,这一点非常难得,这点在其他两种状态中都不会出现。

        但是其实在成功的人生当中,这三种状态都是缺一不可的。每个状态都存有各自独特的价值,每个状态都有它特殊的重要性,所以其实也大可不必去对其中的哪个状态避之唯恐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