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秋叶经典长咏

文 / 谢锡福副校长

配合本期《爱阅读电子报》主题“双亲节特辑”,《人文风景线》选了若干篇与亲情有关的文章。龙应台的《目送》写出亲情幽微脆弱又缠绵不舍的牵挂。《米开朗基罗的四座〈圣殇〉雕塑赏析》是其中较特别的一篇。

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圣殇》(PIETA),题材来自《圣经》,刻画圣母悲痛地抱起受难的耶稣尸体;但米开朗基罗创作的灵感视角,却饱含人性最深沉的情感和生命的体悟。

最平常也最深刻的亲子之爱

米开朗基罗在生命四个不同阶段(23岁、70岁、80岁、89岁),分别创作了四座《圣殇》;在各类艺术创作史上,很少有一位艺术家会就自己曾经创作过的作品,进行如此多次地再创作,并且每一次都能展现对同一个主题再创造的不同思考:从青春温润的生命到痛苦坠落的生命,到竭力扶持拉起的各种造型。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所要表达的无非是一位母亲想抱起孩子,扶起孩子,背起孩子(升天)的悲恸与渴盼。米开朗基罗的每一个刀纹斧凿,不都是最平常也最深刻的亲子之爱吗?

《经典长咏》选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飞鸟集》的经典佳句,我们所熟悉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原来出自泰戈尔的名句。其它如《念你们的名字》《青春》《林肯葛底斯堡演讲》等,或励志隽永,或历史启发,可谓中外名篇,皆值得品赏。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一般多从女孩渴望爱情的角度去解读,并且常常把重点放在“最美丽的我”的“凋零的心”。我喜欢从另一个角度去诠释,即把重点放在“无视地走过”的那位“薄幸郎”或“不解风情”的那个人。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引申为任何人对任何美好的人事物的想盼,以及许多人都无视他人的关怀,轻易地把拥有他人的关怀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珍惜来解读。

美好的想盼,人皆有之

美好的想盼,人皆有之,但我们常常舍近求远,常忽略了就在路旁,就在身边的风景和许多美好的人事物。

花,是美丽的,它象征爱,也象征美好的一切。它总是在那里等待着,期盼着。但,人们总是被其他炫目的人事物所吸引(或迷惑)而轻易地视若无睹!或许我们应该再重温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说》,更自觉地注意与珍惜,就在我们人生旅途中路旁的一花一草,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身边关心着我们的人。

生活无处不风景,人生无处不飞花,别再让灯火阑珊处,伊人独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