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读想

昏庸专政下百年孤寂——《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文 / 谢锡福副校长

书名:《北京法源寺》

作者:李敖

内容简介:

《北京法源寺》是台湾作家李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小说以北京城的法源寺为故事背景,描述了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国志士为中国的振兴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动。

这是已故台湾作家李敖的第一本历史小说,写大丈夫型的人物,写他们的豪侠、忠义、决绝和悲壮。這也是一本讨论中国古典武士道、中国灵魂典范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一本中国人的“悲情史”、“气节史”。那些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为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赴汤蹈火,置肝脑涂地于度外,视死如归,视道德气节高于一切。他们死得那么惨烈,死得那么令人惊心动魄,死得那么孤寂,死得那么从容。书中情节,慷慨悲壮,浩气沉雄。

袁崇焕,明末大将,耿直不阿。明末朝政腐败,竖宦当道;而袁督师不买奸臣的账,并阻断他们的财路;终被诬谄。明崇祯帝误中满州人反间计,杀了袁崇焕。谁也没想到,当年拼死保护皇帝、人民的大将,却被皇帝下令千刀万剐而死;而在执行千刀万剐时,人民真的误以为他是卖国者,争着跑去咬他的肉,甚至出钱买他的肉来咬。

袁崇焕是广东人中第一个影响中国政治举足轻重的人物;崇祯帝不杀他,满州人就进不了关,中国的历史都将改写。当袁崇焕下狱后,有一位叫程本直的书生,一再为袁督师喊冤,结果也被崇祯帝杀了。程本直不但跟袁崇焕素昧平生,甚至三次求见都被拒之门外;因此程本直的死不是为私情而死,而是为公义而死。

康有为的老师九江先生(朱次琦)临死前,觉得自己写的书对将来的中国没有益处,便用火一本一本的烧掉。九江先生立身极为严肃,古书念得极好;临死前烧其一生著作,用行动表示那不是中国知识分子该走的路。他的身教对康有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康决定以行动救世,并开始阅读、研究大量的西方学问著作。

康有为写了三本巨著,《新学伪经考》告诉知识分子要敢于摆脱传统的枷锁;《孔子改制考》告诉知识分子,即使是孔子也是主张改革现状的;《大同书》告诉知识分子,应先走改革路线以至小康,最后再到大同的境界。他在著书立说以外,也开班授生,他最著名的学生就是梁启超,后来和他一同领导维新运动。马关条约签订那一年,他们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请求变法。之后康有为开始办《中外公报》,又发起组织一个救国团体—— 强学会,出版书刊,鼓吹新潮。通过翁同龢,他见到了光绪帝,向他阐明变法的要义。

变法维新从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开始;并紧锣密鼓的推行一连串除旧布新的改革;全面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但是改革谈何容易;以西太后为首的守旧、小人势力太强大了。在西太后残酷反击下,变法维新只进行了一百零八天便以康梁出亡、“六君子”被杀、光绪帝被囚在瀛台、西太后再度"临朝听政"告终。

远去的足音—六君子赴义图

(王西京先生的这件作品描绘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慷慨赴义的情景。)

“六君子”中的谭嗣同是变法维新的大将,父亲是湖北巡抚。他虽出身世家子弟,却尝尽人间甘苦。他经历过北京大疫,躲过一死,但母亲和兄姐却在五天内相继死去,他见过凶年饿殍,出塞迷路,走了千百里无人烟的路,走在古战场,走在飞沙走石、狂风大雪里,几乎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那种人生历练,那种天地为愁,草木含悲的景观,那种豪迈与萧条,苍茫与孤寂的感受,他十八岁前都经历了。他沉潜于佛学和西学;三十一岁便追随康梁,成为变法维新的主将。

维新份子大多是纯粹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交游是狭窄的;谭嗣同则不然,他除了和书生交往,也包括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物;他相信“草泽”中必有“奇才”,一如孔子相信十室之内必有忠信一样。“仗义每多屠狗辈”,他认为救中国靠著书立说是不够的,还得伴之以行动;这种崇尚行动的人,只有从“屠狗辈”,从下层阶级去找。他认识搞革命的黄兴和开镖局的大刀王五一班人等,都是在参加维新之前。他认为中国太弱,底子太差,革命的方法像给病人吃重药,不一定有利;所以他投入了康梁的改良运动。变法失败后,他本来得及走避而不走;他说:“不有去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又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要康梁走,因为必需有人走,才能为国家策划长远的前途。他愿意留下来做殉道者,以唤起更多志士仁人投身救国的大业,为走的人开路。

谭嗣同认为搞变法维新不应有失败的观念;所谓失败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成功也许只要两步,那失败就成功了一半;成功也许需要十步,那失败就成功了十份之一。所以不要把失败孤立来看,要把失败当成功的一段,成功的前段来看;把失败和成功连续起来看。书中写“六君子”绑赴菜市口行刑前,谭嗣同的感受:“放眼望去,四边人山人海,却是鸦雀无声。'这就是祖国,这就是群众。'他心里想着。'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黑暗时代,他们在看我们流血。我们成功,他们会鼓掌参与;我们失败,他们会袖手旁观。....在他们眼中,我们是失败者。但是他们不知道失败者其实也满痛快,因为失败的终点,也就是另一场胜利的起点。这些可怜的同胞啊,他们不知道,他们永远不会知道。'”

戊戌政变失败后,紧接是八国联军入京;奸淫掳掠不算,还要赔四万万五千两黄金,相等于中国五年总收入;昏庸狠毒的西太后再陷生民于涂炭。一九零八年,西太后终于死去,她的豪华坟墓叫“东陵”,花了八百万两黄金盖成,治丧费又花了一百五十万两,总数接近一千万两。“在她统治的四十七年岁月里,中国人民为她花了无数的钱,最后的一千万两丧葬之资,可说是大家最愿意花的。”

西太后死的前一天,一直被软禁的光绪帝,也神秘死亡,死时才三十八岁。光绪是位好皇帝;他没有实权,却肯在极艰困的情况下与康梁等人推行变法维新,知其不可而为,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作者在书中也藉梁启超的话给光绪颇高的评价:“光绪帝象征着的是中华民族没有畛域之分,华夷共处、满汉一家,光绪象征的是变法维新、改革腐败政治的诚意....光绪象征的不是一个通常的皇帝,而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康有为是个始终坚持改良主张的维新思想家、行动家;当年别人守旧,他维新;后来别人革命,他却保皇;别人共和,他却君主立宪;变成一个被时代出局的人物。但是康有为高瞻远瞩;他提醒,中国是几千年的君主国,骤然变成共和国是会出麻烦的;应该学英国、日本,以君主立宪来长保恒定;但这种“虚君共和”的理想又有谁听得进去呢?连他的大弟子梁启超也反对他。康有为认为维新失败,流的血只是维新者的血;但革命却是翻天覆地,代价太大了。他相信改良,反对鲁莽灭烈的救国方法。他认为人民的经验、信仰、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硬造来的;他担心革命者要在十几年内造出天堂的理想,只怕会造成千万人头落地,造到人心都死,那就后悔莫及了。他老了,他想起袁崇焕,想起他生前死后刚好碰上明清两代,明朝说他是清朝的,清朝说他是明朝的;如今轮到他康有为自己,清朝说他太前进,民国说他太落伍;在夹缝中,他也被群体牺牲得不明不白。但康有为是先知,他的心是苍茫的;他预言,如果清朝是夕阳是落日,那么民国就是夕阳落日后的黑夜,将来的麻烦可多着呢。

光绪帝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书中精彩处甚多,其中借李十力对康有为的一段对话,既具洞察力又借古讽今。“人们谈西太后的罪恶和她的集团的罪恶,都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只谈他们当政后他们自己做的,而不谈他们当政后自己做不出来却拦住别人不许别人做的。.....根本问题已不在他们为中国做了什么,而是在他们拦别人的路,不许别人做的有多少。西太后集团的另一个罪恶,是他们除了耽误中国现代化的时间以外,又拆下了大烂污,使别人在他们当政时和当政后,要费很多很多的血汗与时间去清场、去补救、去翻做、去追认、去洗刷、去清扫、去还债、去平反冤假错。这就是说他们祸国的现遗症和后遗症都非常严重....。”

作者在书后也借书中大人物之一的谭嗣同,以他磅礡的殉道精神来对狭隘的“岛国心态、台独思想”加以讽喻。作者写道:“他(谭嗣同)一生心血,全在《仁学》一书。写成之后,有感于台湾新丧日本之手,乃不用真名,而以'台湾人所著书'颜其封面,藉哀浊世;如今,我独处台湾,写《北京法源寺》,'台湾人所著书'之谶,百年孤寂,又复重演。”

想到那些长期为追求公理正义而被强权恶政压迫、羞辱、牺牲的人;读这本书,宛如一泓清泉,沁人心脾,其荡气回肠的情节,确能振聩发聋。

2015年【中国国家话剧院】

简介:

李敖先生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改编,田沁鑫导演年度力作。

沉疴百年的晚清帝国风云际会,《北京法源寺》将生死、鬼神、僧俗、出入、士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等等冶于一炉。舞台上透过宫廷、民间、寺庙三重空间窥见这段残酷历史。志士精英,家国命运,浩瀚情感,慷慨磅礴,国殇边缘之际,何处是民族出路?

李敖先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光绪、慈禧等人的活动为脉络,以求变图新改变晚清落后挨打的局面为中心事件,以北京法源寺为核心场所,描绘了从1888年到1927年之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剧本改编上截取1898年9月11日至21日十天之内的时间作为核心的舞台时间,选取书中描绘的光绪召见康有为、维新变法的主张形成、谭嗣同侠之大者的风范、梁启超西学求新的追求,展现这一时期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