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

郁达夫:花坞

        郁达夫的的游记不仅写山写水,更写一方的风土人情,除了游览时的情景,字里行间还处处透露着他独特的性情。花坞,是郁达夫漫游西溪的第一站,那里一年四季繁花似锦,无论是山上、平地还是溪涧,处处皆有花,“花坞”一称可谓是名副其实。

          “花坞”这一个名字,大约是到过杭州,或在杭州住上几年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的,尤其是游西溪的人,平常总要一到花坞。二三十年前,汽车不通,公路未筑,要去游一次,真不容易,所以明明知道这花坞的幽深清绝,但脚力不健,非好游如好色的诗人,不大会去。现在可不同了,从湖滨向北向西的坐汽车去,不消半个钟头,就能到花坞口外。而花坞的住民,每到了春秋佳日的放假日期,也会成群结队,在花坞口的那座凉亭里鹄候,预备来做一个临时导游的脚色,好轻轻快快地赚取游客的两毛小洋。现在的花坞,可真成了第二云栖,或第三九溪十八涧了。

        花坞的好处,是在它的三面环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坞不及它的深,龙归坞没有它的秀,而竹木萧疏,清溪蜿绕,庵堂错落,尼媪翩翩,更是花坞独有的迷人风韵。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

        我的第一次去花坞,是在松木场放马山背后养病的时候,记得是一天日和风定的清秋的下午,坐了黄包车,过古荡,过东岳,看了伴凤居,访过风木庵(是钱塘丁氏的别业),感到了口渴,就问车夫:“这附近可有清静的乞茶之处?”他就把我拉到了花坞的中间。

        伴凤居虽则结构堂皇,可是里面却也坍败得可以。至于杨家牌楼附近的风木庵哩,丁氏的手迹尚新,茅庵的木架也在,但不晓怎么,一走进去,就感到了一种扑人的霉灰冷气。当时大厅上停在那里的两口丁氏的棺材,想是这一种冷气的发源之处,但泥墙倾圮,蛛网绕梁,与壁上挂在那里的字画屏条一对比,极自然地令人生出了“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的感想。因为刚刚在看了这两处衰落的别墅之后,所以一到花坞,就觉得清新安逸,像世外桃源的样子了。

        伴凤居虽则结构堂皇,可是里面却也坍败得可以。至于杨家牌楼附近的风木庵哩,丁氏的手迹尚新,茅庵的木架也在,但不晓怎么,一走进去,就感到了一种扑人的霉灰冷气。当时大厅上停在那里的两口丁氏的棺材,想是这一种冷气的发源之处,但泥墙倾圮,蛛网绕梁,与壁上挂在那里的字画屏条一对比,极自然地令人生出了“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的感想。因为刚刚在看了这两处衰落的别墅之后,所以一到花坞,就觉得清新安逸,像世外桃源的样子了。

        自北高峰后,向北直下的这一条坞里,没有洋楼,也没有伟大的建筑,而从竹叶杂树中间透露出来的屋檐半角,女墙一围,看将过去却又显得异常的整洁,异常的清丽。英文字典里有“Cottage”这一个名字,而形容这些茅屋田庄的安闲小洁的字眼,又有着许多像Tiny、Dainty、Snug(小巧、精致、舒适)的绝妙佳词,我虽则还没有到过英国的乡间,但到了花坞,看了这些小庵却不能自已地便想起了这种只在小说里读过的英文字母。我手指着那些在林间散点着的小小的茅庵,回头来就问车夫:“我们可能进去?”车夫说:“自然是可以的。”于是就在一曲溪旁,走上了山路高一段的地方,到了静掩在那里的,双黑板的墙门之外。

        车夫使劲敲了几下,庵里的木鱼声停了,接着门里头就有一位女人的声音,问外面谁在敲门。车夫说明了来意,铁门闩一响,半边的门开了,出来迎接我们的,却是一位白发盈头、皱纹很少的老婆婆。

        庵里面的洁净,一间一间小房间的布置的清华,以及庭前屋后树木的参差掩映,和厅上佛座下经卷的纵横,你若看了之后,仍不起皈依弃世之心的,我敢断定你就是没有感觉的木石。

        那位带发修行的老比丘尼去为我们烧茶煮水的中间,我远远听见了几声从谷底传来的鹊噪的声音,大约天时向暮,乌鹊来归巢了,谷里的静,反因这几声的急噪,而加深了一层。

        我们静坐着,喝干了两壶极清极酽的茶后,该回去了,迟疑了一会,我就拿出了一张纸币,当作茶钱,那一位老比丘尼却笑起来了,并且婉慢地说:“先生!这可以不必,我们是清修的庵,茶水是不用钱买的。”

        推让了半天,她不得已就将这一元纸币交给了车夫,说:“这给你做个外快罢!”

        这老尼的风度,和这一次逛花坞的情趣,我在十馀年后的现在,还在津津地感到回味。所以前一礼拜的星期日,和新来杭州住的几位朋友遇见之后,他们问我“上那里去玩?”我就立时提出了花坞。他们是有一乘自备汽车的,经松木场,过古荡、东岳而去花坞,只须二十分钟,就可以到。

       十馀年来的变革,在花坞里也留下了痕迹。竹木的清幽,山溪的静妙,虽则还同太古时一样,但房屋加多了,地价当然也增高了几百倍,而最令人感到不快的,却是这花坞的住民的变作了狡猾的商人,庵里的尼媪,和退院的老僧,也不像从前的恬淡了,建筑物和器具之类,并且处处还受着了欧洲的下劣趣味的恶化。同去的几位,因为没有见到十馀年前花坞的处女时期,所以仍旧感觉得非常满意,以为九溪十八涧、云栖决没有这样的清幽深邃。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

        ——————

        出自《达夫游记》,上海文学创造社1936年3月初版              

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中国浙江富阳人。著名作家、革命烈士。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精通日、英、德等外语。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新加坡、印尼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军杀害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丛林。1983年6月20日,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