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音乐能阻挡坦克吗?《静静的顿河》《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及其他

谢锡福老师

约翰蓝侬

3月5日欧洲150家电台串联起来,在同一时间播放约翰蓝侬(John Lennon,1940-1980)的反战歌曲 ♬《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 。发起人表示,希望提醒世人,不应对战争视而不见。

2022年《爱阅读电子报》第一期,在俄罗斯与乌克兰正烽火连天之际出版,我们除了选了若干有关俄乌冲突相关历史背景与地缘政治的文章供大家研读;也介绍苏联时期一部脍炙人口的反战巨著《静静的顿河》(Tikhiy Don / And Quiet Flows the Don)及一首经典的反战歌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儿去了哪里/花落谁家/花落何方)。让大家从文学与音乐的面向,反思战争的残酷与荒谬,以及人性的健忘与愚昧。刚好这时读到中国诗人余秀华的诗《我乞求诗歌能阻挡坦克》,便借题发挥,把本篇题目取作《文学与音乐能阻挡坦克吗?》

哥萨克人

《静静的顿河》描述20世纪初顿河(Don)边的一个哥萨克(Cossack)村庄,村人被卷入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内战)和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小说以宏大的叙事和更近于常人的心理感情而触动了一代读者。作品既抨击沙皇时代的腐败,也刻画革命与战争的严酷与惨况。虽然是苏联时期的创作并普获苏共领导层的肯定,内容对苏维埃政权和红军的负面描写比比皆是。小说内容庞杂而细腻,道尽动荡时局里,个人命运的身不由己与无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大时代悲歌。

哥萨克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土地上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族群,以精湛的骑术和骁勇善战着称;是16世纪支撑俄罗斯帝国向东方和南方扩张的主要力量。俄罗斯(及之前的苏联)今天能有这么大的疆域,哥萨克功不可没。一战爆发,哥萨克大量的青壮年投入战争。一战尾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沙皇被推翻,苏维埃政权在翻天覆地的动荡中成立。哥萨克地区发生了反对苏维埃的暴动;本来一致对外的同乡战友兄弟,出现在不同的队伍中(红军与白军),连老弱妇孺废疾者,也被牵扯进这场残酷的战争,相互杀戮。战争导致妻离子散,家乡也成了废墟。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雨果著作《九三年》
肖洛霍夫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一生最后杰作《九三年》,深刻描述法国大革命之后,共和党与保王党、革命与反革命和各种新旧势力的惨烈斗争与内战,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最终观点: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句话足以告诫所有为冲突煽风点火和敲响战鼓的野心政客们反思!

虽然《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M.A.Sholokhov,1905-1984)长期受到许多批评者(包括同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古拉格群岛》作者索忍尼辛 Solzhenitsyn,1918-2008)的质疑,认为此书为剽窃抄袭战友之作,肖洛霍夫仍凭《静静的顿河》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1999年,《静静的顿河》手稿被发现存于肖洛霍夫密友的远亲家中;当时已是俄罗斯总统的普京下令财政部筹款,以50万美元购得。俄罗斯文献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手稿确为肖洛霍夫手迹,目前珍藏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也将2005年命名为“肖洛霍夫年”。

随着苏联解体,俄乌关系日趋紧张,可以想象散居两地的哥萨克处境的尴尬。眼下俄乌战争导火线的两个乌克兰东部州属--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亲俄势力宣布成立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正是位于顿河下游西侧,是乌克兰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苏联时期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之一。我们似乎看到悲剧如此真实地在重复着!

Pete Seeger 创作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静静的顿河》第1部第3章出现一位哥萨克的妻子正唱着摇篮曲哄孩子入睡:

“鹅在什么地方啊?-进芦苇去啦。”
“芦苇在什么地方啊?-姑娘们砍掉啦。”
“姑娘在什么地方啊?-姑娘嫁给哥萨克啦。”
“哥萨克在什么地方啊?-上战场去啦……”

1956年,美国弹唱诗人、现代民歌先驱皮•席格(Pete Seeger,1919-2014)受到《静静的顿河》这首乌克兰哥萨克摇篮曲的启发而创作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席格是各种社会抗争活动的参与者,从民权运动、反战,到后来的环保活动。他的歌曲被不同的人翻唱,他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各种抗争活动的舞台上。眼看着二次大战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他感到《静静的顿河》中惨绝人寰的故事又要重演。于是他把“芦苇”改成“花儿”,就像那首哥萨克摇篮曲一样,花儿去了哪里?花儿被姑娘摘走了。姑娘们去了哪里?姑娘们都给丈夫娶去了。丈夫们去了哪里?丈夫们当兵去了。兵士们去了哪里?兵士们都被埋到坟墓了。坟墓又去了哪里?坟墓都被花儿覆盖了。花儿去了哪里?花儿又被姑娘摘去了…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Young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one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Gone to their husbands everyone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husband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husband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husbands gone? Gone to soldiers everyone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Gone to graveyards everyone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Gone to flowers everyone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Young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one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歌词以浅白的文艺笔调,道出美好世事的沧桑变化,提醒人们天理循环不要重蹈覆辙的道理: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我们何时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歌曲传递战争周而复始的荒谬和反战的讯息,深切地期盼世人能从中省思。

六十年代掀起反战歌曲热潮

卜•狄伦

六十年代的美国深陷越战泥沼及世界处于东西冷战局势,流行音乐亦掀起反战热潮,其著名者除上述约翰蓝侬的《给和平一个机会》,其另一首 ♬《Imagine》(想象) ♬ 亦广为人知,作品鼓励人们去想象一个没有种族、没有国界、没有异教歧视,只有一个共同的天空的世界。杰出的创作歌手也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卜•狄伦(Bob Dylan,1941)所作的 ♬《Blowing in the Wind》(随风而逝)♬ ,歌词发出串串天问: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到人们在哭泣?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要经历多少次死亡他才会知道很多人已付出生命?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其它如 Simon and Garfunkel 1966年那首伴随越战新闻报导而唱出的♬ 《Silent Night / 7 O' Clock News》♬ 等。在人们一再忘记战争的无情与荒谬而重蹈战争覆辙之际,聆听这些歌曲,当能振聩发聋;时时警觉,深深省思,化解矛盾,避免战争!■

出版 / 人民文学
分类号 / C880

\ 内容简介 /

《静静的顿河》通过对居住在顿河边麦列霍夫一家命运变迁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给哥萨克人带来的巨大冲击及他们在这一系列社会变动中社会和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小说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既展现了广阔而深厚的历史内容,有着史诗的沧桑与厚重,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人性与爱情的深刻内涵,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 作者简介 /

米•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俄罗斯作家,其作品主要反映顿河地区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在苏联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 《静静的顿河》剧情简介 /

《静静的顿河》影片共分三部,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描绘了多色调的场景,多侧面多层次的反映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部史诗式的长篇巨著一问世便立即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重视,荣获了斯大林奖金,获得1958年全苏电影节一等奖和最佳导演奖、1958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和1960年美国导演工会最佳改编影片荣誉奖。

  • 电影 《静静的顿河》俄语配音 英文字幕)

  • 电视剧 《静静的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