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投稿作品

丧钟为谁鸣?


李钧皓(高三理忠)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双城记》的开篇第一段话被无数次的引用。无论在哪一个时代,这一段话都能让人们陷入省思。那么,自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所处在的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起因的反思

我们总是对自然界缺少敬畏之心,总是认为大自然对于我们的无私给予是理所应当的。在生物术语中,有一个单词的定义我觉得很妙,这个单词每个人都听过,叫“生态系统”。它的定义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的没错,是“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整体,而并非只有“生物”,更不是单单只有“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市场需求和人们有效需求的提升,生产力飞跃。为了更快的得到生产原料,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对大自然强取豪夺。当时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把经济利益摆在了与生态平衡之前。经过了3个世纪,这个观念一直被保存着。人们严重缺乏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反而沉浸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物质享受中。人类活动破坏了环境,间接和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或其他基本生存条件,物种正在以非常快的速率灭绝,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随此速率改变。

随着世界继续承受着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带来的空前破坏,越来越多的疾病由动物传染到人类身上。科学家认为,由于病原体很容易传播到家畜和人类,栖息地的不断退化可能会加速进化进程并导致疾病的多样化。

微生物界正式向人类发起了挑战,流感、天花、艾滋病、疟疾等,给了人们很大的麻烦。近年来,微生物开始以人畜共通的形式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其中包括狂犬病、SARS、MERS还有这一次的COVID-19。联合国环境署《2016前沿报告》预测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兴环境问题,人畜共患传染病威胁着经济发展、破坏动物和人类福祉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COVID-19的爆发正在给全人类一个警示,我们除了在追求经济与物质的享受外,更该注意环境的变迁和环境的保护,因为这本是我们的责任,只是我们把这一份责任拖延了几个世纪。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私,目光变得越来越狭窄,而且还将其合理化。政府和广大社会人士应该要在这起全球化疫情中意识到这一点,并充当改变这一现象的关键点。政府和各界人士在推崇学术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平衡这一块,让人们都具备环保意识。

人们安逸太久,在平时缺乏一些紧急意识,也没有所谓居安思危的态度。这让人们在碰到紧急事件时,会做出不正当的举动。因此,我认为疫情之后,人们应该要提升碰到疫情、地震、火灾等灾害时等危机时的意识,政府也需要对这些危机有良好的防控网和措施,而并非等到了事情爆发后才去想解决方法。

整体的影响

国际上缺乏一个有影响力的组织,导致各个国家为了片面利益或是意识上的不足而各做各的,在面对全球大课题的时候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多。而世界卫生组织截至目前为止都没有展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范畴和解决方向。国际间并没有共同合作抗疫,而是各不相谋、各自为战,这对整体抗疫、防疫是负面的。

首先,疫情的爆发,世界各国的政府陆续采取隔离、封城或封国的措施,导致了各国的经济放缓。相信在疫情结束以后仍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以亚太区为例,从亚航的数据中显示,202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为2.2%,较2019年9月亚行预测的5.5%下降3.3个百分点。同时亚行认为,如果疫情结束,各项经济活动恢复正常,2021年亚太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将回升至6.2%。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先后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气候变迁协议、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最近还威胁要减少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财政支持。而中国在疫情中表现出色,加上对其他盟国的资助帮助了中国扩大了其在国际的影响力。因此,我认为随着美国奉行的“美国为主”的和单边主义,美国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会大大的降低,而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地位正在不断快速提升的中国。

至于疫情结束后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否会变得更加弱势,在此先不做预测和批判。

从各国的物资逐渐匮乏可以看出产业供应链的问题,还有政府平日为应对大型疫情的物资储备并不足。

基于原料、劳力和比较优势,再加上二战以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产业链逐渐形成。然而从COVID-19事件可看出,此产业链存在着严重的漏洞。首先,产业链的原料和组装上过分依赖中国。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它工资低廉且劳动力充足、汇率低、原料充足,使得许多国纷纷将中国作为产品的原料供应区和组装区。自COVID-19在中国爆发以后,中国开始停止对外供应医疗上的原料也组装产品,全球产业链瞬间停顿。许多国家因此缺乏医疗上的物资,对疫情的防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的隔离、封城也导致多个产业无法正常运作,包括对外输出的产业,这对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带来沉重的打击,更造成了产业链停滞的骨牌效应。以英国为例,英国几乎所有大型汽车厂都关闭了,这是因为依赖于销售网络,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采购。当两者都崩塌的时候,它们就停止生产汽车了。

2003年SARS流行的时候,中国占全球经济产出的4%,然而现在中国所占的比例是当时的四倍,即16%。所以这就意味着,不管在中国发生什么事情,对世界的影响都要大得多。

据此,预测在疫情结束后,部分国家会将产业移出中国,西方的制造业会开始将一些工作外包回流,或是转移到与中国有近似条件的东南亚。由此可预测,东南亚国家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从中受惠。东南亚各国政府若能把握好机会,对国家的经济可以带来很大的帮助。那么此次疫情到底会不会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呢?根据《BBC》的报道,基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过于重要,因此不至于倒退,但是却很可能会放慢。全球化讲究的是相互依存的概念,在疫情结束后“相互依存”肯定会存在,只是可能方式会改变,例如产业链不在依赖某一个国家等等。

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各个国家在疫情盛行时设立了多个监控系统,在疫情之后可能会对人民的自由、隐私权造成影响,政府可能在往后的某些事情上有机会且合理的对特定群体的举止进行监控。我认同这个观点,这个可能性普遍存在。在非常时期的时候需要有非常手段,但是非常时期一过,执行者能否放弃这个非常手段而选择更好的、更尊重人权的手段呢?这一直都是考验着各个领导者的重大课题(其中也包括,独裁可能因此产生)。成为是菩萨还是罗刹,就只在那一念之间。疫情以后的世界,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这或许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科技发达,人们生活舒适,抱负都能得以实现;这或许是个最坏的时代,人们过分安逸缺乏危机意识,也缺乏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我们可能应有尽有,我们也可能瞬间一无所有。人们总是想在人间做出天堂,但因为我们的无知和自满,我们往往会把天堂建造成地狱。

COVID-19的大爆发是在给全人类一个警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正在宣泄他的不满和愤怒。COVID-19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人们一手造成的。对于这次的疫情,全球人民应该以此做全体的反思。反思疫情发生的原因,反思当面对灾难的时候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体现出全球命运共同体,每一个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在此危难之时,国际间应该要互相合作、互助友爱,并放下过去的成见,来共同面对同一个敌人,同一个因我们的自大和无知而出现的敌人。

丧钟为了谁而鸣?为全人类而鸣。但这次的丧钟并不表示这死亡,而是表达着象征死亡的警示。全人类应该引以为戒,团结在一起,放下成见、放下自满、纠正错误,与自然界共存共荣。

最后以《战地钟声》的一段话作为全篇结尾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