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的话

反思亲情的情感互动

文 / 陈胜耀老师

不知大家是否曾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长辈?读龙应台的《目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散步,“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这一小短文,让我想起阿嫲中风的那年,我需要协助清理屎尿和洗澡的经验。我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比想象中更困难、更累人的任务。体力与精力的消耗极大。

其实,一开始是抗拒的。阿嫲中风初期,家人们因为缺乏照顾中风病患的经验,因此显得不知所措。在住院的首两日,没想过也不晓得如何帮成人更换尿片,故不断请求护士协助。然而,政府医院的护士需照顾的病人太多,无法一直随传随到。或许有许多人会认为,这是护士应完成的责任。但那天,却有一位护士说了一句警醒我的话,那话的原意大概是:“身为病患的子子孙孙,她养育了你们那么多年,难道你们连更换尿片都不愿意帮她吗?”当天,我就跟着护士学了为成年病患更换尿片与透过鼻管喂食的技巧。

阿嫲出院回到家中休养后,照顾的责任该由谁负责,也引起了一些家庭成员的争论。有的子女会以需要工作没时间为由;有的会以体力无法承担为由;还有的是以男人不能为女人把屎把尿的理由推托。最后,这一份责任就落在了在医院学会如何更换尿布和鼻管喂食的我和另一位姑姑身上(好似我不是男的)。虽然,这真的非常消耗体力与精力。但,我是打从在医院听到该名护士的“训话”后,就发自内心自愿承担起这一个责任,加上当时在等待出国升学的日期,也是闲着在家。也对许多子女推托照顾自己母亲的态度,感到些许的厌恶。

多年后,当我读到中国作家阎连科的《过年搓澡》这篇文章时,竟是无比的感动。文中书写某年春节,为母亲搓澡的一次经验(其母亲健康,并非生活无法自理)。在浴室的空间内,两母子有了最坦然、最亲密、最温馨的情感互动。我不曾想过,这位曾经从军的大男人,在生活上会有这般柔情的一面;这位经常透过嘲讽的文字,批判当代中国改革问题的作家,也会有如此感性的作品。看来,我是有太多的刻板印象了。

为母亲搓澡,我没试过。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也不曾听过身边的亲友有为母亲搓澡的经验。但就在我阿嫲中风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的子女并不太愿意承担这个任务。初期,阿嫲更是抗拒由我这个孙子来为她洗澡的,她更愿意让看护来协助。后来,才慢慢地接受。其实,在家人的情感互动中,有太多的保留。阎连科与母亲搓澡的那种最坦然、最亲密、最温馨的情感互动,在我的家庭中是稀罕的。我为之感到遗憾。

本期人文风景线和百花圃栏目配合双亲节,特选了数篇与亲情有关的文章和学生作品,上述两篇文章也收录其中。望大家一起来重新反思与长辈、后辈的情感互动。也藉此机会,代表本刊编委团队祝愿天下父亲、母亲喜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