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读想
◆ 亨利•黑兹利特 (Henry Hazlitt)
◆ 中信出版社
◆ C550(0106328)
内容简介:经济学很复杂,但经济学思维是人人都可以习得的能力。拥有思考和鉴别的智慧,我们才能纠正思维的认知偏差,看清世间真相。
这本书主要的论点是不要只关注某个群体,要关注对所有人的影响;不要只关注当下的影响,同时也要关注对长久的影响。这本书用了25个章节来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即“破窗谬论”和“人为干涉经济”来进行描述。
破窗谬论也就是把钱用在维修坏了的东西并不会带来经济收益。作者用了一个故事来介绍破窗谬论:一个调皮的孩子砸碎了店铺的窗户,店主用了两百元把窗户修好,邻居就来安慰他,因为这件事玻璃工有了工作做,玻璃工挣了这笔钱之后会把这笔钱花在其他店铺,而其他店铺的老板则会因为多赚了这笔钱,又在其他商家那儿购买了其他东西,以此类推,将会创造工作机会和提供收入。但如果换个角度想,店主可能本来打算拿这笔钱去购买一件毛衣,但由于把钱拿去修窗了,就没买毛衣了。这不就只是钱从服装业转移到玻璃业而已吗?绝大部分的人会认为这是财富增长,但这只是财富转移。
很多人可能认为那么简单的事儿,谁会想不明白?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类的事儿发生的频率可不低,而且从不会让人察觉到。这就是破窗谬论的可怕之处。
而人为干涉经济则指的是政府设定一系列的政策来拯救落后产业,提高关税,摊享工作机会和去机器化等,企图改变经济的措施。这一系列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明智的政策,但只要细细琢磨,就能看穿它的本质。
首先的是拯救落后产业的政策,政府因认为若某产业在市场上逐渐惨败,就必须选择拯救它,否则将拖垮经济,而经常大喊“拯救X产业”的口号。这种政策可能会导致此产业的工资和资本回报率更高,但这是以其他产业的工资和资本回报率换来的。
这种补贴从整体而言也是不利于国家的,这会使国家产生损失,因为当原本低效,快被淘汰的产业复兴后,更多的工人和资本将被迫从高效产业流向低效产业,创造的财富就减少了,生活水准进而就会下降。
还有的是提高关税的政策。很多人可能认为若提高关税,就能提高工资,但设立贸易壁垒只会造成资本和人力等从高效产业流向低效产业,就和上述提到的拯救落后产业别无他样了。
摊享工作机会的核心谬论是认为世界上的工作是有限的,我们只有透过低效率的方法,把工作机会平分给所有人,才能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个政策从根源上就是错误的,举个例子说明,一般情况下,B产业能够在短期内完成一项工程,但由于这项政策的实施,政府规定了每周工时,B产业就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才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增加了成本。等价格、生产和成本超过了B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就有可能导致B企业倒闭,从而导致更高的失业率。在这项政策的实施之下,效率最差的公司会倒闭;效率最差的员工会被解雇。从另一方面来看,成本的上升,就会导致生产规模萎缩。生产的商品少了,就会导致价格的上升。 即没解决失业问题,反而还加重了。
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只要人的需求和欲望还没被满足,能做的事就没有止境,而人的欲望是永不会被满足的,所以不可能出现工作机会是有限的情况。
很多人都认为机器会导致失业,但是如果以这谬论作为前提的话,就会得出以下的结论:人类从古至今的所有技术上的进步都会导致失业。这是个非常荒谬的结论。机器其实并不会造成失业,反而会有更多的人被雇。机器生产的产品价格会比较便宜,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此产品,买的人多了,产业就需雇佣更多的人操作机器。另一方面,产品便宜了,消费者就可把多余的钱花费在其他产业上,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本书的总结是破窗谬论的本质只是财富转移,并不是财富增加;我们面对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政治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另外,政府不应该干涉特定的经济活动,政府应该做的是鼓励和维护自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