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读想
内容简介:
《归来》是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华裔美国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于2014年上映。故事讲述知识分子陆焉识(陈道明饰)在文革后被释放回家,发现妻子冯婉瑜(巩俐饰)因精神创伤失忆,不记得他。陆焉识坚守爱与责任,试图唤醒妻子的记忆,但始终无法改变她的失忆。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与历史背景,展现了爱情、记忆与政治的深刻影响。
----------
◆ 导演: 张艺谋
◆ 主演: 陈道明、巩俐
◆ 片长: 111分钟
点击观看电影
陆焉识的“归来”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却也是一场永远无法完成的抵达。第一次归来,当他在雨夜中从劳改农场潜逃回家时,妻子将他拒于门外,女儿则大义灭亲,将他的潜逃举报给警方;第二次归来,是当他在文革结束后真正回家时,却被妻子误认成客人。当时的他,没有预期中重逢的喜悦,依旧被妻子赶出了家门。
妻子冯婉瑜的失忆症,是电影中最令人心碎的设定。这种病症远非单纯的医学现象,而是一种心理创伤。她记得文革前那个完整的陆焉识,记得每月5号要去车站等待可能归来的丈夫,却认不出如今站在眼前的真实个体。
最终,陆焉识不得不以“读信人”的身份接近妻子,而在妻子面前,他也只是一位“好心的邻居”。他必须以自己的文字来向妻子“自我介绍”;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述着自己的人生;那些信纸上熟悉的字迹,是他在绝境中唯一的精神支柱。然而,站在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反倒成了妻子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当陆焉识颤抖着双手推开那扇魂牵梦萦的家门时,二十年的思念在瞬间凝结成冰。他日思夜想的妻子就站在眼前,却以对待客人的态度招待他。那一刻,在他二十年的劳改生涯中支撑着他活下去的所有幻想——温暖的拥抱、喜极而泣的相认、久别重逢的喜悦全都化为泡影。更残酷的是,当他在卧室整理床铺时,冯婉瑜突然情绪激动地将他赶出家门,嘴里喊着“方师傅”。陆焉识僵立在门外,他二十年的等待却换来了被误认成伤害过妻子的人。这种身份错位带来的痛苦,大概只有陆焉识自己才能体会。
女儿丹丹的人物设定,构成了此电影家庭悲剧中最令人揪心的角色。她曾是舞台上翩跹的天鹅,却在时代的洪流中变成一只折翼的鸟。那举报父亲时的决绝神情,与二十年后作为纺织女工的结局,形成了最刺目的对比。或许,在那个狂热的年代,连大义灭亲的“忠诚”也换不来真正的接纳。
她放弃的不只是舞蹈事业,更是她一生的梦想;她背叛的不只是父亲,更是自己纯真的本心。她的余生都将活在另一种等待中——等待那个曾经满怀理想的自己归来。
影片结尾处,陆焉识的选择展现出一种平淡的救赎。他放弃作为丈夫的权利与身份,反而甘愿当一名三轮车夫,在每个月的5号载着冯婉瑜去车站等待“陆焉识”的归来。既然无法以丈夫的身份被记住,那就以陌生人的身份永远陪伴,毕竟陪伴也是一种爱的体现。当老年的陆焉识推着三轮车,载着白发苍苍的冯婉瑜穿过飘雪的街道时,这个画面构成了一种残酷的诗意——他们既是历史的受害者,也是爱的胜利者。
电影的结尾告诉我们,当时代洪流试图摧毁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时,爱仍能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存活。陆焉识不再执着于被认出,而是满足于能够照顾冯婉瑜的日常。这种放下自我的爱,比任何轰轰烈烈的表白都更加动人。每个月的5号,当这对老夫妇站在车站,等待着那永远不会到来的“陆焉识”时,他们实际上已经达成夫妻之间的长相厮守。这场荒诞的等待,最终成为他们对抗时代洪流最温柔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