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圃 / 师生投稿
百花圃 / 师生投稿
文 / 李芗宸(高二文商平)2021564
最近很喜欢这版由拉纬人青年合唱团和东京大都会合唱团演绎的《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曲的作曲家是我很喜欢的刘雪庵先生。
刘雪庵同时也是《飘零的落花》《追寻》《红豆词》《西子姑娘》 等歌曲的作曲者,首首都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经典。
邓丽君演绎的版本是普遍广传的一版。倘若仔细研究《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我反而更喜欢这版合唱的曲调和编曲方式。
《何日君再来》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首歌,曾长期在大陆和台湾遭封禁。大陆方面说:“大毒草《何日君再来》是反动统治阶级的珍宝;刘雪庵是反动的、黄色的音乐家!”刘雪庵被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原本刘雪庵是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前身)的副院长,因为这首歌,他被撤职,工资降三级,被贬至图书馆资料室任资料员。
为什么会被封禁?
据说,抗战期间,一些日本军人非常喜欢这首歌,但是长官就不乐意了,认为这样优柔寡断的靡靡之音会蛊惑军心,所以禁止日军演唱。一些日本人就把“何日君再来”的“何”字,改成“贺”,“君”改成“军”。这样一改,“何日君再来”就变成了“贺日军再来”!
国(国民党)共(中共)内战至分据海峡两岸期间,都曾封禁过这首歌。国民党政府因怀疑歌名中的“君”可能暗指“敌方”而禁止;中共则将其视为“靡靡之音”“汉奸歌曲”。但是这样饱含离别之情、爱情挫折、深情哀婉的旋律、伤感动人的歌词,真的很让人不舍。
后来,抗日电影《孤岛天堂》引用此歌为主题曲。主要是叙述女主爱上了首领“神秘青年”。而这个女主是个舞女,当他探听到敌方的活动情报后,参加了一个爱国行动计划:在一次舞会上,以她演唱《何日君再来》作为采取行动的暗号,掩护爱国青年将敌人一网打尽。
电影那一幕,女主望着“神秘青年”远去的背影,唱着“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彼时彼地,一语双关,幽幽哀婉、荡气回肠!
邓丽君一曲节奏较快,加上独特的颤音和婉转的高音,造就了这首歌再度被世人传唱。但我更喜欢所附合唱版,因为这版节奏舒坦,旋律更加流畅,恰似流水悠悠,一去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