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ing Sociality in a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水火計畫讀書會書目摘要單

書名(以學術體例詳填資料,網路來源提供超連結及檢索日):

van Dijck, J. (2013). Engineering Sociality in a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pp3-1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導讀者:          李瑞娟                    

原作摘要:

    此章節介紹連結文化實踐與演算社交,以這兩個大方向帶出社交平台的影響。社交平台影響了個人間和社群間的互動,甚至也影響更大的社會層面,因為線上和線下社會已經逐漸互相滲透。許多成長迅速的社交平台成立公司後,這些公司對於使用者的社群興趣大於使用者本身,因為形成連結的副產品和保持在線的連結,有商業利益的潛力。因此,連結就演變成為一個有價值的資源,搜尋引擎找出方法,將資訊編碼後轉換成固定算法,幫助他們在線上市場獲益。

 

    最後,平台間的相互連結,產生了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少量卻規模大、大量卻規模少的社交媒體業者,互相連結所形成為一個生態(ecosystem)。從網絡化的溝通到平台化的社會,以及從參與文化到連結文化,這轉換其實不過是短短的十年期間。作者主要聚焦於人們的連結文化,結合科技的演算層面,去剖析社交媒體如何巨大地改變全球媒體景象,以及我們的社會經驗。

重點整理:

1.1 介紹

作者以介紹Alvin一家人為起頭,由各家庭成員從過去到現在的社交媒體使用情形,分類出不同需求、不同世代的閱聽眾,而這家庭也代表著2012年普遍的美國中產階級,在過去十年的期間,因為社交平台的廣泛存在,使得人們把他們的社會、文化和職業活動都搬到了線上環境上。線上社會與創造已經出現,也深入滲透到文化的每一細節裡。例如像Zara這類的青少年,不能想像離開臉書的生活,而Sandra主要依賴Twitter去維持顧客關係,Pete則是在幾年前對大型社交網站持批判態度,已經不太活躍於社交網路。

1.2 從網絡化的傳播到平台化社會

1.    網絡傳播的基礎

部落格、伺服器和電子郵件服務幫助線上社群成形,或是支持線下社群的運作,直到兩千年左右網絡媒體才成為通用的服務,但並不會把我們自動地與他人連結。Web2.0時代來臨時,線上的服務從提供通道給人們進行網絡傳播,轉換到互動且雙向傳輸的網絡社會(Castells 2007; Manovich 2009)。從歷史角度來看,媒體科技的成熟,也是人們每日社交實踐的一部份,例如電話和電報的發展,共同塑造了傳播規則和文化實踐,這種中介的社交成為社會體制結構的一部分。

2.    社交媒體平台

Lisa Gitelman定義社交媒體(social media):

社交媒體是傳播的社會實現結構,這結構包含科技規範和它們的相關協議兩者,

傳播也是一個文化實踐,意即一個儀式化的並置,不同人在這同樣的精神映射上,

分享或參與流行的本體表現。

(1)  應用的服務

社交媒體平台,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從全功能設備到線性應用服務的轉換,Jonathan Zittrain提出更具說服力的“appliancization”(應用專門應用)*(pp6),當公司開始去建造個別平台(封閉),功能看似在於傳遞傳播和資訊數據,但大的平台要人們多多使用他們的平台時,原本資訊數據是中立的用途,便被利用為分析工具。

(2)  平台滲透

平台不僅是方便人們網絡活動,這是一個常見的謬誤,事實上平台的組成和社交實踐是相互影響的,使用者會使用策略去發出適當的訊息,這是使用者衡量所屬組織或機構而自行協調的結果。

(3)  主要的改變

只有特定被挑選出的個人會被轉貼分享,這些休閒言語行為已經變成形式化的模範,這一旦嵌入更廣泛的公眾在較大的經濟,便有不同的價值。話語之前不在意地表示,現在釋放到公共領域,在那裡他們可以有深遠和持久的影響。另一方面,社會媒體平台已經改變性質為私人的和公眾溝通。

3.    社交媒體的種類

(1)  “social network sites" (SNSs)

(2)  "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

(3)  trading and marketing sites (TMSs)

(4)  play and game sites (PGS)

許多平台逐漸將觸角伸到不同的領域,例如Google, Facebook

1.3 讓網路更加社交:編碼人們的連結

1.    web2.0精神:參與、使用者中心、共同協作,例如維基百科就是一個典型模式。2006年Time雜誌更選定”你”為年度人物,更讓許多使用者相當興奮,認為社群和協作不僅改變世界,更改變了世界改變的方式。許多早期採用者,持有Web2.0是公有空間的概念,他們將此理想精神去建造平台。

2.    social:(human)connectedness + (automated) connectivity

當社會活動被轉換為系統化/算法的概念,人類的連結和自動化的連接,這個相似的合併就會發生,但並非完全準確。線下世界和我們高度連結的人,連結程度是以他們的地位和品質來衡量,而非接觸次數。但社交媒體的朋友,變為只區分好友和陌生人,意義上來說是不分青紅皂白。社交,事實上是經過電腦化的輸出和人類投入而形成的結果,反之亦然,要組成一個社會學的綜合研究,是不能把兩者分開來的。

3.    人氣定律與讚

讚這個按鈕代表著量化,而且是只要點擊就不加區別的積累,追隨者這個詞也是,字面上的意義從中立的團體到追隨者和相信者都有,但在社交媒體意味著只有絕對數量的人會看到追蹤的訊息流。連結是可數量化的價值,像是名氣定律,你做出越多接觸你就會越有價值,因為別人會認為你很熱門而與你聯繫。

1.4 讓社交是可以販賣的:連結成為資源

    許多社交平台的公司總強調人們連結的關係是社交的基礎,科技僅方便社交活動的進行。因此,他們總不知疲倦地強調自己公司的使命,以造福於共同的利益。臉書創辦人馬克祖伯,不斷強調他希望世界更透明。批評者對商業社交公司有以下質疑

1.要在現有的公、私、商業領域,創造一個新的公共領域達到民主參與,是過於天真的想法。

2.社交公司的平台是web2.0發展的阻礙,因為商業化帶來監視,且線上活動依靠社會資本的積累,卻被拿來交換使用者隱私的籌碼。

3.除了隱私的問題,閱聽人被商品化。

4. 公、私、商業領域界線模糊,資本家希望越透明越好,但透明只應用在使用者身上,企業與政府卻未被同等地要求。

1.5 連結媒體的生態在文化連結裡   

1.文化沒有固定的核心概念,是個人和社群的每日慣例。

2.社交媒體組成一個公共傳播的舞台,而規範也從中形成。

3.各個平台就像一個個微生態,所有平台組成在一起時就是連結媒體的生態,每日包含在我們生活的社會和文化規範,讓連結媒體的微型生態蓬勃發展。

4.人們無法脫離社交媒體生活,像facebook, Twitter, Youtube已成為社會建構的中心力量,例如Flicker和facebook已成為數位快照的全球發散中心。

與本研究問題意識相關的概念與延伸對話:

維基經濟學、閱聽人商品化

 

延伸閱讀:(請用學術體例將參考文獻中值得延伸閱讀之文章、書籍或網址列於此處)

 

 

 

 

與危機傳播相關之關鍵字及其概念內涵: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資料狀況:

□ 電子檔(摘要/全文): 全文       

□ 紙本(摘要/全文):           

□ 其他狀況:           

如有重要相關圖表及附件請附在本頁後面,並在「其他狀況」項目內註明,如:附圖二張。

 

摘要CH1 Engineering Sociality in a Culture of Connectivity_李瑞娟.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