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information and the impossible gravitas of knowledge: Big Data and the makings of a digital orality.  

水火計畫讀書會書目摘要單

書名(以學術體例詳填資料,網路來源提供超連結及檢索日):

Zizi. P. (2015).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information and the impossible gravitas of knowledge: Big Data and the makings of a digital oralit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導讀者:          朱蘊兒                    

原作摘要:

本文延伸byod和Crawford對「大數據會如何改變我們定義知識」的討論,認為大數據會使得傳播知識再一次的口語化,即作者所言之「數位口語」現象。過去研究大數據的文獻都傾向於將數據描述為一種新形態的敘事,並且致力於將數據所說出的故事轉化成有意義的情境知識。另外也有樂觀的研究者認為大數據支撐起的網路平台不但口語融合人際敘事與大眾敘事兩種形式,同時還能緩和初級口語和次級口語之間的矛盾。

重點整理:

當我們在討論大數據革命時,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我們急速增加的傳播與處理訊息的能力會如何重組我們的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而我們常常會使用諸如后工業社會、資訊社會、網絡社會來形容大數據影響下的社會現實。我們既憧憬又害怕,大數據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一個未來?它會為我們賦權嗎?會帶來更高形態的知識嗎?會帶來更好的民主嗎?會讓人類進化嗎?

在這場對話中,頻繁出現一種烏托邦式的想象,將大數據技術想成神秘的神話,將原本不同的兩個概念:訊息經濟和知識經濟被劃上等號,但boyd和Crawford卻認為與其膠著于大數據會如何改變我們對知識的定義,倒不如去思考一下大數據會如何改變知識對我們的意義。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定義大數據和知識這兩個概念。boyd和Crawford是這麼定義的:

1.  Big Data:是一種文化、科技與學術現象。

a) 在科技層面,它代表著最大化的運算能力與分析精準度。

b) 在研究上,它代表著學者開始使用大規模數據,並且通過尋找其中的模式,來分析現象背後的社會、經濟、文化意涵。

c) 在文化層面,大數據是一種神話,將運算能力視為這個神話的本體。它傳遞了一種新的信仰,即資料量越大,就越可能產生更層次、更高級的智慧,也越能洞察出原本被遮蔽的新發現。

2. Knowledge:(數據與知識的關係)傳統的看法是:數據是一堆未必有用的值→歸納出訊息片段→訊息片段再組合/抽象成知識,但大數據神話卻跳過中間「訊息」這個階段,直接將數據和知識連接。

那麼,大數據真的可以改變我們如何定義知識嗎?

作者認為不會,因為這世界上沒有一個絕對的、統一的對知識的定義,但大數據卻重新中介了訊息被呈現、被描繪的方式,換言之,大數據改變了訊息的肌理。另外,作者認為若以Haraway的情境知識的觀點來理解大數據,則應從它所鑲嵌的更大的社會脈絡中來理解,為什麼它會在這個社會關係中產生,它呼應了怎樣的需求,也就是說,雖然它是數字,雖然它的量很大,但不代表它就是非主觀的、絕對客觀的。數據量無法克服主觀性的「限制」。相反,大數據貢獻了我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具有主體間性的敘事方式--數字口語,我們用數字口語來溝通、傳播知識。

蘇格拉底不喜歡手寫文字,他認為書寫這件事非常反人類(哈哈哈哈),並且堅信真正的知識只會在口語溝通中浮現。但柏拉圖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文字可以長期保留口語能量,因而也是通往知識的一條途徑。在現代(電子傳播時代),視覺化的圖像更逼真更形象,所以也被視為較口語和文字更好的的知識載體。而大數據視覺化工具就反映和放大了這個趨勢。

口語性是知識的形式、肌理和音調,而數字口語是一種流動/流暢的、自發的和反身性的形式。Ong(1982)將口語性的發展分成兩個階段,初級口語與次級口語,初級傳播指的是「在文字出現以前,本文化內生的思想和口語,尤指那些沒有被手寫文字與印刷品觸碰(touch)過的口語」(junior: touch?是嫌文字太現代、太臟嗎?Ong書里有這麼一段話(大意):「聲音在本質上要比文字強大,你可以忽視書本上的字,但你無法忽視說話的聲音,我們本能地會對聲音的出處、內容感到好奇」)。而次級口語指的是那些「更刻意、更有自我意識、基於文字的口語」,例如主播念的新聞稿(junior:書面口語)。

正如Ong說:「在初級口語里,世界的本質是隱而不顯,卻存在於聲音中的」,而次級口語卻不在乎聲音,聲音里的那種主體性是可以被靜音的,只要留下科技化的、永恆的文字就夠了。所以次級口語和人的主體性是有距離的、是抽離的,而這個距離正好符合新聞追求的客觀性要求,電視新聞就是一個集中展現次級口語的平台。而由大數據技術支撐起的網路平台融合了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特質,也兼容了初級口語和次級口語。因為,網路讓使用者之間可以是遠離的、有距離的,也是原子化的(孤立的),但同時它卻非常強調聲音。

傳播科技總會影響我們敘事的方式和能力,也在鼓勵某一種形式的情感回應或認知回應,數位口語敘事是一種多元敘事,會調用多種多樣的訊息,所以除非我們真的認清大數據和多元敘事背後的預設,否則我們分析這些故事以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會變得十分有限。

用情境知識的角度來看,大數據既厚又薄,既主觀又客觀,既原子化又多元化,儘管它可以提供完整而複雜的渠道來獲取資訊,卻無法保證我們可以完整而複雜地獲取知識,它使我們搖擺于資訊的不能承受之輕與知識的不可承受之重之間。


Junior:

1. 作者所說的口語性這個概念是來自於Ong,隻字未提麥克盧漢,但從中卻能看出麥克盧漢和Innis的影子。我們通常會把傳播史分成五個階段:口語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網路傳播,麥克盧漢認為人類在電子傳播時代到來後人類社群會完成再部落化(re-tribalization)形成地球村,同樣的數字口語是不是也是對早期口語的一種復興?再口語化?(馬克思:螺旋式發展論,反對之反對)

2. 是不是可以延伸一下Haraway的觀點:不只是人與動物、人與機器的界限已經模糊,媒介之間的界限也已經模糊,在數字時代,所有的媒介物、載體、符號,不論是聲音、文字、圖像、視頻,究其根本都是數字、都由1和0、由電流組成,所以在數位時代,聲音、圖像和文字之間並沒有本質差異,它們只是外顯的形式不同而已。所以不是初級口語和次級口語的兼容並存,而是這二者之間的本質差異被取消,它們不是糖和水、可以融合也可以分離的關係,而是冰和水,是同樣的東西以不同方式顯現。就像Youtube可以自動將聲音和文字對應,自動生成字幕,微信也可以把語音轉文字。如果這麼往下推,就又回到麥克盧漢說的地球村了,語言的藩籬可以跨越,因為不同國家的語言在本質上也沒有差別,在電腦里都是數字,可以相互轉譯,你說的Yes就是我說的是,但我們其實說的都是100110,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用數字溝通,用數字思考,那麼就真的變成Haraway所說的Cyborg啦~

3. 作者寫的不是大數據對知識的影響,而是互聯網、計算機的影響,而且有點文過其實了

與本研究問題意識相關的概念與延伸對話:

大數據認識論、口語性

延伸閱讀:(請用學術體例將參考文獻中值得延伸閱讀之文章、書籍或網址列於此處)

Soffer, O. (2010). "Silent orality": 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digital oral features in CMC and SMS texts. Communication Theory, 20(4), 387-404.

文章以電腦為媒介的文字傳播和簡訊為研究對象,討論其混合的語言風格,即一種融合了正式的書寫文化與非正式的口語特質的語言,並且將這種數字口語同中世紀的手寫口語及電子大眾傳播媒介(廣播、電視)上的次級口語進行比較,認為數字口語具有「沉默」和「可以被玩味」的特征。

1. 五階段口語傳播:初級口語(還沒有書寫工具)→中世紀手寫口語(深受霸權的口語文化影響)→印刷文字(口語性降低,文字性提升)→次級口語(為了廣播、電視可以稿子念而寫字)→數字口語(口語需通過書寫來表現,像說話一樣)

- Junior:還有像有動作一樣,顏文字,ORZ,數字身體嗎&麼麼噠&哈哈哈in cherng's

2. 數字口語和次級口語(廣播、電視)相同之處:

- 二者都依賴於高科技,因而也會依賴於文字和書寫

- 二者都鼓勵個人主義、自我意識、反省性和歷史感(這是麥克盧漢說印刷技術的,他覺得電子技術是會帶來時空壓縮、再部落化)

3. 數字口語和次級口語(廣播、電視)的不同之處:

- 次級口語面向大眾,而數字口語是人際溝通、小團體溝通

- 次級口語中存在著一個從書寫文字到口頭表達的轉化過程(也就是有念出來),但數字口語沒有,數字口語是沉默的

- 次級口語其實並不注重口語特質,它的文字性更強(有腳本),但數字口語卻有意識地突出它的口語性,甚至它是慶祝、玩味這種口語性

- 數字口語跟次級口語差很大,跟手寫口語更相似

4. 數字口語跟中世紀的手寫口語的相似之處

- 二者的文本結構都很鬆散,讀者需要自己腦補

- 二者都需要克服書寫上的麻煩,中世紀手寫工具簡陋,而現在手機鍵盤小、且需要承受即時回復的壓力

5. 中世紀的手寫口語:

- 具有閱讀能力的人寥寥,會寫字的人更少,大部分的人都只會聽和說,所以手抄文字只是輔助知識在聽和說的口語世界裡傳播的一個道具,主要功能是備忘。

- 當時的閱讀習慣是朗讀,即便四下里無人,也要把文字念出來,

- 對於一個寫作的人來說,想要發表自己文章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公開場合朗讀

- 當時的寫作是生產者導向,一種幾乎是DIY風格的寫作(McLuhan, 1967),怎麼方便怎麼寫,就製造了一堆縮寫和腳註文化,文本結構很鬆散,沒有連接詞、不分段,不需要別人看懂,自己懂就好

- 有時候作者也會故意留白,讓閱讀的人自己腦補,無聲勝有聲,present by the absent

6. 印刷科技終結了口語的統治:閱讀從此變成了一件安靜、獨立的行為,商業化也使得寫作從生產者導向轉向了消費者導向→現代性出現

7. 電子時代,口語又回歸了,文字又開始被大聲朗誦,仿佛又回到了中世紀,次級口語

8. 數字口語特質:①結構鬆散,有縮寫、省略、忽視句法,上句不接下句,沒有一致主題,②要求即時回復,③會通過創意地使用文字來表達個性,④重複使用許多符號(UGGHHHH!!!!),⑤不能太長,⑥非正式、常常是一對一的溝通


與危機傳播相關之關鍵字及其概念內涵: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資料狀況:

■ 電子檔(摘要/全文):      全文     

□ 紙本(摘要/全文):           

□ 其他狀況:           

如有重要相關圖表及附件請附在本頁後面,並在「其他狀況」項目內註明,如:附圖二張。



大數據的知識結構與認識論-朱蘊兒101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