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ck, Knock. Who's There? The Imagined Audience.

水火計畫讀書會書目摘要單

書名(以學術體例詳填資料,網路來源提供超連結及檢索日):

Eden Litt (2012.05). Knock, Knock. Who's There? The Imagined Audienc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6(3), 2012, pp. 330–345

導讀者:黃淑琳                              

原作摘要:

 

超過一個世紀以來,有許多研究都提到想像觀眾的概念。想像觀眾指的是人們在每天書寫或發言時,預設的對話對象。因此,「想像觀眾」會影響人們的思考和行為。這篇研究以爬梳文獻的方式提供理論架構、指出想像觀眾在當代社會的重要性(點出想像觀眾和真實觀眾之間的衝突)、找出影響想像觀眾形成的原因,並在結尾時提出幾個仍需要更多研究的方向。

 

重點整理:

 

想像觀眾

Ÿ   有別於真實觀眾面對面的接觸互動;想像觀眾指的是人們透過電話、信件或網路書寫發言時的對象。像是部落客不知道誰會在何時看到他的文章,他就會基於自己的想像設定文章的風格和內容並完成它。

Ÿ   一般而言,如果使用者越無法掌握真實觀眾是誰、什麼類型的人,他就會越依賴自己的想像。像是較缺乏語言及非語言線索的信件、Email、電話等形式的溝通,會比面對面溝通更容易發生想像觀眾的現象。

Ÿ   想像觀眾和實際觀眾一樣,會對行為產生影響。Fridlung(1991)發現,如果受測者認為自己和朋友在看同一部電影,或是朋友在另一間房間看同部電影(而不是獨自看電影),他就會笑得比平常更頻繁。因為即使獨處,人也會在想像中創造社交互動。

 

社交媒體中的想像觀眾

Ÿ   由於社交媒體的特性顛覆了過往人們對於溝通、觀眾和大眾的理解,他讓使用者難以捉摸實際的觀眾是誰、在哪、何時觀看,因此使用者會相當依賴想像觀眾的概念調整言行。

Ÿ   而社交媒體的特性大致為:透過網路得以輕易分享轉貼、大量可得的資訊、持續存在的內容等。

Ÿ   但是想像觀眾與實際觀眾之間可能會產生衝突。由於人們希望自己被大眾接納,因此會根據想像調整言行。然而,當錯誤調整的言行,被不在想像範圍中的實際觀眾接收後,可能會在真實生活中導致不良後果,包含丟掉工作、被退學、喪失客戶等。

 

作者根據Giddens的基本架構,提出了想像觀眾的形成原因。

Ÿ   環境/結構因素:較廣泛、社會與科技環境會對社交媒體使用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到想像觀眾。

Ÿ   個人因素:指的是個人的社交與心理特質會如何影響到想像觀眾。

 

想像觀眾的未來研究

Ÿ   要繼續確認每個變項對於想像觀眾的影響力多寡;以及是否還有其他的影響變項?

Ÿ   需要更了解實際觀眾與想像觀眾之間的關係,進而探究在形成想像觀眾過程中的輔助或障礙。

Ÿ   目前最常見的研究方式是實際操作想像觀眾,測量影響結果;還有直接詢問受測者誰是他們的想像觀眾。但前者的效度和受試者記憶都須特別謹慎處理;而後者可能在po文當下和回答問題之間改變想像觀眾。因此,目前最大的挑戰是測量概念的研究方法。

 

與本研究問題意識相關的概念與延伸對話:

 

 

延伸閱讀:(請用學術體例將參考文獻中值得延伸閱讀之文章、書籍或網址列於此處)

 

 

與危機傳播相關之關鍵字及其概念內涵: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資料狀況:

■ 電子檔(摘要/全文):    全文    

□ 紙本(摘要/全文):           

□ 其他狀況:           

如有重要相關圖表及附件請附在本頁後面,並在「其他狀況」項目內註明,如:附圖二張。

 

摘要_Knock Knock Whos There_The Imagined Audience.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