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

(A)  科技部研究計畫

1.         陳百齡、李蔡彥、鄭宇君(2011-2013),《災難情境下浮現的媒體》,科技部。

2.         鄭宇君、陳百齡、李蔡彥(2012-2014),《在社交媒體時代追求真實性的新聞專業:一種另類新聞傳散機制之初探》,科技部。

3.         陳百齡、鄭宇君、陳恭、徐國偉(2013-2016),《尋找媒體創用者的數位足跡:社交媒體研究之新方法探索-社交媒體重大事件之傳播模式比較分析:鉅量資料數位人文分析取徑》,科技部。

4.         鄭宇君、陳百齡、陳恭(2014-2017),《探索社交媒體之民意形成過程》,科技部。

5.         陳恭、鄭宇君、陳百齡(2015-2016),《跨平台社群媒體巨量資料蒐集與分析》,科技部。

6.         鄭宇君、陳百齡、陳恭(2016-2017),《社交媒體鉅量資料分析:跨平台、跨社群、跨事件之比較研究》,科技部。

7.         鄭宇君、陳百齡、陳恭(2017-2018),《社交媒體事件的浮現邏輯:平台結構、圖文交織、社群聚合之角度》,科技部。

8.         陳恭、鄭宇君、廖文宏、王正豪(2016-2019),《再探媒體創用足跡:詮釋運算的觀點-社群媒體資料檢索與內容分析工具之建置》,科技部。

9.         陳百齡、鄭宇君、李蔡彥、王正豪(2016-2019),《再探數位媒體創用足跡: 詮釋運算的觀點-以鉅量資料方法探索線上即時新聞:內容分佈、熱門議題和訊息共振》,科技部。

10.     鄭宇君、陳恭(2018-2020),《社交媒體時代「假新聞」的浮現、擴散與影響》,科技部。

11.     鄭宇君、黃瀚萱(2020-2024),《社交媒體還能做為公共領域嗎? 從情感動員看假資訊操弄對社交媒體公共意見表達與公民參與之影響》,科技部。

 

(B)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

1.         陳百齡、李蔡彥、張寶芳、鄭宇君(2010),《Flood and Fire: Understanding Public Communication in Times of Crisis》,ASSA International Science Linkages Bilateral Program(2010.03-2010.10)。澳洲合作團隊主持人:Dr. Jean Burgess(Queensland University Technology, Australia)。

2.         Yee-man Joyce Nip(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傅景華(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 鄭宇君(玄奘大學)、陳百齡(國立政治大學)、陳恭(國立政治大學)(2015-2017),《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Greater China: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Mutual Influences》,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研究計畫。

3. 陳百齡、鄭宇君、陳恭、黃瀚萱(國立政治大學)。(2019.05-2020.09),《How hyperlinks sharing on Facebook influences civic engagement and elections in Taiwan》,Social Science One &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Social Data Initiative。


(C)  其他研究計畫

1.         陳百齡、李蔡彥、鄭宇君(2010-2015),《風險社會下的傳播問題:水火計畫─危機事件中的資訊流動與動態整合》,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頂尖大學關鍵議題研究計畫。

2.         陳百齡、鄭宇君、陳恭(2014),《社群影響力及決策輔助資訊分析計劃》,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