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 Comparing Communication Patterns on Twitter.

書名(以學術體例詳填資料,網路來源提供超連結及檢索日):

Axel Bruns and Stefan Stieglitz. (2012)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Comparing Communication Patterns on Twitter.”Journal of Technology inHuman Services 30.3-4 (2012): 160-185


導讀者:黃淑琳


原作摘要:

過去twitter研究都是針對個案討論,不足以通盤理解twitter使用者,這次作者採用超過40個案例的資料進行比較研究,這些案例包含選舉、自然災害、企業危機、媒體事件等。作者嘗試在不同種類事件中,找出twitter使用方式(original tweets, @replies, retweets, 和URLs)的差異。而且他們也透過運用不同事件種類的data分析,提出了穩定且有區別的行為模式。


重點整理:


研究方法

yourTwapperKeeper撈的),包含40組hashtag和5組關鍵字

laden、masterchef、qantas、steve jobs、tsunami

1. Original tweet

2. @repliy

3. Retweet

4. 包含URL

1. Top 1% 最活躍的leading user

2. 接下來9%的活躍使用者

3. 剩下90%較不活躍的使用者(看出在不同事件中,哪種類型的使用者比較活躍、為什麼、進行比較)


使用者分析

上圖是三個使用者族群在不同事件中的發文比例。


HASHTAG分類學

        上圖是RT比例和TWEETS中包含URL的比例,可以明顯看出能分成兩個群集。大致上可以分為gatewatching和audiencing兩種行為模式。


結論

摘要_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 Comparing Communication Patterns on Twitter.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