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young users deal with multiple platforms: The role of meaning-making in social media repertoires 

書名(以學術體例詳填資料,網路來源提供超連結及檢索日):

Boczkowski, P. J., Matassi, M., & Mitchelstein, E. (2018). How young users deal with multiple platforms: The role of meaning-making in social media repertoir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3(5), 245-259.

導讀者:張俐禎 

原作摘要:

本文透過50個訪談和調查(N = 700),了解阿根廷年輕人如何管理日常生活中快速增長的社交媒體平台。利用媒體組合(repertoires)、利基理論(niche theory),聚合媒體(polymedia)和媒體意識形態(media ideologies),探究各個平台在用戶心中所塑造出的不同意義圖像(constellations of meaning)。研究發現WhatsApp是一個多方面的通訊領域;Facebook是用戶展示社會能夠接受的自我樣貌的場域;Instagram是一個展現個人獨特風格的空間;Twitter是一個非正式的資訊交流場合;Snapchat是自發性的、能輕鬆開玩笑並相互聯繫的地方。這些平台所組成的星座圖像彼此交互相對應存在,並且相對自主於技術應用,反映出用戶代理與其所制定的結構關係。

相關理論整理:

(1)應用多元媒體的觀點

由於有線電視頻道數量快速增長,因此出現了「組合」(repertoires)的概念,節目的選擇成為一項「開放且複雜的任務」。研究顯示,閱聽眾透過管理媒體間的選擇「組合」,減少過量的資訊。近期的研究則是用來說明跨媒體的使用。

「利基理論」實際上是一套關於競爭與共存的概念和命題,其發展是為了解釋媒體間的競爭,通常來自產業觀點,強調宏觀層面的分析。相較於「repertoires」以消費者觀點,探討媒體內部或媒體間的選擇,利基理論則關注於跨集體行為者之間的競爭。消費者以能否被滿足作為評估和媒體選擇和媒體內容的面向。

「聚合媒體」從多種媒體的角度,考慮不同媒體的技術與內容結構,焦點放在用戶如何使用多媒體的複合結構,以管理他們的情感和關係。

媒體意識形態是一系列關於傳播導向技術的信念,用戶和設計師透過這些信念,解釋媒體結構與意義。

(2)比較社群媒體研究

過去大多數社交媒體的研究都集中在一個平台上,像是社群平台相互關聯的使用方式、架構的比較話語分析、Facebook和即時通訊的差異,但本文關注在社交媒體的「受眾類型」和「時間動態」,作者認為,理解跨平台的差異,將可以獲得更清晰的視圖。

研究方法: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進行有關新聞、技術和消費娛樂調查(N = 700),該調查於2016年10月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回覆率為19%。在700人中,175人為18至29歲,175人為30-44人,175人為45-60人,175人為60歲或以上。有一半的女性樣本,本文使用了有使用社交媒體的511名受訪者的數據。

針對18至29歲的受訪者進行50次半結構化訪談,訪談由一組研究助理和作者一起進行,並於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阿根廷和每位受訪者自行選擇的地點進行訪問,時間約為34分鐘。該研究採用了兩種互補的受試者招聘策略。訪談者先不同年齡層、性別和職業差異大的受訪者訪談,訪談結束後,在請受訪者提供三到五個熟人的姓名,隨機聯繫或成為候補名單。另外,也會詢問公共場所像是咖啡店、餐館或報攤的民眾,增加樣本多樣性。 

所有受訪者都被告知研究的性質與目的,為了保護受訪者隱私,所有引用都是匿名,並使用假名。樣本的平均年齡為22.76歲,共有27名女性和23名男性。43位受訪者居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口佔44%),其他7名住在科爾多瓦省、聖胡安省或聖達菲省。30名受訪者為全職學生,其餘20名為不同職業的全職員工。

透過基礎理論方法分析歸納產生出模式,直到對現象詮釋到了能相互連結的程度(Strauss&Corbin,1990)。再經由成員檢查和三角測量方法驗證該詮釋(Denzin,1978)。三角測量結合了具有代表性的受訪者樣本中社交媒體組合的大小的定量數據,深入探究了社交媒體平台上的實踐,以及較小的主題樣本賦予這些平台的意義。這提高了分析的有效性,並使社交媒體組合更加全面。

研究結果:

調查顯示,18歲至29歲的人中有98%有使用社交媒體,平均使用3.5個平台。30至44歲的受訪者中有91%有使用社交媒體,平均使用2.99個平台。45至59歲之間為73%,平均使用2.72個平台;60歲及以上的人有31%有使用社交媒體,平均使用2.19個平台。

18至29歲的受訪者、使用至少三個社交媒體平台的佔3/4,只有4%的人只使用一個平台,約28%的人有使用2個平台。因此,大多數年輕人使用多個社交平台。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2.87%)同意「我不能一天不用社交媒體」,年齡、性別和社經地位並不是重要預測因素,但媒體組合的規模與社交媒體的黏著度有所關聯。


WhatsApp相當受阿根廷青年的歡迎,主要跟WhatsApp提供了一個多方面的溝通平台,不同類型的訊息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流動。這個平台幾乎具有普遍性,因此沒有使用WhatsApp的人可能會擔心被社會排除在外。  

Facebook的受歡迎程度與WhatsApp可以相比擬,但Facebook的規模太大,因此比WhatsApp更具限制性。Facebook用戶通常會過濾圖文,發布精心設計的照片,建構一個社會可以接受的形象。

Instagram是一個自我展演的平台,用戶在使用Instagram時,比使用Facebook又更加的精心設計,致力於建構自己最獨特鮮明的風格與形象,因此在看其他人的貼文時,可能會產生與他人比較的消極心理。

Twitter則是提供一系列非正式訊息的場域,用戶會試圖在Twitter上找尋更多資訊,並發布第一首的訊息。

Snapchat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自發性的互動平台,雖然與Instagram一樣重視視覺畫面,不同的是,用戶在Snapchat發布的貼文更加輕鬆、自然而不造作。

閱聽眾類型(Audience types)

「如果我想與朋友分享,我更喜歡透過WhatsApp傳送」

「在視覺上,對自我的完美演繹」

「Twitter上的人不是我的朋友,他們與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知道我的追隨者是誰」但也有一些受訪者持有不同的觀點。

「或許我會接受Facebook上任何人的交友邀請,但在Twitter上我並不關注所有人」

「與其他平台相比,具親密感的部分風險更大」 

「比其他社交媒體選擇更加輕鬆、更加個性化,屬於朋友群體」

「公共親密關係」

時間動態(Temporal dynamics)

「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 

「電話已死,簡訊已死,WhatsApp是最便宜和最快速的溝通方式」

「無時無刻,永遠在線」

「不斷的進行交流」

「在特定的時刻發布特別的貼文」

「更接近發生時間,而不是建立里程碑」

「適合瞬間」

「發布的內容更加即時」

「最熱門的主題標籤」

「分享內容」

「此時此刻正在做的事情」

「不斷分享每個時刻」

結論:

1. 阿根廷年輕人普遍使用多種的社交媒體平台。年輕用戶透過「組合」不同的媒體,形塑不同媒體平台的意義圖像,以管理媒體平台的多樣性。

2. 受眾對特定社交媒體平台的使用,取決於他們對於平台可接受和理想的溝通模式。

3. 強調跨平台研究的價值

4. 阿根廷年輕人的三大平台由Facebook所有,這凸顯了全球資本的力量和高度的受眾集中,以及社群平台對個人和大眾傳播的影響力

5. 社群平台的集中化,可能會危害內容的多元化和公共討論,在全球化下,可能影響自由民主的未來。


與本研究問題意識相關的概念與延伸對話:無

延伸閱讀:(請用學術體例將參考文獻中值得延伸閱讀之文章、書籍或網址列於此處) 無

關鍵字:無

資料狀況:

■ 電子檔(摘要/全文):           

□ 紙本(摘要/全文):           

□ 其他狀況:           

如有重要相關圖表及附件請附在本頁後面,並在「其他狀況」項目內註明,如:附表四張。

20190611導讀_How young users deal with multiple platforms the role of meaning-making in social media repertoires.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