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ors, actants, audiences, and activities in cross-media news work: A matrix and a research agenda

書名(以學術體例詳填資料,網路來源提供超連結及檢索日):

Lewis, S. C., & Westlund, O. (2014). Actors, actants, audiences, and activities in cross-media news work: A matrix and a research agenda. Digital Journalism.

導讀者:蔡依桃                      

原作摘要:

在當代新聞學研究,絕對有必要把人類行動者、非人類的科技行動體、以及觀眾的多元 再現(diverse representations of audiences)諸如新聞產製、溢散與詮釋行動中所 牽涉的行動者、行動體、觀眾的角色,其實是相互影響與產生關係的。此研究把視角放 在編輯室、商業與科技三大跨媒介的面向,並檢視行動者、行動體、觀眾與行動(4 個 As:actors, actants, audiences, and activities)如何在一個組織當中相互影響並形構了新聞 學 journalism,因此此研究的目的是要主張以社會-科技 sociotechnical 視野去檢視新 聞產製的建制行動,並把傳播研究長久以來忽視的(1)人與科技相互影響的關係;(2) 編輯室、商業與科技在新聞組織相互影響的關係。

KEYWORDS:cross-media news work; digital media; journalism studies; news institutions; sociotechnical emphasis; technology


重點整理:

I. Introduction

邁入數位資訊科技年代,所謂的 who / what / how / whom 在新聞學已經不是那麼地單純。行動者(如:記者、科技人員、商人);科技行動體(運算、網絡、了內容管理系統)、閱聽眾(某平台的閱聽眾、載具或應用的結合體 assemblages)都共同交匯在架構跨媒體 cross-media 新聞的產製與運作。

II. Toward a Sociotechnical Emphasis in Journalism Studies

作者認為人-科技,以及組織當中的編輯、科技和商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此研究一種關注新聞學研究的社會-科技視野,而此視野既不會如“決定論”一樣認為科技在“改變”新聞學,而是想揭開人類行動者在組織的關係,人類閱聽眾對新聞產製的影響,以及非人類行動體如何扮演其角色。

III. Actors, Actants, Audiences, and Activities (4As)

Actors:人類對於形塑媒體扮演了重要角色。但 Neff et al.(2012, 300)指出,很重要的是:對於科技決定論,我們可能太過於急著去指正它,並把人類的力量看得太強大,因為人類還是會發生對機器無法掌控的時候,只是我們並非就此提升了科技性行動能力 technical agency 的位階,而是坦白地承認人類在面對科技系統如今已變得複雜且無所不在的時候,人類確實有其局限。而新聞編輯在產製新聞的時候,因離不開科技的能供性(technical affordance),也因此這議題值得本研究關注。尤其傳統的視野指出,記者和編輯是在使用“不會思考、愚鈍”的科技工具來產製新聞資訊,然而,邁入社群媒體當道的現在,社群媒體的策展、線上聚集 online aggregation 以及“聰明”的運算(thoo:自動化、API、pushtechnology、Twitter 機器人帳號)等等,已在某種程度浮現了“機器新聞學”( robotjournalism),因為這種新聞是由機器所寫的 (van Dalen 2012)。

在新聞編輯室以外,不同的行動者也進一步形塑了新聞被產製的模式,例如廣告商、新聞政策決策人、軟硬體供應商等的某些決定,不過,本研究要關注的就是傳播研究過去比較少注意到的行動者:科技人與商人 technologists and businesspeople. 科技人(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pecialists, systems designers, project managers, information architects, product developers, other & programming technicians ); 商 人 ( marketers, sales associates,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rs, analysts specialized in big data and behavioral targeting, and others connected with supporting the bottom line of the cross-media enterprise)主張:科技與商業運作相輔相成,而閱聽眾也扮演了形塑這些科技(thoo: how users use it)與商業把產品再現的模式(thoo: how biz provide service to users in order to attract users use it)。

Actants:在本研究的定義包括:人與非人,指涉的是所有在某個關係網絡的行動角色,循此,對於本研究有關科技性行動體的探討,也就會是:科技元件如內容管理系統(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或是軟體的原始碼(code)等,如何讓行動者的行動有/無改變?

主張:本研究強調(1)承認網絡當中,重要的行動體會不斷增加。行動體也分為:人類行動者,以及科技性的行動體;(2)視不同的組別(新聞學、科技、商業以及 4 個 A)作為探究新聞產製機構所必須具備的。

本研究首先同樣認同,科技行動體是人類行動者所指示的、操控的。雖然過去新聞學研究並不重視“它”(行動體),但也開始有一些學者以 ANT視野檢視新聞性格的改變(journalistic change)

thoo 舉例:人/科技被影響而改變了某些實踐(人)/呈現方式(科技)?i.e. Web 2.0 平台讓使用者扮演 prosumer 角色的特質,讓公民記者誕生了,並進一步讓現在的主流新聞納入不少這類新聞,甚至因行動載具的進步,由公民產製 的 照 片 及 影 音 也 增 加 了 –journalistic change was enabled / influenced by technology。新聞的呈現也因為公民記者(人)的參與而豐富了更多在地的內容、增加了更多影音訊息(行車記錄器等)

而所謂的 API,很有可能扮演了重要的科技性行動體角色,形構了科技的再現,進一步形構人們如何使用之(thoo 舉例:大數據顯示人們最喜歡在下班時間看Facebook 的新聞鏈接,那麼新聞機構很可能依據這個模式,在傍晚期間發送更多新聞訊息,乃至逐漸讓人們習慣了這個時間模式,i.e.傍晚看新聞比較多內容)

Audiences:此定義在當代社會已備受爭議(thoo:到底閱聽眾還是純粹的閱聽眾嗎?)如同上述例子,閱聽眾自主地透過集體效應生產了某種實踐模式,而此種模式被商業分析及使用,然後藉由生產再丟到科技面如運算(資訊露出、API 數據蒐集、推波科技等)。

 許多研究還是把主動的閱聽眾、扮演著 produser 的閱聽眾視為(由記者產製與控制)訊息的接收者(“[audiences] are still, overall, receivers of information cre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journalist” (Singer et al. 2011: 189).

o 第二種視野,視閱聽眾為售賣給廣告商的“商品” (Smythe 1977),而這種討論延伸至今日的大數據分析時代,還是對隱私權、建制的監控等作討論。

o 而第三種則是視閱聽眾為主動的參與者(Bruns, 2012; Jenkins et al, 2013)。

o 主張:必須把閱聽眾視為接收者、商品及主動參與者的三大化身。


Activities:當我們把視野關注在行動者、行動體和觀眾如何相互影響之後,學者Westlund’s (2013) 提出的模型可以勾勒媒體的各種活動(activities),不管是編輯的或非編輯、手動或電腦化都屬於一種再目的(repurpose)與客制化(製造或適應- creation and/or adaptation)的模式。

換言之,每個記者都有自己的工作式意識形態 (occupational ideology; Deuze,2005;thoo 舉例:誠如蘋果日報的記者很少會 po 非蘋果的新聞)以及專業邏輯(Lewis 2012),而記者的新聞工作活動也非靜止的,而是會依據不同的行動者與科技行動體的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協調效果。

學者 Domingo and colleagues (2008) 把新聞產製概念化為 5 個階段:登入及觀察 access and observation, 選 擇 / 過 濾 selection/filtering, 產 製 / 編 輯processing/editing, 分佈 distribution, 以及詮釋 interpretation,這學者使用這 5 個階段研究報紙的開放性以及公民的參與如何相互影響。但在這模型下,我們可以發現:記者還是不捨得丟棄自己的新聞專業,把新聞產製的主權抓緊,不肯讓位給公民,而科技行動體(新聞網站的結構與元件)又讓公民無法全面地發揮所長,因此可發現記者還是掌控了新聞的主權。

IV. The Cross-Media News Work Matrix: Bringing Actors, Actants, and Audiences Together

作者提出:以 4 個 A 的模式搭配上述的 5 個階段模型(recap:actors – 記者/科技人/商人;actants-與新聞機構有關係的內在和外在的非人元素;audiences-接收者/商品及主動參與者;記者在這個視野模型之下,扮演了比較重要的角色,這是因為此視野關注在新聞活動-activities assumed to be mainly journalistic)。而此研究將會帶出的討論包括:其他行動者、行動體及閱聽眾如何以及為何參與了新聞活動-how and why other actors, as well as actants and audiences,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se activities.

Access/Observation:科技行動體,一直以來被視為協助新聞人產製新聞的工具,例如數據(行動體)的顯示,讓記者取決新聞的重要性(thoo 舉例:愈來愈多人愛珍珠奶茶,那有關珍奶的食安議題是重要的),例如社群媒體的讚數、ptt 的推爆、twitter 的 rt(行動體)。可惜的是眾多研究都只看閱聽眾 -> 主動的參與者(active participants)如何成為目擊者(Singer et al., 2011) 例如拍攝事發現場的影音等。

作者舉例說,瑞典在 2012 年推出了 Aftonbladet, 讓手機參與式新聞成為可能,公民被邀請加入這個平台,讓這平台追踪他們的 GPS。當記者透過行動體(警察通報、新聞情報中心的訊息等)知曉某處有事情發生,那麼他們會通知附近的行動者,讓這些行動者透過行動載具(行動體)把事件回報。(thoo:所以說,行動體(GPS, mobile technologies 等)在這個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Selection/Filtering: 記者作為新聞的篩選人似乎理所當然,而科技人和商人在此篩選過程是不被歡迎的。但在新聞業被商品化之後,商人的意見很大程度影響了新聞的選擇,但目前而言這類研究較少,因此無法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其因果關係(商人影響新聞的選擇)。而科技人在新聞產製,就扮演了把新聞和數據視覺化,讓新聞露出的角色等等。而科技物在這時候,就扮演了促使閱聽眾(公民記者)得以參與新聞產製的角色(thoo:除了參與產製,也可以參與留言,把新聞 share 出去的角色)。

Processing/Editing:記者在編輯內容的時候,所使用的科技行動體例如內容管理系統,過去未曾被關注,這可能是因為對很多研究者而言,這個系統顯得非常理所當然,就像電源、時間和行動(mobilities)因不可視,就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Ling, 2012)。

許多新聞機構在投資數位新聞的科技系統之時,是以減少人類勞動作為需求的。而 html5 的誕生,是因為互動平台的需求增生,所以不少新聞機構紛紛加入互動與視覺化新聞,以符合市場要求(thoo:閱聽眾對互動新聞有需求,導致新聞機構也必須花錢提升新聞的呈現模式,所以這種關係是交引纏繞的 entangled)。

Distribution:who receives 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and through which modes of delivery (誰獲得哪種訊息,以及透過哪種模式傳送)– 是由人類和運算(手動+自動)共同決定與運行的(記者、商人、科技人、科技)。(thoo 舉例:像是紙媒的讀者或許是年紀大的商人、專業人士;線上新聞的讀者是年輕人,因此這兩種媒介所傳遞的訊息,以及所傳遞的模式都不一樣,政治 vs 娛樂,文字 vs圖文)。

而科技行動體在新聞的 distribution 也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如 Google news,奇摩新聞和社群媒體扮演了新聞再散佈 re-distribution or re-publishing of news的角色。

Interpretation:針對此階段,Domingo et al. (2008)認為,“詮釋”只有對閱聽眾產生意義,因為他們會閱讀新聞、留言與討論,而在這階段,記者與閱聽眾的互動關係是密切的。(thoo:因為記者要理解閱聽眾對新聞的熱絡度)

反觀傳統的新聞學視野認為,科技人和商人在這階段置身事外。不過,此研究就認為,在例子如:新聞創新比賽當中,科技人很可能在線上新聞討論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修改平台的討論模式、open data 的分析等)

V. Conclusion

 總的而言,把網絡當中所有有關係性格的元素納入考量,是比較趨近現實生活的一種考察。但是面臨如今數位匯流的趨勢,這種考慮也愈來愈複雜。

 如果我們還是依據著傳統的傳播理論進行研究,能獲得的研究結果,也將不會有什麼驚喜。

 作者認為他提出的這個社會-科技視野,在未來更應該以長時間的模式去檢視,不但要關心行動者的實踐,也要確認他們對行動體與其他行動者的感知perceptions。

 研究者理解一個單一的研究很難把所有元素都納入考慮,只是他認為因應現代的數位匯流趨勢,我們必須投奔跨平台、跨領域,以突破單從科技、媒介、閱聽眾、組織、文本等單一面向切入的視野。而作者提出第 6 階段的分析元素:

analysis – 指涉的就是組織獲得回饋之後,再回到第 1 階段的循環模式。


與本研究問題意識相關的概念與延伸對話:

- 社會-科技觀點,確實開啟了更趨近當下 Web 2.0 特質,也提出了一種多元共構的觀點。傳播研究是時候跳出效果論,或是影響主義的視野,把目光放在行動體。

- 但目前國內缺乏這種視野的研究,讓研究生難以靠自己摸索。


延伸閱讀:(請用學術體例將參考文獻中值得延伸閱讀之文章、書籍或網址列於此處)

資料狀況:

□ 電子檔(摘要/全文):

□ 紙本(摘要/全文):

□ 其他狀況:

如有重要相關圖表及附件請附在本頁後面,並在「其他狀況」項目內註明,如:附圖二張。

依桃_Lewis, S. C., & Westlund, O. (2014). Actors, actants, audiences.pdf